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精选8篇)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 篇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县教体局十分重视流动人口子女和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入学问题,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积极做好农民工子女入学工作。

一、坚持政策,确保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纳入我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和重要工作内容,坚持“由流入地政府负责、公办学校接纳为主”的原则,对所有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采取就近入学的制度,农民工子女到公办中小学就读,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按照流入地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向住所附近中小学或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学校同意或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就读学校后,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办理入学手续。我校实行农民工子女登记制度和就学跟踪检查制度(农民工领就业登记证时登记有无适龄子女读书情况),协同劳动就业保障部门、公安部门,建立衔接管理和联系制度,确保农民工子女进城有书读。

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农民工子女教育资源。

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加强对以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为主的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扶持和管理。

三、爱心帮扶,农民工子女入学享受同城待遇。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 篇2

一、研究设计

(一) 研究预期

本研究将利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生活调查问卷中的学生家长问卷及班主任访谈所获得的数据, 描述分析本次研究中学生家长以及班主任对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基本情况, 了解甘肃省部分地区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分析问题造成的主要原因, 进而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解决其入学问题, 在政策制定层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 客观地收集被调查者对于当前其所在甘肃省部分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状况的基本情况及看法, 并通过统计分析, 以期较为客观清晰地呈现甘肃省部分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研究样本

为了全面了解甘肃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整体状况, 在87个市县区按照要求上报了汇报材料、统计数据后, 研究小组认真阅读了每个区的汇报材料, 特别是地方政策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数据, 然后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分布, 确定了兰州城关区、白银区、麦积区等地区的部分中小学作为本次调查的学校。在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帮助下, 研究小组分别对313位班主任以及1263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进行了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以及问卷回收率均在允许统计分析的合理范围, 故本次样本收集的数据是有效的。

二、数据分析

相比居住在城市中的儿童,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入学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和问题。在城市提供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 处于社会底层的进城务工人员也就很难让自己的子女享受与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资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 研究发现造成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困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 户口问题

中国城乡户口“坚冰”始于1953年, 当时为了减少城市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 保障城市经济发展, 国家开始制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1958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这部法律在当时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但同时也形成了一堵无形的墙, 使城乡之间泾渭分明, 公民的迁徙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户籍制度是流动人口问题的根本枷锁。[1]户籍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它造成了流动人口接受教育的不平等。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关键是从社会认识上进行更新, 并从根本上改变因我国包括户籍、就业、土地、教育、福利等制度和政策而造成的等级歧视心态。在这次调查中, 有近一半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认为, 孩子在兰州上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没有城市户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参加“中考”和“高考”, 如果没有城市户口, 必须要回户口所在地报名考试, 非常麻烦, 同时也加大了流动人口的经济负担。在对1263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调查后发现, 有604人, 即47.8%的流动人口仍然没有城市户口 (如表1所示) 。

(二) 学籍问题

学籍是管理学生的重要手段, 过于频繁的流动会加大学生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在被调查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数8475人中, 一年级开学就报到且有学籍的为4733人, 占55.8%, 从一年级开始就借读的 (无学籍) 为2172人, 占25.6%, 中途转学籍的 (有学籍) 896人, 占10.6%, 而中途转来借读的 (无学籍) 674人, 占8.0%。由此可见, 无学籍的为2846人, 占33.6%, 有学籍的为66.4%。中途转学、中途借读的占有一定的比例。进城务工流动人口工作的特点决定其具有不稳定性, 许多进城务工人员随着就业和居所的变化, 为就近入学, 其子女就读的学校也跟着改变。在这次调查的1263个家庭中, 转学1次的为243人, 占19.2%, 转学2次的为65人, 占5.1%, 转学3次以上的23人, 占1.8%。

(三) 转学途径问题

频繁转学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最大的特点之一, 在访谈麦积区某小学的校长时, 她说:“有些随迁子女没有转学证, 学校也就收了, 但他们走时一般也不开转学证, 说走就走了, 流动性达到10%左右。”家长要求过高, 想让孩子去更好的学校。在这次调查中专门对流动人口是如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想去的学校的做了统计, 走官方渠道的只有273人, 占21.6%, 而托熟人直接给学校交赞助费的最多, 为817人, 占64.7%。相对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甚至直接找校长交钱上学。这种方式尽管是违规的, 但还是有不少家长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顺利转学 (如表2所示) 。

在对1263个家庭对“获取上学信息的途径”调查时, 有894人, 即70.8%是通过朋友介绍而得到的上学信息 (如表3所示)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宣传和动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力度应当加强。

转学的原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来到大城市有多种原因, 在这次调查中列出了常见的四种原因, 让孩子留在身边便于照顾和城市教学质量高的比例最高, 分别为39.3%、37.4%, 说明流动人口非常看中所在城市的教育质量 (如表4所示) 。

本次调查专门了解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对大都市的态度, 在调查的1263位家长中, 有538人, 即占42.6%的人认为都市生活很好;有519人, 即占41.1%的人认为较好;认为一般的为173人, 占13.7%;认为没有农村好的只有33人, 占2.6%。为了调查家长的态度, 本次调查又问到“你喜欢都市生活吗?”回答喜欢和很喜欢的, 占到了84.0%, 而不喜欢的只占4.4% (如表5所示) 。

转学到流入地求学的年级分布。调查发现, 小学一、二、三年级转学到流入地求学的最多, 这种转学现象符合教育规律, 年级越高, 转学后越难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进度 (如表6所示) 。

(四) 择校问题

择校在城市学生中表现特别明显, 为了上一所好的小学、初中或高中, 家长会不惜一切代价, 动用社会的各种关系, 应该说这是一种“奢侈”的愿望, 这种要求是随生活条件的改善而逐步提高的。在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做调查时, 研究发现72.9%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上重点中学, 而只有50人, 占4.0%的希望上私立学校。这次调查还发现, 只有69人, 仅占5.5%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政府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专门修建的学校就学。很多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融入到城市孩子当中。这种趋从心理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城入学造成了一定困难 (如表7所示) 。

