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非农化问题探讨(共7篇)
关于欠发达地区非农化问题探讨 --贵阳市乌当区非农化个案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欠发达地区非农化进度取得了较大成效,非农化过程中表现出主要以“推力”为主,与经济增长速度密切相关,“离土不离乡”等特点.为进一步加快非农化步伐,欠发达地区必须解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和土地流转两大问题.继续保持较高的GDP增长率,拓宽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改革土地流转制度以及加强政府职能创新等,都是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
作 者:刘江宜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4刊 名: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年,卷(期):“”(3)分类号:F306关键词:非农化 剩余劳动力转移 土地流转 乡镇企业
开发区已经成为许多地方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 而它的土地来源通常是农村土地, 因此调查了解开发区经济发展及土地集约利用状况, 是反映耕地转变为非农利用效率最为直接的途径。目前阜阳全市共有省级开发区7个, 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两种类型, 其中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成立最早的开发区, 创办于1992年, 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 尽管开发区是应时而生, 但是由于政策、资金等多种原因, 此后八年间开发区建设几乎没有启动, 错失了许多机遇, 直到2001年以后, 许多开发区才真正启动。下面本文就2004-2007这四年阜阳全市开发区经济发展及土地利用状况 (见表1) 作具体分析。
1 阜阳市开发区基本情况分析
1.1 园区占地面积大幅增加, 但建成率逐年下降2004年, 阜阳全市开发区的区 (园) 占地面积为36.7平方公里, 到2007年已扩大为98.3平方公里, 增加61.6平方公里, 面积增长了1.68倍, 而建成区面积则是由2004年的14.5平方公里增加为2007年的28.9平方公里, 增长了0.99倍, 园区建设滞后于占地面积的扩张, 2004年园区建成率为39.5%, 2007年下降到29.4%。
1.2 园区总人口数量不断上升, 农业人口比重下降随着占地面积的扩张, 开发区的总人口数也快速上升, 2004年开发区总人口数为78691人, 2007年增加为140634人, 人口增加了61943人, 增长78.71%,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35%。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 开发区居民的身份也有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 2004年开发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72.06%, 2007年该比重减少为60.39%, 下降了12个百分点, 但是与安徽省其他城市开发区相比, 阜阳市开发区农业人口比重仍然偏高。
1.3 园区入驻企业快速集聚, 以工业企业为主开发区入驻企业数量逐年增加, 2004年开发区有企业289家, 到了2007年增加到569家, 企业数量增长了96.89%, 入驻企业中工业企业数量增加, 2004年有工业企业182家, 2007年增加到457家, 工业企业所占比重从2004年的62.98%, 上升到2007年的80.32%。但应该注意到目前开发区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小, 科技含量不高, 抗市场风险能力较低, 规模以上企业还较少, 主导产业集群规模不大, 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和支撑力较弱。
1.4 园区吸纳劳动力能力仍不强2004年全区有从业人员57370人, 2007年有从业人员83586人, 从业人员数量增加26216人, 增长46.7%, 平均年增长率为13.63%。在全区从业人员中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有平稳增长, 2004年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为18632人, 2007年增加为30756人, 增长了12124人, 增长65.07%,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8.17%, 2007年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在全区从业人员中的比重为36.8%, 工业企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贡献, 但是与全省其它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2007安徽省开发区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占全区从业人员的69.06%, 可见阜阳市开发区在吸纳劳动力能力方面仍较弱。
2 阜阳市开发区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阜阳市开发区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从表1所列的数据来看, 增长速度最快的三项指标是工业增加值、区内工业销售收入和工业总产值。我们看到, 在第二产业增加值中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75.83%增长到2007年的91.90%, 上升了16个百分点;全区经营 (销售) 收入 (现值) 这个总量指标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 其中区内工业销售收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7.94%, 可见开发区工业经济的增长速度是快于经济总体发展的。再从工业总产值来看, 2004年阜阳市开发区工业总产值 (现值) 为315110万元, 2007年增长为746681万元, 增加了431571万元, 增长136.95%, 工业总产值 (现值) 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3.32%。
数据来源:《阜阳统计年鉴》2006-2008
从阜阳市开发区的收入状况来看, 税收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而财政收入呈波浪式上升。2005-2007各年税收总额的增长量分别为2645万元、5566万元和8090万元, 税收总额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而开发区各年的财政收入并不是稳定增加的, 在2004-2007这四年中, 有2005年和2007年两年的财政收入是下降的, 究其原因在于财政收入过分依赖“土地财政”, 通过测算我们发现, 2004-2007这四年, 土地收入在开发区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分别为:59.91%, 45.44%, 66.19%和46.80%, 远远高于全省其它城市开发区的水平, 由于财政收入过分依赖于房地产行业, 那么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必然带来财政收入的下滑, 由此暴露出阜阳市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弊端, 也折射出土地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2.1 单位土地创造收入
将2004-2007各年的税收与财政收入指标分别与建成区面积和区 (园) 占地面积进行对比, 得到的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 2004-2007阜阳开发区地均税收 (建成区) 变化不大, 2007年的地均税收与2004年基本持平, 而其余三项指标都呈下降趋势, 2007年以全区占地面积分摊的财政收入仅相当于2004年的57.6%, 可见单位土地的创收能力在降低, 土地资源利用效益不容乐观。
2.2 单位土地吸纳劳动力
从建成区来看, 每平方公里吸纳从业人员数量由2004年的3957人下降到2007年的2892人, 减少1065人, 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了26.91%, 从园区占地面积来看, 每平方公里吸纳从业人员数量由2004年的1563人下降到2007年的850人, 减少713人, 吸纳劳动力能力大幅下降, 降低了45.62%, 当然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这种状况不仅受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影响, 也与入驻企业的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不能仅凭数据上作结论。
2.3 单位土地投资强度
2004-2007年阜阳市开发区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是逐年下降的, 2007年, 阜阳市开发区每平方公里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683万元, 比2004年减少1749万元, 仅相当于2004年每平方公里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的60.54%。基础设施投资方面, 2007年阜阳市开发区单位土地的基础设施投资额为739万元, 比2006年少461万元。
3 对开发区的简要结论
3.1 阜阳市开发区园区占地面积大幅增加, 但建成率逐年下降, 入驻园区企业中工业企业的数量快速增长, 工业经济成为促进开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入驻园区的工业企业大多规模较小, 抗市场风险能力较低, 主导产业集群规模不大, 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和支撑力较弱。
3.2 从阜阳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来看, 单位土地产出、单位土地创造收入、单位土地吸纳劳动力和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四项指标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这反映出土地的产出和效益下滑, 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容乐观。
摘要:开发区已经成为许多地方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 而它的土地来源通常是农村土地, 因此调查了解开发区经济发展及土地集约利用状况, 是反映耕地转变为非农利用效率最为直接的途径。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地改市;专业市场;集聚
中图分类号:F723 文献标识码:A
On Specialty Market Building in Underdevoloped Areas After Changing District into City
LIN Su-juan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Guangxi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ing,China)
Abstract:The economic gross after changing district into city in the undeveloped regions are still lagged behing the developed regions,as in essence is the lack of the power and ener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in which specialty marke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While study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market after changing district into city in undeveloped region, the focus should be placed on thepower mechanism and difficulties.
