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前台工作职责(精选9篇)
1、强化依法行政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法人、个体经营者需要依法进行注册登记并取得经营资格后才能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行政部门依法对上述经营活动进行市场监管,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监督经营者依法纳税, 依法履行合同, 对违法经营坚决依法予以打击, 并依法进行矛盾调解和解决法律纠纷。政府不仅要进行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 还要通过依法行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2、强化依法行政是保证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得以实现的需要。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必须予以保障。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法制, 没有社会主义法制作为保障, 人民民主权利也无法实现。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 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党的安排和人民的嘱托, 必须严格依法行政, 牢记党的宗旨, 把忠于党和人民体现在严格执法、依法办事上, 保证人民民主的实现。
3、强化依法行政是政府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法治化程度是衡量政府是否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对政府的法治化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合格的政府必然是法治的政府。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政府和其工作人员的一切行为都是全心全意为了人民, 因此, 政府必须服从人民的法制, 政府工作人员的一切行为都要遵守法律, 严格依法办事, 通过提高国家法治化程度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4、强化依法行政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行政决策是否正确和行政权的行使是否合法, 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的个人利益能否得到保护和最大程度实现, 只有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普遍遵守的基本准则, 完全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和法定程序行使监督、管理和服务职能, 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才能使“法治政府”建设具有基本保证, 营造出良好的法治环境, 减少矛盾纠纷,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如何提高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
1、加快机构改革, 明确权力清单, 规范权力运行。各级机关要重视加快机构改革步伐, 克服一切困难, 科学合理调整机构设置、职能划分、人员配置等, 强化权力清单建设, 彻底消除权寻租空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严格落实执行简政放权规定, 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组织和社会的权责, 做到放管结合, 加强后续监管和宏观调控。政府必须带头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 在社会经济运行管理中坚持“法无禁止即可为”, 以此来激发市场活力, 维护市场繁荣。
2、加强决策管理, 遵守决策程序, 提升决策水平。强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 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带头学法、懂法、用法, 要善于运用法律思维去看问题、谋发展、做决定、抓落实。必须严格制定并坚决执行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的法定程序, 保证做到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审查、集体讨论、公众参与, 确保决策科学合法、过程合法、责任明确。建立重大决策跟踪问效和责任追求制度, 对不严格执行决策程序的追求相关领导责任。
3、强调政务公开, 推行阳光政务, 保证公众参与。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才能保证群众的知情权, 保证群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更好的实现人民民主, 因此,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落实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要按照全面、具体、真实的原则, 做到工作职责、行政依据、办事条件、决策依据、行政程序、行政过程、工作纪律、行政结果的全公开, 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与评议, 特别是涉及民生、群众关注的事项, 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及时向群众公开公示。
4、强调执法监督, 加强过程监管, 规范执法行为。行政权力的行使一旦缺乏监管, 势必会导致行政腐败的发生, 影响到党的权威和政府的公信度, 因此, 必须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执法过程和行政结果的监管, 通过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全方位的监督, 使行政行为的行使必须做到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在执行罚缴分离、收支分离的基础上, 要着重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大事项、重要环节的监管, 对于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5、狠抓制度建设, 增强刚性约束, 保证公正执法。制度建设是规范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推进行政制度建设要突出重点, 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围绕制约政府自身运行的问题去制定, 制度的提出、制定和审查都要做到有法可依, 程序规范, 保证制度的合理合法性, 并随着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通过把权力装进制度这一笼子里, 增强刚性约束, 保证执法的公平与公正。
6、强化队伍建设, 增强为民意识, 提高执法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使行政执法面临的新领域不断增多, 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 对行政监管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严峻的形势挑战, 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通过严把准入关、加强培训管理等方式, 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政治坚定、能力突出的执法队伍迫在眉睫。要强化执法队伍的群众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 能够依法高效的行使行政职责。
7、加强立法管理, 完善法律体系, 保证有法可依。要实现依法行政, 首先要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要使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能够做到依法行政, 政府必须慎重运用立法权力, 规范立法管理, 细化立法内容, 提高立法质量, 保证所立行政法规的时效性、科学性、协调性、统一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要重视行政程序立法, 将行政主体纳入行政法律, 内容要涉及到立法、决策、执法、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执法监督等方方面面, 确保对行政主体的监管。
8、完善考核体系, 优化考核指标, 坚持正面引导。要加强对政府行政单位及其管理人员行政执法、依法行政的考核, 考核细则要具体、细化, 具有可操作性。对行政单位的考核要涵盖组织领导、决策机制建立执行情况、政务公开执行情况、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培训、对行政执法过程的监督管理等。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考核要涵盖政治思想建设、业务学习与提高、行政文书的建立归档、依法行政情况等, 适当增加执法对象的评价比重, 保证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
[1]李力建.浅谈领导干部依法行政问题[J].法制博览, 2015 (26) .
[2]马兴无.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促进人社事业转型发展[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15 (09) .
[3]周向宇.提升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对策[J].重庆行政 (公共论坛) , 2015 (04) .