(五) 上学费用问题

国家从2008年秋季起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学生的学杂费, 但是仍有其他方面的费用需要学生家长支付。在这次调查中, 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向学校的交费情况向班主任进行了询问, 发现在涉及的6016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按要求交费的为4788人, 占79.6%;只有860人, 即占14.3%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 学校减免了他们的费用 (如表8所示) 。同时, 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有93.3%的家长回答能按要求及时交费, 而始终拖欠学校各种费用的占0.1%, 在问到“学校是否减免各种费用”时, 只有2.5%的家长回答学校给他们减免了各种费用 (如表8所示) , 比班主任回答的比例低很多, 这是由于双方的视角和立场不同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里创业艰难、收入低, 这样肯定影响到他们正常支付孩子学习的各种费用。

调查还发现, 孩子在公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觉得目前孩子的学费负担可以承受、没感觉或负担不重的家长比例很高, 但孩子在民办初中和民办中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则认为负担过重。有些学校对“四证”不全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仍旧在收取借读费。而家长也有自己的难处, 他们也想持“四证”领孩子上学, 但是“四证”办起来很困难, 例如办理暂住证、婚育证、卫生证等都要收费。虽然独生子女不收费, 但是要到流出地办理“四证”, 来回的路费开销也很大。在研究人员访谈中, 大部分校长认为, 必须持“四证”, 否则没办法管理。

三、建议与启示

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他们的子女在城市安心读书创造条件是各级政府的责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大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并将越来越大, 各级政府必须从资金上予以保证, 政策上予以扶持, 为他们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 建立有利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的学籍管理机制

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的特点决定其具有不稳定性, 流动性大。为了就近入学, 子女也随着父母的“迁徙”而改变就读的学校。中途转学、中途借读的现象很多, 学生流动性大, 给学校的学籍管理造成极大的困难和不便。建议甘肃省教育厅按照2007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要求, 参照其他省如安徽省的成功经验, 尽快制定《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学籍档案管理网络系统, 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情况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动向、流动态势。实行中小学学籍信息化管理, 对基础教育阶段行政管理决策和社会服务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规范中小学校招生秩序和办学行为, 而且可以掌握每年新生入学报到率和注册情况, 为国家制定年度招生计划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使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责任明确、工作便捷、管理高效。

(二) 加大城市公办学校校舍、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建设

甘肃省属不发达省份, 经济发展薄弱, 兰州市是省会城市, 经济发展相对较好, 对教育的投入尽管实现了“三个增长”, 教育基础设施、教学设施、教育教学设备刚刚满足需求, 但因为接受大量流动儿童, 学校校舍、教育教学设备出现短缺、紧张状况。在访谈城关区某校长时, 他谈到:“学校在城中心, 学校2001年在校生数为800名学生, 2008年在校生数为1432名学生, 在校生数大幅增加, 主要是外来人口。每个教室占53.5平方米, 现在的班额在60~63人之间, 按每班60人计算, 每名学生在教室大约只有0.9平方米的活动面积;在校生数逐年大幅激增, 使得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图书等极其紧张, 每到下课、放学时间, 值周教师必须守在楼梯口维持秩序, 一旦拥挤, 楼梯就有挤踏的可能, 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事情。”兰州市城区应尽快按照学校现有规模规划学校校舍建设, 添置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 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

(三) 政府设立专项资金, 建立相关救助机制

根据国家与甘肃省有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政策, 不再收取借读费, 学校的教育成本费用大幅度增加, 城区教育部门和学校经费支出压力增大, 筹措办学经费的困难越来越大。政府按预算应该给学校拨付的经费也不能及时到位, 使学校经费更加紧张。七里河区某校长说:“学校经费紧张, 维持困难。国家是否考虑设助学金或给学校拨专款救助家庭贫困孩子。”为此,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省政府建立教育专项资金, 对接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学校给予专项补助, 其结构应考虑征地费、建设费、教材费、课桌费、电教费、教师人员经费等总和所需; (2) 在地 (市) 级财政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 用于改善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数较多学校的办学条件, 以充分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 (3) 在确保办学经费落实的前提下, 要加大宣传力度, 建立扶持贫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积极性。

(四) 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新建中小学

在城市化过程中, 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 城市学校生源急剧膨胀, 特别是在城市住宅楼开发过程中, 一定要考虑其服务半径内的中小学规划建设。为此, 建议省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 充分考虑未来几年、几十年的生源数, 留出学校用地, 科学布局中小学, 保证每个社区的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而且在新建学校时, 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配备都应和城市中心中小学的标准一样高。同时, 必须规范开发商承担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责任的具体政策, 统一标准。

(五) 鼓励广大教师积极从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

目前, 中小学教师都愿意带“好学生”, 只是因为他们“好教”, 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 教师普遍认为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为了鼓励广大教师从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 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评优树模”、晋升职务和核定教学工作量方面对承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教师给予更多的照顾。

摘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是近年来各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点。有研究者对甘肃省部分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父母以及中小学校长进行调查, 发现户口、学籍、转学途径、择校、上学费用问题是造成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困难,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浅谈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篇3

关键词:流动人口;教育问题;解决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所有适龄儿童都应接受义务教育”,流动人口的子女理应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流动人口的子女却无法享受到同等的义务教育权利。目前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能够处理和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子女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问题,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各级政府必须群策群力,深化改革,真正解决这一社会性难题。我们必须多措并举,形成合力,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切实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提供有效的服务。

一、流入地区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进一步明确“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流入地区政府的责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是流入地政府的责任,这是首先应当明确的。同时,义务教育体制也应该得到相应的调整,建立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的有关制度,只有现行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体制双方面同时改革才能根本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问题。

二、加强配置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满足流动人口子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降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成本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是社会公共服务产品。政府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政策已经越来越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当前,应逐步打破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弱化和消除户口被赋予的教育附加功能。在政府教育产品生产不足的情况下,开放一部分教育资源和领域,让社会力量分担一部分教育资源短缺的压力,并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设施,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有质量的教育服务,为公民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产品。同时,农村部分教育资源空置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资源不足的现象并存,城市政府应科学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兼顾,长远规划,防止教育资源的短缺和闲置,重视和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权益。通过配置城市义务教育资源供给,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尽可能满足他们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从而进一步强调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与强制性原则。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与不均衡,行政命令与实践还存在一些差距,使流动儿童就学问题仍然难以完全解决。

三、构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提高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质量,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健康发展

