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

2024-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通用8篇)

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 篇1

首先是生理因素。生活富裕营养好,加上吃含有激素的保健品或快餐,促使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营养状况普遍良好,身体发育加快,性成熟的时间提前,性意识开始萌芽并躁动,使他们过早有性爱体验的强烈要求。如今的孩子普遍成熟得早,女生大多在预备班、初一进入青春期,有的甚至在小学五年级就有了月经初潮,这比10多年前的孩子要早一两年。

第二是心理因素。中学生正值少年的心理断乳期,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他们既要表现自己,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又缺乏自控能力。由于青春期的来临,在心理上渴望独立自主,一旦摆脱家庭的束缚,则会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跃跃欲试。有的学生深深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有的同学外貌漂亮,生性浪漫,认为青春的幸福就在于花前月下的私语,为了追求这种幸福,会轻易地和别人恋爱,但也有的同学只是为了好玩和探奇谈恋爱,后来弄假成真。

第三是学校因素。一方面课外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使男女同学接触机会增多,而在交往过程中,不免互相爱慕,引起早恋。另一方面学校理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爱情教育的缺乏,造成不少同学不求上进,道德观念薄弱和恋爱问题上的无知.很多同学把异性之间的好感、友谊当作爱情来对待。再者就是学校领导和老师,在男女同学交往上设置种种限制,对突破限制的同学横加指责。结果,“禁果分外甜”,限制反而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好奇,找机会尝试恋爱的滋味。

第四是社会因素。一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开放性、丰富性、信息量的增大,同学们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描写恋爱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诱惑力和感染力很大,引起他们的联想和模仿的愿望。如影视作品、流行歌曲的影响。现在的电影、电视剧大多以谈情说爱为内容,婚外恋、第三者、床上戏比比皆是,几乎是“无爱不成戏”。如今的初中学生是看电视长大的一代,他们模仿力很强,于是,荧屏中的“调味品”成了早恋的“催化剂”;地摊上几元钱就可买到的淫秽碟片、书刊,也误导青少年走入歧途。二是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异性友谊无立足之地,异性同学之间接触多一些,就会被人哄成“恋爱”,当事人有时就被逼上梁山。三是物质条件的改善、娱乐场所的增多,在客观上方便了中学生的单独交往。如电话、电脑的普及,网吧、游戏机房、迪斯科舞厅的诱惑„„还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年纪较大的职校生或校外流动小青年到中学来寻找“女朋友”,扰乱校园的平静。

第五是家庭因素。有些离异家庭、重组家庭、双亲不在身边的孩子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和家庭的温暖,使他们转而向同龄人那里寻求温暖。家长的教育、引导与言行的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六是学生个人因素。有的中学生成绩差,既无所事事,又心无所寄托,再加上一些人又生活在农村,希望在毕业离校时乘机抓一个作精神寄托或能在毕业时带一个对象回家见亲娘或怀着“我学不好,你也休想学好”的不良念头拉人下水。

四、处理早恋问题的几个基本原则

“中学生为什么不应该谈恋爱?”其利弊师生都是多少清楚的:①影响学习;②身体发育尚未完善;③经济没有来源;④职业事业还没有定型;⑤情绪不稳定、易冲动;⑥没有能力建立家庭。有位作家说过,早恋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我们常常被它的芬芳所吸引,然而,一旦情不自禁地触摸,又常常被无情地刺伤。从而产生一些啼笑皆非和苦涩的故事。因此我们在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上注意适当的方法与原则。

第一、预防性原则。因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大部分中学都未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开展相应的心理教育和性教育,有些家庭,父母缺乏对孩子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与孩子的沟通不良,孩子在家庭和学校得不到足够的温暖、理解与支持,日益成熟的未能合理引导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父母感情不好,家庭气氛紧张,他们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或支持。有的中学生过早恋爱实质上是寻求一种情感上的一种补偿。这些都不足以预防中学生出现早恋。

第二、疏导性原则。古人治水,堵,水害加剧;疏,变害为利。利与害,不在于水而在于治水之人。同样道理,处理早恋的成与败不在于早恋者而在于处理早恋者的人。中学生由于生理的成熟,对异性的兴趣和向往不断增强,这是必然的,也是自然的;是不可限制的,也是限制不了的。有些学校和家长“谈恋色变“,对中学生男女之间的交往限制过死,甚至加上粗暴的干涉,学生对情感交流的需求不能通过合乎规范的渠道得到满足,他们对异性的好奇感就会变得更加神秘,他们的逆反心理亦会变得更加强烈。结果,不仅不能消除早恋的现象,反而给成长中的许多中学生带来负罪感和焦虑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其实,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学校与家庭若能以此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变化,进而学会把握、升华自己的情感,为他们的成长创造宽容与和谐的氛围,相信他们对自己是负责任的。这或许比简单的打骂、禁止对他们更具有教育意义。因为回避绝对自然的东西,就意味着加强,而且是以最病态的形式加强对它的兴趣。

转变观念,及时疏导。家长和教师都要学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多关心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支持孩子与异性同学正常的交往,不要粗暴阻止孩子的正常交往。不要把纯洁异性友情视为“早恋”,要设身处地去体验他们的内心世界,体贴他们的需要,适时适度给他们介绍一些性知识,使其由朦胧产生的神秘感、好奇感逐渐消退。当发现孩子有不好的苗头时,家长与学校、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之间要及时联系。当觉得有必要时,应该积极带领孩子去心理咨询专家那里接受咨询,不要粗暴惩罚孩子,以免耽误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和家长在对待学生早恋问题时要正确引导,不要声张,更不能搞得满城风雨。要晓以利弊,动之以情,引导学生解脱,教育学生学会宣泄和转移。所谓宣泄,就是把自己的苦恼告诉自己最信赖的人,一吐为快,或把火发在日记上,以此来减轻内心的心理压力。所谓转移,就是要充实自己的生活,多关心点国家大事,多参加集体活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上。

适度。在对学生的早恋问题进行疏导时,还需注意适度。所谓适度,即把握好教育分寸,适可而止。比如,在追究学生错误事实时,要留有余地。只要能把握住问题的实质即可,不要过于追究具体细节,以免造成学生隐私的侵害和自尊的挫伤。基于同样的考虑,对学生的早恋问题,要尽可能为其保密。

丰富生活。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充实家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家中得到足够的情感满足,感到温馨。否则就会发生注意力和情感的转移。

