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未来世界的作文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描写未来世界的作文(精选12篇)

描写未来世界的作文 篇1

公路两旁的房子全是用一种特殊的植物造成的,每一层都像第一层。这个时代的云朵汽车可以从云朵电梯直达自己的门口。我看见公路边上有一个姐姐,我跑过去说:“姐姐,这是什么地方啊?”姐姐说:“小妹妹,这是2123年你可能还不了解,走,去姐姐家玩儿玩儿。”

到了她家,姐姐说:“来吧,先去我的衣橱看看。”我说:“好的.,谢谢姐姐。”到了衣橱之后,姐姐给我一一介绍,这是防电服、变色服、变尺寸服,可食服、发光服,灭菌服、季节服……姐姐说:“这件可食服你吃吃。”我尝了一下,哇!比果冻还好吃,我三口两口就全吃掉了。姐姐说:“去楼上看看。”我正准备上楼,突然面前出现了一种椅子,我们坐了上去,到楼上姐姐说:“吃两个水果吧。”不了,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家了。

当我睁开眼睛,发现周围一切都还是原样。原来这是一场梦,不过我相信,只要我好好学习,我的梦一定会成真。

描写未来世界的作文 篇2

一、描写人物恰切传神

柳永《雨铃霖》中的“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咽”, 词人选取了分手在即的一个细节, 以特写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眼前。男女主人公紧紧握住对方的手, 互相注视, 泪眼汪汪, 他们一句话也没说, 已经到了哽咽不能语的地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静态的画面一下子具有了生动的活力, 在这种相对无言的静默中, 离别的惆怅却似阴霾一样, 从一对有情人的心间弥漫开去, 遮蔽了整个世界, 此一去, 天涯相隔, 前路迷茫, 愁云惨淡, 怎一个相思了得啊!

二、表达感情画龙点睛

最典型的莫过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 一切尽在不言中。千里迢迢飞送荔枝, 完全为了博得美人的欢心, 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 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 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正是“妃子笑”这一细节,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力地讽刺了唐明皇的昏庸。

三、细节中透射出难以言传的心理

唐代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叙述了诗人被贬岭南逃回故乡, 担心家人受到连累, 生怕打听到坏消息时的不安心理, 但又不便明说这层意思, 只好婉转曲折地说:“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古诗词中这样的佳作比比皆是:“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 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中的“嗅青梅”;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一个饶有趣味的细节———“打起黄莺儿”;刘禹锡的《乌衣巷》“燕子”的细节, 杜甫《北征》诗中, 描写“小儿女”身上的补丁“天吴及紫凤, 颠倒在短褐”……无不传达出生活的气息、细腻的感情, 可见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 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 窥一斑而见“全豹”, 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 也能获得这种“见微而知著”的效果。

描写未来世界的作文 篇3

梅尧臣在《读邵不疑学士诗卷》中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王安石也推崇“平淡”的风格和境界,而且认为那是一种不易达到的高度:“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集》)《平凡的世界》语言平淡而内蕴丰富,尤其是许多情境描写,读之催人落泪。

《人间词话》云:“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境”不仅关乎生活情景,更关乎心灵世界。身临其境之后才能心历其境。揭示人物的情感 把内心的“情”,自然地渗透到“境”之中,这就是“情积于内而发之于境”。在写作中,真正做到了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才会情境合一、水乳交融,《平凡的世界》情境描写非常精彩,笔者在感动之余也作了一些探寻,现试列举其特色一二与大家共同研讨。

一.调动多种感官,再现生活情境

在浦宁的《安东诺夫卡苹果》中有这样的情境描写:

我穿过打麦场,尽情地闻着新麦的麦秸和麦糠的香气,沿着果园的围墙,高高兴兴地走回家去吃晚饭,在寒气袭人的晚霞下,村里的人语声和大门的吱扭声听起来分外清晰。天色越来越暗。这时又增添了另一种气味:果园里生起了篝火,樱桃枝冒出的烟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浦宁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描绘了丰收喜庆而朴素宁静的果园景象。也正因为调动了多种感官,读者才会沉浸在景物的光色声影中,如身临其境,不知不觉沉醉于愉悦、富足、安宁的氛围中。

《平凡的世界》中润叶让少平捎话给少安,叫少安最近来一次。少平吃了润叶张罗的饭后临别时的情境:

她亲切地看了他一眼。

天开始模模糊糊地黑起来了。城市的四面八方,灯光已经闪闪烁烁。风温和地抚摸着人的脸颊,隐隐地可以嗅到一种泥土和青草芽的新鲜味道。多么好啊,春夜!

这里有视觉的感知:天虽黑了,可灯光已闪闪烁烁;有触觉的感受:风温和地抚摸;有嗅觉的感受:泥土和青草芽的新鲜味道。在这样的情境描写中我们分明感受到润叶对少安那温暖而美好的爱恋,和希望少安知道自己心思的期盼。

他直起身子来,眼睛不由得朝三只空荡荡的菜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见乙菜盆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汤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濛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唉,我们姑且就认为这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吧!

听觉方面: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为什么慌张地像偷一样,为什么刮盆底的撕拉声像爆炸声一样恐怖,因为生活极度贫苦而伴生的极度自尊,怕别人知道自己因饥饿而去喝同学剩的残汤,内心是多么恐惧、窘迫、羞赧。视觉方面: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黄瘦,再次让我们看到少平生活的困苦;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让我们看到自尊好强的少平忍受贫穷饥饿的内心是多么痛苦和屈辱。

二.捕捉细节,体验深刻而独特的情境

“境”是人物生活的“土壤”,是人物活动的背景,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依据。苏洵说过:“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确实,成功的环境描写,不但可以渲染气氛,而且还能让人感受到整个时代、整个环境的生活气息,感受到作者心灵深处的思想与情感。在环境设置成功后,若能抓住人物特有的细节,就更能体现典型环境中那个独特而深刻的我。

《平凡的世界》少安到县城和润叶见面时的情境描写:

初春解冻的原西河变得宽阔起来,浩浩荡荡的水流一片浑黄。在河对面见不到阳光的悬崖底下,还残留着一些蒙着灰尘的肮脏的冰溜子。但在那悬崖上面的小山湾里,桃花已经开得红艳艳的了。河岸边,鹅黄嫩绿的青草芽子从一片片去年的枯草中冒了出来,带给人一种盎然的生机。道路旁绿雾蒙蒙的柳行间,不时闪过燕子剪刀似的身姿。不知从什么地方的山野里,传来一阵女孩子的信天游歌声,飘飘荡荡,忽隐忽现——正月里冻冰呀立春消,二月里鱼儿水儿水上漂,水呀上漂来想起我的哥!

