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鉴定申请书(共10篇)
申请人:XXXX市XX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住址XXXX市米东区博瑞新村56号楼3单元102室。
法定代表人:XXX,公司总经理。
被申请人:艾XXX,男,哈族,1976年6月13日出生,现住XXX煤矿生活区,电话:XXXX。
被申请人:XXX,男,汉族,1978年7月15日出生,现住XXXX迎宾路北八巷5号,电话:XXXX。
申请事项:请求依法对申请人提供的“事故经过说明”证据中签名及日期笔迹为被申请人艾XXX所写。
事实与理由:被申请人XXX诉申请人及被申请人艾XXXX交通肇事人身损害赔偿一案,现由贵受理并审理。在审理中,申请人向法庭提供了由被申请艾XXXX签署的《事故经过说明》书面证据,被申请人艾XXXX否认该证据中“阿克凡”及“2013.1.4”的签名及日期笔迹不是其所写,因该证据关系到本案事实真相,以及将极大影响赔偿责任的确定,因此,申请人特提起笔迹鉴定申请,请人民法院准许。
此致!
XXX县人民法院
申请人:XXXX土石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刑事笔迹鉴定的原理
笔迹鉴别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每个人的身体解剖结构不同 (如手的大小, 手指、腕等的骨骼肌肉人各不同) , 每个人的摹仿记忆能力不同, 每个人的书写技能和肌体配合水平不同从而造成个体的差异性。笔迹的反映性是笔迹鉴定的物质基础, 笔迹的相对稳定性是笔迹鉴定的基本条件, 笔迹的总体特殊性是笔迹鉴定的鉴别依据。其具体原理如下:
(一) 判定检材笔迹特征的真实程度
根据检材笔迹的特点和案情, 准确地判断笔迹特征的变化或伪装以及变化或伪装的原因与程度。如检材笔迹熟练程度一致, 书写水平与语文水平相适应、运笔自然, 笔画间搭配比例协调, 书写动作规律性强, 即可认定其为正常笔迹。
(二) 发现和确定检材笔迹特征
发现书写动作局部特征, 要对检材字迹逐字、逐画进行对照观察, 找出其书写动作的规律性, 其中非规范性的部分即是特征。
(三) 发现和确定样本笔迹特征
初步判定检材笔迹特征之后, 可以此为依据, 按照上述顺序和方法确定样本笔迹特征。与检材笔迹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都要全面寻找, 对照。
二、形式笔迹鉴定工作中遇见的难点
通过对笔迹物证 (简称检材) 和嫌疑人的笔迹样本 (简称样本) 的笔迹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与综合判断, 出具了鉴定书, 通过了法庭验证。现将在笔记鉴定过程中所遇见难点及解决的对策归纳如下:
(一) 检材均为复印件, 掩盖了部分运笔特征
运笔特征是笔迹检验中应用最多的一类特征, 它以细微差别反映不同人书写习惯的本质差异。它是指书写人的各种笔划的起笔、收笔及运笔过程中的动作特点。这就要求检材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书写人笔迹的运笔特征全貌。在刑事笔迹鉴定的司法实践中申请人所提交的检材均为复印件, 复印件如同印刷品, 虽然保留运笔特征中行笔特征和连笔特征, 却失去了原有笔迹固有的层次感。还由于原件质量和复印浓度的深浅不一, 掩盖了运笔特征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 即起、收笔特征和笔力特征。
(二) 检材字迹少, 文字布局特征难找
文字布局特征就是指书写人文字符号安排形式和分布特点。每个人由于受社会环境、教育程度、职业、身体条件和性格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在书写文书时, 往往形成自己的布局习惯。
(三) 样本采集的随意性, 可供比对检验部分少
笔迹鉴定样本是根据比对需要而专门收集的嫌疑人笔迹。
三、刑事笔迹鉴定工作中的问题对策
(一) 笔迹鉴定尽可能使用原件, 不宜使用复印件
笔迹鉴定案件的特点决定了其笔迹特征需要检材应尽可能是原件, 避免使用复印件或照片, 因为复印件或照片本身有可能是伪造的, 加上在这些非原件的检材中, 笔迹的笔力、收笔特征可能由于某些客观原因而消失或出现变形, 这就会给鉴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甚至影响最终结论的准确性。但在某些特殊或例外的情况下, 不得不用复印件或照片进行鉴定时, 也要注意该笔迹的鉴定与其他方面的检验或证据相互结合、印证, 进行综合判断。
(二) 样本材料要充分、真实, 具有可比性
要尽可能多地收取与检材字迹形成条件一致或接近的样本, 应以案前样本为主。当无法收取到案前样本或案前样本较少、可比性差时, 则应收取较多的案后样本和实验样本。
(三) 运用多学科知识判断笔迹中的异常
正如上文所述, 笔迹中常出现摹仿、伪造的情况, 其所表现的特征与书写人自身因生理、心理变化而引起的笔迹上的适度变异往往难以分辨。这时就需要鉴定人员运用扎实的相关学科知识来判断变化或变异的原因, 从而有效实施鉴定。
(四) 坚持系统检验的方法论
签名笔迹的鉴定必须综合考量该案涉及的其他多方面证据材料, 借助其他物证或言词证据的信息来分析笔迹的真实性。这就要求鉴定人员不能就事论事地只“埋头”于专业的笔迹检验工作, 还要较为全面综合地关注案件的其他事实, 擅于从其他证据中获取利于开展鉴定工作的辅助条件。
参考文献
[1]赵立阳, 杨伟逸.论签名笔迹的鉴定[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9) .
[2]参见李勤安国涛.试论签名笔迹的检验.文件检验的理论与实务——第一届全国法院文件检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J].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 (9) .
