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通用13篇)
焦作三十三中学
闫才华
学困生是指学习和品行暂时较差的学生,他们在父母眼里或许不听话,在老师眼里或许不被关注,在学生眼里或许不合群,自己也时常感到孤独。作为教师,不能只关注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对学困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鼓励、帮助和引导。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结合我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全面了解,寻求产生学困生的原因
产生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先弄清原因,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是多观察。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上课时要观察他们的表现,课后观察他们的言行,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情况,并把这些观察的情况做好记录。二是多交流。和学困生交流时,要考虑他们的感受,要提出他们容易回答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交流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学习方面,可是生活、劳动、兴趣、爱好等多方面。三是多思考。对学困生的情况要进行系统归纳,分析他们产生差距的根本原因,针对不同特点的学困生因材施教。学困生出现的问题各有不同,有的是非观念模糊,有的学习基础薄弱,有的缺乏自信心,有的意志力薄弱。这就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并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工作。
二、采取措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1、热爱学困生,搭起心灵沟通的桥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了解到学困生的学困原因后,就要真诚的关心和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愿意接近老师和接受老师的帮助,沟通师生感情,搭起心灵上的桥梁。教师既要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对学困生的关心、爱护可以是生活方面的,如在冬季里问一句“冷不冷”,在放学时说一句“再见”,在感冒时问一句“吃药没有”等等,这些话简单而又包含着对学生的一片关心,使他们从中体会到教师慈母般的关怀;在学习方面,如帮助他们纠正一个错别字,纠正一个小数点,使他们发现,老师对他们是很在意的,很有信心的,并不是置之不理;在人际交往方面,告诉他们用正确的方式去尝试,并体验成功的快乐。当然,关心爱护并不等于迁就。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应耐心的进行教育,一定要指出他们错误的地方,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让他们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
2、发现优点、进步,及时表扬,激励上进。
要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有了进步及时表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扬长避短。学困生大多是表现在学习方面较差,教师可以通过细致的观察、长期的了解,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或许他们在体育方面很有特长,或许他们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或许他们对美术很感兴趣,或许在科技制作方面很有创意等,这些都是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3、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学困生的学习是最需要帮助的,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指导学困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困生学好功课的信心。教师要了解学困生知识的遗漏之处,根据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进行弥补,哪怕只是小小的进步都不能放弃,教师一定要耐心、热心才行。我曾交过一个学生王某,从走进教室的第一天,我就发现他有厌学情绪,还留意到他有许多不良学习习惯,如不做作业、抄袭作业、上课不专心,学习方面不懂不问等,后来我有意地走进他,课堂上时常关注他。半个月后,他主动地向我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了解到他学习的基础太差了,连最基础的拼音也不会拼读,我就决定给他补课。我每天早晨给他布置一定的任务,比如读记声母、韵母、拼读音节等,一个多月后,他可以独立地给汉字拼音了,也会查字典了,渐渐地上课也敢回答问题了,学习成绩明显有了提高。
4、帮助学困生磨练意志,巩固转化成果。
在一个班级中, 学困生虽然只占全班的十分之一左右,但对整个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的影响较大,是造成教学效果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是每个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共同关注的话题。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平等对待,维护学困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个人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本能心理反应,不能随便受到伤害。学困生因为学习成绩差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训斥,受到同学的挖苦和嘲笑,自尊心易受伤害, 他们维护自尊的愿望要比其他学生更强, 随时存有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 总认为老师、同学和家长都厌弃自己,内心充满了自卑感。鉴于此,对症开放转变学困生,首先要从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状态、维护学困生的自尊心、排除厌学心理障碍开始。
1.正确认识 学困生现象 ,给他们以平 等的心态。学困生是教育过程中固有的现象, 体现着教学矛盾运动的辩证性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一方面表现了教育对象认知局限性与理论知识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对象自身认知能力各有差异,在学习中本身存在着先进与落后的矛盾。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尽可能多地获得知识, 成为有用之才。因此,作为以育人为天职的教师,有责任给每个学生以平等的教学态度,而不能喜优恶差,歧视、挖苦学困生。
2.关爱学困 生 ,维护其自 尊心 , 培养其自信心 。由于学困生的自卑感很强, 因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更多地关爱学困生, 洞察他们的学习、生活习惯, 揣摩他们的心理特点, 感悟他们的内心要求, 通过课堂问答、课外辅导、作业批阅和访问家长等多种途径, 对学困生予以关怀、鼓励和帮助, 尽量维护其自尊心, 努力培养其自信心, 启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3.积极开导 ,正确引导 ,悉心指导 。学困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迷惘和误区, 亟待教师去化解开导,使其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 用事实说明道理,纠正其不良言行,引导学困生向着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因势利导,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1.善于发现 学困生的 积极因素 , 并使其发 扬光大。即使品质再顽劣的学生头脑中也有着美好的愿望, 学困生也希望自己的行为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也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能赶在别人的前面,只是由于认识不足或方法不当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他们的努力虽然不明显但至少说明在其内心深处有一种觉醒的力量在涌动着。所以,教师要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在教学中一视同仁地尊重每个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抓住机会对学困生加以“你真棒”的鼓励 ,使他们意识到“我能行 ,我最棒”,并及时适度的点燃着“星星之火”,推动和鼓励他们进一步醒悟、转变。
2.利用学困 生的爱好 和长处 ,因势利导 ,激发其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教师应抓住其中一两个闪光点进行培养,因材施教,并注意以点带面,逐步扩散到其他方面,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使学困生在爱好兴趣的推动下主动探索新知识,从而实现转变。
3.加强学困 生的辅导 工作。我结合本班学困生的特点,利用班级“循环日记”的特殊方式,一对一进行辅导,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力,从中发现学困生的思想动态。通过这个小小的窗口,渗透思想教育,大力调动他们的内在潜力。并组织优等生与学困生结成帮扶对子,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从而形成了一个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集体。
三、联系家长,形成教育合力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是面向每一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理想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根据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教育规律,以慈母般的关爱、百折不挠的精神、艰苦细致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一、客观看待,扬长避短
“想做一个好学生”是学困生的共同愿望,他们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也下了工夫,但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或者是学习方法不科学,或者是基础知识差,有自卑心理,也有可能因一点点学习上的挫折使他们放弃努力,更有甚者自暴自弃,“全面崩溃”。所以,教师要把握好知识传授与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状态及兴趣爱好的结合点,用一点一滴的成功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去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实现愿望。
通过多种渠道,为学困生提供展现优点的平台。一般的做法:一是让他们感受成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二是克服他们的自卑感,树立“我也能成功”的自信心;三是多角度全方位地为他们进步创设契机。大多数学困生在学校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能独挡一面;有的虽然文化课学习成绩差,但在文艺、体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长或天赋,往往在运动会、演唱会等集体活动中一展风采;有的在校内外的集体活动中表现积极且具有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有的性情耿直,在“主题班会”上直抒己见。这些都是他们实现进步可贵的内在因素。因此教师要像淘金工人那样,敏锐地发现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因势利导,激起他们的上进心。
二、爱心是转化学困生的良药
学困生是在错综复杂的内因和外因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缺少教师和家长的关爱。学困生自尊心强,最不能忍受教师和同学对他们的歧视,最渴望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尊重和帮助。从学校教育方面来看,在缺少师爱的情况下变成学困生之后,就更难得到教师的关爱、同学的帮助。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之所以变为学困生,一般与不良家庭环境影响和缺乏“父慈母爱”有关。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也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灵魂。教师要热爱学生、关怀学生,以诚挚的情感感染他们。首先,批评要注意方式和分寸,实事求是,注意场合,尊重他们的自尊心,把无限的信任与不断的鞭策结合起来。其次,一视同仁,不能歧视他们,更不能认为他们“不可救药”而舍弃。可让他们与优秀学生一起去活动或完成某项任务,事后着重表扬、总结学困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和体验成功的愉悦和同学的友爱,树立自信心。再次,帮助学困生克服生活上的困难,无微不至地关怀、引导他们,使他们痛切地感到“如不改过,就对不起老师”。例如,一位因父母离异寄养在外公家的学生,争强好胜,纪律涣散,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多次参与打架,成为全校“知名”学生。一次意外事故腿部受伤,班主任并没有放弃,而是利用这个特殊的教育机会,用自行车接送到校上课,整整两个月风雨无阻。教师的行动感染了他、教育了他,他感到内疚、震惊、恐慌,又感到激动、温暖和幸福,从而逐渐变得温顺明理,学业大进。
