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音乐课教学论文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话说音乐课教学论文(推荐9篇)

话说音乐课教学论文 篇1

我们应走出为“用教材教”的误区,教材其实只是我们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资料、工具,学习教材只是为了使学生达到一定的音乐修养服务的。所以我们应该“为教而用教材”,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择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特点,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音乐水平而定,该删掉哪些或是增加哪些。同时允许学生说“不”,给他们选择教材的机会,让他们学习自己喜欢的音乐,我想效果会大不相同。

二、教师要合理整合教材

教师整合教材要改变过于注重音乐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因此,新课标将“知识与技能”目标放到了第三位。于是一些教师把“知识与技能”视为雷区,从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传授的极端走向了放弃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另一个极端。在整合教材的过程中,普偏存在这一现象,想整合什么就整合什么,从不考虑“双基”教学的逻辑性,甚至出现设计的这堂课一年级能上,三年级也能上的现象。这样的整合是对《新课标》的一种曲解。

三、教师会根据学校工作特点有机灵活的筛选教学内容

在每个学期的学习阶段,学校总会出现一些除教本以外的学习内容,如何合理的安排两者间的教学内容,教师必须灵机地筛选教学内容。首先要从学习价值的角度来看是否值得纳入教学内容,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如节奏感,听赏能力,歌唱能力,表演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使得学生得到音乐美的享受。再次,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往往学习活动很多的时候,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爱好来选择,学生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往往就学的事半功倍,效果非常好。既有利于学校开展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学习音乐。

四、给予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个知识点,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形成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在各个年段成长的特点,从整体去把握教材、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教学结构”阶段和“运用结构”阶段重新梳理知识结构,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这也就是一种“长程两段”的教学方式。了解整册教材目标、单元目标以及单元之间知识和能力衔接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来制定课时目标,从知识、技能、情感、发展等目标来设计教学方案。因此我觉得只有对课程教学现状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后,才会使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立足于一个比较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拿识谱教学来说,小学低年级作为识谱教学的准备阶段,从感性上积累音乐的节奏感和音高感,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用“模唱”的方法掌握歌曲旋律,并要求学生多做“哼唱歌曲旋律”的练习,有了大量的旋律的感性积累,就能比较牢固地建立起“音调感”,为以后的识谱教学打下基础。

五、要突出音乐学科的音乐性

音乐课与其它课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音乐课的音乐性。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是在动听的音乐中完成的,充满丰富的音乐语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在新课改实施的现实中不难看到,经整合后的音乐课堂确实教学内容丰富了,可同时音乐性也在逐渐地被削弱。有些老师更是认为“教材整合”是把教材内的和教材外的内容相加而成,把不同学科的内容硬邦邦地凑合在一起,而不考虑各个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整合后的意义。一会儿让学生画画,一会儿让学生跳舞,一会儿又让学生念唐诗。学生忙得不亦乐乎,真正听音乐、唱歌的时间却很少。所以音乐课的内容整合应该以音乐为主线,一切都围绕音乐而结合,突出音乐的“首席地位”。作为教师不要“越轨”,折本逐末地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教学取代或削弱音乐课的音乐性。

话说音乐课教学论文 篇2

结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模式:“以师生互动为中心,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有的放矢, 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诗歌教学方法进行课改尝试。

一、承上启下, 巧妙过渡

当14岁的少年踏进中学的校门时, 他们带着好奇的心情, 憧憬着未来。此时的学生是稚嫩的, 需要教师的引导。早读课上, 他们拿着课本高声朗读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等。这时, 我问学生, 知不知道自己朗读的诗歌是什么意思, 他们都摇摇头。那么, 该如何让他们快速地进入新的诗歌学习呢?我向学生提出要求, 回家找出自己喜欢的诗歌, 上课时向全班朗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歌。于是下堂课上, 初一的新生们就踊跃地展示了他们的成果, 如:

