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工作要点
一、提升党建成效,进一步增强党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性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抓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养、政治政策水平、攻坚克难能力。
落实党的主体责任,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面贯彻落实中组部《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试行)》、《全省高校党支部建设“两化一创”强基引领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全面加强系党组织和师生党支部建设,推动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
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委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制定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大德育骨干管理人员、思政课专任教师培训力度,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政课程。
创新党员活动形式,以促进党员“坚定信仰、真抓实干、争创一流”为出发点,加强党员教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落实党支部日常监督和党员民主监督。
(责任单位:组织部、宣传部、各系党总支、各直属支部)
二、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坚持“思想不松、体制不变、队伍不散”的方针,按照“防输入、防反弹、防突发、防松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四级网格化防疫体系,时刻保持应战状态,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疫情彻底解除前,坚持校园封闭管理,严格控制校园人员进出,严禁无关人员进出校园。做好日常消毒、健康监测、人员管控和教育引导,坚决避免新型冠状病毒在在校园内传播。
(责任单位: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三、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争实现新突破
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改革。围绕校企共建专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实施教学管理等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使企业真正参与教学全过程,践行校企“双主体”育人原则。以电子、信息、汽车、机电类专业为重点方向,与国内先骨干大型企业共建企业学院、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有效地整合企业和学校资源,实现专业与岗位、教室与车间、学生毕业与就业的互融互通,形成集上课、实训、毕业实习实践、就业一体化的育人新模式,力争在本学年内具备部分学生不出校门即可进行顶岗实习的条件。以“牛大师工作室”为范本,鼓励各系部推荐选拔所合作企业的名工匠、名专家和优秀高技能人才,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建立工作室,开展实训、培训、研修、攻关、交流等活动。
(责任单位:校企合作办公室、教务处、各系)
四、稳基础、抓教改,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以高水平就业为导向,稳定教学秩序,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质量。
1.健全教学规章制度,持续开展教和学过程“三认真“活动,稳定教学秩序。
2.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一是组织转变职业教育思想观念学习讨论活动,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思想观念认知。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三是构建校内”学分银行“,使学生参与社会实线、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在学生学业评价中得以真正体现。四是创造条件,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五是建立健全弹性学制学生教学管理制度,采用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教学组织,努力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3.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一是依据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要求、专业建设水平、就业质量,建立专业设置及退出机制。二是以高水平就业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试点。三是积极推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落实实践性教学原则上占总学时50%以上的要求。四是探索教师团队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组织模式。五是建立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机制,健全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机制。六是对接主流生产技术,吸收行业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教材;
探索编写科学严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
(责任单位:教务处、校企合作办公室、各系)
五、扎实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通过广泛调研、科学论证,周密制定2021年招生宣传改革实施方案,在保障招生宣传人员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招生宣传效费比。以保证专科学生招生计划、控制中专学生规模为基本原则,以提高生源质量为方向,优化宣传方式。通过充分运用各种新媒介,举行招生咨询会、专题宣讲会等多种途径和形式提高学院美誉度、知名度,吸引考生踊跃报考。
(责任单位:招生办公室、宣传部)
六、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为发展目标,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在充分利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国培、省培项目的同时,广泛开展校内外交流、培训,努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主要方向,强化政策激励,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落实五年一轮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通过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大师工作室”等,遴选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培养对象,以集中培训、挂职锻炼等形式,努力提升教师实践技能。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努力获取与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务处、各系部)
七、以提质增效为方向,加强内部治理
全面修订教职工收入分配制度,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等分配方式,进一步彰显优绩优酬分配导向。
理顺校系两级管理权责关系,完善系部治理的权责、资源、制度、流程配置。建立健全各系部、处室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突出目标导向,强化绩效考核,加大竞争性奖励绩效分配比例,建立自我激励、奋力争先的工作机制。
持续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及评价标准,把区分优劣、奖优罚劣、激励担当、促进发展作为干部考核工作的基本任务,建立健全可量化、能定责、可追责的干部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干部业绩档案,完善正向激励体系和容错纠错机制。落实干部监督管理,健全谈话制度、请销假制度。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作用。
(责任单位:组织部、人事处)
八、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
按照“构建科学思维、完善科研政策、培育科研氛围、优化科研环境”的工作思路,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规范和完善《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试行)》等科研管理文件。积极组建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较为合理的科研团队,形成科研合力。在提升教师承担省、市教科研项目数量的同时,力争在申报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上有新突破。以科研项目为依托,鼓励教师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积极争取横向课题项目,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九、加强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
坚持引导和奖惩相结合,增强学生纪律意识、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形成崇学、乐学、勤学、善学的学习风貌。着力推进以意识形态工作、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建设。坚持活动育人、实践育人、以文化人,组织开展“文明风采”、“警官进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强化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法律意识、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责任单位:学工部、学生处、宣传部)
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新征地土地流转及建设工作。高标准做好学生食堂、公寓改造和教学楼设备更新工作,努力做好标准化食堂(公寓)验收工作。
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优化学校网络结构和布局,做好智慧化校园体系的建设工作,优化学校教务、oa办公、财务、门户网站等内部信息系统。
加大各类项目、基地、工程的申报及建设力度。做好高职项目库各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成立各个项目建设小组,明确责任人工,制定各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和详细的时间推进表。通过扎实推进高职项目库建设,使学校教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改善。
(责任单位:后勤处、信息中心、高职项目库各相关单位)
十一、推进高水平建设,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
