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的论文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思维导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的论文(精选12篇)

思维导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的论文 篇1

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思维导图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在国外已经应用了几十年.对教学诸多环节的优化和学生学习效率起到极大的提高作用.信息技术是中学一门年轻的学科,它跟踪高科技的发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其他传统的.教学方式起到了巨大的变革.本文就思维导图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作初步的探讨.

作 者:周太彪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26600刊 名:新校园(下旬刊)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12)分类号:G43关键词:

思维导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的论文 篇2

1. 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理由

1.1 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通过使用关键字的方式,把主题的相关知识或某一章节联系起来,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线可以使学生快速系统地整合知识,并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更好地融会贯通某一章节或主题的知识内容。学生在活动中,大脑受到反复式强化训练和不断的神经活动刺激,可以大大提高思维能力。

1.2 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人学习新的知识,总是习惯于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使用思维导图,通过回忆相关联的知识点或联想关键字的方法,便于复习巩固旧知识,并且能够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这样使很容易融合新旧知识。另外,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中,还能激发我们的右脑。科学研究显示,人的大脑由两部分组成,右大脑负责创造力、想象力、直觉和抽象思维,左大脑负责数字、词汇、逻辑,因此,在进行思维导图的创作时,把关键字和图案、颜色联系起来使用,对学生的视觉感官进行刺激,能够加大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的力度,并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2. 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是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发明者是英国记忆之父托尼·巴赞。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思维导图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有助于学科知识的建构,有助于管理知识。借助思维导图,有效地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主题关键词与颜色、图像等建立记忆链接,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关的层级图与相互隶属关系表现出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各章节的学习任务框架体系,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学生对自己的任务非常清晰,并且能够有条理、有计划地进行自主学习,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2.1 思维导图对于教师和学生所起的作用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除了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外,还要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重新定义自身的角色。在新的形势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思维导图对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能够协助老师创建完整的系统知识框架体系;并且能够协助教师实现课堂互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分析水平,并且能够帮助教师落实可行的教学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思维导图对学生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方便建立学生本身的知识框架体系;方便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逐步引导学生的自学能力,方便学生整理学习思路;提升学生复习信息技术课的效率。

2.2 思维导图对于丰富课堂所起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把自己的思想融入课本当中,把死的书本知识通过教师自己的思维方式讲成活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是固定的,但是教师的授课方法不尽相同,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授课方式。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区域、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授课方式讲述理论知识,并且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自己的思路运转,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授课方式是教学的关键,在授课过程中只有灵活才能够丰富课堂,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想要打造丰富的课堂,教师必须掌握好学生的思维运行过程和思维模式,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思维导图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如何授课,新课改中没有具体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努力,应用思维导图,营造轻松的氛围。

2.3 思维导图在整个课堂学习中的作用

首先,在课程详细讲解前,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获得对本节知识全面、系统、总体上的认知,在大脑中建立知识的初步框架,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会觉得知识零散,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其次,在课程讲解中,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把握知识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使分散的知识更加清晰,起到引导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作用。最后,在复习课堂知识的时候,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在掌握了各式各样知识点的基础上,根据老师展现的难点与重点,能够对不同深度与层次的知识更好地把握,对于课后复习、巩固知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并且对学生的整个课堂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还能丰富课堂。现代教学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有极大的帮助。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任务,还有助于学生对综合知识的掌握,当然,思维导图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还要注重形式、内容、设计的有机结合,不能够生搬硬套、急功近利,要优化教学模式,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增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属于基础性课程, 主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 思维导图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 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更有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概念的掌握。本文简要论述了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理由和作用。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思维导图,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敏, 杨凤梅, 朱晓红.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探索.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0, (4) .

[2]张秀常.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案例及分析.浙江现代教育技术, 2008, (1) .

[3]陈锡宗, 段接会, 孟祥增.基于思维导图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35) .

思维导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3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由英国著名教育学家Tony Buzan提出并创立,其运用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高级思维技能和知识建构能力。思维导图主要是使用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思维过程、表达知识结构和知识信息。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立足于学生实际,直接应用到地理知识学习的预习、整理(如笔记)、记忆、复习、交流、写作等过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成长。

一、思维导图的作用

地理学科的特点是难、偏、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重视。而思维导图可以将庞杂、繁琐的知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加工整合,促使知识模块分割明确、易懂和易记。因此,思维导图充分弥补了传统教学和学习模式中的诸多不足。

1.前置预习中可激发兴趣和化解难点

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提出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展开前置性探究。由于学生在预习时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学习,可降低对新知识的畏难情绪。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适当引入学生的预习作品作为教学资源,并分析和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所画思维导图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丰富教学手段,而且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化解教学难点。

2.课堂学习中可梳理知识和把握重点

思维导图主要运用图文并重之技巧,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按各级主题的关系,用互相隶属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并建立记忆链接。在地理教学中主要采用主树图和对比图两种方式。主树图用于梳理知识点,归纳各知识点间的关系,促使学生掌握其相关性。对比图则以对比形式归纳相关知识点间的异同点,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主动寻求答案的学习习惯。通过灵活运用这两种思维导图的结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和资源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形成系统学习和思维的习惯,而且可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3.课后评价中可整合知识和深化提高

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自学,就如同带着地图和指南针外出到陌生地方旅游,可以选择合适的路线,做出有效的安排而不致于迷失方向。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很好地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其学习更加有效。同时,教师收集学生上交的作品并进行批改,再组织学生集体分析作品的对错优劣,进一步化解教学内容的疑点和难点,不仅可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善用知识,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评价意识,使思维导图真正服务于地理学与教。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

1.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教学中许多学生在学习上习惯于跟着教师步伐走,一步一步地学习,不太注意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只见眼前,不见整个过程。 但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和知识量的不断增加,很多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越来越繁杂,头绪越来越理不清,记忆负担也越来越重。事实上,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整体都是由各个部分组成,因此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一门学科前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往往能使所学知识更易把握。例如,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中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作为第一个地区学习案例,通过对该地区的学习,不仅可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地区,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等的分析归纳一个地区的特点,同时也为后面学其它地区和国家地理区域提供了基本方法和策略,起到铺垫作用。本节思维导图归纳教学知识点如图1。

