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规范

2025-0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机房规范(推荐6篇)

机房规范 篇1

为加强对机房建设进度、成本与质量管理,明确建设管理流程与职责分工,适应全业务发展对基础资源的需求,提高机房工程建设质量、设备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机房内设备的布置要充分考虑机房的使用效率,不需维护或无背后散热要求时采用背靠背方式;机架的维护面要求尽量保持平齐。机房的平面布置应合理,设备排列整齐、便于维护,归属于不同网络的设备布置之间应有一定的分隔,应尽量提高建设面积的有效利用率,同时考虑工程远期发展需求适当地预留设备扩容位置。

第一章对机房的要求

一、电源配置

1、要求采用三相交流电进机房,普通汇聚机房外电容量应在20KVA以上,汇聚机房外电引入负荷一般应在60KVA以上,最低的外电负荷如表1。

考虑申请用电批复等实际情况,可分阶段组织外电引电建设,根据设备用电的需求逐步建设多套电源设备。机房电源系统可分阶段组织建设时,初期外电引入不低于24KVA,从业主单位引入时不低于30KVA。

2、蓄电池的配置:机房蓄电池要求应符合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部门(通知)网通[2005]363号关于下发《蓄电池组后备时间配置指导意见》的通知;汇聚机房按10小时后备时间计取蓄电池的配置容量(可按照15小时完成充电计算充电电流)。应采用使用过程中性能比较可靠、售后服务比较好的品牌。

3、AC箱安装:

1)新建汇聚机房属于地下室、一层商铺,且离公路或停车场50米以内,油机接口箱安装在汇聚机房内。

2)新建汇聚机房不在地下室或一层商铺的情况,油机箱需安装在室外,离公路或停车场较近的地方,为便于维护,油机接口箱建议离地1800mm,方便维护人员为机房发电。

表1:外电需求、油机接口箱规格

机房类型

外电需求

油机接口箱规格要求

骨干汇聚机房(一类)

≧60KVA

输入100A/3P开关

骨干汇聚机房(二类)

≧40KVA

输入80A/3P开关

普通汇聚机房

≧20KVA

输入32A/3P开关

4、机房内在绕墙每隔5~10米需安装一个带有接地保护的电源插座,插座设置应符合机房整体规划,不得与需靠墙安装的设备、空调等相冲突。插座电源不应与照明电源同一回路,若不能单独成一回路时,应选择带有保险丝的插座。

二、防雷与接地、防静电

1、在电源上逐级加装电源避雷器,实现多级防护。前级避雷器将大部分雷电流泄放入地,在后级的避雷器只泄放少部分雷电流。为保证避雷器由前到后顺序泄放,避雷器的动作电压应是后级不低于前级。

2、在使用分级保护时,各级浪涌保护器(SPD)之间应保持必要的退耦距离或增设退耦器件,以确保各级浪涌保护器协调工作。氧化锌SPD与氧化锌SPD之间的退耦距离(电缆长度)应不小于5米。

3、地线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时,骨干汇聚机房的接地地阻不大于1欧姆,普通汇聚机房的接地地阻不大于10欧姆,可以利用地阻测试仪测量基站地网的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4、骨干汇聚机房要求做均压环(等电位环),独立室外或雷击高发区的机房要求做均压环(等电位环)。

5、接入机房的母线从机房所在楼房的地网单独拉一根截面积≥95平方毫米的总地线进机房,接到机房的室内地线排上。拉进机房的母地线必须直接连到室内地线排上,不能再经过任何设备(如:交流屏)才下地,必须直接落地。室内地线排应尽量靠近地线进口。

6、电源列柜接地:每个电源列柜应用一条截面积大于25平方毫米的地线与机房地线排相接。每个设备机架应用截面积≧25平方毫米的接地线与电源列柜的地线排连接。电源列柜的每个接地点只能接一个设备,不能两个或多个设备同接在母地线的同一点上。

7、机房内必须按每机架一个的标准配置有防静电手镯。当安装机架内的电路板时,要求带上防静电手镯,并且手镯接地良好,以免损坏电路板内的元器件。

三、门、窗

1、机房门要足够大以便于工程期间设备的搬运,单扇洞宽不小于900mm,双扇门不小于1400mm,门洞净高不低于2200mm。

2、机房门一律向走廊外开。

2、机房门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及保温性;门应采用非燃或者阻燃材料,材料还应耐久、不变形。

3、机房门口应设置门槛以防水、防鼠。

4、若机房处于居民区或者人员出入频繁,应设计双层门,内层门为不锈钢防盗门(朝内开),外层门的风格应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朝外开)。商铺类的机房外层门采用常用卷闸门。

5、传输机房应该不设窗或者设密闭窗,不允许有太阳光直射进机房,应使用防火铝塑板、砖进行封堵,并按需留出空调检修口。

6、若机房处于投诉敏感地,应设计双层窗,外层窗的风格应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7、如果机房必须有窗户,应使外窗面积不要太大,窗下墙高度应不低于1000mm高,外墙厚度应不小于240mm。

四、外墙的墙面

1、墙面的材料应该光洁、耐磨、耐久、不起尘、防滑、不燃烧等特点。对于周围是居民的机房要尽量做好机房的外立面(外墙、门、窗)设计,保持与周边环境一致(原则:不要凸显机房的存在)。

五、机房室内墙面

1、机房不采用吊顶处理,整个机房装修应采用不起尘、耐用、非燃烧材料,不得采用木地板,木隔墙、木墙裙、吊顶等。

2、若机房处于投诉敏感地(上下左右的房间有人居住或办公),由于机房的温差原因,经常导致与机房相邻的其他业主房间出现冷凝水,建设单位需对机房天花板、地板和墙体做隔热或隔冷处理。

六、消防与照明

1、照明:汇聚传输机房照明分正常照明、事故照明;正常照明由市电/油机保证电源供电,正常照明在距地面0.8米高的水平参考面,其照度为100~150lx(勒克斯),在距地面1.4米高的垂直工作面,其照度应达到30~60lx(勒克斯)。正常照明电源不应与霓虹灯电源、插座电源同一回路。

2、骨干层机房、汇聚机房应安装气体灭火系统。

3、骨干层机房、汇聚机房内要求安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应在主要部位、楼道、出口处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供疏散用。

