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精选10篇)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篇1

介人手术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医学影像学与临床治疗学于一体的临床学科,涉及人体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泌尿、骨骼等几乎所有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综合性医院内介入手术涉及范围广:心脏介入、肿瘤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等领域的技术都在迅猛发展,这对介人手术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目前有2间布局合理的大型C臂介人手术室,平均每月进行介入手术250余台,其中急诊手术占10%左右,每月有20余台。抓好介人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中之重,针对综合性医院介入手术室工作特点,我们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使介入手术室的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报告如下。1 合理建筑与布局是预防控制感染的前提我院的介入诊疗中心(DSA)在建筑布局上是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在最初规划和图纸设计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多次介入,要求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保证3区之间符合洁污功能流程,各区分界清楚,标志明显。施工时,要求建筑装饰应 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地面、墙壁应平整光滑、无孔隙、容易擦洗消毒。造影间依靠空调、空气净化装置进行室内空气交换及温度调节。2 强化组织机构,落实目标责任我院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 理组织。介入手术室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为介入手术室护士长、院感监控医生及监控护士,各级人员职责明确,实行责任追究制。院感科结合专科实际,协助制定了介入手术室 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手卫生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和考核标准。通过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自查,院感科督查等多项措 施,强化核心制度的落实。强化教育培训。提高防控意识介入手术人员大部分为肿瘤科、心血管科、神经科等内科医生,他们多数未经严格的外科无菌技术操作训练,无菌观念相对欠缺;急诊手术因化验检查缺如,无法判断其感染性;综合性医院多科手术交叉进行,不同科室间手术的安排、接台手术环节的 消毒隔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如果不加以防范,必然会增加患者交叉感染的机会。针对以上问题,院感科要求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定期参加院感科组织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增加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护理部送护士长、监控护士到上级医院介入手术室进修,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逐步规范我院介入手术室的管理。通过培训及学习,使他们尽快掌握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提高控制医院感染观念及意识。持续质量改进,抓重点环节的管理

加强医院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落脚点。介入手术室内重点环节很多:有支架、球囊、导管、导丝等大量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介人手术室环境的管理、介入手术室人员的管理、如何合理安排不同部门不同系统手术、无菌技术操作的保证、医疗废弃物的管理等。介入手术室运行数年来,通过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流程、重点人、物的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无l例因导管介人手术而发生交叉感染的现象。

4.1 加强介入手术室环境的管理保证环境和物体表面清洁是抵抗感染因子的第一道防线,空气消毒工作是保证介入手术的关键 J,我院每间介入手术室配备了和体积匹配的循环风动

态空气消毒机,每日2次消毒。每日开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地面和各种设施、仪器设备的表面进行湿式清洁、消毒;每周对室内所有物品、墙面、门窗、空调、动态消毒机风口等 进行彻底清洁;每月清洗动态消毒机与空调滤网。.2 加强介入手术室人员的管理尽量减少手术间人员流动,严格限制参观人数,将手术人数控制在5人之内。要求进人手术室人员必须穿戴无菌手术衣裤、口罩、帽子。要求介入手术室

配备面罩,医护人员在术中做好标准预防。连台手术时,医护人员应重新洗手、戴手套、更换手术衣。同时注意做好x线防护,工作人员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尽量缩短x线的照射时间。

4.3 加强手术分类管理综合性医院介人手术室工作特点是:手术类型多:神经内外科的介入手术、心血管内科的介人手术、妇科的介入手术、肿瘤患者的介入手术等,多系统手术交叉进 行,导致介入手术室环节多,风险种类多、质控点多的特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此,我院制定了严格的手术安排制度和考核标准,要求肿瘤患者手术与心脏介入等其他手术分室进行,特殊 情况不能分室时,也要分时段进行,急诊介入手术时间相对固定。特殊感染患者需手术时,介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术中医务人员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术后器械及物品单独 包装、收集,注明感染类型,送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介人手术室严格执行终末消毒。

4.4 加强介入手术室一次性用品的管理介入手术室一次性用品品种多:有各个系统需要的支架、球囊、导管、导丝、鞘管、介人手术包等;价格昂贵,少则几百元,有的支架在万元以上,甚至数万元。院感科把介入手术室的一次性用品的管理作为重点抓,遵循三证齐全、严格采购、严格验收、严格贮存、严格查对、专人管理的原则。首先:严把一次性用品进货关,院感科积极参与介入手术室一次性用品招标,认真审核相关证件,坚持从正规厂家进货,保证产品质量。其次,规范一次性用品的存放,物品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货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距屋顶~50cm。导管分类放于专用无菌导管柜内,专人保管,做好登记。使用后,各种一次性导管立即剪断并销毁,最后集中处理,并按手术类型做好登记。

4.5 加强回收管理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首先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措施,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按要求分类放置。术中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动脉穿刺针、手术刀片、玻璃类锐利废弃物放置于锐器盒中,每天有专人回收并签字。一次性使用的导管、导丝等高值耗材,经破坏处理后,用黄色垃圾袋放置,并将袋口扎紧贴上“医疗废弃物”。建立一次性导管使用登记本,高值耗材销毁后,和收集人员单独交接并记录,交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统一处理,防止医疗废物外流,危害社会。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不断创新,各种介入手术将会日益增多,介入手术室的管理工作也就越发显得重要起来。总之,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控制制度,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监测和管理,定期监督检查,实现持续质量改进是综合性医院介入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对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 邱菊芳,廖新彬.介入手术室医疗风险的防范[J].全科护理,2010,8(4):1101

[2] 杨金城,李春梅.导管室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9):1037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篇2

1 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易感因素

1.1 手术种类多

门诊手术包括外科体表肿物的手术切除, 如脂肪瘤、纤维瘤、皮脂腺囊肿、血管瘤、腋臭切除、包皮环切术、腱鞘囊肿、拔甲术、色素痣切除等非住院治疗的体表手术。妇产科的人工流产、安避孕环、取避孕环、扩宫、诊断性刮宫术。宫腔镜检查+活检、膀胱镜检查+活检等。

1.2 手术间利用率高

门诊手术室有6个手术间, 每天要完成30余台手术。

1.3 人员流动量大

由于门诊手术小、时间短、数量多, 病人及手术人员进出手术室频繁, 容易引起尘埃飞扬, 导致手术室环境污染。

1.4 术前检查不足

如乙型肝炎、性病、艾滋病等术前未确诊, 消毒隔离措施相应欠缺, 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或手术感染。

1.5 病人自身因素

如老年人体质瘦弱, 患有糖尿病及慢性疾病, 其自身抵抗力低下, 容易发生感染。

1.6 手术后处理不当

门诊手术做完就走, 回家后伤口敷料被污染不能及时换药或不按时遵医嘱服药等, 均可能造成手术后伤口感染。

2 防范措施

2.1 增强门诊手术室医务人员的感染意识, 强化制度落实

医院感染办公室根据工作情况, 有计划地进行全院性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将无菌技术以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列入科内“三基三严”考核内容, 有效地提高了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 从而自觉执行规范的技术操作[1,2]。科室护士长带领科内院感管理小组每周自查,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随时进行督查指导, 每个月进行物体表面、空气、消毒液、医务人员手的细菌培养,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2 加强人员的管理

门诊手术病人流动性强、病种复杂, 既有健康病人, 又有传染病病人。因此, 所有病人进入手术室均应更换手术室专用鞋、衣服、帽子。参加手术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拖鞋、洗手衣裤、口罩帽子, 方可进入手术室。

2.3 手术配合专科化

门诊手术室划分3个小组, 分为外科门诊手术组、妇产科门诊手术组、内镜检查组等, 每个手术组有固定的手术间, 各手术间有专人负责, 确保门诊手术配合相对固定及病人健康指导。

2.4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门诊手术不能因其是小手术而忽视无菌技术操作, 降低医院感染要求, 控制感染的发生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至关重要的环节。手术前应按要求正规洗手、戴无菌手套、手术部位皮肤严格消毒、多部位手术及时更换洞巾, 以防术中感染, 巡回护士监督手术全过程的无菌技术操作。