第三,科学指导原则。指导工作的出发点不是出于自己所处的教育者的地位,而是以经历过类似的问题、体验过类似困难的长者的身份,帮助学生解除困扰和恢复常态。指导者的态度必须真诚。因为只有真诚,才能使自己的心理世界与学生的心理世界进行双向交流。对孩子的盲目冲动心理,要给予指出。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培养强烈的事业心。

有针对性地传授科学知识,指导其正常交往。帮助他们理智地超越情感,培育高尚情操。正确地引导青少年正确处理好自身的早恋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处理:

(1)清楚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用理智来战胜这不成熟的感情。早恋最直接的危害是严重干扰学习,甚至有的由“爱得深”变为“恨得深”。相反,那些把爱深深埋在心底一心向学的青少年,多数不仅事业有成,而且能够赢得爱神的青睐。因此,要引导青少年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学会用理智战胜自己的感情。毅力的真谛是战胜自己,你能战胜自己,便会摆脱早恋。

(2)注意心理卫生,不看不适宜的报刊杂志、影视节目,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多看一些伟人的传记,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有些青少年早恋或者单恋,喜欢夸大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认为对方的一言一行都与自己有关,甚至是受自己影响的。对方成绩下降,挨了老师批评,以为这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因此,替对方难过;对方近日精神不振或者瘦了,认为这是因为对方想念自己的缘故,因此,自己很感动。青少年的这种心理,其实是一种“自作多情”。青少年在这种对异性的想念和思念中,除了使学习下降外,还能得到什么呢!

(3)正确处理早恋和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关系。每一个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随着生理的逐步成熟,会开始关注异性同学,并希望了解他们,与他们交往,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中学生对异性的依恋并不是有些家长和老师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件丢人和见不得人的事。这与道德品质无多大关系。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早恋” 或“单恋”过一个自己很喜欢的异性。关键是青少年如何正确处理早恋和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关系。不要过分地敏感,不要以为异性对你好一点就是爱上了,也不要动不动就向人家表达爱。

(4)多参加集体活动,分散独自喜欢一个异性的注意力,不要与异性单独交往。通过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能获得同学们的帮助和友谊。同时,这样做,能分散你早恋的注意力,减轻你的烦恼。也能使你头脑冷静下来思考,淡化你对你喜欢的异性的强烈情感。现在没有早恋,也许不久就会早恋,因此,应尽量避免同异性同学单独交往,因为受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爱”的火焰,随时都会被异性点燃,到那时,你就是想让它熄灭,也都难以做到。

(5)设法摆脱早恋。当有人向你表示爱意或求爱时,当你对异性萌生爱意时,可采取如下方法:

①转移法: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去,用探求知识的乐趣来取代不成熟的感情。②冷处理法:逐步疏远彼此的关系,以冷却灼热的恋情。

③搁置法:即中止恋情,使双方的心扉不向对方开启,而保持着纯洁的、珍贵的友谊。

第四、理解和尊重的原则。

理解。班里学生有了早恋倾向,这对于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来说也是一个正常现象,不应该大惊小怪,动不动就在请家长过来。要懂得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平静对待。一旦孩子真正尝试“早恋”,也应控制感情,切不要指责和辱骂。关键是不可激怒孩子,使其逆反。处于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孩子格外需要正向情感,父母和老师应该和风细雨,帮助调整心态,轻松愉快地度过青春期。要舍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去看待他们所产生的各种言行和情感,歌德说:“哪个少男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因此,不要轻易地把一切涉及到性的问题都看成是道德问题。教师和家长应该懂得,并且也应该使学生理解:他们之所以要对早恋学生进行教育,绝非由于视早恋为罪恶,而是出于对学生的关心。要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让学生体会教师和家长是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的,是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幸福着想的。尊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隐私。允许和鼓励孩子与异性的正常交往。尊重他们的隐私,不要私拆他们的信件及偷看日记。要加强沟通,经常与他们交心,做孩子值得信赖的朋友。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情爱方面的种种问题,切忌不问情由一味指责;也不能动辄训斥谩骂,吓唬威胁。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认为,学生也是人,不可能没有“情”,只是这个情来得“早”了一些。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真诚地尊重学生,启发和保护学生的自尊、自爱和自重,不搞“扩大化”和“屈打成招”。对于学生个人生活中不宜公开或不愿为他人所知的个人隐私,即使得知了也不外泄和传播。老师发现了问题后,学生都希望能够与老师单独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之间纯洁的感情。这也是取得学生信赖,有利于引导和教育的重要条件。同时,千万不要把这些学生当作是班里的一个另类,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待他们,把他们孤立起来。其实他们更需要关爱,更需要指导。

第五、教育原则。当中学生当中出现早恋迹象时,不少学校和家庭都是简单、粗暴地批评、惩罚,这样,只会使做错事的少男少女们走上一条不归路,甚至会因此而葬送了一生的幸福。要知道,惩罚不是教育的目的,充其量只能算是教育的一种消极手段。所以,当孩子做错事时,学校、家庭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去教育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能迷途知返,重新走上成功、幸福的人生道路。曾有两个中学生早恋时偷吃禁果,生了小孩,可以想见,这两个学生身上怀了孩子时,心理压力有多大,她们将经历怎样的心理磨难。她们要用布条包住一天天大起来的肚子,又要装成没事的样子去上学,甚至去上体育课。她们的无助与绝望到了极点。几年前,北京就曾有一个高中生都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了,但因自己已经怀孕的事无法向家人交待,最后自杀了。所以,早恋或者甚至怀孕学生如果在家庭和学校得到宽容和帮助,这种茫然与绝望酿成的惨剧就不会发生。

班主任做工作时,男女生应该区别对待。一般来说女生的心理更复杂,更为敏感,需要细心引导。而男生则更需要教师能够象朋友一样打开心扉,以诚相待,以心相交。

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 篇2

关键词:中学生,早恋,心理过程,危害,对策

中学生早恋已成为一个被家长老师们所熟悉的普遍问题。尽管它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 但由于目前仍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加之中学阶段的学生身体状态的巨变, 内心世界的发现, 自我意识的觉醒, 独立精神的加强等一系列独有特征, 这个非常时期被心理学家界定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它是决定个体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因此, 如何解决早恋问题, 仍需要进行不断探讨、不断研究。

一、简述中学生恋爱

1. 心理过程简述。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人的心理是极其复杂的, 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活动过程体现出来的特点。