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的《咏柳》、王之涣的《凉州词》、《登鹳雀楼》、孟浩然的《春晓》、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鹿柴》、《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李商隐的《乐游原》、孟郊的《游子吟》、杜甫的《春夜喜雨》、《绝句》、柳宗元的《江雪》、李绅的《悯农》等。我把这些诗歌收集起来, 问学生, 为什么喜欢这些诗歌?学生们回答, 这些诗歌好读, 易背, 是小学学过的。我又问, 小学学过的就认为好读, 易背, 那现在我们也把中学的诗歌学会, 不就也好读, 易背了吗?学生们都高兴地点头。于是, 我给学生布置作业, 让他们把学过的诗歌, 找出自己喜欢的, 并把喜欢的原因写出来。第二天检查时, 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准备得很充分, 回答各具特色。如, 有学生说喜欢《春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原因是:我喜欢睡觉, 诗中作者也喜欢睡觉, 而且睡得很甜, 不知不觉天已大亮, 一觉醒来, 只听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 连晚上下雨也不知道;我也经常睡得很熟, 妈妈叫我也听不到, 被子掉在地上也不知道。同学们听了都乐了, 争先恐后地要回答自己喜欢的原因。我就让他们一个个地回答。有学生喜欢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喜欢的理由是: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 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还有学生喜欢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喜欢的理由是:农民伯伯在烈日当空的正午仍然在田里劳动, 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我们现在要珍惜粮食, 不要浪费粮食……从学生的回答中, 可以看出, 学生对诗歌内容是能了解的, 而他们的想象也是很丰富的。

中国心理学家的观点认为:青少年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创造性思维, 或思维的独创性迅速发展, 这个阶段的教育和教学是很重要的。因此, 在这一阶段激发出学生的潜能, 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通过让学生回忆起小学学习诗歌的情景, 进而引起他们对初中古诗学习的兴趣, 由此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对新课进行探讨。在这一阶段, 我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诗的韵律美, 并且能根据诗歌的内容, 结合诗歌作者及写作背景, 发挥自己的联想, 用文字表达自己对诗歌的认识。虽然, 学生们叙写都很幼稚, 但充满童趣, 让我感受到一种单纯的快乐。期间, 我还把学生优秀的作业拿到班上朗读, 并及时表扬, 赞美他们。同时, 又在网上或杂志上找一些和他们同龄的学生的作品念给他们听, 让学生自己进行对比, 激发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学生的叙写随着时间的推移, 练习次数的增多, 思维的角度也慢慢拓展开来了。如前面写《春晓》的那位学生, 在初一下学期写了对《天净沙·秋思》的理解。

他这样写道:“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写了九个景物, 分别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廋马’, ‘枯藤’、‘老树’、‘昏鸦’这些景物反映了诗人心情的低沉和凄凉, ‘夕阳西下’写时间, ‘断肠人在天涯’这句才写到游子及游子的心情, 因为看到眼前的景物进而想到故乡的人, 由此触动情怀, 引起悠悠的哀愁。”看了学生这样的作业, 我不禁感慨学生的成长。

二、提高兴趣, 挖掘潜能

在引导学生学习, 积累古诗的同时, 我很注意保护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 是不用老师和家长费心的。在古诗学习中, 我要预防他们产生畏惧心理、厌恶心理。这就要求学习的内容要更新, 这里的更新, 是指对诗歌赏析的角度要丰富些。在初一时主要是从内容上让学生学习分析诗歌, 当然, 也有部分学生在分析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使用到修辞或其他方法, 就如前面的小元同学。其实学生们在当时是无意识地使用这些方法的, 这就是学生的潜能。如何再深入地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 就还需要教师的引导。记得对于小元同学的《天净沙·秋思》的作业, 我在点评时有意识地对他的赏析手法进行强调, 并且带着赞赏的口吻表扬了他, 同时也表扬了其他同样能使用这些手法的学生, 鼓励学生们展开思维, 从更多角度对诗歌进行分析。学生们听后, 都很高兴。下课后, 小元来到我的面前, 对我说, 老师, 我没有想到使用的是什么方法, 只是想着这样分析, 就这样做了。这学期的暑假作业, 我布置学生在有心情, 有兴趣的时候, 找一些自己喜欢的诗歌, 并从各个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 这里, 我用了“赏析”这个词。

