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丰县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三农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相关的重要方面,也得到了国家的极大重视。故,我国“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把含有农村城镇化的区域规划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本文阐述了广丰县城镇化建设给我县带来的利益,同时也指出了我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我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及其政策措施。
关键词:农村农民新农村城镇化经济发展 利弊
前言:
广丰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东部,与浙江、福建两省接壤。东界浙江省江山市,北邻玉山县,西毗上饶县、上饶市信州区,南接福建省浦城、崇安两县。县境南北长62.5千米,东西宽45千米。全县辖3个街道、16个镇、4个乡。共有58个居委会、153个行政村。
唐乾元元年(758)置永丰县,因里为名。元和七年(812)撤销,并入上饶县。宋熙宁七年(1074)恢复永丰县。元代隶浙江行省,明洪武四年(1371)改属江西省。清雍正十年(1732)因吉州已有永丰,加之境内有丰溪河,置广丰县,与“永丰”意近。
人多地少的县情,使背井离乡出去创业成为广丰人的选择。从明清时期的“扁担经济”,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十万斗笠闯天下”,广丰人的足迹遍布全国每一个省市。目前,广丰县共有30多万人常年在外务工创业,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每年实现务工收入30多亿元。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县领导外出招商时,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召集在当地创业的广丰籍人士座谈,鼓励他们回乡创业。
主体:
一:全县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适应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可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城镇化针对乡镇、农村的城镇化对居民住宅进行集中整体规划,节约了大量小家独院占用的耕地,扩大了种粮面积。同时进行城镇化建设 的乡镇企业能吸纳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土地的规模化、机械化经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这点可以举我村的 例子说明,我村里有三千多人口,就有将近一千的成人在外打工,一方面对家里的照顾也不方便,而且他们在外很多合法权 益保护无完善的保障体系。因此,一些人开始选择在县里或 乡镇企业里做事。城镇化使人口更加集中,便于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备 和管理,以及各种生活垃圾的处理,进而城乡差距的缩小。城镇正是县城经济的增长点,是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中枢,是连接城乡、工农的基地,它与城市和农村的差距都不是太 大,因此通过农村城镇化可逐步发展农村,缩小城乡差异,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这对当今愈加扩大的城乡差距也 是个很好的遏制。家乡的农村分布广泛且相对分散,有些偏僻的地方,还 是比较贫困,农民主要靠种田为生。这可以说是实现城镇化 的一大障碍。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一旦逐步实现城镇化,很多农民可以通过进城做工改变贫穷的现状,生活得必然比住 在山里好。目前,好几个乡镇在积极招商引资,建立更多的 乡镇
企业。这可以说为我县的农村城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 契机。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对全县为推进城镇化建设所做出的成果深有体会,许多城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县城附近的区域,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很快,我感触很深。和其它县市一样,我县的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也颇多,利弊皆有。下面我就对我县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进行总结。
(一)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之处
1、加快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可形成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点,不论是农 民进城镇自建住房还是购买商品房,都将有力地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使小城镇房地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同时,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不仅可以拉动建材、建筑、装饰、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环保等许多产业的发展,拉动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可以创造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并通过建设资金转化为消费资金,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2、加快城镇化建设,增加农民的就业门路和收入来源
小城镇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在联结城乡,迅速促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方面极具优势。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收入来源单一,局限于家庭自我服务的传统圈子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不多,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更不可能形成对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规模需求。随着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增加,小城镇第三产业的需求规模将随之增大,就业和收入也必将随之增长。
3.城镇化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更加便利,让农民切身感受到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全县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推进,许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许多偏远的农村都通了水泥路,个别城镇还新建了公园、篮球场,使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丰富。同时,农田的水利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的农村农忙时都采用机械化,使广大农民感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4、加快城镇化建设,可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农村消费需求。
农民进入小城镇就业,减少了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相应地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提高农民收入,也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市场的消费主体就是农村人口自身,然而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收入水平较低,加上自给、半自给性质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较少购买消费品,极大地限制了商品性消费。所以,只有结合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转移,加快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才能实现农业规模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效地改变农村人口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增加农民的商品性消费,不断扩大农村市场容量。
(二)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1.城镇化建设分布不均匀,缺少良好的规划。
