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的文献综述

2024-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中的文献综述(通用7篇)

论文中的文献综述 篇1

前言:企业并购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公司,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Mergers and Acquisitions)。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

并购的含义有最狭义、狭义与广义之分。最狭义的并购,即我国公司法上所定义的吸收合并或新设合并。设A、B为两个公司,A+B=A为吸收合并;A+B=C为新设合并;狭义的并购,指一家企业凭借兼并其他企业来扩大市场占有率或进入其他行业,或者将该企业进行资产剥离、分割出售以牟取利益的行为;广义的企业并购,除了狭义的企业并购以外,任何企业经营权的转移(无论形式上或实质上的转移)均包括在内。

成功的企业并购既可以扩大经济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向新经济领域渗透,又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然而企业并购是一项风险比较高的经营活动,导致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战略、文化、财务等原因不一而足,而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财务因素。正文:

一、企业并购的动因

国外企业并购动因理论:

1.效率理论。效率理论认为并购活动能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增加社会福利,因而支企业并购活动。通过并购改善企业经营绩效的途经主要有三条:

1).经营协同效应理论,即规模经济。由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字型,因此在达到最佳生产规模之前,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但是,纽博尔德调查时发现,只有一小部分公司承认并购动机与规模经济相关。考林、卡宾和霍尔研究得出“很难从他们调查的公司看出并购的规模经济效益。”惠延顿则认为获利能力与企业规模大小不相关。这些事实都是对规模经济效益的反驳和挑战。

2).效率差异理论,即管理增效。有些经济学家强调管理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企业间管理效率的高低成为企业并购的主要动力。

3).财务协同效应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并购会带来财务上的好处,具体地说就是有大量内部现金流和少量投资机会的企业拥有超额现金流。另一种观点认为,并购后企业的举债能力大于并购前两个企业举债能力之和,这就提供了投资收益的税收节约。

2.代理理论和经理主义。杰森和麦克林(1976)在其论文中系统地阐述了代理问题的含义。他们认为,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当管理者只拥有企业所有权的一小部分时,便会产生代理问题。代理理论对并购活动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解释和看法:

1).认为并购活动可以控制代理成本。解决代理问题可以通过:一是加强监督,但在所有权高度分散的大公司,单个股东没有足够的监管动力;二是将决策管理和决策控制相分离,控制职能由董事会行使;三是通过股票期权等报酬安排以激励管理者(Fama,1980)。当这些措施都不能解决问题时,通过并购来接管市场就成为最后一种外部控制的手段(Manne,1965)。但如果公司管理层因代理问题而导致经营管理滞后,就会导致公司股价被低估,管理层将会努力工作,提高公司价值,从而与股东利益达到一致,如果代理问题仍然较严重,则公司会面临被并购的威胁。

2).经理主义。与收购可以解决代理问题的观点相对,穆勒(1969)认为收购活动只是代理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解决办法。他假定经理的报酬是公司规模的函数,这样,经理将会接受资本预期回报率很低的项目,并热衷于扩大规模。

3).闲置现金流量假说。这一假说也来源于代理问题。在詹森看来,经理运用闲置现金流量来并购别的企业的同时,显然会增大代理成本。

3.市场势力理论

Meeks(1997)等学者将并购的动因归结为获取市场势力、提高市场份额和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市场势力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增大企业规模将会增大企业的势力,进而增大公司的市场份额。

4.信息理论

该理论主要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来研究,认为作为内部人的经理层拥有比局外人更多的关于公司状况的信息,企业并购能够表现和传递这些信息。多德和鲁拜克(1977)以及布莱德雷(1980)的研究表明,无论收购是否成功,目标企业的股价总体上呈现上涨趋势,原因在于收购股权的行为向市场表明,目标企业股价被低估了,从极端角度讲,即使目标企业不采取任何管理改进,市场也会对股价进行重估。

5.财富再分配理论 在并购理论中,另一探讨的主题是认为并购活动只是利益相关者之间财富的重新分配。当并购消息宣布后,由于各投资者股东掌握的信息不完全或对信息的看法不一致,会导致股东对股票价值有不同的判断,引起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的股价波动。这种价格波动,不是源于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而是财富转移的结果。有人认为财富的转移可能是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股东间的财富转移。但麦克丹尼尔对上述争论做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并购所创造的资本利得不是源于债权持有人,即使以负债方式并购而增加负债比例,债权持有人也没有受到什么负面影响。

6.交易成本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通过对价格和交换的研究,力图证明市场机制能通过价格的调解,自发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福利经济学则进一步证明,由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自发调解所形成的市场均衡结果恰好符合帕累托最优。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依赖于企业经营者的决策,而不是直接依赖于市场机制的动作。现代企业理论运用交易成本的概念对此做出了有力的回答,并进而对企业并购,尤其是纵向并购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我国企业并购动因探讨:

我国的企业并购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是在新旧经济体制并存交替和摩擦的背景下产生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产物。根据国家政策的重大调整和企业发展趋势我国并购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84-1987年:并购起步阶段

从1978年10月起,我国开始实行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改革,1984年5月国务院又发出《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扩大了国营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产品价格等方面的自主权。通过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使企业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自己的利益要求。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国有经济中一方面存在着一些常年亏损的国有企业,不但占有国家大量固定资产和资金,还需要政府每年财政拨款,另一方面,一些优势企业由于固定资产和资金的限制,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改善产品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逐渐产生了将亏损企业并入优势企业的行为。这一阶段的并购主要发生在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同一部门,企业之间的并购由主管政府积极牵线搭桥,通过企业调整,消灭亏损企业。