“……我二妈家给我啾了个人家。”他心里顿时涌上一股说不出的味道。他把自己出汗的手轻轻地放在有补钉的腿膝盖上,两只手甚至下意识地带着一种怜悯抚摸着自己的腿膝盖。

这段文字描写了绚烂明媚、生机盎然的春天,在这春景中他们的心情无限美妙。润叶的内心充满了对爱的向往。当少安听润叶说二妈家给她瞅了个人家后,“出汗的手轻轻地放”“两只手甚至下意识地带着一种怜悯抚摸着自己的腿膝盖。”出汗是因为紧张,他以为心爱的润叶要结婚了,内心是多么不安、局促、紧张,出汗的手轻轻地放在有补丁的退膝盖上。有补丁的,似乎再一次地提醒少安家里穷得已经像个破筛子,一个满身臭汗的泥腿把子,怎么可能和一个公家的女教师一块生活呢?他不能和这个爱他的也是他爱的人一块生活,他没有勇气去爱她,也不愿心爱的人跟着他受穷受苦,想到润叶要成为别人的女人,内心是酸楚是委屈,内心痛苦得甚至想自己去安慰自己“内心带着一种怜悯抚摸着自己的腿膝盖”这些细节再现了因贫穷而没勇气去爱的真实而独特的少安形象。

三.在情和境、境和境的对比中拓展情境

原西河对岸的山湾里,桃花又一次红艳艳地盛开了。河两岸的缓坡上,刚出地皮的青草芽子和枯草夹杂在一起,黄黄绿绿,显出了一派盎然的生机。柳丝如同少女的秀发,在春风中摇曳。燕子还不见踪影,它们此时大概还在北返的路上,过一两天就能飞回来。原西河早已解除了坚冰的禁锢,欢腾地唱着歌流向远方……

可是,田润叶坐在原西河 边的草坡上,心里依然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和去年这个时候相比,她瘦得都变了模样。尽管还是原来的衣服,现在却显得异常地宽大起来;原来鹅蛋形的脸庞凹陷下去,脸蛋上那两片可爱的绯红颜色也褪了。眼睛失去往日的光彩,象暗淡下去的火焰。蓬松的剪发头又梳成了两条小辫,无精打采地耷拉在肩头。现在,她手里捏着一朵刚搞下的马兰花,眼睛失神地望着哗哗东流的原西河水。

在这段描写中境与情形成了对比。还是生机盎然的春天,可心爱的少安哥已经结婚,润叶的内心依然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在情与境的对比中我们看到不幸的润叶,看到她如陷深渊般的绝望。

她想起去年的现在,是她和少安两个人坐在这地方。她当时心儿是怎样嘣嘣地欢跳啊!可是一年以后的今天,她一个人坐在这里,胸膛里象装着一块冻冰。抬头望,桃花依然红,柳丝照旧绿;低头看,青草又发芽,水流还向东。可是,景似去年景,心如冰火再不同!

于是,她就一个人悄然地离开学校,来到了这个地方……现在,她手里拿着那朵鲜艳的马兰花,已经在这里坐好长时间了。手里这朵花正是从去年那丛马兰草中摘下来的。那时候,她手里也拿着这样一朵花,正害羞地望着坐在旁边抽烟的少安哥。她现在忍不住又扭过脸,看了一眼去年少安坐过的地方——那里现在只有空荡荡一片枯草!

这段描写去年少安没结婚时和润叶坐在河岸边的情境与今年润叶一个人坐在河岸边的情境,“桃花依然红,柳丝照旧绿”可物是人非,润叶的内心如枯草一般枯寂、绝望。

四.梦幻式描写,让情境锦上添花

在文章中,我们还可以采用“以虚衬实”的写法,就是用虚幻的景物来衬出现实社会,折射出人物内心的感受或期待,拓展了情境,丰富了意蕴。

当孙少平得知田晓霞因在洪水中救小孩而牺牲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城市在熟睡,他醒着,眼前不断闪现的永远是那张霞光般灿烂的笑脸。

城市在睡梦中醒了,他进入了睡梦,睡梦中闪现的仍然是那张灿烂的笑脸……笑脸……倏忽间成为一面灿烂的镜面。镜面中映出了他的笑脸,映出了她的笑脸,两张笑脸紧贴在一起,亲吻……

他在小土梁上呆住了。泪水静静地在脸颊上滑落下来。

小山湾绿草如茵。草丛间点缀着碎金似的小黄花。雪白的蝴蝶在花间草丛安详地翩翩飞舞。那棵杜梨树依然绿荫如伞;没有成熟的青果在树叶间闪着翡翠般的光泽。山后,松涛发出一阵阵深沉的吼喊……他听见远方海在呼啸。在那巨大的呼啸声中,他听见了一串银铃似的笑声。笑声在远去,在消失……朦胧的泪眼中,只有金色的阳光照耀着这个永恒的、静悄悄的小山湾。

少平内心对晓霞怀着真挚而热烈的爱恋,可他们的爱情似乎刚开始就结束了。这样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无论是睡着还是醒着,挥之不去的总是那张笑脸。幻象、无尽的呼唤与思恋,可爱人在远去,在消失,绵绵的思恋,无尽的痛苦!这种梦幻式情境描写使少平失去晓霞的痛苦及对她的思恋更加深重。

读《平凡的世界》无数次感动得落泪,尤其是那些精彩的情境描写,温暖而至情至性!它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它对于那些在底层默默努力默默奋斗的人来说,无疑是茫茫大海上的灯塔,激励了和正在激励着平凡世界里的人们于逆境中自强不息,在苦难中搏击人生!

