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建筑面积规定(共6篇)
建筑面积计算新规明确阳台飘窗恕不赠送(新算法) 送飘窗、送露台、送地下室等以往开发商在房源销售环节管用的推销手段,随着新版《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于7月1日的正式实施,或许将成为历 史。
一、新规范大量修订“免费”面积计算规定
随着住房城乡建设部对新版《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 规范》GBT 50353-(以下简称新《规范》)的 实施,旧的新版《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也随之废止。
新《规范》主要修订的技术内容包括:
1.增加了建筑物架空层的面积计算规定,取消了深基 础架空层;
2.取消了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规定,增加了无围 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面积计算规定;
3.修订了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的面积 计算规定;
4.增加了凸(飘)窗的建筑面积计算要求;
5.修订了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 建筑物的面积计算规定;
6.删除了原室外楼梯强调的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 要求;
7.修订了阳台的面积计算规定;
8.修订了外保温层的面积计算规定;
9.修订了设备层、管道层的面积计算规定;
10.增加了门廊的面积计算规定;
11.增加了有顶盖的采光井的面积计算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开发商以往最常赠送、旧版《规范》 中不算面积的飘窗,在新《规范》中有了明确要求:
窗台与室内楼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结构净高在 2.10m及以上的凸(飘)窗,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1/2面积。另外,在主体结构内的阳台, 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在主体结构外 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 积。
而在地下室方面,新《规范》中:
地下室、半地下室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结 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 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修订的面积计算 规定有近26条,极大的细化和改变了此前旧《规范》 中的建筑面积计算。
新版《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
二、已审批及在售项目不受影响
随着新《规范》的出台,新建项目赠送面积设计审批 将更加严格,但已审批及在售项目不受影响。因此短 期内对市场影响有限。
不过,以往“赠送”面积的设计多出现在小户型,未来 开发商在小户型的开发设计难度上会有所增加。
三、开发商“赠送”面积或将成为历史
以往赠送的面积通常大多数开发商都不会纳入商品房 买卖合同中,因此赠送的面积很难受法律保护,而随 着新《规范》的出台,消费者如果遭遇赠送面积缩水 以及其他纠纷问题时,一定程度上就有了相应的维权 依据。另外,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为了设计出赠 送空间面积,开发商的开发工程造价并不会减少,且 赠送的面积往往会影响楼盘的容积率,造成容积率比 实际偏高,实际居住体验也会降低。
新版《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出台,对以 往“赠送”的面积空间给出了新的定义和计算规范,更 具体、更细化、更严格也是这次新《规范》的一大特 点。从开发商以往的销售情况来看,带赠送面积的户 型产品较为受到购房者的青睐。那么这次新规的实 施,对于开发商来说,除了传统的赠送飘窗外,地下 室、结构连板、挑空阳台、入户花园等这些各大楼盘 单位面积“增肥”的手段,以后会受到更严格的限 制,“赠送面积”这张营销牌将变得越来越不好打。
附录: 新版《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 (部分内容) 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1.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 积之和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 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2.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时,对于局部楼层的二层及 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 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 算,且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 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3.对于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在2.10m及 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 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 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4.对于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在2.10m及 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 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 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室内单独设置 的有围护设施的悬挑看台,应按看台结构底板水平投 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 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面积。
5.地下室、半地下室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 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6.出入口外墙外侧坡道有顶盖的部位,应按其外墙结 构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面积。
7.建筑物架空层及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应按其顶 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 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 算1/2面积。
8.建筑物的门厅、大厅应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门 厅、大厅内设置的走廊应按走廊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 积计算建筑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 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 积。
9.对于建筑物间的架空走廊,有顶盖和围护设施的, 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无围护结 构、有围护设施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 算1/2面积。