记得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赏识。”无论是什么人, 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在教学时, 会经常使用到赏识教育, 因为赏识教育是一种开发潜能同时保护孩子可持续发展资源 (灵性) 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唯一能让教育者和孩子共同快乐成长的素质教育。开学后, 我在批阅学生的作业时, 把学生作业进行分析并归类, 同时在课堂上赞扬学生:“自己能将平时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诗歌赏析中去, 这是很棒的。连老师都很佩服你们, 就让我们来看看自己有多厉害吧。”此时, 我是把学生的作业一一读给大家听的, 而学生们听到自己的作业被老师表扬, 都会有一种自豪感, 同时, 他们会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会在课后到我的办公室跟我说, 自己可以做得更棒。当然, 在点评学生作业时, 我是把一些赏析诗歌的方法掺和着教给学生的, 这样做的目的, 是想让学生感到自己有这种潜力, 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然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拓展兴趣, 形成能力

上了初三, 学生们都从当年的幼稚慢慢走向成熟。此时学生的心理特点有了明显的变化, 他们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提高了, 观察的时间更为持久, 在概括性和精确性上都有所提高。他们思维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 并且由经验型转向理论型。表现在逻辑思维的组织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得到发展, 在面临问题时能够较快地从根本上抓住矛盾焦点, 能够独立、批判地思考, 对同学、老师、家长、书本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喜欢争论和怀疑, 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不迷信权威。这些特点, 在他们对诗歌的赏析中表现得很突出。如在学习赵师秀的《约客》时, 学生朗读完后, 我同样让学生对这首诗进行自主赏析。他们此时已经能比较熟练地从各个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了, 但对诗人等客时的心情却有了争议, 因有学生提出教科书上的答案是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此时的学生多是在争论和怀疑。我在这时便行走在各个小组之间, 倾听学生们的看法, 一小组的观点是:我看主要不是或根本就没有什么焦躁和烦闷的情绪, 而更可能是一种闲逸、散淡和恬然自适的心境, 也许曾有那么一会儿焦躁过 (这种焦躁情绪怎么会持续到“过夜半”呢) 。二小组的观点是:诗人被眼前江南夏夜之情之景感染了———多情的梅雨, 欢快的哇鸣, 闪烁的灯火, 清脆的棋子敲击声……这是一幅既热闹又冷清、既凝重又飘逸的画面。也许诗人已经忘了他是在等友人, 而完全沉浸到内心的激荡和静谧中。应该感谢友人的失约, 让诗人享受到了这样一个独处的美妙的不眠之夜。三小组的观点是:这首诗是写诗人雨夜等候已约客人来访的情景, 但约客久久未至而产生一种怅惘、焦躁的心情。对于各小组的观点, 有学生又质疑:“在赵师秀所处的年代, 多情的梅雨, 欢快的哇鸣, 闪烁的灯火, 都是习以为常的景观, 他肯定不会沉浸在我们现代人所认为的这样的‘美景’中的。”对于学生们的争论, 我感觉, 所谓的正确答案都显得很苍白。

著作权法草案:无线音乐有话说 篇3

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修改草案对音乐作品的版权和支付费用等方面。草案规定:录音制品首次出版3个月后,其他录音制作者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其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广播电台、电视台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播放其已经发表的作品;但播放他人的视听作品,应当取得制片者许可。

有人认为,《著作权法》对音乐作品的调整草案并不利于文化作品的长期传播。此观点得到了易观智库的支持。易观智库认为,当前无线音乐市场环境恶劣,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上游音乐内容提供方利润逐步被严重挤压。传统音乐被数字化的趋势一浪拍了下去,这其中存在的原因是从早期的卡带向唱片过度的过程中,行业内盗版情况即已泛滥,加之唱片的定价过高与盗版形成的显著差异,逐渐培养起用户使用盗版的市场环境。而数字化可谓雪上加霜,使得音乐作品的盗版更加容易,致使上游内容方的利润被逐步严重挤压。

