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事迹学习心得800字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事迹学习心得800字(精选9篇)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事迹学习心得800字 篇1

再遇武汉,新冠之情,令人悲叹。

我出生于,非典过后的平安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钟南山院士的名字,是他,带领我们战胜03年的非典。他是当之无愧的“非典战神”。疫情爆发,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他受命毅然奔赴一线。火车上他在餐车旁眯着眼睛休息的照片令人动容。已经84岁高龄的他,没能赶上当天的航班,改乘火车,而在人满无座的情况下,被安置在餐车一角。抵达武汉后,他连夜于专家组成员开会。第二天一早,直奔医院,迅速制定大致方针,开展抗疫工作。

与此同时,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奋力救亡。“我志愿加入医疗队援助工作,我有信心能够胜任这次的援助任务……”昨天中午,温医大附一院护士长郑秀云的一封请愿书,令人泪目。她在获悉武汉需要医护人员支援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写下了请愿书报名,成为温州市即将派遣武汉19名医护人员之一。为避免交叉感染,也为了节约穿脱防护衣帽的时间,两个孩子的母亲、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神经内科90后护士单霞,毅然剪掉了自己的长发。她说:“头发没有了还可以再长,现在的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用我及腰长发,换你健康平安。“抗击疫情,请求将我们放在第一线”……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新田众多医务工作者主动在微信群中接龙请缨,按下“请战”手印,自愿取消休假,要求上防控防治第一线。“我们是奉命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队员,当年为全国抗击‘非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后的今天,当全国人民正面对新冠状病毒(SARI)的肆虐,作为一支有丰富经验、战胜过‘非典’的英雄集体,我们更是责无旁贷!”1月23日,一张满是红手印的请战书在微博上引发关注,“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来自南方医院原第一军医大学赴小汤山医疗队的全体队员的宣言,感动了无数网民。灾难面前,我看到的是中华民族强劲有力的民族凝聚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六天建成一所医院、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继建成。素有“基建狂魔”的中国速度再一次让世人惊叹。工人们连续加班加点,只为早日建成医院,为收治更多的病人。有记者问道:“来之前你们有讲好工钱吗?”一位工人大哥回答道“没有,不要工钱也行。”一方有难,八方驰援。科技同疫情赛跑,我们仍将坚信17年前的奇迹会再现。

社会各界积极募捐,尽力为抗疫献出自己的一份力。物资救助车辆源源不断驶向武汉,日本民间募集一百万口罩于一月二十五日到达武汉,便利店里写满了“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字样”。灾难面前,不分国籍。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家不要出门乱跑,实时关注疫情,勤洗手,戴口罩,做好防护工作,同时宣传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保护好自己就是为控制疫情做贡献。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们一定能挺过来!愿所有奔赴一线的人们平安归来!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事迹学习心得800字 篇2

掐指算来,自至今,朱婷已在国家队效力了7年,在这7年间,中国女排从来没有跌出“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前三名,这一成就只有上世纪80年代“五连冠”时期的老女排做到过。得知朱婷获奖,球迷在网络上纷纷点赞,在大家看来,朱婷无愧于中国女排现役第一人的称号。有球迷表示:“朱婷太棒了,是青年人的楷模,荣获这个大奖也是实至名归!”也有人说:“朱婷的拼搏精神,给年轻一辈做出了好榜样,祝贺朱婷!”

组委会在官方评语中写道:朱婷担当起了中国女排的“定海神针”。对此,朱婷这么看待:“说我是‘定海神针’,我当然非常开心。不过排球是个集体项目,我能一锤定音,离不开队友之间配合,所以我更想说,这是大家一起努力,互相成就的结果。”

获奖之后,朱婷第一时间提到恩师郎平。在郎平麾下,她时刻感受到团队的力量。“郎导多次跟我说,我们都是离不开团队的人。”朱婷的人气,是她用多年来努力换来的,也是她和所有队友、教练员以及广大排球从业者和球迷共同努力得来的。朱婷自己也说:“我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集体的培养,能有今天的成绩是沾了排球的光,我希望能带动更多年轻人享受体育的乐趣。”

体育具有榜样的力量,朱婷认为,自己获得荣誉的同时,应当担负起当代体育健儿的社会责任。无论是比赛和训练,她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看待困难甚至是绝境,又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和气魄,变不可能为可能。“我认为,这个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能很好地带动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年轻人。我们能做到重压之下无惧色,越挫越勇,永不放弃,就会有更多的中国青年相信努力的价值和坚持的意义。”