从我省乃至于全国的行政检察工作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首先,思想上对于行政检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其次,缺乏体系化的制度建构。现有的制度体系已经为行政检察工作的拓展提供了制度性的资源,但是还缺乏精细化和体系化。与抗诉相比,抗诉工作作为民行处的工作重点,已经多年,不但形成了体系化的办案规则,而且,也形成了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衔接机制。而行政检察工作在制度上恰恰缺少这一块,既缺少办案规则也缺少工作衔接机制。这也是导致行政检察工作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从工作机制上来说,已有的行政检察工作呈分散化的样态。从我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行政检察工作,有多个部门有所涉及,民行处当仁不让属于行政检察的主要工作部门;反渎部门管理着一块,他们主要是针对在渎职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之下,或者针对被监督部门存在不规范行为的时候,提出检察建议进行整改。反渎部门的行政检察工作主要是一种事后监督,有特定对象的监督。侦监部门也管理着一块。多头管理的不足在于,力量分散,信息沟通不足,最终导致监督缺乏体系性、连续性和重点性。
第四,行政检察工作部门组织程度不足。目前对于行政检察工作的是一种民行合一、以民为主的工作机制:行政检察工作和民事检察工作合署办公,紧紧围绕民事抗诉开展工作,行政检察工作既无分管业务领导、也无专职的办案人员。从民行处人员的配备来看,山西省行政检察部门民行处力量有所不足,只有10多个人,其中包括离岗和接近退休人员,所学专业基本上是民商法学和经济法学,没有学习研究行政法专业的人员。在这样的组织和人员配备的情况下,民行处人员基本上忙于日常工作和抗诉工作,至于行政检察工作,实在缺乏力量开展。
二、立足实际,积极拓展行政检察工作
今后,为了促进行政检察工作的开展,应该本着“依法探索,积极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进行。依法探索指的是,要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开展行政检察工作;积极试点指的是,由于行政检察工作属于新型的工作领域,为了总结经验,有序进行,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稳步推进指的是,要在试点的基础之上,总结经验,规范制度,积极推广。
目前的工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思想上提高对于行政检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行政检察工作当中今后院里工作开展的重点之一。今后几年,院里应当积极开展对于行政检察工作研究和探索工作。首先,院党组要在思想上把行政检察工作重视起来,以带动行政检察工作的进行,要把行政检察工作放到与自侦、公诉部门同等的位置来看待。其次,今后在每年的工作部署中,都要把行政检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第三,要组织全院的干警进行有关行政检察工作的学习,在全院干警之中,提高对于行政检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要成立一个开展行政检察的临时性的内部协调机构,负责关于行政检察工作的开展。行政检察工作对于检察机关来说是一个比较新型的工作领域,在目前的组织机构的配备上,尚缺乏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因此,需要在院里成立一个由院领导负责,由民行处负责行政检察工作的处领导参加的内部协调机构来协调行政检察工作的开展。
第三,积极开展试点工作。行政检察工作的是一项新型的工作领域,这个“新”字,决定了行政检察工作不可能一下子就全方位地在全省范围内拓展开来。本着积极稳妥的方针,行政检察工作应该选择试点单位进行试点,继而总结经验,最后再行在全省范围之内进行推广。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选择两个情况有所差异的地市,每个地市再选择两个县区开展行政检察的试点工作,其他有条件的市可以跟进。这样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形成比较对照,便于经验的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研究以及调研工作。由法律政策研究室牽头,开展有关于行政检察工作的课题研究。一方面,可以确定相关的研究性课题,在省内外进行招标,由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检察系统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研究,以期对行政检察工作在理论上进行探索,为行政检察工作的拓展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之上,以政研室牵头,在省内外积极开展相关的调研工作,选择山东、湖北等已经开展行政检察工作的省份进行调研。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归纳对方经验,以期对我行政检察的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指导。最后,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召开关于行政检察工作的理论研讨会,对行政检察工作做全面性的理论探讨和经验的总结。
第五,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对所涉及行政检察的各部门的职能进行整合,将其归到民行处统一进行管理。我们知道现存的行政检察工作还处在“分而散”的战国时代,彼此不相统帅,各自为战。这样的状态和机制,非常不利于行政检察工作的的开展,使得行政检察工作既无明确的工作重点与目标,也无法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因此,需要整合目前的行政检察工作,以期职权统一。在目前的工作职能框架下,将行政检察工作归口到民行处统一安排是一个比较适宜的办法。这样做既与民行处的职能相契合,又便于统一安排部署,开展工作。
第六,在现有的制度资源的基础之上,对于人民警察的执法工作积极展开监督工作,要形成既有现实成效又有制度支撑的长效工作机制。总所周知,人民警察的执法工作在行政机关执法行为中,其地位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民群众对人民警察的执法工作也是非常关注,因此,对于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进行行政检察既有必要性也是非常重要;正如上文所述,在现有制度框架之内,《人民警察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其执法行为进行行政检察进行了特别的授权,因此,因此,无论是从必要性还是可行性上,都应该对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开展行政检察监督。具体的来说,应该由民行工作部门,制定对于人民警察执法行为进行行政检察的工作规则,然后会知公安部门,形成彼此配合的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之上,展开对于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的行政检察工作。
第七,要选择一些重点行业开展行政检察工作。行政执法领域非常宽广,而行政检察工作则是刚刚开展,其制度、工作机制、人员配备、经验等等,都非常的不足,因此,要全面展开行政执法行为的行政检察工作在目前的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的工作。因此,要有目标性的选择一些重点行业的执法行为进行行政检察工作。就目前来看,可以选择一些惠民工程和重点涉民领域进行行政检察,这些工程和领域关系民众疾苦和重要利益,应该对其开展行政检察工作,比如这些领域包括城中村改造、土地出让、食品安全、行政综合执法等等,尤其是要针对城中村改造,应当派驻检察室。另外,要对一些关涉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进行行政检察监督,比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
