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精选8篇)
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全体人民的民主权利、合法利益,使得全体人民尤其是弱势群体能够公平地享受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为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平等关系提供了政治保障,也必然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奠定有力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得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补课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突出位置,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建立公正的社会规则和机制,在社会公正的基础上协调环境利益矛盾,使得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一、“十八大”与“十二五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的解读
十八大报告中从新的历史时期和所面对的新的形式出发, 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决策。从四个方面构建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 包括: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四个方面都都涉及到了对建筑行业的要求。比如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上, 建筑行业是主要涉及行业, 也是空间开发的主体, 调整空间结构,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等方面对建筑行业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示。其次, 在促进资源节约方面, 也是建筑行业需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力度是建筑行业自身资质的根本要求。重新构建建筑行业的准入标准和行业准则, 提升建筑行业的资质要求, 对有环保背景的建筑企业要大力扶持, 积极推动先进的环保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2011年3月,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草案) 》, 并批准了这个纲要。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11年-2015年) 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继续提出要大力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展开绿色发展, 积极的应对全球性的环保问题, 加强资源节约和能源的有效管理。建筑行业更是重中之重, 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上要求建筑行业要加强环境保护。
从两个重要的国家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出, 建筑行业在未来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优化城市空间和节约利用土地, 要求建筑行业要在建筑设计上采用节能原则;减少排放和污染物要求建筑行业在能源使用上要大力推广节能资源;加大环境的保护力度要求建筑行业在资源利用上要进行节约;降低能源消耗要求建筑行业减少亮化工程等方面的能源消耗;科技环保要求建筑行业使用清洁能源, 采用如LED等节能建材。
二、我国面临的建筑节能的形势
建筑节能和低碳建筑的要求本质上是对行业的要求。建筑行业每年对环境的污染占总污染的30%以上。建筑行业可以说是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 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建筑节能不仅仅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提高经济效益, 而且能从根本上起到带动作用。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调查研究, 建筑行业在能源消耗排放类的产业中排在了第三位, 但是当下在建筑材料中和节能技术中的应用比例上却是可以做到排名第一。不论是LED、混合动力、还是太阳能、回收利用方面都是可以应用在建筑行业上的, 这样综合下来, 如果实现建筑节能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而且也会增加建筑行业的收益。因此, 在建筑行业内实施节能减排是十分科学的切入点, 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响应和完善生态文明的建设。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GDP每年接近10%的增长, 建设规模和建设面积也逐渐增加。当前我国建筑耗能的水平一直很低, 消耗能源十分巨大, 相当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的美国和日本, 所以说, 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国土面积和人口总量注定了在建筑行业的能源耗费会比较严重, 单位面积能源消耗过大, 总体整理出来的数据就十分的可怕, 这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也说明了加强建筑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来看, 建筑行业在未来十年内还会保持一个强势的增长势头, 对能源的消耗水平也会不断扩大, 如果不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建设节能建筑, 那么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可以说是国家的顶层设计之一,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被要求贯彻落实, 建筑行业的现状要求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一定要系统的采取科学的手段来解决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矛盾, 为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全力推行科学发展建筑节能
要按照十八大要求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 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 将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顺利开展起来, 将节能建筑和低碳建筑的行业标准建立起来。
首先, 在建筑行业实行环境保护政策。通过国家大力的政策扶持, 给予建筑行业展开节能减排的工作的动力和支持, 通过在建筑行业内推动实施环境保护政策来完成节能建筑的要求。其次, 构建新的建筑节能管理措施。建筑节能管理措施来自于企业内部, 是企业针对节能建筑发展而对自身的一种节能意识建设, 加强行业内部节能减排的管理, 可以做到第一时间保障节能建筑政策的实施。再次, 提高公共建筑的能源使用率。公共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重点, 其本身所涉及的节能减排问题比较严重, 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 从公共建筑做起, 能够达到更好的社会宣传效果。通过先进的技术应用和科学的管理措施, 从而提高公共建筑在能源使用中效率。最后, 科技节能。科技节能必须得到大力的推广, 一方面科技节能是节能建筑设计的最高效方式和手段, 另一方面, 科技节能与众多其他产业相关, 能够起到一个带动的作用。科技节能不但指标而且治本, 不仅仅关系到材料、结构以及空间的使用, 更是经济利益自身的要求, 对建筑行业百利而无一害, 能够顺利的被接受和采纳, 成为十二五期间, 我们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的重要途径。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不断进步, 建筑行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 对建筑行业的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的升级。特别是十六大以来, 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上升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本文试图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阐释生态文明战略规划对建筑行业的要求, 即对节能建筑与低碳建筑的总体要求。
关键词:生态文明,节能建筑,要求
参考文献
[1]江亿.以数据说话—科学发展建筑节能[J].建设科技, 2009.