4、汇聚机房靠机房门应放置四个灭火筒、四个防毒面具(记录型号及使用年限)。

5、机房的对外孔洞要求按《中国移动通信防火封堵管理规定》标准做防火封堵。对于光缆、电力线、传输线、接地线、空调管等进线口,须用防火泥进行密封,要求密封处平整,无缝隙。

6、对机房进行改造时,只可进行为满足机房电气要求的修缮,而且需采用不透光,不燃或阻燃的满足防火要求的材料。

7、机房内不得放置易燃物品。

七、机房防水

1、要求机房所有的门、窗和缆线进出口能防止雨水渗入。

2、机房的墙壁、天花和地板不能有渗水、浸水的现象。

3、机房内不能有水管穿越,给排水系统不得穿越传输机房。

4、传输机房不能用洒水式消防器材,不安装喷水灭火系统,不得在传输机房内安装消防栓。

八、机房空调

1、汇聚机房内机房空调配置与机房面积直接相关,应因地制宜按实际情况配置,应配置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柜式空调,平时至少有一台空调在工作,空调摆放位置要有利于设备散热。

2、汇聚机房为无人值守房间,宜优先选用对自控要求高的精密空调。

1)周围都是公共场所跟居民不密切的环境(如:车库、地下室、写字楼、政府物业、村镇物业)可使用普通空调;

2)周围环境跟居民密切相关的机房(如:住宅小区或邻近住宅的商铺)考虑装精密空调。

3)对于不同类型空调,设计单位要对相关问题做针对性的设计。例如,使用精密空调时,机房内应做排气孔,而且将排气管尽量对向天面或是其他不影响居民的位置,使用普通空调时,应慎重考虑压缩机的位置,避免其对左邻右舍的影响,尽量把压缩机的噪声降到最低,空调室外机噪音标准应低于60分贝。

3、温度设定:冬季20±2℃,夏季25±2℃。机房应配有温度计和温度告警设备。每平米设备功耗不超过2500W。

4、机房专用空调除冬季外可关闭加热装置,当室内温度长期低于23℃时关机。要求机房安装的空调具有自启动功能。机房空调应安装牢固,在底座固定的同时,若条件具备,应与墙体固定。

5、居民密切敏感且条件具备(面积空间够大、楼层承重允许)的汇聚机房分隔“空调压缩机安装间”(在双层门间隔出一定空间用于摆放压缩机,以百页窗排热)。

九、门禁、动环监控系统要求

1、每个汇聚机房必须安装出入口控制系统(即门禁系统)、入侵告警系统(含110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如果还安装有普通的门,必须采用通匙。

2、汇聚机房的环境监控(门禁、环境、电源、空调)接入到动环系统。

3、外部告警设备性能及安装

所有传输接入机房外部告警在触发时,告警信息能够在传输网管上体现。控制设备尽量安装于靠门柱子旁。同时必须把接线情况画图粘贴在主控制器的里面板上。性能、安装要求如下:

1)温度告警:机房温度超过28摄氏度时,触发温度告警,并将告警送至传输设备外部告警端口。探头应安装于机架顶的走线槽上。

2)烟感告警: 探头感应烟雾时延迟超过30秒后,触发烟雾告警,并将告警送至基站外部告警端口。探头应安装在房顶离传输设备较近处。

3)湿度告警: 湿度范围为15%-80%,高于80%时触发湿度告警,并将告警送至传输设备外部告警端口。探头应安装在门口或窗口附近。

4)水浸告警: 在机房地面上放置水浸传感器,在机房发生水淹时触动传感器,并将告警送至传输设备外部告警端口。探头应安装在门口、窗口或房间的最低水平位置。探头水平面尽可能与地水平面距离最短。

5)门禁告警:门开时触发门开关的告警,并将告警送至传输设备外部告警端口。门控装置应安装在门的内侧,注意其防水及防潮处理。

主控制器断电:当环境监控系统的主控制器出现断电时应该有断电告警产生。

十、工具、易耗品配置

1、机房应具备办公桌(台)、通匙铁柜、铝梯、应急灯、温度计/湿度计。

2、机房应具备清洁工具(扫把、拖把、水桶、垃圾铲)。

第二章设备安装

一、走线架、尾纤槽道的安装

1、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平面设计,偏差不得超过50 mm。2)列槽道应成一直线,偏差不应大于30 mm。

2、连固铁与上梁、走线架与上梁接续应牢固、平直、无明显弯曲;电缆支架安装应端正,距离均匀。

3、列走线架两侧板宜分别与机架顶部前后面板相吻合,侧板间缝隙宜均匀,盖板、零件安装齐全。

4、走线架的安装应完整,零件应齐全,缝隙均匀。

5、列间撑铁的安装应在一条直线上,两端对墙加固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

6、铁件的漆面应完整无损,如需补漆其颜色与原漆色应基本一致。

7、机房内除电源设备外所有设备上方均需设置尾纤槽,汇聚机房采用5寸尾纤槽,骨干机房及核心机房采用10寸尾纤槽。机房内每架ADF上方的尾纤槽设置4英寸活动双喇叭口,每个喇叭口下方设置一个大型波纹管。设备上方采用2英寸活动双喇叭口每个喇叭口下方设计一个小型波纹管。

尾纤槽俯视图

8、条件允许的机房内均需设计余缆架。余缆架垂直于墙面安装,原则上安装在机房光缆进线孔的上方。余缆架正面到设备需预留700mm距离作为操作空间。

二、机架安装

1、机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

2、机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机架高度的1‰。

3、列内机架应相互靠拢,机架间隙不得大于3 mm,列内机面平齐,无明显参差不齐现象。

4、机架应采用膨胀螺栓(或木螺栓)对地加固,机架顶应采用夹板与列槽道(列走道)上粱加固。

5、所有紧固件必须拧紧,同一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宜一致。

6、光纤分配架(ODF)、数字配线架(DDF)端子板的位置、安装排列及各种标志应符合设计要求。ODF架上法兰盘的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方向一致。

7、ADF机架完成安装后,内部用于固定子框的黑色绑扎线、胶带纸等必须拆除,并清理机架内部的杂物。

8、设备的抗震加固应符合邮电部通信设备安装抗震加固要求,并符合有关的搞震规范。

9、子架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面板布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2)子架与机架的加固应符合设备装配要求;

3)子架安装应牢固、排列整齐、插接件接触良好;

