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身份情感散文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父亲的身份情感散文(精选7篇)

父亲的身份情感散文 篇1

去年五一期间,在常州安家的二弟提出趁着这个空档回家度假,一来可以全家相聚,忆旧事,话亲情。我们父母去世得早,各自又忙着生活,后来全家相聚一起的时日还真没有过;二来在家里度假又可省掉好多费用,别的花费不说,就光过路费都要省下四五百,省下这笔钱帮扶兄弟总比花掉要强。二弟说得振振有词。二弟一年难得回家一次,在江苏等地承揽路政工程,一年四季野外作战,虽说赚钱多却也辛苦。我们是贫苦出身,二弟书读得少,在外地创业靠不了关系,完全靠质量和信誉打通关节,二弟事务忙,难得回家,我们都能理解。二弟说回来度假,我们更支持欢迎。

兄弟姐妹一家人相聚,不管怎么回避,聊得最多的话题仍然是父母,是童年,是小时候经历的各种磨难。回忆起来,总无比亲切和振奋。

饭席中,二弟提议,让我们每个人都描摹一下父亲的样子,说给我们的孩子们听,让孩子们也“认识”一下他们的爷爷,让孩子在心里知道,其实他们也有爷爷,只不过是孩子们来得迟,而爷爷又走得早,无缘相见而已。希望通过我们的描摹,让爷爷的样子在他们心中有个烙印。

父亲丢下的房子早拆了,旧家具也毁掉了,衣服鞋子之类的旧物件都没有留存,一时恢复起记忆来还真不容易。

二弟先说起来:父亲高高大大的,好有力气,一担能挑二百多斤,几公里都不要歇肩,他和父亲一道上粮站卖粮食,他跟着父亲后面跑都跑累了,父亲一点都不感到累。家里做房子,父亲一个人在十几公里的白兔山上用板车拉石头回家打房脚,到家门口时,一个车轮滑到坡下,车轮陷住了,父亲用小腿抵住车轮,结果人车翻进河沟,砸断了腿,父亲有力气就是笨拙了。

小弟说:父亲四方脸,眯眯眼,短头发,占装。父亲从来不发火,别看父亲笨,父亲很聪明,父亲篮子编得很漂亮,什么花样都会,编出来的竹器能盖方圆几个村,我现在会编蓝子就是跟父亲学的。

小弟话一说完,侄子们就集中起来看小弟的篮子,小弟的篮子编得太丑了,丑得变了形。小弟个子又矮,父亲的哪一样嗜好小弟都沾一点,但远远不如父亲做得漂亮,所以小弟说完,孩子们乐了,我们也乐了。孩子们是因为好奇而乐,我们是因为小弟说得离谱而乐。

我大姐说:父亲太坦诚,人称“老忠”,就是太忠厚老实。给别人做事情不要一分钱还倒贴饭,队里的重事、脏事、累事别人不做,就叫我父亲做,父亲不埋怨队长,不多要一分工。队里评优评先没父亲的份,父亲像没事人一样,也不计较。母亲骂他,父亲像没长耳朵;母亲找父亲吵架,父亲不吭一声,也不还手,打过来的拳头像砸在木头上,一点反应都没有。父亲累一生,再苦没叹过一声气。

姐弟们说的,大体都有父亲的影子,大姐说的是父亲的性格,说明大姐印象深刻;二弟说的是父亲勤劳、苦做,那个年代,不是父母亲勤劳,孩子多家穷,还真不容易挺过来;小弟说父亲聪明篮子编得漂亮确实如此,说父亲的相貌真是谬以千里。

我问几个兄弟:谁知道父亲的生日?有说二月的,有说三月的,结果都摇头不确定。我告诉他们说:都不对。父亲没有生日。有一年大伯过生日,因母亲和大伯吵架了,母亲不许父亲去大伯家吃饭,父亲示意我去。吃饭时我就问过大伯,我父亲啥时候生日,大伯说不知道。我回家问父亲,父亲回答没有生日。我问母亲,母亲说父亲是孤儿,刚满周死了父母,就是没生日。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记人员给父亲上的出生日期是当年的清明日(当时是按照农历登记的),为此母亲大吵大闹的哭过。

我又问:你们想不想看看父亲。听我这样一说他们懵了。父亲去世三十多年,在哪看去啊。

我说:父亲有张身份证,当年发放身份证时,母亲将父亲的身份证丢到泥巴里,我捡回来,父亲去世,我就一直珍藏着。

小弟说:不可能,父亲一生没照过相,没有身份证,你拿出来我给你一万元钱。小弟是赌气说的,喜欢抬杠。二弟也说:我看一眼给一万。显然他也不信再能见到父亲,说完就真去车上拿钱。

钱都摆在桌子上,他们想,该是你出丑的时候了。我的姐弟们都在等着看我笑话。我从厨房拿来一把菜刀,他们大眼反小眼。我搬出家里的床头柜,这个旧柜子上锁了,没有钥匙,钥匙被我藏起来,后来不知丢哪儿了。就是怕孩子小的时候不懂事乱翻,翻丢了东西。我撬开柜子门,翻出一个旧信封,从里面抽出父亲的身份证,交给大姐验证。因为我和大姐在父亲去世时,年龄最大,对父亲的印象也最深。大姐点头称是,我再让小弟看,小弟果然说不是父亲的身份证,是大伯(父亲的哥哥),但那上面有父亲的名字,不由他不信。我二弟抢过去,也认真审视起来,之后就要向我老婆口袋塞那一万元钱。老婆拒绝:开玩笑而已,哪能当真。

二弟说:三十多年后还能见到父亲,是我们一家回来最大的收获,就是花了十万我都愿意,这么多年来,没有哪个假日比这个假日过得更有意义。以前我一直错误的以为兄弟之中我最富有。现在我才发现,最富有的还是老大,一直生活在父亲的温暖里,有什么比亲情更珍贵呢?今后我每年都会回来看父亲。

都说分家如拆户,父亲的身份证又让我们恢复到家的亲近。一证在手,父犹生还。

(文明北路127号)邮编:231500

父亲的身份情感散文 篇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西方的各种思潮逐渐影响到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中来。电视剧作为宣传意识形态的一种重要文艺形式,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父亲的身份》作为近两年拍映的一部受人欢迎的谍战剧,研究它所包含内容和思想,对推进我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的伟大工程是一个好的课题。