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精心筹划学院中长期发展。根据国家、省、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专业发展规划、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促进学院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全面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深入贯彻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筹备召开世界语言大会。提升师生汉字书写能力和学校书法教育水平。加强对各地城市和区域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督导。开展对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行业和公共场所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开展语言普查与国情调查。推进建设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与语言文字智库。完善语言文字立法和规范标准修订工作, 印发《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 研究制订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修订《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加快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国家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努力形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巩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成果, 帮助边远、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加快全国学生、教师等重要业务信息系统的部署和应用。加快推进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 提高公共教育装备服务水平。
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学风建设。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坚决查处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成为提案新热点
截止2014年3月7日,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共收到提案5875件。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共有提案1484件, 其中涉及教育科技事业发展的提案606件, 占总提案的12.2%, 主要建议有:加强德育工作, 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 执行城乡统一的教师配置标准;加快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深化校企合作, 助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完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 推进高等教育制度改革, 支持民办高校健康发展;改进科技资源配置方式,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与经费监管制度, 加快构建国家科技信息共享系统,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和执法机制。 (中国教育报)
浙江省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系统环境
3月12日, 浙江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在杭州召开。会议提出, 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 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全国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和省纪委三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 坚持从严治党, 切实改进作风, 强化纠风治乱, 坚决惩处腐败,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和任务, 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系统环境, 为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浙江省教育厅网站)
江苏终身教育新政———“学分银行”可兑学历
日前, 江苏省教育厅印发《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办法 (试行) 》, 正式建立“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江苏常住居民及外来人员, 可将存储在学分银行账户里的学分“兑换”成相应学历。办法规定, 学分银行提供学分认定、记录和转换, 以及学习咨询、学分查询、出具学分证明等服务。学分包括学历教育学分和非学历教育学分, 学历教育学分分为研究生课程学分、本科课程学分和专科课程学分。根据办法, 学习者通过3种方式获得的学分, 可经学分银行认定记录为对应的学历教育课程学分:取得国家认定的普通高校或成人高校学籍后, 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的课程学分;通过高等教学自学考试获得的课程学分;在其他高等学历教育机构取得学籍后, 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的课程学分。 (中国教育报)
陕西校长、教师交流“学校人”变“系统人”
近日, 陕西省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 提出今年将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吸引优秀校长教师到薄弱校和农村校交流轮岗, 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 陕西将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通过政策要求和激励措施, 吸引优秀校长教师到薄弱校、农村校任教, 争取用3年时间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 禁止教师无序流动。同时, 抓好义务教育全员培训、骨干提升, 大力培养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 实现人人有发展、校校有名师。 (中国教育报)
浙江省衢州市教育系统推行热点问题“挂号销号”制度
2014年3月中旬, 衢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广泛推行热点问题“挂号”“销号”管理制度。一是查找问题挂号登记。通过网络监督、电话调查、校长接待日、教师家访等形式查找问题, 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归类汇总。二是解决问题勾号归档。对于目前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 要马上制订方案, 立时进行整改, 确保取得实效。对于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 要着力解决、重点解决。对挂号整改的问题, 采取多种办法, 集中力量解决。三是复杂问题留号整改。对一些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建立整改落实协调联动机制, 成立专项小组, 实行上下联动、左右互动, 整合资源、综合治理, 并及时向群众通报整改进展情况, 做到问题不解决不销号。四是落实问题销号从严。 (浙江省教育厅网站)
浙江省嘉兴市四项机制加强师德建设
一是建立政策引导机制。出台《嘉兴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开展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自查工作。二是建立师德培训机制。将师德培训纳入到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之中, 将师德作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内容之一, 各类培训须修满一定的师德培训学分。三是建立楷模示范机制。多条线多渠道肯定各类师德楷模的工作, 在全市范围选拔优秀教师组成师德先进事迹报告团, 组织教师学习身边的师德榜样。四是建立师德考核机制。落实《关于进一步制止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办班及校外兼课等行为的意见》精神, 将教师的师德师风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结合起来, 坚决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浙江省平湖教育网站)
美国教育部提出“双重考试”方案
美国教育部近日发布公告, 将允许各州自行决定是否暂停一些数学、英语或其他语言课的考试, 并提出“弹性的双重考试”方案, 让符合条件的州可选择自己制订的考试或是采用联邦统一的考试, 也可以选择自己州内的考试取代部分或全部的统一科目考试。目前许多学校认为这个弹性方案是值得尝试的, 因为其结果可用来评估哪一种学习成效的评量方式最适宜, 同时能减轻学生考试的压力和学校业务的负担。各州都正在思考如何回应这个弹性方案。目前预估在能选择的情况下, 许多学生应该会选择只考统一考试, 而不用负担两种考试。 (《上海教育》)
俄罗斯2015年起高考增设外语口语
据俄新社报道, 俄罗斯联邦教育与科学监察部新闻发言人近日宣布, 外语口语技能测试将于2015年起正式加入到国家统一考试中。并且, 从2020年起, 俄罗斯将把外语考试归入国家统一考试的必考科目中。
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深入贯彻《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加强规划的实施协调和监督管理,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指导各地健全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激励、竞赛等工作机制。继续组织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会同财政部制定技师、高级技师培训补贴政策,启动实施技师培训项目。组织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开展申报评审工作,落实补贴资金,完成8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0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项目建设任务。召开行业、企业技能人才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宣传力度。
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工作。开展职业培训年活动。推动在全国百家城市开展技能振兴专项活动,进一步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面向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开展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培训对象需求、更高质量的职业培训公共服务,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研究制定加强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础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的意见、促进就业训练中心发展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度等政策性文件。加强职业培训规范管理。在全国推广应用职业培训实名制管理系统,加强对职业培训机构的监管和对职业培训全程的监督,保障培训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加强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指导地方加强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加强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工作。
