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管理相关制度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流动人口管理相关制度(共11篇)

流动人口管理相关制度 篇1

出版社:中国人口管理出版社 2011年 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四卷 + 定 价:998 元 优惠价:450 元

详细目录

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

第一篇 人口管理工作基础

第一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

第二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研究

第三章 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导作用和特点

第四章 中国人口的将来

第二篇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第一章 流动人口概述

第二章 人口的流动迁移与中国的改革发展 第三章 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第四章 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组织机构

第三篇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制度

第一章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制度

第二章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生育证明制度

第三章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审批制度

第四章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查验制度

第五章 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制度

第六章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制度

第七章 人口计划生育部门与相关部门协查制度

第八章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考核制度

第九章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宣传制度

第四篇 流动人口的安全管理

第一章 户籍与暂住管理

第二章 房屋租赁管理

第三章 治安管理

第五篇 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管理体系

第一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管理措施

第二章 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 第三章 建立“三统一”的工作机制

第四章 运用科学的管理艺术

第五章 计划生育合同管理

第六篇 人口和计划生育与社会的经济政策

第一章 社会制约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有机结合第二章 与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的经济政策

第三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社会性政策

第七篇 人口和计划生育组织机构和干部队伍

第一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组织机构的建设

第二章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干部队伍建设

第三章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干部教育培训l 第四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干部工作

第八篇 人口计划工作

第一章 人口计划基本概念

第二章 分类与指标体系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章 人口计划管理内容

第五章 人口计划评估与考核

第九篇 人口统计工作

第一章 人口统计概述

第二章 人口状态统计指标

第三章 人口变动统计指标

第四章 生育率统计分析

第五章 计划生育统计指标与分析

第六章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评估指标

第七章 老年人口统计指标

第八章 人口再生产

第九章 人口调查

第十章 人口预测

第十一章 E xceI在人口统计学中的应用

第十篇 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第一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概述

第二章 宣传渠道与方法

第三章 实施与运作

第四章 宣传技巧

第五章 宣传品制作与管理

第六章 新型生育文化建设

第七章 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第八章 关爱女孩行动 第九章 队伍建设与经费保障

第十章 宣传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

第十一篇 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第一章 技术服务概述

第二章 技术服务主要内容

第三章 技术服务管理

第四章 质量保障体系

第五章 技术服务评估

第十二篇 人口和计划生育财务基建

第一章 财务基建概述

第二章 财务管理

第三章 基本建设

第四章 财务基建工作重点

第十三篇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措施

第一章 生育文化

第二章 信访工作

第三章 信息化建设

第四章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

第五章 计划生育协会工作 第六章 重大活动的组织

第七章 计划生育药具管理

第八章 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产业发展

第十四篇 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第一章 计划生育的群众工作

第二章 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工作

第三章 加强计划生育合格村建设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第四章 计划生育与社区发展

第十五篇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

第一章 行政执法概述

第二章 行政执法程序

第三章 行政违法、行政责任与行政赔偿

第四章 行政执法工作重点

第五章 执法监督

流动人口管理相关制度 篇2

一、企业概述

在进行和推进建筑施工企业流动党员的工作进程中, 增强和推进党员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各大企业和公司应当重视流动党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抓紧开展了“科学发展观活动”、“十八大学习活动”以及规范整顿干部作风等各个丰富多彩的党主题教育活动, 建设完善健康的党组织生活、制定党员干部定期的学习计划、党的民主生活会、党的民主评议党员以及流动党员动态管理等各个制度, 不断的强化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管理, 并且充分的利用各种途径网络、空中教育、中国共产党宣传网等科技化现代信息化的方式推广党员的教育和学习, 要从本质上增进党员的培训教育制度的管理, 企业公司的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应当逐步的走上规范化、严格化的轨道, 同时也推动各个建筑施工公司的经济快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二、面临的问题和原因

