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提升行动会议纪要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年提升行动会议纪要(共5篇)

三年提升行动会议纪要 篇1

同志们:

今天这个会议,是人社局“三年三提升”专项行动的动员会,这个会原计划在大年初七召开,因为X,一推再推,本来还想把会议规模开得大一些,但按照少开会、开短会的要求,把议程压缩到最简,把时间精简到最短。

下面,先由X局长传达“三年三提升”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

刚才,X局长传达了人社局关于开展“三年三提升”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行动的主要内容、具体要求和方法措施,这个文件几易其稿,反复征求意见,书面文件已下发到各位科级干部、各处室,请大家认真学习,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为什么开展“三年三提升”专项行动

“三年三提升”专项行动,“三年”是指这次专项行动的时间跨度是三年,“三提升”是行动目标,就是提升政治素质、提升业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三年三提升”就是要通过三年的时间,达到三个提升的目标。

大家都清楚,过去的2020年是人社局不平凡的一年,大事多、硬事多、要求严,即便是这样,我们顶住了层层压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市县下达的考核任务,包括新就业人数、非农劳动力转移培训、继续教育基地审批,招才引智工作取得关键性的突破,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任务,先后争取上级各类无偿资金3.26亿元,同时,被授予“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聊城市先进党组中心组”、“聊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聊城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局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勇于负责的结果,更是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不畏困难、积极努力的结果。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找不得了。反思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确确实实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政治素质不高、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责任意识不强、主动担当不够的问题,工作能力不足、业务不精的问题,作风转变不到位、群众不满意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局党组反复研究,确定就是从干部队伍建设入手,抓三个提升,进而带动全局方方面面整体提升。开展“三年三提升”专项行动,我觉得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开展“三年三提升”专项行动是全面提升政治素质的实际需要。从大的方面说,人社工作关系民生,关系经济发展,关系改革稳定大局,所以,人社局第一位的是要讲政治,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省市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保持一致,具体地讲就是:只要是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必须贯彻落实到位,只要是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工作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全面完成。这个思想认识局党组、领导班子必须坚定,全体干部职工也要坚定。从人社局内部来讲,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这是党章中明确规定的工作原则,也是我们的根本遵循。

(二)开展“三年三提升”专项行动是全面提升履职能力的实际需要。大家知道,去年的机构改革带来了人员的变化和职能转变,面对新的形势,上级又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县委、县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人社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都要求人社干部职工要有更高更全面的业务能力、业务水平。所以,对于人社局的每个同志来讲,学习都是永恒的课题,只有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学习业务知识、学习法律知识、学习文化知识,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群众学习,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这也是在行动中安排科室负责人、业务骨干轮流讲解业务知识的初衷这个做法要坚持讲到每一个干部职工。

(三)开展“三年三提升”专项行动是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的实际需要。人社部门直接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人社系统在社会和群众中的形象。作为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客观地讲,我们有些干部职工在服务水平上,确确实实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还有很大差距。这些都要求我们立足本职、痛下决心,持之以恒地转变作风、提升服务。

二、怎样开展“三年三提升”专项行动

刚才X局长传达了,“三年三提升”专项行动不划阶段、不分环节、不搞形式,要立足人社局的实际,一以贯之,梯次推进,把行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具体就是要坚持三个贯穿始终,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把查摆问题贯穿始终,把整改落实贯穿始终,这三个贯穿始终文件上写得很清楚,不再给大家念了,关键还要是把业务工作贯穿始终,因为做好业务工作是我们的根本职责,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三年三提升”是抓手、是措施,最根本的任务目标还是提升人社局的整体工作。

(一)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要把搞好学习教育、强化理论武装作为专项行动的首要任务,以树立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点、提升业务本领为重点,组织党组中心组、党员和干部职工三个层面深入进行学习。一要真学。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学习内容要“新”,紧跟中央、省、市、县的“新要求”,紧密结合时代背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政治敏锐性。学习计划要与时俱进,提前把学习内容告诉“大家”,领学人更要提前熟悉、多读几遍,既要讲理论,又要讲心得。既然安排了学习,就要静下心来认真学,入脑入心、真学真信。不然既浪费时间,还损害学习的吸引力、积极性。二学习方式方法要活。集中集体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中间要穿插专题党课、邀请专业人士作报告、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演讲朗诵比赛等多途径多形式,要进一步强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专业素质、道德品行教育和警示教育。三要有学习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做结合、以学促进,把着力点放着学以致用上,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际,全面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将理论学习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推进学习效果走深走实。今年局党组印制了“学习笔记本”,每名同志都要把学习心得体会记下来,再次强调一条学习纪律:凡是没有参加集体学习的,必须事前请假、事后补课。同时也将探索采取其他方式检验学习成果。

