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报道范文(共8篇)
刚开始因为小组分工并不完善,大家对于采访对象的挑选更偏向于自己的片面理解。我也就找到了某位男教师开始了采访,结果就是采访十分顺利,老师十分配合,但写出来的稿子没什么新意。而小组其他成员的稿子内容则更加吸引人。有人选择了有3个孩子的南区水果店老板,有人则选择了离家在外与父母妻儿相隔千里的学校保安。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显然他们的更具有代表性与“新意”,而我的选择出发点停留在了任务的完成度上而非质量之上。青年教师也许更适合采访,他们的语言能力会使采访更顺利,但在这个选题之下,显然其他的选择更能表现主题使选题的新意体现出来。
所以对于今后的采访,挑选一个更具代表性的人物才能更好地将主题体现。采访也不能一味求稳,追求一些新意或许才能获得更好的内容。
采访的背景准备
完成一次好的人物采访,我认为不仅要对采访的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对于整个话题的背景也应该要有相当完备的背景知识。不然或许就会遭遇我所遇到过的尴尬。
学期后半段有幸来到解放日报体育部做关于世界杯的专题报道。我主要负责电话采访一些足球教练纪录他们对于某一场比赛的看法。我自以为对采访对象十分了解(大多为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知名教练与体育评论员),但实际采访中却是漏洞百出。
首先,语言上遭遇了危机。由于一些主教练来自上海讲着一口地道的上海方言,对于我来说理解起来就成了大问题。即使后来用普通话对话也时常在一些关键语句上因为口音问题而不能正确理解意思。记得一次采访一位沪上著名教练,因为前期没有心理准备,电话采访时才发现采访对象的语调“惊人”的低。低沉的语调使很多话变得含糊不清,那次的采访最终也因此失败。
除了采访对象的准备外,背景知识的准备也必须充足。还是在实习期间,一次采访圈外人士预测比赛时又出现了新的状况。由于前一场比赛我自己也没有看,而采访对象对于足球也不够专业,就出现了采访过程两个人无话可说的境地。
两次失败的经验也提醒我做好采访前背景了解的重要性。对于采访对象,适当了解他的身份有助于更顺利的进行采访;对于采访选题的背景,完备地做好先前功课才能在采访中更好地与采访对象交流。
采访稿的撰写
刚开始接触采访稿的撰写,我也犯下了不少毛病。由于不能熟练地掌握采访稿,我的第一篇采访稿被小组成员批为过于客观,缺乏适当的文学性修饰。当然,对于一篇采访稿尊重采访者话语的客观性是最重要的,但是将话语转变为文字又不能少了文学的修饰,不然采访稿就会显得索然无味缺乏可读性。
而实习时,我的一篇采访稿也被老师批评了。由于我对于采访对象的话题有着自己很多的见解,于是在文章中有意无意的加入了我的意见倾向。这也就造成了一些话语方式与采访对象身份不符的现象。
在采访稿的撰写之中,如何将事实的客观性与文字的文学性更好地结合显然是我需要不断加强的地方。从采访者的角度出发,尊重受访者的意图,而在文字上则需要部分润色,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却也需要不断的实践作为基础吧。
采访的策略选择
对于不同的采访对象我认为应该是选择不同的采访策略。策略的内涵即是选择不同的话语方式、不同的语言氛围以及不同的话语量。比如采访“下层”受访人时,我大都会比较主动,尽量将语言氛围变得轻松使受访者能够较为自然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在采访中我也会适当的掌握主动权,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受访者整理自己的思路与看法。
而对于“中高层”受访者,我一般不会过于主动,而是将采访的掌控权交予对方,给受访者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表达展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两种不同的策略,也是基于两类受访者不同的社会身份、教育水平等因素。相对而言,“中下层”受访者可能受到文化水平的影响相对怯于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同时表达中也可能会因多种因素造成表意不清等问题;而“中上层”受访者相对文化水平较高,对于特定问题相对有更多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仍然选择给予对方过多的引导势必将使受访者感到唠叨琐碎。
所以在这样的考虑下,针对不同的受访者采取不同的采访策略既能使采访顺利的进行也能建立更好的互动环境。
这个学期开始全面的接触采访与写作,实地采访与电话采访都做了不少,但是我感觉还是远远不够。实习期间指导老师也告诉我,采访只有做了多了才能有感觉,文字、语言上面才能有进步。或许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反复强调的实践的重要性的很好体现吧。
同时,在采访中我也发现自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面对不同的受访者,可能会因对方身份的不同而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对于普通的农民工或许我更能放得开,而面对著名运动员或者知名教授则会显得拘谨。起初,我也是总因为紧张而使采访不那么顺利,但随着采访次数增加自己也变得自信,并且能够做到与受访者一定量的有效互动,不再只是那个被动的记录者,开始成为了互动者。而这样自信的由来,既来自战胜自我胆怯心理的一次次实践,也源于对受访者、采访背景的充分准备。
在采访的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信息提取方面急需提高。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受访者特别健谈,于是便需要将他的大篇幅内容微缩到小篇幅;有时候则会遇到受访者迟迟不能点到问题的内核而游离与提问之外。第一个问题考验的是自己的文字压缩能力,第二个问题则考验的是记者的提问技巧。在采访中,我也发现,问题的设计往往赶不上实际中的变化,所以在提问过程中设计问题显得尤为关键。而设计的串联点就是和受访者的良性互动,通过互动将自己的观点传递,同时将自己的疑问抛出将受访者引入自己的设计之中。这样,才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采访内容。
