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精选10篇)
一. 知识点
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1、藻类植物:结构简单,大都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有的有假根,起固定作用),常见的有衣藻、硅藻、紫菜、海带。池塘水渐渐变绿,与藻类植物的大量生殖有关。
2、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茎和叶,但没有根,也没有输导组织,生活在阴湿的地面,常见的有葫芦藓、地钱。苔藓植物可成为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而且在体内还具有输导组织,能较好适应陆地生活。叶片背后有孢子囊(孢子是生殖细胞)。常见的有石松、蕨、桫椤。古代的蕨类植物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形成了煤和石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都离不开水。
4、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的生殖过程不需要水。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常见的种类有松、杉、柏、银杏、苏铁。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在现存植物中占据绝对优势。
5、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水杉、金花茶、珙桐(中国鸽子树)。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荷叶铁线蕨、龙棕、红桧。
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1、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在整个动物界都占绝对优势。
2、腔肠动物开始出现组织分化,具有简单的器官: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水螅、水母、海葵、海蜇。
3、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消化道有口无肛门,虽然组织、器官、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分化,但仍没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代表动物有涡虫、吸虫、绦虫
4线形动物身体大多细长,呈线形,身体不分节,消化道有口由肛门.代表动物;蛔虫、丝虫、轮虫。
5、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体节的出现,促进了各种系统功能的发展,如神经系统趋于完善这对促进动物的代谢,增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代表动物有蚯蚓、蚂蝗(水蛭)、沙蚕。
6、软体动物的特征: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以保护柔软的身体。。代表动物有蜗牛、章鱼、乌贼、贝、螺、鲍鱼、蚌、蛞蝓等。
7、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分节的附肢,头部有眼、触角、口等器官,是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包括甲壳纲动物,如虾、蟹;蛛形纲动物,如蜘蛛、蝎子;多足纲动物,如蜈蚣;昆虫纲动物,如蜜蜂、蝗虫。
昆虫是一般具有两对翅、三对足的节肢动物
8、脊椎动物主要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脊椎动物代表着动物界中的高
等类群。鸟类、哺乳类是恒温动物,其余为变温动物。
9、鱼类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个部分;身体多呈流线型;体表被覆鳞片;用腮呼吸;身体两侧的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①用鳍游泳,维持身体平衡(躯干部和尾部产生前进的动力;胸鳍、腹鳍、背
鳍、臀鳍保持平衡;尾鳍控制前进的方向),鳔调节身体比重;②黏液和鳞片有保护和减少阻力的作用,侧线有感知水流方向的作用;③呼吸器官:鳃(红色的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10、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群,它们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代表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
11、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体表一般覆盖鳞片或甲,在陆地产卵,卵的表面具有坚硬的
卵壳。代表动物有蛇、壁虎、龟、鳄鱼等。
12、鸟类的全身都是为了飞行而设计的。①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体温高而恒定;②胸肌发达,骨薄而轻,长骨中空;③消化系统发达,小肠长,直肠短;④用肺呼吸,且有气囊辅助呼吸,能够进行双重呼吸;。代表动物有原鸡、鸳鸯、鹦鹉等。
13、哺乳动物的特征: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胎生),母兽以乳汁哺育幼兽(哺乳),大脑发达,是生物界中最高类群。代表动物有鲸、蝙蝠、海牛、鼠等。人也是哺乳动物。
14、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蒙古野驴、金丝猴、白鳍豚、丹顶鹤、朱鹮、扬子鳄等。
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
⒈病毒 结构:无细胞结构。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 生活方式:寄生。 按感染生物分类: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腺病毒)、细菌病毒(T4噬菌体)
⒉细菌 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物质、荚膜(保护作用)、鞭毛(助于运动)。
生活方式:寄生或腐生。 按形态分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应用:利用黄色短杆菌制造味精。乳酸菌制造酸奶;利用甲烷菌生产沼气;细菌还是大地的清洁工,也会引起人何动植物患病(结核杆菌-肺结核、肺炎双球菌-肺炎)。
⒊真菌 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生活方式:营腐生或寄生。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出芽生殖)或有性生殖(孢子)。 有些真菌能生产抗生素、酵母菌酿酒做面食等,蘑菇可以食用,制药。有的真菌能引起脚癣等疾病。毒蘑菇引起中毒。
第四节生物的分类
⒈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⒉生物分类的等级⑴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⑵种,又称物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部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
⑶在生物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生物多样及其保护)
一.知识点
1、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以及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即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是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实质是遗传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医、食、住、美学等;间接价值:维持生态平衡;潜在价值:不可估量。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和丧失,将会直接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湿地—地球之肾;森林—大自然的调节器。