2.学习中的应用

学生动手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学生知识主动建构和内化的过程,长此以往,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习得一种学习方式,对今后其它学科的学习都有帮助。地理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当天学到的地理知识绘制成一张思维导图。这是对一天所有学过知识最有效的整理和梳理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仓储式管理的最好方式。知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存储和分类,就像物品没有归类。同样,如果教师让学生把每节课所学内容制成一张思维导图,再把每节课所绘的图以一章为单位绘成一张大的思维导图,那么学生在绘图过程中,无疑是一次高效率的强化复习过程,因为前面所学知识通过几天的消化和沉淀,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悟和体验。例如,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可作为一个大洲学习的案例。本章教材共分两节,学生通过把两节内容所绘的思维导图经过加工绘制成本章的知识梳理图,归纳教学知识点后的思维导图如图2。这样,学生在分析理解基础上,又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同时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其发散思维,在轻松氛围中掌握地理知识。

三、思维导图应用的注意事项

1.注意思维导图的适用性

虽然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但并非所有地理教学内容都适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合理使用思维导图。从学生层面看,思维导图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使用效果更加突出,学生通过绘制单元知识思维导图可以检验自己的单元知识结构是否完整有效,教师也可从学生的单元知识思维导图中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2.注意正确及时引导

思维导图有利于教师教学设计的整体把握,有利于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对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和及时点评,从而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积极作用。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由两部分组成,左大脑负责逻辑、词汇、数字,而右大脑负责抽象思维、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地理教学中图像的使用可以加深记忆,因为使用者可把关键字和颜色、图案联系起来,强化视觉感官。将思维导图熟练应用到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失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endprint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由英国著名教育学家Tony Buzan提出并创立,其运用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高级思维技能和知识建构能力。思维导图主要是使用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思维过程、表达知识结构和知识信息。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立足于学生实际,直接应用到地理知识学习的预习、整理(如笔记)、记忆、复习、交流、写作等过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成长。

一、思维导图的作用

地理学科的特点是难、偏、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重视。而思维导图可以将庞杂、繁琐的知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加工整合,促使知识模块分割明确、易懂和易记。因此,思维导图充分弥补了传统教学和学习模式中的诸多不足。

1.前置预习中可激发兴趣和化解难点

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提出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展开前置性探究。由于学生在预习时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学习,可降低对新知识的畏难情绪。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适当引入学生的预习作品作为教学资源,并分析和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所画思维导图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丰富教学手段,而且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化解教学难点。

2.课堂学习中可梳理知识和把握重点

思维导图主要运用图文并重之技巧,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按各级主题的关系,用互相隶属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并建立记忆链接。在地理教学中主要采用主树图和对比图两种方式。主树图用于梳理知识点,归纳各知识点间的关系,促使学生掌握其相关性。对比图则以对比形式归纳相关知识点间的异同点,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主动寻求答案的学习习惯。通过灵活运用这两种思维导图的结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和资源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形成系统学习和思维的习惯,而且可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3.课后评价中可整合知识和深化提高

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自学,就如同带着地图和指南针外出到陌生地方旅游,可以选择合适的路线,做出有效的安排而不致于迷失方向。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很好地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其学习更加有效。同时,教师收集学生上交的作品并进行批改,再组织学生集体分析作品的对错优劣,进一步化解教学内容的疑点和难点,不仅可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善用知识,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评价意识,使思维导图真正服务于地理学与教。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

1.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教学中许多学生在学习上习惯于跟着教师步伐走,一步一步地学习,不太注意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只见眼前,不见整个过程。 但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和知识量的不断增加,很多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越来越繁杂,头绪越来越理不清,记忆负担也越来越重。事实上,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整体都是由各个部分组成,因此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一门学科前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往往能使所学知识更易把握。例如,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中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作为第一个地区学习案例,通过对该地区的学习,不仅可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地区,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等的分析归纳一个地区的特点,同时也为后面学其它地区和国家地理区域提供了基本方法和策略,起到铺垫作用。本节思维导图归纳教学知识点如图1。

2.学习中的应用

学生动手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学生知识主动建构和内化的过程,长此以往,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习得一种学习方式,对今后其它学科的学习都有帮助。地理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当天学到的地理知识绘制成一张思维导图。这是对一天所有学过知识最有效的整理和梳理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仓储式管理的最好方式。知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存储和分类,就像物品没有归类。同样,如果教师让学生把每节课所学内容制成一张思维导图,再把每节课所绘的图以一章为单位绘成一张大的思维导图,那么学生在绘图过程中,无疑是一次高效率的强化复习过程,因为前面所学知识通过几天的消化和沉淀,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悟和体验。例如,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可作为一个大洲学习的案例。本章教材共分两节,学生通过把两节内容所绘的思维导图经过加工绘制成本章的知识梳理图,归纳教学知识点后的思维导图如图2。这样,学生在分析理解基础上,又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同时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其发散思维,在轻松氛围中掌握地理知识。

三、思维导图应用的注意事项

1.注意思维导图的适用性

虽然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但并非所有地理教学内容都适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合理使用思维导图。从学生层面看,思维导图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使用效果更加突出,学生通过绘制单元知识思维导图可以检验自己的单元知识结构是否完整有效,教师也可从学生的单元知识思维导图中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2.注意正确及时引导

