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时间独白(通用14篇)
时间,是什么?
也许很多人都答不出来。
一只沙漏中的细沙缓缓流下,
是一段时间。
一炷馨香袅袅烧完,也是一段时间。
龙应台这样回答。
那我们呢?我们又认为时间是什么?
时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齿轮,
转着,转着,永远也不会停下。
时间,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
但是我们却可以听到它的声音。
听见花朵的绽放,听见蝴蝶的展翅。
从日出听到日落,从春雨听到秋风,
从天涯听到地角,从发芽听到落叶。
时间,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
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到它的模样。
看见小草的成长,看见雏鹰的腾飞。
从朝阳看到黄昏,从夏雷看到冬雪,
从沧海看到桑田,从花开看到花落。
时间流逝,岁月变迁,光阴飘散。
时间无时无刻都在我们身边。
而我们又用什么测量时间呢?
看着日历一页页地翻过、撕下?
听着钟表上的指针滴答、滴答?
还是用可笑的直尺和三角板,
得出一个无解的答案?
房屋的建起、拆迁,日月的升起、落下。
时间它一直在提醒着我们:我们又失去了多久的生命。
正如龙应台所述,
跨年之夜人们又在庆祝些什么呢?
这不是神明的生日,
不是英雄的诞辰,
不是神话中某个重要的时刻,
也不是历史上某个壮烈的`发生。
人们到底在庆祝什么呢?
人们不过是借着璀璨的烟火,
在时间的刻度上重重地划下一笔罢了。
从我们的出生到现在,
走过了三千多日子,
这只不过是时间的涓涓细流啊,
汇入那无际的海洋。
我们的时间正在一点一点地流淌,
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甚至也溅不起一星半点的水花,
泛不开荡漾的涟漪。
时间,迈着它稳健的步伐,向前走着。
它从不会回头看,也不会后退。
白天的光明,夜晚的黑暗,
老人的含笑,婴儿的啼哭,
都无法阻挡时间的脚步。
一、中外后现代电影叙事打破线性时间的单向维度,拓展了叙事时间的可能性
时间对于叙事学而言,考量的是可操作性,对于哲学而言更侧重时间的终极意义的追问。对于时间的探索就是人不断地感知与体认人的内在世界的历程。海德格尔、萨特等哲学家深化了时间意识,注重探求时间的三维结构,拓展了时间叙事的可能。影像中的“此在”即是一个无法穷尽无处逃避的存在,也是构成人类本质的存在。
后现代电影叙事中顺序、倒叙、插叙、错置、省略、悖论等叙事手法纷纷进入到中外导演的叙事视野中,将生活事件拆分,再重新组合。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的作品大量涌现,是后现代电影叙事探索的新生力量。不管是贾樟柯的《站台》、娄烨的《苏州河》、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香港导演王家卫的《重庆森林》等,还是西方电影阿伦?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汤姆?提克威的《罗拉快跑》等,都在叙事时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后现代语境特征。
二、对“过去”是否真实存在的探寻是中外后现代电影叙事在表达上的一大差异
中国导演贾樟柯始终信奉“艺术就是记忆”的观念。从他的影片中,我们看到生活在边缘的人们处于“现在时”中的生存状态。《站台》是对记忆的重述,在看似真实的叙事中实际上割裂了过去与现在的真实关联,这种想象中的纪实更突出了对一段过去的记忆的深刻及伤感的忧思。
台湾导演侯孝贤的影片以书写个人记忆时间见长,《童年往事》《悲情城市》等影片正是通过对生活的理性静观而讲述着成长的母题。《悲情城市》用影像述说台湾的一段过去,人的命运在白色恐怖的社会动荡中飘零。
所以在这类中国电影中,对“故去的”事实的缅怀都不建立在对真实性意义的探讨层面上,记忆中的“过去”不再需要一种真实性的确证,而只是一段记忆的历史,厚重而又意味深长。相比之下,西方电影对“过去”的探寻更强调一种真实性。《大象》整部电影只用一个长镜头完成。这部影片也以叙事时间上的特色见长,多次重复刻画使得校园暴力事件消解了简单的时空观念而显得凝重深刻。同为对“过去”的追溯,西方电影的寻找和发掘显得更为确定和真实。
三、“现在”的缺席与现在的种种可能是中外后现代电影叙事分别探讨的两大基本母题
“现在”的虚拟性和缺席,是很多中国电影后现代叙事致力于在影像中所呈现的。这种碎片式表达令电影中的“现在”缺失了真实存在的价值,而呈现为想象中的真实和虚拟的体验。
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中,“现在”是缺席的,因为影片中故事发生的年代跳跃不羁,人物的关系扑朔迷离,故事的情节断断续续,让观众将自己置入一个如梦如幻般的空间。在这部电影中,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的叙事,导演只是提供给观众一个故事赖以发展的线索和框架,而“潜在主题”隐藏在绚丽画面之中。
西方后现代电影更易于表现“现在”在线性时间中的多种可能性。如电影《低俗小说》的故事时间因叙事时间的切分而多元化,成为后现代电影叙事中的分段讲故事的经典。
电影《罗拉快跑》也是因打破了线性时间的延展而在后现代电影叙事中显得特色鲜明。《罗拉快跑》在电影史上是一个后现代叙事的鲜明旗帜和寓言。在影片中,“12点”成为了拯救罗拉的男朋友,罗拉的拯救行动成与败和最终命运的关键点,这是一个线性时间中的确切的点。在线性时间的召唤下,罗拉为了她的拯救行为一直在持续不断的奔跑,这种线性时间实现的方式是不断的重复。钟表提示观众线性时间的残酷性。影片三个段落的叙事三次拯救行为的不同方案导致了结尾的全然不同。线性时间被割裂,连续性也因此被打破。“现在”因为被切断而进行的放大使这种后现代叙事方式呈现出荒诞感。现代人的精神压力与对现实的失落感与焦灼感也因此得以表达。
