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模拟演练试题(卷)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年高考模拟演练试题(卷)(精选8篇)

2024年高考模拟演练试题(卷) 篇1

(三)文科数学

一、选择题

1.已知全集U{x|1x5,xN*},集合A={2,3},则CUA=()

A.{2,3,4}B.{2,3}C. {4}D.{1,4}

22.复数ii3i

41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为()

A.

22B.1C.2D.2

3.当0x3时,则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x33xlogx

3B.x33xlog3x

C.logx3xx3D.logx

333x3x

4.若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视x为自变量,y为函数值,可得函数yf(x)的解析式,那么函数f(x)4在x∈R上的零点个数为()

A.2B.3C.4D.

55.已知,表示两个相交的平面,直线l在平面a内且不是平面,的交线,则“l"

是“⊥”的()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若一个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为直角顶点)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柱的体积等于()

A.1B.13C.3D.

7.已知函数f(x)sin(x

6)(0)和g(x)2cos(2x)1的图象的对称轴完成相同。若x[0,

2],则f(x)的取值范同是()

A.[1,1]B.[

122,1]C.[0,1]D.[一1,1]

第1页

2xy0

8.实数x,y满足yx,则z2xy的最小值为

9yx

4

A.一2

B.2

C.3

()

D.4

9.点P在双曲线

x2a

y2b

1(a0,b0)上F1F2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F1PF2=90°,()D.5

且△F1PF2的三条边长之比为3:4:5.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

B.3

C.

10.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1)=l且对一切x∈R都有f(x)4,则不等式f(x)>4x一3的解集为()

A.(一∞,0)B.(0,+∞)C.(一∞,1)D.(1,+∞)

二、填空题

11.观察右面算式:若某数m3按上述规律展开后,发现等式右边含有“2013”这个数,则

12.抛物线顶点在原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l过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

A,B两点,且|AB|=l,则抛物线方程为

13.已知a,b都是区间[0,4]内任取的一个数,那么函数

f(x)

2xax2b2x2在xR上是

3增函数的概率是.

14.△ABC中AB=2,AC=3,点D是△ABC的重心,则.

15.选做题(请在下列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评阅记分):A.(不等式选讲)已知a,b均为正数且

acos2bsin26,则acos2bsin2的最大值

为. B.(平面几何选讲)如图,△ABC中AB=AC,∠ABC=72°,圆0过A,B且与BC切于B点,与AC交于D点,连BD.若BC=2,则

C.(参数方程和极坐标)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6 sin ,以极点为原点,极轴

1xt,2

为x轴的非负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yt12

求直线l被曲线C截得的线段长度.

三、解答题

16.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1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人肺颗粒物.我国

PM2.5标准采用世卫组织设定的最宽限值,PM2.5日均值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为一级;在35—75微克/立方米之间空气质量为二级;在75微克/立方米及其以上空气质量为超标.某试点城市环保局从该市市区2013年3月每天的PM2.5监测数据中随机抽取6天的数据作为样本,监测值如茎叶图所示(十位为茎,个位为叶),若从这6天的数据中随机抽出2天.(I)求恰有一天空气质量超标的概率;(Ⅱ)求至多有一天空气质量超标的概率.

18.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2n

1(I)设(a,cosB),(b,cosA),当ab且//时,判断△ABC的形状;(Ⅱ)若4 sin

AB7

cos2C,且c7,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22

2,数列{bn}是首项为a1,公差为d(d≠0)的等差

数列,且b1,b2,b3,成等比数列.(I)求数列{an}与{bn}的通项公式;(Ⅱ)设

cn

bn,求数列{cn}的前n项和Tn. an

19.如图,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上除A、B外的一点,△AED 在平面ABC的投影恰好是△ABC.已知CD=BE,AB=4,tan∠EAB=

1.4

(I)证明:平面ADE⊥平面ACO;(Ⅱ)当三棱锥C—ADE体积最大时,求三棱锥C—ADE的高.

20.已知椭圆C的左右顶点A1,A2恰好是双曲线

x23

y21的左右焦点,点P(1,)2

在椭圆上.(I)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1I)直线l:ykxm(k0)与椭圆C交于不同的两点M,N,若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恒过定点B(0,一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1.已知函数f(x)(axx)e,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a∈R.(I)当a<0时,解不

等式f(x)>0;(Ⅱ)当a=0时,求正整数k的值,使方程f(x)x2在[k,k+1]上有解;(11I)若f(x))在[-1,1]上是单调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2024年高考模拟演练试题(卷) 篇2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 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 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诗歌除外) ,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高考是社会焦点, 而语文卷中的作文题则是焦点中的焦点。因为高考作文不仅仅是一场考试, 更代表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风向标, 也是教育制度改革轨迹的折射。高考作文的不断翻新, 反映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诉求。又因高考作文分值大, 评分的主观性强, 它可能影响着考生的录取。所以, 家长关注高考作文题几乎成了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老师也很关注, 因为它也许就是来年高考作文训练方向的一种暗示。6月7日上午随着一声铃响, 这道“年度谜语”终于浮出水面。下面笔者就2013年高考安徽卷作文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一.年年岁岁花相似

“一二一二”, 怎么像跳舞一样?这是我拿到作文题后的第一感觉。我说的是安徽高考作文题近六年的类型变化。从2008年命题作文“带着感动出发”, 接着连续考了两年材料作文, 2011年又变成命题作文, 2012和2013又回归材料作文。走了六年, 命题作文出现两次, 材料作文出现四次。而且双交叉出现, 你说作文类型是不是像跳舞一样?不管是巧合, 还是昭示一种方向, 都至少传递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 安徽高考作文试题瞄准的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再从出现的频率来看, 材料作文又明显高于命题作文。

显然, 材料作文受宠。这与全国其他省市的命题基本一致。从全国18套高考作文题看, 17套是材料作文, 只有1套是半命题作文 (天津卷) , 形式单一, 但出题者心有灵犀。偶然吗?必然也。因为材料作文可弥补命题作文太束缚人、话题作文太宽泛的缺点, 有严有宽。材料作文能在限制与发挥之间, 真实有效考查出学生作文水平, 有利于实践课标精神, 实现选拔功能。而且材料作文所选的材料, 逐渐打破伪神圣化, 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实际、认知实际。此外, “材料作文”在考查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 还兼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归纳推理等诸多思维品质, 它备受高考青睐已经成为趋势。

