新思路发展企业(通用8篇)
转变产业发展思路,变依赖外资为扶持、依赖本土企业
今后一段时期,广东高技术产业发展依赖外资的格局还将持续。这是因为我省高技术企业难以在短期快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还在继续将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基地向我省转移。只要这种状况不改变,我省高技术产业的“双低”问题就会持续。要改变这种状况,目前来说,一个有效方法就是鼓励并扶持我省本土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使高技术企业逐渐向研发、设计及营销环节渗透,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和产业增加值率。政府应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实现在高技术领域跨越式发展。近年我省已开始出现一批国内知名、国际上有影响的品牌企业,如华为、中兴、TCL等。今后,我省应鼓励这些企业使用自有品牌,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政府还应进一步出台相应的支持措施,帮助本土高技术企业解决关键零部件生产中存在的困难,探索新的、高效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这些措施,提高我省高技术企业技术开发与跟进能力,使我省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发展中逐渐得到解决。
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体制优势吸引人才
企业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发展高技术产业,需要良好的社会制度环境作支撑。制度环境的优化是吸引高科技人才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科技人才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享有政策和体制创新的优势,在科技体制改革上下了大力气,科技体制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也因此吸引了大批内地科技人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过去那种由中央政策优惠带给广东的、在改革上先行一步的优势正在弱化。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上,广东以往具有的科技体制优势也有弱化的倾向,而广东过去就存在的科技基础条件差的弱势却相对凸现出来。目前,我省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人才的储备和质量上,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存在较明显差距,还不能形成良好的研究开发氛围,这是我省科技基础条件中最大的不足之处。近年,外资企业已经开始将部分应用型的研究开发机构转入中国,在中国先后建立了数百家研究开发中心。由于北京、上海具有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这些中心基本都建在京、沪等地,广东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广东各级政府今后要在吸引高质量的科技人才上下功夫,尤其是在尊重人才、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上需要加强措施,因为已经有不少科技人员认为广东现在对人才的激励措施不如北京、上海、江浙等地。广东的科技体制改革需要加大力度,广东能否继续保持改革优势,能否创造新的、更大的科技体制优势,是广东、特别是广东本土高技术企业能否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
重视研发工作,加大投入
应当说,我省对科技工作的投入历来是比较重视的,财政对科技事业的经费投入总量多年来位于全国前列。尽管如此,为了扶持本土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还是应该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我省应尽快建立、完善风险投资体系,为高技术企业获取资金提供更多的渠道。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大高技术企业R&amD的投入水平。目前,我省除中兴、华为等少数尖端技术领域的企业达到了发达国家高技术企业的投入水平,大多高技术企业R&amD投入相对不足。长期对研究开发投入不足,是我省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以服务企业为中心, 确定工作立足点
工会工作, 其本质上就是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 就是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日常工作中, 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 把开展职工教育工作定位在增强职工整体素质上, 不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当前, 工会应当将培育学习型企业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全体职工中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 以培养高素质职工队伍为目标, 有步骤地实施“素质工程”。同时, 工会要发挥自身优势, 引导、鼓励职工更加忠诚于企业,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二) 把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定位在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上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劳动竞赛仍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好方法。要制定针对性的办法, 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激发职工人人争当技术能手。要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 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特别是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凝聚大家的智慧, 有效地开展小改革、小革新、小窍门、小发明等活动, 从而使企业服务水平提高, 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三) 把劳动保护工作的重点定位在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上
劳动保护工作事关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职工的身体健康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要从教育入手, 抓好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提高职工的防范能力, 努力实现职工“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要我保护”到“自我保护”的转变。
二、履行基本职责, 寻求维护结合点
(一) 不断强化依法维护的整体功能, 处理好“两个维护”的辩证关系
依法维护要接受党的领导, 要行政的支持, 要共青团和女工组织的配合, 才能形成合力。
(二) 努力提高依法维护的实效性
要提高维护的有效性, 最重要的是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的法律水平、理论政策水平和参与能力, 甚至包括生产专业技术水平, 才能确保从源头上参与。
(三) 不断拓展民主管理渠道, 建立健全有效的维护机制
工会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形式, 使职工都清楚自己拥有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权益, 努力提高自己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
三、讲究工作实效, 探索发展新亮点
