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主要故事(共11篇)
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听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临危不惧,大开城门,派人去城门口洒扫,自己则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怕城中有伏兵,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刘备——携民渡江
曹操率大军南下征讨荆州,荆州牧刘表病逝,令其次子刘琮接替荆州牧,刘琮在手下蔡瑁等人的劝说下,将荆州献与曹操,刘备在新野也呆不下去了,只得逃出来,因舍弃不下新野百姓,也怕曹操再次屠城,因此就带上百姓一起转移,渡过长江往襄阳而去,因不受收留,只得再次转战江陵,在途中百姓苦不堪言,刘备军队由于百姓的跟随速度极慢,但刘备不愿弃下百姓,最终曹操追兵大至,刘备损失惨重。
赵云——单骑救主
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刘备等人走到当阳县,被曹兵截住。摆脱曹兵的追赶,赵云发现不见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军中寻找。终于一截断墙后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糜夫人将阿斗托付给赵云,趁赵云不注意跳井身亡。这时曹兵向这边杀来,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抱起阿斗往外冲,连杀50员曹将。曹操见赵云勇猛,传令要活捉。赵云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刘备军被曹操击败,刘、关、张失散。其中关羽被曹操军包围。曹操非常欣赏关羽才华英武,曹操希望招降关羽,派张辽游说关羽,关羽为保护兄嫂不被侵犯,暂降曹操。后来关羽得到了刘备的消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请辞,但曹操避而不见,最后,关羽只能不辞而别。
由于没曹操的手谕,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东岭关、洛阳城、汜水关、荥阳、黄河渡口,杀孔秀、韩福、卞喜、王植、秦琪、“过五关斩六将”因此得名。
陆逊——火烧连营
刘备为报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败蜀军。吕布——辕门射戟
袁术在淮南欲进取吕布所占据的徐州,但因刘备屯驻小沛,恐刘备和吕布联合起来对抗,于是派大将纪灵先去攻打小沛,并预先带了厚礼送给吕布。这时,刘备也写信求助于吕布。处在举足轻重地位的吕布,却已看破了袁术的野心,于是一面收了礼物,一面却在徐州设下酒筵,分别下书请纪灵和刘备赴宴。席间,吕布说明要为他两家解和,并且施展本领箭射画戟,威胁纪灵不得不收兵复命。于是袁、刘的战争,遂暂时中止。
张飞——义释严颜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进攻江州,严颜战败被俘,张飞对严颜说:“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严颜回答说:“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张飞生气,命左右将严颜牵去砍头,严颜表情不变地说:“砍头便砍头,何为怒邪!”张飞敬佩严颜的勇气,遂释放严颜并以严颜为宾客。《三国演义》描述严颜后来成为黄忠的副将,跟随其出战,屡立功劳。
张飞——大闹长坂桥
刘备弃新野,走樊城,带着黎民百姓逃亡,行到当阳,曹操追兵大至,刘备军队大乱,将领失散,亲眷不知去向。赵云杀入敌阵,三进三出,单骑救出阿斗,逃到长坂桥,张飞在桥上,命令军队在树林中扬起尘土作为疑兵,自己立马站在桥头,曹兵追至,不敢近前,张飞大喝三声,曹将夏侯杰惊落马下,吓退曹军。
黄忠——定军山
曹将张郃攻打葭萌关,老将黄忠向诸葛亮讨令拒敌,诸葛亮因他年老而不允,黄忠当场舞刀、断弓,于是讨得令箭杀退张郃,并乘胜攻占曹军屯粮之天荡山。黄忠愈战愈勇,又智斩敌大将夏侯渊,夺取了曹军重镇定军山。经过此战,黄忠名气大增,别列为五虎将之一。
曹操——暗杀董卓
大司徒王允心怀旧主,想除掉奸贼董卓,但苦无对策,便假借宴请朝中忠义之士前来祝寿为名,与各人商议擒董卓之策。众人听了,皆放声恸哭。唯曹操大笑,说众人不去想对策,只在此恸哭,怎么能除掉董卓。王允问曹操有何计,曹操说用献刀为名,暗杀董卓,于是王允将自己收藏的宝刀送给曹操。第二天,曹操去见董卓,对董卓说马慢,董卓命吕布去选择良马送与曹操,董卓侧身与榻上,曹操正欲刺杀,把刀间,董卓见衣镜之中曹操拔刀,立即斥问曹操,此时,吕布也回来了,曹操跪地举刀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然后夺马飞奔而去。
曹操——割发待首
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玄德屏人促席而告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 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 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冑,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 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 “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 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1]
“隆中对”在全书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诸葛亮先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北边曹操拥百万之兵,挟天子以令诸侯; 南边孙权据有江东,三室经营,国险而民附。这两条线索基本上对小说前三十七回作了简明的归纳。其实,小说在第三十八回之前主要就是介绍了曹、孙两家从建立基业到稳固基业的过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各地锋争不断。“乱世之奸雄”曹操在第十四回中通过“移驾幸许都”,实际上控制了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王牌。之后在第三十回至三十三回中经过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曹操以摧枯拉朽之势平定北方,确立了自己在军事上的强大地位,三分天下占其一。孙权承父兄之业,坐领江东。江东经孙氏三世经营,国富民强,又有周瑜统帅三军,且得长江天险易守难攻,三分天下亦占其一。只有皇叔刘玄德,自“桃园三结义”之后,空有报国之心,而无安身之所,一直处于四处投靠、奔波的状态。尽管如此,作者还是借曹操之口, 在第二十一回的“煮酒论英雄”中对刘备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和希望,也为全书曹、刘之争的主线做了铺垫。曹操问刘备谁是天下英雄,刘备列举了当世之豪杰,却都被曹操一一否定。刘备反问曹操: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天下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2]
第三十八回“隆中对”之后,小说就按照诸葛亮为刘备描绘的蓝图展开下去,为全书之“分”。
第三十九回至第七十三回,写诸葛亮出山之后,按照隆中对策外联孙权以抗强曹。经过赤壁之战,孙、刘大败曹军, 刘备也乘机占据了荆州,总算有了自己的地盘儿。之后,刘备又西进西川,北据汉中,终于占据三分天下,与孙、曹形成鼎足之势。诸葛亮的初步计划可以说实现得非常成功。