二.今年花开更惹人

一般的, 大学教授主导高考命题, 一线教师抽去“出卷”仅仅是“试做”, 反馈题目难易度和提高题目针对性、区分度而已。大学教授的思维是学术化的, 但视野是小众化的, 关注的问题是深度化、专业化的。大学教授多为“书斋型”, 接触面狭窄, 他们几乎不看日报、晚报、晨报。这就决定他们在材料作文的材料选取上学术化特征明显。纵观这几年, 诗歌、名言、文化名人直接进入材料的比比皆是, 北京卷的莫言 (暗) , 山东卷的莫言 (明) , 福建卷顾城的诗歌《忧天》 (暗) , 浙江卷的三句名言, 等等。你瞧, 都不约而同的走统一路线。萧伯纳的名言如此冷僻的东西居然登上了高考试卷, 不能不说是“学术化”的结果。

回顾安徽高考作文题, 无论是2009年的材料作文“弯道超越”, 2010年的“吴兴杂诗”, 还是2012年的“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 2013年的“萧伯纳名言”所彰显的学术化气息更加突出。萧伯纳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世界著名语言大师, 他的语言尖锐泼辣, 风趣幽默, 充满机智, 多妙语警句。语言缺少了智慧, 便如同大地少了阳光, 佳肴少放了盐。只有智慧的语言, 才耐人寻味。萧伯纳最擅长的是在别人的原话里加上几个字, 但经过这样的改动之后, 无论回答或反击对方, 都有言尽意未了之效果。再没有比萧伯纳的语言更能考验学生的分析能力了。学术化材料的优点是开口小, 但立意空间大。这正是材料作文所需要的。

三.剥开乌云见日月

一直以来, 泛化的作文题因85%以上的学生都可以“套作”而饱受诟病, 而今年安徽这种题目思辨性突出, 有利于考察学生的思维品质, 可以拉开考生间作文得分的差距。今年无法用所谓以往操练过的不变“经典”来应对万变考题, 考生必须真正吃透材料, 否则会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 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误。这样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 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因此, 如何解读今年作文材料背后的丰富意蕴, 是衡量考生作文水平的重要尺度。看来, 作文不仅仅考你语言表达能力, 也考你的审题、立意等综合素养。

高考作文评分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审题和立意, 可以说切题与否、立意的高下决定了一篇作文的档次分类, 也直接决定了分数的高低。“剥开乌云见日月”, 读懂这则材料是确定立意的关键。笔者认为抓住材料中“有的人”“已经发生”“我”“从未发生”“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这样”六个关键词很重要, 从一个“却”字看, “有的人”应该是命题者所要否定的对象, “已经发生”不值得纠结, “我”则必然是命题者要考生所要成为的人, 毕竟“从未发生”代表着一种目标或愿景。“为什么会这样”可以看成迷惑或惆怅, “为什么不能这样”则体现的是一种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逆向思维。分析后, 这道作文题的立意基本可以确定为“现实与梦想”“换角度”“反省自我”“保守和创新”“大胆合理质疑”“探索”“一切皆有可能”等等。估计写最后一种观点的人较多, 普通人看到的是现实中已经发生的事情, 而萧伯纳却把思考、思路放在对没有出现过的事物的遐想上, 放在为什么不去追求与现实不一样的梦境和理想上。延伸下去就是不要只盯着眼前的现实, 要敢于做梦、追梦、圆梦。年轻人尤其应该有梦想, 因为奋斗的过程和达成目标一样, 都能使人产生向上的力量。如果要肯定“有的人”也未尝不可, 他不是面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也发出“为什么会这样”的诘问吗?如果把这种诘问理解为反省自己, 就可以朝“减少失误, 校正方向”方面论述。如果在“既要反思现实, 又要树立理想”方面找突破口, 二者兼顾地说, 文章的立意也许会更胜一筹吧。但从阅卷结果看, 又有一点出入。阅卷现场的专家认为:材料的第 (1) 句突出“反思过去”, 是对“已发生事情”的总结;第 (2) 句突出“梦想未来”, 是对“从未发生事情”的探索, “追问”强调的是“实现从未发生的事情”的条件。所以实际阅卷中, 将一类立意放在“探索”上, 而“创新”“梦想”分别是二类、三类立意。今年安徽高考高分作文凤毛麟角, 这估计就是审题和立意失误“惹的祸”。

四.为有源头活水来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方面要求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 “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发展创造性思维”。因此, 这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 尽力回避时代热点, 淡化道德训诫, 更加侧重于人文性、自然性和科学性。更多的题目采自常规性的人文观、自然观以及科学视野、科学精神等, 将内容拓宽到文化辨析、身心体验、个人审视、生命和环境关注乃至历史评说、科技认知、艺文感受和审美体味等领域。

这就决定写作内容必须咬定活水 (即生活的泥土) 不放松。作文出彩只有扎根现实的源头, 才能流淌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无病呻吟的作品是高考阅卷老师最讨厌的风格之一。今年安徽高考作文材料要求写作内容比较贴近现实, 考生可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 有话可说, 有感可发, 不会偏题。两个追问, 方向不同, 内涵不同, 指向可能是千变万化的。这正是所有的求知者与求证者探索的第一步, 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也莫不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为考生提供了多角度解读、思考和表达的广阔空间, 考生既可关注自己的经历与体验, 也可观察社会、人生等问题;可从个人经历与思考处下笔, 也可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处着手。题目本身没有倾向性, 考生完全没有必要迁就任何一方, 直抒己见无妨, 反弹琵琶也可以。但及格容易, 想得高分却并不容易。如果作文仅仅停留于材料字面意思, 即使文采飞扬, 也会因为思想深度不够, 而写成大路货;只有在切入点和方向上, 深入探讨展开, 有血有肉, 作文的分值才能真正提高。

2024年高考模拟演练试题(卷) 篇3

听力理解

江苏卷听力部分依然采用全国卷I的试题,采用美音,语速较慢,总体难度不大,题型基本没有变化,内容以交际性和实用性为主。

※ 考查内容

1.理解主旨和大意。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所听到内容的整体把握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如第5题、第6题。

2.准确捕捉细节信息,尤其是时间、数字、地点等的相关信息。如第1题、第4题、第8题、第14题以及第18题。

3.推断对话发生的背景、地点、对话者之间的关系,测试语言的交际性。如第10题、第17题。

4.根据细节和事实,合理推测说话者的观点、态度及意图。如第9题、第12题。

※ 应对策略

一、听前预测

最好能在听录音前看问题和选项,基本确定题型,在听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去捕捉关键信息,然后根据每种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确定答案。

如第4题:

What size does the man want?