3、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人口的快速增长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主要原因,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还有环境污染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其中,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的保护的主要场所。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一. 知识点
1、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氨.氢气和水蒸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氧气。
2、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地球上的闪电,提供能量。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产生出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实验结论: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能够转变成有机小分子。
3.生命起源过程;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4、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5、马的进化过程:趋势是体型由小趋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足逐渐变成中趾发达并未一着地。鸟的进化过程:古代的某种爬行动物→辽西鸟→始祖鸟→孔子鸟。
6、植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的原始的单细胞藻类,然后逐渐进化渐进化为多细胞藻类、原始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等。动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海洋中的原始的单细胞动物,然后逐渐进化为多细胞的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后来又出现了古代的鱼类,然后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再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进化为鸟类和哺乳类。
7、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8、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并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获胜,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9、人类起源于古猿。著名博物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祖的观点;通过埃及头骨化石发现,埃及古猿的门齿小,类似人: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都比较大,类似猿。黑猩猩是与人最相似的动物。
10、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关键阶段,具有语言,会用火、狩猎、制造工具)→智人。其中,脑容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第十七章动物的运动
一.知道点
1.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运动,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陆生动物中的鸟类和昆虫能够飞行和滑翔。
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提高了生存能力。生物通过运动还能迅速迁移到更为适宜的栖息地和生殖场所,从而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殖。
2.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动物的运动器官或结构
草履虫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运动,变形虫依靠伪足运动。蚂蚁等昆虫的足分节,依靠足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分节的足产生运动。运动时,一般是以一侧的前足、......后足和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进行交替运动。 ............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骨骼(骨和骨连接)是动物形体的基础,为肌肉提供了附着点。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人和脊椎动物的肌肉收缩和舒张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⒊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消化吸收 呼吸作用
金鱼 跳跃 食物───→细胞───→释放能量───→肌肉
第一课 生命最宝贵
多彩的生命世界
1、为什么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p4(识记)
2、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的表现?P6-7(阅读)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1、为什么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P8-10(识记)
2、如何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P10-12(识记)
第二课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热爱生活 从点滴做起
3、为什么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P14(识记)
4、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的,我们应该如何来实现自己的价值?P16-17(识记)迈好青春第一步
5、为什么说青春是美好的?p18(识记)
2、遗传信息的中心:细胞核
3、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23对)染色体。
染色体的特点: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一般还成对出现。生殖细胞中(精子和卵细胞),染色体是单条存在的。
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构成双螺旋结构。
5、基因: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6、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它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其中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呈双螺旋结构。DNA上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
7、遗传性状: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例如:人的单眼皮、白化病等。