三、循循善诱,严慈相济
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可塑性大,尤其学困生,学习兴趣淡漠,基础知识较差,思想认识幼稚,有时看不清真伪,辨不出善恶,分不清美丑,甚至有时所表现出的幼稚是令人吃惊的。因此,正本清源,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基础。教师要以身边的人和事教育他们,摆事实、讲道理,榜样领路。事实要摆得准确、充分、有力,使他们心悦诚服;道理要讲得恳切、透彻、明白,引起他们强烈的内心震撼。对那些特别的学困生更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各种情况,掌握他们的一言一行,在关键时刻,单刀直入地进行教育引导,使他们感到犹如“一切尽在分析、掌握之中”。这即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创造的爆炸式教育方法的一种灵活运用。实践证明,在必要时使用这种教育方法是很有成效的。
在教育转化过程中,常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他们知错达理了,决心痛改前非,但时过不久,又出现反复,甚至多次反复,这说明他们自制能力差,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力。这时,教师不要觉得前功尽弃,而要用极大的耐力和毅力,心平气和,指出不足,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发现进步就鼓励,看到问题就指出,并不断地强化,把情感和认识的成果巩固起来,才能促使他们彻底转变。同时,学困生成就感强,教师只要正确引导,严慈相济,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并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就能奋起直追,缩小与优秀生的差距,实现较大幅度的进步。
四、创设环境,汇聚合力
和谐融洽的环境氛围是学困生转化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的角度出发,公平合理地处理好学生学习生活中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让学困生平等地享受权利、义务而共同提高。团结友爱,引导其他学生帮助学困生,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建立友好和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学困生产生心理失衡和障碍与他们的“失群”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教师既要教育鞭策鼓励学困生,又要发挥优秀生的“帮带”作用,决不能另眼相看,动辄处罚,否则,适得其反。教师要严而有方,通过倾心交谈,分配工作任务、联谊等活动,拉近情感距离,使学困生解除内心隔阂,让他们感到“老师心中还有我”而扬帆奋进。
教师和家长能否形成的教育合力,直接影响着转化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积极主动的与学生家长交流,共谋育人良策。学校、家庭教育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教师切忌只凭自己单方面的教育而忽视家长的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事实确也如此。教师应同家长及时沟通,既尊重他们教育子女的正确观点和方法,又真诚坦率地指出他们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只有取得家长诚心诚意的支持和配合,共谋转化良策,才是成功的教育。
在全面实行课程改革的今天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学生作为社会的成员,具有人的共性,但是每个学生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生活状况以及教育条件、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的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差异,甚至很大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从小学的数值运算转化到初中的逻辑运算,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无法适应这种知识的更新,所以很多原来学习不错的学生上初中后也进入了后进生的行列。怎样使后进生振作精神奋发向上,改掉自己的不足,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呢?
一、关爱后进生
热爱学生,不歧视每一名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和精髓。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于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去赢得学生的爱和尊重,才能共建师生感情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爱,体现在敬业、奉献、爱生的精神上。教师要以情感为本,把爱心和微笑带入课堂,留给学生,切忌板着面孔上课,要把学生当知心人,做到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耐心细致地做到厚爱学生,尊重其人格,不贬低学生。使后进生在爱中受到情感熏陶,自觉接受教育,主动改正不良习惯。
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与求知欲
伟大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指出“教师应该学会控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为此教师应善于形成学生必要的动机,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差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感,以激发他的学习动机。”自信心是挖掘后进生潜力的基础,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并利用身边本班学生由差变优的典型事例鼓励后进生不畏困难,刻苦学习,教师应尽可能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让后进生多做些基础题,以求他们得到肯定和表扬,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会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增强意志力,克服畏难情绪,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正迁移。
三、尊重、表扬和激励后进生
大多数后进生普遍存在的弱点是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行为和情绪反复性强。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加以鼓励和表扬,使他们从自己的成功里发现自己,树立信心。切不可讽刺、挖苦甚至粗暴指责。处理问题要抓住时机,不要问题过了很久才处理,否则会使后进生的上进心受挫折。后进生与其他人一样,有自尊心,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允许他们有失误、反复,使之真正享受着被尊重的欣慰,确信自己在老师、同学心目中是“人”,在成功大厦的建设中是“料”。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真、善、美,而且还要发动后进生去寻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以唤起他们的自尊、自信,帮助后进生扬起前进的风帆。
四、发挥班集体作用,开展帮带活动
班主任对在心智、行为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后进生”,应当建立档案卡、家长责任卡,并利用班集体的凝集力,倡导全班同学都来关心“后进生”,帮助“后进生”。根据“后进生”的各种症状,把他们分组归类,每一个阶段确定一组重点转化对象,并制定出相应的转化方案,同时从班内挑选表现良好的同学进行帮扶,由此形成互帮互学、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从而产生较大的动力,不仅能感染、激励学生,而且还能约束“后进生”,使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优良的学习品质,努力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五、注重双基教学,使后进生的思维迅速简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注重数形结合,利用必要的教具、模型、幻灯片等进行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图表对数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将双基训练与数学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授之以柄的同时,注重解题规律,解题技巧的总结,以及解题策略,解题思维程序的渗透。教会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勤思、多问、善于预习和复习;引导学生学会做单元小结,通过系统整理学过的零乱知识,使之纲目清楚、系统条理、帮助理解,便于记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科学地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科学用脑。
六、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起来转化后进生
学生和家长朝夕相处,学生的品行,成绩的好坏和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同后进生的家长保持联系尤其重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及时把差生的进步和成绩给予肯定、表扬,教育家长改正对后进生的粗暴教育,消除父母与子女的紧张关系。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班会等时间请一些社会上的名人给后进生上一些道德课、法制课、理想教育课等,以便他们能树立信心,改掉坏习惯,发奋学习。
荔波县益觉小学 何红梅 大家都很熟悉“皮格马利翁效应”吧,罗森塔尔的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对他们寄予真诚的期望,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对后进生多一些关爱。
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在教育转化工作中, 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后进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己,走出心理误区,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
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让我们一起来重新温故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的一句话:“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三、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班主任,及时肯定表扬后进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四、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对后进生以表扬为主,抓住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后进生的学习个性;此外还要经常与后进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并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五、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树立他们转化的信心。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后进生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后进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所有后进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后进生介绍经验,发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的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
六、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三位一体。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有真正为后进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七、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耐心期待他们转化。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郭沫若在学生时就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但并不妨碍他以后成为一位著名学者;牛顿小时候智力很平常,班上成绩不好的学生总少不了他;发明大王爱迪生曾因学习成绩不良被拒于学校门外;法国大革命家拿破仑读小学时成绩一团糟,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没出息;英国前首相梅杰,十六岁就辍学了„„这些在中小学阶段都被看作是平庸的人,后来却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人物。
后进生也是学生,也是受教育者,也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他们一些关爱,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享受温暖,让他们爱的雨露中茁壮成长吧!
