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房屋安全及计生(精选7篇)
管理责任书
甲方:广州羊城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越秀区寺右新马路131号3楼
电话:
乙方: 法定代表人: 安全责任人: 电话:
根据甲、乙双方于
****年**月**日签订的《广州市房屋租赁合同》(或《场地使用协议》)有关条款之约定,为做好广州市 越秀区东华东路662-664号地下部分房屋、二楼前部房屋,建筑面积 344.41平方米出租物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对消防、安全保卫、食品安全和户籍管理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乙方向甲方承诺保证严肃履行本责任书的有关条款并承担责任,具体条款如下:
一、消防及安全管理责任:
1、乙方的法定代表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和本责任书的安全责任人均为乙方该场地的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及安保、计生管理工作的责任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必须 具有与本单位从事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持证上岗,对所经营场地的安全管理工作负全责。责任人应持相应的安全资质证并须报甲方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3、乙方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管理法规,建立和认真执行经营场地及仓库的一切规章制度,对所使用的场地指定专人定期进行安全防范工作的检查、监督、整改及各项安全防火措施的落实,排除安全隐患,乙方独立承担使用场地范围内有关治安保卫和消防安全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管理及其一切责任。
4、乙方必须按经营项目及使用性质的防火规范要求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和更新,确保器材完整有效。
5、乙方必须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防火、防盗及治安等各项安全措施,定期对员工进行有关消防知识的学习、培训,使员工均能熟悉和掌握使用本场地内配备的消防器材及逃生时的紧急出口处。
6、经营场地和仓库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腐蚀等危险品,消防通道及紧急出口必须保持通畅,严禁堆放杂物。
7、经营场地和仓库内禁止住人,确需留人值班,必须使用活动床铺在临街门口睡。
8、电气安装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定,不得乱拉乱接电线,不得超负荷用电和超荷载使用场地,健全使用场地值班和巡视制度。
9、乙方如需对使用的仓库、经营场地进行装修或改造,必须事先书面报告并征得甲方同意,并向有关部门办理好审批手续后方可进场施工,完工后须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使用。同时,须将该工程的设计、报建审批、施工、验收等资料复印件交甲方备案。违者必须承担一切责任,如造成损失必须按实作出赔偿。
10、若发生火灾事故应及时组织扑救,并立即报警,同时须及时向甲方通报。
11、乙方必须接受甲方的安全检查、监督。对甲方及其上级和公安消防部门提出的火险隐患和安全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于限期内整改完毕,并将整改情况书面及时向甲方及有关部门报告,在整改期间和没有按要求进行整改的,一切责任由乙方负责。
12、严禁在承租房屋场地内进行“黄、赌、毒”等及一切违法犯罪活动。
二、严格户籍管理制度。
1、乙方对承租房屋场地内工作人员的身份情况必须进行严格审查并列册登记,对外来劳工必须查验同时具备有效的“三证”(身份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失业证),严格执行广州市公安局有关户籍管理的规定。
2、不得容留身份不明或来历不明的人员在承租(或使用场地)房屋内工作或寄宿,不得从事非法和违法活动。
三、计划生育管理责任:
1、乙方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计划生育政策,定期对所属员工进行宣传教育,切实抓好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2、对外来劳动力用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广东省和广州市计划生育有关政策及规定,查验外来劳工同时具备有效的“三证”,即身份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失业证。
3、对女工及育龄妇女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计划生育项目检查,落实计划生育措施,杜绝未婚先孕、超计划生育和计划外怀孕。
4、乙方对承租(或使用场地)房屋内所有员工的计划生育工作负全责并承担一切经济和法律责任。
本责任书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甲方上级主管部门壹份,广州产权交易所壹份,本责任书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乙方办妥退回场地交接手续止。
甲方(盖章):
法定代表: 签约代表:
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 安全责任人:
签订日期:二○
****年**月**日
一、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房屋建筑的现状:
临沂市危旧房屋大多数为民宅、学校校舍、农民自建房, 受经济能力和城市规划等因素制约, 这些危房改造难度很大。房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不完善, 出现漏洞, 选用建筑材料不合格, 施工过程管理不严格, 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房屋建成以后, 人们按着各自的需求, 擅自拆改房屋结构, 增加房屋荷载, 改变房屋的设计使用用途, 使房屋受到损害, 造成安全隐患, 严重的发生安全事故。建设过程中人员流动大, 露天高空作业多, 手工操作, 体力劳动繁重, 建筑施工变化大, 规则性差, 不安全因素改变。建筑物有可能遭到较大的自然灾害的破坏。周边环境有爆破, 基础、地下室、道路施工及车辆撞击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削弱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
2、房屋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法规, 只是针对在建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很少涉及房屋的安全管理。另外, 我国房屋安全立法管理体系不健全, 与国外房屋安全管理体系不接轨。专营房屋安全鉴定的社会中介组织机构减少, 房屋安全鉴定费用太低, 不能保证房屋安全鉴定机构的现场勘察、测绘、拍照、鉴定、工资、管理等费用的开支;现有改制的建筑科研、质量检测、设计单位等在开展一些房屋安全鉴定业务, 不愿意再参与竞争。对公共房屋建筑和附属设施的安全没有强制性地检查和鉴定在现有的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中, 只有房屋业主 (使用人) 提出申请才能进行安全检查和鉴定;如果房屋业主 (使用人) 未提出申请, 就无法对房屋进行强制性检查, 也就无法保证房屋的安全性。
3、房屋安全鉴定人员执业水准不高。
现有地房地产业中, 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物业管理三个领域建立了执业人员资格和市场准入制度, 但现行的房屋安全鉴定人员资格, 只经过当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合格后就发给房屋安全鉴定作业证书, 导致了房屋安全鉴定人员缺乏系统的教育培训, 完全凭经验鉴定, 操作水平不高, 不能保证房屋安全鉴定结论报告的正确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还没有建立危险房屋动态信息管理系统.目前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只是在静态的管理危旧房屋, 尚未建立起危险房屋动态信息管理系统, 无法掌握、检查危险房屋的治理情况, 没有建立危险房屋登记、注销制度。
二、加强房屋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1、房屋建筑设计审核监理要严格。
勘察设计单位要加强原始资料收集、现场踏勘等工作, 要按规划要求, 确保工程符合安全、防火、抗震、防雷击、防洪涝等要求, 加强建筑边坡工程安全管理。施工单位要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施工, 强化建筑材料检验和施工质量过程控制, 保证各工序达到验收要求。监理单位要针对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 严格按照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有关标准规范实施监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严格按照修订后的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审查, 对不符合标准等要求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不得出具审查合格书。
