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意义

2024-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意义(共7篇)

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意义 篇1

1、(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3、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法治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除了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家和社会治理只需要法律,不需要道德发挥作用。()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可以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1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1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数量这个关键。()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答案:()

1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1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地方可以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

16、(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所有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1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

1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19、(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对所有条款都可以单独表决。()2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把贿赂犯罪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

21、(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经营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

- 1 -

2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2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25、(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强化省市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强化县级政府执行职责。()

2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27、(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综合执法,大幅减少省市县三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

2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

2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3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3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3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

3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惩治执法腐败现象。()

34、(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加强对政府外部权力的制约,是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的重点。()

3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

3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37、(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执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执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3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

3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登记制为立案审查制。()4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审级制度,一审重在解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二审重在解决事实法律争议、实现二审终审,再审重在解决依法纠错、维护裁判权威。()

4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应该督促其纠正。()

42、(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事实认定问题,只参与审理法律适用问题。()

4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 2 - 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4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

4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群众所有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4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强化行政机关解决同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功能。()

4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健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

4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政法部门和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实施高校和法治工作部门人员互聘计划。()

4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5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

5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5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二、单选题

5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的()审议通过的。D:十八届四中全会

5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B:引领和规范作用

55、(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A:坚持党的领导

5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B:人民

58、(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C:平等

5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 6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以()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A:宪法 6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先行。A:立法 6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定为国家宪法日。C:十二月四日 6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有立法权的()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B:人大 6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C:法治经济 65、(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

- 3 -

制度,建立()为主体的法律顾问队伍。B:政府法制机构人员 66、(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C:群众切身利益 67、(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是()法治的生命线。C:公正 68、(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案件。A:行政和民商事 6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实行()监督制度。C:司法 70、(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D:社会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7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强化()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D:法律 7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A:党的领导 7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A:党 7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是依法治军的核心和根本要求。C: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三、多选题 7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B: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C: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答案:ABC 7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必须清醒看到,(),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A: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C: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D: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答案:ACD 7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答案:ABCD 7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答案:ABC 79、(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总目标具体说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A: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B: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C: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D: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答案:ABCD 8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共同推进。A:依法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法行政答案:ABC 8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A:法治国家 B:法治政府 C:法治社会答案:ABC 82、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答案:ABCD 8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123 A:简政放权、转变职能 B:保护产权、维护契约 C:统一市场、平等交换 D:公平竞争、有效- 4 - 监管答案:BCD 8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的文化法律制度。A: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遵循文化发展规律 C: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D: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答案:ABCD 85、(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建设()的法治政府。A:职能科学、权责法定C:执法严明、公开公正 D: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答案:ACD 86、(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A:公众参与 B:专家论证 C:风险评估 D:合法性审查答案:ABCD 8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A:减少层次 B:整合队伍D:提高效率答案:ABD 8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A:行政执法机关 B:公安机关 C:检察机关 D:审判机关答案:ABCD 8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执法。A:严格 B:规范 C:公正 D:文明答案:ABCD 9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健全责令公开道歉、()等问责方式和程序。A:停职检查B:引咎辞职C:责令辞职D:罢免答案:ABCD 9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结果公开。A:决策公开B:执行公开C:管理公开D:服务公开答案:ABCD 9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据权力清单,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等事项。A:实施主体 B:职责权限 C:管理流程 D:监督方式答案:ABCD 9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重点推进()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A:财政预算 B:公共资源配置 C: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 D: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答案:ABCD 9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A:自觉守法 B:遇事找法 C:解决问题靠法 答案:ABC 9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等以案释法制度。A:法官B:检察官 C:行政执法人员 D:律师答案:ABCD 9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A:系统治理 B:依法治理 C:综合治理 D:源头治理答案:ABCD 9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挥()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A:市民公约 B:乡规民约 C:行业规章 D:团体章程答案:ABCD 9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A:社会矛盾预警机制 B:利益表达机制 C:协商沟通机制 D:救济救助机制答案:ABCD 99、(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B:正规化 C:专业化 D:职业化答案:BCD 10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普遍设立公职律师,企业可设立公司律师,()。A:参与决策论证 B:提供法律意见 C:促进依法办事 D:防范法律风险答案:ABCD 10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纪依法反对和克服(),形成严密的长效机制。A:形式主义 B:官僚主义 C:享乐主义 D:奢靡之风答案:ABCD 10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A:深化改革 B:推动发展 C:化解矛盾 D:维护稳定答案:ABCD

