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借款合同书

2025-0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委托借款合同书(精选7篇)

委托借款合同书 篇1

借款人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金融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贷款人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合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合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款人(以下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贷款人(以下称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向甲方发放____________(币种)资金委托贷款。甲、乙双方按________年____字第________号《委托贷款委托合同》约定的条款和委托人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提出的《委托贷款通知单》所列各项,并遵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经协商一致,按以下条款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 贷款币种、项目、种类、金额、用途、利率、期限如下:

币 种 项 目 种 类 金 额(大写)(小写)用 途 利 率 期 限年 个月(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第二条 甲方应在乙方的营业部门开立贷款账户和存款账户,用于办理用款、还款、付息等。

第三条 甲方在提用借款前,应向乙方提交提款计划,按提款计划提款。乙方应在甲方办理提款手续后______个营业日内将贷款按约定的金额放出。

第四条 甲方用下列资金归还本合同项下借款本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条 甲方应在本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限内归还全部借款本息。并按乙方要求提交具体还款计划,按还款计划还款。

第六条 利息计付方式。本合同项下贷款,根据委托人研究的利率计算利息。自乙方划拨贷款之日起计息,按 ______________结息。如在本合同有效期内遇国家调整利率或委托人要求调整利率,乙方有权根据委托人的要求,调整本合同项下贷款利率,并毋需通知甲方,从调整之日起,即按新的利率计收利息。

第七条 本合同项下贷款由取得委托人许可的担保人以保证或(和)抵押的方式提供担保。并另行签订担保合同,作为本合同的附件和本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

第八条 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乙方有权检查贷款使用情况,甲方应按乙方要求向乙方提供情况和资料。

第九条 合同的变更、解除。本合同生效后,甲、乙任何一方需要变更本合同条款或解除本合同时,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必要时应取得委托人同意,由甲、乙、委托人三方达成书面协议。第十条 违约责任

1.乙方违反本合同第三条约定,未按约定的日期和约定的金额将贷款放出,应根据违约金额,按实际违约天数每日向甲方支付万分之______的违约金。但出现本条第2项的情况时除外。

2.甲方未按本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借款,乙方有权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已发放的贷款,并对违约使用部分,按银行规定加收__________%的利息。乙方收回贷款和收取加息可直接从甲方存款账户中扣收。

3.甲方擅自提前归还借款,乙方在取得委托人有关提前还款通知时,有权要求甲方支付提前归还借款总额万分之__________的违约金;

乙方擅自提前收回贷款,应给甲方支付提前收回贷款总额万分之__________的.违约金。但出现本条第2项、第6项的情况时除外。

4.在未收到委托人提出的延期还款通知时,()甲方未能按本合同约定的还款计划归还借款本息,乙方有权催收贷款,并可对逾期贷款加收________%的利息。

5.甲、乙任何一方擅自变更本合同其他条款或解除合同,应按贷款总额的万分之______向对方支付违约金。

6.在本合同有效期内,甲方或保证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营管理不善,或者抵押财产发生损毁、灭失,危及贷款安全时,乙方可根据委托人的要求提前收回贷款。乙方提前收回贷款,可直接从甲方账户中扣收。

7.本条所列违约金的支付方式,双方约定如下:____________。

第十一条 甲、乙双方商定的其他事项

______________。

第十二条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按下列第______种方式解决:

(一)提交__________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二)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三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金融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之日起生效。有担保合同的,和担保合同同时生效,至本合同项下贷款本息全部清偿时,本合同自动失效。

第十五条 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注:1.如合同当事人为非法人单位,其由主要负责人或主要负责人授权的代理人签字。

2.如本合同毋需担保,划去第七条。委托贷款借款合同使用说明

一、适用范围:本合同是金融机构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后,在向委托人指定的借款对象发放委托贷款时与借款人签订的借款合同。

二、如果借款人是贷款人的开户单位,签订合同时划去第二条。

三、第三条中的提款计划和第五条中的还款计划,分别指分期借款计划和分期还款计划。

四、第七条中的担保合同包括保证合同和抵押合同。

五、第三条日期前的空格由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后填写具体期限。

六、第十条违约责任中违约金的比例和支付方式均由双方协商一致后填写。

七、合同当事人认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事项,而本合同条款未涉及的,由双方协商一致后在第十一条中约定。