2. 中学生早恋及其生理基础。早恋也叫做青春期恋爱, 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中学阶段正式进入青春期, 性器官迅速发育成熟, 性功能逐步完善, 形成第二性征。男生15 ~ 16岁出现遗精现象, 阴毛、腋毛、胡须、胸毛生长, 喉结的膨大。女生乳房显著变化, 同时音调变得尖而细。这些生理区别使男女同学之间相互好奇吸引。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产生效应。加之诸多媒体对不良信息的宣传, 中学生对异性、恋爱的认识快速发展, 并很容易对所看到、听到的不良信息盲目认可, 从而造成错误模仿。

二、中学生恋爱的特点

1. 中学生恋爱的认知特点。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 其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并以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其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观察力、有意记忆能力, 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 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

2. 中学生恋爱的情感特点。所谓情感是情的感受方面, 即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 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现。它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现象, 它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人需要为中介的。中学生的情感丰富, 具有少年的热情与冲动, 容易兴奋、被激怒, 情感体验更加深刻细腻。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希望, 情感的社会性更为明朗, 对爱恨分明且更有自觉意识。好交友, 重情义, 具有活泼愉快的心境。这些一般情感特点同样也贯穿于整个恋爱的过程, 具体恋爱情感特征表现如下: 首先, 中学生在恋爱过程中体现出了自相矛盾的情感。一个初中生有时可能自觉地帮助老弱病残, 充满同情心理, 但有时又会蛮不讲理地欺侮他人; 有时会对父母老师比较顺从尊重、怀有强烈朴质的爱, 有时又讨厌甚至怨恨父母老师。其次, 中学生在恋爱过程中还体现出了难舍难分而又喜怒无常的对立情感特点。陷入早恋的中学生所激起的爱的情感, 其强烈程度不亚于青年人。这种难舍难分、缠绵温柔的心境状态与他们容易激活激情, 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 甚至会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怄气、愤怒的情感特征形成鲜明对照。最后, 中学生在恋爱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过于美化对方、迷恋对方的情感倾向。处于青春期的男生女生们对早恋大都有着“美”的概念意识。他们眼中的对方, 他们口中的中意人往往并不是最真实的原版, 而是经过自我无意识的美化后的结果。俗语中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用于中学生早恋是太合适不过的。

3. 中学生恋爱的意志行为特点。所谓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 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 克服各种困难, 以实现预定心理目标的过程。中学生意志特点主要表现在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几个心理品质上。意志是在人的行动过程中形成的, 又在行动过程中表现出来, 因此意志与行动紧密相连, 人们的大多数行动都是意志行动。而中学生对早恋的行为与认知、意志产生了矛盾。根据调查, 对于“您认为中学生应该早恋吗?”有47% 的学生选择“应该”; 53% 的学生选择“不应该”, 但实际有过恋爱经历的占到85% 。这反映了中学生思想认知与实际行为的矛盾性。有69% 的学生认为早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恋爱, 这说明许多人将异性交往过程中的友谊、浪漫、喜欢等情感统称为早恋了, 由此也看出, 如果站在旁观者的角度, 学生大都能够较理智地看待异性同学间的感情, 而身临其境时就难以判断或把握。这说明十四五岁到十八九岁的中学生尽管有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 但自我抑制力较差, 表现出感性与理性的矛盾。总结中学生恋爱时的行为特点如下: ( 1) 突然变得特别爱打扮, 十分注意自己的衣着和发型, 常对着镜子左顾右盼, 迫切要求父母添置时髦的服装、首饰或通讯工具。 ( 2) 家长反映孩子上学突然变的早出晚归, 时间上没有规律; 老师却发现孩子在校经常迟到、早退, 上课时魂不守舍, 请假频繁, 甚至旷课外出。瞒着父母和老师、班主任去公园、溜冰场、音乐茶座等场所。 ( 3) 上课时注意力无法集中, 心事重重甚至精神恍惚, 学习成绩呈急剧下降趋势。 ( 4) 活泼好动的孩子, 突然变得沉默不语, 精神萎靡, 经常逃避集体活动, 在家也不愿和父母说话, 对弟、妹的态度也粗暴了。比较文静的孩子也可能突然变的表现欲极强, 急于表现出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 ( 事实上并不一定有这方面的专长) 。 ( 5) 回到宿舍或自己家里时喜欢一个人躲在床上或房间一角想心事, 常走神发呆, 一经人提醒, 往往搪塞敷衍, 逐渐疏远了与集体、他人的交往。 ( 6) 在异性面前表现失常, 如女学生在喜欢的男生面前往往有些忸怩作态, 行为表情不自然; 而男生在喜欢的女生面前往往勇于表现, 展示自己能干, 灵活、聪明和智慧。独处时情绪起伏大, 有时兴奋, 有时忧郁, 有时烦躁不安, 做事没耐心。

三、中学生恋爱的类型

根据前文对中学生恋爱过程中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不同特点, 把中学生的恋爱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 自然纯真型。由于进入初中后生理、心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 自然的对异性同学产生爱慕之情。再加上没有适当的教育引导, 使其将这种正常的好感、好奇同真正的爱情混淆, 从而处处“留心”, 这种情况往往女生多于男生, 带有纯情言情小说的色彩。

2. 叛逆逆反型。由于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如果老师、家长教育方法不得当, 不但不能防止早恋, 反而会成为它的“催化剂”。

3. 浪漫炫耀型。出于炫耀、攀比、虚荣的心理。一部分中学生爱赶时髦, 颇具浪漫情怀, 模仿成人行为玩潇洒, 从而达成变为班里焦点被众人关注的结果。他们认为围着自己的异性朋友越多, 越能表现出自己的魅力或风度。此类学生大都有长相漂亮或显著的文体艺术特长, 因而也容易成为“中心人物”。

4. 情感寄托型。有些学生的家长是典型的严厉专制型, 或已经离异型。孩子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关爱, 心灵产生了一定的创伤。于是便到学校里寻找自己的知音, 自我的精神寄托。他们由于相同的经历或感受自然的走到一起, 很快转向恋爱关系。

5. 成熟型。这类学生大体生活在民主化的家庭气氛中, 他们乐观、开朗, 很少与父母有太深的鸿沟。他们的认知特点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稳重, 对“爱情”也有较同龄人更深刻的认识, 而且能够正确地对待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这一类型的学生数量是非常少的。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分析