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工作。大力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研究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框架体系,制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包开发指导手册。实施好技工院校国家建设项目。进一步实施好中职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中职示范校建设计划,适时对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完善技工院校改革发展政策。研究出台技工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文件,开展技工院校教师正高级职称改革试点,制定下发技工院校开展企业在岗职工学制教育文件。制定三类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评估细则。组织开展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评估工作。加强技工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举办技工院校校长暑期研修、技工院校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和技工院校招生宣传活动。完善全国技工院校电子注册和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做好技工院校年度统计等工作。
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和职业技能竞赛工作。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加强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工作,完善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办法。组织开展2013年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指导协调省级、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严格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设立审批,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监督管理,继续做好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质量管理评估工作。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基础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加快职业描述信息审核、职业归类等工作,完成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加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和国家题库建设工作。
开展基础性工作。召开系统工作会,总结交流近五年来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近期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思路。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工作。开展职业培训公共服务、职业资格制度、创业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度等重点工作调研,开展职业能力建设领域重大课题研究工作。加快立法工作进程,会同有关部门推动《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条例》(草案)、《职业技能鉴定规定》等尽快出台。做好职业能力建设援疆援藏工作,做好国际交流合作和外事工作。
XX年教育工作要点
XX年我市教育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南平市和武夷山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强市战略,推进我市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市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率先崛起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教育工作要点
。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全面提高办学水平,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打好“双高普九”基础;努力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提升队伍素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试行农村远程教育,严格规范教育运作,树立教育良好形象,推进我市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二、坚持内涵发展,协调推进各类教育
1.深入贯彻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减少中小学辍学率,努力把我市基础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我市XX年迎接“双高普九”验收打好基矗
2.学前教育以管理促规范。幼儿入园率达84%以上,切实提高农村幼儿受教育率。严格幼儿园审批制度,完善评估考核机制,规范“双语”教学实验。深化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省级示范园的创建活动。
3.义务教育以改革重提高。小学适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在校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标准毕业生年龄的同龄人口按时毕业的比重达到95%以上;“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升初中比率达99%,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5%以上,辍学率控制在城镇控制在2%以下,农村控制在3%以下,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完成率达90%以上。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大贫困生和学困生的帮扶力度。洋庄、五夫探索试行九年一贯制办学方式。
4.高中教育以教研提质量。一中、二中高中招生数保持稳中有升,积极扩大实验中学的招生规模。高中阶段入学率争取达60%以上。启动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一中做好申报一级达标校准备工作,二中申报二级达标校,大力扶持实验中学发展。加强校际教学教研交流,切实提升高中教学质量。
5.职业教育以整合上规模。增加职业教育经专项经费,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等保障措施。积极推进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筹)建设,确保XX年秋季招生开学。探索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模式,做强做大职业教育规模。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专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发挥重点专业优势,扩大招生规模,抓好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和才艺展示活动。
6.成人教育以培训促服务。进一步提升成教服务“三农”能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年实用技术培训达1万人次以上。创新服务“三农”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办学差距
7.完善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畅通政府投入主渠道,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通过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多渠道融纳社会资金,用于校舍及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设施投入申报考核机制,强化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8.积极推进危房改造工程。完成岚谷中小教学楼、洋庄中小宿舍楼、下梅小学教学楼和上梅中小学生宿舍楼等4个危房改造项目工程,启动武夷中学教学楼、五夫中学学生宿舍、吴屯中学学生宿舍、星村黎源小学教学楼、岚谷中学教学楼、兴田城村小学教学楼等6个项目,建筑面积7230平方米,预算总投资507万元。
9.认真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加快一中实验楼和标准运动场建设步伐,一中高考考场安装电子监控设备,达到省颁标准。启动二中运动场和室内运动馆建设。加快茶场小学建设,完成征地30亩,按标准化小学动工新建。推进市区教育资源整合步伐,完成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筹)建设,城东中学迁入现旅游职业中专校址,城东小学迁入现城东中学校址。推出茶学院招商引资项目。
10.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启动农村中小学“四有”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村示范校建设,武夷中学、星村中学建设成为首批农村初级中学示范校。继续稳妥撤点并校,各乡(镇、街道)要办好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加强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完善生活设施,切实改善寄宿生生活条件。
11.加快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步伐。认真贯彻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创造条件,确保我市“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抓好校园网络建设、管理与使用,逐步实施“网上备课、网上教研、网上办公”。加大教育信息资源整合力度,推进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突出抓好农村中小学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建设,仪器设施要满足日常实验需要,基本满足初中教师网上备课需要。
四、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
12.深入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意识,突出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的精神,认真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研组建设,加大督导、检查和评估力度,提高管理实施水平,市政府督导室、教研室对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导、检查和评估。积极筹备高中课改,开展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召开提高教学质量座谈会,集思广议,共谋质量发展大计。建立中小学质量监控制度,采取随机抽考方式,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测评。