2.1987-1992年:行政主导阶段

我国产权改革的政策继续不断出台,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小型企业产权可以有偿转让给集体或个人;1988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又明确把“鼓励企业承包企业,企业租赁企业”和“实行企业产权有条件的有偿转让”作为深化改革的两条重要措施。1989年2月,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颁布了《关于工业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企业并购的行政法规。《暂行办法》的出台,一方面减少了违规行为,另一方面使我国企业兼并开始有法可依,更积极地推动了企业之间的兼并活动。这一阶段企业兼并的特点是:①兼并范围开始由同地区、同行业的兼并,向跨地区、跨行业的方向发展②目标企业也由单纯的消灭亏损企业向优化经济结构发展③地方产权交易市场开始兴起④兼并方式开始出现参股式和控股式。

3.1992-2001年:买壳上市阶段

1992年,中国确立了实行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成为了推动我国企业并购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阶段,我国公司并购的形式更加多样,其中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为主要形式。同时,一些外国资本、港澳台资本开始进入中国大陆的产权市场;我国少数一批国有资本强大、经济效益好的大型国有企业也开始到国外并购企业。在此阶段,企业单单追求短期的财务利益,而忽略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国有产权转移方面暴露出很多问题,2000年,国家开始禁止国有产权向民营企业的转让。

4.2001年-至今,改革开放阶段

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根据入世的承诺逐步实现全面开放,形成我国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混合竞争的局面,我国的企业并购开始向市场化并购的方向发展。这一阶段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政策环境的放开;②追求规模经济,增强市场势力;③适应市场经济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④我国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逐步实行全面开放。这个阶段的并购具有以下特点:①企业并购的主体出现多元化,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并购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并购国有企业屡见不鲜;②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的企业并购开始占主导地位;③以追求企业长远战略发展为目的的企业并购增加;④我国入世后产业进一步放开,外资并购深入到我国金融保险、基础材料、机械制造以及高科技产业等重要领域。

二、当前经济条件下企业并购的财务动机

企业并购财务动机包括以下几方面:

1.合理避税。各国对企业并购一般都给予优惠政策,如对于亏损严重的企业其亏损额允许递延,可用于抵消并购企业税前的利润,使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合法避税。因此拥有较大盈利的企业往往考虑把那些拥有相当数量累积亏损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纳税收益作为企业现金流入的增加也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

2.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本利用率。在自有资金供给方面,并购一家掌握有大量资金盈余但股票市价偏低的企业,可以同时获得其资金以弥补自身资金不足。在贷款供给方面,并购后企业资产规模扩大,信用基础也相应增大,可用于抵押的资产更多,获得贷款更容易;在资本市场融资方面,企业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又称为“买壳上市”),获得紧缺的“壳”资源,间接进入资本市场再融资,企业只需掌握上市公司的相对控股权即可实现与上市公司的资金流动(通过担保或其他关联交易),从而达到在资本市场融资的目的。

3.企业价值增值。通常被并购企业股票的市盈率偏低,低于并购方,这样并购完成后市盈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股价上升使每股收益得到改善,提高了股东财富价值。

4.利于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增强,使筹资渠道大大扩展到证券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许多业绩良好的企业出于壮大势力的考虑往往投入到资本运营的方向而寻求并购。

5.投机。企业并购的证券交易、会计处理、税收处理等所产生的非生产性收益,可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同时也助长了投机行为,在我国出现的外资并购中,投机现象日渐增多,他们以大量举债方式通过股市收购目标企业股权,再将部分资产出售,然后对目标公司进行整顿再以高价卖出,充分利用被低估的资产获取并购收益。

6.财务预期效应。由于并购时股票市场对企业股票评价发生改变而影响股价,成为股票投机的基础,而股票投机又促使并购发生。股价在短时期内一般不会有很大变动,只有在企业的市盈率或盈利增长率有很大提高时,价格收益比才会有所提高,但是一旦出现企业并购,市场对公司评价提高就会引发双方股价上涨。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具有较低价格收益比但是有较高每股收益的企业,提高企业每股收益,让股价保持上升的势头。

7.追求最大利润和扩大市场。企业利润的实现有赖于市场,只有当企业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在市场上为顾客所接受,实现了商品和服务向货币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利润。与利润最大化相联系的必然是市场最大化的企业市场份额最大化。由于生产国际化、市场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而使一些行业的市场日益扩大,并购这些行业的企业以迎接国际开放市场的挑战。

三、并购财务风险的界定

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是指并购过程中由于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可能性。按照企业并购的进程,可以将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分为:并购前的决策风险(战略制定即并购前风险)、并购时的操作风险(目标企业估值风险、融资支付风险)以及整合风险。

1.并购前的决策风险

企业并购中的估价风险。在并购的过程中,目标企业定价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于并购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很多目标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提交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不准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够充分,资本市场的效率低下。使得主并企业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难于准确判断,在定价中可能接受高于目标企业实际价值的收购价格,导致支付更多的资金或以更多的股权进行置换,由此可能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以及由于目标企业不能实现预期盈利而陷入财务困境。

2.并购时的操作风险以及整合风险。

1).并购融资的财务风险。企业通常可采用自有资金、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等融资渠道由于并购动机不同及并购双方收购前资本结构的不同,使得企业并购所需的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自有资本与债务资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异。但对主并企业来讲,短期借款方式的还本付息负担较重,若资金安排不当会陷入财务危机。

2).并购支付的财务风险。企业并购的支付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与资金流动性和股权稀释有关的并购资金使用风险。支付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金支付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以及由此最终导致的债务风险,二是股权支付的股权稀释风险,三是杠杆支付的偿债风险。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不同的支付方式将向市场投资者传递不同的信息,是影响并购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3.企业并购中的财务整合问题

1).忽视财务战略整合。由于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在财务管理方式上存在不同,如果财务整合不利,不能制定长期的财务战略,则并购企业会陷入融资困难或债务危机的境地。