8、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例如:有耳垂与无耳垂;单眼皮与双眼皮;能卷舌与不能卷舌。
9、在人的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A、B、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a、b、d);AA:表现显性性状 Aa :表现显性性状 aa:表现隐性性状。注意:隐性基因能够遗传,且aa时能表现出来。
10、如果体细胞内的这对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另一个是隐性基因,则表现出显性基因所决定的遗传性状。
11、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人体有22对);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1对。) 女性用XX表示,男性用XY表示。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
(代表动物:水螅,还有水母、海葵、珊瑚虫)
1、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海葵、珊瑚虫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P5图
2、水螅的体形辐射对称,即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辐射对称)这种体形的优点:该身体结构便于水螅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3、水螅的身体有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
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他们分泌的胶状物质。由内胚层构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与口相通。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他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4、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5、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可堆积构成珊瑚礁,它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二、扁形动物(代表:涡虫 )
1、蜗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腹面有口,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可以分清前后、左右、背腹。 P6图
2、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的优点:能够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3、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很少,多数扁形动物是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如华枝睾吸虫、猪肉绦虫和血吸虫就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这些寄生虫消化器官简单,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4.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线形动物
(代表动物:蛔虫,还有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1、寄生在人的小肠里,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2、消化管结构简单,以人小肠里的半消化食物为食。P8-9图
3、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无专门的运动器官,仅能缓慢蠕动。
4、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细长,呈圆柱形;②体表有角质层。③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二、环节动物
(代表动物:蚯蚓)还有沙蚕、水蛭等
1、体形:呈长圆筒形;前部有一段体节界限不明显,颜色也不同,称为环带。(靠近环带的一端为前端)
2、身体有许多相似环形体节构成,分节使运动灵活。
3、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刚毛),触摸有粗糙感觉。
4、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有助于呼吸),所以实验中应经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5、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过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6、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
7、蚯蚓对人类的益处:①疏松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②富含蛋白质;③处理垃圾等有机废物。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软体动物
(代表动物:河蚌、蜗牛、乌贼、扇贝、文蛤、缢蛏等)
1、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群。
2、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壳内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P12图
3、双壳类动物用足缓缓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4、软件动物的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5、软体动物对人类的价值与危害
二、节肢动物
代表动物:蝗虫,还有蝉、蟋蟀、蝴蝶、蜘蛛、蜈蚣、虾、蟹、蚊、蝇等。
1、节肢动物是的动物类群,目前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动物种类的80%以上。昆虫是节肢动物的一分类
2、蝗虫身体分头部(一对触角、三个单眼、一对复眼、口器)、胸部(前足、中足、后足、两对翅)、腹部(气门)三部分。P15图
3、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外骨骼,不仅能保护自已,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
4、昆虫的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5、节肢动物因附肢分节而得名,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6、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第四节 鱼
1、前三节认识的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无脊椎动物。本节鱼以后的动物身体内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脊椎动物。
2、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占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我国有淡水鱼1000多种,的“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我国的海洋鱼有种。
3、鱼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①前进动力:躯干部、尾鳍;②前进方向:尾鳍;③保持平衡:腹鳍;④感觉器官:侧线。P20-22图 适合水中生活的特征有:
(1)流线型,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2)体表有鳞片,表面有黏液,起保护身体作用。 (3)鱼的脊柱支撑身体,两侧有发达的肌肉,对运动起重要作用。 (4)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5)鱼用鳃呼吸,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作用:吸收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鳃丝中密布鲜红色的毛细血管(气体交换)
4、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5、我国于1986年起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以“养殖为主”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两栖动物
代表动物:青蛙,还有:蟾蜍、大鲵、蝾螈
1、蝌蚪形态和内部结构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在水里生活。蝌蚪发育成青蛙后,尾和鳍消失了,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陆地生活,属于两栖动物。
2、青蛙的外形特点: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头部前端有一对鼻孔,呼吸气体的通道;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所以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青蛙皮肤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辅助肺呼吸。P25图
3、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4、两栖动物的益处:减少农作物虫害,以减少施用农药的污染。
二、爬行动物
代表动物:蜥蜴,还有:龟、鳖、蛇、鳄、恐龙等
1、蜥蜴的外形特点:头部有颈,可以灵活地转动,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2、蜥蜴的肺比青蛙发达,气体交换能力更强,只靠肺呼吸。
3、青蛙在水中产卵并受精,而蜥蜴在陆地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使卵能在陆地发育成幼蜥。因此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是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4、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第六节 鸟
1、鸟的种类很多,是脊椎动物中数量仅次于鱼的一个类群。
2、除了鸵鸟、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以外,绝大多数鸟都是善于飞行的。
3、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有哪些呢?P33图
(1)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2)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羽毛
(3)骨骼轻、薄、坚固,减少体重;胸骨上有龙骨突;胸肌发达。
(4)视觉发达,有的能在飞行中捕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残渣很快随粪便排出体外,减轻重量。
(5)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辅助呼吸。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
4、鸟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5、鸟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起保护作用。
6、鸟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第七节 哺乳动物
代表动物:鲸(不是鱼)、猴、蝙蝠、马、象、兔、狼等
1、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除了鲸等少数水生种类的体毛退化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是恒温动物。
(2)生殖方式:胎生和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的摄取食物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P38图
(4)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2、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家畜是由野生动物驯养而来的,是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2)野生动物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起重要作用;(3)导盲犬、警犬、军马等是人类得力的助手。(4)哺乳动物对人类的困扰:鼠类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还会传播疾病。
生物学习方法
1.构建知识网络。我们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抓住生命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理清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此外,还要密切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
(1) 把握知识的纵向衔接,使知识连成一片。生物知识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第二章生命的基础中,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为掌握生命的结构基础作了铺垫,而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结构基础又给理解细胞的分裂打下了伏笔;又如遗传和变异这一章,不知道分离规律的实质根本无法继续学习自由组合规律。
(2)关注知识的横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立体化。生物学科中的章节之间既有递进关系也有并列关系,内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这根主线,丰富知识的内涵,扩大知识的外延,把生物知识汇成一张完整的网络。
2.完善理论体系。生物学的理论是大量的,它们贯穿在各个章节之中,如细胞学说、自然选择学说、基因理论等,因此,在学习生物学时,除了专用名词概念以外,一些基本理论也是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内容。
(1)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为什么人会有“白化病”?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说人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而是从古类人猿进化来的?为什么人类要保护鸟类?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应当运用正确的理论去合理解释,从而使人们能够自觉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 注意理论与生物基本概念的联系。理论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对诸多概念的正确理解上。例如了解内环境自稳态理论的前提是弄懂pH值、体温、血压、血糖、渗透压、氧分压、电解质浓度等;同样,生态平衡理论的运用也离不开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食物链、营养级等概念的掌握。