10.对于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有围护结 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 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有 结构层的应按其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结构层高在 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 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11.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应按其围护结构 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 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 面积。
12.附属在建筑物外墙的落地橱窗,应按其围护结构 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 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 面积。
13.窗台与室内楼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结构净高 在2.10m及以上的凸(飘)窗,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 水平面积计算1/2面积。
14.有围护设施的室外走廊(挑廊),应按其结构底 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积;有围护设施(或柱) 的檐廊,应按其围护设施(或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1/2面积。
15.门斗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 积,且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 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16.门廊应按其顶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 积;有柱雨篷应按其结构板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建筑面积;无柱雨篷的结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 的宽度在2.10m及以上的,应按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 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
17.设在建筑物顶部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 间、电梯机房等,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 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 积。
18.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楼层,应按其底板面 的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 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 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 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19.建筑物的室内楼梯、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烟道,应并入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建 筑面积。有顶盖的采光井应按一层计算面积,且结构 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 2.1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20.室外楼梯应并入所依附建筑物自然层,并应按其 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
21.在主体结构内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 计算全面积;在主体结构外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底板 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积。
22.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货棚、站台、加油 站、收费站等,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建筑面积。
23.以幕墙作为围护结构的建筑物,应按幕墙外边线 计算建筑面积。
24.建筑物的外墙外保温层,应按其保温材料的水平截面积计算,并计入自然层建筑面积。
25.与室内相通的变形缝,应按其自然层合并在建筑 物建筑面积内计算。对于高低联跨的建筑物,当高低 跨内部连通时,其变形缝应计算在低跨面积内。
26.对于建筑物内的设备层、管道层、避难层等有结 构层的楼层,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 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27.下列项目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1)与建筑物内不相连通的建筑部件;
(2) 骑楼、过街楼底层的开放公共空间和建筑物通 道;
(3)舞台及后台悬挂幕布和布景的天桥、挑台等;
(4)露台、露天游泳池、花架、屋顶的水箱及装饰 性结构构件;
(5)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装箱和罐 体的平台;
(6)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 面、镶贴块料面层、装饰性幕墙,主体结构外的空调 室外机搁板(箱)、构件、配件,挑出宽度在2.10m以 下的无柱雨篷和顶盖高度达到或超过两个楼层的无柱 雨篷;
(7)窗台与室内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结构净高 在2.10m以下的凸(飘)窗,窗台与室内地面高差在 0.45m及以上的凸(飘)窗;
(8)室外爬梯、室外专用消防钢楼梯;
(9)无围护结构的观光电梯;
2015年1月22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 维护公共利益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 实施对建筑业企业资质监督管理, 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建筑业企业, 是指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施工活动的企业。
第三条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资产、主要人员、已完成的工程业绩和技术装备等条件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 经审查合格, 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后, 方可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
第四条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筑业企业资质的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交通运输、水利、工业信息化等有关部门配合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实施相关资质类别建筑业企业资质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业企业资质的统一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水利、通信等有关部门配合同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相关资质类别建筑业企业资质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施工劳务资质三个序列。