根据前文中学生恋爱的心理过程特点的阐述可以看出, 中学生的生理、心理都还不够成熟, 自制力较弱, 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对社会大风气基本没有抵抗力。

首先, 是应试教育使学习枯燥乏味, 素质教育名存实亡, 成人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学生的各种娱乐活动被剥夺, 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学习辅导班, 学生们只好在学校里通过恋爱自娱自乐。所以, 社会应在强调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上, 加强对学生娱乐生活的关心。

其次, 是在当今社会生活中, 关于爱情方面的刺激信息越来越多。电视剧、电影、广告片、杂志、网络中关于爱情的问题频频出现, 仿佛所有都是以爱情为主题而创作的。这些信息中所传递的中成年人特别是现代的一些青年人的生活方式, 与一些传统大不相同的情爱观, 严重地影响着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 使他们感到迷茫, 感到一种好奇, 进而开始模仿成人的行为。除此之外, 更有些报刊杂志, 尤其是街头小摊上的书刊, 甚至还有一些医院、药业公司都唯利是图的雇用营报人员公然地在街道或学校附近传送带有露骨的性描写的各种宣传小报, 所有这些对处于青春期又缺乏正确的性知识和性观念的中学生而言, 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刺激。针对这点, 社会中的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机制, 狠抓落实, 排查控制各种不良信息的宣传。

无论中学生自己还是家长, 老师都对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概念极其模糊, 尤其是大部分成人只要一提及中学生恋爱就吹胡子瞪眼, 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认为好学生是不会早恋的。其实不然,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 追求“爱”是人的本能。之所以说早恋对中学生有危害, 是因为中学生生理心理都不够成熟, 不能正确的面对恋爱, 不能合理的规划时间精力去的处理好早恋中的各种问题, 平衡恋爱、生活与学习。所以, 在解决早恋问题时, 也要顺应人的心理规律, 以疏导, 引导为主, 不用或少用硬手段。

1. 学校方面。学生对外界的认识是随着自身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的。所以, 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认识观念, 学校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 要加强关注, 及时了解学生恋爱的心理。及早的发现, 干预, 及时和家长联系, 说服家长教育孩子时不责骂不辱骂, 与家长统一解决对策, 多方面配合。

其次, 是开设相关课程, 进行恋爱观教育。由于我国对恋爱和性教育的欠缺, 导致不少学生对恋爱和性问题好奇, 迷茫又困惑。因此应加强有关方面的教育。针对中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特点讲解一定的生理卫生知识, 可消除异性间神秘正如前文所说, 恋爱这个社会活动本身没有错, “爱”是人类永恒的美好的主题,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爱与被爱, 人类只有在充满爱的世界里发展才会建立出更美好的未来。

再次, 是开设心理咨询港湾, 加强心理辅导, 积极干预早恋问题。让更多的专业心理医生或专家给予这方面更多的指导, 采用心理学方法解决问题。

2. 家长方面。根据前文阐述的中学生恋爱过程中的情感特点, 家长应从“关怀、理解、尊重”入手, 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方法, 仔细观察并深入了解学生, 分清学生早恋的不同原因, 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措施。

( 1) 针对自然纯真型, 鼓励指导

由于这类学生是由于生理心理变化和好奇心的驱使而恋爱, 往往把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混为一谈。家长应鼓励他们与更多的异性朋友交往, 并从观念上让学生明白, 男女同学接触交往是正常的, 是美好纯真的友谊。异性交往只不过是与同性间交往不同的一种人际关系罢了。

( 2) 针对叛逆逆反型, 以理动情。教育孩子时不要责骂不辱骂。以粗暴的方式指责或制止, 不仅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反而会使这类学生自觉产生免疫力。家长应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并把学生这股叛逆劲引导到努力学习上。

( 3) 针对浪漫炫耀型, 沟通引导。由于这类学生是出于炫耀、攀比、虚荣的心理而恋爱。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 世界观, 学会自我反省, 自我调节。引导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增长内涵上。这类学生需要的是一盏明灯, 一盏心灯, 照亮他们前进的路。

( 4) 针对情感寄托型, 加强关爱。造成这类学生早恋的原因在于家庭, 那么家长自然应付主要责任。家长应腾出一定精力和时间关心孩子, 让他们感到被关爱, 被心疼。尤其是当代的独生子女, 没有兄弟姐妹做伴, 许多心事压在心里, 很容易对异性产生移情。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 包括与孩子谈自己成长的历程, 谈当今的社会现状, 谈未来的理想等等, 目的就是要减少孩子的孤独感, 空虚感。和他们搞好关系是处理此类学生早恋的根本途径。

( 5) 针对成熟型, 扬长避短。对于这类少数学生, 家长应抱有相信但时刻关注的心态, 帮助他们更好的扬长避短, 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慢慢成长。没有必要一概的反对禁止。教会孩子如何去爱, 爱自己, 爱父母, 爱他人, 有时候比学习具体的学科知识更为重要。

早恋是父母最担心的青春期问题, 害怕孩子因此而耽误了学业, 害怕他们做出这个年龄不该做的事情, 更害怕他们因此而造成感情上的伤害。这些都可以理解, 但要解决问题, 要先处理好情绪, 再处理事情。因此, 父母要以理性的态度去面对, 以平常心处之, 不夸大它的严重性, 不伤害孩子纯真的感情, 当然也不可小视它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五、中学生早恋的应对策略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过度时期, 是个体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 也是各种问题的多发季节。其中, 中学生早恋问题是被众多老师、家长最为担心关注的问题之一。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们有着显著的生理心理特点。根据前文对中学生早恋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特点的分析与描述, 我们不难看出, 当前中学阶段的早恋问题越发严重, 是由于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 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共同影响形成的。要想消除或降低早恋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也必须从多方面着手, 联合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才能更客观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耿步健.健全人格的标准与人格教育.当代青年研究, 2006, (8) .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金乐.当代女学生恋爱观的研究与思考.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8, (4) .