第八,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之上,要形成对于行政检察工作整套内部工作制度。现有的行政检察内部工作制度非常不健全,应当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对行政检察内部工作制度进行研究和制定,以期为行政检察工作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撑。
第九,在积累一些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之上,要与人大法制部门进行对接,力图人大通过在省内进行行政检察的法规制度。从外省的经验来看,山东、福建、北京等地已经通过地方权力机关为行政检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支撑,因此,我们也应该积极与人大展开联系,以期通过相应的工作机制,乃至于出台相应的地方性规范性文件,为我省的行政检察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1、负责公司前台事务性工作(电话、传真、文件传递、文稿打印及复印);
2、负责公司日常考勤信息统计;
3、负责公司办公用品、耗材采购及领用登记;
4、负责公司接待室日常接待服务工作(茶水、点心、水果准备及客人的迎来送往等);
5、协助部门其他岗位及领导交办的各项行政人事事务性工作;
行政前台工作职责21、及时、准确接听/转接电话,如需要,记录留言并及时转达;
2、接待来访客人并及时准确通知被访人员;
3、收发公司邮件、报刊、传真和物品,并做好登记管理以及转递工作;
4、负责快件收发、机票及火车票的准确预定;
5、负责前台区域的环境维护,保证设备安全及正常运转(包括复印机、空调及打卡机等);
6、协助公司员工的复印、传真等工作;
7、完成上级主管交办的其它工作
行政前台工作职责31、负责公司日常的访客接待工作;
2、负责进行日常办公室环境的维护,确保公共设施设备的完好;
3、负责与公共供应商的对接工作,督促服务质量的提高及制作每月费用的分摊;
4、负责行政事务的处理,如快递管理、名片印制、盖章等工作;
5、负责固定资产的盘点、协议酒店续约、供应商比价等工作;
6、协助总部和下属部门的日常行政工作,包括餐饮预订、租车预订、文具采购、签证文件提供等工作;
7、参与公司重要活动及会议的策划、组织、安排落实(例如:大型年会、商务会议、员工活动等;协助办理各类会议、培训、公司集体活动组织与安排等);
8、与各部门协作,包括但不限于员工入离职流程、公司其他部门活动等;
9、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行政工作;
行政前台工作职责41、负责来访人员接待、电话转接、传真分发等相关工作;
2、负责公司各类报刊、快递邮件、名片、饮用水等相关工作;
3、协助会议会务相关工作;
4、负责行政其他相关工作。
行政前台工作职责51、负责前台接待,收取与邮件快递,确保桶装水的及时供应。
2、负责公司办公用品以及生日会礼品的采购工作;
3、负责员工考勤的核算,协助公司固定资产、办公用品的申购、维护、管理;
4、负责公司日常行政事务,并协助业务部门其他事务;
5、协助组织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如下午茶、员工活动、生日会、年会筹划和现场组织等工作;
6、确保接面试间、接待室、会议室、休闲室等环境的整洁,确保会议室设备的正常使用,白板笔的及时供应。
行政前台工作职责6
1.负责公司日常行政管理的]工作
2.负责面试人员接待及面试安排
;
3负责财务费用报销。
5.负责日常的考勤、花名册录用、档案信息的整理;
行政前台工作职责7
1.访客的接待、基本咨询和引见,保持良好的礼节礼貌;
2.负责收发信件、快递、报刊、文件等工作;
3.负责前台电话的接听,重要事项认真记录并传达给相关人员;
4.负责展厅的讲解;
5.协助宿舍后勤管理工作;
1 抓好法制教育
1.1 加强宣教促学,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
按照各级加强和推进法制建设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结合普法教育,借助“三下乡”等活动平台,要不失时机地抓好各项涉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尽最大努力推进法律知识普及,力求做到家喻户晓、人尽皆知。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积极营造全民懂法、知法、守法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打牢基础。
1.2 营造法制环境,抓好法制教育,提高法制素质
一是丰富法律学习形式。有效发挥各类教育教学设备的作用,开展针对相关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完善教育系统,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保证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二是完善法律法规培训制度。要通过建章立制的方式,将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纳入日常管理的范围,加强对所有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通过对执法人员法律基本知识的培训,为严格依法行使农业执法职权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形成学习法律法规的良好氛围。扎实开展普法教育,注重普法效果,扩大培训范围,包括对本地区种子企业、种子个体经营户的培训。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本地区种子行业形成依法行事、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氛围,为农业行政执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 建立工作机制
2.1 建立合理高效的综合执法的机构
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根据农业部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成立当地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集中行使法律赋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的各类农资监管及执法职能,以实行名副其实的农业综合执法[1,2]。
2.2 保障经费来源
农业综合执法起步晚,客观上存在经费不足、装备落后、执法手段相对滞后的现状,形成了目前执法工作力度小,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取证难、难执法的局面。建议建立政府财政供给制度,将农业执法队伍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应该包括人头费用和日常办案支出,要加强执法人员物质装备,如交通、通讯工具、影像器材、检验设备等,以提升农业执法人员的执法手段和能力,从而避免以罚代法,以罚养法的局面,确保高效率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做到规范、公平、公正执法[3,4]。
2.3 加强队伍建设
要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强化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敬业奉献意识。强素质,转作风,随时保持清正廉洁,严谨办案,公正执法。
2.4 强化内部管理