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按照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分别划分为若干资质类别, 各资质类别按照规定的条件划分为若干资质等级。施工劳务资质不分类别与等级。
第六条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和取得相应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担工程的具体范围, 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七条国家鼓励取得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拥有全资或者控股的劳务企业。
建筑业企业应当加强技术创新和人员培训, 使用先进的建造技术、建筑材料, 开展绿色施工。
第二章申请与许可
第八条企业可以申请一项或多项建筑业企业资质。
企业首次申请或增项申请资质, 应当申请最低等级资质。
第九条下列建筑业企业资质, 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许可:
(一) 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特级资质、一级资质及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
(二) 专业承包资质序列公路、水运、水利、铁路、民航方面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及铁路、民航方面的专业承包二级资质;涉及多个专业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
第十条下列建筑业企业资质, 由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许可:
(一) 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二级资质及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
(二) 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一级资质 (不含公路、水运、水利、铁路、民航方面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及涉及多个专业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 ;
(三) 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二级资质 (不含铁路、民航方面的专业承包二级资质) ;铁路方面专业承包三级资质;特种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第十一条下列建筑业企业资质, 由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许可:
(一) 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三级资质 (不含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 ;
(二) 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三级资质 (不含铁路方面专业承包资质) 及预拌混凝土、模板脚手架专业承包资质;
(三) 施工劳务资质;
(四) 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
第十二条申请本规定第九条所列资质的, 应当向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其中,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直接监管的建筑企业及其下属一层级的企业, 可以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直接监管的建筑企业向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初审完毕, 并将初审意见和申请材料报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受理申请材料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 公示审查意见, 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其中, 涉及公路、水运、水利、通信、铁路、民航等方面资质的, 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查。
第十三条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的资质许可程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确定, 并向社会公布。
本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的资质许可程序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确定, 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四条企业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 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 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及相应的电子文档;
(二) 企业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
(三) 企业章程复印件;
(四) 企业资产证明文件复印件;
(五) 企业主要人员证明文件复印件;
(六) 企业资质标准要求的技术装备的相应证明文件复印件;
(七) 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有关材料复印件;
(八)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五条企业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 应当如实提交有关申请材料。资质许可机关收到申请材料后, 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办理受理手续。
第十六条资质许可机关应当及时将资质许可决定向社会公开, 并为公众查询提供便利。
第十七条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 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正、副本具备同等法律效力。资质证书有效期为5年。
第三章延续与变更
第十八条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 企业继续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 应当于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 向原资质许可机关提出延续申请。
资质许可机关应当在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做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做出决定的, 视为准予延续。
第十九条企业在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有效期内名称、地址、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等发生变更的, 应当在工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后1个月内办理资质证书变更手续。
第二十条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变更, 企业应当向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变更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日内将有关变更证明材料报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2日内办理变更手续。