[2]龙惟定.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J].建筑经济, 2010.
按照军委关于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的部署和要求,军队院校任职教育应根据“五支队伍”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结合各级各类院校具体情况,科学设计本级本类院校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和规格体系。
任职教育的目标和规格,是院校组织实施任职教育的基本依据。制定任职教育的目标和规格,就是要明确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分目标及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标准。包括各级各类指挥军官任职教育、各级各类机关参谋任职教育、初中高级各类职务专业技术军官任职教育等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进而规范各级各类指挥军官、参谋军官和专业技术军官在思想政治、任职基础、岗位业务等方面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如中级指挥院校任职教育人才标准,应是“精兵种、通合成、善管理、会组训、能指挥”。要使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成为军队院校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管理育人的统一尺度和任职教育评估的依据。
确立任职教育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整体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统筹设计理论教学、实践锻炼、养成教育、环境熏陶等各个方面,科学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管理与保障、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等各个环节,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由教学层面向教育层面的提升、目标与规格设计向模式设计的拓展、课内教学向课外活动的延伸、普通高等教育向军事教育的升级、军事教育向军事训练的转化,充分体现全方位切入、整系统设计、综合性育人、个性化、职业化教育、实战化训练等现代教育训练的理念。 确立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目标和规格,必须融入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突出能力培养和锻炼。使培养对象能应用战略战术和技能,具有本级一体化指挥作战的能力,能应用军事训练科学和技术,具有较高教学素和组织实施一体化训练的能力;能应用管理科学和技能,具有与任职岗位相适应的领导管理部 (分)队的能力;能应用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方法,具备做所属官兵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战时政治工作的能力。将培养具有信息化条件下指挥作战、组织训练、管理教育和政治工作能力的复合型指挥人才,作为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二、整合任职教育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实现任职教育目标和规格必备的前提条件。随着军队院校编制体制的调整,军队院校由学历教育转向任职教育为主。这在中、高级指挥院校并不是新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期接一期的培训班,尤其是预提师干班、国防大学的“老虎班”等,就是带有任职教育性质的例证。由于这段时期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对为辅的任职教育未加深究,但现有教育教学资源里也掺杂着任职教育的教学资源。当前,深入研究并把握任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整合任职教育的教学资源,为军队院校主体性的任职教育服务,就显得非常必要。
整合任职教育教学资源是建立在现有教学资源基础上的力量调整、队伍打造、专业遴选、课程改进、设施改造和经费投入的优化配置和组合利用。
所谓力量调整,就是将适合任职教育的教学力量保留下来、选调进来,将没有部队岗位经历且不适合的教学力量淘汰出局、补课深造、安排转岗或转业。
所谓队伍打造,就是整顿、清理和优化组合教学队伍。整顿歧视学问的歪风,清理浮躁的、挂名不干活的和徒有虚名的,将那些有系统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学科专家和想干事、有干劲、善钻研、能干事、干成事的专业骨干优先组合进教学队伍。
所谓专业遴选,就是将现有专业与任职教育的标准要求相比较,保留适合和可改造的,删除过时和不适用的,合并或综合并利用小专业、以扩大任职专业口径和容量。
所谓课程改进,就是将原先按细化专业设置的课程改为按职级、职位教育的课程。以岗位任职需要为依据制定课程标准,将人才培养目标细化、分解,再整合为课程,实现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衔接,增强专业学科和课程设置的超前性;将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及时引入课程,构建岗位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适应部队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军事斗争准备以及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特殊要求。
所谓设施改造,就是要将现有专业教学设施改造成满足任职教育需求的教学环境。
所谓经费投入,就是要把主要的教育经费用于任职教育教学课程的开发。对修修补补的课程要少投入,对现有专业综合的课程要有一定的投入,对原创性的基础课程和应用课程要有足够的经费保障。
总之,必须紧紧围绕部队岗位任职能力需求,综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整合成任职教育的教学资源,以确保任职教育目标和规格的达成。
三、创建任职教育的科研体系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科研体系是由科研部(所)和教研部(系、室)构成的。主体是教研部(系、室)。它们是实现任职教育目标和规格的中坚力量,是生产知识、创新理论、开发技术的主力军,是学术、技术和教学的源泉。军队院校能否成功地开展任职教育,关键取决于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科研体系职能的扩充和能量的发挥,尤其是满足岗位任职能力需求的知识生产、理论创新、技术开发的结果。在我军由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中,现有教学资源与科研成果(“三化”含量兼而有之)的整合利用,仅为起点平台,大量的履行军(兵)种部队等级职务需求的科学理论知识体系还未形成。因此,创建任职教育科研体系,尽早尽快地建立岗位任职科学理论知识体系,为各级职务胜任岗位职能教育服务,迫在眉睫。
创建任职教育科研体系,首先要改变“重管轻研”、“重教轻研”、“重技术轻学术”的迂腐落后的现状,正确处理科研管理与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技术开发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在任职教育中,军队院校科研部和教研部(系、室)的职能不能仅局限于科研管理,而应成为知识生产、理论创新、技术开发的主导和主体,成为支持和支撑向任职教育转型的加速器和岗位课程开发的核心力量。为此,必须围绕任职教育的目标,突出科学研究,以科研管理保障科学研究,坚持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并重同步育人的原则,以学术主导技术,技术体现学术,学术、技术并重同步发展,加快任职教育科学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创建任职教育科研体系,其次要打破“重上轻下”、“重计划轻自主”、“重行政组织评奖激励,轻学术团体评奖激励”的不公平不公正的格局,真正解决教育科研为谁服务的首要问题、科学繁荣是靠计划课题(项目)还是靠群众自主自发选题(项)研发的问题、科研成果行政评奖阻碍科研发展的问题。创建任职教育科研体系,必须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任职教育的整体利益出发,坚持唯一(任职教育)不唯上(上级领导机关)的原则,立教为公不谋私,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是幼稚可笑的”(毛泽东)。相信和依靠专家治学,相信和依靠师资科研群众,在计划课题的招标竞争下,加大投入,平等竞争,组织群众自主研发课题或项目参与竞标。对计划内、外课题(项目)一视同仁,凭质量行奖。无论是行政组织还是学术团体组织的评奖,都是合法的,只要是法定单位组织,符合评奖的一般规则,都应使获奖者享受同等待遇。不因行政认可决定科研成果的等级(性质)和价值,而因专家组认可和实验、实践检验的结果决定科研成果的等级(性质)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公平公正的任职教育科研竞争格局,真正解决教育科研为部队(学员)服务的首要问题,进而丰富和繁荣任职教育的科学内涵,不断推进军事科学事业和任职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创建任职教育科研体系,再次要改善科研与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与军事实践脱节、分离的状况,建立并形成科研过程育人、科研成果转换成教学成果、科研贴近任职教育实践的良性机制。只有将学员吸收到课题(项目)组中来,一边学习,一边研究,将完成科研任务的过程作为锤炼摔打培养学员的过程,才能达到科研与人才培养的一致性和科研过程育人的目的。只有将科研选题与教学课题相统一,科研成果经专家组鉴定后方可转为教学成果——教材,直接用于岗位任职课程教学。只有科研贴近部队任职岗位的实际,深入任职岗位调查研究军事实践,将研究的成果用于指导军事实践并接受军事实践的检验,才能使科研与任职军事实践相结合,研究出实践需要的真实的管用的任职理论。只有将上述三方面有机融合,才能创建任职教育科研的良性机制,保证任职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创新任职教育的管理机制