受疫情影响,中国女排目前一直在封闭集训中。没有热身赛,也没有同外界交流,更没有往日诸多关注的目光。朱婷透露,自己常常会想到在抗疫前线工作的医护工作者们。“在抗疫的大背景下完成训练,确实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但是,想想在一线奋战的医护工作者,想想那些默默奉献甚至牺牲的人,我们这点困难根本算不上什么。郎导常常鼓励我们,在不同的战线,大家要一起努力。”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事迹学习心得800字 篇3

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在小说《三体》里描述的超级计算机,每秒的计算速度高达500万亿次,这可能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计算速度,但当下的科技发展早已超越了十几年前小说中的幻想。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全球首个突破每秒十亿亿次计算速度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其峰值计算速度达到12.54亿亿次每秒。

作为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副主任的清华大学地学系长聘教授付昊桓,虽然今年只有38岁,但已两次捧起全球超算应用领域的最高奖“戈登·贝尔”奖。他所带领的超算青年团队在近五年的时间里,为“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研发了气候模拟、地震模拟、工业仿真、生物医药、深度学习算法库等一系列国产应用软件,将每秒十亿亿次的超强计算力切实转化成为基础科研和工程创新的探索能力,展示了国产超算硬件与国产超算软件相结合的巨大潜力。

“五四 ”前夕,付昊桓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当计算机遇到地学

,付昊桓以湖北省黄冈市高考理科状元的佳绩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之后,他先后在香港城市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获得计算机硕士和博士学位。

一路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他,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次暑期合作研究项目中,偶然遇到了一位地球物理系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型”导师,初次体验了学科交叉的不同视角和独特魅力。这次合作项目的后续成果发表和会议展示,进一步拓展了他对地球科学的了解,也令他最终决定到斯坦福做地学与计算机交叉方向的博士后研究。

,正值清华大学复建地学学科,付昊桓回清华任教。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是结合应用、算法及底层的异构加速器,研究高效、高可扩展的数值模拟方法和智能化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尤其是在地学和高性能计算的交叉领域展开研究。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敢于跨界尝试,让付昊桓很快崭露头角。,付昊桓研究小组所发表的论文获选为FPL国际会议25年以来所发表的1765篇文章中最有影响力的27篇文章之一。同年,在第27届人工智能工具国际会议(ICTAI )上,付昊桓等人的论文获最佳论文奖。

两次捧起国际超算应用领域最高奖

20底开始,付昊桓作为清华大学派驻无锡的团队一员,任职国家超算无锡中心主管研发的副主任。中心运营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采用自主可控的“中国芯”,在2015年美国对中国超算机构实施芯片禁运的不利局面下,于6月成功问鼎世界超级计算机TOP1。付昊桓解释,这台机器一分钟的计算量,如果换算为人工计算,需要全球72亿人每人拿个计算器不间断地算32年。

自主可控的全新硬件架构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与x86处理器截然不同的硬件特性,也对软件生态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超算硬件相对独立的阶梯式发展不同,应用软件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积累。通过跨学科、跨单位的广泛交叉合作,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系统的并行应用成果频出。20,3项全机应用入围“戈登·贝尔”奖(ACM Gordon Bell Prize)。“戈登·贝尔”奖是国际超算应用领域的最高奖,从1987年设立以来,中国团队从未入围过。这是该奖项近30年来中国首次入围。最终,经过评估与答辩,付昊桓参与的“全球大气非静力云分辨模拟”荣获“戈登·贝尔”奖。

在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付昊桓等共同领导的团队所完成的“非线性地震模拟”再次让中国捧起“戈登·贝尔”奖。这次,付昊桓团队所完成的“非线性地震模拟”工具,可在320公里×312公里×40公里的模拟空间里,进行分辨率达8米的精细模拟,这让科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场景中地震所造成的影响,并对地震防灾减灾提供重要借鉴。

让大机器解决大问题

付昊桓说,超级计算机为解决工程和科学中的重大难题而生。超级计算机比的不只是速度,更是比应用。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合作,实现中国在生物科技、航空航天、气象气候、AI等领域超算软件的蓬勃发展,是超算团队责无旁贷的使命。“其实我很幸运,在回到清华短短几年之后,就遇到了神威这样一个世界级的超算平台,有机会将个人的研究融入到国产超算应用软件发展的集体事业中去。”,付昊桓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回想过去,付昊桓最难忘的是,2015年暑假和同学们初到尚在建设中的超算中心,用网上淘来的工业大风扇来驱走酷热的那段日子,还有和同学们一起冲刺“戈登·贝尔”奖时 “7×24小时”的“备战”经历。

