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专业特点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物技术专业特点(精选9篇)

生物技术专业特点 篇1

大型工程技术资料翻译的特点是规模大、字数多、专业覆盖面广,同时还包含有较深、较广的工业技术与管理技术,资料本身形式多样、庞杂混乱且技术错误较多。面对这些问题,首先要确定适当的费用质量原则,即“技术含义第一”的原则。强调人员素质,特别是“专业”这一要素。明确译校的职责,确定最终技术责任人,并确立质量审查制度。

所谓大型工程技术资料,是指大型工程成套技术资料或某一领域的系统技术资料。其中包括标准、规范、技术手册、运行维修手册等。规模大、字数多、专业覆盖面广,是工程技术资料共有的基本特点。此外,大型工程技术资料往往也包含有较深较广的工业技术与管理技术,其中既有传统的为我们所熟悉或与我们有较大差别的一些技术概念、工程流程、管理概念等。此外,源于量大、面广这一基本特点,不同的工程技术资料又有各自的一些特点与影响翻译理解和表达的问题。

引进工程资料的特点与问题。引进工程资料的形成具有仓促而就的特征,因此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大的方面主要有三点:

1.形式多样

大型引进工程的系统、设备与技术种类多,具有集成化的特征,相应的技术与工程资料形式多样化,从而带来许多问题。比如:文件形成于多人、多公司、多国,缺乏统以规范。不仅风格和行文难以统一致,而且 包含非母语“作品”。

2.庞杂混乱

大型引进项目附带的技术资料,按照合同的总体要求有一定的编排体例,从宏观上看,即呈树状结构。这对我们分清资料结构、把握专业方向具有一定的好处。但这种体例往往不能够被供应方严格遵守。在表面恢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庞杂与混乱,包括因提供现成资料而造成的无关资料的夹带,同型不同规格设备的资料的混串以及缺失、散乱、倒排等。这些事资料委托方难以发现和纠正的,翻译方为了反映的质量,需做大量的整理工作。

3.技术错误

生物技术专业特点 篇2

有一位学者说过这样的话:20世纪50年代以前, 科学是属于物理学科的, 50年代以后, 科学是由计算机科学推动的。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为传统的基础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等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手段, 对技术的贡献也是其他学科无从比拟的, 今天“数控”或“程控”已成为“智能”设备或用品不可或缺的用语, 计算机和网络已进入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 成为妇孺皆知的东西。计算机技术也被另一个更广泛的概念——信息技术所取代。因此, 在高等教育领域, 信息技术及相关专业历经十年热力不减。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但促进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专业本身的发展, 也改造了一些传统专业, 派生了一些新专业, 尽管有些新专业不是很成熟, 但面对日益细分的市场, 它们也在寻找自己的角色定位。

2、从信息技术的应用历程来看专业的发展

没有计算机, 就没有今天的信息产业, 也没有与之相关的学科。计算机的最早应用是科学计算领域, 如数学领域的高阶方程求近似根, 各种函数求值, 多元高次方程求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延伸和开展:气象预报、军事上的导弹控制, 雷达图像分析, 多目标跟踪, 生物方面的DNA计算都属于科学计算的范畴。科学计算的特点是数据量不太大 (现在在往量大的方向发展) , 但计算复杂, 精度要求高, 它的核心是模型或算法。在高等学校, 与之相对应的专业是“信息与计算科学”, 这个专业主要研究各种问题的数学解决方法, 它是其他软件方面学科算法的主要来源。

20世纪70年代以后, 计算机应用进入制造业, 制造业早期以产品为核心, 在产品设计阶段, 出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概念;在生产过程阶段, 出现了数控机床, 自动化生产线。计算机的使用以嵌入式电脑芯片为主, 这个阶段高等教育出现的专业概念是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制造业还有其他非制造性环节:如进料、领料、产成品保管等涉及库存管理的环节;订单、发票、财务、会计方面涉及账表数据管理的环节, 这部分早期都归于数据库的应用领域。

与制造业制造环节对应的专业是“机械涉及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工程”、“机电一体化”三个专业, 这些传统专业均增加了CAD、CAM等大量计算机辅助方面的内容。此外“自动控制”专业也涉及这方面的问题。

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逐渐成熟以后, 计算机进入商业和服务业, 由此产生了信息系统的概念。商业的流程模式是进——存——销, 除了没有制造环节, 它与制造业的非制造性部分基本相同, 但数据量更大;服务业如金融、娱乐、旅游、医疗卫生等行业, 其信息系统的特点是基本不与工业产品打交道, 是纯粹的数据管理。商业、服务业与制造业中非制造性部分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早期也属于数据库的应用范围, 是计算机专业的领地。