经过调查发现,我县城镇化建设存在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有的乡镇财政拨款很大,建设速度很快,例如永丰镇,但是有的乡镇缺少财政的支持,城镇化建设严重滞后,例如枧底镇、泉波镇。农村经济发展,首先中央政府要统筹安排好财政,做好财政拨款到乡镇农村基层政府,做好补贴农民,提高农民从事三农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生产收入,做好农民房屋规划,严止占用农田做为宅基地。
2.城镇化建设使个别地方耕地受到影响,环境受到破坏,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据调查,我发现我县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时存在这乱砍乱伐、占用耕地的现象,虽然说城镇化建设可以给农村经济带来诸多好处,但是不能以破坏耕地和环境为代价。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保护可耕田地,当地政府要确实保护好耕地,从战略高度去认识耕地重要性,它是全
县的粮食生命线,谁也不能把它变为工业园和高尚别墅住宅区,那是全县人民的犯罪!农村经济现代,不是简单的工业和城镇化,如果粗暴变为城市化,将是我县的经济灾难,我县将失去发展空间和动力,一线城市已经没有土地从事三农生产,靠什么来养活全县近百万人口呢?再繁华的商业经济都是建立在农业基础,没有农业,就没有繁华经济。
3.城镇化建设投资资金不足,使部分城镇化建设走畸形路线,使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非生产性的”,认为城镇基础设施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在城镇投资决策中,对建设周期长、收益具有间接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容易忽视。我县经济基础薄弱,政府在财政支出中分配给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比例较小。从民间角度看,农民收入水平低,乡镇企业效益下滑,难以支持小城镇建设所需的巨大的资金投入。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电力、通讯、运输、环保、供排水等设施短缺,造成农村城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未能充分显现。
三、对我县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各乡镇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开展城镇化建设,不要盲目的去扩展城镇的规模。在进行城镇化建设之前必须要做好良好的规划,必须要在做到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齐头并进,对文化和教育的建设也要加大力度,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防止出现畸形的城镇化建设。
2、各地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围绕 工业 基地建设,突出高科技和无污染,加快产业聚集;要继续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招商引资队伍;坚持和完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各地领导联系制度,资金的投入应该及时跟上建设的步伐,对一些滥用资金、挪用建设资金的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建立健全落地项目服务单位责任制。
3、随着城镇化加快,部分农民离开土地,从而使这部分农民的土地闲置下来,农村就要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制定出一套农村土地退出转让,出租的具体规定。这种规定应利于农民离地进城,有利于土地向专业大户集中,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
一、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
对中国而言,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工业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而农村城镇化为前提。因为农村城镇化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覆盖率很低, 农村经济形式十分落后, 农民收入微薄, 农村城镇与大中城市存在的差距已经不可忽视。必须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这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缩短城乡差距的必要条件。
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过程,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 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每一个西方国家都经历了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与全世界范围内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吻合。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供给、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因此, 应充分发挥金融业的资金融通功能和优势, 来推动城镇化进程。但是, 中国城乡差距较大的二元经济特征, 导致资金更易流向大中型城市, 农村区域和小城镇金融支持的缺失与落后对中国城镇化进程、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严重制约。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当务之急。
二、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一) 城镇化建设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近年来, 由于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 很多农村人或者在外打工的百姓都拥进城市买房、购买家电或者其它消费, 为地方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 由于城镇化建设的推进, 很多的厂房也相应的建立, 创造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实现了城镇与农村的双赢。
(二) 城镇化建设为农民创造了便利, 使许多长期在外打工的百姓不再为生活背井离乡。
城镇化建设的推进, 使小城镇多了很多就业机会, 城镇化的发展会带来许多大型企业的建立, 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而且整体的工资水平都不错, 使得大量以前长期在外打工的农民不用背井离乡, 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这不仅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也为地方的产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 农村城镇化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城镇化从多方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提高。另外, 农民分散居住在自然村落, 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事业投资大、见效难, 即使物质生活达到“小康”, 精神生活也难以同步跟上。农村城镇化使得社区文化丰富、体育场所及项目增加, 农民工作之余, 特别是老人可以一起打会乒乓球、下盘棋, 这样会极大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使广大农民感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三、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一) 城镇化建设分布不均匀, 规划不合理。
我国城镇化建设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比较严重, 有的乡镇财政拨了巨款开发建设, 建设速度很快, 而有的乡镇缺少财政的支持, 资金不到位, 城镇化建设严重滞后。对于农村经济发展, 中央政府要统筹安排好财政, 做好财政拨款到乡镇农村基层政府, 做好补贴农民, 提高农民从事三农的积极性, 提高农民生产收入, 做好农民房屋规划, 严止占用农田做为宅基地。
(二)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使得地方耕地受到影响, 环境遭到破坏, 影响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普遍存在这乱砍乱伐、占用耕地的现象, 虽然说城镇化建设可以给农村经济带来诸多好处, 但是不能以破坏耕地和环境为代价。农村经济发展, 不是简单的工业和城镇化, 如果粗暴变为城市化, 将是地方的经济灾难, 将失去发展空间和动力, 再繁华的商业经济都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的, 没有农业, 就没有繁华经济。