这学期的采访与写作课使我受益良多,汲取了许多采访的理论知识。而实践中,一次次的采访经历则让我明白了理论与现实结合的重要性。既不能脱离理论而自成一套也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而无视实践中的变化。
一、加强典型人物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媒体的责任
“最美”的典型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楷模, 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 崇高的精神境界, 激扬起的人性光辉, 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需要把抽象的原则变为具体的要求, 一个个鲜活生动、可亲、可敬、可信的典型人物在群众中就是一种导向, 一面旗帜, 一本感化心灵的道德教材, 对于弘扬社会正气, 培养人们价值取向, 引导人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为自觉践行,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媒体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 是营造主流舆论, 以主导的价值引领社会, 以共同的理想凝聚力量, 以优秀的道德培育风尚的重要渠道, 必须充分发挥其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增强传播核心价值的高度自觉性。加强典型人物的宣传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责任, 使命光荣。
二、典型人物的选取要把握的原则
典型宣传的关键是确保典型“立得起、叫得响、推得开、学得好”, 选准典型是典型人物宣传的基础和前提, 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核心价值原则。当今时代典型人物来自方方面面, 大致可以区分为英雄人物、杰出人物、先进人物、平凡人物, 他们表现的思想境界、精神风采、时代贡献各有不同, 但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的精神内核。核心价值体系是典型人物的灵魂, 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选取典型人物的价值尺度。
二是实事求是原则。客观真实是典型人物的生命, 是新闻报道的本质规律, 新闻媒体在选取典型时必须做好充分的调查核实, 要用事实说话。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事迹必须合情合理, 精神必须感人至深, 这样才能使典型经受得住考验, 才能真正靠得住、过得硬、走得远。
三是群众性原则。典型来自于群众, 群众是先进典型成长的“水之源, 木之根”, 群众性是典型的根基, 只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才能称之为典型, 所以要把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确定典型的重要依据。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宗旨决定了人民群众是新闻的主体, 要善于从普通群众中发掘典型, 寻找蕴含在他们身上的不平凡的人格力量。
三、务求实效做好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
如何把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做精、做活、做深, 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 是新闻界不断探索的课题。在实践中, 大家注意到, 要想让典型人物报道鲜活生动、影响深远, 必须要革新报道理念和报道方式, 实现宣传理念向新闻理念、英雄主义向人本主义的转变。
一是摒弃典型人物报道的陈旧理念。目前见诸媒体的典型人物宣传报道仍不乏老传统, 老做法, 存在着真实性规律与“高大全”的矛盾, 在采写过程中就带着老套路, 固定的思维, 结果是奉献与荣誉的罗列拼凑, 做法与数字的叠加堆砌, 要不一色是“老黄牛”、“苦行僧”、“高大英雄”、“完人”, 不近人情, 没有个性特征和时代精神, 缺乏思想和理性的思考, 这样程式化的报道, 纯粹是静态的灌输, 呆板的说教, 受众能爱看吗, 哪有能让人信服、心灵产生共鸣可言。所以必须摒弃旧观念。
二是用平民化视角审视和报道典型人物。受众需要看到的典型是有血有肉, 有情有爱、有责任有担当的良好形象, 其感染力取决于本身真实的事迹和闪现的人性光辉, 越是真实越感人, 越是朴实越亲切, 只有用平民视角发现平凡中的珍贵精神, 抓住突出的人性光芒和富有人情味的闪光点, 用平实的群众语言, 讲述百姓身边的感人故事, 感动情怀, 人民群众就会感到, 模范人物本就生动地在我们身边, 他们就从我们的生活中走来。
三是用平实的细节写活典型人物。细节是让典型人物活起来的重要因素, 是人物形象的重要支撑。细节的运用, 是改进典型人物报道, 提高宣传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平实的细节能使报道独具魅力, 能使一个人变得形象灵动和立体鲜活。强调平实的细节, 实质就是要善于从大量细节中用心去提炼挖掘富有个性化, 特色新鲜的细节, 让平实细节去说话, 去深化和展示主题。如何才能捕捉到生动感人的平实细节, “独门秘笈”只有一个, 就是在深入采访上下功夫。
党报人物报道的平民化
作为机关党报的日报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渐渐摒弃了生硬的说教姿态,重新确立了新闻真实性的权威,关注的视点也从“高”移到“低”,党报的人物报道逐渐显示出平民化的趋势。所谓平民化即指用平民的视角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虽然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党报的宣传教育作用从此消失,也不表示在人物的选择上没有了原则,而是把教育和指导隐藏在了客观的叙述之后,使“教化”显得不着痕迹。因此,党报人物报道的平民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报道语言平实客观,选材贴近生活。在《人民日报》对洪战辉的报道中,就很注重报道语言以及选材的客观真实。2005年12月14日的一篇通讯——《男儿当自强——洪战辉带着妹妹求学记》,记者通过客观叙述洪战辉坎坷的人生经历来体现他自强不息的性格特征,注重情节感,语言朴实真诚,饱含丰富的感情。第二天刊发的《“做命运的主人”——洪战辉在升旗仪式上立下誓言努力学习,回报社会》采访了读者以及受过他帮助的人们,文中大量直接引用了被访者所说的话,从侧面间接展示了洪战辉的乐于助人、坚强勇敢。之后又通过专访来报道他目前的状态。用洪战辉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人物更贴近自身的本来面貌。一篇篇纪实报道记录下一个农家子弟的真情与渴望,奋进与自强。报纸中的洪战辉形象褪去了丰功伟绩式的耀眼光环,成为生活在平凡世界中的普通人,此种报道方式使这一典型人物具有极强的亲和力,从而让受众产生高度认同感,在感动的同时得到教育。