(3)把握各理论间的联系。生物学各种理论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在广大生物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理论又不断更新、不断充实,使人们认识的生物世界越来越接近真实。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把某个理论放在整个生物理论体系中加以考虑,并通过实例来深化、拓展,使自己对生物理论的掌握更加完善,运用起来更加精确。
学习生物的技巧
1、在认知的基础上理解
记忆是必不可少的,但记忆的东西太多肯定不容易都记得,所以要学会联想,或者是串联的思想,把生物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2、对抽象的微观的东西要有所想象
我们所知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甚至是病毒,而那些微生物、病毒、细胞甚至是细胞分子式不能用肉眼观察到的,此时必须依靠识图来想象,构造属于自己的模型。
3、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分块整理
高中生物中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神经调节、免疫调节、分裂等都属于重点和难点,那么你必须分块来进行巩固,在知识巩固的前提下再进行题目的练习。
4、限时训练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2.品味语言特点,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
以情景诵读,情节表演,佳句品味,人物分析的形式学习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人物的大智慧,引导学生体会我国文化遗产的宝贵。
【教学重难点】
波澜起伏的情节 语言品味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代的史书,大多只给帝王将相、伟人名人立传,其实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中间也不乏奇人高手,他们又何尝不值得大书特书。读了两篇短文,相信你会受到启迪。
二、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 ),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了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滋味。
2、关于《俗世奇人》 (冯骥才)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余闻者甚夥,久记于心;尔后虽多用于《神鞭》《三寸金莲》等书,仍有一些故事人物,闲置一旁未被采纳。这些奇人妙事,闻所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笔录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耶?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俗世奇人》序)
3、关于泥人张
天津泥人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已享有很大声誉。使天津泥人大放异彩、成为民族艺术奇葩的,是“泥人张”的彩塑,它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天津“泥人张”艺术的创始人是张长林。
张长林(1826-1906),字明山,后以字行。自幼随父亲从事泥塑制作,练就一手绝技。他只须和人对面坐谈,抟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面目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须眉俗动。“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外国人早就以重金购买,“置诸博物馆中,供观赏。”在历届展览会上它都被认为是出类拔萃的作品。日本芦屋市的一座中国近代艺术馆为“天津泥人张彩塑”建立了陈列专室,展出彩塑作品58件。近年来“泥人张”彩塑积极地推动国际间文化艺术的友好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桥梁。
天津“泥人张”彩塑艺术是近代民间发展起来的著名工艺美术流派,这支数代相传的艺术之花,扎根于古代泥塑艺术的传统土壤中,再经大胆创新,遂成为今日津门艺林一绝。
三、预习 检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发蔫( ) 擅长( ) 绰号( )
刷浆( ) 难堪( ) 一瞅( )
发怔( ) 褒贬( ) 怵( )抠( )
戳( ) 瓢( )
2.解释下列词语。
发蔫:表现出精神不振。
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
发怔:发呆。
大名鼎鼎:形容名声很大。鼎鼎:盛大的样子。
四、整体把握课文
两篇短文都以两位手艺人的高超手艺为话题。既为奇人,则轶事多多,但作者均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作者描写人物的本领十分高明。
写“刷子李”,先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天津码头“优胜劣汰”的环境,为人物预设一个极不同寻常的背景,然后再写刷子李的奇妙绝活,极力写他手艺之高--“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这是在与自己挑战?还是以特立独行显示自己的超凡出众?但无论如何这吊起了读者的胃口。接着,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脚上有一白点:师傅如那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
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
写“泥人张”,则是单刀直入。三言两语介绍泥人张后,便切入正题,这是一场人格的较量,也是智力的较量。面对海张五的挑衅,人们都等着看泥人张怎样“回报”。于是,故事有了悬念。而泥人张的回报也十分奇特--用鞋上的泥捏出了“一脸狂气”的海张五头像,第一回合告一段落。而海张五接着又侮辱起泥人张的手艺--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对此,泥人张居然毫无反应,但事后的“报”更令人叫绝--次日,街市小杂货摊上摆出了一二百个“海张五”泥像,并大书“贱卖”等字。泥人张一言不发而妙招制胜。
五、探究课文
1、分组讨论:课文里有这么两句话“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揣摩这些话,讨论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的态度是怎样的?他的观点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能行得通吗?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主张“自食其力”求生存的人生态度,钦佩、赞赏之情溢与言表。手艺人不搞歪门邪道,靠劳动吃饭行得正,站得直,怕谁?怵谁?但是,在如今的商品经济社会里,这个观点未必都行得通。我们听过“适者生存,不进则退”,“识时务者为俊杰”之类的话,姑且不论它们产生的背景,就生存而言还是要讲究点科学性、技巧性,当然要在不丧失尊严的前提下。如今的社会,不可以没有信息,不可以不关注时代的潮流,不可以不和他人沟通、合作,更不可以没有法律意识。所以说,未来社会需求多元的、复合型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希望同学们明确目标,努力奋斗,让自己成为时代的新人!
2、“刷子李”的行事是否有作秀之嫌?曹小三最关心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是否本末倒置?
如果刷子李手艺平平,专在保证“身上没有白点”上下功夫,那就不但无用而且可笑。刷子李此举的目的其实是在以极端的形式向世人昭示自己的高超技艺,其中流露出对自己手艺的绝对自信和自豪,也不妨看作是对自己的挑战和较劲。这一切如果有了雄厚的实力做后盾,就绝不能说是作态作秀,即便是作秀,他做的也确实“优秀”。或者说,这是一种“包装”,是一种广告效应,完全无可非议。
而曹小三的心态也属正常。既然刷子李为自己立下了如此之高的标准,别人就必然会用这一标准来衡量他。
六、分析人物。
文章刻画了刷子李和泥人张这两个奇人,人物性格鲜明。
