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地区教育(精选8篇)
云南边境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意义非凡,责任重大,教育事业发展迫不及待,发展边境地区小学教育就是“兴边富民”行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在各方努力下边境地区的的教育在学校管理、人才引进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这许多突出的问题。由于边境地区大多数属于高寒山区、信息闭塞、交通相对落后、地理位置特殊,学校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突出,根据实习情况笔者选择云南省25个边境县中较有代表性的马关县做分析得出了:基础设施薄弱、教学质量低下;既懂本民族语言又精通汉语教学的教师缺乏,双语教学很难开展;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令人担忧;人口居住分散,撤点并校一方面规划不合理,导致适龄儿童上学困难,另一方面,许多寄宿制学校设施不配套,无法满足学生需求。面对边境地区小学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及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结合所学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知识分析总结马关县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得出解决马关县小学教育的对策与建议:政府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和鼓励社会慈善捐助,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统筹兼顾,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方便学生上学。本文以马关县为例提出解决边境地区小学教育问题的科学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云南边境;小学教育;问题;对策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国家、社会、家庭都对教育提出了更细致、更严格的要求。小学教育是人生中接受教育的基础对未来发展是至关重要。云南边境地区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以马关县为例提出完善边境地区教育领域的相关理论,同时为边境地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纵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大多数的学者对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然而,像云南边境地区这样一个集农村与边疆一体的特殊环境下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依然是一片空白。本研究立足于云南边境地区存在的具体问题,选择马关县为例,结合笔者的实际调查及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找到了解决云南边境地区小学教育中存在问题切实可行的理论。
发展边境教育是建设和谐边疆的必然追求
。发展边境、促进边境的和谐就是边境边民自身发展的关键,当今是统一发展、共同发展的时代主流,当今社会是知识的社会,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形成学习的能力和品质。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素质能力、挖掘自身潜能,保证广大边民更好的生活和适应地区发展的需要,从而彻底改变贫穷的生活。
马关县属于云南省25个边境县之一,笔者根据在教育实习过程中的相关访谈及感受结合在校期间学习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提出解决边境地区教小学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二、云南边境地区概况及教育现状
(一)云南边境地区概况
云南边境各县从东南到西北分别于越南、老挝和缅甸接壤国境线全长4000多千米,约占我国陆地边境线的五分之一,囊括了云南省的南部和西部边界,其中中越边境线长1354千米,中老边境线长710千米,中缅边境线长1997千米,(见图2-1)并且云南与柬埔寨、孟加拉国、印度等国也相距不远,从整个地理区位看云南边境地区南连位于辽阔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东南亚半岛,背依广袤的亚洲大陆,是亚洲大陆腹地与东南亚大陆连接的链环。
云南边境地区范围包括德宏州、怒江州、西双版纳州、保山市、临沧市、普洱市红河州文山州等八个边境共25个市县(见表2-1)。边境25个市县中人口占全省129个县市人口的19.37%,国土面积9.2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3.47%。边境25各县市中靠边沿线有111个乡镇,843个村委会,9559个自然村,是典型的集山区、民族、边疆、贫困于一体的区域。
(二)云南边境地区小学教育的基本现状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交通不便、人口居住分散,客观上限制了人们的受教育机会。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经济状况相对较差,许多家庭无力支付孩子上学学费。再加上教育资源不足、近几年“两免一补”“三免教育”的实施使我省许多中小学生从中受益,缓解了边境地区学生上学困难的局面。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7.27年,云南5.96年,排在中国第29位。而云南25个边境县中绝大多数群众人均受教育年限仅2-3年,一些边境村寨至今无一个高中生或中专生,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流失较严重(截至2006年底,保山市1.34%、文山州3.34%、怒江州2.55%)。
(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马关县小学的办学条件与其他地区相比相对落后,极大的影响了教育公平的推进,政府部门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改变现在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加快危房重建等重点工作的推进,为马关教育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优先推行标准化学校建设
优先推行标准化学校建设,支持边境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对边境教育发展的明确要求。根据国家规定的投资标准、改造计划和程序,建设一批标准化,现代化学校,解决马关小学办学条件落后的问题。
优先推行标准化学校建设,必须依靠政府牵头。加大资金的专项投入,为边境地区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完善教育对口支援政策,积极有效的对口支援能够快速、持续的实现边境地区标准化学校建设。鼓励对口支援学校将本校闲置的设备、教学仪器、图书等支援给需要的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等,与云南省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大中专学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等对口支援边境地区标准化学校的建设。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其他地区甚至是其他国家进行对口支援项目。2.加快经济建设、带动教育发展
马关地区地理特殊,是边疆、贫困、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落后导致教育的落后,要解决这一矛盾首先就应该两手抓,一手抓经济,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地理特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经济,一手抓教育,大力发展本教育事业首先要有经济作支撑,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到马关就业,促进二者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在边境地区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鼓励更多的人上学,改变教育落后的面貌,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种植、养殖业提高边境地区的经济实力。
(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实现这一目标就离不开一支高质量、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既要提升现有教师素质,也要不断引进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到边境地区就业,同时还要加大双语教学的培训。因此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是马关县的一个难题也是云南边境地区小学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1.从在职教师抓起,提高在职教师综合素质 教育部、财政部2010年开始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这些措施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改变了教师思想、教育观念落后的局面,培训计划主要方式是让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远程培训、短期集中培训等。[3] 国家出台的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教育教学能力。
对于马关县小学教育中教师素质差的面貌,只有这些措施远远不能充分有效的提高教师的素质。还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原因从马关县小学教育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解决小学教育中面临的问题。走出一条全新开放、全面适合边境地区教育发展的路子来,按照中央民族大学王锡宏教授发展边境地区教育的“五维开放”战略构想。[2]在云南省内、国内进行牵头提高教师素质,或者免费边境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不仅对国内资源开放而且把开放扩展到世界,对真心实意帮助我国边境地区教育的组织,为我们的教师培训,免试入学等举措。一是,教师自愿参加函授、自考等进修,提高自身素养。[1] 二是,举办各类培训班、定期轮训、分散自学、分段考试、做到培训与教学两不误。三是,加强城乡教师交流,即安排内地优秀教师到边境小学定期任教。四是、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对刚引进的新教师进行入职前培训。
1.健全人才引进策略,鼓励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到边境就业
云南边境地区条件艰苦很多优秀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该地区就职任教,造成边境地区教师数量欠缺,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到边境地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让边境地区的教师工资待遇高于内地,工作环境接近城内地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毕业生愿意到边境地区任教。从而边境学校可以挑选到优秀的人才到边境地区任教,逐渐地边境地区教育就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许多毕业生到边境地区任教既无亲人也没有住房,那么他们就不愿意到边境地区任教,因此要率先在边境地区实施教育安居工程,让这些毕业生到边境就业有房住,做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当地政府可以为更多的优秀毕业生毕业后自愿到边境地区教育教学,并且能够定期一定年数的毕业生提供方便可行的通道。
边境地区政府可以定向培养师范类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到本地区服务。这样既可以改变边境地区教育落后的局面,也可以为很多学子圆大学梦。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到边境地区支教也是改善边境教育现状的一大法宝。2.全面开展和落实双语教学
马关县民族成分较多,使用语言复杂,学校教育语言障碍,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在开展有效的双语教学非常关键,居于当前双语教师紧缺的情况,教育部门可以定期组织培训双语教学老师,其次更多的挖掘本民族具有双语教学潜力的教师进行中长期的培训学习。增加教师双语教学的技能训练,比如讲课比赛、手抄报比赛等。[7]
建立健全教育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教师和学生时不能一刀切,充分考虑教育教学中语言因素的影响,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盲目评价。综合考虑学生,教师的成绩,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评价教师和学生的能力,鼓励教学点成立双语教学研究小组专为双语教学服务。
(三)适当调整学校布局,讲究规模效益,降低辍学率