二是报道选题从骨干精英向普通民众渗透。《人民日报》的一个人物专栏——《人生境界》就把目光集中在了普通百姓的身上。如:义务送报44年的申克、一切为患者考虑的医生陈焕章、送流浪儿回家的宋先伟……他们不是社会名流,也不是英雄模范,但他们真诚善良,用心坚持自己的梦想,让人觉得亲切可信。
省市级党报同样体现出这种可贵的探索。在人物的选择上,《重庆日报》偏向于对普通百姓和底层民众的报道,表现了一种对百姓生存状态的关注。由于党报代表了党的意志和态度,因此,这种对下层民众的关注更体现了党对人民的关心。比如《重庆日报》在2005年11月有一个名为《在城里上学的民工子女》的系列报道,文中所体现出来的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城里的生活,并在学校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关心、认可和帮助。民工是一个需要被关注和关心的弱势群体,报道中表现他们在城里生活稳定和谐,能在很大程度上安抚这个群体里人们的情绪,做正面的引导。
可以看出,党报在报道风格上,以客观叙述为主,语言都较为朴实简单,轻松自然,已经见不到过去写作中的拔高渲染,人物都显得真实可信。在人物的选择范围上,从以前的一味树立典型,表扬先进,到现在的关注百姓,体恤民众,党报一改往日的姿态,视野更加广阔,脱离了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显得更加亲切,与过去相比,党报人物报道风格日趋平民化,而这一转变的出现是具有指向标作用的,它为党和群众之间提供了良好的沟通渠道,也为其他类型报纸的报道指明了方向。
通俗类报纸人物报道的生活化
对于都市报、晚报等通俗类报纸来说,在人物报道上,它们的内容更多元。手法更灵活多样,更注重人情味,更贴近生活的本来面貌。
首先,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或细节为切入点,感情自然流露。在对洪战辉的报道中,《潇湘晨报》、《郑州晚报》与《人民日报》的报道相比就存在一定差异。两家都市报报道选取的材料都以目前他在校生活为主要内容,从较为细微的地方人手,比如《潇湘晨报》就曾摘录了他日记的片断。日记是记录一个人心路历程最直观、最真实的方式,从这样一个小细节出发,使人物最本质最真诚的一面自然流露出来。《郑州晚报》则对他的生活进行了详细的报道,从他家的陈设写起,交待了他一天的活动,并抓住了兄妹俩之间的一些小事来反映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则开始关注普通的逝者,在讣闻写作领域进行突破,截取老百姓人生故事中最有特色的片段,弘扬真善美。如《南方都市报》2005年12月9日的《小伎俩成就参谋长美姻缘》中:小伎俩“骗”得终身美眷(小标题)老伴余力回忆起与印玺的恋爱经历,含泪微笑道:“我们这段姻缘是他‘骗’来的。”显得非常温情而又生活化。
其次,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比如《潇湘晨报》的专栏——《都市脸谱》在2006年4月21日对某外语学校校长李桂的报道:去看李桂上课,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他带着学生唱歌。这对于一贯严谨、唱歌跑词跑调跑感情的李桂而言,就算是一大新闻,他还未开始唱,我全身就准备好了鸡皮疙瘩。他唱了,而且唱得激情高昂,《我真的很不错》,听名字就知道,是歌颂自己的,学生更是唱得地动山摇。这段文字用语活泼诙谐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情趣,一个个性鲜明的校长形象就在这生动的笔墨下活灵活现。
精英类报纸人物报道的纵深化
《南方周末》作为一份精英报,其人物报道颇具特色,常用讲故事的形式,注重细节的交代和人物与背景的联系,强调深度的拓展,并力图通过对人物的挖掘来揭示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探讨社会发展变革中问题出现的原因。
以2005年11月24日的《杀人嫌疑犯的人生自白》为例。文章以倒叙的方式开头,将这一杀人事件的原委一一道来,接着,介绍了他所处的环境和自身命运,努力与失败,破碎的家庭和自首的经过,整个报道似乎就这样自然而然地铺陈开来,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实际上,记者选取的材料很有针对性,这些材料都清楚地交代了造成这一悲剧的性格和社会原因。这则通讯的用语平实,张弛有度,该一笔带过的写得简短明了,如:2002年,家人再次凑钱买了辆二手富康,但后来,无法戒赌的易平,将车押在了赌桌上,再次输得精光。该细写的也毫不吝惜笔墨。如:一位身材高大的警察已经等待在那里。而在进入派出所的一刹那,他突然抱住记者,“你一定要去看看我的儿子,他很可爱!”……紧接在这则报道之后的是题为《关注农民工心理健康》的访谈。文章通过对几位心理学、社会学专家的访问,谈论了农民工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这一则访谈,和前面的人物报道相呼应,从某一个个体人手,探讨悲剧发生的原因,揭示了整个社会存在的普遍问题,使这篇人物报道显得更加深刻而有意义。
对争议人物的报道《南方周末》则注
重运用平衡策略,力图给读者一种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形象,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获得信任感。在《“魔鬼教练”王德显的工资门》(2006年12月7日)一文中,这种平衡策略主要表现在多种声音都得到了反映:
迄今还在王德显门下训练的弟子:“她们就是忘恩负义,教练对她们这么好”、“她们现在的遭遇是自找的,不值得同情”、“要是真那么苦,她(艾东梅)劝我来不是让我下火坑吗?”