欠发达地区是与发达地区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是长期形成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通称,其重要特征是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资本形成不充分;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从表面上看是经济总量上的差距,但其本质是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和活力的差距。欠发达地区欠发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专业市场培育慢、档次低,商品流通能力差,同发达地区充满活力的专业市场经济发展势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地改市”是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通过地区行署改为地级市来实现行政系统制度和职能更新的过程。自1982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改革地区体制试行地级市领导县体制的通知》起,1983年1月,在江苏省试点,国务院批准江苏省撤销所有地区,地区所辖各县划归11个地级市领导,并开始在全国广泛推行。通过“地改市”,我国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的地方都实行了地级市领导县体制,这个体制覆盖了近10亿人口。西部欠发达地区实行“地改市”时间比较晚,广西最早“地改市”时间为1993年,比东部发达地区慢十多年,最迟是2003年崇左市,整整比江苏省试点晚了20年。表1为广西“地改市”的时间表。
专业市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由众多经营者直接参与的,以一种(类)或若干种(类)具有某种逻辑关系的商品为主要交易对象,以批发为主或批零兼营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有形或有形无形相结合的现货商品交易场所。专业市场是与一个地方经济相伴成长的经济现象,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又与发达地区差距甚远,中国通向市场经济的道路是动态的、多样的,因此对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研究也要遵循动态差异的哲学观点,为此笔者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广西河池市、崇左市等欠发达地区进行调查并形成这篇调研报告,希望能为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的建设提供思路。
一、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状况
欠发达地区“地改市”以来,随着行政中心的确立,经济活力不断注入,城市人口集聚加快,市政建设重新规划,城镇化速度提升,各地产业思路明晰,需要配套的多样专业市场为其服务。专业市场类型主要分为集散型市场、产地型市场、销地型市场及由销地型市场派生出来的产业配套型市场。集散型市场的特点是交易商品的来源和销售的范围都非常广,在物资相对短缺物流与信息技术相对不发达的环境下主要承担和发挥了商品和信息集散功能。销地型市场主要销售外地产品为主,销地型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本地的最终消费和中间消费。产地型市场的商品来源是以本地产商品为主,为当地特色产业提供共享式销售平台和信息平台。产业配套型市场是以满足本地特色产业的中间需求为主要功能。
各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市所在地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市场集散功能强,近70%的商品来自除本市以外的其它发达地区,呈现典型的集散型市场特征。现在已形成专业市场和专业街相互配套、商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协同推进、城乡市场相互补充、城乡交融的多类型、多层次的市场网络体系。市场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相对强大,特色专业市场初见成效。如玉林中药材批发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有较强的辐射力,成为全国十大中药材批发市场之一,河池市的机电市场也辐射周边县市,每年销量七千万元。商品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大,2005年,广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397.2亿元,10年间年均增长接近10%,其中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的专业市场建设功不可没。
但与发达地区的专业市场相比而言,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建设的现代化进程远落后于全国先进地区,市场体系建设缺乏系统、全面的规划,造成商品市场发育不平衡,过剩与缺位并存,专业市场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经营方式落后,辐射能力弱,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专业市场多为传统经营方式与业态形式的农贸市场和综合市场,从设施到管理手段都比较落后。同步增长投入不足,玉林、贵港、贺州等农业大市缺乏农业生产资料专业市场,出现在四个不平衡:日用工业消费品和传统农贸市场发育较快,而工业、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发展则相对滞后;低层次的集贸易市场发展快,而高层次的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城镇的农产品销区市场发育较快,而农村的农产品产区市场发育较滞后;零售市场发育较快,专业批发市场相对滞后。专业市场经营设施和管理手段落后,至今没有一套适应现代化流通的统计指标体系和信息平台,不能客观反映商品价格、流向情况,专业市场长期停留在出租铺位的简单物业管理层次上,交易手段落后,市场的区域、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现象依然存在,阻碍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二、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动力机制
专业市场的要素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对产业的带动和低成本高效益形成了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动力机制。
(一)要素集聚效应是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推动力
优质人力资本和资金往往成为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专业市场的成长促进了民间商业资本积累和商业人力资本形成。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要素缺乏,与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资金、商品、科技,还是人力要素都比较缺乏,专业市场的空间集聚效应为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集聚经济发展要素,趋利性使市内外资金、商品、人才向市区流动,增强市区经济发展推动力。
(二)特色产业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催化剂
专业市场在一定范围内有强力的扩散辐射效应,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非常注重特色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之后必然带来销路问题,欠发达地区工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布局比较分散,规模普遍较小,单个自产自销不经济的。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市场就承担了对农村工业进行市场信息导向和要素组织的主要功能,利用专业市场将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增强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吸引大批客商加入销售,企业无需花高成本进行上游产品的采购和下游产品的销售,即降低了本地企业的交易费用,从而达到较高的生产效率,促进“一乡一品”的特色产业分工。同时,欠发达地区各地之间的专业化分工逐渐明晰,形成了众多的块状经济区域,生产能力巨大与欠发达地区内部市场需求总量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异常突出,只有依托专业市场庞大的销售网络,才能维持块状经济的生存和发展。
(三)外部经济效应是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持续需求导向
受流通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驱动力和边际成本最小化驱动力的指导,交易成本下降一直是商家利润获取的寻求手段,专业市场方式是商贸企业分工的结果,把多个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作为一种贸易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也会产生流通的规模效应,能够获得外部经济效应,即加入经营的人越多,交易效率就越高,则市场交易费用也就越少。专业市场通过需求信息的反馈及市场机制的作用,将大量的买者、卖者、商品集中在有限且固定的区域内进行交易活动,减少了搜索距离,节约了交易主体搜索交易对象和各种市场信息(供求、价格、竞争等)的费用,提高了交易的达成率,同时,专业市场主体的经营场所是比较固定的,并且一般采用了较为标准化的经营方式,其转移及退出的机会成本较高,这有利于抑制各交易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使得交易的履约成本、监督成本、违约的可能性等一系列不确定性风险成本大为降低,交易双方比较容易形成比较稳定、持久的隐性契约关系,另外,中小企业的空间聚集使得市场信息比较充分,买卖双方对交易对象等的信息占有比较对称,交易费用的承担也比较对称,这提高了交易双方的互相信任度,增加了交易发生的频率。因此,欠发达地区商家对专业市场有持续需求。
(四)现代化城市有秩机制是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提高的标志
专业市场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城市发展的基础。城为廓、市为实,市以城在,城以市兴,以城建市,城市一体,协调发展。在欠发达地区有无数小商贩以流动经营为生,允许他们自由经营,势必加大管理难度,容易出现短斤缺两,坑蒙拐骗现象,城市道路、街道“脏乱差”也难以消除;不允许他们经营,势必阻断许多城市下层人员的生活之路,加剧干群矛盾,激活社会不稳定因素,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不相吻合。现代化城市的有秩机制将众多小商贩集中经营管理,建设专业市场,为他们提供谋生场所,又使城市市容市貌大以改观,改善投资环境,为专业市场建设融入资金。
三、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难点分析
(一)区域总体需求相对不足,限制了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发展的质和量
欠发达地区本身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政府财政不强,城市人口偏少,购买力不足,特别是一些非枢纽中心的边远城市,流动人口量不足(见表2)。欠发达地区无论在人均收入还是在人口总量上都远远少于发达地区“地改市”后的城市,势必造成本地总体需求严重不足。从长期看,需要与供给总是趋于相对一致的,缺乏有效需求是制约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首要因素,因此在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城市无法建设大型专业市场,更谈不上大型专业市场群。
(二)领导认识不到位,阻碍了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步伐