1电视剧的内容和研究意义

电视剧《父亲的身份》是2014年由高群书导演执导的一部谍战剧,该剧以清城为环境,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我党优秀的地下工作者愈北平同志在敌人内部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给人以很大的感染力。在剧中,俞北平担任国民党南京国防部二厅军事技术处处长,后因一起美军少校被刺事件而奉命去清城调查此案。殊不知这是特调局借以甄别自己身份的圈套。在清城特调局,俞北平身为特派员,却不得不应付来自国防部二厅特别调查处处长郑翊无孔不入的阴谋。深陷危机的俞北平同时还要面对自己被人利用的女儿徐丹妮以及身为中美联络官的女儿林莎。他一方面要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同时还要保护好自己不被暴露。在阻止国民党毁灭清城计划的过程中,身份为共产党员的林莎牺牲了,小女儿徐丹妮才最终明白,父亲是一名伟大的共产党员,但从此两人却远隔天涯。

《父亲的身份》是新时期我国众多的谍战剧中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之一。它于2016年4月21日在央视一套上映,便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的献礼,它歌颂了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员为了国家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坚决斗争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阴谋和国民党特务的心狠手辣,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和衷心拥护。其中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永葆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法宝,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电视剧《父亲的身份》包含了许多我们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中要注意的诸多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通过剧情分析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对新时期我国的党建工作有着许多启示。

2通过剧情分析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1)国民党官员生活腐化,大肆敛财,丧失了廉洁奉公之心。在剧中,一个小小的清城特调局主任吴昆才,竟然在他一个秘密的家中藏有惊人的巨额财产和古玩藏品,后来被他的上司郑翊处长查处后才得以将这些财物犒劳军队。此时国民党的部队正和人民解放军在前线苦战,在敌后养尊处优的吴昆才和他的部下竟然没有和前线将士同甘共苦之心,实在让人匪夷所思。身为南京国防部二厅副厅长的徐文正,作为国民党的一为上层干部,在前线战事吃紧的时候,还不忘指使自己的女婿去和道济银行的董事长张瀚民做生意谋利,把国家利益抛在一边。徐文正过生日,清城各界的名流送了十几箱古玩玉器等珍贵的东西为其祝寿,而忘记了前线流血牺牲的将士以及清城乃至全中国许多缺衣少食的老百姓。纵观解放战争的历史,剧中清城国民党官员的情况,正是大多数国统区现实的一个缩影。国民党官员的贪污腐化,使其脱离了群众,在事实上造成了人民的离心和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2)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官员丧失了理想信念,大搞不正之风。在剧中,国民党的保密局和特调局彼此掣肘,都想把清城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排挤对方。少校处长何群就是保密局安插在清城局的一个钉子,想逐渐把清城局发展成自己的地盘。吴昆才作为清城局的特调局主任,一个老资历的国民党员,除了和女下属搞不正之风外,竟然把郑翊和俞北平的矛盾看作是一场狗咬狗的高层内斗,虚与委蛇,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国防部二厅副厅长徐文正每次在会上和部下面前都大谈三民主义与党国利益,私下里却又自作家计。他对国民党的忠诚仅仅建立在对蒋介石这个委员长的个人感情效忠上。由于没有一个彻底的征服人心的理论和理想,因而这种感情随着战争的失势逐渐消磨殆尽。郑翊为了调查俞北平,不惜对清城特调局的部下封官许愿,如此行事,让人嗟叹。国民党还指使特务大搞恐怖统治,抓捕学生和进步人士,严刑逼供,将自己推向了人民的对立面。历史上国民党的一系列行为,在剧中都有所体现。

(3)国民党的战略决策失误。剧中一开始,国民党当局就指示清城特调局主任吴昆才派人打死美军少校约翰从而嫁祸共产党,失败后又通过伪造高爆炸药黑索金设备、炸毁美军商洛路军火库妄想嫁祸苏联,这都暴露了国民党欲将美苏两国拖入中国内战的险恶用心。历史上,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帮助国民党快速运兵抢占地盘,不断援助军火美元,使国民党相信自己有一个稳定的靠山。到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被人民解放军粉碎后,国民党在全国的局势开始走下坡路。在这时候,国民党想起了自己的“盟友“美国,妄图通过各种手段将美国拖入国共内战的泥潭,以便获取更大的援助和利益,从而利用美军的武力达到自己统一全中国的目的。但蒋介石打错了算盘,美国在一战和二战历史上的表现,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客,倒更像一个精明的商人。如果它参战能获得一定的好处,它就会武装干涉,否则绝不会远涉重洋来牺牲美国士兵的性命为国民党作嫁衣裳。而国民党的腐化堕落则让美国失望了。对于这样一个政府,美国认为没有继续大规模援助的必要。从这点看来,国民党妄图完全依靠美国是多么不成熟。

3对新时期我国从严治党的启示

(1)继续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将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古人讲,成由勤俭败由奢,治国亦如治家。毛主席曾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毛主席还讲,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在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总书记将反腐看的这么严重,不是没有道理的。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反腐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效,一大批腐败分子落网,树立了清风正气,人民拍手称快。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反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大力反腐的同时,更要大力建设不能贪、不能腐的体制机制,增强共产党员拒腐防变的能力。

(2)应在全党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增强党员党性,作好示范带头作用,提高人民的觉悟。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我们党的一切行动都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作为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江山永不褪色的保证。历史上的国民党官员之所以腐化堕落,一个最深层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彻底的理论思想在广大国民党员心中生根发芽,形成共识,因此他们面对财富、权利和美色的诱惑便很快变质了。当知理想信念如钙,有了理想信念才能站得稳。因此,我们要大力在全党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使全体党员心中形成拒腐防变的坚固长城。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通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示范作用,,逐步提高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这就能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永葆青春本色。

(3)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进一步加强统战工作。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在剧中,人民解放军能迅速取得攻占一系列大城市包括清城的胜利,与俞北平拿到国民党与美国联合制定的攻防部署有一定关系。在历史上的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对国统区的进步学生、爱国人士以及国民党中的左派人士做了很好的工作,使他们能够进入共产党内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斗争,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很大贡献。在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压力,面对“西化”“分化”势力对我国的一系列颠覆活动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考验,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应该继续为我们所珍重,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4总结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建党95年、执政67年光辉历史的政党,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生涯中,我们党领导人民走过了许多风风雨雨。文艺历来是我们党所把握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我们要很好地把握好这条战线,慧眼识真,不断创造与发现好的文艺作品,使其能更好地教育广大党员和群众,使我们党永立时代前沿,带领人民奋勇前进。

摘要:电视剧作为大众文艺的一种,面向社会各界播出,具有很大的宣传影响力。政治方向正确、立意高尚的电视剧能够给人民群众很好的导向作用,相反就会造成不好的影响。《父亲的身份》播出以来,受到很多的好评。通过这部电视剧的内容和主题,分析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失败的因素,对新时期我国从严治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反腐,党性,统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1(6).

