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安全的思考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公共安全的思考(精选7篇)

城市公共安全的思考 篇1

1 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意义

1.1 实施“公交优先”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世界银行曾有项研究表明:交通需求增长超前于经济增长速度,一般都在两倍以上。可见,交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公交作为城市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它直接保证着城市经济生活的有序运转。无疑,城市公交优先就成为了世界各地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实施“公交优先”是提高现有道路资源利用率的捷径

单纯依靠修、扩建城市道路来期望解决道路的拥塞是行不通的,关键还是要把有限的道路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据统计,每20辆自行车或4辆小汽车所占用的道路面积与1辆公共汽车所占面积是一样的,而后者的载客量分别是每辆自行车、汽车的100倍和30~40倍。运送同样数量的乘客,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相比,分别节省土地资源3/4,建筑材料4/5,投资5/6,空气污染是小汽车的1/10,交通事故是小汽车的1/100。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城市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公交优先无疑是克服人多地少、车多路少、拥挤堵塞等基本矛盾激化和能源紧张、污染严重等问题的首选。

1.3 实施“公交优先”是老百姓安全快捷出行的保障

“衣、食、住、行”,“行”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四大物质条件之一,尤其在“时间就是效益”的当今社会,行得好,行得快,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共交通本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但是在现今道路拥挤的状况下,居民出行的选择首选却并不是公交车。在不愿乘坐公交车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堵车、运行不准点、车速低、候车时间长等不得不舍弃乘坐方便实惠的公交车而改换其他交通工具。的确,据测算,目前公交车在我市中心区域的平均运行速度为每小时12公里,高峰时间更低,而且,绝大多数公交线路都很难保证正点率。如此慢的速度,最受影响的当然还是乘坐在其上的老百姓们。所以,大力发展公交不但便利经济,可使市民免受骑车长途跋涉之苦,而且路口自行车拥塞的局面也将得到改观。公交优先实质上就是百姓优先,大众优先,多数人优先。

1.4 实施“公交优先”是世界各国城市交通的战略选择

综观世界各工业化国家城市交通的发展历程,大都走过了先发展小汽车,后控制小汽车,最终明智地选择了发展大公交的曲折道路。“公交优先”最早是由法国在60年代末提出的。二战后,迫于汽车工业财团的压力,法国政府采取了鼓励私人交通发展的政策,私家车急剧发展。到70年代初,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于是,政府开始下大力气重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如今,巴黎设置了480多条全天或部分时间禁止其他车辆使用的公共汽车专用道。其他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经历了此种教训。

2 公交优先发展措施(以泰安市为例)

2.1 规划要先行

要将城市公共交通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公交要发展,规划要先行。规划部门要结合城市规模的发展,形成一个能够指导未来几十年公交建设的科学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以此指导泰城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

2.2 落实对公共交通的经济政策

一是规范财政补贴政策。财政要完善对公交政策性亏损的补贴机制,给予公交的里程补贴要足额到位。根据当年的实际行驶里程并考虑当年的市场因素,合理确定补贴比率、核算补贴额度;对公交承担的老年人、残疾人免费乘车、学生和成人月票乘车等福利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所增加的支出,定期进行相应补偿;二是建立稳定的投资优先政策。在城市建设维护费列支项目中,财政应优先安排对公交事业的投资并保证每年都有一定的投入额度和政策的连续性;三是减免公交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在市辖行政区内免征公共汽车的公路客运附加费;场站设施建设免征城市建设配套费、城市道路开挖占道费、绿地占用费;对符合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公交企业可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四是及时调整客运价格。物价部门要根据物价的总体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承受力,合理确定和调整公交票价,并区别不同的交通方式,以服务质量为依据,优质优价,依靠价格杠杆促进公交服务水平的提高;五是适时出台对公交企业的燃油补助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具体可按往年的燃油平均价格(2002年汽油单价2870元/吨、柴油2690元/吨,2003年汽油单价3580元/吨、柴油3340元/吨)与今年的市场价(汽油单价4650元/吨、柴油4390元/吨)差价每吨补助1700元的办法给予公交企业一定燃油补助。

2.3 科学界定公交营运范围

公交的营运范围原则上在市辖行政区范围内经营客运业务,即泰山区、岱岳区和高新开发区。考虑到实现公交城乡一体化和发展大旅游的需要,市交通、公安、公路及旅游等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公交的扶持力度,公交的营运服务范围可调整到东到角峪、上港、南到大汶口、良庄、西到道朗、夏张,真正实现公交城乡一体化目标。

2.4 落实路权优先

在城区内有限的道路资源上给公共交通车辆以优先使用权。规划、建设部门在城市道路拓宽改造时,开辟公交专用道,保证公交车的正点运行;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交通车辆感应信号系统,调整交叉路口信号周期、信号相位,设置公共交通车辆专用信号等措施,减少公共交通车辆在道路交叉路口的停留时间,保证道路优先通行权;扩大火车站广场的公交发车区,合理布置公交站点,解决拥堵造成的安全隐患。财源大街开辟为商业购物步行街,除公交车外,其它车辆在白天禁止通行,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在黄金周泰山旅游旺季等公交客流的高峰期,允许公交公司调整、增加车辆,及时疏散客流;在行业管理上,尽快出台实施《泰安公共客运交通管理办法》,确保城市公交发展有法可依。

2.5 完善场站设施建设,优先安排公交用地

建设部门及公交行业管理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优先规划建设公共交通设施。一是建设公交枢纽站。完善火车站公交枢纽站,在泰城东部和南部新建两处公交枢纽站。东部以小井转盘附近农大苗圃作为泰城东部公共交通枢纽;南部以长城路南段京沪高速与京福高速中间两侧绿地作为高新区与城区的公交枢纽进行开发建设;二是合理设置公交站点,尤其是站点离路口不能太远,给乘客提供方便的换乘条件;要将公共交通场站作为新建居住小区、开发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配套建设的一项内容.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三是建设公交停车场。根据泰城总体规划,在城区东、西和南部开发区征建公交综合停车场,同时对保养场、首未站、调度中心、换乘枢纽等设施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应以划拨方式供地,且不得随意挤占公共交通设施用地或改变土地用途。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下,有关部门要为公交企业提供方便,在费用上能减的减、能免的免,以减轻公交企业的负担。