企业中信息系统用得最好的是会计核算模块, 早期曾出现过会计电算化专业, 现在会计电算化仍然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一个分支存在。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商业和服务业的信息系统成爆炸性增长, 渐渐超出了数据库的应用范围, 逐步规范后, 形成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这个专业从信息收集、存储、处理、传送这个通用过程出发, 以系统的视角研究信息结构、处理、挖掘等宏观信息管理与利用的共性问题, 是一个信息技术与管理学交叉的学科。

20实际90年代后期Internet的成熟使信息技术在商务、贸易领域的应用发生质的突破, 出现了网络商店这一全新的商业模式。生产企业也纷纷建立网站, 宣传产品, 收集客户信息, 与客户直接沟通, 企业管理从“产品”核心转变为“以客户为核心”, 同时贸易行业的EDI应用逐步从专用网络过渡到Internet。商品、服务的交易最大限度地透过电子化手段进行, 电子商务专业实时诞生, 市场营销专业也增加了网络营销课程或方向。

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了信息流、资金流, 使物流的瓶颈问题更加突出, 于是又出现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 前者偏软, 后者偏硬, 希望培养更多的物流人才。

2004年始的三年, 我国政府在电子政务上投资力度较大, 政府有两个主要考虑:一是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办事透明化;二是促进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推动社会各行各业信息化的发展。在高等学校设置了一个与之对应的专业“电子政务”, 相对于电子商务专业, 这个专业的网络技术含量要少很多, 基本上就是一个行政管理专业加少量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课程, 课程难度也只停留在了解的层面。

从信息技术的应用历程看学科的发展与衍生, 可归纳如下图 (图1) 。

3、从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来看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主要由计算机技术 (包括硬件和软件) 、通信技术两者结合而产生的网络技术。计算机硬件的需求拉动了半导体工业的发展, 计算机硬件档次的不断提高有促进了存储技术、打印技术的发展。另一个方面, 网络的广泛应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典型的就是通信产业。计算机硬件的关联如图2所示。

学习、研究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专业有三个: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网络的发展带动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 同时派生了一个新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从理论上讲, 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有后劲的专业。可能因为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三个专业这些年太热, 再加上它们共性太多, 所以在这三个专业的基础上, 形成了一个综合性 (宽口径) 专业:信息工程。其实这四个专业的共性非常多。

计算机软件围绕着方便用户这一主旨发展, 需要严格按标准进行, “软件工程”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也因此, 软件工程从一门课程上升为一个专业。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与专业发展关联如图3所示。

4、专业特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专业主要研究计算机原理、计算机应用的共性问题, 这两个专业虽然名称相差较大, 但课程设置几近相同, 即使有人去思考它们的差别, 在教学中也很难实施这种差别。

信息技术相关的其它专业, 从研究的对象看, 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研究微信息, 如电子脉冲、信号等, 即研究的对象是面向机器、面向传输媒体的, 电子通信类专业、自动控制类专业可划为此类;第二类是研究宏观信息的专业, 即研究对象是面向人、面向最终用户的, 会计、管理、商务、物流、政务方面的专业属此类, 这类专业偏软, 但应用面更广。

研究宏信息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遵循这样一个层次结构:第一层, 对信息技术主要工具的基本了解或深入理解方面的课程, 如计算机原理、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等;第二层, 本专业所研究对象的特性、规律方面的课程, 这方面各专业相差较大;第三层, 应用课程, 即信息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

除了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专业外, 几乎所有专业都把计算机和网络作为本专业的重要工具对待。

5、专业设置的问题

总结这些年的教学实践, 觉得在专业设置方面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热门专业设置过细, 如上述的电子信息类专业, 当考生询问这些专业的区别时, 往往没有人讲得清楚;二是一些专业不专, 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这些新兴专业, 它们涉及的知识太广, 泛而不专, 容易陷入尴尬。

当然专业的设置是应市场而生的, 但市场变化很快, 大学一旦开设一个专业, 从培养师资、摸索专业规律到成熟, 需要5至10年时间, 如果专业不专, 或市场没看准, 专业一旦开出, 要撤除, 则是一件较难的事, 所以开设新专业应该慎之又慎。

参考文献

生物技术专业特点 篇3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 机构 教学

随着知识更新周期加快,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就成为提升自身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为在职人员,故提高学习效率尤为重要,这就对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内涵

专业技术人员是指掌握专门知识理论和技能,并以其所掌握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中去的社会群体,他们分布在社会各个领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就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补充、更新、拓展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场所。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其培训机构在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上都不同于传统的全日制教育,所以探索属于继续教育机构自身教学的特点十分必要。

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类型,主要有普通高校、成人院校、社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基地)5大类,现对其培训范围、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现状如下:

(一)普通高校:普通高校培训设有函授、夜大、网络教育、高自考等各类本专科继续教育。其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是对内部人员培训,二是全社会各类人员培训。培训类型包括:(1)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和以第二学历为主的学历教育;(2)技术应用培训;(3)技术专题讲座。教学组织形式:(1)学历教育中,夜大采用面授教学;函授以面授为主,数字化教学为辅;网络教育是以数字化教学为主,面授教学为辅。(2)非学历教育中,采取短期脱产的集中面授。教学方法:多数使用系统讲授、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