在建筑施工单位的一大主要特点就是流动性比较大, 这一特点造成了党员分布严重不均, 很难和党组织的大家一起共同开展组织生活会, 并且参加党组织活动。公司流动党员人数比较少, 正式员人数更少, 造成党组织机构严重不健全。党员的日常教育和学习主要由书记通过电话和网络等等其他方式直接安排, 其他活动不是很容易开展。然后在建筑施工项目部的工作重点是经营生产, 由于不能都有效的集中所有党员进行学习, 导致导员学习缺乏监督, 个别不自觉的党员平时不能坚持按时的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时事政治的学习以及工作业务学习,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党员的素质会只是逐渐老化, 创新能力很低, 工作业务能力不能够熟练, 党员的先进性和领导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嘈杂的环境中, 有些不自觉的党员会过分看重自己的经济收入情况和为只实现自己价值, 却忘记了党的宗旨和责任, 遗忘了自己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的责任和义务, 总是找各种借口不参加党组织的生活, 没有履行党员的应该遵守的义务。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是要以共产党为中心, 服务于大众, 这以一思想是党员的培训教育工作长久以来要形成的一条工作经验, 同时也是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进行时必须要坚持的一条根本原则。如今我们党员的学习和教育工作一定要围绕着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正确的发展观, 创建美好和谐社会并且努力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以这个中心来学习、来制定, 一定切实的抓好并且落实, 在工作上务求取得新的成效。其次是一定要进一步的增进党的基础网络建设, 推进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在树立新形势下的党员的学习教育的管理工作制度。要落实党组织的制度, 抓住党员学习教育工作的重大责任。这是新形势党建设的迫切需要。而且还要要把党员学习教育的重点工作列入到领导的责任制以及考评的目标当中, 并且把能否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党员学习教育工作作为衡量一个企业领导是不是具有坚实的政治立场、能否遵守我党的重要标准。抓党员学习教育工作的机制。大局到党总, 小到党的小支队, 都一定要切实的担负起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并且要主抓责任, 还要改变依靠上级抓的状况, 而且把是否能够抓好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列入到党的建设工作中的重要考评。并且通过定期的思想讨论工作、还要定期召开党员的学习教育经验交流会, 大幅度的提高对基层的领导力度, 要做到党员将发展教育管理监督四项合一, 逐渐的实现教育管理的系统化。还要着力的加强党员共产主义思想信念的教育。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主义制度, 是所有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崇高政治信念, 同时也是新时代全面实行“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们共产党员是否能够坚持共产主义的信念, 切实的关系到十八大报告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重大问题。并且同时应提倡反腐清廉, 并进行岗位监督工作。

结束语

首先要抓好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 这是提胜党员队伍的整体能力和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在新的社会形势下, 一定要做好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 这需要我们用改革的伟大精神在不断的实践中努力探求新制度, 并且总结出新的实践经验, 发现新情况, 解决新矛盾, 我们要把党员培养成“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 还要认真的学习领悟并且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重点, 充分的发挥党组织战斗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摘要:在加强以及改进企业的流动党员的教育体质, 在新形势中应当加强党的基层的组织以及建设党员队伍, 是保持党员的领导性、提升党的先进领导能力的一项重大的目标。现代建筑施工企业的流动党员在教育管理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怎样完善企业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成为基层的党建设的工作一项重要挑战。

关键词:党员,企业,动态管理,培训教育

参考文献

[1]郑绍保.新时期党的基层工作实务系列丛书:党员管理工作[W].中国党史出版社, 2011.09.01.

[2]《党员管理工作务实》.基层党务工作科学化丛书:党员管理工作务实论[W].红旗出版社, 2012.01.

[3]郭德宏.党员管理工作培训教程[W].红旗出版社, 2013.01.01.

流动人口管理相关制度 篇3

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不仅改变了我国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模式,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家对社会的管理模式。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最大的特点就是主体多元化和选择自主化,使社会人口在我国各地区的自由流动提供了可能,这便导致由传统的“国家-单

位-个人”的社会管理模式向“国家-社会中间层-个人”的社会管理模式进行转变,这一现状使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入全面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大量社会人口的自由流动。

关键词:流动人口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改革

我国社会中的流动人员主要由自由择业人员、自主就业人员以及自由流动人员等组成,其人员的个人素质成分可以涵盖我国社会的所有人群,这也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体系下的必然产物,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在新时期的高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流动人员定位的角度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并简要分析了现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反思,以便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1 现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为了满足市场经济体制需求而建立,虽然这一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人口的流动需求,但是在新时期已成为我国经济改革、体制改革的绊脚石,已无法满足新时期的社会人口流动需求。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只是为了弥补传统管理模式出现的管理真空,而管理模式的管理真空是社会经济结构改变而导致的,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完善的同时,社会人口流动正在不断面临更加自由、频繁的趋势,这也就意味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已成为国家人事档案制度改革中的主要内容。虽然当前我国推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渐进式改革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剧烈变动对国家事业产生的巨大影响,但是由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双套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的存在,导致新旧体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变得日愈加剧,而且这一问题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新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开始强调强化国家的服务功能,以“国家-社会中间层-个人”的社会管理模式在不斷建设与完善,由社会中间层作为我国社会事物的主要管理者已成为主要趋势,这意味着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即在新形势下以及新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如何定位和改革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从而建立出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人口流动需求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2 对国家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提出的几点建议

2.1 明确定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和内容 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民从单位管理开始转向社会管理,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应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功能为主,而不是对公民施行身份限制和单位控制等功能,这要求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新时期要重新定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和内容,将突出其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功能作为制度改革中的重点内容。新形势下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应该要求其只记载个人的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工作业绩以及工作表现等,不应该把组织意见强硬性的夹杂到个人的基本人事档案信息中,市场经济体制中公民已成为单独的利益主体而存在,国家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上要最大程度的予以对公民应有的尊重。