(二)坚持把查摆问题贯穿始终。要坚持问题导向,每年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12345市长公开电话等反馈的问题,通过对比就可以看出,有些问题已经不是新问题,甚至经常出现。归其原因是查摆问题环节“流于形式”,找出一些不疼不痒的问题交差,没有真正触及根源,不愿意去深入,害怕揭短亮丑。这次专项行动,每个处室、每名干部职工都要卸下包袱,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坚持“三多三少”,即多找主观、少找客观,多找自身、少找环境,多找思想根源、少找表象问题,切实把问题找准,把原因分析透,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坚持把整改落实贯穿始终。要以问题整改开门亮相,抓住群众最关心的、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尽早确定一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的事项,从一开始就改起来,切实让办事群众感受到行动带来的变化。同时做到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尽快见效。要讲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把开展行动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干部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加大对“庸懒散拖”的整顿力度,按照“抓实、抓严、抓长”的要求,既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抓紧修订完善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整改工作落地增效。

三、如何组织“三年三提升”专项行动

“三年三提升”专项行动是推动人社系统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各党组成员、科级干部、党支部书记要带头学、带头查、带头改,持之以恒,梯次推进,分工负责,狠抓落实。

(一)要坚持领导带头。为推进工作落实,成立了“三年三提升”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全体科级干部既是活动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一定要做在实处、走在前面,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实际行动为干部职工树标杆、做示范。尤其是具体任务清单涉及到的牵头领导,要尽职尽责、明确责任、密切配合,确保行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二)要坚持人人参与。开展专项行动就是要让每项业务、每名干部职工都得到提升,这就要求都要主动的参与进来,积极进行全面学习,用心进行自我剖析,主动进行整改落实,在提升过程中收获预期效果。同时,发挥好群众的监督和评判作用,让行动开展得更深入、更具体、更有成效。要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群众上访多是反映矛盾尖锐、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是送上门的意见,要以严和实的标准促进作风转变。

(三)要抓好统筹协调。要严格按照实施意见要求,统筹抓好行动进度和工作重点,把握节奏、注重方式,使整个行动扎实有序推进。要把开展“三年三提升”行动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激发高昂热情、拼搏精神,形成促进跨越赶超的强大动力。

(四)要强化督促检查。这次行动将制定新的制度措施,各处室要服从安排,做好规定动作,严禁推三阻四、推诿扯皮。要坚持“严”字当头、“实”字为先,严格规范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要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严格整改标准,加大整改力度,确保整改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

三年提升行动会议纪要 篇2

1 基本现状

目前, 全县20个乡镇街道均产茶, 种植的无性系良种主要包括龙井43、迎霜、乌牛早、银猴、福云6号、福鼎大白、白叶一号、浙农139等十几个无性系良种。全县茶园基本达到无公害茶园生产条件, 多次被授予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和“全省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先进县”, 2005年被授予“全国无公害农产品 (茶叶) 生产示范基地县”, 2007被省政府认定为浙江省特色优势茶叶强县, 2009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重点产茶县, 2010年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中国名茶之乡”, 同年又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于“中国茶文化之乡”。近年, “龙谷”茶在国内、国际名茶评比中累计获金奖20余次, 在2011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龙谷茶”评估价值达8.16亿元人民币, 2012年“龙谷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确立为馆藏茶并被评为中华文化名茶。

2 存在问题

2.1 产业化水平较低

我县茶叶生产以家庭经营、小作坊加工为主, 小规模生产、传统的茶叶加工方式导致基础设施落后, 抗市场风险能力低下, 产业化水平较低。

2.2 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少茶农和企业经销人员缺乏相关的茶叶安全生产知识, 只重视茶叶的色、香、味、形, 而忽视茶叶质量安全。一些小茶厂 (点) 卫生条件差, 多数茶厂缺乏相应的检测设备或检测手段落后, 难以落实有效的源头监控。