- 5 -

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意义 篇2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迫切要求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六个更加”的具体内容: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依托。只有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障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并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该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我国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本原因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但是,近年来我国改革边际效应递减,个别地方政府对改革有畏难情绪,推动改革的积极性下降,改革动力和能量不足。目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面临着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的障碍,尤其是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就业、环境、资源、收入分配、城乡统筹等领域改革,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压力凸显,更加需要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改革,更加需要从体制机制上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加需要从制度上进行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和综合配套。

法治既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也是凝聚改革共识、分担改革风险、推动改革深化的最佳途径。各项重大改革措施的制定,需要做到于法有据,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以确保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即使是实践基础不满足理论要求,要先用先行先试的改革措施,也务必按法制规程授权操作。各项重大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需要法治来保障,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各项重大改革的成果,进行法律层面巩固实践效果,把在实践效果中取得显著效果的改革措施,及时上升到法律层面。也要推进行政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还要依法界定政府和市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由此可见,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更加重要和紧迫。

(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途径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总结了我们党建国以来执政的主要经验,强调“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努力实现执政方式的转变,我们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执政基础才能不断巩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实现。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党能不能正确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是判断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提高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升,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动力和根本保障。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而党内法规体系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依法治党和依规治党的统一,方能使党的权力真正做到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也才能保证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复杂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不断发展强大,开启了世界近代以来第三次大国崛起浪潮,却遭到了守成大国美国的警惕、防范、遏制和围堵。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世界需要美国的领导,美国无法接受沦为世界第二名的位置,现在是清除那些阻止美国前进障碍的时候了”。近年来美国高调重返亚太,我国维护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外部压力巨大。

法治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崛起离不开法治能力的彰显,正如先秦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所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今天的中国正处在走向现代文明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点,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安全威胁,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培植制度优势和法治文明就必然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之长梯、中华民族崛起之灵魂。

(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矛盾风险挑战繁重复杂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性成就,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都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党目前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在经济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协调性、不可持续性的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在社会方面,人民内部矛盾明显增多,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依然存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民生方面的问题较多。在文化方面,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还大量存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艰巨。在党建方面,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病源尚在、病根未除,仍停留在“不敢”层面,“不能”“不想”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在高压反腐态势下仍有一些党员干部不收手,甚至变本加厉,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塌方式腐败”,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和各种各样的矛盾风险挑战,我们党要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艰巨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依法执政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把依法治国列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共同推进、一体建设”的实施路径。目前,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摘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直接关系到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本文从实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任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三个方面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要性;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矛盾风险挑战繁重复杂两个方面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复杂性;从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艰巨性。

关键词:依法治国,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李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意义[J].法学研究,2014(06):3-8.

[2]肖金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创新[J].山东社会科学,2015(01):23-30.

李步云:亲历依法治国重大事件 篇3

他对《瞭望东方周刊》分析说,对于备受瞩目的“依法治国”这一主题,四中全会给出了更加清晰的指向:必须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在四中全会决定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被正式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被重点强调。

“正如全会公报所提,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很高兴全会提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李步云说。

他还注意到,在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的同时,全会从依法执政的高度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李步云说。

依法执政,既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也由此将成为今后依法治国的基础。

2012年12月4日、中共十八大闭幕后不到一个月,习近平于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即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

2013年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进一步阐述说:我们党是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作用。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各级组织部门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

