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法

2024-10-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体育教学法(精选8篇)

体育教学法 篇1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体育教学论文(教学论文,体育),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教学论文(教学论文,体育)1

摘要:我们通过教学实践、调查访问、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后,分析了中学生中长跑的主要心理障碍:厌倦、恐惧心理;怕苦、怕累心理;自卑、轻视、爱美心理;骄傲自满等心理。再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中学体育长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情绪和性格类型倾向以及意志品质状况的调查结果

我们将事先印好的情绪及性格类型倾向调查问卷和意志问卷,按问卷的实施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为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我们分别对研究对象相隔4~5个月之后,进行重测检验,并随机性地对部分受试者及其周围同伴进行了调查访问,以提高问卷的可信度。情绪及性格类型倾向调查问卷把情绪分为稳定型,中间型和不稳定型三种;把性格分为内向型,中间型和外向型三种;根据年龄常模计算问卷得分并转化为标准分,然后根据标准分判定情绪及性格类型。意志问卷按性质分为六种类型、五种状况:即劣、差、及格、良好、优秀。通过女生和男生的调查结果,我们看到研究对象的情绪类型中,男生不稳定型占28.68 %,女生不稳定型占28.30 %。在实际观察和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情绪不稳定者,对待中长跑学习常常表现出焦虑、紧张、易怒、忧郁。尤其在中长跑考试的前夜,往往因多虑而睡眠不好,情绪反应强烈,严重影响了中长跑的练习和测试成绩。这种不良的反应,无疑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不利和有害的。从女生和男生的调查结果反映出,研究对象的性格类型中,男生性格内向型占14.72 %,女生性格内向型占16.98 %。性格内向不爱活动,对中长跑学习抱有消极、机械、被动的态度和缺乏持之以恒等,严重影响中长跑的学习和自主锻炼。

通过女生和男生的调查结果,我们看出研究对象的意志品质状况不佳,实际考察也是如此,他们往往表现出怕苦怕累,一点点困难也无法克服,有甚者在课中假装身体不舒服,而逃避中长跑,这种现象在中学生身上表现更为严重。

(二)中学生中长跑出现上述心里障碍的成因

1.认识和发展障碍。刚进中学,学生对体育知识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运动锻炼凭直接兴趣参与以后虽然逐年有体育理论知识要求学生了解或掌握,但由于广大体育教师忽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正确动机的培养,所以,学生的认识较盲目,他们不懂得中长跑对其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对意志品质的锤炼作用,亦不了解中长跑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和一般的自我处理跑动中的难受感,特别是极点时的艰难感受易形成条件反射,造成极强的心理负效应,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中学生心理上不成熟,依赖性强,意志品质差,也制约了学生对中长跑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往往仅凭外界的压力(老师的压力体质测验升学考试等)进行锻炼,内心极不情愿。

2.对动作技术结构不够重视。由于受上课时间因素所影响,部分老师一开始只重视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而忽视了动作结构的经济性和实效性,如果错误动作一旦定形,不仅对学生进入成年后发挥最大运动潜能,延长运动寿命,创造成绩非常不利,而且由于青少年的骨骼承受的压力和肌肉拉力的功能不及成年人,骨骼容易造成变形,甚至畸形。青少年在开始接触中长跑时,对中长跑的技术结构动作要领模糊不清。

3.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的原因。体育教学中,由于练习的内容缺乏新意,讲解语言单调、贫乏,动作示范不够规范、正确,没有吸引力。另外,练习手段的重复雷同,运动负荷波动大,使学生感到体育课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恐惧心理。

4.忽视放松运。大部分老师都知道运动过后应做放松运动及放松运动对运动成绩提高所起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上课时间的限制,往往忽视了放松运动。做放松运动其目的是通过放松活动使身体各系统由剧烈的活动状态独步过度到安静状态,减轻疲劳,促进恢复过程。剧烈运动后,如果不做好放松活动就停下来,容易造成暂时性脑贫血而产生头晕、胸闷、恶心等不良反应,甚至会发晕倒(休克)现象。长此以往,还会造成肌肉失去弹性,影响成绩的提高。

二、结论和建议

(一)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必要的锻炼技巧教学时要讲清楚中长跑锻炼的作用和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充分理解中长跑的实用价值,定能树立长久的动机,并能积极地进行中长跑锻炼。在中长跑的练习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肌肉酸疼动作迟缓的“极点”现象,容易使意志品质本来就薄弱的中学生产生动摇,甚至退却心理因此,在练习前,教师必须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极点是跑动中正常的生理反应,是身体各器官不适应的表现,是运动系统内脏器官的需氧量与供氧量的矛盾所致,即供氧不足而引起动力定型的暂时紊乱极点产生时,要继续坚持,同时减慢跑速,加强呼吸特别是深呼气,继而出现“第二次呼吸”,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而深长,动作重归于轻松,不适感逐渐减轻甚至消失,信心倍增。另外也必须教会学生放松摆臂呼吸节奏体力分配等技巧,以及意志品质对中长跑水平的巨大影响及其反作用等知识,使学生树立中长跑不仅是身体素质的锻炼,也是毅力精神品质的锤炼。