要圆满实现任职教育的目标和规格,除整合教学资源、创建科研体系外,还应创新管理机制。在军队实行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的过程中,军队院校占据了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军队院校应该为部队信息化建设带好头,不仅要通过教学、科研的主渠道为部队培养大量的具有信息素养的新型军事人才,而且要创新军队院校的新型管理机制,通过示范性的现代以兵为本的法治管理,为部队培养大量的具有民主科学管理精神和能力的新型军事领导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发挥任职教育“教、研、管”三方合力育人的特有管理机制和效能。
创新任职教育管理机制,就是要求军队院校依法行政。为此,必须始终把依法治官、依法治权作为重点,把保护教职员工的公民权利作为核心;实行管理职能的转变,与国家同步实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行政管理机制,坚持立法、执法和监督的三位一体,切实加强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建设,使行政实体法和行政程序法成为规范、制约和监督行政权依法管理的保障;强化管理层的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使权力管理民主法制化、大众自律化,以“兵(民)本位”取代“官本位”,真正实现传统行政管理向依法行政的转变,变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后勤管理为服务性的教学、科研、后勤和政治合格的保证,全面提高军队院校依法行政和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一、确立执法为民理念的重大意义
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一)执法为民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为”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政法机关履行的执法职责,政法工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立足自身职能,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为人民用好权、执好法,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执法为民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权力的来源。政法机关的权力是人民授予,只能用来保护和发展人民的利益,每一项具体执法行为也只能为了人民的利益。
(三)执法为民是政法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执法为民理念的提出,直接而响亮地回答了政法工作“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以及“为谁执法、靠谁执法、怎样执法”的根本问题,对于解决政法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始终保持政法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是执法为民的核心
政法干警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切为了人民。就是要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时时刻刻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一切为了人民,就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及时高效地打击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民主权利,维护稳定,不能对群众反映的权益受侵害的案件麻木不仁,有案不立,立而不查,久拖不决,重罪轻判,甚至包庇违法犯罪。
一切为了人民,必须妥善处理好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纠纷,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不能在处理就业再就业、收入分配不公、征地、拆迁、国有企业改制、劳资关系纠纷等问题时,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代价,满足少数企业、商人的不正当要求,以及少数地方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需要。
(二)一切依靠人民。集中体现在搞好政法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走群众路线,是做好政法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只有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知道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要求和愿望;才能使政法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符合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效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有效克服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密切政法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树立政法机关及广大干警 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政法机关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正确处理好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的关系。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政法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 水,无本之木。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创建“平安社区 ”等各类平安创建活动,以及扫黑除恶、扫黄打非等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都是因为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反之,在侦查办案工作中,无论我们的侦查设备、技术和手段多么先进,编制人员增加多少,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不支持、不配合,侦查工作就耳不聪、目不明,结果是案难破、人难抓。因此,解决案多人少、警力不足的矛盾,解决一些地方破案难、取证难、追逃难、执行难等问题,都要注重从专群结合中找出路。
(三)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不同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人权观。我们党一直把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权作为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奋斗目标。XX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标志着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权保护意识,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公平公正、及时高效处理有关案件和事件,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其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利。其次要尊重和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人员以及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切实树立维护社会秩序与保护人权、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的观念。
三、政法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
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都要立足本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执法为民的要求。