(二)成人院校。成人院校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有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函授学院、自学考试机构、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培训类型包括:(1)学历教育;(2)职业资格培训和岗位培训。学习方式为脱产或业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技术手段:(1)自考机构有全日制、业余;有面授、网授;有短期集中串讲式的培训;(2)自考教学主要是面授,自考办提供统考课程;(3)广播电视大学,综合利用卫星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和教学管理网络等信息技术,设有媒体课程,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的远程教学。

(三)社会培训机构。这类机构个人或企业面向社会举办的职业技能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培训类型包括:(1)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培训;(2)企业岗位适应培训;(3)学历教育;(4)就业和再就业培训。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技术手段:(1)采用面授教学、实操培训、网上资源和学习光盘等多种方式;(2)提供网络课程、教学管理、多媒体互动为一体的教育服务平台,在线提供技术服务等。

(四)企业培训机构。这类培训机构是企业联合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开设的继续教育。培训主要包括:(1)员工的上岗、转岗培训;(2)新技术应用培训;(3)职业资格培训、公需科目培训;(4)学历教育;(5)短期培训和专题研修等。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技术手段:(1)采用一对一的“师徒制”、小组式的“项目导师制”、博士后工作站和集体教学等;(2)采取系统讲授、专题讲座和问题探究等方法;(3)大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较多;小型企业较少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继续教育。

(五)行业协会(基地)。我国行业协会(基地)培训主要包括:(1)行业岗位培训、技术培训、行业职业(执业、岗位)资格培训;(2)培训班、实地考察、现场技术交流。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技术手段:(1)一般以讲座、交流会的形式,以传统的面对面授课为主;(2)技能较强的培训内容到企业进行实地培训等。

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教学的特点

下面从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技术手段三个方面,对上述5种不同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特点进行总结:

1.组织形式方面。普通高校和企业培训机构,在其内部组织教学,具有优秀师资的培训优势;在其外部组织教学时,流于形式现象突出,原因在于机构各自独立,教学组织不系统,不利于控制分散教学。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和成人院校特点是教学规模较大,有分散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及办学条件,培训既可面授,也可基于计算机、电视和网络进行组织个别、伙伴和合作学习。

2.教学方法方面。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社会培训机构和行业协会主要采取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和系统讲授的教学方法,辅助一些网络虚拟教学,缺点是缺乏实操实践,原因是自身无场地、租借场所成本太高。企业培训机构在其内部培训时,采取问题教学、系统讲授和现场教学的方法,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加上有实操场所,教学的实效性和方便性高。

3.技术手段方面。普通高校和成人院校对印刷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较为注重,能开发使用多种媒体资源,与现代技术发展较紧密。社会培训机构和行业协会在培训技术手段应用上,较为注重计算机、投影仪和网络媒介等手段,并能积极开发所需网络资源。企业培训机构较多使用印刷教材和资料。以上这5类继续教育机构,在技术手段方面,各有特点。规模大的,宜面授加远程培训,用先进技术手段;规模小的,宜面授,用传统技术手段。对于受训者,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菜单式选择课程,便于自学,利于按需学习,学习效率较高、能力水平提高较快。

结语:专业技术人员用于学习进修的时间较少,若能根据不同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特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参加继续教育,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亭亭、侯彦华、王迎、史红星、陶水龙.中国高等工程继续教育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03)

[2]姜大源.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法硕考研五门专业课复习特点 篇4

2014法硕考研五门专业课复习特点归纳。 对于准备考研的人来说,首先应当确定考研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及未来发展方向以确定报考学校和专业。在确定考研方向后,2014考研复习就正式进入全心备考状态。专业课一直是考研程中容易让考生眼高手低的部分,大家往往认为大学四年掌握最牢固的就是专业课,但其实考研复试需要掌握的专业课知识与大学中学习的专业课知识却相差甚远。那2014考研专业课到底应该怎么复习呢?

中医综合考研复习攻略 夯实基础 横向总结

2014考研专业课 暑期复习从真题着手

2014考研专业课 理通方法 步步为营

2014考研历史学 抽丝剥茧建好知识网络

近年来,法硕专业一直是考生们考研选择的热门专业,很多考生更是冒着跨专业考研的风险,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法律专业。的确,随着国家法制化进程加快,政法部门及社会其他部门都急需大批较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但是,由于国家不指定法律硕士考试用书,这更进一步增加了考试难度,尤其是零基础学员,更不知从何学起。为了方便考生们复习,考研教育网小编结合当前法硕考研的五门专业课不同特点,做了以下复习总结。考研 教育网