本来按照诸葛亮的规划,占据西川之后,应该“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以待天下之变。 可是刘备刚刚进位汉中王,让诸葛亮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出现了。第七十四回至第八十五回,写关羽父子被孙权杀死,刘备、张飞为报兄弟之仇,不顾诸葛亮的苦劝,亦双双陨落。 这一变故对诸葛亮的冲击非常大,直接导致了后面“隆中对” 的破产。第一,刘关张身死,在人才方面损失惨重,特别是 “刘皇叔”的招牌倒了。第二,失去了孙权这一强大的外援, 变强援为强敌,孙、刘从此结下世仇。第三,引来曹军的猛烈攻击,在未站稳脚跟的情况下疲于防守。这些都为诸葛亮的身死及其计划的破产埋下了伏笔。小说接下来就是围绕着诸葛亮“隆中对”的艰难实施与其最终的破产来展开的。
第八十六回至第一百零四回,写诸葛亮受托孤之命后, 按照原计划对根据地进行了巩固:“西和诸戎,南抚彝、越, 内修政理”。只是对外不但不能像先前那样联吴以抗曹,而是受到了曹、吴的轮番攻击。在巨大的内外压力之下,诸葛亮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待天下有变,还组织了两次有效的北伐战争。在第二次北伐的路上,诸葛亮终于身心疲惫命丧五丈原。至此,可以说诸葛亮的“隆中对”基本破产了。
第一百零五回至第一百二十回,写在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之下,二次北伐军安全撤回到了西川,可是从此蜀国就再也没有组织过有效的北伐进攻,一直处于疲于防守的状态。虽然姜维受诸葛亮之遗书,使蜀国勉强支撑了了几年,但最终还是被司马家攻下。最后三家归一统,孙、刘被取代曹氏的司马家平定。
我,人称外号“小书迷”,每天都会看书。为了满足我爱看书的心愿,从一年级开始,爸爸就给我买了许许多多的书,我的书架早就被各种各样的书放满了。
三年级的时候,爸爸给我买来四本书,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西游记》。这四本书,我都非常喜欢看。如果非要让我选出一本最喜欢的话,那就非《三国演义》莫属了。
记得我刚一开始看《三国演义》时,就被精彩的情节吸引了,一口气读了八回(不是八遍哦),连妈妈叫我吃饭我都没听到。晚饭后我又继续看,到晚上9点妈妈急得叫我洗澡睡觉了,可是我只是应了一声“好,”就又继续埋头看了起来。因为《三国演义》的故事太精彩了,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火烧曹兵、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关羽夜读《春秋》……一个个故事让我舍不得放下,有时抱着书就睡着了。在梦里,我梦见我和《三国演义》里面的曹操、刘备、张飞、关羽等人比武打斗,然后大家一起成了好朋友,真可谓废寝忘食了。
现在,我还是非常喜欢看这本书。从中不但积累了很多有生命力的词语,如:百战百胜、七擒七纵、乐不思蜀、草船借箭、望梅止渴,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还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如:关羽的正气凛然,赤胆忠心;张飞的胆识过人,气吞山河;刘备的礼贤下士,虚心纳谏;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忠心耿耿。知道了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友谊,什么是忠诚,什么是聪明才智。同时,对我学习语文也有很大帮助。我太喜欢看《三国演义》了,看多少遍都不会看腻的。我建议小朋友都去看一看这本书,去了解一下三国的故事。
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中心小學五(5)班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0xx年),蜀将关羽失守荆州,退守麦城,在此演出了一场千古悲剧。麦城因此闻名中外。麦城现留有残垣断壁。南北长600米,宽100米,高30米,似一座小山,横卧在沮水河畔。
公元220xx年10月,南阳百姓因不堪剥削暴动,宛守将侯音乘机叛乱,致函关羽求助;关羽反应迟钝,侯音为曹仁所擒杀。
220xx年7月,关羽受刘备取汉中胜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于禁为将,督7军救曹仁,同时命徐晃率军进驻宛城。8月,山洪爆发,淹于禁等7军,关羽乘机攻击,庞德不降被杀,于禁投降;曹仁沉白马坚守樊城。关羽以偏将攻襄阳,自己亲自攻打樊城,并于樊城北布下阵地,以防北方曹军援兵;同时派人向附近郡县策反,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许昌以南部分官吏也暗中策应关羽;陆浑人孙狼聚众暴动,响应关羽,邺城魏讽乘机企图发动政变;即所谓“威镇华夏”。
曹操听取司马懿、蒋济等人意见,与孙权结盟,同时命徐晃率军救曹仁,并命名将张辽火速援曹仁。孙权故意派陆逊代吕蒙,关羽大意,遂抽走荆州部分守军;闰十月,孙权令吕蒙为大督,率军袭取江陵,孙皎后继,另派右护军蒋钦督水军进入沔水(汉水),防关羽顺流而下。吕蒙至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将战舰伪装成商船,兵士扮为商人,昼夜兼程。
至公安,迫蜀守将傅士仁归降,继用傅士仁劝降了江陵守将糜芳,并厚待关羽将士眷属,释放关羽俘获的魏军将士,抚慰百姓。同时,令陆逊进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刘备。徐晃到前线后,与曹仁取得联系,曹仁军士气大增;为离间孙刘,从中渔利,乃令部将将孙权来信射入关羽营中,关羽见后,犹豫不决,军心动遥徐晃乘机大举进攻关羽据点,大破关羽,并乘机打通樊城路线。是时,洪水退,曹仁引军配合徐晃攻击关羽,文聘从水路短关羽粮道,关羽节节败退。关羽知荆州已失,急忙退军,士兵得知家属获厚遇,士气剧降;后关羽败亡麦城。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进攻樊城,曾水淹于禁七军,军威大振,曹操曾议迁都以避其锋芒。建安二十四年(219)十月,江东大将吕蒙乘关羽与樊城守将曹仁对峙之时偷袭荆州,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关羽两面受敌,急忙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逐渐离散。关羽孤立无援,坚守麦城。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关羽伪称投降,在城头立幡旗,假做军士,自己却逃走,只有十多骑跟随。孙权派朱然、潘璋断了关羽各路,在临沮捉获关羽和其子关平,随即将其处死。
三国演义中人物故事2:张飞何为想杀关羽
关羽投降曹操这个污点,和关羽成为神灵的不朽形象,这是一个令文学家难以为之圆其说的矛盾。有一出京剧,叫《古城会》,就表演的这段故事。在芒砀山落草的张飞,因为关羽降过曹操,不信任他,一时间产生出要杀掉他的念头。他也为无法辩白而苦恼,怎么讲,他是真正投降了的。正好,蔡阳追来,为关云长洗清自己,献上了一颗头颅,一刀下去,兄弟尽释前嫌。
当时,诸侯混战,盗贼蜂起,争城夺地,干戈不息。背叛或者投降,反戈一击或者不告而别,并不是很了不起的事。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吕布。他一杀义父丁原,再杀也是他拜为义父的董卓,连眼皮也不眨一下的。张飞与他对阵时,骂他是“三姓家奴”,算是责备得厉害的了。看来张飞不仅猛,还很具有革命大批判精神,一下子揭了吕布的老底。
再譬如刘备,投吕布时,对付过曹操;奔曹操后,回过头来共除吕布;在曹操麾下效力时,讨伐袁术;依托袁绍时,又与曹操为敌。不到十年期间,变幻莫测,真称得上是朝秦暮楚,但这一切似乎和叛降了无关系,只不过被看作权术罢了。至于曹操属下的文臣武将,很多都是从对立阵营被曹操招降纳叛来的。如张辽原事吕布,如徐晃是杨奉部下,如张郃为袁绍旧臣,如庞德乃马超袍泽,如文聘曾事刘表……至于那位大谋士贾诩,曾经和曹操作过对,最后也投到曹操手下,至此也已是三易其主;至于许攸,则是官渡战役中背袁向曹投诚,并献计立了大功的。这些人,谁也没有觉得他们的行为,有什么荒谬的地方?