2、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健全房屋安全管理动态信息系统。
为实现房屋安全管理的网络信息化, 应建立健全房屋安全管理动态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 可以对房屋的安全、修缮、防汛、灾害等数据进行全方位网络信息化管理, 保障信息及时、准确和完整;可以掌握危险房屋治理情况, 建立健全危险房屋登记、注销制度。加大普及全民房屋安全意识的力度, 规范各部门、各单位、各社区管理中心的房屋安全管理制度, 强调房屋安全管理职能部门、技术部门的配合, 群众自主的监督管理, 建立定期排查制度, 加大前期监控力度, 建立健全房屋安全应急处理机制, 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三、加强房屋安全鉴定管理
当前, 在房屋安全鉴定文书中, 有的鉴定申请收件不齐;有的鉴定标准执行欠妥;有的鉴定收费标准偏乱;有的案卷撰写格式不一, 房屋安全鉴定质量不容乐观。为了进一步加强房屋安全鉴定管理, 确保房屋安全鉴定质量, 促进房屋安全鉴定的科学化, 鉴定文书的规范化, 必须做到
1、提高思想认识, 切实做好房屋安全鉴定工作。
房屋安全鉴定是房屋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对房屋的安全状况进行科学判断的重要工作, 是确保房屋安全使用的重要手段。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准确、规范的重要性, 切实加强对房屋安全鉴定的行业管理, 注重提高鉴定人员业务素质, 注重鉴定文书质量。房屋安全鉴定坚持属地管理原则, 市、区房产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 按照市、区职责分工, 负责辖区内所有房屋的安全鉴定工作。各区房产管理部门要依法认真履行职责, 切实做好房屋安全鉴定管理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 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拒绝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履行房屋安全鉴定职责。
2、严格鉴定标准, 确保房屋安全鉴定准确科学。
房屋安全鉴定专业技术性强。各单位要切实掌握政策, 严格执行行业标准, 确保房屋安全鉴定结论的准确、科学。实施房屋安全鉴定, 执行建设部《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JGJ125-99, 2004年局部修订) 。实施房屋完损等级评定, 执行《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 (试行本) 》。房屋安全鉴定应按《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JGJ125-99, 2004年局部修订) 进行鉴定, 经鉴定为非危房的再按照《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 (试行本) 》评定完损等级。对有特殊要求或特殊环境中的房屋安全鉴定, 除执行相应标准外, 还要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统一鉴定案卷, 规范房屋安全鉴定资料管理。
为了加强基础资料的管理, 确保鉴定文书的法律效力, 各单位要从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开始, 统一收件、统一撰写文书、统一勘查现场、统一鉴定术语、统一危房通知书格式, 规范房屋安全鉴定资料管理。房屋安全鉴定委托。房屋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可以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实施房屋安全鉴定, 也可以委托经办人办理房屋安全鉴定事宜。房屋建筑、结构的竣工图纸, 改、扩建资料 (无此资料的由鉴定人员测绘完善该资料, 完善的资料只须基本要件明确, 仅作房屋安全鉴定使用) ;房屋立面及损坏部位照片 (6寸以上) 。涉及房屋损坏纠纷案方面的鉴定, 必须由纠纷各方到场共同向各区鉴定站申请鉴定, 提供相关证明和证件资料。涉及房屋损坏纠纷案司法方面的鉴定, 必须由司法部门向市鉴定站提交鉴定委托书, 提供相关证明和证件资料。
4、危险房屋档案管理。对经鉴定确认的危险房屋要建立档案。危险房屋档案应当包括下列资料:
(1) 《临沂市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及相关资料如现场查勘资料、图纸资料、影像资料、临沂市房屋安全鉴定通知书、临沂市危险房屋通知书;
(2) 该房屋的权属资料如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房屋他项权证、相关单位和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开具的相关证明;
(3) 该房屋房屋所有权人、房屋使用权人、房屋安全鉴定经办人等相关资料如户籍资料、身份资料、常住地址、联系方式、对经办人的委托书和鉴定委托书等;
摘要:为实现房屋安全管理的网络信息化, 应建立健全房屋安全管理动态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 可以对房屋的安全、修缮、防汛、灾害等数据进行全方位网络信息化管理, 保障信息及时、准确和完整;可以掌握危险房屋治理情况, 建立健全危险房屋登记、注销制度。要统一鉴定案卷, 规范房屋安全鉴定资料管理。为了加强基础资料的管理, 要规范房屋安全鉴定资料管理。
《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1989 年11 月21 日建设部令第4 号发布, 2004 年7 月20 日,根据《建设部关于修改< 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 的决定》修正) 明确规定,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负责房屋的安全鉴定,并统一启用“房屋安全鉴定专用章”。部分省、市还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对房屋安全鉴定的管理、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能做出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因此,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是具有法定地位的。房屋安全鉴定是指对房屋结构的完损程度和使用状况是否危及安全使用进行鉴别、评定。检测是为了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现状、使房屋安全鉴定有据可依而做的检查和测定工作,是鉴定的辅助手段。
房屋安全鉴定工作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有一套严谨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房屋安全鉴定一般可按下列程序进行:
受理委托:根据委托人要求,确定房屋鉴定内容和范围。
初始调查:收集调查和分析房屋原始资料,并进行现场查勘。
检测验算: 对房屋现状进行现场检测,必要时,采用仪器测试和结构验算。
鉴定评级:对调查、查勘、检测、验算的数据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定,确定其完损等级、抗震等级或危险等级。
处理建议:对被鉴定的房屋,应提出原则性的处理建议。
出具报告:报告式样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对既有建筑物的可靠性鉴定方法,正从直接经验法和实用鉴定法,向概率法过渡。目前采用较多的仍为传统经验法和实用鉴定法,概率法尚未普及使用。
直接经验法 直接经验法是依靠房屋安全鉴定人员对被鉴定房屋的建造情况调查、现场查勘,在图纸完备情况下,按照原设计图纸对房屋的各个部位构件进行校核,利用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经验和验算对房屋进行安全等级评定。这种方法时间短,操作简单,但缺少现代检测技术的必要保证和科学评定程序,鉴定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机性。
实用鉴定法 实用鉴定法是在传统经验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主要依据鉴定人员全面分析被鉴定房屋的损坏原因,列出明确的鉴定、检测项目,经过实地仪器检测和查勘,结合结构计算和实验结果,对每一个项目进行综合性的评定,得出较准确的鉴定结论。该种方法利用现代科学仪器的检测技术而获取对房屋各组成部分的真实资料。实用鉴定法一般要完成:初步调查建筑物的原始概况,包括调阅图纸及规划、勘探、环境等技术资料。对建筑物的各组成部位进行检测和查看,包括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基础和桩、地基变形和地下水) 、建筑材料(混凝土、钢材、砖及外围结构材料) 和建筑结构(结构尺寸、变形、裂缝、抗震设防构造等) 。在实验室进行构件试验以及通过相关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模型和结构验算分析。
概率法 概率法是依据结构可靠性理论,用结构失效概率来衡量结构的可靠程度。目前该方法仅是在理论和概念上对可靠性鉴定方法的完善。
房屋安全鉴定发展趋势分析现行的房屋鉴定标准
房屋安全鉴定:评定房屋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安全等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抗震鉴定:对未进行抗震设防设计或抗震设防烈度低于规定的建筑,进行实际抗震性能评估,主要注重结构是否满足抗震构造和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要求。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可靠性鉴定:对已投入使用的建筑,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结构可靠性状态进行评价。建筑物完损等级的评定:评定房屋的完损等级。房屋完损等级首先考虑的是房屋的安全问题,房屋结构部分的完损程度是房屋完损等级的决定因素,只有在结构构件没有危险的前提下,方可进行,否则只能按危险房屋鉴定标准进行。