描写未来世界的作文200字 篇4

Hi,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丽,让我们去未来世界看一看吧。

在未来世界里,一位阿姨对我说:“这里是未来世界,这里的每一个事物都是创新的科技,我带你们去看看未来世界的高科技吧。”“好的。”我说,那位阿姨把我带到了卖衣服的地方,说:“我们的衣服也创新了,你看这件衣服是防电服,假如你碰到了电,这件衣服也会保护你。那一件是光明服,如果在漆黑的夜晚中,你看不见前面的路,你可以按一下光明服的按钮,亮光就从光明服中射出来了,让其他人也看见了前面的路。还有那一件衣服叫飞行服,只要按下飞行服的按钮,后面就可以变出一双翅膀在天空中飞行……”

未来世界有去吗?下一次我们再来玩吧。

描写未来世界的作文200字 篇5

我乘着太阳能多功能飞艇来到了海面上。到了海面,多功能飞艇就变成了潜水艇,潜水艇行驶的速度特别快,1分钟就从海面上潜到了几千米深的海底。海底的楼房是蜂巢形的。建造这些形状的楼房,既节省时间又节省材料;而且房子都是防水型的,一滴水也进不到房子里。从水管流出来的水都是能直接饮用的纯净水。我去参观海底养殖场。那里的海带长得又宽又长,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参观完海底养生殖场。我又去逛商店。那里的衣服都是防水的,还有虎皮的。你肯定很吃惊,老虎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吗?怎么能剥他的皮做衣服呢?我告诉你,那不是真的老虎皮。而是把老虎基因移植到羊身上,而杨就长出了和老虎一样的皮了。

描写未来世界的作文300字 篇6

我走到马路上看汽车,“咦?这里的车怎么没有排气管呢?”我问那位大叔。“因为我们现在用的是太阳能发电的,所以我们现在的汽车就不用排气管了。”大叔顿了一下又说:“来上车吧,我带你去参观参观。”“好。”我点点头说。

我在车上,发现路上的人都在天上飞,而且衣服都根据自己的心情发生变化。“现在是夏天,这些人却穿着大衣,难道不热吗?”我见了便问大叔。“不热,那是全能服,可以自动调节温度和清洗,还可以根据心情变化颜色。”

大叔带我来到他的家,他对我说:“现在我们的住宅可以防盗、防火和防灾,如果有地震它可以脱离地面来到天空,如果有龙卷风可以钻入地面,如果有人想偷你东西,他一进你家就会被智能手臂赶出家门。”

大叔请我留下来吃饭,他给我拿来一粒丸子对我说:“这是浓缩丸,你只要吃一粒就会饱了,因为这粒丸里面含有很多营养。”

描写未来世界的作文 篇7

作文是语文综合素养的熔炉,但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困扰教师的主要问题。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曾经说过,有相当一批老师是没有作文教学的。那些有作文教学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大多只做——出题目、打分数、写评语,这个过程中没有教学,只有要求和结果。作文教学的普遍问题是没有真正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写作过程中需要字、词、句、段、篇、逻辑等“硬件”,还要调动社会阅历、生活感受、写作情感等“软件”。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目前在整个初中作文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很多困惑。很多同学一提作文就头痛,缺少作文素材、词语积累不够,不知道怎样描述、表达,也就是说,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写作技巧和手段“我叙我事”、“我写我心”。于是,作文课上有的同学记流水账、东拼西凑、假编乱造,使得作文内容假大空,毫无情感。如此,不仅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反而浪费学习的时间,加重学生的负担。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提醒广大考生,记叙文必须强调三个基本要求:1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2有一两个比较清晰的人物形象;3以记叙、描写为主,特别要重视细节描写,抒情和议论应当压缩到最小的篇幅中,甚至不发议论。其中第三条是作为作文的“亮点”出现的,有了它,往往能提升作文档次。那么如何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营造“亮点”呢? 学生练习好描写,巧写细节,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二、细节描写的要义和特征

细节描写指的是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某些细微的举止动作,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生动、细腻的描写。它可以是人物行动方面的, 也可以是神情方面的、心理方面的,还可以是环境方面的,但更多情况下,其是一种综合性描写。巴尔扎克说:“唯有细节才组成作品的价值。”好的细节,能使文章生动形象,写人则如见其人,写事则生动传神,写景则如临其境,给人真切的感受。

记叙文细节描写有以下特征:

(一)主体性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学生是这项活动的真正主体,记叙文中细节的描写必须通过学生的脑子想、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和手操作才能完成,必须用自己的身体经历,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离开了学生的主体参与, 细节的描写只是一句空话。

(二)差异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智能、经历、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等各不相同,因此,细节描写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并且最终成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层次性。

(三)开放性

既然细节描写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那么在教学中就应该正确对待这种多样性,训练时应允许和鼓励不同的方式存在,应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有利于细节描写的具有开放性的学习气氛。

(四)实践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细节描写训练中,学生不能单纯依靠老师的单向灌输,更不是老师的一厢情愿,而是更多的由学生自主构建,自主体验。只有与学生的亲身实践相结合才是真正意义的提高, 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学生才能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

三、记叙文细节描写的具体教学策略

李准曾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 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初中阶段的学生习作内容离不开事的叙述,而事离不开人,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如果把一篇作文比做一棵树,那么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就好比树上的枝叶,树没有枝叶就不像一棵活树,作文没有细节就显得平淡,不生动,不真实,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赵树理说:“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 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人看到以后印象更深刻。”细节的作用就在于加强真实感和形象感。我认为在记叙文细节描写训练中要以生活的细节观察入手,多赏析经典细节描写,同时学习细节描写练笔,由点及面,由段及篇,循序渐进。