当今时代是改革的时代, 也是创新的时代, 工会工作要向前发展, 同样必须进行创新。只有不断创新, 工会组织才能更好地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工会工作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一) 塑造工会干部队伍新形象
要树立不断学习的意识。学习是工会干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前, 全总颁布了《企业工会工作条例》, 这是全总首次以条例形式就加强企业工会工作出台的指导性文件, 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如何对待和处理当前企业改制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对企业工会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要不断增强做好工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始终保持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 自我加压, 加强学习, 增强能力, 积极推进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工作创新和机制创新, 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取信职工、吸引职工、凝聚职工, 在广大职工中塑造和展示工会的新形象。
(二) 增强服务意识
工会干部要深入职工群众之中, 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 反映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倾听他们的建议, 感知他们的心声, 及时听到一线职工的呼声, 尽力为大家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服务是工会组织的一个显著特征, 要注重在这样几个方面上下工夫。一是为职工群众服务, 要切实解决不同层面、不同所有制中职工群众在工作上、生活上的一系列困难, 反映他们的要求和呼声, 同时还要教育他们提高自身素质。二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组织引导广大职工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各种生产竞赛活动, 在企业和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三是为党政领导机关服务。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工会干部要及时向党政领导反映职工困难、要求和呼声, 及时向职工群众传达党政领导机关重大部署。四是为有关部门服务。工会干部要及时向党政有关部门如劳动部门、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反映职工的有关情况, 以取得有关部门支持和帮助。五是为基层服务。工会领导机关的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 调查研究, 发现问题, 解决困难, 抓准典型, 指导工作。
【关键词】企业转型;政工;新思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越是深入,越是要抓好全体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否则任何形式的转型都不会取得预期效果,最终也会以失败告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如何开发好、利用好人力资源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思想政治工作正是稳定军心、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处于转型期间的企业,这一期间的员工心理普遍存在着一些波动,如何平息这种波动,使企业实现平稳过渡,已经成为每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一、企业开展政工工作的必然性
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是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说,员工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员工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美育素质等等,无论是哪一方面素质的缺失都会导致人格的缺失。其中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其它素质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它为其它方面素质的发展提供导向与动力。(1)思想政治工作为员工提供一个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把握好客观环境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运用科学、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有针对性的、积极的引导、团结广大员工为实现党的根本任务、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繁荣富强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当前,我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企业发展的不平衡,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加大,使员工的思想活动日益复杂多变,新问题、新想法也层出不穷,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稳定人心进而稳定局面,为员工提供一个明确的思想政治导向,增强员工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提高员工参与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将员工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2)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增加员工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企业在全面展开思想政治工作时,要以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来增强员工的自律精神;以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使员工的人格得到一个升华;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来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以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来培养员工强大的意志力以及反应能力。从而培养员工的科学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最终增强员工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思想政治工作展开的新思路