通过加强管理,切实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实施综合执法。要形成一整套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齐抓、横向联动、协调配合的体制机制,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实现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集中管理人员、经费,更加有利于形成执法合力。严格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种畜禽等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依法纠正和查处骗取审批、违法审批等行为。力求避免“办人情案、看人情办”的现象发生[5,6]。
2.5 完善制度建设
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实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更好地做到依法行政。尤其要不断建立健全、更新完善与本职业务相关的各项制度,围绕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相关政策条文,进一步明确细化规范办案流程的各项制度措施,并一一罗列上墙,公开办事程序,严格执法办案相关纪律要求,使之形成一套严密完整的制度体系。
3 严格依法行政
3.1 加大执法力度,实施综合执法
按照法律法规授权,明确主体责任及相关执法权限,依法行使相应的行政处罚权。做到履职尽责、依法行政。
3.1.1 加强种子行政许可事后监督和日常执法。
强化对种子基地和购销环节的管理,严厉打击种子市场品种未审先推、假劣种子坑农、标签标注混乱、不按规定建立种子生产、经营档案、套牌侵权、生产经营假冒伪劣种子等违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3.1.2
对肥料、农药、兽药、饲料、种畜禽、农业机械等方面,按照相关执法实务操作规程,严格业务流程管理,确保公平公正执法。真正做到应当履职的环节及时跟进,事事有人管、处处见真章,做到不脱节、不缺位、不越位和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3.1.3 严把农资源头,规范流通渠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保证农民农业生产所用种子、农药、肥料等安全高效,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3.2 加强执法监督,确保依法行政
通过加大执法监督促进农业综合执法力度的提升,杜绝相关执法部门与个人执法权力的滥用,严惩农业行政执法中对于违法违规行为执法不严的现象。同时,提升农业执法人员工作动力,促其形成自我规范行为,养成整体良性运作的合力,以确保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公平、公正、廉洁、高效”。在党委的领导下建立起以内部监督为基础,以人大监督为核心,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为辅助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促进农业行政执法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将增强行政执法的意识贯彻到农业综合执法的过程始末,规范农业综合工作及行为,保证农业执法过程中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秉公执法,以确保“三农”利益,规范农资市场,有效发挥出农业行政执法部门打假治劣的作用。
4总结交流建言
通过不断的实践,在认真开展实务操作的基础上,做好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经验。不单是本县自身工作中出现、发生、发现的典型案例值得向外进行交流,对县外农业行政执法以及相应工作中的典型案例,更是值得加强学习,以弥补自身工作上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步工作积累经验。还要选择和把握好一定的渠道和方法,开展更为广泛的研讨交流推广,力求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另一方面,对执法过程中出现的盲区和真空地带,决不能视而不见,而是要积极履行起职责,千方百计地为全面进一步搞好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建言献策,以期共同推动农业行政执法工作迈向更高的水平。
摘要: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从抓好法制教育、建立工作机制、严格依法行政、总结交流建言等方面总结了促进县级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有效开展的建议,以期为各地县级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县级,农业行政执法,法制教育,依法行政,建议
参考文献
[1]王琴,熊伟,何铃,等.叙永县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主要问题及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12(2):54-55.
[2]李卫平.浅谈农业执法的工作重点和体会[J].上海农业科技,2011(2):18.
[3]李剑英.千阳县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践[J].种子科技,2011(9):20-21.
[4]刘启亮.开展基层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初探[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16):33,35.
[5]李桂兰.大力提高执法水平优化农业法制环境[J].现代农业,2003(8):5.
关键词网站前台设计综合实训;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1-0092-01
1 课程建设的意义和内容
1.1 意义
进入21世纪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但一些基本问题仍未解决。本课程通过综合实训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力图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一体化培养,以此带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
1.2内容
开发计算机应用专业核心课程 “网站前台设计综合实训”的课程标准、实训教材和课程网站。
2 课程建设的实施过程
2.1 人才需求调研
职业教育课程应直接反映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此,我们开展了广泛的社会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需求分析,同时通过对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学”、“用”反馈,了解目前网站前台设计综合实训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为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2 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组全体教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网站前台设计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标准,并依据教学标准进行综合实训教材建设。
2.3 专项研究
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遵循新的课程理念,坚持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发展性原则。