(一)勤政守法。最基本的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是把法律规定贯彻落实好,把手中的权力正确行使好,把责任认真履行好。在我国,法律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政法部门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把这些法律变成现实,就是最好的执法为民。勤政守法,执法为民,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要坚决杜绝乱作为,有效防止不作为。乱作为主要是一些政法机关和干警违反法律程序和实体规定,为谋取个人利益、部门利益或地方利益,滥用执法权力,乱罚款、乱收费、乱扣押、乱查封、乱冻结,非法插手经济案件等,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作为则是政法机关和干警不履行法定职责或怠于履行法定职责,工作不敬业,缺乏热情,有警不出,有案不立,久拖不决等,漠视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合理诉求。乱作为和不作为,都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以及政法机关的形象,必须在工作中坚决克服。
(二)甘当公仆。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强化服务意识,认真履行好自己的法定职责,自觉做人民的勤务员。要把管理与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为服务强化管理,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对人民群众“冷硬横推”,“吃拿卡要”,不能以加强管理之名损害群众利益,更不能以管理为手段谋取个人或部门利益。要弘扬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兢兢业业,默默奉献。
(三)文明执法。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政法机关文明执法,还有助于妥善化解矛盾,密切政法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信任。
文明执法,就是要做到服务热情。对待群众说话和气,态和蔼,办事热情,服务周到,考虑细致,多为群众提供便利,不给群众增加麻烦。就是要做到举止文明,态度公允。尊重行政管理相对人和案件当事人的人格尊严,不污辱、不挖苦、不嘲讽;既要体现法律的威严,但又不能去辱骂、威胁恐吓执法对象;对待所有的当事人都要耐心听取陈述、申辩和申诉,不能根据自己 主观好恶来决定对当事人的态度。
提升政府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我国政府执行行为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在分析影响我国政府执行力提升的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政府执行力提升的路径选择方案,以期能够对我国政府执行力的建设有所帮助。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的“执行力”出现弱化倾向,国家政令不畅,凸显强化了政府“执行力”的紧迫性。目前执行力不佳主要表现在:一是执行过程中出现失职。所谓执行失职就是指行政主体有积极实施行政行为的职责和义务,能够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职责的状态,也叫行政不执行。主要体现在有令不行,逃避执行,虚假执行和被动执行。二是执行过程中出现执行滥权。主要表现有:选择执行,作为执行者的下级政府往往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需求而对上级政府或部门制定的政策进行任意地取舍,有利就执行,不利就舍弃或者变通执行。歪曲执行,主要是改变上级命令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质,曲解其义地执行,由于政策执行者根据自身有利的部分予以实施,结果导致政策无法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盲目教条执行,主要是指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没有领会和理解中央政策和上级命令的要义,也没有与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很好地结合,貌似执行,实质上干着破坏之事。三是不该执行而乱执行。不该执行而乱执行主要体现在执行越权上。执行越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超越其“法定权限”而在其职权范围之外行事,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有禁不止、越位执行、附加执行等等。所以,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提升政府执行水平,确保正确执行。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良好礼仪习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资本,这种资本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它将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礼仪不用花钱,却能赢得一切”。文明礼仪及习惯的养成对儿童的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养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我园一直在探索文明礼仪教育有效途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本学期我根据我们新中班孩子的特点,在实践过程中主要设立了以下几点目标:
1、幼儿能使用文明用语。
2、幼儿养成文明行为。
3、幼儿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4、幼儿初步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一些礼仪风俗。
目标是实施活动的前提,它指导我们活动开展的方向,但要达成这些目标,对于刚进入幼儿园生活要哭哭啼啼一个月才能适应的新中班幼儿来说,必须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为此,我查询有关资料,审度一些教育方式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也借鉴我园教师的一些有效方法,结合我们班孩子的特点,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一、在环境中渗透礼仪教育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为了激发幼儿学礼仪的兴趣,我们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让幼
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知不觉的学习礼仪。在教室的语言角,我们投放故事书,说文明礼仪儿歌,讲《勇敢的小羚羊》、《聪明的大公鸡》等表现表现美好情感的图书,让孩子在阅读中受到人物典范的感染;在幼儿园走廊上,我们利用人文性的图标,用自然的语言提示幼儿及家长养成文明的礼仪和行为习惯。
二、在一日生活中融入礼仪教育
陈鹤琴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各种高尚道德,几乎都可以从交往中学的,种种礼仪的养成,没有再比交往这个利器来的快来的切实。”交往为幼儿获取礼仪知识提供了可能性。交往首先使孩子感到愉悦、好奇,而这种感觉,用高尔基的话说,就是理解的开始,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交往中,幼儿懂得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学习判断善恶、美丑、好坏、是非等简单的道德行为规则,不断提高道德礼仪认知水平。随着情节的发展,幼儿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幼儿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判断、推理,或在成人的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解决问题或纠纷的过程就是揭示正确礼仪要求和行为规范的过程,就是启迪幼儿礼仪创造思维,补充知识,提高礼仪认知的过程。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处处存在礼仪,处处需要礼仪。我们要用形象直观、活泼生动、参与性强的活动,使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在晨间交谈中,让孩子们互相打招呼问好,使孩子们学会关心同伴;在自由活动中,让孩子们懂得、并能将自己的玩具与别人共享。现在家庭中的生活条件好了,大多数家庭中叶多是独生子女,在家独
享物品时司空见惯的事,但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独享玩具往往会引来争抢、哭闹等现象,所以除了每次给孩子讲道理外,我带动我女儿把家里的玩具带来与大家分享,激励其他幼儿,每当有孩子带来东西与大家分享时,我都给予表扬,并鼓励其他幼儿学习将物品互相分享。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孩子亲眼目睹、亲耳倾听、亲历所为,在交往中使用文明用语,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净化美好心灵