2.2 保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公开化 我国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强调档案管理工作的机密性,其要求人事档案中的组织意见和整个人事档案必须是封闭的,人事档案的当事人没有权力介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但是这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已无法满足流动人员的频繁流动趋势要求,这便要求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中要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开化作为主要改革内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公开化可以减少认为的流动障碍,在这方面的建设上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应经验,例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每个公民都有一个单独的社会保险号码,这个社会保险号码中包含公民个人的信用记录、驾驶记录以及司法记录等信息。

2.3 确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信息权 个人档案信息权是指个人在信息资料收集、处理和利用整个过程中,档案信息本人对信息资料所享有的支配权和控制权,包含了个人对相应信息的决定权、保密权、查询权、更正权、封锁权以及删除权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新时期公民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需求。权利的行使是保障公民权利最好的方法与途径,同时也是公民对抗管理机构滥用权力的有效方式与策略之一,所以通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来确立档案信息权,可以保障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内容被公正的记载,这一改革内容需要从我国民事、行政以及刑事等多方面出发,这样才能真正的保障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档案信息权的实现,最大程度满足社会人口流动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需求。

3 结束语

社会人口流动的趋势是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而加剧,这便要求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要深入到新一次改革中,重新定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作用和内容,并将其公开化建设和档案信息权建设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样才能彻底消除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满足新形势下社会人口的大规模流动趋势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炳亮,许长.从个人信息保护法看流动人员档案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6.

[2]杨柳.人事档案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J].价值工程,2010(04).

[3]李华莹.从流动人员定位看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J].兰台世界,2008(14).

作者简介: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篇4

二、掌握暂住人口的底数和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搞好外来流动人口循环簿登记工作。

三、坚持社区警务协作制。警务实行包片制管理,掌握流动人口情况,社区与之及时沟通;

四、凡是流动人口到社区务工、就业,社区干部都要了解掌握家庭情况和生育状况,并向他们宣传计划生育相关知识;

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社区警务站要搞好租赁房屋登记工作,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严格依法办事,切实保障暂住人口的合法权益。要配合社区搞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制度 篇5

根据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推进情况,为不断提高推进工作质量和整体水平,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一、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制度

1.镇流管办代表党委、政府具体负责此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工作的组织协调,对各流管站的工作进行指导。同时,组织人员培训与信息录入工作。

2.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工作联席会会议制度,由镇分管计生工作的副镇长牵头,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主要收集此次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的工作情况,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意见和要求。

3.各流管站负责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宣传动员、信息采集小组的人员组成、采集人数和每个人员的具体选择确定、信息采集的组织、信息倒查、表格审查、建立台账,以及常态化管理等事项。

4.镇各职能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工作。群工办、经发办、派出所等部门落实相关服务与管理工作。

5.落实用工单位、经营业主的协调责任,全面推进“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业主责任制,各用工单位、经营业主要确定人员,积极协助所在村(社区)流管站做好用工人员情况、员工租住情况的信息采集与报送工作,规模主要企业由社区民警协调相关人员采集信息。

6.对流动人口实行与常住人口“同宣传,同教育,同服务,同管理”四同管理机制,不断增强他们的归宿感,真正从各方面全面融入军乐生活。

7.村(社区)民警和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负责对各村(社区)流动人口的检查与质量考核,指导各村(社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制度

1.各流管站主要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单位、企业、住宅小区、商业店铺、居民小组的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包括《房屋基本信息调查表》、《流动人口基本信息调查表》和《大型用工单位基本信息调查表》。

2.按照方便群众、便于管理、发挥实效的原则,各流管站应确定足够数量的信息采集员、信息采集点,除逐户采集信息外,还应在显著位置公示流管站或信息采集的联系电话。

3.信息集中采集过程中,应主动宣传流动人口信息调查的意义,积极争取房主或流动人口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如遇到仍不配合时,应及时通知片区民警前来协调。

4.采集信息时,所填写的调查表应当真实、准确、可靠,确保信息采集质量,不得漏采和采集不完整。

5.整个信息采集工作,由镇流管办、各流管站负责指导与检查。

三、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三级巡查制度

(一)巡查工作

实行三级巡查责任制,即镇流管办巡查各流管站,各流管站巡查本辖区内的信息采集与维护情况,流动人口协管员巡查网格化管理责任区域,分别由镇流管办和各流管站制定巡查计划并组织实施。通过开展实地倒查,检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与流动人口的登记情况、用工单位的流管工作。

(二)巡查时限

镇流管办每周对各流管站工作进行一次巡查;所有巡查工作应当做好记载。

(三)巡查人员

镇流管办对各流管站工作的巡查,由镇流管办工作人员承担,各流管站对各(村)居民小组长信息采集情况、系统增减维护情况的巡查由站长、专兼职协管员或站长指定一名村(社区)干部承担;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对辖区或责任区内用工单位的巡查由承担责任区的专兼职协管员负责。