国家教委和全国妇联颁布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明确规定了父母作为教育者所应履行的角色职责,然而不少流动人口子女的父母对自身的教育职责缺乏清晰的认知。不少家长表示原来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学校开展家校互动活动之后,开始明确了自身作为教育者的角色。由此可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中,家庭教育问题无疑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却又不能被忽视的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无疑是最为关键和基础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在人口流动中家庭取代个体成员而成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发轫,还因为家庭是流动人口子女城市化的初始环境,提供了子女进入城市后的社会化基础条件。家长应在各方面尽到一个合格家长的责任,不能因为工作劳动时间、自身职业和经济收入等因素就极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认为孩子在学校里有教师的管教就万事太平了。在家庭教育中要加强家长与孩子特别是流动子女的沟通,多给孩子温暖和关爱,孩子开心了,家长也放心了。学校开展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改善学生的学业成绩,追求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通过学校近年来的各种案例不难发现,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中有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价值导向。我认为学校面对特殊群体要给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健康的心态,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新时期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应从多个角度关心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使党的十八大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部署精神渗透在我们日常的实践中,践行自己的价值观,实现我们的中国梦的同时传递正能量,浇灌培养下一代,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献出微薄之力。

基金项目:本文参与2013年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静宁县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批准号:GS[2013]GHB1208。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 篇4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来务工人员与日俱增,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已日益成为黄岩社会事业发展的难点。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企业老板等方方面面的建议意见。并赴外地察取经,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外来务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区政府曾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研究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切实承担起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重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开辟各种渠道,以全是制公办学校随班就读为主,同时规范管理以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社会力量办学,扩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各中小学把接收外来务工人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外来务工子女与当地子女混合编班,统一施教,镇东小学还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状况进行调查,提出教育对策措施,促进外来务工子女在我区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如今年东浦中学安徽籍初三学生李波中考成绩717分,他回老家中考得了状元。

据统计,目前我区外来务工人员约为xx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xx%,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少年儿童xx 人,主要分布在城区、澄江、枫水、江口、高桥等地,其中公办学校接纳xx人(小学xx人,初中xx人),占 xx%,占我区公办学校学生总数的 xx%;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在校生 xx人,占总数的xx %。随着我区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壮大,前来我区参加经济建设的外来人口也将不断增加,因此,全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的学龄儿童也将保持一种增长的状态,据调查统计,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本地生源增长只有 %,而外来生源增长 %。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我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学位将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紧张的状态。主要原因是:一是现有公办学校原设计规模过小,小学少的只有12个班级,多的也不超过 个班级。二是现有学校布局不尽合理。三是城区房地产开发过快,而学校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与适龄学童的增长不协调,导致学位紧张。外来人口的增长,在推动我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也给我区的基础教育带来了不少困难与问题。一是增加了公办学校解决学位的压力。在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公办学校因各方面的压力,不得不超出学校原有的设计规模,扩大班额数来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使学校超负荷运转。如东城镇东小学原设计规模为12班,由于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不得不扩大到15班,且平均每班68—70人。二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外来务工子女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家长文化素质较差,家庭教育相对薄弱,此类学生的思想品质,纪律表现和学习积极性都不如本地学生。而且受家庭学习、生活条件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此外因班额人数的增加,一方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课堂教学,因此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办学经费不足。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办学经费主要由办学单位承担。按现行的收费规定,外来务工子女的借读费小学收取xx元(含杂费),初中收取600元(含杂费),并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实行了主动减免政策,这些收费根本无法支付代课教师的工资以及学校的办公经费。

二、我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区在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上做了一些工作,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应该十分清醒地看到,我区在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与问题。

1、思想认识有待统一。教育内部的认识还未达到创造条件开放所有学校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程度。教育外部就如何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氛围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外来务工人员由于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家庭状况的不同,怕子女在心理上受歧视,不愿送子女到当地公办学校上学的家长不同程度存在。

2、监管机制有待完善。政府有关部门,如公安、劳动、教育行政部门尚未建立统一的监管机制,对流动人口及子女的总体情况缺乏了解,缺乏研究。特别是存在为数不少的流动人员,他们结构复杂,居住分散,来去自由,有关部门更是难以把握他们的行踪。即使进入政府监管的流动人员,有关部门也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源和信息传递渠道。

3、经费投入急需加强。近年来,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增长不足,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投入几乎为零,没有列入财政预算,没有安排专项经费。对吸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公办学校的建设在政策和经费上的扶持力度不大,解决他们的教师编制困难。区、镇两级政府及其它职能部门缺少对民办教育的扶持。一些地方校网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且出现被擅自侵占的现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减损。

4、管理尚需规范。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是个新生事物,缺乏规范的日常管理。特别是保障每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和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对出现的非法办学行为是“堵”还是“疏”,显得手足无措,有些慌乱。个别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十分简陋,通风采光不足,场地阴暗潮湿,缺乏安全意识,安全隐患很大。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短期行为、急功近利的思想十分明显,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考虑的不多。这些学校尚未建立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没有规范的学生花名册,只有学生及其家庭简况的临时记录单。

三、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对策措施

针对我区在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并结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特点,根据调研情况,特提出如下对策:

1、提高认识,高度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一是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是流入地政府责任。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不是一种恩赐,不是一种额外负担,也不是可做可不做的工作,而是流入地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经之路。经济建设需要各个层次的人才,留住孩子,就可以留住人才,留住人才就可以有利于我们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只有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才能使他们免除后顾之忧,以更大的热忱投身黄岩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区建设。同时外来务工人员也是直接或间接的纳税人,他们不但应当得到与城里纳税人同等的待遇,而且作为弱势群体还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他们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必须得到维护。三是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程。如果我区流动人口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法入学受教育,散落在社会上,不但给家庭带来问题,也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如果让他们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受教育,就能化不稳定因素为稳定因素和进步因素。四是区政府要尽快出台《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的有关办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必须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早日出台有关办法,明确有关政策界限和操作方法,在制度上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是关系到黄岩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大事,应该把这项工作提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来认识,提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同时把它视为更高层面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适应入世新形势,尽快实现基础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2、齐抓共管,积极探索符合外来务人员子女教育特点的管理办法或模式。要切实整合各方面力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群体的合法权益,依法确保其子女按时入学。教育行政