前款规定以外的资质证书的变更, 由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另行规定。变更结果应当在资质证书变更后15日内, 报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涉及公路、水运、水利、通信、铁路、民航等方面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变更, 办理变更手续的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变更情况告知同级有关部门。
第二十一条企业发生合并、分立、重组以及改制等事项, 需承继原建筑业企业资质的, 应当申请重新核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
第二十二条企业需更换、遗失补办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 应当持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更换、遗失补办申请等材料向资质许可机关申请办理。资质许可机关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企业遗失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 在申请补办前应当在公众媒体上刊登遗失声明。
第二十三条企业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升级、资质增项, 在申请之日起前一年至资质许可决定作出前,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资质许可机关不予批准其建筑业企业资质升级申请和增项申请:
(一) 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或以其他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或允许其他企业或个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
(二) 与建设单位或企业之间相互串通投标, 或以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的;
(三) 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的;
(四) 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的;
(五) 违反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施工的;
(六) 恶意拖欠分包企业工程款或者劳务人员工资的;
(七) 隐瞒或谎报、拖延报告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破坏事故现场、阻碍对事故调查的;
(八)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需要持证上岗的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种作业人员未取得证书上岗的;
(九) 未依法履行工程质量保修义务或拖延履行保修义务的;
(十) 伪造、变造、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
(十一) 发生过较大以上质量安全事故或者发生过两起以上一般质量安全事故的;
(十二) 其它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 加强对企业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后是否满足资质标准和市场行为的监督管理。
上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资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及时纠正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中的违法行为。
第二十五条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 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 要求被检查企业提供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企业有关人员的注册执业证书、职称证书、岗位证书和考核或者培训合格证书, 有关施工业务的文档, 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合同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文件;
(二) 进入被检查企业进行检查, 查阅相关资料;
(三) 纠正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及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行为。
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 由监督检查人员和被检查企业的有关人员签字确认后归档。
第二十六条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在实施监督检查时, 应当出示证件, 并要有两名以上人员参加。
监督检查人员应当为被检查企业保守商业秘密, 不得索取或者收受企业的财物, 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有关企业和个人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应当协助与配合, 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监督检查机关应当将监督检查的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七条企业违法从事建筑活动的, 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查处, 并将违法事实、处理结果或者处理建议及时告知该建筑业企业资质的许可机关。
对取得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需要处以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行政处罚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 应当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 将违法事实、处理建议及时报送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第二十八条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 应当保持资产、主要人员、技术装备等方面满足相应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要求的条件。
企业不再符合相应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要求条件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 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向社会公告, 整改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企业整改期间不得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升级、增项, 不能承揽新的工程;逾期仍未达到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要求条件的, 资质许可机关可以撤回其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
被撤回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 可以在资质被撤回后3个月内, 向资质许可机关提出核定低于原等级同类别资质的申请。
第二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资质许可机关应当撤销建筑业企业资质:
(一) 资质许可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准予资质许可的;
(二) 超越法定职权准予资质许可的;
(三) 违反法定程序准予资质许可的;
(四) 对不符合资质标准条件的申请企业准予资质许可的;
(五) 依法可以撤销资质许可的其他情形。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许可的, 应当予以撤销。