一、法理复习需先易后难

在法硕复习的五门专业课中,法理学应该是一门比较难懂的科目,没学过法律的考生看书时往往会觉得很枯燥,但一旦学通,概念部门法也就都通了。建议考生,在看书时,最好的顺序是,不按指南指定的每门课先后顺序看,而是先看刑法,因为刑法条理非常清楚,容易理解;接着再看法理,理解起来就容易很多。因为法理其实就是把各个部门法内部共同的东西进行抽象化,然后在呈现出来。法理内部的基本脉络其实比较简单,归结到底,法理就是在讲法律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存在?法律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的?法律建立以后对社会和每个人都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法是如何才能满足我们需要的?我们又是怎样制定出对我们更加有利的法律等问题?如果我们能按照这个思路将以上问题一一弄懂,那法理学就学通了。

二、民法复习重在理解

民法的复习重在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答好民法题。考生先要清楚,民法学是整个大陆法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搞好民法是弄通所有其他法律的前提与基础。而民法的体系又是由民法的调整对象所决定的,所以考生一定要时刻注意,民法主要调整的无非是横向的财产关系。换句话说,我国的民法是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为其主要调整对象的,简单地说,民法就是调整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最一般的规则。总之,民法正是适应调整商品交换关系的内在需要,才形成了民事主体制度,所有权制度和债及合同制度,即传统法民学中所说的“人、物、债”三大部分,从而构成了民法最基本的内容。所以,考生学好民法学的本质就是理解“人、物、债”之间的联系。

三、刑法复习要有的放矢

刑法的脉络比较清晰,复习起来比较容易。总则和分则同等重要,每年考试出分值各占50%.刑法拿高分的最主要办法就是在复习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刑法重点很好判断,它们都有一些特征,可以帮助大家判断哪些地方是可能的出题点。特征如下:有明显大写的一、二、三……,大写的标题下有小标题的数字,如123……,小写的1、2、3下多涉及法律方面重要的概念。这些部分一定要想办法理解并且背熟。分则当中各罪里有很多详细解释的要点。如抢劫罪中,什么是以非法目的占有?什么是暴力?什么是以其他方法?都要学懂、学通,这点很重要。以往有考生,考完刑法之后觉得答的不错,感觉四个要点都写出来了,但最后得分却不高。而失分的地方往往就是需要答出来、且没有好好解释的地方。

四、宪法理论复习注意知识点比较

相比其他四门,宪法理论在考试中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复习起来难度也不是很大。不过这也不能作为我们忽视的借口,宪法理论虽然简单,但里面的细小知识点却特别容易混淆,所以考生一定要把宪法法条常备身边,复习的时候还可以专门做一些知识点的比较。此外《选举法》也比较重要,同样不能忽视。

五、法制史复习莫要细扣文言文

对于初学者来说,法制史复习最大障碍可能是生僻的文言文,可是每年法硕入学考试考察的重点恰恰不在这。所以复习时,考生尽量不要细扣文言文,跳过去就行。法制史每年的重点变化不大,具体来说法制史的重点集中在秦朝、隋唐、明、清、民国还有建国初期等年代的法治思想、刑事法律制度、重要法典等内容,最好帮助记忆的办法是做表格,按照朝代顺序把重点内容列出来,做比较。每个朝代的民事经济法律制度不是重点,只是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名词要记住。

生物技术专业特点 篇5

在各大企业度过2009的金融低潮,各个行业开始复苏,但是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就业形势较严峻,大学生就业较难。本人所学专业为数控专业,随着我国机制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形成,数控机床的应用,再加上数控技术人员从业面非常广,所以目前现有的数控技术人(模具设计、CAD/CAM工程师、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才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发展和就业前景都很好。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数控机床是国防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装备,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当今社会机械制造业竞争的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所以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努力把它学精,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同时捉住机遇。“十一五”规划,给数控机床制造行业制定了明确的发展道路;行业对数控机床的巨大需求给数控机床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所以一定要对自己有自信,珍惜机会。

自己本来就喜欢搞一些小制作,动手能力较强,对数控专业也非常喜欢,所以在以后对数控机床的操作中,一定会得心应手;虽然自己有时会比较懒,但是在面对机床的时候是绝对不能这样,因为那样很容易会出安全事故,所以这样也能帮助我改掉我的坏习惯。在大一

中,我学习了CAD,机械工程基础,并能熟练应用并掌握其中的知识,加上五月份的金工实训,对机床的近距离操作与应用,使自己对机床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操作经验;在大二中,对UG还有CAM两个软件的学习还有实训,都使我累计了一定对数控这个专业的进一步了解,这些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针对目前数控人才的短缺,自己更应该把握好机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刻苦,加强锻炼自己还有进行系统性的综合强化训练,弥补不足,提高质量,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数控加工人才,掌握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满足企业的要求。利用数控专业缺乏专业人才这个机遇,学好数控专业,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数控人才,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生物技术专业特点 篇6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特点,提出了使用教材的两点建议:1.大胆处理教材,树立教师即教材的理念;