A. 9 B. 35C.39

分析:通过提前看题得知,这是数字题型,因此在听的过程中对与数字相关的信息要敏感。而整个对话中仅两次提到数字,分别是“35 dollars”和“Size 9”。此题是问尺码,因此正确答案是A。

二、捕捉关键词

关键词有助于理解整个对话,且答案一般都隐藏在关键词的背后。比如表转折关系的but、yet、however、though等;表因果关系的because、so、as a result等;表承上启下关系的for one thing、besides、first、second、then等,以及above all、to be honest、to tell you the truth、in fact、as a matter of fact等短语,它们往往提示了答案。

如第7题:

Why does the woman sing so well?

A. She has a great teacher.

B. She teaches singing.

C. She is young.

分析:这是一道因果关系的题。对话中第二个人说:“Well, Mr. Green. I like singing very much. And I've been doing this for a while, above all I have Mr. James as my teacher.”只要我们捕捉到关键词above all后面的信息,就能马上判断正确答案是A选项。

三、重复原则

一般情况下,中心词出现在开头,而且之后会反复出现和被强调。

如第17题:

Where can you most probably hear this talk?

A. In a clas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B. In a class of the Greek language.

C. In a class of the French language.

分析:这道题看似一道地点题,实则是考查考生对中心词的把握——到底说话人的谈话是针对哪一种语言?而独白一开始就说到“Good afternoon, everyone and welcome to this class on English words.”后面又多次提到“English language”以及“English learner”和“English words”,由此判断最有可能听到这段话的地点应该是在英语课堂上。

四、常识原则

听力考试的素材主要来自日常生活,因此,也可以根据常识去判断答案是否正确。

如第19题:

What is the "short-cut" to learning words according to the speaker?

A. Taking more courses.

B. Reading basic words aloud.

C. Learning how words are formed.

分析:独白中几次提到“how words are formed”,根据重复原则,可判断正确答案为C。另外,即使不听录音,通过问题和选项进行常识推断,也能确定C选项是正确的。

值得注意的是,常识原则不能作为解题的单纯依据,而应作为辅助判断的依据,用来进一步确定所选答案。

单项选择

2007年高考英语(江苏卷)的单项填空题整体难度与2006年持平,题目设置上突显了考查动词的力度,共有8题涉及了动词的考查,其中情态动词1题,时态语态2题,非谓语动词1题,固定搭配及词汇辨析4题。另外,冠词、代词、形容词、定语从句、倒装这些往年的重要考点也无一遗漏。情景交际题较为灵活,紧贴英美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语进行考查。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题干以时事为切入口设置,如2008年奥运会(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铁路大提速(railway speedup)、房价将继续上涨(housing price will keep going up)等,体现了高考命题与时俱进的特点。下面以今年的考题为例,对近年来高考单项选择题几大命题趋势进行剖析。

一、重语境

现在的高考题倾向于把语法点与具体的语境结合在一起,体现特定语境中特定语言的含义,或者是让考生透过语境体会说话者的情感。这类题目多以考查情态动词为主。如第22题:

— She looks very happy. She ______ have passed the exam.

— I guess so. It's not difficult after all.

A. should B. could C. must D. might

分析:must have done意为“过去一定做过某事”,表示肯定性推测;might have done意为“过去可能做过某事”,表示可能性推测;should have done意为“本应该做某事却没做”,一般带有责备的意味;could have done意为“本可以(能够)做某事却没做成”,一般带有惋惜的意味。该题中,第一个说话者的前半句说“她看上去很开心”,已经暗示了一种肯定的信息(通过考试)。再看答语:“我也这么认为。毕竟这考试不难。”更强化了前面的肯定暗示,所以选C。

二、重逻辑

近年来,高考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还注重考查考生对整体逻辑关系的理解。如第29题:

With April 18's railway speedup, highway and air transport will have to compete with _____ service for passengers.

A. goodB. better

C. bestD. the best

分析:该题的意思是:“铁路提速后,公路和航空部门不得不以更好的服务来和铁路竞争。”如果理顺了上下文的关系,就能判断答案是B。

三、重交际

近年来,高考题越来越注重对语言交际功能的考查,不再拘泥于俗套的表达,而是引入现今西方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表达。如第26题:

You may not have played very well today,but at least you've got through to the next round and ______.

A. tomorrow never comes

B.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C. never put off till tomorrow

D. there is no tomorrow

分析:前半句说“你今天可能没发挥好”,是负面的信息,之后就是一个but,由此可以马上判断后面的内容肯定是正面的信息,应该是“尽管没发挥好但还有希望”之类的意思。选择B,意思是“但是至少你已进入下一轮,明天又是新的一天。”“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是英美人日常生活中经常用来安慰人的话。在影片《乱世佳人》的结局部分,女主角就说了这句经典台词,来安慰自己。

四、动词短语是重点

词汇辨析类的题目多集中在对动词或动词短语的考查。常见的出题思路有两种:同一个动词搭配不同的介词;不同的动词搭配相同的介词。如第24题:

— Have you ______ some new ideas?

— Yeah. I'll tell you later.

A. come aboutB. come into

C. come up with D. come out with

分析:此题考查同一个动词搭配不同的介词的情况,答案是C。Come about“发生”;come into sth.“继承财产”;come up with sth.“想出(办法),提出(建议)”;come out with sth.“突然说出某事”。

再如第34题:

— Do you think that housing price will keep _____ in the years to come?

— Sorry, I have no idea.