2011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征集和评选登记表
呼兰区建国小学 付彩虹 每个班的优生、差生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但确也有少数学生难以跟班,成为所谓的后进生。究其形成的原因,在诸多的因素中,心理障碍是重要因素之一。如:自卑心理,戒备心理,厌学心理,逆反心理,惰性心理等,因此,要促使后进生的转化,千方百计排除各种心理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一、排除自卑心理,发扬其闪光点。
后进生常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感到在班级上抬不起头来,老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进取向上的心理失去了平衡,消极地对待学习,信心不足,自甘落后,形成自卑心理。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其长,亦有其短,后进生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扬其闪光点,引发求知欲,促其上进。例如我班周星星同学,自律守纪差,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冷遇,产生“生来不如人,学好不可能”的自卑心理。一次文娱课上发现他讲故事的音色特别好,讲得有声有色,家访中了解到他还经常给邻居的孩子讲故事。于是班上组织了讲故事比赛,他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同学们和老师的称赞,使他大受鼓舞。在学校举行“世时杯”讲故事比赛时,经过认真指导,使他又获得了成功。从此,他做事情少了一些自卑,多了几份自信,他相信只要努力,成功是有可能的,他经常做完作业后主动拿给老师看,请老师指导。因此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可见抓住了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便扬起了后进生自信的风帆。一
点小小的突破,让后进生体会到了做人的尊严,于是后进生的转化便从这里开始了。
二、排除戒备心理,弥合其融洽点。
后进生受到的批评特别多,有时即使做了一些好事,客观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他感到不管怎样,老师和同学总是不会相信的,好像自己怎么努力也没用。对周围的人总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态度,产生“你好你的,我不好不关你”、“破罐子破摔”的戒备心理。为此我们应该给后进生多一点信任,多几份理解,少一些责难,少一点怨恨,多几份关爱。有人说,教师对学生的爱,甚至可以影响学生对整个人生的态度,而对后进生来说,更需要得到老师“雪中送炭”式的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那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自尊心理是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爱、自我尊重并希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若教师冷落或随意伤害后进生,他们就会从教师的言行态度中意识到教师的偏心和歧视,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在心理上就会与周围的人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有意躲避教师,对教师的谈话帮助,实行心理封闭,听不进受不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了解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了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只要他们有了进步,那怕是一点点也要加以肯定,及时提出表扬,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要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并诚恳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努力的方向,而不应当有了问题就无情讽刺,造成师生关系的冷淡,隔阂。因此我们教师要用真诚的爱心去拆除学
生戒备心理的障碍物,让他们能与老师情感上融洽起来,“亲其师,信其道。”把两个积极性拧成一股绳,后进生的转化就有了可能。
三、排除逆反心理,建立其相容点。
后进生因成绩差,经常受到人格污辱,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使他们的心理常受畏惧、敌对情绪的支配而产生“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的逆反心理。为此,我们教师首先要改变自身形象,“把微笑带给他们”,以形成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多给他们安慰和关怀,鼓励他们扬起学习的风帆,还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友爱、互助的学习环境,并认真细致地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家长的思想工作,共同携起手来,帮助他们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使他们感到集体和老师真诚的关怀,从而努力去学习。如:我班的小滨同学每次考试总是拉班级总分的后腿,遭到同学们的白眼,老师的训斥。久而久之,他对同学和老师便采取敌对的态度,因此成绩越来越差。我知道情况后,将其找来谈心,给他补习功课,每天晚上到他家去帮助他学习,刚开始他还采取强硬的态度,不久就被我的“真情关爱”所感化,开始向我吐露真实思想。他说“别人要他好,他偏不高兴干”。在对他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加倍地关心他,安排好同学帮,再也没有同学歧视他。爱是一种力量,爱是一种精神支柱,终于使他金石为开。对他以后反复出现的点点错误,总是耐心地教育他,指点他,体察谅解,甚至加以策略性的“包庇”。使他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而悔悟,进而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在这次期中考试中他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还得到了学校授予的“奋进杯”,现在,小滨的学习热情相当高,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要夺取“优秀杯”。
可见,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的。唯有动之以情,用教师火一般的热情,去化解他们心理上的坚冰,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即使批评教育,也要注意“艺术”性,要“爱”字当头,如同在药片的对面涂上一层糖衣,做到良药不苦口。使他们排除逆反心理,与大家融洽相处,做到心理相容。
四、排除厌学心理,激活其乐学点。
后进生的成绩差,有的是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客观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努力了,可总是不尽人意,总是换来批评,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表现为“对上学毫无兴趣,提起学习就头疼,厌恶逃避学习”。要排除这种心理障碍,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其次,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多让后进生在学习中有成功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诱导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只要他们获得了一点成功都要鼓励,使他们能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同学们的赞扬促使他们去争取新的成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且能“要下苦功夫学”,觉得乐在其中。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生搞好学习的作用。后进生唯有好学、乐学者,才能不断上进,才会彻底甩掉落后的“帽子”。
五、排除惰性心理,强化其勤奋点。
有些后进学生,并不是先天智力差,而是由于学习中的惰性造成的。致差原因不外乎:⑴贪玩,缺乏上进心。学习稀稀拉拉,动作迟缓,边学边玩,作业完不成,成绩老后进。⑵受新时期的“读书无用论”影响。“成绩好差问题不大,能赚钱就能发家”,因此懒懒散散,如“小和尚撞钟”。我班有个学生就是因学习上的惰性而渐渐成为后进生的,我对他讲未来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及对人的要求,从思想上不断消除“读书无用论”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引起要学的动机。接着我对他加强督促,“扶他上路”。我带了事先准备好的试卷到他家去给他补课,让他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先做,结果连最基本的知识也不会。然后我帮他复习,让他去写去记,再用相同的试卷做一遍,进步了不少,他尝到了一点成功的甜头,这时我再给他讲了勤奋学习就有好成绩,勤奋出天才的道理。经过反复多次的努力,从“陪学”到放手让他学,结果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学校要举行写字比赛,在班上选拔赛前,每天晚上我都去指导他练习写字,结果在班上得了第二名,选入参加校比赛。抓机会及时对他进行教育,给予鼓励,使他懂得只要通过努力,勤奋一点,成绩一定会进步的道理。后来我发现参赛前的几天晚上,他都自觉地在认真练习,结果在学校的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最后我送给他一句名人名言:“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后来真的变得勤奋了,期末考试竟然进入了
前五名。
一、新形势下高中阶段学困生的特点:
1. 学困生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学习兴趣不足, 爱上网打游戏。
近几年, 由于互联网普及, 一部分学生对网络游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一门心思扑在游戏上, 从而忽视学习, 上课时往往注意力不集中, 甚至打瞌睡。如高一新学生上学的第三天, 笔者在上课时发现吕强躲在书堆里睡觉。下课后, 经过再三的询问, 才知道他每天晚上放学后要到网吧玩上两、三个小时才回家。
2. 一部分学困生由于父母长年在外打工, 或忙于生