2.6 促进公交企业健康发展

要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入手,加快实施公交优先,促进公交事业的发展。

一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实行目标责任制,将车队的经济指标(利润)和质量指标(正班正点、车容车貌、安全运行、优质服务)充分结合,把相关的经济、技术、成本、安全指标层层分解,下达到车组和个人,个人工资收入与车辆经济收入直接挂钩,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压缩单车运行成本,提高车辆完好率、出车率、正班率、服务合格率和卫生合格率,同时加大检查力度,真正做到奖惩分明。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建立,真正建立起人员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的企业用人与分配机制。

二是加强员工培训,建设好城市窗口。严格把好从业人员质量关。凡从事客运服务岗位的从业人员,必须参加培训持证上岗。从事客运线路管理的人员,应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未被聘用的企业人员,继续培训再上岗。要通过宗旨教育,提高公交员工的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一言一行代表城市形象,一人一事体现发展环境”的观念,促进服务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以优质服务便民、亲民,在温馨车厢内体现和谐社会。

三是更新车辆设备,改善硬件设施。车辆是公交运营服务的工具和载体。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并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公交车辆的更新换代。要按城市规划的要求,每年对公交车辆进行一定比例的更新,消除安全隐患并提高车辆保有量。

城市公共安全的思考 篇2

关键词: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66-03

城市是人口、产业、资源经济最密集的场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使得城市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迅速集聚的社会生产要素给城市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使城市作为特殊的承灾体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公共安全的风险因素,其危害程度和范围也不断增加。正如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所言,现代社会正处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型之中,现代社会的风险超过了人们的控制能力。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害、2003年的“非典”疫情、2014年的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以及2014年年底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等都给我国公共安全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城市的脆弱性,风险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完善城市公共安全防御体系势在必行。而作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重要手段的风险评估,对于识别城市存在的风险因素、评估风险等级、提出对策、进行风险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公共安全及其风险评估

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公共生产、生活的安全。随着我国城市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城市公共安全是指由政府及社会提供的预防各种重大事件、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的基础保障[1]。这意味着城市公共安全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城市公共安全是由政府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政府不仅要建立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责任制,也要根据城市公共安全的特性制定公共政策,维护公共安全;另一方面,城市公共安全是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保障,它的保障对象是全体民众的共同利益。城市建设既是集聚财富的过程,也是集聚风险的过程[2]。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因素既有传统安全风险因素也有非传统安全风险因素。传统安全风险因素包括自然灾害风险、技术灾害风险、食品安全风险和公共卫生风险。随着城市的发展,除了传统风险,城市越来越多地面临非传统安全风险。非传统安全风险因素包括金融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风险、恐怖袭击风险、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和突发群体性事件风险等。为了实现对各类灾害事故的有效控制,保障城市居民的各方面安全,必须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而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评估尤为重要,它是实现有效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城市进行风险评析,通过风险辨识发现城市潜在的危险源,对城市危险源进行分析预测,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范、降低和消除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在对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时,主要考量城市的脆弱性和可承受性两个方面。

二、现行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分析——基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分析

(一)上海外滩陈毅广场踩踏事故回顾

2011年起,黄浦区政府、上海市旅游局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连续三年在外滩风景区举办新年倒计时活动。鉴于在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因素,黄浦区政府经与上海市旅游局、上海广播电视台协商后。于2014年11月13日向市政府请示,新年倒计时活动暂停在外滩风景区举行。2014年12月9日黄浦区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决定,2015年新年倒计时活动在外滩源举行。事发当晚20时起,外滩风景区人员进多出少,大量市民游客涌向外滩观景平台,呈现人员逐步聚集态势。22时37分,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北侧人行通道阶梯处的单向通行警戒带被冲破以后,现场值勤民警竭力维持秩序,仍有大量市民游客逆行涌上观景平台。23时23分至33分,上下人流不断对冲后在阶梯中间形成僵持,继而形成“浪涌”。23时35分,僵持人流向下的压力陡增,造成阶梯底部有人失衡跌倒,继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3]。

(二)现行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是指对城市公共安全进行风险评估的机构和制度,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内容及指标体系、评估方法、评估程序、评估结果五方面内容。上海在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方面起步较早,到目前为止已建立起以公安局和民防局为核心的城市风险管理系统。在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风险评估机制的运行如下:

第一,评估主体。上海由市公安局为主的社会安全体系全面负责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性社会安全风险。2004年9月30日上海启用市应急联动中心在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中发挥应急指挥和快速联动的作用。2005年上海成立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上海目前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主要是以市委、市政府为主导,在“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下牵头组织各区县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在2014年年底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外滩新年倒计时活动风险评估由黄浦区旅游局进行,而现场风险评估工作主要由黄浦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及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进行,通过现场影像数据信息由指挥中心指挥员报送黄浦区公安分局领导及市公安局领导,从而对现场公共安全风险进行粗略评估。

第二,评估内容及指标体系。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是对城市潜在的风险源的数据信息汇总分析,判断其性质、危害程度及影响区域,对其分级分类,从而做好充分响应准备,以避免事态的扩大和升级,减少危害损失。上海市把危及城市公共安全的灾害事故分为19类25种,每种又细分为一般、重大、特大三个等级。由市公安局编制的《上海市密集人群拥挤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按照人群密集公共场所事故的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将人群密集公共场所事故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并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在踩踏事件中,应急指挥中心及公安局主要是对外滩陈毅广场的人流量进行评估,由于并未制定外灘活动应急预案,对于外滩公共安全的风险评估主要依赖于现场观测数据信息,并根据人流量密度评估现场安全风险,判断是否需要加派警力引导人群疏散。

第三,评估程序。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程序是风险源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事态出现恶化端倪时,报警信息迅速汇集到指挥中心,传送至各区域指挥中心,并及时向上级指挥中心和行政领导报送进行风险评估。黄浦区指挥中心根据视频摄像头、数据采集终端以及语言通信终端等获得信息并上报现场数据信息,黄浦区公安分局及上海市公安局根据上报信息进行紧急分析评估,提醒做好响应准备。