[2]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M].人民出版社,2012(11).

父亲的身份情感散文 篇3

暌违7年后,高群书再次执导电视剧,在他看来,《父亲的身份》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题材和切入角度。“这是一部’警匪+谍战’剧,整部剧围绕两个案件展开。从家庭入手,男主人公不仅要面对敌我斗争,更多时候面对的是家庭内部问题。故事既反应当时的政治格局,又鲜活地折射出人性。”

不同于《潜伏》《悬崖》《伪装者》等同类题材,《父亲的身份》以家庭关系为构架元素,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对立、信仰冲突、性格碰撞、生离死别等基本范式植入谍战大背景之中。剧中以父女亲情的矛盾点串联成故事主线,使谍战中蕴含温情,引发观众共鸣。

“陈建斌饰演的俞北平是中国共产党安插在国民党军队高层的特工,他老婆是国民党高官之女,儿子是国民党,大女儿既是国民党又是美军,小女儿则是一心要求进步的共产党。”高群书表示,俞北平身兼多重身份,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相互交织。“俞北平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在父亲与职业之间找到平衡点,是该剧最大看点。”

不同于以往谍战剧中的男主角,俞北平是个很“居家”的间谍。“在人物塑造方面,俞北平找到了居家男人和职业军人之间最真实、自然的平衡点。剧中,他呈现出的样貌不能是间谍,而应是一位父亲,矛盾冲突也主要围绕父亲这一角色展开。”高群书认为,一部好的作品,鲜活生动的人物是非常重要的。

鲜活的人物除了剧本本身的设定外,还需要依托演员的表演。据了解,该剧很多演员都是自降片酬前来助阵。“《父亲的身份》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演员,绝大部分演员都非常出彩,让剧本中的内容得以延伸,并更具个性化。演员对剧本的提升起到很大作用。”高群书表示。

作为一部烧脑谍战剧,该剧在制作方面也是下足工夫。《父亲的身份》拍摄历时100余天,主拍摄地在天津,每天场地租金就高达数万元。“我们把大部分资金都花在了制作层面。为求真实,该剧多为实景搭建。服装、道具也是结合剧中场景专门定做。摄影方面更是投入6台阿莱摄影机,力求打造电影级质感。”

细节方面,高群书表示高品质要得益于网络,剧中一些具有年代感的物件多通过互联网采购而来,不仅节约了成本,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正所谓慢工出细活,这也恰好印证了该剧出品方的理念。凤凰联动经营出版业务20余年,近年来凭借资源优势及“想象力就是生产力”的文化理念进入影视制作领域。此次投资亿元打造《父亲的身份》,从起意到最终播出近四年时间,加之金海曙的十易其稿,以及耗时1年多的后期制作,该剧力求让创作回归“慢的艺术”。

父亲的脚步情感散文 篇4

我从没想过父亲的脚步也有慢下来的那一刻,就像从来没有想过他终有一天跟不上我的步伐一样。

父亲生于新中国诞生的后一年,每年国庆的时候,我都会给他送上祝福:爸,生日快乐啊。当然,他的生日并不是国庆,但这种习惯从小养成,总是错误地认为他就是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出生的。我和父亲有几十岁的年龄差距,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多少有点重男轻女,因此再有了几个姐姐之后仍然让我幸运的降临在这个世界上了。

那时,他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这也导致了从小我与父亲的交流不多,我一直觉得我们爷俩是两个世界的人,他还在讲着毛主席语录,而我却已经将英文挂在嘴边了。当我渐渐长大的时候,我明白了这种稀少的沟通原来叫做代沟。不过,即使到了今天,我仍然十分敬佩父亲,他是我从小到大唯一的偶像。

父亲小学没毕业,但并不影响我对他的钦佩。17岁时,父亲参军了,那个年代,穷人家的孩子想要学习知识只能通过征兵入伍,父亲勤学好思,很快就升为了班长,但因为学历太差,因此没有继续上升的机会。我一直认为父亲不论怎样辛苦都想让我上大学,也许就是因为自己当年吃了没文化的亏吧。

那几年中,父亲在军队的艰苦训练之后,自学认字,也便因此可以阅读书籍报刊,从记事以来,父亲对于报纸新闻的痴迷程度一点不亚于那些专业的新闻研究员,假如给他一个好的机会,他也可以对时事政治侃侃而谈。

这是父亲唯一的爱好,几年十年来如一日的喜爱着,作为一个普通的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每天努力的老百姓来说,这实在是个难以想象并且很珍贵的爱好。当初最令自己开心的事情就是能够每天陪着父亲看新闻联播,然后像大人一样有模有样的进行一番解析,享受着其他小伙伴的艳羡目光。

曾经看过一段话:男人,要么穿上西装在商场上驰骋;要么穿上军装在沙场上奋斗。对于每一个男生来说,军队始终是一个极度向往的地方,那一身迷彩服也是可以为自己的帅气增分的不二法宝。而有一个军人父亲更是无尚的光荣,虽然已经退役多年。

小的时候,父亲总是自己标榜的对象,告诉身边的小伙伴,“我爸爸当年那是很厉害的,枪法很准,200米的小树枝都可以一枪打准的”,“我爸爸当年差点去参加中越战争了”,“我爸爸当年见过钱学森,他们部队保卫了‘东方红一号’啊”……