(四)巡查内容

1.镇流管办对各流管站的巡查,主要包括该村(社区)一周内流动人口的变动情况,各采集点对变动房屋、人员的信息采集情况,以及系统信息数的增减维护等内容。

2.各流管站对本辖区内的信息采集与系统增减情况的巡查,主要查信息采集小组是否认真履行信息采集工作、所采集的信息是否真实、有无遗漏或错误等内容,查是否按时对系统进行信息增减与维护等内容。

3.专兼职协管员对责任片区的巡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新增流动人口情况,及时登记上报并入户开展“三查三见面”。

b、原有出租房屋变动情况,发现变动的及时登记上门登记。

c、对片区内用工单位使用流动人口情况,及时收集人员名册。

(五)巡查要求

1.各级巡查组织要将巡查情况如实登记,并建立巡查台账,包括巡查单位名称、时间、地点、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或防范意见,巡查人员签名等内容。

2.各级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责令立即整改。

3.巡查方式,应结合实际,统筹协调,科学安排,讲求实效。要将日常检查与各级政府布置的专项检查计划紧密结合起来,将自行组织巡查和联合开展巡查结合起来,做到巡查工作的全覆盖。

四、用工单位经营业主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管制度 1.为进一步落实使用流动人口的用工单位、经营业主的协管责任,根据《成都市暂住人口治安管理规定》、《四川省暂住人口治安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的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2.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使用流动人口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应当负责对流动人口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负责协助当地政府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

3.全面推进用工单位、经营业主流动人口服务协管责任制,使用流动人口的用工单位负责人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责任人,负责落实本单位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

4.使用流动人口的单位法人及其他组织应当每年与公安派出所签订治安管理责任书,认真履行治安责任,协助搞好社会稳定工作,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

6.用工单位和经营业主负责督促使用流动人口办理暂住证,不得雇佣为依法申报暂住证的流动人口。

泔溪村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篇6

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保障外来旅游和暂住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我村居住秩序,实现共建繁荣、共保平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坚决贯彻和执行上级领导机关有关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的各项规定和制度;

二、要对各旅店、客栈入住人口登记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督促他们做好台账,发现可疑人员及时向公安部门、村委会报告。

三、加强暂住证管理。做到一人一证,最长有效期为一年,不得随意转让、冒领、伪造、骗取。每月一次对我村的流入暂住人口进行排查,全面掌握外来人员的流量和动态,对新暂住人口或暂住证过期的,要督促其到派出所申报临时暂住户口,办理暂住证。对不及时办理暂住证的,按有关规定处罚。

四、在排查中如发现暂住人口有违反国家的法律、法令和计划生育规章制度的,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五、对我村外出人口开展必要的、有效的计划生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审核工作,对已外出的应予补办。负责做好与现居住地的联系和信息沟通工作。

六、加强和改进收容遣送工作。对于无合法证件,无固定场所和无正当生活来源的流浪乞讨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按有关规定予以收容和遣送。

流动人口管理相关制度 篇7

1 现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为了满足市场经济体制需求而建立, 虽然这一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人口的流动需求, 但是在新时期已成为我国经济改革、体制改革的绊脚石, 已无法满足新时期的社会人口流动需求。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只是为了弥补传统管理模式出现的管理真空, 而管理模式的管理真空是社会经济结构改变而导致的,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完善的同时, 社会人口流动正在不断面临更加自由、频繁的趋势, 这也就意味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已成为国家人事档案制度改革中的主要内容。虽然当前我国推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渐进式改革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剧烈变动对国家事业产生的巨大影响, 但是由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双套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的存在, 导致新旧体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变得日愈加剧, 而且这一问题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新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开始强调强化国家的服务功能, 以“国家-社会中间层-个人”的社会管理模式在不断建设与完善, 由社会中间层作为我国社会事物的主要管理者已成为主要趋势, 这意味着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 即在新形势下以及新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如何定位和改革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从而建立出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人口流动需求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2 对国家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提出的几点建议

2.1 明确定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和内容

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民从单位管理开始转向社会管理, 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应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功能为主, 而不是对公民施行身份限制和单位控制等功能, 这要求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新时期要重新定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和内容, 将突出其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功能作为制度改革中的重点内容。新形势下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应该要求其只记载个人的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工作业绩以及工作表现等, 不应该把组织意见强硬性的夹杂到个人的基本人事档案信息中, 市场经济体制中公民已成为单独的利益主体而存在, 国家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上要最大程度的予以对公民应有的尊重。

2.2 保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公开化

我国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强调档案管理工作的机密性, 其要求人事档案中的组织意见和整个人事档案必须是封闭的, 人事档案的当事人没有权力介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 但是这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已无法满足流动人员的频繁流动趋势要求, 这便要求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中要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开化作为主要改革内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公开化可以减少认为的流动障碍, 在这方面的建设上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应经验, 例如, 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每个公民都有一个单独的社会保险号码, 这个社会保险号码中包含公民个人的信用记录、驾驶记录以及司法记录等信息。