13.大力推进校本教研。创造性地抓好集体备课、集体教研,倡导“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引导教师对接教学实践,及时反思,扩大教研覆盖面。重点抓好立项课题的管理,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教研员对所负责的课题进行跟踪指导,以课题研究引领课改和教研工作的开展,适时召开课题研究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促进全市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化。
14.认真总结校本课程开发经验,突出地方特色。继续开发校本教材,逐步建立具有武夷山特色的地方课程体系,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探索,充分发挥城村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15.加强与实验区的校际联系、沟通,共享课改成果。积极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通过对话交流、协作、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为广大教师提供平台,实行共同成长。开展“课堂教学创新设计”和“优秀课例”评选活动,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继续开展“送课下乡”、“城乡联谊”、观摩研讨等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标杆”和“教学案例”。
16.完善教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计划
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评价机制,公平公正地对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发展性评价。完善“学生成长记录袋”,全面推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改进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办法,探索建立“常规、特色、评议”的考核评估新机制。建立总结表彰制度,对在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学校、教研组、个人予以表彰。建立教师奖励机制,从一中二中高中择校费里提取30%用于高考奖励。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7.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根据《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编办、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建立健全市、县(区)教育工委的实施意见》精神,成立武夷山市教育工委和武夷山市教育纪工委,加强和改进学校干部管理工作,完善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
18.努力提高教师道德素养。推进师德建设制度化,进一步健全落实师德评估机制,切实规范教师言行,树好师德形象。充分发挥“名师”效应,广泛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大力倡导“敬业奉献、勤业爱岗、乐业爱生、精业钻研、创业开拓”的精神,扎实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以庆祝教师节活动为契机,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加大师德师风查处力度,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19.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建立健全明确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将以提高学历层次为主的师资培训转向以提高创新能力为主的培训。深入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师资培训,全面开展高中起始年段教师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培训。加强青年教师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方法的培训。积极配合武夷学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继续办好艺术专业转岗培训班。
20.大力整合教师资源。开展小学新教师招聘工作,缓解中师毕业生的就业矛盾,充实小学教师队伍,改善小学教师结构。会同市编办、人事局重新核定中小学编制。继续实行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完善校长聘任制度,加强岗位管理。积极开展教师中级职称评审试点工作,重点抓好教师年度考核工作。制定新的教师进城选调政策,推行教师进城赛课制度,根据学校需求数量,实现一年一赛。出台优惠政策,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六、坚持育人为本,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21.积极拓展德育内容。充分发挥学校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主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把法制、安全、诚信、民族精神、公民道德、心理健康、时事、环保、科技、卫生与保舰计划生育与人口教育以及预防艾滋并禁毒教育等纳入德育整体计划之中,切实落实具体措施,不断提高中小学生文明行为素养。开展朱子文化进课堂和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评选文明小市民、创建文明学校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切实提高全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充分挖掘城村德育基地资源,拓展活动项目,丰富活动内容,把基地建设成为面向南平市乃至全省青少年的综合活动实践场所。加快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XX年初要投入使用,分批次组织学生到活动中心开展各项活动。
22.完善德育工作机制。继续加大德育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和评估力度。切实抓好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德育队伍建设,重视发挥团队及学生会的德育作用,深入推行班级德育集体负责制。全面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创建活动,探索符合法治原则的学校内部权利救济制度,切实保障师生的合法权利。加强校外活动基地建设和家长学校建设,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网络。
2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结合校情、学情贴紧生活,创造性地开展具体化、生活化、人文化的各类主题教育。进一步抓好校园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以校园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标语牌、班校报等为重点,大力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做好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积极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组织武夷山少儿艺术团参加各类演出活动,充分展示我市艺术教育成果。
24.强化“平安校园”建设。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安全基础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今年“平安校园”合格校要达到50%。做好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工作,提高师生法制意识。认真组织师生及学校各类从业人员学习安全知识和安全法规,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继续落实大型活动审批制度、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安全工作例行检查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等。正常开展学校预防传染并食品卫生、校舍、锅炉压力容器、消防等安全情况检查,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坚持学校安全定期排查和假期安全隐患巡查制度。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综治副校长的作用,做到人防、物防、技防并举,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25.积极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权利。在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免缴书本费基础上,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缴杂费政策,推进免教科书、免杂费的政策全面实施,加大对“两免一补”工作的督查。认真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完善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的助学制度,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启动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充分发挥各类慈善机构的作用,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捐资助学,多形式做好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
七、坚持依法治教,推进教育行风建设上新台阶
26.加强教育系统财务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力度。筹建教育核算分中心,加强对学校财务监督管理力度。健全财务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重大财务事项集体决策和审批制度,健全内部会计制约机制,认真落实《武夷山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加强校长离任审计。切实抓好各学校建设(修缮)工程物质采购和非经营性资产出租出让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着力提高校产维护管理水平,规范校产管理程序,及时做好校产的维修、保养工作。
27.全面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开通行风建设热线,聘请行风监督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接受监督,促进行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通报制度,通过民主评议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健全中小学校民主生活会,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管理、监督学校工作,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
28.加强中小学校收费管理。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关于中小学收费的有关精神,继续推行义务教育“一费制”收费办法,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免收借读费工作,认真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严禁年段和教师乱收费,扩大教育收费透明度,杜绝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29.继续完善监督机制。全面推行政务、校务公开,认真做好校务公开量化评估工作,坚持把群众关心的学校招生、人事改革、物品采购、财务收支和基建等热点问题全面公开;继续开展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评选活动,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工代会制度,主动接受广大教师和社会群众的监督。