在同行眼里,罗刚平时是个不善言谈、不通情理的人,以前曾经跟县领导“叫板”,出了名,人送绰号“罗老倔”。都说罗刚是个实诚的人,他对群众实实在在、掏心掏肺;也有人说他是“专家”,能从“文字”里面看出门道,嗅出案件的蛛丝马迹……
利用笔迹比对侦破贪污移民款案
1989年7月,23岁的罗刚从财务会计专科毕业后,放弃大都市的优越条件,从黑龙江来到河南省淅川县检察院,成为一名检察官。
27年来,罗刚先后在控申科、民行科、技术科等多部门任职,办理各类技术案件4100余起,无一冤错案,其中5起技术案件被河南省、南阳市两级检察院评为“十大精品案件”,先后获评“淅川县道德模范”、“全省检察技术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检察之星”。
“移民政策规定的我家10万元的移民房款没有给我们兑现,村干部把我们的钱花了。这件事儿你们不管,我们就到省里上访。”群众李大友(化名)带着6名群众将一份举报信递交给淅川县检察院的接访领导副检察长刘涛。
原来,2013年9月,淅川县老城镇关富山移民村村民李大友从外地打工回来,发现自家的房子在“移民房产赔偿清单”中被“调包”,明明是自己的房子,公示榜单上却写的不是他的名字。李大友把自己的遭遇告诉其他移民后,引起了当地上千移民的强烈反响。
了解事情经过以后,刘涛把罗刚叫到他办公室,问他:“你看看这些材料,能不能通过技术手段找到有价值的线索?”罗刚把案件材料拿过来看了一遍,发现案件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关,工程通水在即,移民群众的心还不稳定,一定要把这个案子办好。
罗刚将收集到的一叠关富山村的房屋补偿款材料拿回技术科工作间,开始甄别,用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对检材上的字迹与样本上的字迹进行比对。通过反复比对,罗刚在关富山村《补偿款划拨协议》里,发现多个关富山村村支书杨某和村主任彭某的书写,又利用司法会计技术,确定“杨某”冒名领取赔偿款的具体金额。
一周后,淅川县检察院根据罗刚的鉴定意见,迅速指挥反贪部门将杨某和彭某缉拿归案,并很快突破两人的心理防线,将这起涉案金额12.8万余元的贪污移民款案告破。清除了从中“捣鬼”的村干部,领回了移民款,移民村群众对检察院都赞不绝口。
“过去,基层乡镇、村组有些干部处理群众问题的时候,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情拖着不办,形成了上访闹访的局面,有些演变成‘民转刑’案件。现在群众法律意识强了,遇事来找我处理,我就得掏心窝子,把一碗水端平。”罗刚说。
解决群众矛盾,非一日之功。在罗刚的办公室书柜里摆放大量文检、痕检、司法会计等领域的書籍,以及做好群众工作的控告、申诉、民事、行政等资料,其中有本磨损发黄的《笔迹检验鉴定案例》述说着他20年来的执着。
“淅川县有68万人口,是国家重点贫困县、移民县之一。我当了5年控申科长,先后受理群众反映乡村干部贪污、挪用修路、计生、危房改造、扶贫救灾等专项资金案件线索500余起,查出了200余起,其间还有集体上访案。”罗刚说。
左手写字也能找出来
“记得2013年春季,我办理了一起报复纵火案的笔迹鉴定,当地一个村干部房屋旁边的草垛被烧毁。”罗刚拿出一份资料夹,从中取出一张字条的复印件,字条上写着“这个案件,你们肯定破不了”。
一张普通的字条,看似显示不了任何问题。但罗刚看出了端倪,“当时,没有别的任何线索,公安机关排查了41人,效果都不好。拿着40多人的字迹样本来找我鉴定,我采用观察法,用‘无伪装’检验,没有发现一个相同的(字迹)。”罗刚说。
“我查阅大量专业书籍和资料,根据一些资料的启示,我猜测,犯罪嫌疑人会不会是使用左手写字?”罗刚回忆,“我就根据不同的人,书写习惯、规律不同、伪装笔迹各异等特点,按照‘左手伪装(笔迹)’检验方法,将排满整整一张办公桌子的40多个笔迹样本一一比对,通过对每个“样本”的运笔、笔顺、断连、搭配等特征分析,用了整整两个通宵,终于发现有一个“样本”是左手书写的。”
办案人员开始也不敢相信,说是罗刚找出了左手写字的犯罪嫌疑人,而且根据案件查办的情况,这个名为小亮的犯罪嫌疑人的嫌疑是最小的。罗刚却很有信心,对办案人员说,“你们是侦查,我是鉴定。我凭借书写规律来认定的,你们不信可以找嫌疑人来问”。
结果,公安机关提审犯罪嫌疑人小亮时,小亮很吃惊:“你们怎么找到我的?为什么怀疑我”办案人员告诉他,“检察机关的笔迹鉴定专家指认你了,你是左手写的。”小亮不敢相信,左手写字也能被认出来,只好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淅川县检察院检察长高宛梅评价罗刚说,“这些年,罗刚为司法机关,包括市纪委、各县市区公安、检察系统提供技术保障几十余次,帮助他们除排疑点,对侦破大要案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高宛梅还记得,2014年邓州市国家粮食贮备库工作人员涉嫌贪污案的司法会计鉴定,就是罗刚完成的,鉴定解决了被告人秦某涉案金额的问题。最终,秦某因贪污20多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6个月。
“再大的权力也不能影响我”
“在司法界同行的眼里,罗刚不拉关系、不徇私情是出了名的,脾气倔,一根筋,无论是谁,找他说情都要碰一鼻子灰。”采访时,刘涛说,“作为河南省检察系统唯一一个具有文件检验、痕迹检验、司法会计检验三项跨门类检验鉴定资格的鉴定人,罗刚一直恪守公正执法、惩恶扬善的信条。为办案,他得罪过不少亲朋好友,还跟其他单位领导顶撞过,但罗刚坚守圣地,从不退让半步。”
2015年7月,一位外县领导通过朋友找到罗刚,请他帮忙看一下去年的一个鉴定意见,他的亲戚因鉴定被判刑入狱了。罗刚重新将该案卷宗找出,把曾经鉴定过的文件一份份细细检查,发现鉴定并没有错误,就告诉这个县领导,鉴定意见没有错,不能更改。
县领导认为罗刚不通人情,撂下狠话“别那么倔,谁不找谁办事,别把事情做绝了,以后有你好看”。罗刚闻言只是微微一笑,“说说情、闹一闹案件就能更改,那岂不是将法律当儿戏。维护公平正义是对一个检察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再大的权力也不能影响我”。
“技术工作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但他们的鉴定意见往往在案件侦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访中,淅川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明铁说,“罗刚工作上敢较真、好钻研,不少反贪大案都是在他的技术支持保障下突破的,近年来,他在国家级媒体发表了几十篇专业论文,高仿印章和笔迹逆向检验就是他总结实践经验的研究成果。”
2014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一起贪污案的嫌疑人因“签名笔迹”争执不下,案件陷入僵局。淅川县检察院反贪局调罗刚去鉴定,经罗刚审查,签名确实不是目前锁定的这名嫌疑人所写,案件另有嫌疑人。罗刚提出审查发案单位的账凭,对60多本凭证审查,首次运用样本与检材置换的“逆向检验方法”,确定了书写人黄某。其间,有人打电话让罗刚放过黄某,被他拒绝。2015年,黄某以贪污罪被提起公诉,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所谓的逆向检验,是相对于正常的检验方法而言的。“笔迹检验一般是拿样本与检材比对,确定检材上的字迹是不是样本字迹书写人写的。但上面这个案件一开始否定了一个嫌疑人,就否定了样本,要寻找新的样本,这个过程中,就要吃透检材的特征,用签名笔迹做线索,寻找嫌疑人的字迹。这就出现了检验的逆向程序,我叫它逆向检验。”罗刚说。