欠发达地区“地改市”的行政体制变化是在某一时点完成,但观点变更赶不上行政体制变化,部分城市主要领导缺乏对经济工作的全盘考虑,对流通作用认识不足,在流通产业已由末端产业上升为先导产业的今天,没有充分认清流通对产业的引导带动作用,只抓特色产业生产,不抓特色产品原料供应和销售,没有配套的专业市场带动。一些唯利是图的开发公司便打着专业市场开发的旗号,行房地产开发之实,大肆圈地建房,造成土地资源剧减;一些政府领导对市场建设贪大求成,不考虑实际情况就大谈大论“大市场、大流通”,建立专业市场不求严谨论证,经常凭感觉凭心情做决策,没有充分做好专业市场的长期培育工作,造成专业市场畸形发展。部分专业市场“只能看,不能用”,如钢材市场建在居民区,废旧市场也往闹市中心钻。少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还好大喜功,盲日追求大规模、高档次,既加重了专业市场经营者的成本,又导致部分摊位的闲置浪费。
(三)统一重新布局难度大,限制了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标准化
欠发达地区“地改市”是在原来的县级市基础上转变而来的,没有专门的商业网点规划,原来的城区基础建设薄弱,城市道路窄小,改的难度大,缺少适应快速发展规划,长期以来,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专业市场建设未能摆脱小贸易市场发展的圈子,“土、破、旧、脏、乱、差”等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建设水平低,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健全,是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有关流通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规划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流通业的发展和规划布局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可变性。专业市场建设只能“见缝插针”,有些专业市场变成“扰民市场”,市场内缺少规范布局,容易形成道路交通阻塞,进入市场难,走出市场也难,大型车辆无法入内卸货载货,致使一些专业市场的营业用房出租率较低,经营十分困难,最后不得已而被取消。一些专业市场内部划行归市不力,不同楼层经营同一商品,致使楼上经营户生意冷清。此外,相关专业市场选址距离甚远,既增加了运输成本,又给客商带来了诸多不便,专业市场的停车场地太少,不能满足客商停车运货的需要。
(四)产业规模不足,难以促进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快速发展
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大型骨干专业市场偏少,超亿元的专业市场更是少见,市场成交量小,集散能力弱,辐射范围主要局限周边城乡,经营商品以外地的中低档商品为主,本地商品所占比例不高,约占为1/3。这主要是由于欠发达地区工业产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价值低,虽有一定规模,但难以支撑大型专业市场,名优产品所占比例更低,中间集散型市场向产销一体化市场的转型较慢。
(五)市场管理体制不健全,无法对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实施保护
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都经历了多家行政主管部门兴办和1999年工商管办分离过程,专业市场建设中征地建市场成本高,土地上没有优惠,有些摊户租金在短短的五年间上涨5-10倍;多部门参与市场建设和运营管理,易于出现职责不清、部门权力利益化等倾向,导致市场内的各种业费逐年增加。而这些费用收取后用于市场管理的比例却不高,特别是行政诉讼法实施后,工商部门原有的某些职能消失,相关部门的某些职能又未落实到位,进而出现了市场管理中的空档。如打架斗殴、敲诈勒素、诈骗等问题,原由工商部门独家处理,现在由工商、公安、法院等多家处理,部门利益的分割有时难以形成管治合力,致使经营户和客商无所适从。公安部门办案经费和警力严重不足,也影响到案件处理的进度。市场管理服务机构和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信息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发展的需求。表现在市场管理服务机构的管理服务的内容不够完善,大多以物业管理为主要内容,其它如信息服务、外联内引等缺少得力举措;管理协调能力不足,很难在众多部门和经营者之间做好高效协调沟通;不同类型的专业市场差异很大,采用同样的管理模式使管理效果难以保证。
(六)信息化程度低,封闭了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传播平台
专业市场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三方面:商品交换、价格发现和信息传播。信息化程度低是欠发达地区落后的明显标志,在调查中除个别专业市场有简单的电子牌外,绝大多数专业市场没有信息化痕迹,因为缺少政府的投入及维护,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缺少升级换代的条件,在今天知识经济、网络社会和信息时代,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降低了原有优势,无法借助网络和电子手段以超低的成本进行商品交易和信息交流,外界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享受,降低对众多客商的吸引力,影响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专业市场应该是一个权威和专业化的信息集加工处理中心。在国外,很多大型的专业批发市场如巴黎的伦吉斯市场、荷兰的花卉市场等,他们不但为客户提供第一手的商品价格、供求状况、统计信息,还提供本行业所有最新技术的发展报告。
四、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思路
(一)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
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建设的,完全由政府投资建设是不符合实际的,欠发达地区有限的财力要用在基础建设、教育投资、解决贫困上。但专业市场建设投资需要大笔启动资金,投资风险不低,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的销量有限,投资建设成本回收周期必然长,虽然专业市场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的公共产品,对这种外部性收益的获取足以吸引一大批经营者的参与,但欠发达地区“地改市”本地单一企业也是无力承担的,在没有感受到“短、平、快”获利项目的吸引力,外来资本也不会轻易投资。因此,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应该采取多元化组合,由政府在用地上提供优惠支持,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联合投资,用法律保护好投资者利益,如广西贵港市政府在市场建设用地上采取优惠政策,降低建设成本。政府还可以借鉴香港土地储备金滚动方式,通过专业市场开发带动地产升值获益,用获准资金再购买城区低值土地建设新专业市场。
(二)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规划实际化
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要尽快根据城市发展速度做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因市建场,不能“火筑鸟窝”。构建市场,一定要遵循市场本身的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建什么市场,定在什么地方,建多大规模,都要根据物流、客流、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乃至人们的消费水平、习惯、心理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来确定,因市建场。不能一厢情愿,主观臆想地圈地建市“火筑鸟窝”。 坚持以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市场运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淮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工程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三)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管理规范化
管理是专业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对进场经营者实行资质审查和档案登记,严格把关;建立健全商品售后服务系统和消费者投诉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市场运作规则,用规章制度来规范管理,通过电子网络监控经营运作状况;配合国家商务部抓好“双百市场工程”,积极推进专业市场的标准化改造,争取列入“双百市场工程”,改造其物流配送、市场信息、检验检测、交易大厅、仓储及活禽交易屠宰区等基础设施,广西贺州市农资市场、玉林市香料市场、百色市中草药批发市场、崇左东亚农产品专业市场、钦州亚热带水果集散市场、来宾市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等一批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都列入广西重点建设和培育的专业市场,以市场建设标准指标来规划市场,必将成为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的标杆,成为带动全国和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
(四)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产业配套化
产业支撑是启动专业市场的根本保证,作为专业市场,它的经营策略必须区别于商场,在经营手段上,商场以零售为主,专业市场则应以批发为主,形成批发经营则必须有产业支撑。如果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不抓好相应的产业配套,本地加工业不发达,交易的商品都是外地市场上批发来的,几经周转,结果只能是零售意义上的批发,专业市场只是空壳。因此,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要立足于在本地区范围内有计划地培育与各专业市场发展方向相配套的产业并且使该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在培育重点上坚持以发展加工业和养殖业为主,把发展的目光盯在生产城乡居民的日常消费品上,坚持依靠现有产业基础,加大扶植力度,形成“滚雪球”式的发展格局,切忌“贪大求洋”。只要形成规模,有时一个小产品也可支撑一个大市场。要把产业支撑面积极向外地扩展。在本区的支撑产业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应积极想办法在外地寻找支撑点,即寻求合适的名牌厂家到当地的专业市场搞直销。
(五)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特色品牌化
专业市场的生命力在于与区城特色产业互动发展。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本身落后,要在全国专业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状态中脱颖而出,依靠特色产业建设特色专业市场是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品牌建立的不可缺少途径,撇开区域特色产业将其作为一个孤立的经济体去谈专业市场发展不现实,政府将“造市”与“地方品牌”打造结合起来,把专业市场当作区域特色产业群的重要构成因子,利用专业市场的活跃因素为特色产业群延伸上游和下游链,通过带领并服务于特色产业的发展确立“龙头”地位,按照中央“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加强以产地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农产品市场建设,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的精神,要对一些特色程度比较高的专业市场如广西矿产专业市场、丝稠专业市场等,可组建营销集团,统一注册商标,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对外开拓市场,统一提供社会化服务,增强本地产业与专业市场联结的产销一体化程度。
参考文献:
[1]黄国雄.试论流通产业是基础产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祝合良.流通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 曾绍群.“十一五”广西商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C].广西商务厅2005年课题研究论文集,2006.