朝裂缝鉴定明晰化发展
房屋裂缝一直以来都是房屋检测鉴定的重要指标,当前的房屋检测趋势来看,必须全方位明晰裂缝的受力性质、裂缝的长宽深、裂缝的稳定性。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对结构的影响差异也很大,只有弄清结构受力状态和裂缝对结构影响的基础上,才能对结构构件进行定性。结构性裂缝多由于结构应力达到限值,造成承载力不足引起的,是结构破坏开始的特征,或是结构强度不足的征兆,是比较危险的,必须进一步对裂缝进行分析。
结构性裂缝,根据受力性质和破坏形式进一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脆性破坏,另一种是塑性破坏。脆性破坏的特点是事先没有明显的预兆而突然发生,一旦出现裂缝,对结构强度影响很大,是结构破坏的征兆,属于这类性质裂缝的有受压构件裂缝(包括中心受压、小偏心受压和大偏心受压的压区)、受弯构件的受压区裂缝、斜截面裂缝、冲切面裂缝,以及后张预应力构件端部局压裂缝等裂缝是否影响结构的安全,应根据裂缝的位置、长度、深度以及发展情况而定。
如果裂缝已趋于稳定,且最大裂缝未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则属于允许出现的裂缝,可不必加固。
一般室内结构,横向裂缝导致钢筋锈蚀的危险性较小,裂缝以不影响美观要求为度,而在潮湿环境中,裂缝会引起钢筋锈蚀,裂缝宽度应小于0.2mm,但纵向缝易引起钢筋锈蚀,并导致保护层剥落,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应予处理。当裂缝长度较长,深度较深,严重影响构件的整体性,往往是破坏征,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朝构件变形程度化而发展
结构在长期使用中,由于荷载、温度、湿度以及地基沉陷等影响,将导致结构变形和变位,变形不但对美观和使用方面有影响,且对结构受力和稳定也有影响。
较大变形往往改变了结构的受力条件,增大受力的偏心距,在构件断面、连接节点中产生新的附加应力,从而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引起构件开裂,甚至倒塌。
结构变形的测定项目应针对可疑迹象,根据测定的要求、目的加以选择,但最大的挠度和位移必需检测。变形的量测应与裂缝量测结合起来,结构过度的变形,可产生对应的裂缝,过大的裂缝又可扩大结构的变形。
因此,结构变形情况如何,往往是反映出结构工作是否正常的重要标志,是结构构件安全鉴定的重要内容。
朝危房鉴定标准发展
《危标》规定了房屋危险性鉴定综合评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保留了原标准中提出的“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的提法,其具体规定如下:
房屋危险性鉴定应以整幢房屋地基基础、结构构件危险程度的严重性鉴定为基础,结合历史状态、环境影响以及发展趋势,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在地基基础或结构构件发生危险的判断上,应考虑它们的危险是孤立的还是相关的。当构件的危险是孤立的时,则不构成结构系统的危险;当构件的危险是相关的时,则应联系结构的危险性判定其范围。
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时,应考虑下列因素:各构件的破损程度;破损构件在整幢房屋中的地位;破损构件在整幢房屋所占的数量和比例;结构整体周围环境的影响;有损结构的人为因素和危险状况;结构破损后的可修复性;破损构件带来的经济损失。
简易结构房屋可按上述原则直接评定。
在承重结构中确定危险构件百分比时,虽然注意到了区分柱、梁、承重墙等主要构件和屋面板这样的一般构件的不同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区分构件在结构传力路径上所处位置的重要程度。
出租房屋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常识
消防灭火知识及原理
出租房屋消防安全管理
一、出租方、承租方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1、出租方、承租方应当依法以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对出租房屋的消防安全负责。
2、出租方应当提供符合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出租房屋;对于违法建筑、经鉴定为危险房屋以及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房屋,不得出租。
3、出租方、承租方应当约定额定居住人数;出租方应当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不得分隔搭建后出租,人均租用建筑面积不得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标准;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室不得出租供人员居住;对现有住房改造出租的,不得改变原有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和防火分隔设施。
4、对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不需设置自动消防设施的出租房屋,当套内居住使用人数大于10人含本数的,出租方应当配备应急照明灯具和灭火器材,宜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设置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出租方、承租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消防设施、器材管理维护职责,确保完好有效;对合同中未约定的,由承租方承担。
6、出租房屋用于员工集体宿舍的,承租方应当确定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7、承租方应当接受出租方和其他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发现火灾隐患,应当自行消除,属于出租方责任的,应当及时通知出租方消除。
8、不得擅自将住宅出租用作公共娱乐、仓储、生产加工等场所。
二、居住人员应当遵守下列消防安全要求:
1、掌握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用油和急救常识,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2、不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3、不私拉乱接电线和超负荷用电,使用电热毯、电磁炉、热得快等大功率电热器具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4、不擅自拆改、安装燃气管道、液化气瓶、灶具等设施,并定期检查有无泄漏。
5、不卧床吸烟,不违规燃放烟花爆竹,使用蚊香、蜡烛、煤炉时应当采取可靠防护措施,教育儿童不玩火。
6、不在楼梯间、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等处堆放杂物,不在楼内停放电动车或充电。
7、严禁生产、经营、储存或者违规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8、定期清理厨房和阳台的杂物,经常检查电气线路,外出时关闭火源、电源和气源。
三、居民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1、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2、开展日常消防宣传,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灭火应急疏散演练。
3、对管理区域内的公共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维护管理,确保完好有效。
4、对占用、堵塞、封闭、分隔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的行为,应当予以劝阻、制止,对不听劝阻、制止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公安派出所报告。
5、及时处置初起火灾,并组织人员疏散。
四、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1、确定消防管理人,制定防火公约,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2、督促提醒居民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管理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职责。
3、负责无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管理单位居民住宅区的消防安全教育和指导工作。
4、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初起火灾扑救和救援救助等工作。
本通告所称出租房屋,是指租赁用于居住的房屋。
<<<返回目录
消防安全常识
一、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二、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四、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五、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六、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燃放时遵守安全燃放规定,注意消防安全。