2.3 确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信息权

个人档案信息权是指个人在信息资料收集、处理和利用整个过程中, 档案信息本人对信息资料所享有的支配权和控制权, 包含了个人对相应信息的决定权、保密权、查询权、更正权、封锁权以及删除权等, 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新时期公民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需求。权利的行使是保障公民权利最好的方法与途径, 同时也是公民对抗管理机构滥用权力的有效方式与策略之一, 所以通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来确立档案信息权, 可以保障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内容被公正的记载, 这一改革内容需要从我国民事、行政以及刑事等多方面出发, 这样才能真正的保障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档案信息权的实现, 最大程度满足社会人口流动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需求。

3 结束语

社会人口流动的趋势是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而加剧, 这便要求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要深入到新一次改革中, 重新定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作用和内容, 并将其公开化建设和档案信息权建设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 这样才能彻底消除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满足新形势下社会人口的大规模流动趋势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炳亮, 许长.从个人信息保护法看流动人员档案管理[J].档案学通讯, 2006.

[2]杨柳.人事档案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J].价值工程, 2010 (04) .

流动人口管理相关制度 篇8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民办高校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民办高校的出现扩展了学生选择的范围。但是随着国家教育制度的改革,民办高校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尤其是怎样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决定民办高校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个课题应引起民办高校的足够重视,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民办高校属于这些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的一个社会机构,由于民办高校由这些相关利益者共同拥有,所以民办高校必须对这些相关利益者负责。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民办高校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大多时候考虑的只是出资者和办学者的利益,无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缺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因此其他利益相关者要么对民办高校的经营管理不感兴趣,要么采取抵制的态度对待,这使得民办高校经营管理失败。所以,民办高校的出资者和管理者应该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影响,要对利益相关者进行深入认真的分析,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实现利益相关者在学校经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1民办高校中的利益相关者

1.1内部利益相关者。内部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三方,首先是学校的举办者,其次是学生,再有就是学校的教职员工。①举办者。举办者在这些利益相关者当中处于关键的位置,他们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直接决定着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②学生。学生在民办高校当中属于直接相关利益者,学生的数量以及质量决定了学校是生存还是灭亡。学生在民办高校当中属于消费者,应该拥有教育管理过程的知情权以及选择权,其人格和尊严应该得到保障,在校期间应该享有教育教学服务和安全保证。③教职员工。在民办高校当中教职员工直接参与学校的经营和管理,和学校是紧密相连的,属于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民办高校应重视教职员工素质的培养,因为这直接决定着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1.2外部利益相关者。外部利益相关者也主要包括三方。首先是政府,其次是社会公众,再有就是银行。①政府。国家鼓励和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希望民办高校能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国家同时也对民办高校起着监督的作用。民办高校要想健康有序的发展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的。尤其是民办高校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更离不开政府的资助,缺少政府的财政资助,民办高校很难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民办高校应该多和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和联系,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②社会公众。在民办教育当中社会公众属于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当下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教育阶段,民办高校只有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民办高校应满足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③银行。在民办高校当中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也属于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因为这些金融机构可以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资金,在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民办高校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这些金融机构的利益,要建立合作同盟。

2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

2.1筹资风险。在我国民办教育政策还不够完善,社会缺乏捐赠的意识。民办高校的筹资渠道比较单一,筹资比较困难。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的还不够健全,尤其是举债过度,银行贷款失控等现象严重。本来进行合理的举债能够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能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添加动力。但是向银行进行贷款加大了学校的财务负担,学校为了还债可能会出现教育资金投入不够的现象。因此民办高校应该充分准确的进行收入预期,对自身的能力进行估计,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筹资风险,如果不加以重视任其发展可能会造成办学资金缺乏,陷入财务危机最后导致学校破产。

2.2资本运营风险。民办高校的财务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风险,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最近几年全球经济发展缓慢,通货膨胀日益严重,这就导致民办高校的生源日渐减少,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学校的收入大为减少,学校缺少办学启动资金。第二,许多民办高校盲目追求办学规模,因此采用一些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扩大招生规模,这就使得学校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来进行招生和修建校舍上,对于教育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这些民办高校为了吸引学生前来就读,不惜进行价格战,允许学生拖欠学费,这就使得学校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第三,国家对于民办高校的监管力度不足,一些民办高校存在乱收费,提前收费和挪用教学费用的现象。第四,大部分的民办高校都属于家族企业,所以普遍存在着假公济私的现象,学校不能将学校资金用在学生教育上。比如,学校的投资者将亲属安排到学校的非教学岗位上,增加了学校的财政负担,导致学校办学效益降低。