(三)风险评估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职能不清与评估主体不明确。任何群众活动之前,都必须要做足风险评估,相关的各委办局、各属地部门、各企事业单位都要各司其职,承担相应的任务和责任。上海于2004年和2005年分别成立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和应急管理委员会,应是对活动进行风险评估的参与者之一,但在外滩新年倒计时活动中,却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事件中的评估工作主要由公安行政领导个人评估,缺乏相关部门和专业队伍的参与,相关部门甚至没有发挥作用,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仅靠公安部门进行风险防控工作。现有的法制没有明确风险评估主体,形成由“条线部门”主导的各自为政的评估机制。

第二,评估技术落后与方法不科学。国内外对于风险评估的方法很多,当前常用的是突变级数法,但当前评估主体并不具备专业知识水平。目前,国内外对人员拥挤的判别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限于特征的描述[4]。有规定指出景区、景点室内达到1m2/人、室外达到0.75m2/人,即要启动应急预案[5]。对于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人员拥挤需要科学考察单位时间内和单位地点内人员的流动情况,而不是仅凭对人流的大致主观推测来进行评估。据市民回忆,事发当晚,外滩人流密度高达6人/m2,但这一数据并没有得到指挥中心的准确监测。事发前,黄浦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并未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风险评估。应对事件的直接做法就是部署警力,却并没有采用科学评估的手段。

第三,风险意识薄弱与知识不足。2014年12月9日黄浦区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明确指出区公安分局与市政委等部门做好活动预案。作为活动承办单位,黄浦区旅游局对辖区内重点区域风险评估不足,而黄浦区政府严重缺乏公共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未检查监督会议具体要求的贯彻落实,也未对可能存在的大量人群聚集做安全风险评估,没有对活动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予以高度重视,缺乏应有认知。在事件处理过程中,政府及公安局等领导未能及时正确评估人群集聚的风险,知识不足正是一大原因,由于知识结构的欠缺,无法进行专业评估,导致判断失误,应对严重缺失。另一方面,现有预案及研究成果也存在实践操作性弱的问题。

第四,条块分割与部门协同不够。交通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是人群集散、空间移动、流量管控的关键部门。对于外滩新年活动,地铁、公交、车辆的交通管控都应做好规划评估,这不仅仅是公安局和指挥中心的任务。而对人流的趋向和流动状况,通信技术部门也必须及时将数据信息报送上级相关部门。在这个过程中,部分部门已经完成相关工作,而踩踏事件依然发生,这是因为部门条块分割,协同性不够。

三、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一)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程,规范评估程序

完善风险评估法制建设,依据国家公共安全法制的要求,结合地方特色,针对风险源的特点,构建完整的城市公共安全评估法制体系。对评估程序、运作体制、评估权限等都应有明确和详细的规定。分解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任务,强化任务落实,推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编制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白皮书,强化评估科学性,细化各项评估流程,规范评估程序。同时,要强化执行监督,将风险评估工作寓于日常监管工作中,落实风险防控措施。

(二)加强风险评估技术支撑,更新评估方法

完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形成覆盖全市的信息管理技术平台。建立起公共安全风险数据库及案例库,将历史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在遇到问题时在案例库中检索过去类似案例,对现有风险因素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估。另一方面,在监测方面,加强监控技术支撑,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和数字监控等先进技术,建立起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多功能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平台,实现更为准确的风险信息获取,并在全市重要场所设立显示屏、户外广播等安全提示设施。在评估方法上,引入专业团队,与国外先进评估方法接轨,采用专业数据统计和理论方法,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风险评估模型。

(三)建立公共安全专家评估系统,强化教育培训

多元化评估不仅是科学评估的需要,也是民主建设的内在要求。事件发生时,往往需要决策者在短时间内完成信息评估并迅速做出判断决策,这对决策者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特别高,而现有决策者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学者戚建刚认为,应当以现有的应急工作办事机构为基础,通过增强职权职责、配备专家精英、更新软硬件设施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其獨立性、权威性、专业性和精确性,从而集中、统一、权威、精确、高效地防范和应对社会风险[6]。而对于决策者,应当加强风险评估教育培训,提高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评估能力是预防工作得以贯彻的根本保障。

(四)条块结合,推动风险评估的协同合作

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运行流程,建立组织、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机制,保证信息沟通的快速与通畅。协作问题主要来自组织结构因素和现有行政体制因素,组织结构因素包括结构的静态涉及和组织运行的动态过程。因此对于横向联系的组织设计应当以横向协调与横向制约的方式设计,实行层层协调,采用标准化的协调方式。出台有关职责分工的基本制度,建立协调监督制度,设立协调类工作的量化指标体系,纳入部门和个人的工作考核。

四、结语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庞大的、开放的和模块化的系统,比一般的组织结构都要复杂。风险评估是做好风险管理的前提和保证,为了保证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必须建立高效、灵活的风险评估运行机制。我国目前公共安全保障基础尚且较为薄弱。本文通过结合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的案例对其风险评估机制运行进行分析,从评估主体、评估程序、评估方法等方面分析其中显现的问题,进而探讨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和完善,为风险评估的模型建构、科学分析和实践操作提供研究参考。

參考文献:

[1]左学金,晋胜国.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2]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十一五”核心问题研究课题组.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减灾应急机制[J].领导决策信息,2004(39).

[3]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全文[EB/OL].人民政协网,(2015-01-21)[2015-05-02].http://www.rmzxb.com.cn/-

sy/yw/2015/01/21/435259.shtml.

[4]孙超,吴宗之.公共场所踩踏事故分析[J].安全,2007(1).

[5]北京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安全管理规范(试行)[Z].北京市人民政府,2005-01-24.

[6]戚建刚.风险规制过程合法性之证成——以公众和专家的风险知识运用为视角[J].法商研究,2009(5).