二是优质音乐人逐渐减少,音乐质量下滑。盗版环境不止侵害唱片公司以及发行商的利益,对音乐人的影响更甚,以及用户对音乐的态度改变,挫伤音乐人的士气,从而整体市场音乐内容量大质低的特点渐现。

三是用户使用盗版的习惯逐步使其失去对音乐的欣赏心理。市场中音乐的获取渠道从原来的卡带、CD等逐步扩展为通过运营商渠道、互联网渠道等更加便捷的方式,音乐的传播更加广泛,用户对音乐的接收越来越多,从而造成用户对音乐的欣赏疲劳,以及缺乏珍惜、尊重、不愿为版权付费等心理。

四是数字音乐运营商资金链问题普遍存在,商业能力不足。同样被盗版环境以及用户使用习惯所迫,数字音乐运营商除电信运营商之外,收入规模发展缓慢,商业模式有待突破,才能够面对盗版的冲击。

面对以上市场环境,国家版权局出台的《著作权法》草案规定:3个月后,音乐作品的管理将交付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共同管理。版权局出台此草案的目的旨在加强版权保护,利于音乐作品的传播,并防止唱片公司的垄断。

但是,此项草案未必能在切实意义上奏效,操作不好,可能会适得其反。易观智库认为,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担忧:

首先,3个月的时间规定,可能将使音乐质量更加恶化。对于草案规定的3个月后,可未经著作人许可,向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备案后使用,音乐业内包括音乐人、唱片公司等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此举可能会使用户的版权意识更加单薄,挫伤音乐人士气的同时,也会使行业内的音乐质量恶化。

话说音乐课教学论文 篇4

综合实践活动把孩子带向了一个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他们的情感得到深化,能力得到发展,视野得到拓展,道德观得到增强,个性得到展示,潜能得到发挥。在这堂《话说家乡》的综合实践课中,我是指导者,同时我也是参与者,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收获颇多。

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本次活动力求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在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地,做到面向全体,全员参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主题的确定,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熟悉且感兴趣,乐于探究。这次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走进了一个开放的时空,给学生创造了亲近自然,关注社会的机会。

二、注重学生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

了解家乡环境被破坏的现状并不是本次教学的终极目标。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保护家乡环境的行动中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注重了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在观察、调查、访问、研究中真正意识到保护家乡环境已刻不容缓,从而产生马上保护环境的动机。实践中,学生不但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悟,而且听、说、读、查、思等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三、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采访,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出谋划策,分享实践学习的酸甜苦辣,学会谦让、协调,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亲历体验中提高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实践中,学生耳闻目睹了环境现状,为环境污染,为当今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为未来人们的生存环境等深深忧虑,也深感只有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环保意识,才能真正净化、美化环境。这次活动使学生学会了关系自然与社会,学会思考人类、自然与世界如何和谐发展,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阳敬老,话说美德 篇5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在这秋高气爽、桂花飘香的金秋十月,国庆节的喜悦仍在继续,转眼间,农历的九月九日——“重阳节”又快到了。

在唐诗宋词中,有许多有关重阳节的诗词佳作,最为耳熟的要算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毛泽东主席也曾赋诗《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源远流长,其中尊老、敬老,犹如一泓清泉,流淌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夕阳最美,因为那是一种告别,一种对一天辛勤耕作的告别;是一种期待,一种蓄势待发对下个黎明的期待。正是夕阳的逝去才托起了明天的朝阳。老人便是这轮美丽的夕阳,人生最美夕阳红,世间最美老年花!