部门和学校要主动与公安、税务、工商、消防等有关部门和地方派出所、居委会联系,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全面调查摸底,弄清实际情况,使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化、有序化、法制化。首先,要对外来流动人口实行暂住证制度,由公安部门登记注册,建立完备的流动人员信息资源库。其次,各街道、乡镇要定期对辖区内所有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掌握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变动情况。第三,举办民工子弟学校,除了对举办者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外,对办学条件要提出明确要求。简易学校的设施条件可以酌情放宽。必须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并按规定选用教材,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学生食宿或车辆接送的,必须经当地县级以上卫生、消防、公安、交通等部门审批,并提供有效证明。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个具有“文化亲和力”的环境中成长,普遍希望到“自己的学校”去读书,以求得文化上的认同和精神上的平等。同时公办学校由于学额、经费等各方面原因,不能全部接纳外来民工子女,因此目前各类民办民工子女学校有生存的空间。应当说,民工子女学校这种教育形式,倾注了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构筑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空间。这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的管理范畴,并在教学研究、质量考核、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强指导,提高此类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确保流动人口子女得到良好的义务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年审制度,逐步完善对此类学校(班)的管理和监督,帮助他们规范办学行为。第四,对完全不具备办学条件,并未经批准的非法办学点,要坚决取缔。在取缔过程中,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及时妥善地安置、分流学生,以避免产生新的社会问题。第五是对学籍实行动态管理。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只要班级有学额”、“只要符合入学条件”,允许随时插班;“只要有正当理由”,允许随时转学。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单独建立学籍档案,入学时先建临时学籍,另外造册,学生转学时,学校出具证明并可由学生带走学籍,学生学业期满,学校可根据其毕业成绩,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

3、广开渠道,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法定的义务教育。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区政府应统筹协调、整体规划,采取多种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开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绿色通道”。一是“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不能变,即“主渠道”是鼓励公办学校接纳民工子女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有责任为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提供服务。要进一步挖掘公办学校的潜力,尽量安排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对外来务工子女入学要切实负起责任,要确定本地专门招收外来务工子女的学校。对在我区居往达三年以上的,凭暂住证、户口簿、计划生育出生证明、务工合同,实行市民待遇,免收借读费,外来务工子女想择校的,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可采取混合编班,或专门办民工子女班,积极鼓励优质学校举办以民工子女为对象的分校。二是可以将城区城镇薄弱学校改造、学校布局调整中部分闲置校舍、设施或经布局调整空余的学校,提供给专门招收民工子女的学校使用。三是要适度发展专门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民办学校,即以“民办”学校为补充。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适度发动社会力量举办民工子弟学校。允许异地教育行政部门、其他社会力量以跟踪办学等方式依法举办专门招收民工子女的学校(班),但必须经当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申办民工子女学校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但民办民工子弟学校要想短期内达到公办学校的水平是很困难的。我们首先要解决有的问题,再解决好的问题,特别是对东城、西城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较多,举办好的学校暂时有困难的地方,可以鼓励民间举办一些基本符合办学条件的民工子弟学校,这些学校可以采取民间办学,也可以采取国有民办、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等办学形式,这样就可以减轻政府的办学压力。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对这些学校要加强监管,防止出现安全、食品卫生等事故或举办者携款逃逸事件的发生。

4、大力扶持,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经费投入问题。一是要增加政府的投入,这是第一渠道。目前,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投入是不够的,没有列入议

事日程,没有专项经费。所以要增加对公办民工子弟学校的投入,还要对公办民工子弟学校实行奖励,以奖代补。二是允许民办民工子弟校按一定的成本收费,实行备案制。三是公办学校中对不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可按规定分学期收取一定的借读费,但是对家庭困难的学生也要主动实行减免。可试行“教育券”制度,即委托某个机构(如户籍管理部门)向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发放一定面值的“教育券”,民工子弟学校可凭收取的“教育券”向有关部门领取等值的专款补充办学经费。“教育券”的经费来源可采用政府财政拨一点、外来人员出一点、用人单位筹一点的办法解决。四是要从机制上做文章。整所学校为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或以民工子女为主的公办学校,可积极采取改制的办法,按照国有民办或民办公助的形式来搞活学校的管理。五是要提倡社会的捐资办学。大力提倡机关、企事业、社会及公民个人向民工子女学校捐资助学。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 篇5

在中国,习惯上被称之为农民工的人群无非是离开户籍所在地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具

有特指意义。一般来讲,在学术研究中农民工与农民工是同一概念,都指户籍在农村的进城 务工人员。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农民工的数量1995 年为

1.2 亿(12707.3 万),2000 年为1.5 亿(15164.6 万),2005 年为2 亿(20411.8 万人),其规模已

经超过2 个亿。①与此同时,日趋突出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大 心病。由于经济、教育、户籍政策等问题,农民工子女体验到较为强烈的自卑感和不公平感; 由于遭遇歧视性待遇,他们身份认同等问题较为严重。而从年龄结构来看,农民工子女以初 中和小学生为主。这一时期正是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如果因为家 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模式不当和关爱的缺失,势必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青少年社会化造 成不良后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存状况如何? 他们对自身、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有怎 样的认知? 这是农民工研究所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重点考察在广东省打工的农民工 未成年子女,纳入本研究的未成年子女年龄主要限于9 岁—18 岁。问卷调查在广州、深圳、东莞、韶关、潮州等地开展,共发放问卷3000 份,经过筛选的有效问卷数为2313 份,回收有 效率为77.1%。其中男性占55.6%,女性占44.4%。

接受调查的农民工子女平均年龄为13.77 岁,众数为14 岁,均值标准差为0.086。这些农 农民工子女生存状况及发展问题

◎钟一彪

摘要: 本文立足于农民工子女自身的切身感受,从农民工子女的身体和精神状

况、家庭及其生活质量、受教育状况、社会交往等维度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子女群体存在着自我认知有待调适、社会关系有待优化、家庭教养模式亟需

改善及学校育人环境需要改观等突出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生存状况发展问题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5&ZD034)成果。

· 1 ·

民工子女在广东生活的平均年数为7.6 年,大多数农民工子女都是到广东的第一年开始就 在父母打工所在地就读了,他们目前平均转学接近2 次。在家庭状况方面,他们的兄弟平均 数为1.46 个,姐妹数为1.51 个。接受调查的农民工子女大多数每年都会回家一次,平均次数 为2.39 次;回家后他们住在家乡的平均天数为18.6 天,众数为30 天。

二、结果分析

本研究立足于农民工子女自身的切身感受,从农民工子女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家庭及其 生活质量、受教育状况、社会交往等维度展开统计分析。