四、一片混沌中的“静观”与对“将来”的荒诞解构是中外后现代电影叙事困境的两大解决途径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认为生存性的本源和终极意义在于“将来”。将来意味着终极价值的实现。后现代电影中,对“将来”的叙事态度体现了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的不同审美取向。
西方后现代电影选择了对“将来”的多种方式的解构。电影《低俗小说》以游戏化的手法对将来进行了荒诞解构。影片看似第一时间的叙述随着结尾部分对前面叙事中杀手猝然死亡的交代而彻底推翻了前面的叙事意义。马其顿电影《暴雨将至》中三段故事存在内在的逻辑矛盾。这种叙事上的悖论突显了影片的主题“圆圈不圆,时间不逝”。巴尔干半岛向来是“欧洲大陆的火药桶”。影片中老人小孩都有枪支是社会的真实写照。所以在这里,种族矛盾是无始无终的,而种族矛盾本身就像无所谓开始无所谓结束的一个悖论。影片通过故事的逻辑悖论呈现现实生活本身的悖论。所以艺术形式背后的意味是更加发人深思的。
而中国电影多选择对生命与未来的“静观”。台湾导演侯孝贤的《童年往事》通过对生活淡然平静的叙述,呈现一种对生命的关照。导演的作品还蕴藏着中国人特有的时间观。在电影《童年往事》中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在过程中看待生命,生命犹如绵延的流,蜿蜒不绝,以时间统空间,世间的一切都在时间的流动中呈现出其特有的活性。所以中国人的时间有一种刹那永恒的境界。
五、中西电影后现代叙事中时间观差异存在的原因
如果深入比较中国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站台》与西方《罗拉快跑》《暴雨将至》等,会发现这种对叙事差异是建立在中外时间观的哲学差异上的。文化差异与艺术观的差异是本源性的,从而在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取向。
中国导演的后现代电影艺术创作更像是走到了流动的时间的背后,去寻找自我性灵的安顿,拷问生命的意义。中国第六代导演创作的共同之处在于一种叙事态度的冷静陈述,导演们的影像世界是在用心灵与宇宙相通,时常将衰朽和新生残酷地置于一体,发现而不记录,呈现而不评判。此外,中国电影美学中的“静”的境界并不是时间的凝固,而是在生命的深层,有永恒的宁静。在静中更能体悟到本真世界,放下心来,与万物同在。
而西方电影对时间的探寻正如《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中,在后现代叙事中消解意义。无所谓现在、过去、还是未来,一切都是无真无假。这更是一种后现代哲学和后现代话语的表征。
摘要:后现代语境为电影提供了以碎片化、拼贴、杂糅、游戏性的体验为主要特征的叙事方式。在同样是打破线性时间的单向维度的特征下, 中西电影的主要叙事差异在于对“过去”是否真实存在的探寻、对“现在”的缺席还是存在的种种可能的追问、对“将来”是静观还是荒诞解构的处理中。文化差异与艺术观的差异是本源性的, 从而在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取向。
关键词:中外后现代电影叙事,时间观,静观,解构
参考文献
[1][法]斯蒂格勒.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M].方尔平,译.译林出版社,2012.
[2]李简瑷.后现代电影: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文化奇观[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我知道,自己始终是一个俗人,是尘世间很平淡的女子,也有着和你们相同的血脉,相同的心思。
躲避不了人间烟火的诱惑,也舍弃不去世间美景的引诱,那么,就让自己面对吧。
其实,做一个俗人,也没有什么不好。
在心的另一面,我知道,心的周围,始终有一丝凉薄围绕。
无论是,繁华落尽的深秋,还是春光明媚的三月,在光线所涉及的视线里,那些繁华雕刻的花朵,都有一份孤寂的苍凉隐藏在背后。
心知,不敢碰触,怕一碰就痛,怕落寞的日子里,泛滥成海,落寂成风。
一直幻想,有一天把自己化为彩蝶,能与花相伴,与风儿起舞,做一朵花的芒魂,追随它一世一生。
可自己终归不是,终究只是尘世间一粒平凡而潮湿的雨滴。
于所有的时间里,一直都坚信自己是最坚强的,无论逆境或是顺境,都会在尘埃入浸的世间,淡化着出尘的美丽。
许是,我是雨滴,一直有着清冷的孤寂,有着常人没有的辛苦和忧虑。
我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就好比,没有人可以真正了解另一个人的内心。
心的角落,一直收藏着一些陈旧的往事,可那些,已成为我记忆里的不愿涉及的章节。
流年泛滥,日程越来越远,而现实却没有让自己得已安暖。
时光薄如废纸,而我,只能用一些别人看不懂的文字,随意写下一些心的独白。
淡了的光阴,淡了的心,隔离了红尘的喧哗,拂去了流年的青涩。
我,好与不好,一切均不重要,重要的,还有一颗心,继续做自己
我们相遇於此时
我们相别於此景
渐远的身影
无奈的嘆息
风雨中,
默念我的独白
奇妙地
经歷着每个奇妙的人生片段
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印记鸡毛蒜皮的不如意
都要走过
上帝
像是把要踩踏的每脚泥土
都刻意地安排了
到哪片土地
要洒多少血汗
亦有伏笔
漫漫路途裡
逢遇何人谁人是路人?