(二)使学生建立一个正确动作结构的概念。

青少年在开始接触中长跑时,结构动作要领模糊不清,所以在开始上课时,即第一次上中长跑课时,应该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一个正确动作结构的要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模仿相结合进行。特别强调动作结构合理的重要性,密切注意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的动作结构,当出现错误动作时,应及时给予提醒纠正,直至形成正确动作定形。

(三)提高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应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制定教学训练计划,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努力创造活跃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良好的、兴奋的心态下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帮助她们克服困难,树立良好心态,使他们的体能在学习和训练中得到逐步改善和提高,逐渐适应大强度的学习和训练。

体育教学论文(教学论文,体育)2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各地、各校以及教师都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在这个广阔的空间内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一、追求开放多样的教学内容

1、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

根据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要多样化,一般不少于三个项目,各项目的时间安排不宜过长,组织教学要紧凑。即使同一内容的教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在30米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变换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种姿势的起跑、抢物跑、折线跑、过障碍跑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2、做到教学内容游戏化

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较难的技术,是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把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的改造,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进行游戏化改造,学大雁排排队、推火车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3、做到教学内容循环化

教学内容的单一重复有利于掌握一定的动作技术,但是也易引起学生厌烦,我们可以对多个内容进行一定的循环,每节课可以从不同的点切入,每节课的切入点要有一定的联系和提高。这样每节课渗透一点新的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4、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

许多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我们的教学内容设计的主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一次郊游,走在平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抬腿跑;过独木桥――两手侧平举,足尖跳;盘山道走――曲线行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引用学生日常玩耍中对教学内容有帮助的活动,如,打沙包,跳皮筋等。

二坚持教学方法的创新完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教学形式要多样,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例如,分组轮换、小组合作、竞赛、展示互动、探究讨论等,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学主题要多角度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童话故事,针对这一点进行情景教学,课上先把学生的思维引入童话意境中,再渗透教学内容,可以使单调的学习变得有声有色。主题还可以是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电影,生活中的某一个场景等。

2、教师言行要有魅力

教师形象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通过一节课,学生就能判断这位教师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而教师形象主要靠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采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的组织方法。在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和挖掘其中的内涵,使自己的言行更加贴近学生,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魅力。

三、丰富教学手段以激发兴趣

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就像舞台上的道具对于演出效果所起的作用一样,多种教学手段的介入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

1、视觉的刺激

图片是最直接的视觉刺激,它具有逼真、形象、美观、新颖等特点,多变的图片不断地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刺激学生活动的欲望。我们还可以把活动场地安排画在纸上,来帮助小学生理解授课的意图。

2、多媒体的运用

适当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精心设计一些多媒体课件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这个课件可以是有关技能学习的,或者是体育常识方面的,也可以是体育欣赏方面的,那具有代表性的画面、优美的艺术造型、简明的文字显示加上生动的语言解说总能给学生以深深的触动。

3、听觉的变换

除了哨音,可以通过音乐、小号、鼓声来对学生产生刺激。如学动作时,播放点有节奏的音乐,会让学生耳目一新,取得好的效果;比赛时,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气氛,用小号和鼓声来加油助威,所有的学生都会身心愉悦的此外,在场地和器材方面也要多下功夫,注意开发设计,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总之,只有抓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需求,让他们真正喜欢上体育课,就抓住了新课程的本质,也必能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我们的体育课也因此而永葆生机。

体育教学论文(教学论文,体育)3

摘要: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是我国现今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目前,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真正落实体育新课标,必须作具体分析,要考虑主、客观的诸多因素,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字:小学体育农村素质教育

体育课的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因此,体育教育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人才,如果没有很强壮的身体,就不能担当起如此重任,所以,搞好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是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各级领导及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重视这个问题,要让广大农村青少年从小健全地发育身体,成为祖国建设的合格人才。

一、目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重多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了很大的比例。那么,农村小学的体育课教学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对体育课的教学以如何开展“素质教育的呢?这个问题我作了一些调查和了解。首先谈谈我们学校的情况:相比而言我校领导对体育课的教育教学十分重视,而绍兴20xx年又将举办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在刚刚结束的全县中小学生我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相比上年总分翻了一番,位列钱清学区同类学校中位列第一,名次也有大幅度的提升,还有去年的全县广播操比赛勇夺桂冠。尽管这样,我认为我们学校的体育师资力量仍然比较差,没有一个体育专业毕业分来的教师,所以,在体育教育教字上还有一定的困难。经过深深地思考,我总结出如下几点当前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