[7]王绍玉,冯百侠.城市灾害应急与管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8]董华,张吉光,等.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9]王振海,陈洪泉,等.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以青岛为个案的分析[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10]张沛,潘峰.现代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Construction of Mechanism of Risk Assessment on Urban Public Safe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mpede at Shanghais Bund area

ZHENG Qianqia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hai 2016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speeding up increasingly. With the coming of the risk society, the rapid accumulation of social and production factors bring vitality to the city development, but also make the cities face more and more risks of public safety,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urban public safety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t is imperative to construct the risk assessment mechanism. The stampede occurred at Shanghai's Bund area in December 31, 2014 reflects the lack of risk assessment mechanism of urban public safety. It's necessary to perfect the risk assessment mechanism, confirm the main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assessment, standardized assessment procedures, strengthen the multiple assessment, and promote the collaboration of assessment, then reinforce the foundation of risk assessment of urban public safety.

城市公共安全存在问题[范文] 篇3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会凸显出来,城市公共安全将随之进入一个高风险阶段。2009年,我省人均GDP约为26000元人民币,约合3800美元,开始进入到这一阶段,此后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呈多发态势,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加大,社会安全面临新挑战。因此,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成功防范和控制各类城市公共安全事件,是我省各级地方政府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我国历来重视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特别是对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但是,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部分领导和群众缺乏安全风险意识。一些领导存在侥幸心理,没有把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纳入到城市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中来,得过且过。许多群众缺乏防范风险的观念,对于危机的征兆反映不敏锐,应急避险的常识少,自救互救的能力差;二是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薄弱。我省多数城市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设防标准偏低,再加上年久失修和人为损坏,安全欠账较多。特别是对城市公共安全进行监测、预警、调查、评估的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滞后,严重降低了维护和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的能力;三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尚未建成。成熟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包括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在内的复杂系统,应急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当前我省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还是以应急处理为核心,忽视了预防、监测与评估,缺少完整的体系和流程设计;四是社会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不足。城市公共安全涉及整个社会,它的实现依赖于政府、社会组织、私人机构以及市民个人的共同努力。但目前我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安全管理的规模较小、主动性也不够,主要是在应急处理阶段通过政治动员形成的捐款捐物和现场支援。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并完善我省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着力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第一,强化对全民的城市公共安全宣传和教育。一方面,要借助专业训练机构常态化、制度化地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进行安全风险意识灌输和相关管理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努力使他们了解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职责所在,并掌握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程序、方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防范和处置各类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多样性、经常性地对公众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自救互救能力培训,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还应定期开展火灾、地震等危机应急演练,力争让广大群众在面对城市公共安全危机时不仅能够沉着冷静地开展自救,而且能积极主动地协助政府进行互救。

第二,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增加防灾减灾的内容,对公共交通、通信、电力、煤气、水利、热力、气象等重要基础设施,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各个环节,严格落实抗灾设防标准,积极开展灾害风险评估,增强抗灾基础能力。提高企业、医院、学校、大型商场、文化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抗灾设防标准,统筹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定期深入开展地毯式、全方位的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合理规划和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科学确定储备物资的品种和规模。建立吉林省城市公共安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将独立分散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努力构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信息管理平台。

第三,尽快实现从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到“全面管理”的转变。对于城市公共安全来说,应急管理固然重要,但仅有应急管理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我省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应急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准备与恢复工作,努力实现全面管理。坚持防处并重、以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定期排查、实时监测的动态防范机制,对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根据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原理、机制和过程,及时制定公共安全管理指南、各种应急预案,建立信息联动系统,培训专业救援队伍,做好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的准备工作。改变过去即时性、被动性地对灾难后果进行恢复的做法,以防灾、减灾思想为指导,力求在恢复和重建工作中,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下一次城市公共安全危机的发生。

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的思考 篇4

刘凯

公共安全,不仅是生产安全,更是“大安全”,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公众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立党为公、执真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根本手段。因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加强公共安全管理。

一、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责任落实

当前,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对公共安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力等问题突出,全民安全意识淡漠和自我防范能力薄弱。因此,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公共安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亲自抓,专题部署,认真研究解决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公共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制订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强化资金保障。建立严格的公共安全责任制,切实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将公共安全纳入各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把公共安全工作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根本上遏制重特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严肃责任追究,由行政效能督查局牵头,应急办、安监局等有关部门组成工作组,定期对公共安全工作进行督查;对因责任不落实、推诿扯皮、玩忽职守造成事故和应急处置不力导致事态扩大的,要严格问责,情节严重的,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防患于未然

应定期对公共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重点排查重大安全隐患点、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三个方面

内容。加强隐患点的预测、预报、预警,对重大安全隐患以“发点球”方式限期整改。高度重视交通、消防、建筑、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的隐患排查。尽快完成地质灾害隐患详查和核实工作,已查明的隐患点要及时采取措施。对震损水库、病险水库、震损堤防逐个进行风险评估,制订汛期应急预案。加强联防联控,切实做好甲型HINI流感防范,绝不能掉以轻心,绝不能有丝毫松懈。要对重大隐患公告公示、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销号,要采取巡检、抽检等方式,深入基层和一线加强督促指导,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确保防患于未然。

三、落实防控措施,有效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

(一)全力抓好防汛安全。进一步加强水库、水电站、堤防以及其他水利工程和城镇等防洪重点部位的全面排查,突出抓好堰塞湖和病险、震损水库整治,抓紧除险加固,恢复和增强工程防灾减灾能力。同时,落实监测、预警、转移等非工程措施。对临近河道,地势低洼,或位于震损水库下游,经排查存在防洪安全隐患的受灾群众安置点,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工程措施,消除隐患;一时难以消除隐患的,要立即采取搬迁避让等措施,确保安置点受灾群众安全。

(二)突出抓好地质灾害防治。要将汛期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时段,严防死守,确保重要场镇、人口聚集区、受灾群众安置点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等重点地区安全。要全面落实监测措施,尤其对险情重、危害大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强化监测,落实专业监测措施,及早发现,果断避让。对确需建设而又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的安置点,必须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排危除险和治理工作,待灾害隐患消除后,才能安置受灾群众。