意不能顾家, 没有好的家庭教育, 养成打牌、玩手机、疯颠、聊天的习惯, 整天抱着混日子的态度, 导致学习基础差, 上课吊而郎当, 学习缺乏主动性。
3. 自卑感强, 自信心差。
一部分农村学生, 特别是女生,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成绩还算得上可以, 学习也认真, 但到了高中, 经过筛选, 成绩就显得一般了, 从而缺乏自信心。加之农村英语会话和普通话发音与城市有较大差别, 一些学生害怕别人嘲笑, 往往产生心理自闭, 默默寡言, 不敢提问。有些学生因为家庭特别困难, 有的学生因为胆小, 诸如此类, 久而久之, 便成了学困生。
4. 容易感情用事。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逐渐增多, 娇生惯养的现象特别严重, 这部分学生好动好闹, 情绪极不稳定。假如一位老师批评了他, 这位学生会好几天不听他的课, 考试时还要给这位老师交“白卷”, 从而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新形势下高中阶段学困生转化的方法与策略
1. 化解各种矛盾, 融洽师生关系。
学困生最突出的特点是心理上存在障碍, 他们往往对社会、学校、家庭、老师、同学存有偏见。要学困生改变这种偏见, 就要求班主任和课任教师首先要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学困生, 用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孟子说过: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学生对班主任的尊重信任源自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真诚的信任和有意的激励, 易维护心灵受伤学困生的自尊。张君同学是一位女生, 开学不久, 物理科代表说她作业没有交。笔者通过各方面了解, 发觉这位女生很聪明, 上小学时成绩也很好。近段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初中三年与老师关系没有处理好, 老师把她放在最后边, 还老是挨批评。张君对老师意见很大, 学习不认真, 上课从来就不认真听讲, 考试的分数总是掉在班上末尾。期末成绩单也总是自己采取移换的方法瞒了家长。笔者把她叫到办公室, 给她倒茶端凳, 和蔼地与她交谈, 拉家常。从语言、行动上处处表示对她的尊重。张君表示以后上课认真听讲, 认真做作业, 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一些自卑心强, 怯于接近老师、更羞于讨教问题的学困生, 班主任更应该要求课任教师多爱护他们, 多给他们提问题, 多给他们作批语, 要求优秀学生多帮助他们。要对课任教师和学生代表反映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对每个学困生“对症下药”, 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了解学困生, 与他们作知心朋友。
化解各种矛盾、融洽师生关系只能是转变学困生的第一步, 只能使学困生不自暴自弃, 不放任自流, 达到不退步的目的。要想使学困生思想上、学习上、身心上得到进步, 班主任要进一步加强与学困生的联系, 作他们的知心朋友。班主任只有把满腔的爱倾注在学生身上, 学生享受着爱的阳光雨露, 才会茁壮成长, 绽放美丽的花朵。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尤其需要有爱心的班主任完成。
转化学困生要像一位负责任的父亲一样, 做到“细心, 爱心”。细心表现在细微的事情上, 比如一小片纸屑掉在教室, 班主任要主动把它拣起来。一位学生患了感冒, 给他买几粒“康泰克”。事情虽小, 给学生的感受却特别深, 效果特别好。
要利用课间休息和班会课时间多与学生交谈, 并经常与家长电话联系, 充分了解学困生的身心状况,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班主任要做到“四善于”:善于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 激励其进步;善于关心学困生, 给学困生前进的勇气;善于用赏识性评语, 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善于用赏识性教育,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特别是对学困生的闪光点要及时捕获, 及时表扬, 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比如面对学困生张君, 要给予她加倍的关心, 并把自己的几本资料送给她, 在她的数学作业本上写上“不经一番寒彻骨, 哪来梅花朴鼻香”的批语。一段时间后, 观察她上课听讲更加认真, 成绩上升很快, 缺点就是到了下午有些疲倦。通过进一步了解, 得知是由于她每天晚上坚持自学一个多小时的原因, 于是便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她。后来, 张君进步快, 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她经过自己的努力, 高考成绩名列班级前茅, 步入了理想的大学。
班上还有一位学生叫李培福, 通过一段时间观察, 发现他情绪有些低落。几次找他以及和他玩得较好的同学交谈, 了解到他的家庭特别困难, 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 一年收入只有三千元, 母亲有间歇性精神病, 长年依赖药物治疗。李培福本人初中时成绩较好, 还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在班上当过班长。李培福上高中开学的学费就是借钱上的。笔者仔细分析, 李培福的闪光点就是他的管理能力。斟酌再三, 在班会上推荐他为劳动委员, 并带头为其捐款, 在学校还为其申请困难补助。李培福自此以后, 精神变得开朗, 劳动积极肯干, 值班特别负责。他还有意和我亲近, 常常主动帮我提教具, 摞作业本, 做些杂事。我也不时像爸爸对待儿子一样, 给他一些鼓励和微笑, 握握手, 拍拍肩膀。一学期下来, 李培福学习成绩稳中有升, 并成为了我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
3. 形成教育强大合力, 推动学困生转化工作真正全面发展。
信任与尊重、细心与爱心是转化学困生的原动力, 能转化学困生, 但不能持久, 效果不是很好。要想学困生改变长期形成的坏习惯, 消除久积的心理障碍, 需要班主任做更多地工作, 下更大的决心, 体现更长久的恒心。班主任要利用各种资源, 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推动转化学困生工作稳步快速前进。
(1) 制订好学困生帮扶计划、学困生帮扶记录表和班级量化考核。尽量做到班主任、教师与学生互动, 家庭和学校联动, 优生和学困生结对带动。计划应当详细, 责任范围明确, 任务分配适当, 便于执行。《学困生帮扶记录表》包括基础资料、家庭情况、情况分析、转化过程及所采取的措施、转化效果或情况、初步观察或诊断、下一阶段设想等。班主任要逐步实施, 逐步完善, 过程虽然漫长, 可能要一年半载, 但结果会出人意料。班级量化考核则主要是对迟到情况、旷课情况、交作业情况、上课说话情况等的量化分值考核, 每周公布一次。班主任依据量化进行座位编排、表扬和奖惩, 效果较好。
(2) 开展心理咨询和励志教育。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 班主任分期分批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学困生通过和美女教师心理座谈后, 逐步消除因对周围环境与事物的不适应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心理, 诸如逆反、忌妒、恐惧、压抑、消极、孤僻等。我班有一位男生, 通过与心理教师交流后, 回家跟他母亲说:“妈妈, 我校心理老师长得真漂亮, 普通话讲得真好。”他妈妈说:“比我漂亮?”“比你漂亮多了。”一个男生在心爱的妈妈面前称赞老师, 说明这种咨询是成功的。学生的妈妈特地到学校拜访了心理老师, 连声称赞“是。”学生通过心理咨询, 心情变得明朗、愉快, 学习有了动力。
成立励志教育小组, 每组设定负责人, 由班主任每周摘抄励志名言和故事, 分发给学生朗读和背诵。学困生学习上的又一显著特点是畏难情绪严重, 缺乏持之以恒的心理素质, 而转困过程又是一个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在转困这一艰难的过程中, 除了理想教育和前途教育以外, 更要重视励志教育。笔者注意搜集《青年博览》、《读者文摘》上优美的励志散文, 剪贴在黑板报栏上, 让学生有空就看, 有空就读,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3) 家校联动, 结对帮扶。对爱上网的学困生, 学校组织联防队, 中午放学和晚上放学后, 到附近网吧巡视, 能有效地阻止学困生上网的现象发生。比如, 有一位由农村进城的学生, 爱好上网打游戏。中午一放学后, 饭也不吃, 就往网吧跑。得知情况后, 笔者就坚持每天中午带上干粮, 跟在他身边。直到他吃了午饭, 进了教室才罢休。这样跟踪了几回, 他也不好意思, 好几个星期没有再到网吧。可是, 后来老毛病又犯了。又通过与他家里联系, 他母亲进城租了一个小房子陪读, 终于杜绝了他的网瘾。
对有与优秀生玩得较好的学困生, 采取两两结对帮扶形式, 定目标, 定任务。对任务完成得较好的帮扶人员, 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班主任没事在附近转转, 对爱上网和爱闲聊的学困生都有一种警示作用。
对学困生的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班主任要在课余时间花费更多的精力。比如数学作业, 有些学生一次做错了, 利用课余时间讲后再做一次, 再做错了, 还要求其再做, 直至弄通弄懂为止。只有反复讲, 反复做, 学困生的成绩才能稳步提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99-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群体是教师不可忽视的教育对象。学困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比较薄弱,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怀和帮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让他们能够跟上班级里其他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教学质量。