思维导图有利于教师教学设计的整体把握,有利于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对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和及时点评,从而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积极作用。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由两部分组成,左大脑负责逻辑、词汇、数字,而右大脑负责抽象思维、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地理教学中图像的使用可以加深记忆,因为使用者可把关键字和颜色、图案联系起来,强化视觉感官。将思维导图熟练应用到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失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endprint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由英国著名教育学家Tony Buzan提出并创立,其运用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高级思维技能和知识建构能力。思维导图主要是使用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思维过程、表达知识结构和知识信息。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立足于学生实际,直接应用到地理知识学习的预习、整理(如笔记)、记忆、复习、交流、写作等过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成长。

一、思维导图的作用

地理学科的特点是难、偏、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重视。而思维导图可以将庞杂、繁琐的知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加工整合,促使知识模块分割明确、易懂和易记。因此,思维导图充分弥补了传统教学和学习模式中的诸多不足。

1.前置预习中可激发兴趣和化解难点

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提出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展开前置性探究。由于学生在预习时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学习,可降低对新知识的畏难情绪。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适当引入学生的预习作品作为教学资源,并分析和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所画思维导图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丰富教学手段,而且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化解教学难点。

2.课堂学习中可梳理知识和把握重点

思维导图主要运用图文并重之技巧,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按各级主题的关系,用互相隶属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并建立记忆链接。在地理教学中主要采用主树图和对比图两种方式。主树图用于梳理知识点,归纳各知识点间的关系,促使学生掌握其相关性。对比图则以对比形式归纳相关知识点间的异同点,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主动寻求答案的学习习惯。通过灵活运用这两种思维导图的结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和资源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形成系统学习和思维的习惯,而且可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3.课后评价中可整合知识和深化提高

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自学,就如同带着地图和指南针外出到陌生地方旅游,可以选择合适的路线,做出有效的安排而不致于迷失方向。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很好地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其学习更加有效。同时,教师收集学生上交的作品并进行批改,再组织学生集体分析作品的对错优劣,进一步化解教学内容的疑点和难点,不仅可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善用知识,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评价意识,使思维导图真正服务于地理学与教。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

1.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教学中许多学生在学习上习惯于跟着教师步伐走,一步一步地学习,不太注意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只见眼前,不见整个过程。 但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和知识量的不断增加,很多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越来越繁杂,头绪越来越理不清,记忆负担也越来越重。事实上,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整体都是由各个部分组成,因此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一门学科前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往往能使所学知识更易把握。例如,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中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作为第一个地区学习案例,通过对该地区的学习,不仅可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地区,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等的分析归纳一个地区的特点,同时也为后面学其它地区和国家地理区域提供了基本方法和策略,起到铺垫作用。本节思维导图归纳教学知识点如图1。

2.学习中的应用

学生动手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学生知识主动建构和内化的过程,长此以往,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习得一种学习方式,对今后其它学科的学习都有帮助。地理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当天学到的地理知识绘制成一张思维导图。这是对一天所有学过知识最有效的整理和梳理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仓储式管理的最好方式。知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存储和分类,就像物品没有归类。同样,如果教师让学生把每节课所学内容制成一张思维导图,再把每节课所绘的图以一章为单位绘成一张大的思维导图,那么学生在绘图过程中,无疑是一次高效率的强化复习过程,因为前面所学知识通过几天的消化和沉淀,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悟和体验。例如,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可作为一个大洲学习的案例。本章教材共分两节,学生通过把两节内容所绘的思维导图经过加工绘制成本章的知识梳理图,归纳教学知识点后的思维导图如图2。这样,学生在分析理解基础上,又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同时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其发散思维,在轻松氛围中掌握地理知识。

三、思维导图应用的注意事项

1.注意思维导图的适用性

虽然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但并非所有地理教学内容都适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合理使用思维导图。从学生层面看,思维导图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使用效果更加突出,学生通过绘制单元知识思维导图可以检验自己的单元知识结构是否完整有效,教师也可从学生的单元知识思维导图中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2.注意正确及时引导

思维导图有利于教师教学设计的整体把握,有利于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对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和及时点评,从而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积极作用。

思维导图在教学应用方面的价值 篇4

2、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更加的系统、科学有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会促成师生行成整体的观念和在头脑中创造全景图,进一步加强对所学和所教内容的整体把握,而且可以根据教学过程和需要的实际请客做出具体的合理的调整。

3、教学过程采取互动式,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打破了传统的一言堂。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天赋。在进行思维导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作积极正面的引导,并指导和回答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师生间可以比较自由的交流和沟通,所以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自我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学习计划从而做出合理的安排。

4、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到关注整体,关怀个体。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才施教,发展并挖掘个体的独特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做到因才施教。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的作品,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现其所教课程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从可以对于学生所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做出具体的指导和相应的教学方案。从而做到关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的同时,也能够关怀个体,关怀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成长。

5、建立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班级组织,建立团结合作的教学机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成长、进步与发展。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效的交流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学习,从而培养了师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有利于学校作为一个整体的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另一种说法

1.多提供一种教学工具以供选择,创造新的教学模式。

2.将知识资料个人化提升对学习的拥有感和成就感。

3.帮助实现探究式学习,提倡有意义的学习。

4.多重切入点,拥有多重选择

5.促进互相学习交流使能学生更加于专注学习。

6.可自行调校学习的深浅,设定适合的学习进度。

7.把知识及概念图像化以加强理解及掌握。

8.提供反思学习的空间。

9.促进师生间的双向的交流、学习与合作。()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理论基础 篇5

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 沈建强

摘要:介绍了什么是思维导图,探了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以便让中小学教师更好地参与到思维导图的学习和教学应用中去。

关键词:思维导图;理论基础;中小学

图在教学中应用可以说无处不在,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含量和直观的表现形式受到了学生的喜欢。如果说文字、语言侧重于逻辑表达,那么图则以直观形象见长。在教学中有很多老师擅长用“图、表”来说明问题,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解题,总要借助图进行分析、计算。那么,在教学中是不是应多关注图的作用呢?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现有的教学中没有将“图”置于更重要的地位,仅是辅助或者是可有可无的。不仅在理科,甚至在文科中也太过于强调严谨的逻辑表达,忽视了直观形象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在国外,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已较普遍,但在国内,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还不多,还不够系统。所以,本文试图探究一下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意义和它的理论基础,以便让中小学教师更好地使用思维导图。那么什么是思维导图呢?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70年代所创,经过三十多年的实验与深化,已经得到学术界、教育界、企业界的认可,风靡欧美数十年,已成为21世纪风靡全球的思维工具,到目前为止已被世界上2.5亿人所使用,目前国内也有许多专家学者在研究思维导图的应用和推广。