(一)农民工的身体和精神状况

在个人容貌方面,59.7%的人认为自己长得漂亮,41.6%的人觉得自己“有一双漂亮的眼 睛”,但不足四成的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有一张令人愉快的脸”,不足三成的人认为自己的 “头发很好”。在身体状况方面,认为自己身材好的农民工子女不足四成,认为自己身体强壮 的有43%,而觉得自己精力充沛的只有13.4%。常常生病的农民工子女比例为25.2%。农民 工子女对自己身体方面认知反映出来的情况表明,他们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近六成 的人都不认为自己身材是好的,也不认为自己的身体强壮,近九成的农民工子女感觉自己精 力不充沛,说明他们中大多数的人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都比较一般。

有52.5%的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聪明,而觉得自己笨拙的则有22.8%。近一半的农民工

子女认为自己“害羞”,易于泄气的比例占了33.3%。此外,52.3%的农民工子女“容易发脾 气”;“容易哭叫”的比例更高,占受访者总数的61.9%。

多数农民工子女觉得自己有好主意并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但做事丢

三落

四、觉得不顺心的比例也较高;近一半人“常常有一些坏想法”,但真正实施者较少。其 中,有53.1%的人认为自己“善于做手工”,有62.1%的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常常有好主意”,近七成的人“对大多数事不发表意见”,他们有想法,但不愿表达。69.6%的人“常常按自己的主意办事”,显示出较强的自主性。但是,他们在自主性较强的同时,近七成的农民工子女反 映自己“总是跌坏东西或打坏东西”及“做事丢三落四”,有59%的人表示自己“做事不顺心”。这说明他们在具备主动精神的情况下,心智却尚不成熟。甚至有43.1%的人“常常有一些坏 的想法”,但真正“干许多坏事”的人比例只有12.5%。

(二)农民工子女的家庭及其生活状况

农民工子女对家庭生活通过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对父母的遵从、与兄弟姐妹的关系及在 家的总体表现等几个方面的指标进行反映。总体而言,一半多的人认为父母对自己期望过 高,超过六成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令家庭失望,有七成多的人认为自己在家里很听话,是家庭 的重要一员,有七成左右的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在家表现好,没有给家庭带来麻烦。还有达 63.9%高比例的人表示喜欢自己的兄弟姐妹。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农民工子女对自己的家庭 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并为之努力。

有75.2%的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表示自己快乐的受访者比例为 52.6%,但71.1%的人认为自己“不高兴”,近六成的农民工子女容易感到紧张。不过,“常常很

担忧”以及“经常悲伤”的人只有不到三成,而“常常害怕”的比例则为16.2%。这说明农民工

子女尽管对都市生活感到紧张,但大多数农民工子女还是比较具有安全感。

在农民工子女的生活质量方面,按照他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认知分为10 个等级,让他

们在梯阶式等级中标出自己所处的位置,其中0 为最低分,10 为最高分。统计结果为,认为 自己处于梯阶第1~4 等级的比例之和为12.9%,第5~8 等级的比例之和为67%,第9~10 等 · 2 ·

级比例之和为20.1%。由此可见,农民工子女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评价较高,这也可以从图1 中直观地反映出来。

(三)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

在现代社会里,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统计结果如下:

多数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的同学关系较好,但见到老师普遍感到紧张。77.6%的农民工

子女表示同学不会嘲弄自己,而且选择“在学校里同学们认为我有好主意”的比例为63.1%。但是,有66.6%的农民工子女当被老师找时,“感到紧张”。

半数农民工子女对自己的音乐、完成作业、阅读等能力具有较高评价,但有六成左右的人对考试、画画、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评价相对较低,有近九成的农民工子女记得“自己所 学的东西”,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识记能力。58.5%的人认为自己的“学校作业做得好”,有 41.8%的人觉得自己“很会画画”,“在音乐方面不错”的比例达到52%,66.3%的人表示自己

喜欢阅读,只有31.8%的人认为自己“完成作业很慢”。然而,62.1%的人因为考试烦恼,66.1% 的人认为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不好话,只有12.6%的人“常常忘记所学的东西”。

在学校活动的参与方面,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在学校自愿做一些事情,但在游戏与体育中

大多数人并不想当带头人或者对体育活动和游戏经常是“只看不参加”。选择“在学校我自愿 做一些事”的比例为64.5%,但只有36.3%的农民工子女“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是一个带头 人”,更多的人选择“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只看不参加”,比例达到74.5%。

在学校表现方面,六成多的同学认为自己在学校表现好,但他们感觉自己并不是班级的重要人物,近七成的同学表示“讨厌学校”。具体来说,共有34.7%的人认为“在班上我是一个

重要的人”,选择“在学校里我表现好”的比例为64.8%,而“讨厌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则高达

64.9%。

(四)农民工子女的社会交往

在农民工子女社会交往方面,基于该年龄段农民工子女的社会交往还比较单纯,本研究

从三个方面进行收集资料,分别为农民工子女的合群性,农民工子女的打架斗殴情况,农民 工子女的朋友关系等。

大多数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比较合群。只有12.1%和16%的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很难

交朋友”及“和别人合不来”;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和“宁愿独自干事,而不愿与许多人一起做

图1 农民工子女的生活质量

· 3 ·

事情”的比例分别为24.9%和26.5%。有43.6%的人表示“常常对别人小气”,考虑到他们的零

用钱不多的实际情况,这是可以理解的。近半(49.1%)的人“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事”。然而,他们与别人沟通和交流方面尚有欠缺,只有29.1%的人认为自己“容易与别人相处”。43.4% 的农民工子女“常常打架”,30.9%的人常常被别人捉弄。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具有较好的朋友 关系,但相互信任的比例相对较低。认为自己有许多朋友的占70.5%,但认为自己“能得到别 人信任”的比例为40.1%。虽然农民工子女“有许多朋友”,但得到别人信任的人则要低于朋 友多的人的比例,在他们中间表面上是朋友关系实则相互不信任的还是占了一定的比例。表 示自己“与男孩合得来”及“与女孩合得来”的比例分别为53.6%和49.9%。