4)网管设备的安装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

三、电缆、尾纤布放及成端

1、机房内信号线缆与电力线缆需分开布放,交流电源线与信号线缆布放在同一走线架上时宜采用铅包线,或与信号线分开布放,间距应大于50mm。

2、交流电缆与直流电缆在机房内不宜同架、同槽敷设,并行间距不小于0.8m。交直流电缆无法避免交叉敷设时应采取屏蔽措施。

3、敷设电缆及光纤连接线

1)光纤连接线的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规定,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2)光纤连接线的路由走向应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规定。

3)光纤连接线二端的余留长度应统一并符合工艺要求。

4)槽道内光纤连接线拐弯处的曲率半径不小于38~40mm。

5)若机房条件限制无尾纤槽道,在布放尾纤时,需增加波纹管或缠绕管保护。

4、编扎光纤连接线

1)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加套管或线槽保护。无套管保护部分宜用活扣扎带绑扎,扎带不宜扎得过紧。

2)编扎后的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顺直,无明显扭绞。

5、尾纤在光配线架内布放

跳纤布线时要核对好ODM端口,检查适配器完好情况,连接时适配器两边法兰头要注意卡好及旋紧。跳纤布线时注意眼晴不能直对着适配器端口,避免纤芯内有光损伤眼睛。布线后尾纤余长不能超过绕纤架最高绕纤轴长度。光配线架内布线方式:

6、布放数字配线架跳线

1)

跳线电缆的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文件或技术规范的要求。

2)

跳线的走向、路由应符合设计规定。

3)

跳线的布放应顺直,捆扎牢固,松紧适度。

7、电缆成端和保护

1)

电缆的端头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电缆余留长度应统一,电缆各层的开剥尺寸应与电缆插头相应部分相适合;芯线焊接端正、牢固、焊锡适量,焊点光滑、不带尖、不成瘤形。组装电缆插头时,配件应齐全,位置正确,装配牢固。

2)

屏蔽线的端头处理:剖头长度应一致,与接线端子的外导体接触良好。

3)

剖头外需加热缩套管时,热缩套长度宜统一适中,热缩均匀。

四、设备安装接地

1、电源及告警功能检查

1)

供电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源电压范围应满足设备使用要求;(2)电源保护转换应符合设备技术规定。

2)设备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ODF,DDF,机架等设备需进行接地,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设备保护地与防雷地与不同的接地体连接。

2、接地线标准

1)机房接地线的布放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2)电源直流工作地线和电源设备保护地线与交流中性线应分开敷设,不能相碰,更不能合用。

3)设备接地线连接越短越好。

4)接地线不应与电缆线并排。

3、传输接入综合柜内外接线要求

1)柜内两侧装有两根接地铜条,左边为防雷接地铜条,装有绝缘垫片与机架整体绝缘;右边为机柜保护接地铜条(综合柜正面视)

2)电源机箱接地引至右边保护接地铜条,线径为1.5-2.5mm2。

3)ODF单元与机架整体绝缘,然后用16mm2及以上接地线引到防雷接地铜条。

4)DDF单元引至右边保护接地铜条。

4、传输组网设备防雷接地线连接

1)设备的保护地应接在基站的总接地母排上,接线要牢固,并用标签注明。

2)设备金属外壳保护接地导线必须采用不小于4mm2铜导线,导线颜色应为黄绿线。接线必须转直,不准打圈。

3)设备接地线应接在基站传输综合架的保护接地铜牌上(无光缆加强筋接地的那块铜牌),如无传输综合架,则接在室外接地母排上,接地线连接越短越好。

4)接地线不应与电缆线并排。

5)输入-48V电源的0V与机壳互连。

五、标签

为了明确机房内设备名称机架编号、机房内线缆、尾纤连接及先用情况,机房内所有线缆,设备机架、电源端子都应贴标签。

1、标签纸统一使用白色标签纸,字左对其,字体宋体。字使用标签机或使用黑色签字笔手写。

2、标签应贴在设备正面容易看到的地方,并保持整洁美观。尾纤标签应贴在成端醒目位置,字迹清晰,便于查看。

3、对每个设备都要贴上标签,标明设备名称、设备编号。(机架标签)

4、直流电缆或交流线缆应在线缆两端各贴一处标签,内容包括设备名称,电源正、负极。(电缆标签)

机房规范 篇2

广电网络机房内线缆类型众多, 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配线架之间、配线架与配线架之间的线缆连接也错综复杂, 因此需要通过在线缆上粘贴标签, 并标注相关信息于标签上来对线缆进行规范的管理。以往通过手工书写标签的方式显然比较落后, 标签材质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粘贴的标准也不统一, 正因为上述的种种不足, 所以迫切需要寻求一套完善的线缆标签管理规范来实现科学化的管理。完善的线缆标签管理可以提升维护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2 线缆标签标识规则的定义

广电网络机房内需要使用标签进行标识的线缆类型包括光纤跳线、RF-5同轴电缆、RF-9同轴电缆、网线、音视频线缆、各类电源线缆等。在线缆的两端均应进行标识, 线缆标识内容应包括:线缆的起点 (本端) 和终点 (对端) 、承载的业务名称 (传送点和用途) 。鉴于标签尺寸的限制, 线缆标识的起点和终点、承载的业务名称应以全局名称为基础, 在保留重要信息的前提下, 合理地采用简化名称的方法进行标识。

2.1 线缆标签颜色定义

线缆标识包括传输类型线缆标识、数据类型线缆标识、电源类型线缆标识、其他类型线缆标识。上述线缆标识应基于通用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对线缆使用统一规格的标识。同时通过标签的颜色来区分业务的类型, 从而提高业务管理效率 (如表1所示) 。

传输类型线缆标签采用白色标签, 包括射频处理类型线缆标签、电视信号下行及上行光纤跳线标签、音视频线标签。

数据类型线缆标签采用蓝色标签, 包括数据类型光纤跳线标签、网线标签。

电源类型线缆标签采用红色标签, 包括机房设备电源线标签。

其他类型线缆标签采用黄色标签, 用作以上三种线缆类型以外的线缆标签。

2.2 线缆标签内容定义

2.2.1 线缆标签内容的具体标识规则

本端、对端编码标识规则如下:

(1) 对于射频处理类型线缆、音视频线、网线, 编码标识规则为“机房编号+机柜的行列号+目标设备U位号+设备端口编号/连接设备的型号描述”。

(2) 对于光纤跳线, 编码标识规则为“机房编号+机柜的行列号+目标设备U位号 (或光纤配线箱编号) +光纤端口编号/连接设备的型号描述”。

(3) 对于设备电源线, 编码标识规则为“机房编号+机柜的行列号+目标设备U位号 (或电源插排编号) +电源插头插座端口编号/连接设备的型号描述”。

2.2.2 机房、机柜、设备、接线端口的编码定义规则

在制定线缆标签的标识规则时, 首先要对机房、机柜、设备、接线端口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定义。