A. lifting up B. going up

C. bringing upD. growing up

分析:此题考查不同动词搭配相同的介词的情况,答案是B。lift up“提起来,举起来”;go up“增加,(价格)上涨”;bring up“养育,培育”;grow up“长大,成长”。

总的来说,高考单项填空仍然侧重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建议考生平时注意积累,把它们与具体语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完形填空

今年完形填空的题目主要关注文章主旨,没有拘泥于具体的字词理解。下面结合真题,谈谈完形填空的实际解题技巧和运用。

一、 高屋建瓴,把握主旨

要完成一篇完形填空,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理清上下文的关系非常重要。今年的文章叙述的是一个铺路公司在创业初期破釜沉舟、出奇制胜的故事。理解了这个主旨,解题就相对比较容易了。如第55题:

The key to our success was having 55 to take on any job....

A. courage B. interest

C. hope D. chance

分析:根据文章主旨,该公司在创业初期,“初生牛犊不怕虎”,当然是有勇气(courage)来承担任何工作,可判断答案为A。

二、利用逻辑,瞻前顾后

解完形填空题时,应结合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确定应填的词语。如第37题:

When the Atlanta airport was under37 in 1979, we were a new company struggling to make it.

A. construction B. repair

C. control D. development

分析:这句话的主语是airport,而后文有一句关于airport的描述:“All the available water wagons were rented out for the airport construction.”“Airport construction”表明机场正在修建之中,答案是A。

三、运用常识,剑走偏锋

要做好常识类题目需要有相关的生活常识和经验,还要了解一定的文化差异、地域风土人情、科普知识等。如第50题:

I got a special 50 to rent fire engine hoses(消防水龙带) and connect them to nearby hydrants(消防栓).

A. excuse B. orderC. permit D. reason

分析:联系上下文,结合消防常识,作者不可能轻易就找到借口或者原因,借出消防水龙带并且将其连接到消防栓上,最大的可能性是获得同意和批准,答案是C。

阅读理解

今年的阅读理解,虽然很多考生反映十分简单,但是从命题者的陷阱设计和答案设置来看,有些题目还是不那么容易得分的。下面以真题为例,谈谈阅读技巧的具体应用:

一、先题后文,明确顺序

做阅读理解题时,先读题干,然后带着问题读文章可使阅读更具有针对性,节省解题时间。如第68题:Which part of your cerebrum is most active when you are making a telephone call?

A. The frontal lobe.

B. The temporal lobe.

C. The occipital lobe.

D. The parietal lobe.

分析:选项都含有lobe(脑叶)这个词,可以迅速定位到文中出现了lobe的部分,快速得出答案B。

二、通读全文,确定主旨

确定文章的主旨,不仅有助于解主旨题,也有助于解细节题和推理题。如第61题:

According to the Pew study, what do many people rely on to make major life decisions?

A. Networks.B. Friends.

C. Phones.D. Parents.

分析:这篇文章的中心词是computer,而科学家对此持正面评价,因此,答案是与computer相关的networks,选A。

三、有的放矢,准确定位

关键词一般是表示时间、数字、大写字母和金钱的词。这些词本身含有特殊符号,因此容易回原文定位。如第70题: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e reason why around l0% of people are left-handed is that ______.

A. their frontal lobe is usually dominant

B. their temporal lobe is usually dominant

C. their right brain is usually dominant

D. their left brain is usually dominant

分析:这道题目的定位可通过题干中的数字“10%”对应到文中的90%,也可以通过含有连字符的left-handed。不过该题设置了一个陷阱:文中说左脑的主导地位决定90%的人都是右撇子,题目问的是为什么10%的人是左撇子,答案应该进行相应转换:因为他们受右脑的影响,所以选C。

四、运用常识,快速解题

这里所说的常识是指自然科学常识、社会科学常识,以及一些历史性知识。生活常识需谨慎运用,一定要从文中找到依据。

如第70题,问为什么有10%的人是左撇子,除了可以从文章中找答案,也可以根据高中生物神经学知识加以判断。我们知道人的右脑支配左半身的神经和器官,左撇子现象自然和他们右脑思维的激发有关,答案为C。

总之,结合平时的扎实基础和广泛阅读,辅之以有效的阅读技巧,就可以轻松应对高考阅读。

书面表达

今年高考题的书面表达部分,保持了一贯的命题趋势,形式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题目及范文见本期赠卷)

命题趋势——更热点、更开放

历年来,江苏省高考英语作文题的内容都紧扣与学生相关的热点新闻。2005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倡议书,2006年是争做奥运会志愿者,今年则是发生在高考一个多月前的阳光体育活动。考生可以适当关注高考前半年到一个月之间与学生相关的热点新闻,为写作积累素材。

另一个趋势是,命题的开放程度在增加。2005年书面表达中需要考生自己发挥的内容是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态度,大约占总篇幅的1/5;2006年中关于志愿者的行动给出了6个要点,要求考生自己再增加两三条,开放部分占1/4左右;而今年要求考生讨论高三学生是否需要锻炼,这部分占总篇幅的1/3左右。

成文过程

就结构而言,可以按照给出的中文层次把文章分为三段:

第一段介绍阳光体育活动,包括时间、地点和人物等;

第二段是教育部介绍的三个要点,但应避免生硬的照译;

第三段要求考生表达自己的意见。相信大多数同学都会支持高三学生锻炼,然后给出两到三条理由支持此观点。如锻炼能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学习效率等。

确定了框架结构,根据总字数要求,可确定每段为30~50词左右。

写作的两条基本原则

Get the meaning, forget the word —— “得意忘形”,指针对要点,不要字字对译,而要适当进行发挥。

Vary your expressions —— “千变万化”,指在简单词句的基础上争取同义替换和句型变换。

范文分析

第一句:“各地大中小学校”的处理谨记“得意忘形”,如果拘泥于字面,翻译成all the local schools有些生硬,而all over China既表达全国范围之广,又有各地之意。

第二句:常见的表示“参与”的词组为take part in,可以利用形容词对这个词组进行“千变万化”,得到“take an active part in积极参与”。

第三句:翻译教育部介绍的三个要点(见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加上句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理解为递进,即一层比一层深刻,可使用furthermore、moreover等;也可以理解为因果,即锻炼身体是健康工作和幸福生活的“因”;可使用so that、in order to、therefore等。

第四句:可使用I think/suggest或者in my opinion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这句话原来写为:Though we have a lot of study, we still have to exercise every day. 平淡无奇需要“千变万化”。Though后有名词可以用despite改成状语,简洁有力;every day 换用形容词daily,水平立现。