四、对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一) 不能盲目的扩展城镇化建设的规模。
在进行城镇化建设之前必须要做好良好的规划, 必须要在做到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齐头并进, 对文化和教育的建设也要加大力度, 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防止出现畸形的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必须要进行合理的财政预算, 资金的投入应该及时跟上建设的步伐, 对一些滥用资金、挪用建设资金的现象进行严厉打击, 让我们的城镇化建设能健康稳步的推进, 使广大农民能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好处。
对一些以破坏环境和占用耕地为代价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行为要坚决禁止, 我们的城镇化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而不是靠牺牲环境和耕地为代价。要切实保护好广大农民的利益。因为我们城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生产设施建设。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 以政府补助资金为引导, 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 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逐步建立起保障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 在退耕还林地区培育后续产业, 抓好防护林体系和农田林网建设, 为建设高标准农田营造良好的生态屏障。
加强生活设施建设。优先解决广大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 突出抓好“水、路、气、电”, 让农民喝上干净卫生的水, 走上顺畅便捷的路, 用上洁净安全的能源和既经济又有保障的电。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 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
摘要:城镇化建设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 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世界范围来看, 城镇化建设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此, 我国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主张。对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部门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提出了不少主张, 形成了不少共识, 但仍存在不少分歧。在我们看来,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中国特色”或“中国道路”只能是基于“中国国情”并有助于解决“中国问题”。也正因如此, 要回答“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首要的就是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城镇化所处的特殊背景和条件, 准确把握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 特别是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九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问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糸农村经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举措。
一,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笫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減慢,农村经济新的増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共同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并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作为这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減。
一、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的内涵
(一) 明确农村小城镇和市场的概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农村小城镇和市场的概念与传统意义相比已发生了变化。农村小城镇, 根据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的定义, 为集镇镇区人口规模在10万人以下的集、镇、县城。现在我们讲的小城镇, 已不是历史上以商品交换为主的镇, 如江苏省吴江县的震泽镇、木渎镇, 而是在农村工业化即乡镇企业出现并发展后的小城镇, 是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个阶段。历史上的小城镇首先发挥的是物资集散的功能, 如集、墟、街、场等。现在我们讲的市场, 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集市贸易, 而应为广义的市场, 它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市场概念, 即市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与表现。市场是与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它既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又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二) 明确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的内容。
小城镇建设包括: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教卫体福利设施建设, 小城镇管理等三个方面内容。小城镇规划包括小城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等方面内容;小城镇房屋建设包括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和生产建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小城镇道路、路灯、绿化、给水、排水、邮政、电讯、供电、燃气管道、有线电视、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方面的建设, 文教卫体福利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中、小学、幼儿园等为教育而建筑的教学楼、音乐楼、办公楼、图书馆、科技活动楼、校园绿化、美化等方面建设, 医院、卫生院、妇幼保健院等为医疗而建筑的门诊楼、住院楼以及庭院的绿化、美化方面的建设, 文化设施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图书阅览、舞厅、卡拉OK厅、影剧院等方面建设, 体育设施主要指体育场跑道、足球场、灯光球场、看台、体育馆等方面建设, 福利设施主要是指老年公寓、敬老院、公园及青少年、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方面建设;小城镇管理主要包括规划管理、镇容镇貌、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内容。
市场建设从商品的兼职形态及其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角度来分析和考察, 可以将市场建设划分为商品市场建设、要素市场建设、劳务市场建设和产权市场建设等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其中, 商品市场建设是指物质产品市场建设, 主要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建设;要素市场建设亦称生产要素市场建设, 主要指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要素所构成的市场建设, 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劳务市场建设, 是指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劳动服务的市场建设, 主要指传统饮食、服务及修理业市场、文化娱乐市场、旅游市场、咨询业市场和医疗卫生业市场等;产权市场建设是指交易资产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市场, 包括产权买卖市场和产权租赁市场建设。
二、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相结合的意义