巧解中学生早恋问题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

0060-02

笔者班里有这样两位学生(均化名):李玉是乡镇的选送生,品学兼优,温柔漂亮;方强是班长,家住县城,家境优越,高大帅气,擅长体育运动。有一段时间,笔者发现李玉和方强两位同学表现异常: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下降。笔者通过一周的明察暗访,确定他们出现了早恋的苗头。笔者巧用思想品德教材知识,用尊重和关心打开他们的心扉,以真诚换取他们的信任,通过以下三个阶段的心理疏导,帮助两位当事人摆脱了早恋的困扰,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第一阶段:巧用主题班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把握好交往的尺度。

早恋带有隐蔽性和神秘性。早恋的学生担心被家长和教师发现,大多是秘密接触,他们的心理压力比较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少年教育中产生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教育行为以赤裸裸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而人在这种年龄段从本性上就不愿意被他人教育。”为了提高教育效果,笔者决定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自己讨论男女生之间的交往。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对与异性交往的正确认识,为男女生正确交往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有早恋倾向的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尊重,让他们有心灵的触动,为笔者赢得他们的信任打下基础。

笔者让方强主持讨论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主题班会。看到方强神色慌张,面露难色,笔者提醒他,让他参考科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男生女生之间》,组织全班分组讨论以下问题:①男女生是否可以交往?②男女生正确交往应遵循什么原则?③对异性有好感是可耻的行为吗?④“早恋”有可能会带来哪些危害?⑤如何走出“早恋”的泥潭?在主题班会上,笔者在总结环节中引用了教材内容:“人类世界是由男女两性组成的,男女生之间相互交往是很平常的事。男女同学之间的正确交往和纯真的同学友情,不仅有益于我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形成团结的班集体氛围。”笔者要求学生们不要臆测关系较好的男女同学正在“早恋”。同时,笔者继续引用教材内容:“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毕竟不同于同性同学之间的交往。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烦恼,影响学习,甚至损害身心健康。”笔者要求学生在与异性同学交往时,遵循“自然”和“适度”的交往原则。笔者还强调:“只要把握好交往的尺度,男女生之间可以有纯真的友情。对异性产生好感,说明我们学会了欣赏。即使误入‘早恋泥潭,也不必惊慌,只要我们愿意向可信任的人寻求帮助,对症下药,一样可以走出泥潭。”

在这一阶段中,笔者没有正式地找当事人谈话,但这次特殊的主题班会拉近了笔者与当事人的距离。

第二阶段:善引导,促反思,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早恋,了解早恋有可能带来的危害。

进入青春期,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不断增强,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成年人的干预、指导,而是开始独立地思考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面对学生早恋,成年人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干涉,只会让中学生关闭沟通和交流的大门,甚至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因此,在处理早恋问题时,笔者一直坚持引导学生自发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让学生在自悟自觉中改变困惑和无助的状态。

召开主题班会之后,笔者分别找两位当事人进行了谈话,建议他们反思以下几种状况是从何时开始的:①与家长和老师相处时忐忑不安,害怕被责备;②上课时注意力无法集中,各科成绩开始下降;③与朋友们的关系疏远了,心事无处倾诉;④整日焦躁不安,无心学习。笔者还提到,他们近段时间异常的表现让家长、老师、朋友们都非常担心,大家都很着急,希望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笔者尽可能让当事人感受到,他们的“早恋”不但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还影响了他们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在谈话中,笔者还引用了科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第49页的事例:①“早恋”风气让同学们无法安心学习;②弃学离家出走的“恋人”;③想帮“恋人”打胎的少年;④因失恋想自杀的女孩。

在这一阶段中,笔者尽可能通过发生在当事人和同龄人身上的事实让当事人产生真实的感悟:中学生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很难在情感上把握自己,如果在初中阶段不对萌生的恋情加以约束,提前采摘那不成熟的情感果实,最终得到的将是一枚苦果。

第三阶段:给出有效方法并持续关注,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帮助早恋的学生走出困境。

意识到早恋的危害并不能从根本上让早恋的双方从困境中走出来,就如同知道毒品的危害并不能让已经染上毒瘾的人顺利戒掉毒瘾。笔者认为,只有多管齐下,持续关注,才能帮助当事人走出早恋的困境。

方法一:依靠自律,把握自我的情感。

与当事人谈话时,笔者再次引用科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萌动的青春,需要理性的驾驭和意志的控制。”笔者引导他们主动、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情感,提醒他们可以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听音乐、进行课外阅读等途径,将自己对异性的情感恰当地置换、转移和排遣。笔者还暗示他们,只有严格遵守男女生相处的“自然”和“适度”原则,以坚强的意志把交往控制在正常的同学交往范围内,才能真正走出泥潭。

方法二:回归集体,降低对对方的关注度。

初中生的恋情往往没有牢固的思想基础,相恋的原因很简单:有的是因为对异性好奇,被神秘感所驱使;有的是因为被对方的外表、风度所吸引;有的是因为钦佩对方的学识和才能;有的是为了证明自身的魅力;有的甚至是为引起家长的注意……所以,笔者要求早恋的双方尽可能避免单独接触,重新融入集体,多参加集体活动,从心理上降低对特定人物的关注度,借助集体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分散双方的情感。

方法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积极向上地面对人生。

中学时代是打基础的时期,学生的将来还没有定向,其今后的生活道路还很长,各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在什么地方工作,都是难以预测的。爱与被爱都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感往往会让早恋的双方忘了恋爱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忘了自己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所以,笔者从不与当事人讨论早恋的对错,只会问当事人以下问题:①你们是打算继续求学还是毕业就参加工作?②若是求学,你们想考取哪所高中?以你们现在的状况,是否能考取?③若想工作,你们初中毕业时最多16岁,打算从事什么职业?④你们如何面对双方父母?⑤如果以后生活不如意,你们是否会因后悔而相互憎恨?只要教师设法让当事人从浪漫的幻想中回到现实,他们就会发现,爱代表着一种责任,他们现在没有条件和能力承担这种责任。他们要想留住现在这份情感,唯一的办法是:不能影响对方的学习与发展,必须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成就一番事业。

方法四:敞开心扉,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初中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仅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很难保证能完全走出早恋的泥潭。所以,在做学生工作的同时,笔者也找到双方家长,与其分析利弊,使其愿意配合笔者用疏导法帮助孩子,避免粗暴地“棒打鸳鸯”。得到家长的支持后,笔者为学生出谋划策:①父母对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的事情会比较敏感,他们的变化家长早就注意到了,现在只有主动说出自己的问题,请求父母的帮助才是正确的做法。②在与父母交谈时,态度要诚恳,同时强调自己很想恢复良好的学习状态,希望父母能多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多和自己交流,帮自己排解烦闷的心情。③要主动和父母交流,既要谈自己的学习,更要谈自己的情感,让父母感受到孩子对他们的信任。④设法消除行动的神秘感,让父母更多地融入自己的生活圈,比如周末尽可能多地与父母相处,减少单独外出的次数,参加集体活动时要大方地告诉父母,也可以邀请自己的朋友到家里一起学习或娱乐。