七、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八、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九、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材料。
十、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十一、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十二、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十三、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十四、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十五、学校和单位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
十六、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十七、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十八、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十九、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二十、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堵塞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返回目录
消防灭火知识及原理
1、冷却灭火法 这种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 冷却灭火法是灭火的一种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这种方法属于物理灭火方法。
2、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具体方法有:
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
2、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
3、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
4、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
3、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具体方法是:
1、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
2、喷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
3、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
4、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
5、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如二氧化碳、氮气、四氯化碳等喷洒到燃烧物区域内或燃烧物上。
二、灭火常识
固体火灾应先用水型、泡沫、磷酸胺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进行扑救
液体火灾应先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
气体火灾应先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
带电物体火灾应先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进行扑救。
扑救金属火灾的灭火器材应由设计部门和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协商解决,目前我国还没有定期型的灭火器产品。
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火灾的扑救方法可参照“灭火器常识”灭火器的分类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
在开发区2011计生、安全、综治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5月5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开发区2011计生、安全和综治工作会议,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刚才维凤书记、新华主任分别对开发区去年的计生、安全工作进行了总结,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部分责任单位代表分别签订了计生、安全和综治目标责任书,希望大家按照任务要求,认真抓好责任落实。2 01 0年,开发区各部门、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推动了开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开发区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特别是在金区2010综合考核中,开发区取得了全区第二名的好成绩。在此,我代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大家一年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强调几点。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特别是我们面临着“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实施的大好机遇和严峻挑战,做好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当前,我们开发区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拓展发展空间的困难,企业也存在着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和职工队伍不稳定等诸多问题,群众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可能增多,各
种社会矛盾和发展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凸显,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不和谐因素有可能增多,加之我们有些工作措施还不完善,个别工作落实还不到位,方方面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等等。如何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确保各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顺利进行,确保开发区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能谋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要求各项工作必须有作为、走在前、出亮点、零失误。计生、安全和综治等工作都是事关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特别是计生、安全和综治都是“一票否决”的工作,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都会影响到开发区对外的形象,都会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站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计生、安全和综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年开发区发生多起安全事故、火灾事故和伤亡事故,发生过信访事件,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给开发区造成了不利影响。希望大家通过这些案例,也通过国内几起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和信访重大事件汲取经验教训,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和谐开发区建设,努力为实现开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抓重点、攻难点、推动全局工作,是做好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和有效措施,也是衡量一个干部和企业家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做好这三项工作,关键是要抓住各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一)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开发区要以“三无”巩固工作为重点,围绕“一稳定、一提高”的目标,切实抓好“三无”成果的巩固、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等五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三级承包责任制,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开发区流动人口多,各企业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强调生产经营,忽视计划生育。下一步开发区要多措并举,加大对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和管理,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确保不出现违规、违法行为。