张飞要杀关羽,就因为他降了曹操。他之所以那样怒不可遏,是从结义弟兄这一点上不能饶恕他的背信弃义。如果没有拜过把子,成为异姓手足,情同生死,张飞也许不会对关羽耿耿于怀了。关羽降曹后,在许都,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礼遇优渥,有收买笼络之心不计在内,其余将领对关羽也是敬服的。没有因他背叛刘备而看不起他。只有一个例外,那是蔡阳,后来被关羽祭了刀,倒使关张和好如初,兄弟相聚了。
种种迹象表明,在三国,或者还往后的年代里,放下武器投降,或者背叛原先的主子,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在西方人观念中,认为生命价值是高于一切,如果确实再战斗下去惟有死亡一途的话,那么缴枪投降,按照日内瓦公约,作为战俘,要求敌方应以人道主义待之,是极其正常的。根据关羽被曹军围困在土山的情况,还有刘备的两位夫人在,他放下青龙偃月刀,是无可非议的。但后来的中国人,讲究气节,讲究到偏执的程度,就过分了。若从这个角度,关羽哪怕有一丝动摇,都属于叛变行为。应该在土山上杀身成仁,马革裹尸,誓死捍卫,抵抗投降。所以,张飞把关羽杀掉,绝对是可能的。试想,在文革期间,那些造反派认定,凡曾在白区工作过的,都是叛徒,不是叛徒才怪,多少人为此关进牛棚,饱受凌辱,屈打成招,含恨而死,便是这种极端偏执的思想所造成的。那当然是绝顶荒唐的逻辑,可一时间却成了十分正经的革命行动。
[关键词]《三国志平话》;情节划分;故事探源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0-0052-02
本文以《三国志平话》(以下简称《平话》)上卷23条图目为线索,将其所叙破黄巾、讨董卓、灭吕布等三国故事划分为八个情节,并依次对各个情节故事作一番简要探源,以期对理解“平话”创作情况,把握史传著作、民间传说与《平话》之间的关系有所贡献和启发。
一、仲相断阴间冤狱
此情节包含汉帝赏春、天差仲相作阴君、仲相断阴间公事等三个故事,并引出汉末三国分立事,是为《平话》的楔子。
光武帝赏春或有之,但开放皇家园林和百姓同乐则属民间想象,盖受孟子“与民同乐”思想之影响,对历史上的“明君”予以理想化的结果。司马仲相阴间断狱故事,民间流传极广,《五代史平话》就记载“天帝教三人分汉家天下”事,但《平话》亦有改动,一是增加司马仲相断狱一事,使故事更显曲折而富有小说味道;二是将“陈豨”改为“英布”,使故事更显合理。
二、聚黄巾张角反汉
此情节包含孙学究得天书、黄巾叛乱等两个故事,主要叙述张角聚众称“黄巾”反叛汉朝的缘起和发展。
孙学究其人不见于史传,然得天书事却史有所载,影响甚大者莫过于《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的《太公兵法》事。史载张角能“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民间不解“符水”如何能治病,遂以为是得天书。学究得书前有铜铁皆鸣事,《平话》以春秋齐王故事加以解释,于史无查,刘敬叔的《异苑》载“洛钟鸣”一事,或可见故事之流传:“魏时,殿前大钟无故大鸣。人皆异之,以问张华,华曰:‘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寻蜀郡上其事,果如华言”。所不同的是,齐王事、洛钟事均为山崩,而《平话》则是“地陷”,并以“泰山”混淆视听,极易让人误认为是泰山崩而导致“铜铁皆鸣”。但即便如此,此故事于全书仍无多大意义,不过增添一点离奇怪异的氛围,迎合市民好奇口味罢了。黄巾叛乱一事《后汉书·皇甫嵩朱儁列传》有所记载,然《平话》所采,仅为史书一小部分。
三、刘关张桃园结义
此情节即述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故事,在《平话》中为两节,图目均为“桃园结义”,叙三人结为异姓兄弟。
桃园三结义,不见史书,史书仅记载“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说书者或据此虚构,将史实予以夸大。然读《三国志·关张马赵黄传》,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可同患难,可共生死,虽然没有结拜,其情谊却真可堪比兄弟,且三国时异姓结拜确实存在,如马腾与韩遂,马良与诸葛亮,故民间传说亦非全然无故。
此两节故事还对刘、关、张三人的形象有所描述,其中刘备是取材于《三国志》,但有两处与史书不合,一言刘备为“涿郡范阳县人氏”,而《三国志》记载为“涿郡涿县人”;一言刘德然为刘备叔父,而《三国志》记载刘备叔父为刘子敬,刘德然为刘备之同宗,乃平辈。还有两处为据史书修改,一为刘备外貌,《三国志》说刘备能“顾自见其耳”,《平话》改为“生得龙准凤目,禹背汤肩”,均为帝王之相,但《平话》更直接些;二为记录刘元起妻子的话,《三国志》为“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是对刘元起经常予刘备以资助的不满,《平话》改为“他自一家,赶离门户”,是对刘备“天子”语的不安,担心祸事临门,《平话》的改动更能凸显刘备“天子”语的影响,彰显刘备的不凡。《平话》所描述关羽与张飞的形象,史书未有,而后世演义与民众心中关于此二人的各种概念,可能均由本书而得。如写关羽“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二寸”,写张飞“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长九尺余,声若巨钟”。当系一半源自民间传说,一半源自作者的想象。
四、伐黄巾得胜回朝
此情节包含张飞见黄巾、破黄巾、得胜班师等三个故事,主要叙述刘、关、张三人招募义军投皇甫嵩讨伐黄巾军、得胜回朝接受封赏。
刘备讨黄巾授安喜尉于《三国志·先主传》中有所记载,但黄巾军败及张角三兄弟之死,却不关刘、关、张三人事,《平话》或据此为架构,再附会民间故事,把破黄巾之功全归于刘、关、张三人尤其是张飞头上,以显其英勇。至于常侍段珪索贿为张飞殴打一事,则为《平话》杜撰,大概太监贪钱在民间已为定论,而张飞又嫉恶如仇,于是《平话》演绎出此故事。
五、张飞杀官鞭督邮
此情节包含张飞杀太守、张飞鞭督邮等两个故事,主要叙述刘备三人到安喜县后遭太守责难,引起张飞不满遂杀之,并鞭杀前来调查的督邮,三人太行山落草。