2.3 茶产品的结构急需调整

我县主产绿茶, 茶叶产品单一, 产品同质化严重, 大部分茶叶企业只关心“产品”, 不关心“商品”, 忽略了市场竞争与产品差异化。茶产品也缺乏深度开发, 产业延伸不够。

2.4 市场营销和组织管理处于低层次初级阶段

目前我县茶叶营销总体上处于粗放经营的低水平状态。大多数企业缺乏专业的营销管理队伍, 缺乏整合资源、产业政策研究和进行资本运作的能力。虽然近几年产供销一体的较大规模营销组织有所发展, 但比重小, 对茶叶产业贡献度低。

2.5 茶产业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我县自然风光秀丽, 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应注重茶文化科技旅游景区及涉茶旅游产品的开发, 优化主题包装, 创新服务项目, 尽力拓展产业链, 着力提升消费者对我县茶业主导品牌的市场忠诚度, 提高茶文化科技旅游景区的整体效益。

2.6 茶业科技推广需进一步加强

茶叶科技普及率低, 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由于茶叶专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经费缺乏,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1) 茶业从业人员科技素质普遍较低; (2) 茶叶企业创新意识不强; (3) 推广资金严重不足; (4) 推广体系不够完善。

3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围绕“经营山水、统筹城乡, 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的要求,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途径, 以精品特色为主线, 以提升品质、提升品牌、提升效益为重点, 坚持科技兴茶, 进一步推进茶叶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组织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加快茶产业生态化、产业化经营进程, 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全县茶叶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4 发展目标

到2015年, 进一步打响“龙谷”茶叶主导品牌, 初步形成具有茶叶特色的文化旅游及休闲养生观光产业。全县茶园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 通过换种改植等技术措施, 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到10.0万亩, 良种率达到80%以上。推广茶叶标准化、清洁化生产, 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 加大茶叶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全县茶园达到无公害标准, 建成省级示范茶厂1家, 省标准化名茶厂2家, 县级示范茶厂10家, 县级无公害茶厂100家, 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 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茶叶总产量达到9000吨, 总产值6.5亿元, 农业人口人均茶业产值达到3000元。

5 主要工作

5.1 品牌价值体系构建工程

首先, 开展与中国茶叶博物馆等单位合作, 邀请上级茶产业技术体系和文化方面的专家到我县考察, 为我县茶产业, 特别是品牌提升工程出谋划策。采用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形式, 加强品牌宣传, 每年不少于3次组织茶叶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评比、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 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各种媒体, 广泛宣传推介遂昌茶叶, 扩大“龙谷”品牌知名度, 提高我县茶叶市场占有率。开展“龙谷”品牌各类认证与认定, 积极参与公共区域品牌评估, 逐步提升品牌价值。

其次, 加强龙谷名茶开发中心建设, 完善品牌管理机制, 在“龙谷”茶叶主导品牌建设上实现“统一宣传、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包装”, 形成合力。引导和推动茶叶企业、行业组织对品牌的认知认同, 维护“龙谷”品牌商誉。开展“龙谷”品牌系列产品生产与销售的经常性检查。明确生产者责任, 鼓励企业实行母子商标、双商标, 做到产品可追溯, 维护品牌的声誉。

5.2 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重点扶持茶叶企业开展茶叶多元化生产和茶叶精深加工。吸引从事茶叶初、精制加工及茶产品综合开发的企业投资建厂, 引导工商资本进入茶行业, 发挥其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与规范的生产经营方法, 改善与提高茶企业综合素质。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提供专业化服务, 依托龙头企业, 开展茶叶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工作, 筹建专业机械化服务队伍。加强专业协会建设, 鼓励成立与茶叶相关的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 强化行业管理, 在实施标准、茶叶品牌管理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5.3 市场与营销网络建设工程

拓展经销渠道, 继续鼓励企业、商家在茶叶销区的大中城市和销区茶叶批发市场设立稳定的销售窗口, 提高“龙谷”系列茶的市场占有率和遂昌香茶的知名度。加强信息服务, 充分利用淘宝网遂昌馆继续推广应用电子商务, 拓展网上茶市。