已退役或离队队员的声音:“我说了,他打人,在那吃得不好……”、“谁没被打过?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严格,后来就觉得不对劲了,他往死里打。”
其他教练同事的声音:作为教练,成绩是最重要的指标,王德显做到了,对于队员与教练间的纠纷,清官难断家务事,他们无从评价。
王德显前妻及儿子的态度:他们拒绝为他辩解,儿子不露面。
当报纸人物报道向着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客观性,造成了受众对报道内容的怀疑,导致有价值信息的流失。
人物报道的叙述干预及失实
叙述者可以通过种种方式对于其所讲述的故事以及文本本身进行干预。这种干预一般通过叙述者对于人物、事件甚至文本本身进行评论的方式来进行,以达到某种修辞目的。就人物报道而言,这种叙述干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滥用传情话语,即在作品中明显暴露报道主体的价值判断和立场倾向的语言。二是滥用叙述者的思想职能。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原则,记者的观点只能隐含在客观准确的文字背后。而不能渲染报道感情色彩,用文学手法来塑造“角色”。这种叙述干预可能使人物的本来形象和报道形象产生偏差,严重的还可能误导受众,传达出错误的信息。
思想职能一般表现为议论话语。有时也表现为对情节作权威的解释。如《狷狂黄健翔》(2006年11月23日)一文中的两处叙述:“11月11日,这个光棍的节日,他在博客上沾沾自喜的宣布……”,再如“……他同时认为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难道是因为出过两本书的缘故吗?)”括号中的语句带有明显的嘲弄口气,是不应有的轻佻。此文引发广泛争议,最终酿成沸沸扬扬的“采访门”事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再如2005年轰动一时的打工仔阿星杀人事件报道中,《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对阿星成长经历、杀人及自首始末的文字记叙中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并以其自述为主要形式,而受害者基本情况、家人所遭遇的不幸则可说是忽略不计,报道框架的倾向性设置、带有感情色彩的渲染使文章的客观与理性受到质疑,媒体不合时宜的主观价值取向表达向受众暗示着这样一个结论:杀人者本身无太多过错,错在这个时代和社会。
在对一些负面人物的报道中,还出现了失实现象。比如2004年在对马加爵的报道中,有报纸以大字标题对他冠以“校园杀手”、“云大屠夫”、“混世魔王”之名。马被描绘成一个杀人恶魔的形象;有的报道说马加爵经常受人差遣去食堂打饭,导致他心有怨气却不敢说,于是暗地里把口水吐在同学饭盒里。但据了解他的同学说。并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还有媒体报道:他同寝室室友间的积怨越来越深,严重时甚至动手打人。但他的同学称,从未听说过他打人,有一次一个室友与他产生纠纷,他只是抬头平静地回应了一句话,并没有动手打人。道中之所以会出现偏离事实的现象,是因为记者主观先行,早在心中把马加爵定型为一个残暴乖张冷僻的人,在写作中就不自觉地凭自己的臆断来对其进行“修饰”,甚至把他塑造成了记者想像中的样子,过度强调了他性格中的阴暗面,造成了人物形象的失实。
人物报道的过度娱乐化
2002年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来华,不少媒体一窝蜂地“炒作”。连续几天用头版头条报道有关霍金的种种消息,把霍金这个非娱乐人物娱乐化。记者抱着一种追捧歌星、影星的心态,不断挖掘他的轶闻趣事,对一些无关痛痒的小细节进行调侃。一些媒体的提问要么很浅薄,很没必要。要么就是让人哭笑不得。很多问题带有闲聊的色彩,基本没有跟他科学工作有关的提问,提出的问题对于受众来说没有丝毫的实际意义。报道如果一味追求好玩好看的“软性”新闻,就会克扣很多读者本该了解的资讯,使得很多有建设性、有价值的信息大量流失,扭曲或稀释了报道对象,遮蔽了他的价值。今年3至4月围绕“疯狂影迷”杨丽娟及其家人的报道,不少报纸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将社会责任抛之脑后,过分炒作。终将一桩沉重的事件导演成一出悲剧、闹剧。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报纸的分工将会越来越细,不同类型的报纸都将形成个性鲜明的风格特征,人物报道的内容、形式将会更加多元化,但是在抵制低俗、坚持适度报道这条路上,媒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此文受2007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人物报道的修辞学研究”立项资助)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新闻系)
在主流媒体报道中,乐于助人、爱岗敬业、英勇牺牲的典型人物报道一直占据一个重要地位,通过典型人物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对广大群众进行积极引导,能够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也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需要。由此可见,对于典型人物的报道方式也是非常有技巧的。
一、从平视角度看待典型人物
印象中在过去看到的典型人物无一不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无一不是一副“高大全”的形象,在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我们很难用“凡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在我们心中,他们就是一个个的超级英雄。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辨别能力也在与日俱增,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察觉到典型人物其实也是一个个平凡的人,我们的媒体视角也已经从仰视切换成了平视,我们在看待这些人的时候,已经在用一种辩证的思维去审视他们,看待他们,我们可以理解了孔繁森为了工作可以放弃家庭,可以容忍张建明这个昔日的打黑英雄沦落为黑社会的保护伞,他们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也食人间烟火,他们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他们也可能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今天,人们心中的雷锋依然是那个一直在“为人民服务”的雷锋,新时代的典型人物们却也一直活跃在公众的视线中,只不过,他们不再显得那般高大,不再那般非同一般,他们也是平凡人,平时也在做着平凡的事,只不过在他们的身上流淌着一股叫做“雷锋精神”的热血,并将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而编辑记者所做的便是将这份真实呈现在我们面前。