小城镇的发展是以经济为基础的。我们建设小城镇不是单纯为了小城镇建设, 而应该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前提;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不应是人为的产物, 而应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相结合, 也就是小城镇建设必须和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一方面, 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改善了投资环境, 吸引周围农民的资金向小城镇聚集, 促进了小城镇市场建设的繁荣与发展;另一方面, 市场的建设促进了商品流通, 吸引了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向小城镇聚集, 推动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如我市的泾口镇、钦工镇、博里镇等乡镇, 近年来加大投入,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人流、物流和资金向小城镇流动。这些乡镇通过制定优惠政策, 外引内联和引进外地大户投资建成了小商品市场、农贸市场, 促进了市场建设的发展。我市的溪河镇、流均镇、平桥镇等乡镇为了加快小城镇发展, 首先制订优惠政策, 采取多方筹集资金的方式建设了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和水产品批发市场等各类市场, 市场的建设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发展, 溪河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淮安市首批新型示范小城镇, 流均镇、平桥镇被淮安市政府命名为新型示范小城镇。相反, 如果我们忽视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相结合, 小城镇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如我市的苏嘴镇、车桥镇等乡镇在小城镇建设中, 对小城镇的市场建设重视不够, 投入不足, 导致小城镇建设发展缓慢, 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
三、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的结合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的结合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 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商品市场建设相结合。
将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和专业市场等商品市场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内容。根据小城镇总体规划, 科学确定商品市场的布局和规模。各乡镇制订发展小城镇的优惠政策, 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 鼓励外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投资商品市场建设, 并允许投资者以一定的方式收回投资。如我市的泾口镇引进外商投资800万元建成了大光明商贸城;钦工镇引进大户投资100万元建成了农贸市场, 滨海县坎北乡农民个人投资58万元建成了农贸市场, 引进菜农和商贩入市经营, 市场的经营、管理和收益由投资大户负责。商品市场的建设, 促进城乡物资产品流通, 吸引本地和外地的农民进入市场经营, 繁荣了市场, 进一步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
(二) 农村小城镇建设和要素市场建设相结合。
为强化小城镇的服务功能, 需要在一些区位条件和基础较好的小城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和一定规模的金融信贷机构, 增强小城镇的内聚力和向广大农村辐射的能力。如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小城镇, 利用毗邻香港、澳门的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吸引外资投资开发建设。该地区小城镇外向型企业的发展和在空间上的相对集聚, 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 吸引周围农民进厂, 转变为非农业人口, 并通过企业的发展, 增加了许多相关的就业机会, 吸引更多的乡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小城镇, 这势必进一步扩大城镇人口规模, 或者形成新的城镇。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人口向小城镇聚集, 对小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提出了要求, 迫切需要建立与小城镇发展相适应的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金融市场。总之, 建设和发展要素市场, 能够扩大小城镇的规模, 从而促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之规模相适应、相配套, 带动小城镇建设发展。
(三) 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劳务市场建设相结合。
小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 广泛吸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聚集, 小城镇需要建立与之规模相适应的劳务市场。近几年来, 我市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 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大大改善, 吸引本地和外地人口向小城镇集中, 从而带动了城镇的饮食、文化娱乐、修理业和医疗卫生保健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推动了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乡镇旅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如我市的平桥、车桥、宋集、施河、流均的乡镇二、三产业的发展, 推动了劳务市场的发展, 这些乡镇先后开办了饮食、修理、医疗卫生、休闲服务中心、卡拉OK歌舞厅、农民公园、溜冰场和九龙口生态水上旅游等设施建设, 加快了小城镇建设发展。
(四) 农村小城镇建设和产权市场建设相结合。
1995年以来, 我市乡镇企业掀起了一股产权改革的热潮,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明确了改革的方向, 但不少乡镇企业热衷于走过场, 改革不到位, 政企不分现象仍很严重, 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为提高乡镇企业整体水平, 促进小城镇发展, 笔者认为必须完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 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 建立产权市场, 设立乡镇企业资产管理公司, 对各乡镇企业的固定资产和生产效益进行评估, 并招标组建资产经营公司, 或通过组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使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从而使乡镇企业产权突破地域性和政企不分约束, 实现资产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范围内流动和重组, 促进生产要素向生产经营效益好的地方转移, 实现小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的四个结合点并非孤立的, 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作用, 共同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它们之间共同协调作用, 推动小城镇发展。
四、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相结合的措施
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相结合, 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方面可以带动小城镇建设。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 加快小城镇发展,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认为应采取以下六个方面措施:
(一) 制定法律、法规, 规范建设行为。
国家、省要制订有利于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 以适应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以之来规范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方面的行为, 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的结合, 加快小城镇发展。