5.4 技术创新平台构建工程

首先, 加强科技合作, 深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茶叶学会合作内涵, 完善科技合作项目, 充实合作内容。重点在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建设, 品牌产品加工工艺改进, 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 茶叶质量安全监测、茶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合作。筹建“遂昌县龙谷茶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中心”, 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 根据市场需求, 开展多茶类生产试验示范, 注重产品研发, 开发生产部分细嫩红茶和乌龙茶, 优化茶叶产品结构。引进与推广茶叶精深加工技术, 开展茶资源综合利用, 延长产业链, 如茶多酚提取、红绿茶豆制品生产、茶酒等, 结合休闲旅游开发茶旅游产品、温泉茶浴等。

其次, 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根据茶叶生产需要, 适时举办茶叶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技术、茶叶病虫害防治与茶叶生产机械应用技能等专题培训, 每年不少于18期。

再次, 实施茶叶项目, 建设茶产业示范区。开展全国标准茶园创建工作, 实施遂昌县现代农业茶叶综合区项目。在大柘、石练、云峰、妙高等重点产茶乡镇建立茶叶产业化核心示范区, 完善基础设施, 建设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 促进全县茶产业的发展。

另外, 完善全县茶叶技术推广服务队伍, 做好茶叶技术干部自身知识更新, 不断增强业务工作能力, 制定并实施茶叶清洁化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大力推广和应用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生产技术;各涉农部门配合, 开展农业投入品及污染源管理。建立茶叶质量安全预警体系, 开展茶厂清洁化改造, 构建社会公认的茶叶质量保证体系。

5.5 茶文化旅游-延伸品牌平台构建工程

首先, 充分挖掘茶文化资源, 提升茶文化底蕴。积极发展昆曲茶艺, 充分运用载体, 重视茶文化宣传, 以核心理念打造“五个一项目”:“一句中心口号, 一个关于龙谷茶传说的故事, 一支昆曲茶艺表演队, 一套龙谷茶茶艺, 一块龙谷茶历史文化展示地”。

其次, 以茶文化研究会为平台, 组织宣传、文化、旅游、文史档案等部门, 突出特色, 提高质量, 讲求实效, 挖掘茶文化资源。依托县职业中专办学优势条件, 联合成立开办茶文化专业, 培养茶文化技术人才, 提升茶文化底蕴, 形成具有我县特色的茶文化。

再次, 开发“龙谷茶乡游”休闲旅游项目, 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招商引资、融资等多种途径, 兴建一批茶文化休闲园、茶生态旅游观光园以及各种档次的茶楼茶馆, 营造茶文化氛围, 创造特色优雅环境, 以优质的服务吸引游客。依托现代农业综合区示范园区, 开展茶乡旅游, 建成大柘环万亩茶园自行车道路, 建立一批旅游、观光茶园, 开辟茶乡游专线, 开设茶艺表演, 以及游客自采、自炒、自泡、自品尝等休闲体验项目。

6 保障措施

6.1 组织保障

组建县茶叶产业化领导小组, 以分管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 负责行动计划实施的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茶产业化办公室, 与相关工作机构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机制, 推进规划目标的落实。

6.2 人才保障

有计划的引进与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的茶叶专门人才队伍。根据茶产业发展需要, 继续开展科技合作, 充分发挥社会人力资源, 聘请国内外有关专家, 建立专家库, 为茶产业的发展解决技术及管理问题。

6.3 资金保障

三年提升行动会议纪要 篇3

XX区间

XX站

XX区间

工程质量安全三年提升行动方案

审批人

审核人

编 制人

北京XX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地铁XX号线工程土建施工XX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7年5月

目录

一、指导思想........................................................2

二、总体目标........................................................2

三、质量提升行动实施................................................2

1、成立质量督查小组.............................................2

2、阶段性工作开展...............................................2

3、自查自纠工作.................................................3

4、落实主体责任.................................................3

5、提升项目管理水平.............................................4

6、提升技术创新能力.............................................4

7、工作要求.....................................................4

四、安全提升行动实施...............................................4

1、工作目标.....................................................4

2、工作内容.....................................................4

3、工作要求.....................................................9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生产,人命关天。为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本项目、本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精神,巩固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成果,围绕“落实主体责任”重点,坚持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并重、企业责任与个人责任并重、质量安全行为与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并重、深化建筑业改革与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并重,严格管理,严格责任落实,严格责任追究,着力构建质量安全提升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用3年左右时间,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工程技术创新能力,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并通过人、机、料、法、环等一系列的管理和控制,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确保提升行动如期完成,达到质量提升效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和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三、质量提升行动实施