这种“厚颜无耻”的自卖自夸直到初中时期还会讲起,但是并未惹人厌烦,身边的伙伴往往投来的都是啧啧的赞叹声。是啊,谁愿意去打消一个孩子对于父亲的敬佩呢。当然,这些陈年往事也是父亲偶尔在我面前提起,经我添油加醋之后改编而成,略显浮夸,然而有件事情确实真真正正的让我感受到曾经的军旅生活对他一生的塑造。

从小就不喜欢和父亲一起出行,这其中包括我母亲以及我姐姐,即我家所有人都不愿意。难道是父亲长得很丑的原因,不是,父亲很帅,阳刚的国字脸。只有一个原因,父亲走路时速度太快,以至于我们其他人只能跟着他,疲于奔命。

父亲瘦小但很健硕,身上没有过多的赘肉,走起路来,步频很快,并且还带有踢脚的动作,就像走正步似的,六年的军旅生涯给他留下了一生的印记,三十年已经过去,那些正气与刚毅从未消散,就算连走路的姿势与频率都仍然存在,那一步步放佛在告诉我军人是铁打的,几十年也都很难变形。

我小的时候喜欢模仿父亲的走路姿势,步幅不用太大,迈开大腿的同时向前踢出小腿,掷地有声的落地,加快频率就可以了,我觉得很简单,可是试验了几次下来才发现,这样走路真的很累,要不了多久,整个大腿就会感觉到一阵酥麻,而父亲却这样一直走了下去,走了一辈子。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做事和走路一样,干练、利索,不拖泥带水、不婆婆妈妈,做事讲究速率,从不懈怠生活。而那时,我一直认为父亲不会衰老,父亲的脚步会永远这样的快下去,即使已经过了花甲之年。

高中时的作文总喜欢拿父母说事,比如:看着爸妈日渐衰老的容颜,看着他们的白发一点点的增多,看着他们日益佝偻的腰,我们总会感慨时光都去哪儿了,我们总是感叹岁月就是这样无情,成长带给了我们但是苍老带给了父母。

这样煽情的话往往会得到老师的青睐,分数来的太过容易而忘记自己是否真的有留心过父母,忘记父母是否真的已经变得苍老。那时没有,并且有时候还会讨厌他们的絮叨。直到那一天,才发现,原来不老的父亲也会慢慢的变老,原来不变的脚步也会逐渐慢下来。

很幸运,经历了复读之后终于考上了大学,算是圆了父亲的一个梦想,更重要的是圆了自己的一个梦想。只是报的学校出乎父母的预料,重庆,太远了,二十四小时的火车,从中国东部走入中国的`中部,两千里的路程,疯一般的不顾身边亲朋好友劝阻,只为了自己的一意孤行,只为了自己心目中对大学或者说对远方的期待。

送行那天,母亲很不舍,强制着自己没有流出眼泪。姐姐父亲陪同一起赶火车,我拉着皮箱和姐姐一起,父亲提着包,我们一前一后走出了家门。街上,刚下过雨,九月的天气还未有凉意,天阴沉沉的,地面上还有些积水,本来就不愉快的心情被天气带的更坏。三人沉默不语,我和姐姐走在前面,父亲一人走在后面。

“等一下爸爸啊。”姐姐突然说道。

突然惊醒,完全没有意识到,父亲竟然没有跟上来。驻足等待,远处父亲一个人提着包,包不重,但父亲提着很吃力。很老式的圆筒包,只见父亲先用右手提着,然后不时的换到左手,微倾着身子,沉着肩,头也随着身体一起倾斜,像提了百斤重的物品一样。

走的很慢,小心翼翼的迈开步子,步伐很小,放佛在躲着地上的积水,可是有些积水哪里躲得开啊。一辆车子疾驰而过,溅起的污水打湿了父亲的裤脚,来不及清理,也是因为腾不出手来清理,父亲仍然缓慢前行。

街上人少,天空昏沉沉的,父亲一人趔趄前行,显得更加的瘦小。那一刻,才明白,原来不老的父亲也有老的一天,原来不变的脚步也有慢的一天。该走吗,该走这么远吗,梦想和亲情、年少的冲动与对远方的好奇能比得过父母的思念与无法陪伴在他们身边的遗憾吗,突然有些彷徨,心里质问自己。

“走啊,还愣着干什么,火车马上就开了!”父亲说话仍然铿锵有力。

我的老父亲情感散文 篇5

童年时的父亲,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战乱时期,在饱一顿饿一顿中煎熬着日子。到了青年时期,全国解放了,农村土地实行了生产队责任工分制,再到后来的分田到户。父亲更有奔头了,他通过自己的勤劳与努力,让一家人得到了温饱,生活也慢慢地得到了改善。父亲二十岁那年,我的爷爷就去世了,扔下我的奶奶,带着三个儿子。父亲是家里的长子,父亲有两个弟弟,也就是我的两个叔叔。作为大哥,父亲有着很强的家庭责任感,他是地道的农民,从小与土地为伴,也没有其他的生活技能,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土地里刨生活,奔日子。先后给两个弟弟起好了当时在农村算是很好的砖瓦房,又相继给两个弟弟娶了媳妇。就这样,在他处处为家人着想的过程中,父亲磋砣了自己的青春,已过不惑之年。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丧夫的母亲,母亲比他小了十三岁,带来了哥哥姐姐,与他组成了家庭,再后来,就有了我。而我是他们婚后唯一的孩子。可想而知了,父亲老年得女,是怎样喜悦的心情,他视我为掌上明珠,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也是一个很好的继父,对母亲带来的哥哥姐姐,也是一视同仁,非常的疼爱。所以,我的童年是幸福的,有了父亲这棵遮风挡雨的大树,我们一家人,生活在这个半路组成的家庭里,虽然还是很贫穷,粗茶淡饭,但也过得其乐融融。