第五句:这里陈述了支持高三同学锻炼的两条理由:促进健康和提高学习效率。可使用not only...but also...的句式,更可运用倒装来进行“千变万化”,如:By exercising, not only can we keep healthy, we can also relax enough to study more efficiently。

第六句:结尾需要再重申一下观点,而使用同义词就能有效避免行文重复、嗦。比如“保持健康”,有be/keep/stay healthy等,而同义词组“促进健康”可表达为build up/enhance/better health等等。

高考英语写作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到输出的过程。看到中文,即是信息输入,然后在脑中进行初步的汉英转换,谨记“得意忘形”原则;而最后的信息输出即成文过程需要时刻谨记“千变万化”原则。要达到“带着镣铐跳舞”的境界:虽然受到题目的约束,但也能在其基础之上舞出自我风格。这需要大量的积累和不断的实践,更需要对英语学习有持久的热情。愿同学们都能到达轻松自如的表达境界,让写作成为一个享受的过程。

作者简介:

李娇:苏州新东方学校教师,主讲高考听力。曾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大学英语口语A级,省英语演讲竞赛一等奖。

凌斐菲:苏州新东方学校教师,主讲高考语法。曾从事记者、主持(双语)、配音工作,多次获朗诵、演讲大赛冠军,全国主持人大赛入围复赛。

徐川:苏州新东方学校教师,主讲高考阅读和完形填空。2007年担任女足世界杯联络官、英格兰国家队翻译官;同年被甄选至非洲银行峰会组委会指挥中心。2006年参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美国威斯丽女子大学暑期集训项目并担任辅导教师。

2024年高考模拟演练试题(卷) 篇4

2009年高考湖北英语试题总体特点是扣大纲,显重点;低起点,高要求,难度明显大于往年。

一、听力部分信息量加大,语速略有加快

该部分共用时18分钟(另外2分钟为考生转涂答案时间),信息量明显加大,特别是第一节对话部分,共有5组对话,其中4组对话双方对话在4轮,因此,语速略有加快对学生提前掌握关键点、听力过程中快速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要求很高;听力部分的2个主播均为英式口音,这是传统的、最为正式的口音,适合在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推广;听力部分虽然难度有所增加,但涉及话题均为考生所熟悉的。

二、词汇考查紧扣考纲,突出主干词汇运用

词汇知识运用部分紧扣考纲,没有超出考纲规定的3100个词汇,充分体现考纲的指挥棒作用;该部分紧扣考纲中主干词汇,既突出了基础知识,更强化基本词汇的应用,体现能力立意;词汇知识运用部分共有两部分(多项选择和完形填空),与往年相比,今年加强了介词短语的考查力度;完形填空共20题,其中考查动词及短语12题,名词4题,形容词1题,连词1题,介词及介词短语2题。

多项选择部分突出考查词汇知识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要求考生对重点词汇能够理解、应用以及对语境的把握和分析能力;完形填空部分重点考查基本词汇在一个完整文章中的应用,对词汇知识理解上要求不高,但对考生准确把握文章上下文的能力要求很高。2009年高考湖北卷词汇知识运用部分明显加大了对短语的考查(5个动词短语、3个介词短语),这是一个新动向。

三、猜词归纳题型增加,理解能力要求提高

在命题设计上,有三大特点。第一、延续了以细节理解为主的考查方式,共计10道题。但是提问的方式稍有变化,不再是单纯问对或错,而是以what提问,以why,because提问,更加注重深层的文章理解。这种命题方式占了8道题。第二、主旨大意理解题和词义猜测题相对2008年高考有所减少。其中,主旨大意理解题3道,主要是问thetitle,themainidea。词义猜测题2道。第三、加大了对文章意图,作者的态度的考查。主要是考查作者的写作意图,共计5道题,分别用了advise,thinkof,reactto,means等进行提问,要求考生深层理解文章,能够对所找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敲。

从内容上看,阅读理解的文章以贴近生活的话题为素材。分别涉及到家人的小故事,动物保护,作者的时尚观念,新兴科技,法律所赋予我们在时间上的权利等。排列顺序由容易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叙述到议论,比较利于考生逐渐理解文章和发挥考试水平。而且,每一篇文章至少设计一个细节理解题目,保证了考生能够得到一定的基本分。但是题目之间有坡度,每篇文章必定有主旨大意理解题或者作者态度理解题,有一定难度。总之,考生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读懂和做题,但是要得高分不是很轻松。

从词汇上看,涉及到了考生不是太熟悉的词汇,特别是在第四篇科技文中,但是不会影响做题,关键之处都有汉语的词义注释。不过,很多词汇是合成词,考生可以通过构词法理解词义。如第二篇动物保护中的unoccupied,reintroduced等。

四、书面表达难度加大,语言应用能力要求提高

2024年高考模拟演练试题(卷) 篇5

——文明

长期以来,为人民服务是一个永盛不衰的话题,是一个永不过时的激励机制,是我们党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人民服务是敢创一流的勇气,是永不懈怠的精神,也是共产党人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具体表现。

近日,在全省上下掀起向长顺县敦操乡“背篼干部”学习的热潮,敦操乡党员干部多年如一日,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背篼”背出了信任、背出了民心、背出了“鱼水深情”,充分体现了“背篼干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充分体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和不易。他们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扎根基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十分让人感动,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贵州能够发展、能快速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学习,我感受颇丰。下面我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把心思扎根在基层

面对高山深沟、交通不便、恶劣环境,敦操乡“背篼干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翻山越岭,风雨无阻,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把群众的困难装在心里、扛在肩上,他们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当家人,心里装着人民,凡事想着人民。长年身背背篼为深山里的群众谋致富、促发展。扎根基层,心系基层。

二、把服务落实在基层

敦操乡“背篼干部”把62个村民组划分为34个服务点,全乡34名乡村干部每人负责一个点,并将定点服务人员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及监督电话制成公示牌,钉挂在村口显眼位置,大到为村民代办低保、养老保险等事宜,小至捎带所需生活物资等,只要村民一个电话,就服务到家。敦操乡“背篼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把青春奉献在基层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敦操乡干部就开始帮助群众捎带生活用品,最初只是一两包烟,后来是盐、酱油等,到现在是各种生活用品,甚至于水泥、瓦片等。尽管平均每周要步行上百里山路,一些路险坡陡地段要攀着岩石、拉着藤蔓才能通过,他们始终无怨无悔、坚持不懈。弘扬“背篼干部”精神,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像敦操乡“背篼干部”那样,把本职岗位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爱岗敬业,踏实工作,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把美好的青春奉献在艰苦的基层。

