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到底是什么美文(共15篇)
在一个大花坛里,小花小草快乐的生活在这里。在其中,有一簇小草总是搞不懂幸福到底是什么。
有一天,一只蝴蝶在花坛里飞来飞去,采着花粉。于是,小草问蝴蝶:“蝴蝶姐姐,你说说看,幸福它到底是什么呢?”蝴蝶笑了笑说:“幸福呀,说简单也不简单,说复杂也不复杂。像我,天天在花坛中飞来飞去的,惹人喜爱,让小朋友们都赞美我,难道这不是幸福吗?”蝴蝶说完便飞走了。
小草低头思索着蝴蝶刚刚说的她自己对幸福的见解时,一只小蜜蜂拍打着翅膀嗡嗡翁嗡的飞来了。他在花坛里忙前忙后,辛勤的采着蜜糖。小草抬起头来问蜜蜂:“蜜蜂哥哥,你说说看,幸福它到底是什么呢?”蜜蜂停了停手中的活,对小草说:“在我看来呀,幸福它就是我手中的蜜糖,因为它是甜甜的,让人感觉很幸福。并且我在获得它时是通过了我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的.,人们都说我是辛勤劳动的象征。所以呀,在我认为,幸福它就是辛勤的劳动和甜甜的蜜糖。”蜜蜂说完后也飞走了。
小草依然低着头在哪里想呀想呀,她不明白,为什么蜜蜂哥哥和蝴蝶姐姐对幸福的见解都大不相同,也不明白为什么她觉得蝴蝶姐姐和蜜蜂哥哥说的和自己想的也不一样。
小草很想像蝴蝶那样自由自在的飞来飞去。可是,无论她做多么大的努力,她始终没有使自己的根须离开泥土半步。她无法像蜜蜂那样采蜜,也无法像蝴蝶那样飞来飞去。
那么, 该校的教师又是如何看待该校的巡课记录呢?笔者在接下来的教师座谈这一调研环节中了解到, 该校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很反感这一巡课制度, 因为担心巡课记录会扣掉自己绩效考核的相关部分, 从而产生了心理上的抵触, 也造成了该校众多教师与管理者之间不良的人际环境。
笔者在查阅了该校的“巡课记录”以及听了教师们的意见后, 不禁陷入了沉思。毋庸置疑, 巡课制度是学校日常管理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它不是为了处罚教师, 也不仅仅是为了监督教师的教学行为。要知道, 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进行检查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监督和处罚, 更重要的是应该在检查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教师给予切切实实的指导, 一言以蔽之, 即“检查即指导”。例如, 笔者在该校的巡课记录中就发现, 该校有两三位教师有多次占课现象, 而巡课记录中仅仅是简单地记录了“占课”而已。笔者认为, 作为巡课的教务部门, 应该去调查分析一下, 为什么这两三位教师的占课现象这么严重, 是不是因为其课堂教学不够高效, 从而导致要占课来赶进度。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 那么他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 是教材把握不到位, 还是教学方法有问题。应深入到他们的课堂中, 帮他们“把脉”, 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 从而真正杜绝他们的占课现象。可以这么说, 这些教师的工作态度是没问题的, 只不过是在工作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而已。如果只是简单地对其进行处罚, 恐怕只会造成抵触心理, 不但不利于他们自身的专业成长, 而且也会对学校的教学管理造成一定的障碍。
再者, 在巡课的过程中不应该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样子, 仅仅是为了填好巡课记录。我们的巡课, 应该重在观察和发现, 因为巡课记录的真正作用在于在巡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有共性的教学行为 (可以是亮点, 也可以是问题) , 然后教务部门对这一发现进行分析、研究, 对于一些好的做法加以宣传、推广, 而对于一些有问题的教学行为则进行科学的引导, 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提炼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例如, 在巡课的过程中可以观察一下教师的上课准备 (课件、教具等) 和教学状态, 同时注意观察一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习惯, 学生是否在专心听讲, 朗读、书写的习惯等。在巡课的过程中, 观察哪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是高效的, 哪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低效的。对于这两种现象, 进行跟踪调研, 高效的要帮其总结出方法 (可以共同研究, 甚至可以上升到相关的理论高度) , 并加以宣传、推广。如此一来, 对其他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一种极大的鼓励。而低效的, 就应该帮其分析原因, 并对其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 从而引领其走出低效的“泥潭”,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飞碟果真是来自外星球吗?