提问:“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揣摩这些话,看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持怎样的态度?你认为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按作者的观点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吗?围绕这一话题,分小组展开讨论或辩论。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在作者看来,人有手艺就可以生存,手上有绝活就可以不求人、不靠人。但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做事、做人除了靠自己的本领外。还要讲求与别人合作,共同探求,共同发展。
七、写作特色:
1. 情节虽然简单,但安排得曲折有致。
2. 本文的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是人物语言,还有叙述语言,均情趣盎然,简洁传神。
首先是浓郁的“天津”风味:“要哪没哪”“就赛升天一般美”“架式挺牛”“一个泥团儿砍过去”等都汲取了方言中的精华。
其次,语言极具造型能力:“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一句对称工整,有对比,有比喻、夸张,将天津卫码头上的世风描写得淋漓尽致。
八、小结
本文以两位手艺人(刷子李、泥人张)的高超手艺为话题。作者均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情节虽然简单,但安排得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九、作业
十、课后反思
这节课上,我最大胆的尝试就是:能不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设立学习目标?当我读到这篇小说时,我被里面的人物奇特性、语言的奇妙性和情节传奇性所吸引,归结到一个字就是“奇”,后来由文章的题目中受到启发:那它们“俗”不?仔细体味一下它们确实又是“俗”的,人物是凡俗的,语言是俚俗的,内容是有关民俗的。所以我就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以“俗”与“奇”作为问题导学的主线,设立了三个主要的学习目标:
1.人物的凡俗性与奇特性;
2.语言的俚俗性与奇妙性;
3.小说的民俗性与传奇性。
然后,紧紧围绕这三大目标编写导学案。从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来看,效果还好。由于这个问题是教师个人的独特的体验,学生就不可能仅仅充当知识的搬运工,找找答案,抄一抄,写一写,他们必须借用手中的资料,对信息进行全面的筛选、思考、整合,使学生对问题充满探究的兴趣,但又是跳一跳,够得着的,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并乐在其中。
我觉得这种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加尝试。
这是一节展示课,我的总体思路是:对上一次申报课存在问题的整改的一次大练兵。在分层展示的形式上,不再是一味地写,而是听、说、读、写、演,具体问题,灵活设计;在展示的公平上,不再是一展示就是六大小组的庞大阵容,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质疑、补充,在课堂的高效上,相比以前我的课堂,总算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评价的形式上也做了一些调整,不再是繁琐的分数,用太阳、月亮、星星、花儿和叶子来表示,既直观又有新意,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问题本身的思考,而不再纠结于具体的分数。
以上的尝试和整改,虽然得到了同仁的一些好评,但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导课不够自然,有生涩之感。本打算让班长来“破冰”的,不想汪德胜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班长把头埋得低低的,无奈之下,只得让他来说了,说得可想而知,怎么导入到本课《俗世奇人》呢?只能说他进步比较大,是一“俗世奇人”,但总觉得有些牵强别扭。现在想来,主要是没有做好预案。只想到班长会说得好的,没有想到,如果其他人非要站起来说,又说得不好,怎么办?
二、还有一个老毛病,可以说是我的课堂的一大顽疾:时间不够。不能将每个环节完整地展现,总是由于时间关系,不得不将某一环节作为作业来处理。难道就不能将时间分配得恰到好处?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惜因为我要到英语组当评委,错过了向同仁们请教和学习的机会,很遗憾!但我相信:机会还是有的!
李洪波
1、怎样才能处理好合作中的人际关系?或:如何做到心中有他人?或:怎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①平等待人。
为什么: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尽管我们每个人在家境、体质、智力、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每个人都有长处,每个人在人格上和法律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平等对待别人,别人才能平等对待自己。
要求:把对方看成和自己同等的人,平等相处,尊重对方的人格、利益,自觉承担应有的责任。
②体谅他人
为什么:能否体谅他人的处境,能否尊重他人的意愿,关系到与人合作的效果。
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合作过程中,自己不情愿做的、不接受的事,就不要推给他人,要求他人去做。换位思考。当在合作中与他人产生了矛盾,应主动地站到对方的位置上想问题,体谅对方的情感,以便在理解对方的同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③理解和宽容他人。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需要理解和宽容。善于理解别人才会被人理解,能够宽容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宽容。宽容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理解人、宽容人的表现。合作交往中难免产生磕磕绊绊,如果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压力,还会使你和同学、朋友的关系渐渐地疏远。
要求:以豁达的胸怀原谅别人。他人无意或过失伤害自己:不予计较和追究,由衷的原谅。他人故意刁难自己:只要没给自己造成巨大伤害,对方又表示了歉意的,可原谅、饶恕对方。
④诚信待人。
诚信无价。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是为人之本。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诚信是金,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
2、什么是诚实守信?P74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
3、诚实与守信的关系是怎样的?P74
诚实和守信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实。
3、为什么要讲诚信?
①诚信无价。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
②“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并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不诚信可能会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最终遭受损失的还是自己,不诚信必然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③诚信是金,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诚实能使人放心,守信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④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
4、怎样才能做到讲诚信?