父亲告诉我,他小时候断断续续上了两年学堂,会写很多字,这在当时的环境里,是非常难得的。他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也知道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当时,国家还没有义务教育的好政策。我们小时候,读书是要交学费的,在当时对于靠土地为生的农村家庭来说,几个孩子读书,是一笔很重的负担。父亲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不分日夜在土地里刨日子。种作物搞副业养牛养猪,省吃俭用把钱一分分地攒下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对我们说:你们安心读书,考到哪读到哪,只要你们考上了,家里就算是砸锅卖铁,再苦再累也会供你们上学。这句话也许每个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说,很平常的,没什么值得大力去渲染的。但是,我上初中时,我的老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了,头发也斑白了,过重的生活压力,早已把他坚挺的脊梁压弯了。苍老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坑坑洼洼,就是这么一个老头子,在本应该安享清福的年龄,还扛着养儿育女,供书给学的重责。这番话,落在我们心中,那沉重的份量,如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一直压在我们几兄妹心中,鞭策着整个学生生涯。父亲就是这样,像他年轻的时候为两个弟弟成家立业一样,继续履行着自己的责任,先后将我们送进学校,再送出社会,操心着我们几兄妹各自成了家。

其实,我知道父亲一直有一个心结,这么多年以来,他都在内疚与自责中度日,他说他有愧于我,要不是他耽搁了,我不会像现在这么平庸度日,应该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我跟他说过无数次,在这件事上,我从来没有怪过他,命里一尺,难求一丈,我觉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我相信佛祖说的那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是当年,正值我升学时期,站在人生最大的转折点时,父亲大病一场,我们都以为,他逃不过了,心里作了最坏的打算。所以,当我捧起大红的录取通知书时,望着因给父亲看病而一贫如洗的家,和想着没有详细统计过的外债,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无声地抽泣着,然后,用颤抖的手,把通知书撕了个粉碎,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去报到了,留着又有何用呢?自此,我便与求学梦失之交臂了。这是我第一次,在没有与父母哥姐商量的情况下,做得最大的一次人生决定。没有商量的余地了,情况都摆在眼里,我亲手砍断了我的希望之路。要痛就一次痛得彻底,早了断早死心,我不能这么自私,为了自己,而把一家人逼到无计可施的境地,我也不能忍受母亲为了我,再一家家地去求借钱。我知道母亲给不起任何还钱的承诺,更不想母亲遭受别人的冷言冷语。病中的父亲知道后,从来不流泪的他,流着泪对我说:“是爸爸不好,爸爸对不起你,我的女儿呀,是根好苗子,爸爸这么一病,把你的前途给毁了,你叫爸爸于心何安呀。”后来,慢慢康复的父亲,为此事一直内疚着,直到现在他也没法原谅自己。

父亲这一生,可以说是功德圆满的了,他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父母,无愧于任何人。虽然他只是一个满脚泥巴,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农民,也没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立下丰功伟绩而流芳百世,名垂千古。但是,我还是为父亲感到骄傲与自豪。他一辈子,都在用他的善良与正直,去为人处世,把一个人字写得端端正正,铿锵有力,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与楷模。父亲的好人好事,在乡邻眼里是有口皆碑的,只要提起父亲的名字,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的。突然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是假期里,我与村里几个小姐妹去山上割草,途中要经过一个水利站,站里有个老头子在管关闸开闸的事儿,这个闸关系到几个村子的稻田灌水问题,全是由老头子掌握的。站旁边种着几棵石榴树,回来时,天气太热,我就带头去摘了几个石榴果来解渴。老头子看见了,就制止我。我便与他理论,说石榴果也是几个村子共同拥有的,谁都可以摘来吃。老头子就说:“小丫头牙尖嘴利的,还敢顶嘴,你不怕我找家长投诉你偷石榴吗?”我理直气壮地给他重复了以上的话,还告诉他说:“我是某某村的人,我的爸爸叫某某某,你尽管去投诉吧,我只是摘石榴,不是偷石榴,不怕你。”老头子听了父亲的名字后,满脸堆笑地说:“原来你就是某某的女儿呀,怪不得如此出色了。你爸爸是几个村子里公认的大好人呀,每次他管灌稻田水,总是先人后己,把别人需要水的田灌满了,才引到自己的田里,这样的事,有几个人做得到呀?”

其实,不用他说,我也知道父亲是这样的,凡事都是站在别人的位置,先替别人着想,然后,才想到自己。记得某年冬季的某一天,家门口来了一对残疾的乞丐夫妻,他直接把人家叫进屋里烤火炉,还把为我们几兄妹准备放学回来吃的一锅白粥,端出来,让他们吃个饱,最后,还装了一袋子当时农村人家家户户都晒的红薯干,让他们带走,在路上吃。我们放学回来后,一个个瞪眼看着空空的锅,不明所以。他才告诉我们乞丐的事,他对我们说:“你们只是饿一顿,怕什么,他们多可怜呀,这么冷的天,无瓦遮头,还要在外面流浪,碰到好心人才会接济一下,我们也穷,没什么能力去帮助他们,就一锅热粥而已,饥寒饱暖呀,让他们吃饱再上路吧。”我当时就问父亲:“爸,你不怕他们是坏人吗,趁你不注意,打伤你,然后把我们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卷走吗?”父亲笑笑说:“傻丫头,这世上哪有这么多的坏人呀,再说了,我们家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粮食他们又搬不动,有什么好担心的。”父亲就是这样,以自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他心存善念,就不会相信世上有坏人,他情愿相信,人人都像他一样善良,所有人都能够安居乐业,安享天下太平。父亲只是一介农民,他无法操控大局,做这些小事情,也许也是不值一提,但从中不难看出父亲悲天悯人的品格与慈悲为怀的菩萨心肠。这是父亲身上人性的光辉,也一直在我脑海缠缠绕绕,默默地警示着我,传统的美德观与人生价值观。这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得之实属我之大幸也。

当时,我年龄还小,不懂得父亲做的好事,得到别人的肯定与承认,是怎样的一种荣耀与意义?后来,随着我慢慢地长大,才渐渐地体会到了,没有高知识高文化的父亲,始终秉承着自己做人的原则,总结起来,就是两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父亲不懂得太多理论上的大道理,但他言传身教的作用,在成长路途中,一直潜移默化在我身上,让我在不知不觉中,默默地传承了他善良的本性,与正直的品格,这是我一生受之不尽的无形财富。小时候,不懂事,我也曾经羡慕过身边的同学,有个当老师或是当政府官员的父亲,当时,我也在想,为什么我的父亲不是学校的老师呢?如果他是老师,就可以辅导我的作业了。为什么我的父亲不是当官的呢?如果他是当官的,我就可以像城里的女孩子一样,穿上漂亮的花裙子了。可我的父亲只是一个农民,与土地打着交道的农民。常常是裤管上沾的泥土还没来得及洗干净,就匆匆忙忙地端起饭碗,稀里哗啦地吃饱,又下地忙活了。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只能靠体力活赖以生存的父亲,无论我怎么渴望,他都成不了靠脑袋或笔杆子吃饭的知识文化人。但我依然为成为父亲的女儿,而感到无比的欣慰,父亲只是一个平凡的农民,可是,在他身上,我却看到了他不平凡的一面,那是人性最美丽的闪光点,无时无刻不闪耀在我每个细水长流的日子里。