看来如果真像目击者所见到的那种形状和功能,来自外星球必然无疑。因为截至目前,以地球人类的科技水准而言,造不出类似的飞行器,更不用说人们在几十年前,甚至更早就发现了飞碟。
但人们一直困惑的是,既然外星人不辞辛劳,跨越星系,远道而来,却为什么一直对我们这个星球的人不敢或不愿正面的、公开的接触呢?这个问题使许多人对飞碟本身的存在甚至都发生了怀疑。一些人士认为,他们科技水平和智能道德水准太高,与我们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才不愿发生接触。
这种想法其实不能成立。如果飞碟人真具有超高的科技,他们不会没有看到地球上所发生的一切,包括人造航天器的发射、天文望远镜的设计以及对天文理论的探讨等等,他们也应该知道地球人渴望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命和智慧,并愿意和他们建立联系。他们害怕地球人伤害自己吗?显然也不会。以地球人的能力,根本无法追逐飞碟,也摸不清它的来去规律,不可能有能力去伤害他们。
是怕地球人会因接触了外星人而感到自卑吗?显然也不是。可以想像,当好客的地球人与具有超高科技的外星人接触之后,只会感到新奇、兴奋,而不会自卑,只会使地球人的智慧和道德得到升华,而决不会因自卑而产生不良后果。那么,由此看来,飞碟人之所以不和我们公开接触就是另有原因了。这还需要我们的想像力进一步扩展,才能找到答案。
我认为,这个答案是:飞碟是由外星人制造的机器人驾驶来到地球的。试想,某个有智慧生命的星球离地球十分遥远,他们要派人驾驶飞行器,必定也会受到时空限制,其宇航员的生命也是有限度的,因为生命代谢似乎是一种自然规律。况且,无论怎样说,太空旅行是要冒生命危险的。外星人为什么一定要派人去驾驶和控制飞碟呢?他们也完全可以像地球人发射太空探测器那样做不载人的星际间探测。
虽然目前有些科幻小说或电影,描写穿越宇宙时空只是一瞬间就可以完成的事,但那毕竟只是一种幻想,外星球文明再发达,若要完成一瞬间的时空转换恐怕也难以实现,因此,发射不载人的星际探测器就应当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但外星人的星际探测器,即然能飞临地球进行有目的的探测,其各方面的技术水准显然要高于地球人向外太空发射的探测器。这样,我们就可以想像为什么所有被发现的飞碟,都能够轻易地躲避地球人最先进的战斗机,为什么地球人总是捕捉不到它。显然,它具有自我保护和防范的功能。但遗憾的是,它由机器人操纵也罢,或由遥远的外星球遥控也罢,只是它没有具备与地球人进行直接交流的功能。所以,它在地球上空经常神秘地飞来飞去,只能是对地球的某种探测,一种自然地理方面的探测。而对于人文方面的情况,由于不具有相应的功能,也就根本无法了解,更谈不上与地球人的直接交流了。
常常在想,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只是一瞬间,可是我觉得幸福是清泉,是绿洲,是无私的付出,是生命对生命的惠泽。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可是感同身受的。
在一次班会中,我们把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祝你生日快乐!”我们内心澎湃,猜想着,谁会是今天的主角?谁这么幸运?大家你一言我一句,老师敲打着桌子,是我们从内心彭拜变为迫不及待,等着老师揭开神秘的面纱。
老师激动地说“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的小寿星出场——任成尧。”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一片掌声。我们集体为他唱了一首生日歌,他害羞地低下了头。那一刻洋溢他脸上的是多么灿烂的笑容,那一刻,我多么希望这个人是我,在这个大集体中,让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来自集体的幸福。我们一个个的为他亲手准备非常精美的礼物,用手中现有的材料描绘我们心中所想的`,所要表达的,是那么充满无限趣味,无限感受。是那么的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在那一刻,让我体会到了每个人用不同的真情来表达内心的幸福。
你希望自己变成一个怎样的人——大富翁?艺术家?企业家?演说家?手艺超群的厨师?广大受欢迎的年轻人?……
每一个人对成功的看法都不一样。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需要、希望和价值观,也有着不同的优点。若是我们违背自己的本质,不尊重自己的独特性,那么不论我们怎样努力,我们永远和成功绝缘。
你的本质和你的成功是分不开的。许多人牺牲了自己本质,去做那些自己不想做的事,这就是他们不能成功的原因。该做老师的去做了企业家,该做企业家的人却去当老师;该做管理员的人却去做推销员,做管理员的却是那么做律师的人,做律师的该做医生,当医生的却应该自己创业做老板。
假如你不清楚自己的本质,不明白自己的需要,那么你很可能做出完全和你的需要相反的选择。
你的自我意识包括多方面,包括你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社会能力,智力和其他方面的看法,等等。所有的这些都与你的生活目标有关。为了扮演自己的角色,你应该集中注意力有人性的自我意识。
你是否觉得现有的层级的组织已经把你变成了一个不健全的人?你了解层级组织对你发展方面的影响吗?你知道你是如何被教育和广告机构造就的吗?好果你对这些问题答复是肯定的,那么你理想的自我意识就快形成了。
你生活在一个充满破坏性影响的世界里,这些影响时常会侵害到你。好果你有和人性的观点相一致的自我意识,你就能抵制这些影响,使自己的心灵保持宁静,从而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幸的是,在现代文明中,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经常被误认为是顽固蛮干、向上爬、擢取物质财富,等等。而这些恶习若得以扩张,就会毁灭个人,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
为了增强自我意识,不妨一开始就把自己想成一个道的人。运用建设性的想法,创造一个自我形象——一个能够决定自己生活的人,一个把自己看作一个不受广告、商业利益和其他事物影响的人。一旦把你的自我意识化为行动,你就变成了真实的自我。你的建设性思想就像生活中的灯塔,使你过着自然与和谐的生活。
真实的、建设性的精神力量,存在于塑造你的命运的创造性思维之中,而你每时每刻的心理行为,又会产生生活中积极变化的力量。若把思维比作一列火车,那么你生活中的理想和欢乐,则全靠这列火车的方向而定。
场景一:早教课上,有那么一个孩子,不遵守秩序,乱抢别人的东西,不是推别的小孩一把,就是打人家一下,还总是抢完东西后朝人家吐口水。整个课堂,除了他的家长,别的家长都对其投之以厌恶的目光……
场景二:某婚宴餐桌上,有个八九岁的小孩子,每上一道菜总是先往自己的盘子里夹很多。碰到自己爱吃的菜,不管别人有没有正在夹菜就转动桌子,让别人的筷子尴尬的停在半空中。而离席时,他的盘子里还是满满的……
场景三:我们家的邻居有个十岁的小男孩,他们一家人每次开关门的声音都很大,常常把我家睡着的宝宝惊醒。小男孩下楼梯时动静就更大了。住他楼下的邻居们都非常不满。后来有一个邻居终于忍不住找他的家长说让他娃注意些,他奶奶满口答应的好好好,结果却从未见改正过,第二次再找,说绝对不是她家的娃娃,她孙子很乖的……
有人说,教养就是让人觉得很舒服。我觉得很有道理,你看上面这三个孩子哪个能让人感到舒服呢?
如果你的孩子让人感到很不舒服,那么即使他有再高的学历,再迷人的颜值,再无人可比的技能,又有什么用呢?木桶短板理论里,他最终会败在最短的那块教养板上。
而教养体现在平时的生活点滴里,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临近踏入社会时,恶补一两个月就能补回来的。相反教养是一种习惯,一种很自然的做事方法,处世之道。因此孩子的教养要从小抓起!
1.不要再以“他还是个孩子”为借口,替你家娃开脱
总是有一些家长,在别人指责自己的孩子做错事情时,挡在自家娃前面护犊子,理由无非是“他还是个孩子”,你们都是成年人,怎么能跟孩子一般计较呢?