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资质许可机关应当依法注销建筑业企业资质, 并向社会公布其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作废, 企业应当及时将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交回资质许可机关:
(一) 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 未依法申请延续的;
(二) 企业依法终止的;
(三) 资质证书依法被撤回、撤销或吊销的;
(四) 企业提出注销申请的;
(五) 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一条有关部门应当将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意见及时告知资质许可机关。资质许可机关应当将涉及有关公路、水运、水利、通信、铁路、民航等方面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许可被撤回、撤销、吊销和注销的情况告知同级有关部门。
第三十二条资质许可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建筑业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制度。建筑业企业信用档案应当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资质、业绩、工程质量和安全、合同履约、社会投诉和违法行为等情况。
企业的信用档案信息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的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 向资质许可机关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企业信用档案信息。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它有关部门依法给予企业行政处罚的, 应当将行政处罚决定以及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报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四条资质许可机关应当推行建筑业企业资质许可电子化, 建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信息系统。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申请企业隐瞒有关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的, 资质许可机关不予许可, 并给予警告, 申请企业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
第三十六条企业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的, 由原资质许可机关予以撤销;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给予警告, 并处3万元的罚款;申请企业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
第三十七条企业有本规定第二十三条行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 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给予警告, 责令改正, 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企业未按照本规定及时办理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变更手续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 可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企业在接受监督检查时, 不如实提供有关材料, 或者拒绝、阻碍监督检查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并可以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企业未按照本规定要求提供企业信用档案信息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给予警告, 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可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违反本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对不符合资质标准规定条件的申请企业准予资质许可的;
(二) 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企业不予受理或者未在法定期限内初审完毕的;
(三) 对符合资质标准规定条件的申请企业不予许可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准予资质许可的;
(四) 发现违反本规定规定的行为不予查处, 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处理的;
(五) 在企业资质许可和监督管理中,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 以及有其他违法行为的。
第六章附则
建设部近日下发有关通知,要求大型公共建筑要严格执行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有关规定。
通知指出,凡在抗震设防区进行的,超出国家现行规范、规程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工程,体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以及有关规范、规程规定应当进行抗震专项审查的高层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应向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专项报审,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委员会,开展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并将审查意见作为施工图审查的依据。
上海首创安全事故责任险
上海电气系统的168家企业,近日悉数建立了安全生产保障金制度。根据这项制度,这些企业均按工资总额提取了安全生产保障金,向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保了安全事故责任险。
据悉,由上海电气集团倡导、联合保险企业共同施行的这一新险种,是国内第一个安全事故责任险。
按有关章程,企业新设的安全生产保障金,主要用于向保险公司投保企业的事故赔偿、事故处理和安全服务。投保额按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从1.5万元到20万元不等。其中上海电气集团属下的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等大型企业均以20万元金额投保。据粗略计算,投保额相当于这些企业年销售额的万分之一。一旦发生职工因工伤残、死亡事故,造成停工损失,企业将可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等级的赔偿,从而以“万分之一”来防范“万一”。
上海电气安全生产监测中心综合管理部部长周鑫宝说,建立安全生产保障金,投保安全事故责任险,是上海电气利用社会资源、引入风险机制、千方百计降低事故发生率的一项新措施。尤其对集团内的众多中小企业来说,可减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设置,降低人力成本,化解小企业发生事故后的经济压力。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对现行的工伤保险、财产保险的有益补充,安全事故责任险的建立,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与金融保险业的结合,通过专业化服务和社会化管理,实现生产企业及其员工、保险企业的多赢。
国企将推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引咎辞职制
国资委副主任李毅中在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表示,按照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国资委将负责配合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中央企业重特大事故进行调查。