我的老父亲,奔波劳碌一辈子,现在走到了油之将竭灯之将灭的日子了。我知道,父亲累了,真的累了,这一辈子他都扛着很多很多的责任,从来没有真正为自己而活过。在这后面的十年里,儿女们的小家庭也步入了小康,生活算是比较稳定了,本来以为,苦了累了一辈子的父亲,可以好好享享儿女福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五年前的三八妇女节,与父亲同吃同住的二哥,不到四十岁,却意外中风了,从此,失去了劳动能力,只能够生活自理而已。当时我的小侄子,才十三岁,嫂子一个妇道人家,对很多事也没主意。哥哥病倒了,七十多岁的父亲,又挑起了刚卸下没多久的重担,再次担起了家里顶梁柱的角色,大事小事,他又重新操上心了。命运多磨,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只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协助父亲维持好这个家。现在的父亲,躺在病床上,对我说得最多的话就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到了这个年龄了,我不是怕死,也不是舍不得死呀,只是看不到你侄子结婚了,我死不瞑目呀,我也想自己能好起来,再撑几年,等给你侄子成家立业了,我就会笑着走了。”听了他的话,我背过去偷偷地抹眼泪,我的侄子今年才十八岁,父亲还是一如既往地想着,扛起他结婚的责任,可是老天却不再给他机会去操心了,他没多少时间了,等不及了。

望着苍老的父亲,躺在病榻上,越来越虚弱的样子,我的心就揪着疼。老父亲,真的老了,他吃不下坐不安睡不着,自己把自己折腾得皮包骨,我不知道,父亲还能撑多久?但我很清楚,他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瓜熟蒂落,是人生的必经过程,生老病死,也是逃不掉的自然规律。总有一天,我们都得面对,可我还是万分舍不得,我多么多么地希望他能再陪我走一程,哪怕只是多一年,半年也好,可是,我知道这简单的要求,于现在的我来说,已经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父亲的情况很不乐观,随时都有可能离开我,我已经作好了最坏的心里打算,但这个过程真的好苦好苦,一分一秒都是在折磨着我。我每天都尽量陪在父亲身边,一刻也不敢也不想离开,我真害怕,我的一个转身后,再也听不到他有气无力的轻声呼唤了,再也听不到他絮絮的唠叨了。这几天,我常常握着他的手,听着他反反复复地交代身后事,叫我们如果他有什么不测,也不要害怕,不要伤心时,我的心都碎了。父亲就是这样,一辈子都在想着自己的亲人,在自己最后的日子里,还想着他的儿女们会不会因为他而伤心难过。

慈悲的观世音菩萨,如果我的老父亲还能好起来,你就保佑他早点康复吧,如果他的命真的要尽了,无论如何也拉不住了,也请你垂怜他一辈子行善为乐的份上,让他少受点折磨,少受点痛苦,走得舒心一点,走得安详一点,这小小要求,你可以答应我吗?

在贫穷中挣扎的父亲情感散文 篇6

这位父亲说他这个病有一万块钱就能治好,可是我们穷人家没钱,只好拿命来抗,那是因为家里“我”要上学,父亲看病已经是债务累累,一天盐用光了,只好用白水煮菜,来当做一顿菜,全家人谁也没有说话,只好眼泪往肚子里流,记得这年我小的时候‘我”父亲刚年轻,是远近闻名的木匠,村子的人都请他去做家具盖房子,那时我父亲一天的工资是两块钱,还有一盒烟,可父亲平时不抽,一盒一盒的放在柜子里,留到过年的时候在抽,工资也不着急要,人家什么时候给就什么时候给,“我”记得,过年的时候常常只买一排鞭炮两百响,今天一只明天一只,有一次,忍不住问父亲:“为什么不多买几副鞭炮呢?父亲用愤怒的眼光看着我,儿子那是钱啊,噼啪一声就没了!有一次父亲,卖草换粮,正好路过县城,快上高中的“我”,我求父亲给我买一只钢笔,父亲点点头说行,到了晚上终于盼他回来了,帮父亲卸车,饮了牲口,喂上草料我的心“咚咚咚”的直跳,我小心翼翼的走过去问父亲:“钢笔买回来没有”,父亲淡淡的说了句:“哦,钢笔啊,忘了来的时候人家商店关门了”,这时我的眼泪哗啦啦的流了下来,正因为这样,省吃俭用我父亲才把我们家的房子从三间盖成五间,记得我们乡里一个姓李的书记,长的白白的,穿的很时髦,那天他来我们村,一把拉住正在疯玩的我,对别人说,你看这孩子眼神多黑啊,将来一定有出息,恰好我父亲在场午饭时,父亲激动的声音变了,对母亲说:“李书记说了,咱小子将来会有出息,后来有一天晚上村子里有一位民办教师,要参加转正考试,问我一道数学题,我很快就解开了,他当时坐在炕上,惊讶的快疯掉了,然后抓住我父亲的手说:“三叔啊,这孩子你要好好的供,将来一定是块料啊,父亲激动的又是一夜没睡,然而,我经过努力复习,每门功课都考试了优秀分,才考上了大学,后来父亲拉着我的手说,这两年你考不上村里风言风语很多,我听了很不舒服,但我心里明白,我知道我儿子一定行,能考上大学,这下好了我就是死了也值 我父亲因为家里盖房子的时候,把病引起了,起地基的时候,痰里带血丝,问村医说:“是毫无大碍了”,不久我父亲就不行了,虚弱的身体连路都走不了了,我父亲一辈子也没有做过火车,因为家里没钱,第一次就差点命都没了,到最后我父亲快要临终的时候,把账本拿出说:“儿子啊,欠了谁家的钱,记住一定要还给人家,咱人穷志不穷,我父亲说完把账本给我,又极为深情的看了我一眼,那眼眶中饱含着失败、无奈、愧疚、无力回天以及难以言说的痛苦,可儿子知道这账本有多少心酸和悲苦,记得“我”父亲去世以后,我曾经向一个人借钱埋葬父亲,那个人冷冷的说:“借钱可以,可你拿什么还我”?在那个人看来是永远穷下去的。