(1)转变观念。想要做好转型时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先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转变工作。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摒弃过去那种高高在上,放弃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没有针对性、对所有员工一概而论、不重视员工的个性发展的陈旧观念。具体工作必须紧密围绕员工的全面发展而展开,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用理论知识来武装他们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政治工作者的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巨大潜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企业必须尊重政工人员的个性、关心政工人员的生活、理解政工人员的想法,并且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样才能够使政工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2)创新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创新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计划经济环境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截然不同的工作内容。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企业要有竞争意识、忧患意识以及创新意识,这就需要企业要积极引导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转变思维方式,而且对于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类型的员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使他们能够接受,并且在思想层面发生改变。同时为他们提供学习、继续深造的机会,以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体系,使他们对生活、学习、工作,甚至是社会、经济有深一层的认识。每一位政工人员针对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讲政治、讲正气,积极的引导员工明辨是非曲直,统一员工的思想,集中员工的力量,使之为更好、更快建设现代企业而努力,要拥有一技之长,真正掌握学习、管理、建设的技能,实现人员的全面发展。(3)搭建沟通平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都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企业不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员工也不愿意表达。从而导致了领导意图无法切实贯彻,员工不能够真正领会,领导不停的下达命令,员工则被动的去执行,沟通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且经常出现误解,致使执行效果非常不理想。部分员工没有表达心声的渠道,情绪很不稳定,有怨言却无处倾诉;有些员工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利益得不到切实保护,使情绪很不稳定,甚至产生了心理扭曲,这不利于员工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在直接说教无效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积极的搭建沟通平台,使广大员工的心声得以表达,使企业真正了解员工到底在想什么,到底需要什么。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建立经理信箱、建议信箱、举报信箱、权益维护信箱、开辟网上论坛等等,同时加强信件保密工作,对信件所表述的内容进行落实督办;二是定期举行心灵沟通会、政策通报会等活动,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与广大员工坦诚对话,构建心灵的桥梁,从而化解矛盾、安抚心灵、稳定情绪、激发工作激情。(4)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一个集中体现,它的建设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细数国内外一流企业,其企业文化必然有着丰富的内涵,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员工的行为标准以及价值观念,它产生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能够产生巨大的动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使企业员工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以及一种自我约束的能力。企业如果缺失了企业文化的构建环节,或者企业文化苍白、晦涩,或者价值观扭曲,其内部的员工也会畸形发展,这样的企业不但培养不出人才,甚至会对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我们知道,人的实际需要是复杂多变的,不同的外部环境会导致人不同的需要,既有物质、安全这方面较低层次的需要,同时也有社交、受人尊敬、自我实现的较高层次的需要。企业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帮助人才实现自身的价值,使员工有一种归属感,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其中要扮演一个企业文化传播者与构建者的角色,积极为企业意识形态方面的发展服务。
综上所述,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们的物质财富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转变,处于企业转型时期的企业员工,其想法、情绪都很复杂,企业在这种环境下,必须要抓好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人心。我们可以从转变观念、创新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搭建沟通平台、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等方面入手,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参 考 文 献
[1]邵玉节.新时期加强企业政工工作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36)
[2]晁晋.如何做好企业转型期的员工思想政治工作[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7)
[3]王希之.浅谈企业政工干部的现代化转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3)
[4]覃耀新.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政工的特性和任务[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
[5]张新虎.企业政工干部应具备的素质[J].企业导报.2010(8)
[6]户宝强.新时期企业政工面临的挑战[J].改革与开放.2011(2)
确立和准确把握人文民政的理念
首先,人文的核心是以人
为本,这也是民政工作的核心理念。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这就需要在民政的各项工作中,更多地蕴含人性化的内容。民政工作涉及的对象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优抚安置、救灾救济、城乡低保、大病救助、社会福利等等事业无不联系着千千万万的百姓家庭。所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应是人文民政理念的核心和基础,民政一切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民政一切工作的得失必须用这个基础来检验,民政一切工作的成就都是对这一基础的科学和人性化的注释。其次,要提高民政事业的文化品位,注入文化内涵。我们许多人头脑中对民政部门有一种思维的定式,以为民政工作就是拜拜年、发发钱,做些让广大群众兴高采烈的事,理论含量低,文化层次浅。许多民政工作者自身在过来的工作中似乎也陷入这种思路,大量地、辛苦地、默默无闻地做着孺子牛的工作,只问耕耘,很少对工作进行理论上的深层探索和构建,既使是理论调研大多都是业务工作的实践堆积,具有强烈地现实地工作指导意义,但缺乏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缺乏一般性、普遍性的概括和总结。翻开每年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较多的是工作进展情况的报道,或上级领导的深入基层的新闻风采,很少有对民政工作特别是存在问题和矛盾的理性思考。所以要树立人文民政的理念,还需要我们在提高民政工作的文化品位、丰富民政工作的文化内涵上下更大的气力。
确立和准确把握数字民政的理念