李步云说,在始自1978年的漫长法治国家建设之路上,依法执政,是“未来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以及“依法治国最重大的问题”。

树立法律以 及宪法的权威,使公民无论其身份均对法律和宪法怀有敬畏之心,乃是1978年以来依法治国的首要目标。

而在实务层面,如何基于中国国情,达到执政党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实现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高度统一,也在过去30多年中积累了诸多尝试与经验。

对此,80岁的李步云所见、所闻、所亲历、所感触颇多。

在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史中,李步云因对依法治国的研究贡献以及参与起草一系列重要文件而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因此在舆论界所谓的“法治三老”之中获得一席。

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李步云通过自己对30多年中国法治建设进程的亲历与观察,为当今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依法治国之路,作出注解。

从这些历程中亦能看到,改革设计与推动技术——如今具体表现为执政党执政地位与法律权威的统一,是为依法执政乃至依法治国成败的关键。

依法治国是如何提出的

《瞭望东方周刊》:依法治国是如何提出来的?

李步云: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可以说是中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理论准备和初步实践阶段。党的十五大正式使“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开始从理论观念上和制度改革上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依法治国的起点?这次会议公报里面有很大一段话集中讲到了全国人大应当加强立法工作,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法律的极大权威,政法干部应该树立“三个忠于”思想,即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事实真相。党应当不要过于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事情,同时也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作为中国法制建设的指导方针。

到1979年9月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第64号文件,《中央关于坚决贯彻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指示》,它在学界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法治理念的一个里程碑,第一次在我们的党内文件提出社会主义法治。

1982年宪法序言最后一段话则强调“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

应该说,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已经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开始了这一历史性进程。这和理论界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1979年9月,我曾在中国社科院一个500多人参加的全国研讨会上作讲演,题目叫“论以法治国”。这篇文章是我和王德祥、陈春龙合写的,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0 周年学术讨论会”的论文。

后来《光明日报》看中了这篇文章,题目改为《要实行社会主义法治》。发表后,社会反响很大。

邓小平在依法治国或建设法治国家方略和目标上,有两大贡献。

第一是理论上的,他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并且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即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关键的、决定性的条件,是要依靠一两个好的领导人还是要依靠一个好的法律制度。因为历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对这个问题存在不同回答,因而在实行依法治国这个指导思想或原则和方法上,形成了是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都未曾提到过也都没有回答过的问题。但邓小平作出了回答。他的回答是,关键不在于一两个好的领导人,而在于要有一个好的法律和制度。这就为我们依法治国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的一系列言论,实际上是今天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应当坚持的那些基本要求和基本准则。因此也可以说,邓小平为法治国家初步地勾画了一个蓝图。

认识在探索中不断深化

《瞭望东方周刊》:在初期,依法治国面临何种争论和困难?

李步云:从《论以法治国》这篇文章开始,理论界展开了所谓“三大派”的论争。第一派认为,要建立法治反对人治,提倡依法治国;第二派认为,法治好,人治也不错,法治和人治应当相结合;第三派认为,法治和人治都是西方国家的理念或观念,我国不能讲这个,我们应当讲建设“社会主义法制”。

以上三派可以简称为法治论、结合论和取消论。法律界的很多人都卷进了这个论战中,这在当时形成了较大影响,产生了不同意见、不同看法。

到1979 年冬,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曾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大法庭召开过一次法治与人治问题的专题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近百人,北京法学界不少名家都曾与会。在这次会议上,法学界对三大观点的论争已经十分明朗,并且争论比较激烈。当时安排了 12个人发言。

第一个发言的是陶希晋同志。他在 50年代曾担任过国务院法制局局长。他的看法是要倡导法治、反对人治。他发言后,某大学一位老教授是持“法治与人治概念都不科学”的观点,本来同意在会上发言,后来为了慎重又不讲了。

我是最后一个发言, 观点是法治与人治不能结合。观点是我和王礼明同志共同商量过的。

《瞭望东方周刊》:三大派的争论结果如何?