一、转变思想,将学困生转化工作作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抓手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重要意义。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都要平等对待。在语文教学中,假如教师忽略或者放弃学困生群体,那么就不可能提升整个班级的语文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应该将学困生转化工作放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将其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素养结合起来,意识到学困生转化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将学困生转化工作融入教学中。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將学困生转化工作融入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首先,教师可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针对学困生群体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困生进入语文学习活动。比如,教师在上课时适当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进度等,针对学困生的学情,设计相应的转化方案。比如,在教学一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请学困生帮忙查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三)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有的学困生比较自卑,缺乏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导致他们无法积极投入语文学习活动。对此,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特点,多给予他们鼓励和称赞,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进步,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在生活上,教师要多关心学困生,多与他们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在学习上,教师要耐心帮助他们,切忌训斥、恐吓、体罚他们,对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进行表扬。
二、统筹兼顾,在教学中关注学困生
(一)针对学困生设计相应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然而,有的教师喜欢将目光锁定在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习惯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提问,而忽略了学困生这一学习主体。对此,教师要为班级里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针对学困生,教师可以围绕语文基础性知识单独设计问题,让学困生有机会回答老师的提问,参与语文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困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二)语文作业和教学评价应当体现出层次性。教师在设计语文练习和作业时,要考虑到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体现出层次性。教师在给学困生布置语文作业时要适当降低难度,尽量减少作业的数量,保证学困生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在考核方面,教师要将学困生与班级里的其他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对待学困生,教师可以单独对其进行考核与评价。假如学困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性知识,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那么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肯定和认可,保护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对学困生的评价不应只局限于分数,而应将目光转向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对学习语文的投入程度、语文学习进步的情况等,评价要体现出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取得进步、学习语文态度端正的学困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从而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提高语文整体教学质量。
(三)采用不同的激励策略,促进学困生的成长。积极的教学情感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学生喜欢获得教师的肯定和认可,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巧用激励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在对待学困生取得的进步时,可以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让他们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和鼓励,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投入语文学习活动中。此外,教师可以让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学困生结成对子,引导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主动帮助学困生,让学困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逐步缓解内心的消极情绪,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语文学习活动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转变思想、统筹兼顾、采取措施等途径,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教学活动,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广东省龙川县麻布岗中学杨春鸣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 为班集体的主人,参与班级管理。本文主要围绕“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信任、尊重、鼓励学生;爱学生讲艺术”几方面来论述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关键词:爱心、后进生、转化。
现在,全社会都在提倡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而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要面对的问题。这一问题要求班主任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学生,并争取其任课教师、团队组织、社会有关方面和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加强集体教育的同时,更应重视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同问题不同对待。下面就对后进生的教育方法谈一些看法。
一、带着一颗“爱心”去对待后进生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后进生的缺点、毛病比较多,人们比较讨厌他们。而有时,后进生就是因为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歧视、同学的嘲讽,所以被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的“关心”拉下了水。因此,教师必须有着一颗“爱心”和高度的责任心,用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身体健康上、心理素质上,爱护、培养、教育后进生。激起后进生感情的浪花,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这样学生信任老师了,就会主动向老师反映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学习情况反映自己周围存在和发生的问题,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帮助。只要我们老师对后进生高兴、信任、亲近、热情帮助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
二、了解后进生的情况和成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后进生是各种各样的,他们的表现程度,形成的原因和问题症结,各自的脾气个性和品德状况等等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必须深入了解研究不同后进生是实际情况,对后进生进行家访或将家长请到学校来参加座谈会,了解学生背后的实际情况,沟通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取得每一分进步都及时告诉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
三、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后进生往往是品德差、学习差的“双差生”。他们普遍对学习无兴趣,知识贫乏。不少甚至处于愚昧 无知的状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兼顾后进生,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把他们旺盛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上来,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没有被排斥在教学活动之外。并抓住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并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指导学习方法,一点一滴地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的兴趣,同时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后进生的学习个性,成功地巩固所学知识。这样一来,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能够学好的信心,以后加倍努力学习,把成绩搞上去。此外,还要经常和后进生谈心,并引导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一定要考虑渐进性,逐步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四、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优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摸索出了比较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相对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加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使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需要,成为自觉的学习主体。在优秀生学习成绩的取得令大多数学生敬佩和尊重,许多学生向他们而不是老师请教学习成功的秘诀,因为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总是没有同学之间相对融洽与和谐。因此,鼓励和邀请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参与后进生转化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五、要充分认识到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