三、在游戏和教育活动中强化礼仪教育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得到充分发挥。对幼儿难以理解的社会道德观念,我们都可以通过“让座”、“找快乐”、等游戏让孩子们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游戏中理解、在观看中模仿、在活动中练习、在反复中强化,逐步养成文明行为,形成规则意识。我们还通过讲故事、情景表演、观看图片、观看光碟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其他名族的一些礼仪风俗,增加礼仪教育内容的丰富、多样性。
四、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实践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将认识转化为行为。我们指导、配合家长作好幼儿在家的教育工作,真正作到言传身教、行为示范。让家长带动孩子,在家庭及社会中实施礼仪教育,使孩子们的礼仪行为在实践中得到内化和巩固,在亲力亲为中学会交往的礼仪。
当然,我还有做得不全面的地方,我们中班孩子年龄小,对一些
行为的辨析能力还较弱,家长也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我们虽然利用多种方式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虽然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礼仪行为习惯虽然也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但这种迁移的力度比较弱。幼儿的发展来源于实践活动,幼儿的思想品德、礼仪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们将继续为幼儿创设条件与机会,提供时间与空间,组织实践与交往,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进行礼仪实践锻炼。
关键词:生态发展战略,生态哲学,生态文化
一、生态发展战略本质
传统经济学以物本经济为其理论框架, 用物质资源和商品关系来解释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这就决定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无法有效解决目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生态持续恶化的实际问题。生态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交流、价值增值过程的学科。通过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的相互影响, 探求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
生态发展战略要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基础上, 在保证环境可恢复的条件下, 实现经济的扩大再生产, 强调的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从本质上讲, 生态发展战略就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 强调的是竞争优势的持续获得, 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要素, 因此从企业角度来阐述生态发展战略、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对整个经济生态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基础性意义。
二、企业生态发展战略的本质
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 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任何企业都会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制定自己的战略。生态发展战略要求企业不再是单个企业, 而是整个合作演化系统中的一员,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自我生存和永继发展。因此, 企业战略制定的原则、要求、以及实现路径与传统战略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而言如下:
(一) 企业生态发展战略制定的原则
企业生态发展战略的制定不再着眼于本企业或者产业, 而是合作演化的企业系统, 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系统成员的共同进化成为关注重点。同时, 在这个系统中, 企业要改变过去不计环境成本的惯性思维, 积极承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 企业生态化战略的目标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 企业面对着瞬息万变的环境很难适应, 而且随着众多企业失败现象的出现, 如何使企业保持目前的市场地位, 而且使企业在未来依然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 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企业生态发展战略目标就是, 企业在追求持续发展过程中, 既要考虑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目标的实现, 又要保持企业现有的市场地位和在未来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一贯的盈利能力, 实现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 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
(三) 企业实现生态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不同层次的企业, 其制定战略指导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在企业规模较小时, 有个能力较强的企业家就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经营;企业规模扩大后, 个人能力无法完全预测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 这时, 企业安全稳定、可持续的运行就得依靠行之有效的企业制度和正确的竞争战略, 虽然理论上可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但高额的社会成本, 可能促使企业战略的制定者过多的考虑企业的竞争力而不是社会责任。超大规模的, 实行事业部制的企业, 由于在整个经济系统的独特的地位, 必然会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同时由于企业内部庞大的组织结构, 仅仅靠公司制度和竞争战略, 已无法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行, 战略指导思想必须上升到哲学与文化的高度。当今生态日益恶化、市场竞争日益动态化复杂化的条件下, 企业, 不管规模大小, 都必须改变原来竞争战略指导思想, 从哲学和文化的高度制定企业战略, 实现整个企业生态系统的共同进化、发展。
1. 以生态哲学为基础, 谋求企业整条价值链的协调发展
生态哲学是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观察自然、解释自然、认识自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武器。他的主要特点是以“反自然”的哲学走向“尊重自然”的哲学、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处于生态系统的各个企业如同生物链中不同的物种, 任何仅着眼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 都将会破坏整条生物链 (价值链) 的平衡, 进而影响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因而, 我认为, 当代企业制定生态发展战略时, 必须以生态哲学为基础, 谋求整条企业价值链的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系统的平衡。
2. 建立企业生态文化
企业的行为方式、经营风格体现了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 一旦这种理念得到所有员工的认可, 在共同价值观影响下, 企业容易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激励员工树立与企业一致的目标。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要求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相吻合。生态文化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 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是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指导原则。生态文化是生态发展战略的信念基础, 指导着生态发展战略的实践。因此, 企业文化与生态文化应进行有机的结合, 在企业文化中融入生态环保观念, 以生态意识贯穿于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
(四) 企业生态发展战略的要求