1、场地器材落后不实用

学校体育方面投资少,存在着器材品种及数量不足的状况。使用的体育器材,基本上是旧式器材,而且大多数器材的品种和规格成人化不适合中学生使用。有的器材体积又大又重,学生搬运困难,长期不使用像跳箱、山羊,只能充器材数量,即使有些器材能使用,个别体育教师又怕麻烦或出现伤害事故,也不使用。器材的短缺,致使体育教学不能很好的执行,直至影响教学质量和锻炼效果。另外,场地设施影响也很严重,除了篮球场,其它的活动场所都是黄土地,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弱。上体育课又都集中在同一时间,几个班挤在一起,场地小,器材少,教学很困难,效果自然就差,久而久之老师的积极性也没有了,学生的兴趣也淡化了。

2、教师治学不严谨,态度不端正

由于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还把学科分成“三六九”等,每个学科的工作量不同,补贴待遇也差很多。体育教师除承担正常的体育课外还要组织每天的“两操”课外活动及兴趣小组活动,工作量大责任多,钱少地位底。有时学生还不好管理,长年超负荷运转,倍感压力很大。工作得不到重视,前途一片渺茫,日积月累教学态度就会发生改变,上课不再积极,备课不再认真,教学不再探究。更有甚者人生消极,对待学生态度冷漠,不闻不问,上课“放羊”,教案不写,课不备,误人子弟,混日子。

3、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宣传力度不强,普及不够广泛,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升学考试也停留在表面,单一的体育考试项目选择不能激起运动热潮,反而遏制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繁重的学习任务挤占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身心疲惫的学生已无运动的心情和活动的兴趣。

二、体育课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针对这些因素,我觉得农村的体育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开展:

(一)、转化提高领导和体育教师思想,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学校领导者要更新观念,不以应试教育的标尺来衡量学生,而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重,舍得在体育设施上加大投入的力度。着力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而广大的农村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美学、音乐、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就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融化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二)、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扩大活动空间

场地和器材对于体育教学,就好比一位家庭主妇离不开柴米油盐一般,进行体育教学,场地首要条件。但摆在许多农村学校面前的现实情况却是活动场地小,不规范,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基本需要。这样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尽量在场地问题上多想办法,如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有些教材内容,能在校内进行的,就安排在校内,校内不具备教学条件的,就安排在校外,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条件,有计划的组织教学:如利用乡间公路或小道,根据教学内容和运动量,改变路线组织越野跑;利用周围的小山组织蹬山、爬山等教学;利用小河的石块投掷手榴弹、铅球等教学。这样做,既解决了场地器材短缺问题,也完成了教学任务,更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要创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律、自控、自评的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在设计活动时,坚持趣味性原则更显其重要。设计的活动生活化、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例如斗鸡游戏活动时,设计成学生喜欢的揉道的情景,学生们活动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否则枯燥的斗鸡活动会令学生们感到乏味。如在立定跳远活动中,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跳圈活动,学生就会感到今天上的新的内容,会感到非常新鲜和好奇,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等等。农村中小学学生非常喜欢游戏,所以游戏应该是我们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游戏式体育来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根据不同的游戏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来全面地发展学生。通过活动和游戏去对学生进行教育,往往比空洞的说教,枯燥的文字、抽象的理论更有教育实效。

农村体育教学工作的成功开展非一日之功,我们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体育教学方面的经验还很欠缺,工作还不够扎实,我们在体育教学工作方面仅仅是站在了起跑线上而已。今后,我们一定会更努力地去工作,立足农村,把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刺。

(四)、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

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

总之,学校应按国家教委的规定开设课时,培养每个学字自我锻炼、自我保健能力、良好的耐力、速度、力量、灵巧、柔韧等体能素质及自我调节能力。教师应深钻教材,认真备课,明确教材的要求;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身体发育情况以及已有的操练基础,把每一节课都准备得很充分,很周密,同时要结合体育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大春:《体育(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

体育教学法 篇2

关键词:体育教学,目标引领,体育教学

0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 针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方面的深入改革, 这就形成了体育课程老师需要面对全新的教育课程, 也要接受新课程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在教学过程之中形成全新的教学情境变化, 这就促进了在体育教学环节中, 对于新的教学大纲的全新教学目标确立, 真正在课程中落实教学工作质量, 这都是目前在体育教学中需要迫切解决的相关问题, 对体育课程是否上的好一个衡量标准, 本文从让体育教学目标引领体育教学出发点分析。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之中, 如何进行科学的教学目标确立, 以正确的教学态度作为引导, 以教学目标作为引领教学的实用工具, 加强教学质量检测工作, 围绕着体育教学与学生素质提升为重点展开研究, 以教学目标作为引导方向, 实现优化的体育教学形式, 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1 深化对于年纪教材以及教学大纲研究, 生动恰当的实现课程目标