30.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局机关定期组织学习,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充分发挥联络作用。强化服务意识,规范办事程序,切实依法行政,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努力做到精文简会,加强对各类培训、竞赛、评比的规范管理。树立教育服务师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
XX年我市教育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南平市和武夷山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强市战略,推进我市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市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率先崛起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全面提高办学水平,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打好“双高普九”基础;努力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提升队伍素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试行农村远程教育,严格规范教育运作,树立教育良好形象,推进我市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二、坚持内涵发展,协调推进各类教育
1.深入贯彻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减少中小学辍学率,努力把我市基础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我市XX年迎接“双高普九”验收打好基矗
2.学前教育以管理促规范。幼儿入园率达84%以上,切实提高农村幼儿受教育率。严格幼儿园审批制度,完善评估考核机制,规范“双语”教学实验。深化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省级示范园的创建活动。
3.义务教育以改革重提高。小学适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在校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标准毕业生年龄的同龄人口按时毕业的比重达到95%以上;“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升初中比率达99%,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5%以上,辍学率控制在城镇控制在2%以下,农村控制在3%以下,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完成率达90%以上。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大贫困生和学困生的帮扶力度。洋庄、五夫探索试行九年一贯制办学方式。
4.高中教育以教研提质量。一中、二中高中招生数保持稳中有升,积极扩大实验中学的招生规模。高中阶段入学率争取达60%以上。启动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一中做好申报一级达标校准备工作,二中申报二级达标校,大力扶持实验中学发展。加强校际教学教研交流,切实提升高中教学质量。
5.职业教育以整合上规模。增加职业教育经专项经费,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等保障措施。积极推进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筹)建设,确保XX年秋季招生开学。探索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模式,做强做大职业教育规模。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专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发挥重点专业优势,扩大招生规模,抓好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和才艺展示活动。
6.成人教育以培训促服务。进一步提升成教服务“三农”能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年实用技术培训达1万人次以上。创新服务“三农”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办学差距
7.完善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畅通政府投入主渠道,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通过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多渠道融纳社会资金,用于校舍及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设施投入申报考核机制,强化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8.积极推进危房改造工程。完成岚谷中小教学楼、洋庄中小宿舍楼、下梅小学教学楼和上梅中小学生宿舍楼等4个危房改造项目工程,启动武夷中学教学楼、五夫中学学生宿舍、吴屯中学学生宿舍、星村黎源小学教学楼、岚谷中学教学楼、兴田城村小学教学楼等6个项目,建筑面积7230平方米,预算总投资507万元。
9.认真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加快一中实验楼和标准运动场建设步伐,一中高考考场安装电子监控设备,达到省颁标准。启动二中运动场和室内运动馆建设。加快茶场小学建设,完成征地30亩,按标准化小学动工新建。推进市区教育资源整合步伐,完成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筹)建设,城东中学迁入现旅游职业中专校址,城东小学迁入现城东中学校址。推出茶学院招商引资项目。
10.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启动农村中小学“四有”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村示范校建设,武夷中学、星村中学建设成为首批农村初级中学示范校。继续稳妥撤点并校,各乡(镇、街道)要办好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加强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完善生活设施,切实改善寄宿生生活条件。
11.加快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步伐。认真贯彻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创造条件,确保我市“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抓好校园网络建设、管理与使用,逐步实施“网上备课、网上教研、网上办公”。加大教育信息资源整合力度,推进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突出抓好农村中小学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建设,仪器设施要满足日常实验需要,基本满足初中教师网上备课需要。
四、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
12.深入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意识,突出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的精神,认真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研组建设,加大督导、检查和评估力度,提高管理实施水平,市政府督导室、教研室对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导、检查和评估。积极筹备高中课改,开展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召开提高教学质量座谈会,集思广议,共谋质量发展大计。建立中小学质量监控制度,采取随机抽考方式,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测评。
13.大力推进校本教研。创造性地抓好集体备课、集体教研,倡导“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引导教师对接教学实践,及时反思,扩大教研覆盖面。重点抓好立项课题的管理,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教研员对所负责的课题进行跟踪指导,以课题研究引领课改和教研工作的开展,适时召开课题研究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促进全市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化。
14.认真总结校本课程开发经验,突出地方特色。继续开发校本教材,逐步建立具有武夷山特色的地方课程体系,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探索,充分发挥城村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15.加强与实验区的校际联系、沟通,共享课改成果。积极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通过对话交流、协作、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为广大教师提供平台,实行共同成长。开展“课堂教学创新设计”和“优秀课例”评选活动,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继续开展“送课下乡”、“城乡联谊”、观摩研讨等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标杆”和“教学案例”。
16.完善教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评价机制,公平公正地对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发展性评价。完善“学生成长记录袋”,全面推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改进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办法,探索建立“常规、特色、评议”的考核评估新机制。建立总结表彰制度,对在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学校、教研组、个人予以表彰。建立教师奖励机制,从一中二中高中择校费里提取30%用于高考奖励。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7.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根据《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编办、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建立健全市、县(区)教育工委的实施意见》精神,成立武夷山市教育工委和武夷山市教育纪工委,加强和改进学校干部管理工作,完善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