申请事项:
对被上诉人桂焕厚提交证据《租赁合同》与《结算单》中陈心明的签字进行比对鉴定。
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四川资阳市天宇建筑工程劳务有限公司未承建过成都中海国际社区8号地块项目,且被上诉人桂焕厚向原审法院提交的《结算单》中“陈心明”的签字也与上诉人向原审法院提交的《租赁合同》中“陈心明”的签字不符,因上述证据系被上诉人在20xx年9月13日开庭时才提交原件予上诉人质证,上诉人在质证过程中凭肉眼上观察系看出上述两处书写的“陈心明”三字不是同一人书写,该两份证据系本案主要证据,若其中一份系伪造或存在虚假,则该证据就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因此为使法院能依法查明案件事实,做到公平公正的审理以及维护被告的合法权益,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特向贵院依法申请对被上诉人桂焕厚提交贵院的《租赁合同》与《结算单》中陈心明的签字进行比对鉴定。
申请人:
申请事项: 请求对申请人提交的,落款为的“借条”进行笔迹鉴定。
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____诉被告________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已由________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案号为________。
因被告否认申请人提交的落款为的“借条”系由其书写,故向贵院申请对该“借条”进行笔迹鉴定,以确认该“借条”实由被告书写。
司法鉴定申请书
申请人:马宪春,男,1964年**月**出生,汉族,教师
住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花园***
电话:139582022
2申请事项:
请求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两份《关于刘世清同志参加组织生活等有关事项的说明》的真实性做出司法鉴定,司法笔迹鉴定申请书。鉴定复印件的签名人笔迹是否真实。
事实和理由:
两份材料,一份有签名,签名人是陈聪诚、吴立爽(前者为宁波大学组织部副部长);一份无签名。
此鉴定用以确定是否存在伪证问题。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五条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对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
此致
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
申请人: 马宪春
2009.4.16
附:
上诉状内容见:
行政上诉书(完整版前半部)
行政上诉书(完整版后半部)
上诉附件:
附件8份(详情有超链接)
取证申请书4份:
1、申请事项:调取江北区人民法院庭审记录及相关证据,司法鉴定《司法笔迹鉴定申请书》。
2、申请事项:调取宁波大学组织部、教育学院党总支关于刘世清落实组织关系的证明文书。
3、申请事项:调取刘世清从延安大学调到辽宁师范大学组织关系的证明。
4、申请事项:证人出庭。
司青岛 司法亲子鉴定法鉴定申请书4份:
1、申请事项:请求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宁波市公安局江北分局《呈请延长办案期限报告审批表》真实开出时间作出司法鉴定。
2、申请事项:请求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辽宁师范大学组织部证明》是否是“党员证明信”做出司法鉴定。
3、申请事项:请求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两份《关于刘世清同志参加组织生活等有关事项的说明》的真实性做出司法鉴定。鉴定复印件的签名人笔迹是否真实。
4、申请事项:请求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关于刘世清同志参加组织生活等有关事项的说明》(两份)、《宁波大学“三不要”党员管理及刘世清同志有关情况的说明》、《关于刘世清同志正常参加党组织活动的证明》(有公章)是否是公文文书、是否是普通书证、是否是书面证言、是否是传闻证据等做出鉴定。
很抱歉,因为您在网易相册发布了违规信息,账号被屏蔽。被屏蔽期间他人无法访问您的相册。
早在2008年何延鹏等人借助计算机进行笔迹鉴定, 发挥了计算机高效、客观的自动初筛功能, 提高了鉴定的速度, 但缺乏对笔迹的特征提取和学习, 其识别具有一定的局限型;赵宏伟等人利用改进多数规则信息融合算法提高了笔迹鉴定的识别率, 但忽视了笔迹鉴定的识别速度[1], 因此该方法在笔迹鉴定的识别率与识别速度方面仍存在一定缺陷。=
本文将狼群算法 (WA) 与概率神经网络 (PNN) 融合在一起, 构造狼群优化概率神经网络模型。运用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对笔迹进行识别, 鉴于概率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平滑参数的取值对笔迹鉴定的识别率及识别速度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 采用狼群算法优化所需平滑参数, 使笔迹鉴定达到最优效果。
一、PNN神经网络结构
概率神经网络是集统计方法与前馈神经网络与一体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训练时间短、结构稳定、获取正确识别结果的最大可能概率等优点。其结构为4层前馈网络, 即输入层、模式层、求和层和输出层, 如图1所示。
输入层 输入层将特征向量传递给网络。用X表示输入的特征向量
其中ix (i=1, 2, …, q) 为第i个样本节点。在输入层中, 网络神经元的个数等于特征向量的维数。
模式层 模式层计算特征向量与训练样本集向量中各个模式的匹配关系。每个模式单元首先计算出输入向量与权向量的距离, 然后将其距离代入高斯型激活函数, 从而得到模式层的输出。其公式为:
其中P表示特征向量X的维度, σ为平滑参数, Yi j为训练样本集特征向量。
求和层 求和层是将训练样本中来自同一类模式层的输入进行求和, 其判断公式为:
这里Ni表示类Fi中样本的数量。求和层中神经元的个数等于所分的类别个数。
输出层 输出层用于接收求和层得出的概率密度函数。其判断规则原理为:
其中Y (X) 表示样本X的估计类, m表示训练样本类的数目。在所求结果中, 概率密度最大的那个神经元输出为1, 其他的输出为0。
二、狼群优化PNN结构
PNN神经网络中, 唯一需调整的参数是平滑参数δ, 该参数对样本的分类正确率具有重要影响, 优取平滑参数, 将会得出分类效果的最优值。因此, 如何获得平滑参数的最优解是概率神经网络的关键问题。狼群算法是一种模式狼群捕食的智能优化算法, 能有效解决连续变量的全局优化问题, 具有后期收敛速度快, 不易陷入局部最优和计算精度高等优点。
2.1狼群算法的构造
由PNN中δ参数的取值范围 (0~1) 构造算法中的狼群。具体步骤如下[3]:
步骤一:初始化狼群中人工狼的个数N和所处位置Xi, 最大迭代次数kmax, 探狼的比例因子α, 搜索得方向h, 最大游走数Tmax, 距离判定因子w, 步长因子s, 更新比例因子β。
步骤二:选取最优人工狼作为首领, 除首领外的人工狼作为探狼执行侦查猎物的游走行为, 直到探狼i的猎物气味浓度Yi大于头狼所感知的猎物气味浓度Ylead或达到最大游走次数Tmax, 则进入步骤三。
步骤三:人工猛狼向猎物奔驰, 其位置获取公式为:
其中, gdk为第K代群体头狼在第d维空间中的位置。
如果, 猛狼在途中感知的猎物气味浓度Yi>Ylead, 则Ylead=Yi;若Yi<Ylead, 则人工猛狼继续奔袭, 直到dis≤dnesr, (dis为当前距离, dnesr为预设的最短距离) 执行步骤四。
步骤四:对参与围攻行为的人工狼的位置进行更新, 执行围攻行为。按公式 (4) 进行。
步骤五:对头狼位置进行更新, 并按由强到弱的原则对人工狼进行群体更新。
步骤六:判断是否达到优化精度或最大迭代次数, 若不满足, 则转至步骤2。
2.2全结构狼群优化PNN的实现
根据狼群算法[4]进行PNN结构优化的介绍, 本文狼群算法优化PNN的算法流程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 首先对笔迹数据及控制参数进行初始化, 并判断其迭代数是否符合要求, 然后运用概率神经网络对笔迹进行鉴定识别, 在其过程中, 采用狼群算法不断对平滑参数进行优化, 直到仿真中的识别误差小于设定的误差值, 最后, 输出理想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
三、实验研究
3.1实验数据
为验证狼群算法对概率神经网络优化的有效性, 本文采集了来自10个人的1600个手写字体, 将字体图像归一化为32×32大小, 如图3所示。
然后将每个人的字体数据分为两部分, 从而建立实验所需的笔迹训练识别的数据集。
3.2实验结果分析
为验证狼群优化PNN算法的有效性, 本文对所采集的实验数据进行训练识别, 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得, WAPNN识别率和识别速度都取得了一定幅度的提高, 因此通过狼群算法对概率神经网络中平滑参数的优化确实对普通PNN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四、结语
本文提出的狼群优化概率神经网络是一种基于WA算法和PNN优点构造而成的。
运用狼群算法在整个种群范围内寻优, 搜索获取概率神经网络中的最优平滑参数, 增强了网络结构的稳定, 提高了网络收敛的速度和精度。
由仿真实验结果对比可知, 基于狼群优化PNN的笔迹鉴定识别方法相对于其他识别方法具有识别率高、识别速度快、网络结构稳定、推广泛化能力好等优点。经多次实验表明, 该方法能够达到人们所需的标准要求, 为笔迹的鉴定识别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支持和理论依靠。
参考文献
[1]朱贝贝, 尚赵伟, 等.抗混叠轮廓波变换的脱线中文手写体笔迹识别[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1.
[2]周志宏, 李学波.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安全预警模型[J].兵工自动化.2014.
[3]伊廷华, 王传伟, 李宏男.基于等级划分狼群算法的三维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14.
关键词:笔迹鉴定;鉴定意见;科学准确性
笔迹检验作为一种经验性的辨识活动,其科学性一直备受人们争议。在司法实践中准确的鉴定意见可以为案件提供方向、范围,为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提供有力的证据。然而,由于鉴定意见的错误,给案件审判带来负面影响的也不乏其例。本文拟就笔迹鉴定意见的科学准确性问题略述浅见。
一、笔迹鉴定学科的科学性
针对同一检材样本,鉴定人认知与他人认知会出现偏差。因此,会有人对笔迹鉴定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判断笔迹鉴定是否科学,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深入了解这门学科。
(一)笔迹分析的心理学支撑
现代意义上的笔迹分析是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19世纪末德国耶拿大学心理学教授Wilhem Preyer提出了大脑决定笔迹的假设。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提出“内化说”,后为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两位心理学家所发展。其基本观点是:任何心理活动形式都是源于外部物质活动的内化;而一切外部活动形式都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化结果。
(二)笔迹动力学
笔迹动力学是从影响笔迹形成的各个客体及其相互作用在笔迹中的客观反映去分析、研究书写人的某些特点,进行笔迹的个人识别,即根据笔迹给书写人画像的科学方法体系。[1]
书写动力定型系统是经过大脑神经系统长期作用才形成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如果有人想改变自己的书写动力定型系统,需要努力压制自己旧动力定型的顽强表现。但自身书写习惯的自动化再现性及顽固性或多或少地会在摹仿笔迹中表现出来。[2]
书写习惯受人的教育程度、书写练习情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书写习惯必然会在书写的笔迹材料中反映出来,而且能在笔迹数量少的非正常的笔迹材料中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就是有故意伪装也不会彻底改变。
(三)笔划组合的概率揭示笔迹鉴定的科学依据
笔迹鉴定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特征和认识特征的过程。特征价值的大小可用该特征在笔迹中的再现率来具体衡量。比如某个字的特殊搭配,在1000人的笔迹当中只有1人的笔迹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个字的特征价值就较高。
二、笔迹鉴定的科学准确性认定的阻碍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其中包括鉴定意见。《民事诉讼法》对解决某些专门问题的技术鉴定同样也作出了相应的明文规定。笔迹鉴定意见在诉讼活动中具有证据价值是无可争议的。但在司法实践中有人对笔迹鉴定意见的证据价值提出質疑。主要是因为笔迹鉴定意见经常出现不真实、不合法的现象。主要表现为:
(一)鉴定资质的不适格
笔迹鉴定的主体必须是懂得笔迹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笔迹鉴定工作经验的人。而无笔迹鉴定资质的机构与个人所作出的鉴定意见是不合法的,是绝对不被法院采纳的;同时应当回避而未回避所进行的鉴定及超越鉴定业务范围所进行的鉴定等也属于不合法鉴定。
(二)鉴定程序的不合法