然而,就算再小的孩子,你也应该教给他正确的是非观。正因为孩子小才需要教育,而不是以还是个孩子为理由,任由他犯错,任由他是非不分,永远不懂事下去!
2.让你的孩子学会最基本的餐桌礼仪
平时吃饭时,很多家长总是先给孩子盛饭,长幼有序,尊重老人我觉得这是最基本的`教养问题,应该从小开始教会他。另外,再小的孩子也知道饥饱,跟他讲清楚吃多少拿多少,不够可以再拿,但是绝对不可以剩下。还有就是孩子再爱吃的菜,也不能全部让他独自享用,要学会和家人一起分享。
因为当你的孩子进入中国社会后,无可避免的要参与各种饭局,他的饭桌教养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他所找的伴侣,还可能会影响到上司对他的态度,进而影响到职位的升迁,所以千万别小看最基本的餐桌礼仪。
3.让你的孩子学会尽量不打扰到别人
当你的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时,当你的孩子在楼上乱蹦乱跳影响到楼下住户时,当你的孩子下楼梯惊扰到邻居时,你一定要严厉制止,并给他讲清楚,为什么不可以这样!
一个不知道为他人着想的人,是孤独的,是容易自私到没有朋友的。而这个不为他人着想的人还总是打扰到他周围的人,扰乱了正常的社区圈子秩序时,他就会变成一个非常不受大家欢迎的人!你忍心让你的孩子今后成为这样的人吗。
4.为你的孩子找个年纪相仿的朋友
教养问题体现在与人交往中,所以如果能有这么一个年龄相仿的朋友,让你的孩子学会分享,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承受一些争执中产生的委屈,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他有个兄弟姐妹那就是极好的了,那样他会学会更多,比如担当、忍让、友爱等等!
5.让你的孩子爱上阅读并使之成为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还有助于让孩子形成很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很多绘本就会教育孩子怎么与人相处,教会孩子形成好的习惯。其实,这就是教养的一部分。
书籍都是先哲伟人的心血精华,读好书能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能让孩子以名人伟人为榜样要求自我,提升自我,也是弥补父母自身不足的最好选择!
6.先让自己成为有教养的好父母
正所谓言传身教,而身教的力量大于言传。也就是说你嘴上说再多,不及你平时的身体力行的教育影响力的。想要避免自己的孩子成为不受欢迎的人,首先我们为人父母者应当就是令人不讨厌的人,否则你怎么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在信息相对封闭和资源相对稀缺的工业时代,机器思维(工业思维)下的“成功学”与“科学管理”大行其道。然而一夜之间,底特律宣告破产,诺基亚被收购……一批批巨头轰然倒下,三维世界对二维世界正式下了战书。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决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的进步,更是一次商业的进化,是一场思维的革命。2014年恰恰就是互联网思维的元年。资深风险投资人、自媒体“B座12楼”的运营者——大象、蔡博士与飘泊一柳三人,基于丰富的行业案例与实战积累,首度在本书中提出: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的,它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去中心、异质、多元和感性的。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扁平化的企业组织、强烈的情感诉求,以及自传播的媒体属性,让产品本身成为一个有机生命体。互联网并不是我们习惯上认为的工业时代的延伸,它彻底解构了工业思维,颠覆了我们所熟悉的商业世界。
如果说,80后、90后是一群天然带着互联网精神的消费主体,那么,“互联网思维”就是商业在面向这新的人群时的态度、方法和观念。即使有不少人以“互联网思维”之名行营销炒作之实,即使“互联网思维”是如此不招人待见,但我们仍然相信它在现实商业中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工具、一种营销手段、一种被包装的概念或者一种新的观念,这些都不重要,所见即所得,强求不得,就像德鲁克说的,“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要真正弄懂美育就必须理解美学。用简单明了的语句阐明美学是什么至关重要。中小学教师需要这样的简易解答,而不是厚厚的美学专著。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出版了首部研究感性认识的专著,题为Aesthetica,意为“感性学”。鲍姆加登明确指出,Aesthetica这门学科“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鲍姆加登创立的“感性学”在我国被翻译成“美学”,大概有两种途径:一是来华传教士的翻译和传播;二是转借日本的翻译。这一翻译被中国学界接受以后逐渐约定俗成,被沿用至今,于是“感性学”一词也就成了美学。
将“感性学”翻译成“美学”,对我国美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既有积极意义,也存在某些负面作用。例如误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理所应当是美和美的本质,这是不正确的。我们来看看鲍姆加登创立这门学科的原始初衷,或许会更清楚这种认识错在哪里。
鲍姆加登研究发现人类的心理结构本来就包括知、意、情三个部分。知即理性认识,已有逻辑学研究,意已有伦理学研究,唯独情感即感性认识是空白。于是为了填补这一人类知识的空白,他创立了Aesthetica这门关于感性认识的学科,并把它规定为研究低级的感性认识。
根据以上正本清源,我们就不难理解广义的美不但包括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而且能把丑、荒诞、惊颤等等形态都包括进去。事实上19世纪西方已出现研究丑的美学著作,丑正式登上了美学舞台。
生活是什么?是金是银还是铜……
不,它们都不是。
生活是幻想的翅膀,我们会在任何时候被它驮上去对未来展开想象:未来的生活真奇妙,天上仙人到处飞,地上金子到处有,凡人不在地上住,直往白云天宫跑!