企业生态发展战略要求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自觉的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放在首要的位置, 在经营活动中, 要厉行节约和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 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改变利益增长方式,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产品的价值增值。在节约资源、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 加强企业生态文化的建设, 从思想上把员工行动统一到尊重自然、自觉维护整个企业生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上。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和工艺, 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 在生产流通的诸环节注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努力降低甚至消除污染排放,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五) 企业实施生态发展战略的路径
1. 建立战略联盟共同体
建立战略联盟共同体就是通过和谐地将网络成员各自的贡献结合起来, 从而给顾客和生产者们带来巨大的利益, 而且还力争将无关的商业要素结合到新的经济整体中去, 形成新的商业、新的竞争与合作的规则、新的行业。
2. 完善生态技术创新体系
为保证生态技术创新的开展, 在技术层面上, 企业应建立技术创新系统, 逐步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 广泛采用环境无害技术, 把对环境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在管理层面上, 企业应针对所处市场与生态环境, 制定包括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激励机制在内的生态技术创新体系, 营造尊重环境、尊重新技术的企业氛围, 保护和提高员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3. 实行清洁生产
生产过程是为了获得所要求的零件形状而施加于原材料上的机械、物理、化学等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综合考虑零件制造过程的输入、输出和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即由原材料到合格零件的转化过程和转化过程中物料流动、物能资源的消耗、废弃物的产生、对环境的影响等状况。
4. 企业信息化
信息化是当今企业面临的最为现实的生态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信息技术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效益也日益突出。企业逐步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和其它信息工具对日常事务性工作进行管理, 将日常事务性工作转变为机器工作, 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使企业能够对环境的变化做出灵活的反应, 使企业的管理体制、业务流程得到持续改善, 从而获得持久的竞争力。
5. 组织结构柔性化
在生态发展战略的企业管理中, 企业组织结构柔性模式替代了刚性模式。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地域的组织结构不再是统一的模式, 而是根据具体的环境及组织目标来构建不同的组织结构。虚拟企业的出现将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发挥到了极致。它能够克服传统企业的封闭性、局限性和设计、制造能力的不完备性, 减少资源的重复投入, 缩短生产周期, 提高产品从设计、制造到销售全过程的整体柔性和敏捷性, 从而极大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率。
6. 管理人本化
人力资源已成为生产要素中最具弹性、最具经济增长潜力、最重要的资源。人本主义管理已跨越理念阶段, 融合于各项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之中, 成为管理的重心所在。企业必须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创新薪酬与绩效体制, 吸引、激励有创新意识的精英, 协调、融合不同文化背景、种族和国籍的人才, 促进员工不断学习, 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结语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是生物与自然界相互作用而生存的客观规律, 不适应就难以生存这也是客观规律,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企业在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的生存与发展同样也要遵循“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客观规律。因此, 企业制定战略只有充分考虑环境的变化, 适应环境的变化, 企业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特别是在世界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 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生态环境, 只有遵循“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这一自然法则来制定正确的生态发展战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才能生存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文权.经济预测与决策技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2]范建平.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企业竞争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3]王硕.虚拟企业——理论与实务[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摘要:作为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社会发展理念之一,共享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本质。首先,共享发展体现了无产阶级运动的本质特征。无产阶级运动有着超乎以往那些革命运动的彻底性,它最终不是为了建立某个阶级的政治统治,而是要从根本上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这种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和奉献情怀内在地蕴含着共享发展的理念。其次,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无论中国如何建设、如何改革、如何开放、如何发展,都始终围绕着为最广大人民谋福祉的要求,这就是共享发展。最后,共享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实现全民族的普遍利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将此明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种责任和担当将共享发展跃升为科学的社会理想。
关键词:共享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其中,共享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的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本质。研究共享发展的理论依据,探寻共享发展的实践路径与制度保证,对于自觉地将共享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共享发展体现了无产阶级运动的本质特征
“共享”是一个表示社会的财富分配和人际关系团结与和谐程度的概念,夫妻之间、家庭之间、朋友之间、组织内部等都可以有共享。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下的共享具有不同的性质。“苟富贵勿相忘”是起义领袖们的庄重承诺;“有福共享,有难同当”是江湖兄弟结义盟誓时的慷慨陈词;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这些充分说明,自古以来,共享发展就是一个被普遍使用的概念,更是被压迫阶级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如果说共享发展是一种运动目标的话,那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运动则有着极其广泛、极其彻底的共享理想和共享目标。在“工人阶级的圣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对此作了揭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42这段话深刻揭示了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无产阶级运动的性质和宗旨。过去的运动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不要说推翻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就是最具有“革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也都是为自己的阶级或集团谋利益的运动,运动的结果都没有跳出一部分人剥削和压迫另一部分人的制度藩篱。无产阶级运动彻底改变了这一境况,它本质上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运动,这个运动的终极目标是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如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所指出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2]。