体育教学课程的制定是需要以节为制定单位的, 教师能够综合一个学期或者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任务, 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的详细要求, 合理的应用教学选择, 实现教学内容设计, 在清楚的知道每节课在教学单元中所处于的教学层次, 能够清晰的知道在知识内容上, 要让学生清楚什么观点, 在实际技能方面完成教学交往, 在教学情感方面需要如何掌控, 让学生了解实际教学中的教学重点, 这些知识掌握都要在心中有比较清晰的教学思路。对于教学目标要能够恰当合适的提出, 这样的目标确定是要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的, 在能够保障切实执行的基础上, 学生能够真正的接受。因为一旦教学目标提出的过高,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可能达到, 而偏低就没有真正的教学意义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目标是需要坚持健康为第一标准, 应用到体育课程中以锻炼身体为主, 通过良好的教学内容设计, 实现最好的教育模式, 应用方法与形式结合, 参考到学生的兴趣、能力、切实的实现教学目标。

2 在教学目标中对于操作性以及观察性的注意事项

拥有良好的教学开端是课程成功的开启, 能够对于教学目标最大程度的实现, 就必须要注意到, 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教师的教学信息发布。教学过程中, 年轻教师要能够根据传统中的优势教学经验出发, 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步骤中取得教学成效, 运用恰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 这是具有操作性和观察性的注意事项, 才能够被学生所接收。

3 在实现教学目标中要善于提示学生

我们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而不要用目标去硬套学生的思维。研究表明, 现阶段的少年儿童, 普遍倾向于接受暗示性的教学方法, 而对直接灌输和命令式的教学方法不乐意接受, 有时甚至产生反感, 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他们愿意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 去做、去玩、去体验。因此, 在实施教学目标的过程中, 应该强调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 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要让教学效果在课堂相互探究、展示、评价活动后得出。

4 对于教学效果的实现需要时间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能否收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应与其知识性学科相区别, 情感目标和人际交往目标, 需要在课后延伸和家长社会的协同配合, 如果要求在课堂上立即见到成效, 则是“形而上学”。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 体育课尤应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来展开教学教研活动。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时, 已经考虑了上课时要做到的几方面, 教师在上课时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树立目标意识, 逐步学会按照目标要求主动学习, 自我论断评价, 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全部掌握目标, 这已成为整个教育诸环节的关注点, 它体现了教育面向未来的实质, 体育素质的培养是关键, 运动能力的培养是重点, 终身体育锻炼是途径。让我们的少年儿童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 能学会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会适应环境与抵抗疾病的能力;让他们能尽早做好适应未来的必要准备, 尽早形成团结协作、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的精神, 尽早练就终身从事体育的本领, 这就是体育课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必须认定的教学目标。

5 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允许矫正以及补充

对于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 与最后的教学成果有偏离的情况, 我们可以切实做好相应的补救措施, 以实现在教学中人人都能够学会教学内容。尤其对那些和教学目标相差比较远的学生, 必须有针对的进行帮助和补充, 在能够达到基本标准的基础上, 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这对于体育教学目标实现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让体育教学目标引领体育教学呢?这也必须能够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之后, 有矫正和补充的机会, 这也是体育教学过程需要应用的方式方法, 在矫正和补充过程中要对如下几个方面有所注意:

首先矫正补救要及时。体育课是一种技能课, 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如果错误的动作得不到矫正, 那么就会不断地复习错误动作, 进行掌握错误的动作, 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必须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初期———泛化阶段, 帮助学生矫正错误。矫正的最好时机是紧跟评价后进行。作为老师, 要会分析产生错误动作的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寻找到最佳的矫正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当然其它的一些与五大领域目标背离的也是一样需要矫正的。

其次矫正补救要因人而异。如果在前四个环节中, 我们的教学是有效的话, 那么需要矫正补救的可能是三类学生, 一是体能体质弱的学生, 二是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 三是智力心理存在障碍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存在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我们在矫正补救时, 应当区别对待。比如, 对于体能体质弱的学生, 我们需要矫正的是动作的掌握, 需要补救的是循序渐进地提高身体素质。

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开展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 教学目标还要规范, 还要去创造, 因为规范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造才能显示学生的个性特长, 两者都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 我们将从两方面结合起来, 使目标教学更符合教学规律, 开创高质量、高效率的新天地。

6 结束语

体育教学法 篇3

关键词:快乐体育;指导思想;设计要求

当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浪潮中,体育教育作为一窗口学科,许多因素制约着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我不断尝试寻求一个适合农村学校体育授课模式,吸取不同学科的教学经验,建立一种体育教学模式。下面谈一下我是如何组织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

一、“快乐体育”教学法的指导思想

“快乐体育”教学主旨是寓教于乐,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让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充分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以保障课堂学习效率。