早恋不是洪水猛兽,不必紧张害怕。早恋说明学生长大了,有了独立的思想和私密的情感世界。如果教师能正确引导,完全可以帮助学生走出情感的“沼泽地”。理解学生对爱情的渴望,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疏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关于中学生早恋的分析案例 篇4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年级:05级专业:生物科学姓名:余洁学号:050701020029

现在无论从自然年龄,还是生理、心理年龄来看,爱情,都不属于中学生这个年龄。但是,爱情已在中学时代发生。这是无可回避的事实,也是一个使教师和家长感到棘手的问题,关于早恋产生的原因,多数人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待的。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中学生自己讨论的好,因为他们有感情体验,所以他们也最有发言权了。

例子:16岁的中学生张晓红也有着同样的经历,她那对早恋的痛苦之情跃然纸上:我也是一名早恋的学生,早恋给了我什么呢?仅有痛苦的回忆和难愈的精神创伤。接着,她叙述了自己早恋的经过。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班的小a。真是投缘,我们俩在一起感到有无穷的乐趣。可是没几天,放暑假了,我见不着他,一种难以名状的情升在心头。我觉得自己爱上他了,整个一个假期,我像丢了魂似的。

终于慢慢地熬过了假期,我们又见面了,我们很快就恋上了,我为他献出了自己的初吻。可是自从和他好上后,我的学习成绩就是一团糟了。因为毕竟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他也高考落榜了,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有一种犯罪感。我是一个坏女孩,是我害了他,我不该这样做,真不该。我想这种痛苦,这种内疚将伴随我一辈子……

对于这样的例子,或许有些中学生会气愤地找他来评理。我看大可不必,对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在这里想说一句公道话:像这样理智、清醒的中学生毕竟不多。

有的中学生认为“早恋”一词,是老师、家长及社会上的成年人强加给中学生的。她把那些被认为“早恋”的学生,分成了几种类型。

一种是自然型。学生从进入初中起,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发生了变异。就生理方面而言,第二性征开始在这一时期出现,于是对于异性的吸引和爱慕的心理特征也就随之出现。加上多数学生在此阶段并未接受这一方面教育引导,使他们将这种变异特征同成年人的恋爱简单地结合起来,进入“心里恋爱”。一般是心里爱慕,而表现出来的则只是对对方的特殊“留心”,并未真正提出来。

第二种是逆反型。有些学生的“恋爱”,是被某些老师、家长或其他同学硬逼出来的。常有一些老师和家长见异性学生在一起、或有来往,便不问青红皂白,将“早恋”的帽子扣在俩人的头上。而实际上,他们并非真的在谈恋爱,但他们受不了老师和家长的训斥,受不了同学们的讥笑,只好两个人“团结”起来,形成真的“恋爱”关系。第三是虚荣心的满足。某些学生认为围着自己的异性朋友越多,越能表现出自己的魅力或风度。

第四是寄托型。有一部分学生的家长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型,还有一部分学生父母离异了。这些学生中多数得不到理解和关心,心灵上有一定的创伤。于是便到外面去寻找自己的知音,寻我自己的精神寄托。由于“同病”使这样的学生自然地“相怜”了起来,进而彼此间由同情向“恋爱”转化。

第五是成熟型。这样的学生一般都生活在相当民主化的家庭中,他们的性格开朗、乐观,与父母没有太深的鸿沟。这些学生多爱好文学艺术。由此,他们的情感较同龄人有显著的成熟的特点,对“爱情”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而且也能正确看待“恋爱”与学习的关系。这一类型的学生是极个别的。

还有在《中外少年》90年第5期上刊登了一篇《老生常谈说“早恋”》的文章,作者郭煜把早恋的原因归结为四个方面。

炫耀型:“青少年都爱赶时髦,攀比心重。”有些中学生早恋,实际上就是出于炫耀、攀比的心理。

纯真型:这种情况往往女生多于男生,大概受言情小说的影响,自己也想“纯情”一番。

逆反型:中学生普遍有逆反心理。老师、家长如果教育不得法,不但不能防止早恋,反而会成为“催化剂”。

浪漫模仿型:模仿成人行为,求浪漫、玩潇洒的中学生,大有人在。

两位中学生的客观分析不无道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放有关两性和爱情的种种信息不断地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到了中学生中,冲撞着他们,感染着他们。可以说许多中学生早恋实际上就是受了社会上爱情影视、言情小说的影响。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发育成熟普遍提前,出于人的本性,必然对异性产生一种朦胧的意识,就容易产生中学生最初的爱情写到这里,我们也许已经体会到了:中学生初恋的情网是那样的纤细、脆弱,早恋的土壤是那样的贫瘠,早恋的果子又是那样的苦涩。那么,我们如何保护中学生心灵深处那颗“爱”的种子呢?办法有一个,那就是将它珍藏在心灵的保险柜中而不要轻易地开启它,让爱的种子得到心灵的温暖和看护,它也就不会感到寂寞了

怎样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 篇5

作为班主任如何对待和处理中学生的早恋呢?首先不要草木皆兵,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能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大多数情况下是老师过于敏感,只要男女生站在一起说话,就认为苗头不对,紧接着就是警告、检查甚至斥责、向家长告状„。

我教学的这几年,所带的班级学生没有出现早恋现象,我是这样做的:

1.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主动跟学生讲话、开玩笑,套出他们的心里话。学生既怕老师,又喜欢老师,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社会阅历浅,很多事情他们需要老师的建议。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易受外界的影响,只要老师放下架子,深入学生,他们就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只有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才能有针对性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给学生感动而不是伤害,才能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义气” 和老师对他的尊重。

2.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自身的人格、心理等得到成长与完善。中学生早恋是老师和学生都不愿提及的问题,但如果对于早恋问题一直避而不谈,势必会令更多的学生产生好奇心理,陷入误区。开诚布公地讲清楚,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所以在班会课上我经常给孩子们讲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鼓励他们之间的正常交往,帮他们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化解师生、生生矛盾。尽管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许多逆反心理,只要好好引导,孩子的心灵才会更纯净,知识才会学得更轻松,教育的过程才会更有效。