1、成立质量督查小组

组 长:XX(项目经理)

副组长:XX(执行经理)XX(项目技术负责人)成 员:XXXXX

2、阶段性工作开展

(1)自查自纠工作(2017年5月20日至2017年5月31日)(2)质量提升工作(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3)工作总结(2020年1月10日)

3、自查自纠工作

从5月20日起,对地铁XX号线XX标项目全面开展工程质量的自查自纠,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全面开展排查工作,排查范围包括桩基施工、暗挖施工、防水施工、结构施工。排查重点:中桩及边桩成孔、钢筋笼加工、深孔注浆效果、开挖尺寸、拱架加工及安装、防水原材、防水搭接及焊接、结构钢筋原材、钢筋加工及安装、混凝土材料、结构模板、混凝土振捣、结构尺寸及外观质量。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一系列原因分析。确保在今后的工作当中采取手段和方法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并对查出的问题制定处理措施并及时处理。

4、落实主体责任

(1)质量提升从一线作业人员开始,加强质量提升的宣传工作,强化质量意识。质量工作落实到实处。

(2)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和责任追究工作,至项目经理以下,本项目部每个管理人员,每个专业分包班组、劳务分包班组负责人为一个主体;在某个环节上、某个点上出现质量问题,严格追究责任主体的责任,本项目部主要追究的是经济责任,涉及到刑事责任的,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1)管理人员责任:视质量问题大小,根据公司相关管理规定、项目部管理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处罚有罚款、扣考核分、取消荣誉资格等,对于不作为或严重失职引起的重大质量事故的,将进行开除处理。

2)班组责任:对造成的质量问题负责整改、返修、加固、返工重做等,并承担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同时根据与公司签订的合同、公司的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进行处罚。

3)履行职责、严控工序质量、工作质量:每个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我技能及管理经验,根据岗位职责要求,认真履行各自岗位职责;严格按图施工,施工之前做好质量、技术交底,从工序开始,严把质量关。

4)加强质量检查及质量跟踪: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实施带队检查;检查的形式分为专项检查和抽查;对存在质量隐患的、不能满足图纸要求、规范要求及质量标准的,及时进行整改、返工;质量员、主管工长全程跟踪,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加强班组管理,对施工完成的半成品、成品进行保护。

5、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学习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完善工程质量管控体系,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和评价体系,执行质量行为管理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示范活动,实施样板引路制度。制定并推广应用简洁、适用、易执行的岗位标准化手册,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6、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1)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施工过程的应用。

(2)根据工程建设10项新技术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应用开展QC成果活动,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创造地铁工程建设专有技术和工法,以技术进步支撑工程建设技术发展。

7、工作要求

质量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所有管理人员及班组必须高度重视,在上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项目经理的带领管理、公司领导及业主单位的监督、指导下,精心安排、周密部署,针对本工程部的现状,力求实效,本着实事求是;并通过人、机、料、法、环等一系列的管理和控制,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确保提升行动如期完成,达到质量提升效果。

四、安全提升行动实施

1、行动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守“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项目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2、行动内容

(一)目标管理标准化

根据项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安全生产目标。

(二)机构建设标准化

(1)组织机构

组 长:XX(项目经理)

副组长:XX(执行经理)XX(安全总监)成 员:XX(2)职责

1)组长负责项目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

2)副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组织开展本项目的“安全标准化提升三年行动”、半年、工作总结和工作情况统计表。

3)组员具体负责编制工程“安全标准化提升三年行动”实施。负责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落实,安全技术交底以及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的检查,协助组长、副组长开展“安全标准化提升三年行动”活动工作。

(三)安全投入标准化

项目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做到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四)管理制度标准化

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项目汇总。项目部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项目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项目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2)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3)操作规程

根据本项目施工工序及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4)文件和档案管理

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

(五)教育培训标准化

1)教育培训管理

项目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台账。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新员工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三级”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项目部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

5)安全文化建设

项目部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

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项目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项目部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六)生产设备设施标准化

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项目部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项目部设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特种设备必须向相关单位报检,经相关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

项目部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应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

(七)作业安全标准化

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项目部进行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2)作业行为管理

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3)警示标志

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规范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

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八)隐患排查和治理标准化

1)隐患排查

定时和不定时相结合,组织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2)排查范围与方法

根据项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3)隐患治理

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措施,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标准化