2).财务部门整合困难。很多公司并购之所以没有成功,往往是因为只在形式上完成合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人力、组织机构的调整,导致人员流失、绩效下降,初定目标难以达成。

3).财务制度整合不利。企业并购是把不同财务制度的企业融合在一起,由于每个企业实行的财务制度存在差异,企业并购完成后必然会在财务制度的整合上面临困难。

4).资产和负债难以优化组合。企业合并后,并购企业接受了目标企业的资产,同时也要承担目标企业的负债。

四、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

(一)充分重视并购前调查,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强化价值判断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性是目标公司定价风险的重要因素,主并企业应充分重视并购前的调查,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获取有关目标公司的更多信息。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调查是并购前调查的重中之重。不要过分的看重财务报表,要跟多地关注表外资源。

(二)采用合适的价值评估方法,审慎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

由于企业并购中双方的动机和考虑因素不同,采用的价值评估方法也不同。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并购价格。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目前主要有相对价值法、贴现现金流量法、账面价值法等,每一种方法所依赖的会计信息不相同,都带有人为主观因素的判断,因此,并购公司可根据并购动机、并购后目标公司是否继续存在以及掌握的资料信息是否充分真实等因素,决定对目标公司的评估方法合理评估企业价值,使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接近其实际价值,提高并购的成功率。所以建立严密的信息收集和传递系统对于正确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尤为的重要。

(三)合理安排融资方式,科学决策资本结构保证融资结构合理化

并购融资结构中的自有资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但在选择融资方式时要考虑择优顺序。准确测算企业的偿债能力,并根据偿债能力确定融资的风险临界规模,对于合理负债融资和避免财务风险具有不可或确的作用。企业在制定融资决策时,应开阔视野,积极开拓不同的融资渠道。并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能获得的流动性资源、每股收益摊薄、股价的不确定性、股权结构的变动、目标企业的税收筹措情况,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结构设计,将支付方式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的各种组合,以满足收购双方的需要来取长补短。

(四)灵活选择支付方式,降低支付财务风险

并购企业应当立足于长远目标,结合自身的财务状况,将支付方式设计为现金、债务、股权等方式的不同组合。

(五)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大多数的并购活动都有当地政府参与,并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推动资产重组,到为并购各方牵线搭桥,帮助企业解决职工安置、资产剥离等困难,给予财税、信贷优惠政策等。在现行体制和利益格局下,政府主要考虑的是税收的增减和职工的安置等问题,如果企业将这两项工作做好了,必然会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为并购整合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总结:

企业并购是一项复杂的经济行为,但作为资本运营的重要手段,并购活动在企业扩张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尽管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并购动机,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财务目的,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并购一方面有助于企业迅速扩大资本,但另一方面也处处隐藏着风险。企业并购会涉及财务、法律、政府、人事安排等多种问题,而这些问题最终也都将以财务问题的形式反映出来。

从理论上讲,企业并购行为是经济学、管理学、财务学、金融学等共同作用的产物。从实践角度看,企业并购行为受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必须全方位地看待这个问题。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士,在从财务上对企业并购行为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选择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市场、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从而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全方位的最有效的信息。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发展的规模化和集团化的趋势,企业并购在企业发展道路中不可避免,因此在并购过程中出现的最重大的财务风险更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为它是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关系着企业兼并后能否达到预期经营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并加强对其控制。

参考文献: [1]郭丹.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05-01 [2]蒋霞.高广波.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5期 [3]张晓红.浅析中国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d Research Guide ,2009年24期

[4]郑利斌.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研究.经济师,China Econommist,2009年11期 [5]赵凌志.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研究.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年01期

[6]宋爱仙.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企业科技与发展.Enterpri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Development ,2010年12期

[7]林琳;陈亚民.企业并购过程中若干财务问题的风险控制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02-23 [8]郜秀菊.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分析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9]陈莉.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及其对策探析.财会研究,2008年19期

[10]赵立勋;张进捧.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分析.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0年34期 [11]胡彬.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分析.经济与管理,2004年006期

[12]谢志坚.企业并购涉及的财务问题分析.财会月刊(会计版),2007年002期 [13]黄晓楠;瞿宝忠;丁平.基于EVA的企业并购定价改进模型研究.会计研究,Acco-unting Research ,2007年03期

[14]王会恒,高伟.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07).[15]裴亚.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国际商务财会 , Finance and Accounting for International Commerce,2009年 04期

[15]郭继荣.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经济师 , China Economist, 2009年 09期 [16]李洪颖;赵洪进.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影响分析.财经界(学术版),Money China,2010年 02期

[17]黄凌灵.关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的探讨.会计之友,2010年5期 [18]王长娟.企业并购之后财务整合问题探讨.现代商业,2009年20期

[19]谢中华.浅谈企业并购财务整合应该注意的问题.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12期 [20]周平根.浅议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商业经济,2008年7期

[21]冷新.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北方经济,2006年第9期

论文中的文献综述 篇2

关键词:文献综述,实例分析,评价标准

文献综述在任何科研中都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应该是分析、对比、评论、归纳加工整理而成的综合评述。一篇好的综述应该对以往研究优点、贡献和不足的批判性分析;评论(非简单重复和罗列)文字简洁,避免大量引文,要用自己的话来表述(注意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既要确保全面(纵向和横向),又要确保相关;用于评述的论点最好来自原始文献,尽量避免使用转述或综述材料。评价文献综述的标准是:看其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小标题层次是否正确,有没有包括性,是否体现出项目的独特型,关键文献是否提到。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选出与课题最相关的研究并把这些研究的结果揉在一起,使其相关性明显化;不可把每项研究的摘要分段列出,似乎他们之间毫无联系;让读者看后感到该领域还不完整,还有待扩展,这样就为目前的研究作了铺垫;文献都应有出处,评述也不要写成一段引语的形式,应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不可把文献按时间顺序排列,而应按其与课题的相关性组成一个整体;告诉读者哪些文献最为相关,哪些文献相关性差些;结尾时要略加概括与评论,画龙点睛。(Wiersma,1989,转引自刘润清,2002)