学数学能使人精确,精确就是我们数学计算中的每一个数字必须是准确无误的,否则得出的答案就是错误的,以此描绘的轨迹就是偏向的,就会把我们的思路引向错误的航线。科学发展观,在民政工作中的体现之一,我想就是民政的工作都要用数字并且是准确的数字说话,去掉空洞无物又臭又长的八股文章和客套多余的研究讨论。比如城乡低保工作中,低保标准的测算、人均纯收入的核算,都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通过科学评估体系测算出近似于准确的数字,同时又通过近似准确的数字的实际运用来表达这种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不断地修正其不科学、不完善的成份。社会科学的数字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数字,它带有更多的模糊数学的概念,它的数值是动态的、不确定的,它需要多次地、反复地趋近于精确地计算,而这种动态的趋近于精确的答案的获得需要不断地实践的演算。但具体工作中有两个数字是一定要准确的:一是人数,二是钱数。这人数也有很多讲究,有总人数、有低保对象人数、有保障比例数、有低保标准数等等,这钱数有上级补助资金、有地方配套资金、有上年结转资金、有当年预算和自然增长资金,这些数字都必须要弄得清清楚楚,不能含糊,不能大概,要通过这些数字的研究比照,找出自己本地区城乡低保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不断校正发展思路,构建出反映群众心声、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框架。如果提供的数字不准确甚至于是错误的,就无法研究出本地区城乡低保工作的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矛盾的有力措施。我们在分配城乡低保补助资金的时候,所采取的系数法,就较科学地克服了许多随意的人为的因素。又如区划地名工作中,地名信息是经常使用的基本信息,社会对它的需求的形式和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开始运行的较为粗放的地名数据库和数量有限的、布局还不尽科学的地名公共服务信息亭和触摸屏,是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数字地名上的重大突破,为降低公共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树立政府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尽管这种基础相对来讲是滞后的、粗放的,是还需要夯实的,还需要在开发、运用、服务、管理上有实质性地突破,但它是地名信息实现数字化的科学发展方向。我们要加强地名服务的综合研究,探索整合地名服务、完善地名服务体系的新形式,充分吸收社会力量投入地名服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建设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创新地名服务运行机制。
确立和准确把握强势民政的理念
改善民生问题,特别是改善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是民政工作的重点,也是困难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突出抓好这一工作,从根本上、从制度上解决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也是民政工作的亮点。如何抓出成效?必须埋下头来、用上心来、鼓足劲来,实实在在地把民政工作做大做强,打造强势民政,帮助弱势群体。这种强势体现在哪里?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做强干部队伍的素质。主要应包含四个基本的元素:政治素质元素。民政、特别是基层民政部门是从事实际工作的部门,不是政策理论研究部门,不能苛求理论素质要如何
强,但政治素质要强,要忠于人民,坚于职守。没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忠于人民、坚于职守、严于律己的团队,强势民政无从谈起。业务素质元素。民政工作领域、工作对象都涉及民生的基础、民主的基础、社会的基础、管理的基础,民政所提供的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居于基础位置,发挥基础作用。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新时期民政工作的领域还在不断扩大。因此没有一支过硬的民政干部队伍,要想把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是不可能的。所以,要采取培训、自学、深入第一线等多种形式,刻苦钻研新知识,不断增长新本领。道德素质元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呈现多样化,人们面临多种道德选择,这势必导致道德关系的复杂化。复杂的道德关系和道德意识,一方面容易使人们产生道德困惑,发生道德冲突,另一方面也容易引发一些人的道德行为失范。同时,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和道德意识腐蚀着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要做到“大公无私”的选择是艰难的,需要长期地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这种自觉自为地道德修炼并使之一以贯之地更具理性、更具稳定性和坚定性,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用不断提高的文化理论水平,夯实自我道德修养的基础,防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畸变和扭曲,从而在复杂的道德关系选择面前做出正确的抉择。作风素质元素。民政工作者的核心作风要求就是默默无闻、埋头耕耘、不计名利的“孺子牛”精神,这一优良的传统作风需要在新时期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民政部门是党委、政府亲民、爱民、为民的窗口,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民政对象大多是最可爱的人和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人,这种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民政工作者要富有更多的同情心和善心,要更多的换位思考,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耐心倾听他们的疾苦和呼声,用心体察民情,注意对弱势群众的细节关怀,以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把社会的温情送到弱势百姓的心中。
二是做强帮困救弱的资金实力。说一千道一万,经济是基础,发展是硬道理,要解决弱势人群的“生活难、治病难、住房难、上学难”等等问题,要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民生保障目标,没有资金的支撑是不行的。近年来,国家投入资金的大幅度增加,为帮困救弱、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地资金支持,从而使城市低保对象做到了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对象的保障面在不断地扩大,保障水平逐年提高。湘西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的面相对还比较宽,需救助的弱势人群的贫困程度也比较深,在本级财政比较困难的环境下做强资金实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这些年来各级地方财政用于帮困救弱的资金支出不断增多,但与需求相比还不够足、不够强。在救助弱势人群的过程中,往往受资金的制约,显得措施有余而落实不足。解决救助资金瓶颈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争取上级支持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本级财政支持的力度。同时要建立起救助资金预算自然增长机制,即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加大救助资金的投入,为做强帮困救弱的资金实力寻求制度支持和保证。
破解瓶颈 开拓新思路
助力发展
【摘要】烟草行业30多年的发展历程证明,改革永无止境,永不停步,停顿不前意味着淘汰出局。凌成兴局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全行业提出“三大课题”,这既是烟草人对过去的思考,又是对未来的谋划,是事关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任务。作为烟草商业企业,该如何在“三大课题”的实践中破除制约行业发展瓶颈呢?作者从“释放红利、激发潜力、超越目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作者单位】**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