[4] 高凌.城市专业专业市场发展调研与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6(7).
[5] 吴卫江.地方特色经济主导产品的战略寻求和创新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4(2).
(责任编辑:吕洪英)
中国人民银行白银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发布时间:2011-03-2
4旅游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在当前国家加快产业转型、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作为欠发达地区,抢抓机遇,实施赶超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对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改善生态环境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如何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推动旅游产业的迅速提升和跨越式发展,是金融部门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在对白银市旅游资源及发展优势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所面临的症结,提出了消除金融抑制,加大产品创新,全面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白银市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
白银全市共有旅游资源单体147个,其中自然旅游资源44个,人文旅游资源93个,服务旅游资源10个,拥有国家级地质公园1处(黄河石林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寿鹿山),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2个(会宁会师旧址、永泰龟城),省级森林公园3处(法泉寺、铁木山、哈思山),其它主要的景区还有:西部影视新城大敦煌影视城、休闲之乡四龙度假村、千年古刹法泉寺、道教圣地北武当、穆斯林圣地马明心道堂、景电高扬程提灌工程,以及白银公司露天矿、黄河大峡、五佛沿寺、牛门洞遗志、王进宝将军墓、屈吴山、红山寺、雪山寺、莲花寺、西部民俗生态谷、长城峰隧遗址等多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经过多年努力,白银市旅游已经形成了以黄河石林为龙头的黄河风情游,以会师旧址为重点的红色教育游,以法泉寺为代表的寺庙古迹游三大旅游品牌的发展格局。同时,白银乡村休闲农家乐旅游自开办以来,生机蓬勃,发展势头良好。
白银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
(一)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氛围初步形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提出了把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八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全市旅游景区进行调研,并提出指导意见;各县区对旅游业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制定出台了一些措施和办法,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各部门、社会各界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在涉及旅游业发展的重大工作上都能主动配合、积极支持,全市各级旅游部门广大干部为加快旅游业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旅游业的热情也不断高涨。
(二)旅游业发展的框架基本成型。按照构建覆盖全市旅游业规划体系的要求,初步形成了“以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以县区旅游业发展规划为基础,以旅游景区(点)详细规划为重点”的旅游规划框架,2002年,编制了《白银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5个县区中资源相对丰富的景泰、会宁都编制了旅游发展规划,其中会宁旅游发展规划已完成初审;黄河石林、会师旧址、大敦煌影视城等景区景点,白银区四龙镇等乡村旅游示范点也完成了旅游规划编制工作,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旅游行政管理机构逐步健全。2002年,白银市旅游局成立,全市县(区)旅游局由2002年的3个增加到现在的5个(其中4个县区成立独立建制旅游局)。旅游企业数量稳步增加,全市现有星级宾馆饭店13家,旅行社7家,旅行社分社9家,旅游汽车公司2家,旅游商品生产定点企业17家,旅游商品更加丰富多样,吃、住、行、游、购、娱链条初步形成。
(四)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形象初步树立。确立了“黄河奇观、红色圣地”旅游主体形象,有效提升了白银的知名度和白银旅游的影响力。通过举办黄河石林文化旅游风情节、会宁红色旅游节、法泉寺“四月八”浴佛节、寿鹿山“六月六”采香节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丰富了旅游文化内涵,营造了旅游气氛,活跃了旅游市场。同时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参加外省市节会活动,通过创新营销机制,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与新闻媒体、旅行社合作,固定了兰州及宁夏周边市场,拓展了青海、内蒙、西安旅游市场,进一步扩大了白银旅游的市场占有率。
(五)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旅游队伍不断壮大,全市旅游直接从事人员增加到5000余人,带动间接从事旅游业人数约1.5万余人,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2005年以来,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25.8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01亿元,年均增幅超过40%。2009年,全市接待游客1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5亿元,旅游经济对全市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2.66%,旅游业已成为白银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2010年“五一”假期短短3天,全市接待游客5.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24.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0%和21%。
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障碍分析
(一)旅游企业规模较小、管理粗放,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全市现有涉旅企业20余家,但没有一家可起到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涉旅企业规模小、分布散,难以形成合力。对旅游景点的管理太过分散,不能做到统筹安排,各景区各自为战,不能充分发挥出整体优势,不利于旅游产业整体和谐发展。旅游局目前只起到对国家旅游政策的传达和导向作用。每个旅游景点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多为财政性拨款。基于当前这种现状,有相当一部分旅游景点不具备承贷主体资格,无法获取银行信贷支持。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模式制约了旅游业发展的融资规模。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贷款风险终身责任制,将信贷风险与信贷人员的职位、工资奖金等挂钩,并追究终身责任。由于对信贷人员的激励机制并未形成,而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大部分旅游项目开发贷款属于中长期贷款,资金投入大、产出周期长、利润回收慢、风险控制难,造成金融机构负责人和信贷人员产生了惜贷、恐贷心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业对白银市旅游业信贷支持力度。据调查了解,目前白银市旅游开发企业多采用民间融资方式融资。在支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方面,金融机构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作用。
(三)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滞后限制了金融服务及产品创新。一是旅游业缺乏统一的长远规划。突出表现在旅游定位不明确,在整合本地旅游资源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创新和突破,各旅游景点、各旅游特色资源之间也各自为战,未形成整体合力。另外,旅游行程停留在“一日游”的低水平阶段,旅游经济还局限于观光经济,复合型的旅游开发思路不够清晰,吃、住、行、游、购、娱协调发展的布局有待进一步深化。二是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综合服务水平较差。当前白银市景区景点普遍存在硬件条件差、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大规模、上档次的酒店、娱乐场所太少,服务游客的观念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导致旅游规模小、游客滞留时间短、旅游消费低,也限制了金融业的服务能力提高以及服务产品创新。
(四)旅游企业缺乏承贷主体资格和合格抵押物等问题制约金融支持。一是多数旅游景区归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不符合贷款条件。如会宁会师楼景区是旅游局下设的事业单位,不具备承贷主体资格,因此无法取得银行贷款,难以满足景点开发和改造所需的大量资金。二是大多旅游企业难以落实有效的抵押、担保手续。多数景区景点资源属于国家财产,不能用于贷款抵押,部分旅游景点偿还贷款的来源仅靠门票收入,而以门票收费权作质押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障碍。同时,一些项目投入资金较大,项目单位在申请贷款时很难找到价值充分又能长期保值的抵押物,一般企业也无相应的信用担保能力,或不愿为此提供长期担保。三是政府财政支出有限,不能提供有效的财政贴息等政策扶持和担保。由于白银市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政府财政收支较为紧张,加上目前旅游企业在盈利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能力不足,给地方政府带来的税收有限,所以政府在给予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提供贷款担保等方面的能力也十分有限。
(五)金融服务水平相对滞后。随着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接待游客量的增多,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相对发达地区而言,白银市金融机构在存取款、结算、汇兑业务方面所能提供的服务仍然较为落后。目前,辖内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网点中,大.部分集中于城区,而旅游景区大多地处偏僻的乡村地区,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数量稀少,使得游客存取款不方便。另外,银行卡只能在旅游景点、文化演出场所刷卡消费,而购买文化纪念品、观看民俗文艺表演等环节的消费,基本上只能使用现金。虽然多家商业