根据以上标准,对“功能对等论在英汉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这篇文章的文献综述可作出以下分析:

从题目可看出,这篇文章主要是阐述功能对等理论在英汉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因此,本文的文献综述应涉及两个方面,即有关功能对等论及跨文化翻译的研究。如果前人在功能对等论运用于跨文化翻译曾作研究,文献综述也应该包括这一内容。本文作者在其文献综述应涵盖哪些大的范畴抓得比较准,对对等概念及跨文化翻译进行了梳理。

从介绍部分得知:该文由九章组成:第一章全文简介;第二章对相关对等理论的梳理及对功能对等论的重点介绍;第三章介绍文化翻译第四至七章讨论不同的文化现象如何在通过翻译进行的交流中达到功能对等;第八章提出对该理论的一些质疑及其局限性;第九章结论。虽然作者自己列明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但实际上,第二、三章应视为文章的文献综述部份。

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翻译史上各种不同的对等概念,其后重点回顾了奈达的功能对等论。评价一篇文献翻译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其是否涵括相关研究领域的重点文献,在本论文关于对等概念的综述包括了最先提出对等概念的Jacobson的观点,包含了几位比较重要的如Nida,Newmark和Wilss的观点,比较全面,且评述了相关理论翻译研究,比较清楚明了,小标题的层次较分明,基本涵盖了应涉及的内容。

作者回顾了与功能对等理论密切相关的几个著名翻译理论家关于翻译对等的言论,并非大量引注,而是经过一定的理解,并能稍加概括评论。然后重点评述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分别从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意义,以及对中国翻译界的影响,进行回顾,重点评述其优越性,也提到实际存在的不足,基本做到了有的放矢。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阅读了相当的文献,并有自己的一点分析,该领域中的重点文献都有所提到,应该说很不错的。作者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其涉及材料,大多采用的是第一手的材料,较少间接的二手材料,而且所选取的材料比较有权威性。

但是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它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从这个意思上说,作者的自我消化还有所欠缺的。在我们看了一大串的名人对对等概念的定义和分析后,却不清楚各个名家的定义之间的联系,即他们的定义之间有没有重合或借鉴性,还是有什么相左之处。所以在这点上,作者的文献回顾缺乏有机的联系。同时作者在前面的总体介绍中提到了前人从不同角度研究对等,如语用派和功能派,但是后面的文献中没有明显的体现。作者只停留于对过往研究的回顾,并没有指出过往各项研究的强弱项所在。特别是没有指出相关研究还存在哪些需解决的问题,从而使读者无法了解作者进行其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何在。

其次作者也没有给出自己对对等的定义,可能会令读者看了很多人的定义后觉得很迷惑,不知作者眼中的对等是何物。

该文最大的不足是作者没有提及中国学者对对等和功能对等研究的过去和现状。应该说自谭载喜将奈达的对等理论介绍到中国之后,有一段时间中国的翻译界一提到翻译就必提对等,但是作者却没有体现出这一点。因为作者想借功能对等来解释英汉文化的翻译,因此有必要向读者说明中国人在研究英汉文化翻译方面做到了哪一步,是否借鉴了功能对等理论,有什么成果,还有什么欠缺之处等待。

另外,作者介绍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这部分的梳理比较详细准确,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个理论提出比较的早,文中引用的大部分相关文献是80年代的,距离作者撰文有一定的时间差,这个理论提出之后的发展,及有关这一理论的争论文中并没有涉及。

文章的第三部分是关于文化翻译的一个介绍,对翻译中的“文化”进行了定义,不足之处是这部分只是简单介绍了翻译研究已经从原来的单纯语言角度转化到文化角度这样一个总的趋势,没有对跨文化翻译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尽管这篇文章中文献综述的撰写存在着不足,但正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还是有着一些闪光点,对我们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妙云,《学术论文写作》[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1998.

[2]高小和,《学术论文写作》[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论文中的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公共突发事件;政府;网络舆论管理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如何管理公共舆论进行的研究刚起步,但也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及其对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特征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特征更多的呈现了在突发事件背景下与一般网络舆论不同的特征。对此,国内学者意见并不统一:杨亚伟等在《风险社会视角下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特征研究》认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是短期生成并迅速蔓延,难以控制;谣言四起;宣泄性;出现“群体极化”效应;发生“蝴蝶”效应。宋海龙等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演化与控制》中指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是:自由性;互动性;即时性;隐匿性;情绪化;群体极化性。李宛平在《网络时代突发事件媒体应对策略》指出,网络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特征为:传播发生多样化;传播内容广泛化;传播效果扩大化;传播媒介联动化。

(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发展阶段

划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发展阶段一般按网络舆情发展的规律和时间序列进行。徐敬宏等在《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生成及管理》指出突发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对应了网络舆情的产生、网络舆情的传播以及最后网络舆情的整合。刘洋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中表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从产生到终结的过程可以划分为散播、集聚、升华、延续和终结5个环节。宋海龙等从网民情绪变化的维度考察,认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大致经历形成、高涨、波动和最终淡化四个阶段。谢科范等人借鉴生命周期原理把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分为五个阶段:潜伏期、萌动期、加速期、成熟期、衰退期。

(三)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演变机制

易承志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分析》中指出: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包括四个阶段:形成、扩散、爆发和终结。网络舆情在整个过程一直处于变化中,但每个阶段必有一种主导性机制发挥作用。史波在《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内在演变机理研究》一文中指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内在演变的机理包括形成机理、发展机理、变异机理、作用机理和终结机理五个方面的内容。