刘备到任遭太守责难则不见于史,陈寿和裴松之均记督邮称病不见刘备事,民间或据此流传,并演变为上官(太守)责难刘备。刘备既为张飞之兄,且为其主,所谓主辱臣死,以张飞的性格,怒杀太守也在情理之中。此事在民间看来不仅不是罪恶,反是忠义的表现,故《平话》大肆渲染。鞭督邮一事史有所载,然主角并非张飞,而是刘备,“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平话》换之以张飞,不仅鞭杀之,且“分尸六段”,正与张飞鲁莽的性格相适,也和杀太守事相呼应,同时还为把刘备塑造成一个温良谦和的明君埋下了伏笔,真可谓一举多得。至于三人太行山落草,则为子虚乌有,或是对《三国志》所言刘备鞭督邮后“弃官亡命”的误解与夸张。
六、玄德授官施德政
此情节包含玄德作平原县丞、玄德平原德政及民等两个故事,主要叙述刘备被招安授官平原县丞,曹操因董卓弄权宣召天下诸侯,路过平原县见证刘备德政。
刘备曾授官平原县丞,但并非因为落草后被朝廷招安所授。至于杀十常侍乃为子虚乌有之事,盖因十常侍作恶多端,民愤极大,史书亦记载有大臣上书要杀十常侍“县头南郊,以谢百姓”,然后“遣使者布告天下”,《平话》或据此想象汉皇杀十常侍以招安刘备。两节之间所夹叙董卓掌权事,于史可查,然其起因,并非王允推荐,而是何进、袁绍所召,其后大权在握,胡作非为,扰乱朝纲。《平话》所叙董卓事,只取董卓其人,其事则系杜撰。董卓亦曾讨伐黄巾,却大败而归,更无“招安黄巾四大寇”事。吕布杀丁原事,史书所载为董卓“诱布令杀原”,事成,“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平话》则演义出吕布因马杀丁原,极富民间想象。
曹操奉诏宣召天下诸侯事,纯为杜撰。董卓初掌权,曹操就“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及至董卓作乱,曹操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或是因为是曹操首起义兵,《平话》遂据此杜撰。至于刘备德政,史书无所载。《三国志》言刘备初为“平原令,后领平原相”,民间或据此想象刘备是因治理有方才得升官。然其所想象的“里堠整齐,桥道平正,人烟稠密,牛马繁盛,荒地全无,田禾多有”,实为孟子治国之理想、陶渊明笔下之桃花源,以此言刘备的德政,系民间想象“仁君治国”的结果罢了。
七、王允献计亡董卓
此情节包含董卓弄权、三战吕布、王允献董卓貂蝉、吕布刺董卓等四个故事,主要叙述诸侯讨伐董卓、三英战吕布以及王允使连环计并最终败亡董卓。
董卓弄权于史有载,且极为暴虐,但《平话》所叙却极为简略,或说书人有所发挥,而记录者、刊印者却予以省略了。曹操再行密诏事亦为杜撰。至于刘备三人起兵讨董卓事,仅《三国志》陈寿注中引《英雄记》有言“备亦起军从讨董卓”,极为简略。又因州郡讨董卓时,袁绍被“遥推为盟主”,故《平话》演义出刘备三人见袁绍事,并先抑后扬,成就三人英雄之名。三英战吕布事史亦未载,根据《三国志·武帝纪》,袁绍与董卓并未正面交战,更遑论三英战吕布了,《平话》如此描写,当系说书人用以夸大刘、关、张三人武艺超群罢了。
王允谋诛董卓事于《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有载,《平话》在此基础上将董卓婢女改为吕布之妻貂蝉,并安排王允使连环计以貂蝉离间卓、布二人,使之相互残杀,颇有小说味道。至于《平话》言吕布杀董卓后投奔刘备,刘备使吕布屯军小沛,则与史载有所出入,《三国志·先主传》言刘备领徐州牧是由陶谦所让而得,其领徐州牧期间,吕布自行侵袭了下邳,还俘获了刘备的妻子。
八、曹操助备灭吕布
此情节包含张飞捽袁襄、张飞三出小沛、张飞见曹操、水侵下邳擒吕布、曹操斩陈宫等五个故事。上卷至此亦完。
《平话》记袁襄为袁术之子,史无所载,故张飞捽杀袁术之子一事为杜撰。然袁术攻刘备于徐州却记于史,期间,张飞因留守下邳欲杀曹豹,曹豹乃招吕布献下邳,《平话》据此则言是曹豹心怀不满,连接吕布,而张飞终日带酒,遂失徐州。
吕布解斗一事在《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亦有记载,《平话》或据此改编此事。刘备军夺吕布财物于《英雄记》有载:“建安三年春,布使人赍金欲诣河内买马,为备兵所钞。”《平话》则记此事是张飞所为,盖因张飞性格鲁莽,做事不考虑后果罢了。至于吕布因此攻刘备,张飞三出小沛求救于曹操,曹操助备擒布,其故事框架或是由《三国志·先主传》所记而来;但《平话》所言吕布不听陈宫计谋,为侯成盗马,被曹操擒获,又因刘备一言而丧命之事,则是从《后汉书》吕布列传中演义出,《平话》大致遵循了史书的框架,但改动亦甚多,有三处较为明显。一是吕布被围,却笑言要和貂蝉乘赤兔马“浮水而去”,引得众将愤怒,这本是史书未有事。二是史书记吕布投降乃是侯成等人擒了陈宫、高顺并率其众归降后,吕布无力再战,故降;而《平话》则言是侯成盗吕布赤兔马,致使吕布无法逃脱而被擒。三是曹操斩陈宫之子,史书明确记载曹操只杀了陈宫,于其家则“养其母终其身,嫁其女”,而《平话》则改为斩杀陈宫及其子,且是陈宫主动要求斩杀其子的,虽显悲壮,却令人不解。
东汉末年,朝败,各地的黄巾军蜂起。以镇压黄巾军起家的曹操经过多年的征战,逐渐的统一北方。曹操还不满足,他又挥师南下,准备借机把全国统一。赤壁一战,曹操被孙权、刘备联军打得“全军覆没”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从此拉开帷幕。不久以后,孙权杀刘备的义弟关羽,夺荆州。刘备为替关羽报仇,率领大军伐吴,大败而归。刘备回来没多久就病死,丞相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诸葛亮征服南方蛮族,又采用联吴抗魏的治国方针,前后六次出兵祁山伐魏,不过还是没能成功,诸葛亮最后病死军中。还是不久以后,司马氏掌握魏国兵权,先后灭掉蜀、吴两国,建立西晋,统一全国。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各地的黄巾军蜂起。以镇压了黄巾军起家的曹某经过多年的征战,逐渐的统一了北方。曹某还不满足,他又挥师南下,准备借机把全国统一。赤壁一战,曹某被孙权、刘备联军打得“全军覆没”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从此拉开帷幕。不久以后,孙权杀了刘备的义弟关羽,夺了荆州。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率领大军伐吴,大败而归。刘备回来没多久就病死了,丞相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诸葛亮征服了南方蛮族,又采用联吴抗魏的治国方针,前后六次出兵祁山伐魏,不过还是没能成功,诸葛亮最后病死军中。还是不久以后,司马氏掌握魏国兵权,先后灭掉了蜀、吴两国,建立了西晋,统一了全国。