2.准确定位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目标点。

【关键词】专业特色 英语教学规律 处理教材 定位目标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专业英语于2004年出版,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入世以后企业对技术工人的专业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了这套教材。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本教材与专业紧密结合,实用性强,既突出专业特色,又充分体现英语教学规律。

一.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特点及思考

1.基本特点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图文并茂,设计美观,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欣赏需求。该教材采用单元划分的方式,每单元由阅读短文,词汇,练习和计算机专业用语构成。

该教材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与专业息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该教材在单元设置中侧重阅读,阅读短文突出专业特色,而且生活化,从计算机的组成到CPU,到软盘和硬盘等,使学生着眼于学以致用,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应用,兴趣,目的,使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联系在一起,从而对英语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该教材在词汇的选择上收录了最新最实用的词汇和用语。以第1单元为例,本单元的标题是Primary Components of a Microcomputer.在词汇和用语当中收录了PC, hardware, mainframe, monitor等常见的计算机基本部件词汇,此外以学生熟悉的IBM计算机为例介绍计算机的构成,在课文的末尾还有计算机操作过程当中常见的用语,每一部分都与课题紧密相联,又有适度的拓展,体现了发散性思维的特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单元都附有图片,它既直观地反映出本单元的中心,又可以帮助学生把所学内容与所表示的事物直接联系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

2.对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使用的思考

⑴ 教授专业英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立足于英语的学习,同时要对专业知识有详尽的认识和理解。如何将英语与专业融会贯通,如何驾驭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

⑵ 该教材以知识性短文为中心,每单元的词汇,练习都来源于短文,但对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没有太多的涉及,而听力和口语能力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每课课后练习当中的第一题,让学生听和说。此外,还可以给出图片和关键词,让学生概述短文内容,以Unit 14为例,老师画出三种网络类型,让学生分别说出属于哪一种拓扑结构,并根据老师给出的关键词描述该拓扑结构的特点。

⑶ 每篇课文最后的Screen Information收录了许多专业用语,但由于技校生英语水平较低的特点,对这一版块许多同学有畏难情绪,这使得这一部分的教学难以落实。

二.使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议

1.大胆处理教材,树立教师即教材的理念

教师没有必要把教材中所有的内容都教完,因为教材只是一种“资源包”。教师应“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应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大胆删减,增补和重组教材内容。

具体而言,教师可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⑴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局限于教材而仅仅停留在文本上而是要全面细致地了解教材的特点和编写意图,熟悉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教学的实际需要,科学而合理地重组教材,从而能深入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教材,达到灵活运用并超越教材的境界。比如,简化Screen Information里的部分内容;根据短文内容编写对话;穿插一定的语法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舍弃一些学生能力尚未达到的翻译练习。

⑵ 把静态的教材内容合理地转化为动态的教学行为,读活教材内容,它是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要细致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读懂读透教材,把“死”教材读“活”,要读出教材的深度与广度,读出教材的横纵立体框架,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读”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读出重点和难点,找到关键点;读出潜知与潜能,找到发展点;读出意图与题意,找到暗示点;读出专业与生活,找到结合点。比如,在教授Unit 1 Primary Components of a Microcomputer时,可以把一台计算机当作模型,让学生用实物分辩计算机的各个部分。在教授Unit 12 E-mail时,我布置和一项作业,让学生们在上机课时每人给我发一封英文的E-mail.在教授Unit 15 Network Configurations时,让学生绘制不同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并让学生上台展示,用英语说出它们的基本特点。

⑶ 结合学生上计算机专业课和日常生活的实际,与专业老师沟通,调整教

学顺序,拓展教学内容。例如,把Unit 2 CPU的内容放置到学生学习专业课CPU这一章节期间教学;在圣诞节期间教授Unit 12 E-mail,让学生给老师发送英文圣诞贺卡邮件;在学生学习专业课计算机病毒时教授Unit 22 Computer Viruses.2.准确定位目标。

教学目标引领着师生的教与学,是一堂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只有在教学前准确,全面地定位好教学目标,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落实各个目标点,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有些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仅仅把重点放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导致确立的目标不是太宽泛就是太狭窄,从而使得教学目标的定位如同虚设。笔者认为,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参考教学编写的原则,即与专业紧密结合,突出专业特色又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规律。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相辅相成,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专业知识是运用语言的保证。

其次,我们不仅要看到教材所显现的认知目标,还要明确教材所隐含的能力目标,更要挖掘教材背后所蕴涵的情感目标。这样,课堂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也随着课堂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有效发展。

例如,教材Unit 17 Digital Cameras,这一课题学生倍感兴趣,于是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单词和句型,理解短文内容,完成练习。

2.能力目标:能熟练运用专业词汇和句型进行语言交际。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积极地与他人交流的信

心与态度,并渗透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Nunan, D.1989.Understanding Language Classroom [M].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王泰.2004.计算机专业英语.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郭晓明.2001.论教师教材观的改变[J].课程研究.(3)