2.3.1开发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范专业建设、专业教学、专业管理、专业评估的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
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开发的基本理念:以职业岗位需求--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企业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具体内容包括:课程名称、适用专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教材编写、教学建议、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
2.3.2开发实训教材
综合实训教材建设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来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网站前台设计综合实训》教材的编写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企业真实的生产项目为载体,以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单元或章节以“任务的完整性”取代“知识的系统性”。
2.3.3教材编写模式
《网站前台设计综合实训》教材的案例均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教材编写根据工作流程设计学习任务。整个教学过程从知识讲授型变为知识应用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为能力训练为主;从以知识、概念为载体变为项目任务为载体;从学生被动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强调学习的过程就是工作的过程。
2.3.4课程网站建设
课程网站主要提供《网站前台设计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资源及资源管理,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快捷的学习平台。
2.4实验研究
综合实训教材讲义版于2008年3月投入教学使用。课程建设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引导文教学、角色扮演、分组教学、等教学方法科学地运用于教学项目的各个环节,同时采用多媒体、网站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以突出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为重点,“教、学、做”紧密结合,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3 课程建设的成果
本课程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全体课程建设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两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完成了预期任务,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和价值,
(1)编写 “网站前台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2)出版《网站前台设计项目实战》综合实训教材;(3)开发课程网站。
4 课程建设的创新之处及社会效益
4.1 创新之处
(1)建立一种专业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一体化创新培养模式
培养主线: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过程:项目实战;培养标准:职业资格;培养资源:动态教材群;培养目标:教学与就业“无缝对接”。
(2)构建一个面向职业技能的整合课程教学平台
根据职业岗位需求,遵循教学规律,横向上合理构建课程,纵向上规划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地位突出、知识点完整、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导向的整合课程教学平台。
(3)建立一个实训课程动态教材体系架构
在整合课程框架下,实训课程教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知识点模块结构,任务驱动内容。教材内容实行动态更新,跟随最新的岗位需求而变化。
(4)课程开发团队多元化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教材尤其是实训教材必需与岗位(群)紧密联系。因此,课程组聘请了行业、企业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的编写与审定。
4.2 社会效益
4.2.1教材和软件在校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1)《网站前台设计项目实战》综合实训教材已出版发行6000册,在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分院教学中投入使用;(2)“课程网站”为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自学提供了方便。
4.2.2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
课程组全体教师撰写了与课程建设相关的论文九篇,分别发表在“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和“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教育与探索 ,其它收录于“长春高职教育”上。
4.2.3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1)部分教师参加由吉林省美学学会组织的吉林省高校视觉艺术大赛(吉林省美学学会网站设计制作)活动中,获个人一等奖;(2)教师指导的学生翟紫云、倪立鹏、马瑞峰在第五届全国ITAT就业技能大赛中顺利进入复赛;(3)介绍该课程建设做法的论文“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荣获“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新思路”优秀教学改革成果三等将;(4)学生创意设计的网站作品有显著提高。在学院组织的历届网页设计大赛中,学生作品的质量呈积极上升趋势,学生对网页设计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
5 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设想
5.1 存在问题
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多数没有企业实践经验,不了解职业岗位需求,不会进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因此,在承担的课程中举不出真实案例。教师在实践经验和能力上的缺陷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课程建设的瓶颈性难题。
5.2 今后研究设想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能力;(2)加强教材的立体化建设。加强研制配套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企业案例,丰富目前的教学素材库和案例库。