(1) 为了既要简化标签的内容, 又要准确表达出相应的信息, 首先要对不同的机房进行名称的简化和区分, 我们用一组六位的数字来定义机房。例如:090101, 前两位09代表江门分公司, 中间两位01代表市区, 末两位01代表中心机房。

(2) 对机房进行了定义之后, 下一步要对机柜进行定义。对相邻的一整列机柜, 用大写字母定义这一列机柜简化名称的第一位, 例如A列机柜, A列的第一个机柜就是A1, 第二个是A2, 如此类推, 如图1所示。

(3) 接下来就是对机柜内的设备安装位置进行定义。一般常用的2米高机柜U位总数为42U, 从机柜底部开始往上的顺序, 第一个U位定义为1U, 第二个U位定义为2U, 最上方的U位定义为42U。设备安装位置的U位按设备安装在机柜上的最下沿所在U位来定义。

(4) 由于有些设备上有若干个接线端口, 故此还要对同一设备上的接线端口进行定义。一般情况下按设备端口对应标示的字符来定义, 如果遇到端口原本没有标示字符的, 则从设备正面左边开始, 第一个端口是01, 依次往右分别是02、03、04…。

2.3 范例

(1) 在江门分公司市区中心机房内, 一条用于碧辉园碧辉七街13号光节点反向上行, 从反向光接收机连接到射频分配器的射频线, 其线缆标签标识方法如下:本端090101-C9-36U-01A/反向光收, 表示此射频线本端接在江门分公司市区中心机房-第C列第9个机柜-第36个U位设备-第01位插槽的A端口/连接的设备为反向光接收机;对端090101-C9-34U-IN1/RF分配器, 表示此射频线对端接在江门分公司市区中心机房-第C列第9个机柜-第34个U位设备-IN1端口/连接的设备为射频分配器。

传送点:碧辉园碧辉七街13号。

用途:反向上行。

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的线缆都是在同一机房内布放, 为了达到既能准确定位线缆本对端位置, 又能实现简化标识的原则, 故此在标识线缆标签时对于本端、对端均在同一机房内的线缆默认省略去描述机房信息的第一部分, 结果标签如图2所示。只有当线缆的两端分别在不同的机房内, 才使用描述机房信息的第一部分。

(2) 在江门分公司市区中心机房内, 一条用于传送万兆互联到新会, 从光纤配线架到万兆设备的光纤跳线, 其线缆标签标识方法 (标签如图3所示) :本端D7-A-D9/ODF, 表示此光纤跳线本端接在第D列第7个机柜-第A位光纤配线箱-第D9端口/连接的设备为ODF光纤配线箱;对端F4-23U-0206/万兆设备, 表示此光纤跳线对端接在:第F列第4个机柜-第23个U位设备-第02卡槽第06端口/连接的设备为万兆设备。

传送点:新会。

用途:万兆互联。

3 线缆标签的制作

由于机房内各类需要制作标签的线缆为数不少, 在线缆标签的制作过程中, 为实现对线缆标签进行规范标识和提高制作的工作效率, 改变以往较为落后的手工书写的标识方式, 我们选用优质的缆线标签贴纸以及标签打印机配合专业标签制作打印软件来完成线缆标签的批量制作, 最终做到线缆标签规格统一、标识规范。

3.1 硬件

3.1.1 线缆标签

线缆标签应选用牢固、耐用的材料按规范要求的格式制作并粘贴在相应线缆上, 线缆两端均应加贴标签, 标签粘贴于距端口与线缆连接处3至5cm的位置上。对于广电机房线缆标签的选型, 首选卷装P型线缆标签, 其单张标签尺寸为42mm×26mm+42mm。此标签基材为经双向拉伸处理的亚光聚丙烯薄膜, 背胶采用永久性丙烯酸类乳胶, 使用温度范围-50~+90℃, 配合90mm宽树酯基碳带打印, 保存时间长达15年以上, 适用于需要一定耐久性及防潮、抗化学腐蚀的情况。

3.1.2 标签打印机

为满足P型线缆标签的打印需求, 标签打印机是理想的专业打印设备。它可以安装多种规格的标签贴纸以及相应的碳带, 利用热转印打印技术, 在打印过程中热敏打印头给色带加热, 油墨熔化在标签材料上以形成字符, 色带材料被标签介质吸收, 字符构成了标签的一部分。该技术提供了比其他打印技术更理想的打印质量和耐久性。

与传统的打印机相比, 热转印打印机可接受更多品种的介质, 可生成耐久的各种线缆标签, 以满足广电机房对线缆标签的严格要求。

3.2 软件

在制作广电机房线缆标签的工作中, 标签制作软件Bar Tender配合标签打印机的使用, 将从最大程度上降低标签制作的劳动强度, 通过数据库的导入功能, 轻松实现批量打印。

3.2.1 建立标签模板

为了便于日后的打印, 应根据实际选用线缆标签的规格建立一个固定的标签模板。首先在Bar Tender中新建一个空白标签模板, 页面设置根据设置向导逐项按P型标签的实际尺寸来设定。在空白标签模板中设置边界线, 以便作为对齐文本的参考线 (如图5标签模板内的蓝色线和黑色线) , 将参考线设置为不打印。另外再添加固定文本“Fr:”、“To:”到待输入本端、对端文本的前面, 用于导读作用。

3.2.2 建立数据库内容

新建一个Excel文档, 把需要打印的文本逐一对应“From”、“To”、“传送点”、“用途”这四个项目类别分别输入到表格Sheet1中。

线缆标签在线缆的起点“Fr:”、“To:”对应的文本内容, 与相应线缆的终点标签上“Fr:”、“To:”对应的文本内容正好是相反的。为了实现文本内容只需手动输入一次, 而自动生成两个本、对端标签, 在Sheet2表格中运用公式“=TEXT (Sheet1!目标单元格) ”把Sheet1表格中的目标单元格调用到Sheet2中, 自动对调“Fr:”、“To:”对应的文本内容, 如图4所示。