生物技术专业特点 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力资源,招生制度,财政支持体系

人力资源是行业发展的“生产力”,是生产力各要素中最为活跃、最具创造性的因素。林业人力资源的现状与水平决定了林业行业的发展,也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关键载体。近年来,我国林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构建了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明体系。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林业技术人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即林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下降并普遍低于其他行业,林业工程技术人员文化素质低于整个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的平均水平,林业工人文化素质低于整个工人队伍平均水平[1],其原因是林业教育发展的速度滞后于林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从“精英式”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过程中,林业高等教育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在高等教育中所占的份额却在降低,在与其他专业的竞争过程中,林学专业也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主要表现在: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比例低、录取学生的成绩较低、毕业后从事林业工作的学生较少[2]。如何提高林学专业的吸引力,确保林业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应引起林业行业主管部门、林业教育的管理者和全社会的关注。

一、林业的特点

作为大农业的组成部分,林业既具有农业的特点,如依赖于土地资源、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分散性等[3],又具有如下自身特点。

1.基础性更强。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只有解决了吃饭问题,社会才能发展,因此农业的基础地位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传统林业是以木材生产为主,尽管俗语中也有“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说明森林保障农业丰收中的作用,但相对于“民以食为天”的意识中农业的基础地位而言,林业基础性的地位并没有被社会认可。

2.收益慢、风险高。与农作物相比,林木需要数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砍伐利用,成熟周期长,获得收益慢。尽管在此期间能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这些效益看不见、摸不着,只有经济收益才最为直接。此外,在生长过程中林木还极易遭受病、虫、鼠、火等灾害,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因而收益不稳定、风险高,因此林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处于弱势地位,缺乏竞争力,较难吸引私人投资,在重视GDP的政绩观下,也难以得到财政资金的支持。

3.复杂性。早在1995年,Austin S H就提出林业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部门,是在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调整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状态,使其多种效益不断增长。森林生态系统无论从分布、组成、结构等来看,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庞大的系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复杂的空间结构、广泛的时空异质性和尺度的复杂性。因此经营、管理好这样复杂的系统,需要从业人员全面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过程、机制和格局,才能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林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1.现代林业发展需要数量适度、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人才是实现科技支撑、引领林业未来的根本[4]。特别是湿地保护、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林权流转评估等新兴领域急需人才。在森林管护、林木育种与栽培、森林旅游、园林工程、木材加工、特色产业等方面的实用人才和技能人才供需缺口也较大。但目前林业从业人员中偏科人才比重较大,复合型人才数量太少,基层单位和中小型企业人才普遍不足[3]。

2.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林业人才。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社会形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是主战场,是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宜人的气候和绿色农产品等生态产品的主要生产者。这些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这就要求林业从业人员能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规律,根据规律制定适应性的管理措施。因此在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对林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林业行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

三、提高林学专业吸引力,发展高等林业教育的建议

在林业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调查及规划、自然保护区管理等方面需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这需要林业高等教育来为其提供。为实现林业的科学发展,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就必须适度扩大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吸引青年才俊报考林学专业,并从事林业事业。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提升林业在我国的地位和影响,提高全社会对林业的关注程度。公众对林业的正确认识是保持林科类专业招生的关键,影响到学生报考林学专业的志愿。由于缺乏宣传,普通民众只能从传统的林业活动中获得对林业的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如林业仅是挖坑栽树,没有科技含量;林业就是砍树,破坏环境;林业就是在荒无人烟的偏远地方工作,辛苦、无聊;等等。这无疑与当代青年学生的工作目标不一致。这就需要宣传部门大力宣传林业,也需要林业教育部门走出校园宣传、介绍林业。这方面国外已经开始了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在德国巴伐利亚州,规定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学期必须到森林中去与林业人员进行交流,使孩子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接受了林业基础知识的熏陶,培养了他们的林学兴趣[5]。在美国,国家大学森林资源项目协会(NAUFRP)等公共机构和部门促进林业活动在国家中的影响力,提高林业活动的知名度,高等林业教育的投入也得到增加[6]。

2.改革招生制度,实行特殊专业特殊对待。应仿照其他艰苦行业在林学专业的招生政策上予以照顾。如针对第一志愿填报林科专业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加分并一次性投档;扩大高等林业院校招生自主权,允许高等林业院校招收保送生和一定比例的定向生,直接为亟需人才的基层单位、偏远地区培养人才;设立“林业基层场站大学生”计划,推进学校与林业基层单位和国家相关科研单位建设合作实体等[5]。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林业人才培养的财政支持体系。在国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对高等林业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林学专业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的投入,缩小与其他专业的差距。给予林科专业在校生优惠的政策待遇,如设立专业助(奖)学金、延长助学贷款归还期限、在林业基层单位服务达到一定期限的予以减免助学贷款等。