(二)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要以“深化基层基础年”活动为重点,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要牢固树立支全生产“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治理活动,紧紧抓好宣传、培训、整治和健全机制关键环节,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监管主体地位和企业责任主体地位,切实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安全监管。开发区安监办要组织安监执法人员和专家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各企业要组织技术人员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摸底,及早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措施,及早进行处置,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实现开发区安全生产事故明显减少,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全面完成今年安全生产的各项目标任务。
(三)综治工作。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稳定压倒一切。我多次讲过,稳定和工作是百
分之九十九和百分之一的关系,没有稳定一切无从谈起,没有稳定发展就成了负数。面对新的形势和关键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有丝毫懈怠。今年的综治工作要以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为重点,重点化解基层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稳定因素,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今年开发区重点建设项目多,容易出现强装强卸、强揽工程现象;因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矛盾多,信访形势不容乐观。要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各类严重暴力犯罪和阻挠施工违法行为;要以开展“大走访”活动为抓手,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定因素,努力把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的管理,开展经常性的大清查活动,加强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真正震慑罪犯、降低发案,为构建和谐、稳定、繁荣开发区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计生、安全和综治工作能否完成确定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工作责任是否落实到位。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要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总负责,分管领导要靠上抓,集中精力抓落实,在重大问题和总体工作安排上要身体力行,抓好研究部署、指挥调度和检查指导,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四、强化队伍,为促进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计生、安全和综治等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归根结底要靠人来抓落实。开发区各部门单位、各企业务必要健全管理机构,配足配强管理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计生、安全和综治工作者队伍建设。管理工作人员要精通业务知识、掌握政策法规,不断加强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清廉、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高素质队伍,为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 建筑市场管理不完善
当前, 在建筑业时常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现象: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和包死价工程。从而使得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或完全没有安全管理的经费。一些公司在中标后, 将工程分包给有关的专业施工队伍, 甚至有一些建筑企业为了拿到工程不惜恶意压低价格, 用于安全生产的经费被忽略, 在中标后无法拿出多余的经费购置安全管理必要设备、器材、工具及宣传资料等。因此就导致施工现场的混乱, 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解决的办法一是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规定设置安全保障经费, 未建立安全保障经费的施工企业。不予发包工程, 做到专款专用, 从而使安全管理投入这一重要前提得到有力保障。要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二是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安监机构要严格审查及监督对安全管理经费的拨付和管理, 对安全管理投入不足的企业给予行政处罚或暂扣施工许可证, 直至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生产作业。
(二) 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
建设一线人员90%以上是农民工, 放下锄头拿砖刀, 使这些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 自我保护意识差, 法律意识薄弱, 违章作业严重。从伤亡事故的统计情况来看, 事故伤亡者也多属于此类。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该培训的人员没有得到培训, 特别是新人场工人大多没有受到过安全教育, 班前活动没有进行;二是“三类人”、特种作业人员、岗位技能工种、企业三级教育流于形式, 培训效果不明显。对策就是严格教育培训。培训要适时、适地、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 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三是对于新录用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 具体教育的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和任务的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教育: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培训学习;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法律和文明施工要求;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
(三)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某些企业普遍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了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但不能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或生产一线。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得不到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大力支持而使管理薄弱化, 对文明工地标准敷衍、应付, 特别是对转包和靠挂工程, 建设单位的指定分包商存在着只收管理费而疏于管理的现象, 项目部安全员形同虚设, 不能起到制止违章、消除隐患的作用。这必然会造成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隐患多多。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 对不达标的企业采取停工、罚款、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措施加以解决, 并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四) 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