【关键词】 创新驱动 激发潜力 提升实力 在认真总结“三大辉煌”的基础上,着眼于新时期的新发展,国家局凌成兴局长提出了“改革的红利在哪里、发展的潜力在哪里、追赶的目标在哪里”的三大课题。“三个课题”的提出对行业未来发展实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创新,更需要行业各部门深入理解、全面思考、勇于实践,在践行中发挥“三个课题”理论的科学指导作用。
一、以创新驱动释放改革红利
李克强总理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体制的改革包含着巨大的潜力”。从行业发展历程来看,改革的红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专卖制度的红利。凌局长提出“要理直气壮宣传烟草专卖制度,坚持烟草专卖制度不动摇”的号召,明确了烟草专卖制度是我国烟草行业基本制度,是被实践证明符合烟草行业发展的制度。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巩固完善烟草专卖制度,坚守严格规范准则,把体制优势更加有效的发挥出来,实现“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责任,把改革红利惠及社会和大众,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确保烟草专卖制度更加稳固不断完善。
2.机制创新的红利。从工商分开、联合重组、订单供货,到“卷烟上水平”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为烟草的发展不断注入生机与活力,行业找到了一条在专卖专营体制下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科学发展道路。近年来,行业发展速度放缓,拐点逼近,“保八争十过万亿”年度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卷烟营销的实质进步。
3.品牌发展的红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近年来行业一直着力进行品牌整合,从“百牌号”到“两个十多个”再到“
532、461”,从战略角度推进品牌结构优化,“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的基本构建,有效激发了行业发展的活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烟草行业而言,依靠创新驱动是释放改革红利、提升竞争实力、巩固制度保障的战略选择,是实现行业稳中求进发展策略的根本选择。因此,需要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企业发展助力,让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树立创新理念。全员树立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勤于创新的理念,摒弃固步自封、小成则满的僵化思想和陈旧理念,创新发展理念,促进发展更加可持续、可协调、有内涵。
2.建立创新机制。构建完善高效的烟草创新机制,是做好烟草创新工作、建设创新型行业的组织保障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措施。以深化改革为抓手积极探索新型组织架构,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始终把增强创新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创建开放型、智慧型、创新型企业。
3.激发创新合力。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广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培养创新型员工,倡导创新型组织,持续激发全员的创新热情,实现创新全员化、过程化、常态化,不断提升创新驱动企业改革发展的能力。
4.建设创新文化。文化创新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持久动力。烟草企业要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文化理念贯穿到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标准、考评体系中。创新文化要不断运用于生产经营管理实际过程中,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切实体现和落实企业创新文化。
二、以激发潜力促进科学发展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发展仍然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和关键。坚持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目前,烟草行业整体在高位运行,环境约束加剧、增长空间受限,我们必须在坚持专卖专营体制前提下,创造发展机遇、激发发展潜力、开拓发展路径。
1.进一步激发市场潜力,全面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推动市场化取向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是行业提高效率、增强活力的动力源泉。要以卷烟营销改革为切入点,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以零售客户订单为市场基础需求,以满足订单为生产指导原则,层层传递市场主导作用,激发工商企业活力,实现品牌优胜劣汰,持续优化烟草行业要素资源配置效率。
2.进一步激发管理潜力,全面推进精益管理模式。要以精益管理为抓手,发挥对标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建立精益思想,推进精益项目,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向一流管理迈进;要坚持把物流作为行业核心业务,全面实施物流非法人实体化运作,积极推进烟草物联网和电子商务建设,着力打造高水平的行业供应链物流;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推进信息化与烟草产业深度融合。
3.进一步激发创新潜力,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加强创新机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创新体系,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支撑,使企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 步、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品牌发展推动,更多依靠人才素质提高的拉动,更多依靠各方面、各环节的协调互动,不断增强持续健康发展的后劲。
三、以提升实力赶超先进目标
面对新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必须认清行业现阶段的发展实际和追赶跨越的强烈诉求,牢牢抓住并充分利用好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强化管理、优化机构,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未来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接近先进目标、超越先进目标。
1.强化市场建设,推动卷烟营销上水平。以规范卷烟经营为前提,把品牌培育和优质服务作为突出重点,遵循市场规律,坚持稍紧平衡,精确把握市场,精准投放卷烟货源,精心培育卷烟品牌,着力优化卷烟结构,促进卷烟营销工作健康发展。坚持把优质服务客户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完善服务营销措施,提升服务内涵,围绕满足客户需求和实现客户价值,提高客户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把加强零售终端现代化建设作为提升网建水平的重要任务,加快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