笔迹鉴定的程序包括鉴定的受理、鉴定的实施、鉴定的复核或重新鉴定。受理鉴定是整个笔迹鉴定的前提,鉴定机关和鉴定人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接受委托进行鉴定,同时还包括委托人提供证据来源必须合法,才能对其进行鉴定。
鉴定人作出笔迹鉴定意见,如果委托人认为意见有误,可以请求重新鉴定。重新鉴定从客观上促使鉴定人要规范鉴定工作,提高鉴定质量。
(三)鉴定人询私舞弊和能力缺乏
造成笔迹鉴定意见不合法、不准确还存在着鉴定人殉私舞弊和能力缺乏的原因。少数缺乏职业道德修养的鉴定人故意做出歪曲事实的鉴定意见,严重影响诉讼活动的进行。相比较徇私舞弊而言,能力缺乏的并不具有恶性,但所作出的笔迹鉴定意见在诉讼活动中要作为证据使用,则仍然会出现错案,造成不良影响。
三、提高笔迹鉴定科学准确性的途径
笔迹鉴定意见出现诸多问题,上述只是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意见失真的成因,具体如何保证笔迹鉴定意见的科学可靠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强化。
(一)规范笔迹鉴定程序
笔迹鉴定需要有更为严格的受案程序。鉴定时,提供的样本材料必须能肯定是当事人或嫌疑人的笔迹,否则鉴定将毫无意义。在比对检查前,要统一样本材料,将不是当事人或嫌疑人的笔迹或不能确定的笔迹筛选出来。否则在综合评判时,可能会将多人的笔迹特征作为一人的多种书写习惯去解释差异点,得出错误的意见。
(二)健全鉴定人责任制机制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十条规定:“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鉴定人应当独立进行鉴定,对鉴定意见负责并在鉴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多人参加的鉴定,对鉴定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该规定对鉴定人做出的鉴定意见应负责并承担责任。但是,对于鉴定人的责任到底多大,该怎样去承担责任却规定得不十分明确。笔者认为,应建立健全鉴定人责任制机制,详细而明确规定鉴定人进行检验鉴定所承担的义务;规定鉴定人进行检验鉴定的标准的综合评判质量体系。
(三)加强笔迹鉴定的复核和监督
鉴定的复核是笔迹鉴定意见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的重要保障。得出的鉴定意见,再由上级鉴定机关或笔迹鉴定专家进行复核,可以弥补笔迹鉴定工作的不足,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提高笔迹鉴定的质量。
(四)强化鉴定人出庭和庭前质证
鉴定意见有时并不为法官所采纳,但这并非说明鉴定意见就不正确,只能说明这个鉴定意见与法官所掌握的证据体系不相吻合。鉴定意见如何并不必然影响法官的判决,而只能作为证据之一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证据链来共同决定判决结果。同时,鉴定人作为当事人的专家证人只是从技术角度为当事人提供专业技术上的支持。最近,一些学者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提出许多建议,其中比较一致的看法便是加强鉴定人出庭作证和对鉴定意见进行庭前质证。[3]
作者简介:
[1]余晓春.笔迹动力学探析[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2]王锦生.笔迹特征价值论[J].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
“笔迹”一词在我国出现最早,又称“手迹”、“手书”、“笔”、“书”、“墨迹”、“墨宝”等等,司法笔迹鉴定。《辞源》对“笔”的解释有二。其一,“书具,古用简牍,笔即刀锥之类。秦蒙恬始用鹿毛为之。”其二,“述事而书之曰笔”。概括起来,“笔”有书写工具和书写结果两重含义。《说文解字》将“迹”解释为“步处”,即行走后留下的脚樱古人将“笔”和“迹”叠用则表示用书写工具书写形成的印迹。将“笔迹”一词与“笔”、“书”、“手迹”、“墨宝”、“墨迹”、“笺”等等表示书写结果的词、字进行比较,显然“笔迹”一词更为恰当。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汰,“笔迹”一词被中华民族世代相传,充分体现了“笔迹”的辉煌生命力。由于笔迹的适用范围扩大,研究笔迹的专家、学者增多,笔迹的定义也相应复杂起来。
有的从笔迹的特性方面给笔迹定义:“笔迹是每个人写字所特有的形象”。
有的从笔迹形成的原因和特性两方面给笔迹定义:“笔迹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字迹,是每个人写字所特有的形象”。
有的从笔迹形成的条件和结果给笔迹定义:“笔迹是人们借助于书写工具在承受客体上书或画时留下的书写动作运行的痕迹”。
有的从笔迹的范围和形成的原理给笔迹定义:“笔迹是书写文字符号的表现形式,是书写动作的反映。即根据文字符号的书写规则,运用书写工具,通过书写活动在书写面上形成的痕迹”。
英美国家法庭科学工作者给笔迹定义为:“Hand Writing”,意即手写文字。与我国传统的笔迹定义一致。
《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 文件检验》将“笔迹”定义为:⒈“笔迹是按个人所理解和掌握的文字符号的规则,运用书写工具,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书写动作痕迹。”⒉“笔迹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性特点的文字符号的形象系统。”
在我国,用笔迹解决诉讼纠纷、决狱断案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历代司法实践中,“对笔迹”被列为传统的办案手段之一,笔迹鉴定可堪称为一项古老的鉴定技术。我国在公元前119 年(西汉)就有了汉武帝识伪书斩少翁的笔迹鉴别实例, 到东汉建安时期(196~220 年)的“国渊比书”形成笔迹检验破案的完整案例。笔迹学起源于我国,但初步形成一门技术学科则是在欧洲。1622年意大利的卡米洛•巴尔迪发表《根据人的字迹判断人的性格和气质》。1872年法国米尚发表《书法的秘密》,论及笔迹与心理关系,提出“笔相”一词,继之在1891年出版《笔相学体系》、《笔相学的方法》。1895年意大利的龙布洛梭发表《笔相学指南》。德国汉斯•布塞于1896年发行《笔迹学月报》,主张“笔相”是笔迹鉴定的基础,在近代的欧洲普遍认为笔迹是书写人的气质、个性、才智、情感、道德、社会能力以至于好人和罪人的表现。在鉴定技术方面,法国的阿•贝蒂隆将其所发明的人体测量法引伸用于笔迹鉴定,发表《笔迹的比对和同一认定》一文。主张将字的字行方向、字的间隔距离、字的倾斜度、字的大小作为比对的依据。法国的埃•洛卡尔在其《犯罪侦查学指南》一书中也主张“笔迹经常不变的不是绝对大小,而是改变自己笔迹的比例关系。”并认为笔迹鉴定从定性过渡到定量检验的方法就是精确测量。19 世纪末期笔迹学在欧洲问世后,近代笔迹学的理论和方法才相聚传入我国。欧洲近代笔迹学技术流入我国之后发生了融合,在旧中国,由于多种原因,这项技术长期裹足不前。新中国诞生后,它与其他技术一样获得了新生。从20 世纪初起到20 世纪50年代为止的50左右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笔迹检验与欧美等国相比,处于落后状态。这个时期,笔迹鉴定虽已具雏形,但还没有自成体系。30年代以后出版了一些刑事侦查方面的著作,基本上是效法欧美,理论和实践上存在许多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新中国的成立为我国笔迹检验鉴定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最近50余年来,我国文检笔迹工作者努力奋斗、自强不息,写就了文检笔迹检验鉴定的光辉篇章。在学习前人和国外理论的同时,不断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开展科学研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检笔迹鉴定体系。