二、突出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
在对典型人物的报道中,公众们可能更加关心的应该是每位典型人物究竟做了哪些事迹,换句话说,正是这些典型事迹成就了一位位的典型人物。半岛都市报2011年12月27日的报道《“最美妈妈”接坠楼女童:伸出双手救人同时自救》中写到“7月2日下午,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两岁女童小妞妞翻出阳台从10楼突然坠落。就在这一瞬间,小区住户吴菊萍伸开了双臂。营救之前踢掉高跟鞋、微弯腰部的预备动作并不能抵消上百公斤重的冲击力,在接住孩子的一刹那,吴菊萍左臂断成三截。正是这个缓冲,让妞妞有了生还的可能。”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么一位平凡的女性,但就是这么短短的几秒钟,便产生了一位 “最美妈妈”。
对于典型人物的事迹的报道,我们注意到,编辑作者们更多的是通过一种场景再现的手段进行报道,将整个事件和典型人物丰满、真实、深刻的表现出来,虽不需刻意雕琢,只一番白描淡写,便足以达到报道宣传的效果。
三、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典型人物
在对典型人物进行报道的时候,编辑们往往也会对其进行最全面的、最真实的描写,他们会先报道一个个鲜活丰满的“人”,进而将其塑造成一个“典型人物”。阿里木因卖烤羊肉串赚钱捐助孩子上学而获得“感动中国2012十大人物”荣誉称号,引起众人的广泛关注,贵州都市报在对他进行报道时,采用了全面报道的方式,将其走南闯北的艰辛历程、将其再穷也不放弃道德底线的可贵精神统统述诸纸上,也将其平日生活中的可爱一面展现给大家。
典型人物们终归也是有着区别所在的,他们的典型事迹不会是如出一辙的,他们的人生历程更不可能是雷同的,通过对一系列典型人物的报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对典型人物进行报道时,一定要进行深刻、细微的观察,而且观察不能仅仅停留在事情表面,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典型人物活动的基本情况,去捕捉他们的思想境界、行为动机,从而挖掘出人物不同层面的性格与特点。这样展现出的人物是丰满鲜活的,是立体的,也是能够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
四、报道要坚持主次矛盾相互统一的原则
在诸多报道典型人物的新闻中,编辑记者们无一不坚持了主次矛盾统一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在整篇报道中会占据最多的篇幅,而这些典型人物的一些平凡生活片段也会充斥其中,成为一片片绿叶,以衬托整片花海。
在典型人物报道中,主次分明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就是整篇报道中的主要矛盾,就是典型人物之所以成为典型人物的关键所在,所以,浓墨重彩的一笔笔也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对于典型事迹的报道上。
而典型人物在平凡的时候做的平凡的事,也就是我们的次要矛盾,一般的新闻报道常常是以一件件很平常的事为开端,再以一件件很平常的事来收尾的,这能够比较好的体现了典型人物报道的真实性。由此可见,如何将报道的主次矛盾进行排兵布阵,对于整篇报道的社会反响也会是大相迳庭的。
五、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避免一味说教
——记天津市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工程土建第三标段项目经理孙少增 由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天津市重点项目——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工程土建第三标段,自开工以来备受关注,质量、安全、等各项指标都是4个标段中完成得最好的,并迎接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贾庆林、李长春以及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黄兴国等领导的视察;接受了天津市及周边地区数百家企业、1000多人的现场观摩;代表四个标段接受了甲方地铁集团“地铁建设突击队”锦旗„„该项目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一位治军严谨、身体力行的领军人物是分不开的——他,就是始终奋战在施工一线的项目经理孙少增。
作为传统的建筑企业,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是第一次接触地铁项目,技术、协调、组织等各方面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个的挑战。重重困难之下,孙少增带领一队人马,夜以继日、马不停蹄的奋战在这片土地上,他带领项目部攻克了桩基、地连墙、逆向施工等难题;自主开创了“混凝土灌注桩内插H型钢柱施工技术”;协调各兄弟标段之间的关系;打造了“文明施工”的亮点。甲方和监理评价孙少增“组织、协调能力很强,与周围关系相处的都很好”,公司领导认为“他具有很强的协调能力,项目氛围十分融洽”。
公司领导——孙少增“点子”多,在自主创新、降本增效方面做出了项目特色,由他带领的三标段,在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成为了4个标段的表率。40多岁的孙少增总是充满着干劲儿和精神头儿,提起这个项目便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感情。自2009年9月份开工以来,孙少增就带领他的团队抓工期、保进度,自主研发先进技术,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并注重创优创效。立柱桩施工是工程的主要难点之一,孙少增号召大家“哪里困难哪里上”,带头成立了课题组,进行技术攻关,研发出三轴H型钢定位方法以及定位装置技术,并拟定了科学的施工方案和周密的组织计划,不仅使已完成的施工达到100%的质量合格率,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赢得了业主和监理单位的一致认可。项目施工区域位于过去的银河广场,广场原地面均为花岗岩及300mm厚的混凝土硬化层,要打下上千根桩基,就必须将这些硬化层全部破除,而此前投标报价,并没包含此种破除量。为避免造成成本损失,孙少增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制订周密的破除方案,并郑重邀请甲方和监理到场见证,以可信数据说服业主接受了设计方案的变更,仅此一项便使项目部增收98万元。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按
原设计方案,基坑西侧围护结构的第二道支撑,须用直径609mm的钢管,共75道,支撑施工成本很高,且已含进投标的措施费中。为节约开支,孙少增组织技术人员对原方案进行了科学改造,制订出“预留反压土结合抽条开挖”的新方案,以替代原设计的钢管支撑。这一方案不仅得到参与论证专家的充分认可,而且被业主欣然采纳,仅此一项,又节约成本约120万元。