像马关一样云南边境地区,广大山村自然环境复杂,村民居住分散,学校布局分散,在“撤点并校”时要多方面、多角度考虑规模效益、办学效益,充分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的承受能力,在不影响学生究竟入学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减少学生上学跑路的压力,尽量做到就近入学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入学能力和适应能力,适当分散办学,优先保证学生的入学权利。1.修建寄宿学校、完善寄宿条件
首先政府应该把小学阶段的寄宿制学校校舍建设纳入学校建设整体规划中,确保建设寄宿制学校经费的充足与及时到位,完善学校寄宿制条件,改善现在教学生活条件。全方位、多角度考虑“撤点并校”战略。修建标准化学校,让寄宿生生活更加便捷,为每个寄宿制学校配备保育员,并且保障保育员的编制问题,其次还要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积极不断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例如“我爱我家乡”等朗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文化、传承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品质。[8] 其次,在撤点并校上可以适当保留小学低段的学生在村小上学,而小学高段的学生到城里学习,这样学生生活能力可以充分得到保障,从而学生上学也比较方便。
最后,为了寄宿制学生能够更好地与父母联系,让亲情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可以为学生提供免费的电话,并要求家长定期你给孩子通话,确保亲情的不断裂。也可以积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让学生和家长面对面通话,例如:在学校建立亲情视频聊天室,并定期开展,确保用到实处、恰到好处。
2.加强寄宿制学生自主管理
寄宿制办学学生管理是学校的一大重要任务,如何做好寄宿制学生的管理需要不断创新、不断的发掘学生的潜力,用学生管理学生的思路践行寄宿制学生管理。学校可以成立“学生会”自主管理,这个办法在很多学校都不敢尝试,尤其是边境的小学要实施学生的自主管理,可能很多老师、管理者都不敢实施,但是只要把这件事情做好了,那么利是大于弊的。[12] 成立“学生会”进行自主管理
模式当前在小学中基本没有,但是也有部分边境地区小学做了尝试,学校领导人也很满意,也赞同用这种方式去管理学生。马关县M小学校长谈到这个问题时也直言不讳的说:“这种学生管理学生的方法,也是被逼无奈才使用的,因为我们实在太缺乏教师,缺乏相应的管理人员。这样让学生自主管理开始我们也犹豫,但在摸索中发现其实只要做好了是很有利益的。”通过学生会管学生既可以为教师减轻负担,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
云南边境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让人深思,到底该如何发展云南边境地区教育,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愿。现在各级政府已把边境地区小学教育放在了重要地位,在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调整优化教育布局结构,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边境地区教育教学质量上,稳步推进城乡教育快速发展等方面都做了认真研究和部署。
本文以文山州马关县为例提出促进云南边境地区小学教育快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云南边境地区小学教育存在问题:(1)基础薄弱,教育基础设施需要改善(2)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落后;(3)撤点并校不合理,适龄儿童上学困难,辍学率居高不下。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立足教育均衡、快速发展,从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地理环境条件针对性的作出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1)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2)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3)适当调整学校布局,讲究规模效益,降低辍学率;
研究的不足:一方面,教育是国家的一个大问题,也涉及到很多领域和职能部门,在实地调研中较难,这些不可避免的问题给本研究带来客观上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和笔者研究能力有限,论述中难免存在表述不清和引用观点有误等缺陷,加之对数据挖掘不够,分析方法简单,以至于结果比较肤浅和片面,有待其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复杂转型期,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冲击、国际局势的震荡给国家在现代文明转型过程中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是如何更有效地融入现代文明, 另一方面是如何规避和解决现代文明进程中遇到的风险和问题。前一个问题聚焦国家发展, 后一个问题则关注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 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 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已形成多种语言与多种文化交融的新格局。
二、国内外有关多元文化的研究
全球化的今天, 当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时, 多元文化认同被提上文化建设议程。多元文化认同问题具有跨国性、跨学科性特点, 受到语言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学者的关注, 目前国外多元文化研究视点集中在移民较多的国家或文化冲突突现的国家 (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以色列、文莱等) 。1924年, 卡伦 (HM Kallen) 在批判美国“一元文化”思潮时首次提出“文化多元主义” (Cultural Pluralism) , 此后多元文化意识、多元文化协商及多元文化教育成为研究焦点。
随着世界各地全球化进程的深入, 多元文化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得到了发展, 视角也从单一走向了多极。美国学者王希 (2000) 在对多元文化主义概念深入阐释的基础上, 分析了多元文化主义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面临的三个挑战;SNieto (2000) 对社会政治学视野中的多元文化教育进行探讨, 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对社会发展、政治稳定具有特殊意义;Cornwell等 (2001) 从对比视角诠释了多元文化进程中民族、种族及国家角色及其关系的演变;Leena Lestinen等 (2004) 对多元文化、多语背景下的认同进行研究, 指出欧洲应以新的多元文化姿态应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 通过反思、接纳的方式跨越障碍, 建立特色的新文化;加拿大学者Bloemraad (2006) 在国际视野下实证了加拿大MCPs (多元文化政策) 对该国多元文化认同产生的积极影响。A Tsui, JW Tollefson (2007) 在《亚洲国家多语与多元文化认同》一书中, 详述了全球化对语言政策的影响、社会建设视野下的语言政策与国家文化认同的关系及语言政策与语言政治的关系, 剖析了英语语言在全球化过程中的角色及其对非英语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深层影响及应对策略。Nguyen等 (2010) 从个人和社会层面诠释了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认同并探讨文化涵化的相关内容;Bauer等 (2013) 调查移民青年怎样通过多元文化认同协商机制与家人、朋友及同学进行日常交流;Chao (2012) 实证了多元文化培训课程对民族认同的积极影响;Rorrer (2009) 认为电影是唤醒多元文化意识的有效工具;Nihalani等 (2008) 探讨了全球化与多元文化交流会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Ceuleers, Evy (2008) 探讨多语背景下比利时多元文化认同中语言学习、动机和认同的关系。从国外论著看, 其研究的共同目的之一是唤醒公民多元文化意识、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认同观及开发多元文化协商机制, 从而为社会、政治、教育和谐发展服务。
国内对多元文化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集中于研讨文化认同的作用价值及在国际环境下, 国家文化建设策略分析。如金玉玲 (2005) 、王宁 (2010) 探析了中国文化应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策略;周阳 (2008) 、原忠亮 (2012) 论述了多元文化认同的成因及对策;张徽 (2006) 、潘章仙 (2012) 分析了文学中体现的多元文化认同;黄芳 (2010) 以史料为依托, 描述了中国历史进程中多元文化认同经验和中华文化推介方法;林明 (2008) 、陆学杰 (2009) 、陈世联 (2009) 等都探讨过文化认同在促进地区和谐发展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肯定了文化认同对于社会和谐特别是对于多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及文化认同对于国家的文化安全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特殊贡献。
三、多元文化认同教育探讨
在我国, 多元文化教育主要指少数民族教育, 多元文化的认同主要通过少数民族教育途径实现。目前边疆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其他少数民族语言、英语均有接触, 语言接触是文化接触的基础, 语言频繁接触不可避免地带来多种文化频繁接触。随着语言接触日趋频繁, 境内外文化涵化和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在文化转型期, 加之地缘、宗教、文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多元文化认同教育受到某种挑战。因此, 在多元文化认同教育中, 有几个问题需要反思:
1.对多元文化认同教育目的及意义的理性理解。在全球化的今天, 多元文化认同教育是人自身发展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 是人在现代社会实践过程中健康发展的保证, 帮助人们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 以一种开放、积极、客观的心态理解异己文化。但与此同时, 在教育过程中, 需要警示客观认识他文化的重要性。
2.多元文化认同教育形式和内容需要扩展。多元文化认同教育可以在任何教育课程中渗入, 而且教育对象应是各民族群众。多元文化认同教育内容不仅涵盖国内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今天, 境外文化不断涌入, 多元文化的“周长”越来越大, 因此在多元文化认同教育中, 其内容也应得到丰富和发展。教育重点不只是多元文化的认识, 还应包括对多元文化的正确认识。因此, 在多元文化理论指导下, 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认同教育模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语言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文化认同教育。语言与文化有着深层次互动关系。祖国边疆地区双语教育和三语教育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在新的历史时期, 双语教育或三语教育外延应有新的拓展, 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或文化的传承, 语言教师应该结合时代特点, 把语言知识的传承和应用、境内文化知识继承与发扬、境外文化知识的了解与鉴别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真正丰富和发展当代语言教学。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现代社会里, 多种文化并存、共生是不可回避和抗拒的客观历史事实, 多元文化认同是尊重时代发展、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对我国, 特别是对目前边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认同教育进行反思, 有助于更好地通过合理、有效的多元文化认同教育手段, 实现祖国的和谐发展。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 多元文化认同教育的内容、形式、目的及其意义均需做出相应调整, 以适应这一历史变革。本文以全球化为背景, 从语言接触视角探讨我国多元文化认同教育策略。
关键词:多元文化,边疆地区,认同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福祥, 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2]安晓平, 高汝东.公民意识视角下新疆跨界民族的文化认同培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5) .