毛泽东同志曾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出发”。为人民服务,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为民请命、为民谋福利的人。曹植“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辛弃疾“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始终心系国家命运;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当代,以人民的好干部牛玉儒同志为代表的许许多多英雄模范、人民公仆数不胜数。

敦操乡干部有形的背篼在肩上,无形的背篼在心里,实际上,“背篼精神”是当代“贵州精神的延伸和拓展”,正是他们“五加二”、“白加黑”,加班加点,比着干、追着干的工作作风,才干成了许多过去不曾想、不敢干、干不成的事情。这是干部作风转变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举措。

我坚信:当“背篼干部”这个普通的名字成为一个精神符号,当学习“背篼干部”精神成为一种常态,贵州党员干部队伍焕发出的新的发展激情,定能绘就我们时代恢弘的精神画卷。

2024年高考模拟演练试题(卷) 篇6

真实性(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民主和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

区别:1.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 2.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联系:1.民主是专政的基础 2.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重要性:1.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2.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3、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形行使权力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B政治自由(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C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遵守宪法和法律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D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的要求:1.是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2.是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如何让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态度上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与责任感的体现2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的基础上理性思考、判断,审慎投票。民主决策的方式。(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决策?)

科学民主决策的原因: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我国政府正在跪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行使选举权利的意义:1,选举权被选举权是国家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2.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3.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品质的体现。民主决策的渠道: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

制度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1.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助于广泛集中民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4.有利于提高参与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重要性)

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1信访举报制度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3.舆论监督制度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 行使监督权的意义:1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如何负责行使监督权(要求):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

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区别在于:1 是否遵循法律 规则 程序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履行政治性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4.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第二单元: 政府的地位和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政府的职能:A.政治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B.经济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C.文化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公共服务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政府求助途径:政府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发展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合法行政 合理行政 程序正当 高效便民 诚实守信 权责统一

3、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1)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必要性)

(2)意义(重要性):A、(对人民)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B、(对政府自身)1.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2.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3、(对国家法律)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4、如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与水平。(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行政管理体制。为什么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怎么监督?(必要性+意义)

为什么?

(1)、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一靠民主 二靠法制 2.建立起全面的行政体系

(2)、意义:

1.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2.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

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更好的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法制部门、监察部门、审计部门

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6、阳光工程的意义。

(1)、必要性: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信心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2)意义:(重要性)一方面是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另一方面是协调各方面的利益 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7、政府权威的含义、决定因素、表现、怎样树立?

含义: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决定因素: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这种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体现:(1)、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它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较高的信誉;3)、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富有威望和影响力的政府,它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有令必行,有禁则止;4)、有权威的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都会有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怎样树立:(1)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3)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做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第三单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

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2)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3)地方人大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讨论决定并监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

二.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注意: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民是间接行使者。

职责:1.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2.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3.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

见和要求,4.努力为人民服务,5.对人民负责6.接受人民的监督。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实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体现(特点):

①在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对违反人民意志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罢免他。②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是国家机关之间的横向关系。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四.为什么我国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

意义: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必要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优越性:1他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2他动员了全体人员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他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速运转 3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

一.地位:领导核心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 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权责 +性质和宗旨

二.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意义:1.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 民族的团结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 和谐的社会环境 3.才能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提高与时俱进的行政能力: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 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四、中共的执政理念:党始终把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党制度内容

一.地位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二.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

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

三.为什么多党合作1.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不能实现西方多党制2.优越性: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基本原则:民族平等 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也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二.为什么 重要性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2.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3.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是历史遗留夏利的各民族经济 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 而且难以短期内消除

必要性:1.国家性质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大杂居 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各名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三.优越性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少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四.巩固:我们:1.自觉履行宪法规定得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2.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国家:1.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2.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 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3.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为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宗教信仰自由

一.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024年高考模拟演练试题(卷) 篇7

(1) 若直线l过抛物线的焦点, 求抛物线的方程;

(2) 已知抛物线C上存在关于直线l对称的相异两点P和Q.

(i) 求证:线段PQ的中点坐标为 (2-p, -p) ;

(ii) p的取值范围.

本题 (1) 、 (2) (i) 较为简单, 答案为: (1) y2=8x; (2) (i) 略. (2) (ii) 难度较大, 涉及圆锥曲线上存在关于直线对称的两点的参数范围问题, 是学生感到很棘手的一类问题, 本文重点对这道小题的解法进行研究.解本题的关键是如何构造关于参数p的不等式, 通过解不等式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设P (x1, y1) , Q (x2, y2) , PQ中点为M (x0, y0) , 则根据着眼点的不同, 有下面9种常用的求解策略.

解法1判别式法

解法2点差法

设点P, 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x1, y1) , (x2, y2) , 则

解法3均值不等式法

解法4构圆法

在直线l取一点N (2, 0) , 则

以N (2, 0) 为圆心, 半径为|NP|=r的圆的方程为 (x-2) 2+y2=r2,

2024年高考模拟演练试题(卷) 篇8

总体特点

1. 注重基础,重点突出。这一点在语法和词汇知识部分的考查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在注重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了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加大了对重要知识点如名词性从句、时态等的考查力度。

2.材料新颖,贴近生活。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阅读表达的选材上。今年的英语试题共选用了六篇阅读材料,文章体裁题材多样,话题新颖,语言特色鲜明,原汁原味,文中很多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同时,文章的主题贴近生活,为考生所熟悉,尤其是阅读表达题,其文章提出了人们对手机短信上瘾的原因、症状以及解决办法。在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的当今社会,此文在考查考生语言水平的同时,对考生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3.阅读总量控制合理,超纲词汇处理得当。今年高考英语山东卷的阅读总量保持相对稳定,对于超纲词汇的处理也非常得当。整套试题中出现的超纲词汇数量很少,并对可能影响考生理解的词汇都给出了汉语释义,同时试题也保留了不影响考生理解与答题的个别超纲词汇,如sentiment、recall等。至于试题中还有一些词汇,如cruelty、severely、financial等,虽未出现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词汇表内,但都是其规定词汇的派生词,不能算做超纲词。