(三)加强暴雨、雷电、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防范。强化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尽可能解决农村、偏远地区及特殊区域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不畅等突出问题。完善极端灾害性天气应对工作机制,落实人员转移避险及局部气象灾害紧急避险应急方案。加强防雷设备

设施的检修,需要新安装的要抓紧进行。加大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灾害防御科普知识的宣传。

(四)强化森林火灾防控。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行政领导负责制、群众联防联保责任制和领导、部门包片防范责任制。及时清理林区可燃物,切实加强火源管理,根据预警信息及时划定高火险区。护林员、巡山员要加强巡护,了望哨、检查站要严格值守;对重点林区、重要时段、关键部位要加大管护力量,死看硬守。强化气象和森林火情监测预警,一旦发生火情,坚持科学扑救,确保扑火安全。

(五)全面落实工矿商贸领域防范措施。加大煤矿瓦斯治理力度,狠抓矿井通风、瓦斯抽采、监测监控、现场管理等重点环节,严防瓦斯事故。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和超层越界开采,严防在暴雨、洪水威胁情况下开采,严防已关闭矿井死灰复燃。加强非煤矿山、油气井等重点防控,防止坍塌、井喷等事故发生。加强烟花爆竹、民爆物品、建筑施工、冶金、电力、军工、特种设备等行业整顿,切实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六)狠抓交通运输安全。应深刻吸取成都“6.5”公交车燃烧重大公共安全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全面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要加强主要干线的安全检查和巡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章行为,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站上车。要严把运输市场准入关,严禁非客运车辆载客,严禁不具备安全条件的车辆上路行驶,加强对超速、超载、超限和危险路段治理。要继续抓好水上交通防碰撞、防泄漏和渡口渡船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救生衣行动”,确保水上运输安全。

(七)严防事故引发污染事件。加强对饮用水源地、居民集中居住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和医药、化工等高危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的各项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剧毒化学品运输许可制度,严防丢失、流散或泄漏。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对违

法排污行为的监督检查,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把污染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八)切实加强旅游、公共场所安全管理。认真做好游船、缆车、电梯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达不到安全要求的一律停止运营使用。各类旅游场所要严格控制接待量,合理疏导游客,严防拥堵、踩踏事件发生。要加强对各种文化、体育、娱乐等大型活动的组织管理,制订人群疏散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安全有序。组织登山、探险、漂流等体育项目必须制订严密的安全措施。消防部门要加强对宾馆、饭店、车站、码头、学校、商场、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确保消防设备设施齐全完好,严防火灾事故。

(九)严格控制甲型HIN1流感疫情蔓延扩散。近来,我省接连发现输入性甲型HIN1流感病例,并出现数例二代病例,由输入性病例引起人传人社区流行和疫情扩散蔓延的风险在不断加大。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把防控甲型HIN1流感疫情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坚持“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策略,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确保防控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要进一步加强入境检验检疫,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检疫,严防疫病传入。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扩大监测覆盖范围,充分发挥哨点医院作用,严防疫情扩散。要进一步加强防控应急准备,做好检测试剂、消杀药械储备,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坚决有效控制。

(十)着力抓好夏秋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指导、科学防治的指导思想,组织专家对当地防病形势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和易发传染病,确定重点防治区域和疾病,加强菌痢、感染性腹泻、甲肝、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和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以及乙脑、手足口病、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防控。

(十一)积极预防中毒及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加强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点、农家乐、农村集体聚餐、流动供餐和城乡结合部、农村小餐饮经菅单位等重点目标和重点区域的监管。要加强使用和产生危险化学物质企业的中毒防护、救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应急救援演习,提高防护意识和应急能力。要加强对食品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加强药品研究、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管,保障药品质量。

(十二)注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等动物疫情防控。在扎实做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的基础上,强化新补栏畜禽、散养畜禽、畜禽交易频繁地区和候鸟迁徙地区畜禽免疫。认真抓好种畜禽场、交易市场、规模养殖场和大中城市、边界地区、水网地区、畜禽养殖基地、候鸟迁徙途径地区的疫情监测工作。强化饲养、屠宰、经营、加工、运输、储藏、边境进出等各环节的检疫监管。

(十三)及时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当前,敏感因素和不稳定因素增多、敏感日节点多,应按照主动排查、主动化解、主动控制、主动应对“四个主动”的要求,深入排查不稳定因素,主动化解矛盾纠纷,积极预防和稳妥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大对社会矛盾和各种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力度,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密切关注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领域、热点问题特殊群体。对排查出的不稳定苗头要主动开展疏导化解,积极引导群众合理合法诉求,防患于未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要正确处理好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涉稳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控制、早处置,防止矛盾激化、防止事态扩大。

三、做好应急准备,增强公共安全防范能力

应及时对本地和本部门的公共安全工作做出专项部署,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会商和协作,建立健全统一指挥、信息共享、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联动机制,全面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安监、公安、卫生、交通、国土、林业、畜牧、水利、环保等部门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值守工作,健全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准备充足的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和装备,加强各项预案的演练,不断提高干部群众公共安全防御和管理能力。

四、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安全监管效能

应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注重对日常生产过程的安全监管,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要加大对事故频发、隐患突出的乡镇和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重大问题及时通报并跟踪督导,确保实效。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或单位,坚决责令停产或予以关闭;对严重违反规定即使没有发生伤亡事故的,也要追究责任;对发生的每一起事故,要按照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严格事故查处,及时公布处理结果,依法依规依纪严肃责任追究,严肃惩处责任人员。

五、加强宣传教育,构建群防群治机制

应针对公共安全的重点内容、重点对象,切实加强对食物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的宣传引导,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能力。建立和完善隐患、事故举报制度,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发挥他们对公共安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范围,组织广大群众、职工积极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和参与公共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应通过在媒体开辟专栏、专题问答、公益广告以及发放小卡片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全民安全意识,树立人人参与防范的观念,在全社会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和科学防灾避灾方法,切实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全力构建公共安全群防群管机制。