三、研究结论及讨论

总体上来看,农民工子女的身体与精神状况、家庭、教育、社会关系等方面较为正向,但

也存在一定问题。从研究结果来看,以下几个突出问题值得关注:第一,农民工子女的自我认 知有待调适。虽然发脾气、哭闹是一种情绪宣泄,但引起他们情绪问题的原因则是值得重视 和关注的。第二,农民工子女的社会交往关系尚需优化。在他们的社会交往关系中存在一些 障碍性因素,需要家长、老师的教育和引导。第三,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养模式亟需改善。家 庭是子女感知温暖、获得教养的重要场所,如何有技巧地表现自己的期望,如何有效管教子 女,农民工家庭的父母也有必要认真学习、提升自己。第四,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育人环境需要 改善。有66.6%的农民工子女被老师找时“感到紧张”,认为教师素质需要改善。六成左右的 农民工子女对考试、画画、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评价都相对较低,认为教育质量需要改善。有62.1%的人因为考试烦恼,66.1%的人认为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不好话,认为教育质量 需要改善。在活动参与方面,74.5%的农民工子女“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只看不参加”,而“讨 厌学校” 的农民工子女竟达到64.9%。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校育人环境所存在的问 题。

一、直系亲属移民:根据美国新、老移民法,美国公民的直系亲属移民不受名额限制。也就是说,美国公

民的直系亲属,只要不是美国法律规定不准进入美国的,均可以不受限制地被发给移民签证,移民美国。美国移民法界定的直系亲属是指:

1、美国公民的配偶;

2、父母一方为美国公民的未满21周岁的未婚子女; 3、21 周岁以上的美国公民的父母; 养子、女和养父、母被视为直系亲属,但收养关系必须在16 周岁以 就建立;继子女和继父、母也被视为直系亲属,但继父母必须在孩子满18岁前就结婚。

二、其他亲属移民:除了直系亲属之外的其他非直系亲属申请移民要受到美国移民法规定的年度限额的制。非直系亲属依照其亲属关系的亲疏,分为四类优先人员:

1、第一类优先(P1):根据美国1990 年新移民法的规定,第一类优先每年的限额为23400 人。1)第一类优先移民的对象: A、P1-1:美国公民的已成年(21 周岁以上)的未婚子女,包括养子、女(16岁以前领养的)和继子、女(18 岁以前其继父母已结婚); B、P1-2:美国公民的成年未婚子女的非婚生或婚生的未成年子女;2)第一类优先移民所需的文件、表格: A、表I-130;B、归化证明书(美国公民证书)及出生证明书; C、移民申请人的户籍证明:出生证明及与其父母关系证明; D、移民申请人的婚姻状况证明;E、移民申请人的无犯罪记录证明(16 岁以下免)

2、第二类优先(P2): 根据美国1990 年新移民法,第二类优先的移民额每年为114,200 人。1)第二类优先移民对象: A、P2-1:美国永久居民,即:绿卡持有者的配偶; B、P2-2:美国永久居民的任何年龄的未婚子女,包括规定范围内的养、继子女; C、P2-3:以及他们的21 周岁以下的未成年子女,包括合法离婚的单身子女;2)第二类优先移民应提交的文件及表格: A、表I-130;B、绿卡持有者的绿卡及出生证明; C、移民申请人现行户籍证明、出生证明; D、移民申请人与绿卡持有人的关系证明;E、移民申请人的婚姻状况证明;F、移民申请人的无犯罪记录证明(16 岁以下免)从目前情况看,申请P2的人士较多,形成了排队现象,一般要等候2 年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

3、第三类优先移民(P3),根据美国1990年新移民法,第三类优先的年度配额为每年23400 人。1)第三类优先移民的对象: A、P3-1:美国公民的已婚子女,包括合符规定的养子、女,继子、女;B、P3-2:以及已婚子女(包括养子、女、继子、女)的配偶; C、P3-3:和他们未满21 周岁的子、女;2)第三类优先移民应提交的表格及文件: A、表I-130;B、美国公民的归化证明及出生证明; C、移民申请人现行户籍证明、出生证明;D、移民申请人婚姻状况证明; E、移民申请人的无犯罪记录证明(16 岁以下免);

4、第四类优先(P4),根据美国新移民法,第四类优先移民的年度限额为每年64800 人1)第四类优先移民对象: A、P4-1:美国公民的兄弟姐妹(不受年龄限制); B、P4-2:兄弟姐妹的配偶; C、P4-3:以及他们的未满21周岁的子女;

2)第四类优先移民应提交的申请文件及表格: A、表I-130;B、美国公民的出生证明、归化证明; C、移民申请人的户籍证明、出生证明; D、移民申请人与美国公民的关系证明;E、移民申请人的婚姻状况证明; F、移民申请人的无犯罪记录证明(16 岁以下免);应该指出的是,第四类优先的配额少,即:只能占移民总额2 7 万的24%,即64800 人,而全世界有260万人在申候,其中:中国大陆要等候8-10 年,香港40 年,澳门1 年。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 篇6

全纳教育下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矫正

武汉市博学初级中学 喻业伟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并积极关注学生从生理到心理各方面的健康成长。但目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逐渐凸显,其中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得最为严重。

一、心理现状

武汉市博学初级中学,位于武汉市~口区三环线附近,原本属于城乡结合地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周边县市乃至外省的流动人口来这里做生意或者打工。到近三年,在校学生的流动人口子女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对本校学生的心理调研和评价,一方面可以进行流动人口子女与非流动人口子女的对比分析,一方面从整体上能够体现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特征,对于教育教学的组织与进行,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学校政教处设计了一份学生心理状况调查表,包括人际关系、社会认知、学习情绪和心理健康等四个方面共计二十个问题。根据评测结果把学生心理状况分为非常健康、比较健康、存在问题和问题严重四个等级。调查结果不容乐观,不仅学生在整体上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并且存在问题的学生明显以流动人口子女为主。他们学习没有热情、与同学关系不好、对自己没有信心甚至于晚上睡不好觉的现象异常突出。

二、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进城务工流动子女的学生中存在着的诸多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强烈的厌学情绪

和非流动人口子女相比,流动人口子女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学情绪。流动人口大部分为进城务工人员,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有的是夫妻一方一人带孩子来城市,让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有的虽然双方都来了,但是忙于工作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孩子;更有的由于拆迁导致双方都不在孩子身边,使孩子成为城市“留守儿童”,我校所在的长丰地区这种情况较为普遍。在进行“课外访万家”的走访活动时,笔者发现仅本班一个班就有十一个学生的父母没有两人共同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比例高达百分之三十。第二学期周边的拆迁工作启动后,这一数字还在大幅增长。即使父母都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绝大多数父母也都是早出晚归。这样的.“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很明显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育,放任自流,行为比较涣散。普遍存在性格孤僻,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压抑,厌学心理比较严重。上学期我校有逃学和旷课行为的学生,全部都是流动人口子女,这与他们凸显的这种心理问题不无关系。