4.林业高等教育部门应做好宣传、教育,培养学生学林、爱林的专业思想。林业高等教育部门不仅要通过传统专业改造,积极探索林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专业方向[7]、课程设置和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等全过程的综合改革[8,9],提高林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应在高考志愿的填报阶段加强宣传力度,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大众能全面了解林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社会需求和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学生入校后,加强职业规划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将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个人的理想追求结合起来,践行积极的成才观和择业观。

5.多方努力,解决基层技术人员的后顾之忧,逐步提高薪金待遇。林业主管部门应制定优惠、倾斜政策,鼓励、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建立和完善林业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保障机制,对林业行业进行定岗定位,尤其是要为林业行业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医疗、住房、保险、深造等各方面的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随着人类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认识更加全面,并且已经能够量化的背景下,部分地方也已经实施了绿色GDP考核机制,因此森林生态效益及成本评估和核算指标体系将有助于规范以公共财政为主的林业投入机制,要逐步形成财政和税收政策指引下的人才流动机制,改变林业工作报酬偏低的局面,使林业专业人员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同时,在大学生村官、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等方面制定有利于林学专业等涉农专业录用的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海水.林业教育视角下的林业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4,39(1):101-104,110.

[2]高晓琴,韦彪.林科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3):29-33.

[3]殷财,郑小贤.对林业及其特点与属性的若干思考[J].林业勘查设计,2001,(2):1-3.

[4]张劲松,朱宗武,管凤仙,李淑艳.我国林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下)[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56-64.

[5]钟少伟,杨逸廷,何贤勤.德国林业概况及其可借鉴的经验[J].湖南林业科技,2014,41(2):69-73.

[6]王锦,Dingying Tang,Guangyu Wang.中美林业发展与林业高等教育联动关系比较与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14,27(1):82-88.

[7]宋曰钦,曹万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设置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3,(2):15-17.

[8]宋曰钦,潘健,陈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林业卓越人才——以黄山学院林学专业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4):8-10.

突出专业特点,提高语文职业能力 篇8

关键词:专业特点 语文教学 职业能力

在中职教育中,为了加强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必须提高语文职业能力。

一、中职语文对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中职语文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市场发展的需要

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分工更为明细。很多企业或者公司对学生技能要求较低,但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爱岗敬业、交流能力、抗压能力、协作能力。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面对工作难找、专业不对口的现状,中职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

2.现行中职语文教学的需要

语文教学是其他专业学习的基础,在以前中职教学中,许多学校仅仅以“市场、就业”两个原则为目的,只是让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而把语文当做一个辅助课程,忽视语文教学对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语文的教学任务很明确,那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中职语文教学以此为参考进行高效教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二、中职语文的现状

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的冲击,中职学校面临着招生难、生源差、就业难的问题。在中职教育中,主要以技能培训为基础,这也是相比普通教育来说的一点优势。但中职教育的这种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文化素养,造成中职学生在就业上,除技能之外,对社会的认知度较差,对现在社会讲求的协作沟通能力,自身的爱岗敬业精神也不具备,使语文教学变得形式化,只注重其形式,而不考虑语文教学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下面以中职会计专业为例进行分析。

1.会计书写规范能力

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中面临大量的财务票据的填写。规范、工整的书写能力是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基础。这种最基础的职业能力,会直接影响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

2.会计基础的写作能力

会计人员同样属于文职工作,经常需要处理一些文字工作,这就对会计人员的写作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语文在会计专业中的应用,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意义。

三、提升中职语文职业能力的策略

1.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在职业教育中,教师要深入了解社会对职业发展的需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调整自身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汽修专业就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师要以这些行业的进口设备、仪器的说明书和使用手册、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先进技术的原始资料等作为突出本专业特色的语文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话题紧贴学生的生活和今后工作环境,体现实用功能。如建立人际关系、学会交流和讨论、表达意见、购物、看病、介绍景点、征求意见;职业描述、面试、填写各类表格、阅读设备操作说明、手机电脑等设备的使用,学习一般职业可能用到的基本术语等等。

因此,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岗位语文应用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2.语文字、词基础扎实有效的教学

中职学校学生的语文功底比较差,在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后,往往只注重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基础课程。毕业后工作繁重,更加失去了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机会,影响以后职业能力的发展。语文是一门意义很广的课程,既能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所欠缺的基础知识进行补充,又能作为一门深层次的学科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播。例如中职语文教师可以选择课本中有针对性的字、词,对学生进行分组,以比拼竞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同时也可通过汉字听写大赛,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将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强化。只有强化基础,才能提升学生的能力,甚至是职业能力。

3.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是中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口语是交流最重要的工具。而目前中职学生在口语交际上出现不愿开口的现状。作为老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和专业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从而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在口语学习中,如何提高学生对口语的兴趣是激发口语学习能力的关键。如在比赛中进行口语训练,在教学中,老师要抓住学生渴望得到认可、得到奖励的心理,确定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论题,进行正反双方的辩论。在辩论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从而使口语能力在辩论中得到提升,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口语的训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的兴趣更容易被激发,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表达当中,开展一个串文成词的游戏,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动脑筋想词,这样不仅锻炼了其逻辑思维能力,还锻炼了口才。