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 篇6

活动时间:2018年4月8日 活动导语:

爱情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对方提高,同时也提高自己。唯有那因为爱而变得思想明澈,双手矫健的人才算爱着。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

活动内容:

剖析中学生恋爱的原因:

课余活动过少,繁重的学业导致生活比较枯燥;现在高中生活比较累,生活比较机械,恋爱也是一种寄托和逃避的方式;单纯的喜欢或崇拜,一时的怦然心动。

谈恋爱是好的,但必须是真正的爱情,因为真正的爱情可以使人崇高;最不可容忍的是无情的打情骂俏,它会使你堕落,陷入庸俗的氛围。

——(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中学生恋爱会使自己的情感陷入两人世界的狭小圈子里,限制了与更多异性的交往,并不能真正的了解异性,从某种意义上使人际关系更加疏远。

天天卿卿我我,不在一起时还要牵挂对方,还要揣摩自己心理,这要耗费多少时间、精力,那你还有多少时间用于学习,用于发展自己?你尚未健全的头脑,充满了爱情,那么功课、学业怎会不受影响?!

中学生谈恋爱违反中学生守则,你不得不有所顾忌,既怕老师批评,又怕家长知道,你焦虑、你浮躁、你心里疲惫,你还能做到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吗?!恋爱会使人冲动,控制不好还会导致越轨行为。也许有人本来就不想太认真,只是玩玩,聊补人生空虚而已。那样就太不自爱了,感情轻浮、游戏人生,品味太低了!

恋爱是不分时代的,但分层次。中学的恋爱其实是虚幻的,只是一种喜欢和寄托。好感,并不是真正所谓的爱情。那种爱是没有责任的,只是为了要让自己和对方开心,不开心的时候有人陪着,可以找人倾诉,可以找个依靠。可能那时候的爱情是最单纯的,却是最没有结局的。毕竟后面我们还要升到大学或是更远,或是工作。到那个时候我们结识更多的朋友,可能回想起来,觉得中学的恋爱是那么的不切实际。

那么,当产生此念头时应该怎么办呢?

1、把苦闷宣泄出来。可以找个朋友倾诉,也可以记日记,把这份感情变成自己的秘密,或者参加激烈的体育运动。

2、转移注意力。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把精力转移到这些爱好上。也可以扩大交往范围,投入到集体学习、活动中,回避与某一个异性同学过多时间的单独相处。

3、将这份感情埋藏在心里,升华为无尽的动力,去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为长大后获得这份感情打好基础。

浅谈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思想疏导 篇7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情, 是对人道主义的最严峻考试。我们应当从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起就培养他们去迎接这场考试。”班主任在高中时期对所有学生进行爱情教育, 引导学生做自己感情的主人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我们的每个学生都会成为未来的妻子、丈夫, 未来的母亲、父亲, 一个有着健康的精神世界能主导自己感情的人会组成一个稳定的家庭, 幸福一生。

该如何正面引导这些正在成长中孩子们, 下面就是我用自己在三届学生的班主任工作尝试中几个典型的案例, 力求从中获得一些如何引导早恋学生, 对其进行正面思想疏导的方式方法。

第一届的处理办法我总是用最常见的谈心, 讲道理, 在同学中制造舆论, 与家长沟通, 有的人有点效果, 但有几人的教育却以失败告终。其中有一对比较有特点, 男孩子小峰家里条件好, 整天不学习从早到晚盯着这个漂亮还有点聪明的女孩子小莲, 给她打饭, 买手机, 买零食, 周末还带她一起出去买衣服, 用物质和感情彻底打动了这个家境不好的女孩子。按他妈妈说的一句话, 他来学校上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找个漂亮老婆回家!拿他束手无策的情况下, 我只能从女孩子下手, 软的天天谈话, 硬的找了家长, 软硬兼施, 还在同学中造了些舆论引导, 开始她有点动摇, 可惜, 动摇之后反倒更坚定地和那个男孩子在一起了!而且是公开在一起!最后高考成绩男孩子提档线都没到, 女孩子呢, 专科线刚到, 她以前可是连二本都可以考的。这个失败的经验告诉我, 对于早恋了的孩子且不可“一刀切”, 必须做到分类处理, 视情况而定。简单的口头教育对于现在的孩子多数已经不起作用, 要多种方法深入教育。

到第二届学生中出现了早恋的小盼和小成, 我就谨慎多了。因为是高二接班, 据高一班主任介绍两个人已经在一起了, 所以在还没见到他们之前就看了两人的资料, 发现了一个突破点, 两个人成绩都不算太差, 但上上下下起伏不定, 小茹同学英语成绩不错, 就让她作了我的课代表, 每天到我这里来交作业的时候我都会跟她随便谈几句, 这第一步我称之为感情攻势, 先建立我俩之间的感情基础, 建立最初的信任, 然后第二步就是心贴心沟通, 我采用的方式是书信交流, 用写信的方式提出我的要求, 第一封信的具体内容不太记得了, 但大致如下:

小茹:

你好, 接到信没想到吧, 但有些想法我想和你交流下, 因为我班主任和朋友这双重身份让我只能以这种方式和你聊聊。

我听说你和小成关系不错, 还听说你们的关系已经超越了普通朋友,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能消息有误, 是别人太敏感, 但我还是愿意把我的想法先讲给你然后由你自己选择。

爱情很美, 在我的高中时代, 进入青春期的心同样为异性同学的一个微笑, 一个眼神, 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而泛起涟漪, 这是我们青春时代里美丽的风景, 但这不是唯一的风景!只要明白这一点, 走过这片风景, 会看到更美丽的风景等待着我们!但如果沉迷于此, 为了可能的美丽爱情而放弃无法回头的今天, 那就违背了你“最聪明女孩”的称号!

有男孩子喜欢你, 说明你是个优秀的女孩子, 一个优秀的女孩子将会遇到很多欣赏她的人, 我们要心存感激, 但我们也有选择的权利, 我们也得去欣赏值得我们欣赏的优秀男孩子。而作为女孩子, 学习不好, 气质平平, 能力一般有什么资本去让别人欣赏呢?对于现在这个阶段来说, 气质和能力是建立在学识基础上的, 只有好好学习, 为自己积蓄能量才能被别人欣赏并有资本去欣赏别人。

给你自己一个机会, 也给他一个机会, 你们相互勉励, 共同朝美好的未来努力, 也检验一下自己的眼光, 好吗?