[3]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国研究, 2000 (2) .
[4]侯豫新.从双语教育看文化接触与文化认同——以濒危语言图瓦语为考察对象[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3) .
[5]张家军.国外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及面临的问题[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1 (2) .
[6]王颖, 秦裕华.关于新疆民族文化认同与宗教认同[J].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6) .
[7]张先亮, 戢广南.文化认同: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之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
[8]龙玉红.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民考民维吾尔族大学生为例[J].新疆社会科学, 2012 (06) .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民办教育; 问题; 根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50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7—0179—02
一、红河州民办教育的现状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红河州经济社会发展,红河州民办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据红河州教育局的不完全统计,2007年红河州民办教育学校共计150所,其中,幼儿园126所,小学9所,初中5所,高中1所,职业学校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学生总数31327人,总投资达39600.4万元。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当属由红河卷烟厂发起并联合云南省烟草红河州公司、红河雄风印业有限责任公司三方出资创办的、集小学、初高中、技校为一体的庆来学校。
二、红河州民办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
红河州民办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可以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外部因素
1.红河州经济发展滞后,制约了民办教育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低是制约红河州民办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红河州属于边疆民族地区,人均收入低,贫困面大,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红河州民办教育的发展,使得红河州民办教育市场的发展总体上仍处于一个较低级的阶段。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影响社会对民办教育的投入。红河州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429.75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12.79亿元,红河州总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低,贫困面大,民营企业产值不高,限制了云南民办教育的发展,影响了云南省对民办教育的投入水平。
其次,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高,经济承受能力差,制约了民办教育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实力是民办教育兴起和发展的物质保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红河州人民群众的经济实力有了大幅度的增长。2007年红河州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93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528元。而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204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34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37.2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6.5%。
2.观念陈旧,对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是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总体来看,红河州民办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缺少从理论层面扎实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已有的经验缺乏必要的总结和理论概括,就是有关操作层面的政策措施也还十分欠缺,已有的政策措施也没得到很好的落实,以至出现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管理不规范、不到位,或是越位现象的存在。没有真正认识到民办教育对红河州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也没有从发展民办教育的客观需要和未来发展需要出发,来解决当前民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来引导发展的方向,来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3.制度不健全,政策措施不配套是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云南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省的实际,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民办教育的配套政策措施,保障了云南省民办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红河州也出台了相关促进社会力量办学的意见。但与整个民办教育的发展需求仍存在一定的距离,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二)内部因素
1.投资规模小,整体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从单个的学校来看,目前红河州民办学校的办学规模普遍偏小,2007年平均每所学校的投资为264万元人民币,其中主要投资集中在庆来学校和其他三所职业学校,分别占了16000万元和14500万元,四所学校占据总投资的77%,另外146所学校加起来的投资只占33%,共计投资总额为9100.4万元,平均每所学校只有62.33万元,2007年平均每所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为207.4人。
民办学校办学规模偏小,增大了办学的成本,降低了投资效益,加大了办学投资者和办学者的压力,直接影响到民办教育的发展和生存。
高质量的教育是民办学校的根本立足点。在红河州教育局在册的150所民办学校中,真正质量高、有特色的品牌学校相当少。大多数学校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有很大一部分学校还没有真正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学校的大部分精力仍放在“抓生源、抓升学、抓就业、抓资金”上,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远远没有落实。
2.办学条件较差,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红河州的民办教育总体上办学条件仍然比较落后,整体上实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首先是硬件条件仍较差。红河州民办学校的相关投入与民办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有较大差距,民办学校自身发展力量还十分薄弱。据红河州教育局2007年的不完全统计,2007年红河州民办学校的校舍建筑面积中租用校舍所占比重较大,为53.8%,而自有校舍只占46.2%。并且,民办学校生均占有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方面投入也是严重不足。
其次是办学资金积累较少。一定的办学积累既能保证民办学校投资者的利益,又能继续加强和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红河州社会力量办学总资产为39600.4万元,其中办学积累303.1万元,只占了总资产的0.76%,说明红河州民办学校的办学资金积累非常少,这将严重影响红河州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在红河州教育局统计报表中的150所民办学校中,幼儿园126所,占84%,其他学校24所,占16%,高等教育为空白。
从办学条件来看,民办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上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有的学校(如庆来学校)投入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资金办学,也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靠租赁民房和企业、学校旧房办学,有的连租赁的校舍也很不稳定,教学硬件设施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学校比例并不高,办学条件难以保证教学需要。
4.师资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工作压力大,福利待遇偏低,稳定性差,只重使用,不重培养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民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退休教师比例过高、兼职教师所占比例过高。在笔者调查走访过的红河州民办学校当中,很多教师都是退休和兼职教师,老龄化现象突出。
其次,教师工作压力大,待遇低。民办学校的教师一方面是工作时间长、授课时数多、承担工作繁杂、工作责任重大,承受着繁重的工作负担和极大的心理压力。
再次,民办学校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稳定性差。民办学校的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的问题。一是由民办学校的用人特点所决定。二是退休教师和兼职教师占多数,增加了学校教师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三是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之间在待遇上存在差异,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招得进却留不住。
三、促进红河州民办教育发展的对策初探
从外部因素来看:
第一,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扶持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良好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改善民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为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第二,确立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理念,并将此作为今后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战略选择。在规模数量上,民办教育必须占有一定的比例。鉴于公办教育的强势地位,为了扶植民办教育的发展,政府应主动给民办教育让出一块市场份额。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府的教育负担,又可以吸收社会资金投资教育,创造一种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充分运用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建章立制,为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自身特点,尽快出台促进边疆民族地区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细则,特别是要在产权制度、办学自主权、利益回报机制等方面要加以详尽规范,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尽快建立建立政府资助和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扶持边疆民族地区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可以采取直接资助和间接资助两种方式。直接资助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如免费或低价提供建校场地;在学校开办初期,提供建校启动经费,拨发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支付一定的经费;在师资上给予必要的支持等。间接资助的方式可以采取如设立基金、向民办学校提供低息贷款或经费、发放学生贷款等。应继续大力拓展多种经济成分、经济组织投资教育,实现多元化和集约化,促使民办教育尽快实现从原始的小农经济向规模经营发展,进而向集约化办学过渡。
从内部因素来看:
第一,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民办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吸引优秀生源进入民办学校就读。生源是民办学校的生存之本。但是,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家长和学生进入民办学校学习,就只有靠过硬的教育教学质量。而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
第二,明晰产权,规范管理,确定合理的投资回报,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投入民办教育事业,改善办学条件,增强民办学校的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充分发挥民办学校自主办学的优势,创建高质量、有特色的品牌学校。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从应试的角度,用比公立学校更多的时间,更大的学习、训练强度来强化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做法,真正发挥出民办学校在办学自主性,教学灵活性,时间充裕性,以及管理封闭、半封闭性等方面的优势,办出民办学校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红河州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红河州统计局[EB/OL].http://xxgk.yn.gov.cn/zmb/newsview.aspx?id=305449,2008.
[2]2007年红河州民办教育统计表[Z].红河州教育局,2008,(1).
[3]云南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云南省统计局[EB/OL].http: //cx. xxgk .yn. gov. cn/newsview. aspx. id=40611,2008-04-08.
[4]陈赟.民办基础教育,你将靠什么生存[J].民办教育研究,2004,(1).
[5]于影丽.新疆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研究[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4).