银行开办了外汇兑换业务,但是能够方便地进行外汇兑换的营业网点并不多,这也极大制约了白银涉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金融支持白银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尽快制定科学明晰的旅游发展战略,增强吸纳银行信贷资金的能力。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的发展战略是实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吸引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基础。因此,市委、市政府应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甘肃省关于加快发展甘肃旅游业的意则等文件精神,做好旅游产业长远规划和总体布局,形成主题突出的对外旅游品牌,增强旅游产业对于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一是重点抓好旅游景区的升级、度假产品的开发和纪念品的挖掘生产,努力推进旅游方式由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为主转变,旅游产品由低档次消费向中高档次消费转变,旅游开发由不注重规划的低水平开发向严格规划的高水准开发转变,重点支持黄河沿线和红色旅游景区的宣传和开发,突出本地资源优势,提升景区文化品位。二是不断提升旅游业服务层次和质量。加强对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引导旅游企业维护声誉,加大对旅行社的让利推介力度,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和服务质量。三是注意保护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企业形象。严厉处罚污染景区环境,破坏旅游景点治安、生态环境的行为,积极组织开展针对各省市、各旅行社的宣传营销活动,维护优良的旅游企业形象。同时,以大旅游、大产业的理念谋求市场开发,强化行业经营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增强信用意识,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
(二)落实旅游业投资相关优惠政策,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一是充分利用旅游业作为西部大开发鼓励发展的特色经济产业,切实落实旅游业投资应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关优惠政策和甘肃省的有关投资优惠政策,如减征或免征新办旅游企业一年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所得税;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优先考虑安排项目建设用地,并对上规模、有效益的旅游项目用地,在全额缴纳土地地价款后,允许将该土地部分的出让金专款用于该项目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以充分调动投资者投资旅游产业的积极性。二是按照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在广大农村地区从事旅游开发,并制定相应的贷款优惠利率政策或给予贴息支持。三是简化旅游业贷款在抵押登记方面的手续,并减收抵押登记费用,降低旅游业的融资成本。
(三)创新金融服务,为旅游业发展提供高效的金融支持。各级金融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增强大局观念、发展观念和服务意识,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基层央行要进一步加强窗口指导,通过召开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银企项目洽谈会等形式,引导金融机构对旅游业资源及发展前景做出准确判断。积极支持具有发展前景的旅游业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
进旅游经济持续发展。各金融机构要及时研究旅游业发展特点,不断增强金融服务意识,完善金融服务功能。要强化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考虑外地游客的资金需求,多设ATM机和POS机等便捷的工具,以提供及时、周到的金融服务。在防范风险前提下,结合白银市旅游资源定位,积极开展贷款业务创新,设计多种适合旅游业发展需要的贷款品种,要针对旅游景区景点投资规模大、资金需求额大的特点,尝试推行银团贷款等模式,降低信贷风险。要积极探索开办收费权质押、经营权质押等新型贷款抵押方式,解决目前旅游业贷款落实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现行信贷管理办法,可适当下放县域金融机构特别是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县(区)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权限,不断促进信贷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四)积极探索多种融资方式,努力实现旅游业融资渠道多元化格局。一是加强对优势旅游项目的论证评估和上报工作,争取更多的旅游相关项目列入地方城投债发行计划。二是建议国家政策性银行在对白银市旅游业定位和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介入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做大做强旅游企业,积极创造上市融资条件,疏通各种渠道,努力营造良好上市融资氛围。四是根据《企业债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旅游企业及其相关产业企业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支持,争取发行债券和短期融资券,扩大旅游业的筹资渠道。五是积极发展BOT(即建设—经营—移交)融资模式、TOT(即移交—经营—移交)融资模式、ABS(即资产证券化)等项目融资模式,扩大民间资本进入旅游业的渠道,满足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
(五)加强财政金融的协调配合,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一是结合白银市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探索由财政部门和旅游企业共同出资建立旅游业担保基金,以解决旅游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二是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由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实行专户储存、滚存使用,专项用于旅游规划编制、宣传营销、资源保护、表彰奖励及对重点景区环境、道路、景观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三是根据旅游业发展特点,探索设立旅游业金融服务区,并赋予一定的经营自主权特别是信贷审批权限。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引进各种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不断完善金融机构体系,适应旅游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四是加快保险业发展步伐,积极开发适应旅游业发展的保险新产品和新险种,提高旅游业保险份额,增强和扩大保险对旅游业的渗透力和覆盖面。
几年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今年计划新开工重点建设工程320项,计划总投资超过80亿元。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防治工程建设中的腐败行为,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实现跨越发展、崛起腾飞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工程建设领域发生腐败问题的主要环节
工程建设特别是重点工程施工周期长、涉及环节多、资金流量大,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潜伏着腐败的诱因。从最近几年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看,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环节:
1、工程前期立项环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开发方兴未艾,工程建设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只要能承接一两个大项目,就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维持企业全年甚至几年的正常运转。正因为如此,一个工程从立项开始,就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建筑企业采取各种或公开或隐蔽的手段进行攻关。有的以帮助建设单位获取立项审批为筹码,或在项目考察阶段进行“感情投资”,得到建设单位决策者给予承建的承诺;有的则是在对将来承建有“充分把握”的前提下,对立项决策方进行公关,提前干预项目的投资规模、建设标准、补偿资金额度,从而为实现利益最大化打下基础。
2、工程竞标发包环节。一是陪标、串标现象较为严重。参加竞标单位结成利益同盟,有的在自定的最低投标价格内开展竞争,有的以商定的价格中标后轮流承建,还有的借用多家单位资质独自“作秀”。二是串通、泄底行为时有发生。表面上看,招投标的入围、评标,由专家、领导集体决策,但实际上个人说了算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投标方与建设单位私下串通,甚至用金钱贿赂相关人员,事先获得标底,从而击败资质优良的公司。三是规避招投标、指定承包人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将工程化整为零、分批建设,达到投资数额小、不须招投标的目的;有的建设单位以建设资金短缺、需要有实力单位垫资为由,实现指定承建的目的。四是转包、分包问题屡禁不止。有的凭借在地方的“过硬关系”,逢工程项目就参与竞争,中标后即收取高额“劳务费”予以转包,俨然成了重大工程的“承揽专业户”、“一级经销商”;有的为回报在中标过程中有关人员的“帮助”,或为在施工过程中得到相关人员的“照顾”,应他们的“介绍”将工程分包。
3、工程施工建设环节。有的施工单位通过游说建设单位负责人,或采取其他非正常手段,导致少数领导干部将个人意志凌驾于专业设计和专家意见之上,置工程量变更须监理单位、原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四方会签的规定于不顾,以初始设计不适用、不美观、不大气、不超前等为由,擅自变更工程设计,增加额外工程量,以便获得更多的利润;有的施工单位通过对建设单位负责人、工程主管人行贿等手段,以使用特殊材料、采取新工艺达到更高的环保、安全要求等为由,抬高决算造价。
4、工程质量监管环节。有的施工单位、设备材料供应商通过向工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量检测机构的负责人员行贿等违纪违法手段,在建设工程中偷工减料、粗制滥造,降低工程及设备材料质量等级;有的建材供应商以高额回扣引诱材料采购人员,建材物资以劣充优、以次充好,造成工程质量低劣、安全隐患严重,这些工程发现得早是“烂尾楼”,发现得晚便是“彩虹桥”。