李步云:三大派的争论,经过近20年,直到1996年才开始发生一个根本转折。当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决定每年要讲两次法律课。当第三次法律课时,司法部给出了几个题目,其中有一个题目是关于依法治国问题的。

江泽民同志在这个建议上画了一个圈,说我们第三次法制课就讲依法治国问题。当时的题目很长,叫“关于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当时我起草了第一个稿子,后来又增加了5人起草第二个稿子,由王家福同志代表我们6个人来讲。之后,江泽民同志作了一个讲话,各大报纸纷纷发表评论。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总的口号、总的目标被写进了一系列文件,包括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报告、乔石委员长的闭幕词等,特别是当时通过的《社会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都将依法治国写了进去,从而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法律实务界关于依法治国的探讨开始了。

1999年第三次修宪正式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当时李鹏委员长在人民大会堂组织过两次专家座谈会,一个是经济学家的,一个是法学家的,法学家有13人参加,其中包括我。

那时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几乎没有任何异议,依法治国问题在中央领导和学者之间基本上取得了一致意见。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五个问题上发展了邓小平的思想。第一,通过党内的民主和国家的民主程序正式将依法治国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确定了下来;第二,对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它的性质作了准确的阐述和定位;第三,正式提出和肯定法治国家这个概念;第四,对法治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有哪些原则作了阐述,丰富了法治国家的内涵;第五,在理论上还有一个进步。

长期以来,我们的目标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五大报告第七部分第一段话讲到,我们今后的目标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社会主义政治相当于什么文明没有明确。党的十六大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定位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大的意义。

法治、人权入宪

《瞭望东方周刊》:说到依法治国,就不得不提到宪法的问题,您如何看新时期以来的修宪?

李步云:“八二宪法”反映了当时我们达到的认识高度,这个高度不仅超过了文化大革命,也超过了1954年到“文革”这一阶段,当然也超过了1954年以前的阶段。它已经在政治体制改革上、在政治体制的设计上前进了一大步。后来1999年“依法治国”入宪、2004年“人权保障”入宪,还有私有财产的保护,基本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达到的进步成就和水平。

从“八二宪法”制定到后来的四次修改,是在一步一步进步,特别是两大原则——法治和人权,都被庄严地写入了宪法。当时,我是经历过来的,感到很不容易。

举人权入宪为例。当时,吴邦国委员长主持召开了6个座谈会。

在宪法修改的过程中,我得出一个体会:总的来说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还是往前走的;从全局来看,我国宪法基本符合现在的国情。

《瞭望东方周刊》:目前对于依法治国,司法公正是个热词,它有怎样的经历和阻力?

李步云:阻碍司法公正的还有地方保护主义。此外还有一些现象是非法的,比如批条子、打招呼,各种形式的干预。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可以相适应

《瞭望东方周刊》:该怎么看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问题的统一?

李步云:党的领导问题可能是未来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我想有以下几层意思可以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相适应。

其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的法律是党的政策的具体化和法律化;其二,是党领导人民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其三,把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时候,要通过党内民主和国家的民主程序来完成,在民主程序中可以使党的政策更为正确、稳妥。

现在有一些人对在我们既有的政党体制下建立一个现代法治国家有不信任感。但,路是走出来的,我们能不能在既有体制下来完成建设法治国家的任务、创造出一个奇迹?我觉得是可能的。

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意义 篇4

万学教育•海文考研 李伟

2015年政治考试大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变化较多,共变化152处,其中,章节标题调整44处,新增了15个知识点,删除了29个知识点,调整了64个知识点。

十八界四中全会是今年考研的必考内容,下面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个重大任务的核心考点进行梳理。

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3.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4.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2.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3.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三、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

命破坏作用。

1.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3.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1.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2.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

五、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1.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2.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3.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

六、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1.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2.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篇5

(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联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发展,联系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领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这对于我们坚定改革信心,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至关重要。