思维导图是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而且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所有的思维导图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它们都使用颜色,都是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都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都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如图1)。它组织信息的方式是非线性的。

图1 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一种思考的方式,也是一种有效使用大脑的方法。它就像大脑中的地图,完整地将大脑的思维、想法呈现出来。不仅提升工作效率,更让莘莘学子快乐轻松地面对学业。在学校,有人成天都在玩,成绩还很棒;有人昏天黑地,整日埋在书堆里,功课还是不理想。关键不在资质天分,而在于读书的方法。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帮助我们思维和记忆的有效方法。思维导图也是一种全新的笔记模式,因为传统的笔记模式一般都只用到圆珠笔、钢笔、铅笔来书写,很少用到图像及分类,传统的笔记模式一般只调动了大脑的2~4项功能。而用思维导图记笔记时,它不但用文字、数字,还用到关键词、分类、色彩、图像。使用思维导图,充分地调动了整个大脑的功能,左右脑同时打开,并谐调地运作,可以提高人的分析力、记忆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能综观整体,又能关注细节,让大脑愈来愈灵活, 愈来愈聪明。思维导图在中国台湾被称为心智图法。

二、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为什么简单易用的思维导图有如此强大的功能,那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它的理论基础吧。

1.脑科学

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证据表明,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主管语言、计算和逻辑推理,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性等特点,右半球主管想象、创造和形象思维,具有不连续性、弥散性、整体性等特点。因此,左脑又被称为思维脑,右脑又被称为创造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罗杰.斯佩里的“左右脑”研究认为: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负责词汇、逻辑、数字、次序、线性、分析、序列,右脑负责节奏、空间知觉、维度、想象、白日梦、色彩、整体意识。

“左脑+右脑”的“全脑”思维模式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模式。脑科学研究发现,目前人类右半脑的开发和利用非常有限。人类大脑的各种技巧如果能被和谐而巧妙地加以运用,将比彼此分开工作产生更大的效率。思维导图利用“左脑+右脑”的“全脑”思维模式,有利于激发大脑的潜能,并使大脑平衡协调发展。无论是在效率、效果还是效益上,思维导图都比传统学习方法更有效。“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简单到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来,让你一下子看到问题的全部。它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随着问题的发展,你可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问题加以延伸。”(美国管理学作家DR.Tony Turrill)

着眼于对构成大脑物理结构的神经元网络的分析和研究,托尼?巴赞认为,人脑的思维具备类似庞大的分支联想模式,即从婴儿出生起直至其整个一生,“成根的思维线条从一个几乎无限的数据节点数放射开来……,产生无限制的联想序列。大脑正是以分类和关联的方式,将信息存储在树状的神经树突上,并可以据此综合地研究学习者所关心的任何主意和问题。”(Tony Buzan,1994)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轻松记住知识的原因在于:它运用了学生的左右两边大脑一起参与学习和记忆。一般而言,左脑偏重于逻辑思维,右脑偏重于形象思维,形象记忆更轻松、更容易被人所接受。以前,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而人的右脑处在被动和闲置状态。思维导图调动了人的右脑的机能,使人的左右大脑一起配合,让人的神经通路更畅通,人的思维潜力挖掘得更充分,因而记忆更轻松,学习起来更容易。所以,思维导图不仅帮助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全面锻炼学生大脑的综合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变得聪明的原因。思维导图不仅带给了学生轻松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而且带给了他们创造性的思维。思维导图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棒,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着学生的创造思维。

图2 大脑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能让思维过程外显,以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展示思维过程的全局,是一个发散性的、非线性的思维过程,较好地训练了人的右半脑,使左右脑协同工作,或者说“全脑”工作,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高度组织的图,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如图2是对大脑功能思考的一个例子。

2.认知心理学

结构性知识也称理性知识,是指某一领域内各概念如何相互关联的知识。结构性知识将陈述性知识整合成有用的知识结构,描述了个体对不同内容领域概念的组织(知识结构)。结构性知识有助于促进先前知识的运用。学习者对某一领域内各概念相互关联方式的清晰程度和独立描述的能力,是先前知识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高阶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知道“是什么”是不够的(通过记忆来测试),还应该知道“如何用”(先前知识的运用)以及知道“为什么”。结构性知识为知道“为什么”提供了概念基础,它描述了先前知识是如何相互联系的,这有助于学习者提高对此种关系的理解。就知识的表现来说,思维导图非常直观形象地表现了由事实、概念、命题以及原理构成的知识。

格式塔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怎样理解整体和构成整体的部分之间的关系。格式塔理论认为如果对构成部分有恰当的认识,将有助于形成整体的意义,了解各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思维导图从整体上表现了某个较为广域概念中的各个组成部分。

学习变化的实质在于使内在逻辑结构的教材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联系,新旧知识发生相互渗透,新材料在学习者头脑中获得新意义。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的本质在于概念和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正是由反映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复杂的概念结构系统构成的。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元认知工具,超越了有关知识的分类,有利于将传统教学所导致的机械学习转变为有意义的学习建构。