2.自我认知偏低

流动人口子女的另一特征是对自我的认知偏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他们则通常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具体而言,对自我评价较低,缺乏正常青少年应有的自知自信。他们平时经常说“我很笨”、“我不行”等话语,对于新鲜事物不敢尝试,不敢体验。当别人说比他们强时,往往流露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中国城乡差距尚较为明显,农村的教育水平较城市教育有差距,流动人口子女多在农村读的小学,其基础相对城市学生较差,来城里读初中后差距进一步加大;二是流动人口子女的父母忙于生计,缺乏与儿童的交流,使其心理成长没有父母的依托,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软弱感和无力感,进一步便形成了自我评价的低落。

除了以上情况,爱讲粗话。不善言辞、不善交往、心理压力大、缺乏责任心也是普遍存在于流动人口子女之中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三、解决对策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困难大,问题多,相对于城市本地学生教育工作有更大的挑战性。但既然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就要肩负起教育的责任,秉持“有教无类”的原则,积极施教,努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

1.家庭方面

家长问题是造成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解铃还需系铃人。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家长方面要引起足够重视。

作为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首先家长在家的时候不要经常抱怨自己工作中的不满,这样会让孩子承受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同时要以自己勤奋的工作态度,勉励孩子努力读书学习,让他们知道只有付出才能收获。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心理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其次,家长应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农村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后,会觉得很孤单,在心理上很难融入。虽然有时会受到城市孩子的歧视或是欺负,但还是非常希望和城里孩子们交朋友。相反来说,作为城市孩子们的家长,我们要以身作则,教育自己的子女,让他们知道大家是平等的。

这两年我省兴起的“课外访万家”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契机,上学期,通过家访这个纽带,笔者同好几个家长建立起联系,每个星期和家长通话交流学生的校内外状况,对家长一段时期教育做法给予适当的建议,每天通过家校联系本进行文本交流。一个学期下来,不仅家长各方面更加注意,其子女在学习生活上也有了明显进步。

2.学校方面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积极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应该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心理环境、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生存、抗挫、适应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及行为矫正能力。要达到以上目的,一方面可以借助班会这个德育平台,通过深入浅出的故事、唇枪舌剑的辩论和老师人情入理的解说达到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以便使辅导更有针对性。

其次,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注重存在的问题,同时要用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可以给他们讲述英雄、伟人的成长历程,或者父母长辈劳动的艰辛,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尊敬父母,和同学和睦相处。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也要以此为准绳,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这两个维度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再次,对于老师来说,应该常与这些学生谈心交流,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性格,真正做好尊重、理解和关爱,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什么时候学生由自卑到自信了,我们教师的工作也就到位了。具体到细节,我们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多挖掘孩子的优点并将其放大,还不能忽视对孩子生活的关心。很多时候孩子的转变就源于一句鼓励,一杯热水,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

在学校工作的教育实践中,不仅要重视行为矫正,让学生改掉不良行为习惯,还始终坚持矫正心理问题,以德育为先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教师,既教书也要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教育和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生存。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 篇7

作为河北省的省会,石家庄生活着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关注其子女的教育问题既是使在石农民工对石家庄建立归属感的需要,更是维护石家庄乃至全国和谐稳定的需要。基于此,笔者以中等教育为视角,对本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展开实证研究。

一、石家庄市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现状及相关概念厘定

(一)石家庄市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现状

石家庄的外来人口特点在于,主要来自河北省中南部城市的农村,以石家庄周围县市为主,如石家庄所辖县、保定、邢台和邯郸等地,河北北部城市多往北京和天津打工。因为距离北京较近,往往较少来自外省的打工者。也就是说辐射范围较小。这就使得来石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文化差异较小,与本地生源的同学语言交流障碍较小,饮食与着装等差别不大,易于融入;第二,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相对集中。

流动人口子女往往就读于石家庄本地薄弱学校。近年来,城市重点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并且纷纷设立分校,吸纳了越来越多的本地生源,而父母也是千方百计为子女择校,将子女送到重点学校就读,于是一些普通中小学逐渐成为薄弱学校。薄弱学校为了学校的发展,开始接收流动人口子女。

(二)相关概念厘定

1. 社会融入。

社会融入是社会学有关移民研究中常用的术语,意指由于迁入地与迁出地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移民表现出的一定程度的社会适应问题,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帮助移民融入迁入地社会。

2. 教育期待。

教育期待特指对教育过程的期望,即指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对教育主体、教育机构的一种美好期待以及对他们对自身将来受教育的目标、过程的设想和期待。

3. 区别教育与融合教育。

区别教育指城市公立学校强调流动人口子女特征,有针对性地给予不同于本地生源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教育过程中,凸显流动人口子女身份,强化他们的弱势或不足之处。与区别教育相反,融合教育是一种学校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安排上,无视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地生源学生的差异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城市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行为失范的表现

当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后,逐渐被当地人打上着装打扮“土”气、不讲礼貌、受教育程度低等“标签”,带着这些“标签”的他们感受到城里人的鄙夷与排挤,逐渐形成一个个以地域、职业等为单位的小群体,游离于城市之外。而流动人口子女在公立学校就读过程中也随之感受到了来自本地同学给他们打上的“标签”,家庭处境、本地人的眼光使流动人口子女在不自觉中将自己与本地同学区分开来,本地人与外地人成为两个群体。这一状况使流动人口子女的心态产生了消极反射。

(一)自卑感

流动人口子女何时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就读取决于父母何时到石家庄打工,因此,相当一批流动人口子女是中途转学而来。他们之前往往在农村就读。我国城市与农村的师资力量与教育投入差别较大,以英语为例,城市孩子往往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接触,而农村孩子则要晚的多,由于起步较晚,流动人口子女在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后可能遇到跟不上进度的问题,这在小学低年级表现尤为突出。加之不少流动人口子女此前是在老家由祖父母照顾,父母缺位,祖父母几乎无力辅导其功课,更可能加剧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地学生在学习进度上的差距。因此,流动人口子女往往较普遍存在一定的自卑感。自卑感的存在容易造成流动人口子女在学习遇到了困难时,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勇气,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想法。