我想,在苦难中长大的人,不管别人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你,只要人穷志不穷,无论前面的路有多长,有多艰难,我相信他都会从容的走过,我衷心的祝福这位贫穷的孩子在今后 的道路上能够勇敢的去面对任何一切困难,那么美好的明天永远属于你自己。

当你失去一切的时候,你才知道唯一想要的是什么。

父亲的身份情感散文 篇7

语文教学通讯,文艺评论

受伤的父亲失败的乡村

对刘鸿伏散文父亲情感价值的思考

颜 敏

(江苏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江苏海安)

摘 要:刘鸿伏散文父亲所表现的父爱是在多重对立关系中展开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入学之路父 子的崇拜等看点折射出父权乡村价值文化选择隐在的演化过程,增厚了文本的情感价值内涵文章对 往事真实的还原与描绘拓宽了阐释可能,而迎合集体趣味的同质化抒情取向却削弱了情感的张力

关键词:情感价值集体趣味父权乡村价值 中图分类号: 员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颜敏(),江苏海安人,中学高级教师,现为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

古今中外,表现父亲的散文作品可谓比比皆 是,其中不乏情真意切的妙构佳作若单纯以情感 价值的独特性为基准,刘鸿伏的父亲(见苏教版 高中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恐难算翘楚之作 然而,教学者几无例外地把刘氏父亲比附于朱自清 的 父亲,止步于挖掘同质化 背影 所蕴涵的父爱 亲情,以泪水汪汪的泛道德煽情,培育学生们知恩 图报之心;对该文为数不多的评论也倾向于认同文 本的情感力量 作者笔端饱蘸深情,将父爱之

城市

综观古今中外描写父亲的文学作品,父亲的形 象一般都以高大健壮

威严

严肃等充满雄

性与威权意味词汇为装饰对于劳作于乡野的父亲,文章开头部分有着一段诗意咏叹:一双赤脚在山地 的大雪里跋涉,那是父亲;一把斧头舞出清寒的月色 在猫头鹰的啼叫里荷薪而归,那是父亲;一支青篙逼 开一条莽阔大江,那是父亲;一犁风雨阵阵野谣披蓑 戴笠的,那是父亲;一盏红薯酒就可以解脱一切愁苦 的,那是父亲 这组华彩排比句糅合往事碎片,诗化 生活苦难,从而在作者的早年记忆印象中定格了一 位高大刚强孔武有力带有农民英雄意味的父亲形 象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鲁迅故乡中对少年英雄 闰土的想象与赞叹

这样一位替全家人遮风挡雨的 当家人顶梁柱,当然集权力与智慧于一身,于是 父 亲说过:人是土物,离不开泥土的,这是他人生经验 的总结和引领;于是父亲黑红着脸在背后气咻咻地 数落着我对农事的愚笨,这是他精于劳作的权威和 情写得炽热深沉,哀婉动人,读来催人泪下 笔者 以为,本文的父爱是在父亲

我乡村

土地 文化的多重对峙关系中展开的 作者在叙 述往事的过程中,有着篇幅不小的与渲染父子情深 无关的闲笔,从而增厚了文本的情意内涵并拓宽 了读者的阐释可能,如果我们细心爬梳并考察文本 有意味的语词与物象的隐性构成,也许能获得远不 止于父爱的主旨领悟

一 分水岭:大学录取通知书 与崩塌

父权的瓦解

骄傲

然而,李老师送过来的薄薄的一张纸

文学

学录取通知书,却成为父权瓦解和崩塌的一道分水 岭 在知道自己的儿子将成为文曲星后,刚刚还声 色俱厉的父亲丢下负隅顽抗的一句崽,你命好,匆 匆远去训诫儿子的气场涣然冰释,失去威风的父亲 自找台阶 当晚,父亲喝得大醉,看我的时候,一脸 的愧色 这一细节的捕捉很传神,却被大量教者误

怏怏,只有失语

作者的诗意抒写与真实描摹,让 我们在巨大的反差与断裂中,看到浓浓亲情背后此 消彼长的权力冷笑,看到轻重失衡的价值悖谬,看到 个体生命难以抗拒的精神枷锁,从而触碰到生命太 多的无奈与叹息

二路线图:从家乡到大学 败

本文的主要情节是父子俩从家乡出发赴武汉报 到入学的经过出发前,父亲信心满满,只想再做一 次保护神,可奔波的结局却是对父亲初衷的无情嘲 弄

作者以主观视角对父子俩从家乡到大学的路线 图,尤其是沿途城市的空间大小与交通工具乘坐时 间作了不厌其烦的交待,似乎有着耐人寻味的用意

乡村的退缩与失

读为父亲严厉背后的温情

在中国的人伦纲常中,父亲教训儿子,天经地义,何愧之有?其实,此刻子的身份因金榜题名一步登天的荣耀而拔高了,父 一贯居高临下的地位动摇了父亲的愧色,不是与 儒林外史中的胡屠户有着几分神似吗?胡屠户打 了因中举而犯迷糊的女婿范进一巴掌,却感慨果然 天上的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父亲因训诫了考上 大学的儿子,因而心生出懊恼与惭愧

接下来,就是父亲送我报到入学

最终分手

简要梳理如下:

沿途城市及路径:乡村

县城(其实很小,觉得 很大很大)省城长沙(比县城大很多倍)武汉(比长沙还要大得多)

交通工具及耗时:乡村

县城,(坐乌篷船,大半 天);县城 长沙(长途汽车,一天);长武汉(火

车,整整一夜)

考察入学报到路线图,不难发现,作者有意对因 快速路过而事实上无法观测的城市规模进行比较,亦强调了交通工具不断升级的意味数天的行程,不 停的转乘,越来越大的城市,越来越生猛的交通工 具,对于从未出过远门父亲来说,太集中,太仓促,太恐怖,太惊魂,高大的父亲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 一般,越走越受挫,越走越矮小