3.2.3 数据库内容导入到标签模板

在Bar Tender中, 应用添加数据库向导功能, 把刚才制备好的Sheet2表格导入。然后在数据源工具栏内找到并打开数据库选项, 将相应的项目用鼠标左键拖动到空白标签模板的对应位置上创建文本, Bar Tender将自动链接全部输入的内容, 如图5所示。

3.2.4 打印生成线缆标签

在Bar Tender的打印选项中, 填写需要打印的标签页码, 如“1-32”表示将选取从第1到第32张标签进行连续打印。如只需打印部分标签, 则填写相应的标签页码即可, 页码之间以逗号相间隔。

在日后打印制作其它线缆标签时, 操作人员只需要在Excel Sheet1表格中更改打印内容, 在Bar Tender中选取打印页码, 则其余工作将自动完成, 这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简化工作流程, 减少错漏的几率。

4 结束语

机房接地规范 篇3

接地系统是机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影响机房通信设备的通信质量和机房电源系统的正常运行,还起到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作用。

接地系统是由接地体、接地引入线、地线盘或接地汇接排和接地配线组成。接地系统的电阻主要由接地体附近的土壤电阻所决定。如果土壤电阻率较高,无法达到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的要求,就必须采用人工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

1、机房接地系统设计目标

在采用分散接地方式时,接地电阻要求如下:(1)工作接地电阻≤2Ω(2)保护接地电阻≤4Ω(3)防雷接地电阻≤10Ω 我公司接地系统要求:

1、计算机系统直流直接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2、计算机系统直流联合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3、交流工作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4、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和静电接地小于2欧姆

5、防雷保护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2欧姆

2、接地的种类

工作接地:利用大地作为工作回路的一条导线

保护接地:利用大地建立统一的参考电位或起屏蔽作用,以使电路工作稳定、质量良好,特别是保证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重复接地:将零线上的多点与大地多次作金属性连接。

静电接地:设备移动或物体在管道中移动,因摩擦产生静电,它聚集在管到、容器和贮藏或加工设备上,形成很高电位,对人身安全及对设备和建筑物都有危险。作了静电接地,静电一旦产生,就导入地中,以消除其聚集的可能。

直流工作接地(也称逻辑接地、信号接地):计算机以及一切微电了设备,大部分采用CMOS集成电路,工作于较低的直流电压下,为使同一系统的电脑、微电子设备的工作电路具有同一“电位”参考点,将所有设备的“零”电位点接于同一接地装置,它可以稳定电路的电位,防止外来的干扰,这称为直流工作接地。

防雷接地:为使雷电浪涌电流泄入大地,使被保护物免遭直击雷或感应雷等浪涌过电压、过电流的危害,所有建筑物、电气设备、线路、网络等不带电金属部分、金属护套、避雷器以及一切水、气管道等均应与防雷接地装置作金属性连接。接地施工方案1 1.在所选位置向下挖1.6m深的坑;

2.坑内打入2.2m长,下端尖形的紫铜接地极; 3.相邻接地体(一根)间距5m,建筑物间距1.5m; 4.相邻接地体间连接入扁铜40×4mm连接; 5.打入接地体时到2.0m时止;

6.用40×4mm扁铜与接地体焊接与母线连接入机房; 如图: 材料 紫铜接地极 扁铜 辅助接地极 盐与木炭粉 母线 规格 600×50mm 40×4mm Φ20或Φ50 适量 25mm2×100m 此方案一般实测接地电阻约1 ∽3Ω。等电位连接

在机房防静电地板下,沿着地面上布置40*3紫铜

排,形成闭合环接地汇流母排。将配电箱金属外壳、电源地、避雷器地、机柜外壳、金属屏蔽线槽、门窗等穿过各防雷区交界的金属部件和系统(设备的外壳),以及对防静电地板下的隔离架进行多点等电位接地就进至汇流排。并采用等电位连接线4-10mm2铜芯线螺栓紧固的线夹作为连接材料。同时在机房找出建筑物主钢筋,经测试确与避雷带连接良好,用f14镀锌圆钢通过铜铁转换接头将接地汇流母排与之连接起来。

地板下直流铜排及接线端子 实物图

材料 紫铜接地极 扁铜 辅助接地极 盐与木炭粉 母线 规格 600×50mm 40×4mm Φ20或Φ50 适量 25mm2×100m

机房接地方案

接地系统是机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影响机房通信设备的通信质量和机房电源系统的正常运行,还起到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作用。

接地系统是由接地体、接地引入线、地线盘或接地汇接排和接地配线组成。接地系统的电阻主要由接地体附近的土壤电阻所决定。如果土壤电阻率较高,无法达到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的要求,就必须采用人工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

1、机房接地系统设计目标

在采用分散接地方式时,接地电阻要求如下:(1)工作接地电阻≤2Ω(2)保护接地电阻≤4Ω(3)防雷接地电阻≤10Ω 我公司接地系统要求:

1、计算机系统直流直接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2、计算机系统直流联合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3、交流工作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4、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和静电接地小于2欧姆

5、防雷保护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2欧姆

2、接地的种类 工作接地:利用大地作为工作回路的一条导线

保护接地:利用大地建立统一的参考电位或起屏蔽作用,以使电路工作稳定、质量良好,特别是保证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重复接地:将零线上的多点与大地多次作金属性连接。

静电接地:设备移动或物体在管道中移动,因摩擦产生静电,它聚集在管到、容器和贮藏或加工设备上,形成很高电位,对人身安全及对设备和建筑物都有危险。作了静电接地,静电一旦产生,就导入地中,以消除其聚集的可能。

直流工作接地(也称逻辑接地、信号接地):计算机以及一切微电了设备,大部分采用CMOS集成电路,工作于较低的直流电压下,为使同一系统的电脑、微电子设备的工作电路具有同一“电位”参考点,将所有设备的“零”电位点接于同一接地装置,它可以稳定电路的电位,防止外来的干扰,这称为直流工作接地。

防雷接地:为使雷电浪涌电流泄入大地,使被保护物免遭直击雷或感应雷等浪涌过电压、过电流的危害,所有建筑物、电气设备、线路、网

络等不带电金属部分、金属护套、避雷器以及一切水、气管道等均应与防雷接地装置作金属性连接。接地施工方案1 1.在所选位置向下挖1.6m深的坑; 2.坑内打入2.2m长,下端尖形的紫铜接地极; 3.相邻接地体(一根)间距5m,建筑物间距1.5m; 4.相邻接地体间连接入扁铜40×4mm连接; 5.打入接地体时到2.0m时止;