生活是精彩的故事,它叙述了人间的世态炎凉,讲遍了世间的科技发展,道出了古往今来的战争年代,歌颂了雷锋、江姐等老一辈人的爱国精神。
生活是神奇的画笔,它不仅描绘出了七彩的.人生,还画出了华夏的锦绣河山,玫瑰的艳丽,菊花的大方,兰花的飘逸,牡丹的富丽堂皇……
生活是精巧的双手,制造出了雄伟的长城,壮观的圆明园,宏伟的故宫,巍峨的布达拉宫,让人惊叹的空中花园以及古老的埃及金字塔。
生活是明亮的眼睛,它见证了古国的历史。商朝的毁灭是因为纣王的昏庸无道,西周的建立是因为武王的勤政爱民,吴国的灭亡是因为他骄傲自大,勾践的成功是因为他忍辱负重。
生活是奢侈的追求,有的人为了过上好日子而拼命干活,而有的人却去干犯法的事乃至卖友求荣,为的却是过上这种所谓的好日子,失去了自己的尊严。
一位质量总监发飙:“什么是品质问题?研发部将图纸弄错了,那叫研发问题;工艺部将作业指导书写错了,那叫工艺问题;生产线将一个产品做错了,那叫生产问题……而现在,所有这些问题公司都叫品质问题,老板一听是品质问题,就来骂质管部,就来骂我。”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就有五六家客户发来重大质量投诉。老板上火,打电话斥责我:“为什么我们最近有这么多问题?你作为公司的品质总监,是干什么吃的?!到底是你的能力有问题还是你的态度问题?”
“对于公司面临这么多的品质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管理混乱。”并总结以下五条问题点。问题之一:崇尚人治,强调品质是盯出来的;客户水平提高了,我们却没有变有的问题如果发生在七八年前,可能不会是严重问题。可现在客户的层次提高了,要求提高了,而我们的做法还没有变,我们输出的产品质量也没有变,问题就来了,就是现状和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目标或要求提高,现状不变,问题就产生了
问题之二:集团军的规模,游击队的打法,不出问题才怪
公司员工的做事风格,可以用一句话形容:„跟着感觉走,走到哪里算哪里‟。各部门、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不明确,员工按流程、按要求做事的意识差。
问题之三:公司的组织分工与权力分配存在很大问题,高级管理者的职权与角色错位 问题四:公司想做的事情太多,自身能力不足,资源配置不当 问题五:我们公司缺乏先进的品质文化和对自己工作结果负责任的意识
公司的品质文化有问题。公司目前对待品质、成本、交付的态度就是:交付第一,成本第二,品质第三,在面对品质和交付、成本相冲突时,我们往往将品质放在最后考虑,先将货发出去再说。
好的产品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品质的关键在于管理。”
一、质量是由客户决定的
产品到客户手中,无论标榜的是多么豪华的配备、性能是多么卓越、外观是多么的精美,但是,并不是客户所需要的,结果是淘汰一途。因此,制造商的立场与观念:用“最适质量”取代“最佳质量”;而“最适质量”即是让客户感到“最满意的质量”。1.满足客户现在的需求:
符合特定的规格 功能好 使用方便 外观精美
经久耐用,不易发生故障 2.保障客户未来的需求:
安全可靠 外在环境影响小 为客户设想周到
二、质量不是增加成本,而是可以降低成本 人们对质量认识的错误观念:提高质量就是要提高成本。对于制造业而言,不良率下降,成本就会下降:
不需要花费检验、修正不良品的成本; 没有不良品,节省材料更换、机器调整的费用; 因不良品的减少而有更多生产机会;
在不良率减少的情形下,可以改善生产的持续生产能力。
三、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就是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减到最低,甚至剔除。品质管理是管理者为了达到部门的目标,所进行的一切活动。1.从不稳定的产品质量抓起 不稳定的因素来源于:
人员 设备 材料 方法 环境
2.品质管理基础(1)标准化
标准化是管理不稳定质量出现不可或缺的准则,野蛮制造的“克星”。
统一化 通用化 系列化 简便化(2)信息化
数据化可以说对偶发不稳定的管理最有效的办法。所谓数据化,就是尽量将事情用数值表示。(3)质量教育
持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让员工第一次做对。(4)质量成本分析
预防成本 鉴定成本 故障成本
(5)质量缺陷分析 轻微缺陷 一般缺陷 严重缺陷 致命缺陷
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6)设备管理
设备优化 设备保养 3.“三按”、“三检”(1)“三按”
要求员工按工艺、按图纸、按标准操作(上岗前培训及现场指导); 要求检验员按工艺、按图纸、按标准检验; 要求技术部编制工艺、绘制图纸、制定标准。(2)“三检” 员工自主检验 巡回检验 员工之间互检
四、品质三大控制
1.进料控制与库存品质管理
进料控制的5R原则,5R原则是指适时、适质、适量、适价、适地的采购物料。实现了5R,就可以确保需求、成本、品质等各方面对物料供应的要求。
1)适时
Right Time,在需用的时候,及时地供应材料,不断料。2)适质
RightQuality,购进的材料和仓库发出的材料,质量符合标准。
3)适量
RightQuantity,采购数量与存量控制适当,防止呆料和过多地占用资金用合理的成本取得所需材料。
4)适价
Right Price,用合理的成本取得所需材料。
5)适地
Right Place,从距离最近或供应最方便的供料商那里进货,确保随时可以进料。2.过程控制与SPC—统计过程控制
过程品质管理计划的拟定 设备点检与仪器校验 首件检查 操作人员自主检查 过程巡回检查 品质异常处理 检验记录 不良统计分析 不良品的区隔与标示 控制图的应用 限度样品的应用 看板管理的实施 3.终端控制与顾客满意 最高主管的决心和承诺 让客户永远“忠诚于我们” 争取品质要求严格的顾客 推行全员“一票否决制”的活动 建立员工满意的企业环境 重视教育训练 建立好的环境品质 永远培育供应商理念
五、品质管理与全员改善 1.6S管理与品质
6S活动源于日本,它指的是在生产现场中,对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进行相应的活动,为其他管理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它是日本产品在二战后品质得以提升,并行销全世界的一大法宝。