初到县城,一直强悍的父亲就显露出其柔弱的 儿子还小,又是乡里人,穷,怕将来受人欺侮

对自 时,父亲要给我钱,我不要,父亲眼红红的,却 一副要发脾气的样子

此情境绝非父亲当初责骂儿 子时得心应手的包谷林,而是让父亲信心尊严遭 遇沉重打击的伤心地 都市大学府于是,曾经

气 黑红着脸的盛气转化为眼红红的委屈,曾经

咻咻地数落转化为一副要发脾气的样子,在儿子 面前,曾经很严厉

脾气很大的父亲选择了低眉 顺眼 以后的许多年,儿子的文章成为父亲向那些 耕地的农夫打鱼虾的渔人或瓦匠木匠们夸耀的 资本,崇拜土地的父亲,终于在行动上背弃了人是 土物,离不开泥土的价值信条,视远离土地的儿子 的文字所代表的文化为精神的靠山,并把这份家 庭的荣耀炫示于与他同样贫贱的乡邻朋友面前

大学录取通知书,这薄薄的一张纸竟有如此

魔力,既促成了个人命运的逆转,又完成了父子话语 一面,在旅店服务员面前一个人默默流泪,担心 权力的颠覆,这是怎样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薄薄一

张纸,漫漫几千年,中国草根阶层一直匍匐于这张纸 己根本无法预估的儿子的前程,父亲充满担忧与恐 的威权之下,一直仰视着天上的文曲星

因此,父

惧 毕竟县城其实很小,毕竟乡音未改尚能交流,此时坐小小的乌篷船来的父亲还未遭遇外部完全 陌生的巨大世界,但其能否完成保护神的使命已 亲的高大,只能在童年的视角和对美好亲情的缅怀 中展现,现代都市处境中的父亲只得佝偻,只能

文学

令人生疑了

接下来的旅程给予父亲的则是近乎毁灭性的打 击 在长沙火车站我和父亲疲惫不堪地坐在候车 候,我和父亲随了奔跑的人群,抱着行李惶惑地向 前冲去,第一次看到了那钢铁的庞然大物,心中充 满惊惧和压抑感;在车上,我和父亲被挤在车厢的 尾部,将身体缩了又缩 这一部分描写始终以并列 短语 我和父亲作主语,说明父亲和我绝非保护神 和被保护者的关系,而是一同自卑,一同茫然 无语,蜷缩仓惶

当青头巾 黑包袱一身只有走亲戚才穿的灰 布衣的父亲猝逢辉煌而庄严的学府门口走出的 一群群风采翩翩气宇轩昂的大学生时,陡然有了 一种巨大的自卑感,在他连做梦也想象不出的这偌 大的学府面前,父亲作为一个山里人几十年造就的 倔强和自信心,彻底崩溃了 这里,父亲的布衣草 履 与现代都市潮流扮相的格格不入仅仅是刺眼的 表象,老人 贫穷 学子乡村

城市落后

时尚,一同惊惧,一同在城市现代化语境的压迫下,噤声

打击信念几乎崩溃的老人,该用什么挽回做父亲的 起码尊严呢?父亲要走了我去送他,父亲反反复复 地叮嘱着已经重复了无数遍的话语,我说我都背得

室的长条椅上,不敢挪动半步,惟恐走失;上车的时 出了,父亲便努力笑一笑,用他粗糙的大手抚了抚我 的头,沉默了 离开县城后,父亲就一直处于失语状 态 一方面是客观的语言不通,使得父亲虽想却无法 与朱老师交流;另一方面,父亲已被现代城市语境彻 底剥夺了话语权父亲的人生智慧生活经验效力全 无,保护儿子的能力基本丧失父亲该说什么呢?又 能说什么呢?只剩下不断重播的叮嘱,只剩下尴尬 自嘲的努力笑一笑与无言以对的沉默,仅有的 话语也只是语言的空壳除了天然的父子关系,儿子 的前方已不需要他哪怕是一个苍凉的手势去指引 在乡村价值崩盘与父权力量消解的双重阴影下,把 岁的儿子交给自己一无所知 一无所能的世界,这位父亲该经历了怎样的内心煎熬与挣扎啊!失语 又无用的他只能以钱示爱,以泪洗面,低头转身而 去,只能用微薄的给予体现有用,并努力维护着作 为父亲身份的自尊

这一切既是父亲无路可走的困 境,也是乡村价值传统人伦无可挽回的败局,是时 代之伤文化之悲精神之痛,亦是值得敏锐的散文 作家深入开掘的人性价值之熵

三 参照点:土地文化文字(书本)选择与从俗

本文叙事真实精细,尤其是对父亲及报到入学 过程的描摹准确而传神,然而,抒情部分则未免落入 窠臼,个性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被公共标准化抒情

城市土地

文化的语境

文化的 富贵等多重关系的较量与所有关系中前者 的完败才是深刻沉痛的文化隐喻父亲说:崽,我不 图你有什么大出息,将来混得和他们一般人模人样 儿,我就满足了 这分明是对自我价值和乡村价值 的绝望与否定,至此,护送儿子入学的行动异化为盼 子弃绝乡村拥有与自己不同人生的热望

以上情节显然不是父爱主题所能笼罩的,父亲

以乡村身份出场,以佝偻背影黯然离去收场,乡村渐 冲淡了作者在乡村 行渐远,保护神彻底踩空,沦为 我 融入城市的 路碑 与其说这是父亲的失败,不如说是土地 的 信仰在文化面前的失败,是传统乡村在现代城市 面前的失败,报到入学之路就是一条乡村价值逐步 崩塌的失败之路

在此背景上,文章演绎的父爱情愫就应该有着 别样的酸涩与苦痛从保护神到路碑,一个备受

有的张力

下所展示的凝重情感在文末关节处遗憾地失去了应

文章以 我 的立场明确表达了对城市文化价值 的认同 以 父亲以及乡下伙伴为参照,我庆幸自 己走上完全不同的奋斗之路;对武汉对大学的诗 意描绘,对大学生 对 朱老师不乏溢美的抒写,字

里行间充满惊羡和赞叹;最终我下决心把所有翻

上一篇:四强四优心得体会下一篇:酷热的夏天 小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