2.5 加强手术器械的管理

门诊手术室根据3个分组情况将常规手术器械打成基础包, 并设一定的基数, 手术结束后的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 保证了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 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3 体会

3.1 重视制度抓落实

门诊手术室承担着不需住院的门诊择期小手术的处置。如果不注意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 必然造成病人的严重感染或院内交叉感染, 影响病人的预后及医疗质量。对从事门诊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 提高医院感染的认识更为重要, 我们强化了消毒隔离工作, 实行严格监控, 使各项监控指标达到了正常范围, 从而提高了门诊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

3.2 强化管理, 减少空气中菌落数

门诊手术相对小、每台手术时间短、连台多, 室内人员流动快, 造成空气中的细菌数增加, 可能会增加病人感染机会。因此, 应加强管理, 保持整体环境的洁净, 减少手术室空气中细菌量是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3,4], 严格限制人员数量、室内人员走动、布类抖动、减少物品翻动及手术人员出入次数等, 可以达到安全手术的要求[5]。

3.3 正确全面评估病人情况

除无痛人工流产需采用全身麻醉外, 其他手术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门诊手术病人具有随治随走的特点, 病人随机性强, 不确定因素多。因此病人进入手术室时, 应全面评估病人, 包括年龄、身体状况、病情及既往病史, 一般情况下要求家属陪伴, 在室外等候。针对不同的手术、年龄的病人进行不同的术前宣教、沟通, 每个手术组有专人负责。

3.4 加强术后宣传教育

虽然门诊手术室病人大多数病情较轻, 但术前的健康宣传教育和解释工作必须认真执行, 告知病人及家属术后如何保护手术伤口不被污染及按时遵医嘱服药。对于张力较大切口, 要告知病人注意体位、减少局部活动, 以利于切口愈合。对年老体弱、糖尿病及慢性病病人, 根据情况给予术后指导, 积极治疗原发慢性疾病, 增强全身抵抗力, 若有伤口敷料浸湿要及时换药, 避免感染发生。

参考文献

[1]闫志梅.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9, 23 (增刊2) :144-145.

[2]王秀萍.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 2009, 23 (增刊1) :220-221.

[3]崔超英.基层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J].护理研究, 2009, 23 (10C) :2801-2802.

[4]温肖玲.手术室感染的风险因素及对策[J].全科护理, 2011, 9 (2B) :433-434.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细节管理 篇3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的医疗手段不断应运而生,医院感染的问题也日趋复杂。据据有关专家估计,以后医疗纠纷的新动向将是医院感染。手术室是为病人实施手术、诊断以及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效果和病人的预后,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这就表明手术室在医院内感染控制上市相当重要的一环。所以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是控制医院感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我们科根据国家卫生部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制定了医院防止感染细节,并编制了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实施方案及具体措施,健全了手术室的各種预防医源性感染的规章和制度,如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使用一次性用品制度等:⑴一般手术结束后,手术室内所有物品表面、墙壁和地面,如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用500mg/L含氯制剂擦拭,房间的空气消毒净化机消毒30分钟,未被污染用清水擦拭即可。⑵一般感染手术结束后,用2000mg/L含氯制剂擦拭墙壁、台面、地面,手术间封闭2小时,房间的空气消毒净化机消毒2小时。⑶特殊感染手术结束后,除上述处理以外,整个手术间及消毒后的物品应封闭12小时候方可开放。

再好的战略也必须落实到每个细节的执行上。战略一定要从细节中来,在回到细节中去。在预防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细节措施,有的可以通过反复训练 和实施考核加以控制,有的需护士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强化,我们采用了日常督导、检查和定期检查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安排具体人员对各项制度的落实进行检测,督促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管理其他人员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每天进行检查,及时收集和解决发现的细节问题,并在细节管理实施过程中,计划、协调,保证顺利实施,做到制度落实,质量保证,奖惩分明,使手术室各级医护人员执行各项相关操作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在实施具体细节管理前,我们科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控制手术室医疗感染的细节措施,并组织大家学习,护士长随即提问。通过这样的形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知识,强化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意识,使之形成一种观念,自觉遵守控制手术室感染的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

通过实施细节 管理,使科内全体人员思想观念发生质的变化,有目的的做事,工作程序简单明了,有效的控制了手术室医院感染率。我院的手术量已从90年代的每年1000台左右,增加到现在每年6500台左右,但感染率却一直控制在0.5%以下。从这个数据中可以看出,我院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所取得的成绩。

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制度 篇4

一 手术前

(1)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手术术部位的皮肤,术前备皮

(3)正确准备应在手术当日进行,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4)正确消毒手术切口及周围 皮肤。(5)注意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素。

(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患者有呼吸道感染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参加手术。

(7)手术人员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前不应参进行外科洗手。(8)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

二 手术中

数量和流量.(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2)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达到无菌水平。(3)手术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4)若手术 时间超过3小时或手术时间大于抗菌药物的半衰期的,或失血量大于1500ml者手术中应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生素。

(5)手术人员应最大限度的减少组织损伤,保证有效止血,彻底清除手术 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6)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7)冲洗液温度应为37度。

(8)手术切口需引流时应保证引流通畅

三手术后

(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换药前后应进行手卫生。(2)换药时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

(3)手术后保证引流通畅,根据情况及早拔除引流管。

(4)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手术室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自然灾害型应急预案

(—)手术室火灾 应急预案

(1)发现火灾后立即呼叫人员组织灭火,报告保卫科或总值班。(2)切断电源、撤出易燃易爆物品、抢救贵重仪器设备及重要资料。((3)根据火势,使用现有灭火器进行灭火。(4)拨打119报警,告诉准确位置。

(5)关好门窗,加快手术进程,必要时停止手术。(6)从安全通道撤离疏通患者,保证患者生命安全。(7)组织家属安全撤离。流程

发现火警→切断电源→灭火器灭火→电话呼救119→安全通道疏通患者及家属。

(二)地震

1应急预案 1应急避震 ○(1)手术医师,立即停止手术,守护患者(2)麻醉医师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3)手术护士,处理手术间周围,防止物品在晃动中砸伤患者和医务人员。2紧急疏散 ○(1)手术完成的患者,医务人员负责疏散到安全地方。(2)护士长负责统一指挥工作。

(3)在护士长统一指挥下按规定的次序、路线迅速有序的撤离到安全的地点。3紧急处理 ○

(1)手术中的患者,立即停止手术,快速包扎伤口后紧急疏散。

(2)组织开展自救工作,如有医务人员受伤,轻者给予消毒、清洗、包扎处置。重者就地抢救。

(3)立即关掉手术室电源、气源及水源,以免发生地震后的其他灾害。(4)及时报告灾情。2流程

地震→停止手术→严密观察→紧急疏散→开展自救→关闭电源、气源水源→报告灾情。

二事故灾难型应急预案

(一)手术中突然停电 1 应急预案

(1)手术中,遇到意外停电、跳闸等紧急情况时,医务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单个手术间停电,巡回护士立即准备应急灯。通知专业人员立即查找问题,及时解决。

(3)如果是全部停电,启动手术室第二电源系统,同时通知相关部门组织解决。(4)停电期间,巡回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处理。(5)关闭电仪器,以免突然来电损坏仪器。(6)来电后,重新调整仪器参数。(7)及时上报停电情况。流程

停电→查找原因→应急灯→观察病情→关闭仪器参数→来电后重新调整仪器参数→记录经过→上报。

(二)停水和突然停水 1 应急预案

(1)根据停水时间,储存足量洁净水。

(2)派专人负责手术人员用水,保证刷手质量。(3)关好水龙头,防止突然来水发生淹水现象。(4)检查手术无菌物品供应情况,及时上报医务处 流程

突然停水→备水→专人负责手术人员刷手→关好水龙头→上报。

(三)突然停氧 1 应急预案

(1)立即打开备用氧气,调试好后,继续为患者吸氧。(2)应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3)通知供氧中心及时维修。上报总值班。流程