重大危险源是指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且事故损失巨大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据统计,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深基坑坍塌、触电、机械伤害所造成的伤亡事故占总数的80%以上。一些企业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 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 更没有对多发性事故开展专项治理, 致使其造成的事故有增无减。
二、优化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探究
(一) 对施工过程工序进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重点, 即质量的控制点, 涉及到加大的范围, 其可能为结构复杂的工程项目, 也可能为某一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构件或者分部、项工程, 也可能为对质量产生关键影响的某一环节。其具体表现为:第一, 施工的工法;施工工法中能够严重影响到质量的相关问题, 你如在升板法的施工过程中控制提升差的问题、失稳的问题等, 这都是质量控制的难点和重点。第二, 人的行为;某些操作或工序重点应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 防止因为人的失误而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安全事故。第三, 关键操作;很多操作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如果没有严格的控制, 就无法达到设计的基本要求。第四, 物的状态;在某些操作以及工序中, 应将物的状态当做是控制重点, 即结合不同的工程特点, 应将有的控制机具设备作为重点, 有的则以防止倾覆、失稳、腐蚀、过热等危险源作为重点, 而有的以作业场所当做加以控制的重点。第五, 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对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所以应将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当做控制的重点。第六, 施工的顺序;有些操作和工序, 应对相互之间先后顺序加以严格控制, 顺序不对也会导致质量事故。
(二) 对工程质量进行科学检测
当前, 在施工现场所进行的质量监督和检查, 大都是依据外观的观察和材料试验资料的查看来进行的, 但是这是十分不够的。由于建成结构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几乎不会有人去过问。在此将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例子, 结构混凝土强度与其标养试块的抗压强度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对标养试块进行一定的抗压试验仅是确认混凝土材料配比的一种方式。而对于需要控制房屋施工质量而言, 我们所希望的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定量的、不断的、非破损的确认。因此在施工现场应大量使用非破损检查技术手段, 来对工程质量进行定量确认。
(三) 加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房屋建筑行业是高危行业, 因此一定要完善施工的安全管理。 (1) 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要建立明确的安全目标、方针和计划, 建立企业安全责任的考评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 建立高效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普及开展群众性的安全管理活动, 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 (2) 加大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 减少安全事故。加大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可以有效地更新安全设施, 使设备、工具、材料等免遭毁损, 减少或者避免施工人员的伤亡, 减少工业污染。
(四) 提高企业领导对建筑安全生产的认识
企业领导对安全工作有高度的认识, 对搞好安全生产至关重要:a.强化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管安全生产领导的安全培训, 使之深人了解和认识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树立起只有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 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的思想, 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使之落实到行动中。b.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 安全生产与企业资质、安全资质、项目经理资质、工程招投标及企业业绩和领导者的政绩挂钩。c.加大对安全事故有关责任者的处罚力度, 迫使企业领导者把安全工作真正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切实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 做到行动上时时处处重视安全生产。
摘要: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及全社会都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 作为建筑业企业, 应认真研究建筑业安全管理的历史和现状, 树立新的安全管理理念, 加强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关键词: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制度创新
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是针对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提供的,满足其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和生产生活需求等开展的公共服务,内容包括宣传教育、技术服务、家庭福利、权益维护等各个方面。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具有基本权益、公共责任以及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性等特征,是典型的基本公共服务。“十二五”规划中,人口计生与公共教育、社会保障等9个方面被列为“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重点。
多年来,各地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基本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为广大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提供了各个层次的公共服务项目,取得了较大成效。
当前,我国的人口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创新逐步深化,对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不断完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创新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方面具有典型代表的河南省为例,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农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状况和创新。
一、农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相关政策及其规定
为了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早在1994年出台的《母婴保健法》中,便提出“国家发展母婴保健事业,提供必要条件和物质帮助,使母亲和婴儿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第2条),并对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婴儿保健等进行专章规定。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公民享有母婴保健的知情选择权。国家保障公民获得适宜的母婴保健服务的权利”(第4条),并对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详细规定。2001年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21条规定,“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公民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第31条)。该法还在第四章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和社会保障进行规定。