关键词:周瑜 三国演义 主要人物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著名将领。出生于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十二月病故于巴丘。陈寿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曰,“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杰,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在三国志记录中周瑜是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的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演义》是一篇历史长篇小说,架构基本上遵从历史发展顺序。罗贯中在小说创作中以刘备集团为主线,主题思想是拥护刘备正统汉室血统,反对曹操,着力突出的是刘备集团的中心人物。就如正史中周瑜在纷争不断的三国时期画上了浓重的一笔,不容历史忽略一样,在《三国演义》罗贯中的笔下,周瑜亦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不仅将刘备、曹操、孙权三方主要军事力量贯穿链接起来,还映衬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诸葛亮。
赤壁之战是诸葛亮在出山后的重大军事行动,而赤壁之战前后,亦是《三国演义》的组成部分之一。赤壁之战集合了曹操、刘备、孙权三方的主要人物,文臣武将们各施谋略、各显威风,在政治上、军事上展开了或明或暗、规模空前、错综复杂的斗争,罗贯中通过周瑜将各种矛盾联系到一起,并把小说中的各种人物的行动贯穿起来,从而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并且个性鲜明的表现了每个人物的思想性格。
首先,当曹军大兵压境之时,孙权的文臣武将分为以张昭为代表的主降派和以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虽然孙权赞同抗曹,但对于能否抵挡住日益强大的曹军没有信心,因此犹豫不觉。作品中主战与主降这对矛盾出现,而孙权又无法抉择,此时有人提醒孙权“先姊遗言云: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将此矛盾转移到周瑜身上。周瑜先见到了鲁肃和张昭了解了事情的梗概,又见到了程普、黄盖等宁死不降主战派的将领,周瑜的态度起到关键作用。小说中描述周瑜被诸葛亮“智激”坚定了抗曹的决心,在与孙权见面时,周瑜驳斥了主降派张昭等人的“迂儒之论”,分析了曹军的四大弱点,使孙权下定了抗曹的决心,并且派周瑜、鲁肃、程普等率军迎击曹操。周瑜不仅将主战与主降这个矛盾解决,在之后孙权部众抗曹的行动,如黄盖的“苦肉计”、阚泽的“诈降书”、庞统的“连环计”等都有理的串联在一起。
其次,刘备方面在被曹操打得大败,势力衰弱且面临曹军大兵压境的千钧一发之际。决定寻找同盟者共同抗击曹军,诸葛亮为了联盟来到江东,经过“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后又“智激周瑜”,坚定了孙权周瑜抗曹的决心,诸葛亮完成使命,也成功的将刘备方面各种人物与东吴孙权、周瑜的联系到一起,刘备方面的方针策略都通过周瑜来实现,就这样周瑜又将同盟军刘备方面串联到一起。
第三,罗贯中不仅让周瑜将同盟军串联起来,还将刘备、孙权共同的敌人曹操方面有机的联系到一起。曹操方面和孙权方面交战失利后,使曹操领悟到自己“不习水战”,为了改观现状决定采用劝降计策,劝降的对象就是周瑜,曹操企图争取周瑜或利用周瑜,由此引出蔡中、蔡和的诈降,黄盖的诈降,庞统的“连环计”,在真假投诚过程中,曹操以为利用了周瑜,而实际反被周瑜利用,最终导致曹操在赤壁之战的失败,结构上因为周瑜使之更为严密紧凑。
从以上三方面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罗贯中的笔下周瑜是一个串联刘备、曹操、孙权三方面势力的关键人物,贯穿小说的故事情节,使小说整体逻辑更畅通严密。
除了在故事情节、故事逻辑上周瑜起到了贯穿的作用外,在人物塑造时,周瑜起到了衬托《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人物形象诸葛亮的作用。从赤壁之战孙刘结盟开始,罗贯中对周瑜这个形象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刻画。周瑜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在赤壁之战以前,曹操几乎没有遇到过强劲的对手,一路战袁术、斩吕布、破袁绍、降刘琮,势如破竹。但是遇到了周瑜之后,曹操这个善战的人就变得处处被动,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洞察了曹操的“诈降”,并且善加利用最终使曹操的失败。而小说中描述周瑜的计谋策略虽战胜了曹操却被诸葛亮洞察得一清二楚。侧面说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高过周瑜,并且小说中有多处周瑜想杀掉诸葛亮,却被诸葛亮巧妙的抵制了,又进一步说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上无人能及。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器量狭小、忌才妒能、行事易冲动和意气用事、不够谨慎,目光不够深远。在诸葛亮携结盟之任来到江东时,周瑜就萌生了杀掉以绝后患的想法,并且多次设计却未成功,体现了周瑜的器量狭小、忌才妒能且目光短浅,不为结盟大局考虑。而诸葛亮军事才能高于周瑜,明知周瑜有杀之而后快的想法却为了联合抗曹的大局而在江东冒险,由周瑜衬托出诸葛亮的宽宏大量、顾全大局、有远见。另一方面,小说中描述诸葛亮引了曹植《铜雀台赋》中“挟二桥于东南兮,若长空之螮蝀”“智激”周瑜,坚定了周瑜抗曹的决心;后又写周瑜派诸葛亮到聚铁山去烧曹军的粮草,实际上是想借曹操的手杀诸葛亮,诸葛亮在接受任务的时候嘲笑周瑜只能水战,不会陆战。为了反驳诸葛亮的嘲笑,周瑜竟要亲自去烧曹军粮草,再到最后的“三气周瑜”,又体现了周瑜器量狭小、行事易冲动和意气用事、不够谨慎,反而衬托出诸葛亮的沉着老练和深谋远虑。