委托借款合同书 篇2

关键词:民间借款,合同,违约金,利息

随着国家对宏观金融政策的调控, 现今的民间抵押借款也随之活跃起来, 在公证实务中, 这类业务也越来越值得我们关注。当前我们办理的民间抵押借款合同公证主要有公民个人之间的借款、公民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借款。现在办理此类公证的法律法规依据除了全国人大制定的相应法律外, 还有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同时, 为了规范此类业务的办理, 中国公证员协会业务指导员协会和我处业务工作委员会相继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 目的在于从程序上更好地指导公证人员办理此类业务。现就民间抵押借款合同公证应当重点审查的问题谈谈个人观点。

1 对于借款合同的生效条件

多数民间抵押借款合同中当事人会将生效条件约定为签字后生效或经公证后生效。我国《合同法》规定,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也就是说,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为实践性合同, 合同生效除了具备当事人意思表达一致外, 还要求出借人实际交付货币。而在现实中, 当事人往往把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混为一谈, 笔者在办理此类实务时, 一般会建议出借人向借款人发放借款后, 由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借据。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询问记录中告知当事人“借据”的作用, 以此来证明双方交付货币的事实, 用此来证明合同是否生效。

2 民间抵押借款合同当事人的主体问题

个人之间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之间自愿协商, 由出借人向借款人提供资金, 借款人在约定的期限内归还借款的民事法律行为。《民法通则》第九条规定, 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而在实务中, 民间借贷主体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除了发生在自然人之间, 还会发生于自然人与非金融企业之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 自然人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 只要不属于该批复中所列举的四种无效行为, 即认定有效。对于企业之间的借贷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借贷合同借款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应如何处理的批复》规定, 企业借贷合同违反了我国相关的法律和规范, 属无效合同。因此, 在实务中, 我们如何适时审慎地对合同双方的当事人进行辨别, 对确立合同的主体是否合乎法律规定极其重要。在我们公证实务操作中, 除了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外, 还有企业与自然人之间的借贷, 这里的企业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融资租赁公司 (仅指相关部门批复可以贷款的融资租赁公司) 及其他具有贷款资质的企业, 方能作为出借主体, 我们审查合同主体的目的在于杜绝不适格主体之间的违法借贷行为。

3 民间借款合同中的利率问题

民间借贷已由先前的小额、短期临时性资金周转向大额、投资获利性转变, 因此在实务中, 我们对借贷合同中当事人约定的利率审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合同中利率的约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是我们办理民间借款合同公证事项应重点审查的内容之一。我国《合同法》规定, 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 视为不支付利息,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中约定了支付利息的, 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于1991-08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息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 但最高不能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 超出部分法律不予保护”。上述司法解释为我们审查当事人约定的利率是否合法提供了依据。首先, 对于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如果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 应该要求当事人予以修改, 如果借贷双方坚持不修改, 我们应该在询问笔录中尽到告知义务, 告知其如果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 一旦发生纠纷, 超过4倍的部分法律将不予支持;其次, 双方对贷款利率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 但是约定还款期限的, 在约定还款期限内借款人不负有支付利息的义务, 但是借款人不按还款期限还款, 贷款人要求借款人按照《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支付逾期利息的, 可以获得支持;再次, 借贷双方对贷款利率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 并且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 贷款人在催告还款前, 或者虽已催告但未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的, 借款人可以不予支付, 如果经催告后, 贷款人要求借款人按照《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支付逾期利息的, 应准许。

4 民间借贷合同中的违约金问题

借贷合同中的违约金既有惩罚性, 又具有赔偿性。对于民间借贷合同约定违约金的数额, 是对借贷双方违约的惩罚性制度, 其性质在法理上属于当事人在缔约时约定的违约方向合同中的对方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一种法律责任形式。依据《民法通则》第112条第2款及《合同法》第114条第1款的规定, 实务中, 一般违约金与罚息不能同时适用于借款方, 而在实际民间借贷合同中, 往往都是同时使用违约金和罚息。此时, 我们为了尽到我们对借贷合同的审查义务, 应该分别对待。如果没有约定的, 告知双方当事人约定清楚, 如果是约定不明的, 告知当事人可以按照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约定。但是对于违约金的高低, 在现实的公证实务操作过程中, 有的经办人员认为违约金过高时, 在建议修改合同条款无效的前提下, 一般都会拒绝办理此类合同公证。其实, 对于违约金的高低, 到现在司法实务中都没有定论, 现实司法实务操作过程中, 特别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及到违约金案件时, 人民法院依据的是《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的规定, 所以对于违约金的高低, 我们不能主观臆断。对于约定的违约金过高的情况, 我们也不宜直接就拒绝办理此类公证。民间抵押借款中违约金的约定条款不能等同于一般民事合同中违约金条款, 否则, 公证机构无法审查违约金数额是否超过银行同期利率4倍的要求。建议承办公证员可以引导当事人约定为“违约金按每日未还款金额的万分之几计算”等类似条款, 以判断违约金条款的合法性。