第一封信后她每次见我有点不好意思, 但接下来的第二封信开始我开始慢慢地提具体要求了, 先是两个人的行为上, 比如见面多少时间, 哪些行为不能出现在学校里, 接下来是学习上的要求, 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状态才算好等等。小成那里我是当面谈的, 主要从责任入手, 男孩子嘛责任总是放在第一位的, 对家人的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 还有对小茹的责任。就这样, 从行为上学习上思想上三方面着手引导, 两年后的高考, 小茹和小成两人同时考上了浙江师范大学, 没有影响学习, 也没有影响感情, 更没有影响到其他人。

第三届作班主任是从高一开始抓起的, 学校每周二的班会课都有主题要求, 第一学期就有三个星期的“关于早恋”。我也主要分三个步骤正面引导:第一步, 爱情是什么, 通过很多故事情境, 让学生们共同讨论爱情的美丽, 重点引导到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的爱最美。第二步, 什么样的男孩子优秀, 什么样的女孩子优秀, 引导他们为了成为优秀的男孩和女孩而努力。第三步, 高中男生女生相处必须亲密“有间”!男女同学该如何相处, 引导他们建立正常的友谊!

综上所述面对已出现的早恋现象采取“罂粟花开, 分开去摘”的原则。根据分类对学生以不同的态度分别处理。如:有些自制力强有上进心的孩子, 只要给他指引, 点到为止, 剩下的让他自己选择, 自己解决。这类孩子往往自尊心强, 如强行介入只能起反作用。大多数女孩子, 班主任可以以心交心, 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后果摆在他们的面前, 然后再给予信任, 给予期待, 耐心等待他们回归;对于那些两人爱情未公开, 对外界没有任何影响, 对自己自身成长也无害, 反倒在爱情中增加了自信, 这样的孩子班主任们可以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旁边静静守候, 有不良苗头再视情况介入;而对于还有一些似乎没长大的孩子, 就要果断点, 斩断情网, 强行把美好的未来展示给他, 把其引入学业奋斗当中, 这种孩子就要在软硬兼施的手段中以强硬为主, 而后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一种, 很轻浮, 举止不雅, 影响到班级其他同学以及自己的学业的人, 尊重他们情感的同时必须公开批评这些行为, 给予处分, 对事不对人。上了高中的孩子都有最起码的自尊心, 对异性产生好感以后, 在学校社会的压力下本身都有种一种负罪感, 如果一味地否定反而增强了他们的好奇心, 让他们去冒险品尝……

对于班级整体的早恋教育, 要早要及时更要多次进行, 正面引导, 尽早在学生中建立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 注重班级整体的思想疏导, 让早恋教育跑在“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盛开”之前。

最后, 当我们不再把学生当成一部部受教育的机器, 而是一个正在通过他人帮助, 更通过自己不断努力而逐步形成的人的时候, 用爱和信任, 给予他们一颗健康而有强大生命力的心脏, 一个清醒而有独立思辨能力的头脑, 一种积极而富于弹性的生活态度!那时我们就会看到将来一个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摘要:高中班主任对早恋问题的正确疏导, 对于学生的心理成熟和人格完善, 以及构建积极向上的班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几个案例旨在探讨班主任对早恋学生的思想疏导以及整个班级早恋的预防的正面引导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早恋,案例,思想疏导

参考文献

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处理与反思 篇8

案例:

初二年级下学期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批作业,体育老师气冲冲地来找我,说:“上体育课时,你们班的小雪和小强经常凑在一块儿,今天小雪竟然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坐到了小强的大腿上!”我一听,心里有些气恼,同时又叹了一口气!小强和小雪的平时走得很近,我早就听学生说过,但没想到会发生这种行为。

小雪是一个个头不高,长着大大的眼睛的女孩子。她成绩很好,为人很强势,同时又是一个懂事又可怜的孩子,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异,她与奶奶一起生活。离异后父母为了补偿孩子,经常给她大量的零花钱。这些经历,使小雪显现出比同龄孩子成熟、考虑问题全面的特点。小强是一个不大爱说话,很懂事,心思很细腻的男孩子,父母也是做生意的,平时忙于自己的工作,对他疏于管理,所以孩子的成绩一般。

做法:

随着孩子们渐渐成长,青春期萌动,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现象。如果用传统思维去解决孩子这方面的问题,有可能适得其反,我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能不能让孩子在我的指导下自己去处理问题呢?

第一次谈话:

下午放学后,我留住小雪,我们一起坐在学校文化走廊的板凳上,夕阳照在脸上,暖洋洋的。小雪一直低着头,我轻声问:“你有话跟我说吗?”“老师,对不起,我给你丢脸了!”我没有再就这个问题说什么。阳光照在孩子的侧脸上,我忽然有一种触动,我轻声给孩子讲了一些男、女生交往的一些注意问题。最后,我说:“老师尊重你的情谊,我相信你能处理好自己的问题!”小雪抬起头,很诧异地问:“老师,你不拆散我们!”我笑了笑:“我希望这种情谊能健康地发展,我也希望你能尊重它!”小雪郑重地点点头。最后,我们做了两个约定:一是把握尺度;二是不能影响学习。

从那以后,一切风平浪静,好像没有发生这件事一样,每次到大课间,我看到小雪都在给小强辅导功课。

期中考试以后,小雪眉头一直紧锁,我不敢看孩子的脸。我知道,她的成绩虽然有所进步,但是小强的成绩却是很不理想。

第二次谈话:

办公室里,小强局促不安地坐在我对面,我问:“小强,你最近学习状态不好吗?”“嗯!”“能告诉我原因吗?”我试探着问,小强不说话,“是小雪的原因吗?”我进一步试探,“我家长在家里说不让我再与小雪交往了,所以心里很烦。”“所以你就退步了!”我追问。“小雪平时帮你学习吗?”“她很帮我!”小强默然了。也许这个时期的孩子有那么一种执拗,因为一件事就放弃学习,又或者因为一件事而立志努力。家长会时,我与小强的家长达成了共识:尊重孩子目前的选择!以后,小强的作业和上课的学习状态进步了很多。

直到初三毕业时,我反而感觉他(她)两人也越来越正常了。小雪考入了自己心仪的重点高中,小强到外地去上学。这种效果是我最希望的。

反思:

上一篇:学校车辆托管协议合同下一篇: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