(四)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影响

网络舆论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但网络舆论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网络舆论在突发事件中有其他任何舆论所不具有的优势作用: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约束公共权力的滥用和私用。开启并构建公共领域,有助突发事件的圆满解决;促进司法民主化进程,有助于社会正义的实现。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弊端表现为:易形成网络暴力和网络暴民;易产生网络围观的负面效应;易形成舆论的“无政府状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并推动其恶性发展。

(五)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政府响应的态度被动,速度滞后;对信息的过度控制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舆情信息工作机制不完善,技术落后。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网络舆论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管理主体多元,机制不健全,引导主体不明确;管理法规不健全,网络舆论引导缺少法律基础;管理理念滞后,缺少网上舆情研判机制;管理方式老化、落后,不适应网络舆论的发展;管理和引导队伍素质不高,能力有待提升。

(六)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应对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应对研究广泛。具体包括:

1.突发公共事件网络传播应对遵循的原则:信息公开;即时报道;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重视把关人和意见领袖,充分发挥议程设置的作用;加强网络法治建设。

2.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置机制:第一,转变理念:信息透明是根本原则。第二,完善制度:提高舆情研判和应对能力,健全网络舆情预警制度,完善网络舆情响应制度,建立网民参与制度。同时,事前要充分发挥预警监测功能,事中要发挥正面舆论引导功能,事后要建立有效的总结评价机制。

3.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治理:第一,政府及时公开信息、阻止网络谣言传播。第二,及时收集并分析网络舆情,建立网络舆情控制和引导机制。第三,培养网络意见领袖,正确引导公共舆论。第四,完善网络立法及相关宏观调控机制。第五,推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良性互动,营造积极的社会舆论环境;第六,依托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对不良信息进行及时处理。

4.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第一,及时真实地提供信息。第二,培育意见领袖。第三,网络守门人的作为。第四,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5.政府网站的建设:第一,强化政府网站议程建设,完善政府信息传播,引导舆论。第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第三,强化政府与传媒间的沟通渠道。第四,确保政府网站信息传播成为政府信息传播的权威信息源。

6.应对媒体的策略:第一,转变应对观念,及时主动公开信息。第二,搭建网络平台,与网民有效瓦动。第三,培养意见领袖,引导舆情发展。第四,加强媒体联动,形成舆论引导合力。第五,强化监察评估,构建舆情问责机制。

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及其应对研究评述

我国对于公共舆论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且从政府治理这个角度进行的研究涉及较少,总体看来呈现出国内研究少于国外研究,传播学、新闻学研究超前于行政管理学研究的特点,由此带来了一些局限性。同时,国内学者偏重微观问题研究,关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特征、发展阶段、影响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等具体问题研究。已有的成果中泛泛而谈者居多,但是深入进行实证分析和个案研究之人却较少,因此提出的对策显得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舆论的特点和形成及演变规律的把握上,以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有效对策研究上尚有欠缺。(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1.

[2]易承志.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分析[J].情报杂志.2011.

[3]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内在演变机理研究[J]. 情报杂志.2010.

[4]王维.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治理[J].新闻爱好者.2010.

论文中的文献综述 篇4

摘要:随着人才市场逐步放开,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大学毕业生分配方式已

用原来的统分配过渡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然而大学生就业前

景并不乐观,其中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更是尤为突出。这一现象引

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广大学者们亦发出相应的种种声音,本文对性别歧视现象的出现原因、现状、消极影响以及消除措施进行了总结概况。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平等就业

随着人才市场逐步放开,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大学毕业生分配方式已用原来的统分配过渡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给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但就业前景并不乐观。伴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劳动力市场中有限的工作岗位,以及社会中潜在的失业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压力加大。在男性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同时,女性在就业问题上处于不利地位这一不争事实,也给女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中女生占的比例已达44 %,在相同条件下女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 ,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 ,比男生低8.7个百分点。【2】这一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篇文献综述是从资料室以及期刊网上通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选取了2005年到2011年的30篇文献进行阅读研究,对目前我们存在的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原因、现状、危害以及解决措施进行总结整理。

(一)调查显示目前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遭受用人单位各种理由的歧视,无法得到平等的就业权利和资格。

平等就业权是指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就业权利和资格,不因性别等因素而受限制;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就业机会,在竞争同一个岗位时,任何人不得享有优惠待遇,也不得对任何人进行歧视;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就业条件,同等条件同样对待。【3】 然而现在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各环节中,除妨碍正常生产、工作或依法不适合女大学生的工种或岗位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大学生或提高女大学生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大学生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他损害情况。【7】

判断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性别歧视应遵循以下三点:一是以男女享有平等就

业权为法律依据;二是以具有相同的生产率的男女劳动者是否因其性别特征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为实质性标准,换言之,生产率的高低是否与性别特征必然相关;三是要求在求职、收人、人力资本投资、晋升、解雇及惩戒等方面发生事实的不公平、不公正对待。【10】

(二)对于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形成原因,学者们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以及大学生自身进行剖析。

政治: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严峻;产业结构失衡带来就业示范;国家关于女性的生育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对女性的保护措施缺乏制度规定;经济:用人单位是对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追求,雇用女生的预期经济成本高于男生,而且女大学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一些能力需求;文化:传统父权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性别角色的固话印象,传统的性别观念造成劳动力市场存在性别歧视;法律:我国有关就业歧视的立法抽象,缺少就业性别歧视的判断规则;高校: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存在差距;自身:女大学生自身的择业观念落后、成就动机不足;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影响和性别歧视意识素质尚待提高。【6】

(三)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总体就业状况令人担忧,以上的因素使得性别歧视的现象也是尤为突出。在就业机会、薪酬高低、就业行业等方面都存在着性别差异。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从2000年的95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495万人,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截止2007年9月1日,高校毕业生有351万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由2001年103.4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38万人,年平均增长高达34.5%。2001年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而2003年6月的初次就业率仅为50%。其中大学生群体内部的男女就业状况存在显著差异。【1】