二、“快乐体育”教学的设计要求

体育课设计不能千篇一律,教学内容一定要丰富,以发展体质和体验运动乐趣作为出发点;以浓厚的兴趣、坚强的意志、适宜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自身行为,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愉悦、愉快、和谐的情感与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练习活动。

1.充分利用现有器材,提高利用率

立足学校实际,根据器材的分布,教材的变化,除了做发展身体素质的跳绳、仰卧起坐、徒手动作等动作练习外,还可以做单、双数相间的绕人运球、行进间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用沙包进行抛接练习等,合理利用现有器材,充分发展学生体质。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练习中体验愉悦,享受运动快乐。

2.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运动场地

在狭小的运动场地中同时有几个班级上课,如何增大学生的活动范围,提高场地的利用率。我们可以利用队形的合理调动,适应不同的场地,如,可以在走廊过道、花池等处安排做准备活动。也可以利用学校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物,做自然地形跑、绕树交叉跑、跑楼梯、纵跳摸高、靠墙手倒立、画地功垒等,顺其自然,充分利用场地。

3.创建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

选取不同的练习项目,采取不同的练习方式,将体育教学活动设置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引进当地传统民间游艺,使体育活动项目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于自由和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流连忘返,发展技能。

4.提高运动参与度,增强课堂实效性

在体育中教学中,分不同阶段制订合理教学目标,不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乐学精神,提高教学质量,而且面向终身体育来发展体育素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活动中,达到在愉悦中求发展的目标。

三、“快乐体育”教学的组织实施途径

1.快乐体育以学生的乐学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创新教法,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乐学组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教学目标的确定、学习计划的组织,还是教学环节的确定与调控,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自主选择练习方法,使练习的形式多样化,达到自我锻炼、自我体验乐趣的目的。

2.采取不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与学习的进度要由学生自己决定,充分发挥学生现有的能力去享受运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产生学习的动机,不断提高享受运动的乐趣和能力。

3.合理搭配教学进度,选取适合学生心理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搭配得当,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实行多次重复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表象的形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科学安排运动负荷,由小到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生不仅身心得到锻炼,个性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除上述之外,教师还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自学自练能力的培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都是“快乐体育”教学的组织实施途径。事实证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教学论文 篇4

摘要:体育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竞争意识等。加强体育游戏教学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本文着重研究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体育游戏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体育;游戏教学;作用;运用

研究表明:对少年儿童来说,尤其是年龄小的儿童,交往活动是在游戏中开始的,可以说游戏是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正如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可见,游戏对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性所在,基于此,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大多教师都在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游戏活动,如何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法,体育游戏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实现师生间的互动教学,并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目前,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产生了极的影响,并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本文重点研究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体育游戏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一、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因为有兴趣儿童才愿意去参与活动。体育游戏往往来源于生活,贴切生活,有利于激发孩子们探求美好生活的`热情。他们在游戏的情节之中扮演各自角色,更好地体会、认识生活。如游戏《大鱼网》,一部分同学扮演围网捕捞的渔民,另一部分扮演活蹦乱跳的鱼儿。孩子们在游戏设计的精巧情节中,体会了捕鱼的过程,了解了渔民作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体验了渔民辛勤劳作的生活。

2、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以游戏的方式存在,重视对象、体验、快乐,强调了自由、开放、不断创新,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交往的社会性,重视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摆脱了传统的以竞技项目和注重技术教学的教学模式。体育游戏式教学过程不再是单一性的,而是丰富的、对话的、开放的、快乐的,是以快乐体育为主的,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为目的的教学。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竞争意识是现代人重要的心理品质。竞争性体育游戏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竞争性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竞技比赛,比赛是表现竞争性最为直观、最为激烈、最为清晰明显的社会现象。游戏精神就是鼓励学生全力以赴,尽全力克服困难,达到胜利目标。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体育游戏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的有利手段。

4、有利于消除疲劳和娱乐身心

在体育课结束部分来进行放松性游戏,以此来转移学生兴奋点,消除学生上课的疲劳,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同时娱乐身心,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之余,有了更好的娱乐效果,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在体育准备活动中的运用

为了充分活动开学生的身体,激发学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得做做准备活动。此阶段游戏的运用分为两种,即一般性准备活动中的运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中的运用。前者是指全面活动身体,克服惰性,逐步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如采用“贴膏药”、“网鱼”等游戏,此类游戏容易组织、容易理解、而且效果不错。而专门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与完成基本部分内容有关的韧带、关节、肌肉,以及系统机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2、在上体育课过程中的运用

体育课程中,教师可根据小学教材内容、教学任务有针对性的运用体育游戏,对促进学生运动技术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首先,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作为运动技术的基础,而游戏又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其次,在游戏技术运用中,许多动作都必需经过反复练习之后,才能建立一定的动力定型。通常学生在练习此项运动时会感到枯燥泛味。如果采用比赛的游戏形式来练习此项运动,则很容易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在体育课结束时的运用