1)辨识与评估

依据有关标准对本项目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2)登记建档与备案

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3)监控与管理

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和动态管理。

(十)职业健康管理标准化

1)职业健康管理

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项目部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十一)应急管理标准化

1)应急机构和队伍

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项目部建立与本项目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2)应急预案

项目部根据本工程环境特点及作业特点,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按审批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4)应急演练

根据施工特点和季节特点,不定时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5)事故救援

当项目部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十二)事故处理标准化 1)事故报告

项目部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业主单位、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2)事故调查和处理

项目部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3、工作要求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强化安全生产的一项带有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是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项目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

实安全生产基础、强化源头管理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一项基本建设工程,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要充分认识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促进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固本强基工程来抓,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强化落实“安全标准化提升三年行动”活动工作,形成完善的标准化工作组织体系。认真研究制定标准化工作方案,认真谋划,统筹安排,明确分工,层层负责,认真实施,积极推进,要注意把握正确的引导方向,注重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注入安全工作新的生机和活力,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

(三)精心组织,完善措施

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规相结合,与落实上级安全指示精神相结合,与完成全年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相结合,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各个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将安全生产行为纳入法律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轨道。要与深化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把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作为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步入标准化、规范化、经常化管理轨道,切实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

(四)巩固提高,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的长期工作,项目要建立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五)加强督查,确保实效

项目部“安全标准化提升三年行动”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各自职责对各部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建设活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指导,严格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和实施方案执行,确保达标的企业安全标准真实有效。

(六)加强交流,注重宣传

三年提升行动会议纪要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 为本、德育为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 标,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以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为重点,以养成良好行 为习惯为基础,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优化育人环境,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 系,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 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开创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二、总体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使我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普及深入,心理健康、文明礼仪 和法纪教育更加有效,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 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懂得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社会 生活基本常识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更加丰富生动,校园文 化进一步繁荣,德育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德育特色更加彰显,学校重视德育工作的氛围更 加浓厚,全校德育工作更加科学持续发展。确保至 2013 年,全中心学校所有的基层学校 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增强,全面加强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

三、组织领导 为保证我校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的贯彻实施,学校成立以陈国强副校长(主持 校务)为组长,蔡燕凤校长助理为副组长,刘志强、刘海滨、林进民、卢彬彬、刘亚牧为 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整体规划我校德育工作。

四、工作重点 2011 年至 2013 年重点推进和实施 10 个行动项目: 2011 年秋季:

(一)养成教育提升行动

强化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把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进一步强化学生 日常行为管理,制定《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须知》,切实抓好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 基本道德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针对学段特点,小学重点开展

讲文明、讲礼貌、爱 劳动、爱集体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要制定行为规范 教育规划和工作目标,落实岗位职责和评估考核制度,狠抓学生一日常规管理与教育,开 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把考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积极探索 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管理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理能力的运行机制。把行为 规范养成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引导学生做到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 会是个好公民。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将文明礼仪教 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把文明礼仪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形成学校文明 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分别确定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和内 容,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生命安全教育提升行动 加强生命教育。根据《福建省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把生命教育贯穿到学校教 育的各个环节中。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生命教育的重点内容,推进生命教育内容进课堂,将生命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把生命教育与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和专题教育有机结合,与 综合实践活动结合,与学校日常生活与管理相结合。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 精神,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组建学校生命教育指导组,加强对学校生 命教育的引领指导。开展“珍爱生命、幸福生活”等主题教育。加强安全教育。举办安全讲座、编写发放安全教育手册、制作安全教育动漫宣传片、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地加强学生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防震、防拥挤 踩踏、防食物中毒、用电安全等教育。加强学生安全自救技能训练,形成学校安全演练的 长效机制,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规定和工作措施,不断推进 日常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学校要重点加强校园保卫力量,加强门卫值班和校内治安巡 逻,加强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各校要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特别是校车的管理,严防安全事 故发生。

(三)法纪教育提升行动 全面开展“法纪进校园”和“法纪进课堂”活动,抓好每学期第一个月的“遵纪守 法专题教育月”活动,形成制度、全面覆盖。学校普遍开展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教育,增

强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意识,引导学生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稳步推行全员育人的“成长导师”制度,让所有教

师都负责到班,责任到 人,担当部分行为有偏差学生的“成长导师”,或分担部分班级管理工作,调动广大教师 教书育人的积极性。2012 年春季:

(四)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行动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 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心理咨 询室、心理热线、心理论坛、网络咨询平台等的作用,到 2012 年实现学校心理咨询室基 本覆盖,把每年 5 月最后一周确定为“心理健康教育周”,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 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辅导优质课评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队伍建设,力争能按师生比 1:1000 配备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能力与水平。

(五)特殊群体关爱帮扶提升行动 要建立和完善品行有缺点的学生、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有心理障碍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帮扶制度。要发动社会力量,推广“爱心妈妈”等结对帮扶办法,让他们感受关爱,更好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培养奋发向上精神,减轻心理负担。制定关爱帮扶特殊群体工作计划,采取多 种救助措施,全方位、多渠道地为特殊群体排忧解难。要挖掘亮点,培育和树立特殊群体 学生优秀典型。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做到一人一档,落实“一对一”帮扶。学校要主 动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和社区联系,实施个性化的人文关怀,一人一策有针对性地做好教 育、转化和帮扶工作,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渡过难关,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预防和 减少不良行为发生。2012 年秋季:

(六)课堂育人提升行动 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程教学。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开齐开足德育课程。推进学校德 育工作整体化建设,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年级德育内容和目标体系,发挥德育学科的系统 性和科学性优势,增强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积极推广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 育教学活动,促进德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德育课 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七)校园文化育人提升行动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体现个性、促进发展”的要求,制 定实施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力争到 2013 年,学校拥有体现鲜明教育内涵和特 色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 处景观,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加强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阅

报栏等宣传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 “争创温馨班级、构建和谐校园”活动。加强校园精神培育。要建立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做到严格管理,规范有序。深入推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通过校训、校报、校刊、校树、校花和校风、教风、学风宣传牌等载体表现校园精神,让师生受到熏陶和激励。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抓住重大契机开展主题教育,继续深化“做一个有道德 的人”和“我们的节日”活动,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系列活动,组织好“中 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要定 期举办学校艺术展演活动。积极推进学校艺术教育,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推广优秀少 儿歌曲,广泛开展“班班有歌声”“红歌大家唱”等活动。加强校园网络道德教育,推广、建设学校“绿色网室”,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八)实践育人提升行动 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根据《全省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指导纲要》,克服学校社会实 践的安全、经费、时间、场所等薄弱环节,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制定各年级学生社会实践 计划,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小志愿者”网上注册和校内外服务活动、社区 实践活动、暑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要组织学生就近就便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红色旅游。要加强学生社会实 践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教师从事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指导工作,计算工作量,纳入教师绩效工资统筹管理。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切实 保证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般每学年 1-3 天、中高年级学生一般每学年 5-10 天。2013 年春季:

(九)数字德育提升行动 加强学校德育网络资源建设,促进德育管理、活动、课程、评价、培训信息化。加强 全校德育网络的统筹管理,整合各类资源,以福建中小学生在线为基础,根据福建中小学 德育信息资源库,搭建省、市、县、校德育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德育工作动态管理新模式。

(十)队伍建设提升行动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深化师德师风教育,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 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重点,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教 育观、学生观,全面提高师德人文素养。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健全师德激励机 制,树立全员育人意识,严格按照福建师德规范 20 条禁令的要求,实行师德

三年提升行动会议纪要 篇5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乡村教育发展,深化乡村教育改革,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补齐教育事业发展短板,全面促进教育公平,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特制定泉州市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一、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标志。推动我市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各地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乡村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教育,增强人民群众教育改革发展获得感。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乡村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乡村教育发展需要;乡村学校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学校内涵不断增强;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学校办学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乡村学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乡村教育努力实现一体化发展、优质化发展、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学校教师优质、管理优化、环境优美。

三、工作举措

(一)实施乡村教师提质提量工程

1.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继续贯彻落实《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泉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意见》,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将机构编制部门按校核定的事业编制统一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由县级教育部门统筹调配辖区内各校的教师编制和岗位职数,并向同级编制、人社、财政部门备案。

2.健全乡村教师补充机制。继续通过新任教师公开招聘、专项公开招聘、在人员规模控制数内招聘编外合同教师等方式提前储备师资,为乡村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注重培养能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小学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引导各地结合乡村教师岗位特点,放宽招聘条件,简化招聘程序择优聘用优秀人才至乡村教学点任教。