6.用40×4mm扁铜与接地体焊接与母线连接入机房; 如图: 材料 紫铜接地极 扁铜 辅助接地极 盐与木炭粉 母线 规格 600×50mm 40×4mm Φ20或Φ50 适量 25mm2×100m 此方案一般实测接地电阻约1 ∽3Ω。等电位连接

在机房防静电地板下,沿着地面上布置40*3紫铜排,形成闭合环接地汇流母排。将配电箱金属外壳、电源地、避雷器地、机柜外壳、金属屏蔽线槽、门窗等穿过各防雷区交界的金属部件和系统(设备的外壳),以及对防静电地板下的隔离架进行多点等电位接地就进至汇流排。并采用等电位连接线4-10mm2铜芯线螺栓紧固的线夹作为连接材料。同时在机房找出建筑物主钢筋,经测试确与避雷带连接良好,用f14镀锌圆钢通过铜铁转换接头将接地汇流母排与之连接起来。地板下直流铜排及接线端子 实物图

材料 紫铜接地极 扁铜 辅助接地极 盐与木炭粉 母线

传输标准化机房规范 篇4

(讨论稿)

第一章 总则-----2 第二章 传输机房的分类---------------------3 第三章 机房环境要求------------------------4 第四章 机房设备安装及线缆布放要求---6

第一节 机架与设备安装要求---------6 第二节 线缆布放要求------------------7 第五章 各类标签要求------------------------8

第一节 通则------------------------------8 第二节 配线架标签要求---------------8 第三节 传输设备标签要求------------8 第四节 传输业务标签要求------------8 第五节 电源系统标签要求------------9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加强对传输机房的管理,建设统一的、标准化的传输机房,提高传输网络运行稳定性,贯彻“快速保障100”的精神,结合广州市本地传输机房的特点,特制订本规范。

第2条

本规范从传输机房的环境、设备安装及布线及各类标签等方面制定了相关的标准,为实现管理标准化和集约化打下基础。

第3条

本规范从“面向客户、面向业务”的维护要求出发,在已有的各项维护管理办法、规程基础上,系统地增加了传输机房内各项内容的具体要求。

第4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地传输机房的标准化建设和维护管理。

第二章

传输机房的分类

第5条

根据集团公司的有关文件,传输机房分为以下几类: A类机房:

一、二级长途干线传输枢纽机房;

B类机房:本地传输网骨干节点,汇接局、关口局、数据骨干节点、5万门以上市话交换机、重要用户(要害部门)所在地的传输机房;

C类机房:长途中继站、城域网汇聚层、5万门以上交换机所在的传输机房;

D类机房:模块局、用户接入网、城域网接入层设备所在的传输机房。第6条

根据分类原则,广州市本地传输机房分别属于B、C、D三个类别。这三类机房在机房环境、线缆布放和标签等方面的要求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异同,本规范就这些方面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第7条

B类机房有:电信大厦、较场西、东晓、客村、石井、元岗、太沙东、广园等机楼中的传输机房。

第8条

C类机房有:新港台、黄埔、东圃、越秀、天香、江南、鹭江、工业园、天河、环市、同德、人和、汇侨、农林、沙河、竹料、太和、荔湾、观绿、花地、芳村等机楼中的传输机房。

第9条

D类机房有:各市话和客户接入间、模块局的传输机房。

第三章

机房环境要求

第10条

应在机房入口处放置机房出入登记本和机房巡视记录表。第11条

在B、C类机房内显著位置用放置传输机房管理办法、机房防/灭火流程和严禁打移动电话、严禁抽烟、严禁摄像和警示漫画。

第12条

机房工作环境符合维护规程中相关要求:工作温度应在18~28℃,相对温度为20~80℃;机房建筑应能防鼠、防静电、防雷。

第13条

机房内配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及温湿度计,对线缆孔洞应用防炎泥封堵。

第14条

机房清洁,不起尘、无有害气体。

第15条

传输机房门窗要牢固严密,有防尘橡胶条密封。有太阳照射的窗应粘贴防火隔热膜并安装防火窗帘,没有太阳照射的窗应保持清洁。

第16条

机房墙面应保持清洁无污迹,平整光洁无坑洞,不采用易粉化的涂料。

第17条

机房内灯光照明应充足,不能有闪烁的光管。灯管距离机架顶应在50cm~100cm之间。

第18条

B、C类机房内应配备三种照明系统,即:

常用照明:由市电供电的照明系统。

备用照明:由局内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供电的照明系统。事故照明:在常用照明电源中断而备用电源尚未供电时,暂时由蓄电池供电的照明系统。

D类机房中至少应配备常用照明和事故照明两种照明系统。第19条

传输机房内要做到机房内无杂物、无易燃易爆品、无化学危险品、无工程余/废料、无老化电源线、无乱接乱拉电源、无积水漏水等。

第20条

机房内各接地系统不能构成回路,包括信号地(含模拟地和数字地)、电源地、保护地、屏蔽地。

第四章

机房设备安装及线缆布放要求

第一节

机架与设备安装要求

第21条

直流配电系统的容量应根据终局容量传输设备的功耗设计,并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要求采用转换率高的高频开关电源,并至少采用N+1电源热备份方式工作,电源各模块应具有均流输出装置。单个电源模块的试销,不会影响直流配电系统的正常工作。

第22条

机架的排列、安装位置及方向应符合工程设计图纸的要求;机架前后左右应垂直,水平、垂直偏差不大于3mm;主走道侧必须对齐成直线,误差不大于5mm,相邻机架应紧密靠拢,整列机架前、后应平齐。

第23条

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其保护地和电源地应共同合用一组接地体。

第24条

高速率传输设备的工作地不与电力设备的接地或防雷接地装置合用,应尽量相距远一些。

第25条

在B、C类机房中,设备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Ω,在D类机房中,接地电阻应小于5Ω(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可放宽到10Ω)。接地电阻值越小越好。

第26条

设备接地线要求:接地线必须全程埋地或室内走线,严禁从户外架空引入;严禁与信号平行走线或相互缠绕;保护地线上严禁接头,严禁加装熔断器或开关;接地端子必须经过防腐、防锈处理,其连接应牢固可告靠。

第27条

设备安装的步骤为:机架定位、拆卸机架支脚、机架调平、机架固定和绝缘测试。其中支架定位中钻孔的深度应为52~60mm,以便膨胀螺丝正常安装紧固;膨胀螺母上的导向筋必须事先插入膨胀管的导向槽中;紧固支架上高度锁定螺丝的顺序要严格按照“先中间,后两侧”的原则;