1)整理(SEIRI):区分要用与不用的物品,不用的坚决清离现场,只保留要用的。2)整顿(SEITON):把要用的物品,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管理。3)清扫(SEISO):扫除现场中设备、环境等生产要素的赃污部位,保持干净。4)清洁(SEIKETSU):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所以也称为“3S”活动。5)素养(SHITSUKE):每个人都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6)安全(SAFETY):按操作规程进行工作,避免事故的发生。6S口诀:
只有整理没整顿,物品真难找得到; 只有整顿没整理,无法取舍乱糟糟; 整理整顿没清扫,物品使用不可靠; 3S之效果怎保证?清洁出来献一招; 标准作业练素养,安全生产最重要; 日积月累勤改善,公司管理水平高。2.TPM与全员自主改善 T:Total(全员参与)P:Productive(生产性)M:Maintenance(保全)
M指公司在包括生产、开发、设计、销售及管理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从最高管理层到一线员工全员参与和开展重复小团队活动,以追求生产极限为目标,构筑能预防所有浪费的体系,挑战故障为零、浪费为零、不良为零的高效率企业,以及部门、班组自主改善活动的活力型企业。期待效果:(1)有形效果:
提高品质 降低成本
缩短生产与管理周期 库存量的减少
提高劳动生产率、设备效率 工作浪费的减少 减少市场投诉 减少各类损耗 杜绝安全隐患 改善提案件数的上升
(2)无形效果:
增强员工的改善意识 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培养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
六、质量管理与TQM 1.了解质量管理之父—戴明 戴明主要思想理念—管理十四要点
提高产品与服务要有持续不变的目的; 采取新观念;
停止靠检验来提高质量; 废除以最低价竞标的制度;
不断地提高生产与服务系统,以提高质量与生产力; 建立在职训练制度; 建立领导体系;
排除恐惧,使人人都能有效地为公司工作;
消除那些要求员工做到零缺陷及高生产力水准的口号,训示及目标; 破除部门与部门间的藩篱;
废除工作现场的工作标准量,代之以领导; 排除那些不能让工人以技术为荣的障碍; 建立一个有活力的教育与自我提高机制; 让公司每个人都致力于转型。
戴明式公司与一般公司的比较
七、质量管理与零缺陷管理(Zero Defect Planning)
零缺陷管理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克罗斯比首创的质量理念和管理方法。其前提是:针对工作现场存在的双重工作态度的业绩,即人们愿意在一些领域中接受不完美的状况,而在另一些领域人们又期望零缺陷。这种双重态度得到发展的条件是因为人,而人就要犯错误。然而,零缺陷说明如果人们致力于细节和避免错误,就会不断接近零缺陷的目标。
1.零缺陷
第一次做对,在企业中要花一半的运行费用在做错事情的代价上,做错事情的代价大约是销售收入的25%,而企业却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第一次做对,就是可以避免这个代价,质量就是符合要求,质量就使利润。
建立预防系统:
(1)传统的观念把重点放在产品完工后的检验和售后补救,(2)零缺陷管理思想是从人的价值层面、精神领域入手,通过改变人们的态度与习惯,改变人们做人做事的方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2.零缺陷的基本原则
零缺陷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企业改进质量以达到产品缺陷为零的指导方针。质量管理的核心在于预防,所有的工作标准是零缺陷。
—Peter
牛市是指股票普遍上涨,延续时间较长的市场行情。全球衡量和评判牛市有一个通用的指标:指数上涨20%以上,就可视为技术性牛市的确立。在2014年的全球指数排行榜上,上证综指以上涨26%居前六。
牛市形成需要大多数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价格有大幅度上涨,这种上涨需要有大量的场外资金流入到二级市场上,而要获得大量的场外资金流入就需要场内股票的巨大成交量。
近期沪深两市不断刷新单日成交纪录,行业板块联袂做多,A股强势上攻。事实上,这几个月A股行情非常好,很多人都在争论是不是牛市到了。
我们先来看看一些牛市常见的特征。一是经济高速增长,各类行业成长迅速。这时候各类产业快速发展,大部分企业利润增加,社会资金充裕,吸引投资者,促使股价上涨。关键是这时市场活起来了,市场风险减小,场外规模资金就会被吸引进来,资金流入二级市场,一级市场PE/VC之类的也能缓过气了,然后股市就真的好了。
二是社会有大量活跃资本。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经济比较繁荣,投资机会丰富,也有可能是投资渠道狭窄使得股票投资成为居民投资的主要渠道。反例是在金融危机期间股市低迷,资金大多又流入了房地产市场,社会财富不足,流动性不高,资本不活跃。相反,如果房地产投资继续下滑,这时候只有资本市场可以足够容纳体量庞大的资金,股票市场就符合这一要求。
三是政策宏观调控。政府政策的走向影响中国股市。政策不仅可以产生行情,制造拐点,同样也可以改变股市的运行节奏,加快或放慢行情的演变过程。比如2014年政府确定推出“沪港通”,这成为激发近期股市小阳春行情的导因。
四是指数和个股表现慢涨急跌。牛市也有调整的,一般表现为慢涨急跌,因为牛市总是在犹豫中前进,并且累计获利丰厚,调整往往以急跌方式展开。
当然,牛市在中国极具“中国式”特色,到底什么是牛市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如果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不再下滑,经济结构成功转型,企业整体在利润率和现金流方面都有明显改善,牛市的基础才算打好。
《第一财经周刊》实习记者 刘影
微博互动专区
阿尼木_skeeter_Joanne:一天搞定所有手续,没有白跑南校一趟,连老师都说我真是个走运的人。不过过程稍有波折,多亏怀着碰碰运气的态度才不至空手而归。应验了一财周刊@富大人说的「你看,人们就是这样事不关己地办事的。想要办成事,起码你要比别人放弃得稍微晚一点。道路有点崎岖,要继续无视很多人,自谋出路,才能不糟心一点呢」。
RE:善待自己,比他人放弃晚一点。
温青鸾:2014年第3期第27页,《这是和过去的自己重逢》好有创意~\(≧▽≦)/~But如果是P图的话建议底色用纯色的比较好啦,重游故地拍摄再P的话,色差什么的可能会有些违和~不过能重游故地也是个不错的享受!@第一财经周刊