在体育课放松整理活动中,经常采用趣味性较强、运动负荷较小的游戏来练习。让学生在游戏活动后身心上得到放松,从运动状态逐渐过渡到安静状态。如“哈哈一笑”、“掷鸡毛比远”等体育游戏。总之,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不但可以发挥准备活动的作用,还可以达到消除疲劳、放松身体的目的;诱导学生参与体育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三、小学体育游戏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游戏的组织工作十分重要,常常因为对游戏的组织工作不够周密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游戏的组织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细致的考虑,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如何用最省时间的方法调动队形;如何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不同性质的游戏应该采用什么不同的队形;如何分组;分队比赛的游戏,当学生人数不等时如何处理等等。对不适合体弱和病残学生参加的游戏,可组织他们当任裁判工作。

四、小结

体育教学随笔之阳光体育 篇5

初中学生心里的世界往往都是很美好的,没有谎言,没有阴暗,没有勾心斗角;而学生心里的体育运动,也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阳光,这种孩子般天真的愉悦感受,来自于人类运动的天性,来自于运动本身积极向上、健康的本质。哪怕在他们的脚下是并不平整的操场,在他们手里玩的是并不时尚的破旧体育器材,这些都丝毫没有影响着他们对体育运动的渴望和由此带来的快乐。

既然学生眼中心中的阳光体育运动如此让人向往,令人享受,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是否应该在笑语之后,思考一些什么,或者能够为学生们的笑声增添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呢?我认为孩子们需要的是一点点自由,一点点无附带压力和条件的自由活动时间而已。

如今的孩子们,在深重的升学压力、应试压力面前少了许多笑脸,即使给他们一些课堂内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这种附带着压力和条件的活动又怎能让孩子们舒展了眉头去开怀的活动?

体育教学法 篇6

2013-02-26 15:14 来源: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 教学环境 影响因素

论文摘 要:众所周知,学校体育教学环境是保证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包含的因素进行分析,给出了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对于体育教学的主要影响,有利于学校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

对于正常的教学来说,其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与之相关的教学环境,我们知道,教学环境的好与坏对教学活动地开展和教学质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学需要在某些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才可以进行,因此,科学而又合理的体育教学环境是保障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基础,是体育教学的工作顺利完成的关键。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学的环境主要有物质和心理两个方面,其中,物质环境主要包括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以及体育场地器材等,而其心理环境则包括有校园的体育文化、体育教学的课堂气氛和体育教学的人际关系等。

一.分析学校体育教学环境所包含的分析

在学校体育课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在一定的教学规律指导之下,依照学生们所具有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体育的基础状况,在已经具备的学校体育教学的条件下,进行、组织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从而帮助学生们培养自身的体育兴趣和体育爱好,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所以说,学校体育教学的环境是体育课实施以及提升的基础。从系统观点上来说,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主要包含的因素有:学校体育教学所具有的人员要素,学校体育教学的信息要素以及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施条件的要素。其中,学校体育教学所具有的人员要素主要是指参与学校体育教学的体育老师以及各级各类的学生们;学校体育教学的信息要素是指学校体育教学安排的教学类计划、学校体育教学的标准以及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等;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施条件的要素主要指在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的体育教学的时间、体育教学的空间以及体育教学中需要运用的器材设备等。

二.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一)体育教学中的自然环境对于体育教学的影响

在体育教学中,其自然环境主要指的是在体育教学场所中的空气质量、教学过程中温度的高低、光线的强与弱以及声音的大与小等。这些因素能够对老师以及学生们的身心行为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使得他们在生理上出现不同的感觉,产生一些情绪、形成某种情感。例如在室外的场地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比较炎热的夏天,由于高温度以及强光线会极大地降低学生们的体育热情,这个时候如果把场地换成绿树成荫的环境,老师与学生在该环境下进行一定的体育教学内容,会又舒适以及凉爽的感觉;同时,由于光线对于体育教学的开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室内等场所进行一定的教学内容时需要拥有较为合适的照明与光线,但光线既不能太弱也不能够太强,如果太强或者太弱,都有可能引起学生视觉上的不适,从而引起类似于眩晕等的严重症状;噪音也会给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讲解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带来比较大的困扰,我们通常所说的噪音主要是指某些令人烦躁或者不愉悦的声音,噪音会刺激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而使人产生心烦、不安、注意力不能够集中等行为,从而影响到体育的教学质量。

(二)体育教学中场地设施对于体育教学的影响

一般来说,体育教学所需要的场地设施主要是指组成学校的物质环境的因素,它是体育教学行为能够进行的必要的物质基础,标准化的体育场地以及充足性的体育器材是保证体育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对于任何体育教学的内容来说,其开展过程都需要在某些场地上进行,也就是说,各个项目都需要具有相应的场地才能够进行一定教学以及学习任务,对于不同项目来说需要具有不同的场地进行一定的教学,当然某些场地是能够共用的。

