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伯家读后感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德伯家读后感(通用8篇)

德伯家读后感 篇1

前一段日子,读完了《苔丝》——流着眼泪读完的。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篇小说了,可从次数上来看虽是第二次,实质上只能说是第一次,或者说是一次多一点点。我第一次看这篇小说的时候才只是一个小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有限,而且读得也很粗略,那时,我对《苔丝》的唯一印象就是挺好看的,苔丝这个人物挺可怜的,除此以外便所剩无几了,根本没有把自己融入整个情节中去,根本没有对苔丝这个悲剧性的人物作过任何有意识的评价,根本没有想过苔丝一步一步走向毁灭是与其性格,与她所处的环境是如此密不可分。这一次阅读,我不敢说我已经看懂了,但我对整个情节有了比以往更深刻的了解。

《苔丝》的作者托马斯·哈代在这篇小说中体现出了他悲观的宿命论,主人公苔丝陷入悲惨境地,但她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改变不了命运的安排与戏弄,最后走上绝路。但她走上绝路,绝不像某些低俗小说那样一味追求情节曲折而硬让主人公死去,而是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在故事的开端,当苔丝的父亲约翰·德比被告知自己这样一个贫穷小贩竟是古代德伯家族——一个十分高贵显要的家庭的后裔后,她的父母要她去有钱的德伯太太家攀亲戚,她天性纯朴,厌恶趋炎附势,不同意去,但后来,她由于担心喝得酩酊大醉的父亲半夜外出送蜂密进城会出现意外,才与弟弟一起替父亲跑一次腿,然而途中却出现了意外——她家唯一一匹赶车的马被轧死了,失去一匹马对他们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就是失去了用以维持生活的工具。在埋葬这匹衰老枯瘦的马时,几个孩子们都放声大哭,苔丝没有,“他脸色苍白,没有表情,似乎认为她自己是谋杀者”,书中是这样描写的。然后她带着一种负罪感――是她自己的疏忽大意才使家庭的生活出现了危机,和她对父母的孝顺,对弟弟妹妹们的关爱,以及她强烈的责任感——必须使家庭摆脱困境的责任感,去了德伯太太家攀亲戚,也导致了她被亚历克·德伯玷污,给她日后的生活蒙上了一层抹不去的阴影。她的孩子在死前,她坚持要让这个不清白的小小的肉欲的产物受洗礼,也是强烈的责任感趋使她这样做的。如此说来,苔丝性格中最不容忽视的一点便是她强烈的责任感了,正如苔丝坚决地要把与亚历克·德伯的那一段不快的往事告诉她所深爱,并且也深爱她的丈夫安吉尔一样,她原本可以完完全全地把这件事隐藏起来,说像她母亲教她的,然而,苔丝没有,她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安吉尔,书里这样写道:“她说得很轻,但很坚决。”苔丝把这件事告诉了安吉尔,而不愿意隐瞒事实,致使安吉尔承受不住打击而与她分居,也正是源于她那责任心,不是吗?现在看整篇文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吧,就是苔丝杀了亚历克后追上安吉尔的时候:“„„克莱尔停住脚步,以询问的目光望着苔丝。‘安吉尔’,苔丝说,好像她一直等待着他们停步时克莱尔会这样看着她,‘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追你吗?我要告诉你我把他杀了!’她这么说的时候脸上露出令人同情的惨淡微笑。”“令人同情的惨淡微笑”,你能想象一个人在杀了人后所露出的这种表情吗?如她自己所说的“我杀了他——也不知道是怎么把他杀死的。不过,安吉尔,为了你,也为了我自己,我非这么做不可。”显然,苔丝把杀死亚历克看成是她应尽的责任,是她必须完成的任务,为她自己,也为她丈夫。亚历克是笼罩在她心头的阴影,亚历克死了,她只觉得如释重负,只觉得自己是完成了任务,所以她急着要告诉她丈夫,这大概也就是她脸上会露出微笑,而不是杀过人后的慌乱、惊恐无措。因而在她生命的最后五天——与安吉尔在一起的五天——一生中最幸福的五天中过的生活是恬静的,她的心情也是平静的,她对待死亡的坦然也感染了逮捕她的人,“她站起身来,整了整衣服向前走去;那些人还一个也没有起步。‘我准备好了’,她平静地说。”我想,苔丝或许是带着幸福,甚至是带

着满足感死去的,因为她觉得她死了,再也看不见安吉尔会看不起她了。这从她被逮捕前所说的话中是可以看出来的。

至此为止,我所说的都是苔丝,也许你会问起安吉尔为什么会接受不了苔丝曾被亚历克玷污并产有一子这一残酷事实而提出与她分居,他不是很爱苔丝吗?难道他对苔丝的爱并不是高尚的吗?那么,我要说,他是因为太爱苔丝了,他心目中的苔丝是如此美丽,如此善良,是一切纯洁的象征,他忍受不了他眼中所见,心目所想的苔丝有任何过错,他努力扼杀自己对苔丝的感情,他觉得那个属于他的苔丝已经不存在了,在他眼前的,已经不是他以前所深恋的苔丝,而是有着苔丝形貌的另一个女人。新婚之夜,也就是苔丝把往事告诉他的那个夜晚,也就是他们开始分居的那个夜晚,他曾梦游,抱着苔丝走到了树林中,把苔轻轻放在一口棺材中,看过这篇小说的人一定不会忘记他当时所一直重复说的那一句话:“死了,死了,苔丝,我的妻子死了,死了。”在他的心中,最最美好的那个苔丝死了,不存在了,他的悲痛,他的绝情,他的弃苔丝而去的行为,正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失去了当初最真最纯的苔丝。

德伯家读后感 篇2

苔丝的性格系统包含三种要素:纯洁性、反抗性和道德的保守性。

一.苔丝身上始终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苔丝始终坚持是自然的女儿, 她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时, 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十七岁的姑娘, 她生着一双大而天真的眼睛, 两片娇艳生动的嘴唇, 更使她在容貌和颜色上添了一种动人之处。

苔丝虽然生长在一个充满庸俗气氛的家庭里, 但她身上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美德, 厌恶父母的庸俗, 鄙视高贵的出身, 坚持认为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女儿, 是靠自己的劳动为生的。她说:“我本是爹妈两个人养的, 我的美貌都是我妈给我的, 我不过是一个挤牛奶的女工罢了。”话中流露出这个纯朴的乡村姑娘对自己劳动者身份的热爱和自豪。苔丝坚持姓自己的平民父亲德北的姓, 而不姓贵族祖宗德伯, 当克莱提议苔丝改姓德伯, 并解释说这样做会使他的母亲更看得起她的儿媳妇时, 苔丝不同意并说:“I like the other way ratherbest.”这些都表现出苔丝的质朴、纯真, 鄙视传统门第观念, 以劳动为荣的美德。