相遇并非偶然
妳我的相遇
只不过是已被註定的结局
然而
正如那黑夜
妳给人摸不着的感觉
而我却如此地迷恋在其中
静候在冷风吹过的椅子
漫步在濛濛细雨的路途
何处是妳心中的终点
惊惶在街角边
我还是找不到
妳是蒲公英洁白的种子
飞向遥远的天边
我像候鸟
飞越那天际
找寻妳的踪跡
我们的伏笔
现出了影子
失去灵魂的躯体
為妳而復活
甜美的笑容
给人温柔的感觉
可爱的脸颊是最迷人
渐渐地
孤单的影子
有妳的陪伴
孤寂的心灵
有妳的存在
一分一秒
一点一滴
妳的气息
在我的呼吸
妳的身影
我很珍惜
不要介意
一切只因為妳
日子有如浮云飘过
感情无意地存在
心臟不停地跳动
沈醉在幸福的情意中
无情地
上天的玩笑
默数着妳流的眼泪
我的心是折磨
以后如何去面对
眼前的妳,眼眶又红了
这情况难以形容
那片蓝空
白云的心中
谁会无动於衷
谁愿妳心痛
共同所恋的天空
云彩模糊不懂
皎月的夜空
发现妳掛念那颗星的行踪
而我们的爱变得被动
妳我失落在迷途中
那释手的.温暖
此时幻灭在眼前
刻痕的心灵
流逝在人间
细雨淅沥
浓雾濛濛人惆悵
远景是迷离
旁人更离散
春雨绵绵不断
莫名心烦乱
思念
悄然地
悄然地来了
向孤寂的心田走入
沈淀在脑海
风雨落落
飞花纷纷
忧忧心事何时来
苦苦长嘆难成眠
相思若似日夜
愁思更成江水
泪雨满面流
谁人為君愁?
美丽的落叶
随着秋风飘落
发现原来与风的相遇
註定了凄楚的结果
一片静湖
零乱枯叶飘流
夜来
醉人昏黄月光下
谁人踏步作响?
林边惊起飞鸟
远方那人是妳
冷风吹拂
云朵飘过
月光失色
平静的湖面
雨点划破
漾起细波纹
远方的妳
走近我面前
妳我的脸
眼泪和雨水
该如何分辨?
缘份到了尽头
我们的爱到了终点
风雨中结束了眷恋
弗弗疾风,密密骤雨
我们相识於此景
我们告别於此刻
消失的身影
唏嘘的嘆息
风雨中,
时间,残忍地吞噬一切,不留丝毫的痕迹
哪怕你极力地挽留,它还是无动于衷地带走一切
渐渐地,从指缝溜走,怎么也抓不住
作为芸芸众生的一人,是多么渴望可以主宰一切,包括时间
以为自己可以完全将它,玩弄于股掌之中
实际上,却不得不屈服于它,任之听之
原来,自己也只是被奴役的其中之一
曾经的美好,随着时间的增长,也就随之淡化了
美好的演变为模糊,模糊的,却一点一点地消失了
天真地以为,只要经历了,那份美好就会植入记忆中
所以,拼命地去回忆,去记住
最后,那份自己想要永远铭记的,却越走越远
似乎,很讽刺
自认为很珍贵的某些,依然逃不出时间的魔爪
所有的一切,在时间面前,呈现的只剩下苍白
时间,伟大的残忍家
考验着每一个人
结果是每个人都只是输家
不同的`是
这场注定输的游戏里,谁坚持到了最后
只有坚持到最后的那个,才是输家中的最大赢家
而我,是不甘认输的那个
一、转变角色行为, 让课堂“热”起来
传统的语文课堂是“独白式”的课堂, 以教师的“教”为中心, 单纯地向学生灌输、传授知识, “对话”的课堂则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 是学生全面参与的, 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 表现为倾听、交流和表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 教师要转变角色,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独白式的知识传授改为对话探究式的学习活动, 让课堂“热”起来!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 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 认真倾听不同层次学生的回答, 特别是“学困生”的回答。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适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建议和指导, 及时为学生解惑, 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 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真正承担起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这样, 才能变独白式的教学为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交流对话的教学, 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二、营造和谐氛围, 让课堂“欢”起来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 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营造出这样的教学气氛, 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长期的教学实践也表明:只有处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才敢主动发言, 提出质疑, 实现互动, 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实现教学相长。可见,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开展对话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 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让课堂“欢”起来!
(一) 让微笑挂在你的脸上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过:“微笑是一种神奇的电波, 它会使别人在不知不觉中同意你。”
教学实践也表明:教师的微笑会让学生觉得亲切, 能够消除学生紧张、害怕、忐忑不安的心理, 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很快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尤其是在上公开课的时候, 由于面对的不是自己班级的学生, 教师面带微笑, 以平易近人的姿态面向学生, 能消除学生对自己的陌生感和畏惧感。同时, 在学生发言的时候, 还要给予肯定, 让他们感受到发言的快乐。
(二) 让幽默流淌课堂中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 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学生, 学生不理解教师。”教学实践也证明:富有幽默感的老师, 备受学生的喜爱。在语文课堂中,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 语言枯燥单调, 气氛压抑, 难免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无趣, 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更别说积极发言, 与教师和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了。而语文教师若能陡然插入几句幽默的语言, 课堂就会顿时生辉, 变得趣味盎然, 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 从而敢于发言, 乐于发言, 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会更加流畅。另外, 这样做, 还能够降低所学知识的难度, 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 我们要善于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的艺术, 让课堂充满学生的笑声,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发言, 参与课堂教学。
三、创设对话情境, 让课堂“活”起来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情境化教学改变了过去机械僵硬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知识经验水平和教学内容, 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开放的、趣味横生的对话情境, 以激起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和探究欲望,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让课堂“活”起来!