①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诚实首先要对自己诚实。就是不自欺,对自己实事求是,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当然诚实并不意味着要说出全部真话,公布自己的全部秘密。
②诚信必须做到信守承诺,言而有信。在与他人的合作中,许诺要慎重,许诺时要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客观可能性,量力而行。还应考虑是否符合道德法律的要求。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致使自己单方面失约或是难以履行诺言,应尽早向对方如实说明,郑重其事地向对方道歉,并且按承诺或约定主动地负担给对方所造成的某些物质方面的损失。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做出的不合理、不正确的承诺就不能去履行。
③树立诚信意识,提高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安放—对光(物镜,通光孔,目镜在同一直线,明亮视野)—安放玻片观察—清洁收放下降镜筒侧视防止物镜接触玻片标本。
2、在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像移到视野中央的方法(物像那偏向那移)。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倍数越大物像大,数量少,视野暗),光线暗时,细胞数目变少,细胞体积变大,要用大光圈,凹面镜
4、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涂片(液体)和装片三种,按照保存时间又制成永久的和临时的两种。
5、如何判断显微镜上污点的位置:
①先移动装片,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就在装片上;②转动目镜,异物也动,说明污点就在目镜上;③若仍不动,说明污点就在物镜上。除去镜头上的污点:用擦镜纸擦。
6、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清水)、撕、展(防止重叠)、盖(防止出现气泡)、染(便于观察)、吸。
7、动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生理盐水—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刮、涂、盖、染(稀碘液)、吸。
8、细胞的结构: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
植物细胞: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有称为“动力车间”,是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细胞质(含有液泡)——含有细胞液(糖分等营养物质,色素)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1、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染色体(人体中有23对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DNA的片断叫基因;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简称:核——质——膜壁形成。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3、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
4、细胞分化:在发育过程中,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就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体形成组织。
5、组织: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就叫做组织。
6、人体的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名称 |
功能 |
分布 |
上皮组织 |
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 |
唾液腺 |
肌肉组织 |
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
心脏 |
神经组织 |
感受刺激,传导兴奋,起调节和控制作用 |
|
结缔组织 |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
骨组织、血液 |
7、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名称 |
特点 |
分布 |
分生组织 |
细胞小,壁薄,核大,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
根尖,茎尖的分生区 |
保护组织 |
保护内部柔嫩部分 |
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番茄的表皮 |
营养组织 |
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
番茄果肉、花生种子 |
输导组织 |
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 |
运输有机物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和筋络 |
机械组织 |
细胞壁增厚,起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
8、器官: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如:皮肤、心脏、眼、耳、肺、肾、肝、胃等是动物体的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这六种是植物体的器官。
9、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10、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12、木本植物的茎能长得很粗是由于有形成层。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内容以“爱家庭”为中心,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体会父母为抚养教育自己付出的辛劳,从而教育学生在生活中热爱父母、孝敬父母。
本节课接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其中的一些道理学生也清楚,如何将所讲内容与学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既而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是本节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本节课特点,基于本节课的单元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2)能力目标
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感受家庭亲情。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养,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并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这里渗透权利与义务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和长辈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爱家”是本课的教育主题,对家的爱不是抽象的,对于学生来说“爱家”主要就是爱父母、爱长辈。教育学生孝敬父母是培养学生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的重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行为习惯,真正把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转化为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
二、教法、学法
根据大纲要求,我确定教法是:充分将新课程理念贯彻其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自主感悟法、多媒体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活动体验
学法:以学生为主,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充分调动学生情感认知、行动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升华。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让爱住我家》 设计问题:在看的过程中,脑海浮现最多的是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过渡:家,温暖的家,那家是什么?家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家是生命的港湾。家就像一滴晶莹露珠,滋润着每一颗干涸的心.家就是家,无论贫穷富贵,它都是你唯一的家。那么,有谁想过是谁给我们带来了家?是谁给家
带来了无限的温暖,自己又改为这个家做些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家的温馨,走进今天的新课《家,温馨的港湾》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情境既能激发好奇心,增加兴趣,又能贴近主题,自然的导入新课,有助于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与认识。
(二)板块一:感知家的重要性 活动:老照片的回忆
将同学们提供的照片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同时邀请照片上的同学到台前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聊聊对这张老照片的回忆,并谈谈对家的感受。在进行本环节时,我发现走到台前的同学脸上洋溢着的是幸福之情,而在下面的同学尽管不说话,但他们的思维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他们一直在感动、在深思,将平时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关怀一幕幕在头脑中闪现。
(设计意图:我就想通过本环节,将同学们带回往昔的温馨时刻,细细回味儿时与父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通过时空的交错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岁月流逝,亲情永驻,家是永远的港湾!)
(三)板块二:感悟父母的爱 活动一:讲述爱的故事
多媒体出示一条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询问学生:你知道这条短信的来历吗?