18.努力提高教师道德素养。推进师德建设制度化,进一步健全落实师德评估机制,切实规范教师言行,树好师德形象。充分发挥“名师”效应,广泛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大力倡导“敬业奉献、勤业爱岗、乐业爱生、精业钻研、创业开拓”的精神,扎实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以庆祝教师节活动为契机,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加大师德师风查处力度,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19.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建立健全明确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将以提高学历层次为主的师资培训转向以提高创新能力为主的培训。深入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师资培训,全面开展高中起始年段教师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培训。加强青年教师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方法的培训。积极配合武夷学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继续办好艺术专业转岗培训班。
20.大力整合教师资源。开展小学新教师招聘工作,缓解中师毕业生的就业矛盾,充实小学教师队伍,改善小学教师结构。会同市编办、人事局重新核定中小学编制。继续实行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完善校长聘任制度,加强岗位管理。积极开展教师中级职称评审试点工作,重点抓好教师年度考核工作。制定新的教师进城选调政策,推行教师进城赛课制度,根据学校需求数量,实现一年一赛。出台优惠政策,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六、坚持育人为本,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21.积极拓展德育内容。充分发挥学校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主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把法制、安全、诚信、民族精神、公民道德、心理健康、时事、环保、科技、卫生与保舰计划生育与人口教育以及预防艾滋并禁毒教育等纳入德育整体计划之中,切实落实具体措施,不断提高中小学生文明行为素养。开展朱子文化进课堂和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评选文明小市民、创建文明学校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切实提高全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充分挖掘城村德育基地资源,拓展活动项目,丰富活动内容,把基地建设成为面向南平市乃至全省青少年的综合活动实践场所。加快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XX年初要投入使用,分批次组织学生到活动中心开展各项活动。
22.完善德育工作机制。继续加大德育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和评估力度。切实抓好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德育队伍建设,重视发挥团队及学生会的德育作用,深入推行班级德育集体负责制。全面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创建活动,探索符合法治原则的学校内部权利救济制度,切实保障师生的合法权利。加强校外活动基地建设和家长学校建设,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网络。
2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结合校情、学情贴紧生活,创造性地开展具体化、生活化、人文化的各类主题教育。进一步抓好校园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以校园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标语牌、班校报等为重点,大力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做好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积极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组织武夷山少儿艺术团参加各类演出活动,充分展示我市艺术教育成果。
24.强化“平安校园”建设。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安全基础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今年“平安校园”合格校要达到50%。做好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工作,提高师生法制意识。认真组织师生及学校各类从业人员学习安全知识和安全法规,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继续落实大型活动审批制度、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安全工作例行检查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等。正常开展学校预防传染并食品卫生、校舍、锅炉压力容器、消防等安全情况检查,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坚持学校安全定期排查和假期安全隐患巡查制度。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综治副校长的作用,做到人防、物防、技防并举,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25.积极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权利。在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免缴书本费基础上,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缴杂费政策,推进免教科书、免杂费的政策全面实施,加大对“两免一补”工作的督查。认真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完善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的助学制度,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启动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充分发挥各类慈善机构的作用,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捐资助学,多形式做好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
七、坚持依法治教,推进教育行风建设上新台阶
26.加强教育系统财务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力度。筹建教育核算分中心,加强对学校财务监督管理力度。健全财务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重大财务事项集体决策和审批制度,健全内部会计制约机制,认真落实《武夷山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加强校长离任审计。切实抓好各学校建设(修缮)工程物质采购和非经营性资产出租出让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着力提高校产维护管理水平,规范校产管理程序,及时做好校产的维修、保养工作。
27.全面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开通行风建设热线,聘请行风监督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接受监督,促进行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通报制度,通过民主评议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健全中小学校民主生活会,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管理、监督学校工作,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
28.加强中小学校收费管理。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关于中小学收费的有关精神,继续推行义务教育“一费制”收费办法,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免收借读费工作,认真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严禁年段和教师乱收费,扩大教育收费透明度,杜绝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29.继续完善监督机制。全面推行政务、校务公开,认真做好校务公开量化评估工作,坚持把群众关心的学校招生、人事改革、物品采购、财务收支和基建等热点问题全面公开;继续开展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评选活动,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工代会制度,主动接受广大教师和社会群众的监督。
30.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局机关定期组织学习,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充分发挥联络作用。强化服务意识,规范办事程序,切实依法行政,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努力做到精文简会,加强对各类培训、竞赛、评比的规范管理。树立教育服务师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
2014—2015学年全县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突出抓好高考和中考复习、提升高效课堂、深化德育工作、推进教育信息化、强化师德建设、探索文化立校等重点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坚持以质量提升为重点,加强各类教育内涵建设
1.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加强对高中校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继续实行高中校长月汇报制度、目标责任管理制度。研修中心高中研修部进一步加强对高中校教学研究的业务指导和工作督查。
二是望都中学要加大优秀生的培养力度,调整文理结构,增大艺体生比例。
三是固店中学要强化艺体生文化课的学习,在提高艺体生的文化课成绩上求突破。
四是加强高三教学工作管理,科学安排复习方案,增强复习的实效性,通过分层教学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因材施教,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力争高考升学位次前移。
五是进一步夯实德育的常规工作,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团队的阵地作用和学生的主人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创建和谐校园。
2.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加大招生宣传、改革力度,完成市局下达的职教招生任务。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提高质量这个核心,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抓住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重要环节,以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为切入点,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
3.推进义务教育质量均衡。
一是小学层面强化乡域管理。充分发挥乡、镇总校规划制定、区域管理和业务指导的功能,建立乡域内小学之间观摩交流、研讨合作、资源共享等带动促进机制,加快乡内学校的优质、均衡发展步伐。
二是中学层面强化学校管理。二中、三中、实验学校要充分发挥规模优势,整合校内名优教师力量,利用校外多种资源,集中精力加强对中考复习、师德建设、德育工作、高效课堂、学校文化、安全管理等重点工作的研究探索,形成适合本校实际的中考复习方案,师德、德育和高效课堂模式,学校文化特色,打造市级名校。