共享发展虽然是无产阶级运动的根本目的,但这一根本目的并非在运动的初期就能够实现。实际上,共享发展是需要条件的。从经济方面来说,必须消灭私有制,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旗帜鲜明地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45历史地看,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造成剥削和压迫的根源,只有实行公有制,才能为人的经济解放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政治方面来说,必须通过革命的手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52。就思想文化方面来说,“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53。不难看出,共享发展只有在社会实现了经济解放、政治解放、思想解放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因此,共享发展是全方位的共享,而不单单是某一领域的局部的共享。
共产主义运动的性质为共享发展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证。究其本质,这一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只有这一运动才能在最大的范围内实现人的共享发展。“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3]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三次强调了“所有的人”,这就与以前只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划清了界限。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53我们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使用的是“每一个人”和“一切人”,从外延上来看,这仍然是强调数量上的大多数。这不是简单的用语上的一致,而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这不仅充分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一贯性,而且,事实上,从马克思、恩格斯确立共产主义信仰之后,这个奋斗目标始终如一,从未发生过动摇。
现在,有些人认为共产主义关于人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目标太遥远,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这种悲观主义论调是毫无根据的。实际上,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和“两个必然”的思想,正在被实践所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设想并非空中楼阁。而正在发生的全球化浪潮、经济一体化、互联网革命、命运共同体等理论与实践,不但没有证明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永恒,反而证明了共享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理想的国际性和世界性,充分体现了共产主义者的博大胸怀和责任担当。马克思主义者绝不是“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法国路易十五语)的极端自私自利者,相反,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人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共生共存是科学发展之道,相互伤害的互害型发展模式只能是死路一条。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所指出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各国人民共同的家园。”“面对身陷苦难和战火的人们,我们要有悲悯和同情,更要有责任和行动。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也将尽己所能向面临困境的人们伸出援手,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4]这些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享发展的理念和思想。中国政府着力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梦更是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享发展理念,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梦,也是世界人民的梦。所以,无论发展到哪一步,无论如何强大,中国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搞扩张,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享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我们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并没有严格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在发达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诞生,而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诞生的。这种特殊性是由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特别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有的。”[5]在旧中国,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社会两极分化极其严重,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连基本的生存权都无法保证,仅1942年河南灾荒就饿死300万人,占当时全省人口的十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时,我们面对的是经过多年战争留下的烂摊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非常困难,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就是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中国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中国并没有因为贫穷与落后,就放弃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反而更加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毫不动摇地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6]109新中国成立67年来,中共中央历届领导集体,都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道路,国际社会把这条道路称为“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等。“所谓‘中国模式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111这条道路既符合中国的历史逻辑,又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国内外有些人认为中国现在的社会性质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有人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等,这些都是错误的。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是指不论怎么建设、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怎么发展,我们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所以,对“中国特色”而言,社会主义的“名”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有名无实的。到底哪些是社会主义“名”的基本要求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做了明确回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6]110