如教学《语言的演变》这类知识性很强的文章时, 可以让学生扮演专家的角色, 向其他同学进行“授课”;在教学《登泰山记》这类写景文章时, 可以让学生扮作导游, 将课文内容改成解说词, 向“游人”介绍这些景点的风景和文化底蕴;在教学《窦娥冤》这类故事性强的课文时, 可以让学生以讲评书的形式复述课文或者将某一节表演出来。实践证明, 通过创设对话情境, 能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让语文课堂多姿多彩, “活”起来!
总之, 变“独白式”为“对话式”的课堂, 是新课程改革和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高中语文教师, 我们要转变传统观念, 采取多种教学手段, 创设对话情境, 从而让语文课堂异彩纷呈, 充满生机和活力。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的对话过程。目前,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独白式”教学比比皆是, 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本文对高中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旨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语文阅读,独白,对话
参考文献
[1]王俊红.高中语文对话教学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 2015 (4) .
[2]李红霞.刍议高中语文情境化教学[J].华夏教师, 2014 (5) .
时针上的陌路人
两个人,从各自的方向
踩着同一个点。彼此相互排斥
低眉笑脸间隔着屏障
时针,一圈圈轮回
把春夏秋冬裸露
露出:春的阳光,夏的火辣
秋的风韵,冬的沉稳
此时,从前失踪
麻木的手搭在生活的舞台
朗诵出一副骨架
对方的一切已成习惯
熟悉的滴答,温和了时空
分钟上的爱
攀爬的足趾,无意间
触碰生命的过客
他(她)们注定把分钟走成秒
无论爱多深,情多浓
经不住时针的推敲
举起的手,轻轻放下
不让世人听见碎裂的声响
时间的魔力
时间——
可以让生灵动起来
可以让人死于非命
在不知不觉间,吞食肉体
细胞天天死亡,天天更新
永远也追不上流失
时间——
可以让人忘掉痛与恨
可以让人淡看是与非
可以让人走远,可以让人永恒
时间——
可以让一个朝代复活
可以让一个朝代灭亡
生生死死间,厚重历史
时间——
可以让李白在诗行举杯
可以让杜甫在草堂逗留
让文字与酒,一起同醉
相信有一天,
时间会关闭我的眼睛
如尘入土,我会
我想,它可以化作一缕永不变色的风飘散在我的世界里
你的眼前
从此,再没有可以抵挡住这冷风的东西
就像阳光突然间消失了一样c
那么昏暗那么慌张
我开始更改所有忘乎已然的昨日,片片的箴言
它也许会慢慢褪色
会随着我的样子开始渐渐衰老
可它对于我来说,依然温和
依然会在哪一根神经像螺丝一样
旋转着优美的弧度
坚持着一样渺茫的蕴藉
无关乎悲与喜的剧集
只盼望有一天湖水清澈
见底,任它漂流
即便只剩下一株毫无意义的绽放
着的微笑
向往那些不能言说的时间里的遗忘
在空气里变成一圈圈苦涩的味道
延伸到一个只会做梦的地方
我只想你也会记起它的张力
记起某一年的某一天那个黄昏
我以为冬天来了,就会有雪花盛开
我以为珍惜今天便可以留下一份美好的期待
我以为只要挽留,可挽留都不够让今天变成昨日的时候
我以为是我以为是在以为所以以为
从来的时候,到走的时候
风是停了,记忆随着时间的惯性在摇晃
一、独白与精神空间
“独白不需要他人,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它将所有事实都客体化。 独白声称是胜者”[2]。 贝克特在三部曲中用主人公独白的形式不遗余力地表现人物的内心空间, 空间也在三部曲中不断内化。 《马龙之死》是一部没有情节的、只有一个声音的小说, 马龙的身体在弥留之际被困于房间内, 无法进行空间移动, 只能以潜意识精神旅行取而代之。 精神流浪汉马龙依靠头颅的内心独白打发消磨死前漫长而无聊的时间。 “渐渐地, 我的小小空间又重新嗡嗡地响起声来。 你会说这一切只在我的脑子里, 我自己似乎常常觉得我是在一个脑子里”[3]。 马龙的房间具有不确定性, 没有任何特征, 不知是医院还是精神疗养院, 唯一能肯定的是它的黑夜属性, 马龙未曾接触过光明, 直接沉入黑暗中, 这种黑暗地带就是他们幻想的子宫。 《无法称呼的人》中马胡德直言自己就在母亲子宫内:“我喜欢思想, 尽管我对此没有什么确信, 正是在我母亲的下腹中, 我在好几天时间里结束了我的长途旅行, 并且为下一次旅行而出发。 ”[4]
二、独白者与黑暗地带
贝克特小说三部曲中的莫洛伊、莫朗等人都是孤独的自言自语的独白者, 贝克特专注地倾听自己头脑中的声音以叙述人物的独白。 从人物的独白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贝克特的孤独、绝望与孤寂, 他们是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形象, 但贝克特的悲观主义与他本人的真实生活并无多大关联, 生活中的贝克特乐善好施、平和、热爱运动、欣赏绘画, 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随和、大方、富有同情心。 贝克特小说的“空间”特性就在于摆脱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从而为小说人物的独白话语的自由音域提供舞台。 