李 伟
依法行政是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所奉行的普遍准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边疆、山区、贫困、民族”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红河县来说,是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边疆各族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保障和社会法治环境的形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依法治国的强力推进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对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违法行政现象,日益突出的违法行政严重损害了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侵害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政府的形象,践踏了法律的尊严,最终影响到法制化的进程。
一、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即“四个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形势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加快发展,尤其是经济要上一个新台阶,需要认真研究解决许多问题。红河作为一个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县,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要调动全县各族人民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好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在全县营造一个公平,和谐,高效的发展环境是基本的条件,关键是各级政府必须首先遵从民意要求,改善自身形象,以法治政府的姿态使政府的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适应红河发展的要求,从而提高政府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由此可见,在红河坚持依法行政,不仅对发展经济、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本身还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二、红河县依法行政取得的成效
红河县作为一个边疆少数民族落后地区,近年来,按照中央部署,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在依法行政上做了大量工作,其主要是:
第一,健全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增强。红河县政府修订完善了《红河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把依法行政确定为政府基本行政准则,建立重大问题、重大决策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和听取意见制度,明确行政决策的权限和程序,畅通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渠道,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大大减少了决策的失误。一年来,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12次,研究重大事项87项。
第二,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职能得到重大转变。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加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精简力度,全面规范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改革审批方式,建立了科学规范、廉洁高效、公开公正的行政审批制度。一年来,先后开展了5次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5项,清理规范行政许可实施主体12个。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稳步推进,政府工作的重点真正转移到了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第三,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审查报备制度,政府行政行为得到不断规范。县政府建立法制机构审核把关制度、各方协调论证制度和政府常务会议审批制度,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核把关,确保新出台规范性文件的质量。全县共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56件,其中县政府出台16件,乡镇、部门出台40件。同时,县、乡政府和县级行政机关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定期清理制度,狠抓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监督,积极组织对文件执行效果进行评估,一些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文件得到及时修正和废止,文件的合法性、有效性大大提高。
第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严格依法核实确定行政执法主体,明确实施主体的权力来源、单位性质、执法类别、权限、范围、内容和职责,确定行政执法的主管、共管和配合机关及其法定职能,做到了执法类别、执法权限、执法责任明确,有效避免了执法部门和执法岗位的职权交叉、重复和空缺。推行了行政执法程序公开和听证制度,建立了操作简便、制约有效的行政执法程序,做到执法程序规范合法。坚持规范与监督并举的方针,积极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承诺制、评议制,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执法报告制度、备案制度、案件评查制度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坚决制止各种形式的乱罚款和乱收费。建立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认真组织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评查活动,及时纠正执法违法行为,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机关科学执法、规范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共评查行政处罚案卷46件,督促整改和纠正14件。
第五,积极开展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有效化解行政争议能力不断提高。坚持合法、公正、公平、及时、便民的原则,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认真开展行政复议,积极参与行政应诉,及时有效地化解了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改制等方面引发的行政争议纠纷,较好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严肃性,塑造了诚信政府形象。受理行政复议案件6件,其中办理4件,申请人自行撤回2件;依法答辩行政诉讼案件7件,其中维持5件,正在审理2件。
第六,重视和加强法制工作,法制机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发挥较好。县政府成立了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推进依法行政组织协调工作。各乡镇、各行政机关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了专兼职法制工作人员负责办理本乡镇、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为法制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不断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了一支业务过硬、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风扎实的行政执法队伍。组织换发了新版《行政执法证》,有120多名执法人员通过资格考试,持证上岗。
三、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综观红河县这些年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实践,虽然我们确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暴露出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更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法治政府建设历程中予以关注和解决。
第一,对依法行政认识不够高。在工作中,一些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依法行政的认识还不高,依法行政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一些地方依法行政工作还只是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中,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当中去。
第二,行政执法体制不够顺。一些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陆续被上划为垂直管理部门,这些单位又集中在执法权限较大、执法内容较多的部门。上级决定上划的初衷,是为了克服一度存在的行政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但这种看似简单的行政收权行为,事实上也有利亦有弊。面对行政执法部门不断上划的现实,县级政府推动依法行政工作的难度和压力无疑大大增加。
第三,行政执法主体较混乱。行政执法队伍过多、过滥,行政执法权分散,执法主体不合格,部门职能重叠,职责不清,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现象严重。有些地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经常设立一些没有执法权的临时机构突击开展工作;有些地方和部门越权执法,实施了不属于行政管理范围内的行为。
第四,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仍偏低。从法律素质看,基层大多数执法人员没有受过法律专业教育培训,工作后也没有经过系统的正规培训,缺乏行政执法所必备的法律素质,执法不懂法,随意执法,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差。
四、依法行政的对策措施
从红河县在法治政府建设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来看,我们有理由认为,特别是在红河这样一个边疆少数民族落后地区推行依法行政,毫无疑问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和行政体制的深刻变革。是一项比经济体制改革更为艰巨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发展为基础,以民主法制建设为保证,以提高公务员素质为条件,从观念转变、法律制度完善、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的创新上狠下功夫。
第一,弘扬法律至上,转变管理理念。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政府机关的全部工作都要实现法治化运作。这就要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摒弃一切与依法行政不一致的管理观念,将行政管理理念统一于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上来,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全面落实。要在政府机关内部大力弘扬法律的最高权威,形成法律至上、法律优先、法律是高压线、一切矛盾解决于法律规定的共识,形成“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只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发自内心地崇尚法律、敬畏法律,处处依法办事,法治政府才有根基。要从抓素质入手,努力提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对领导干部而言,主要是解决依法办事的观念和意识,提高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对一般工作人员则应丰富法律知识,强化守法意识和程序意识。
第二,坚持为所当为,明确界定职能范围。政府机关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凡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自主决定的事项,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可以自律的事项,要一律放手,将其从政府机关的职能中分离出去。除少量必要的经济调控职能外,政府机关的主要职能应定位于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当前,应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建设,努力解决教育收费、医疗服务、环境整治、征地拆迁等百姓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第三,保证效率优先,完善行政效能制度体系。坚持依法行政,要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相结合,以“四项制度”建设为突破口,逐步形成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机关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对群众要求办理事项的,要热情接待,周到服务。首先接受办理的人员要负责到底。属于本部门职责的事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要当场受理,能当场办结的要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要告知办结时间;对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当场验明并一次性告知应补足的材料。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事项,要为当事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指引服务。要实行挂牌上岗,方便企业和群众监督。二是要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要按照有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群众办事、有利于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的原则,理顺内部职能关系,综合设置内设机构,集中行政审批职能,科学合理设置审批时限,优化再造工作流程,压缩部门内部运转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凡是没有正当理由超出法定或承诺时限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不作为责任。法定时限并不是非等到截止日期才予办理,能提前的不要拖后。具备条件的行政管理事项实行超时默认制,行政机关超过规定期限未做出决定的,一律视为同意。三是要严格落实过错追究制。要全面落实部门首长问责制和行政过错追究制,加强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责任追究落实不到位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设立效能监督机构,健全效能投诉网络,完善效能投诉受理机制,努力做到投诉有门、办理有效,有诉必查、查明必究。坚决追究违反有关制度、破坏投资软环境的单位和个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第四,提高综合素质,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法律是靠人来执行的,法律秩序是靠人来维持的,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法律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要推进依法行政,就必须高度重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一是要严把“入口”,要明确规定进入行政执法队伍的条件,并且要逐步提高门槛,坚持逢进必考的原则,对新录用的人员采用试用期的方式进行考查,经考查合格的人员,再发给其执法证件,方可从事行政执法活动。二是要疏通“出口”,对于严重违法执法人员,要坚决将其清除出行政执法队伍,从整体上确保行政执法队伍素质。三是抓好对现有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意识,通过开展“文明执法”竞赛,评选“文明执法单位”和“人民满意的执法者”等活动,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弘扬正气,树立行政执法队伍良好的形象,推进依法行政向纵深发展。