我们要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我们要习惯坚持,从没有希望中走出希望,如果习惯了放弃,那就失败了。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那颗冷却的心。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老师要认识到转化“后进生”的重要意义,这既是教育赋予教师神圣的职责,也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同时也要认识到转化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以一颗爱心和顽强的毅力,耐心细致地工作,相信成效就在我们的努力中。
参考文献:(1)中学教师.(2)班主任之友
(3)教育学
(4)心理学
广西南丹车河镇中心小学任媛媛
工作之余,常听到一些老师谈及该班的后进生如何如何。据我了解,每个学校每个班的后进生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有的班多一些,有的班少一些罢了。作为班主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工作。虽然人数在班上只占少数,但他们对集体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不及时纠正他们的陋习,在他们身上消极的因素多了,日积月累,长大了,想转变他们就难了。为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了解后进生的现状
后进生落后的原因大致有:从客观上讲,多数后进生是家庭的不良教育与不良环境造成的。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常言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此对孩子的影响是较大的。例如:从小没有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上学了,其孩子多数是厌学的;呀呀学语时,父母没有引导好,而是顺着孩子的脾性,随他横蛮不讲理,入学后,多数孩子是横蛮霸道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可在家里,家长不讲究卫生,室内杂乱,垃圾纸屑随处扔,到学校,这类孩子的卫生意识大多数是差的。
每个后进生或学困生的个性差异不同。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1)应人而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位后进生的个性特点。(2)因材施教,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后进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3)对每个后进生或学困生的心理和落后的原因分别进行精心分析研究,对症下药。
二、转化后进生工作的策略
1、关爱后进生,同他们成为朋友。
班主任应该牢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关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基础和开始,教育学生的成功来源于是对学生的关爱。(1)要亲近他们、关心、体贴他们,消除他们怀疑恐惧的心理与对立情绪;
(2)教师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入情入理方能入心。(3)要转化就得先感化他们,使他们相信老师的善意,把老师当作可信赖的朋友。只有这样,老师才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老师对他们的批评,他们才乐于接受。
2、尊重后进生,尤其是尊重他们的人格
后进生的人格、自尊心老师应该尊重。他们自尊心不可轻易伤害。自尊心是后进生进取的力量源泉。
在班级处理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的问题时,班主任不能偏袒一方。最好采取谈话或个别教育的方法,对初犯者不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讽刺、挖苦他们,而是要耐心地批评教育。批评虽然是必要的,但在批评的同时,要寻找其闪光点,给予表扬。从心理角度来看,无论大事小事,后进生做了,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所以,老师不要吝啬,在日常的学习、劳动中,发现他们的优点,多表扬、勤鼓励,使其改正自己的缺点,争取进步。例如:我所带的班,有位留守儿童,名叫黄强,他好玩,不爱学习。表现在:每天两次打扫本班卫生区时,他不是值日生,可他不愿在教室早读或是给老师辅导,宁愿拿着扫把挥舞着到清洁区扫地。即使卫生区扫完了,他也不进教室
读书,非得同学请几次才进教室。进教室并没有读书,而是东翻翻、西翻翻。有时惹前、后桌的同学,学生纷纷向我告状。我慢慢走到黄的身边,用手示他到教室外,我先是批评他不听从卫生委员的安排;其次是不遵守纪律,不自觉晨读;批评的同时,我表扬他劳动积极。他在我的教育下,改正了缺点。他热爱劳动,我奖小红花给他,他得的粉红花比其他同学多。我曾对他说过:“如果你学习能象劳动这样积极,你的学习一定很好。”他数学段考考61分,到期考考80分。期末统考,他语、数都达80分以上。
3、观察后进生,要仔细认真
常言到:“一颗老鼠屎,打坏一锅汤”。在一个班级里,多有那么几颗,该班的班风可想而之了。为此,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观察就得细心、认真。对他们的每个细微的变化都要仔细观察,发现不良苗头,立刻制止,不让其蔓延;发现好的现象,及时称赞,鼓励他们继续向好的方面发展。在工作中我总结出:教师不认真细心了解后进生,就无法教育好他们。
4、后进生的思想品行要反复抓、抓反复
转化后进生思想品行时,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和精力。从细微处抓起,抓紧、抓早、抓彻底。有时后进生在改正不良品行过程中常会出现反复。如:上课不注意听,讲小话、搞小动作,科任教师批评了,仍违反;在卫生方面,尽管学校领导、值周老师、各班主任多次强调,注意保持校园的清洁卫生,不准随手乱扔垃圾,但还有一些学生乱扔。因此,老师一定不要怕麻烦,要有针对性耐心地反复抓
教育,使他们能完全改正不良品行,形成良好品德为止。该班的韦英余,覃建波等学生,在我多次批评教育下,克服了上课讲小话的不良习惯。该班黎仕丹曾两次违纪,在校门口乱扔垃圾,被值周学生检举,我知道后,对他进行严肃批评教育,还要求本班卫生委员常常对他提个醒,并对其进行监督。从那以后,他不再乱扔垃圾了。
5、关心、辅导学困生,相信他们、不歧视他们
(1)所教学生兰玉芬、兰玉林,是瑶族,居住较远,生活贫困。她俩没有铅笔时,我买铅笔和橡皮给她们。她俩写字好,我奖本子鼓励她们。在我的关心下,她们思想好,守纪律,劳动积极。她俩得我奖励的小红花也不少。
(2)新转学来的学生余志宇,开学前学校测试数学成绩24分,成绩很差,但我没有放弃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对他进行耐心辅导。做错的题,我用摆小棒的方法引导。因为我知道:后进生学习的进步或是思想的转变,是循序渐进的,需要足够时间,经历一定的过程,虽然他们不能同最好的同学比,但自己跟自己比,相信他们会有进步的。第一学期统考,余志宇由开学前学校测试成绩24分,到期考考得48分,他跟自己比,进步了。我相信,只要他同我和同学以及家长的继续努力,他的数学总会考得及格的。又经过一学期的共同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第二学期期末统考,他考得86分。虽然他的分数还不达到班级平均分,但对他而然,是取得很好的成绩了。我给期末双科都考95分以上的同学,每人奖一支圆珠笔,对他,我可例外,同样奖励他一支。他获奖很高兴。可其他学生却用诧异的眼光
看他,有的学生在嘀咕:“分数不比我高也得奖!”我说:“我们班有一位同学期末统考由48分提高到86分,大家猜猜他是谁?”学生你看我,我看你。此时,我把两学期期末统考的成绩单摆放在讲台上,由学习委员上来看,然后告诉同学们。前面嘀咕的那些同学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众所周知,转化学困生是学校工作中非常困难的一项工作,也是各任课教师比较头疼的事情,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而且这项工作的成败也直接关系到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所以转化学困生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本文就结合笔者平时的一些转化方式来进行简单论述,以期能够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要用爱和心与学生交往
“用爱”和“用心”不仅是学困生转化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但是,要想真正做到这两点并不容易。众所周知,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因为长期“被落下”而导致的,所以,要想有效转化,简单的说教以及一两次的谈话是不行的,它需要教师要有“耐心”,要“用爱”去消除学生对学习、对教师、对课程等的畏惧,这样才能在不断坚持中引导学生逐渐找到学习的兴趣点,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要用赏识的眼光去观察学生