在孙少增的带领下,项目部还引进了新型除砂设备,对施工中形成的废浆、废水进行技术处理,并加以循环利用,已节约成本近50万元;采用太阳能蓄电池照明设备,每月节能近1万6千元。
甲方——老孙觉悟高,不仅对自己的项目责任心强,还识大体、顾大局,把文化中心项目部视为一个整体,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中建六局管理者很高的综合素质。
熟悉孙少增的人都说他厚道,可是工作中的老孙却是“得理不饶人”,责任心极强。7月份的某天深夜,天津市质量安全生产监督总队接到举报电话,反映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工程三标段夜间施工噪音太大,已造成扰民。孙少增闻讯立刻拿起噪音测试仪进行勘测,结果显示仅仅46分贝,根本没有达到噪音标准。这时已是凌晨2:00,为了澄清项目部的确是合法施工的,孙少增没有丝毫犹豫,马上叫来市建委指挥部的值班人员作证,并在第一时间向总队值班室解释噪音并非出自三标段,维护了项目部的利益。孙少增每次谈及此事都会感叹,他说项目部代表的是一个企业的形象,项目不仅要完成进度、质量、安全等这些硬件任务,对一些细节小事也不能疏忽,很小的一件事情也许会影响企业在一个地区的形象,甚至给公司承接今后的工程造成障碍。
孙少增就是这样一个处处以企业利益为重的人,即便是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情,只要是有利于企业的,他也义不容辞的去做。5月份,文化中心项目二标段接到通知,市委书记张高丽近日内马上过来视察,由于准备时间短暂,二标段不得不向其他三个兄弟标段求助,孙少增二话不说,安排人手在第一时间帮助二标段搭建观礼台、修安全通道,不计回报地做好这项工作,使承建二标段的中铁一局非常感动。甲方获悉后也对孙少增十分敬佩:“一个项目4家施工队同台竞技,平时难免有些磕磕碰碰,二标段曾与三标段有过一些工作上的冲突,在关键时刻老孙能够如此识大体、顾大局,把文化中心项目当成一个整体来对待,确实是需要很高觉悟的,从孙少增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建六局管理者的素质。”
孙少增——年轻人从项目上得到的,除积累施工经验外,更重要的是意志力的锻造和提高,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刻意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将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孙少增带领的这个项目团队非常特殊,项目部95%以上是年轻人,而且几乎都是大学本科毕业,其中还不乏硕士生和博士生,甲方称赞这样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团队“团结和谐”,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孙少增的管理有方。孙少增曾说,一个团队是否有凝聚力,主要看每位成员的集体意识是否强烈,项目上的年轻人在学校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在项目上急需培养的是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这往往是成功的关键。
2010年7月19日,降雨持续一整天,工地排水沟堵塞,积水越来越深。当时现场施工人员人手不够,孙少增见状没有片刻犹豫,带领全体管理人员冒雨跳下基坑清理淤泥,排水抢险,终于保证了施工的正常进行。事后,三、四位管理人员发高烧打点滴,却没有半句怨言,大家早已将项目部视为自己的家,不论大事小事都会一起上阵、共同解决。项目书记张天毅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集体活动了,以前大家一起打扫卫生、一起扫雪、一起码放材料„„这样的活动已经形成了项目特色,大家从中体会到了快乐。”孙少增认为培养大家的意识很重要,他说:“作为管理人员就要时刻关注项目的方方面面,不能凡事都推给工人去干,只有平时积累全员参与、维护集体利益的意识,才能习惯成自然,增强责任心。”的确,在孙少增的用心培养下,项目部每位成员潜意识里都形成了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在迎接“项目杯”、“安康杯”等各种检查活动时不用项目经理逐一通知,都是全员主动参与,这已经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在其他项目是不多见的。
孙少增——只有无用的管理,没有无用的人。如果哪个员工出问题了,那多半是项目经理管理得不到位。
“孙经理对我职业成长和个人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小赵提起孙经理总是很激动。这是小赵工作过的第二个工地,他从测量开始做起,到现在担任工长,可以说,是孙少增以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小赵的优势和长处,让他获得了今天的成功。小赵不是学测量专业的,开始并不想当测量员,孙经理耐心地给他讲解了测量的重要性:每个项目最重要的三条——轴线、标高、钢筋,其中,前两条都与测量有关,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工长、独立担当一份重任,不懂测量是
绝对不行的。“孙经理告诉我,早晚有一天,我会明白他的良苦用心,现在我已经理解了,很感谢孙经理。”小赵说。
还有一件事情让小赵觉得孙经理的管理方法很“另类”。孙少增的习惯是每天晚上睡觉前到各处查一遍,确定门都锁好了、一切都安排妥当了,他才能睡得安慰。有一天,他发现存放仪器的房间没锁门,全站仪、水准仪都在这个房间,加在一起10万多块钱,如果丢失了不但是项目部的损失,更会耽误工期,完不成任务。孙少增为了让负责人小赵接受教训,悄悄把仪器搬到别处,然后若无其事的睡觉去了。转天,小赵发现仪器不见了,十分着急,只好硬着头皮向孙经理汇报,孙少增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增强责任心、遵守项目部规定的重要性,小赵得到了这次深刻的教训,再没出现过类似的错误。
项目员工——孙经理责任心极强,以身作则教育我们,对我们生活上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项目自从开工以来,工期一直很紧,为了赶工期、保进度,孙少增几乎深夜12点钟前没睡过觉,经常是凌晨2、3点钟还坚守在岗位上;感冒发烧了,他不跟任何人提前,总是自己默默忍受着,直到晚上7点多下班才自己开车去医院输液,回来后依旧循工地、督施工;自2009年开工到现在,他没回过一次家,就连整个春节假期也都是在项目上度过的。前几日,七十多岁的父母特地从塘沽过来看儿子,老太太腿脚不好,坐在出租车里不能下来,一家人只是在项目部外面匆匆说上几句话,孙少增便又要赶去开会,老太太眼含热泪地拉住儿子的手:“妈不放心你啊!”孙少增大大咧咧地说:“我都四十多岁的人了,又不是小孩子,您就放心吧!”孙妈妈抹抹眼角的眼泪:“再大岁数你也是妈的儿子啊!千万照顾好自己!”项目部的年轻人见状不由泪流满面:“孙经理责任心太强了,他放心不下这里啊!”孙少增对自己要求如此严格,舍不得休息一天,对员工却是关怀备至,谁生病了,他总会抽时间去探望,谁家里有事,他也安排人去帮忙料理。工长小张手被划破了,孙少增得知后,忙完手里的工作,深夜11:00去探望小张;小王病了,项目部都忙着迎接检查抽不出人陪小王去医院,孙少增几经辗转、打电话找到了小王的同学,安排小王及时看病;他规定项目管理人员晚上10:00之后离开项目要跟他打招呼:“项目上都是年轻人,他们晚上出去我不放心,家长把孩子交给六局,我作为项目经理,就得对他们负责任。”