职教同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下,综合实训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必将取得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吴宪洲.论以就业为目标的高职教育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6,33.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韩宝玉(1969-),女,长春人,本科,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站建设与开发。
四月的雨带来五月的花。这一真理预示光明会从黑暗中迸发。这正如我们公司企业文化中的《信念》所阐述:“海浪因暗礁的冲阻碍而澎湃激越,生命因逆境的淬炼而坚韧沉稳,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超越极限,无所不能,相信自己。”通过四月份又一个月份的实习工作,更加加深了对原本所积累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和修饰,防止于产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象。故然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面,去总结所做的事情,有什么事做的好的,有什么是不足之处,明白该如何扬其所好,避免再次走进去误区,避免再一次摔翻斗,更重要的是反思自己是否提升了自己,真正得到了锻炼。
四月份的工作内容和三月份的工作有所不同,从主要协助行政人事主管的工作转重点到了协助总经理的工作。工作内容的临时性较大,事务不确定,也由于自己的经验上的不足,没能够好好实践一个较好的时间abcd管理原则。但也会按照之前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工作日志,以防止日常事务的漏缺,真正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主要也有以下几项工作任务:招商部门每天沟通量的统计,做业绩报表;接听电话、接待客户,为客户倒水;帮部门同事、客户订购酒店和火车票;在赶集网上刷新简历,通知面试;打印资料,包括加盟合同、赠送清单;协助各个部门的工作,例如做网谈登记表、客户来访登记表等。
关键词:行政处罚;证明标准;参照物
一、应考虑的价值因素
(一)及时性
及时性,是包括行政处罚在内的各种行政行为的显著特点,是行政执法机关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我们无法想象,对销售劣质食品等常见的违法活动,需要长时间地进行充分的调查取证以满足过高的证明标准要求,因而不能及时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或给予行政处罚,导致劣质食品大量进入消费环节、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二)效率性
用于行政执法的社会资源是有限的。若无论行政处罚幅度是宽是严都设定较高的证明标准,违法行为无论是轻是重都投入等量的行政执法资源,这种表面上的公平,实则造成严重违法活动得不到及时处理进而引发更大社会危害的后果。
(三)公正性
公正性贯穿于法律活动的始终,是一切法律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和追求。行政处罚行为作为法律活动的一种,其公正性理应得到保证。体现在行政处罚证明标准上,就是需要确保通过调查尽可能地“复原”违法行为过程,确保行政处罚所依据的违法“事实”真实可靠。
(四)多元性
多元性,可以看作是对行政处罚效率性要求的延伸。不同的行政处罚案件所涉及的权益大小及所适用的程序繁简不同,要求的证明标准也不应相同。多元化,就是要求行政处罚的证明标准,应当与行政处罚行为将给当事人带来利益损失的多寡成正比。
二、对现行行政处罚证明标准的评价
现行的《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行为的证明标准并没有进行直观的表述,只是作出了“以事实为依据”(第4条)、“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第30条)等原则性的规定。结合错案行政责任追究机制中对“错案”的判定标准,以及人民群众朴素的正义观来看,可以认为实践中行政处罚的证明标准是客观真实标准,即“所确定的事实,必须与客观上实际发生的事实完全相符合,确定无疑。”客观真实标准要求行政处罚建立在真实的、可靠的和不容怀疑的违法行为事实基础上,使每宗案件都被办成“铁案”。客观真实标准使得当事人得以“过罚相当”,有利于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但是,理想化的客观真实标准,其弊端也是明显的:一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追求绝对客观真实、将过去发生事件完全还原的做法,完全违背了人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规律,不切实际。事实上,当事人出于自保的本能,往往采取隐匿证据等手段掩盖违法事实、逃避行政处罚,这使得对客观真实的追求更是“水中月、镜中花”。二是对客观真实的追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行政执法资源,违背了行政处罚对效率性和及时性的要求,制约了行政执法机关对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损害了社会整体利益。三是翻看《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以及大量的法院判决文书,我们可以发现“以事实为依据”的客观证明标准适用于一切法律活动中。这种“一元制”的证明标准,采用的是一概而论的机械主义态度,不区分民事、刑事、行政等不同法律领域在价值权衡、社会功用、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不同,混淆了3个法律领域在客观上存在的实质差异,在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
在不切实际的证明标准和不合理的错案追究机制的双重压力下,相互印证证明已经成为行政执法的实际证明模式。相互印证证明模式的特点是将取证活动公式化、机械化,在数量上要求对一个事实进行证明的证据不是单一,在内容上要求各个证据之间不存在相互矛盾之处。“相互印证原则通过证据主要信息内容的相互支持和证据间的相互印证,来增强证据的可靠性、可把握性和可校验性,因此受立法和司法实践者的青睐。”对于具体案件而言,理想证据状态是违法事实简单、证据搜集充分且指向一致,这种情况基本可以认为案件至少在表面上达到了客观真实。但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既有支持性的证据,也有反对性的证据、两种证据均无法被完全否定。这种证据对立的情况,自然不能满足相互印证证明模式要求,更无法符合客观证明标准所设定的客观真实情形。照此思路,没有几个行政处罚决定是可以做出的,大量的违法活动将难以得到惩治。
三、可参照物
(一)盖然性证明标准
按照理论界的一般观点,民事司法活动适用宽松的盖然性证明标准,这主要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盖然性是事物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而非必然。适用盖然性的证明标准,意味着诉讼双方所持有的证据,均不能完全驳倒对方,真实的情况既可能符合原告甲之言、也可能符合被告乙所述,因此法官只能根据诉讼哪方的证据更能令“与案件无关并具有一般智力的正常人信服”——更具优势来作出判决。适用盖然性证明标准的合理性,在于“通过事物发展高度概率合理评定证据证明待证事实成立与否的可能性,明显更接近客观真实,更符合事物发展概率的,即可认为其具有优势”。
(二)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
刑事处罚适用最为严格的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适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意味着如果以现有证据,不能排除犯罪行为并非是犯罪嫌疑人所为的可能性,则不能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例如,被害人报案称犯罪嫌疑人在公交车上盗窃其手机,但在犯罪嫌疑人身上不能搜查到被害人的手机以及镊子等作案工具,且被害人承认是在临下车前才发现放在手提包内的手机不见了,由于犯罪嫌疑人一直站在她身边,所以认为是此人偷了她的手机。“站在身边的人就是偷手机的人”,这种判断是应当受到怀疑的,所以不能判定犯罪嫌疑人盗窃了被害人的手机。