2001年6月发布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其中第4条规定:“国家保障公民获得适宜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权利,向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同年11月,国家计生委、财政部、卫生部、国家计委发布《关于落实向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的通知》,对免费技术服务项目等进行了详细规定。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21号),提出探索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与地方现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和各项帮扶救助措施紧密结合,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农村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中之重,将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开创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决定》提出,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全面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制度。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2008年,为落实《决定》,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三项制度”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提高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扩大“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简称“三项制度”)。2009年发布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享受的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权利和项目。
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精神要求,均出台了人口条例,并就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和规范。
二、河南省农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情况调查与评估
1 调查情况
调查采取分阶段随机抽样方式,调查对象包括农村育龄妇女、农村计生家庭和农村计生干部,调查区域涵盖河南省的17个地市。调查采取资料查阅、问卷填写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针对育龄妇女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79份;针对计生家庭发放问卷106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访谈了18位基层计生干部(含专干)。问卷由57个问题组成,主要涉及育龄妇女基本情况、计生家庭基本情况、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项目和方式、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需求情况和满意度、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制约等方面的问题。
2 调查结果
(1)政策认知情况。对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方面的法规和政策知晓情况,调查显示,育龄妇女和计生家庭对于避孕节育类和奖励扶助类公共服务政策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65.70%和65.75%,其中育龄妇女对于避孕节育类公共服务的认知率较高,达到74.8%,而计生家庭对于奖励扶助类公共服务政策的认知率达到90.8%。两类群体对于优生优育类、生殖保健类公共服务政策的平均知晓率均在45%以下,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两类群体对于家庭发展类公共服务政策的平均知晓率仅为12.35%,各自的知晓率均不超过14%(见表1)。
从政策知晓的途径上看。问卷设定了“免费宣传品”、“培训讲座”、“面对面咨询”、“文艺演出”、“宣传栏”、“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知识竞赛”、“熟人告知”10个选项,结果显示,知晓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政策规定的最主要三种途径是“广播”、“熟人告知”和“免费宣传品”,频数占比分别为64.8%、55.7%和32.6%,通过其他7种途径知晓政策的比例均不超过10%。
nlc202309032131
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作为一项法定基本权益的认知情况。1174名调查对象中,只有32.6%的人知道或认为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属于法定权益应该获得,绝大多数调查对象选择了“不清楚”(58.3%),还有一小部分人认为“不是法定权益”。
(2)接受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项目的情况。调查显示(见表2),除了计生家庭基本上都享受了“计划生育奖励”项目、困难计生家庭均享受到“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助”外,两类调查对象接受其他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项目的人数比例均较低。其中,仅接受避孕节育类项目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但最高的“免费基本计生检查”接受人数比例各自均不超过28%;生殖健康类、优生优育类、技能培训类项目的接受平均比例仅仅分别为5.4%、2.4%和1.5%;在奖励扶助类项目中,“计划生育手术保险”、“独生子女保险”两个项目的覆盖率同样非常低。
(3)农村群众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需求情况。调查设计了12个选择项,每人可以选择3项最希望的项目。结果显示(见表3),育龄妇女最希望获得的服务项目包括“检查治疗妇科病”、“家庭技能培训”和“婴幼儿优生优育指导”,累计比例分别为46.3%、43.9%和40,8%,计生家庭最希望获得的服务项目为“独生子女保险”(65.9%)、“计划生育奖励”(60.7%)和“检查治疗妇科病”(40.4%)。总的来看,不论是一般的育龄妇女还是计生家庭,对生殖健康保健、子女成长发展和家庭发展都非常渴望和关注。
(4)服务满意度情况。针对孕育类、生殖健康类和家庭发展类服务项目,调查对象总的平均满意度仅为36.5%,而选择“不满意”的比例则达到62.8%,部分人选择“说不清”。对于“不满意”的原因,调查对象主要的选项包括:“收费不合理”(61.6%)、“服务态度差”(52.1%)、“手续多不方便”(47.6%)、“服务项目少”(33.7%)和“没得到过服务”(30.8%)。
对于利益导向类服务项目,计生家庭(该类项目只有符合条件的计生家庭才能享受)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总的平均满意度达到91.3%。在不满意的原因方面,“独生子女奖励费过低”和“手续复杂不方便”成为最多的两个选项。
(5)农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制约。通过与18位计生干部的座谈,他们普遍反映,当前制约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有效开展和发挥效能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资金制约。据反映,基层对于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财政经费投入不足,或者上级财政划拨被挤占挪用,导致资金保障不力,基本的设施设备无法添置更新,服务经费缺乏,影响了服务的有效开展。二是队伍建设问题。一方面,由于激励机制缺乏,基层计生人员在待遇和晋升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人员流动性不足,队伍僵化缺乏活力;另一方面,服务队伍自身也存在能力不足、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等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要求。
3 河南省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情况评估