备用氧气筒吸氧→观察病情→通知维修→上报

(四)手术过程中心吸引装置发生故障 1 应急预案

(1)分离吸引管与中心吸引装置,连接电动吸引器,并向医生解释取得配合。(1)麻醉医师可用50ml注射器吸痰,效果不佳时用电动吸引器吸痰。(2)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流程

分离吸引器→连接电动吸引器→通知维修人员→观察病情。

(五)手术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 1 应急预案

(1)患者入室后,手术开始前发生时即刻行胸外心脏按压术、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进行抢救。呼叫其他医务人员抢救。必要时准备开胸器械,行胸内心脏按压术,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2)参加抢救人员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记录,并保留各种药物安瓿及药瓶,做到据实准确记录抢救经过。

(3)抢救中密切观察病情,尽快采取有效抢救措施。

(4)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班班交接,完好率100%,保证应急使用。(5)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及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流程

立即抢救→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快速输液→遵医嘱用药→密切配合→对症处理→及时记录。

(六)手术中发生输血反应 1 应急预案

(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生理盐水注射,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2)情况严重者应立即停止手术,保留未输完的血袋,备查。(3)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药物和物品,配合麻醉师进行抢救。(4)如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5)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报输血科(6)加强观察,做好记录。流程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做好记录→填写输血反应单→血库→保留血袋→采取患者血样送检。

(七)患者发生输液反应

同输血反应处理方案

三社会安全事件型应急预案及流程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群体受伤突发事件

(一)手術室突發意外伤害事件 1 应急预案

(1)手术室应备用足量的器械和敷料,每日清点补充,保证使用。(2)同时备有足量的一次性耗材,以备突发抢救使用。(3)抢救药品严格交接。仪器设备定位放置,保证使用。(4)手术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

(5)手术室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应急能力,遇到意外发生,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同时就地抢救。护士长统一安排手术间及人员

(6)根据情况及时上报护理部及医务科做好记录。

(7)如遇有大量伤员及时报告协调。调动手术室一切资源应急。流程

做好充足器械和敷料准备→熟悉抢救技术→合理安排→尽快手术抢救→密切配合→做好记录→及时上报。

(二)手术室遇暴徒 1 应急预案

(1)遇暴徒时,护理人员应保持冷静头脑,正确分析和处理发生的各种情况。(2)设法报告保卫科火总值班,寻求帮助。必要时拨打110.(3)安抚患者,保护患者安全及自身生命安全.(4)主动协助保卫科人员的调查工作。

(5)尽快恢复手术室正常工作,保证患者安全。流程

遇暴徒→保持冷静头脑→通知保卫科或110→保护患者→协助调查→提供信息→恢复工作。

人员等内容。不得造假和修改。(1)手术室每日做好手术登记,字迹工整,清晰。

(2)登记内容有病人姓名、年龄性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方式、参加(3)护士长每月统计各项数据,上报医院相关部门。(4)登记记录应妥善保存。

手术室会议制度

1每月召开一次全体护士会议,传达医院及护理部会议精神及各种政策交流工作情况布置工作任务。

2每两周召开一次安全形势分析会,总结经验查找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3总带教老师每周召开一次实习生会议,了解实习生学习情况,反馈带教情况。4遇特殊情况,随时召开护士会议,布置工作。5每月召开一次护工会议,分析工作质量和改进措施。

6每日召开早会,听取夜班工作报告及当日手术病人术前准备情况报告(即术前访视内容)。

手术室业务学习与培训制度

一学习培训内容 职业道德教育,包括护理学特征、手术室护士素质、护士行为规范、护理伦理等基本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 3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 4 专科护理理论和技术操作教育。5 护理管理、教学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学习和培训方法 工作实践中培养。通过日常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2 每月一次业务学习。3 每月一次专科知识培训。4 个人自学。学历教育。鼓励护士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考试。获得更高学历。6 外出参加各种培训班、参观学习、学术交流等,提高护士业务水平。

手术病人评估制度

1护士长评估手术方案,安排合适的手术间和手术室护士参加手术。

2手术室护士通过术前访视病人,了解和评估病人病情、手术方案,并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

3手术室责任护士应根据评估结果,充分准备手术的所有器械和用物。手术室责任护士应根据评估结果,做好术中的护理配合,保证病人的手术安全、顺利。

手术体位安全管理制度

1手术室护士应根据手术需要安置病人体位。

2安置体位前,护士应认真评估病人情况。妥善安置,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3手术床单位保持平整干燥。

4操作中避免拖、拉病人,肢体不得悬空,肢体受压及骨骼隆突处垫气圈或海绵。5约束病人时应注意约束带要平整,约束带不能太紧以能插入一手指为宜。6避免局部组织受压过久,每小时按摩受压部位一次。7巡回护士严密观察病人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注意病人保暖,保护病人隐私。

急诊手术患者‘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1在抢救危重患者过程中,全体医务人员应以抢救病人生命为第一。2凡危重患者在抢救时,均应开通‘绿色通道“。3危重患者就诊实行首诊负责制。

4手术室必须备有急诊手术间,保证急诊手术使用。

5通过‘绿色通道‘抢救的危重病人,如需进行检查应有医师护士陪送各医技科室

优先安排检查。及时报告检查结果。

6如遇无费患者,应先抢救后付费。特殊情况请示院方。

麻醉复苏室管理制度

1复苏室属于麻醉科管理。24小时开放。有麻醉师负责他所创作的病人。复苏后根据情况选择去向。

2复苏室应紧靠手术间,方便抢救病人。3复苏室床位一般与手术台比值为1;3 4复苏室设备应齐全便于抢救使用。5复苏室病床应安有车轮,以便推动。

手术室护理质量考评制度

1手术室应成立护理质控小组,形成由护士长,质控护士,护士全员参与的三级管理网络。

2护理质控小组要认真负责,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查指导。

3护理质控小组成员要认真履行职责,落实监督、分析、反馈、整改、督查的循环控制制度。

4实行护士长每日查房制度,监控各班工作质量。

5护士长每日结合周工作重点进行质控,每周在早会上进行反馈,提出整改意见。6质控小组每月随即检查一次,每季度全面检查一次。

手术室分级护理管理制度

一、根据手术的复杂性和对护理技术的要求,将手术分为以下三级 1三级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手术器械设备简单的手术。

2二级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器械设备较复杂的手术。3三级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器械设备复杂、估计手术中病情变化快的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

二手术分级护理

1手术室护士长在安排手术时根据手术级别对手术进行评估,合理安排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配合手术。

2参与各级手术配合的护士必须具有;‘护士执业证’

3一级手术,可由手术室护士承担配合工作,二级手术必须由至少一名护师或主管护师承担配合工作。三级手术,必须由至少一名高年资护师承担配合工作。4值班护士遇到难以承担的手术时,应及时汇报护士长以便组织人力增援。确保手术进行。

手术室应对突发事件批量伤员应急预案

(一)准备

1评估(1)接到通知后,了解受伤原因、人数、伤势、预计达到的时间。(2)所需的抢救用物、器械、敷料。(3)所需的参与抢救的人员。(二)通知相关部门(1)医院总值班

(2)护士长、麻醉科主任。3手术室工作人员。(三)成立抢救小组

(1)

护士长、科主任或值班护士立即划分、组织若干个抢救小组。(2)建立指挥和调度中心。()3)保证通讯通畅。(4)合理调配人员。

(四)术前准备 1准备手术用物。2准备抢救药械 3做好术前准备。

(五)抢救 1接伤员入手术室。2组织有序、避免混乱。3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保暖。