第二节 线缆布放要求

第28条

传输机房应设有专门的电缆槽、光纤直线槽和电源走线槽,便于中继电缆和电源电缆、尾纤分开布放。

第29条

电缆转弯应均匀圆滑,电缆转弯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60mm。

第30条

布放走道电缆时,必须绑扎。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索带间距均匀,松紧适度。布放槽道电缆时,可以不绑扎,槽内电缆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电缆不得超出槽道。在电缆进出槽道部位和电缆转弯处应绑扎好固定。

第31条

在布放中继电缆的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将电缆拉紧。电缆应顺直无交叉,布放完后应排列整齐,外皮无损伤,并在必要的地方留有余量。

第32条

电缆绑扎要求做到整齐、清晰及美观。使用索带绑扎线缆时,应视不同情况使用不同规格的扎带,尽量避免使用两根或以上的索带连接后并扎,一面绑所后强度降低。索带扎好后,应将多余部分齐根平滑剪齐,在接头处不得留有尖刺。电缆磅秤束时,索带检举应为电缆束直径的3~4倍,且检举均匀。绑扎成束的电缆转弯时,应尽量采用大弯曲半径以免在电缆转弯处应力过大造成内芯段芯。

第33条

布放电源线时应预留足够的长度,不得在电缆中做接头或焊点。

第34条

机房内临时跳线、跳纤应有临时标签并尽量按以上要求布放。

第五章

各类标签要求

第一节

通则

第35条

机房内的所有机架、设备及重要光/电路端口均应有明确的标签,这些标签的格式和内容均应按附件中的有关要求进行制作并粘贴。

第36条

固定资产标签采用75*50规格的标签纸打印,应粘贴在机架的左上角,包含以下信息;固定资产卡片号、管理员、建卡日期等内容。

第37条

若一个设备有多个固定资产编号,则根据固定资产的有关管理办法进行编号合并,做好记录并只粘贴一张标签。

第二节

配线架标签要求

第38条

DDF 第39条

ODF

第三节 传输设备标签要求

第40条

机房内的传输设备应粘贴固定资产标签和设备标签,定期对过时标签进行清除、更新。

第41条

设备标签应包含以下信息:设备节点名称、设备位置编号、所在干线(环网)名称、连接方向、所连接的电源线、电缆、尾纤的端子位。

第42条

在客户接入机房中的设备除了有固定资产标签和设备标签之外,还应有明显和“中国电信”的标志和名称。

第四节 传输业务标签要求

第43条

在机房的DDF、ODF等线架内,应做好重要光电路(如A级光电路、时钟电路、7号信令电路)的标签。第44条

对于DDF架内的标签,应包含的信息有:DDF架编号、DDF架内电缆连接的设备位置编号、重要电路信息(用户名称、电路等级、连接设备等)。

第45条

对于ODF架内的标签,应包含的信息有:ODF架编号、ODF架内尾纤连接的设备位置编号、尾纤收发、重要电路信息(用户名称、电路等级、连接设备等)。

第五节

电源系统标签要求

第46条

机房的配电屏、电源列柜和保险均应有相应的标签。第47条

电源系统的标签内容应包括;

第48条

机房规范 篇5

GB50222-95 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 第20号

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自一九九九年六月一日起施行,该规范中相应条文的规定同时废止。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9年4月13日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5年10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5]181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文的要求,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公安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5年3月29日

目次 1总则

2装修材料的分类和分级 3民用建筑

3.1一般规定

3.2单层、多层民用建筑 3.3高层民用建筑 3.4地下民用建筑 4工业厂房

附录A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

附录B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举例 附录C本标准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1总则

1.0.1为保障建筑内部装修的消防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 防工作方针,防止和减少建筑物火灾的危害,特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的内部装修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古建筑和木结构建筑的内部装修设计。

1.0.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妥善处理装修效果和使用安全的矛盾,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尽量避免采用在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本规范规定的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在民用建筑中包括顶棚、墙面、地面、隔断的装修,以及固定家具、窗帘、帷幕、床罩、家具包布、固定饰物等;在工业厂房中包括顶棚、墙面、地面和隔断的装修。注:(1)隔断系指不到顶的隔断。到顶的固定隔断装修应与墙面规定相同;(2)柱面的装修应与墙面的规定相同。

(3)兼有空间分隔功能的到顶橱柜应认定为固定家具。

1.0.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装修材料的分类和分级

2.0.1装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可划分为顶棚装修材料、墙面装修材料、地面装修材料、隔断装修材料、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饰材料七类。注:(1)装饰织物系指窗帘、帷幕、床罩、家具包布等;

(2)其他装饰材料系指楼梯扶手、挂镜线、踢脚板、窗帘盒、暖气罩等。2.0.2装修材料按其燃烧性能应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表2.0.2的规定: 2.0.3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由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确定。B3

级装修材料可不进行检测。

2.0.4安装在钢龙骨上燃烧性能达到B1 级的纸面石膏板、矿棉声板,可作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

2.0.5当胶合板表面涂覆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时,可做为B1 级装修材料使用。当胶合板用于顶棚和墙面装修并且不内含电器、电线等物体时,宜仅在胶合板外表面涂覆防火涂料;当胶合板用于顶棚和墙面装修并且内含有电器、电线等物体时,胶合板的内、外表面以及相应的木龙骨应涂覆防火涂料,或采用阻燃浸渍处理达到B级。注:饰面型防火涂料的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涂料防火性能试验方法及分级标准》的有关规定。

2.0.6单位重量小于300g/m2的纸质、布质壁纸,当直接粘贴在A级基材上时,可做为B1 级装修材料使用。

2.0.7施涂于A级基材上的无机装饰涂料,可做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施涂于A级基材上,湿涂覆比小于1.5kg/m2的有机装饰涂料,可做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涂料施涂于B1、B2级基材

上时,应将涂料连同基材一起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确定其燃烧性能等级。2.0.8当采用不同装修材料进行分层装修时,各层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 均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复合型装修材料应由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整体测试并划分其燃烧性能等级。

2.0.9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可按本规范附录B的举例确定。

3民用建筑

3.1一般规定

3.1.1当顶棚或墙面表面局部采用多孔或泡沫状塑料时,其厚度不应大于15mm,且面积不得超过该房间顶棚或墙面积的10%。3.1.2除地下建筑外,无窗房间的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除A级外,应在本章规定的基础上提高一级。