这是发生在汶川地震中的一段感人故事,学生都比较了解,在他们讲述之后,我稍作总结:小宝宝幸运的存活下来,我们坚信:是爱,是母爱,是绵绵不绝的大爱创造了人间的奇迹。
(设计意图:在这里使用了一条感人的手机短信其目的在于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父母的爱,这样通过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自然过渡到这一环节:讲述爱的故事。)
请同学们回忆生活中父母给予我们的点点滴滴的浓浓的爱,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接下来进入活动阶段,同学们畅开心扉,呼唤亲情,作亲情告白。(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对老照片的回忆这一环节的有效补充。这一环节可以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同时真情告白更深入的激发了学生爱的情感,感受父母的爱。)
活动二:《家有儿女》是同学们喜爱的一部电视剧,与学生聊聊他最喜欢的主人公是谁?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接下来就由他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出演一部情景剧。我们不妨称之为真实版《家有儿女》
(多媒体出示剧情介绍:爸爸妈妈精心为夏雪准备了生日宴会,突然夏雪打来电话告知和同学一起吃肯德基庆祝生日。爸爸妈妈很失望,晚上刘星和小雨回家神秘地告诉父母:姐姐和一位帅帅的哥哥在一起。为查清女儿早恋的事妈妈来到女儿的房间翻出日记,这时夏雪正好回家。一场家庭大战爆发了······)
表演完毕,首先对学生的精彩表演进行肯定,然后抛出问题:这场家庭冲突该如何收场?请给这集《生日**》设计一个结尾。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出演情景剧,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进一步感悟父母的爱。在这一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情绪高涨,精彩纷呈,从而营造出合作互动、活而有度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智慧和思维,为尽情展现他们的个人魅力提供一个平台,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且给情景剧设计一个结尾,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多元思维。)
(四)板块三:感恩父母(导行)
本环节共设置了三个小活动:活动一:成长的烦恼 在成长的烦恼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几个小问题:
1、你与父母曾发生过哪些不愉快的事情?
2、你当时是怎样处理的?
3、此时你的感受是什么?此时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4、你认为化解与父母矛盾的妙计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我就想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心灵的反思,心灵的沟通,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希望学生能够走进父母的心灵。)孝敬父母是全世界的精神财富,是做人的本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赡养扶助父母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赡养扶助父母不仅是道德上的要求,更是法律上要求。
活动二:在“榜样力量”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尤其是本班同学在孝敬父母方面的典型事例。然后抛出问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打算怎样向榜样人物学习,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活动三:爱心留言板 请同学们把此时此该最想为父母做的一件事写在题板上,并高高举起,老师选择有特色的留言,进行现场采访,给予适当的评价。(设计意图:本环节就是进一步强化父母的感恩行动。同是让学生明确:父母并不期望我们为他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有时哪怕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次拥抱就足以让父母感动很久。)
接下来请同学们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我改变了以往呆板的学生说、老师表扬的形式,而是采用张贴亲情果的方式来呈现。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并发给同学们苹果形状的卡纸。我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在心中种下一棵亲情树,如今这棵树已硕果累累,现在就请同学们把本节课的收获写在卡纸上,然后张贴到黑板上,让亲情树盛开。
(五)课后作业:
我给学生布置一个特殊的作业,题目是“今天我当家”。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制订一份家庭周末活动计划,然后由学生扮演家长的角色统筹按排周末的家庭活动。
1、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时间1954年9月 地点:北京;
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二、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首次提出:1953年12月中印谈判、周恩来。
(2)共同倡导: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成为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2、亚非万隆会议:
(1)召开:时间:1955年4月
(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参与国:亚非29个国家
(3)特点: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会议。
(4)万隆会议中心议题是: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
(5)会议中的矛盾: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国间矛盾错综复杂。
1、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一、中共八大(1956年9月)
1.内容:
1) 主要矛盾: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 主要任务: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意义: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二、重大失误
1、探索时期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
2、失误的表现:(1)大跃进:标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2)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
【鲁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推荐阅读:
鲁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教案07-10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文字)06-28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07-23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06-01
《死海不死》导学提纲(鲁教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10-31
鲁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2-18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05-28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07-08
鲁教版初一数学上册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