4根据伤情严重程度分批飞、分类抢救病员。5积极配合手术和抢救工作。

(六)整理

1完成各种抢救及手术登记 2zl手术间。手卫生与外科手消毒管理制度

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1手术室必须配备合格的洗手与手卫生消毒设施。应配置非手触式水龙头。提倡用洗手液洗手;应配置干手物品或设施,避免二次污染;应配置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遵循洗手与卫生洗手消毒的原则,严格掌握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指证。2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洗手,在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及被传染性致病菌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为传染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患者污染物后。3洗手之前先摘除手部饰物,修剪指甲。

4医务人员洗手方法;用流动水洗手,遵照七步洗手法进行,认真揉搓双手15秒。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

5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方法;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手掌心,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搓揉,保证洗手液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6配备合格的外科洗手消毒设施,洗手池每天清洁消毒。

7手消毒剂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内使用。消毒剂出液采用非手接触式。8配备干手物品,一人一用一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消毒。9 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1)先洗手,后消毒。

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10外科手消毒洗手方法;取适量洗手液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三分之一,认真搓揉,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三分之一,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及上臂三分之一。

11每季度对重点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12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细菌菌落数应小于等于10cfu/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结果应小于等于5cfu/cm2.特殊感染(朊毒体、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因感染)手术病人的管理

一、特殊感染手术病人管理制度

1特殊感染或怀疑特殊感染的手术病人均应按照特殊感染患者处理。2外科医生在接诊这类病人时应高度重视,及时通知手术室、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做好消毒隔离准备。

3发现特殊感染病例及时上报护士长,护士长根据情况上报感染科或护理部。

4手术应安排在感染手术间进行手术。

5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消毒隔离制度,坚决杜绝感染播散。

二特殊感染手术配合流程

(一)术前准备

1通知感染科,感染科派专人全程参与手术的监督指导工作。手术通知单标明隔离种类和感染诊断。

2手术间的选择;选择与其他手术间不相通的感染手术间进行,挂上隔离标示、注明时间。

3根据需要,手术间应准备两盆1000mg/l84消毒液用于浸泡器械,擦拭手术间物表。患者进入手术间后,手术推床应在手术间靠墙放置,不得退离手术间。5 手术间外应备齐手术人员术后更换的鞋帽、衣裤及手术鞋。

(二)术中注意 在满足手术需要的情况下,控制室内人员走动,减少开关门的次数。2 术中应戴双层手套,一是保护术者不因手套刺破导致感染,二是保护术者不因针刺二造成血源性感染。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程,在传递锐利器械时将尾端递出,同时做出提醒,放置术中意外刺伤、刀割伤。

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篇5

一、布局合理,功能划分及空气净化要求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标准,定期更换合格的空气过滤器(国家批准)空应经过滤、再循环和保鲜,每小时至少换气15次,其中有3次必须是新鲜空气。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间标志明确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二、洁净手术室须严格执行各种清洁规则,每日及术后进行清洁整理,保持清洁整齐。

三、严格限制手术部内人员数量,凡进入手术部的人员处须严格遵守洁净手术部的封闭管理, 按照规定路线出入

四、手术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各项操作技术规范。患上呼吸道感染者不得入内,却需入内应带双层口罩。手及上肢患有皮肤病,以及有伤口或感染者不得参加手术。

五、先行无菌手术,后污染手术,感染手术限于感染手术间进行,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进行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 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六、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

七、每月对各种灭菌物品及空气,医务人员的手、使用中消毒、物体表面等进行细菌监测,并定期监测各种消毒液的浓度。

八、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九、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放置,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装: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进行升类,用黄色袋装,各类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只能装3/4满;并注明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做好交接登记工作。

十、手术室无菌原则

(一)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除参加手术及相关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准进入。

(二)手术室工作人员患上呼吸道感染者,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者及患皮肤病者一律不准进入手术间。

(三)手术室应严格划外洁净区、清洁区和污染区、拖鞋与私人鞋,外出鞋应分别存放。(四)进入手术室必须更换拖鞋、衣、裤、帽,贴身内衣不可外露,外出必须更换外出衣和鞋。

(五)手术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可大声说话,禁止携带私人通讯工具入内。除特殊紧急情况,一律不传私人电话。

(六)连续施行手术时,应按一类手术、二类手术的顺序进行;三类手术及特殊感染手术应在感染手术间进行,破伤风、格消毒处理。术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遇有特殊菌种如:术后进行严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感染手术时,应尽量缩小污染范围,(1)一类手术:经过消毒处理,手术部位达到无菌或接近无菌。如:甲状腺、疝气、人工关节置换、脊柱等手术.(2)二类手术:经过消毒处理,手术部位仍有细菌,但尚未发展成感染,如:消化系统、子宫阴道、开放性创伤等手术。根据细菌数量的多少,又分为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两类。

(3)三类手术:手术部位已经发生感染。(七)血源性传染手术应放在当日手术最后一台、如遇特殊情况,后者为无菌手术而上一台为污染手术时,手术间应消毒1小时后方可使用。

(八)手术室一切器械物品未经负责人许可,不得外借,以确保手术所需及防止交叉感染。(九)严重或特殊感染手术确定手术之后,立即和手术室联系,以便及时安排在感染手术间内施行,参加此类手术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安全。

(十)预定参观手术人员名单,需要手术前1日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

(十一)严格控制参观人数,主管医生和巡回护士又责任管理,进手术室见习、参观,必须经科主任、护士长同意,参观人员不可任意进入其他手术间和无菌储物间。

十一、手术室人员管理

(一)进入洁净手术室人员要求

1、任何人任何时候出现对手术室可能有不良影响的疾病或裸露伤口时不允许进入手术区域。

2、进入手术间的人数应在满足手术需要时降低最少人数。

3、与手术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

4、进入洁净区前进行个人卫生处理(洗澡、更衣、禁止化妆),室外的衣服不能进入洁净区。

5、进入手术室洁净区域的人员不应佩戴手表及饰物,禁止美甲。(二)不准进入洁净手术室内工作的人员

1、皮肤病患者,创伤未好的人,刚拔过牙的人。

2、对化纤、溶剂有变态反应者。

3、手汗严重者。4,鼻腔分泌物过多者。

5、感冒患者、咳嗽、打喷嚏者。

6、过多掉头皮、头发者。

7、有搔头、挖鼻、摸脸、搓皮肤习惯者。

8、未洗去化妆品着。

9、食后不漱口者。

10、未按规定穿好洁净工作服者。(三)出入洁净手术室人员必须遵守的规定

1、进入洁净手术室必须按规定的净化程序和路选进行,不得私自改变。

2、必须换上专用鞋进入洁净手术区(防止足部受利器损伤及血液、体液污染的盖住脚面,并不产尘的鞋)。

3、外衣和洁净服应分地分柜存放,不得未脱外衣进入更衣室。

4、进入人员一定要通过吹淋室,并按规定关好门后,在吹淋室举起双臂,将身体满转两周。

5、进入缓冲室必须关好一个门再开另一个门。

6、进入洁净手术室,必须根据需要随时洗手,洗手后再换工作服,手消毒后再换无菌手术衣。

7、洗过的手应用发尘量少的吸水巾擦干。

8、要以站立姿势穿洁净工作服、不要使工作服碰到地面,工作台等可能有尘的物品.9、进入手术间前再次洗手方可进行各种操作。

10、手术衣不得穿离手术间.手术结束迅速将其脱去放入不产尘的污衣袋内。(四)在洁净手术室内工作时需注意的内容

1、每天洗澡;换衣;常洗手;剪指甲;尽可能每天刮胡须,对洁净手术室尤为重要。

2、不使用使皮肤干燥粉剂、溶剂。

3、在室内动作要轻;不要拖足行走。

4、按需要戴手套,戴后不随意触及不洁物品,包括自己的身体.操作后及时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5、无菌操作,应在气流上风侧进行,易于污染环境的操作尽量在回风口附近进行。