博士生的培养也是付昊桓工作中最重要和最快乐的一个环节。付昊桓说,科研的过程也是和同学们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过程。令他欣慰的是,研究组里几位“90后”的博士同学们在这样的交叉合作项目中,已经站到了高性能计算应用研究领域的国际舞台,成为超算领域的学术新秀。甘霖博士于荣获IEEE高性能专委会杰出新人奖,目前已成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年轻老师。何聪辉博士毕业后去腾讯工作,刚去的第一年所发起的项目就荣获腾讯内部公司级的技术突破金奖。

计算无极限,挑战无止境。把世界领先的计算力转化为科研和产业上的价值,付昊桓说,在超算的平台上,这只是开始。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青海湟中分队

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青海湟中分队获得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的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旨在树立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典型,反映当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主要授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事迹突出、社会影响广泛、典型示范作用强、以青年为主要成员的先进集体。

,清华大学响应团中央、教育部号召,组建了研究生支教团。20多年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薪火相传,344名志愿者前往青海、西藏、甘肃、湖南、云南、陕西、宁夏、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区接力教育扶贫,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贡献着青春力量,也在服务与奉献中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人生方向。截至目前,志愿者们服务时间累计超过80万个小时,覆盖人数超过两万人。服务期结束并返校入学后,70%的志愿者担任了“双肩挑”学生政治辅导员;研究生毕业后,70%的志愿者选择前往基层或重点行业工作。目前,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22名志愿者正在西藏拉萨、青海湟中、陕西延安、云南南涧和湖南湘西5地支教。20起,研究生支教团建立功能型党支部,进一步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引领工作。19,第一届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杨海军在青海省民和县大庄乡初级中学支教一年;自起,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青海省连续接力支教19年,累计派出志愿者196名,先后服务于湟源县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巴燕中学、大华中学,湟中县第一中学、职业技术学校(201月更名为职业教育中心),以及青海大学等多所学校。

自起,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青海湟中分队开始在湟中县第一中学、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中心)连续开展支教工作,见证了湟中从国家级贫困县到脱贫摘帽、撤县设区、全面小康的历史巨变。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青海湟中分队的志愿者们用优异的教学成果和扎实的公益服务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圆满完成了各项支教工作任务,得到了湟中县及服务学校各级领导、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有力推动了湟中脱贫发展。

2015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青海湟中分队获评西宁市优秀志愿团体;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青海湟中分队公益项目“助梦计划”获评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20,“助梦计划”获评全国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创建提名奖; 年,“助梦计划”入选首批全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库,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获评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青海湟中分队获评“青海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清华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青海湟中分队志愿者积极开展线上答疑和教学,主动联络资源为服务学校捐赠防疫物资,并按照服务学校相关安排克服交通不便和疫情风险等困难,于3月下旬按时返回工作岗位并投入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事迹学习心得800字 篇4

参加山东首批援鄂医疗队,大年初一“出征”湖北

时间回到1月26日,当日凌晨2点半,作为山东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张静静随队抵达武汉,随后前往黄冈支援,援鄂期间,她留下许多“一线手记”,如今读来,颇让人泪目。

张静静的丈夫正在非洲参加援非工作,并“跨越半个地球”写了家书支持妻子工作。

丈夫在信中说,为妻子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而自豪。虽然孩子目前还小,时常因为想念妈妈哭闹,但将来会为有这样伟大的妈妈而骄傲。最后丈夫嘱托妻子照顾好自己,早日平安归来。

到黄冈第三天就剪成短发,她说“不后悔”

在投入救治工作之前,张静静和她的队友们做了“战前”准备。来武汉之前她就做好了剃成“寸头”的准备,和她一起剪发的还有山东医疗队的数十名女战友。

在诊疗工作中,张静静发现山东医疗队队员很难听懂湖北黄冈方言,医患之间沟通障碍有待破除。于是,她自己编写了一本护患沟通本。她还计划随着工作进展再一步步修订护患沟通本。

按计划今天返家休息,早晨突发心脏骤停

3月21日,支援黄冈的山东医疗队圆满完成救治任务,离开黄冈时,市民们自发夹道送别,张静静记录下一幕幕感人场景,“马路两旁、居民楼上挂着无数横幅,‘春风十里,只为送你’,‘我未谋您面,但是记得您’”。