首先,将本着“四不放过”原则,配合安全监管部门全面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和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决不徇情护短。其次,引导中央企业建立和推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引咎辞职制度。
据与会的国资委有关人士透露,本着对企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相一致的要求,规范企业负责人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引咎辞职制度,严肃安全生产问责制,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起草《国有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引咎辞职暂行办法》。
我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近5000万
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展了工伤保险工作,参保人数已达4996万人,比去年底增加了421万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介绍说,上半年,我国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为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2%。在开展工伤保险工作的省份中,广东省参保人数达到1100万人,江苏、辽宁、山东、浙江等省超过300万人,北京、河南、湖北、福建、四川、河北、黑龙江、天津、广西、江西等省(区、市)超过100万人。
控股公司信息中心
2018年7月
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机房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建立科学有效的机房安全运行问题响应机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制度所指机房是指计算机和网络专用机房,主要存放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及机房专用设备等。
第三条 信息部负责本级机房的管理,并指导下一级机房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机房日常管理
第四条 机房是数据信息存储和处理的重要场所,机房应与工作区隔离。除信息部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许可一律不得进入机房。外来人员需进入机房的,应经信息部负责人批准,并由信息部人员陪同进入。
第五条 进入机房的人员必须使用一次性鞋套。第六条 严格机房电子门禁和机房钥匙的管理,不得外借,不得复制;钥匙丢失后应立即更换门锁;信息部人员因工作调动离开信息部的,应及时将机房钥匙交回。
第七条 机房内必须按照有关消防要求配备气体灭火器等适用的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灭火器材的使用状态,及时更换失效的灭火器材,确保安全有效;建立火灾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发生火情时迅速处置。
第八条 机房应安装防雷设施,防雷设施每年雷雨季节前要由有资质的专业防雷机构进行检测,形成相应的检测报告,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第九条 机房应配备防水设施,地面做防水处理。第十条 机房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严禁带入和存放各种易燃、易爆、腐蚀和强磁物品;
第十一条 不准在机房内吃喝各种食物和饮料,定期清理机房内卫生,保持机房内干净、整洁,各种机器设备按维护计划定期进行保养,保持清洁光亮,每周对机房清洁一次灰尘,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灰处理。
第十二条 房内严禁堆放与机房设备无关的杂物,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第十三条 未经许可,机房内严禁摄影、摄像。
第十四条 定期检查空调运行状况,确保机房的温湿度环境要求,机房内温度一般应控制在摄氏18至25度之间,湿度控制在45%至55%之间。加强空调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第十五条 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其它专用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应认真监控设备运行状况,非管理人员不得随意操作;机房内设施和设备未经信息部负责人批准,严禁拆卸或挪动。
第十六条 机房内严禁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及存储介质,确需使用的,须经信息部负责人批准,并经过全面彻底的杀毒处理,以防病毒感染或木马入侵。
第十七条 机房内禁止随意丢弃储蓄介质和有关业务保密数据资料,对废弃储蓄介质和业务保密资料要及时销毁(碎纸),不得作为普通垃圾处理。严禁机房内的设备、储蓄介质、资料、工具等私自出借或带出。
第十八条 机房内各机柜线缆应保持规整。
第十九条 每半年全面检查一次机房安全管理情况,检查人员要由信息部负责人和相应的技术人员组成,通过检查及时发现机房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采取措施,及时改进,不断提高机房安全管理的水平。
第三章 机房用电管理
第二十条 机房管理员要熟悉机房供配电情况,熟悉整个机房内电源线路分布情况,合理分配负载,严禁超负荷运行;要能正确区分市电和UPS电源供电系统,正确分配不同类型负载的用电电源。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在UPS前铺设来自于不同变电线路的双路供电系统。
第二十一条 机房内禁止使用电加热设备,在使用低功率电烙铁时要有第二人在场监督;严禁在UPS电源上使用动力设备。
第二十二条 机柜电源应使用机柜专用PDU;严禁随意铺设电源线,电源插座要安放于隐蔽处,防止无意触动插头或插座造成
设备断电;增加设备时,要对电源插座进行测试,增加小型机时,要对所用电源进行零地电压测试(一般要求零地电压应小于1V)。
第二十三条 机房管理员要每天检查UPS运行情况,市电停电时,要随时监控UPS电源放电情况;当市电不停时,应每3个月对UPS电源的电池组进行一次维护性放电、充电过程。UPS电池经专业公司技术人员检测需要更换的,应及时进行更换。
第四章 机房巡检管理
第二十四条 机房要安排巡检。巡检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不得擅离岗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并做好巡检记录;巡检人员离开机房时,应检查门窗是否关闭并落锁。
第二十五条 机房应配备视频监控系统,对出入口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及时处理,监控资料保存至少2个月。
第二十六条 巡检人员应熟悉机房内配电系统、UPS系统、专用空调系统和消防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及维护技能,熟练掌握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办法。
第二十七条 巡检人员主要巡检机房供电、空调、重要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消防系统、防盗安全系统运行情况,出现问题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负责人。
第五章 机房设备维护管理
第二十八条 服务器、网络设备、及其它机房专用设备的维护管理应由专人负责,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须经过专业的设备维护、管理技术培训。
第二十九条 建立服务器、网络设备、及其它机房专用设备档案,主要记载机房设备的增减变化,设备的故障、修复以及部件更换等运行维护情况,设备应用软件安装和变动情况。要保存好随机软件、资料及机房设备档案,当人员发生变动时,应及时做好相关资料的交接工作。
第三十条 建立并执行服务器、网络设备及其它机房专用设备维护检查制度,定期组织设备维护小组和专业公司对服务器、网络设备、及其它机房专用设备进行检查。
第三十一条 进行服务器、网络设备及其它机房专用设备维修和维护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采取防静电措施;严禁带电作业,或在带电情况下进行拆换、插拔零部件(非热插拔件)等操作。