在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其中“四颗糖”的故事对我们转化学困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四颗糖”的故事的核心就是“赏识”,也就是说,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要一味地去责骂学生,或者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学生进行说教,这样是不能让学生“信服”的,也就不利于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开展。所以,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学生,将学生身上的优点放大,进而使学生以饱满的信心去学习,同时,也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下坚实基础。
三、要给学生搭建自主展示的平台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学困生来说也是一样的,他们身上也是有闪光点的,只是我们不愿意将蒙在亮点处的纱掀开罢了。所以,在转化工作中,我们要给学生的优点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其发光发彩。比如,有的学困生擅长体育,我们就可以委任为“体委”;有的学生喜爱劳动,我们就可以委任为“劳动委”;有的学生喜欢画画,我们就可以让教室后面的黑板成为其作品展示的舞台,等等。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搭建恰当的平台,让学生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和平台,进而,逐步提高转化工作的质量。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意义深远,我们要多用一点精力、多拿出一点耐心来帮助学困生重拾学习的信心,重新走向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体。
参考文献:
一、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作为学生的直接组织者, 班主任就要按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 从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入手, 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使他们在感情加道理的方式下提高自己、转化自己。
去年, 我班有一名学生, 经常惹是生非, 跟人打架,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一个星期天, 我约他到家里, 在闲谈中我了解了他家的处境。原来他爸妈长期不和, 对孩子也动不动就打骂, 就这样, 逐步使他养成了粗鲁、泼野的性格。我听了他的述说以后, 心理很难过, 吃午饭的时候, 我为他准备了丰盛的饭菜, 让他吃好、吃饱。这件事虽然不大, 但在这孩子的心理却引起强烈反响, 从此, 他对我特别亲近, 趁机开导他并多次登门劝说其家长。此后, 凡是我给他提的要求, 他都尽心尽力去做, 学习成绩也由原来的差等生变为上等生。通过这件事, 我也深深体会到师生之间建立深厚感情十分重要。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 学生对教师就有一种亲近感, 从而对教师尊重和信赖, 这样, 他们内在的积极因素就会得到尽可能发挥。
二、一分为二看待学生, 调动其积极性
班主任如果对个别学生的工作处理不好, 就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情绪对立, 难以开展和推动班级工作。最初我出于恨铁不成钢的急躁情绪, 对后进生总是说话嗓门高, 批评言词重, 态行中走到一起现在是无法预见的。这样的处理既给了对方明确的答复, 又不至于使对方因遭到拒绝而尴尬或产生一定的思想压力。
亲爱的同学们, 相信你会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解决这类问题。然后你对他应该像对别的同学一样, 有正常的同学交往, 大大方方的, 不要故意回避或者别别扭扭, 但一定注意保持相应的距离。记住:第一, 这种朦胧的感情很美好但还不是真正的爱情;第二, 应该把这份朦胧珍藏在心里而不是表达出来;第三, 对于向你表达这种感情的同学应该聪明地拒绝。
三、男女同学间究竟该如何交往
做到“亲密有间”。按下面三点交往, 还可以培养出珍贵美好的异性友谊。
第一, 等距交往。作为一个男同学, 应对所有女同学一视同仁, 女同学也一样, 而不是过分与某一个异性同学接触。比如女团支书给班上数学不好的同学补课。我跟她讲, 你给同学补课当然好, 但是要“博爱”, 要给尽可能多的同学补, 假如你只给某一个同学补, 其他同学难免有误解。当然, 由于工作或者其他原因, 与某个同学接触得相对多一些, 也属正常。
第二, 坦然交往。本来你心中无鬼, 但就是因为某种原因, 与别人说话扭扭捏捏, 就会给别人想象的空间。落落大方最好。我以前教过一个女学生, 她性格非常大方, 当时有一个组的同学非常调皮, 但对她非常服。我有一次跟男同学聊天时问, 为什么你们对她就服气?他们说, 她对我们都很好。后来过去许多年了, 都毕业了。这些男生来见我, 聊天时, 我问, 你们当时有没有哪个男同学有什么非分之想。他们说, 老师, 不可能, 她平时跟我们谈话度冰冷, 结果造成学生抵触, 效果不好。后来, 我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就是对后进生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我曾经带过一个班, 有一名后进生, 平时爱撒谎, 经常犯错误, 但是他个子大, 班级劳动时, 他很积极。我就抓住他这个特点, 劳动结束后, 在班级里对他提出表扬, 并让他担任班级的劳动委员, 然后又多次找他谈心, 告诉他当班干部要起带头作用, 不但在劳动中要积极肯干, 就是在遵守纪律、学习等方面也要起模范作用。这样一来, 使他有了很大的转变, 不但自己不撒谎, 不犯错误了, 而且还要求其他同学也不要撒谎, 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学年末被评为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
三、言传身教, 做学生的表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为班主任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以身作则, 用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学生, 凡是要求学生做的, 我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 我首先做到上班不迟到、不早退。每天我都比上班时间提前半小时到校, 到班级里转一转, 了解一下学生到校情况, 放学后还必须到班级里看一看, 有没有早退的及学生值日情况。这样一来, 不但更多地掌握了班级情况, 而且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起了一个表率作用。班级里原来有一个爱迟到、早退的后进生, 通过班主任的言传身教从不迟到、早退了。因此, 个别好违反要求的后进生, 也就自然而然地做好了。在学校的每月卫生纪律评比中, 我们班都占第一名。
(河北省尚义县职业技术学校)
很坦然很大方, 跟大人似的, 你不可能这么去想。
第三, 公开交往。如果有一天, 你对某一个女同学很神秘地说, 今晚玉兰大道第三棵树下见。可能你去了以后也没有说什么, 无非就是问这道数学题怎么做。我是说本来没有什么, 但你偏要做出很神秘的样子, 这就不大好。大家必须公开交往, 避免客观上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后果。
四、如果两个人以前就好上了, 现在该怎么办
很简单:冰冻起来。
为学业而努力, 为前程而奋斗, 一个没有独立和自由的人, 是维护不住这种感情的;一个没有实力的人, 在社会上是站不住脚的。所以, 必须把美好的感情暂时冰冻起来, 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战场上去。
等你考上大学, 在人生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你的眼界会更开阔, 站的高度会更高。如果能重逢, 那是有缘;若不能重逢, 那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也许以前那个, 并不是王子, 可能是青蛙;也许以前那个并不是公主, 而是绣花枕头。这时候, 再让冰冻的爱苏醒, 因为人生第二个春天来了, 你可以萌发了, 可以向着自由的天空伸展枝叶开花了。
大学毕业的时候, 当你怀揣心仪已久的岗位聘书, 抱着改变命运兼济天下的鸿鹄之志, 一身轻松, 告别父母和家乡, 去自己王国驰骋的时候, 你将多么开心啊!因为经过长期的奋斗, 你已经获得了独立和自由, 你已经有一颗金黄色的挺拔茁壮的成熟的饱满的麦穗了。
摘要: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相对特殊群体,引起我们辅导员的高度重视,通常所说的贫困大学生是指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其实大多贫困生是“双困生”,即经济贫困和精神贫困。本文结合我们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针对双困生,从资助和教育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做到资助育人,使贫困大学生在经济上脱贫,精神上解困,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教育
随着贫困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大,有效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学业及生活问题,让每个想上大学的学生都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辍学,然而获得资助的学生能否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有效地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和教育工作。
一、通过资助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
要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首先要了解导致学生贫困的真实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解决。
(一)分析学院贫困生现状
我们学院的学生主要来自安徽省内,其中来自阜阳、蚌埠等地学生较多,皖北的学生比皖南的学生多。根据近几届我所带班级贫困生情况,参照我们旅游商贸系全体贫困生的构成进行分析,初步得出我们学院贫困生困难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单亲家庭,包括父母离异或一方因病或其他情况去世,约占贫困生比例的10%;第 二,多子女家庭,家中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孩子读书,致使家庭经济困难(其中我所带的11导游班有一个学生家有4个孩子都在上学,11空乘班有一个学生家庭有三个子女都在上大学。)约占贫困生总数的40%左右;第三,家住贫困山区,仅靠在家务农维持家庭开支,约占30%;第四,父母双双下岗,靠打零工,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约占10%;第五,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致使家庭经济严重受损从而导致贫困的,约占10%左右。