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河南省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了包括强基提质、利益导向等机制模式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基层服务站建设不断加强,资金投入逐年提高,服务水平明显变化,服务项目逐渐拓展,服务人群不断增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调查中发现,各地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一是服务项目和内容不够丰富,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的需求。根据调查结果,农村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对生殖健康保健、子女成长发展和家庭发展等几类服务项目均非常渴望和关注,但目前全省农村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得到的该类服务比例相当低,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公共服务项目的供给不足和缺失。调查发现,各地提供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项目还主要局限于一些最基本的传统项目,如孕育检查等,针对全面提升家庭健康福利的项目偏少,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对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项目需求多样化和全面性的需求。另外,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项目在内容设计上不够丰富,同一类项目在服务标准、服务深度等方面缺乏梯次,不能有效地满足当前农村育龄群众的差别化需求发展趋势。
二是服务方式和手段不够科学,影响了农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能。例如,根据调查结果,全省育龄妇女和计生家庭对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法规和政策的知晓率不太高,表明相关职能部门在政策宣传力度和宣传形式上做得还不够;再例如,针对育龄妇女和计生家庭对相关服务项目满意度的调查发现,服务态度差、手续复杂和不方便是群众对当前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我们知道,公共服务的方式直接影响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当前农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手段还比较单一,社会化服务程度低,服务便利性不够;服务方式简单,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这些都成为制约农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政策执行不到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调查中发现,当前农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政策执行不到位主要有以下表现:对法定的计划生育减免服务未落实到位,例如,一些地区在育龄妇女采取避孕措施、进行孕情和环情检查时仍存在全部自付费用的情况;部分服务项目收费不符合法定的标准;个别地区、个别计生家庭的奖励扶助政策没有落实;独生子女奖励费以及省内制定的相关计划生育一次性奖励费等在个别地方没有兑现。造成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原因除了政策理解偏差和地方财政支付能力制约外,很多则源于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不强。这些情况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政府的声誉,损害到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四是保障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农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主要表现在:其一,农村基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队伍建设机制不健全,服务能力不足。目前,农村基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领域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在待遇上还是在晋升上都处于弱势地位,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和人员流动机制,导致服务队伍缺乏活力、思想不稳定,工作和服务热情不高。另外,农村基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队伍自身存在年龄老化、知识技能差等问题,且缺乏相应的培训提高机制,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其二,财政投入不足或存在漏出效应,直接影响服务的开展。调查显示,当前乡镇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经费的拨付是由县级财政划拨到乡镇财政,再由乡镇财政进行划拨,而不是直接划拨到计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的账户,这就导致部分乡镇政府由于财力不足,出现挤占、挪用本该划拨给乡镇服务站的经费的现象,导致基层服务站的运行得不到有效的财力支撑,相关的服务设施无法添置更新,无法实现国家新的服务站建设标准。其三,缺乏考核监督机制。调查发现,除《常用计划生育手术常规》外,很多基层拓展的计生服务例如生殖健康服务基本上处于无标准、无监管、无考核的状态。考评体系的缺失,使各项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措施的落实是否到位缺乏必要的和应有的监管,导致服务标准和水平无法满足群众的要求。
nlc202309032131
三、农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创新的对策建议
1 强化公共服务的职能和意识,提升人口计生公共服务质量
尽管人口计生具有十分典型的公共服务性质,但在农村,无论是计生从业人员还是基层群众,大多数人对公共服务还缺乏了解,公共服务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公共服务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还没有完善地建立起来。许多基层人口计生干部还没有把服务上升到政府责任的高度,缺乏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的观念,对公共服务发展目标也缺乏规划。要始终把群众作为计划生育的主人,建立以群众为核心的服务需求表达机制、服务决策机制、服务运行机制、服务反馈机制和服务评估机制。根据群众的需求和意愿,调整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务。
2 服务内容拓展转型,构筑围绕家庭发展的服务模式
应积极关注群众的服务需求,不断丰富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项目,变过去的单纯性服务为综合性服务。新形势下,农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转型的一个重点是要重视家庭发展,随着农村空巢家庭和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增加,农村家庭在健康保健、子女教育、福利保障、居家养老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应积极关注家庭发展诉求,围绕诉求制定政策,设计项目,完善服务方式,特别是要保障农村计生家庭的利益。
3 不断丰富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应充分借鉴国外的服务模式,更加注重服务。通过简化程序、降低成本提供快捷、简便的公共服务;要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科技服务业的力量,利用物联网,形成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另外,还要创新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宣传形式,增强农村群众的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权益保障等意识,引导其积极参与到服务中,提高服务的效能。
4 完善保障机制,增强农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良好的保障体系是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有效开展和发挥效能的关键。在制度机制方面,要不断完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政策,促进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制度化。要建立政府为核心,市场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的多元化供给机制;在队伍建设方面,应着力培养一支能服务、会服务、愿意为群众服务的农村基层人口计生队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基层人口计生服务机构,调整服务机构的人员及专业结构,增加技术服务人员比例,实现计生专干的专业化、知识化和年轻化。另外应强化对现有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其职业素质和服务技能;在资金保障方面,应把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专款专用。要积极开辟人口计生资金投入的渠道,合理利用市场收益和社会主体的投入,增强服务基础。
【租赁房屋安全及计生】推荐阅读:
简单房屋租赁合同书格式及10-30
房屋无偿租赁合同05-28
《房屋租赁合同》06-06
房屋(商铺)租赁合同07-20
房屋土地租赁合同07-20
房屋短期租赁合同10-05
(简本)房屋租赁合同06-15
房屋租赁协议范本06-26
房屋租赁合同空调10-11
房屋租赁退租协议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