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人民法院如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论文提要: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矛盾和纷争始终伴随人类,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对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应树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司法理念,打好通过司法化解社会矛盾的思想基础;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应以审判工作为中心、队伍建设为根本、物质装备为保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着力培养有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基层司法队伍;通过各种形式的司法宣传,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增强定纷止争的能力,通过加大人民陪审员、调解员工作比重和力度,加强他们的人才培养、组织建设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大力发展巡回法庭和基层人民法庭,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加强能动司法要求基层司法工作者要主动立法、司法和执法,关注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经济危机的新形势下,立法、执法等都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紧扣时代的脉搏。创新是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化解社会矛盾的力量源泉,要勇于创新和改革,敢于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把原来体制中的不合理因素剔除,结合当地民族的特点,认识到民族特色、区域特色使民族地区基层法院的工作走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新路子,彰显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在消除社会矛盾中的生命力和活力,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乃至全国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民法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特别是民族地区基层法院更加肩负着促进地区各民族间的和睦团结、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历史使命。(1)民族地区基层法院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树立现代司法理念,为通过司法化解社会矛盾提供好精神食粮。
事物和矛盾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前的中国正处在多变的转型期,社会矛盾呈现多元化和推陈出新,要求司法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民族地区基层法院的法官是否具有现代的司法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和工作者化解社会矛盾的司法能力的高低。民族地区基层法院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关键之一在于能否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司法理念。民族地区基层法院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弘扬以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树立“中立、平等、透明、公正、高效、独立、文明”的司法理念。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当地民族的特色把现代司法理念发展和完善,使它和当地的民族因素相融合,具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
“中立、平等、透明、公正、高效、独立、文明”正是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在工作中的基本要求。要求法官具有民主意识、以人为本的意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因此,应当把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现代司法理念的核心和最高标准,用它来指引和检验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工作。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特殊的历史、文化、经济等原因,很多司法工作者没有树立起司法公正、司法公开的理念,没有树立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司法理念和思维方式。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和法官在工作中,应以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为总目标,及时调整办案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用现代司法理念去分析和审理案件,深刻理解和融入到民族和民风中,应注意全国性法律在民族地区适用上的灵活性和原则性,要因地制宜的适用,体现出宪法的民族区域自治精神,真正使审判工作服从服务于少数民族矛盾化解和和谐社会这个主题,融入构建和谐社会大局当中,加强能动司法,增强司法服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少数民族能切身感受到司法公正,增强对司法的公信力。
二、为化解社会矛盾提供好人才、组织、物质保障。
“化解社会矛盾,重点在基层;推进社会管理,难点在基层;确保公正廉洁执法,关键在基层。各级人民法院要坚持重心下移,在提高基层能力水平上下更大的功夫。”(2)这是王胜俊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上提出的第十项工作。可见基层人民法院尤其是民族地区基层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性,要实现民族地区基层法院的职能和使命,要求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人才支持和物质供给,彻底解决民族地区基层法院组织机构不健全、缺少与业务服务相匹配的专业人才、物质条件欠缺等困难。
组织保障需要我们培养一支“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领导班子,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好理论武装,把宪法的民族自治精神、当地民族特色与司法为民的执政观、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相融合,努力提高班子的司法决策和司法管理水平,这样的领导班子才能领导全院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才支持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吸纳优秀的专业人才,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加大基础教育和法学教育投入,通过司法考试为基层输送少量的新鲜血液是不够的,民族地区基层法院人才少、学历低的特殊性,急需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积极争取培训经费,开展各类法律业务知识培训,鼓励干警参加“专升本”及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同时,要加强审判技能训练,通过开展“示范庭”、“观摩庭”、“法律文书竞赛”、“论文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增强法官驾驭庭审、正确适用法律和制作法律文书的能力,切实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3)同时应提高法官队伍的思想道德修养,让他们时刻以法官法等约束自己,成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好法官。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尤其应注意民族特色法官队伍的建设,这是我国民族政策的体现,也是消除社会矛盾的重要之举,应使法官队伍了解和学习当地的民族文化,了解边疆地区的地域特色和悠久历史,把他们的思想和文化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提高少数民族在法官队伍中的比重,通过适当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配备比例;对少数民族干部录用给予政策倾斜;公务员考试适当照顾分数;在干部提拔任用时工作年限、年龄等相关条件适当放宽等措施,打造一支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法官队伍。
在民族地区基层法院涌现出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法官,例如:查娜,女,达斡尔族,196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担任新巴尔虎左旗人民法院嵯岗法庭副庭长。自1992年调入嵯岗法庭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办案质量、数量均列全院榜首,实实在在地维护好了群众的切身利益。2009年共审理民商事案件114件,调解108件,调解率95%。2010年1-9月,共审理民商事案件95件,调解92件,调解率97%。无重审、改判、缠诉、缠访案件。2004年、2009年荣立个人三等功;2008年评为自治区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荣获呼伦贝尔市“十佳法官”称号;她是基层法官学习的榜样,同时也警示我们建设一支具有民族特色的基层法官队伍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基层法院的物质条件已有很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民族地区基层法院,比如经费不足、历史债务沉重,物质装备落后、法官待遇较低,人才流失严重等,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除了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途径外,要求各级财政和政府充分考虑基层法院的实际困难,给予一定的照顾和倾斜,充分考虑基层工作实际,科学合理地设定工作指标和考核标准,适当提高边远地区法官待遇等;同时法官应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这样才能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健康的身体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
三、做好司法宣传,营造良好的司法氛围。
人民法院司法宣传工作是法院全局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司法宣传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主业而不是副业,这项工作的成败得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法治形象,直接关系到法院的司法形象,直接关系到社会矛盾的化解。做好新形势下的司法宣传工作,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必须对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相互交织,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法制舆论氛围的任务更加迫切。民族地区基层法院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做好审判执行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新闻敏感性和舆论引导意识,准确把握对外宣传的角度,抓住机遇、主动出击,通过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体,宣传法院工作、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日益增长的需求,向广大少数民族介绍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念,展示人民法院公正廉洁为民司法的良好形象,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积极塑造我国公平、正义、法治、和谐的国家形象。
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切实做好正面宣传,找准宣传工作与法院工作的结合点,大力弘扬 “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把加强司法宣传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基层法院和基层法官身上,积极宣传广大基层法官立足平凡工作岗位,长期超负荷工作、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发掘更多的像查娜一样的基层优秀法官。引导基层法官把执法办案与宣传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新闻传播意识,把每一次庭审、每一次执行、每一次接待群众、每一次下乡办案,都变为宣传法院工作的机会,以案讲法、以案普法,并通过送法下乡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宣讲法律知识、接受法律咨询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更多少数民族群众了解了法律知识,给他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同时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为基层的司法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有利于从源头制止社会矛盾的发生,也有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对基层司法工作乃至全国和全世界的司法工作都是很大的贡献。
四、饮水思源,做好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的重点工作。
“化解社会矛盾,重点在基层”,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化解社会矛盾的路径很多,但是人民陪审员、调解、巡回法庭和基层人民法庭四项工作是重中之重,它贯彻了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宝贵经验。
(一)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完善人民陪审员工作机制。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实现法院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司法公开、公平、公正的重要保障。已为世界各国承认和接纳,各国都在发展和完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思想封建、意识落后,缺少双语法律工作者,再加上当地的特殊民俗等,人民陪审员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民族地区基层法院要建立人民陪审员工作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根据本地实际,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适当增加陪审员数量,注重吸收不同行业、性别、年龄、专业人员,确保人民陪审员队伍的广泛性、代表性和群众性,尤其是各少数民族陪审员的数量;注意提高陪审员素质,加强日常管理,健全人民陪审员各项工作程序及考评激励等制度;保障陪审员参审权利,扩大参审案件范围,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案件、密切联系群众、宣传法院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司法裁判公信力。
(二)调解优先、调判结合。
“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是重要司法工作原则,要坚定不移地把这一原则贯彻落实到社会矛盾化解中去,使调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新左旗法院)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形成了全院“重调解、兴调解、抓调解”工作新格局,将调解工作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等各个环节,确立了庭审中必调、休庭后必调、判决前必调、执行中必调。积极开展“征询旁听庭审公民意见”活动,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法监督员等各界人士参与案件评议和调解。该院民商事案件调解率为98.98 %,特别是刑事附带民事调解率连续3年达到了100%,而且实现了审结率、调解率、执行率三个最高的好成绩。受到当地百姓的好评。
民族地区基层法院要全面加强各个领域的调解工作,要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上下贯通左右相连,互相联动的“大调解”格局;推行调解先行、司法为末,中贯行政、仲裁的运作系统,下级要避免矛盾上交;要拉长调解链条,大力推进立案调解、再审审查调解等工作,真正使调解工作贯穿审判、执行、信访工作全过程;民族地区基层法院要根据本地实际,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完善调节工作机制,适当增加人民调解员数量,尤其是各少数民族人民调解员的数量,注意提高人民调解员素质,提高他们的调节技巧;民族基层法院应能调则调,不调速判,双管齐下,效率与公正兼顾;民族地区基层法院根据各类案件的特点,选准法律与民俗习惯的结合点,做到因案制宜、有的放矢,发挥通晓少数民族语言优势,沟通情感促调解。明确哪些案件需要优先调解,那些案件需要人民调解员的参与,法官和人民调解员调解的时限、要求和程序应合法,完善调解工作考评机制,督促法官提高调解质量和效率,切实解决调解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进一步完善基层人民法庭和巡回法庭工作。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自己的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多数地区交通不便,人均分布不集中,通讯落后,经济不发达,这给少数民族的诉讼和案件的解决带来很大不便,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巡回法庭和基层人民法庭对解决这些困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既方便诉讼,又节约社会资源和诉讼成本,对社会和谐的作用不可估量。新左旗法院本着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结合牧区居牧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使牧民群众打官司成为难题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入了解和走访牧民本着“方便群众、服务基层、群众满意、案结事了”的原则以派出法庭为中心、以巡回法庭为基础,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三个草原巡回审判点巡回审判审结的案件占全院年审结案件的60%以上,且能够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达到了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新左旗法院以出色的工作作成绩荣获自治区优秀法院称号和自治区第五届全区文明单位称号。新左旗法院的成绩彰显基层人民法庭和巡回法庭的生命力和巨大作用。