文书检验,又称为文检、文件检验,是指运用语言学、文字学、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化学及其他相关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诉讼中所涉及的可疑文书物证进行分析、鉴别、借以确定该可疑文书与案件事实的关系及其与一定人的关系的技术科学。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问题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对司法鉴定进行了明确界定:“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第17条第二款规定“物证类鉴定,包括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和微量鉴定。”文书司法鉴定:运用文件检验学的原理和技术,对文书的笔迹、印章、印文、文书的制作工具、文书形成时间等问题进行鉴定。笔迹鉴定是一门科学,是文件检验鉴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对检材和样本两部分的笔迹特征,亦即书写习惯特征,进行比对分析,鉴别两者的总体特殊性是否同一,以确定是否同一人书写的一项专门技术。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方面,书写习惯的客观反映性、相对稳定性、总体特殊性是进行笔迹鉴定的客观基储基本条件和鉴别依据;另一方面,书写习惯又具有绝对的变化性和一定的普遍性,这些特性则是进行笔迹鉴定时必须鉴别认识的特性,是需要过滤掉的特性,不能作为同一认定的依据,司法鉴定《司法笔迹鉴定》。
1.2笔迹鉴定的科学原理
我国笔迹鉴定的对象主要是汉字笔迹。笔迹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文字符号形象系统。它的本质是人的书写习惯和书写技能。笔迹分为正常笔迹、伪装笔迹、摹仿笔迹、条件变化笔迹和绘画笔迹等。笔迹鉴定是文件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两部分笔迹之间比较鉴别,确定是否同一人笔迹的一项专门技术。其原理可阐述为:书写动力定型决定书写习惯。书写动力定型,是指自动支配和调节书写活动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性的效应活动体系。人在书写练习过程中,大脑皮层接受一定顺序出现的复合刺激,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暂时联系(条件反射)系统。经过反复的书写练习刺激,即形成书写动力定型。书写习惯的生理机制就是建立在条件反射基础上的书写动力定型。书写习惯受人的生理结构、教育程度、书写练习情况、气质个性等综合影响,每个人的书写习惯均不相同。笔迹的反映性是笔迹检验的物质基矗书写习惯必然要在书写的笔迹材料中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不仅在长篇的、正常书写的笔迹材料中能反映出来,而且能在笔迹数量少和非正常的笔迹材料中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就是有故意伪装也不会彻底改变。笔迹的相对稳定性是笔迹检验的基本条件。一个人的笔迹在长时间内不会发生重大变化,这是由于人的书写动力定性的守常性,语言文字社会规范与规则变化的缓慢性等,决定了一个人不同时期形成的笔迹虽有差别,但其本质特征不变。笔迹的总体特殊性是笔迹检验的鉴别依据。这是由于个人的书写习惯具有共同性与特殊性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不同人的笔迹特征既有符合又有差异,而特征总和则各不相同。笔迹鉴定主要依靠对笔迹特征的判断。凡是与标准写法(印刷体)不一样,或与大多数人写法不一样的都是特征。笔迹共分为八大特征,八大特征中又分为若干细节特征。每个人的笔迹都有大大小小无数特征,其中有些特殊的、不受伪装变化影响的特征是有价值的特征。书写人想通过伪装来掩盖自己的笔迹特征是不可能的,包括文检人员自己想掩盖自己的笔迹特征都是不可能的,这在文检案例中都有案可查。笔迹鉴定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特征和认识特征的过程,鉴定人员要善于发现笔迹中特殊的、稳定的、不受书写人伪装和条件变化影响的特征,以其鉴定经验准确地判断这些特征的价值,并依据特征的价值、数量进行综合评断得出鉴定结论。特征价值的大小可用该特征在人群中的出现率来具体衡量。比如某个字的特殊搭配,在一千人当中只有一人会出现这种特殊,这个字的特征价值就较高。得出这个“价值较高”的认识,鉴定人员第一要做到发现该处特殊,这和鉴定人的业务素质有关;第二要正确判断该特征在一定群体内价值约为千分之一,这和鉴定人的检案经验有关。
1.3笔迹鉴定的功能与作用
证据制度的发展经历了由人的证据为主的自由证明制度时期、法定证据时期发展到现在的依靠审判人员自身具有的“人类普遍的认识能力”来评断的自由心证制度。自由心证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对证据的取舍与运用及证明力的大小,法律不预先作出规定,而是让法官凭借“良心”和“理性”自主作出判断,并依据心证形成的内心确信对
案件事实作出认定。然而自由心证发展到现在又为法官专断或恣意带来了可乘之机。“站在20世纪末思考证据法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探讨正在演进的事实的认定的科学化的问题。”现代科技的发展在挑战传统的事实认定的同时也丰富了我们认识社会的途径。在审判中越来越多的对于法律程序非常重要的背景信息已非“人类普遍的认识能力”所能解决,需要通过科技手段加以证明。司法鉴定人员(英美法系称为专家证人)以其经过专门教育和培训的专业技术知识解决了科学技术对审判技术的冲击,弥补了审判人员认识能力的不足,是其认识能力的延伸。
证据证明力以证据能力为前提和基础,是指证据资料作为证明待证事实的价值大小与强弱状态或程度。证据的证明力,一般由法官自由心证原则作出判断,法律并未加以任何形式的限制。鉴定结论作为我国法定证据种类之一,融自然科学与法学于一体,是指具有专门知识或技能的人接受法院的委托或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案件中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后作出的结论性意见。鉴定人须是对所需要鉴定的问题具有专门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民事诉讼中的鉴定主要包括文书鉴定、医学鉴定、工程质量鉴定、产品质量鉴定、会计鉴定等。鉴定结论以鉴定书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内容主要包括鉴定对象、鉴定方法、鉴定意见和依据。