(二) 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思想认识。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小城镇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抓好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抓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结合的目的就是为了抓农村经济和小城镇的发展, 从而进一步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因此, 各级政府要专门成立加强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方面的领导小组, 以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为组长, 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 各级政府的财政、工商、建设、国土、税务、农业、水利、电力、电讯、公安、民政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 下设办公室, 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定期召开会议, 并进行综合协调、督促和检查、指导服务等方面工作。
(三) 制订优惠政策, 加快建设小城镇。
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相结合的过程中, 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 必须制订一整套有利于小城镇和市场建设发展方面的优惠政策, 主要从小城镇的户籍制度、收费标准、资金投入和土地使用等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为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1. 户籍制度方面。
(1) 凡在小城镇范围内建房、购房或投资, 有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的人员及其家属子女可以迁移到小城镇落户; (2) 实行新生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的政策, 既可以在其父亲, 也可在其母亲常住户口所在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常住户口;已在农村落户的未成年子女, 可分期分批随父随母在城镇办理常住户口; (3) 凡结婚满三年, 实际居住在配偶所在城镇的人员或男性超过60岁, 女性超过55周岁的人员, 可自愿随配偶及其子女到小城镇落户; (4) 小城镇建成区范围内征用土地后无地村组或人均耕地不足0.1亩村组的农业户口人员, 可以就地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上述迁入人员在子女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 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2. 收费标准方面。
积极鼓励外商、外地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大户进镇务工、经商办市场和投资小城镇建设, 从事二、三产业。各乡镇的工商、税务、国土、建设和商贸等部门要按照优惠政策简化办事手续和程序, 减免有关收费项目。 (1) 在合同期内, 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抵押、出租或者用于其他经济活动不收取土地管理等费用; (2) 地税部门负责征收的税种, 可以先由地税部门征收, 然后由同级财政返还; (3) 在办理用地手续或建房手续时, 地方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减免。
3. 资金投入方面。
加大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方面的投入, 以此来推动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的发展, 投入的资金来源可以从以下7个方面: (1) 贷款。金融部门的政策性贷款应考虑小城镇和市场建设方面的建设项目, 对小城镇使用商业贷款作为开发建设启动资金的, 应考虑由财政贴息。也可以设立小城镇发展信贷担保基金, 为小城镇和市场建设获得贷款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2) 对小城镇存量土地、闲置土地, 以公开拍卖等有偿使用方法筹措资金; (3) 鼓励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和个体工商户, 采取民办公助、民办、合资、股份制等方式投资建设, 并按“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经营管理; (4) 加强小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费的依法征收, 所收费用专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5) 加强市场管理费的依法征收, 要按国家规定60%返还用于小城镇市场建设和设施的改善; (6) 城镇建设维护税和公用事业附加费专项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7) 各级财政部门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小城镇的各项建设。
4. 土地使用方面。
积极推进小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建立有效的集体土地内部流转制度。 (1) 因实施小城镇规划, 集体土地承包者之间, 不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均可交换不同类型的地块, 并依法签订互换合同, 同时允许农户承包的土地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租赁等形式, 依法在集体经济范围内流转; (2) 妥善处理好进镇农民补偿和承包土地问题, 在相当长时期内应保留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同时也可以由进镇农民通过委托经营租赁或者有偿转包等形式, 解决好土地承包权的合法、合理流转; (3) 实行复垦开发与用地挂钩, 新增耕地面积的60%可以用做折抵建设占用耕地的指标; (4) 在小城镇内, 要尽量盘活现有存量土地, 利用闲置土地, 开发废弃荒地, 保护农用地。对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的使用权, 通过依法出让推向市场。
(四) 编制科学规划, 科学指导小城镇和市场建设。
规划是小城镇发展的蓝图。如果小城镇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 小城镇和市场建设就会杂乱无序。因此要加快小城镇发展, 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的有机结合, 首先就是要编制一个科学合理的小城镇规划, 要在规划中突出市场建设方面的内容。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用地布局中要重点突出小城镇的工业小区、商贸小区、市场建设、居住小区、行政中心和文化娱乐活动中心等各类用地布局。
(五) 依法规划管理, 确保小城镇和市场建设按规划实施。
小城镇规划一经市政府批复后, 即具有法律性和权威性,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更改规划。为了保证规划实施, 首先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网络, 配备既懂业务又懂政策的管理人员, 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其次要坚持“规划一张图, 建设一盘棋、审批一支笔”的原则, 坚持按照规划实施每一个项目, 杜绝任何长官意志和行政干预;第三, 要建立一支规划监察队伍, 专门负责查处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 确保规划的严肃性、法律性和权威性。
(六) 强化目标考核, 实施奖惩分明。
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列入任期工作目标内容。上一级政府每年年初与下一级政府签订目标责任状, 当年年底对下一级政府实施目标考核。对考核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 各级政府要予以表彰和奖励;而对连续3年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乡镇的主要领导要予以通报批评和诫免谈话。
摘要:小城镇的发展是以经济为基础的。我们建设小城镇不是单纯为了小城镇建设, 而应该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前提。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不应是人为的产物, 而应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相结合, 也就是小城镇建设必须和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南征, 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8.