总之,周瑜在历史上的这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被罗贯中写进《三国演义》中时,就注定了他“悲剧”的命运,以拥刘反曹为主线思想,着重体现刘备方面的人物,诸葛亮作为重中之重除了正面描写外,侧面衬托亦是必不可少的,而侧面衬托的却又不能分量太轻,周瑜作为孙权方面的核心人物,即贯穿了三方势力,将故事情节链接到一起,又通过其本身就具有卓越的才能,来衬托出比他更技高一筹的诸葛亮。当然,小说创作对人物的原型进行了加工,而现代的我们要用看待艺术的角度看《三国演义》中的周瑜,用看待英雄的角度看待历史中的周瑜。
曹操(奸绝)(奸雄)阴险,多疑,奸诈,不过有大志大略,爱惜人才,求贤若渴,军事政治上都十分出色,靠自己打拼创出自己的事业,是实干家,在《三国演义》中是奸雄,在历史上是英雄!相关情节:屠杀吕伯韦一家,伐董卓、斩蔡冒张允,青梅煮酒论英雄,挟天子令诸侯,杨修之死
刘备(枭雄)仁义善良,礼贤下士,有君子之风,感情用事,军事上并不出众,但收得民心。主要情节:出师伐吴,桃园结义,三顾茅庐。
关羽(义绝):忠勇义的化身,忠肝义胆、武艺绝伦、一身正气,但也很傲。相关情节: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水淹七军.败走麦城.诸葛亮(智绝):智慧的化身,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神机妙算,几乎到了未卜先知的地步。相关情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
赵云:三国中一流的武将,长板坡一战成名,汉水一战获得“一身是胆”的美誉,老了仍然力斩五将,武力勿庸置疑。自追随刘备后与刘备出生入死,而且为人刚正耿直,主要情节:长板坡救主,力斩五将
孙权:明主,在他治下的江东,人才济济,最后更是越来越强盛。曹操对这位后辈的评价是“生子当如孙仲谋”,个人认为十分对。
周瑜:《三国演义》中他心胸狭窄,嫉恨贤能,其实历史上的周瑜雄姿英发,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主要情节:苦肉计
张飞:勇猛却莽撞、粗暴,但是偶尔细心就会让人刮目相看,对义兄向来一条心,主要情节:大闹长板坡,鞭打督邮。
1。刘备 事迹: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礼让徐州,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西川称帝,东征伐吴,永安托孤。性格特点:宽厚,仁慈,爱民如子,礼贤下士,后期刚愎自负。
2。曹操 事迹:孟德献刀,挟天子令诸侯,讨伐张秀,煮酒论英雄,白门楼斩吕布,官度之战,赤壁之战,华容道,割须弃袍,讨伐张鲁,封魏王,左慈戏奸雄,杀华佗。性格特点:奸诈,智慧,残忍,爱才,多疑。
3。孙权 事迹:坐领江东,赤壁之战,东吴称帝,公孙渊降吴闹剧。性格特点:谦虚,爱才,识人,明智,后期刚愎。
4。关羽 事迹: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赚门斩车胄,相约三事,斩颜良诸文丑,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华容道,单刀赋会,水淹七军,大意是荆州,败走麦城,灵山显圣。性格特点:骄傲,坚毅,忠诚,有胆色,重信义,傲上而不欺下。
5。张飞 事迹:桃园三结义,怒鞭督邮,三英战吕布,酒醉失徐州,长阪桥,义释严颜,挑灯夜战。性格特点:敬才,暴躁,好酒,粗中有细。
6。诸葛亮 事迹:三顾茅庐,隆中对,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永安托孤,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星陨五丈原。性格特点:谨慎,谦虚,智慧,有才能,执法如山。
7。吕布 事迹:投降董卓,三英战吕布,凤仪亭,斩董卓,大战曹操,辕门射戟,白门楼。性格特点:勇猛,自大,反复,不智。
8。周瑜 事迹:赤壁之战,三气周瑜。性格特点:聪明,小气,嫉妒。
9。赵云 事迹:单骑救主,截江夺阿斗。性格特点:勇猛,聪明,忠诚。
10。庞统 事迹:连环计,末阳县废事,取川三策,落凤坡。性格特点:智慧,嫉妒。
11。司马懿 事迹:速歼孟达,大战诸葛亮,葫芦谷天助,讨伐辽东,计诸曹爽。性格特点:智慧,阴险。
12。黄忠 事迹:大战关公,定军山。性格特点:忠义,勇猛,不服老。
13。马超 事迹:起兵报父仇,割须弃袍,挑灯夜战,招降刘彰。性格特点:勇猛,少谋
西游记主要人物及性格分析
唐僧:有着最慈悲的胸怀和最深厚的佛家知识,信守宗教信条的佛教徒,仁厚善良博爱,但能力有限,无原则的慈悲胆小弱偌有时误信谗言,颠倒是非。
孙悟空:嫉恶如仇、神通广大,本领高强,机智勇敢、广结朋友、急躁但有正义感、重感情、讲义气。
猪八戒:好吃懒做、憨厚可爱、贪财好色、爱贪小便宜,善用挑拨离间,但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爱护师傅。
孙权应诸葛亮之约,出兵进攻曹操空虚的东部防线。合淝守将张辽向曹操告急,于是曹操尽撤西部大军,来救合淝,与孙权接战。
孙权为挫曹军锐气,决定趁其远道而来又立足未稳之际,率先进攻。部将凌统主动求战,于是带三千人奔向曹营。与曹军先锋大将张辽交锋,走马奋战五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孙权恐怕凌统有闪失,才让吕蒙接应他归回本阵。这一仗虽没分胜负,但对曹军也起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吴将亦相当骁勇!