4.突出学前教育特色。
(1)规范常规管理。
按照《**县幼儿园一日活动基本要求和行为细则》要求,科学、合理安排各时间段工作,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各乡镇总校在上学年户外活动现场会基础上,规范幼儿户外活动管理,抓实抓细抓出自己的模式。
(2)推广“知行合一”德育模式。
一是继续完善月主题德育课程。
二是扎实推进弟子规力行,建立日常规、周常规、月常规制度。
三是全面启动经典诵读活动,利用午餐前、午睡后或上午入园前、下午入园前等边角余料时间开展诵读活动,每次诵读时间在15分钟以上,并与经典诵读比赛、演出等活动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坚持推进。
四是探讨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利用、开发当地资源,构建实施德育课程。
5.抓好民办教育规范。
以年检为抓手,加强民办学校日常管理,及时消除学校管理存在的各项漏洞,维护学校举办者、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利,提升民办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6.坚持特殊教育提升。
以服务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视力障碍学生为己任,全面开展文化知识、康复训练、心理矫正、职业培训、就业指导五项教育活动,构建 “以集中办学为主,随班就读为辅”的特教发展格局,不断提高特教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二、坚持以“德学合一”为重点,提升高效课堂建设
高效课堂建设从模式层面向课堂内涵提升,探索和打造“德学合一”课堂,落实三维目标。
1.建设好县、乡、校三级骨干教师团队,以点带面,辐射引领全县教师。
2.开展好研训活动。各乡校要开展“四个一”活动:一是进行一次多种形式的全员培训会;二是开展课堂大赛活动,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提高;三是举行一次高效课堂建设专题展示交流会;四是总结成果出特色,如:校刊校报、优秀导学案集、优秀课例集、优秀教学反思集、教育叙事集、课堂教学方法等。通过活动提升教师课改能力,积累优质资源,促进高效课堂建设。
3.不断总结交流,坚持“推进会”制度。各乡校以“月推进会”为主要形式,进一步推动高效课堂建设。研修中心深入视导,发现典型,总结做法,举办县域层面的高效课堂建设现场会,搭建交流平台,实现经验共享,共同进步。
4.坚持边探索、边总结、边推进、边提高的原则,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高校课堂建设。
三、推广“知行合一”德育模式,深化德育工作
深化学校德育工作,在“新八德”的基础上,向纵深推进,由“新八德”理论层面,向行为格式转型,由认知层面向行为养成转型,全面
推进“知行合一”德育格式,强化以下“四个环节”:
1.明理。通过主题班会、周会、思想品德或政治课堂等课程对学生进行明理教育,使学生通过课堂教育受到感化,转变思想、转变观念、由认知到认同,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的人生志向。
2.力行。继续完善日常规、周常规、月常规制度,通过力行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品质。
3.强化。继续开展好月主题德育活动,扎实推进班级自主管理,有效开展值日班长、值周班长制度,在明理、力行的基础上对学生思想行为进行强化,逐步由他律转向自律,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和自主发展。
4.深化。全面开展班级“家”文化建设。开展“我爱我家”等班级文化活动,建设富有自己特色的班级家庭。
四、建立健全机制,强化师德建设
(一)推进“知行合一”。
将师德建设从教师“八德”的内容、概念、口号等表层性工作向教师的自我修炼、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行动层面推进,推行“知行合一”四环节师德建设模式。
1.明理。开设师德讲堂,通过师德讲堂,点亮道德明灯,使教师“明理”,传播教育正能量,唤醒教师生命自觉,增强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县域层面,要不断扩大县级师德宣讲团队伍,继续深入各基层校进行宣讲;同时要加大对乡校师德讲堂开展情况的督查力度。从乡校层面,要继续完善各级师德讲堂制度,坚持“三固定”,即固定时间、固定内容、固定要求,以优秀教师宣讲、观看光盘、交流分享等形式,组织教师统一活动,学习传统文化、职业规范等,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2.力行。建立日常规(每日一诵,每日一礼,每日一行)、周常规(每周一学习,每周一总结,每周一反思)、月常规(每月一主题,每月一讲堂,每月一评比)制度,促进教师自我修炼、自我养成、自我提高。
3.强化。各学校建设好师德教育教师团队,根据本校实际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师德活动,对明理、力行进行强化,促进教师对职业道德深层次的理解,激励教师立志、坚守。
4.深化。以亲情培植为重点建设“家”文化。各学校要深入学习传统文化,淡化制度约束,强化亲情感染,借助文化力量,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一种和谐、友爱、团结、向上、进取的“家”文化,让学校变成一个大家庭,通过亲情将老师们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师德修养。
(二)建立健全各种机制。
贯彻落实《**县教育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意见》,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在师德建设中的责任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以教育打基础、宣传营氛围、考核监督促自律、奖惩正风气。突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养成性,坚持将师德宣传常态化,把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严格奖惩制度,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后果严重、影响恶劣者予以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五、加强中考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1.进一步强化中考责任目标,完善奖励措施,加强对中考备考的监控,落实备考措施。学校要做好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试等过程性质量监测的质量分析、学情分析,发挥质量过程监控和中考命题研究的作用。加强“分层推进,分类指导”,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使各学科得到均衡发展。
2.加强团队合作,扎实开展校本研训。要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加强集体教研,开展听评课活动,建立“同行既合作伙伴”的现代竞争观,在竞争中同进步、在合作中共发展。
3.抓细节、重过程,求实效。推行全面管理、全员管理,努力构建“年级-班级-学生”的质量管理系统,强化“三个核心”,落实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制,将质量指标细化分解到年级、班级和教师:即强化以年级组长(或学校承包领导)为核心的包年级制,实行年级负责制;强化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包班级制,在班级管理精细化上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增长点;强化以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学科教师为核心的包学科制,充分发挥备课组长的业务核心作用,统筹学科教学。
4.群策群力,提高毕业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一把手要加强与研修员的沟通与联系,要深入课堂听课,查阅教师备课,与研修员、一线教师一起,共同分析研究初三学情,制定措施,调整策略,优化教学,为中考教学把脉导航。
六.加强学校管理,提升办学效益
1.探索“家”文化管理。
一是弘扬团队精神,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友爱同事活动,建设优秀团队。
二是修订校规、校训,构建共同愿景。
三是建立活动机制,培植亲情文化。
2.建立学校管理“三平台”机制。
一是教育局建立学校管理工作推进平台,每年定期召开学校管理现场推进会,阶段性地小结、交流和展示学校管理工作。
二是总校建立月度工作汇总平台,每月底总校召开月度关注汇报会,小学校长、幼儿园长向总校汇报月度工作执行情况,建立月度工作台帐(校园月度工作完成情况、总校校长或总校其他成员的点评记录)。
三是建立学校管理工作区域研讨平台,定期召开跨乡镇的学校管理座谈会。
七、深入推进六个信息化建设,服务重点工作
一是继续以“三通两平台”(三通: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两平台: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数字化管理平台。)为重点,深入推进,全面提高六个信息化建设,服务重点工作。
二是积极开发本地教学资源,加强优质资源库建设。集中开发音乐、美术、英语等短缺课程,加快优质资源共享。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新八德”教育的实施模式,打通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网络联系通道,形成教育合力。
三是积极探索与推进同步课堂工程。探索“异地同堂上课,优质资源共享的”工作策略,创建“课堂教学同堂化、管理督导常态化、教学评估一体化”的新模式,提升全县薄弱乡校、薄弱学科的教学质量。
2 0 1 6 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健全法治为可靠保障、以加强党的领导为坚强保证,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其中, 对基础教育领域做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全面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包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学风建设、加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第二, 始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包括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第三, 坚持改革创新, 不断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动力活力。包括制订实施教育“十三五”规划、推进民办教育分类改革、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着力提高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教育督导、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第四, 坚持协调发展, 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包括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推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全面部署深化课程改革。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对深化课程改革作出具体部署,启动落实课程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加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设。推动各地适应统筹改革的需要,健全和完善课程教材工作领导机构。