全面深化改革的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鲜明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发展的新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场伟大斗争肩负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确保用今后几年时间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无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必须打赢的一场攻坚战。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个阶段既有别于过去30多年,也与过去10年有明显不同。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华民族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另一方面,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更为艰巨复杂,这些矛盾和问题躲不开绕不过,解决不好就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看我们在改革上能否迈出新的重大步伐,越过这道大坎。

面对这样一个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有没有迈出新的改革重大步伐的信心、智慧、勇气,打开新的局面,广大干部群众充满期待,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两个全面”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贯彻十八大精神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自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鲜明立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巨大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回顾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历次三中全会都聚焦改革。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主题是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十三届三中全会主题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价格改革、企业改革,十四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农村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七届三中全会主题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由此可见,这6次三中全会基本上都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或者某个方面的改革,而且都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协同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改革,改革涉及的领域之多、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可以说,这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就改革作出的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部署。正因为这样,全面改革就成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重大历史特点。

从现实情况看,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远比以往更为敏感和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而繁重。35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深化,破解了许多影响和制

约发展的重大难题,但还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不仅如此,随着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发展又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老问题新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国际因素相互影响,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外艰巨,需要攻克的是体制机制上的一系列痼疾。中央提出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就是对改革所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的一个形象而又准确的重大判断。基于这一判断,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特别提醒全党,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从推进改革的方式看,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是前所未有。现阶段,随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融汇不断深化,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影响到其他领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的配合。不同领域的改革可以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有快有慢,但必须统筹兼顾、协同推进,而不能各自为政、畸轻畸重。只有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共振效果,才能放大改革的效应。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未有过的重大举措。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最广泛、最深刻的一场变革。

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带来新的重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等。这与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即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和十七大提出的“五个方面的新要求”(即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包括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了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应当说,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而全面提升,就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在新条件下系统地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所谓全面提升,概括起来说,可以叫做练好“四大内功”或叫“基本功”。

一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而显著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总体而言,我国经济总量虽已达到世界第二,但创新创业活力不旺,大而不强的问题非常突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短板。究其原因,一是在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二是在于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这就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同时加快体制改革。而体制改革的根本一条,则是进一步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而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前瞻性战略性产业聚集。二是通过改革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完善生产力发展的区域布局。城乡、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的又一个重大问题,突出表现在优势产业、优质生产要素主要集中在城市和东部地区,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而如果不在今后几年内从根本上扭转这种状况,就不可

能真正达到全面小康。因此,只有通过改革加大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力度,推动更多优质生产要素和先进生产力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转移,使国民经济布局更加均衡、更加合理,才能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即邓小平同志1988年提出的:“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方针,东西并举、共同富裕。

三是通过改革,推动社会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利于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衡量一个社会的现代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还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各方面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在迈向全面小康的决战决胜进程中,在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发展和坚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正确处理社会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件大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实际上,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前人早就提出但从未真正实现的一项反映最广大人群心愿的社会理念。

四是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所谓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实质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而这两方面问题,都直接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正是围绕这两方面问题,《决定》系统提出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和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的举措,同时系统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及健全促进就业创业机制等重大任务。由此可见,《决定》关于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布局,是与整个国家制度体系和各方面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密切联系的。正如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提出的,“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我理解,这里所说的“一整套”就包括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带来新的重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而所有这些新的重大突破,实质上都离不开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更加成熟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完善提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决定》精辟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学习《决定》,可以体会到《决定》通篇充满着改革精神、改革思维、改革勇气,围绕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改革提出了大量新论断、新举措,在许多方面都有重大突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还应当说,《决定》本身就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生动体现。