女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入学比例不断提高,初次就业率存在很大差距;就业过程艰难,就业质量低于男性大学生;性别歧视现象明显,缺乏就业保障的现状。

【6】 其中许多学者从就业机会、薪酬高低、就业意愿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就业机会:全国妇联09年9月9日发布的“女

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求职时会感受到性别歧视,而在工作中实际遭受的性别歧视的女大学生可能还要多。薪酬高低: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几乎在每种职业上女性的工资都比男性低,最低的制造业工人中女性工资占男性工资的比重只有63%,最高的专业技术人员中这一比例也只有82%,可以看出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性别差异显著。【1】 就业行业:就业分布结构方面表现出“男女分工不同”的鲜明特点,75%的女性在第三产业就业,而接近一半的男性在第二产业就业。【4】 其中科研单位对女生产生着更高的吸引力, 而女生对国营企业的关注度要低于男生。同时, 相对于男生来说, 女生在相对稳定的就业领域上, 聚焦程度要高于男生, 存在一定的扎堆现象。【7】

(四)为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秩序公平合理,众多文献作者分别从不同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来搭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平台。

政府: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两性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以及加强就业的公共信息传播,消除传统的性别偏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增加;完善政策法规和社会保障机制,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5】

高校:可以针对性的对女生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充分发挥学校所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作用,帮助女生就业;注重专业的合理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切实提高女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时效性。

【9】

用人单位:要转变思想,真正相信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为女大学生提供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要认识到女大学生是一支知识密集的伟大人力资源队伍,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6】

学生自身:既要努力提高专业水平,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又要充分利用自己性别的能力优势;调整心态、与时俱进,勇敢面对就业压力;合理定位,科学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质,塑造女大学生新形象;转变观念,积极就业。

关于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的保障机制提出:一是建立以“就业促进法”为核心的就业法律、政策保障体系;二是完善以生育保险制度为主的社会制度保障;三是贯彻以“社会性别主流化”观点为核心的文化制度保障。【3】

关于就业政策实现性别公正的路径选择提出:一是以性别需求为导向,实施

切实有效的就业性别保护政策;二是以转向立法为保障,建立专门受理就业性别歧视的机构;三是以性别分析为基础,完善就业公共政策的监测评估机制。【8】

(五)结语

就业歧视使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通过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使女大学生能顺利毕业、充分就业,不仅能使我国人力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也会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越走越广。【11】

解决性别歧视问题任重道远,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支持,更需要女大学生不断地按社会需要去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以自己的实力去把握机会,找到自己的位置。目前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一现象,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未能从根本上消除,当今大学生仍备受这一问题的困扰,有待于进一步的解决。

论文中的文献综述 篇5

徐岩(2011)认为,非财务指标的使用如果与企业的环境特征相符合有助于抑制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他利用了62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JONES模型计量盈余管理,分析环境不确定程度、总体非财务指标使用情况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环境不确定程度分层面的非财务指标使用程度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王华兵(2013)重点梳理了非财务指标融入管理层激励契约设计的兴起历程、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和未来的研究趋势,为管理层薪酬契约设计研究提供了参考。李玉倩(2013)认为企业不能单单以财务指标作为对企业业绩的客观评价手段和衡量指标,而要把非财务指标也纳入到评估体系中去。李世明(2011)认为,非财务指标的应用不仅与企业当年业绩显著正相关,与企业未来两年的业绩也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国外对EVA的研究较早。Anil K.Sharma和Satish Kumar(2011)回顾了112篇研究EVA的文章,发现EVA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得到发达国家的普遍支持,而且,大多侧重于研究对公司绩效报告以及经理人绩效的评价。在发展中国家,对EVA的研究仅限于将其作为一种公司绩效评价的工具,指出EVA能够有效度量公司的价值增加。我国国内对EVA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理论界和学术界也逐渐开始关注EVA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赵坤和王娟(2011)从EVA的绝对值、分解值和相关的非财务因素出发,对每个部分的驱动指标、判断标准以及分类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在参考国有资本金绩效体系的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业绩评价体系框架。高晨和汤谷良(2011)根据2009年底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针对设定的会计利润与EVA这一双重考核目标,对EVA考核体系中的目标设定、指标分解进行研究,以有效地引导中央企业完成新老考核体系的平稳交替。赵治纲(2011)全面系统研究了EVA的概念框架,在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企业要用EVA,必须要重点选择和确定合适的调整事项和调整方法。

论文中的文献综述 篇6

1、认知负荷

认知负荷理论是John.Sweller等人于80年代所提出,主要从资源分配的角度来考察学习和问题解决。它以资源有限理论和图式理论为基础。认知负荷理论认为:问题解决或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认知活动均需消耗认知资源,若所有活动所需要的资源总量超过了个体所具有的资源总量,则存在资源分配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学习或问题解决的效率,此时称为认知负荷过重。Sweller根据来源的不同,区分出三种认知负荷:一是内在的认知负荷,它由学习材料的结构和复杂性引起;二是外在的认知负荷,它由信息呈现的形式和方式施加;三是有效认知负荷,它由学习者努力地加工并理解材料造成。

2、图式理论

按照信息处理模式,进入大脑的各种信息以认知图式的形式存储于长期记忆中。认知图式是依据其处理方式组织长期记忆中信息的认知建构。认知图式对于完成学习的解决问题等智力活动必不可少。首先,存储长期记忆中的认知图式是人类形成知识的基础,通过它我们获得新知识。此外,通过减轻工作记忆负担,认知图式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虽然认知图式对于习得知识和解决问题非常关键,然而单纯靠掌握一些认知图式还不能有效地掌握知识及解决问题。为此,学习者必须反复练习,使其获得的认知图式“自动化”起来。