2.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研究提出大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新时期立德树人的目标细化,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研究制定普通高中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3.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工作。启动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充实到课程标准当中。坚持普通高中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结构,打好学生共同基础,满足个性发展需要。
4.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学改革。组织开展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建立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省域教学成果评选活动。建立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集聚和培育专业团队,进行长期研究。推动各地加强教研机构建设,改革教研机制,创新教研方式,加强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与指导。
二、推进中小学考试评价改革,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5.推进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根据教育部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台《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启动有关改革试点工作,会同有关司局,促进建立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6.深化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指导各地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进改革实验区工作,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研究制定评价改革实施指南,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委托专业机构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7.部署推进中考改革工作。研究印发《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进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办法,改变单纯以学生学科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招生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
三、加强教材建设、规范教材管理,
提高教材质量水平
8.做好中小学教材编写、修订和审定工作。完成义务教育现行三科教材修订和审定工作,完成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三科新教材编写、审定工作,确保2014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学生开始使用三科新教材。组织开展小学书法教材评审工作,保证2014年秋季学期起始年级学生使用国家审定的小学书法教材。做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修订准备工作。
9.严格规范中小学教材、教辅材料管理。印发《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明确教材选用机构、选用程序,选用工作监督和对违规行为处理等,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修订《中小学教材审定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强化教材编写、审定、修订、使用工作的规范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完成《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修订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教辅材料的监管。
四、扩总量调结构、建机制强保障,
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
10.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各地按照扩资源与建机制的原则,提高城乡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覆盖面,建立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与运行保障机制,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指导各地做好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召开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总结暨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对实施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进行全面部署。
11.继续实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加大对困难地区、困难群体和薄弱环节的扶持力度,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根据新阶段新任务,引导各地建立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
12.加强幼儿园规范化管理。出台《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标准》,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做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建设和应用,引导地方充分利用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幼儿园办园行为的动态监管。建立幼儿园基本信息公示制度,实现幼儿园办园行为和保教质量等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13.深化幼儿园保育教育改革。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跟踪调研各地做法和经验。办好第三届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五、健全保障机制、完善教育体系,
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
14.启动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印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召开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特殊教育工作进行部署。
15.指导各地制订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指导各省(区、市)结合本地特殊教育实际,制订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对各省(区、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第一年实施情况进行抽查。
16.实施特殊教育两大重点项目。继续实施特殊教育改善办学条件项目,加大对承担随班就读学生较多的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薄弱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支持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师范专业建设、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校特殊教育学院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试点建设工作。
17.推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修订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研究制定三类特殊教育学校教材编写方案。推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制定。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六、制定政策措施、扶持薄弱地区,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18.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意见》。系统设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总体目标、主要指标和政策措施,整体部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建立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
19.研究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普及水平。
20.大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指导和支持地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强高中学校特色建设和学生发展指导。总结推广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经验。
七、加强资源建设、促进交流应用,
进一步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
21.加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和教学应用。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工作,逐步建设完成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与新版教材相配套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提供更多适用、实用、好用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搭建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应用平台,挖掘典型案例,促进经验交流。制定出台《中小学教学信息化指导纲要》,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落到实处,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2.巩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加快多版本数字教育资源的征集和开发,为教学点配送更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保证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的课程,帮助边远、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组织教学点开展教学管理方法经验交流,促进教学点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工作要点】推荐阅读:
市教育局2010年教育工作要点01-07
教育科工作要点解析06-02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12-19
2007年教育督导工作要点06-07
7号远程教育工作要点07-26
乡镇2014年远程教育工作要点10-06
2022年教育局纪检监察工作要点06-19
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汇报06-22
职业教育中心工作汇报材料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