与英美法系将鉴定结论作为意见证据归入证人证言不同的是我国三大诉讼均将鉴定结论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为了发现犯罪、查证犯罪而进行的刑事侦查鉴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人申请进行的鉴定,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委托进行的鉴定,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取相关证据,都是鉴定人运用科学技
术或者专门知识对某一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鉴定结论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法官判断那些需要具备专门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才能够作出正确判断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法官审查其他证据材料,以确定当事人提供证据材料的真伪,如对有争议的借据、收条进行文书鉴定。
从鉴定结论作为一种证据形式提供的正是法院所缺乏的专门性知识而言,它就决定着鉴定结论常常具有支配或左右整个诉讼及审判结果的影响力。这一特殊的鉴定技术在同各类犯罪行为作斗争及处理民事纠纷、行政纠纷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显著作用。笔迹鉴定是以科学原理、自然规律为依据的认识或认定某种案件事实。这一事实的存在不依赖于案件当事人或证人的证言而客观存在,具有自身的独特的证据功能及作用:
⑴、笔迹鉴定结论是鉴定技术人员利用其专门知识对案件中特定的证据材料证明价值的提示。实践中,笔迹鉴定结论常见的功能就是提示其他证据材料的证明价值或对其他证据材料证明价值作出判断。比如:鉴定可疑借条或收条落款签名的真伪,这些结论涉及借条、收条是否具有相应的证据价值。而审判人员对这些问题如不具备专门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是无法作出正确判断。因此,为了帮助审判人员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借助鉴定人员所具有的专门知识揭示特定证据材料的证明价值,并将其展现出来。在此意义上鉴定人员补充了法官认识能力的不足,延伸了法官的认识能力。
⑵、笔迹鉴定结论是鉴定人员利用其专门知识就特定的证据材料的证据价值所作出的判断。鉴定结论是意见证据,笔迹鉴定结论也不例外,是笔迹鉴定人员利用其自身的专业知识对案件中特定问题所作出的结论性意见。这种意见是鉴定人员依据其个人知识技能所作出的判断,而并非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这种判断意见直接影响了其他证据材料的证明力价值。如:鉴定人员通过对可疑文书检验,得出不是“xx-x”书写的鉴定结论,那么可以据此排除该可疑文书的证明力。鉴于此,审判人员对于笔迹鉴定结论虽不能对其专门性问题进行审查判断,但也不能盲目崇拜、甚至依赖鉴定结论,更不能以存在鉴定结论为由,取代法庭对事实的认定和判断,以此来推卸责任。
司法笔迹鉴定
笔迹鉴定的概念及特征
“笔迹”一词在我国出现最早,又称“手迹”、“手书”、“笔”、“书”、“墨迹”、“墨宝”等等。《辞源》对“笔”的解释有二。其一,“书具,古用简牍,笔即刀锥之类。秦蒙恬始用鹿毛为之。”[1]其二,“述事而书之曰笔”。概括起来,“笔”有书写工具和书写结果两重含义。《说文解字》将“迹”解释为“步处”,即行走后留下的脚樱古人将“笔”和“迹”叠用则表示用书写工具书写形成的印迹。将“笔迹”一词与“笔”、“书”、“手迹”、“墨宝”、“墨迹”、“笺”等等表示书写结果的词、字进行比较,显然“笔迹”一词更为恰当。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汰,“笔迹”一词被中华民族世代相传,充分体现了“笔迹”的辉煌生命力。由于笔迹的适用范围扩大,研究笔迹的专家、学者增多,笔迹的定义也相应复杂起来。
有的从笔迹的特性方面给笔迹定义:“笔迹是每个人写字所特有的形象”。
有的从笔迹形成的原因和特性两方面给笔迹定义:“笔迹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字迹,是每个人写字所特有的形象”。
有的从笔迹形成的条件和结果给笔迹定义:“笔迹是人们借助于书写工具在承受客体上书或画时留下的书写动作运行的痕迹”。
有的从笔迹的范围和形成的原理给笔迹定义:“笔迹是书写文字符号的表现形式,是书写动作的反映。即根据文字符号的书写规则,运用书写工具,通过书写活动在书写面上形成的痕迹”。
英美国家法庭科学工作者给笔迹定义为:“Hand Writing”,意即手写文字。与我国传统的笔迹定义一致。
《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 文件检验》将“笔迹”定义为:⒈“笔迹是按个人所理解和掌握的文字符号的规则,运用书写工具,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书写动作痕迹。”⒉“笔迹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性特点的文字符号的形象系统。”
在我国,用笔迹解决诉讼纠纷、决狱断案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历代司法实践中,“对笔迹”被列为传统的办案手段之一,笔迹鉴定可堪称为一项古老的鉴定技术。我国在公元前119 年(西汉)就有了汉武帝识伪书斩少翁的笔迹鉴别实例, 到东汉建安时期(196~220 年)的“国渊比书”形成笔迹检验破案的完整案例[2]。笔迹学起源于我国,但初步形成一门技术学科则是在欧洲。1622年意大利的卡米洛巴尔迪发表《根据人的字迹判断人的性格和气质》。1872年法国米尚发表《书法的秘密》,论及笔迹与心理关系,提出“笔相”一词,继之在1891年出版《笔相学体系》、《笔相学的方法》。1895年意大利的龙布洛梭发表《笔相学指南》。德国汉斯布塞于18发行《笔迹学月报》,主张“笔相”是笔迹鉴定的基础,在近代的欧洲普遍认为笔迹是书写人的气质、个性、才智、情感、道德、社会能力以至于好人和罪人的表现。在鉴定技术方面,法国的阿贝蒂隆将其所发明的人体测量法引伸用于笔迹鉴定,发表《笔迹的比对和同一认定》一文。主张将字的字行方向、字的间隔距离、字的倾斜度、字的大小作为比对的依据。法国的埃洛卡尔在其《犯罪侦查学指南》一书中也主张“笔迹经常不变的不是绝对大小,而是改变自己笔迹的比例关系。”并认为笔迹鉴定从定性过渡到定量检验的方法就是精确测量[3]。19 世纪末期笔迹学在欧洲问世后,近代笔迹学的理论和方法才相聚传入我国[4]。欧洲近代笔迹学技术流入我国之后发生了融合,在旧中国,由于多种原因,这项技术长期裹足不前。新中国诞生后,它与其他技术一样获得了新生。从20 世纪初起到20 世纪50年代为止的50左右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笔迹检验与欧美等国相比,处于落后状态。这个时期,笔迹鉴定虽已具雏形,但还没有自成体系。30年代以后出版了一些刑事侦查方面的著作,基本上是效法欧美,理论和实践上存在许多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新中国的成立为我国笔迹检验鉴定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最近50余年来,我国文检笔迹工作者努力奋斗、自强不息,写就了文检笔迹检验鉴定的光辉篇章。在学习前人和国外理论的同时,不断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开展科学研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检笔迹鉴定体系[5]。