第三十二条 对新购进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及其它机房专用设备,须经专业人员检测后方可安装运行,防止质量问题和原始病毒的侵害。
第三十三条 服务器、网络设备及其它机房专用设备应做好系统配置和相关软件的备份工作,确保发生问题后能迅速恢复。
第三十四条 使用时间超过保修年限的设备,可以购买保修和维护服务,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第三十五条 建立设备更新机制,对于达到报废年限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新处理,对于超过保修期限的故障设备,若无维修价值,可提前报废。
第六章 外来人员进入机房的管理
第三十六条 严格执行机房出入登记制度,机房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进入机房须提出申请,经中心负责人批准后,填写《机房出入登记表》后方可进入,机房内的工作由机房管理人员全程陪同。
第三十七条 进入人员,不得擅自操作任何设备,不得长时间逗留。
第三十八条 进入机房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机房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九条 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水、食品、烟酒带入机房。
第六章 附则
《规定》发出以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于《规定》进行了权威的解读, 解读文章中指出“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 一方面要解决人为分割市场、设置不合理条件排斥外地企业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切实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保证优秀企业自由流动, 对建筑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此次《规定》有两个方面的目的, 其一是建筑市场统一开放, 其二是保证优秀的企业自由流动, 前者的实质是为后者铺路。
此次《规定》的发布, 不仅仅是要求各地方开放建筑市场,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 这意味着政府对建筑市场监管方式开始转变。《规定》中明确说到, 信息平台将与各省级平台相对接, 统一公开各地建筑市场监管和诚信行为信息, 对违规违法的建筑企业进行曝光, 政府对建筑市场的管理从暗箱操作变为信息公开, 市场监督。
《规定》明确要求外地企业向工程所在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送基本信息, 并纳入当地全省统一的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 由所在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通告本地区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并向社会公示, 而后, 才可以在本地承揽业务。《规定》的核心要求是:对发生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或报送企业基本信息时弄虚作假的建筑企业, 工程所在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其列入黑名单, 采取市场禁入等措施, 同时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 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上向社会公布。
也就是说, 外地企业想进入本地承揽工程, 并不是完全没有要求, 而是将要求信息透明化、公开化, 将监督权交给了公众, 只有受到全社会的监督才可能去保障建筑市场的有序竞争。如果缺少了信息公示这一重要环节, 那么建筑市场的统一开放, 会因监管的缺失产生混乱。随着建筑市场的信息透明化, 资质不够、信誉有问题、施工质量不高的企业将无处遁形。低品质企业既无法进入到外地施工, 也无法继续享受到地方的保护;而外地高品质的建筑企业的进入, 又会使得低品质企业无工程可揽。
关键词: 房产测量;共有面积;确认与分摊
1前言
住房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随着近年来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房屋价格的迅速上升,房屋面积测算及公摊问题再度成为广大买房人和卖房人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对当前房产面积测算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对当前的房产面积纠纷频发的问题有所改善。
2 房屋建筑面积测算包含的内容
房屋建筑面积测算主要包括:房屋幢、层、户的划分、数据的采集、建筑面积的计算等。
(1)整幢房屋建筑面积指房屋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这里的“幢”指一座独立的,包括不同结构和不同层次的房屋,且符合以下4个条件:
a)建筑物设计图纸中房屋的基础与结构是一个整体;
b)建筑规划许可证中该建筑为同期规划、同期建设;
c)该建筑物的施工图纸为同一整套图纸;
d)该建筑物不同层次的房屋(塔楼)没有完全独立的共有共用设备。
幢的划分非常重要,在一些房产纠纷中,就出现了表面上同幢实际不同幢而出现的公摊不同的问题,虽然看起来是连在一起的房屋(中间有伸缩缝),可是它们是两幢不同期规划、建设的房屋,也不是一套建筑图纸,所以这其实是两幢房屋,当然公摊系数也就不可能相同。这种情况下,开发商要和客户多进行沟通,让他们明白Ⅸ房产测量规范》中“幢”的规定,问题也就很好解决了。
(2)房屋的层包含房屋的自然层、插层、技术层、夹层(附层)、地下室等。层高高于2.20米的层计算建筑面积。层高低于2.20米的地下室(储藏室)层不计算建筑面积,也不计入房屋的总层数。如那种“5+l”设计的户型,即五层住宅加一层储藏室的户型,如果储藏室层高大于2.20米,储藏室层是计入房屋总层数的。在一般人的理解中,住宅的一层才是一层,其实在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时是登记为二层的。房主有时会有这们的疑问,一楼怎么成二楼了,其实这是《房产测量规范》决定的,人们应该打破这种惯性思维。
(3)成套住宅按单元号、层次、户号编号。单元号编立时,面向门洞方向将各门洞从左至右依次编为一单元、二单元……1"1单元。层次编立房屋的自然层数按室内地坪以上计算,每一自然层各划分为一层,其编号从室内地平线开始向上按1、2、3、… …编号。
户号编立时,在各单元各层内,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编号。
车位、商业铺位按层次、户号编立。车位、商业铺位编号时,应面向依街道门牌号方向呈“s”或反“s”先分块,再对分户顺序编号。
(4)房屋数据的采集
房屋边长是计算房屋面积的主要依据,根据房屋边长数据的来源不同,将计算所得的面积分为“预测算面积”和“实测面积”两类。
测量过程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外后内的原则。测量所得的边长数据应记录在边长记录手簿上或注记在草图上。边长单位为m,取位至0.O01m。测量时,测量仪器或钢尺两端均应处于水平状态,测量边长、坐标均要独立测量两次,取中值。
① 预测算面积的房屋数据采集。房屋面积预测算系指房屋竣工前,房产测绘单位根据房屋规划设计图纸和资料,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房产测绘技术标准,计算出房屋面积的行为。此时数据的来源主要是房屋建筑设计图纸、房屋销售方案说明等资料。
② 实测面积的房屋数据采集。实测面积指房屋竣工后,对房屋实地测算而得出的面积。经施工图纸与现场勘测结果核对无误后,实际测算的房屋建筑面积。在实测面积测算中,要注意以下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①层高小于2.20m以下的房屋、架空层、夹层、插层、技术层、楼梯间、电梯间、水箱间、走廊、檐廊、阳台、挑廊、架空通廊、地下室、半地下室等。②突出房屋墙面的构件、配件、装饰性的玻璃幕墙、金属幕墙及其它材料幕墙、垛、勒脚、台阶、无柱雨篷等。③房屋之间无上盖的架空通廊;无上盖的阳台、挑廊。若阳台、挑廊与其上盖隔层以上或上盖为镂空、上盖水平投影面积小于阳台、挑廊维护结构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均视为无上盖。④ 临街楼房、挑廊下底层作为公共通道街巷通行的,不论是否有柱,是否有维护结构,均不计算建筑面积。⑤楼梯已计算建筑面积的,其下方空间,无论是否利用的。