二.纯洁的苔丝具有吃苦耐劳, 善良无私的牺牲精神。

苔丝是维多利亚时代威塞克斯地区的女性, 她是在绿草如茵、风景如画的乡野里长大, 有着山的灵气、水的柔情。这位大自然的女儿纯真、善良, 连一个苍蝇、一个小虫都不忍心伤害, 连一个小鸟关在笼子里, 都时常让她落泪。苔丝品行高尚, 具有牺牲精神。第一次去德伯家认亲, 是她极不情愿的, 然而家里唯一的老马一死, 弟妹一大群, 父亲又时常酗酒, 生活实在艰难, 为了一家人的生活, 这个从未出过门的姑娘带着胆怯、羞愧之心终于去了德伯家, 这是一次以贞操为代价为家庭做出的牺牲。第二次与德伯同居也是为生活所迫, 父亲病死, 母亲身体也不好房子被地主收了回去, 一家人被撵出村子无处安身, 为了一家人的活命, 苔丝第二次接受了亚雷的帮助, 这一次是以终身幸福为代价的。有人说苔丝是软弱的, 因为她两次违背心愿屈从于暴力和诱惑, 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苔丝是一个勤劳的女子, 她不贪图享受, 不羡慕虚荣, 她从一开始就拒绝亚雷的帮助, 尝试着用别的办法来解决家庭困难。然而一个在社会上毫无地位的普通女子又有什么办法呢?苔丝的两次自我牺牲恰恰说明了她的纯洁、善良。

苔丝的善良和无私的自我牺牲表现在她对家庭的义务和责任上, 而且也表现她与牛奶厂三个女工的关系上。与苔丝一起挤奶的三个女工同时爱上了克莱, 虽然苔丝也爱上了克莱, 并且克莱也爱她, 她并没有因为克莱的爱而沾沾自喜, 她首先想到是自己的不幸, 她压制了自己的感情, 却向克莱夸赞三个女友, 她竭力贬低自己, 硬着心肠躲开他, 为的是要给那三个女孩一切机会, 把克莱的注意力引向她们。虽然苔丝的谦让没有结局, 但她在爱情方面表现出来的慷慨侠义、善良无私却是十分感人的。甚至在她与克莱结婚要离开牛奶厂时仍可怜三个女工对丈夫的痴情, 她要求丈夫:“Will you kiss, them all, once, poorthings, forthefirst and last time.”他们和三个女工自始至终都是互相帮助的好朋友, 表现出劳动者之间的纯洁友谊和宽厚的胸怀。

三.纯洁的苔丝对爱情忠贞不渝。

苔丝对克莱的爱不是出于物质利益的考虑而来自真实的感情。由于对丈夫纯洁的爱, 苔丝没有听从母亲的劝告, 在结婚当晚把往事告诉了丈夫, 并在告诉前, 宽宏大量地原谅了丈夫过去自愿和一个坏女人过的荒唐生活。克莱遗弃了她, 她却为他守身如玉, 不惜剪掉自己的眉毛, 用布把自己的脸裹起来, 往丑里打扮自己, 为了维护丈夫的名誉, 她从不用克莱太太称呼, 并且遵照克莱的命令, 不找他, 少写信, 对他简直到了愚忠的地步。当苔丝继续受到亚雷的纠缠时, 她心里想的仍是她的丈夫克莱, 写信向他求援, 希望他把自己从苦难中解救出来, 她的信表达了她对丈夫的爱以及内心的痛苦, 她抱着极大的希望等待丈夫的归来, 没事的时候就练习克莱喜欢的几支民歌, 准备作为迎接丈夫的见面礼, 表现出她心灵的纯真和美好。她在绝望中杀死了恶言伤她的亚雷, 被捕前吩咐克莱娶她的妹妹。自始至终, 她对克莱保持着忠贞的爱情。

在苔丝的性格系统中, 不仅具有纯洁性, 而且也具有劳动者的反抗性。这种反抗表现在苔丝不甘忍受压迫, 自始至终都对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道德、法律、宗教以及社会环境作激烈的反抗斗争。这是苔丝性格系统中阶级属性的体现。作为反抗的女性, 苔丝不甘做亚雷的玩物, 与他做殊死的斗争。

作为反抗的女性, 苔丝蔑视和否定宗教, 批判宗教的虚伪性。

生活在大自然中的苔丝, 本来宗教信仰就不深, 她有时去教堂, 只是因为她喜欢听音乐。当她遭遇不幸后, 她改变了对宗教的看法。她不管宗教教规, 自行代牧师给她的私生子行洗礼, 这种行为是对宗教何等激烈的蔑视和反抗。苔丝的理由是:如果上帝不承认这种动作, 只因它不是正式的洗礼, 就不准小孩进天堂, 那么这种天堂, 无论是对于她, 还是对小孩, 就都不稀罕了。当牧师不同意按教徒名义埋葬死婴时, 善良温和的苔丝发作起来, “ThenI don’t like you!AndI’ll never cometoyourchurchno more!”从此斩断了和宗教的联系。她看透了宗教的虚伪性, 揭穿亚雷皈依宗教是在玩宗教把戏, 十九世纪后期, 英国教堂和法律都明文规定, 禁止男子与死去的妻子的妹妹结婚。苔丝蔑视这一法律和教规, 希望丈夫在她死后娶她的妹妹, 认为这样做与宗教法律毫无关系, 致死也不向宗教妥协。

作为反抗的女性, 苔丝不屈不挠的与压迫她的生活环境作斗争, 对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不妥协的态度。苔丝的失身, 自然而然的受到社会舆论和习惯势利谴责, 但苔丝不愿被生活打败, 她毅然离家到牛奶厂做工, 用实际行动来反抗贞洁观。苔丝在农场做工时, 引起了牧师的儿子克莱的爱, 对她要不要同克莱恋爱, 苔丝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苔丝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 终于勇敢的接受了克莱的爱。克莱离弃了苔丝一去不归。苔丝终于感到痛心的失望。为此她写信提出了严正的抗议。苔丝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 然而她的性格系统中, 也包含有某些落后的因素, 即在她的身上还存在旧的伦理道德观念, 它们反映出苔丝道德观上的保守性。这是苔丝性格系统中社会局限性的体现。作为道德保守的妇女, 苔丝认为自己是礼法的罪人, 不配作克莱的妻子。

苔丝生活在乡村, 受封建思想影响非常严重, 在那个时代妇女失身被认作罪人, 苔丝也时时被这种想法折磨着。当安玑对他表白爱情时, 她不敢接受, 总觉得自己不配作克莱的妻子。以至于结婚的当晚, 她竟跪在地毯上自语:“Omylove, mylove, why do I love you so!