文书检验,又称为文检、文件检验,是指运用语言学、文字学、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化学及其他相关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诉讼中所涉及的可疑文书物证进行分析、鉴别、借以确定该可疑文书与案件事实的关系及其与一定人的关系的技术科学。[6]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问题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对司法鉴定进行了明确界定:“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第17条第二款规定“物证类鉴定,包括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和微量鉴定。”文书司法鉴定:运用文件检验学的原理和技术,对文书的笔迹、印章、印文、文书的制作工具、文书形成时间等问题进行鉴定[7]。笔迹鉴定是一门科学,是文件检验鉴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对检材和样本两部分的笔迹特征,亦即书写习惯特征,进行比对分析,鉴别两者的总体特殊性是否同一[8],以确定是否同一人书写的一项专门技术。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方面,书写习惯的客观反映性、相对稳定性、总体特殊性是进行笔迹鉴定的客观基储基本条件和鉴别依据;另一方面,书写习惯又具有绝对的变化性和一定的普遍性,这些特性则是进行笔迹鉴定时必须鉴别认识的特性,是需要过滤掉的特性,不能作为同一认定的依据。
1.2笔迹鉴定的科学原理
我国笔迹鉴定的对象主要是汉字笔迹。笔迹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文字符号形象系统。它的本质是人的书写习惯和书写技能。笔迹分为正常笔迹、伪装笔迹、摹仿笔迹、条件变化笔迹和绘画笔迹等。笔迹鉴定是文件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两部分笔迹之间比较鉴别,确定是否同一人笔迹的一项专门技术。其原理可阐述为:书写动力定型决定书写习惯。[9]书写动力定型,是指自动支配和调节书写活动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性的效应活动体系。人在书写练习过程中,大脑皮层接受一定顺序出现的复合刺激,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暂时联系(条件反射)系统。经过反复的书写练习刺激,即形成书写动力定型。书写习惯的生理机制就是建立在条件反射基础上的书写动力定型。书写习惯受人的生理结构、教育程度、书写练习情况、气质个性等综合影响,每个人的书写习惯均不相同。笔迹的反映性是笔迹检验的物质基矗书写习惯必然要在书写的笔迹材料中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不仅在长篇的、正常书写的笔迹材料中能反映出来,而且能在笔迹数量少和非正常的笔迹材料中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就是有故意伪装也不会彻底改变。笔迹的相对稳定性是笔迹检验的基本条件。一个人的笔迹在长时间内不会发生重大变化,这是由于人的书写动力定性的守常性,语言文字社会规范与规则变化的缓慢性等,决定了一个人不同时期形成的笔迹虽有差别,但其本质特征不变。笔迹的总体特殊性是笔迹检验的鉴别依据。这是由于个人的书写习惯具有共同性与特殊性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不同人的笔迹特征既有符合又有差异,而特征总和则各不相同。笔迹鉴定主要依靠对笔迹特征的判断。凡是与标准写法(印刷体)不一样,或与大多数人写法不一样的都是特征。笔迹共分为八大特征,八大特征中又分为若干细节特征。每个人的笔迹都有大大小小无数特征,其中有些特殊的、不受伪装变化影响的特征是有价值的特征。书写人想通过伪装来掩盖自己的笔迹特征是不可能的,包括文检人员自己想掩盖自己的笔迹特征都是不可能的,这在文检案例中都有案可查。笔迹鉴定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特征和认识特征的过程,鉴定人员要善于发现笔迹中特殊的、稳定的.、不受书写人伪装和条件变化影响的特征,以其鉴定经验准确地判断这些特征的价值,并依据特征的价值、数量进行综合评断得出鉴定结论。特征价值的大小可用该特征在人群中的出现率来具体衡量。比如某个字的特殊搭配,在一千人当中只有一人会出现这种特殊,这个字的特征价值就较高。得出这个“价值较高”的认识,鉴定人员第一要做到发现该处特殊,这和鉴定人的业务素质有关;第二要正确判断该特征在一定群体内价值约为千分之一,这和鉴定人的检案经验有关。[10]
1.3笔迹鉴定的功能与作用
证据制度的发展经历了由人的证据为主的自由证明制度时期、法定证据时期发展到现在的依靠审判人员自身具有的“人类普遍的认识能力”来评断的自由心证制度。自由心证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对证据的取舍与运用及证明力的大小,法律不预先作出规定,而是让法官凭借“良心”和“理性”自主作出判断,并依据心证形成的内心确信对
案件事实作出认定。然而自由心证发展到现在又为法官专断或恣意带来了可乘之机。“站在20世纪末思考证据法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探讨正在演进的事实的认定的科学化的问题。”[11]现代科技的发展在挑战传统的事实认定的同时也丰富了我们认识社会的途径。在审判中越来越多的对于法律程序非常重要的背景信息已非“人类普遍的认识能力”所能解决,需要通过科技手段加以证明。司法鉴定人员(英美法系称为专家证人)以其经过专门教育和培训的专业技术知识解决了科学技术对审判技术的冲击,弥补了审判人员认识能力的不足,是其认识能力的延伸。
【笔迹鉴定申请书】推荐阅读:
笔迹09-20
鉴定申请书格式06-06
撤回鉴定申请书07-12
重新鉴定申请书伤残07-04
伤残鉴定的申请书11-03
进修申请鉴定表06-18
课题成果鉴定申请10-11
医疗过错鉴定申请10-26
市房屋安全鉴定申请书07-20
如何写重新鉴定申请书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