(一) 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的内涵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央一号文件以此为主题, 把农村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 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行动纲领。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指出, 加快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山西, 实现“十一五”奋斗目标, 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 建设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法治环境建设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的内涵应包含以下方面;
第一, 新农村的法治环境建设应当致力于和谐社会秩序的构建。即以现行宪法规定的基本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为前提, 以依法治国为目标, 着眼于消除现有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 从法律上确立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 进一步修改或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第二, 新农村的法治环境建设应当致力于法治治理模式的转变。即转变法的政治统治功能, 注重法律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有机结合, 引导农民树立遵纪守法观念, 增强参与村民自治和社会管理的意识, 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 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和依法维权的能力, 积极为农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第三, 新农村的法治环境建设应当致力于营造“以人为本”的公平理念和价值取向。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特征是公平, 民主政治核心的价值观念是平等。农民群众是新农村的主人,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得益者。法治环境建设应当着眼于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发展, 从法律制度上设定保护农民各项政治、经济和参与社会管理的合法权益。
第四, 新农村的法治环境建设应当致力于发展农村地区社会文化事业, 逐步改善农村地区的人文环境。乡风文明不仅要靠精神文明, 也要靠法律。国家将需要以强制力保障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
(二) 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 优化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环境, 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新农村建设的过程, 不仅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过程, 同时, 也是不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第二, 优化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环境, 是确立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和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推进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 客观上要求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 尊重农民意愿, 维护农民利益,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 优化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环境, 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三农”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新农村, 就是要更大程度地发展农业、解放农民、改革农村, 最终解决“三农”问题。加强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 对于依法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使“三农”发展更加具有活力。
第四, 优化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环境, 是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山西”的迫切需要。农村改革的实践证明, 法治是生产关系稳定的最佳保障, 是广大农民的最好“定心丸”。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各级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各级政府部门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和提供有效服务, 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外部环境。
二、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笔者的调查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到, 只有55%的农民明确表示在切身利益遭受严重侵害时会可能利用法律武器。而针对自己所处的法治环境, 只有一半的人表示满意, 而绝大部分村民认为法治环境的好坏主要是由当地官员来决定, 有70%的人认为当地基层官员的法律意识很一般, 而有近1/4的村民认为基层官员的法律意识很低。基于以上观点, 村民们普遍认为对于政府的行政行为, 村民可以对抗, 有87%的人不认为这是违法行为, 而且有20%的人认为是闹得有理。综合对社会调查和所见所闻所感, 笔者认为:目前, 山西省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的社会渗透力不足, 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 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法律体系还不完整, 调整农业、农村、农民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一些现实问题不能运用法律规范来调整, 仍要运用伦理道德或乡土规范来处理。从立法的数量上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已先后制定了20多部调整农村各类社会关系的重要法律, 40多部行政法规以及和农业、农村工作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但是,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 农村仍有很多复杂问题, 找不到处理的法律依据, 需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关涉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二, 农民法律意识水平总体上仍然十分淡薄, 一些涉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不力, 执法过程的不严肃对法治环境的形成造成了损害。目前, 在农村,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极为严重, 甚至出现执法的随意性, 以言代法, 以权压法, 执法犯法, 徇私枉法。
第三, 农村治安形势严峻, 司法公正与法治环境的现实还存在一定差距。按照现有的司法体制, 农民通过法院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但是由于诉讼过程的繁琐、复杂、高昂花费、司法腐败、人治干扰、某些执法官吏的运作效率低下和办事不公等, 致使农民耗了很大的成本和代价去打官司, 但自己的权利仍然得不到维护和落实。
三、加强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的思考建议
(一) 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为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提供立法保障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不是凭空捏造的, 而是社会需求的产物, “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在立法工作中, 要体现党和国家在“三农”问题上的重要决策, 代表和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要通过立法程序, 把行之有效的政策上升为法律, 努力提高立法质量。要选择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立法。
第一, 完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法律制度。要充分认识农业农村立法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不是建立平安乡村的问题, 而是如何从法律上保障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公平问题, 要在国民经济财政分配第二次分配中来实现。