城市公共安全的思考 篇5

用装备展览会

展会介绍

展会时间:2019年04月01日 举办周期:一年一届

主办单位:重庆市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协会,北京四星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展会地址:中国重庆展览中心

展会详情

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对东西南北都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促进西南地区安防产业健康发展,应打造“平安山城、智慧重庆”,保障西部地区长期稳定,有效促进和服务“一带一路”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公安防控体系应急能力,构建互联互通、及时高效的新型智慧城市。本次展会的主题是“聚焦安全技术,服务安全重庆”,并在以往优势资源的基础上,邀请政府机构、终端用户、工程师、系统集成商等行业代表参加展会。

展品范围

城市公共安全的思考 篇6

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不可缺少的元素, 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近年来, 随着国内外各大城市的迅猛发展, 城市的公共设施越建越多, 安全隐患也随之递增, 给国内外的城市设施管理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主要城市的政府机构目前就面临着城市公共设施的恶化、缺乏和不足的极端问题, 其中许多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构的管理水平落后于基础设施应用新材料, 新技术, 以及新的项目交付和管理方法的进度, 从而错过了加强基础设施性能的机会,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风险。

但就国外一些国家的立法来看, 有关公共设施管理及致害赔偿方面的规定的法律比较完善, 详细的制定了公共设施的管理要求和赔偿条例, 这样大大降低了由于管理缺陷和人的不安全因素所造成的事故的概率。而我国目前尚无统一、完善的法律对公共设施管理予以调整, 加之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公共设施非常薄弱, 特别是城市生命线网络越来越庞大并长期处于脆弱地高负荷运转之中, 不仅造成了对来自外界危害的防范困难, 而且由于自身可靠性的脆弱所派生出来的安全事故也常常会导致重大损失, 故城市公共设施的安全问题引发的事件和纠纷层出不穷。诸如井盖丢失、路面塌陷、广告牌坠落等, 这里既有设施本身存在瑕疵和维护不善的原因, 也有人为破坏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由于这些原因交织在一起, 很难快速找出事故的责任主体以及影响责任分析的准确性, 这样会使事故发生后不能及时处理, 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 本文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及现代的轨迹交叉论, 分析事故的本质原因, 进而查明事故发生的责任主体, 对责任者采取针对性的教育, 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事故的发生, 从而起到预警的作用。

2 城市公共设施事故的类型及特点

2.1 城市公共设施事故

城市公共设施事故是指人们在使用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时因过错或意外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城市公共设施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例如道路、桥梁、水沟、下水道、公立学校校舍、医疗机构等。

2.2 城市公共设施事故的类型

从诱发事故发生的原因出发, 事故常常是由于设施本身不够安全、设施管理不规范、操作不当或突然发生故障时采取救援措施不及时而造成的。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将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公共设施本身原因引发的事故

其主要原因有:①公共设施自身的性能、结构不符合人机工程。②公共设施的使用超出它的寿命, 这样人们就会始终处于危险区域。③部分公共设施无安全保护装置。

(2) 外界因素引发的事故

其主要原因有:①自然环境的不可抗力的因素使公共设施受损或报废。如地震、雪灾、洪水等对公共设施的破坏, 从而危及人的生命安全。这类事故多为自然现象, 是人类无法阻挡和控制的。②人的失误和过错而引发的事故。如有些道路施工人员为了抢工而忽视道路下面铺设的管线, 野蛮施工, 使管线遭到严重破坏。再如公共设施被盗、被损现象比较严重, 造成隐患而引发安全事故, 如今已不是个别城市的个别现象, 而为屡禁不止的都市通病。③公共设施的管理部门的监管、维修不到位。尤其是地下管线、燃气管道等市政设施易腐蚀, 若维修不及时很容易发生泄漏、爆炸等事故。

2.3 城市公共设施事故的特点

(1) 事故的突发性强

城市公共设施大部分置于外部环境中, 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就会有事故预测性较差, 突发性较强的特点。

(2) 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主体比较复杂

建设城市公共设施的目的是方便城市居民生活, 为城市居民提供多方面的公共服务, 所以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同时公共设施的建设部门、监管部门也比较多。与公共设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必然有多种因素导致事故发生, 而且事故责任主体比较多。

(3) 事故的次生危害比较大

市政基础设施的泄漏、爆炸等事故, 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很容易造成社区、工厂大面积停电或停业, 有的事故处理不当甚至造成大量人员疏散转移, 进一步危机市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

3 城市公共设施事故责任辨析

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因其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 加之其建设部门、监管部门和使用、维修部门之间的错综复杂, 一旦发生事故就很难辨析其责任主体。国内对城市公共设施事故责任主体的认定暂时还是空白, 没有对其做系统的阐述。因此, 我们须从事故责任的分类出发, 以事故原因为源, 并借鉴相关行业的事故责任分析, 对公共设施事故的责任主体进行探讨。

3.1 事故责任分类

长期以来, 对事故责任的分类一直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造成辨析事故责任时比较混乱, 阻碍了事故的有效处理。自从《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DE 558-94) 》颁布以后, 这个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规程第4.6.2条对事故责任的分类进行了规定, 主要内容是: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首先明确引起事故发生、扩大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在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中, 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确定主要责任者、次要责任者和扩大责任者, 并确定各级领导对事故应负的责任。

3.2 城市公共设施事故责任主体的辨析程序

(1) 依据调查阶段所获得的材料, 分析构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即辨别出设施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缺陷等其他直接原因。

(2) 根据调查资料和事故的直接原因分析事故是否有间接原因。

(3) 根据事故的直接和间接原因, 按照事故责任分类, 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4) 对于事故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地位确定主要责任者。

(5) 根据事故后果和事故责任者应负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3.3 城市公共设施事故责任主体辨析中的难点问题

(1) 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往往涉及到多家单位, 其原因常会纠缠不清, 很难判断各责任方所承担的责任大小。