古往今来,尊老、爱老的故事已经成为佳话。古有木兰为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今有五岁的梁蓉为照顾生病的妈妈而操劳。阳光少年黄舸和死神赛跑,踏上“感恩之旅”,“自强孝亲好少年”向立华10 岁就勇敢地挑起了照顾奶奶、养活自己的重担。这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延续着当代孝子的佳话。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更要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杯香茶,也许老人们就能倍感欣慰和满足;贴心地捶背,温暖地搀扶,都能让老人们脸上绽放幸福的微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心老人, 多为他们着想,对待老人要有礼貌,外出学会礼让老人;在学校里,更要尊重师长„„让我们大家从今天做起,从尊敬、关心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说一句敬老话,读一本敬老书,做一件敬老事,争取做一名懂文明、有礼貌学生。

话说赞扬 篇6

——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学校: 宜昌华强职业培训学校

姓名: 杨海艳

时间: 2011-4-10

《话说赞扬》

——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叙述:

在“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与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而认识赞扬的魅力,学会真诚地赞扬是成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与人交往中,学生普遍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视与认可,获得他人的赞扬,但另一方面又不愿或不知如何赞扬他人。本课旨在通过学生的体验交流活动,使学生认识赞扬的重要性,并学会赞扬他人。

教学设计:(认识赞扬——学会赞扬——送出赞扬)聊天式导入:你赞扬过别人吗?你被别人赞扬过吗? 活动一:分享被夸奖经历(学生交流)。在别人给你的夸奖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什么?当时内心有什么感受?对以后的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

改变不需要多,或许只是情绪上的变化,或许只是言谈举止的改变,可以是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大家做一个经验的分享。最后得出结论:我们不仅需要别人的赞扬,别人也需要我们的赞扬。

活动二:围绕“你经常赞扬别人吗?”展开交流。活动三:讨论“赞扬除了用话语表达还有别的方式吗?” 活动四:优点轰炸:“写下赞扬、说出赞扬”交换赞扬卡片 领悟方法:为什么同样是赞扬,听者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怎样的赞扬才是恰当的,容易被别人所接受?请大家分组讨论。我们一起来听听大家的意见。结论:我们赞扬一个人,应该让对方知道我们赞扬他的什么优点,应具体一些。案例点评: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的价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现在我们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随着自我意识对主体内心世界的反映和深入,自尊心越来越强。特别希望得到老师以及同伴的承认、羡慕、鼓励和赞扬,渴望得到尊重。

情绪对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活动可以带来不利也可能带来有利的影响。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那么能否有效地调动学生情绪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一名教师的教育工作来说非常关键。

在人的情绪之中,快乐和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协调的、积极的作用;而痛苦、恐惧、愤怒则起破坏的、干扰的或阻断的作用。那么,如何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快乐和兴趣等正情绪,尽量减少痛苦、恐惧、愤怒等负情绪的产生呢?在为时不久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赞扬确实是件神奇的事物,合理运用赞扬的确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赞扬对于强化人的行为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也是激励学生上进的有效方式之一。对于人来说,最基本的情感需要便是得到别人的肯定、尊重和重视。而赞扬正是能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与快乐的情绪状态的有效手段之一。

同时,赞扬的神奇功效不能光局限于施教者身上,既然它这么神奇,我们就应该把它推广,让它在生活和学习的尽可能多的方面产生作用。

为了发挥赞扬的积极作用,我在上《演讲与口才》这门课时,专门把赞美这一章节提出来,进行了公开课的讲授,主题是“话说赞扬”。

一、故事引入:我和我的朋友外出,朋友对每一位帮助他的人都真诚表示感谢,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赞美,希望能感染其他人,并将这种好的心情传染给成千上万的人。

二、讨论。让她们自己讨论了一下自己听到赞扬后的反映,得出结论:大家都喜欢听到赞扬。

三、感受赞扬。让每一个学生说出你的赞扬。

四、实践赞扬。去赞扬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五、得出结论。通过这次特殊的公开课,大家都意识到了赞扬的魅力,并表示尽量地把更多的赞扬送给别人,也就制造了更多的快乐和兴趣。但是,赞扬也是一门艺术,如果一味的光追求鼓励的效果而不切实际也是不可行的。有时候不恰当的赞美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比如我们在赞扬时要是赏识性的而不是评价性的,因为评价性赞扬很容易伤及没被评价的学生。

人人都愿意和赏识自己的领导、赏识自己的同事一道工作,工作中被肯定就是被信任,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待的积极心理效应---兴趣,就会更加努力的向善向美。孩子的心灵是纯真的,对他们做得有意义的事给与赞扬,是对他们的加油、喝彩,充分弘扬了人的生命中光辉的一面。所以,让赞扬牵着兴趣走,去点燃希望,将塑造完美的人生。展开论述:

随着新的课程观的确立,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也将发生改变。我认为课堂教学让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上课,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学生,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提倡富有个性和特色,“学生喜欢、质量不错”就是好课。至于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板书设计等具体教学环节,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决定。对教案的要求也不再苛求篇幅和字数,而是好用、实用、有新意。

一、设计匠心独具

一堂好课要创建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教学设计。假如一个教师只是按照一套现成的教学设计去教学,就与以前的机械教学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对实践新课程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没有好处的。

在上公共关系课时,老师先让每个同学在纸上写出20个反映个人特征的语句,然后分小组交流,勇敢的、开放的表达自己,从而通过这个活动,使同学们对这三个问题“我是谁”、“谁是我”、“我是我”以及公共关系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有了全新的认识。最后,老师点评,同学们兴趣盎然。

二、学生主动参与

随着学生主体观的重新确立,看一堂好课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好课应让学生主动参与,议论纷纷。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教师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议论纷纷。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在上《话说赞扬》时,以我们是否需要赞扬导入新课,让同学们分享被夸奖经历(学生交流)在别人给你的夸奖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什么?当时内心有什么感受?对以后的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使同学们充分认识赞扬。围绕“你经常赞扬别人吗?”展开交流;讨论“赞扬除了用话语表达还有别的方式吗?”进一步学会赞扬并体会赞扬,最后让同学们送出赞扬。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深深体会到快乐的课堂是值得赞扬的。

三、教师语言生动

讲课中对语言有三点基本要求:清楚、得当、艺术。做到用词准确,用语恰当,讲话的速度不快不慢,声音不高不低,情绪不急不缓,既在关键时刻有激情,又注意讲课的大部分时间心平气和。要求语言简捷、生动、自然、有哲理。

在讲授《提醒幸福》时,以“同学们,你们感到幸福吗?”的调查来导入今天的课题,紧接着让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然后找出能体现毕淑敏幸福观的句子。让学生们对幸福有了一个切身的感受,最后总结归纳:幸福就是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用情去感受,珍惜身边看似平凡的幸福。通过这节课,使同学们对幸福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把德育也慢慢渗透到了同学们的心中。

四、师生教学相长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样的课堂,老师、学生都会有不同感悟。

在上市场营销课时,把过去五、六十年代的经济体制及生活状态的与现在我们的市场做出了鲜明的对比,并把相应的内容贯穿在整堂课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较高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认知了市场的概念。让学生耳目一新,整堂课都兴致勃勃。

在课堂上,我们将看到这样的景象:即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融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充满了美丽的想像。因此,这样的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这样的课堂师生都有所获。

五、好课意义深远

好课会让学生受益一生。素质教育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现和人生观。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这是一堂好课的真正价值所在。许多人就是因为一堂好的课,而激发了他一生的追求。

好的课还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和再现,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并与教师课堂教学现实实现融合,而使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话说责任意识 篇7

话说责任意识

厂部党委提出“打基础、调结构、提素质、促规范、上水平”的工作思路,号召我们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加扎实勤奋地做好各项工作。咀嚼“工作思路”中的这五句话,回味里蕴含着一个共有的前提元素,那就是责任意识。就说说责任意识这个话题吧。

一、何为责任意识?

责任是指分内应做的事,责任无论对人还是对社会都是一种庄严地承诺。而责任意识是指清楚明了的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职责、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责任意识是体现出个人对社会、集体、他人等所负责任的理解和信念,以及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二、责任意识对工作的影响 一个人的工作做的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意识,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责任可以发挥人的潜能,责任可以使人坚强,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又会决定着人的工作成绩。

“打基础、调结构、提素质、促规范、上水平”,做好哪一层面的工作不强调责任意识能行吗?我看不行。因为没有责任意识,就会导致推诿、抱怨、拖延、执行无力,如此下去,迟早要出问题。