二、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英语阅读和听力教学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1、研究范围

认知负荷理论主要被应用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大至各个学科的教学设计,小至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在英语教学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认知负荷理论在英语教学中整体的应用,另一类是认知负荷理论分别在听力、阅读、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研究内容

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中的主要应用是从引导资源合理分配的角度为学习材料的设计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该理论认为:影响认知负荷的因素有三个:(1)、个体的先前经验;(2)、学习材料的内在本质特征(尤其是因素交互性);(3)、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

(1)听力教学

听力是一个语言解码的过程,分为语音解码、语义解码和文化解码三个步骤。认知负荷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了听力材料的输入方式、听力文本材料和听者已有的图式三方面对学习者听力成绩的影响。

首先,在听力材料输入方式这方面,有学者认为在语言学习中结合视频材料很重要,但是实验证明有视频的听力输入方式和无视频的听力输入方式对学生成绩有一些影响,在有视频的听力输入方式下,学生的成绩比无视频的输入方式要高一些,但是差异并不明显。不同类型的视频对听者的成绩影响差异也不大,内容视频和场情景视频相对比,内容视频更有效,但帮助不大。加入视频的听力输入方式会阻碍听力理解,相对纯音频的输入方式而言,会加重听者的认知负荷,产生了认知负荷下的一个子效应——分散注意力效应。也有学者认为,组合型音频(有图形和图像等辅助)和纯音频相对比,组合型音频输入方式下,听者的成绩明显高于纯音频输入方式下听者的成绩,这也说明视频对听力过程的影响复杂,兼具了正面行和负面性。因此,许多研究者也指出,在听力教学中要慎用视频信息输入方式。但是如果在听力过程中结合视频来教学的话,可以帮助听者很好地执行文化解码这个步骤。听力过程中,连续输入纯音频听力信息或者组合型音频信息,所耗费的心理资源总量超过了认知系统本身所具有的心理资源总量,即所消耗的认知负荷大于工作记忆系统的容量时会出现过载,任何额外的负荷都将不能被处理,听者高度紧张,信息的接受或理解受到影响,因此无法解码。

其次,在听力文本材料的设计和选择上,有学者认为,语音、图像和字幕同时出现会增加听者的认知负荷,最好选择有声音和图像,但是没有字幕的材料。教师在设计练习材料时最好使用分解减负技术,将要加工的材料分解成系列呈现的片段,给学习者留出一定时间和认知资源来组织并整合工作记忆中的信息。练习材料的信息呈现应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可能,谈及图表的文字应该尽量整合到图表之中;2、相关的文字应包含在同一屏幕上或同一张纸上;3、练习题目的顺序应该尽量与相关信息顺序一致。除此之外,听力材料的时长和不相关信息的增加都会加重认知负荷,从而阻碍听力理解。所以在听力教学的材料选择上,我们教师应该选择时长适中和主题信息比较显著的听力材料,这样可以避免分散注意力效应。

最后,在听者已有图式这个因素中,有学者认为听者已有的图式会显著地影响听者的听力成绩,如果听者有与材料内容相关的认知图式,那么他的听力成绩就会越好,所以听者可以认为地补充“图式”,降低认知负荷中耗费的内在负荷和外在负荷,让听力理解趋于“自动化”。国内学者辛自强和林崇德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图形、图像等“图式”信息是听力解码的关键,“图式”越充足,认知过程中耗费的认知负荷就越小,预测就越接近实际,听力解码越容易;相反,如果“图式”欠缺,听力过程中耗费的认知负荷越大,理解变得迟缓,解码就越困难。当听者缺乏有意义的背景知识、答题技巧和听力经验时,听力过程中出现畏难情绪,认知负荷消耗极低,听力解码变得迟缓。研究证实,人的工作记忆一次只能存储5~9条基本信息或信息块,这意味着认知所消耗的认知负荷既不能超过这个范围,也不能低于这个范围,合理的认知负荷对听力解码才有明显的正迁移作用。当学习者所耗费的的认知负荷处于过高或过低水平,往往高度紧张或者极度厌倦,此时解码效果较差;当认知负荷处于中间水平,解码效果才最好。

(2)阅读教学

阅读是一项综合性的篇章理解活动,涉及阅读者的多项语言技能。在阅读过程中,语言材料被不断的分解,整合,再分解,再整合,直至阅读者完成阅读任务。认知负荷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阅读策略使用、阅读材料的呈现方式、阅读教材的设计和选择以及阅读者已有图式方面。

首先,在阅读策略上,有学者认为,就大学生阅读理解而言,引导学生首先略读,针对不同问题的文章如议论文写作不同与记叙文,阅读侧重点也不同),采取不同的阅读技巧,降低不必要的认知负荷,提高阅读能力。阅读元认知的自动化能有效借助阅读主体的长时记忆,从而降低阅读主体的认知负荷,是主体获得更多的工作记忆容量来处理阅读任务,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然后,在阅读材料的呈现方式上,关键图示可以削减二语学术语篇理解中的认知负荷,帮助读者构建关于语篇的心理图式,并激活相关的背景信息图式,一个带有复杂层级关系的图式仅代表了一个单位,因此占用了较少存储和信息处理的空间,减小了工作记忆容量的损耗,所以在设计阅读材料时要学会使用图示。

其次,在阅读教材的设计和选择上,有学者认为在选材的广度、内容的难度和学习不同阶段材料难度的跨度都要有精心的设计。同时在泛读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精心的指导,不能一味强调“泛”。这样才能减轻泛读中的无关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内容的难度方面要控制生词量和长难句的数量,所选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难度的跨度方面要注意学生前阶段的阅读水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设置适当的阅读任务,能够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学者检验了在加注解释说明的条件下,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是否好于不加任何注解的成绩。结果显示说明型注释(用句子解释说明)在阅读理解中占优势。