Shewhisperedtherealong;forsheyouloveis notmy realself, butonein myimage, theoneImight have been.”苔丝的心里总有一种犯罪感, 她觉得自己名义上是安玑·克莱太太, 而实际上说是亚雷的太太更恰当一些。直到亚雷第二次出现时, 这种犯罪感仍萦绕着她。作为保守的女性, 苔丝放弃自己的权利对丈夫百依百顺。

克莱抛弃了苔丝, 以使苔丝失望至极。她的自卑心理加剧了她的悲剧性。被抛弃后的苔丝, 无论是婆家还是娘家简直始终都没觉得有她这个人存在。她把自己封闭起来, 直至临死, 她都把克莱奉为行为的准则。

苔丝性格特征的纯洁性, 反抗性和道德的保守性, 构成了苔丝整个的性格系统, 散发出动人心魄艺术魅力。苔丝就是这样一个维多利亚时代既平凡又伟大的女性。说她平凡, 是因为她未能冲出当时社会的世俗范围, 在爱情、婚姻、家庭关系上表现出对男子的依赖。说她伟大, 她集美貌、温柔、勇敢、质朴于一身, 文化程度不高却秉性聪慧, 受尽磨难但不改初衷, 粗俗的生活未能磨灭大自然富裕她的秀灵, 沉重的生活负担依旧不能压跨她, 然而这样的女性却被处以死刑。哈代通过对苔丝的塑造, 最深刻地揭示了她的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罪恶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残酷的宗教法制农村社会造成了苔丝一生的悲剧。

参考文献

[1]《苔丝》, 孙法理译, 译林出版社, 1993年3月版。

德伯家读后感 篇3

关键词:神话原型批评 苔丝 人物 情节 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神话原型批评通过古典文学中出现的神话人物和各种原型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情节和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发掘文学作品中的更深层内涵。在人类学家弗雷泽的著作《金枝》基础上,荣格和弗莱逐渐丰富和完善了神话原型批评。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理论并强调了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的关系。弗莱深受荣格集体无意识思想的影响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

弗莱把神话原型与文学作品的分析相结合,他认为原型可分为人物、情节和意象等几个主要的类型。这里的人物主要是指西方古典文学中的神话人物,如《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弗莱认为文学产生于神话,是神话的延续和“位移”的结果。所以,神话原型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西方文学家都了解古典文学,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到这些古典文学的影响,并在他们创作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相应的神话人物、情节和各种意象。《圣经》作为西方基督教的经典著作,对很多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弗莱考虑到《圣经》的重要性并具有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形式,他认为文学研究特别是神话原型批评应从《圣经》开始。他明确表示“我们将运用《圣经》中的象征系统,并在较小的程度上运用古典神话,作为文学原型的基本规则。”所以,《圣经》和其它古典文学应作为西方文学分析的源头。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一生共发表了20多部长篇小说。1891年,哈代发表了其著名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由于内容与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观念相悖,发表不久便引起了社会上某些人的不满,然而,时代的发展证明了《德伯家的苔丝》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哈代对《圣经》和古典文学了解很深,这对他的文学创造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德伯家的苔丝》的创作深受哈代对《圣经》和古典文学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在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到很多《圣经》和古典文学的痕迹。本文用神话原型批评对《苔丝》从人物原型、情节原型和意象原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揭示苔丝的悲惨命运。

一 人物原型

据《圣经》记载,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后来夏娃受万恶的蛇的诱惑,与亚当一起偷吃了禁果,犯下原罪,方才感到羞耻,被上帝赶出伊甸园。哈代的《苔丝》可以被看作是《圣经》中古老伊甸园神话的现代版本,也就是说,把古老的伊甸园神话“移植”到他的作品中,苔丝的人物原型实际上就是夏娃。苔丝拥有很多优秀品质,如美丽、善良、诚实、勤奋。哈代在小说的副标题中也称苔丝为“一个纯洁的女人”,苔丝的这些品质与伊甸园中过着无忧无虑生活的夏娃基本上是一致的。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善良的苔丝去地主家做工。但苔丝“身上依然流露出几分稚气”,“不知世故为何物”,她对家乡之外的世界一无所知,对人世的险恶和艰辛尚无认识,所以遭到亚历克各种手段的“引诱”并被奸污,并生下他们的私生子,给苔丝造成了巨大的痛苦。然而对于苔丝来说,这只是悲剧的开始。在农场结识安吉尔后,两人慢慢相爱并决定结婚。诚实的苔丝为了表达对安吉尔的忠诚,决定不再向安吉尔隐瞒自己失身的经历,“她决心把亏吃尽,她要坦白一切,而且即刻就做。”然而安吉尔并没有原谅苔丝,暂时离开苔丝一个人去了巴西,这也给苔丝带来沉重的打击并导致后来悲剧的发生。亚历克再次“引诱”苔丝,告诉她安吉尔再也不会回来了,苔丝信以为真并为了生活不得不与他同居。后来知道安吉尔从巴西回来,为了回到他的身边,杀死了破坏自己幸福的亚历克,最后被处以绞刑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自从苔丝被“恶魔”亚历克“引诱”失身后,经历了各种磨难,遭受了各种痛苦,这便是社会对她的惩罚。“纯洁的”苔丝所经历的“诱惑”和“堕落”决定了她必然会重复夏娃的经历和悲惨结局。

苔丝的原型人物也可以看做是约伯。在《圣经》中,约伯是上帝的忠实仆人,以虔诚和忍耐著称。苔丝忠实地爱着安吉尔,她“对安吉尔一往情深,安吉尔如今是她的生命,她的一切……”。是真心地爱着安吉尔,也愿意原谅他过去犯下的错。为了表达对安吉尔的忠诚,苔丝决定不再隐瞒自己失身的经历,“她决心把亏吃尽,她要坦白一切,而且即刻就做”。然而安吉尔却没有像苔丝对他那样大度而原谅她,苔丝完全可以不把真相告诉安吉尔,这样他们就可以过着幸福的生活,也不会导致后来的悲剧,只能说是苔丝对安吉尔忠诚的缘故。后来,苔丝饱受各种痛苦,但对安吉尔的爱依然没有改变,并痴心地等待他的归来,苔丝给他写的信中写到,“安吉尔,我活着完全是为了你。我太爱你了,我不会抱怨你离我而去”。苔丝死心塌地地爱着抛弃过她的安吉尔,苔丝对安吉尔的忠诚就如同约伯对上帝一样,虽饱受痛苦,却不离不弃,是可见一斑的。