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是“三个进一步解放”,极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这篇重要著作中郑重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我们今天理解全面改革的重大意义,根本一条就是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对于解放和发展中国人民的社会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决定》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鲜明提出“三个进一步解放”,即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前提,是总开关和原动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质上就是围绕以人为本,解放和发展人的创新活力、创业活力以及承受、抵御和应对巨大风险的能力和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大创造,就是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又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增强发展活力。这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过程中的一个伟大创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深化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目的就是要把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即人的因素充分解放出来,把人的思想活力和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增强党和国家发展活力。当然,我们又清醒看到,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发展很不平衡,先进生产方式和落后生产方式并存,要赶上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仍是最紧迫最根本的任务。我们同时清醒看到,当前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思想观念因素、也有体制机制因素,有发展基础较差问题、也有社会活力不足问题。《决定》如此鲜明强调“三个进一步解放”,归根到底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来的。

我们讲增强“三个自信”,自信从何而来?就要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更有效率,在实现人民权益上更有保障,在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活力上更有办法,从而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强调“三个进一步解放”,也使得改革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任务更加全面、更加明确,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紧紧抓住今后几年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机遇,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新篇章

从现在起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尔后再经过30年奋斗,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无疑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动。新的大变动必然带来新觉醒,而新觉醒又必然造就新的大变动。这就要求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包括我们的军队,对我们的光荣传统和今天的理论、道路、制度有新的自信,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上有新的自觉,在看世界上有新的眼界,从而能够抓住新条件下的新的战略机遇。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联系这种形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的重大意义更加突出。

一是时间节点特殊。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从改革开放开始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大体是70年时间。这70年的前35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干成了一番大事业,顺利实现了第一、第二步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那就要看后35年我们怎么干。而这后35年当中,又首先要看今后这几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我们怎么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好担负起启动今后几年决战决胜伟大斗争的光荣使命。

二是思想条件具备。正因为在这样一个关键点上,全党上下和社会各方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呼声和期待非常强烈,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总体一致,这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整个社会来看,人心思安、人心思进、人心思富是主流。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但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中国继续向前蓬勃发展的大势。

三是改革基础扎实。改革开放35年为全面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改革开放的方向、路径、目的之把握以及实际驾驭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能力达到了新水平,创新活力、创业活力和抵御风险挑战能力显著提高。

四是国际环境总体有利。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而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全球合作和利益汇合点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力增强等因素,又为我国改革发展带来新机遇。当然,形势复杂,正面和负面因素相交织,这

样的“两重性”将长期存在,对此我们也一定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

五是归根到底,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全面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这为我们伟大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意义 篇6

大纲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提出

(四)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

(五)小结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历史使命和光荣目标共同决定

(二)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三)党应对考验、战胜挑战的必然要求

(四)当前急需防范和化解危险

正文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2015年2月2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新命题、新任务、新发展。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12年已进入迈进小康社会的冲刺年,全国人民、全党吹响冲刺的冲锋号。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实现双倍增长。

2014年国家统计局显示,2014年我国GDP合人民币63万亿左右,比2010年的40万亿增长约58%。

本课教师认为,约在2017年,我国GDP可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计划。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要措施、主要任务,作了整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不留死角,全覆盖,无空白,无例外,即全面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中国的改革现在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现在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象征着改革进入新阶段,翻开新的一页。改革之初,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从局部、外围做起,最后实现整个体制转轨。我们现在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攻坚期和深水区,不再是改革之初的简单任务和目标,面临的全是新难题。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提出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依法治国是全方位的铺开,全覆盖的推进,不留死角,不留空白,毫无例外,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各领域。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围绕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同时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作出周密部署——六大任务,包括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四)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 2014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召开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总书记作重要讲话,提出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并作出安排和部署。

(五)小结

2014年12月,总书记到江苏视察工作,首次提出“四个全面”。

2015年1月13日,十八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召开,总书记作会议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要在“四个全面”的格局下进行。

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正式提出“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命题。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概括、新论断、新任务和新发展。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的概括和结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总书记,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承担的历史重任,以及对现代化建设的组织推进的系统思考,得出的重要判断和重要命题。“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的命题和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新发展,揭示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和核心目标。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历史使命和光荣目标共同决定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艰巨的历史使命和中国现代化建设要努力完成的光荣目标,决定了我们必须有宏观的、反映中国特色基本规律的战略、方略来做保障。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的判断和命题是当前全党的战略方略,它服务的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的艰巨历史重任和光荣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大提出光荣的历史使命和艰巨的历史重任——两个百年目标。