RE:谢谢建议。
Jerryhere:12/22这期富大人的《日行0.008善》,感觉选材有点儿不太合适。虽然说是吐槽一线工作者,这个专栏的定位也可能比较随意些,可是毕竟周刊全国发行,读者也很广泛,即便个人不喜做公益,也不合适吐槽公益。另外,敬老院的老人也需要更多被尊重、理解、同情。@第一财经周刊
RE:其实那篇不是表达“不喜欢做公益”,可能对这种肤浅的浮于表面的公益不大感兴趣,造成有一点这样的感觉吧。吐槽公益这件事是否合适呢?公益本来就不容易,但是还是得接受吐槽。另外作者对敬老院的老人,正是因为怀有情感,才会如此行文。
读者来信
信仰指引我们前进
编辑,您好,地铁里读完《改变,再出发!》,让我决定给各位写下这封邮件。近些时日,经常听到“信仰”这个词。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我的行业—地产广告,面对动荡不安的行业前景,开始思考前进的方向,直到上周末听一名从业10多年的资深广告人讲课,他说,“如果你是为了钱,你还是不要做广告了。”那句话给我心口一击,我开始思考为何选择做广告这个行业。是的,是“信仰”一路指引我们前进于此。说起现在的公司,相較我之前的工作,这里安逸太多。没有赶不完的方案,没有每周出差的慌乱,可又感觉哪里不对劲。直到听到那句话,才恍然大悟,在一个没有热情、信仰的氛围中,放弃最初的理想就意味着置身于随时可能被世界放弃的危险境地。生命苦短,唯有时间最珍贵。我愿将我最宝贵的东西交给我最珍视的人和环境。
决定过完年离职,去全国各地拜访我一直喜欢的各大公司,看广袤的世界。一个同事说,人生就是一场赌博。我更愿意相信这个赌局是赢还是输在于个人对待生命、时间、自己的态度。
—一位诚挚的读者:Aya
RE:谢谢你,对陌生人说带有感情色彩的句子,已是少见的事了。不过一财君想对你说点冷酷的句子,那个讲课的资深广告人的话是常见的大话。他说完之后就会去数劳务费。在地产广告圈里,尤其需要面对现实。广告只是一个普通行业,不要因为它看起来跟梦想创意热情接近就产生幻觉。其从业者,是非常苦的群体,一定不要排斥为了钱的想法,并且不能忽视自己的健康。去看广袤的世界,很好,但不要这么飘渺地去。
如何寻找风投
一财编辑们你们好,看杂志很久啦,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很多创业公司例如超级课程表、吃饭饭之类的规模比较小的公司在一开始想要融资的时候是怎么联系到这些风投的。想问一下有没有这样的渠道可以联系到呢?万分感谢!
—Jarvan
RE:你关注一下创投圈,有这个微博。
能帮俺反映个意见吗?
可亲可爱的一财君:
作为一个×丝,我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做白日梦,可我不光要做还要把它变成真的。最近俺老爹老娘脾气不好,嫌俺看杂志浪费时间,分分秒就断供的节奏啊。我跟你们说,咱俩可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要是我没钱买杂志看,杂志就挣不到钱,杂志挣不到钱就没钱给你发工资,到时候我一定静静地看你喝西北风。来,来,吃辣条都是要分享的,咱俩一起干票大的。且听我给你娓娓道来。
第325期的封面故事是《移动电商之战》,提到了淘宝爆款的问题,淘宝希望解决这个问题。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可是我给淘宝反馈这个建议,无论使用在线云客服,还是淘宝微信公众号,都没有回应。希望一财君能帮我反馈一下。谢谢啦。
“淘宝已经注意到了以月销量为参考标准的爆款,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小卖家的发展,并希望通过社交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里有一点我的思路。淘宝上中小卖家初期发展很困难,我认为是因为淘宝上的东西往往是千篇一律的。中小卖家因为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在成本上肯定远远要高于大卖家的,而大卖家的服务、经验、人气肯定是要高于普通的中小卖家的。那么既然商品是千篇一律的,我考虑就是让商品带上其他的附加属性,也就是要让它们培养各自的企业文化,让卖家能够自由地定制主页,介绍自己。卖家可以是一个悲惨的×丝,或是有理想的奋斗青年,或是质朴的农民伯伯。这样商品还是一样的,但是卖东西的人是不一样的,避免各个卖家之间的同质化竞争。
第二个创意是看新闻,记者采访几个卖家:他们所卖的衣服退货、换货率高达20%,原因是买家买了后觉得衣服的颜色、大小不合适。互联网公司不是很讲究客户体验的嘛?为什么不能做一款App,让买家照下照片,再标明身高体重,由卖家提供衣服的数据,让买家完成线下的试衣来提高买家的体验,同时又降低退货换货率呢?
—刘玮
RE:卖家有个性了,货还一样,咋整?可以试穿衣服效果的App已有人在做,但目前没有被广泛接受。而淘宝推出运费险之后,我看买家们已经如鱼得水了。
二维码的辅助使用
通用格式,一财君好!
来信目的:1.希望能在文章后面加上二维码来延伸一些体验。2.对二维码的一些可能的商业行为的探讨。
来信理由:1.非财经专业,受益于这本刊物颇多,不多说了,直入正题吧。广告已经开始使用二维码,当然,一财也用了很多,但是文章中没用使用,不是所有栏目的文章都需要使用二维码,但有一些用到会增强效果,以我拿到手的2014年第47期为例。
第8页介绍天王亚瑟有8首全美冠军金曲,我想可以提供二维码直接扫描听歌,用音乐平台提供的网页。
第25页的本周我推荐栏目里的3张图片。杂志只能提供3张,但是二维码引导的网页可以提供源头的所有图片。
第50页的《小南国卖西餐》,我记得一财有过一篇报道小南国和南小馆的文章,或许可以在此时用二维码联系起来,导向网页,愿意付费来看这篇文章的读者我想也会有不少。
让我想想你们可能的反对意见。第一,这是商业杂志,不是音乐杂志。第二,这是商业杂志,不是搞笑图片杂志。第三我是真的想不出来了。
2.这是我平时想到的,不仅仅关于一财,我想其他杂志亦可实现。
1 二维码和一些公司的联系。比如上面扫描听歌,那么这个二维码指向哪个公司的网页,酷狗还是QQ音乐还是百度音乐,其中可以有一些商业行为。
2 二维码可不可以加一条信息—可以辨认是否是通过一财跳转出去的,这样则可以知道用户数据。
3 同一期第64页的《爱屋吉屋重新定义中介》,在文章末加上其软件的下载岂不也是一个App分发高效渠道,可以因为有现实租房需求而下载,或者是想看看这个软件做成什么样子来下载。
这些我就不写反对意见了吧,被反对很傷心的……我能看到的二维码辅助就这些,你们应该看得到更多吧。期待能尽快拿到有二维码文章的一财,能让我看看你们的思路。期待回复。谢谢!