安吉尔是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他的原型是天使。根据《圣经·旧约》所述,天使是上帝的使者,是善良和圣洁的化身,但有时也会按照上帝的命令去惩罚犯错的人。作为一名牧师的儿子,安吉尔心地善良、诚实可靠。在牧场遇到苔丝后,他被苔丝的优秀品质深深吸引,克服一切障碍想娶苔丝为妻。在巴西得知苔丝的悲惨生活后,知道自己的过错,从巴西返回来想和苔丝重归于好,这表现出安吉尔“善”的一面。然而天使是不容忍“恶”的存在,所以在结婚当晚苔丝把心中的秘密告诉他时,没有得到他的同情与原谅,并把苔丝抛弃。安吉尔认为苔丝是一个不守妇道的“罪人”,要对她进行严厉的惩罚,所以他一个人去了巴西,使苔丝不得不又回到亚力克的身边,对苔丝造成了致命的伤害,酿成了最后的悲剧。这些表现了安吉尔作为天使的“善”与“恶”的两面。

亚历克在小说中一直是以坏蛋的形象出现,他的原型是专干坏事的撒旦。在《圣经·新约》中,撒旦的形象是引诱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蛇,他的主要是任务是在对人类施放诱惑,并逐渐堕落成魔鬼。亚历克见到苔丝后,就对她心怀不轨,并想法设法通过各种手段引诱着她,就像伊甸园中的蛇引诱夏娃一样。亚历克也具有一定的魅力,纯洁的苔丝招架不住他的引诱而偷吃了“禁果”,后来,在苔丝遭遗弃、濒临绝望时,他又以撒旦诱惑夏娃的方式与之接近,使苔丝成为他的情妇。所以,化身撒旦的亚历克是造成苔丝的堕落、悲剧的主要原因。

二 情节原型

《苔丝》中的情节发展是与替罪羊(the Sacrificial Scapegoat)原型相对应的。1530年,在廷代尔翻译的《圣经》版本中,英语中才有了scapegoat这个词。据《圣经》记载,亚伯拉罕听从上帝的命令杀死自己的儿子做燔祭,就要动手的时候,天使告诉他这是上帝对他的考验,并告诉他找来一只羊来代替他的儿子,亚伯拉罕杀死了那只羊并献给燔祭。19世纪中期,英国的资本主义开始向农村蔓延,对农村的道德、风俗、思想等多方面造成了影响。亚历克奸污了苔丝,按照法律规定本应该得到惩罚,结果亚历克没有得到法律的任何制裁,反而,苔丝因为私生子而遭到社会道德的唾弃,受害者苔丝没有得到社会的同情,而成了法律和社会道德的“替罪羊”。苔丝深深地爱着安吉尔,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苔丝告诉他失身的经历,然而安吉尔却没有像苔丝原谅他那样而原谅她。安吉尔深受父权社会和社会伦理的影响,很看重女性是否纯洁,很想找到一个贤妻良母,苔丝的坦白使他的幻想破灭,后来离开了苔丝,从这一点看,苔丝成为父权社会和社会伦理的“替罪羊”。苔丝为了追求真爱、最求自己的幸福,杀死了亚历克,最终被抓获并处以绞刑,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替罪羊”。苔丝的悲惨命运是一个被资产阶级道德和法律毁灭的农村少女的悲惨遭遇,她是一只资产阶级不公正的法律、虚伪的道德的“替罪羊”。

三 意象原型

美国诗人庞德把意象规定为“一种在一刹那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体”。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当外在物体景象或人物形态与主体的内在情感、观念相融合时,便会产生一个象征性的心理形式。哈代在《苔丝》中运用了大量意象,如水、火和森林,下面通过神话原型批评对《苔丝》中出现的一些意象进行分析。

1 水的意象。据《圣经》记载,水可以用来象征着洗礼,清洗人的罪恶。罪恶被清洗后,剩下的可以理解是纯洁。因而,水这个意象原型,可以看做纯洁的标志、生命的源泉。小说中水的意象被多次运用。小说的副标题为“一个纯洁的女子”,哈代也花了大量笔墨来描绘这位纯洁善良的姑娘,不仅通过正面描写,也通过水的意象来表现出苔丝的纯洁,如:“流水却是清澈的”、“河水也似乎在说话”、“在流水潺潺的地方依然还是嫩绿的草地”、“河水也似乎在说话”。哈代通过运用水的意象向读者表达出苔丝如水般的纯洁无暇,也为后来苔丝的悲惨命运作铺垫。

2 火的意象。在希腊神话中,赫淮斯托斯被称为火神,他聪明并乐于助人,尽管他的外表很丑陋,却拥有一个美丽的妻子,所以火是爱情的象征。在《苔丝》中,苔丝与安吉尔的爱情恰似一团火,“他们两个人先前像一团烈火”,“他的热情本身与其说是火焰,不如说是烈火”,作者通过火来象征苔丝与安吉尔火一般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另外,据《圣经》记载,上帝知道有的城市中有很多人罪恶深重,便用火和硫磺把城市烧成废墟,所以,火也常被用作净化灵魂的象征。小说中出现“说是有一个杀人凶手不敢在黑暗里睡觉,因为他看见有某种硫磺火焰在围绕着他燃烧”,“十字架好像是被浸泡在红色的液体火焰里一样”,表明哈代希望燃烧起熊熊大火,净化灵魂,使得堕落的资本主义道德能够起死回生。

3 森林的意象。弗雷泽的《金枝》中记载了森林女神狄安娜,她主要负责收获和生育,她与她的男性伴侣经常在圣林的深处幽会。因此,森林象征着生命的源泉。苔丝居住的布蕾谷有很多“茂密的森林”,在资本主义尚未完全触及的农村,苔丝拥有自己的生活,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森林是她自由自在玩耍、放松的地方,森林给了她无忧无虑的生活和蓬勃发展的生命。而后,随着英国资本主义逐渐向农村蔓延,原有的社会秩序被打破,农民过着悲惨的生活。在苔丝后来居住的地方基本没有对森林的描写,这也暗示着苔丝的生命逐渐走向尽头。

总之,戴克说:“哈代既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也是一个象征主义者,这就是说,因为追求强烈而又富于想象的现实感,他超越了现实主义,发现了原型形式、永恒的范畴,这些形式和范畴隐藏在一个大的语境中。而这个大的语境则成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话语群,从而表达了更大的意义”。哈代在小说的创作中勇于创新,发现并利用神话原型的表现形式,把这种表现手法融入到小说的创作中并很好地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德伯家的苔丝》中可以找到很多《圣经》和古典文学的痕迹,也许正是因为小说中蕴含了丰富的神话原型和各种意象,使之成为成千上万的读者百读不厌的经典。

参考文献:

[1] 胡经之、张首映:《西方20世纪文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 Ford Russell.Northrop Frye on Myth:An Introduction[M].Garl and Publishing,1998.