5 利息、罚息、违约金并存的问题

民间借贷合同中, 当事人会约定利息、罚息或是利息、罚息、违约金同时并存。无论双方如何约定, 罚息和违约金都是承担违约责任的一种形式, 依据《合同法》第207条规定, 利息、违约金条款是可以并存的。至于罚息与违约金是否可以并用, 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正如上述所述, 罚息和违约金都是对违约行为的一种惩罚。实践中, 我们只能从公平角度来对合同进行审查, 在司法实务中, 债务人逾期付款时要支付违约金。我们可以依据《合同法》来判断违约金的高低。合同中, 违约金和罚息是否可以并用, 笔者认为只要违约金、罚息总额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 应予许可。但是对于罚息部分或违约金共同适用如果超出银行同期利率4倍的合同, 我们应建议当事人减少超出部分。如当事人仍对超出部分的罚息坚持其观点的, 我们应该在询问记录中尽到告知义务, 告知其如果超过了4倍, 超过部分将来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综上所述, 在我们目前的实务中, 面对各式各样的合同条款, 表面上看纷繁复杂, 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有注重日常积累, 丰富自己对此类合同的认知度, 谙熟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才能最大限度地防范执业风险, 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

参考文献

[1]施汉生.律师公证法律实物论丛 (二)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借款担保空白合同签名也担责 篇3

29岁的市民王先生,在去年1月29日,借给55岁的叶先生50万,叶先生的朋友金先生为借款承担保证责任。叶先生收到借款后,出具了一张收条给王先生。

同年5月31日,两人才签订一份借款协议,协议上说叶先生已经偿还借款10万元及部分利息,金先生作为保证人在这张借条上签了名。但之后,叶先生就再也没有还过钱,王先生找到担保人金先生,也被再三推脱,无奈之下,王先生将叶先生、金先生起诉到了鹿城区人民法院,要求作为借款人的叶先生偿还余款40万元及利息,要求金先生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金先生说,当时签借款保证合同的时候,王先生拿过来的是一纸打印好的内容空白的格式合同,并没有写明借款金额、利率约定,利率“1.8%”是后来填写上去的,并出现涂改痕迹。自己虽然签了名,也是碍于跟叶先生的交情,但不清楚合同条款,这个合同应该无效,自己不需要承担保证责任。

去年12月23日,鹿城法院经过审理后查明,金先生在签订借款担保合同时有数位好友在场,其为叶先生的借款提供担保的意思表示是真实的。即使金先生是在空白格式合同上签名,后果也应当由其自行承受。一审宣判叶先生还要偿还王先生借款本金33万余元及利息,金先生要对这笔借款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在承担保证责任后,可以向叶先生追偿。

宣判后,作为保证人的金先生表示不服,向温州中院上诉。法院经过二审后认为,金先生在庭审中认可了自己主要基于与叶先生还有其他几个朋友之间存在互保经济往来才为涉案的借款提供担保。

金先生关于叶先生提供的空白合同,以及没有就格式条款作出说明的上诉意见缺乏证据证明,也不影响金先生担保意思的真实表示,所以法院不予支持。

6月30日,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了金先生的上诉,维持原判。

个人委托借款合同 篇4

五、委托貸款利率

1、委托貸款利率范围为银行同期貸款基准利率的1-1.5倍。

2、逾期、挤占挪用貸款,按照国家逾期、挤占挪用利率计付利息。

3、国家貸款利率调整,委托款项貸款利率作相应调整。

六、甲方按照貸款利息收入的25%-30%向乙方支付委托貸款手续费。

七、利用委托款项发放貸款,乙方应严格审查借款人资格及借款资料,确保貸款发放合法。

八、对委托款项貸款,乙方应尽力清收。对借款人信用状况变化威胁款项安全的,乙方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文书生效后,乙方应在法定期间内申请执行。