—XIAO ZHOU
RE:谢谢你的建议,还有对“被反对”者的体恤之情。你说的这些,对一本杂志的延伸拓展以及互动方面都挺有帮助的。
本周我推荐
添油加醋一下如何?
这是一组来自艺术家卢卡斯·列维坦(Lucas Levitan)的作品,他在照片中添加了漫画人物之后,整个照片变得更生动了。
推荐人:落花生
教学过程:
师: (板书:平均数) , 今天我们来讨论与平均数有关的问题
出示:男生平均身高142cm, 女生平均身高140cm, 你们有什么想法? (师:故意设陷阱)
生:可以求出男、女生平均身高是多少cm。
师:怎么求?
生: (142+140) ÷2=141 (cm)
师:都同意这种做法吗? (生都同意) 今天就解决这个问题, 都做对了, 就可以下课了。 (师: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生: (沉思) 不会这么简单吧?
生:应该知道人数是多少。
师:补充上一个条件:一个运动队共10人?又该怎么求呢?
生: (又思考片刻) 不知道男、女生各多少人?
师:想一想, 设一设, 试一试。
生:得数不固定, 因为男、女生各是多少人不固定。
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计算各种情况, 并配合:这个线段区间图, 估计答案分别在哪个区间上。
140 141 142
生:讨论:当男生人数分别是2、3、4、5、6、7、8时, 平均数各是多少?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进行分组讨论, 效率高, 教师深入小组参与引导]
生:分组汇报自学的结果, 先估计所算答案在哪个区间上, 再列式分别是:
当男生人数是2、3、4时, 答案在140~141之间, 算式分别是:
(142×2+140×8) ÷10
(142×3+140×7) ÷10
(142×4+100×6) ÷10
当男生人数是5时, 答案是141, 算式是 (142×5+140×5) ÷10, 即 (140+142) ÷2
当男生人数是6、7、8时, 答案在141~142之间
算式分别是: (142×6+140×4) ÷10
(142×7+140×3) ÷10
(142×8+140×2) ÷10
[反思]
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重点让每个学生说出答案, 在哪个区间上。这是教师在说课时阐述的本课保底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估算。即让学生看到题目, 不用计算就能根据线段区间估计答案在什么范围内。但没有引导学生观看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让学生发现规律, 总结出求平均数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两个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问题。求平均数问题最基本的保底目标不应该是正确估算答案的范围, 而是让学生在弄清求平均数问题的解题思路, 并利用线段区间图理解求平均数问题的本质, 最终通过分析观察引导学生得出求平均数问题的方法是用“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一基本定律。
2.对 (140+142) ÷2=141 (cm) 教师给予简单的肯定。其实对 (140+142) ÷2=141 (cm) 正确是有前提的, 即当男、女生人数相等时才是可以的, 但也应通过从:
(140×5+142×5) ÷10
= (140+142) ×5÷10
= (140+142) ÷2
推导得出, 如果直接列成 (140+142) ÷2应是错误的, 如果教师把这个推导过程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弄清来龙去脉, 体验错误的成因, 学生理解就深刻了, 也就不至于练习巩固过程中又出现一片错误。
题目:什锦糖每千克60元, 水果糖每千克40元, 两种糖合成一种糖, 每千克多少元?
生: (60+40) ÷2=40 (元) , 错误率达85%。
人的一生犹如鱼的一生。人在生活中,犹如鱼在水中。从远古到今天,我们就像水中的鱼一样,并不真的知道:“水”到底是什么?
我们的生命,存在着混沌现象;我们的生活,存在很多的盲目性。一些最常见的东西,常常被我们忽视;一些看似非常简单的事情,我们常常悟不透其中的深意。
我们每天都要花钱,但是却常常不思考怎样才能花得更有意义;我们每天都要用水,但是却常常浪费任其自流。我们没有珍惜每一张纸,我们没有节省每一度电。……
我们时常甚至忘记了学习,忘记了工作。
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人生?生活、人生就是由这些最常见的东西、非常简单的事情组成的。因其最常见、非常简单,也最容易被我们忽视。
我们必须牢记:最常见的,往往是最重要的`。看似非常简单的,却能够给我们非常有意义的启示。
对一个人来说是这样,对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如此。有的人做了几十年的官,却并不知道什么是国家。一个国家,最常见的、最多的是百姓。百姓如水,国家如舟。任何一个做官的,都决不能认为得罪一两个百姓无所谓。任何一个做官的,都决不应该说拆百姓的房子就拆百姓的房子。任何一个做官的,都必须心中有百姓。
但是,鱼问:水到底是什么?人也问:“水”到底是什么?这二者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鱼关心的是水的清浊和有没有水草,只是为了生存,而我们人关心的却不应该只是生存问题。人是有思想、有理想、有梦想的。
因此,李冰为官一任,修筑都江堰,造福千年。张衡为官,不阿谀权贵,致力天文历法研究,制作候风地动仪、指南车,可谓中国古代天文科学之发轫。范仲淹为官宁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为官,琅琊山上、醉翁亭中,与民同乐。这些杰出人物的表现,是对“‘水’到底是什么?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的最好回答。
望着天上那互相嬉戏的云儿,在蓝天的保护中,我不由得突发奇想:“难道人活着,就像天空中的白云,每天都在嬉戏?白天,夜晚,只见那嬉戏中的一朵朵白云,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生存在这个世界里,只是停留在消耗的空间中吗?
时时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那一套一套的教课语言,油然而生的我,会想:“我为什么会生存下来呢?为什么会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讲课呢?这个世界怎么会有人,虽说是猿变的,可猿又从哪里来呢?我为什么会想这么多的问题呢?人一旦死了,他的思想会不会从此消失了呢?还是会变成一个灵魂,到另外一个世界,但死去的那些人仍然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看不见他,而他却把我们看得一清二楚?……这么多的.问题时时困扰着我,也许是一生,一辈子,我也说不清。这时,我会想: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一生下来,被爸爸妈妈送到学校上学,直到大学毕业,到社会工作,等到退休了,在家享受晚年吗?人的一生就是这个样子逐渐循环的吗?