[3] 托马斯·哈代,蒋坚松、彭代文译:《德伯家的苔丝》,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版。

[4] 戴维·约翰·洛奇,葛林译:《20世纪文学评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5] J·G·弗雷泽,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金枝》,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6] Bullen,J.B.The Expressive Eye:Fiction and Perception in the Work of Thomas Hardy[M].Oxford,Clarendon Press,1986.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篇4

德伯家的苔丝的读后感

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到富人家攀亲,不幸被亚雷·德伯诱奸而蒙羞回家。

由于不堪忍受乡里邻居的风言风语,苔丝到远离家乡的奶牛场打工,在那里她与牧师的儿子安琪·克莱尔相遇、相恋,并决定结婚。在新婚之夜,苔丝坦白了自己过去的不幸遭遇,然而克莱尔无法忍受这个现实,抛弃她远走巴西。

为了贫困的家庭,苔丝被迫再次沦为亚雷的情妇。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克莱尔从巴西回来请求苔丝的谅解。在愤怒和绝望中苔丝杀死了亚雷,和克莱尔一起度过了短暂的幸福时光,最后由于谋杀罪而被绞死。我认为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有很多:

苔丝的悲剧源于苔丝性格的妥协性,表现在她和安琪儿的关系上。恋人之间本是平等的,而苔丝却一味贬低自己,抬高安琪儿,这是多么浓烈﹑炽热却又卑躬屈膝的爱。她悲惨的过去,得不到安琪儿的宽容,面对安琪儿无情的抛弃,苔丝没有做丝毫反抗。安琪儿离去了,苔丝对他的爱却从未削减,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却唤不回安琪儿冰冷的心,在爱情面前,苔丝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尊严,正是这种盲目的﹑不平等的爱,使苔丝放弃了一个妻子争取幸福的权利,深化了苔丝的悲剧。

苔丝的悲剧也是由她异常低下的社会经济、政治和阶级地位造成的,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破落家庭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她虚荣的父亲一心想恢复昔日显赫的德伯维尔家族的荣耀;她无知的母亲一直梦想让漂亮的苔丝嫁入豪门,成为阔太太,借此解决日益严峻的家庭危机。苔丝从来不考虑个人的忧患得失,一心关注家人的生活。家中老马的意外死亡,也就是苔丝悲惨命运的开始,她认为自己应该对家庭负责,照顾好弟弟妹妹,所以她向冒牌本家求助,亚雷·德伯利用苔丝的天真淳朴,无耻地诱奸了她。新婚丈夫抛弃她以后,她凭着坚强的意志自力更生,屡次抵制亚雷的物质诱惑,但是父亲去世后,为了让家人有栖身之处,她再次委身亚雷,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此时她的精神世界已经崩溃了。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篇5

托马斯・哈代,“一个耸立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交界线上的忧郁形象”。与其说忧郁,不如说他的反叛。维多利亚王朝,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个使很多英国人引以为豪的历史上又一个“黄金时代”,却有许多有悖人情常理的陈规陋习,诸如崇尚繁文缛节,提倡虚伪道德。一个小说家,应对上流社会道貌岸然的衮衮诸公,将一个失身女人作为小说的主角,并公然断言她是一个“纯洁的女人”,这是何等的大逆不道!直到几十年后,苔丝的光芒才愈加放彩,苔丝是哈代塑造的最好的典型,也是英国文学宝库中最美的女性形象之一。

整本书前期很平淡,慢慢看进去,便走不出来了,全书以苔丝到贵族本家认亲为线,叙述这个单纯美丽女孩的杯具一生。我的感悟,也从那里开始吧。

在英格兰西南部偏僻落后的农牧业地区,是远离繁华城市,仍保有古风古貌的存在。17岁的美丽少女苔丝是那里土生土长的农家姑娘,父亲是贫苦的乡下小贩,生性怠惰,愚昧无知;母亲过去是挤奶女工,头脑简单,他们都是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杰克・德北听信牧师关于家族荣耀的消息,妄图让苔丝去认回本家―德伯家族,借此摆脱贫困的生活。苔丝并不愿意这样做,但由于老马王子的意外死亡,心怀愧疚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认本家。家庭的重担和自身的职责感在一开始就给她的生活拢上了一层阴影。应对德伯・亚雷,她是那样的无知懵懂,但又不得不依靠着他,致使最后轻信亚雷失身于他。苔丝在受到社会道德舆论的谴责和轻视的同时,可悲的是她同样以这一道德标准来静观自己,这使得她的杯具显得更加浓重和深沉。苔丝明白自己是清白的是无辜的,但是同时她也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她也在按照传统的贞操观念来衡量自己是否清白,她比别人更加无法忘记自己的耻辱。

那个纯洁无辜的小天使又回到了上帝的怀抱后,苔丝决定开启一段全新的生活,她到另一个农场里做挤奶女工,那是一个新的起点。“五月里一个茴香发香味、众鸟孵小雏的早晨,离苔丝・德北从纯瑞脊回来以后,约莫有两年或三年之间的功夫―这是苔丝潜修静养的时期―她第二次离开了家。”

在农场里,她与克莱・安玑产生了感情。克莱爱苔丝,认为她是“大自然的新生女儿”,她是纯洁的、无瑕的,是上帝完美的创造。但这种绝对的理想化的爱恋也更加剧了克莱在明白苔丝的过往后所表现的憎恶和失望。苔丝向克莱坦白后,克莱心中的完美瞬间崩塌了,他没有给予爱人以理解和安慰,反而不能理解现实,他不止一次的对苔丝说“我原先爱的那个女人不是你!是另一个模样儿和你一样的女人”。这样残忍,这样现实!如果说,德伯・亚雷给予苔丝的是身体上的毁坏,那么克莱・安玑给苔丝带来的就是精神上的毁灭。善良单纯完美的苔丝,对于这一切浑然不觉,她是那样热烈的爱着这个小伙子。她已经受到了爱的伤害,对爱是十分渴望的,作为一个少女,她期盼着被爱人爱,被爱人呵护,所以在遇到克莱后,她迸发出的爱意是那么的强烈,在这种炽热的爱恋下,苔丝失去了自我;另一方面,她心里仍旧把自己定位于“应受到社会谴责和唾弃的不净女子”,她始终不敢把自己与克莱放在同一高度。在体会着克莱的爱的同时,苔丝是纠结的,不安的,她始终无法放下身心的枷锁。