最后,在阅读者已有图式上,Mayer,Bove,Dryman,Mars和Tapango发现高年级学生从文章概要中吸得的信息多于从整篇文章学习的信息。因为从读文章概要完全排除了冗余效应和分散效应。他们的Schema帮助他们很快地理解和吸收这些浓缩了的信息。这个发现也让我们注意到了学习者自身具有的图式可以帮助学习者阅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建立学生的阅读图式。

三、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英语教学研究优势与缺陷

1、优势

目前在认知负荷理论下,探讨英语教学,有的研究者借用了原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教研室的博士研究生肖元梅(2005)在其博士论文《脑力劳动者脑力负荷评价及其应用研究》中所引进的NASA——TLX量表来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认知负荷进行测量。有的研究者使用Paas认知负荷测量模型量表来测量个体认知负荷,因为之前将学习成绩的提高归因为认知负荷的减轻,这种归因的前提是肯定了认知负荷理论,如果再用成绩的提高去论证认知负荷理论,就有“循环论证”的缺陷。这些做法对阅读中特定的材料设计原则和学习成绩变化间的中间量——认知负荷做了客观的定量分析,避免了“循环论证”的缺陷。

2、缺陷

在认知负荷理论下的英语教学研究,主要还是从之前提出的三种认知负荷入手,分别对应了个体的先前经验、学习材料的内在本质特征(尤其是因素交互性)和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三方面,但是并没有跳出这三点。另外不论是听力教学研究还是阅读教学研究,大多数实验都是考查掌握材料所呈现内容的能力而不是如何掌握材料所呈现内容的能力,这样不利于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只考查了知识获取情况,而没考查知识运用情况。

四、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英语教学研究趋势

1、趋于研究个体差异对认知负荷的影响

每个学习者的工作记忆容量都有所不同,这也导致了每个人达到认知负荷的程度不同。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这一点,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影响学习者对认知负荷的因素趋于细分

认知负荷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考虑如何引导资源合理分配,并且认为影响学习的因素分别是个体的先前经验、学习材料的内在本质特征(尤其是因素交互性)和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三方面,长久以来,一直是从这三方面进行研究,所以将影响因素细分也值得探讨。

3、提出更多干预教学策略

论文中的文献综述 篇7

【Key words】the process genre approach; teaching EFL/ESL writing; literature review

【摘   要】 过程体裁教学法因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一些EFL/ESL写作教学中获得了推广。通过回顾国外关于过程体裁教学法的相关研究,可以为其在国内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启示。文章首先回顾了该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与模型,随后讨论了这一领域的相关国外研究。

【关键词】过程体裁教学法;EFL/ESL写作教学;文献综述

1.Introduction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writing is challenging. This study comes out of concerns about teaching EFL writing in Chinese university. In the English acquisition-poor environment of China, students face time constraints and depend heavily on teachers instruction in learning EFL writing. As teachers, therefore, it is our responsibility to draw on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promote students writing competence. The process genre approach (PGA), as a synthesis of the product, process and genre approaches, is advocated by many researchers for being effective in facilitating students writing in EFL/ESL contexts. To shed light on the benefits of PGA to teachi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a literature review is taken.

2.Concepts and Models

The concept of PGA origins from Badger and Whites (2000) concerns about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product, process and genre approaches. They argue that the three approaches are complementary and there is a need for synthesis. Acknowledging writing development varies between different learners and writing should be embedded in the social situations, Badger and White contribute a teaching model, in which five elements interact with three possible input sources. On this theoretical base, Guo (2005) provides specific guidelines for adopting PGA and presents a six-stage procedure for pedagogical implementation.

3.Studies in EFL/ESL Contexts

A survey of literature shows that PGA has been proposed into implementation in other EFL/ESL contexts. Theoretically, Kim and Kim (2005) state that the eclectic use of both the process and the genre approaches could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eaching EFL writing in Korean universities. Nordin and Mohammad (2006) caution that to implement PGA in ESL writing classrooms genre-based pedagogy should not replace the usefulness and power of process writing. Empirically, Pujianto, Emilia and Ihrom (2014) in their qualitative study explore whether PGA teaching steps can help promote senior high students writing competence of report text based on schematic structures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some degrees, PGA is effective in helping learners develop their writing skills of report text. Nevertheless,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low-achieving learners should be provided with longer modeling and teacher-student conference stages. Their study contributes towards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PGA and uncovering the problems related in EFL classes in Indonesia.

4.Conclusion

As mentioned above, Chinese students are provided limited exposure to English and face numerous constraints in developing their EFL writing skills. Realizing the benefits of PGA, many Chinese researcher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theoretical base of this method by discussing its feasibility and implementation. Also, teachers have began to apply this method into their own writing instructions.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China actually is in line with the foreign studies and to some extend complements those studies. However, it is still necessary and beneficial to draw on the foreign experience to provide students effective scaffolding and raise their writing competence in a productive way.

【REFERENCES】

[1]Badger, R, & White, G.(2000). A process 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 ELT Journal [J].54(2), 153-160.

[2]Guo, Y.(2005). A process genre model for teaching writing. English Teaching Forum [J]. 43 (3), 18-26.

[3]Kim, J, & Kim, J.(2005). Teaching Korean university writing Class. Asian EFL [J].7(2).

[4]Nordin, S. M, & Mohammad, N. (2006). The best of two approaches: Process/Genre based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 The English Teacher [J]. 35, 75-85.

[5]Pujianto, D, Emilia, E, & Ihrom, S.(2014). A process-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 report text to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donesian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J]. 1(4), 99-110.

(项目简介:本论文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2014年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校英语教师进修奖学金资助)

上一篇:足球**的作文下一篇:焊工技术工作总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