(三)两种证明标准的差异性
盖然性证明标准与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不同,能导致相同的证据条件下作出截然相反的事实认定。典型的如1994年发生的辛普森“凶杀”案。尽管警方搜集到的能够证明辛普森故意杀人的大量物证,但辩护方抓住了关键的3点:一是尽管现场提取的血痕经检验是辛普森的血液,但提取血痕的包装物不符合检测技术规定的要求、存在污染血痕的可能,被检的血痕本身就存在質量问题;二是在辛普森家中搜查得到的染有被害人血痕的袜子,其上的血痕可能是有人故意泼洒上去的,而不是在杀人现场沾染的;三是重要证人的证词有漏洞、且该证人对黑人有种族歧视,其证词的可信度遭到怀疑。
参考文献:
随着事业单位组织改制的进行,“企业型单位”的理念乃应运而生。企业型事业单位符合新公共管理(NewPublic Management,NPM)的理念,其基本要素之一,是效仿企业的管理实务和技术,以节约事业单位运营成本,提高单位服务效能,满足民众及其它组织的需求。在管理实务上,内部控制是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工具,是组织内部为了确实执行计划而进行的各种监控活动。该项监控活动,消极方面可以防弊,积极方面可以兴利,提升营运的效率与效果,达成组织目标,是管理重要一环,目前多数企业均已建立了制度化的内部控制体系。相较于企业,事业单位尚欠缺制度化的内部控制,现行的内部控管机制虽然严密,但仍有不足指出。
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虽无控制之名,却有控制之实,依靠行政规定等开展工作。在严密的组织及预算管理下,员工依章办事,进而达成各项施政要求。因此,内部控制蕴藏其中,强调组织权威,是一种官僚体制控制。虽然行政事业单位已配合自身转型,针对现行控管机制作了很多改善,但是因为没有控制之名 (没有内部控制理论的引导),没有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导致现行内部控管机制仍有不足之处。存在的缺失主要包括:控制想要达成的目标不够明确;绩效衡量指标尚待改进;存有多元控制问题;控制活动缺乏评估机制;管理人员支持程度不够;单位员工对内部控管机制认知不足;缺乏评估内部控管机制是否落实的体系。为解决上述缺失,建立制度化的内部控制,十分必要。
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水平的建议
1、完善内控体系
(1)事业单位除制定内部控制实施准则外,还须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一致规定。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准则仅提供了原则性、一般性的架构,相关单位还须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确保这些准则被建置在制度中。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具共通性,各单位自行研订,很难具有经济效益,因而制定统一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一致规定的工作应由国家政府层面负责处理。至于业务复杂的单位,如果有必要,可在前述规范下,由各该单位针对其业务特殊需要,制定本单位及所属单位适用的内部控制相关规定。
(2)合理设置业务流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程序应涵盖单位各项业务及相关岗位,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应确保事业单位内部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确保不相容机构和岗位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事业单位应根据业务开展的需要分设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同时必须明确区分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确定各岗位办理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保证每一项业务在运作过程中都要经过不同的部门,并保证在不同的部门要进行互相检查和监督。
(3)事业单位的营运计划目标应予具体量化。内部控制想要发挥功能,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营运计划目标具体量化有关。然而行政事业单位最大的特色则是营运计划目标很难量化。为免影响内部控制成效,行政事业单位应设法克服困难,谋求解决。另外,建立课责机制。各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情形应有课责机制,并根据稽核部门所提出的稽核报告予以奖惩。关于稽核报告如有不实或敷衍的情况,也应给予稽核部门必要惩处,才能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4)营造起优质的控制环境。以往事业单位很多员工对于内部控制仅是一知半解,抑或对内部控制仍停滞于陈旧观念中,亟待给予新的观念。有效的解决之道是加强倡导、沟通与人员培训,对象应及于单位内部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在内,唯有全体员工均对内部控制有了正确观念,才能营造优质的控制环境,也才是内部控制成功的最佳保证。另外,在提高内部控制一时方面,领导应该起好带头作用,在日常工作的安排中,应该特别注意到内部控制意识的渗入。也可以适期开展一些团体活动,增强大家对内部控制的意识,听取大家对内部控制的意见与建议,及时传递一些相关的信息。
2、打造稽核机制
(1)建立课责机制,使内部控制制度落实执行。这里所谓的课责机制,其课责对象包括三个层面:单位管理者、稽核部门、稽核对象。外部监督单位根据稽核部门的稽核报告或是控制单位的审核报告,评估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支持与重视程度,给予肯定或批评。外部监督单位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则根据稽核部门的表现,给予一定的评价及奖惩。至于被稽核对象,则由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根据稽核部门的评核,给予必要奖惩,奖惩应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已实施的绩效奖金制度以及升迁制度相结合;经由以上课责机制的设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应有所助益。
(2)设置正式的内部稽核部门。针对应设立内部稽核部门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可先以设立内部稽核任务编组方式制定。由于稽核部门具重要及特殊性,以任务编组方式组成,很难发挥其功能,因而仍应设置正式的内部稽核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应针对设置正式稽核部门尽速完成立法,从而对于稽核部门的组织定位、稽核部门负责人的任免、稽核部门的业务、人力、稽核重点、稽核报告的制作与提出方式等,应作明文规定,才能使稽核功能充分发挥。
(3)稽核部门的业务与各单位应明确划分,避免混淆。参照美国稽核制度的作法,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稽核部门的业务,可通过事权重整,将各单位原负责绩效评核、贪渎舞弊的预防与侦查、事务检核以及会计单位内部审核工作,进行整合处理,以精简组织,提升功能。这项工作涉及事权重整,落实上有一定的困难,如何划分明确,避免混淆,还需要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建立高度共识,才能顺利推动。