在荒诞派戏剧家中, 贝克特是少有的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与态度, 始终执著坚定自己的写作方式的作家。 贝克特确实有天生感受精神世界的能力, 他的作品中常见一种冷峻萧瑟的悲观, 绝无一丝令人沮丧的多愁善感, 可见贝克特天生忧郁的心境和体悟荒诞感的超能力让他可以在作品中渗入头颅的内化空间, 反传统小说的条框, 用高度重复、无聊、连续或间断的叙述语言讲述人物的心灵景观。 可以说, 贝克特文本中蕴含的超前性思想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 他选择沉默地陷入黑暗地带, 他怀疑世界, 怀疑人生意义, 把生活看成漫长重复的习惯, 但他不屈不挠, 坚信洞穴中仍有阳光泄下, 我们仔细聆听他头颅中的独白以开启阅读空间的深邃大门。
三、独白语言与自我存在
《马龙之死》用独白的形式表述高度含混的叙述语音, 描写人物的内心景观。 完全超出物质客观世界的边界, 自始至终都在探讨人的自我存在。 战争的铁蹄蛮横地践踏人们的心灵, 人类不断怀疑世界, 怀疑人的价值与存在, 他们内心孤独、敏感、 焦虑。马龙被社会驱逐出来, 身体限制在病房内, 身体逐渐佝偻退降, 生命逐渐枯竭, 这段回归坟墓般的子宫之路回归家园的精神之旅让马龙渐渐走向死亡。马龙用一截短短的铅笔在纸上书写自己头脑中的声音, 像奴仆一样记录下内心的独白故事, 语言中充斥着惊恐不安和无所适从, 马龙面对自身处境无从选择, 只能选择继续排泄言语, 用内心独白建构自己的精神空间。 就如《无法称呼的人》中马胡德所说的:“我将继续下去。 空间、 时间, 我将寻找空间、时间中的空间, 时间的空间, 在空间中, 在我的脑袋里, 这样我才可以继续。 ”[3]贝克特通过身体的日渐萎缩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表现自我存在的荒诞和无意义, 用戏谑的语言和实验的写作手法显露当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陌生化和孤独趋向, 对解读后工业时代的信息化社会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詹姆斯·诺文森.王绍祥, 译.贝克特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7.
[2]托多罗夫T.蒋子华, 张萍, 译.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325.
[3]贝克特.阮培, 余中先, 译.贝克特选集2——马龙之死.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350.
[4]贝克特.阮培, 余中先, 译.贝克特选集2——马龙之死.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352.
傍晚时分,夜,即将来临,道路两旁昏暗的灯火逐渐亮起,路上的行人脚步匆匆,准备回家卸下一天的疲惫。此时,我满怀期待,渴望吃到妈妈端出热腾腾的菜。
晚餐时光,厨房传出阵阵的香味,耳边传来抽油烟机嗡嗡作响,看着妈妈辛苦准备晚餐的背影,终于,餐盘上桌!吃着吃着,每一口的饭菜虽然不是山珍海味,但充满着妈妈的爱心,这时,想到在外面奔波的上班族,虽然他们吃的饭菜跟我一样,但少了亲情的围绕,而是面对着陌生的人群。因此,当下我认为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吃饭时,烛光闪闪,呈现一片温馨祥和的气氛。此时,妈妈关心我在学校发生的事,我一一照实回答,然后,我说了一个笑话,让妈妈不由得笑了出来,后来,我们就在谈笑风生之中消磨了晚餐时光,餐桌上快乐在我和妈妈之间来回飘荡。
虽然,我的晚餐时光有人陪伴,但是菜色却仍不够丰富。因此,如果能选择,我希望我的晚餐能色香俱全,最好是每样菜都能抓住我的心,让我能细嚼慢咽,并享受可口的天伦之乐,让缤纷充满我的心灵。这般幸福的享受,就像古时候的皇帝,全桌满汉全席,多到数不清的佳肴陈列在眼前,每吃上一口就感到十分奢华。
晚餐时光是心灵的沉淀,不论自己在学校遇到什么挫折,都可在此时获得心灵上的抒解,有时甚至可以学得人生的.大道理,充实自己的性灵扑满。此外,自己彷彿走在荒凉的沙漠,找到心灵的绿洲,并获得快乐的泉源。因此,晚餐时光不仅可以凝聚家人的感情,让人不孤独,并且能幸福自己的生活。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感触、体会都有可能会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成为创作的内容。而如今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融入,使得艺术有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发展。曾经获取知识的传统方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逐渐被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所取代。就画家而言,要获取生活中的感性体验,不再靠身临其境,而是从摄影集里、互联网上,直接搬运图像,面对一张张陌生图片时的感情与面对真实的对象时所能激发出的灵感与激情是不能比的。我们往往容易忽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我眼中的色彩,我眼中的世界是不是同别人一样?摄影师对生活和艺术的感知是不是艺术家正想要表现的?