4. 稳中求变,亮点突出。今年的英语试题在选材与难度控制上与往年一样保持了相对稳定,但在各个题型上从选材、设题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和一定程度的创新。

下面结合真题,分题型逐一进行分析。

题型分析

听力

2011年高考英语山东卷的听力部分继续采用全国卷I的听力试题,考查考生在听懂对话或独白的基础上对题目所给的选项进行判断选择。该部分题型稳定,难度略有提升。试题中交际情景真实,选材内容丰富,能够充分利用听力材料设置问题;题目设计形式多样,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判断推理、归纳主旨大意、理解作者意图等能力;选材情景真实,难易比例比较合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听力的最后一题,有关身体状况的情景对话中,山东卷考查了dream (做梦)的生理现象。这与考生通常理解的“梦想”的意思有所区别,需要考生格外注意。(编者注:此部分具体的试题解析请参阅本刊2011年11月号《201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听力题评析》一文。)

语法和词汇知识

该部分仅15小题,但却覆盖了中学英语里大部分的基础语法项目,如定语从句(32)、名词性从句(26、33)、状语从句(28)、时态(31、35)、非谓语动词(27)、冠词(21)、代词(24)、介词(30)、并列句(23)、交际英语(22、29)等。试题注重语言知识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题干简洁,设问符合语言交际命题原则,较好地考查了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下考生的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该部分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大了对重要知识点如从句、时态等的考查力度,但对词汇的考查较往年有所弱化。往年考查词汇的题目一般为四个:名词、动词、动词短语各考一题,形容词和副词选考一题;今年考查词汇的题目仅有第25题(考查动词短语)和第34题(考查名词)。

下面来看几道难度较大的题。

26. I'm afraid he's more of a talker than a doer, which is _____ he never finishes anything.

A. that B. when

C. where D. why

【解析】本题考查名词性从句中的表语从句的用法。前句说“恐怕他是个说得多做得少的人”,表语从句说“他一事无成”,由此判断表语从句同上文为因果关系,所以选择连接副词why引导表语从句,正确答案为D。

32. The old town has narrow streets and small houses _____ are built close to each other.

A. theyB. where C. whatD. that

【解析】本题考查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的用法。空格前有名词,而其后的句子又不完整,缺少主语,故不可能考查名词性从句,排除C项。此题考查定语从句,空格之后的定语从句中缺少主语,故需选择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A项不能引导定语从句,B项是关系副词,故正确答案为D。

29. —Are you going to Tom's birthday party?

—_____. I might have to work.

A. It dependsB. Thank you

C. Sound greatD. Don't mention it

【解析】本题考查日常交际用语。第一句说“你打算去参加汤姆的生日聚会吗?” 第二句说“我或许得上班”。 A项“视情况而定” ;B项“谢谢”; C项“听起来是个好主意”;D项“别客气”。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A。

35. She was surprised to find the fridge empty; the children _____ everything!

A. had been eatingB. had eaten

C. have eatenD. have been eating

【解析】本题考查时态。题干的意思是:“她很惊讶地发现冰箱空了,孩子们吃光了里面的所有食物。”依题意可知,“孩子们吃光食物”在前,空格处所填的动词动作应先于was surprised发生,所以应填入过去完成时,排除C、D两项。A项过去完成进行时表示动作还未完成,故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B。

完形填空

今年的完形填空没有继续采用“夹叙夹议”的文章,而用了一篇结构完整、语言生动的记叙文,更注重语言的地道性,并没有刻意去追求“哲理”和“教育意义”,整体难度有所降低。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为我们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跟着哥哥第一次去看一个摇滚乐队的演唱会时的情景和他的现场感受。文章多为现场的细节描写及人物的心理活动,这就要求考生尽可能还原故事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做出正确选择。此外,这篇完形填空的选项词汇较为容易,除了如53、55等题外,其余词汇均为常见常用的简单词汇,秉承了山东卷一贯倡导的“稳中有变、不偏不怪”的命题思路。

另外,今年山东卷的完形填空题还有一个特点,即很多空格不读到最后是无法选择的。这也给广大考生一个很重要的启示:要做好完形填空,必须整体把握,联系上下文,充分利用上下文语境所提供的线索。上下文语境包括选项与空格所在句子中的语义联系、空格所在句与周围句群的关系、空格所在句在本段中所起的作用、空格所在句在整篇短文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其与文章主题思想的关系等。例如:

My brother and his friends were all36 of a heavy metal group called Black Wednesday.

A. membersB. friends

C. fans D. volunteers

【解析】这是文章中的第二句话。文章第一句话“I first went to hear a live rock concert when I was eight years old.”并未交代作者的哥哥与一个叫做“黑色星期三”的重金属摇滚乐队是什么关系,因此解答此题时需联系下文。从下文“去看摇滚音乐会”以及最后一段“After the 53 (performance), I became a Black Wednesday fan too for a few years before getting into other kinds of music.”可知,我哥哥和他的朋友都是“黑色星期三”乐队的“粉丝(fans)”。正确答案为C。

I could barely make out the stage in the 43.

A. silenceB. noise

C. darkness D. smoke

【解析】如果仅看此句,很难选出正确答案,因为四个选项从语法上都说得过去,后三个从常理上也说得通。联系上文“After a few minutes, the lights went down and everybody became 42 (quiet).”可知,“我”几乎辨认不出舞台在哪儿,是因为“灯灭了”,眼前一片黑暗。正确答案为C。

阅读理解

今年的阅读理解不再过多地注重形式,而是尝试使用了一些新题型。例如,以往几乎每年都有一个猜词题,今年却没有,而是因材设题,根据短文的具体情况采用了一些诸如事实排序、最佳标题、主旨大意等往年试题中较少出现的提问方式。

A篇是一篇人物传记,讲述了剧作家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的生平经历和他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的内容及评价。其中有三道问题(57、58、59)是对该剧内容进行发问的,涉及文章的第二、三段,这三道题也是该篇文章比较有难度的问题。文章第二段首句作者就说明《推销员之死》是抨击美国社会制度的剧作,with所附加的内容解释这个制度错误的价值观,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剧情应该是在这个制度下发生的悲剧故事。同时,第二段中冒号后的内容以及引号强调的词组支持了这个推测。在这篇文章中,每段的首尾句都给出了很明显的解题线索。例如第58题:

58.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Willy Loman?