(一)观察生活细节,种种发现遍地生花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艺术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我认为真正的好作文都是来自原味的好生活,生活中有的是作文事件。“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水之源,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帮助学生积累素材。细致观察、用心感悟生活,是写好细节的前提。

1.出 亮招——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景 。

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感。”生活中从不缺乏写作的材料,但同学总抱怨生活太单调,我是不同意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景,让学生懂得,那些生活中的看似平常的人事物景都存在美,都是精妙的写作素材。

【例如】《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我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里的情况:有哪些人? 各有什么经历、嗜好、习惯? 家人之间、亲戚之间、邻里之间关系好吗? 从你记事以来,有哪些事最能表达家人对你的爱? 你觉得家里有什么“秘密”没有? 你最爱家里什么人? 有什么心愿?

学生作文片段——母亲轻声叮嘱我:“就要中考了, 你也挺辛苦的。去玩就玩高兴些,放松些吧,别总担心考试,玩过了就认真学习,妈妈相信你会是最美的朝阳。”我点点头看着母亲,好久没有这样近距离看母亲了。母亲的头发不再有光泽,而是冒出了些许白发,脸上的红润也已褪去,眼角也出现了皱纹蔓延的痕迹。只是那声音依然动听,那眼神依然慈爱,那叮嘱依然深情。

2.出 绝招——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事物的特征 。

要写好文章,就要善于发现事物的特别之处,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写人记事的时候,要指导学生观察人或事物的差异处,发现人或事物的特别之处,细致描绘出来,就是独特之处。

【例如】我在七年级第一学期组织过这样一个活动 ,要求学生选择一位新同学作为描写对象,从人物的外貌、衣着、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着手,抓住人物特征说说那位新同学,不能出现人物的真实姓名。然后把每位同学的文章展示出来,要求全班一起猜猜描写对象的姓名。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写作时着眼于事物的特征,发现描写对象的特别之处,不能千人一面。

一位学生描写一个特别爱好体育的女生片段: 如风一般的女子便是形容此时正冲向操场的她。看到那一米六的个头,跑起来像屁股着火一般,快到沙坑时突然飞身跃起,轻盈的身子如同一条美丽的抛物线,完美落地,还不忘回过头来伸出剪刀手,大声喊着:“耶! ”

3.出妙招——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去观察 。

观察不仅仅指用眼睛“观”。生活中不仅有有形的人、事、物,还有无形的声音、味道、色彩,等等,有时仅凭双眼是难以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的。朱自清先生正是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才将春描绘得那么美丽。只有观察时五官齐用,观察的生活才是立体的、完整的,写出来的文章才形象、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在写作指导中不断引导学生训练感官,灵敏、准确地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是指导学生摆脱混沌的写作状态,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如】《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寻找一种植物观察它的特征》的案例。

(1)五官并用观察法:调动各种感官去观察。

(2)作用 :运用“五官并用”观察法 ,往往能更全面地了解景物。

(3)要求:请同学们用“五官并用 ”的观察方法 , 完成你所观察的植物报告,记下你所选植物的颜色、形状、声音、气味、质地、味道,等等。

(4)根据你的报告,写一个片段介绍这种植物。

学生作文片段——窗前那树上浓碧的枝叶总嬉笑地越过保险窗铁栏间的缝隙,伸长胳膊逗着玻璃窗户。关窗时候,紧贴着透明玻璃片,赌着劲儿想窥探房间里面的世界。人瞅着,就有一股绿色扑面而来的生机盎然。深绿浅绿浓绿碧绿橄榄绿,仿佛试探似的微微蜷着,映着光线镶着一圈金边,缀成一片。这时候普普通通的桌面上就会有阳光慷慨施舍细细碎碎撒的一把碎金。我轻轻地用手触碰它的枝干,斑斑点点,有点些微的凹凸曲致, 然而绿叶却滑得腻你的手。在阳光的映照下,整棵树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清香,在空气里酝酿着,渐渐弥漫了整间屋子。忍不住心软将窗户打开了罢,树枝变大了胆子放肆了,精致的叶片连带着嫩嫩的枝干,探入房里。颇有些冒失毛孩儿无赖的小脾气,亦是舍不得再关上窗了,怕伤了那能掐出水来的小臂。

(二)赏析经典细节,浓厚兴趣跃 然欲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由此可见,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水平的提高与阅读是分不开的。教材中的课文有很多都是经典之作,具有典型性,是学生体验生活、积累语言不可缺少的好材料,更是向学生提供写作技巧的好范本,能开拓学生想象力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赏析经典细节描写,引导学生用他山之石攻玉。

1.品味经典细节,体悟魅力 。

教学中,我们要与作者的节奏合拍,跟随作者的视线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品味课文经典细节,让学生得到美的感受和熏陶,进而让学生感受到细节描写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 ,重点安排了学生分析“父亲买橘”片段:“蹒跚”,说明父亲身体肥胖 ,走路摇摆。两手的动作用“攀着”,两脚的动作是“向上缩”,上身的动作是“微倾”,爬上月台,多不容易。通过典型性的动作描写,表现出的父亲形象确实栩栩如生。如果写成“父亲很困难地爬下月台,买了橘子又很费劲地爬上月台,走回来”,我们就不可能体会到他流眼泪的心情。

学生作文片段:每当在卫生间时,妈妈照着镜子,一边梳着头发,一边会像小孩似的抱怨:“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白头发呢? ”于是踮起脚尖,把头贴近镜子,瞪大眼睛,伸手一根一根地拔掉,拔着拔着,似乎觉得越拔越多,竟懊恼地把头发揉做一团, 似乎这样就可以让黑发把那讨厌的白发遮住。