随后的日子里,克莱远走巴西,苔丝再遇亚雷。家庭面临困境,亚雷卑鄙胁迫,无奈之下苔丝选取妥协,再一次走进亚雷的圈套。克莱经历磨难后对苔丝疯狂思念,内心的悔恨使他找回苔丝。这是的苔丝已经回不去了,她的精神生命被克莱第二次毁灭。丈夫回来,两人重逢,苔丝再一次看到自己受骗,一怒之下杀死亚雷,对自己长期以来所受的屈辱和不公、以及命运对自己的不公正,进行了大胆的强烈的抗议。无奈的是,她选取了一种最最极端的方式。

苔丝和克莱在荒原里度过了最后的几天幸福生活,之后等待她的,是走上不可避免的绞刑架。她无法放下对于克莱的爱,临终将妹妹托付给克莱,以此来表达对他的爱。

这个纯洁善良的女孩的一生,到那里,已经走到了尾声,她的美丽,到那里,也面临幻灭。

苔丝与她的名字一样美丽,但是她的美,却酿就了她一生的痛苦。

这个美丽的女孩,正直、淳朴、纯洁,她是大自然的女儿,不受污染。

这本很长很长的书,因为这出杯具,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疼痛。当然,我也不例外。在刚刚回顾这个女孩的人生的时候,我好像又回到了阅读这本书的时光,为这个坚强的美丽的女孩惋惜、流泪。这个杯具,其实也只是一念之间,有时候,一个转角,生活就会出现不同。而关于德伯家的“认亲”,就是这个女孩一生的转折。哈代把完美的形象展现给读者,笔锋流转,完美被硬生生的打碎,让人一时无法理解。当那份完美不再完整时,却反而令人平静,逼得你不得不承认,这才是事实。

我认为苔丝的一生是充满戏剧色彩的,全文都在写苔丝走向末路的经历,但其中不难发现有一些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情节,好像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如在开篇苔丝与克莱相遇却互不相识到之后二人再次相遇并相爱最终结为夫妻,如苔丝在被侵犯前的舞会上与德伯家的女佣争吵的那个小插曲等等,都充满戏剧性。苔丝的纯洁完美,是她令人欣羡的,却也是最终造成她杯具的一个弱点。

苔丝是被哈代理想化了的女性,在他的世界里,苔丝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有着大自然最纯真的本性。一如她生活的那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布蕾谷,有着那么多优秀的地方:美丽,纯洁,正直,淳朴,勤劳…苔丝一生追求幸福,敢爱敢恨。哈代坚持着“道德的纯洁在于心灵的纯洁,不在于一时的过错”,所以在他看来,苔丝依旧是纯洁的化身。她是美丽的乡村姑娘,虽然有着贵族血统却依然纯朴,美,不是一种外表,而是内心高雅纯洁的表现。心灵纯净自然的她是大自然的女儿。她的纯洁就像蓝天一样,虽然偶而会被乌云遮住,但是当乌云散去,世界上最纯净透明的依然是蓝天。

我有时会想,如果没有开头那个牧师的几句话,也许可怜的苔丝会是另一番简单却快乐的生活,然而,十六岁的乡村女孩苔丝的杯具就从那里开始了。哈代为苔丝设计的人生舞台时间很短,从她在家乡村野舞会上出场,到她在标志死刑的黑旗下丧生,只有短短五六年,但她的短暂一生所经历的种种,确实那样的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第一次离家时,是晶莹无瑕的少女,毫无父母那种认宗归亲的虚荣侥幸心理,只期望能凭劳动补贴家用弥补死去王子的损失。更加难得的是,受辱失身后的她不仅仅持续了固有的美德,而且更加勇敢坚强,富于反抗。

与苔丝悲惨命运和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相对的,也是促成本书最为精彩的部分,就是作者哈代的“前卫”思想。失身后的苔丝,在世俗眼中,如同失去了在世为人的资格。但在哈代笔下,“她的外表,漂亮标致,惹人注目;她的灵魂,是一个有了近一两年来那样纷乱的经验而完全没有腐化堕落的夫人那样的。如果不是由于世俗的成见,那番教育还得算是一种高等教育呢。”把书中诸如此类的言论放回百年以前的维多利亚王朝时代去体会,我对哈代愈加敬服。正是因为在塑造苔丝的形象过程中,不时的融入这类先进的见解,才赋予了苔丝丰富的精神内涵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批判。

德伯家的苔丝英文读后感 篇6

“As a newcomer I’ve met with some difficulties,but I’m prepared,”said the guard.“I will try my best to win more time on court and prove myself.”

The Lakers drafted Sun,23,into the NBA in . He signed with the team last year.He became a teammate of Kobe Bryant. This year,he hopes that the Lakers will win the championship.

“I’ve learnt a lot from Kobe’s strong desire to win,and see the extra work he puts into training,”he said.

He thinks teamwork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This is why he likes to share his ideas with his teammates and coaches.

“After matches,I enjoy chatting and eating with them,”he said, “We’ve already developed a friendship.

德伯家读后感 篇7

关键词:译本比较,措词,《德伯家的苔丝》

一、引言

不同译本的比较和分析,对于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译者应该努力选择最合适的词,并把它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以求准确地传达原作的意义。瞿秋白先生曾说:“可是翻译要精确,就应当估量每一个字眼。”文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夫设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这详细说明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重要性,而措词是篇章的基础。炼字对于创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推敲对于翻译的重要性也是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

二、分析比较

多义性是所有人类语言的一个共性特征,英语的多义性则更甚于汉语,所以在翻译中措词的基础是要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体会原文的味道,再推敲用汉语如何措词。笔者拟对张谷若和孙法理的《德伯家的苔丝》译本结合英语原文进行比较分析,试看下例:

例一:

On an evening in the latter part of May a middle-aged man was walking homeward from Shaston to the village of Marlott, in the adjoining Vale of Blackmore or Blackmoor.The pair of legs that carried him were rickety, and there was a bias in his gait which inclined him somewhat to the left of a straight line.He occasionally gave a smart nod, as if in confirmation of some opinion, though he was not thinking of anything in particular.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edition, P1)

张译:

……他那两条腿,一走起来,老摇晃不稳,他行路的姿势里,又总有一种倾斜的趋向,使他不能一直向前,而或多或少地往左边歪。有的时候,他脆快俏利地把脑袋一点,好像是对什么意见表示赞成似的,其实他的脑子里,并没特意想任何事儿。(P13)

孙译:

……此人走路时双腿摇晃,姿势有些不对,身子老向左歪着。有时他还聪明地点点脑袋,似乎在同意什么想法,虽然他其实什么想法也没有。(P3)