这让我想到小说家卡尔维诺的作品《看不见的城市》中所描述的“忽必烈汗留意到马可波罗的城市差不多是一个模样的,仿佛只要改变一下组合的元素就可以从一个城转移到另一个城,不必动身旅行。于是,每次在马克描绘一个城市之后,可汗就会在想象中出发,把那城一片一片拆开,又将碎片掉换、移动、颠倒,用另一种方式重新组合起来。”“每次描述一座城市时,我其实都会讲一些关于威尼斯的事。”(引自《看不见的城市》)马可对于威尼斯的描述是个人化的,正如一个商人又怎会知道乞丐眼中的世界呢?因此他的描述只是他眼中的城市,并非是这个城市的全部。阅读,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丰富我们的经验,培养我们的想象,使我们不以一己之见去认知世界。而旅行与跋涉,不仅验证阅读的思想,更使我们通过亲历亲为的方式,培植属于自己的思想之花。
我出生于青岛,生活在青岛,对青岛的感情自然深厚,那种持续不断的认识和了解更加深了这座城市在我心中的地位,而在外上学的几年时间里每次回家总要迷路。有时是某个路名更改了,有时是某片街区被拆掉了,有时是某条路被改成了单行线,再有时,一些老房子表面被涂成花花绿绿的……虽然教堂依旧耸立在那,红瓦依旧留在屋顶,老建筑也还是记忆中的模样,但青岛这座城市却一直在被规划,这种规划是碎片式的,一个碎片接连着另一个碎片。
我在创作《消失中的记忆》过程中,不断的走在青岛的大街小巷,感受着城市的变化,不断地去记录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在这个过程中青岛的欧人监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青岛第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触发了我对历史情状的鲜活想象。那些胶州湾的殖民者,在他们登上海边的荒滩和他们着手建造时该怀着怎样复杂心情呢?一方面想把这里建成殖民地的样板城市,另一方面由于怀念家乡,所以在修筑时,尽力还原记忆中本国建筑的样貌,却又不免受到异国建筑风格的影响,这样一来便造就了青岛殖民时代建筑的特殊风貌,是种种想象与灵感的混合物,殖民者试图在这里找寻故乡的感觉。在他们生活区域的中心,教堂拔地而起,俯视着低矮的民居,而如今这些建筑已经成为青岛的一部分,向人们诉说着青岛的过去,它们与当今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希望自己在创作中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依靠自己的眼睛去捕捉对象,不受他人影响。通过带有个人视角的行走、观察和聆听,去感受城市的点滴变化带给我的冲击和思考,从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在作品中我想要通过大量细节的表达,将青岛的“面貌”呈现出来:不同的姿态、表情、形态、质感……它同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它是一种模仿,表明了一种深入的洞察力,事物通过细节呈现着自身的面貌,而非仅仅是表象。细节来自观察、比较和想象力:每一条细小的褶皱,都会成为一条山脉;每一个细微的团块,都展现出膨胀的能量。在绘画中细节并非全是细腻的刻画,杜马斯的肖像画和梵高的肖像画深得人心的关键在于抓住了人物的“精神”而决非仅仅拘于“像”。我极力在创作中通过细节展现一种记忆,还原一种生活,标识一个时代:黝黑的门洞、破旧的木质大门、狭长拥挤的走廊……都是我所描绘的对象,借助石版画的语言特色,铺展出厚重的、朴素的、恣意的画面,走在其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纯真年代,它所展现的也正是历史留下的真实痕迹。
什么时候开始
你闯入了我的生活
我成了你的主人
随时都可以打发你
包括工作,睡觉,吃喝玩乐
你是忠实的狗,紧随着我
亲蜜的胜过我的爱人和影子
我的话你言听计从
是上帝把你赠送给了我
你给了我爱和恨
你给了我欢乐与忧伤
我回馈你汗水与青春
我回馈你歌声和爱情
有时你很可爱
若快乐的蜜蜂美丽的鸟
若浪漫的`舞蝶活泼的鱼
我多想抓住你
你很狡猾,狡猾的如我的影子
很轻易的从我手心或指缝里遛走
有时你很讨厌
如黑夜里那讨厌的耗子
让人焦虑烦躁郁闷
其实你很珍贵
比任何金银珠宝都贵重
拥有你便拥有一切
若失去了你便一无所有
抱括人生
所以我很珍借你,热爱你
有很多人,
生来就是时间的富翁。
有的富翁是精明的商人,
总能投入最少的`时间,
收获比时间更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有的富翁是愚蠢的失败者,
总也把灿灿的时间,丢进岁月的河流,
庸庸碌碌得一贫如洗。
有的富翁,
明白时间是有限的,
勤俭对待一分一秒;
有的富翁,
认为享受是无限的,
奢侈对待年年月月。
勤俭的富翁,
他的灵魂能获得无限的时间,
奢侈的富翁,
他的肉体也得不到时间的眷顾。
有的富翁主宰着时间,
日月星辰在他心中,由他支配,
有的富翁被时间主宰,
他现在拥有的一切,被时间占去。
听我的吧,
把你那笔最宝贵的时间财富,
存进“珍惜而好学”这个大银行,
谭恩美在《接骨师之女》结构上的处理有其独到之处。小说共分三部, 第一部以第三人称视角讲述了旧金山一位专门为别人“捉刀”写小说的女作家露丝·杨的生活。与男友亚特的感情陷入危机, 同时母亲茹灵又开始出现老年痴呆的症状。这使她回忆起童年时代与母亲发生的种种不愉快, 而且想起母亲早就放在她这的文稿。第二部则将视角转换为第一人称叙述。其实不难发现, 呈现给读者的就是这篇文稿的内容, 由茹灵来讲述自己的早年生活, 自己的婚姻, 曲折人生以及亲生母亲的悲惨遭遇。第三部又回到了第三人称视角, 露丝意识到母亲缺失的记忆, 与她早年在中国的成长历史密不可分。通过理解母亲的过去, 她也最终理解母亲的人生, 找到幼年时彼此互相伤害的根源。也更深一层理解自己生活面临的问题, 与母亲, 与男友的关系也最终得到和解。在小说的结尾时, 再一次点出了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主题。