九、甲乙双方按月对帐,乙方应按甲方要求提供帐户资金变动的对帐单等资料。

十、乙方每季扣除委托貸款手续费后,将利息剩余款项直接转入甲方基本帐户。

十一、本合同有效期内,甲乙任何一方不经对方同意,不得单方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十二、委托款项貸款到期,借款人申请展期的.,经乙方同意,可以展期一次,展期期限不超过貸款期限。

十三、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予以补充,补充协议视为本合同组成部分。

十四、因本合同发生纠纷,由甲乙双方协商予以解决,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任何一方均可向乙方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五、本合同期限为三年,期满经甲乙双方同意可以续期。

十六、本合同自双方当事人或其受权委托人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十七、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两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特别提示」乙方已提请甲方详细阅读本合同全部条款,并对甲方就本合同条款提出的疑问予以详细解释,乙方已经理解甲方对合同条款所作的解释及对疑问的解释,甲乙双方就本合同全部条款及特别提示理解一致。

甲方:

委托贷款借款合同(样式二) 篇5

借款人名称:(以下简称甲方)

住所:

法定代表人:

开户金融机构:

账户:

电话:

邮政编码:

传真:

贷款人名称: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乙方)

住所:

法定代表人:

账户:

电话:

邮政编码:

传真:

签订合同日期:年月日

签订合同地点:省(市、自治区)市县(区)

乙方接受委托人委托,根据国家有关委托贷款业务管理规定向甲方发放(币种)资金委托贷款。甲、乙双方按()年委托字第号《委托贷款委托合同》约定的条款和委托人年月日提出的《委托贷款通知单》所列各项,并遵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经协商一致,按以下条款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 贷款的有关内容双方约定如下:

币种:

项目:

种类:

金额(大写):

用途:

利率:

期限: 个月,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

用款计划:

还款来源:

还款计划:

第二条 甲方应在乙方的营业机构开立基本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用款、还款、付息等。

第三条 甲方在使用借款前,应根据第一条所列用款计划,向乙方一次或分次订立借据用款。乙方应在甲方办理用款手续后 个营业日内将贷款按约定金额放出。

第四条 甲方应在本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限内归还全部借款本息。并按第一条所列还款计划还款。

第五条 利息计付方式。本合同项下贷款,根据委托人确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自乙方划拨贷款之日起计息,按结息。如在本合同有效期内遇国家调整利率,从调整之日起,乙方按新的利率计收利息,并通知甲方。

第六条 本合同项下贷款由取得委托人认可的担保人提供担保。并另行签订保证合同或抵押合同作为本合同的附件和本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

第七条 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乙方有权检查贷款使用情况,甲方应按乙方要求向乙方提供情况资料。

第八条 合同的变更、解除。本合同生效后,甲、乙任何一方需要变更本合同条款或解除本合同时,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必要时应取得委托人同意,由甲、乙、委托人达成协议。

第九条 违约责任

1.乙方违反本合同第三条约定,未按约定的日期和约定的金额将贷款放出,应根据违约金额,按实际违约天数每日向甲方支付万分之 的违约金。但出现本条第2项的情况时除外。

2.甲方未按本合同的约定的用途使用借款,由此造成的资金风险责任由甲方承担,同时乙方有权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已发放的贷款,并对违约使用部分,按银行规定加收%的利息。乙方收回贷款和收取加息可直接从甲方存款账户中扣收。

3.甲方擅自提前归还借款,乙方在未取得委托人有关提前还款通知时,有权要求甲方支付提前归还借款总额万分之的违约金。

4.在未收到委托人提出的延期还款通知时,甲方未能按本合同约定的还款计划归还借款本息,乙方有权催收贷款,并可对逾期贷款加收%的利息。

5.甲、乙任何一份单方变更本合同其他条款或解除合同,应按贷款总额的万分之向对方支付违约金。

6.在本合同有效期内,甲方或保证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营管理不善,或者抵押财产发生损毁、灭失等其他原因,不按期归还借款本息,乙方根据委托人的要求提前解除本合同,收回贷款。乙方提前收回贷款,可直接从甲方在乙方开立的账户中扣收。

7.本条所列违约金的支付方式,双方约定如下:

第十条 乙方根据委托人在委托合同中的约定,同意作为本项贷款本息的担保人。并另立保证合同或抵押合同执行,担保人应督促甲方履行本合同,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第十一条 甲、乙双方商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二条 争议的解决方式