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过,尽管坐而论道一向是很多读书人对付各种危机困境的老办法,这个大问题这回能在文化界一石激起千重浪,恐怕因为它不仅搔到了众人嘴头痒处,实在也触到了心头痛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失落,是不少文人学者近年真实的生存写照。他们当中有些人更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物欲横流、理想和真诚遭到嘲笑践踏、人文学科危机重重、雅文化在商品大潮中急剧贬值,这一切不仅影响到他们自己的生活,而且正在深刻地威胁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前景。
于是,问题一经上海几位中青年学者提出,立即引来群情激昂的回应。《读书》从今年三月起开设专栏论坛,陆续刊载各地学者文人就此进行的笔谈,讨论至今不衰。
题目出得大,讨论涉及的范围更大,比如:如何看待中、西人文传统之异同?如何评价近、当代中国文化启蒙运动和知识分子以文参政的得失?如何评价当前中国社会的商业化?知识分子怎样才能真正职业化专业化而又不沦为机械狭隘的教书匠?怎样在中国为“人文价值”建立起不亚于钱、权的第三种尊严?怎样面对当今中国现实重建理想和文化?
对这些问题,众说纷纭,讨论的口气、视角不尽相同,其中有愤世嫉俗的痛切,针砭现实的尖锐,也有坦率的自我批评和诚恳的反省。当然,指点江山、高谈阔论古今中外之际,也不免有点群儒清议、夸夸其谈的味道。虽然讨论中心是知识分子的自救自重,字里行间一股失控、枯竭的焦虑,但还是有些人流露出对通俗商业文化的偏见蔑视。有人强调“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在呼吁“重建”、“整合”、“引导”的急切言辞间,表现出传统的中心主义情结,那份“拯救文化、扭转天下颓风恶俗,非我等其谁”的古道热肠,也显得有点老派过时和不自量力。
果然,这场讨论很快引起了非议。话说得最损的恐怕是北京作家王朔。他认为,有些人现在大谈人文精神的失落,其实是自己不像过去那样为社会所关注,那是关注他们的视线的失落。人文精神要体现在对人本身的关怀上,而现在有些人的呼唤,实际上是要重建陈腐的社会道德。又说:“当作家把自己穷死,那真不叫本事。”
话说得固然不无道理,甚至一针见血,但未免失于偏激简单,露出王朔对读书人一贯的刻薄。这位“爷”一没上过大学、二没出过国,笔下常有一股阶级仇、民族恨。虽然他的作品也巧妙地讽刺了正统老左意识形态,可挖苦起知识分子和洋人来,往往更加不遗余力。文化人、老外、港台侨胞可以说是他的重点调侃打击对象,永远被写成一批愚不可及、小丑式的可笑人物;与他自己身分经历相近的一群市井无赖式的小人物,则永远被写成精明幽默,洞彻世情,可亲可爱。谈不上客观大度,倒是颇有爱憎分明的痛快。八九年后,这类文学借助影视、小报等商业媒介,风行一时,同时得到平民百姓与政府部门的青睐。
商业“大腕儿”们成为主流文化之后,名利双收,种种火爆得意,与大批昔日文化精英的退隐寂寞形成鲜明对照。而在后者看来,目前大陆社会里痞子文化猖獗、庸俗世故的犬儒玩世态度甚嚣尘上,前者实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发起此次“人文精神是否失落”争鸣的几位上海学者中,早就有人公开指斥王朔式调侃文学的“媚俗”、“油滑”,认为这类精明的市侩哲学对早已没人相信的正统意识形态的“消解”,属于小骂大帮忙,不仅安全,而且早被默许,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而真正被消解掉的,是理想、诚恳、执着、尊重别人等这样一些做人的基本信条,以及反抗的激情与信念。
总之,学院精英文人们与市井商业文人们之间的对立攻讦,远非一日之寒。某种程度上,这是一场各怀刻骨情结的雅、俗文化之争。倘若按王朔的逻辑推断,其实双方都不过是在争夺社会对自己关注的视线,双方都是在拍着胸脯嚷嚷:“我们代表的才是真正的人的价值!”如果主流、中心、时尚只有一个,那局面的确是一槽难容二马,有你没我、你死我活了。
不过,这类散发着党同伐异气息、彼此夸张和简单化的攻讦,除了显出转型期社会中雅俗之间的价值迷乱,显出文化人之间某些根深蒂固的成见与紧张的心态,其实倒也不过是打打嘴仗而已。实际上,近年大陆社会文化一个最重要的转变,就是伴随市场化商业化而出现的政治大一统的淡弱和文化空间的日渐多元化。不论高低雅俗,许多不同的观点、文章都可以发表出来,无所谓胜负,也不会有人为此丢饭碗或者进监狱。雅俗论战,虽然双方还时或使用些危言耸听的辞藻,彼此扔几颗手榴弹,远远看去硝烟四起,其实早已没了昔日“老左”与“走资派”争斗时真枪真刀的危险后果。连观众们的视线,也不免有几分乱世太平的无精打采:你拍你的桌子,我吃我的饭,谁缠得清那些哩格楞。
那么,背景、热衷、擅长都很不一样的文化人,挺健康挺正常地互骂几句之后,便可以和平共处下去,各说各的话、各干各的事了。
何况,不论雅俗,都受着中国眼下的经济条件、教育水准、消费心理起落、文化人自己素质特长的制约。去年以来,热闹了好几年的通俗京味调侃,已大有门庭冷落的光景。那道关注着王朔们的视线,似乎也有些失落了。
【幸福到底是什么美文】推荐阅读:
阴阳家到底是什么家11-08
企业培训到底培训什么09-28
作文:《读书------到底为的是什么》09-17
我们到底该做什么 关于爱国07-07
李鸿章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07-22
人的幸福是什么07-15
10《幸福是什么》 教案09-10
幸福是什么经典句子09-23
幸福是什么课堂反思11-13
你的幸福是什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