第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立法。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机构的管理模式, 一些相关制度已经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建议积极研究建立和完善有关户籍、教育、医疗、迁徙、公共财政投入、农村社会保障等制度的立法, 进一步推进社会公平。
第三,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法律制度。当前, 农村的公共产品非常匮乏, 无法满足广大农村社会公众的实际需要。国家除了经济上的侧重和投入, 还有必要通过立法予以保障, 明确相关主体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法律责任, 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 并促成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落实, 逐步改变村镇发展缺乏规划。
第四, 完善农民利益保护的法律体系。着眼于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发展, 从法律制度上设定保护农民各项政治、经济和参与社会管理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的法律规定, 落实农民各项民主权利;依法确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经济合作社及其成员的法律地位, 保护农民的合法经济利益。
第五, 完善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法律制度。为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从法律上规定政府保护农业、支持农业的相关内容。完善和落实《农业法》等相关法律和制度, 明确各级政府在农业投入方面的责任, 以及每年农业投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投入预算、程序和监督等内容;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在引导和推进科技创新的作用。
(二) 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和保障职能, 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 农村法律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 进一步拓展和规范农村法律服务领域, 切实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全方位、宽领域、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第一, 深入务实、不懈普法, 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法律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必备的素质,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普法理念, 培育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 引导农民尊重法治理念, 营造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
第二, 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 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切实强化为“三农”服务的意识, 提高办事效率, 严格执法、秉公执法、减少执法活动的主观随意性, 增强透明度, 为广大农民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第三, 努力改善执法行为, 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建立相互制衡的司法、执法科学运作机制。从执法环节入手, 尽快提高乡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执法水平, 用厉行法治来取信于民, 进而树立起农民对实行法治的信心, 树立农村法治权威。要加强法律服务队伍的管理, 严肃查处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法律服务行为。
第四,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充分发挥司法所、综治办和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 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完善农村稳定的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 不断增强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依法打击农村犯罪活动, 铲除农村恶势力, 扫除黄赌毒, 净化农村环境, 增强村民的安全感。
第五, 划清司法与行政的界限, 实现和维护司法独立并有效监督地方行政。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与司法改革, 明确各个行政机构的职能, 避免职能冲突与重叠, 消灭争相管辖现象, 确定行政越权、司法违法的责任及其承担, 消灭行政意志在司法领域中的横行, 维护法律公正正义, 净化审判环境。
(三)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健全乡村治
理机制、探索农村法治实践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让民主和法治精神在农村扎下根
第一, 建立以法律为核心的农村新道德, 推动法律与道德走向统一。要教育农民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努力改善村容村貌, 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通过制定“村规民约、乡规民约”等, 积极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 在农村逐步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的社会风貌。
第二,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完善和健全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是农村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的基础, 是促进农村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
使农民对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有更深刻的了解, 让农民意识到法律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也知道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以法律作为后盾, 使民主和法治精神在农民的心中扎根。
参考文献
[1]、左燕东.山西省“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省工作全面启动[N].山西日报, 2006-06-01.
[2]、郭超.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思考[J].法治论坛, 2007 (2) .
[3]、田成有.国家法在乡土社会中取得成功的条件与保证[EB/OL].http://www.legaltheo-ry.com.cn/asp/info.asp?id=1782, 2003-01-31.
近期, 我们采取实地调查、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 对桃花江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并结合本地实际作初步探讨。
1 基本情况
桃花江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原名桃江镇, 1964年更名为城关镇, 2005年, 由原桃花江镇、花果山乡、牛潭河乡合并至今;现辖29个村、9个社区, 人口18万、面积182平方公里;有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桃花江竹海、黄金塘竹林低改示范区等旅游景点。县城频临资水, 有500吨级货运码头经资江进洞庭湖通江大海;距益阳市区23公里, 距省会长沙90公里;石长铁路座落该镇, 319国道横穿境内, 并与建设中的二广高速相连。近年来, 该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修建万亩堤垸3个、防洪大堤32.8公里, 硬化街道52公里, 小街小巷改造近2万平方米;兴建自来水厂2个, 建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管网, 完成了沿江风光带主体工程和西侧附属设施建设, 兴建了约26公里城市管道天然气输管线工程。
2 城镇化演进过程及其规律
建国以来, 该镇城镇化建设经历了初步成型期、加速发展期和扩容提质期三个阶段, 并呈现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2.1 初步成型期 (建国初期———20世纪70年代末)
2.1.1 发展规律与模式