不同的叙述视角让我们了解了三个不同的女人。一个因为反抗男性暴力而吞下沸腾的墨汁导致失声的古老年代的中国女子, 她留下一卷手稿给自己的女儿;女儿漂泊到了美国, 老年时患上了痴呆症而无法表达;她又将手稿交给自己的女儿, 来替她讲述这个家族女性的历史传奇;而这个女作家恰好患有一种离奇的间歇性失语症。这决不是巧合, 而是作者谭恩美的巧妙安排, 也是她这部小说独具匠心的人物塑造。小说中的三个女子都是“失语者”, 生理上的失声象征着心理上的被压抑的禁声, 我们需要拨开层层迷雾, 来看一看三位“失语者”真正的内心独白。
一.宝姨---挣扎在封建男性暴力社会的反抗“失语者”
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卑微地位在许多美国华裔作家的作品中都有体现。比如在汤亭亭作品《女勇士》中, 无名姑妈在丈夫离家出走两年后生下一个女婴, 被逼投井身亡。她不仅是家族的奇耻大辱, 在族人和村人眼里她死有余辜, 而且她的存在本身便是一大罪恶。三从四德, 三纲五常等精神枷锁剥夺了旧中国妇女的政治和经济权, 生存和生育权, 甚至自己的言语权。身为女人, 一生的全部意义仅仅在于俯首帖耳听命于人, 尤其是男人。
宝姨同样违反了当时社会禁令在婚前怀孕, 而丈夫和父亲又在成亲途中被奸人杀害。接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痛苦, 她吞下了燃着的墨汁, 成为了彻底的失语者。出于迷信的说法, 她才幸运地被婆家救活。因此在生下茹灵后只能以奶妈的身份在婆家出现。但不管宝姨再怎么努力, 她的亲生女儿茹灵也理解不了她的苦心, 最终宝姨选择了死, 来告诉茹灵自己就是她的亲生母亲, 但一切为时已晚。
作为封建社会的女性“失语者”, 宝姨敢于对当时社会男性权威挑战。她不屑地、直截了当地拒绝了棺材铺张老板的提亲, 并遭到了其直接的人身报复, 但她不以为然。宝姨的这种反抗精神是属少有, 尤其是在当时的男权社会, 但这并没有给她带来丝毫的回报。在对男性暴力社会的反抗中, 她成了直接的受害者。在丈夫和父亲遇害后, 她试图揭穿张老板的恶行, 但没有人相信她, 这令她更痛苦, 于是她选择了让自己成为彻底的失语者。而她接下来的一次反抗, 却使自己变成了一个悲剧。
在无数次反对, 无数次阻止亲生女儿嫁到张家失败后, 她最终放弃了。也许只有死才能让女儿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 才能让女儿真正的认清真实的社会。终于在写完留给女儿的文稿后, 她不顾一切地解脱了。小说中的外祖母宝姨, 是一个反抗当时封建社会男性暴力的典型悲剧, 其悲剧具有社会性, 同样也具有普遍性。在宝姨身上, 我们可以看到中华妇女一种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勇气、果敢、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大义凛然的豪迈,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母亲对女儿最真情的付出。
二.茹灵---记忆缺失的苦涩“失语者”
美国著名黑人学者贝尔·胡克斯认为, 记忆是一种张扬自我的手段, 是“一种抵抗行为, 一种政治姿态, 它挑战了导致我们无名无声的强权政治” (1) 。小说《接骨师之女》中, 母亲茹灵通过重译和重述过去愈合了心灵的创伤, 同时积聚了反抗主流文化压迫和宣扬自我主体性的勇气。
茹灵是宝姨的私生女儿, 在当时封建社会的旧思想束缚下, 茹灵的命运则必然充满了曲折和跌宕。从幼年时觉得自己得不到“母亲”的关注, 又认为天天关注自己的保姆太丑, 拼命地想摆脱, 到最后知道事实真相时的痛心疾首。再后来被送到育婴堂, 遇到第一任丈夫潘开京, 却饱受国内战乱之苦, 丈夫死于日本人手上。接着辗转到北京, 去香港, 最后到达了梦寐以求的美国。然而故事并未结束, 好像发生在茹灵与母亲身上的故事又一次循环地发生在了茹灵与女儿身上。从母女之间的不理解演变成女儿对母亲的怨恨, 这一切又在重新诉说着作为母亲的悲剧。
茹灵并不是彻底的失语者, 她的“失语”表面上看是受多年寡居和老年痴呆症的困扰, 但事实上却是长期隐藏真实情况造成了她记忆的缺失, 由于记忆的缺失而丧失了表达自我的勇气。在小说的第二部里, 茹灵以第一人称出现, 回忆了她的早年时代以及母亲宝姨的悲惨故事, 也让读者十分清晰地了解到真正困扰茹灵, 并使她“失语”的原因。还给母亲一个迟到的道歉, 恢复母亲的真实身份, 终于使茹灵成功地找回了失缺的记忆, 迷惘的自我。在小说最后一部, 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 茹灵无意说出了宝姨的姓氏, 她长期困扰家人的健忘症奇迹般地消退了, 并且能以健康的心态和帮她回忆往事的唐先生一道开始了幸福安详的晚年生活。这一结尾喻示茹灵成功地克服了“失语症”, 愈合了过去心灵的创伤, 由过去生活的苦涩走向未来生活的甜美。
记忆是张扬自我的手段, 茹灵借助回忆自己的母亲宝姨使主体性得到宣扬。母亲在强势文化的背景下揭开了尘封已久的历史, 勇敢面对自己的中国文化身份, 让受美国东方主义意识形态压迫而沉默的母亲发出自己的声音, 是作者对霸权文化强有力的对抗。 (2)
三.露丝·杨---另类表达的被压抑“失语者”
《接骨师之女》中第一部和第三部叙述视角的中心人物露丝在八年以来的每年八月十二日, 就开始失声, 说不出话来。这并非疾病, 也不是什么解不开的谜题, 实际上她就是喜欢这种无须言语的状态。那么究竟为何要沉默, 为何要成为“失语者”?