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应立足本地实际,大力发展基层人民法庭和巡回法庭,充分运用“车载法庭”、“马背法庭”;民族地区基层法院,特别是人民法庭,应当逐步确立以巡回审判为主的工作机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立足当地,使双语教育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积极培养和录取通晓少数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的少数民族法官和工作人员,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人民法庭、巡回审判工作提供人才保障;要发挥基层人民法庭和巡回法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加强与基层自治组织的联系,努力实现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衔接,实现多管齐下化解社会矛盾的格局;通过大力推广巡回审判,切实增强巡回审判的针对性,提高巡回审判的质效,切实解决当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司法权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司法需求的现状;要通过加大巡回审判点的建设力度,科学合理地确定人员编制,着力解决人民法庭恢复或新建、物质装备和经费保障问题等,进一步完善巡回法庭建设和巡回审判制度,加强巡回审判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要进一步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所体现出的深入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精神,努力追求巡回审判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切实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告状难”;同时国家应尽快出台专门的法律和政策,为它们保驾护航,这样才能物进其用。
五、加强能动司法,不断改革和创新。
能动司法就是发挥司法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改革和创新,积极主动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问题和处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在工作中应贯彻这一方法论,加强能动司法。坚持能动司法,不仅要调整转变司法理念,更要建立健全机制制度,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体现能动司法要求的长效机制,切实把能动司法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司法审判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广西于2009年在全区开展调解年活动,探索建立了适应民族地区特点的大调解工作机制,是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全区法院一审民事案件的调撤率超过64%,提高了19个百分点。有的人民法庭做到了100%调解结案。能动司法在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能动司法,不断改革和创新应注意它的适法性,宁波北仑区检察院推出的“附条件不起诉”的地方司法创新制度受到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正反两派争论十分激烈,它警示我们司法权力应当依法正确行使,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在加强能动司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时,必须恪守权力边界,一定要在法治的理念和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只有那些符合先进治国理念、符合法治社会需要、符合公正执法要求的改革才是真正的创新。
法律的规定再详尽也不能完全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适应民族的、区域的特色和发展变化的新生事物。每年立法的层出不穷就是为了适应矛盾的发展和变化,能动司法要求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应对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贯彻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司法政策,强化司法措施,搞好司法服务,同时统筹兼顾好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把握好全国性政策、法律在民族自治区域适用的灵活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化解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中的矛盾纠纷。
社会矛盾在全世界普遍存在,化解社会矛盾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今天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时代,世界各国的涉外案件和矛盾日益增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各国的涉外民商事案件与日俱增,各国的法律在相互交融,这些迫使我国健全和完善相应法律,对原有法律改革和创新,我们应批判的吸收外国的先进理念和制度,如英美法系的判例制度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这样可以使各级法院的判决不至相差很大,可以解决立法空白的尴尬等问题;美国在证券交易中采取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可以有效的制约操纵证券等行为,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应该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同时兼顾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毛泽东、邓小平理论就是把马克思理论中国化的智慧结晶,这需要中国的法律人去探索和实践,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民族地区基层法院一定能走出一条有民族特色的司法新路子。
构建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民族基层法院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形成,中国法治建设进程的重点将从“有法可依”逐步转向“有法必依”,找准法院工作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结合点,针对薄弱环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司法能力,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确保和谐社会的实现。
注释:
(1)印达岗:试论少数民族地区矛盾纠纷发生的特点及法院调解工作发展思路,载湖南湘西自治州商务之窗网。
(2)王胜俊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载中国经济网。
全面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
——中共沧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何强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真学习、深入宣传、全面贯彻好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结合胡锦涛同志讲话精神,就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着力文化产业发展,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不断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从三个方面作交流。
一、充分认识全会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着力稳物价、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的新进展,深入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问题。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和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从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 紧迫性,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对文化建设作出了系统的安排和部署。《决定》既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性、操作性,体现了宽广的全球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推动全国文化进入新一轮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鲜明回答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这个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实践探索的基本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丰富和深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真诚维护,必将为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全县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迅速在全县上下开展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不断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民族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实现沧源争先进位、率先发展 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二、深刻理解全会内容,准确把握精神实质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重点是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决定》,努力在掌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
一是充分认识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要通过系统学习,深刻理解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党坚持不懈推进文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深刻理解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们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从而增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通过系统学习,深刻理解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深刻理解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深刻理解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自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刻理解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是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要通过系统学习,深刻理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是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 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四是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和重要方针。要通过系统学习,深刻理解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深刻理解实现这些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五个坚持”的重要方针。
五是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和重大举措。要通过系统学习,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 道德基础;深刻理解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深刻理解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深刻理解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深刻理解改革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刻理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才是关键,要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要紧紧抓住这六个方面的任务,更加自觉地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落实。
六是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要通过系统学习,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权;切实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进一步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三、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着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不断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 建设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在新一轮文化建设大潮中不落伍、不掉队,就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学习领会六中全会的主要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的工作部署,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乘势而上,着力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推动民族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凝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敌对势力加紧思想文化渗透,思想理论领域噪音、杂音时有出现。一些西方国家加紧向我国推销其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思想舆论领域更加活跃,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有所滋长,我县处在边防前哨,处在渗透与反渗透的前沿,民族宗教问题较为复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占领边疆思想文化阵地的任务尤为繁重。要继续深入开展好全民思想道德建设。以创建“平安家庭”为载体,深入开展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活动,引领全社会逐步形成团结友善、尊老爱幼、互助互爱的生活环境,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文明教育网络,扎实推进文明素质教育,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要继续深入开展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要开展好“文明交通工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民族文化氛围营造工程、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和绿色家园建设工程”,要以“让国旗更鲜艳”为主题深入实施边境线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建立良好的国门形象,巩固边境线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二是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为重点,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力度,保障各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别是基层和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相当薄弱,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任务更为紧迫。我们要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村村通”等五大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启动农村和社区综合科技文化室“七个一”建设,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四基”建设,组织开展好节日、节庆公益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做好博物馆、图书馆、民族文化传习所、村(居)委会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的规划和项目储备工作,努力建设乡镇同步同频广播,完成电台、电视台的网络升级改造工作,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要立足实际,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创新的理念、务实的精神,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着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投资方式和传播手段创新,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 文化产业;鼓励发展经营性民营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教育、体育等产业相融合,与科技创新、工业设计、城市建设等活动相结合,激发新的文化创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使文化产品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抓好文艺演出业、文化娱乐业、工艺品、会展业,加强艺术培训,不断完善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不断开发富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积极开拓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引导和扩大广大城乡民众文化消费;要探索建立支持文化精品创作生产的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作品、优秀文化人才的扶持奖励和宣传推介力度,充分调动全县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不断推出有经济社会效益的优秀产品,努力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文化创造的活力充分涌流。