5、工程款结算环节。有的建设单位的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之便干预工程款结算,以优先拨款相诱或以迤延结算相协,迫使建筑企业向其“进贡”;有的建设单位的领导干部与施工单位合谋,虚结工程量、提高项目造价,增加工程结算款,从中获取私利。
二、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的严重危害性
1、扰乱了正常的建设市场秩序。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条件,也是体现“优胜劣汰”法则的根本途径。但是,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商业贿赂行为从根本上扭曲了这种公平竞争的本质,使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对市场的调节作用无法正常发挥,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破坏了市场的交易秩序,使靠诚信经营、科学管理立身的企业在竞争中落败,而靠行贿、欺诈或其他非正常手段获胜的企业却大行其道,这种背离法治、践踏诚信的现象反映出商业道德的沦丧,也必然会影响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阻碍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影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中发生的商业贿赂费用,最终都会转嫁给消费者,使得交易成本增加,消费者不堪重负。而且从曝光的工程建设领域中商业贿赂案件来看,工程施工中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较为普遍,公共项目“豆腐渣”工程常有所闻,极大妨碍了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危及了工程质量和安全,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不惜以重金腐蚀、收买工程建设中的相关人员,败坏了商业风气
;而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损公肥私、中饱私囊的行为,则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都产生极大的毒害作用,甚至蔓延到其他行业、其他领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4、破坏了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对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倚重于城市开发和工程建设带来的拉动效应。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工程建设环境在整个发展环境中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有很大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外地客商必然会“择善而从之”。如果建设市场混乱、商业贿赂横行,外来投资者便会望而却步,一个地方的凝聚力、吸引力将大为降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域外资本进入,对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多发的原因分析
1、心态失衡,私欲膨胀。综观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中的领导干部,无一不是见利忘义、贪心过重。他们之所以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究其思想根源,在于心态严重失衡、私欲恶性膨胀。有的领导干部看到自己一个决定、一个签名就能使他人一夜暴富,而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还不如他们轻轻松松干一年,觉得当官太吃亏,于是眼红手痒,对开发商送来的巨款坦然接受,认为这才是对自己用权行为的合理回报。有的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审批权、监理权、验收权向开发商索取好处费,错把正常履行职责当作索取回报的筹码,权力观扭曲,价值观错位,最终堕入犯罪的泥潭。
2、体制不顺,制权不力。在经济转型期,与工程建设相关联的一些行政管理体制、市场运行体系还有一些不衔接、不完善、不配套的地方,使工程建设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如国家尽管出台了建筑法、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但体系仍不健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工程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在具体落实的各个环节上也缺乏一套完备的操作程序,而且各地区、各部门由于区域情况、认知水平的差异,出台的招投标操作细则往往不够严整统一,甚至在解释上也有很大的幅度空间,使招投标制度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统一的有形建筑市场。同时,现行的工程管理权力配置也存在弊端,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是一个管理规程,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决策权却集中掌握在地区、部门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手中,使一个或几个人就能随意干扰工程立项、工程建设的正常秩序。这样一来,主要的权钱交易完全可以在进入法定程序之前完成,之后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
3、违规操作,滥用职权。从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看,不按规定程序操作、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是腐败多发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领导干部便千方百计插手和干预建设项目的开发、规划、建设等,有的无原则地打招呼、批条子,有的让亲友承接工程、开发项目,有的对依法办事百般刁难、处处设卡。这些非正常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私欲、私心、私利,直接导致工程建设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纠而不止、久治不愈。
4、唯利是图,恶性竞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里包含着大量的隐蔽工程,由于监管难以到位,加之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经常性变化,为一些不法之徒留足了谋取非法利益的空间。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城市建设的滞后性,所以城市开发的空间特别大,这几年建筑市场多呈加速发展的态势,建筑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如雨后春笋,个体公司、个体承包户层出不穷。一些规模、管理、技术、资质等方面处于劣势的企业,为了能与条件好的企业相抗衡,便不择手段,以金钱铺路、贿赂开道,或是以色情引诱、提供高档娱乐消费活动等方法打通关系、获取工程。而一些各方面占有优势的建筑企业在正常竞争往往败下阵来的情况下,转而开始效仿,形成恶性循环。本应是技术、质量、信誉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却变成了贿赂的竞争;本应是公平竞争、程序规范、运作有序的商业行为,却形成人人皆知的“潜规则”。
5、监督不严,惩处不力。重点建设工程投入资金数额大、覆盖面宽、施工周期长、建设主体多元化等特殊性,加大了对其市场监管难度。同时,腐败本身具有隐蔽性,加上监督人员专业水平不足,责任意识不强,许多监督行为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对一些深层次问题介入不够,导致大量腐败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曝光、立案和惩处,在高额利润、侥幸心理的驱使下更加肆无忌惮。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出于加快城市开发的考虑,怕管得过死会影响干部的积极性,减缓工程建设步伐,对重点工程建设领域的不法行为提得多抓得少,要求严监管松。还有的认为收受回扣、手续费等行为属于商业惯例,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即使查处,也多是一罚了之,缺乏长期有效的制约机制,导致商业贿赂在建设工程领域泛滥蔓延。
四、治理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的对策
1、加强廉洁教育,提高涉及工程建设人员的拒腐防变意识。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追求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在工程建设中变通政策、简化程序等现象屡见不鲜,这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客观上为违反制度、规避监督提供了机会。因此,在教育引导上,首先应加强对地方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观教育和正确政绩观教育,引导他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遵循规律、尊重实际、遵守法规的前提下,加快城市开发步伐,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绝不能为树样板、出政绩而忽视工程监管,让腐败分子有空可钻,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其次,要加强对项目管理和建设单位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针对腐败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有的放矢地开展事前、事中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法纪意识。再次,要加强对建设承包单位和施工单位人员的教育。建设主管部门及各行业协会要自觉承担起教育责任,尽快解决建筑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廉政建设无人抓、无人管的状况。要引导建设企业以诚信立业、靠质量生存,树立正确的竞争理念和经营道德,坚决杜绝靠行贿承揽工程、靠偷工减料增加效益的错误理念。
2、注重制度建设,打造规范有序的工程建设招投标市场。把抓制度落实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建筑市场规范有序运行。一要认真落实招投标法。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禁止挂靠投标;对投标过程进行严格监督,禁止串标行为;对中标单位进行跟踪监督,禁止分包、转包等行为。要积极推行“标底公开和无标底招标”、“技术标、商务标分段评定”、“封闭式评标”等评标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二要建立权力制衡机制。要坚持决策、监管、操作三分离,坚持科学的项目论证决策程序,制定规范的招投标程序,建立公开的审批程序,严格专家资格的评定标准。要合理制约和分解权力,促使有形建筑市场与行业招投标管理机构、招投标代理机构分离,建立统一的招投标市场。三要建立岗位工作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延伸到工程建设领域,建立具体的岗位工作责任制,从建设单位主管人员、招标办工作人员、专家评委,到施工人员、采购人员、监理验收人员,根据每个人职务、职责、岗位和权限,制订严格的责任要求、工作制度和岗位纪律,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涉及人员都要承担相应责任。