毫无疑问,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蕴含着共享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怎么建设、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怎么发展,都必须始终坚持共享发展的基本原则。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之所以排在六大原则之首,是因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7]5。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是共享发展理念的通俗表述。必须看到,共享发展的目的性至关重要,没有共享发展,也不可能做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因此,共享发展是发展的目的,掌管发展的方向。如果目的不明确,方向有错误,其他的所有发展都毫无意义。
懂得共享发展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共享发展,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以下几个问题值得特别重视。
其一,在贫穷落后的国家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要避免犯急性病的错误。这可以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通病。因为穷,发展的要求就比较急切,就容易超越阶段,把将来才能实现的目标搬到现在来做。我国曾犯过急性病的错误。1950年代的“大跃进”“穷过渡”运动,就是急于求成的典型表现,结果不仅没有实现共享发展,反而造成普遍的贫穷。后来,我们逐渐认识到我们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从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7]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不管我们有多么急切的愿望,都不可能实现同步富裕,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是实现共享发展的正确选择。
其二,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决不能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决不可忘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富裕也好,发展也罢,都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问题,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在内的一个综合性问题。没有理想的发展是盲目的发展,没有精神支撑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失去远大的目标与理想,就可能使社会成员成为功利主义者、实用主义者,甚至是极端利己主义者。当前社会上滋生的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其症结和根源都是由于缺乏远大理想。而共享发展作为一个历史过程,需要经过多少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我们多少代人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人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大目标前进的。”[6]117苏东剧变的教训告诉我们:虔诚而执著、至信而深厚的信仰,是我们经受各种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精神支柱。
其三,在中国这个有着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必须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使更多的人有获得感。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言,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目前还有7 017万贫困人口,绝对数量很大,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贫困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因此,我们必须下定决心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古人云: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表达了忧民的情怀:“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我们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党全国要勠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对所有困难群众,我们都要关爱,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温暖。”[4]
不难看出,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落实共享发展的理念,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中国的发展道路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没有终结,反而前景光明、一派繁荣景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不断提高,‘风景这边独好。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6]109-110“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6]111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牢牢坚持和贯彻共享发展的科学理念,将之作为引领中国道路的科学指南。
三、共享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担当
共享发展既是实践,又是理想和远大目标,更是共产党人矢志不移的追求。共享发展作为社会理想,同任何其他社会理想一样,都必须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才能实现。这个奋斗必须有组织地进行,而这个组织的领导者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共产党的领导责任:“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44共产党人自身的彻底革命性及其大公无私,为共享发展的顺利实现提供了重要且不可缺少的组织保障。
由于共产党“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而没有自己的私利,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共享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要有博大的胸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堪称共产党人的典范。众所周知,如果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如果为了个人的利益,马克思会毫不费力地成为当时社会的“上等人”,成为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但他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而拼命工作,从而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繁重的工作、困顿的生活使马克思穷困潦倒,一无所有,甚至需要依靠典当、接济过日子,孩子生病无钱救治,日常生活毫无着落,但他的奋斗目标始终如一。正如特里·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更像一名医生。在一般人眼里,医生都是跟自己过不去的人,虽然他们深知病人痊愈后自己就将失去价值,但他们还是尽力地救治每一个病人。”[8]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推荐阅读:
我对生态文明的看法05-27
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07-20
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10-23
我家乡的生态文明12-08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07-11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作文09-21
关于文明生态建设工作的总结10-21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12-04
生态文明理念07-07
家乡生态文明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