四是加快培育文化支柱产业,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努力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强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千方百计培育壮大民族文化产业,大力发扬民族文化优势,积极促进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互动双赢。大力加强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工作;着力规划并逐步实施系列民族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文明、历史文化、民间文化的紧密结合,整体推动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五是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充分挖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资源,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
六是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 化发展与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扩大内需和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努力拓展民间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加强对周边的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推进文化开放合作。
七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盘子和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保障。
八是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人才不足是一大瓶颈。目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产业还存在脱节现象,缺少高素质的实战型、应用型文化产业人才,需要认真研究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机制,把人才培养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努力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宣传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文化名家工程、“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大力提倡用心工作,力争多培养出一些爱文化、懂文化、奉献于文化的优秀人才。
国外的民族文化内涵、社会历史、时代背景、社会形态、政治制度不仅与我国区别明显,就是他们内部各自都是千差万别,这也使得主流价值形态建设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但国外许多国家主流价值的建构与研究似乎走的是“烘云托月”的道路,即通过加强研究主流价值建构的途径与方法而实现主流价值的建构。例如,美国拥有世界上实力最为雄厚的大众传播体系和多样的传播手段,他们通过将价值观建设融入大众传播机制的办法,坚持和强化了其核心价值观,成为锻造和维系“美国精神”的有力纽带,用大众乐于接受的传播手法编织了一条有张有弛的“价值防线”,牢牢占据主导核心价值观的阵地。这些都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过程中必须学习和借鉴的有益成分。在西方国家,社会主流价值建构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科学严谨的法治建设。法律本身不只是一个规则体系,在规则体系的背后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追求,法律对价值所作的选择、排列和保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价值的混乱,降低由于价值多元化而造成的社会分裂或缺乏凝聚力。(2)规范严格的教育引导。教育也是人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重要的社会化手段,也能为人的行为标准和社会的运行规则提供科学而严密的参照。因此,西方各国对教育所肩负主流价值形态传播与教化的能力也普遍看好。(3)对文化与舆论的灵活有效掌控。在现代社会,舆论与传媒也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媒体与舆论被称为“第四权力”,引导、教育和铸造着人们价值观的形成。
目前,我国学者对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社会主流价值建构研究相对比较少,在一般高等教育方面的文献中,几乎不涉及民族高等教育与主流价值整合方面。仅有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伦理学和社会学的范式对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现状进行研究;(2)从法学角度探讨民族高校优惠政策的合法性与调整空间方面进行与主流价值相关的探讨;(3)从心理学、教育学、政策科学的研究范式出发,从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高等教育功能、教育政策三个不同视角进行相关的理论探讨。
通过中西对比发现,我国社会主流价值的建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政治理论灌输多。[1]理论灌输的内容缺乏新意,不能激发学生接受灌输的兴趣和积极性;灌输教育手段单一,形式呆板,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有效地进行理论灌输。(2)“自上而下”的单项推动多。主流价值的建构要以“情绪”和“知识”为纽带,而“自上而下”单向推动的方式很容易忽视主体的情感、主体诉求等因素,从而容易导致适得其反。(3)急功近利,重短时效益。主流价值的形成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且是一项长效工程,需要建立协同机制来完成。
二边疆高等教育与社会主流价值整合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教育的高度重视。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关于民族教育的基本精神,不仅要重视民族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还要注重发挥民族教育,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在促进边疆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巩固边疆建设,增强民族团结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们党在民族团结政策上的根本立场。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取得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国以后的民族工作也经历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地区发展差距,边疆多民族地区传统民族政治格局也受到“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民族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2]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也必然有其主流价值形态,它构成了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和支柱,构成了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基础和载体。在边疆民族地区,有多种意识形态成分并存,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其自身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无疑应占有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社会转型、社会阶层的变化、社会利益集团的分化,在边疆地区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多样化和主流价值形态的弱化、淡化。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减弱或者丧失,将会使社会的稳定和向心力减弱,从而引起社会矛盾和冲突,引起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怀疑,甚至影响国家的稳定。因此,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多元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的冲击,如果主流价值形态对此不能做出有力的回应,就很可能会处于被动的境地。因此在边疆民族高校,重建主流价值文化,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族团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从根本上消弭民族冲突,继而发展边疆,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国家安全疆域开始出现的非地域化、模糊化、扩大化和网络化,使国家安全基本内涵和存在的客观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文化边疆逐步凸显出来,成为国家安全新的着眼点。[3]同传统地理边疆相比,文化边疆具有自身的内涵和特点。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安全必须在确立文化边疆观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具有中国因素的国际认同文化、主流价值,以维护国家文化边疆安全。因此加强对边疆系列问题涉及的文化多元、主流价值认同的思考与研究,第一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缩小边疆高等教育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有利于调整边疆民族地区人民因教育不均衡而导致的思想波动,正确引导边疆民族地区人民思想向主流价值观靠拢,保持社会稳定;第二是特殊的高等教育政策及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有利于实施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提高边疆地区的劳动力素质,提高少数民族人民与祖国的文化认同感以及对祖国的“向心力”,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从而利于祖国边疆的安全与稳定;第三,高校的出思想、出人才、出国力的职能,决定了边疆高校既是国家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青年大学生是高校的中心和主体,边疆高校大学毕业生是边疆社会群体中的精英和优秀分子之一,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主流价值,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尤其边疆高校要将培养人才与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结合在一起,把大学生的权益维护好,把他们的先进性作用发挥好,发挥大学生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引领作用。因此,对边疆高等教育与社会主流价值的研究,对于高校的和谐建设和发展、对社会的和谐建设均具有重要影响。
(三)促进、加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在我国西部边陲,不仅信息相对闭塞,且民族成分较多(例如仅新疆现居住着47个兄弟民族),基本上包含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形成了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多元一体的格局。边疆高校要从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则出发,关注不同民族学生的特点,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对教育的特殊需要,形成有特色的教育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既要选择有利于民族自身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道德因素,又要引导学生摆脱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从而使国家内部的各民族人民“在传统中获得自己的身份”或认同,并且形成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共同性的基础,从而真正达到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关于进一步实现边疆高等教育与社会主流价值整合的思路
(一)深入切实地调查现状,全面把握,改变“自上而下”的研究模式
对边疆地区高等教育多元文化背景下主流价值的建构,需要在现实的情景中去感受、去思考,并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作为研究的主要依据,从具体的分析中升华出蕴藏的理论,因此离不开必要的田野调查。另外,有了边疆地区多元文化这一宏观背景作为参照,还应辅之以具体有效的其它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等。作为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重要的研究工作,应深入考察边疆人民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从边疆民族文化传统、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的角度去审视多元文化,力求做到民族性和多元性、历史性和现实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并对边疆地区高校主流价值追求的实现方式进行立体的建构。
(二)纳入现行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以校本课程方式将边疆民族教育纳入主流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构建有利于边疆稳定的价值观、教育教学理念、主要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引导边疆高等教育向主流价值方向发展,以校本课程的方式体现边陲高等教育特色。其重点就是要了解边疆地区高等教育多元文化主体(各民族)的诉求,形成主要的教育教学内容。因为在边疆地区多民族大杂居的前提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主体的诉求具有多样性及模糊性,所以如何满足他们真实的需要,更加完美地展现出边疆地区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中的丰富内涵,在对主题内容界定的原则、分类与步骤进行说明的基础上,对边疆地区的高等教育教学的主题内容进行全面地归纳与分类是一个难点。
(三)从深入、长远的民族文化着眼,而不是从单纯的政治考量和经济利益出发,非急功近利,从文化深层结构突出问题
文化学认为教育过程是对文化的选择、重组、传递和传播的过程,[4]而作为揭示高等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高等教育,必然要适应复杂的多元文化,使其变得更有选择性和多样性。结构主义观认为知识的建构取决于学生的主观态度与教育情境中产生的外显和内隐权力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每个学生都拥有大量基于本人种族、出身、语言、宗教、文化和政治认同以及诸如取向、外部生理等特征,在本质上是属于他个人的组成知识的方式。因此,我们应在边疆地区多元文化背景下来重新认识智力与教育,认识学生的文化背景以及他们独特的学习能力与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改变以往的灌输模式,寻找新的结合点
我们认为,边疆高等教育应该具有多元与整合互补的价值追求,即现代与传统互补、对话与交流的课程设计、感受与生活的知识构建和领悟与解读的民族意识等价值追求,[5]在此基础上开发和利用边疆地区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统整教与学的文化内容,发展民族地区的课程意识与开发机制,从而建构合理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钟添生.西方价值观教育模式对我国当代价值教育实践的启示[J].网络财富,2008(7).