2.强化基础建设,推动企业管理上水平。全面落实严格规范,通过夯实基础建设带动管理的转型升级。认真贯彻落实“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的方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工作的过程监管,以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制订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等方式,确保国家法律法规、行业管理政策和企业制度规定能够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着力提高企业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管理出效益,通过管理强作风。
3.强化作风建设,推动队伍建设上水平。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加强员工思想政治、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行业作风建设相关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为全面建设更加规范、更富效率的中国烟草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思路创新
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经济一片欣欣向荣,港口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港口财务管理模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港口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滞后,财务管理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不高,财务管理中预算、计划、分配的作用发挥不明显。据调查,制约我国港口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财务管理问题,而不是港口建设和货物吞吐量的问题。我国部分港口企业,财务管理机制落后,创新动力不足,财务舞弊现象频出,与财务管理水平息息相关。企业要想转变财务管理理念,探索出具有可行性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够提高企业绩效,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本文的相关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有助于我国财务管理创新性研究,本文也结合工作实际,从实践的角度去看待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思路创新等相关问题,通过实地调研考察,指出我国港口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以期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研究提供实践参考。
2财务管理概念框架研究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层控制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财务管理从本质上讲是以货币价值形态对企业所涉及的资金活动进行计划、控制、决策等综合性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科学的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财务管理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是财务管理的本质,财务本质主要是从财务管理的职能和财务假设来分析。财务管理职能和财务管理特征以及财务管理的原则共同构成了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财务管理要素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内容和财务管理方法,其中财务管理内容包括投资、融资、资产营运、利润分配等。财务管理方法主要有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决策、反馈等。企业财务概念框架的终点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就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3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A港口企业为例
A港口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诞生、成长起来的新兴沿海港口,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沿海20个主枢纽港之一,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A港口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财务管理弊端逐步显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会计核算基础较为薄弱
企业资产不实,产权不清,母子公司之间对自身产权都难以确定,对子公司资产考核难以做到准确;数字不准,财务信息汇集非常困难,有时为了汇总一个数据,需要几天时间,即使提供上来,也不真实,不准确,严重影响着公司决策的正确性;信息无用,由于核算标准不统一,核算口径不一致,使汇总信息失去了实际意义和利用价值。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达不到会计信息的要求,以至于在财务管理阶段无准确的信息可用。企业财务人员受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约束,认为国有企业不需要财务管理,对财务工作的作用认识不够,改革和创新的意识不强。企业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规范均不到位,导致财务人员的观念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信息化系统应用能力缺乏,不能充分发挥自身职业判断能力,无法适应当前的大环境。
3.2全面预算管理尚未实施
企业实施了预算管理,但只是应用于资金的管理,对于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尚未开展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实施的面较为狭窄,不能发挥企业财务预算的根本作用。预算管理机制相对较为滞后,预算编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不能将预算与生产活动相结合。预算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确,预算的编制、控制和监督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员工和部门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全员参与程度低,预算指标缺乏有效性。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不清,会计核算体制机制不规范不健全,缺少总体的财务管理概念和管理机制,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控制体制;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机制和资金预算管理机制。
3.3财务资金管理问题较为突出
A港口企业资金周转效率较低,但各子公司平均每月占有资金却达几个亿,存在子公司之间资金使用旱涝不均的情况。与此同时,子公司在资金使用和归集上存在各种漏洞,A企业对其子公司的资金流向不能及时掌握,资金冗余问题突出。由于银行信贷等问题,A港口企业财务资金周转困难,现金流不充足,业务规模扩大和实体化建设受限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3.4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控制不到位
1全面组建一批高素质的计量科技队伍
当前阶段, 计量工作者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的管理经验, 同时还需要具备最为先进的计量新技术, 以此来全面, 满足当前阶段经济形势下对于计量人才的实际需要。计量作为眼下高科技领域中最终端, 其计量工作者如果不可以及时的进行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就无法切实的满足新形势下人们对于实际计量工作的发展需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其计量管理和实际的技术体系也正处于一个良好的转型、发展的好时期。计量工作中涉及到的部分新产品和高精准度、多元化型、智能终端化的仪表大量使用, 这也就要求了我们必须要及时的进行建立一批高素质的科技计量队伍。