6、未按规定洁净处理的物品不带入洁净手术室。(五)设备管理

1、洗手池等用脚踏式开关或感应。

2、用抗菌液体洗手剂和擦手巾。

3、用钢、铝(无生命能力的)材料制作台子。

4、台、椅结构要简单,不许用软椅、软凳以及带抽屉和侧面围挡的工作台。

5、家具棱角要做成圆角,脚部加橡胶垫。

6、柜高要便于擦到顶部,其抽屉应带滚珠。

7、搬用车用不锈钢、硬塑料制作,承重面要特耐磨,其轴承要无油密封。

8、纸要用塑料纸,记事板用白板、油性笔和专用擦拭用品,并把它们只能放在准备间。

9、回收废弃物的簡要衬垫以塑料袋。用脚踏式盖子。(六)卫生制度

1、清洁手术室的清扫在每天下班前、手术结束后进行。

2、清扫要在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运行中进行。

3、清扫工作结束后,净化系统要继续进行,直到恢复规定的洁净程度级别为止一般不短于该洁净室自净时间。

4、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不同洁净程度级别的洁净室应有各自专用的清扫用垃圾装入防尘袋(塑料袋)中拿出来。

5、清扫用拖布、抹布不要用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制作,一般可用长纤维材料或聚氨脂海绵。

(七)手术室清扫方法和时间

1、对更鞋周围的地面每2h真空吸尘或湿擦一次。

2、对非洁净手术室及准洁净手术室地面应每日真空吸尘或湿擦2次,顶棚、窗及玻璃应每月真空吸尘或湿擦一次。

3、对洁净手术室的地面应每日真空吸尘或湿擦一次,顶棚、窗及玻璃应每月真空吸尘或湿擦一次。

4、有可能尽量选用湿真空器清扫。(八)洁净区空气质量监控

1、空气净化系统应定期由专门人员监测并维护,工作对象包括空气处理机组、过滤器、加湿器、回风口、送风装置等

2,由手术室人员自査和院感科人员指导每月按国家规定进行空气生物监测。(九)物品质量控制

1、物品的灭菌过程应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消毒技术规范》执行,有灭菌效果监测的措施。

2、无菌物品的存放应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消毒技术规范》执行。应分类放置于洁净区的不锈钢架子、推车或橱柜内,按顺序使用,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査无菌物品的灭菌标识、灭菌日期、有效期、包装的完好性及执行者的签名“护士长及质量控制人员定期检查其工作,检查过程严禁用手直接触摸无菌包。

3、无菌物品应以保持其无菌性和完整性的方式打开、配置和传递,无菌物品应直接由刷手人员取出或安全的放置于无菌区内,无菌物品一经打开必须保持其在视线范围内,确保其无菌性

4、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的流向应严格区分,污染物品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类处理。

5、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不能代替常规的压力蒸汽灭菌方法。

小型快速灭菌器

6、病人用的吸氧装置、无话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和嬰儿温箱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消毒干燥保持于消毒物品柜内,湿化液应为灭菌水,每人更换。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呼吸活瓣等可拆卸部分应每人更换消毒。

7、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立即用“84"消毒,拖洗工具有不同使用区域的标识,使用后洗净、消毒、洗净、晾干。

(十)手术人员的手和前臂的清洁与消毒

1、指甲要短,不能戴人工指甲、手表和前臂的首饰,前臂及手不能有破损皮肤。

2、外科刷手方法:用刷子接取洗手液,将指甲内污物刷洗净,并按外科木刷手方法洗净双手臂,擦干,再用0.5%碘伏刷手或涂擦双手及手臂,刷手后,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篇6

(一)各科门诊医生、护士上岗时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日常清洁、消毒、隔离制度。(二)医务人员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应认真洗手,接触特殊感染病人要戴手套,脱手套后用快速手消毒液进行手消毒,再用清水冲洗。

(三)每次洗手按六步洗手法,时间不少于15秒。

(四)每个诊室备有流动水洗手设备或备有快速手消毒剂。洗手后用一次性擦手纸巾擦手或自然晾干,不得在隔离衣任何部位擦手。

(五)体温计用75%酒精或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血压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每日2次,袖带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保持清洁;听诊器胸件用后须75%酒精棉球擦拭。

(六)室内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温度允许时持续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七)桌面、窗台、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日用清水擦拭,地面要湿式清扫并保持清洁。被病原菌污染时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被肝炎病毒污染时用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八)下班后认真洗手,更换口罩。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急诊科与普通门诊、儿科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室。(二)各诊室有流动水洗手设备和手消毒设施,医护人员每次诊疗前后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时间不少于15秒。

(三)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接触传染病人后要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手,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戴手套。

(四)建立预检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到指定隔离诊室诊治。做好必要的隔离与消毒。

(五)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加强日常清洁、消毒制度。保持各诊室空气新鲜,诊桌、诊椅、平车、轮椅、台面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不少于2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消毒处理。(六)急诊抢救设备及治疗用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后按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处理并清洁干燥保存。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七)急诊留观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时,应按要求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送医院感染办公室。

(八)急诊注射室、输液室、治疗室管理按有关规定执行。(九)医疗废物处置符合有关规定。

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一、病区要成立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本病区的医院感染监测措施和消毒隔离制度。

二、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认真填写《监控手册》做好本病区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

三、病房环境要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根据季节温度不同,定时开窗通风,净化空气。

四、病人的安置应实施标准预防原则,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五、病房地面要湿式清扫,被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地面要用500mg—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六、病室、治疗室、走廊、卫生间的拖把要分别使用,有专用标记,用后清洗悬挂晾干,干燥保存。

七、病床每天要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桌、床栏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用消毒液擦拭。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要及时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八、病人衣裤、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被褥、枕芯、床垫要定期消毒清洗。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被服。特殊感染病人(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所用被服用后双层塑料袋包装,按医疗垃圾焚烧处理。

九、病人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消毒并干燥保存于消毒物品柜内。呼吸机螺纹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除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湿化液应为无菌水,每日更换。

十、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血压计的袖带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保持清洁,并有记录。

十—、病人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

十二、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要分别放置不同颜色的袋内,由专人收集、运送。具有传染性的垃圾要用双层黄色塑料袋严密封闭,袋外应有警示标识,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十三、严格探视陪住制度,特别是疾病流行时要加强病房管理。

十四、对传染病病人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一)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设有流动水洗手没施。

(二)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三)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五)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安尔碘及酒精开瓶后注明开瓶日期及时间,注意密闭保存,一周内用完;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无菌物品(棉棒、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包装,须注明开启日期及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六)治疗车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病历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七)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

(八)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医疗废物处置符合有关规定。

(九)不能用同一注射器为不同的病人进行肝素封管。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一)手术室的建筑布局、功能划分和空气净化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GB50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医院手术室管理规范》要求,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区域标识明确,有实际屏障。设清洁通道和污染通道,消毒物品由清洁通道进入,污染物品经污染通道送出。分别设工作人员出入口与病人出入口。并设隔离手术间。

(二)手术室墙面、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排水管道通畅,便于清洗和消毒,排水口不暴露。

(三)加强手术室入、出口管理,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按规定通道出入。

(四)进入手术室工作人员要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出手术室必须更换外出衣、鞋。(五)手术室内环境及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卫生、无尘、无污染。

(六)接送病人所用平车应用交换车,平车上铺单(防水、防渗漏)要保持清洁,一人—换。接送隔离病人平车应专车专用,严格消毒。

(七)手术进行中限制人员活动,每台手术参观人员不能超过3人,严禁串手术间。污染手术及传染病人手术禁止参观。减少开启通向走廊的门,严防污染空气进入。(八)手术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

(九)手刷要一人一用一灭菌。手术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无菌物品管理规范,外来器械管理规范。

(十)麻醉病人所用一次性导管及面罩严禁重复使用。(十一)连台手术要重新刷手更换手术衣和手套。

(十二)特殊感染手术应由隔离标志,并于手术时挂于门口,术中需要物品时由室外人员传递,室内人员不得外出。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器械及物品首选一次性的,使用后进行双层密封包装焚烧处理,重复使用的应先浸泡消毒再清洗灭菌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十三)灭菌器每锅有工艺监测、每包有化学监测、每周有生物监测记录。