3、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重点建设工程的全程督查。一要建立专门机构。要通过实行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与招投标中心脱钩、充实专业能力较强人员等途径,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做到监管分离,实现由“体内监督”向“体外监管”的转变。今年,我市成立了重点工程建设监督领导小组,对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实施统一领导,并下设办公室和派驻监督组,形成了重点工程建设监督大格局,对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产生了较强的遏制作用。二要实施全程监督。要围绕监督的目标要求,把实施工程建设监督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纪律等,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靠制度监督、按程序办事、由纪律约束的监督模式。三要落实监督成果。要完善重大项目稽查制度、审计监督制度、财政监管制度和行政执法监察制度。要建立诚信档案,建立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对有假借资质、转包、发包和行贿等不良记录的施工企业或人员,限制进入建设市场;对达不到规定技术要求的企业及人员,坚决依法予以降级或清出。
4、加大惩处力度,扩大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的警戒效应。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督管理的责任,对重点工程中标合同的实施要实行跟踪调查,对监督中发现的违纪违法者要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保证监督效果。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招投标环节、施工过程、资金使用、工程决算等环节的审计,对掌握的违纪违法线索,要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纪检监察机关要拓宽监督渠道,建立举报激励机制,通过群众举报、走访用户单位、剖析有质量问题工程等多种渠道,严肃查处私下发包、泄露标底、定向评标、层层转包、从中收受贿赂等问题;对一些典型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以震慑犯罪分子,扩大警戒效应。
发达地区乡镇和经济欠发达乡镇是两个概念。总体说来,欠发达地区因为信息少,资源少,渠道窄,所以人肪关系、任人唯亲现象反而显得多,因为可选择的机会较少。为了入公门,选择最偏远乡镇是你保守的个人想法,但还要靠运气。道理显而易见,因为你所想到的,也是别人所想到的,特别是一些官二代更想到的,因为他们整体(不指个别)水平会略为低下,所以他们只有过了笔试才能有机会,入去后几个月就外向借调,继而调动,这就是关系的力量。所以,你要祈祷的是在笔试挤掉他们,不然就是他们面试挤掉你。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建设
产业集群是由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它已成为一些地方发展工业,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有力途径。当前,各地正在积极探索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政府及园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对产业集群发展更是有浓厚兴趣。本文就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问题谈点浅见。
一、当前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
首先应强调的是,欠发达地区并非所有的工业园区都要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发展方向。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发展既有积极因素,但更面临着不少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工业经济总量较低,园区规模较小。欠发达地区工业经济总量较低,工业增加值小,园区规模则更小,不少地方只是近几年才在加快发展,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产业集群的基础较弱。
(二)园区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发展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小。园区具有品牌、规模和市场优势的大型企业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少。国家级龙头企业少,省级也不多,多数产业还是市级所谓龙头,其产品档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有限,在一个行业内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占有支配地位的骨干企业更少,对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小。
(三)本地企业家队伍群体小,中小企业配套少。欠发达地区园区企业主要由招商引资和当地原有企业的“退城入园”组成,根本不具备配套性。根据发达地区经验,形成产业集群必须有大量的中小企业的规模化集中,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是从家庭作坊式企业走出来的,多数企业主文化程度偏低,综合素质不高,缺乏远见卓识、能驾驭市场的领军人物。短期内要形成中小企业的产业配套难度很大。
(四)园区发展环境还不如人意。不可否认,当前欠发达地区政府抓招商引资,抓园区发展,抓项目建设,力度不可谓不强。但园区发展总体环境还不如人意。一是服务环境有欠缺。园区的服务体系仍不健全,机构调整还没到位,某些扶持政策难于落实。具体到县级,项目推介、投资咨询等中介服务基本没有,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方向、争取技术支持等方面得不到有效服务,相反对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和单位多达20多个。二是金融环境较差。园区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普通存在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绝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的长期投资主要依靠民间融资,融资规模少,成本高、风险大。三是人文环境不理想。没有形成产业群内所需的共同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人文环境,园区企业信任度不够,企业间缺乏信息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五)园区尚未形成有效的集聚机制,产业链不完整。从企业集聚机制看,园区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机制,导致园区企业间的关联性不足,缺乏明确的产业分工,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园区企业与中介组织、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机制不健全,有的根本就没有任何联系。从产业链看,产业链完整问题突出,有的园区根本没有产业链。同时,工业园区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各自为政”,必要的中介服务缺乏,企业得不到有效的专业化服务。
二、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必须抓住的主要环节
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要解决上述难题,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必须把握产业集群的科学内涵,遵循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抓住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一)必须抓住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这个环节,打好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离开产业,产业集群就无从谈起。做强产业,使之产生规模效益和竞争力,是园区产业集群产生的基础。园区产业能否做大做强?要看该产业是否有市场优势。市场优势可以来自多方面,一是具有传统地方特色。很多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名牌,或源于与该地区的传统历史渊源,或源于本地区独特的资源,这类产品有利于做强为优势产业。二是上规模,在本地有影响。无论什么产业,都必须具有规模和影响,才可能形成优势产业。浙江省很多地方就是在没有资源的条件下,通过规模取胜,形成“小产品、大市场”的优势产业。三是存在市场“空隙”和没被满足的需求。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这种市场“空隙”已很难寻找了,但并非完全没有,新兴产业主要靠“空隙”发展为优势产业。优势产业能否生产产业集群的关键在于龙头企业。一个产业集群的形成,有优势产业还不够,还要有龙头企业带动。龙头企业是技术、品牌、质量、竞争的领跑者,如果缺少龙头企业,显然无法实现集群,只要有了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就能真正自发聚集,就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分工与协作。从这个意义上看,欠发达地区并非每个工业园区都具备发展产业集群的基础,如果缺少产业和龙头企业这个因素,产业集群则不可能出现。因此,必须抓住培植优势产业和发展龙头企业这个产业集群基础环节。
(二)必须抓住相关企业向园区聚集这个环节,促进园区产业集群的形成。随着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力度加大和政府对园区的重视,欠发达地区园区发展速度加快,很多园区已形成了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出现不少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初步具备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随着招商引资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园区企业日益增多,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迅猛,部分产业已有集中的迹象,形成产业集群的条件开始成熟,如抚州市金巢经济开发区在全省开发
区中是比较落后的,其中也集中了10多家医药企业。当前,必须紧紧抓住产业集群形成的这个环节,诱导相关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聚集不是企业地理上简单集中或企业数量相加,必须要有“向心力”和关联性。首先,“向心力”是园区存在产业聚集的吸引力,能吸引区域内园区外大量中小企业迅速跟进,并形成配套和规模。其次,聚集企业必须有关联性,都与某个产业的生产和服务相关联。从这个意义上说,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建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要有项目,无论什么产业、什么行业都吸收落户,要通过各种措施使园区产生聚集的“向心力”,诱导关联企业向园区聚集。