(4)为维持稽核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政府相关单位应制定稽核人员执业规范。稽核工作是一高度专业性的工作,稽核人员的工作心态、专业能力与素养,直接影响稽核工作的成败,极为重要,政府部门应参考企业内部稽核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及内部稽核执业准则的作法,制定政府单位稽核人员执业规范。
3、强化人员培训
(1)组建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队伍。事业单位应当适当增加内部控制人员的规模,并且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允许的条件下,构建较为合理的控制人员聘用与考核制度,有针对性地招聘一批具有丰富的控制工作经验的人才到内部控制队伍当中。结合事业单位业务本质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所招聘的员工不仅应熟练掌握控制知识与技术,更应当了解事业单位运营方面的知识,还有必要熟悉信息技术。上述要求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复合型人才的标志,但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往往很难实现,因而有必要分类别地招聘拥有不同知识与技术的人才,从而确保整个控制团队具有技术互补性。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还应当与上述不同领域的专家群体达成合作关系,定期或不定期向专家进行咨询,面对出现的控制问题,也应当及时请教相关专家。
(2)加强培训与沟通,经由了解,让单位内所有人员均能接受并支持内部控制。提到内部控制,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往往了解不多。甚至很对人反应,认为这是一项僵化、防弊、找麻烦的制度,因此心生排斥,不愿配合。由于内部控制整套制度颇为复杂,除了内部控制实施准则外,尚有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内规,对其了解不易,于是大家均以消极态度应付了事,造成内部控制制度无法落实。为了扭转这一情况,必需加强培训与沟通,通过专业人员的谆谆说明,务必让单位内每一位员工均能对内部控制有正确的认知,了解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以及其正面的意义,并清楚应有作法,知道内部控制确实是人人有责,自律优于他律,当优质的控制环境被营造成功了以后,内部控制制度也将得到很好落实。
(3)提升内部控制人员的组织内流动性水平。内部控制人员的工作独立性是一项基本的控制工作标准,在此基础上,还应当确保内部控制人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能够从本质上解决内部控制人员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压力,也有利于其长远职业发展。基于这一思路,事业单位有必要将来自于不同岗位上的优秀员工安排到内部控制部门工作而内部控制部门的优秀人员也应当被推荐到事业单位其它核心岗位上,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将其安排到中高级管理层。这种变迁能够保证内部控制人员的高流动性,也使得控制队伍不断融入新的血液,对于工作的科学且可持续的开展十分有利。另外,这种流动性还能够减少内部控制人员因长期处于同一岗位带来的工作不满,影响控制效果的状况。
职务:行政前台 【日常事务】
1、负责公司前台接待工作。
2、负责公司电话接转、收发传真、文档复印等工作。
3、接待用品、清洁用品申请。
4、卫生情况考察和监督,以及接待客人后茶具的清洁(每天1到2次)。
5、花草定期养护
6、公司员工通讯录整理更新。
7、下班前巡查办公电脑、设备是否关闭,如有人员加班,则交接到具体某位员工负责。【人事事务】
1、每天在各大网站发布和刷新招聘信息。
2、通知面试人员面试时间、接听面试电话。
3、做好面试人员简历的整理、筛选。
工作标准:
前台接待人员工作标准
1、电话接听
电话机旁边备纸、笔,主动提供留言服务,随时准备记录客人提出的要求和帮助解决的事项。尤其对客人的姓名、电话、时间、地点、事由等重要事项认真记录并及时转达有关部门和责任人。
1.1 外线来电
1.1.1 电话振铃三声之内必须及时接听 1.1.2 接听电话时口齿清晰,声音甜美温和:“您好!广泽控股集团,请问您是哪里?您找哪位?”并及时记录对方信息及来电时间。忌以“喂”开头。如果因故迟接,要向来电者说“对不起,让您久等了”前台接起电话时要保持良好坐姿,声音不急不慢,并保持轻松、愉快的声调,不得在电话中和来电者耍脾气、使性子甚至说粗口。接电话中,要勤说“您好”、“请问”、“对不起”、“请稍等”之类的谦词。
1.1.3 如所找其人确认不在办公室,应及时回应:“您好。****现在不在位上,请问可否联系其他工作人员。”
1.1.4 如对方不同意联系其他工作人员,应回应:“请问您有急事吗?可否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会及时帮您通知。”并慎重告知对方其所找人员的手机号码。(公司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不得随意透露)。如对方同意留下联系方式,应记录好并及时通知相关工作人员。
1.1.5 如对方同意联系其他的工作人员,应告知办公室电话。
1.2 内线来电
1.2.1 电话振铃三声之内必须及时接听。
1.2.2 接听电话时口齿清晰,声音甜美温和:“您好,前台,请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吗?”
2、来访人员接待
2.1 礼貌待客,起身微笑服务。“您好,请问您找那位?您有预约吗?” 2.2 如有预约应及时电话确认并做好来访人员的登记。在不离开工作岗位的基础上有效地把客人指引到相关部门(指一下方向即可)。2.3 如来访人员没有预约,电话确认对方是否同意接待。
2.3.1 如果来访者知道找谁,但没有预约,前台要打电话问问,告诉相关同事或领导,***单位的***来访,不知道是不是方便接待。在不方便接待的情况下,处于对来访者的礼貌和方便,应委婉的拒绝并及时送客。“对不起!您所找的人员现在不在位上,需要转达您的讯息吗?等他回来后我会及时地通知他。” 2.3.2 如同意接待,做好来访人员的登记。在不离开工作岗位的基础上有效地把客人指引到相关部门
2.3.3 如果要找的人正在忙,可以请其稍等,用规范的礼仪引领来访者入洽谈室或会议室坐下,并为其倒水。如果等了很长时间,访客要找的人还在忙,要关照一下来访者并说向其说明,不要扔在那里不管。其他
3.1 应主动跟进出公司的领导问好。
3.2 主动沟通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对职权范围外的工作及时汇报。3.3 管理好前台的设备,如发现设备使用不正常时,应及时向相关人员汇报,并及时处理。
3.4 维护好前台的卫生。保持接待区域内的卫生。3.5 监督卫生阿姨工作,负责其签到工作。
3.6 负责领导办公室茶具清洁,客人接待完毕离开后。3.7 负责办公室花草养护工作。见花草养护记录表。公司前台礼仪规范
面带笑容,保持开朗心态,有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气氛;保持身体清洁卫生,这不仅是健康的需要,更是文明的表现,有利于与人交往;头发梳理整齐、面部保持清洁;女员工不化浓妆;指甲修剪整齐,不涂抹鲜艳指甲油;可以使用清新、淡雅的香水。前台行为规范
5.1 举止文明大方,注意坐姿、站姿; 5.2 禁止打闹嬉戏、严禁上班时间大声喧哗; 5.3 注意文明办公,严禁上网聊天 5.4 严格遵守《文明办公公约》
6.人事事务
6.1、每天在各大网站发布和刷新招聘信息,做好发布登记(发布网站、时间、岗位)。
6.2通知面试人员面试时间、接听面试电话,做好登记(人员来源网站、人员姓名、电话,应聘岗位,通知时间)。
【关于行政前台工作职责】推荐阅读:
行政前台工作职责描述10-26
前台行政工作总结12-10
行政人事前台岗位职责05-27
行政文员前台岗位职责06-18
行政前台转正工作计划11-29
行政部-前台文员岗位职责07-18
公司行政前台工作总结2019模板10-01
前台行政人事年终个人工作总结10-28
关于精选人事行政工作报告分析总结06-17
关于加强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建议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