项目部是禁止玩游戏的,这是铁的纪律。新来的学生小乔喜欢上网,每次去
网吧都会玩到很晚,孙少增怕出现安全问题,便找来小乔谈话,了解到小乔喜欢下象棋,他立刻买来象棋,引导小乔慢慢远离网吧,小乔高兴的说:“现在我已经不大出去上网了,项目部的文体活动很丰富,业余生活一样很充实。”除象棋外,项目上篮球、足球、羽毛球、围棋、卡拉OK„„孙少增都应员工要求配备齐全,为的是能让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轻松一下;项目部的小食堂也给员工提供营养丰富的一日三餐,各种炒菜、主食一应俱全,大家经常在这里边吃饭边探讨工作,平时工作忙、没时间说笑的同事们在这里联络了感情;夏天到了,细心的孙少增还给大家发放各种防暑降温物品,西瓜、凉席、藿香正气水、洗发水、沐浴露„„员工们都说,项目部就像家里一样温暖,在这里不想家。
正是在孙少增的苦心经营下,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工程土建第三标段项目部呈现了蒸蒸日上、朝气蓬勃的局面,大家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目前,正在齐心协力朝着下一个工期节点冲刺,大家有信心在孙经理的带领下最终圆满完成这项任务。
本次竞聘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评委会由主席亲自带领公司相关领导担任。竞聘过程首先由竞聘人作竞聘报告演讲,阐明自己对竞聘岗位的认识和自己工作思路和设想,然后是评委和职工代表提问,评委点评。
竞聘者xxx同志在演讲中突出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对医院处境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上,阐述了“夯实基础、突出特色”的办院理念,重点强调医院今后要走多方合作、民主管理的路子,服务群众,再创辉煌。其他竞聘者也就医院痼疾进行了分析,对医院人才培养、科室建设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为医院长足发展建言献策,突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
一是在构思中, 要注重人物的定位。
所谓定位, 就是寻找典型人物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 挖掘蕴藏在典型人物身上最本质的特征。只有定位准确, 观众才能乐于接受。
要做到定位准确, 记者首先就要舍得时间和精力, 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新闻在于发现, 故事在于在发现中挖掘。无论“脚板下出新闻”还是“功夫在诗外”, 都是老一代新闻工作者的经验之谈, 更是强调采访的重要意义。通过采访收集第一手材料, 挖掘典型人物的内涵。记者采访必须到现场, 只有身在现场, 才会有进一步发现新闻的条件。记者要有新闻敏感, 心无旁鹜地倾听, 以获取新闻素材;在采访中不仅要对采访报道对象进行认真、深入采访, 还要采访他周围的人, 听取各方意见。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 对采访得到的第一手材料进行认真选择, 选出那些突出中心和主题的材料, 被采访者因其所处的角度不同, 对事物的看法有可能存在局限性或偏差。作为记者要去伪存真, 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 不能人云亦云, 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层次地考察典型、运用典型, 发挥典型人物的指导和带动作用, 使得材料更丰满, 观点更明确, 定位更准确。反之, 夸大的模式化报道只会让受众心生反感。
二是要改进采访方式, 努力从人性化的角度去捕捉和提炼典型人物的典型细节。
细节, 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一篇报道能否打动人, 关键在于细节。因此, 新闻工作者要努力从人性化的角度去发现、捕捉、提炼最能打动人的典型细节, 通过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细节,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说明新闻主题, 可以说, 一个好的细节胜过千言万语。
对于在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行业、不同时间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 由于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 他们的故事千姿百态, 各具特点。要写好写活电视典型人物报道就要精心选择那些个性鲜明、情节细腻、富有生活气息、又能够让人铭记于心、耐人回味的典型事例, 运用稍纵即逝、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细节及个性化的具有说服力的语言, 把人物的个性体现在行为细节之中, 塑造一个有血有肉、形神兼备、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 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
三是要创新报道形式, 追求清新自然, 综合运用多种新闻表现手法。
在电视典型人物报道过程中, 记者应当用镜头真实记录典型人物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应当避免摆拍, 力求通过镜头真实展现给观众典型人物最自然、最淳朴的一面。在编辑过程中, 对于无法再现的画面, 可以大量采用图片、字幕、情节再现、主持人评论、同期声叙述、音乐辅助等多种报道手段, 形成多层次、多品种的立体报道结构。
四、电视作为声像合一的媒体, 在新闻表现手段运用过程中, 要特别重视人物同期声的运用。
在电视新闻中, 人物同期声与解说词对于听众而言都是重要的听觉元素, 它与作用于观众视觉元素的画面一起共同承担着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
一篇电视新闻报道如果没有人物同期声的采访, 单靠画面和解说词是很难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 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因此, 记者在采制人物同期声的过程中, 要有耐心, 学会倾听和尊重, 让人物语言自然流露, 把他们内心中最想说的话, 最能感动观众的话说出来。运用这些典型人物的语言, 有助于增强报道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身体姿势:
无论是在实地采访中还是在特地搭建的录影棚中,柴静身体的姿势总是保持前倾,被观众称为“倾听的姿势”,尤其在对一些儿童的采访中,柴静会蹲下,仍然以仰视对方的姿势进行采访,有时她甚至会抚摸小孩的手安抚地讲话。 这种放低采访者姿态的方式,反作用于受访者,减小了记者的身份给受访者带去的压力,也在无形中淡化了记者的职业角色,而以一个旁观者甚至朋友的角度去聆听受访者的心声。 在《为了安息的纪念》中,对还未走出丧失亲人阴影的采访对象, 柴静以一个聆听者的姿态关切地听胡文传倾诉,帮助胡文传在回忆事实的同时看到希望,胡文传也声泪俱下地说出了内心的悔恨和遗憾。 在采访胡文传的女儿胡秋月时,柴静并未拿出成年人的架势,而是用亲近的距离得到了小孩的信任,让小秋月在镜头前直陈其言,无所畏惧。
眼神:
柴静的眼神也是她的特色之一。 在采访过程中,柴静的双眼始终以由下向上的角度凝视对方,表现出了充分的尊重和专注。在对弱势群体的采访中,她的眼神总是流露出关切,配合她温柔的语调,给受访者传达出温暖的信号。如在对药家鑫案受害者张妙的父亲张平选的采访中,柴静始终保持伸长脖子,以微微向上仰视的角度凝视张平选,她的眼神既具有试探性,又表现出对受访者的体谅,在听到张妙母亲的哀号时,她主动提出前去安抚,同样以向上仰视的眼神给对方传递安全感。而在对家庭暴力的实施者李阳的采访中,谈及敏感的家庭暴力,柴静并未受到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在谈到李阳将婚姻和孩子作为实验品时,柴静微笑着说:“可是那是一条生命呀。”当二人在对话中出现了争辩的局面时,柴静仍然保持镇定的眼神和从容的微笑,丝毫未流露出不满或鄙夷,因而李阳在谈到自己的丑闻时表现出较为淡定的态度,也较敢于说真话,还原事件的真实经过。
在许多采访环节中,面对感人的事迹,柴静会忍不住流出眼泪,而在传统新闻采访理念下,记者作为还原客观事实的一方,不应表露个人情感。 但面对弱势群体,将记者内心对事实的渴望和对当事者的怜悯之情传达给受访者,这为受访者带去的是一种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说明记者找到了自己内心与受访者内心相契合,或者说共鸣的地方。 在面对情感直接流露并且感同身受的采访者时,受访者往往会增强对采访者的信任程度。
突破心理障碍:
访谈节目是将采访直观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镜头前的一类新闻节目,对采访技巧有很高的要求。在采访实践中,采访者往往会遇到一些不配合或不够配合的受访者,他们的心理预设障碍为采访的进行树立起一道道屏障,从而使采访目的难以达到。 因此,采访者必须通过消除受访者的心理障碍,找准突破口,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并做出客观公正的报道。
柴静在人物访谈中多以开放式提问开始,开阔、宽松的提问方式给对方营造了轻松的氛围,给予了谈话对象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因而容易削弱受访者的心理防备。同时,柴静的提问直白犀利、一针见血,将受访者的思维锁定在所提的问题上,又留有回答的自由。如在 《杨丽萍 :生命的旁观者 》中,杨丽萍作为性格高傲、要求严格的知名艺术家,无疑会给记者带来心理压力。 当杨丽萍对现场取景和布光表现出挑剔时, 柴静微笑着指出:“你是我见过的对细节最追求完美的人了”。以“追求完美”来暗示杨丽萍的挑剔,而并未直接询问对方 “你为何如此挑剔”,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对杨丽萍的肯定态度,也引导了杨丽萍主动谈论自己挑剔的原因,由此延伸到她的信仰,回答了她常使人“碰钉子”的原因。
2011年 9 月 25 日播出的《柴静专访李阳家暴事件》,李阳身为英语教育界的名人,又是一个典型的家庭暴力的实施者,他坦言畏惧失去自己的事业, 并对家庭暴力事件持轻视态度,因而在采访中时而表现出轻蔑和对记者的抵触。他带有挑衅意味地反问柴静:“在我心目中你是一个事业强人,我相信你会有大量时间扑在工作上的,你没选择。”柴静回道:“如果我没有办法对我身边的人起到应有的爱和责任,我其实是没有能力来完成一个好的采访的。”柴静尚未讲完,李阳便接道:“你只要完成对你爸爸妈妈的责任,其实丈夫并不是最重要的人。”柴静反而笑道:“你知道伴侣是人类最亲密的关系。”如此来回几个回合,柴静并未恶语相还,而是用冷静的思维,寻找对方谈话逻辑中可还击的点,驳回对方的观点,采取适当的语言将问题丢还给了企图逃避问责的李阳。柴静在访谈中最大的特色之一,便是她温柔的语调和偏低的分贝,几乎在所有的采访和配音中,无论是面对药家鑫的父亲药庆卫,或是面对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还是面对一些身世平凡的普通人,柴静始终保持着谦和温婉的语气,给受访者传达了一种友善的信号,从而争取受访者的信任,让对方从内心上放松对记者的戒备,变得更敢言、更乐言。
画外音的处理:
从柴静主持的《看见》栏目中,从形式上看,画外音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访问的内容就像是镶嵌在其中一样,简短精辟、恰如其分。在语言风格上都较为朴实和平易。聆听节目中的画外音,就感觉是一位知心朋友在将她所遇见的人和事娓娓道来,句子简短、用词简单。例如《看见——世间有情人》的开头,柴静这样介绍主人公 :阿里木,从 26 岁起离开新疆,走了大半个中国,以烤羊肉为生。就这么站了十几年,腰总是很难受,脚也总是疼。这个生性快乐的人受了很多苦。但他说,不干让自己心里难受的事儿。他的脚受伤,是因为有人曾经想强迫他帮助小孩子,偷骗行人的东西,阿里木没有同意。在贵州偏僻的小城市毕节打工,用自己烤肉串挣的钱,建立了助学基金,资助贫困学生。他每天站差不多十个小时,烟熏火燎,一顿饭吃的常是一份凉粉。质朴简介的讲述,容易让人感知和记忆。在内容上,首先画外音都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例如柴静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的那期节目中,画外音是按照简单回顾案件——拜访受害者父母——拜访药家父母——探讨药家鑫凶残行为的成因——药家父母的反思——受害者家属的宽凉这一顺序,层层深入。节目中的画外音都与画面严丝合缝。这种密切配合主要体现在对现实拍摄画面的解说上,柴静的解说往往不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镜头或者细节。在《看见——老兵回家》那期节目中,由于讲述得大都是战争年代的往事,于是用到很多资料画面,每每泛黄的战争画面出现的时候,画外音——“1937年,日军开始轰炸广东。”“1941 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使得片子的主题得以显现,同时加强了专题片的沧桑感和厚重感。最后,节目中的画外音都是真实地叙述及真情的自然流露。在以追求真实为根据的电视专题片中,由于真实记录的及时性和运动性,使得镜头不得不跟随生活的逻辑,因此运用画面的苦心经营来表达复杂情感和深入思考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大大降低,更谈不上一些专题片所需要的抽象概括和严密论证。
柴静采访风格极具特色,既睿智深刻,又满含温情,流露出记者对受访者的人文主义关怀。给人去标签化,忘掉好恶,不去评价被采访对象,是《看见》一直秉承的宗旨。他们坚信,拔掉头上的天线,才能真正看到新闻中的人。(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