(十四)消毒员应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锅炉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上岗。

(十五)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台面、地面要进行彻底湿式清洁,每周大扫除一次,每月做空气培养、物体表面、手培养和灭菌物品抽样培养。

(十六)加强空气净化系统管理,每日手术结束后对排风口外表面清洁擦拭,每周对排风口过滤网清洁一次,初效过滤网每半月清洁一次,高效过滤网每年更换一次并有详细记录。尘粒计数每年监测一次并及时检测内环境细菌污染情况。

(十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置符合有关规定。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一)布局合理,严格区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区域划分清楚,区域间有实际屏障,人、物分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

(二)工作人员上岗要衣帽整洁,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必须戴口罩、戴帽子、换鞋,并严格洗手。

(三)无菌物品存放区每月进行空气培养、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监测,灭菌物品每月进行抽样灭菌效果的监测。

(四)器械物品清洗、包装、灭菌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灭菌物品有明显标志和灭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发放使用。包布干净无破损。

(五)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有明显标识,每次使用后清洁消毒,分区存放。(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七)消毒员应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锅炉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上岗。(八)压力蒸汽灭菌必须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周进行生物监测。每日进行一次BD测试,均应登记备案。各种测试包体积符合标准。

(九)医疗废物处置符合有关规定。

(十)执行卫生部消毒供应室三项强制性标准。

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在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基础上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产房周围环境必须清洁、无污染源,应与母婴室和新生儿室相邻近,相对独立,便于管理。

l、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区域之间标志明确,有实际屏障,限制区内设置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半限制区内设置刷手间、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办公室;非限制区内设置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

2、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3、应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产前进行HBV、HCV、HIV有关检查,设隔离待产床和隔离产床,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做好标识,密闭运送,按医疗垃圾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4、严格无菌操作,水龙头采用非手触式,手刷一人一用一灭菌,—次性手刷严禁重复使用。

5、各类物品分别放置,无过期灭菌物品、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消毒剂。

6、每月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监测。

7、医疗废物处理符合有关规定。

二、母婴室内每张产妇床位的使用面积不应少于5.5--6.5m2,每名婴儿应有一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应少于0.5—l m2。

1、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患病母婴均应及时与其他正常母婴隔离。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

2、产妇哺乳前应洗手、清洁乳头。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双消毒。

3、婴儿用眼药水、扑粉、油膏、沐浴液、浴巾、治疗用品等,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

4、患有皮肤化脓及其它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接触。

5、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篇7

1 有效的预防机制

1.1 健全管理检测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器械打包护士、感染监控护士组成。科主任、护士长主要抓成员的养成教育和环节质量跟踪。器械打包护士负责落实物品定期的消毒和灭菌。感染监控护士则负责定期手术环境、物品表面及手术人员手的检测、结果分析、资料存储及信息上报工作[3]。

1.2组织医护人员培训

医护人员培训应重视医院感染有关知识的学习, 以《消毒技术规范》为指南[4]。采取多样化形式 (集中、分级、院内网上) 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规章。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执行[5], 只有严格执行规范标准及规章制度, 才能最大限度的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6]。

1.3 完善布局

控制手术间环境, 严格划分洁净区, 清洁区及污染区, 且标志明显, 设立手术室工作人员通道、手术患者通道和污染通道[7]。

2 有力的管理措施

2.1 人员的管理

2.1.1 医护人员及学生的管理

进入层流手术室的人员要严格着装, 需穿着严格消毒过的专用衣裤、鞋帽和口罩等, 并在离开时将其脱下放在指定位置[8]。加强护生感染教育、严格全程控制[9]。

2.1.2 参观人员的管理

严格控制人员进出, 每台手术参观人数不超过2人, 特殊感染手术无关人员拒绝参观[10]。实习学生参观手术:只能参观本科手术, 不得跨科参观, 不能窜台, 有特殊情况需要参观, 根据垂直层流对手术台周边的特殊要求, 参观者应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 不得任意穿行, 并离台1m[11]。

2.1.3 患者的管理

患者本身携带感染病灶或衣物引起污染, 术前应对患者感染灶进行清创处理, 用无菌辅料包扎, 术前嘱患者洗澡, 换干净病员衣服, 进手术室换鞋, 戴一次性帽子, 术区严格备皮, 患者物品严禁入手术室[12]。

2.2 物品的管理

2.2.1 各类管道的消毒处理

吸氧皮管、麻醉机管道、湿化瓶、止血带、压脉带、血压带、体位垫等需要反复使用的用物, 术毕用1 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用清水洗净晾干[13], 还可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或三氧消毒机照射1h以上, 保存备用。感染手术用过氧乙酸处理[11]。

2.2.2 手术后器械的处理

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供应室直接设在手术室下面, 手术室污物通过污物间的污物电梯直达供应室污物清洗室, 经正规清洗消毒、灭菌程序, 冷却后再集中通过无菌室的清洁电梯直达手术室无菌室, 分类处置[14]。

2.2.3 医疗废物处理

对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严格分类, 前者使用黑色塑料袋, 后者使用黄色塑料袋, 对感染手术后使用一次性用物、辅料、组织等用特殊标志的塑料袋扎紧, 送指定地点焚烧[2]。

2.3 空气的管理

手术间保持一定的温湿度, 温度:22~24℃, 湿度:40%~60%, 每天术前30min运转净化空调系统, 长时间不用的洁净手术间除做好风口等清洁工作外, 应提前开机3h[15]。手术室人员的活动可使大量细菌与空气中的尘埃以气溶胶状态悬浮于空气中造成消毒后的空气污染[16]。因此, 应杜绝人员随意走动, 护理人员在术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减少进出手术间的次数[17], 术中减少人员走动, 避免在室内抖单, 连台手术应间隔15~20min, 尽量排尽前台手术尘埃, 保证手术间洁净度[18]。

2.4 手术间环境的管理

手术间物品、仪器存放过多、高低不一将会造成卫生死角, 影响气流流通, 从而增加细菌与灰尘聚生, 降低层流质量, 使手术间空气含菌量增加[19]。因此, 只有让手术室在手术完毕后空置才能更好地保证空气的质量, 即在手术开始前将手术所需物品、仪器用推车送至手术室供手术使用, 手术结束后将仪器、物品用车送出手术室外到准备室进行清洁消毒后备用[20]。

2.5 净化设备的管理

手术室工程技术人员每天负责检查层流控制板上显示的数据, 定期对净化系统的设备进行维修、保养[21]。每周清洁过滤器, 定期检查更换, 以防受到污染。设置专门的技术人员每天检查控制板上空调显示情况, 初效、中效过滤器每6个月更换1次, 高效过滤器1~2年更换1次, 回风口每月清洁1次, 以确保尘埃过滤效果。

3 严格的操作规程

3.1 无菌技术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是无菌技术的保障[2]。

3.1.1 术野消毒

Ⅰ类、Ⅱ类手术切口由切口中心点向外周消毒, Ⅲ类切口由外周向内消毒。

3.1.2 术中保持无菌

手术人员双手应保持在脐以上, 肩以下, 两侧不超腋中线。巡回护士向台上添加无菌物品不能跨越无菌区, 给术者擦汗时, 术者头偏向一侧[2]。

3.2 外科洗手

正规的外科洗手, 手清洁是用肥皂和流动水把外来污染菌冲掉, 手消毒是用泡沫型皮肤消毒剂进行消毒, 达到消除或杀灭手臂部暂住菌和常住菌的水平。有效的外科洗手与洗手刷的一用一高压灭菌、洗手的正确方法和顺序、洗手的范围和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2]。