(三)体育教学中心理环境对于体育教学的影响

体育教学中的心理环境是由校园的体育文化、校园的体育教学气氛以及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构成的。和谐而又融洽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校园中人际关系构造的基础,活跃的教学气氛能够让老师体验出工作过程中的乐趣,让学生们感受到在学习过程中的快乐。这些对于创造美好而又和谐的体育教学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以及体育教学的效果的重要推动作用。

三.结语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发现,体育教学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学校需要对其设计一些长远、科学的规划,正确建设出具有一流水平的体育教学师资队伍,更新体育教学的方法以及体育教学的手段,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科学地编写相关的体育教材,完善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以便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培养一些具有高技能、高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军,周宗惠.再论体育教学环境的调控和优化[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1,(01).

[2]吕岩荣,王宏启,李光宇.试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6,(11).

[3]李璧亮.优化学校教育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气氛[J].中国教育学刊,2002,(06).

体育教学法 篇7

一、明确何为体质健康

我们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 体质健康并非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身体素质, 它同时涵括了三个方面: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生理即指身体素质;心理则指健康的情感、意志、性格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社会适应则指对内外界环境的适应, 包括社会环境、生活事件和疾病适应。可以看出, 唯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习惯才可生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 体质健康也强调了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包括人际关系、团队精神等。对于这些盲区、误区我们必须加强重视, 将其渗透到体育教学及课程设计当中。

二、拓宽传统体育教学内容

中学体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课大多抽象、深奥, 且系统性不强。例如, 对初一学生讲人体的ATP、CP、葡萄糖、脂肪氧化供能为时过早, 学生也难以消化吸收。实践课包括队列队形、基本体操、跑、跳、投、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双杠、民族传统体育、篮球及韵律体操和舞蹈等。然而, 师资力量和场地设备的限制常常使体育课沦为“放羊课”。

即使在各方各面得到满足的情况下, 传统的教学效率亦难以令人满意。一节体育课30-45钟, 理想状态下练习密度为40-45%, 运动强度指数为1.4-1.5, 那么即便按照标准的一周三节课来计算, 有效运动时间亦不过45分钟, 而大多数中学“唯分数论”而大肆砍掉体育课。

此时此景, 我们须拓宽教学内容、改善课堂设计以提升效率, 论述如下:

1. 理论教学内容需增强其趣味性

传统的体育理论教学存在三大问题:内容不适、趣味不足、效率不高。这三点使得体育考试成为学生的另一个包袱。内容不适主要指部分理论内容过于专业化、繁杂化, 学生难以消受;趣味不足则指教学内容难以符合中学生活泼易动、喜欢猎奇的心理特点, 使得学生厌恶理论课, 阻碍教学;效率不高则指理论课往往枯燥无味, 学生吸收效率颇低, 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针对此三个特点, 我们需从以下几点着手:

⑴更新体育理论教学内容

删去过于专业化的教学内容, 筛选保留符合学生较为容易接受又富含专业知识的教学内容, 亦可增添体育史、不同体育项目的历史、趣味史话, 以便增强学生的乐趣与兴趣。

⑵改变理论内容教学模式

将理论教学内容有机穿插到实践教学当中去, 使得学生边学边做, 增深印象, 提升课堂效率。然而, 穿插内容必须有机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去, 水乳交融, 使学生自然地接受。生硬或一面理论一面实践的教学模式均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2. 加强对实践课的统筹安排

传统的近乎放羊式的实践教学不仅效率低下, 难以起到有效锻炼的作用, 还易使得学生丧失对体育课的兴趣, 将体育课当作自由活动。同时, 如今中学多为大班教学, 教师的精力难以照顾所有同学, 体育课效率难免低下。

此时,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 利用其自发性进行体育锻炼和教学。我们不妨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针对跑、跳、篮球等, 可以设计一定的游戏比赛, 设置奖惩制度, 以最大程度利用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来推动教学。但是设计游戏必须符合趣味性和组织性, 符合学生心理年龄三个原则, 否则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使教学效率难以提升。

3. 兼顾综合素质的提升

依据体质健康标准来看, 我们在进行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时也需兼顾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计需将团队意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心理纾解能力等综合能力自然有机地融入到不同的游戏环节中去, 使得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不仅能提升自我身体素质, 更能发展自身综合素质。

由此可见, 体育教学绝非单纯的体育锻炼, 它也是提升综合素质的绝佳平台, 在体育锻炼中学生获得的锻炼机会绝不应仅仅限于身体素质的提升。

4. 有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前文提及过, 即便按照标准课时来计算, 理想状态下的锻炼量也不过45分钟, 远远难以满足正常人维持健康水平的锻炼需求。有鉴于此, 体育教育工作者须大力有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将其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和内容、评比中去, 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锻炼量。同时我们需要注意, 课外活动须适量、符合趣味性, 否则也会起到反作用。