(5)房屋面积内业计算。根据外业测量数据的整理配赋后进行面积计算。房屋面积计算就是根据采集的房屋边长数据或房角点坐标数据,计算出各类面积。这里存在异产毗连房屋存在有无法分割的共有共用部位的应进行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计算的问题。这也是房产纠纷中经常触及到的问题。我以下重点分析一下共有建筑面积分摊问题。
3 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
1、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应分摊共有建筑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的比值即为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共有建筑面积分摊分为一级分摊和多级分摊。凡一幢房屋与其他房屋间没有共有建筑面积,且房屋使用功能单一,各分户对其共有建筑面积的共有共用情况基本一致的纯住宅、办公(写字)楼、标准厂房等整幢建筑物应分摊共有建筑面积与整幢建筑物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的比值为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该种类型建筑物的共有建筑分摊系数只有一个数值,即为一级分摊(或称为整体分摊),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幢内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之和÷幢内各套房屋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对于一幢建筑中若有功能区不同的情况,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出现多个,即为多级分摊。通俗的讲有时住宅和写字楼合在一起的分摊系数不一样,有时综合楼有商场、写字楼、住宅等要分摊几次而且每次作为分母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也不一样。对于该种建筑物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要进行逐级分摊,首先要对整幢建筑物的功能区进行划分,并根据各个功能区分别进行套内建筑面积及共有建筑面积计算,然后分析统计幢共有建筑面积和区域共有建筑面积(即各级分摊时共有建筑面积),最后按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逐级分摊的原则进行共有建筑面积分摊。
需强调的一点是在进行共有建筑面积分摊后的每层产权面积不一定为该层建筑面积,因为在进行幢共有建筑面积分摊时会将非本层的共有建筑面积进行分解,例如把屋面的共有电梯检修同等面积按比例增加至本层或将本层中为整幢楼服务的警卫值班室、管理用房和设备用房等面积分摊给其他功能区域。
2、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为套内建筑面积与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之积(这也是检查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计算的一个重要步骤)。从商品房销售面积来讲,大部分是住宅,用套内建筑面积来衡量应该更能说明问题,有几个关系要搞清楚:
(1)房屋产权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应分摊的共用建筑面积。
(2)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
3、其它规定
非成套住宅测绘还规定了特有共有建筑面积的部分,如几户人家(商铺)共用的厨房、厕所、储物室等其特有共有建筑面积按户(商铺间数)平均分摊。另外,产权各方有合法权属分割文件或协议的按文件或协议规定执行。
4共有共用建筑面积的分摊步骤
4.1确定共有共用面积
(1)为全楼(包含地一卜室部分)服务的共有共用面积一般包括:外半墙、配电室,水泵房,消防水池,生活水池,发电机房,空调机房,设备值班室,消防控制室,保安监控室,电话机房,智能化控制室,屋顶楼梯间,顶层水箱间,电梯机房,门厅等共有共用部位:
(2)为地上层住宅服务的共有共用面积一般包括:正负0.O0以上的楼梯、电梯、电梯前室等共有共用部位;
(3)为某层住宅服务的共有共用面积一般包括:正负0.O0以上住宅本层的通道;
(4)为地下室服务的共有共用面积一般包括:通向地下室的楼梯,电梯,电梯前室,管道井,排烟机房,风机房,烟道等共有共用部位;
(5)为地下室某层服务的共有共用面积一般包括:地下室本层的通道。
4.2确定共有共用面积的分摊方案
(1)分摊正负0.O0以上外墙投影面积的一半至正负0.O0以上各层套内,低级别的共有共用面积也应参与外墙面积的分摊。
(2)分摊地下层外墙投影面积的一半至地下层,地下室的各级共有共用面积也应参与地下室外墙面积的分摊;若有多层地下室,则地下室外墙逐层分摊。
(3)把为全楼服务的共有共用面积定义为一级分摊,分摊至全楼(含地下室),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共有共用面积也应参与此级别分摊;如变配电房、消防水泵房等。
(4)把为正负0.O0以上住宅服务的共有共用面积分摊至±0.O0以上住宅部分。
(5)把为正负0.O0以上住宅服务的住宅本层的层共有共用面积分摊至本层住宅。
(6)把为地下室各层服务的共有共用面积分摊至地下室各层;如通道、单独为下地下室的梯间等。
(7)把为地下室服务的层共有共用面积分摊至本层。
4.3共有共用面积的分摊计算
对于纯住宅楼或纯写字楼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以幢为单位按以下公式进行分摊:
某套应分摊面积:共有共用建筑面积×该套房屋建筑面积÷各套房屋建筑面积之和。
多功能综合楼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的分摊,由于建筑物内有住宅,有商业用房,也有办公用房,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的功能与服务对象不相同。因此对多功能综合楼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的分摊不能只用一个分摊系数进行一次分摊。而应按谁使用谁分摊的原则,对各共有共用面积按照各自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分别进行分摊。
(1)在进行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分摊时,应按照分摊级别的高低依次进行分摊;低级别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应参与高级别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的分摊:
(2)共有共用部位服务对象不完全相同。并且无法区分服务范围谁大谁小,分摊这几部分共有共用建筑面积时,互不参与对方的分摊:
(3)该套内建筑面积参与过的所有级别的共有共用面积分摊系数相加即为该套内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在分摊过程中,采取由上而下的分摊模式,既首先分摊整幢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把它分摊至各功能区;功能区再把分到的分摊面积和功能区内原来自身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加在一起,再分摊至功能区内各个层;然后层再把功能区分到的面积和层原来自身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加在一起,分摊至各套。套内建筑面积加上分摊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就是各套的产权面积。
5 结束语
【计算建筑面积规定】推荐阅读: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06-30
三角形面积计算案例07-04
三角形面积计算专题10-05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10-26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学反思10-31
小学四年级数学梯形面积计算教案11-08
《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教学反思12-05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07-27
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10-27
城市建筑管理规定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