3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民办高校管理策略

3.1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民办高校虽然属于私人举办的学校,但也应该坚持非营利性本质。我国的民办高校在制定财务目标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坚持公益,把握好国家的“扶持与奖励”原则,要先想到能够产生的社会效益,而不是首先想到学校办学所能够产生的结余,民办高校应该努力保证教育成本支出,提高教育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得到社会的认可。

3.2扩宽资金来源。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实际上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此学校应努力争取政府支持,获得资金补助。我国的公立学校办学所需要的经费大多来自于政府拨款,而大约80%的民办高校却没有得到政府一点的财政支持,即使有的民办高校获得了财政支持,也仅限于减免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政府不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使得民办高校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这就限制了学校的招生规模,限制了教师待遇的提高,限制了学生的助学贷款。阻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民办高校应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政府财政的直接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办学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民办高校应当重视广大师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发挥教师的监督作用。学校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校未来的发展前途,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离不开这些教师的参与,民办高校应该对教师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学费是民办高校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学生素质的高低代表了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所以教师和学生在民办高校当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学校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对学校的监督行动中来,赋予学生会和工会新的职能,使这些组织能够充分反应师生的真实意愿。

4结语

民办高校是利益相关者的一种组织,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学校的举办者、家长、政府、学生以及教职员工。民办高校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要权衡各方面的利益,不能只顾一方利益,产生矛盾。因此要重视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保证高校教育资金链的完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胡建勇,黄志兵.民办高校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董事会模式研究[J].教育探索,2009(05).

[2]高伟燚,张,聂锐.基于价值链接的高校利益相关者网络结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9(02).

[3]华灵燕.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民办高校筹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7).

[4]刘颂.民办高校治理机制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03).

[5]张辉.民办高校筹资途径的多元化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J].民办教育研究,2008(01).

作者简介:

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篇9

公安部门负责登记暂住户口,办理和查验暂住证,对于生产、经营、居住场所为出租房屋的,应查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了解掌握房屋承租人变动情况。督促出租房主与公安部门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开展经常性的出租房屋治安检查,消除治安隐患,及时查处和依法打击出租房屋中的违法犯罪活动。指导居(村)民委员会、社会治安辅助力量协助开展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治安管理工作。房屋租赁应当根据租赁当事人的要求,提供信息咨询、核实产权、纠纷调解等便民服务。

一: 下列房屋禁止出租:

(一)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

(二)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三)共有房屋未取得共有人同意的;

(四)权属有争议的;

(五)属于违法建筑的;

(六)不符合安全标准的;

(七)已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

(八)不符合公安、环保、卫生等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

(九)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二:出租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不得将房屋出租给无有效身份证明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

(二)发现出租房屋有治安隐患的,及时报告公安部门,并配合公安部门的查处工作;

(三)发现承租人及其他入住人员有违法行为或犯罪嫌疑的,及时向公安部门或相关部门报告;

(四)发现承租人及其他入住人员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及时向计划生育管理部门报告;

(五)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依法申报和缴纳税款。三: 承租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如实说明租住人数,出示本人及其他入住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并如实填写租住人员信息登记表;

(二)入住后,及时到出租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暂住户口申报手续,办理暂住证;

(三)不得擅自改变出租房屋用途;

(四)不得利用出租房屋进行赌博、吸毒贩毒、卖淫嫖娼、制黄贩黄、伪造证件、印刷非法出版物、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窝藏犯罪人员、窝藏和销售赃物等违法犯罪行为;

(五)不得利用出租房屋从事传销或变相传销、违法开办诊所、非法行医和非法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等违法活动;

(六)不得利用出租房屋违法从事职业介绍、婚姻介绍、培训以及房地产中介等活动;

(七)不得利用出租房屋非法从事生产、储藏、经营易燃、易爆、有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活动;

(八)发现出租房屋内有违法行为或犯罪嫌疑人的,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

(九)配合有关部门对出租房屋实施管理及税收征管工作。

木耳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制度 篇10

根据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推进情况,为不断提高推进工作质量和整体水平,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一、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制度

1.镇社事办代表党委、政府具体负责此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工作的组织协调,对各村(居)的工作进行指导。同时,组织人员培训与信息录入工作。

2.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工作联席会会议制度,由镇分管计生工作的副镇长牵头,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主要收集此次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的工作情况,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意见和要求。

3.各村(居)负责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宣传动员、信息采集小组的人员组成、采集人数和每个人员的具体选择确定、信息采集的组织、信息倒查、表格审查、建立台账,以及常态化管理等事项。

4.镇各职能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工作。群工办、经发办、派出所等部门落实相关服务与管理工作。

5.落实用工单位、经营业主的协调责任,全面推进“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业主责任制,各用工单位、经营业主要确定人员,积极协助所在村(居)做好用工人员情况、员工租住情况的信息采集与报送工作,规模主要企业由社区民警协调相关人员采集信息。