3.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即将新知识结合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去,意义学习就产生了,意义学习的心里机制是同化,学生能否得到新知识、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是否有有关概念和新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认知心理学家把人脑看成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输入的信息按层级架构来选择和加工,并和记忆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对照、组合、变换和重新排列。当学习者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正确联系在一起时,新知识即成为其已有知识网络中一个新联结点和知识生长点而整合到其认知结构中。认知科学证明,知识结构便于长时间记忆,知识结构的存在便于概括理解,有助于问题解决。而思维导图这一认知工具恰好与上述理论相符,它把知识高度浓缩,将各种概念及其关系进行加工、概括,并以类似于人脑对知识储备的层级结构形式进行排列;它注重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注重学习者理解科学概念的过程,强调从事物的关系中把握和拓展概念本身:它可以作为一种模板,帮助学习者组织、建构知识,并使之概括化、网络化,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其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提高教学效果。

思维导图将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用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更好地把握思维过程和知识的整体架构,以便于将新知识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三、小结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易学的革命性思维工具。它可以帮助你提高记忆力、激发想象力、制定生活和工作计划,轻松自如地掌控前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非常有用的学习工具,可以增强使用者的思维广度和清晰度,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能力,它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一把金钥匙。

在新课程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利用思维导图,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系统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这是一种有效的、积极的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推广和应用思维导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思维导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的论文 篇6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学生思想不集中, 课后不训练。学生在高中思维导图课上的学习, 总会不集中思想。面对这些思维导图, 感觉到难, 或者是懒, 不想去思考关于思维导图的问题。而且普遍在高中时期会出现叛逆心态, 有种逆反心理会让高中学生不想好好的学习。尤其, 本身老师的教育方式就是很有问题的。使得同学在上课中更加思想不集中, 而且本身高中学生很懒, 课后也不会训练等。

( 二) 老师教育方式存在漏洞。在普通高中思维导图的信息技术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教育理念。尤其, 在师资方面, 更要加以重视。现在的老师思想陈旧, 使得老师自己的教学质量直线下降, 再者, 老师教学模式和几十年前的模式根本没差别, 以至于学生对于上思维导图课, 失去了兴趣。

( 三) 学校不关注。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 现在只能算于摸索阶段, 其实它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学校对于思维导图, 和对于其他开的课态度都是一样的, 不关注, 不积极。对于在教学管理方面也不学会贯通。对于老师的教学方法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从来不关心老师的教学模式, 只会在乎教学结果。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改革方案

( 一) 学生思想集中学习。思维导图在高中学校学生的学习中, 首先, 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观点, 其次, 思想集中, 努力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平时, 学生就要关注这方面的事情, 上课前预习, 上课中认真听讲, 并积极回答问题。在平常没课时候要和老师私下探讨关于思维导图在实际中都是如何应用的。另外, 在课下, 一定要常常复习, 对于思维导图要发挥创新的意识, 在老师教的基础上要学会多方思考。学生要熟练的使用思维导图, 有利于建立思维网络。作为一种学习策略, 有助于学生促进她们新, 旧知识的融合。

( 二) 老师要改变教学模式, 积极对待学生。在高中学生对于思维导图中的学习程度来看, 本身的学习效率是很低的。老师在这一方面, 要积极引导学生。第一, 要在课堂中改变教学模式, 上课之前让学生提前预习, 课堂中积极让学生回答问题, 运用幽默的小故事, 可以在课堂中更加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还有课后要让学生积极复习上课刚刚学习的内容。第二, 老师本身就要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 老师要熟练的掌握。同时, 也可以和同学共同学习新的课题, 所以, 老师在课堂上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有时候对于个别不爱学习的同学要采取“一对一教学”。像美国创造学家A.F. 奥斯本就提出过“头脑风暴”, 其实就是一种刺激, 激发并创造性的思维的方法。可以让参加者在宽松的气氛中可以自由交换想法和点子, 可以激发参赛者灵感和创新思维。这种互动教学, 可以激发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创新思维能力。我们老师可以借鉴一下。

( 三) 学校要加强关注。在高中学校学习的思维导图, 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处于摸索阶段。首先, 学校要大力宣传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在开课之前, 可以先开一个小会, 让大家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思维导图。学校要积极对待学生如何学习思维导图这个问题, 可以做一个小调查。以“思维导图在高中学校的应用”为题目, 调查, 然后整理, 从而可以使得学校更好地对于思维导图在高中学校的应用。

三、总结

本人结合个人的亲身经历和从各方面的调查来看, 就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和分析, 就具体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三个大问题, 分别是学生思想不集中, 课后不训练, 老师教育方式存在漏洞以及学校对于这思维导图的不重视。相对应的给出了解决的具体方案分别是学生思想集中学习, 老师要改变教学模式, 积极对待学生, 学校要加强关注等。

摘要:在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 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在高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但是, 在高中的实际教学中, 可以很明显的发现, 我国教育制度在一些方面是非常的不完善的。在高中教育中, 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对于高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我们对如何提高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也要多关注与重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周围的高中生的调查来展开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对策

参考文献

[1]顾明远, 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J].海南出版社, 2001, (01) .

[2]胡艺文, 吴迪.教学中基于思维导图的知识块建构研究[J].科技广场, 2011, (07) .

思维导图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篇7

以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为例。笔者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学生的预习中,这样一来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二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环节一:课前准备

学生活动:课前学生集体绘制思维导图。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主题活动。大致地介绍思维导图的书写和注意事项,具体应该如何书写由学生自己发挥。

教学意图:分组体现集体智慧的力量,帮助学生学会在群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自己发挥体现了学生的个性。

环节二: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观看新闻提取信息,初步感知细菌在人类中的作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播放2013年11月21日[视频]英国·医学界警告超级细菌有蔓延趋势-植物中提取物质·研制超级抗生素。

教学意图:新闻视频导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思维活动,引出课题。

学生活动:学生课前准备的预习报告(思维导图和疑问)。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选择几组学生上讲台,讲述本组同学的预习情况。包括思维导图的制作以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同学之间以及教师的参与,解决问题。