甲、乙双方履行本合同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协商或通过调解解决。协商或调解不成,可以向合同签订地法院起诉。

第十三条 本合同未尽事项,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金融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委托的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之日起生效。至本合同项下贷款本息全部偿清时,本合同自动失效。

第十五条 本合同正本一式三份,甲、乙、担保人三方各执一份。

甲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

年月日

乙方:中国农业银行(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

年月日

担保人:(公章)

住所: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

开户金融机构及账号:

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借款委托书 篇6

今借到__人民币__元整(年利息__%),年 月 日 前还清本息。

特立此据为凭。

借款人:(签字)

身份证号码:

年 月 日

二、借条陷阱案例:

1.是己借款,非己写条。

王某向张某借款10000元。在张某要求王某书写借条时,王某称到外面找纸和笔写借条,离开现场,不久返回,将借条交给张,张看借条数额无误,便将10000元交给王。后张向王索款时,王不认帐。

张无奈起诉法院,经法院委托有关部门鉴定笔迹,确认借条不是王所写。故法院驳回了张的诉讼请求。后该案经张某申诉到检察机关要求抗诉,人民检察院在审查后,认为有必要由公安机关侦查。后经侦查,王承认借款属实,借条是其找别人仿照自己笔迹所写。

2.利用歧义。

里某借武某50000元,为武某出具借条一份。两个月后里某归还5000元,遂要求武某把原借条撕毁,其重新为武某出具借条一份:“里某借武某现金50000元,现还欠款5000元”。这里的“还”字既可以理解为“归还”,又可以解释为“尚欠”。

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谁主张,谁举证”,武某不能举出其他证据证实里某仍欠其45000元,因而其权利不会得到保护。

3.以收代借。

李某向孙某借款7000元,为孙某出具条据一张:“收条,今收到孙某7000元”。孙某在向法院起诉后,李某在答辩时称,为孙某所打收条是孙某欠其7000元,由于孙给其写的借据丢失,因此为孙某搭写收条。类似的还有,“凭条,今收到某某元”。

4.财物不分。

郑某给钱某代销芝麻油,在出具借据时,郑某写道:今欠钱某芝麻油毛重800元。这种偷“斤”

换元的做法,使价值相差10倍有余。

5.自书借条。

丁某向周某借款1元,周某自己将借条写好,丁某看借款金额无误,遂在借条上签了名字。

周某持丁某所签名欠条起诉丁某归还借款120000元。丁某欲辩无言。后查明,周某在12000后面留了适当空隙,在丁某签名后便在后加了“0”。

6.两用借条。

刘某向陈某借款18000元。出具借据一张:“借到现金18000元,刘某”。

刘某归还该款,陈某以借据丢失为由,为刘某出具收条一份。第三人许某持刘某借条起诉要求偿还18000元。

7.写条不写息。

李某与孙某商量借款10000元,约定利息为年息2%。在出具借据时李某写到:今借到孙某现金10000元。孙某考虑双方都是熟人,也没有坚持要求把利息写到借据上。

孙某以李某出具的借条起诉要求还本付息,人民法院审理后以《合同法》第211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视为不支付利息”的规定,驳回了孙某关于利息的诉讼请求。篇二:授权委托书(受托)

授 权 委 托 书

委托方(公司名称):

受托人姓名:

我(公司)委托上述受托人办理xxx有限公司企业抵押借款的相关事项,特此授权。本授权委托书的权限范围:

1、协助递送相关材料给出资方,并及时报备委托方借款的进展情况;

2、告知委托方整体的借款计划,并安排前期的双方接洽(在委托方已了解并允 许的前提下,出资方的考察费用由委托方承担;反之则由受托人自行负责);

3、在委托方已了解并允许的前提下,受托人可代表委托方与出资方签署前期的初步意向书或受理函;

4、在委托方未了解及未特别授权的前提下,受托人与第三方签订的任何涉及委托方(公司)的《借款合同》、《借条》、《民间借贷合同》或协议内容无效;

5、本授权委托书的有效期:12月1日至11月30日;

委托人签字: 委托方公司盖章:

委托借款合同书 篇7

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以企业的运转作为能动力, 而企业的良态发展进程需要资金作为强有力的支撑, 资金是维持企业运转的动力, 不可或缺。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企业, 究其发展过程中的阻碍终是资金紧俏, 资金源少, 筹集渠道有限, 且手续繁琐门槛较高, 贷款不易, 国家在财政政策扶持上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各项基金金额有限, 并且具有一定的局域性, 再加上相关法律的跟进也相对滞后, 调整缺失。而相对容易操作, 手续简便的企业间的民间借贷却一直得不到法律的认可。