6.对流动人口实行与常住人口“同宣传,同教育,同服务,同管理”四同管理机制,不断增强他们的归宿感,真正从各方面全面融入木耳生活。

7.村(社区)民警和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负责对各村(居)流动人口的检查与质量考核,指导各村(居)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制度

1.各村(居)主要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单位、企业、住宅小区、商业店铺、居民小组的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包括《房屋基本信息调查表》和《流动人口基本信息调查表》。

2.按照方便群众、便于管理、发挥实效的原则,各村(居)应确定足够数量的信息采集员、信息采集点,除逐户采集信息外,还应在显著位置公示信息采集的联系电话。

3.信息集中采集过程中,应主动宣传流动人口信息调查的意义,积极争取房主或流动人口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如遇到仍不配合时,应及时通知片区民警前来协调。

4.采集信息时,所填写的调查表应当真实、准确、可靠,确保信息采集质量,不得漏采和采集不完整。

5.整个信息采集工作,由镇社事办负责指导与检查。

三、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三级巡查制度

(一)巡查工作

实行三级巡查责任制,即镇社事办巡查各村(居),各村(居)巡查本辖区内的信息采集与维护情况,流动人口协管员巡查网格化管理责任区域,分别由镇、村(居)制定巡查计划并组织实施。通过开展实地倒查,检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与流动人口的登记情况、用工单位的流管工作。

(二)巡查时限

镇社事办每月对各村(居)工作进行一次巡查;所有巡查工作应当做好记载。

(三)巡查人员

镇社事办对各村(居)工作的巡查,由镇社事办工作人员承担,各社事办对各(村)居民小组长信息采集情况、系统增减维护情况的巡查由站长、专兼职协管员或站长指定一名村(社区)干部承担;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对辖区或责任区内用工单位的巡查由承担责任区的专兼职协管员负责。

(四)巡查内容

1.镇社事办对各村(居)的巡查,主要包括该村(居)一周内流动人口的变动情况,各采集点对变动房屋、人员的 3 信息采集情况,以及系统信息数的增减维护等内容。

2.各村(居)对本辖区内的信息采集与系统增减情况的巡查,主要查信息采集小组是否认真履行信息采集工作、所采集的信息是否真实、有无遗漏或错误等内容,查是否按时对系统进行信息增减与维护等内容。

3.专兼职协管员对责任片区的巡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新增流动人口情况,及时登记上报并入户开展“三查三见面”。

b、原有出租房屋变动情况,发现变动的及时登记上门登记。

c、对片区内用工单位使用流动人口情况,及时收集人员名册。

(五)巡查要求

1.各级巡查组织要将巡查情况如实登记,并建立巡查台账,包括巡查单位名称、时间、地点、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或防范意见,巡查人员签名等内容。

2.各级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责令立即整改。3.巡查方式,应结合实际,统筹协调,科学安排,讲求实效。要将日常检查与各级政府布置的专项检查计划紧密结合起来,将自行组织巡查和联合开展巡查结合起来,做到巡 4 查工作的全覆盖。

四、用工单位经营业主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管制度 1.为进一步落实使用流动人口的用工单位、经营业主的协管责任,根据《重庆市暂住人口治安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的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2.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使用流动人口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应当负责对流动人口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负责协助当地政府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

3.全面推进用工单位、经营业主流动人口服务协管责任制,使用流动人口的用工单位负责人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责任人,负责落实本单位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

4.使用流动人口的单位法人及其他组织应当每年与公安派出所签订治安管理责任书,认真履行治安责任,协助搞好社会稳定工作,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

6.用工单位和经营业主负责督促使用流动人口办理暂住证,不得雇佣为依法申报暂住证的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管理相关制度 篇11

居住证制度有助消除地域歧视

中央党校教授王海光表示,居住证制度与以前的审批制度相比,最大的差异在于将标准社会化了,政府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并向社会公布,人们可以进行监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太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户籍改革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做减法”,即把原先附着在户籍上的教育、医疗、卫生等权益剥离下来。另一条是“做加法”,即通过实施居住证制度,赋予转移入城的非户籍人员享受公共服务的权益。如果不赋予权益,居住证和暂住证就没有区别。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居住证持有人并不是真正完全等同户籍人口,但是基本上可以保障其在异地的生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刘宏斌认为,“居住证制度是公民自由居住权利的体现,持有居住证的外地人能够与常住居民一样享受教育、医疗、就业等这些非常重要的权利。”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地域上的歧视,有助于公民的自由流动,有利于实现公民人身权利的平等。

“居住证针对的人群,一个是事实性的外地常住人口,就是在城市居住一年以上并且已经融入城市生活的外来人口;另一个是短期打工的外来人口。”在刘宏斌看来,居住证制度改革的指向性非常明显,就是要保障这两种人群的权利。同时他认为,居住证制度改革属于一个过渡性改革,“外地人口毕竟大多数都不是要变成本地人,同时外来人口又需要管理”。