4月4日下午5点,张静静他们按规定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期满。张静静期间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原计划在4月5日上午返家休息。5日早上7点却突发心脏骤停。

在张静静护士抢救阶段,远在大洋彼岸的韩先生心急如焚,他一边四处寻觅回国机会,一面用文字将祈祷诉诸笔端,祈祷上苍能让妻子赶紧醒来。

文中,韩先生写道,由于分隔两地的原因,他们还没有拍婚纱照,曾经他们商量着等韩先生回国后,就带着孩子一起去补拍婚纱照。

只可惜,如今新娘不在了。

谢谢你付出的一切!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事迹学习心得800字 篇5

作为当代青年创业者的杰出代表,方毅从2005年浙大读研时期开始创业,始终保持着创新创业的激情和毅力。2019年3月,由方毅创立、带领的个推(股票代码:每日互动300766.SZ)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国内率先在A股上市的“数据智能”企业,引领了数据智能的新风向。方毅也曾获得多项重大荣誉,是第十届“中国青年创业奖”浙江省唯一获奖者,于2018年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也是“2019年度风云浙商”得主,同时他也担任了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多项社会职务。

在践行公益事业方面,方毅始终奉行“做公益,不能等”的理念,在创业初期便提出“科技助力公益”,并不断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和担当。他带领个推积极探索数据智能与公共服务的结合点,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级企事业单位在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公共安全、智慧文旅、人口与空间规划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尤其是面对2020年的疫情大考,方毅率先垂范、冲锋在前,第一时间组建“个医”团队,并与李兰娟院士团队合作,联合抗疫。在高强度的战斗下,方毅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不断突破,成功开发“新冠防疫数据智能平台”,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并为精准防疫、靶向管理、有序复工复产等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事迹学习心得800字 篇6

周宁,男,汉族,198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我国暴发性心肌炎诊治专家共识起草专家之一,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救治单位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护心队”负责人之一。曾获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美青年医师临床心技能大赛全国七强、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心血管年度公益传播杰出贡献奖、中国医师论坛报评选“中国最具影响力青年心血管医师”十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医师分会暨北美中华心脏学会青年研究奖冠军、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血管病基础论坛/恩科心血管病研究院杰出青年研究奖冠军、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中国区最佳科学摘要奖(中国大陆仅2人)。

除夕前三天,周宁被诊断疑似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经过21天的居家隔离治疗,最终获得痊愈。周宁通过复盘亲身经历意识到,新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必须让社会大众对这个病毒有科学的认识,既要有紧张感,又不能过度恐慌。他更知道在医学领域,以案说法最能直抵人心。他结合自身经历,查阅大量资料,与专业医生讨论沟通,最终形成了一篇干货满满的隔离治疗日记。这篇“自愈”日记,周宁发在自己的公号“周悘说”上,单篇阅读量超1520万,被新华网等221家媒体转载,大大提升了群众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水平,缓解了公众的恐慌情绪,受到了同行和社会的普遍点赞。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事迹学习心得800字 篇7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习近平总书记“沙场点兵”1400名医护人员,于2月3日起承担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医疗救治任务。不知道他们是谁,也不知道他们来自何方,但我们知道他们是为了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们是身着迷彩服的最美“逆行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正是在这些最可爱的人的保护之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生活才能幸福美满。有这样一群战士在主战场上主攻,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必将决战决胜。

“除夕急召逆寒雨,壮士集结百人来。”24日大年夜,当我们正陪着家人看春节联欢晚会时,当我们正与亲人闲话家常时,当我们正沉浸在春节的欢乐祥和中时,本是万家灯火,阖家团圆之时,由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紧急抽组的三支医疗队,分别从重庆、上海、西安乘军机“出征”,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保卫国家为己任,接到任务后,没有讨价还价、推三阻四,只有沉着冷静、坚定不移,只因他们是军人,更是疫情防控专家,对抗击疫情早已做好准备、整装待发。除夕当晚,这些最可爱的人,抵达了武汉“前线”,分别进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汉口医院、武昌医院,这三个疫区最前沿的“阵地”,开始了没有硝烟的战斗。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这是《谁是最可爱的人》开篇的话。现如今,在武汉“疫”线上,这群最可爱的人,也每一天都在做着让人感动的事。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护士郭玮摘下口罩和护目镜后,额头、脸颊上的道道勒痕久未消散,面部皮肤过敏浮肿;护理团队“24小时连轴转”,5、6个小时后轮换时,全身湿透;“闻令出征,救治患者,是我们肩上最大的责任!”出征武汉4天后,第一次给母亲报平安时,医疗队队员雷燕的声音仍铿锵有力……这只“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队伍,从进驻武汉的那一刻开始,就给连续超负荷作战的地方医护人员带来了信心和力量,他们把最危险最艰苦的工作接到了手上,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利益扛在了肩上,站了出来、顶了上去,直接冲到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不怕危险的病毒,无惧肆虐的“魔鬼”,用奋斗和汗水,用躯体和精神,不断谱写着让人们感动的故事。