二、合同效力之变迁历程

企业间的借贷合同究其法律关系, 应归属于《合同法》的调整范畴, 其效力的认定问题应该遵循《合同法》有关规定。但又因为其主体是“企业”, 在我国这种将借款合同按照主体的不同进行分类管制的体制下, 企业间的借贷合同就频频受到金融法规限制。在实际案件的审理过程中, 法官往往参考的是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相关的司法规定来认定企业间借款合同的效力, 而具体的效力裁量也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结果。历时25 年之久, 企业间的借款合同的效力就先后经历了从一律无效到被部分认可再到如今的正式承认的三个阶段。

三、企业间借贷合同之有效的要件

《解释》第11 条在承认了企业间的借贷行为具有有效性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限定条件, 即企业间的借贷需要满足其为了用于生产、经营需要而订立的这一目的积极条件以及其不违反《合同法》第52 条和《解释》第14 条的规定这一消极条件。对于企业间借贷目的这一事实条件, 在司法实践中具体应该如何认定, 以及证明这一目的的举证责任应当归属于哪一方暂无明确规定。下面笔者将结合诉讼法以及证据规则的相关规定, 对这一目的认定标准以及举证责任进行探讨。

《解释》中的借款目的主要针对的是借款方对借款的使用是否符合生产经营, 而生产经营的内涵本属于经济概念调整的范畴, 主要是从企业产品的投入到产出再到销售和分配, 以保持简单再生产或实现扩大再生产所开展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的总称。借款人只有将资金用于上述经营范围, 才能符合借款合同的目的, 构成企业间借款合同有效的积极要件。但是, 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 对于这一目的的证明却难以操作, 尤其是出借方。

依据《民事诉讼法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 条的相关规定: 在合同纠纷案件中, 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据此, 在企业间借贷合同纠纷中由主张合同效力的一方承担证明借款目的的责任, 若为借款方本身, 该举证责任并无过多障碍, 一旦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借款目的, 自然承担着对自己不利的后果。但是, 若为出借方来证明借款方的借款目的以及所借款项的资金流向, 可谓是难上加难。资金本身就是企业的命脉, 决定企业生存之大计, 绝大数企业的资金流向都属于企业机密不予外泄, 出借方想要获取这方面的证据几乎是不可能, 在这种情形下如何保护出借方的利益呢?

在证明借款目的时, 无论是借款方还是出借方主张合同的成立以及效力的时, 借款目的的这一证明责任都应该由掌握资金流向的借款方承担。这样一旦借款方无法证明借款目的是符合《解释》规定的“为企业生产, 经营所需”, 就可以认定企业间的借款合同不符合借款目的这一规定, 因而属于无效合同。

四、《新解释》对其效力认定后的负效应

( 一) 对金融领域的影响

企业间的资本流通协议被在司法层面有效认定, 直接缓解了企业在市场竞争机制下融资难的恶疾, 但事物的发展始终是有其利必有其弊, 以银行为典型代表的纯资本运营的金融机构可能会受到一定的负面效应。银行的主要业务来源于企业, 企业间的的资本直接疏通后, 银行的业务功能很可能就充当了企业间转账媒介, 其存款与贷款业务大打折扣, 往长远了发展很可能会直接导致一些金融机构们针对企业业务而设计出的一系列产品链的断裂, 加剧金融机构的危机。

( 二) 对企业自身的危机

企业之所以难从金融机构借出钱来, 是因为金融机构贷款一般都需要企业进行抵押担保, 签订金融借款合同后还需要受到金融机构的检查、监督款额的使用情况, 借款的企业还需要向其提供有关的财务会计报表等等, 虽然一系列的手续繁琐, 但是却能确保资金的流向, 较为保稳。现如今资本在企业间直接流转, 避开了金融机构这座壁垒, 也增加了出借企业的资金风险。另外, 企业诚信机制不健全, 一旦债务堆积难以清偿, 双方企业可能一起面临倒闭的风险, 具体的解决办法还需要相应法律法规的跟进, 以及实际指导案例的参考适用。

参考文献

[1]刘杨, 刘静.金融开放背景下企业间借贷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律师, 2013 (11) .

上一篇:河水污水治理方案下一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