这是小说的开头,向读者展示了一位中年男子(其实是苔丝的父亲)傍晚归家途中的形象。作者的幽默口吻在两译本中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再现。孙译本中把smart译为“聪明地”,属于误译,在这一语境中应理解为:有力地、利索地、敏捷地。利索地点头和他打晃的腿、蹒跚的脚步形成反讽。还有“carry”包含的滑稽意味,两译本都忽视未译。这都有损于人物形象的刻画。笔者试译如下:

……撑着他的两条腿摇摇晃晃,脚底歪歪扭扭,人就站不直向左倾,有时还干脆利落地点点脑袋,好像是什么想法定了下来———可是他心中什么也没想。

例二:

Concluding thus the parson rode on his way, with doubts as to his discretion in retailing this curious bit of lore.When he was gone Durbeyfield walked a few steps in a profound reverie, and then sat down upon the grassy bank by the roadside, depositing his basket before him. (P6)

张译:

……他去了以后,德北带着一味深思的样子,往前走了几步,跟着在路旁的草坡上,坐了下去,把篮子放在面前。(P18)

孙译:

……牧师一走,杜伯菲尔德便陷入了沉思。他迈了几步,却在路边的草坡上坐了下来,把篮子放在身边。(P7)

从牧师那里得知自己原来是贵族后裔,德伯欣喜若狂,一时间又有些不知所措,竟有些“沉醉不知归路”。原文很好地刻画了他的这种心态。“reverie”并非两译本中的“深思”或“沉思”,而是德伯沉湎于自己的想象中。“reverie”是欣喜若狂,“walked”和“sat”是不知所措,到了“depositing”则有些装腔作势了。小人物终于想起自己应该有些架子,举止应该有贵族气派。“walked”和“sat”这两个源于古英语的小词与“depositing”这个源于拉丁语的大词形成鲜明对比。细腻的笔触描摹出了人物的心态。笔者试译如下:

……牧师走了,德北仍沉醉不已,走了没几步,就在路边的草坡上坐了下来,把篮子端放于面前。

例三:

I cannot help associating your decline as a family with this other fact———of your want of firmness.Decrepit families imply decrepit wills, decrepit conduct. (P332)

张译:

……家庭衰老, 就等于说, 那家的人, 意气消沉, 思想腐朽。 (P347)

孙译:

……破落的家庭意味着破落的意志,破落的行为。(P257)

听了苔丝叙述与亚力克结识、受辱的经过之后,克莱尔大发雷霆,气急败坏,不但没有安慰苔丝,反而奚落讥刺她。七个单词的句子,“decrepit”竟然重复三次,借用这种前景化手法克莱尔狠狠地嘲讽了苔丝,向苔丝的伤口上又撒了几把盐。同时作者也借用这种前景化手法暗暗地嘲讽了克莱尔:普通人怒火中烧会口不择言,而克莱尔竟然丝丝入扣,合乎逻辑,用词考究。君子绝交,不出恶言(可他这种冠冕堂皇的语言是多么伤人啊!),这正符合他这种上等人的身份。张谷若先生把它译成了三个不同的词则不能反映这种意味和口吻,中和了克莱尔话语的毒性,孙法理先生则重复了原词和原文的句子结构,效果较好。

三、结语

译者首先应准确理解原文,准确理解至少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从词典意义中确认出该单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语义;二是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其话味、口吻等话外之音、言外之意。其次应挑选、提炼出恰好能反映原文意味的中文,不论是作者的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话语,都力求反映原文作者、原文人物的语言风格,力求不愧对作者的一番苦心孤诣,力求传神地塑造人物形象,让读者读其文字,想见其为人,如见其面,如闻其声。

参考文献

[1]Hardy, Thomas.Tess of the D’Urbervilles.Shanghai: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84.

[2]Leech, G.N.and Short, M.H.Style in Fic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Liu, Xie.Trans.Yang, Guobin.Dragon-Carving and the Literary Mind.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3.

[4]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5]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6]孙法理译.苔丝[M].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4.

德伯家读后感 篇8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 原型意像 圣经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尽管这本小说已经离它首次出版有120多年,但是其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悲剧性的故事情节仍然吸引着一代一代的读者,成为文学史上光辉闪耀的瑰宝,极具可读性和欣赏性。这本小说的主人公为一位单纯善良的乡村姑娘苔丝,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由于父亲无意中发现了自己家族可能是某个贵族的后裔,于是有了“攀亲”的念头,接着又有了苔丝和艾力克的相识,以及被后者诱奸而失去贞操的悲剧。苔丝在毅然离开艾力克后,和牧师的儿子安吉尔相爱,她本着一颗真诚的心在新婚之前向自己的爱人坦白自己不堪的过去,可是并没有得到对方的谅解,反而遭到对方无情的遗弃。之后安吉尔在离开苔丝独处异国一段时间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决定返回英国,却发现苔丝由于家庭的窘境再次和艾力克一起。苔丝知道自己爱人的归来后,想到艾力克带给自己的种种磨难和痛苦,义无反顾的亲手杀死了艾力克,并回到了安吉尔的身边,两人开始了逃亡的生活,不过苔丝最后还是被抓住了,并处以了死刑。

在之前对《德伯家的苔丝》这部小说的解读中,人们从多个角度都对其进行过分析,其中一个主要的角度是从社会背景对其进行评论。在本文中我将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来重读苔丝,即用原型批评的理论来看待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在荣格的精神分析学中的“集体无意识”论中提到了原型批评。他认为原型就是人类长期的心里沉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它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沉淀下来的结果,具有持久魅力与广泛影响并能传达出人们的内在要求、渴望和意愿的一种精神或情绪,这种精神或情绪必须存在于一个象征体,如神话、传说、自然现象以至于某一种物体。

一.小说中人物的原型解读

哈代虽然是个无神论者,但是由于他所处的时代,他还是深深的受到了传统观念以及基督教文化,特别是《圣经》的影响,他对《圣经》是十分熟悉和了解的,因此《圣经》中原型人物的影响能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中找到清晰的痕迹。

1.夏娃

在《圣经》中,夏娃是上帝用亚当的一根肋骨造出的人类始祖之一,本来和亚当在伊甸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上帝告诉他们可以吃任何的果子,只是有一种果子不能吃。然而她在魔鬼的引诱下偷食了禁果,进而遭到上帝的惩罚被赶出了伊甸园。苔丝的处境和伊甸园的夏娃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苔丝在面对纨绔子弟艾力克的各种引诱时,尽管经历了刚开始时的抵触和防备,但是最终还是无法抗拒,导致了被艾力克诱奸的悲剧,犯下了为当时社会所不耻的罪恶,这和夏娃偷食禁果何其相似。苔丝后来遇到了自己的真爱安吉尔,但是却遭到爱人的离弃。后来安吉尔回到英国,但是由于艾力克的原因,苔丝选择了杀死艾力克,最终导致了面临死刑的惩罚。这点又和夏娃偷食禁果被赶出伊甸园遭到惩罚可以说是一一对应的。作为一个基督徒,苔丝从失去贞洁那一刻起,就像夏娃一样犯罪了,在背负这一罪名的前提下,她也像夏娃一样遭到了惩罚,只不过惩罚她的是社会的刑罚和安吉尔的不理解,苔丝俨然成为夏娃的翻版。