此生通过“照”、“疏”、“抱怨”、“踮起”、“贴近”、“瞪大”、“拔”、“揉”一系列典型性的动作描写 ,把妈妈讨厌白发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精读经典细节,模仿学习。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儿童模仿前人, 获得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学生模仿性、创造性极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为学生提供练笔的平台, 是锻炼学生理解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学生展开智慧翅膀、拓宽创新空间的舞台。学生作文是在“由仿到创”的过程中提高的,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我的做法是学习课文中经典细节必定让学生仿写文中的句子或片段,这样既积累了知识,又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训练。

【例如】教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要求学生学习莫泊桑对人物的描写方法,运用肖像、语言或动作描写,介绍一个或几个你的同学或老师。

学生作文片段——我们的班主任吴老师,她的穿着打扮,就如她对教学一样——一丝不苟,头上的马尾辫,随着轻盈的脚步,一颤一颤地,张扬着青春的活力,脸上随时浮现出微笑,总让人想到那和煦的春光,使人心情愉快。

我们的英语老师,她长得微胖,皮肤有点黑,脸上很少有笑容,总是一副严肃的神情。只要她一走进教师,全教室立刻鸦雀无声,她总能制造出一种安静的气氛,静谧得让人敬畏。她一说话就像连珠炮一样,让人胆战心惊。

我们的语文老师,生就一张娃娃脸,微微一笑,就会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她戴副眼镜,更透出文人气派。她的课堂总是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带领我们徜徉于文学的海洋。

(三)明晰细节技巧,片片思绪促成 提高

细节描写赋予人物以生命,赋予情感以活力,赋予中心以光华。杂乱无章的细节描写是不可取的。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文章,形容词一大堆,细节画面一连串,但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一旦学会写出细节中的细节,笔下的文字,就会一下子变得透彻清晰生动,有了深度和新意。

1.真实点——符合生活的逻辑 。

细节来自生活,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地表现生活。这个“真实”,应该是生活中会存在的情景。失真的细节描写只会令自己的作文褪色。

【例如】有个同学写“深夜我发烧了 ,母亲不顾外面的狂风大雨,背着我向医院冲去”,作者的本意是表现母爱的深挚,但由于这个细节失真,按照现实的生活条件,母亲不可能背着高烧的孩子直接冲向雨中,可以开车,也可以坐车,结果让母爱大打折扣,被人怀疑真实性。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定要认真观察生活。尊重客观生活的实际,绝不能凭空想象。这是恰当运用细节描写的基础。

2.独特点——着眼人物的个性。

细节描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服务的,因此要挑选那些最能表现主题和人物的细节, 特别要描写能展现人物所独有个性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

【例如】《故乡》一文 ,写迅哥儿在回到离别十多年的家乡时,与儿时最好的伙伴闰土相见时,作者没有写他俩一见面就热情拥抱,或没完没了地叙离别后的相思、各自的生活,而是写道: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这里对闰土动作、神态和语言的细节描写,非常形象地表现了中年闰土在生活重压下自卑、麻木的形象,引发了读者的无限同情和感慨。

学生作文片段——外婆露出早已没了牙齿的牙床, 笑呵呵地看着我,脸上虽然显得疲惫,但她全然没有抱怨。想不到,又苦又累的外婆竟然笑得如此灿烂。也许,对外婆来说,能为孩子分担生活的重压,那是她最大的享受。即使再苦再累,她也是快乐的。”

这些动作、神态描写,把外婆的高兴快乐描写得活灵活现,也写出了外婆对孩子独特的爱。

3.仔细点——留下传神的片断 。

既然细节描写于人物、于情节、于主题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写作上就不该轻描淡写,而应该工笔细描,传其神韵。这样才能让细节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

学生作文片段——风习过耳际, 把我从回忆中唤醒。眼前,祖母倚在藤椅上,已经睡熟了。那安详的神态却掩映不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前额上细细密密的皱纹,深深浅浅地纵横沟壑着;一头短发被打理得井然有序,却抹不掉夹杂其中的丝丝银发;曾经红润泛着淡淡光泽的皮肤,也在岁月的打磨中松弛下垂。一阵秋风起,祖母身上遮盖的衣物轻轻滑落到地上,瘦弱的身体不禁微微颤抖,我的心也随之一颤,猛然间我发现祖母老了。

(四)练笔细节描写,点点智慧绽放异彩

细节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求我们在展现具体环境中的人物语言、动作等细微之处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个性。好的细节描写,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1.细化动作,增加内涵 。

老舍说:“描写人物最难的地方是使人物立起来, 我们须随时用动作表现出来……人物的感诉力才能深厚广大。”人物的动作可以说是反映人物精神、性格的一面镜子。只有成功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才能使人物的精神世界得以充分展示,使笔下的形象活灵活现。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进行动作描写时要注意细化动作,写出行动的过程;要抓住特点,写出行动的情态;要抓住细节,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要抓住下意识的动作,揭示内心活动;要描摹人物肖像的动态,把握人物性格。

【例如】下面是一生《学游泳》的动作描写:

今年夏天,爸爸带我到南湖去学游泳。爸爸带着我骑着自行车去南湖。路上瞧见建筑工人在造房子,听到树上的蝉儿在不停地鸣叫。到了南湖,从自行车上面跳下来,放好自行车,脱下衣服,走到水里,就开始游泳。吃力了,休息一会儿,再游。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就回家了。游泳真开心。

“带着”、“骑着”、“瞧见”、“听到”、“放好”、“脱下 ”、“走到”等动词很多, 但读来枯燥无味, 好像工厂流水线在做机械运动。动作描写,并不是动作堆砌,而是要选择那些关键性的动作写,就是要选择最生动、最精彩的动作,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动作。

下面是经过指导后修改的动作描写:

终于下水了,可不像岸上,两腿发软,身体好像飘来飘去。我急忙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口里直喊着“我要回家”。爸爸说:“别害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的。”过了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了几下,好像后半身浮了起来。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这时,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删除了和学游泳无关的动作描写, 着力描写学游泳的动作,体现学游泳时的感受。“两脚发软”、“紧紧地抱住”、“两腿夹住”、“口里直喊”, 真实地表现出小朋友刚学游泳时害怕心理;“壮着胆”、“稍微向后伸了一下”,体现了小朋友的小心谨慎。

2.巧用修辞,画其神韵 。

成功的细节描写是客观事物(景物)与作者主观感情的有机结合,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形象的画面与生动的语言结合,可以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为有形,使读者透过生动细腻的文字表白,看到更精神的画面,真正触及内心的动情点。学生借助各种修辞就能将身边不经意的人和事写活,感觉到平淡的生活其实是那样富有情趣、生意盎然,同时文章更能散发出熠熠光彩。

学生作文中的精彩句子——祖母乐呵呵的,脸上那细细的皱纹,映衬着灿烂的笑容,就如一朵在深秋粲然绽放的雏菊。

合上书本,心满意足地伸个懒腰,回想着刚才的经历,心中就像一个可乐瓶似的,冒出许多小气泡在心中荡漾。

吊兰就像一位疯狂地舞者,在风雨中尽情地跳着、舞者、旋转着。

我细细地打量着它,仿佛感受到了它那颗顽强不屈的心,它用坚强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价值。

记得清晰的就是菜市口一成不变的拥挤,令人厌恶、直窜云霄的尖利叫卖声。

3.穿插环境,点缀美文 。

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文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人物的思想行动,是成就一篇美文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教师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穿插环境描写,营造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例如】学生在《寂寞里的幸福》一文中 ,开头写道 :“初秋 ,已经不经意间亲吻人间。在一个黑夜,角落里,一棵树上,奶黄色的花瓣挣脱了花萼的包裹,贪婪地呼吸着潮湿的空气。当初日放射出白色的耀眼的亮光,拥抱这一树的花朵,那,是一种让人不敢相信的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让岁月都不忍心氤氲它的容颜。”

结尾写道:“一路上,心一直静不下来。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芬芳,我不经意的抬头,原来,是一棵开满了奶黄色小花的树……”

这篇文章要表现的主题是奶奶在晚年里积极向上的生活及社区为老人带来幸福生活, 这样的环境描写用在开头和结尾,就自然而然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一生在《记忆中那一抹亮色》一文中,写他萨克斯考级失利了,穿插了这样一段环境描写:“雨停了,天空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澄亮而透明。我走下楼来,想呼吸新鲜空气来缓解自己压抑的心情。楼前,一地支离破碎的花盆渣子,那盆吊兰也已被蹂躏得七零八落,东一枝、西一串,散乱地掩埋在泥土和碎渣中,黑黑的早已黯淡了先前的翠绿和生机。我拾起一枝,雨水顺着叶片滑落,吊兰啊,这可是你的泪? 是叹息老天对你的残忍,还是同情我虽努力付出却无法通过考级的厄运? 我不忍再看,只是轻轻地把它拢在旁边的大花盆里。”这样的环境描写比别的作文只是单纯的描写考级失败要出彩、生动得多。

再次考级时,写道:“我在门前徘徊着,忽然一抹清新的绿色映入眼帘, 竟然是那株吊兰, 在暴风雨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枝干上几株初生的小苗,嫩嫩的、绿绿的,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摇曳着,犹如一群舞者,伴随着美妙的音符翩翩起舞,炫动着青春的活力。几朵小花高高地悬挂在枝头,白白的花瓣映衬着淡黄的花蕊,朴素却不失高贵,在微风中,袭来阵阵花香。我细细地打量它, 仿佛感受到了它那颗顽强不屈的心,它用坚强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价值。”

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 一片枯叶能显现出肃杀的清秋。好文章之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成功的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四、指导学生细节描写训练的成效与反思

实施细节描写训练写作教学的探索研究,经一年多的具体实践,我初步得出以下成果:

该课题的提出和策略构想, 出于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文章总显得干巴巴的,不形象、不生动现象进行改进,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大势,帮助学生开发潜能、引发其习作动机、激发其创作欲望的激活素,更向学生提供写作技巧的好范本,提高初中学生语文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策略的实践研究已基本达到了这一目的。细节描写训练,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愉快,使全体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学习尝试和不同程度的写作发展, 并大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我所教的两个班的作文优秀率有所提高,这证明这样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当然,在实施细节描写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也遇到了一些阻力,比如学生的差异较大,如何分层成为一个困惑,还有待今后探究。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针对目前初中学生记叙文内容虚浮空洞、言之无物、缺乏真情实感的情况,为了给记叙文营造亮点,从体味生活细节,赏析经典细节,明晰细节技巧,练笔细节描写等方面,对记叙文教学中细节描写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探索,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思考。

作文中的有效描写 篇8

【关键词】记叙文;描写;有效描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写作记叙文时,总是有些文章读起来平铺直叙,干瘪乏味,缺乏感染力。当然,写好记叙文涉及诸多方面因素,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应用好记叙文的描写方法,没有将记叙与描写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学会描写并在写作中进行有效描写,对于写好记叙文非常重要。

什么叫描写?描写是指细致表现特定事件过程中人物、环境、场面的具体形态,给人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运用描写再现人和物,先要真实,符合生活的真实和事物的本质。更要生动、形象,抓住特征,由形似到神似。要做到这些的前提,需要有生活的储备,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精于捕捉,多角度立体的构建形象影像,才能在写作过程中,学会还原生活,让生活的观察和积累为我所用,信手拿来。