县城骨架初步形成, 城镇建设处于村庄式发展水平, 以小农经济为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粮食、布、油等实行计划控制, 将农民禁锢在土地上;户籍制度等体制将城市与农村割裂开来, 严格区分城镇和农村户口, 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2.1.2 具体体现
城镇建设方面, 全镇人口由建国初期的4000余人发展到2.38万人, 面积由800亩扩展为90592亩;基础设施得到了初步发展, 由建国初期的肠子麻石街扩展到七十年代的桃花路、资江路、花桥路、太平路等主干道, 主街由1000米扩展到2200米;社会事业方面, 各级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卫生事业处于自筹自支的小集体模式, 医务人才奇缺 (全镇仅10多个医务人员) , 远不能满足群众看病需求;产业结构方面, 农业占据主要地位, 主要种植粮食、棉花、油菜等, 县城的城镇化建设带动了公务服务业的发展, 兴建了水电设备厂、县影剧院、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县氮肥厂、磷肥厂、机械厂、水电设备厂等工矿企业。
2.2 加速发展期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末)
2.2.1 发展规律与模式
由于打破了城乡割裂状态, 逐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壮大;房地产开发的提速和私房的大量兴建, 缓解了城镇居民“住房难”的问题, 吸引了农村劳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 县城招商引资为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创业机会, 加速了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
2.2.2 具体体现
全镇人口由1979年的2.38万人发展到8.71万人, 城区面积扩展到3.87平方公里, 为建国初期的6.6倍;基础设施方面, 建设用地规模逐步扩大, 道路总长16.85公里, 其中主干道6公里, 为建国初期的6倍;修建了防洪大堤 (长7.5公里) 、桃花江二桥、自来水一厂、二厂和120多个公厕, 硬化了桃花路、文化路等主干道和小街10多条。水陆交通方面, 石长铁路县级站建成, 桃长、桃益、桃安三条省道贯通镇内, 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住房方面, 金凤小区等房地产开发得到蓬勃发展, 全镇改、扩建和新建住房96.2万平方米;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 1999年, 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8%, 农村广播、电话覆盖率达100%。公共服务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迅速发展, 义务教育得到普及, 中小学生辍学率由28%下降到12%;教育资源得到整合, 由100多所中小学缩减为23所中小学, 教学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 初步形成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82%, 比1979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56%, 比1979年提高27个百分点。在产业结构方面, 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 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特别是房地产、竹木、旅游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3 扩容提质期 (2000年至今)
2.3.1 发展规律与模式
城镇化建设处于高速稳定发展期, 实行了新一轮的城镇规划修编, 强化了规划管理;以项目建设为核心, 加快了城镇硬件设施建设, 加强了市容市貌和秩序的整顿。同时, 随着户籍制度、信用贷款等政策机制的调整, 大量有识之士到县城投资兴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 进一步加快了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2.3.2 具体体现
全镇人口由8.71万人发展到18万人, 城市建成区面积由3.87平方公里扩大到13.44平方公里。按照“西改、东接、北扩、南延”的总体思路, 不断加大基建投入力度, 增强城区的承载能力。基础设施方面, 县城主干道扩展到22条, 小街小巷改造近2万平方米;新修了垃圾房4座、水冲式公厕3座。
3 主要经验与启示
桃花江镇走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同繁荣”的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近年来, 先后被省评为“文明村镇”、“安全生产示范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单位”, 被市评为“双文明标兵单位”、“清洁工程先进单位”, 被县评为“五好乡镇单位”、“优秀领导班子”、“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等。
3.1 注重统筹兼顾, 创新城镇建设机制
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桃花江镇坚持以“一化三基”战略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着重将产业二元 (工业和农业) 、区域二元 (城镇和农村) 、劳力二元 (工人和农民) 推向一体化。二是创新城镇建设机制。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进行科学决策, 开创城镇建设“三位一体”机制, 由县城建投公司负责融资、县建设局负责建设规划、镇政府负责征地拆迁, 有效地整合了现有城镇建设资源。
3.2 壮大工业实力, 夯实以工补农基础
一是培植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培植以铸造、矿冶业、竹木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 打造产业“洼地”, 如重点做大做强新兴管件、红星机械等一批龙头企业。二是推进工业增速提质。着重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重点工业项目, 如引进了湘虹木工机械制造、宏威搅拌站等11个重点项目, 实现到位资金1.28亿元。三是打造园区板块经济。通过加大协调和征地拆迁力度, 推进了牛潭河工业园及站前路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通过建设高标准的工业园区, 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向园区集中, 如桃花江竹工业园、桃花江民营创业园等园区工业成为引领镇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3.3 实施产业富民, 增强以农促工能力
一是用工业的组织方式开展农业生产, 着力壮大特色产业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壮大基地, 跃宇实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了10多个村、社区居民发展养殖业和加工业,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种植小区。二是用工业的市场观替代农业的市场观, 着力培植现代品牌农业, 如桃花江竹业引进外地先进生产线, 产品畅销全国。三是用工业的聚集效益理念指导农业, 着力促进农业产业连片生产。通过加快土地流转, 以生产要素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的理念引导种植、养殖大户发展。2009年, 全镇共流转土地12651亩, 新增种养殖基地4个、种养殖户30户, 积极扶持文湘桃等50余户种粮大户发展粮食生产。
3.4 加快城镇化建设, 提升以城带乡水平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区品位。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镇的目标, 着重规划建设县城功能区。维修改造了桃花路、资江路等县城主干道, 新增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抓好城区基础设施建设, 如2009年架设路灯186盏, 城区亮灯率达98%。二是实施“电网改造”, 推进新农村建设。把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园区建设有机结合,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如2009年株木潭村新增变压器1台, 并对线路进行了整改。三是完善城镇功能, 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该镇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和休闲旅游产业, 2009年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达8481家, 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16家。
【广丰县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推荐阅读:
广丰县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情况汇报10-11
广丰县城市管理局05-29
丰县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06-28
宜丰县处置火灾事故应急预案07-08
长丰县县委常委会向全委会的工作报告07-23
南丰县农业信息化工作材料07-10
宝丰县教师进修学校文明上网倡议书07-20
长丰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问答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