[2]李立锋.多元价值选择与建构:当代中国主流价值体系的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9).
[3]艾尔肯·吾买尔.基于边疆稳定的高考政策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10).
[4]刘旭东.预设与建构——教育价值观演进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1).
关键词:边疆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7-0036-03
2012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需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在《规划》的指导下,各种教育工程和教育项目都在为推进教育信息化而努力,如“国培计划”中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等。这些项目的持续推进,为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信息化差距奠定了基础。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边疆地区中小学校近年来在信息化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相比,不论是从硬件基础设施上来看,还是从教育理念上来看,仍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一、边疆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国家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从教育上,都给了边疆地区很大的扶持,如2012年“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教育部在印发的《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出“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宽带网络校校能建设与应用”等,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边疆地区的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也得到重视与发展,许多中小学校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机房与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随处可见。然而,从现状来看,具备了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中小学校,仍未能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没有给师生带来更多教与学方式上的改变。
1.硬件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信息化教育无疑离不开由各种物理设备等信息基础设施组成的信息化环境。这些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学校内部的计算机与相关设备(投影仪等)、计算机网络以及教育资源网(如地区性教育网、全国性教育网等)等。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于中小学校硬件基础的建设常常有心无力。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扶持政策后,边疆地区中小学校的硬件基础从无到有,目前城区的中小学校教室均配置了多媒体设备,机房的生机比达到14:1左右的比例,这些硬件基础设施为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搭建起了一定的平台,但与沿海发达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育资源网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基础设施仍需进一步普及和提高。
2.数字化教学资源匮乏
有了硬件基础设施,信息化教育还离不开优质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目前在边疆地区,大多数中小学校在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方面的配置主要体现在常用的一些办公软件和国家通过“农远工程”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上,各种教学资源库、虚拟实验室等的资源少之又少。教师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更多地只是体现在单机课件的使用上,而课件更多的还是以文字、图片为主。
3.教师信息素养普遍偏低
在信息化教育的进程中,教师的信息素养尤为关键,只有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才能有效地推进信息化教育。由于我国信息化教育起步较晚,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也导致了边疆地区中小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存在较大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国家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中小学教师都要参加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在“国培计划”项目中也有不少和信息技术及使用有关的内容。但这些培训对于仍以应试教育模式为主的边疆地区的教师而言,有用但不“实用”。
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施困难,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情况堪忧
在边疆地区,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很少,到了初、高中,虽然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但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很多时候只能让位于语文、数学等主要的学科,导致学生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只掌握了一些软件简单操作,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信息意识与态度,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仍很茫然。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目标是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各学科教学中,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教学,在这样的有效整合教学中,既能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因此,可以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从现状来看,边疆地区中小学校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进程是严重滞后的,在他们看来,只要到多媒体教室上课,用到课件就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了,这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念相差甚大,根本做不到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边疆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对边疆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来看,这些问题除了与经济落后有关外,更与人的思想、观念、意识有关。
1.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缺乏有效支持
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信息化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在边疆地区,大多数中小学校的信息化硬件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却缺乏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如果需要用到数字化教学资源,很多时候都是教师自己自行搜集、加工或制作,由于教师本身信息素养不高,所获取或制作的这些数字化资源从质量上也得不到保证。严格来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由比较专业的团队设计开发,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持与经济投入,而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边疆地区来说,无论是技术支持还是经济投入都显得力不从心,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无法提到信息化教育的进程中来,更谈不上《规划》中提到的“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共建共享环境”的建设。
2.应试教育束缚教师的发展
国家虽然下发文件要求所有中小学校的教师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但从边疆地区的培训效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大多数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较差,不愿意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讲课,认为做课件太麻烦;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教育已走向素质教育,但边疆地区很多学校仍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模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还是由学生的成绩说了算,在这种背景下,对于短期内见不到学生成绩提升、以各种技术形式支撑的教学模式是不容易得到教师和领导的认同的。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及信息素养,而在边疆地区,如果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不改变,那么培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也将举步维艰,进而也将阻碍信息化教育的进程。
3.对信息素养的内涵理解不深入
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而,在信息化教育的进程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我国基础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而信息素养不仅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还包括信息意识与态度。从信息素养的内涵来看,边疆地区中小学校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信息意识与态度。在边疆地区,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来完成,而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还是采用“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生如何使用各种软件,缺乏更深层次的信息意识与态度方面的教学;加之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的诸多课程中属于很边缘的学科,领导、教师不重视,家长也不重视,导致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偏低。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信息的获取随手可得,纯粹的记忆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如何快速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如何评估利用信息和具有信息的意识和态度,这才是信息化时代需要学生具备的信息素养。
4.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不够深入
边疆地区中小学校的不少领导与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一方面,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只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因此就导致了这样的一种认识:只要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就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这种认识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完全等同起来,教师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就停留在利用单机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这种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的模式上;另一方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使得不少领导和教师认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通过这门课程就能完成。这种错误或片面的认识自然就会阻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也会阻碍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三、边疆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对策探讨
1.信息化教育“硬环境”与“软环境”应共同推进建设
从目前边疆地区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的现状来看,信息化教育硬件基础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各中小学校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学所需的设备,机房的建设也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但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前景来看,硬件基础的投入还应持续。硬件设施的投入不能一味停留在国家给予的帮助与扶持上,当地政府应从长远的发展考虑,积极给予当地学校在硬件设施投入上的支持。
“硬环境”的建设是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基础,但同时信息化教育的开展还离不开“软环境”的创设,在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软件环境方面的建设,二者缺一不可,应共同推进建设。《规划》提到“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共建共享环境”,这一点在边疆地区实施起来尤为困难。一方面是大多数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较弱,对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是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是领导意识不够强,在引导和创设信息化环境方面欠缺考虑。改变这种困境,最重要的就是领导意识上的转变,从上到下努力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这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不仅包括由硬件设施搭建起来的物质环境,还包括由学校内部的制度、文化、心理因素构成的心理环境,这样的教学环境必然会使师生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走上信息化教育之路,也必然会促使教师走上建立优质数字资源之路,逐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美好蓝图。
2.应建立起当地政府教育职能部门、中小学校与高校“三位一体”的长效合作机制
教师在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信息素养关系着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从边疆地区信息化教育的现状来看,除了利用“国培”等项目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外,还应充分利用起掌握多种教育理论及数字化资源的当地高校。当地高校不仅培养着未来教师,而且对于在职教师的培训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当建立起当地政府教育职能部门、中小学校与高校“三位一体”的长效合作机制,将三者在信息化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最大化。这种机制对于当地政府教育职能部门来说,能够利用当地资源有效完成培训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任务;对于中小学校来说,与教育职能部门与高校的合作,能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对于高校来说,利用培养师范生与辅助培训在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教、学不分离,这样不仅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未来教师,更好地促进当地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而且也能更好地起到地方高校服务当地发展的作用。
3.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从目前来看,信息技术对于边疆地区的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只是用来作为查找资料准备教案或制作课件,或是与同事沟通以及保存教学记录的工具,很少将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或整合于课堂教学。但不可置疑的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逐渐改变师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传统的教学结构很难跟上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不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结构,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将与世界脱轨,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将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要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结构。我国边疆地区大多数中小学校目前还处于传统教学结构与现代教学改革的夹缝中,信息化教育的开展在这种环境中举步维艰。因此,要推进信息化教育,就有必要实现有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这就需要领导要能放开思想,鼓励教师去做,不要把短期的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依据;教师要能有创新开放的思想,愿意去做,逐渐从僵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者。
四、结束语
国家通过“国培计划”、“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等项目的实施及持续推进,力图缩小城乡之间在信息化教育中的差距,使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然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边疆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工作仍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陶文玲,侯冬青.浅析我国信息化教育发展现状[J].陇东学院学报,2014(1):85-87.
[2]李祺.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3]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4]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8).
[5]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边疆地区教育】推荐阅读:
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06-27
京津地区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06-02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07-10
毕节地区教师09-25
地区质量分析报告07-21
西北地区景点简介09-08
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09-15
地区经济运行分析10-07
南方地区地理教案资料10-12
岭南地区常用园林植物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