进入21世纪后, 我们也需要提高自我对于计量领域内的软科学研究的重视意识, 全面提高对于计量有关的经济信息的保留和管理的重视, 将计量工作作为对整个经济对社会和我国经济发展和文明传承的重要贡献而进行定量的表现。这一做法, 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的获取更加多元化的政府资源份额, 同时也可以充分的进行市场调研和预测活动。通过对计量工作中的科技发展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不断的进行深入探讨, 进而有效的争取大量的资助。以此来为计量工作提供出大量具有实效性的数据信息内容, 进一步使得计量工作可以一直的健康的发展下去。
2全面的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 进而有效的实现计量工作核心内容的转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其中的石油企业计量工作如何才可以更为高效的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发展需求;如何适应当前石油企业面临革新体制的新体制;如何使石油企业内部中的计量工作与石油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处于高度一致的状态等[1]。这一系列的问题是眼下摆在计量工作者面前最为迫切需要进行解决的问题, 只有紧紧的跟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 进而全面有效的实现计量工作核心内容的有效转移, 才可以从根本上适应石油企业内部生产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不断发展的经济需求, 使其内部的计量工作向更为深层次探索, 进而有效的推进我国的石油企业计量技术的不断发展。
3全面建立和不断完善石油企业内部计量检测体系, 以此来全面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
当前阶段, 石油企业通过具体的落实《计量法》中要求, 进行开展企业内部的计量定级活动。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计量的保证体系, 进而极大的保障计量管理工作的飞速发展。 但是, 新形势下的石油企业并没有完全的适用经济形势下的企业深化改革的实际需求, 无法完全的适应并进行组建以石油企业为现代经济发展制度[2]。为此, 我国现有的石油企业需要严格的遵照《计量法》中的各项内容, 进行开展实际工作。在实际计量过程中, 需要不断进行突出工作的重点, 有效进行建立和完善石油企业中的计量检测体系。依据当前阶段现有的石油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 以及实际计量工作的情况, 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建立和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工作。通过不断加强对其石油企业内部的计量数据的分析测试, 全面的保证数据值可以准确无误。石油企业需要事先进行提供一部分先进的技术支撑, 同时此举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石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国际化经济战略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
当前阶段, 计量检测体系作为经济市场中石油企业内部最为核心工作的体系之一, 它不仅只是企业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是石油企业内部经济安全管理、经济经营管理的必要条件。计量工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计量检测水平, 同时也极大的影响着石油企业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 为此, 经济市场中的石油企业需要依据自我的经济发展特点, 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内部的计量检测体系, 以此来全面推动石油企业的经济战略发展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 文中简要的分析了新形势下石油企业计量工作发展思路, 即主要包括了组建一批高素质的计量科技队伍;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 进而有效的实现计量工作核心内容的转移;全面建立和不断完善石油企业内部计量检测体系, 以此来全面保障经济市场中石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兴跃, 陈晓明, 郭清元.新世纪石油企业计量工作发展思路的探讨[J].工业计量, 2015, S1:174~175.
“暴利时代”已然结束
过去十年是所有银行都过得比较舒心的十年,也是银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事实上银行这些年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是经济环境决定的、是国家制度设计安排的、是改革红利带来的,不是完全靠银行自身能够实现的,且不可能具有长期性。现阶段,县级农商行所拥有的有利因素都将逐步减弱甚至失去,银行“躺着就能赚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从国家权威部门调查分析的情况来看,市场需求不旺的态势仍将持续,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劳动力、土地资源要素价格仍将趋势性上涨,企业效益难以明显改观。而现阶段中国经济正经历深度调整期,国家无意在短期内推出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举措,那么实体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经营会比较困难,甚至很多企业会因此而倒闭或破产。这就预示着我们面临的外部经济形势与前些年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
——政策红利逐步失去。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和央行取消部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格局已基本形成。利率市场化完全实现以后银行的资金组织成本将会增加,而贷款利率将不断下降,这虽然是降低了整个社会的间接融资成本,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对银行而言就意味着净利差收入在不断减小,盈利能力在不断下降,保护性盈利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了。
——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经济不景气,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造成银行间争夺优质客户的“战争”越演越烈,在产品、价格、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也是不断推陈出新。同时,以前竞争还不充分的农村市场已被很多大银行看重,渠道和服务不断向农村市场延伸,甚至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也对这块市场虎视眈眈,已经开始通过互联网运营模式向农村市场广泛渗透和扩展。
规模效益不可持久
利率市场化实施以前银行具备通过规模扩张来增加利润的先决条件,前些年作为地方法人机构的县级农信社(农商行)也把握住了这一历史性机遇,通过规模效益猛上台阶壮大了资金实力,消化了历史包袱,夯实了发展基础。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银行的净息差不断收缩,县级农信社(农商行)如果继续坚持规模效益的发展模式,就会面临既不能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还有可能埋下新的风险隐患的艰难境地。