什么是有效描写?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布封《马》为例,作者以流畅优美的语言、细腻的笔法,栩栩如生的描写驯马时的传神和野马时的赋意:驯马是忠勇屈从的形象,野马是自由的象征。然而作者的细腻绝非繁琐,无论描写什么,于品质有益者予以精雕细琢,于品质无益者概不入文;于品质关系密切者放开细描,于品质小有关系者一笔带过。全文丰而不杂,实而不赘。这就是要求我们,选择进行描写时,要斟酌思虑,描写要为你所要表现的目的服务,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从头写到尾,没有轻重取舍。

一、突出特点,展现品质

我们读《华南虎》时,你会发现,诗中虽只是写了老虎的背面,但那斑斓的面孔、火焰似的眼睛,“凝结着鲜血的趾爪”,墙上带血的抓痕,寥寥数语,写尽了华南虎骨子里涌动的威严,不屈不挠不悔的抗争,这也就是抓住了华南虎的特点和品质,也正是诗人想要表现的东西。

无论描写的是人、动物还是景物,先去感知或是赋给其特点品质,是提笔为文的第一步。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黑布棉袍,青布马褂的背影,攀爬栏杆时“攀、缩、微倾”的动作,几乎让所有的人为父爱泪奔。描写《斑羚飞渡》中的镰刀头羊,作者只重点写了它的三次叫声,那富有决断力,富有智慧,遇事镇定,临难从容的形象已然跃然纸上。描写不是照相或是画家写生,不求面面俱到,要能突出特点,突出重点,才是精到的表现。这也正是大多数学生写作时的弊端。需要每一个写作者能从观察的事物中,慧眼独具,稳、准、精,选择描写的切入点,精雕细琢。

二、巧用修辞,妙笔生花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会使你的作文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描写事物时,恰如其分的修辞,能够更好地充实内容,体现事物的特点。以《紫藤萝瀑布》为例,作者宗璞在正文的描绘中通用比喻:“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像瀑布、像河流、像水花、像舱、像帆……给人以明朗流畅、整齐划一的美感;又运用拟人:“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以此突出花的情趣和盎然的生命力;另外还运用通感(如“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和对比(过去紫藤萝花的衰颓零落和现在的花繁枝茂),为凸显主题“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了很好的铺垫。布封的《马》,描写手法高明,亲切感十足,就是缘于对马人格化的描写,使得马由性灵之物跃入“文明者”之列,并再次升华到“崇高者”的境界。这也启发我们,描写性的文字,各种修辞手法,往往能够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三、融注情感,画龙点睛

鲁迅对我们说:“能爱能憎才能文。”写作时要把感情融注到描写的对象中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描写事物,先要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参与其中,如果不是有感而发,文章就难免平淡、苍白,即使有华丽的形式,也难以感人。郑振铎正是带着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与自责,才有了笔下生动传神的故事。布封正是缘于对野生马的由衷赞美和对家马供人驱使的悲哀之情,才有细腻精致的描写。从写作过程来说,情动则辞发,情感是写作的动力,是高效的催化剂,人们喜欢上一篇文章,首先是因为被文章所表达的美好情感所感动,新颖深刻的观点所吸引,而后在反复揣摩中,进一步体悟到语言的精妙。在描写中融注情感,也正是为文章画龙点睛突出主题。

福楼拜说:“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名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用心去寻找,直至找到那一个名词,那一个动词和那一个形容词。”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沉淀并使之完美的过程。记叙文的写作最易犯的毛病就是浮光掠影,泛泛而谈,有效的描写,才能使枯燥的文字之树绽放新芽,才能化腐朽为神奇,锻造佳作美文。

作者简介:冯华,女,1973年4月出生。河北省黄骅市第三中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在教学一线工作,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多年来致力于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

描写未来的世界作文400字 篇9

未来的学校是用一种比钢还硬、还坚固的一种石头建成的,即使是地震等自然灾害也不能把它破坏。

未来的衣服穿起来既方便,又漂亮,还是防水的。大家会问:“既然是防水的那怎么洗啊?”告诉大家,将来的衣服还有一大好处就是根本不涌洗,因为它表面有一层防脏防水的保护膜。

未来的地板不是用地砖铺的,而是用比草地还软的一种布铺的。大家又会问:“如果是布铺的那不就会被踩脏吗?”未来的布上有种东西保护布,也不让布脏。

未来的芭比娃娃或其它娃娃玩具都会和人说话。早上如果你上学或是起早的话,它会叫你起床,晚上你睡觉时它会给你讲故事或给你唱催眠曲。有时你看书、看电视或写作业,你的眼睛需要休息时它就会提醒你。这就是未来的娃娃。

未来的……

描写未来的作文 篇10

先说一下未来的笔吧!在以前,学习的时候都用铅笔,到了三年级之后就要用黑笔写作业。而且写错字以后只能把字拉掉,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是,一到了未来,未来的笔就会有许多功能,用水笔写错了字还能用专属橡皮擦掉。在你写错字的时候就会发出响声来警告你,这个笔还有保护视力的功能,如果眼睛与本子挨的太近了,这个笔也会发出蓝光来警告你。

接下来就是介绍未来的房子了,未来的房子一般都有2楼或3搂。未来的房子里家具都非常全,只有主人才可以进去,主人认识的人也可以进去,如果是主人不认识的人,是进不去的。未来的房子里面的床也有许多功能,在夏天的时候,床上会发出冷风,让主人睡觉的时候不会觉到太热。在冬天的时候,床上会发岀暖风,让主人唾觉的时候不会觉得太冷。这个床也会在主人很累的时候为主人按摩。

未来的社会也和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未来都不用汽车了,用得全部都是环保汽车。环保汽车不会发出噪音,也不会污染空气,人们想得可真周到呀!而且未来的人都不会偷东西,对未来的人讲,偷东西就像犯罪一佯。

景物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 篇11

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与我们朝夕相伴。我们对它再熟悉不过,它的阴晴圆缺,生死枯荣,均在我们眼前、脑际,我们应当学会欣赏它,赞美它,把它写入我们的文章中,为文章增光彩。