3.1.3图书室、资料室、档案室和存放文物的房间,其顶棚、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地面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3.1.4大中型电子计算机房、中央控制室、电话总机房等放置特殊贵重设备的房间,其顶棚和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地面及其他装修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3.1.5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固定灭火系统钢瓶间、配电室、变压器室、通风和空调机房等,其内部所有装修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3.1.6无自然采光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3.1.7建筑物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中庭、走马廊、开敞楼梯、自动扶梯时,其连通部位的顶棚、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 级的装修材料。

3.1.8防烟分区的挡烟垂壁,其装修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3.1.9建筑内部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两侧的基层应采用A级材料,表面装修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3.1.10建筑内部的配电箱不应直接安装在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上。3.1.11照明灯具的高温部位,当靠近非A级装修材料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灯饰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

3.1.12公共建筑内部不宜设置采用B3级装饰材料制成的壁挂、雕塑、模型、标本,当需要设置时,不应靠近火源或热源。

3.1.13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装饰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3.1.14建筑内部消火栓的门不应被装饰物遮掩,消火栓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应与消火栓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

3.1.15建筑内部装修不应遮挡消防设施、疏散指示标志及安全出口,并且不应妨碍消防设施和疏散走道的正常使用。因特殊要求做改动时,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规范和法规的规定。

3.1.16建筑物内的厨房,其顶棚、墙面、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3.1.17经常使用明火器具的餐厅、科研试验室,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除A级外,应在本章规定的基础上提高一级。3.2单层、多层民用建筑 3.2.1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表3.2.1的规定。

3.2.2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内面积小于100m2的房间,当采用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窗与其他部位分隔时,其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在表3.2.1的基础上降低一级。

3.2.3当单层、多层民用建筑需做内部装修的空间内装有自动灭火系统时,除顶棚外,其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在表3.2.1规定的基础上降低一级;当同时装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顶棚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在表3.2.1规定的基础上降低一级,其他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不限制。

3.3高层民用建筑

3.3.1高层民用建筑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表3.3.1的规定。3.3.2除100m以上的高层民用建筑及大于800座位的观众厅、会议厅,顶层餐厅外,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时,除顶棚外,其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在表3.3.1规定的基础上降低一级。

3.3.3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内面积小于500m2的房间,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并且采用耐火等级不低于2h的隔墙、甲级防火门、窗与其它部分分隔时,顶棚、墙面、地面的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在表3.3.1规定的基础上降低一级。

3.3.4电视塔等特殊高层建筑的内部装修,装饰织物应不低于B1级,其它均应采用A级装修。3.4地下民用建筑

3.4.1地下民用建筑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表3.4.1的规定。

注:地下民用建筑系指单层、多层、高层民用建筑的地下部分,单独建造在地下的民用建筑以及平战结合的地下人防工程。

3.4.2地下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3.4.3单独建造的地下民用建筑的地上部分,其门厅、休息室、办公室等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在表3.4.1的基础上降低一级要求。

3.4.4地下商场、地下展览厅的售货柜台、固定货架、展览台等,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4工业厂房

4.0.1厂房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表4.0.1的规定。

4.0.2当厂房中房间的地面为架空地板时,其地面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

4.0.3装有贵重机器、仪器的厂房或房间,其顶棚和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地面和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4.0.4厂房附设的办公室、休息室等的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 合表4.0.1的规定。

附录A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

A.1试验方法

A.1.1A级装修材料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的规定。

A.1.2B1级顶棚、墙面、隔断装修材料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的规定;B2级顶棚、墙面、隔断装修材料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的规定。

A.1.3B1级和B2地面装修材料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铺地材料临界辐射通量的测定辐射热源法》的规定。

A.1.4装饰织物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纺织织物阻燃性能测试垂直法》的规定。

A.1.5塑料装修材料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的规定。

A.2等级的判定

A.2.1在进行不燃性试验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材料,其燃烧性能等级应定为A级:

A.2.1.1炉内平均温度不超过50℃; A.2.1.2试样表面平均温升不超过50℃; A.2.1.3试样中心平均温升不超过50℃;

A.2.1.4试样平均持续燃烧时间不超过20s; A.2.1.5试样平均失重率不超过50%。

A.2.2顶棚、墙面、隔断装修材料,经难燃性试验,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应定为B2级:A.2.2.1试件燃烧的剩余长度平均值≥150mm。其中没有一个试件的燃烧剩余长度为零;

A.2.2.2没有一组试验的平均烟气温度超过200℃; A.2.2.3经过可燃性试验,且能满足可燃性试验的条件。

A.2.3顶棚、墙面、隔断装修材料,经可燃性试验,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应定为B2级;A.2.3.1对下边缘无保护的试件,在底边缘点火开始后20s内,五个试件火焰尖头均未到达刻度线;

A.2.3.2对下边缘有保护的试件,除符合以上条件外,应附加一组表面点火,点火开始后的20s内,五个试件火焰尖头均未到达刻度线。A.2.4地面装修材料,经辐射热源法试验,当最小辐射通量大于或等于0.45W/m2时,应定为B1级;当最小辐射通量大于或等于0.22W/cm2时,应定为B2级。

A.2.5装饰织物,经垂直法试验,并符合表A.2.5中的条件,应分别定为B1和B2级。

A.2.6塑料装饰材料,经氧指数、水平和垂直法试验,并符合表A.2.6 中的条件,应分别定为B1和B2。

A.2.7固定家具及其他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其试验方法和判定条件应根据材料的材质,按本附录的有关规定确定。附录B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 等级划分举例

附录C本标准用词说明

C.0.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作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C.0.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加单位: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北京市消防局 上海市消防局

吉林省建筑设计院

轻工业部上海轻工业设计院

机房规范 篇6

为保证有关设计、施工、机房建设、设备供应等单位的广大技术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引用国家规范, 合理地进行机房工程设计,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数据中心工作组于4月29日 (北京) 、5月9日 (沈阳) , 组织开展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 的贯标培训工作。

主要培训内容以《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 各个章节的条款进行讲解分析。主要涵盖了总则、术语、机房分级与性能要求、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环境要求、建筑与结构、空气调节、电气技术、电磁屏蔽、机房布线、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给水排水、消防等内容。

上一篇:固体垃圾回收协议书下一篇:我是奶奶的好帮手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