行政房管部是为我厂生产经营提供后勤保障的服务部门,这里每个职工责任意识的高低、工作的好坏都会对大局产生一定影响。责任意识的表现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其实只要稍微留意就不难发现,总有这样一些人让我们感动,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讲责任”最高境界:

食堂综合管理员尹世岩,出于对工作的负责,每逢晚餐有接待任务都会主动推迟下班,督导和协调食堂做好用餐服务工作。说起来事儿不大,可你知道吗,一年中有近一半的时间都是这样度过的,很不容易吧?这就是对责任的担当;

客运调度赵建新;安排公务用车细心周到、合理调配、24小时开机,随时听从召唤。“8小时以内”和“节假日”这个概念在他身上毫无意义,长期以来,有不计其数的安稳觉被“打扰”,有太多的公休日家庭安排被“搅局”,这也是对责任的担当;

基建施工管理员顾民,在2013年3月9日(星期日)北京刮起11级强风之时,第一时间赶到工厂,立即检查房屋受损情况,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紧急抢修,把损失降到最低点,这还是对责任的担当。

一个人一旦踏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便是选择了一份责任、拥有了一份使命。一个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职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总能让他的工作干的出彩儿。

相反,不讲责任意识如何呢?7.23高铁相撞事故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夺去了许多无辜百姓的生命,11.22青岛油气爆燃事故带给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伤害。这些灾难共同的祸根就是责任的缺失!如果我们对工作高度负责,求真务实,科学管理,规范操作,层层把好每一个环节,这些灾难都是可以避免的。

那些敷衍了事、投机取巧、欺上瞒下、违规行事的人迟早都将会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付出相应代价的。

三、如何提高责任意识

在我看来,责任意识的养成除了自身的因素外,更多的受正面引导、环境约束等外部条件的影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提供这种正能量的外部条件。提高责任意识,要从三方面来践行。

1、加强责任教育,让职工认识到提高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责任意识需要有制度的约束和我们自身激发出对工作的热爱与忠诚。责任意识是一点点培养出来的,这需要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努力。责任教育宜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二是着眼于服务和奉献,引导人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 三是着眼于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引导人们把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四是着眼于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引导人们把职业目标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自觉的把责任意识转化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去。

五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人的尽责是对集体的尽责,每个集体的尽责是对社会的尽责。让我们在全社会共同营造这样一种风气和氛围:负责任光荣,不负责任可耻。

我们通过提供良好的外部培养环境,有针对性的开展责任教育活

动,使广大职工提高爱岗敬业、规范履职、自律自省意识。一个职工忠于他的本职工作,就会尽心尽力,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投入到工作中,就会把工作当成是一种需要。这种对工作的热爱就是培养责任意识的强大动力。

2、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水平责任建设,要以制为本。近几年来,随着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怎样提高其履行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每个人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应依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尽职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当下开展的“对岗对标”和“做本职岗位的专家”工作是个很好的活动形式,这对职工了解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和强化责任意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其次,遵守工作流程,提升履职能力。我们做工作都有自己的工作流程,从开始到终结不论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工作都有可能出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流程化了,遵守其工作流程和相关要求,按规定要求完成各项工作,这样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自然会集结正能量,激励更多的人尽职尽责。

最后,完善责任监督机制,提升监管能力。落实责任制,一在履责,二在问责。问责,要贯穿到履责的全过程。对认真负责的,要给予奖励和表彰;失职渎职的,要予以追究和惩罚。只有把责任和责任制统一起来,把履责和问责结合起来,才能确立一种良性的责任导向,增强责任心、培育责任感、提高责任意识。

3、营造和谐氛围,让职工把维护企业的利益变为自觉行动 我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提到责任意识教育,我们会告诉大家,要爱厂如家,爱岗敬业,勇于奉献„„,那么,怎样做才能积淀人们“自觉自愿”的情感呢?在我看来,营造和谐氛围不可忽视,为此,我们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尊重职工,关心他们的生活,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让职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热爱自己的企业,愿意为企业多做贡献。

二是关心职工的成长与进步,关注他们的工作状况,对其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形成一种自觉向上的良好心态。