(三)必须抓住形成产业链这个环节,破解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性难题。即使关联企业聚集到了园区,能不能形成产业集群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琏。只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群才能形成。产业链的本质就是一种集群内企业间明确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首先,产业链的形成不一定要在园区,可以是园区区域内,也可以在市域、县域、或乡镇范围内。其次,产业链注重的是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一种是同一产业内部生产环节的专业化分工。包括企业处于一个产品的生产链中,分布在这个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在生产、销售等方面相互满足需要。一种是指与该产业相关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及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有明确的职能分工,能围绕这一产业形成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为一体的网络体系。形成产业链,政府的主要任务可以放在打造产业琏发展载体上。
(四)必须紧紧抓住优化园区产业发展环境这个环节,为园区产业集群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有了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同时,相关企业向园区聚集,而且这些企业形成了产业链,产业集群就基本形成。要使产业集群不断得到持续发展,优化园区产业发展环境是保障。产业集群的形成离不开环境,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更离不开环境。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政府作用很突出。但要注意两点:首先,政府不能“越位”。产业集群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下自发合作的产物。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很多企业都是承接发达地区即将淘汰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技术、资金、环境和管理的门槛低,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切要求相互间的协同、合作,以求获得群体效应和规模经济。因此,产业集群是企业间、企业与中介机构自愿、互惠、互利合作的结果。政府没有必要去做企业做的事,不能用行政手段去解决市场问题,否则,即使形成产业集群也没有竞争力,结果是产业集群“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其次,政府必须“到位”。在目前状况下,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环境不如人意,需要政府去优化。政府要善于利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去优化园区环境。一是进一步改善园区基础设施。二是政策优惠。即通过产业政策和资金、人才、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去引导。三是优质、高效服务。从优化软环境入手,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
三、围绕主要环节,促进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举措
如果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建设任其自我发展,产业集群形成需要一个很长的阶段,还会走弯路,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促进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必须紧紧抓住上述产业集群发展主要环节,采取正确的政策举措。
(一)制定产业政策,加强产业协调,强化园区产业集群引导。促进园区产业集群发展首先靠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强产业协调,强化政府引导。一是地方政府
要制定本地区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工业园区要制定切合实际的产业发展纲要,重点突出产业政策对产业集群的导向作用,明确重点扶持的产业,着力引导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和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向产业集群倾斜。尤其是要发挥产业政策对龙头企业和配套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保证对产业集群的引导。二是统筹协调特色园区建设。建议以市为单位,在市级层面建立园区发展纵向协调机制,以改变当前园区发展“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加强对各县(区)园区发展的统筹协调,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县(区)园区发展为特色园区,在招商引资、产业政策和产业服务方面形成合力,力争形成“一园一品、一园区一特色”的新格局。在园区内部,也可以对现有园区按照功能进行板块细化,形成园区内部产业聚集块。四要抓好行业协会建设。同类产业的企业集聚在一块,为了体现有效合作和有序竞争,可引导它们成立行业协会,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理顺集群企业关系、发挥中介服务功能,降低企业成本,协调企业行动等方面的作用。
(二)打造产业链,完善产业层次,增强园区产业集群功能。欠发达地区政府很多领导亲自挂点抓一个个重点项目,这对园区起步阶段的发展非常重要。有条件的地方园区要从当前的离散抓项目向抓产业链转变,逐步打造产业链,完善产业层次,强化园区产业集群功能。产业链是一件产品通过若干产业层次,经过流通环节到达消费者手里的路径。这中间经过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大大小小的企业合作。打造产业链需注重两个关键点:一要注重产业关联程度。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产业集群就越高效、越有竞争力。二要注重产业深加工程度。加工程度越深,说明分工越精细,产业链越长,产业层次就越丰富。欠发达地区打造产业链,政府除了加强规划和培育产业外,一是要确定打造载体。当前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围绕现有骨干企业打造产业链。可以依托现有骨干企业,上下延伸,左右扩展,催生与之相关联的新项目,做到项目延伸,不断延长产业链。第二,围绕优势产业打造产业链。充分利用现有优势产业,通过资金、人才、技术等扶持政策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做出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高和知名度,构建一条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和优势产业琏。二是培育和扶植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产业链形成的关键和核心,也是现阶段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抓手。可选择有一定生产规模、管理水平较高、市场品牌知名度较高、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使之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产业链的核心。三是丰富产业层次,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围绕所打造的载体和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配套产业,丰富产业层次,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参加到产业分工到来,形成以核心企业领头、大量中小生产性服务企业跟进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
(三)发展要素市场,优化服务环境,构建园区产业集群支撑。
1.大力发展现代商品流通市场,构建园区产业发展物流平台。一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配合园区物流量的增加,规划建设一批适应产业集群发展、功能配套的运输、仓储、配送、包装等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规划建立市级物流服务中心;结合全民创业的大好形势,积极培养物流业创业主体,进一步鼓励民营资本投入物流业,拓宽物流服务市场,以物流业建设加速产业集聚。二是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专业市场。强化专业市场与产业的功能配套,形成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物流圈和供应链,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
2.大力发展技术、人才市场,强化园区企业技术和人才支持。一是整合技术资源,建立市级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建设面向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平台,组织攻克一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共性技术,使得某一技术成果在该行业内得到资源共享,加快园区整体技术的提高。?二是探索形成园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技术联系机制。行政手段引导,市场手段激励,探索形成园区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联系机制。三是加强园区与园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园区企业引进高级人才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如在职称评定等待遇方面提供方便;探索运用社会力量,如职业技术院校等,为园区企业提供人才“对口培训”,及时向它们输送急需的技术工人。
【欠发达地区非农化问题探讨】推荐阅读:
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的思考07-09
陕北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探讨05-29
发达国家大气污染治理06-01
边境地区外国人管理的法律问题06-05
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09-12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09-24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07-10
毕节地区教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