例如2007年5月份, 两名外国留学生在某休闲广场喷水池边戏水时意外身亡。事故原因初步确定为喷水池漏电所致。事故发生后, 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做了进一步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池底电线暴露造成喷水池漏电, 其责任单位涉及多家, 首先是建设设计单位没有站在使用者的立场去设计, 缺少安全防护设施。其次是喷水池的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维护不到位, 没有及时发现隐患, 导致触电事故。还有人员本身也须为缺乏安全意识而做出的不安全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等。这类事故的共同特点是由多个原因, 多家责任方共同造成, 同时责任方之间互相推卸责任, 很难判断各方责任的归属。近几年类似的安全事故屡屡发生, 如护栏不牢、井盖丢失、路面塌陷、电线裸露等造成的事故。对于这类的公共设施安全事故, 我国现行法律中的相关规定还不完善, 难以有效涵盖全部公共设施管理活动。

(2) 部分公共设施的管理部门混乱, 即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问题, 管理权限不明确等, 给事故责任辨析带来困难, 甚至有时很难找到事故责任方。

目前, 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实行的管理体制主要有:统一管理、分级管理、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三种。在选择实行何种管理体制时, 虽然已从所在城市的公共设施管理实际出发选择管理方式, 但对管理的权限划分没有进行合理的界定, 使得在出现事故和解决事故时不能及时实施救援, 并且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也很难辨析出责任主体的管理责任。例如, 国有道路、桥梁、隧道等公有公共设施所有权归国家, 对其发生的事故应负主要责任, 但使用权的管理往往是归国家委派的相应部门, 这样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造成了事故发生后责任主体是由国家还是由委派的管理单位来承担, 这个界限就比较模糊。结果就是找不到责任主体, 国家只能作为最终归属者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3) 在部分公共设施事故中人作为事故的受害者和责任者两种属性, 这样在事故调查中就会掺杂人的感情因素, 可能造成对当事人的责任追究方面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轻、失之于偏的问题, 给事故辨析带来了巨大挑战。

根据事故轨迹交叉理论, 事故的发生是因为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在时间和空间上交叉, 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 则将在此时间、此空间发生事故。这个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故在进行公共设施事故辨析时必须考虑人的主观过错及过错的大小。例如在公共设施被盗、设施遭到人为破坏, 人在利用公共设施时不符合设施规范等情况下所引发的安全事故, 当事人应该承担全部责任, 但往往发生公共设施事故时损失比较严重, 当事人无法赔偿损失, 又由于当事人具有责任者和受害者的双重属性, 事故调查人员便会无意识的减轻或是忽视当事人的责任, 这样势必会削弱管理维护部门的积极性。

3.4 城市公共设施事故责任主体辨析具体措施

(1) 在事故责任辨析的过程中, 事故责任遵循过错责任原则。

根据我国民事法律的理论,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主要有: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只有在基于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并且造成损害的情况下, 行为人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具体而言就是有过错才有责任, 无过错即无责任。无过错原则是指无过错责任原则只仅需证明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即可确定其承担民事责任, 不需要考虑行为人主观的过错与否。对该类方式的责任承担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 否则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公平责任原则则是指损害双方的当事人均无过错, 但如不补偿受害人的损失又显失公平的, 法院可根据具体情况和公平观念, 要求当事人分担损害后果。

从大量的城市公共设施事故中可以看出, 城市公共设施事故责任须遵循过错责任原则, 只要存在违法侵权事实, 就必须承担责任。由于此类事故的发生与当事人或单位的因果关系较为复杂, 处理不好很容易产生二次事故或纠纷问题, 只有遵循过错责任原则, 才能不会因遗漏某一方的责任而导致纠纷, 更能显示其公平性。但是一味的强调公平责任, 就势必影响相关部门的管理与维修的积极性, 不利于控制事故的发生。

(2) 在事故辨析中, 根据事故致因模式图, 抓住事故责任的主要方面, 不能铺天盖地的寻找责任者。

根据系统工程的分析观点:事故的真正原因不外乎由四大部分组成, 即物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所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事故树中的条件或门的逻辑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见图1。

根据事故质因模式图, 运用布尔代数原理, 可以写成如下数学方程式:

undefined

从上式可以得出, 管理原因与其他任何一种原因结合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即只要存在管理缺陷或混乱, 就会导致人为或物质或环境不良因素的产生, 引起顶上事件-事故的发生。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事故质因模式图的分析, 对起到制约作用的管理因素进行排查, 首先找出主要责任单位, 为进一步辨析事故责任奠定基础。

(3) 追究事故责任者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者, 更要追究间接责任者的责任。

事故的直接原因仅仅是事故的表面原因, 只是引发事故的一根导火线, 而隐藏在直接原因背后的间接原因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所以在事故调查时追究事故间接责任者比追究事故直接责任者更有意义。只有追究间接责任者的责任, 才能使相关人员受到教育,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 事故调查部门应客观的辨析事故责任, 不能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应本着公平、公正的理念去调查事故责任。决不能违背以因定责的原则, 是谁的责任就该由谁承担, 只要对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 就应该给予相应的处分。

(5) 建立有关城市公共设施事故责任归属的通则, 对同一类事故制定出相对固定的责任辨析程序, 避免在同一类事故上纠缠不清。

4 结论

国内外重大公共设施安全事故屡有发生, 一次又一次敲响了公共设施安全监管上的警钟。通过对城市公共设施事故责任的准确判断, 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 对事故教训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根据不同事故的同类责任制定预防措施, 使同类责任事故不再发生。从宏观上来看, 政府作为公共设施的提供者, 也是公共设施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政府部门应对公共设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既要防患于未然, 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也要在事故发生后给予受害人及时、合理的补偿。

参考文献

[1]By Makarand Hastak;Earl J.Baim.Risk factors affecting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cost of urban infrastruc-ture.The Journal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s.2001, (7) :67

[2]陶兴凤.如何做好事故责任分析和事故责任人处理[J].电力安全技术, 2004, (7) :26~27TAO Xing-feng.How to do a good job on analysis of acci-dent responsibility and howto treat with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accidents[J].Electric Safety Technology, 2004, (7) :26~27

[3]陈相明, 何克祥.城市公共设施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理论前沿, 2007, (18) :34CHEN Xiang-ming, HE Ke-xiang.The Management of Urban Public Facilities:Problems and Policies[J].Theory Front, 2007, (18) :34