(二)孤独感

在学校,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地同学难以融入在一起,学习成绩的下滑或者落后受到老师训斥却难以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理解。在外打工是辛苦的,有不少研究探讨农民工的不易,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社会保障不完善、居住条件差,此外还,有拖欠工资等,繁重的劳动强度和养家糊口的压力使农民工无暇顾忌子女的情感世界,同时由于农民工自身受教育程度有限,多数农民工不懂得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因此,往往在得知子女学习下降或者成绩落后被老师训斥时,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子女。对于流动人口子女而言,外在人为环境加剧了进入陌生环境带来的孤独感。家长的训斥、老师的歧视、同学的奚落,常常使流动人口子女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此时他们表现出不合群和焦躁不安的情绪,最终通过恶作剧、大声喧哗等方式发泄出来,以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对孤独心理作一些缓解和补偿。

(三)厌恶感

外在环境的排挤可能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力,将流动人口子女推向危险境地。青少年会经历一段并不太多的逆反期,对于许多流动人口子女而言,外在环境的排挤会加剧逆反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他们,在感受到贫富差距之后,如果他们的心理问题得不得足够的重视,就有可能使一些流动人口子女成为问题少年。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尽快融入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对策建议

首先,针对新的教育生态,政府相关部门应转变理念,积极主动完善相关政策,优化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的制度环境,切实使流动人口子女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我国近年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及《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教师的职业准则进行了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然而,相应规定更多借鉴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移民教育政策,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农民工进城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西方国家的移民教育政策在这里是部分失语。

(一)学校应在有视城乡差别的前提下开展相关工作

城市公立学校需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对待流动人口子女。一线教师应秉持教育者的良知和爱心,关心流动人口子女。我国自古是个德主刑辅的国家,重视教化。教师被寄予了很高的职业期待,关心、爱护流动人口子女是每一个一线教师应尽之分。作为教育管理者,可将对教师的奖评、升迁与关心流动人口子女相挂钩,建立切实可行的奖惩机制。

(二)建立“流动人口子女”档案,减少频繁更换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

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一大特点是随着父母工作地点的变化而不断转学,因此,可根据这一特点,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考虑,建立“流动人口子女”档案。内容不仅包括籍贯、就读学校等基本信息,还应详细记录流动人口子女在某校就读期间详细表现,包括学习态度、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

(三)帮助流动人口子女消除心理负担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研究

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是目前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

一、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背景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家庭抚养人发生变化即父母外出务工将子女留在家中托付长辈亲戚照顾;另一种为父母外出务工将子女带在身边自己照顾。本文着重论述第二种情况。

(二)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特征

1、家庭教育期望的理想化

(1)学历期望(2)职业期望

2、家庭教养方式的非科学化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养方式的非科学化表现为:(1)言教重于身教(2)惩罚重于奖励(3)物质重于精神

3、家庭教育德育缺失

由于流动人口自身文化素质、品行素质偏低,家长大多对家庭德育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造成流动人口子女的道德意识薄弱。

4、家庭教育功能错位

目前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家庭教育功能 错位的误区。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错位,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

(三)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环境、条件差

家庭经济拮据的现实、低水平的物质生活,不仅限制了对子女教育的投资,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农民工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占少数。

3、家长忽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协调

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局限,流动人口家长不主动与学校沟通,不主动到学校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成绩和表现,更谈不上为了子女的教育主动找学校和老师交流意见。

4、流动人口对家庭氛围的疏忽,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

由于流动人口家庭经济状况相对窘迫,这往往会造成家庭成员心理上的失衡,这些都会对孩子的人格和性格的形成造成很大的阴影和伤痛。

5、社会对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关注低

当一些农民工子女引发了一些轰动社会的负面新闻,追溯其发生的原因时社会各界才重新关注流动人口教育问题及其家庭教育问题。

二、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一)内部因素即家庭因素

对于子女来说,家庭是培养其社会化的最初场所,但是家庭的环境受下列各方面的影响:

例如家庭收入,父母文化素质,父母职业,父母劳动时间,亲子关系,子女自身因素等

(二)外部环境因素

1、学校教育

由于城乡教育内容的差异,城市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更加偏重现代化和信息化,对于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流动人口子女来说很难适应这种转变,减弱了他们上学的积极性,进一步给家庭教育带来诸多问题。

2、社区环境

一方面,社会地位较低的民工群体集中于某一地区居住,这种聚居环境容易使青少年产生许多社会和心理问题并进而成为家庭教育的隐患。另一方面,由于民工家庭缺乏相对稳定的社区环境,其子女的社会化和城市化过程被多次中断,造成了其子女社会化和城市化的不充分状态,往往导致家庭教育无法顺利进行

3、同龄群体

在流动条件下,同龄群体的衰落会导致民工子女的心理孤独感的增强,在客观上要求民工家长加强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而家庭教育的正功能在民工家庭中通常都处于一种滞后或薄弱的状态。

4、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对民工子女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对民工家庭教育形成了巨大挑战。

(三)社会制度因素

我国现阶段的户籍制度,使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中教育公平受到挑战。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他们不能就读城市公立学校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和各种教育优惠政策。而私立学校昂贵的学费让他们忘尘莫及。城市中的现兴起的民工学校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相对较差。低水平、低质量的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反哺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质量让人担忧。

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一)改善流动人口家庭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各省市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的“廉租房政策”,主动为贫困人口家庭提供政策优惠,改变流动人口的生活环境,为其子女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

(二)提高流动人口素质,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指导。

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为对其子女的家庭教育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家长主动提高品行素质,以身作则,克服不良行为习惯;明确家庭教育的职责,转变教育观念。

(三)流动人口家长应努力构建和谐的家庭心理氛围。

理想的家庭教育往往是在亲密的家庭关系、有效的家庭沟通中实现的。首先,应注重亲子之间充分有效的沟通,温和平等的交流。其次,应形成和谐的夫妻关系,避免夫妻冲突。第三、建立和睦的家庭氛围和合理的家庭生活方式。这包括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团结互助等。

(四)培养流动人口子女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强品格。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反思行动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只有他们学会了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够通过正确的反思途径改善自己的行为模式,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环境。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90

[2]王涤.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5)

[3]汪明.聚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上一篇:乌海市召开全市民政工作会议部署2012年工作下一篇:二甲医院挂牌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