三、深化体育教学的意义

体育课作为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 在塑造学生体质健康方面任重道远。其教育意义绝非体格塑造这么简单, 我们也需着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学意义须如何深化, 论述如下:

1. 增强体魄, 培养健康锻炼意识及习惯

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体育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意义即在于此。我们在强化教学内容增强统筹力度的同时, 要及时灌输健康锻炼的意识, 让学生养成自发锻炼的习惯。

2. 调节学生压力过重的学习生活

初中生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 良好的体育课程课能促使学生放松精神, 减缓压力, 有利于其身心健康。

3.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体育课作为中学所有课程中参与实践、与人交流机会最多的课程, 在全面教育和人文教育中地位举足轻重。有效利用该课程可为学生增强发展与人相处的能力等综合能力塑造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 如今国民健康水平不断下降, 中学作为培养国民健康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关键时期, 必须改善传统的教学内容, 明确教学意义, 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体育教学法 篇8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教学;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初中体育教学以传授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情感为目标,包含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体育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整体的运动水平。所以,体育教学是义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组成部分,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当前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的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学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等。为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树立起现代化的体育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完善教学手段,积累教学经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支撑。下面谈一谈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如何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

一、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体育教育教学应该树立的是“健康第一,生命第一”的理念,体育教学不是为考试服务,不是为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服务的。

体育教师不应像传统的体育教学那样,将体育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考试用什么我们上课就学什么,这样的体育教学观念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2.教师没有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

体育教学也是有规律、有方法的,不是任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毫无约束的放任,不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而是放任学生,学生无法从一堂热闹的课堂中学到任何体育技巧、技能,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生活。

3.学校整体对体育教学认识有偏差

体育教学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不少学校对于体育教学工作的认识不足,可以说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都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即使能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大打折扣。许多学校都在追求升学率而减少体育课,有的甚至整个学期都不开设体育课,体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处于较薄弱的地位,属于边缘科目。学校不重视,导致了一些体育教师,特别是年轻的体育教师由此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从而对上体育课抱有得过且过的思想,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和体育兴趣与情感。

我们教师把体育理解为机械被动的教育,学生不过是学会了“伸手摸球”“抬脚踢球”,这无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及以后的锻炼意识。其实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具有健身意识、健身能力、健身习惯,使学生能在未来的社会中健康的生活。

二、遵循体育课教学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1.注重安全意识

如何减少或避免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成为体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制订相应的安全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在衣着方面:尽量使用宽松些的衣服,鞋类要选择适合运动的。体育课上的训练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在上课前除最基本的热身活动外,每个运动训练项目的安全措施也因训练的内容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对跳跃项目,该项目是以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几个步骤来完成,起跳前,前脚要踏住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落入沙坑并有缓冲动作。

2.坚持开放性和互动性

教学中,应多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避免让学生统一汲取某些知识、技巧和能力,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

对于集体性或游戏性的活动,教师要率先示范,积极参与,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融洽,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师生互动能够教学相长,使教学实现最大效益。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增强服务意识,增强互动、开放意识,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态度,深入了解本校学生的爱好和需求,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学有用体育的目的。

三、利用游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

体育游戏主要是指教师借助游戏的功能,结合体育内容开展的一种教育性体育活动。它是由基础运动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性的一种教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运动游戏具有趣味性、竞赛性、教育性、娱乐性、自主性等特点。

1.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也具有其德育功能。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修养和增强学生体质。为了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教育,在“模拟过草地”这一游戏中,有的学生在做游戏中不遵守游戏规则,一边跑一边人为地破坏草坪,有的学生游戏活动不积极,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积极诱导,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并对学生讲解花、草、树木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我们应该关心爱护它们,同时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

2.开展竞技性体育游戏

体育活动本身就是具有竞技性的,如果在游戏中加入竞技功能,也就更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体育思维了。竞赛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竞争的意识,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如在“列队训练”中,加入两人一组列队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后增加到3人列队、4人列队、小组列队,这样既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四、体育教学需要尊重学生

任何教学都是师生平等的交流,体育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关爱。教师不能采取硬暴力(拳打脚踢),也不能采取软暴力(对学生不闻不问),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的尊重、微笑才是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乐学、好学的制胜法宝。

体育教学是关乎国民素质,关乎学生未来生活,关乎学生身心健康的大事。我们教师唯有不断地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真实的用心教学,尊重学生,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努力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培养身心健康的公民。

参考文献:

[1]姜洪利.如何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质量.学周刊,2013(5).

[2]印青松.丹阳市初中体育教学现存问题及对策探讨[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

[3]赵印飞.体育课堂质量之研究[J].考试周刊,2007(36).

[4]任海东.激励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7).

上一篇:校园安全信息上报制度下一篇:参观学习社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