3.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乡村校长助力工程和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提高乡村校长的教育管理能力和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功能,推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专项培训、搭车培训、落地培训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为乡村教师提供实用、有效的培训,着力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素质。

(二)实施乡村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工程

1.推进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标准化。推动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管理标准》,以“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与评估为抓手,促进乡村学校规范办学、科学管理、质量提升。

2.推进乡村普通高中达标内涵建设。推动落实省教育厅《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办法》,组织做好省达标高中复查工作,促进乡村普通高中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

3.推进优质学校示范辐射带动。深化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完善“捆绑考核”机制,提高改革实效,推动“名校办分校”“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及多形式对口帮扶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施教学开放制度,帮助薄弱校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实施乡村学校教研能力提升工程

1.推进“1+1+N”质量提升计划。即:1所强校对口带动1所乡村学校,并多形式多样化开展送教送研下乡活动,通过优质资源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乡村学校教学教研能力与水平。

2.推动乡村学校教学改革。以“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培育建设为抓手,引导学校持续推进育人方式和教学方式改革,全面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注重提升课程领导力,推动国家、省、地方三级课程有效落实,加强课程文化建设,推进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开展分层递进教学、科学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等举措,打造符合泉州市教育特色的“乡村好课堂”,促进校长、教师、学生、课程与学校文化深度融合。

3.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升级优化全市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市、县、校三级共建共享的远程互动课堂模式,推广“中心学校带基层校”“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网络教学、教研模式,推动城乡师生“同步课堂”“同上一堂课”, 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共享。深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开展“智慧课堂”“微课”“慕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活动。深入开展教师信息化应用各项活动,培育建设中小学信息化示范校,加快提升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增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四)实施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工程

1.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2018-2020年计划投资13500万元,建设完成后将惠及学生11.1万人,特别是惠及寄宿生2.5万人。建设项目包括:教学及学生生活用房建设36416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建设17000平方米,围墙建设9160米,护坡建设9860立方米,购置图书133530册,添置课桌椅10011套,购置计算机2503台。

2.提升乡村普通高中办学条件。2018-2020年计划投资30000万元,支持农村高中建设,规划建设校舍8万平方米,教学设备和生活设施设备等。

3.支持乡村幼儿园建设。2018-2020年计划投资18900万元,建设30所乡村幼儿园(即每年建设10所幼儿园),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预计新增学位6000个。

(五)实施乡村学生关心关爱服务工程

1.加强乡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切实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保护以及困境儿童的教育保障工作,落实属地责任,建立台账,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加强关爱服务和救助保护,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完善家校联动、社区关怀和志愿服务等机制,加强心理健康、道德法治和公共安全教育,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加强乡村残疾儿童服务保障。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巩固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创建成果。促进普特融合、普职融通,完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中小学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对通过市级确认的中小学随班就读基地校给予资金补助,同时加强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的指导管理。充分挖掘职业学校资源扶持特教学校开展职业教育,把国家级“医教结合”实验成果推广辐射到农村,落实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完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补足配齐特殊教育教职工,加强特教师资培养培训。落实“一人一案”全纳教育,巩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基本普及残疾少年儿童 15 年免费教育。

3.加强乡村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帮扶。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大力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抓好各级各类助学政策落实,保障所有农村贫困学生享有平等接受教育机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不断提高学生营养健康水平。

4.加强乡村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健全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加强校园周边及学生上下学路段危险水域、危险路段的摸排整治,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多渠道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教育课程,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强化家长监护责任。加强农村寄宿学生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寄宿生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确保学生住宿安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级人民政府是实施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统筹推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升行动的时间表、路线图。各级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编制、国土、住建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资金投入、职称评定、教师编制、人才流动等方面制定出台政策措施,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确保本方案的贯彻落实。

(二)落实资金保障。市、县、乡(镇)政府和村(居)委会要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乡村教育发展。要把资金和投入用在乡村教育最迫切需要的领域和环节,精准发力、精准扶贫,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要全面落实监管责任,严格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加强资金绩效评价,确保资金规范有效使用。

(三)强化督查考核。市、县两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加强督导评估,将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情况纳入“对县督导”等评估指标,会同相关部门每年对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及时通报督导情况并适时公布,督促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抓好落实。对实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领导责任。

上一篇:大班美术班工作总结下一篇:《争做文明学生》校园广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