可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同等权利

一直以来,让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外来人口纠结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他们无法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等基本权利。

这些权利在《意见稿》中得以明确。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平等享有劳动就业权利,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等基本公共服务。

与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暂住证相比,取而代之的居住证赋予了外来人口更多的公共服务和便利。

除此之外,《意见稿》还指出,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出入境证件、机动车登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申请授予职业资格、办理生育服务证等便利。

《意见稿》还提出,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使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居民委员会选举、人民调解员选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等权利,在居住地享受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办理婚姻登记等便利。

居住证持证者有稳定住所且缴纳社会保险达一定年限可落户

《意见稿》规定,居住证持有人符合居住证发放地人民政府规定的落户条件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居住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意见稿》明确了居住证发放地人民政府确定落户条件:

建制镇和小城市的落户条件为: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稳定住所;

城区人口50万至100万的中等城市的落户条件为:在城市有稳定就业并有稳定住所,且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但对稳定住所不得设置住房面积、金额等要求,对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3年;

城区人口1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为:在城市有稳定就业达到一定年限并有稳定住所,且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但对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5年,其中城区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可以对稳定就业的范围、年限和稳定住所的范围、条件等作出规定,也可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积分落户制度;

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应当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具有稳定就业和稳定住所、参加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合理设置积分分值。

多地废除暂住证实行居住证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多地废除暂住证,推行居住证制度,废除暂住证实行居住证制度渐成趋势。

2014年11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运行了17年的暂住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合肥市已推行居住证制度,以取代原有的暂住证管理,外来人口在就业、社会保障、就医等多方面将享受与市民“同等待遇”。

早在2011年1月,四川省成都市就正式施行了《成都市居住证管理规定》,全面推行居住证,同步取消传统的暂住证制度。

2013年,天津市也发布了《天津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决定从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试行非天津户籍常住人口居住证管理办法,取消实施多年的暂住证制度。根据相关规定,凡符合条件的居住证持有人,通过积分方式可以申办天津市常住户口。此举为实现外来人口在津落户提供了可能。

北京市推行居住证制度从2010年起被首次提出。据公开报道,2010年5月,北京市公安机关为了居住证制度的推出,进行了全市实有人口的全覆盖调查,为推行居住证制度奠定了基础。随后四年,居住证制度一直在推进,并在北京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重要报告中常被提起。2012年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5年工作重点,其中提到积极推行居住证制度,深化“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的管理模式。2013年北京市确定了26项重点改革任务,其中人口调控指标纳入了政府绩效管理。2014年1月,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北京市2014年将“推行居住证制度”。在2014年北京市“两会”政务咨询会上,北京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居住证今后将负载一些服务功能,包括现在暂住证就能享受的70岁以上老人免费坐公交、免费逛公园等。不过,居住证到底将负载哪些社会服务功能还没确定,但功能肯定比现在的暂住证多。

nlc202309021659

延伸阅读

什么是居住证制度

居住证是中国一些城市借鉴发达国家“绿卡”制度进行的积极尝试,目前北京、上海、深圳、青岛、西安等城市为引进人才,都相继出台了工作居住证制度。持有居住证者,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可享受当地居民的待遇。

居住证制度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目前已在上海、深圳等城市实行。2010年5月27日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

如何办理居住证

《意见稿》指出,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稳定就业、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申领居住证。

这一条件与已在实行的《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大体相同。上海规定,申请办理《居住证》的,应当符合在本市合法稳定居住;在本市合法稳定就业,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或者因投靠具有本市户籍亲属、就读、进修等需要在本市居住6个月以上这些条件。

《意见稿》明确,居住证登记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公民身份证号码、近期相片、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居住地住址、签发机关、签发日期、有效期,以及涉及持证人在居住地就业居住、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申请登记常住户口的其他信息。

中央党校教授、户籍改革专家王海光认为,在大城市办理居住证的门槛相对较高。他认为,从未来的发展方向来讲,应该把居住证的门槛放低,让外来人口很容易就可以到城市居住。“这样一来,人口在城市间的流动就很容易,有利于缩小城市之间的福利差距。”

居住证是持证人在居住地就业居住、作为常住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申请登记常住户口的证明。

申领居住证,应当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派出所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合法有效身份证件,近期相片,以及居住地住址、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

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申领居住证。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办理的,应当提供委托人、代办人的合法有效身份证件。

如何约束违规办证行为

《意见稿》规定,有“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住证的,出租、出借、转让居住证的或非法扣押他人居住证的”等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冒用他人居住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住证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骗领的居住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依照本办法负责居住证持有人权益保障和服务管理工作的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违反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的;利用制作、发放居住证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将在工作中获得的居住证持有人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的”等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刊记者 绿洲 整理)

上一篇:希腊神话和西方文明下一篇:如何搞好初中物理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