甘宁见凌统出了风头,就要求孙权,让他当天夜里只带一百名战士奔袭曹营:“要是损失了一个人、一匹马,也不算成功!”
孙权赞赏他的勇气,就同意了。
甘宁作战前动员:“今天夜里,咱们奉命偷袭魏营。请大家和我一起满饮一杯酒,然后努力向前!”
那一百名战士听到后,面面相觑。
甘宁见状,拔剑在手,怒喝:“我作为大将,还不惜生命,你们还有什么迟疑的?”
战士们见甘宁变了脸,都起身行礼:“愿出死力,跟您一起去。”
饱食之后,夜半三更时分,甘宁让每个士兵头盔上插一根白鹅翎,作为吴兵记号,然后披甲上马,大喊一声,杀入曹营。
夜黑,声杂,曹兵惊慌之际,辨不出对方来了多少兵马,结果奔跑进退之间,自相扰乱,十分狼狈。
甘宁趁乱,率百名战士在曹营中纵横疾驰,碰到人就杀。又迅速从南营门杀出来,也没遇到什么阻拦。
曹操恐怕对方是故意引诱自己追赶,为防中吴军埋伏,也就没敢追击。
关键词:《三国演义》 比喻 修辞格 运用 画面美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是作品的一大特色。比喻的运用使得本来气势澎湃的文章显得更加瑰丽多姿。具体来说,比喻的运用在小说刻画人物、描写武艺、描摹场景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上角度,对《三国演义》中比喻的运用进行全面分析,并对这些比喻修辞手法在小说中的美学价值(促进小说画面美的实现)做初步探讨。
一、《三国演义》中比喻的运用
(一)用比喻刻画人物
《三国演义》中对人物的描写是多角度的,作者不但直接描绘人物的外貌,而且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还常常通过他人之口来评述人物。而对人物外貌的描绘和性格的刻画,通常运用比喻手法,甚至借用他人之口评价人物,也离不开比喻。
1.用比喻描写人物外貌
虽然文章中涉及的人物众多,但作者在描绘他们的外貌时并没有千篇一律,充分考虑到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人物的不同特点,在比喻的选用上非常成功地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从而使得人物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第一回写刘备的外貌是“面如冠玉”,将刘备的脸比喻为“玉”,一方面表明了刘备并非粗俗武夫,另一方面又暗示此人将来必会至尊至贵。而对张飞的描写就截然不同,“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将其与“虎”、“豹”、“马”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张飞的勇猛,是一个典型的冲锋陷阵的武将形象。这样勇猛的大将,再配以巨雷般的吼声,能够在长坂坡以一声怒吼惊退曹操的追兵,也就顺利成章了。虽然关羽也是武将,但却与张飞明显不同,第五回写关羽的外貌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这些比喻突出了关公的眼、眉和肤色,人们常说“面如其人”,对关羽脸谱的描绘为后来刻画他忠义的性格做了很好的铺垫。可见,作者通过不同的比喻,不仅将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个性鲜明,还有意识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喜好,也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用比喻刻画、衬托人物性格
《三国演义》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也多用比喻。有直接比喻,例如第六十三回写张飞“更兼张飞性如烈火”,便直接将张飞的性格比作烈火,足见张飞性情之暴躁。但更多的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来侧面烘托,例如第七十一回写黄忠“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大喝一声,犹如雷吼”。这里将黄忠下山时的气势说成“山崩地塌之势”,将他的吼声比作惊雷,展现了黄忠勇猛、果敢的性格。
同样的比喻出自不同人物之口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例如第三十九回,夏侯惇面对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在博望坡所做的军事布置,说道:“今观其用兵……正如驱犬羊与虎豹斗耳!”将自己的军队比作虎豹,将敌军视为犬羊,显示了他轻敌、自傲的性格。而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吾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将曹操的百万大军比作蚂蚁,展现了他的胸有成竹与高度自信。这个比喻与夏侯惇的比喻类似,所传达出的人物的性格却有所不同,原因就在于诸葛亮对敌军做了全面的分析,已经“知己知彼”,而夏侯惇只是盲目自信。
3.用比喻评论人物
《三国演义》对人物的评价分为两种,一种是借小说中的人物之口评价人物,另一种是作者自己评价或转引民间评价。但无论是哪一种,往往都要借助比喻。
先谈借别人之口评价人物。第三十六回写徐庶回马荐诸葛,将自己与诸葛亮作对比:“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徐庶是个很有才华的谋士,但与诸葛亮这个“麒麟”、“鸾凤”相比,他只能是“驽马”、“寒鸦”,由此可见对诸葛亮评价极高。听过这两个比喻,刘备自会在心中对诸葛亮的才能做出衡量,这样才会有后来的“三顾茅庐”。第三十九回,博望坡之战前夕,徐庶再一次在曹操面前评价诸葛亮:“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比喻之中蕴含着对比,实际是提醒曹操不要轻视诸葛亮。因为徐庶在当时已经很有名,天下人都知道他很有智慧,这样一个人与诸葛亮相比却只是“萤火”对“皓月”,可以想象诸葛亮是何等聪明。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比喻确实十分精当,夏侯惇由于对诸葛亮“皓月之明”的智慧估计不足,才有了博望坡之败。
作者自己评价人物或转引民间的评价也都用到了比喻。第四十二回,作者这样评论张飞在长坂坡的那一声怒吼:“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又引用别人写得赞诗“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将张飞这一吼比作“霹雳之声”、“虎豹之吼”、“轰雷”之声,极言吼声之大,突出了这一声吼的杀伤力,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再如第六十四回,益州刘璋手下的大将张任,宁死不降,作者引用别人的诗赞道:“高明正似天边月,夜夜流光照雒城。”将张任比作明月普照自己的故土,非常恰当地反映出张任坦荡、忠诚的品格。
(二)用比喻描写武将武艺精湛