3.3 感染手术的操作流程

3.3.1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应计划周到, 手术间挂隔离手术牌, 将术中不需要的仪器和物品转移它处, 术中使用的各种器械用物一次备齐, 放置适当位置, 避免临时添加, 影响手术进程, 增加感染机会。手术间外, 应准备0.2%过氧乙酸洗手或9250爱护佳免洗手快速擦手剂。

3.3.2 术后处理

感染术后的污物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敷料、纱布、手术衣裤、帽子口罩、鞋套等各种污染物品, 装入专用密闭、有明显标志的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内, 专人收集焚化处理。术毕手术人员用过氧乙酸洗手或9250爱护佳免洗手快速擦手剂擦手, 更衣帽、更鞋, 离开手术间。

3.4 强化卫生清洁管理

层流手术室的一切清洁工作必须采用湿式打扫, 每周进行彻底清扫1次, 每月再进行卫生大扫除一次, 使用的清洁工具不宜用掉纤维的织物材料制作。

4 科学的检测手段

4.1 空气检测

为了保证手术过程的安全, 手术区沉降菌的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22], 培养皿的数量根据手术间的实际面积与级别来确定。放置位置应具有代表性, 处于同一水平线。采样时手术间要处于清洁、静止、密闭的状态下, 采样过程中禁止人员进入, 整个过程符合无菌技术要求。采样后及时送验, 及时取回监测报告, 并将检验结果登记在手术室消毒隔离质检本上。如发现细菌菌落数超标, 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对策[23], 同时上报院感染科。

4.2 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监测

每月定期做好物体表面、无菌物品、消毒锅 (柜) 、消毒液腹腔镜、麻醉机管道、湿化瓶、医务人员手的细菌培养及监测。

5 小结

手术室是进行手术诊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 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区域, 其整体的洁净程度和所提供的手术器械等一切用品, 与手术切口感染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护理人员如何做好层流手术室管理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只有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提高监测管理的手段和水平, 才能使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步入科学管理轨道, 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不断提高质量, 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24]。

摘要: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 手术室感染控制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败[1]。为了有效的控制手术室感染, 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是必要的。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是手术室工作质量的体现, 手术室的合理设计与布局、手术物品的消毒隔离与检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是控制手术室感染的关键。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 消毒隔离管理;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R6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122-01

在医院中手术室为高危科室之一,伴随医学技术的发展,手术室逐渐成为抢救、诊断、为科学提供治疗及科学成就的主要基底。因此,医院手术室感染为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的主要因素,严重时威胁患者生命[1]。基于该疾病病理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消毒隔离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特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需实施手术进行治疗的1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需实施手术进行治疗的194例患者,其中,男99例,女95例;患者年龄为23~78岁,平均年龄为(50.52±1.03)岁。

1.2 方法

1.2.1 确保地面、物体表面清洁 相关工作人员每日用500mg/L消佳净对操作台、桌、椅及门把手进行一次擦拭,尽可能无尘,并定期定时对消毒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当地面没有显著污染时对其进行湿式清扫,并用清水对地面进行一次拖擦;对于地面出现严重污染时,应用1000mg/L消佳净对污染地面进行30min的拖擦。

1.2.2 有效改进空气消毒方法 本院手术室建于90年代初,主要是通过紫外线照射对手术室中的空气进行消毒,但是灯管布局同《消毒技术规范》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当灯管高度为4米/时,灯管数量为12只/时,其不能有效达到消毒效果。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应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实施手术治疗后对空气进行为期60分钟的消毒。

1.2.3 手术器械消毒 对于没有出现感染现象的患者,其使用手术器械后,应将各轴节打开,通过酶清洁剂对其进行浸泡擦洗,擦干后通过高压进行灭菌;对于出现严重感染患者,其使用手术器械后,应用2000mg/L消佳净对其进行为期30min的浸泡,对金属器械加防锈剂后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应先用洗涤剂溶液对其进行浸泡擦拭,有效将手术器械上的血垢杂物去除,对于具有缝隙、关节及齿槽等器械,应尽可能将其拆卸或是张开进行彻底清洗,之后用流水冲净,擦干,并通过高压灭菌。

1.2.4 特殊感染手术隔离技术 在患者手术通知单上表明隔离种类及感染诊断结果,为患者准备专用、设备简单实用的隔离手术室,并在手术室做“隔离”标记。对患者实施手术的医护人员应具有明确分工,避免出现混乱现象,且对患者进行手术的器具采用一次性的,手术过程中,禁止医护人员外出,需要物品时,由室外工作人员传递。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应对手部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所有使用过的一次性器具全部集中放置在塑料袋中加封,并对其实施焚烧处理;手术台及器械应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有效避免或是降低手术室感染现象发生率。

2 结果

本次研究选取的194例需实施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经消毒隔离管理后1例患者出现手术室感染现象,占0.5%。

3 讨论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毒隔离管理,该种隔离措施可有效控制手术室感染现象,显著降低患者出现感染现象,提高患者治疗效果[2]。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手术室环境布置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将手术室中的不合理布局进行重新布置,有效避免因污染物品处理不当导致手术室严重污染,进而使患者出现感染现象。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应提高医护人员隔离管理意识及手术室消毒意识,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对手术室进行有效的消毒,尽可能做到无菌操作,有效降低患者出现手术室感染现象[3-4]。

综上所述,医院手术室采用消毒隔离管理可有效避免或是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可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避免或是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如本次研究中,采用消毒隔离管理后仅1例患者出现手术室感染现象,占0.5%。因此,医院手术室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医院感染控制,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章程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感染控制水平,降低患者出现手术室感染现象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徐文艳. 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月刊),2013(03):581-582.

[2]杨美兰.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2(02):372-373.

[3]王竹华,周祝霞,蔡晓干.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3):3225-3226.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暴发演练总结 篇9

为提高医院感染暴发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加强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医院于2013年11月25日组织开展了一次手术切口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演练。由医务处、护理部、院感科、手术室、药剂科、骨科一病区、骨科二病区、检验科、微生物室、供应室组成的院感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参加了此次演练,分管院长××担任总指挥,院感科主任、医务处主任、护理部主任担任副总指挥。

演练内容为骨科一病区在10日内相继发生3例疑似手术切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在演练现场,院感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按照演练方案的要求,就医院感染暴发的核实、相关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院内报告、预案的启动、应急指挥与协调、院外上报、专家会诊、医疗救治、感染暴发原因分析、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专题会议的召开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演练。最后由分管院长××对此次演练进行了总点评,总结了此次演练的经验和下一步要求及改进措施。

在此次演练查找感染暴发原因的环节,各个科室都认真分析原因,骨科从清创、手卫生方面分析,医务处从实习生的操作方面分析,护理部从护士的备皮操作方面分析,手术室从手术室间环境、手术器械、无菌物品方面分析,供应室从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等方面进行分析,院感科从感染病例感染的时间、主管医生手卫生及无菌操作、病房的空气环境、患者周围环境的卫生,病原菌及耐药谱,相关物品及环境的卫生学检测结果等方面综合分析,再综合各科室分析的结果总结出本次感染暴发的原因。

在本次演练中,院感科、医务处、护理部及时组织院感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对感染病例进行讨论,第一时间制定出救治方案及消毒隔离措施,并迅速执行。由于救治方案及消毒隔离措施的及时落实,未出现新发病例,3例感染患者病情逐步好转。

本次演练发现科室存在的问题是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对实习医生指导不够,保洁员对病房的打扫仅能做到清洁、达不到消毒效果,医生未及时下接触隔离医嘱等,这些问题将作为我们今后督查工作的重点。此次演练存在的不足是没有通知后勤保障组参与,没有对抢救药品、防护用品等方面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

通过此次演练,有效促进了医务人员对院感暴发的概念、诊断报告流程、应急处置程序、个人防护、多重耐药菌的消毒隔离措施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相关科室和人员的职责进一步明确,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和防控意识得到提升,促进并完善了应急处置机制,为预防和控制院感暴发事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篇10