第一,到2020年,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是“四个全面”的第一个方面。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100年献礼。

第二,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总书记的带领下,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习总书记发表讲话,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命题。中国梦是对两个百年目标的进一步高度凝缩和概括。

(二)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深化的需要。改革需要重要的战略、方略和顶层设计。现在改革处于在深水区和攻坚期,更需要科学的、系统的大战略,猛攻有效的推进改革的大体系。

(三)党应对考验、战胜挑战的必然要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应对考验、战胜挑战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现在面临四大考验,需要组织精良的队伍,分工明确的工作,从而战胜各种挑战和考验。

中国共产党现在经受四大方面的挑战: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四大考验有如四波滔天巨浪,反复冲刷着队伍。事实证明,有些党员干部没能经受住考验最终被依法裁决。

总书记强调制度建设,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市场经济大潮、改革开放的滔天巨浪,没有章法约束,党组织便无法应对。

(四)当前急需防范和化解危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四个维度 篇7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均提出了更为具体、明确的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者构成依法治国方略向纵深推进的四大支柱,相互依存,共同支撑法治的大厦。它们共同构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四维,缺一不可。

关键词: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050-02

十八大报告有一段文字专门论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转变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无论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都在于牢牢抓住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这四个环节。

一、科学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

法治为良法之治,良法来自于科学立法。科学立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良好规范。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传达了两个信息: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2011年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到2010年底,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意志,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立法的数量堪与法治发达国家媲美,但是立法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因此十八大提出的目标是“完善”这一法律体系,具体要做到“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这体现了立法内容的科学性和立法方式的科学性。

立法内容的科学性是科学立法的首要问题。立法者首先要确定对哪些内容立法,选择失当不仅实现不了立法目的,还可能造成对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的损害。立法方式的科学性是科学立法的关键问题,它可以确保法律体现国家意志。人民有序参与立法,允许公民参与立法过程,法律上称为“公民立法”。《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与部门立法、专家立法等方式不同,公民参与立法可以有效解决立法中的利益垄断问题,遏制一些权力部门利益的立法性扩张,从而在立法中实现部门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利益。

二、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

严格执法是对政府提出的要求。政府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对于行政执法而言缺一不可。“严格”、“规范”是行政合法性的具体体现。根据行政法的原理,行政权力的行使首先要遵守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对行政执法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行政执法中最重要的一项原则。行政执法的合法性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应当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行使行政执法权,对于违法行使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正”和“文明”是行政合理性的体现。根据行政法的原理,行政执法还要遵守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是指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特别在行使自由裁量权进行行政管理时,必须做到适当、合理、公正,即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目的,具有客观、充分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与社会生活常理相一致。合理行政是对合法行政的有益补充。因为,法律的阳光无法照进行政的每一个角落,法律留下的空白需要人的智慧来弥补。这恰恰是合理行政可以达成的。在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不仅仅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他们还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行政权性质和地位认识的深化,对行政权从管理行政到服务行政的转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1]。当“管理”逐渐被“服务”所代替,双方的关系必定会走向和谐,行政的效率也必定会提高,社会将变得更有秩序。这是民众对于执法者的期待,也是权力对权利放低身段的表现,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三、公正司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保障

党的十五大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十六大明确提出“将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十七大则明确提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这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提法,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所做出的重大决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八大报告延续了这一重大决策。鉴于司法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特殊关系,有学者甚至提出“司法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2]。这足以说明司法体制改革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价值。