三是通过开展团体活动或劳动竞赛,培养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通过上述做法,职工会加深对企业的依存感,珍惜自己的工作,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从而对增强工作责任意识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尽忠职守、责在人先,是我们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动力。让我们听从责任的召唤,珍惜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积极落实国家局“卷烟上水平”要求和集团公司“发展、改革、规范”工作主线,为企业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话说人生 篇8

李玉萍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活着,却有不同的过程!所谓的幸福,就是每个人的一种心情。穷也好,富也好,死了都如灯灭,无影无踪!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如过眼烟云。该执着的事不能放弃,该放手的人不要心痛,最后给对方一个灿烂的微笑,转身离开,潇洒而从容。也许在你生命的某一时刻,厄运会在你意料之外降临,当你无法改变失败或者不幸时,不要选择暂时的逃避,因为你最终还是要面对;你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学会转换自己低落的情绪,学会怎样去坚强,去崛起!因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你的天空不可能万里无云。我们偶尔需要让心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灵魂的声音,时刻准备响应生命的召唤,我们每个人心中要有一个梦想,并不断地前行。朝着那个阳光明媚的方向!当你真心渴望得到某样东西时,并义无反顾地付出了你的汗水,日月星辰也会连成一线来帮助你完成!相信得失能转换,祸福会同行!

人生的旅途中会有大起大落,会有鲜花和掌声,也会有金钱、地位和美色的诱惑,面对种种不同的机遇,你是否依然心淡如水?聪明的人见之远离或适可而止,可有的人却越陷越深,最终害人害己!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一切在于你自己把握!一个生命到了只想活着的时候,他便大彻大悟,已经对这个尘世一无所求。

其实,生活很简单,复杂的是人的心。

太多的欲望,太多的贪婪,把原来美好的世界变得腥风血雨,把原本脆弱的心变得支离破碎。也许那些人根本不懂,简单就是快乐!而我们的快乐就是:当你成功的时候有人分享,当你痛苦的时候有人分担;当你孤独的时候一声问候,当你徘徊的时候一缕关怀;当你跌倒时的一双双手,当你哭泣的时候有人为你擦去泪水;当你拥有这一切的时候,你已经是世界最幸福的人!

话说走路初二作文 篇9

说起走路,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去上学要走路,去工作要走路……

在日常生活中,走路是再容易不过的了。有些人饭后便会选择去走路,那是为了强身健体。当然我们的人生不免有时也会碰到一些小石子,坑坑洼洼等,成为你前进的阻力。

其实,走路有不少好处:走路可以使人活动膝关节,放松心情,走路可以让人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走路中领悟到在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走路之中大有学问。

如此说来,“走路”是人生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任何人都需要不断“走路”来完成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一旦停下来,就等于向后退步。

电话机是谁发明的?许多人都会不假思索的说出美国发明家贝尔。不错,贝尔正是在经过一段漫长的“走路”后才发明了电话机。电灯是谁发明的?电视又是谁发明的.?在我们知道了这些发明者后,往往忽略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这些发明家的背后,都蕴含着他们的不断地“走路”——不懈努力。

正如走路一样,生活中的许许多多成功,都要靠坚持“走路”。走路代表前进,一切的事物都来自不懈的努力。就如同你想走捷径获得成功那是不可能的,路要靠自己一步步来走。人生道路上,难免会有许多困难与挫折,如果你自己不走,还有谁可以帮你铺路。

当然,怎样前进,由你自己决定。你停止不前,而别人一步步地向前走,你就会慢慢落后。

瞧,“走路”是有很多好处的,奋斗向前会成为你的导师。

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走路”的事例:早上多读几个单词,课下多做一道题……在不经意间,你已比别人向前多走了很多步。

走路就表示奋斗努力,一个人停止走路,就是自甘堕落。

努力地向前走吧,把困难踏在脚下,你就会走得更加平稳,就会向成功迈进一步。

谁也不会提醒你向前走,唯有自己。

上一篇:做好人做好事做好企业范文下一篇: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