首先应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春华秋实夏荣冬枯,变幻着神奇的景致。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交待事件发生的地点环境、天气状况。从我们所学的课文中可以找到依据。如“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栓在葡萄架的立栓上,系的是拴贼扣儿”(《蒲柳人家》)读到这些我们自然会想象到故事发生的情境,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再深入一层的作用是渲染环境氛围,烘托人物心情。如“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故乡》)通过此段景物描写渲染了凄凉的环境氛围,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这样便于读者理解作者的心境,体会人物情感,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借助于形象的景物来表达抽象的情感,更便于读者接受和理解。还有一层作用就是为后文作铺垫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孔乙己》)这里面写“秋风”表明秋天已到,时间在推移,紧跟着一个“凉”字,写出的不仅是天气的寒冷,也暗示了在世态炎凉的社会中孔乙己的命运将会向更凄惨的境地发展。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诸多的文学作品中往往借助于天气的变化或景物改变来暗示故事的转变,已被人们所接受,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写作时也不妨一试。

在具体写作中当引导学生首先学会观察,学会欣赏不同季节不同景物的变化,写作时要抓住景物的特征,从崭新的视角来观察,写出新的创意。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作者观察得真切,道出了早春时节花草的特征。在适当之时也可引导学生加入恰当的想象、联想,以打破思维的局限,拓宽写作的空间。如所写之景,只是一座空山,那就缺乏了美感;若是想象出有溪水流淌,有鸟语花香,就自然带来了诗意。当然,我提倡的景物描写,并不是盲目地写景,而是要围绕文章的中心来写,要能更好地为文章的中心服务,而不是画蛇添足。同时描写内容的多少应恰到好处,起到应有的陪衬作用即可。更应当注意所写内容要符合实际情况,如桑叶、鱼塘,那是江南水乡的特色;谷穗、高粱、大漠,那是北方的景致,不可有悖于现实,而信口开河,遗笑众人。

写作之所以难,其中有一点就是它更体现为一种能力,要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还需认真揣摩,不断探索,真正领会到心里,运用中才会得心应手。如果你现在正为写作感到苦恼的话不妨去努力尝试一下吧!

作文教学中要重视细节描写的指导 篇12

那么, 怎样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呢?我认为可以落实以下几点:

首先要细致观察, 积累真实细节。朱万祥老师认为选择细节要真、要细, 细节的描写必须入情入理, 符合生活真实, 取材要小而具体, 描写要细致入微。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 积累原始、真实的生活细节。观察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口, 只有善于观察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告诉学生不要以为只有那精彩的场面, 感人的事例才值得观察。其实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情一景, 父母兄弟的生活习惯、工作学习, 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由动态到静态, 由个体到群体, 都是观察的对象。只有平时认真观察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细微感人之处, 写作时才能写好细节。而通过观察得来的生活细节就具有真实性, 尊重客观生活实际, 符合生活逻辑, 不会出现胡编乱造、盲目想象的问题, 学生在写作这些生活细节时也更容易投入真情实感, 写出引人共鸣的佳作。

其次要依托教材, 仿写典型细节。在教学指导细节方面教师不能泛泛而谈, 而是要依托教材中的精彩细节描写, 在深刻体会课文中细节描写的方法和作用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以教材为模本, 提取积累的典型生活细节, 进行类似的仿写。如鲁迅通过孔乙己“用指甲蘸了酒, 想在柜台写字”和告诉小伙计“回”字的四种写法等细节, 展现了孔乙己迂腐可笑而又善良的性格。不仅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擅长使用细节描写, 而且很多优秀的外国作品中也不乏这样的描写, 如莫泊桑笔下的菲利普夫妇是两个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小市民形象, 他们的虚荣、可笑、冷酷贪婪也正是通过“福音书”、“每周日到栈桥上等待于勒”、“旅游回时改乘另一艘船”等许多的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类似的精彩的细节描写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 不胜枚举, 为学生提供了模仿的蓝本, 教师可以把这样的写作融入课文的讲解中, 既有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内容, 又锻炼了学生选取典型细节塑造人物形象, 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 何乐而不为?

再次要分类指导, 学习写作手法。覃玉琴老师认为细节描写主要写人、物和体验某事的感觉。对于不同的描写对象, 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 让学生学会相应的写作手法, 使感性的认识寻找得到理性的外在形式。比如针对人物的描写, 要指导学生学习描写人物细节的方法, 包括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刻画, 还有侧面烘托的手法。写物则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来写。物体各有其特征, 有其风味, 包括物的大小、形状、颜色、重量、声音、气味、味道, 都可一一描绘, 以及触动你感官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也可引出一段富有个性色彩的描绘。体验某事的感觉, 也就是感悟, 每个人经历一件事后都有一些特殊的感受, 这是独一无二的, 这就需要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准确独到的表达描绘这种感受, 可以运用联想和想象, 也可以通过类比和引用等方法。不同的描写对象侧重的写作手法是不一样的, 只有进行分类指导, 学生才能有章可循, 准确生动地表达, 发挥细节描写的作用。

最后要交流借鉴, 修改粗糙细节。房景晨认为学生经过细致观察获得的素材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 但不乏粗疏或片面, 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定期进行交流, 相互补充。确实如此, 学生各自的观察, 是按照各人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进行的, 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也缺少提炼和修润, 因此, 在每一次专门的细节描写练习或作文之后, 教师都应该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借鉴同学间写得成功的细节描写, 对粗糙的细节描写可以进行集体修改。教师可以找出一些学生的习作, 打印出能够拓展, 与中心密切相关的情节, 分发给学生。先让学生讨论, 让学生们说出自己对这一情节的扩展;接着让同学们抓住最能体现中心的一些细节, 综合起来, 最后让同学对前后的习作进行对比。学生们就会发现, 修改后的情节描写比修改前的形象、生动多了。这样经过不断练习, 会慢慢地摸索出进行细节描写的方法。

上一篇:词汇大比武下一篇:房屋建筑学考试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