例如设立题目:暑假期间,有一部分学生到企业打工。假如你是某企业的一名员工,你觉得自己现在的工资待遇偏低,准备向企业人事经理提出工资协商。你要怎样去和人事经理协商?设计一个协商过程的对话。

根据具体情境,老师结合明确的协商方法来和不同专业班的学生一起来演一演,交流一下该说什么,用什么样的语气说,以此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流沟通能力,从而提高了职业能力。

4.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师需要重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对真实感情的表达。中职的学生有许多的实践机会。因此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写实习计划和实习总结等,对应用文的写作进行训练。

例如给学生讲解《求职信》时,在教学课堂上可以模拟一些大型企业招聘的情境,学生分别扮演企业人事干部和求职者的角色。通过假设的情境,进行训练,能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感触,有了一定的真实感,教学效果明显。对于毕业生,教师在教学生设计简历的同时,也要教学生如何在个人简历中推销自己,让每个同学设计的都很有创意。

教师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让学生认识到求职信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语文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重视。

5。提高中职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的核心要素和根本方式就是阅读。而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作用。中职学生的阅读面较小,因此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阅读时间和机会,例如开展课外读物阅读讲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发表对知识的自我见解。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应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从而增强阅读的效果。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一个网络学习交流平台,每周推荐好书,交流阅读心得。

6.学生个人素养的提高

中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高度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专业技能的高低,同时也取决于个人素养。而个人素养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中职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开展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人文教育。例如在学习冯友兰《人生的境界》一课时,在赏析和感受的同时,进行心灵的净化和情操的陶冶,从而逐渐进行自我提升,进而达到提升学生个人修养,丰富语文教学课程设置的目的。

例如结合一些重要节日、国家盛事或重要会议的召开,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纪念性文章、重要文件精神和法律、法规条文,使学生能紧跟形势,不断提高语文能力和思想觉悟。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开展课外阅读,如通过阅读一些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发展动向、先进人物事迹等材料,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热爱所学专业,为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7.重视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进入职场需要面对的问题。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利用教材中的语文知识,还可以结合实践内容,进行高效的教学。在进行语文教学实践时,可以按照不同的实践活动,进行情景的模拟,使学生融入到这个环境当中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其职业情感和职业能力。

例如教材《校友职场感悟采访》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结伴实施采访,每人至少采访一位本专业毕业的校友。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后服务的对象是幼儿的这一特性,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拍摄主题图片并制作成PPT进行汇报展示,要求图片的解说词要通俗易懂并富有趣味性。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学生提前了解职业的特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情感。

8.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

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多个方面。在中职学校的语文学习中,要注意对学生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采取多种方式。例如组织学生走进自然,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写作意境的培养,同时还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互助。例如开展技能大赛,要求学生协同合作进行技能操作,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可加强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生物技术专业特点 篇9

考研复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计算机考研复习中,处于复习基础阶段的考生要特别注意依据各科的特点准确把握复习的关键及难点,严格依据最新考纲的规定各个击破,方可为整体的复习打下良好基础,保证后期复习的顺利进行。下面的组成原理特点及复习攻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组成原理内容比较零乱,条理有点繁杂;并且计算机是一个内部运行状态难以直接观察、高度复杂的封闭式系统,信息在计算机内部各部件之间的保存、运算、传送等难以讲解;需要有适当的教学实验作为辅助性学习。组成原理在考研时主要考察内容有:计算机系统概述、数据的表示和运算、存储器层次结构、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总线、输入/输出系统。

考生在复习时,(1)需要有数字电路的知识基础。(2)首先要重点掌握单处理机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的组成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3)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比较真实的部件组成和运行控制例子对复习非常有帮助。(4)关键的带有一定全局性的.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是重要的考点,需要把握各知识点的对应与从属关系,适当少关注细节问题,读一些试题与解。(5)做题过程中多关注基本知识与概念,针对考题找准答题思路,找准习题中包含的关键知识点,绝不会有非常复杂、高难度的计算问题。(6)课程中某些技术性指标有定性了解和定量计算两种,要把握好二者的区别。(7)复习时不用过分追求知识的深度与全面性,以考研为主要目的。全部复习完后再把这些组成部件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各部件之间是通过什么联系起来的、是怎样联系的,最好在头脑中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预祝大家考研备考顺利,成功进入梦想的院校。

★ 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

★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的组成说课稿

★ 第2课 计算机的组成

★ 金字塔原理学习心得体会

★ 计算机专业项目心得体会

★ 计算机学习的心得体会

★ 员工参加“木桶原理”培训心得体会

★ 计算机维护维修之心得体会

上一篇:正负激励制度下一篇: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