(二)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措施
经济困难具有多样性、阶段性。有的困难是暂时的,有的则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不同的原因造成的经济困难程度一般也不同,那么我们辅导员在对他们进行资助的时候要区别对待,对于特别困难和长期存在困难的应采取力度大、金额多的资助,对于突发性或一般贫困的学生我们应采用临时性的补助等方式。
我们学院非常重视贫困学生的资助问题,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资助体系,这给我们辅导员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奖学金。我们学院在奖学金方面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院长奖学金、学院励志奖学金、宣酒企业奖学金等。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仅认真贯彻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评定国家奖学金奖励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学生;评定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资助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院还设立了院长奖学金(2000元/生/学年),学院励志奖学金(分为一、二、三等奖)。各类奖学金学院每学年评定一次,并且金额数量较大,所以辅导员要 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特别是贫困生更应该争取这些获奖机会。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这种机会更倾向于贫困生。
2、助学金。学院的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宣城市市政府助学金、学院助学金和宣酒、生信铝业助学金,以及学院食堂笨笨熊助学金等。除了国家助学金、学院助学金以外,我们学院还受到了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了使学生在校安心学习,2012年宣城市政府给予我们学院一百万助学金,地方龙头企业宣酒集团和安徽生信铝业等企业也给予学院学子大力经济支持,帮助我校贫困生解决了实际困难。国家助学金实行的是按月发放,对于前面分析的第一、二种情况导致贫困的学生,即单亲家庭,多子女家庭(家中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孩子读书)致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助学金评审中要特别关注他们,确保他们在校学习期间有生活费。
3、助学贷款。帮助贫困生办理助学贷款是解决他们完成大学学业的有效途径。在国务院、教育部和各级政府的正确指导下,为贫困生办理助学贷款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确有困难的学生,如前面分析的第一、二种情况导致贫困的学生,即单亲家庭,多子女家庭(家中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孩子读书)致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院资助管理中心积极帮助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是实行一次性发放的,通过办理助学贷款可以很好地解决贫困生的学费和住宿费困难问题。
4、减免学费。学院本着人性化管理的原则,对来自西藏、青海等地区的学生;父母均已去世,无经济来源的孤儿;突发事件(特大 灾害、意外事故等)或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经济收入急剧下降,无法解决其在校期间的学习费用等情况的学生,实行了学费减免。
5、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学院考虑一方面鼓励学生养成勤劳刻苦的习惯,另一方面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困难,为学生提供了诸多勤工助学岗位,如设立宿舍管理委员会楼长层长、图书馆、机房等管理岗位;开展清除校园杂草等劳动;还鼓励校园超市、校园餐厅等场所为学生提供劳动岗位。学院通过管理和劳动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前面分析的第三、四种情况,即家住贫困山区,仅靠在家务农维持家庭开支;父母双双下岗,靠打零工,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的学生,采取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的方式,给予经济上的补助,为他们解决在校学习期间的基本生活费,并提高贫困生自食其力的能力。
6、临时性补助。对于第五种情况,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致使家庭经济严重受损从而导致贫困的,可通过临时性补助来解决。学院还对食堂菜价进行随时监管,在学生中展开调查,如果菜价较高,而且是受季节性地或市场物价的影响,学院还会对学生发放临时性补助,帮助学生渡过难关。
7、“绿色通道”。每年新生入学时,学院都会设立“绿色通道”,为贫困生进校学习开“绿灯”,采取先入学,再缓缴学费、减免学费等,对于所有不能按时交纳学费的新生,都可采取“绿色通道”实现大学梦,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学院有效地实施这些措施,鼓励他们自强自立,通过竞争获得奖学金;通过勤工助学达到自助;通过助学金等改善学习、生活的环境 和条件等。学院提供的广泛的资助平台,实现了贫困生的有效资助。
二、教育提升贫困生的精神境界
助学不是简单的“扶贫”,要贯穿“育人”的思想,学校的目的是培养人。一方面是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学生不因经济困难影响学业或辍学,另一方面是在资助过程中,把经济上的资助同思想上的教育引导、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相结合,帮助贫困生不仅在经济上脱贫,而且在精神上解困。
(一)加强思想教育
辅导员对贫困生要在思想上给与正确指导。俗话说,扶贫贵在扶志。扶志就是引导贫困生正视困难,培养自强、自立精神。贫困生问题不仅是钱的问题,在给予他们经济资助的同时,更要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精神扶贫”。工作中,辅导员教育引导他们正视生活上的困难,认识到困难也是一种磨练,是培养挫折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契机。告诉他们:贫穷不是自身弱点,更不是缺点。一个人要成才不仅体现在经济实力上,更要表现在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知识上。经济上的贫困只是暂时的,而知识上的贫乏和精神上的贫瘠才是可怕的。同时,在贫困资助宣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贫困生所提供的证明材料要真实可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责任意识教育,要把握好金钱的诱惑和诚信品质的塑造。
(二)注重心理疏导
由于经济压力大、日常生活拮据,导致不少贫困生心理状况复杂,心理障碍增多,主要表现在因家境贫穷,自感低人一等的强烈自卑心 理;由于家境贫寒,昂贵的学费通常是家长借贷而来,担心家中欠债增多,害怕家里再发生意外等焦虑心理;不愿打开心扉,不愿与别人交谈而形成的孤僻冷漠、不合群等悲观消极的压抑心理等等。因此,建立与学生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伸出援助之手时,要出自真心,是真心相助而不是施舍,贫困生是迫切需要经济上的资助,但更需要别人特别是辅导员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走近贫困生,主动和他们谈心,学习上多鼓励,生活上多关心,各项活动多邀请,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压力。另外,通过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教育同学之间应多关心,在思想上、感情上与贫困生坦然相处,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从而减轻心理负担,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三)强化感恩教育
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好,资助种类繁多,金额巨大,在学生中资助覆盖面广,我做了一下统计,我所带的11级学生中,仅仅大一一学年,班级中大约有60%的学生获得过资助,资助的等级和次数不一。这样就造成了有部分贫困生认为:国家给予他补助是应该的,就因为他贫困资助就必须给他,这种“等、要、靠”的思想严重。少数受助学生几乎没有感激国家和社会的相关政策的思想,不珍惜学习机会,不懂得感恩社会,更不用说是回报社会了。我们关爱贫困生不能变成纵容和溺爱,在贯彻和实施国家资助政策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感恩教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乌鸦都有反哺之情,更何况人呢?辅导员要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谦虚之德,有敬畏之心的人。受助学生要铭记在自己困难时,别人的援助之手,要感谢党和国家的民生工 程。激励学生要刻苦努力学习,要学会感恩,将爱传递,用爱心回报社会。
我们相信: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伴随党和国家对教育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关心,伴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贫困生工作会更上一个台阶,贫困生们的大学生活将会更精彩。
参考文献
[1]高开华
[2]曹士东
【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推荐阅读:
如何做好施工单位的结算工作10-23
如何做好形势下的民政工作06-09
如何做好班长工作07-16
如何做好水保工作07-22
如何做好政工工作10-02
如何做好编辑工作?11-20
如何做好招聘工作12-04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农村低保工作06-07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07-01
如何做好企业档案工作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