武将的武艺也是《三国演义》着墨很多的一个方面。作者通过运用比喻来描绘、展现武将的武艺,给读者勾画出一个又一个勇猛过人而又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第十六回这样描绘吕布辕门射戟:“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将弯弓比作秋月,非常形象生动,同时说明吕布力量之大;将飞出去的箭比作流星,形容弓箭飞行之快,实际上是在渲染吕布箭法的精准。这两个比喻把吕布的武艺完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七十一回写赵云救黄忠:“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用了“梨花”、“瑞雪”这两个喻体,表面上在描绘打斗场景,实际上写赵云在如此众多军士的重重包围之中竟能把长枪运用得“若舞梨花”,就是为了突出他的英武之姿与非凡武艺。
(三)用比喻描绘场景
《三国演义》的场景描写包括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战争场景的描写两部分。在描写这两类场景的过程中,作者恰当地运用了大量比喻,给文章增色不少。
1.描绘自然景物
《三国演义》的写景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用比喻写景。用比喻写景,往往能给读者一种画面立体感,让人回味无穷。
第三十七回写刘备去隆中请诸葛亮出山,路上看到的风景是:“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山如玉簇,林似银妆”,这个比喻抓住了白雪洁白晶莹、一尘不染的特点。第四十八回写曹操长江宴饮,看见“长江一带,如横素练”。夜晚的长江在明月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平静,“如横如练”,将长江比喻为一卷白色丝绸,非常形象。但是江水并不总是安静的,第四十九回写道:“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同样是月光下江水,此时却如“万道金蛇”,不仅符合客观实际,实际也为曹军后来遭遇火攻埋下了伏笔。
2.描绘战争场景
对战争场景的描绘是《三国演义》的重头戏,比喻的运用使得战争更加惊心动魄、引人入胜,有了比喻,一幅幅战争图画也就显得栩栩如生。
作者在小说中多次描写到战场上的器具。文中经常写到流矢,如第五回写孙坚“挥军直杀至关前,关上矢石如雨”,第十一回“梆子响处,箭如骤雨射将来”,第二十五回“伏兵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将流矢比作“骤雨”、“飞蝗”,极言弓箭之多、排列之密。第三十回写袁绍“遂催军进发,旌旗遍野,刀剑如林”,刀剑之多以至成“林”;第四十二回“忽见江南岸战鼓大鸣,舟船如蚁”,将船只比作蚁群,与对流矢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还善于用比喻描绘军容气势。如第十二回写“喊声如江翻海沸”,将呐喊声形容为江翻海沸之音,气势宏伟浩荡。第十回写陶谦远望操军“如铺霜涌雪”,突出曹操军容的浩大。另外,作者常用潮水、波浪来比喻前进或撤退中的军队的形势,例如第十一回用“马军步军,如潮似浪”,展现军队进发时的气势;第二十五回写“河北军如波开浪裂”,袁绍军队在关羽的冲击下瞬间变成开波裂浪,不堪一击;第四十二回用“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生动地描绘出一副混乱的撤军场景。
二、比喻的运用与《三国演义》生动形象的画面美
《三国演义》中比喻的运用,给小说增添了一种生动形象的画面之美。无论是小说中人物的相貌、性格,武将的武艺,还是小说所描摹的场景,由于比喻的使用而鲜活起来,形成了一种立体感。读者读后,脑海中会留下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卷。这些画面常常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让人回味无穷。
对人物的刻画,作者使用比喻,粗笔勾勒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比如写关羽的外貌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几个比喻连用,活现了一副人物肖像画,不但人物关键特征跃然纸上,而且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给文章增添了形象的画面之美。
用比喻描写武将武艺,可以让读者不由自主地由简单地看打打杀杀联系到具体的画面,例如写吕布“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一箭正中画戟小枝”。将弯弓比作秋月,飞箭比作流星,一幅英雄百步穿杨图便浮现在读者眼前。人们不但可以了解到吕布的箭法是多么的精准,同时可以在脑海中慢慢欣赏这幅百步穿杨的美丽图画。
至于用比喻描摹自然景物,则更是给人们展示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第四十九回写曹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一个比喻,描绘出一副波涛汹涌时的江水图,美轮美奂。
作者用比喻描写战争场景,留给人们的往往就是一幅动态的美丽画卷了。“忽见江南岸战鼓大鸣,舟船如蚁,顺风扬帆而来”、“操军如铺霜涌雪”、“马军步军,如潮似浪”、“河北军如波开浪裂”,这一个个比喻,就是一幅幅画卷。尽管战争本身非常残酷,但读了这些描写战争场景的文字,人们往往并不觉得十分紧张。这是因为,读了这些比喻,人们心目中会呈现一幅幅真实却又生动形象、富有美感的动态画卷,读者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这些画卷的欣赏上,所以对战争本身的气氛便不十分关注了。
三、结语
《三国演义》成功运用比喻刻画了一系列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展示了一批武将的高超武艺,描摹了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色,也将战争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比喻勾勒出一幅幅的美丽画卷,使《三国演义》具有了一种生动想象的画面美,具有高品位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钱冠连.美学语言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王苹.汉语修辞与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姚仲明.比喻及其美学价值[J].黄冈师专学报,1989,(3).
[5]宗白华.美学的散步[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三国演义中主要故事】推荐阅读:
三国演义故事简介06-24
与三国演义人物、故事有关的成语06-09
三国演义吕布的成语故事的典故10-05
我读《三国演义》10-17
三国演义作文11-20
三国演义读后心得06-10
三国演义的人物06-13
《三国演义》精彩片段07-02
三国演义章节目录07-06
读三国演义有感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