公正的司法首先可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司法之所以被认为是实现法治的关键,是因为法的实施是法律的生命,是公民权利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法治社会实现的关键。公正的司法,可以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美国著名学者博登海默指出,法律体系建立的全部意义不仅仅在于制定和颁布良好的科学的法律,还在于被切实执行[3]。所以,法治的基本含义在于良好的法律获得普遍遵守。司法是确保法律获得普遍遵守的最后防线。在社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不可避免地出现,社会矛盾以法律纠纷的形式反映出来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司法承担了调处法律纠纷的职责,被称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正因如此,公正被视为司法的灵魂。现实中,当一个刑事案件进入审判程序,社会舆论甚嚣尘上、左右司法的事例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司法机关无法独立断案,有掉进社会舆论的深渊之势,这势必影响司法的公正。无独立即无公正,无公正即无矛盾的化解。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要求正是围绕着增强司法的公正性这一至关重要的目标。其实,司法改革的号角早已吹响,其成绩也是有目共睹。从2004年开始,中国启动了统一规划部署和组织实施的大规模司法改革,从2008年开始,中国启动了新一轮司法改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2年10月9日发表了《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书中历数改革的成果,同时也对未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让恺撒的归恺撒,让上帝的归上帝”,检察、审判机关各自独立行使职权是司法改革的最终目标。

其次,公正的司法可以产生对道德的积极效应。司法对道德既可能产生积极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效应。唯有公正的司法才能对道德产生积极效应,即司法的结果指引公众乐于作出利他行为。司法者只有确保裁判公正才能激励公民不仅遵守法律规范还能遵守道德规范。公正的司法必定通过公正的司法者得以实现。司法者的品格决定了司法的品格。公正是司法者最高的品格,与之相伴的还有对人类自身的悲悯之心。“道德为法律的实施规定了界限。即使是实在法,也不能漠视道德。……不仅如此,任何一件由法官自由裁决的案件,实质上都是在该法官的道德标准影响下处理的”[4]。因此,司法人员必须有“依靠法律承担起引导甚至重塑社会文明、道德规范的责任”[5]的强烈意识,才能充分发挥公正司法对道德的积极效应,促进公民道德建设,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

全民守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民守法是政府和民众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善治的前提。全民守法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这意味着法治得到了实现。全民由不同身份、不同层次的公民构成。政府官员(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掌握着国家权力,法律对他们的守法要求更为严格。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遵守法律,还要懂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权力。

官员治理国家和社会,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关键。十八大报告将守法的重点放在“领导干部”身上颇有深意。报告提出的“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是一个新提法。这表明,党对于法治有了更深的认识,给予法治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认可法治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手段。根据美国法社会学家庞德的理论,法律、道德和宗教是三种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其中,法律是首要的社会控制手段。强调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的能力,顺应了法治建设的要求,表明法治进程正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法治,一个几代中国人追寻的梦想,正慢慢成为现实。

法治思维是一种规则思维。此处的规则是指国家立法机关经过严格程序制定的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拥有法治思维的人更倾向于遵守规则,不带头破坏规则。十七大以来,一批“问题高官”纷纷落马,其根本原因就是忘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法律宣示,忘记了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将权力当做谋求私利的工具,让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结果必然遭到法律的惩处和人民的唾弃。

一个不具有法治思维的干部必定无法推动法治建设。改革、发展、矛盾、稳定是领导干部绕不开的执政难题。改革是为了发展,发展过程中必定会产生前所未有的矛盾,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矛盾之间的关系,确保社会的稳定,密钥就是法治。因此,提倡用法治方式治理社会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实践能力对国家兴旺发达至关重要,对提高民生福祉至关重要。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如今十五个年头过去,法治从一个遥远的理想逐渐走进现实。科学立法是把人民群众的意愿通过宪法法律上升为国家意志,严格执法是政府依照法律治理社会,公正司法是创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全民守法则是法治得到实现后的美好图景。它们共同构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四维,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解永照,秦强.行政执法文明论[J].山东社会科学,2011,(3):156-158.

[2]章武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突破口:司法体制改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1-109.

[3][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方法[M].张智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220.

[4][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M].邓正来,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521.

上一篇:社区的节日活动方案下一篇:抵制不良诱惑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