【摘要】目的 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为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2997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其中150例出现医院感染,研究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结果 年龄大、住院时间肠、妊娠并发症、术中气管插管是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干预前共有2997名妇产科患者接受腹部手术,发生术后感染150名,发病率5.01%。我院妇产科干预措施后有3023名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有30名,发病率0.99%,干预后患者医院感染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年龄大、住院时间长、书中气管插管等,对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为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提供临床依据,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妇产科;腹部手术;院内感染;护理措施

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urgery risk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Abstract] Purpos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urgery risk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urgery to provide clinical basis.Methods Choose from January 2012 to June 2014, 2997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urger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150 cases of hospital infection, the risk factors of hospit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urger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Results In 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intraoperative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is 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infection of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urgery risk factors.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 total of 2997 patients underwent abdominal surger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150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incidence of 5.01%.Interventions for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after 3023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urgery, there are 30, the occurr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of 0.99%, after the intervention patients with hospital infection rate decreased, P < 0.05,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urgery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many factors, such as 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length,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etc., in the book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urgery risk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maternity hospit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urgery to provide clinical bas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clinic.[Keyword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abdominal surgery;nosocomial infection;care measures

随着妇科疾病患者的增加,妇科剖宫产数量的增加,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的感染率也在增加[1-2]。由于医院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增加,对于医院感染越来越重视[3-4]。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有很多,根据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并评估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2997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其中150例出现医院感染,研究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2997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其中150例出现医院感染。年龄在19-65岁,平均年龄(37.65±5.18)岁。住院时间6-38天,平均住院时间(7.65±3.32)天。医院感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5]中关于医院感染的诊断。1.2 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对调查具有认知功能;所有患者都要有病史资料,病史资料中完整记录患者的个人资料以及各项生化指标;年龄在18周岁及以上的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3研究方法

1.3.1统计感染的危险因素

由院感科收集每位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临床医师报告,填写统一表格,将感染患者的情况逐一统计、填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法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1.3.2 制订措施并施行

分析统计结果中的危险因素,制订降低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措施并于2014年1月15日起施行。

一、营养护理:在术后患者能进食后调节患者饮食结构,要为患者提供专门的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为患者补充营养,改善其身体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以抵抗感染,避免患者发生便秘,防止因便秘导致腹腔压力增高挣开伤口,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

二、住院环境以及患者个人卫生护理:要保持患者所住环境清洁,每天对患者的衣物、被褥、日常用品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通风,专职护理人员在每天帮助患者清洁外阴、为伤口换药以及帮助其漱口擦身等个人卫生清理前要先保证自身的清洁无菌。

三、康复护理:专职护理人员要每天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按摩腿部等动作,当患者身体允许时,要帮助其进行运动,尽快提高身体免疫力,避免长期卧床造成感染。

四、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专职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降低其心理压力,使其心态积极,提高身体防御能力。1.3.3 评估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

统计干预后,我院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与干预前发生医院感染的频率对比分析。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均采用SPSS17.0版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患者感染原因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产科存在妊娠并发症、术中气管插管是感染的危险因素,见表1。多因素回归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术中气管插管是感染的高危因素,且具有代表性。见表2。

表1 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Table 1 Analyses of correlated fator in our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of cirrhosis 相关因素

例数(n)

感染例数(n)39 44 76 87 63 61 89 86 64 85 65

感染率(%)p 3.83 5.34 6.59 7.29 3.50 4.34 5.59 4.86 5.21 5.32 4.64

<0.05 <0.05 21岁及以上 1019 年龄 30岁及以上 824 46岁及以上 1154 住院时间 >10d <10d 一般 良好 有 无 有 无

1194 1803 1404 1593 1769 1228 1597 1400 营养水平产科妊娠并发症

术中气管插管

>0.05

<0.05

<0.05 表2 患者感染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Table 2 Patients with infection 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危险因素

B值

Sx

OR值 95%CI 2.159~7.152 2.161~6.415 1.024~4.527 0.156~9.143 1.964~10.214

P值 0.016 0.029 0.032 0.012 0.010 年龄46岁及以上 2.0931 营养水平一般 住院时间较长 有妊娠并发症 术中气管插管 0.8177 2.6671 0.6497 2.5874

0.127 3.25 0.069 0.063 0.043 0.057

2.35 1.59 2.15 2.69 2.2 预防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干预措施效果评估

经统计,我院妇产科干预措施后有3023名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有30名,发病率0.99%。干预前共有2997名妇产科患者接受腹部手术,发生术后感染150名,发病率5.01%。经统计学分析,干预后患者术后感染发病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医院感染分布及构成比类型

Table 3 Infection distribution and constituent ratio of type

类型 干预前例数(n)

下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 其他感染 合计 3 讨论

47 24 23 150

37.33 31.33 16.00 15.33 100.00 构成比(%)

干预后例数(n)10 9 9 2 30

33.33 30.00 30.00 6.67 100.00 构成比(%)

医院感染是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日益突出,该问题得到多方关注[6-7]。医院感染的发生既降低了医院的周转率和利润率,影响医院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加重了社会、患者及家属的负担[7]。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的因素与抗生素的使用、护理措施不当、侵入性诊断、环境消毒杀菌不彻底以及患者自身的免疫素质等方面相关[8]。

妇产科手术因妇女妇科特殊的生理特点在手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很高。妇产科腹部手术可分为剖宫产手术和妇科疾病行腹部手术两大类。其中剖宫产手术是因怀孕无法自然阴道分娩而进行剖宫,产妇经历漫长的怀孕、生产期,身体机能发生一系列改变,剖宫手术时腹腔密闭的环境遭到破坏,身体内环境紊乱失衡,机体防御功能下降,所以易引发医院感染[9]。各种妇科疾病的发生都会导致患者内分泌紊乱、机体防御能力下降,行腹部手术打开腹腔时极易因内环境紊乱发生医院感染。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极易发生感染,主要是由于无菌操作不过关[10]。

本次研究中发现,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是上呼吸道感染,这与部分患者手术中需要气管插管有关,也可能与季节或手术准备时的操作有关。发病率居第二的是泌尿感染,因为女性生理特征的特殊性,很多妇科手术术后都要留尿管,消毒不彻底或者操作部当都极易发生泌尿感染。其次是切口感染,可能与术前消毒准备不足、手术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再其次是胃肠道感染和子宫内膜感染,胃肠道感染可能与疾病导致的患者消化功能受影响有关,另外如果术后饮食搭配不当也会出现胃肠道的感染。子宫内膜感染因素通常因条件致病菌引起自身感染或

[2]手术过程无菌操作部当而引发。很多研究中发现上呼吸道感染和泌尿感染是妇产科医院感染的高发疾病[11]。

研究中根据相关因素分析制定的护理措施分为:营养护理、卫生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四个方面。其中营养护理能够通过饮食调整患者身体营养水平,增强患者抵抗力,同时减少便秘发生,能够有效避免胃肠感染的发生几率。卫生护理,针对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两个方面,对病房、患者床褥的消毒和患者身体入手术切口、外阴以及护理人员手的消毒都能够有效降低各种感染。康复护理通过按摩、帮助患者翻身等可以提高患者抵抗力而减少感染发生。心理护理,通过调整患者心态,让患者有足够的康复信心。结果中,干预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比较同期发病率有了明显下降,说明护理措施的效果是肯定的。

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内源性与外源性多方面因素有关。加强医院的环境消毒、确保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得当、以及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增强抗感染力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12]。由于医院人流量比较大,是各种疾病的集中地,发生感染的因素和机制也比较复杂,应普及医院感染的知识[13-14],加大贯彻实施的力度,每个细节都被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率才能真正被降低。参考文献:

[1]赵月宝.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分析及早期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0):61-63.[2]宋敏.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和处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1):98.[3]唐红萍,高晓东.县市级综合性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07:1691-1693.[4]Anderson DJ.Surgical

site

infection[J].Infect

Dis

Clin

上一篇:中心摄影大赛活动方案下一篇:《西游记》名著考点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