A. He treats his employer badly.

B. He runs the Wagner Company.

C. He is a victim of the American system.

D. He is regarded as a hero by his colleagues.

【解析】这是一道推理判断题。从上文介绍的情节中得知Willy Loman是戏剧中的一个角色,而这个角色因为在这个制度中屡遭失败而自杀身亡,因此推断他是美国社会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正确答案为C。

B篇是一篇记叙文,难度不高,叙述了Richter夫妇从接触一个名为Imagination Library的项目到成立自己的基金会的历程。除了最后一道推断题外,其他问题都可以在原文中直接找到答案。该篇记叙文每一段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时间表述,从1998年Richter先生动心脏手术,到术后不久接触到Imagination Library的宣传册决定退休后从事这样的工作,五年后退休了的两人着手建立基金会,并考察图书的质量,到2004年以后送出了超过12200本书到其他国家。文章的最后一句,Richter先生描述了自身的体会,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主旨:“Some people sit there and wait to die, others get as busy as they can in the time they have left. (有些人坐着等死,有些人却在他们剩余的时光中让自己尽可能忙碌)”。只要认清这一主旨,第65题就迎刃而解。

65.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im's words in the last paragraph?

A. He needs more money to help the children.

B. He wonders why some people are so busy.

C. He tries to save those waiting to die.

D. He considers his efforts worthwhile.

【解析】这是一道推理判断题。Tim认为人不应该无所事事等待死神的到来,而应该好好利用晚年的时光,使自己忙碌起来,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他也正是这样做的。由此看出,四个选项中D项(认为自己的努力很值得)最能表达此意。

C篇是一篇说明文。从文中的两个中文提示“贷款”和“学费”来看,这很可能是一篇与“助学贷款”相关的文章。细读文章可知,随着失业人员增加,很多家庭已经无力供孩子上大学,由于无利可图,很多商业银行也终止了相关的贷款。不过政府的资金资助项目仍在进行,这无疑对那些资金紧张而又想让孩子上大学的中产阶级家庭是个福音。比较有难度的是第70题:

70. According to the last paragraph, the government will ______.

A. provide most students with scholarships

B. dismiss some financial aid administrators

C. stop the companies from making student loans

D. go on providing financial support for college students

【解析】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解题关键在于读懂最后一段最后一句的一个词uninterrupted,是“不中断”的意思,虽然financial aid administrators发放学生贷款面临困难,但是政府认为federal loans不应被中断。即使考生不懂uninterrupted一词,也可以从however一词推断两者应为转折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即“政府将继续向大学生提供资金援助(go on providing financial support for college students)”。

D篇是一篇科技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BCI,即脑机接口技术。文章首段开门见山地点明了BCI的作用是“help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send commands to machines”,即帮助残疾人向机器输送指令。之后就BCI的该项功能展开,包括BCI的实验、原理、程序和目的等。文章内容新颖,涉及现在比较前沿的科技动态,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其中第73题是排序题,比较新颖。

7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path of the signals described in Paragraph 5?

A. scalp→computer→cap→wheelchair

B. computer→cap→scalp→wheelchair

C. scalp→cap→computer→wheelchair

D. cap→computer→scalp→wheelchair

【解析】这是一道排列顺序题。由第五段可知,信号从the scalp发出,然后被a special cap接收,接着传到了a computer,然后传到wheelchair。正确答案为C。

阅读表达

阅读表达题是今年整套试题的一大亮点。首先,从选材上看,“手机短信上瘾”这一题材主题鲜明,语言地道,话题时代感强,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其次,题目设置上舍弃了“同义语句替换”和“翻译句子”等题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往年的同义语句替换题考生往往是要么得3分,要么得0分,而今年这些题目换了设问方式,根据考生的作答与参考答案的接近程度给分。再次,从分值的分配情况看,不再是每小题统一计分,而是根据题目的思维量与作答量分别赋予了不同的分值。如第76题难度不大,计2分;第79题难度相对较大,因此计4分。这种做法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例如:

76. How does the author introduce the topic of the text? (no more than 5 words)

【解析】由文章第一段很容易看出,作者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入话题的(By asking/raising questions)。

79. What do experts say about text addiction? (no more than 14 words)

【解析】文章第二段“Experts warn that text addiction is likely to become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addiction in the future, especially among the young.”就是本题的答案,但是词数超出要求,需要考生浓缩提炼:“It may become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addiction, especially among the young.”

写作

今年的写作题中规中矩,波澜不惊,要求考生以电子邮件形式写一封120~150词的求助信,这已是山东卷连续第五年考查书信体裁的写作题。看似平淡无奇,缺乏新意,但是熟悉高考命题的考生应该知道,在高考英语写作中,文章的体裁和格式不是考查的重点,重点是考查考生应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这样一封求助信,题目只给出了三条简单的内容提纲,并没有过多细节,这就要求考生们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合理想象力来完成一篇字数有限制而又言之有物的文章。

写求助信通常由三个步骤组成:①说明自己要做什么事,即背景介绍;②说明自己遇到了怎样“具体的困难”;③希望对方“如何帮助你”。就今年的高考写作而言,考生应该首先说明自己正在为一个比赛做着怎样的准备,即准备到了哪个阶段,然后应该说明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怎样具体的困难,最后表明希望对方如何帮助你。这样一来,考生的作文既可以达到字数的要求,又合情合理,符合实际生活,考生得到一个满意的分数就变得顺理成章。(编者注:今年的山东卷高考写作题和全国卷I写作题非常类似,同样的书信体格式,题干中都给出了三个要点提示,且内容都是“描述自己的情况并寻求帮助”。具体讲解和参考范文可参阅本刊11月号《201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试题评析》中的“书面表达”部分。)

总之,2011年的山东省高考英语试题保持了一贯的稳定特色,难度与往年趋同,与此同时,很多细节处都体现出了课改之后的创新尝试,值得明年参加高考的考生认真研读体会。

作者简介:

上一篇:2022年文物局长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难忘的美好作文初二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