[4]李金玉.我国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体系[J].当代经理人, 2006, (21) :593~594LI Jin-yu.Principles of tort liability system in China[J].Contemporary Manager, 2006, (21) :593~594

提高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的思考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安全教育

所谓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财产以及生产和生活的安全。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安全是前提,也是第一要务。高校安全与大学生的公共安全素质密切相关,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的缺失会影响到高校安全。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以应对各种社会风险的挑战,显得十分紧迫而重要。

一、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缺失的表现

1.安全防范意识淡漠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信息时代,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创新意识强,但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或富裕家庭出身,自理能力不强,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一些大学生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警惕,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上当受骗,当受到侵害时不知如何保护自己。特别是在网络化、虚拟化的社会中,大学生群体更易受到攻击。

2.公共安全知识缺乏

西方发达国家从小孩子抓起,通过课外活动、游戏、情景模拟、家庭互动等方式不断提高孩子的安全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但在我国,国民教育中缺少安全教育内容,以致大部分大学生在以往的求学经历中缺少安全知识的获得渠道。尽管现在学生通过网络、传媒等途径了解到了更多的公共安全方面的知识,但都是零星松散、不成体系的,甚至有些是错误的,相对于不断增加的公共安全隐患,大学生掌握的公共安全知识十分有限。

3.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过渡期,身体发育逐渐成熟,思想行为逐渐独立,开始慢慢地从家庭走向社会。这一时期是大学生成长的敏感时期,也是心理问题突发的高峰期。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学生求学年限延长、家庭结构简单化,有些学生习惯了高压管制,有了稍许放松,便会一发不可收拾,厌学、逃课、睡懒觉、打游戏、谈恋爱,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有些学生单纯追求文化知识,人际交往能力差,环境适应能力弱,出现各种心理疾病,比如焦虑、强迫、自闭、狭隘等。有些学生是非观念混乱,缺乏对社会消极因素的抵御能力,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一些腐朽思想和堕落的生活方式,比如好逸恶劳、享乐主义、小偷小摸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远非这些,随着网络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开放,各种新问题还会不断出现。

4.参与安全活动不够

调查显示,国外高校学生每个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安全活动,部分学生甚至每月参加一次。而我国高校学生很少参加安全活动。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政府和高校不太重视,认为安全活动可有可无。调查显示,近四成的教师及五成半左右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从未开展过预防灾害的演习活动。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安全教育尚未成体系,配套设施尚未健全,经验技术不够丰富,不宜或不易组织安全活动。如组织学生实训,掌握包扎、人工呼吸等急救技能,需要有空旷的场地、专业医护人员和相关器材设备等,有些高校还缺乏必要的条件。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我国大学生缺乏参加安全活动的热情。这个群体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后习惯了寒窗苦读,习惯了孤军奋战,对于群体性的活动提不起兴趣。这些因素导致了我国高校安全活动数量少、时间短、种类单一,学生参与度低。

二、提高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的途径

1.开设公共安全教育课程

高校开设公共安全教育课程,要以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教育思想及理念为依据,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增长安全知识和提高安全防护能力为主要内容,重视安全教育的国情特色,以我国实际情况和面临的主要危险确定教学重点。既可以采取集中开设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方式,如设置公共安全文化教育课程,重点培育大学生在突发性公共安全实践中的公共精神,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可以采取相对松散的主题安全课程方式,根据客观环境决定是否安排以及怎样安排课程内容,如在开学初或重要纪念日安排性别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在流行病高发期前安排流行病防范知识教育等。既可以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比如国防和政治安全教育、经济与社会安全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等,也可以渗透到相关课程当中讲解相关的公共安全知识。大学的公共安全教育不仅要延续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知识性特点,更要突出安全教育的责任和技能性特点。

2.构建校园安全宣传机制

高校现有的安全宣传机制存在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上而下的说教式宣传流于形式,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容易引起学生反感。构建新型的校园安全宣传机制要以学校为主导,教职员工为引导,广大学生为主体,媒介手段为依托,避免填鸭式灌输,注重潜移默化。具体来说,就是要将提高学生公共安全素质宣传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中,要按照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校园、贴近学生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善于利用发生在学生们身边的事件、案件进行宣传。充分调动各种资源,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宣传,将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不仅采用讲座、报告、标语、橱窗、广播等学生常见的形式,还要采用电子屏、网站、QQ、微博等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3.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校园安全文化由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次构成。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应该从这三个层次入手,科学、系统地逐步推进。首先,积极创建公共安全物质平台,排除教学设施和设备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提供一个让师生放心的学习生活场所。积极创建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完善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系统,开设安全宣传专区,树立宣传牌或创建安全文化走廊。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比如根据不同环境召开现场会、举办讲座、开设模拟法庭等,或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特点,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消防演练等活动,也可以效仿日本、韩国设定校园防灾日。其次,建立健全校园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和安全问责机制,通过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约束个体行为,不断强化正确的安全行为模式,改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安全氛围。再次,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提高领导者、组织者和执行者的安全素养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夯实基础,逐步将校园公共安全文化内化为每个成员的安全意识。

4.依靠社会组织广泛宣传

提高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并不是高校的孤军奋战,而是在社会大环境中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互动合作。学校可以调动社区或家庭的一切积极因素,与社区或家庭的参与配合统一起来,形成校园公共安全齐抓共管的局面。也可以依托警校、各级公安机关的训练教育基地、各类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教育基地、设施健全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等,在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的批准和指导下,让学生亲身感受犯罪或灾难发生现场,模拟自防、自救、自助的过程等。还可以依靠大众传媒,特别是一些广受大学生喜爱的报纸、广播电台、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等,将公共安全知识潜移默化地传递到学生脑海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

[2]刘尧飞,杨彬.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调查及对策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0,(2).

[3]衣庆泳.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状况调查与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4).

[4]曹士云.高师公共安全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

[5]吴春梅,刘晓杰,石绍成.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中的自身安全与社会安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1).

上一篇:重庆省2018年保险推销员考试题下一篇:经典教师节贺卡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