首先,以后的银行竞争是管理能力的竞争,特别是风险控制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的竞争,管理能力强、风控水平高的银行就会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就会具备可持续发展条件;其次,继续追求规模效益已经失去有利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利率市场化的持续推进,必将迫使银行调整和改变以往的增长方式和盈利模式;第三,在经济下行期如果再追求规模效益那质量肯定得不到保障,可能有的机构和人员还会采取弄虚作假的方式去骗取业绩和荣誉,势必会给农商行的未来发展埋下风险隐患。所以,县级农信社(农商行)的业务经营必须由追求规模效益的外延式发展方式向谋求质量管理的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
“正本清源”是正道
——明晰战略方向。县级农信社(农商行)作为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几经改革其战略发展方向愈加明确,就是打造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零售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县域内网点最多、人员最多、渠道最广、服务面最宽的地方性银行,这些特点也正是零售银行所具有的。零售银行在业务发展上就是要做小、做散、做精,并要坚持普惠金融的特性。省联社提出了建设一流科技型零售银行的战略目标,就更加明确了我们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依托众多的网点资源,依靠先进的信息科技平台,实施零售银行发展战略。
——坚持市场定位。省联社提出了我们作为零售银行的市场定位和服务方向,即“立足三农、聚焦三城、专注小微”。“三农”是我们几十年来赖以生存的根基,也是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蓝海市场。“三城”是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研究和营销的重点,分布在城区、城郊、城镇的个体工商户、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等是我们主要的基础客户群体,他们的生产、消费、理财等金融需求也较为旺盛。小微企业虽是实体经济中的弱势群体,但数量大、涉及的行业多,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除企业本身的发展壮大迫切需要金融支持外,在各中小企业就业的劳动力也是县级农商行拓展和营销的基础客户群,小微金融市场潜力巨大。
——实施业务转型。首先要精耕细作传统业务。继续深入细致地做好传统业务的营销和拓展。一是要寻求新的客户拓展领域和利润增长点。就龙马潭区的经济发展而言,今后应在商贸物流交通、医疗医药卫生、民生公益事业等领域加大营销和拓展力度。二是培育和挖掘高价值客户。实施客户分层和精准营销,对高价值客户要实施差异化维护措施。三是千方百计扩大基础客户群。通过物理网点、自助网点、便民服务点和电子渠道为其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同时要加大民生金融服务产品的销售和绑定。
其次要积极探索资金业务。增强富余资金的运营效益,把资金业务收入作为农商行另一个主要收入来源,成为县级农信社(农商行)业务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资金业务运营上重点可以做好同业存放、票据买卖、债券交易和理财等业务,同时可以探索资产支持证券业务(ABS)、同业存单(CD)等业务。在资金业务的拓展上重点做好人才培养与储备、制度建设与执行、风险防范与控制、交流学习与培训等几个方面。
第三要努力拓展中间业务。一是扩大基础客户群体,随着基础客户群体的不断增加和前期优惠项目的减少,那中间业务的收入就会逐年增长;二是要实行捆绑式营销和交叉营销,让每一个客户都多使用我们的产品,特别是银行卡产品、电子银行产品和代理类产品;三是要加大自助渠道和电子渠道的建设,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稳定的使用环境,以减少因为基础客户群体的增加对柜面服务带来的压力。
nlc202309040248
“创新驱动”方长远
——管理创新。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要生存和发展必须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必须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服务转变。一是完善并推广管理会计系统。资金成本、运营成本、资本成本、风险成本、税费成本等必须借助强大的后台支撑系统进行精准计量,以此提供资产、负债等业务的结构调整方向,确保风险可控、利润可得。二是推行并落实贷款管理新技术。学习并借鉴小贷、微贷等贷款管理新技术,强化贷款“三查”的过程控制,让贷款管理的核心技术不变形、不走样。三是探索后台运行管理新模式。现在的县级法人机构后台保障运行效率较低、资源耗费较大,可以探索更大范围的集中作业方式和部分业务外包方式,尽量减少人力资源耗费和运行成本增长,比如:集中授权、后督、集中加钞等。
——产品创新。一是建立产品研发团队,县级法人机构人员紧张,可以建立兼职的松散型研发团队,主要由部分熟悉市场、了解客户的客户经理组成;二是确定产品研发方向,根据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提出的业务发展和结构调整需要,向产品研发部门下达研发任务;三是做好市场调研,客户经理在具体营销中结合研发任务收集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提供研发建议和意见;四是产品研发部门形成新产品方案(含产品管理制度)交管会部门、风控部门进行盈利分析和风险分析,分析产品的盈利点和风险点,并提出风险控制要求;五是新产品的营销及推广,根据各网点的定位和市场、客户的分布情况将新产品进行推广营销;六是新产品推广效果评估,新产品推广一段时间后应进行效果评估,并应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客户接受度和风险控制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
——服务创新。首先,要打造一流的服务团队。直接面对客户的前台人员包括客户经理、柜员、大堂经理、保安等是整个服务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岗位和人员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农商行的整体服务水平。要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每位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理念和服务技能,让客户至上、以客为尊的理念深入人心。其次,要制定规范的服务标准。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工作职责、服务标准和要求,要让每一位员工熟悉并严格执行,做到整齐划一。第三,要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良好客户体验是营销客户和留住客户的重要前提,在网点装修、产品设计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客户体验和感受,要让客户认同农商行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并成为忠实的、持续为农商行提供利润贡献的金融消费者。
县级农信社(农商行)正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经营管理压力不断加大,但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科技型零售银行的发展战略,寸步不让地坚守 “三农”、中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的经营主阵地,仍然会在激烈竞争中寻求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继续为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新贡献。
(作者单位:四川泸州龙马潭农商银行)
【新思路发展企业】推荐阅读:
理清发展思路06-23
邮政发展思路07-07
旅游产业发展思路05-28
银行网点转型发展思路09-17
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浅谈07-03
地税局改革税收服务发展思路06-18
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10-12
村委会发展思路和工作计划06-07
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09-29
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新思路论文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