教学意图:每个组绘制的思维导图都不一样,体现学生的个性。同时上台讲述对胆量的锻炼是个很好的机会。同伴在疑问中相互之间讨论,体现了合作学习,共同成长。

思维导图和传统的笔记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的笔记文字冗长,彼此之间的逻辑联系体现的很少,知识点非常分散,很难记忆,而且书写需要花较长的时间;而思维导图在书写时更注重关键词、字的使用,这对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候,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有就是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这樣学生头脑中有清晰的思路,有利于刺激大脑,更多地调动感官。思维导图体现大脑的思考过程,每个人的思考习惯不一样,可以从这张图中,体现出学生的个性。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8

摘 要:英语的学习,主要落脚点就是“听、说、读、写”,但是想要学好一门语言,也离不开相关思维的构建。随着时代的发展,思维导图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也渐渐被更多的人重视与应用。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不是创新型做法,但是还需要教育者不断地摸索与探讨。鉴于此,讨论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希望能给学生以启迪,掌握新的英语学习策略。也希望能够给教师一些借鉴,推动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运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实践

一、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1.脑科学

脑科学实验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是有左右之分的。人的左脑主管着人类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语言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由左脑主导的人们,大多做事有条理且具有连续性,而且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做到理性分析。人的右脑则主管着人类的想象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由右脑主导的人们,大多创造性强但是不具有连续性。到目前为止,人脑的开发程度还极低。而且大多数时候,人的左右脑是分开工作的,所以学习工作的效率还无法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但如果我们能够将左右脑进行和谐巧妙地运用呢?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利用“全脑”的思维模式,能够促进左右脑平衡协调发展,将发散性思维具体化,抽象性事物可视化,从而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2.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就是人们与知识的整体结构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格式塔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如果人们能够做到对构成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有一个较为完全的认识,那么,他们能够更好地对该事物的整体进行掌握与了解。将这个结论放在英语学习当中:如果学习者能够对英语的各个知识点有所了解,那么他们也能对英语整体知识做到有效的记忆。学习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往往是新知识完善旧知识的结构。思维导图就是从知识整体结构的一个中心点出发,再发散到各个知识点,从而将部分与整体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做到有效记忆。

3.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所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出:只有将新知识填补到旧的知识结构体系中,人们才能做到有意义地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是指学习者要将新学习的知识放入原先的认知结构中进行比较,从而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然后将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重组,建立起一个新的更完善的知识结构。思维导图就是帮助学习者的认知工具。建立起科学的思维导图,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1.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一定的词汇量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是极有帮助的。但是在当下的教材中,词汇排序大多采用字母或者是单元排序,这样虽然极大地方便了学生查询单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记忆效果。单元或字母排序无法照顾到单词的相关性,让每一个单词变成孤立地存在。学生在背单词的时候不会归类,导致其英语思维很难系统化。而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英语单词记忆中,再借助科学的词汇教学方法,不仅能降低单词遗忘率,还能帮助学生创建词汇网络,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对词句的教授而忽略了对语言本身含义的解释。而这也就让学生完全是“为考试而学”,无法真正理解语言内涵以及掌握学好英语的有效策略。译林版新教材对于这一现象做了大胆的改变,其为课本内容注入了更多的趣味性,而且换用了大量交际用语,语篇的难度有所增加,但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教师能够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在当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写话训练耗时费力,而且对于成绩的提高效果不能做到立竿见影,所以很多老师对于学生写话能力的训练不够重视。再加上小学生的词汇量不够,写话能力就更无法得到提升。但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语言框架,进而提升写话能力。另外,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做到词汇的积累与词句的分析掌握,这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话能力。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1.提高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差,如果课堂不够有趣,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导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因此,教师只有在课堂中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延伸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利用思维导图来架构课堂教学,将图像、线条、音频等运用到课堂活动中,是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走。另外,运用思维导图建立起来的知识网络,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与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建立知识结构,形成有意义记忆

思维导图可以利用画图的形式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从而搭建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而这样联想式的记忆远比死记硬背快速并且牢固。在?魍车挠⒂锝萄У敝校?教师很难保证讲解的内容的有效性,导致输入远大于有效输出。但是思维导图能够促进知识的有效记忆,从而熟练掌握好知识。

3.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英语教学要做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美国一学者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道:“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由此可见,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科学地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作者简介:刘爽(1990―),男,汉族,吉林长春人,就职于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职务:英语教师,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思维导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的论文 篇9

思维导图,俗称脑图,它用关键字词、图画、数字、连线、色彩等把我们大脑中的思维以带顺序标号的树状结构表达出来。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外在表现图,具有表达直观、通俗易懂、浓缩知识的特点。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思考,非常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所以,自它出现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誉为21世纪全球性的思维工具。

新课程改革以来,作为一门新兴脑科学的思维导图策略逐渐被政治教师嫁接、引进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来。可视化的思维导图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方式,使思想政治课不再枯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意义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本文试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初步探究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模式导图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思维导图是教师很好的备课工具。政治教师可以借助它整理教学思路,构建教学模式,彰显教师思维,暴露学生思维缺陷,让大多数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体验、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思维品质不断得到锤炼和优化。例如,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以政治学案为核心载体的“三点四步”教学模式。“三点”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盲点,“四步”是指教学流程,它包括定向示标→问题分析→合作探究→反馈指导四个板块,师生互动的主要环节和操作要领用思维导图呈现如下:

为了便于课堂教学的操作,上述活动模型可简化为七步高效教学流程,利于教师更有效地监控自己的教学过程,也使教学过程层次分明,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一解决落实。

二、板书导图

即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设计板书,构建主干知识体系,完成具有一定美感的板书作品。板书是课堂教学的艺术,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板书,要求教师在互动学习中明确知识的重点,层层深入,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并借助线条与色彩,揭示核心知识的内在联系,呈现所学框题、课或单元的主干知识框架,构建知识体系。板书中的关键词刺激学生思考句子的要点是什么,图像和颜色可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调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和专注度,加深记忆。板书的知识脉络与结构图的优美,能给学生深刻的思维启迪,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政治知识结构更为合理。例如,高一政治生活“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一框的板书可设计为:

三、探究导图

即运用思维导图引导探究思维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讨论话题上,实现思维碰撞和智慧共享,培养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克服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经常出现的主题分散不集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无序思维得不到组织、挤占有限教学时间的毛病。探究导图是一份讨论图表,由话题、姓名、见解构成,空白的探究图表课前先发给各小组长备用。在政治新授课上,学生初步疏通教材后,教师针对教学重难点、盲点,筛选并呈现比较有思维价值的讨论话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想和求证,敢于争辩,勇于陈述自己的观点。各小组书记员记录讨论结果,让每个学生的观点在探究导图上充分展示。这样,政治教师可明显看出各小组讨论正朝哪个方向发展,灵活调控,避免跑题。小组讨论交流结束后,由书记员整理在全班展讲,其他学生质疑和补充。偏颇或疏漏地方,教师及时纠正。

附:探究思维导图

四、复习导图

即在复习课上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作为总结知识的工具,构建知识体系或网络,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发展。具体来说,学生先独自运用节点、连线、连接词等基本要素,以形象的手法按章节或单元来绘制单元或模块知识的结构图。节点是核心或重要概念;连线表示节点概念间的意义关系;连接词是置于连线上的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词。通过分层级的线条连接重要概念,搭建多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促进知识的整合,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图。其次,小组讨论、修改复习导图。最后,各组在全班汇报、交流,师生评选最佳复习导图。这样,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醒记忆潜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并方便对知识的提取,促进学生由熟悉知识到掌握能力的转化,起到一图胜千言的作用。但是,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逻辑性,不能为追求图示好看犯知识性错误。

例如,高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思维导图为媒介,集思广益,把思想政治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全册的知识网络构建为等级图:

五、解题导图

即把思维导图恰当运用于试题解析过程,帮助学生排除干扰因素,准确捕捉试题的有效信息,锁定考核的核心知识,明确解题思路,领悟命题意图,快捷地解决问题。

例如,选择题解题导图可归纳为“二划三排”式:

而政治生活主观题解题导图可总结为:

例如: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用主观题解题导图平台演示思路,使枯燥的解题过程变得灵活、轻松、有趣,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步骤,很清晰地知道材料背后所包含的知识原理,从而根据设问要求作出规范化的回答。

此外,思维导图还可运用于学生预习、记笔记,促进全体学生空间智能的发展,成为政治课学习很好的方法。思维导图还能够成为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工具。例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笔记、小组合作和作业中设计思维导图的构图过程,了解其学习进展和内心思维活动的情况,给出及时诊断,改进教学方法。

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4-006

思维导图主要是通过图形的形式,促使学生思维发散、拓展,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小学作文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要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运用思维导图开展作文教学便可有效达到这一目标。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展开训练呢?

一、初步绘图,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在布置学生写作任务时,首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思维导图绘制,即对写作主题的内容、结构、表达思想等进行全面分析,以增强学生对写作要求、目的的了解,从而使其大致了解写作的主要内容。教师首先可让学生对写作思维导图进行自由绘制,之后再对其绘制的图形加以指导。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最初对思维导图并不十分了解,所以需要教师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向其展示一些相关图片,让学生进行模仿。

例如,在完成《珍珠鸟》这一课的教学时,可引入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教学。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思维导图绘制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对其有大致的了解。然后,指导学生对《珍珠鸟》课文的思维导图进行绘制:在一张白纸中央画出一个圆圈;之后根据课文结构与内容在圆圈四周画出若干个小圆圈,这些小圆圈即为这篇课文的重点词汇、写作背景、文学常识、写作手法及表达思想等内容;在小圆圈后再对可拓展分析的内容进行发散分析,即在小圆圈后画一个更小的圆圈等。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逐渐了解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之后再让学生对作文进行思维导图绘制,这样就可有效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绘制时,可通过其他图形、其他方法进行指导,不应限制学生的图形绘制形式和绘制方法,以确保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保护,使思维导图的效用得到真正发挥。

二、添加细节,突出重点结构

在学生思维导图初步绘制完成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对作文段落、作文例子、作文结构等细节内容进行分析,即在思维导图上对各项重点内容进行添枝加叶,以使写作材料更为丰富,使文章内容更为丰满。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在思维导图上加强对写作重点内容的描绘和备注,以使学生写出的文章内容丰富、主体鲜明。

例如,在教《黄果树瀑布》这一课时,教师可插入思维导图写作教学,通过分析这一篇课文的思维导图,来指导学生绘制写作重点内容与细节的思维导图。教师首先可要求学生找出这一篇课文描写最多的词语、句子、内容,以及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之后让学生在图纸中一一列出,如此便能使学生发现该篇文章主要表达的是对黄果树瀑布壮美景观的赞叹,蕴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等;最后,教师便可指导学生如法炮制,将作文中最想要表达的想法、情感和内容一一罗列出来,再将其添加到初步绘制的思维导图中,运用突出的图形和笔墨,将其凸显出来,表明重点,从而使学生的作文更有深度和内涵。

三、完善结构,开始进行写作

在完成第二步写作思维导图的绘制,即细节添加与突出重点后,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对所完成的思维导图结构进行梳理和完善,以使学生清晰明了写作的思路与方法。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联想文章中需要运用到的名人名言、实例等内容,以及文章需要分为几个段落、重点内容需要在哪个段落凸显,并将其列出添加到思维导图中,以使学生写作思路更加清晰、表达思想更加简洁明了。之后,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将完善的思维导图整洁、规范地誊写到另外一张白纸上,将原本混乱的思维导图重新整理,使学生更清晰明了写作的整体内容。