2.约伯

约伯是《圣经》中一个人物。他作为上帝的仆人,笃信上帝,远离罪恶,上帝为了考验约伯对自己的忠诚,于是把各种灾难降临在约伯的身上,让他欲死不能,但是他却选择承受种种痛苦,相信痛苦过后一定有所收获,从来没有失去对上帝的信仰,成为上帝信徒的千古典范。至于小说中的苔丝,我们能够轻易地发现她就是约伯的翻版,只不过苔丝的“上帝”变成了她的爱人安吉尔。苔丝对安吉尔的笃信接近痴迷,几乎变成了敬畏,她在安吉尔面前几乎失去了自己。为了表示自己对安吉尔的忠诚,她不顾一切地决意向自己的爱人坦露自己不光彩的过去,即使可能失去爱人,她也义无反顾地这样做,可见她的这种笃信是如此之深,只是最终没有得到爱人的谅解,并且导致了爱人的遗弃。即使是遭到了这样不公平的待遇,当爱人从国外回来想要和她再续前缘,她便毅然决然地杀死了艾力克,丝毫没有考虑这样做给自己带来的可怕后果。即使最后面临死亡的惩罚,苔丝也从内心里感到是快乐的。从苔丝对待这种种痛苦境遇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对安吉尔的忠心是如此深沉,面对各种考验都从不退缩,这一点和约伯对待上帝的虔诚是如此的相似。

3.天使

天使的形象在《圣经》中具有两重性,有时是美好的代表有时也是破坏性的化身,这种两重性使得天使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形象。通常人们熟悉的是天使美好的一面,他是上帝的使者,善良,友好,乐于助人,为人类解除痛苦并守护人类,是好运的化身,是受到人们喜爱的对象。小说中的安吉尔有着和天使一样的名字,他在很多时候就真像美好的天使一样为苔丝带来快乐和幸福。当苔丝经历了之前的许多不幸之后,遇到安吉尔并与之相知,相爱,此时的安吉尔就如同善良的天使一样给苔丝黑暗的生活带来了光明,点燃了希望。安吉尔以这种形象出现的时候毫无疑问是天使正面形象的体现。但是,天使的形象在《圣经》中还有破坏性一面的描写。《圣经》中有天使毁灭所多玛城和施以瘟疫的记载。在小说中,安吉尔在听了苔丝的坦白后,不仅对苔丝悲惨的过去不能给以同情和慰藉,反而对苔丝的态度瞬间发生急剧的变化,由之前的百般爱慕变成了无情的抛弃,也正是由于他的冷酷行为导致了苔丝悲惨命运的延续。他的行为使得苔丝在精神上彻底被打垮,是使苔丝做出之后各种无奈选择的直接原因。这是天使破坏性存在于安吉尔身上的鲜明写照。

4.魔鬼

魔鬼在《圣经》中则不像天使,他从来都是以负面的,邪恶的形象出现。《圣经》中讲到,魔鬼有一天钻进了蛇的身体,引诱夏娃吃下了禁果,导致夏娃犯下了难以原谅的罪恶,它的这种行为是被人们所不耻和憎恶的,另外作为魔鬼化身的蛇一般也是被人们看成是恶毒,狡诈的动物,这样把魔鬼和蛇合二为一也说明了《圣经》中魔鬼形象的消极性。小说中的艾力克就是这样一个魔鬼的化身。从他出场时被描述成一个纨绔子弟,到之后对苔丝的各种纠缠骚扰,直到对苔丝犯下无法宽恕的罪恶,他一直都是作为一个让人厌恶的形象出现的。即使有过一段基督教狂热布道者的形象出现过,那也只是一种暂时的伪装,因为重遇苔丝后,他内心的丑恶还是原形毕露,立刻显现,想要永久占有苔丝的欲望再次在他的内心点燃,伪装的对基督教的狂热一下子被他抛到九霄云外,最终还是让苔丝再次回到他的身边,并且导致了苔丝最终的悲剧。可以说苔丝的种种悲剧的始作俑者毫无疑问就是艾力克。他正如《圣经》中钻入蛇身体的魔鬼一样诱惑着,纠缠着苔丝,同时导致苔丝无尽的灾难和悲惨的命运。可以说艾力克在小说中就是魔鬼完美的代名词,从他的身上看到的只有恶,根本看不到太多善的闪光点。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对《圣经》非常熟悉的哈代当然还借用了很多其他的原型意像,这里只是从中挑选几个最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从这几个原型人物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哈代借用的人物形象都或多或少带有悲剧色彩。哈代通过借用这些悲剧色彩的原型来创作这部小说,使得小说的悲剧氛围更显突出,也使得小说中主人公苔丝悲惨命运的形成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依托,使得整个故事更有文化内涵和底蕴,也使得小说更有味道和可读性。

二.结论

《德伯家的苔丝》可以说是哈代最为人熟知的作品,通过巧妙地运用《圣经》中的原型人物,生动的描绘了维多利亚时期社会中的一些人物代表,通过运用夏娃和约伯来描绘苔丝的可悲,运用天使来刻画安吉尔的双重性,运用魔鬼来塑造艾力克的邪恶,生动的叙述了苔丝悲惨的一生,同时也真实地还原了十九世纪后期英国农民在受到工业革命巨大冲击下的不堪生活处境。这种不堪的生活处境主要通过发生在苔丝,安吉尔,艾力克三者之间的故事得到清晰的呈现。哈代这种通过灵活运用原型意像,把《圣经》中的相关人物作为其写作蓝本的娴熟创作手段十分令人称赞。他个人极高的文学修养,增加了整部小说的魅力,因此使得这部小说成为备受推崇的传世之作。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2]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陆维玲.《德伯家的苔丝》—圣经应用的典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4]栗原帅晓,杜艳.苔丝的原罪[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4).

[5]肖丽,徐文艳.《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原型分析[J]电影文学2009,(20).

[6]高迎春.《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原型人物解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

[7]张燕.苔丝,希腊神话中的美狄亚---对哈代《苔丝》的人物原型解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上一篇: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下一篇:生产物料管理办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