“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倘若每一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这些最可爱的人为榜样,都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兢兢业业救死扶伤,每一个排查人员都认认真真登记造册,每一个后勤人员都勤勤恳恳保障物资……每一个人都为筑牢“联防联控”“防疫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能造就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抗“疫”“人民大军”,“魔鬼”将无处可匿,疫情将灰飞烟灭!

★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观后感心得体会

★ 学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先进事迹心得感想精选

★ 五四奖章表彰先进事迹观后感202

★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黄文秀先进事迹领导干部学习心得精选

★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事迹学习心得精选

★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典礼观后感深刻感悟

★ 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个人(集体)公示

★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事迹学习心得800字精选

★ 观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心得感悟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事迹学习心得800字 篇8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优气质的年轻干部。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广大年轻干部要奋发有为,扮靓气质,在基层一线和艰苦环境中成长淬炼。

通过2020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先进事迹让我懂得了要善于学习。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指出:“青年干部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向书本求知方能紧跟时代潮流,向同事求教方能化解基层实务,向父老乡亲求风俗、话犁韵方能共享淳朴民风。从“零点”起,舍得花时间,甘于流汗水,在积累和巩固自身业务知识外争破万卷书,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克服本领恐慌。深入理解“蓄电池理论”的精神内涵,持续充电,才能持续不断地释放能量。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通过2020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先进事迹让我懂得了要勤于实践。“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面对纷繁芜杂的基层工作,更是要在实践中积淀经验和力量。做小事要用“放大镜”,细节决定成败,看似小事的经常性工作也要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记在心里,形成规矩;遇杂事要像“计算机”,即使面对的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琐碎复杂也要做到有条不紊,分清主次,各个击破;碰急事要做“稳压器”面对意外与突发情况,要沉着冷静,遇事不胆怯不退缩,进而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事迹学习心得800字 篇9

镜头里的每一幕都深深打动着我,那些平凡的岗位、普通的工作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但他们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事迹引人深思,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员。

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便有了自己的名字,但是当我们举起右手面向党旗宣誓的那一刻起,我们又有了另一个名字——中国共产党员,这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一个身份,更是一种责任和信仰。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像视频里一样的人,没有感天动地的惊人事迹,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却始终有一颗服务人民的心。前段时间朋友圈转发很火的一则新闻,讲述母校有着93岁高龄的数学教授潘鼎坤,讲了一辈子高等数学,重新站上讲台,全程站立两个小时讲授古诗词文化,他说“唐诗万岁,宋词万岁,不能让唐诗宋这样的好东西在我们手里绝了”,“不讲课生命就没有意义了”,在CCTV1《经典咏流传》栏目上,主持人曾计划等他上台以后给他搬一把椅子,他拒绝了并说到“我们当老师的什么时候坐着讲过课!”三尺讲台,只为传承,这又是多少人的真实写照呢!

还有前几年网上热议的霸州市59岁的数学老师杨桂生,赤脚不下讲台,坚守只为学生,冒雨赶到学校,因鞋子里灌满泥沙,于是他索性光着脚坚持给学生们上了两节课。还有,我们熟悉的杨善洲、孔繁森、焦裕禄、黄大年、廖俊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共产党人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才汇聚起了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成就。

“我是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以回答,有的党员兢兢业业,立足岗位搞奉献,有的党员却如同蛀虫一般存在我们共产党员队伍中,不讲规矩、不守纪律,更有人甚至成为了罪人,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忘了自己的名字,不能准确定位“我是谁”,放弃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作为党员同志要敢于从小处着眼,要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共产党,决不可肆意为之。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每位党员同志都要经常对照《党章》看看自己的初心是否还在,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是否还记得,多想想“我是谁”、“为了谁”,牢记自己的身份。

上一篇:幼儿教师自我发展规划下一篇:《凤凰台上忆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