例如,在完成第一步与第二步思维导图绘制指导的基础上,教师可要求学生对《珍珠鸟》这篇课文进行写作,主题内容为“环保与珍珠鸟”,教师先进行提示:珍珠鸟是一种什么鸟?鸟类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不断进步的社会对鸟类生存环境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加强环保、加强对鸟类的保护?然后,再让学生自行对这一写作任务进行思维导图制作。学生掌握了思维导图绘制的要领,很快便能列出这一写作任务的中心思想和内容。如有的学生列出“我爱小鸟”这一主题,还有的学生写出“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小鸟、保护小鸟,和小鸟和平居住在地球上”这一主题思想等。之后,教师指导学生逐步完善思维导图结构,并要求他们誊写一遍,最后再让学生进入到写作环节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进行运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应积极开展思维导图教学,从而不断提升作文教学效率。

思维导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的论文 篇11

复习课是以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 并促使知识系统化, 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及其内在规律,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的课型。通过复习课的教学, 帮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梳理综合、结构重组, 构建知识体系, 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在这个结构体系中, 学生的信息知识将是一个条理化、排列有序、知识之间关系清晰分明的系统。

在复习课上学生经常出现这种现象:一听就懂, 一看就会, 一做就错。这种现象正是复习课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学生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比较零散, 知识间逻辑关系不清晰, 没有良好的认知结构;二是思维能力较差, 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

二、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是英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巴赞 (Tony Buzan) 1971年的研究成果, 又叫心智图, 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 它以某个思考为中心, 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个关节点, 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 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 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个关节点, 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人的记忆, 也就是每个人的个人数据库。

思维导图工具和基于思维可视化原理的理念引入到教育领域以来, 已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把它作为一种教学策略, 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加以运用, 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三、应用初探

将思维导图引用到信息技术复习课, 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记忆概念、清晰地归纳知识、成功地形成总结, 能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本文就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着手, 从实践的层面介绍其途径和效果。

1. 信息的加工

“信息的加工”是高中信息技术课必修部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也是知识面最广的内容之一。在新课教授时, 各节内容分别讲解, 以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各知识要点。所以在复习之前, 学生的知识还是较为零乱的、破碎的。在复习时, 教师让学生们各抒己见, 再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表达出来。当学生们都很满意时, 教师再作适当的点评、修改、补充, 使其更加美观、完整、系统。

从图一气泡型思维导图中可以看出, 学生始终是在一个较为宽松的思维环境中回忆、想象, 思维导图既能详细及时地记录, 又能将这些想法及时地捕获下来, 为学生有效地复习知识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提供了保障。

2. 校园网的结构

“局域网的组成”是高中信息技术课选修部分的基础内容, 从教材处理角度来说, 通过对局域网的组成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主要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结构和通讯进行科学的理解, 从而为今后组建网络,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作铺垫, 局域网的教学重要性不言而喻。

图二树型思维导图主要用来分析、理解事物的整体结构, 从上往下, 一级一级地记下被分类事物的名称, 依次类推。从以上树型思维导图中可以看到, 这种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对事物分层结构的理解, 不仅对“校园网的结构”有了感性的认识, 而且也真正地在整体上理解和掌握了思维导图。

四、实践效果

思维导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的论文 篇12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学习是非常有趣的,但是随着学习的难度不断加大,孩子们的热情会逐渐降低,久而久之,学好英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如何解决小学教师和学生遇到的困难呢?方法之一就是借助于思维导图,因为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教学中,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思维导图与英语教学间的联系 1.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Mind Manager)是英国学者Tony Buzan 在1970年代初期创作的。它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具体化的方法。也就是说,思维导图是一种记笔记的方法,它和以往记笔记的方法不同,是用图形和文字的方式记录的,并且思维导图是一种头脑风暴式的、创新性的记录方式,将以前以线性的纯文字的记录方式改为一种非线性的图形加文字的记录方式,既能节约时间,又能增强记忆的效率,还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2.思维导图与英语教学间的联系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一般会采用发挥集体智慧的办法进行教学。而思维导图,恰好能帮助教师实现这个愿望。因为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的策略,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这样,思维导图和英语教学间就建立了联系,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是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利用思维导图,既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的思想在整个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帮助者、管理者。同样,小学英语也是进行传统的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怎么能使他们对英语感兴趣呢?如何将学生的英语水平提上去呢?对于英语这门课来说,学习英语就是为了与人交流。难道英语教师依然按照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讲课,能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吗?能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吗?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图文并茂的软件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教师教学设计的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这样既能够抓住重点,又能够梳理教学的思路,还能节省备课的时间。教师的这种教学设计不仅不会随着年岁增加而变得相对僵硬,反而会更有弹性,更容易更改。因为思维导图用作了讲课的框架,它就使教师一方面能够在一个即兴讲演与自由谈话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另一方面又可以进行结构相当严谨的讲话。

2.利用思维导图导入英语课文中的不同主题 导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个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每个英语教师都希望从一开始进行课堂教学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都事与愿违。导入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如,在英语课上讲关于日常生活话题的时候,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的工具

思维导图之所以在教学中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因为思维导图在教学应用中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在认知理论方面,如结构性知识是知道“是什么”,但是在学习中还要知道“为什么”。结构性知识为知道“为什么”提供了概念基础,就知识的表现而言,思维导图非常直观形象地表现了由事实、概念、命题以及原理构成的知识。

4.增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并且,还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加以说明,包括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在这里,笔者着重从学习策略方面来说。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担任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形成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策略,然后再逐渐地培养他们具有不断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能力。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习的,不是教他们单纯的学习知识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这一提法是根据现代社会面对的矛盾和未来教育面临的挑战而提出来的。在文件中指出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所以,笔者认为,思维导图是体现该策略的很好的例子。思维导图从一个中心出发,以一种分支链的形式向四周放射,或者归于一个共同的中心。例如:教师用演示文稿给学生呈现了一幅春天(spring)的画面,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画出以春天为主题的相关事物。学生可能由春天想到树木发芽、去春游、春雨等。这是利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不断地思考、联想,从而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和习得意义的保持。

三、结束语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履职报告下一篇:《公仪休拒收礼物》课后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