福柯在《性与传入的历史》一书曾为沉默作过这样的定义:“沉默本身是那些人们不愿提及或被禁止提及的事情, 是不同的谈话者之间应学会采用的谨慎态度。沉默并不是话语的绝对终结。人们总是习惯于把话语与沉默截然分开, 然而沉默却是伴随话语而来, 相对于话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3) 而露丝也是用沉默这种另类表达来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露丝的“失语”情结最初是由于小孩子的心理作祟, 她想要重新成为母亲的“小宝贝娃娃”, 全家人的关心对象, 备受关爱, 从不挨骂。而之后谭恩美对于为何每一年都“失语”并没做更多解释。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露丝的生活及背景, 这种病症便迎刃而解。露丝属于融入了美国主流文化的美国土生华裔, 她所感受到的文化身份危机感并不亚于她的母亲。她的内心全盘接受了美国文化, 却无法改变自己的中国血统。尽管感受到美国社会的排斥, 但对素未谋面的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却有种隔膜感。这种隔膜感体现在幼年时与母亲代表的中国及中国文化格格不入, 甚至伤害。因此这种沉默是她以自己的独特的方式抵抗和颠覆强势话语的积极的、求得再生的策略。在这里, 沉默已经变成了一个象征, 它那巨大的毁灭性力量摧毁着少数族裔或女性赖以生存的自尊、自信和勇气。而一旦这种沉默被打破, 这毁灭性的力量就会立刻消失, 被压抑。已久的人性就将得到复苏, 平衡、和谐的关系就会得到恢复。而小说结尾, 露丝与母亲的和解, 以及与母亲所代表的中国文化之间的理解与认同, 正是打破了这种沉默, 释放了这种被压抑许久的心灵。
通过《接骨师之女》里宝姨、茹灵和露丝的沉默, 作者谈恩美试图说明“失语”不光是个人的, 也是集体的;不光是语言的, 也是心理上、政治上的;不光是民族的, 也是普遍的。它是一种隐性的、深入人心的、破坏力极强的意识形态。女性一代一代地繁衍着自身, 把爱和希望交给女儿的未来。女儿则慢慢地学习自己的母亲, 从人生的苦恼和繁杂中挖掘出她被埋藏的宝藏, 这才是谭恩美女性书写的最终意义。
谭恩美在小说最后写道:“Ruth remember this as she writes a story.It is for her grandmother, for herself, for the little girl who became her mother. (露丝记起了这件事, 在她写一本小说的时候。这是为她的外祖母, 为她自己, 还有为那个后来成了她母亲的小女孩而写的。) ”谭恩美在《接骨师之女》中把家族里所有女子的命运都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她从母女关系入手, 不仅通过成功的人物塑造和巧妙的结构安排, 向封建宗法制、男权至尊的观念进行了反抗, 而且在华裔的自我主体和认同的形成方面, 将女性的心灵挣扎、抵抗、拒绝、委曲求全到重新定位的全过程栩栩如生地展现给了我们, 让我们感受到更深的触动。
摘要:《接骨师之女》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 通过小说三部分不同的叙述视角, 围绕一本手稿, 讲述了一个家庭三代截然不同的女人故事。一个因为反抗男性暴力而吞下沸腾的墨汁导致失声的古老年代的中国女子;一个漂泊到美国, 老年时患上了痴呆症而无法表达;还有一个却患有一种离奇的间歇性失语症。三个人的“失语”绝不是巧合, 它不光是个人的, 也是集体的;不光是语言上的, 也是心理上、政治上的。作者谭恩美在塑造小说人物时, 分别融合了当时的历史因素以及文化因素, 将女性的心灵挣扎、抵抗、拒绝、委曲求全到重新定位的全过程栩栩如生地展现给了我们, 让我们感受到更深的触动。
关键词:苏轼,文学思想,创作理论,随物赋形,自然平淡
参考文献
[1]谈恩美:《接骨师之女》, 张坤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陈晓晖:《当代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她”写作》,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7。
[3]尹晓煌:《美国华裔文学史》, 徐颖果主译,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4]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5]陆薇:《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 北京:中华书局, 2007。
[6]成爱民主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