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经典古文诵读篇目

2024-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经典古文诵读篇目(精选6篇)

小学生经典古文诵读篇目 篇1

1、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zhì)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xián)莫能出其理。冲曰:“置(zhì)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zhì),称物以载(zài)之,则校(jiào)可知矣(yǐ)。”太祖悦,即施(shī)行焉(yān)。【注释】:

①智意:聪明才智

②致:送给

③ 群下:部下,下属 ④ 咸:都、全部 ⑤ 校:考察,衡量 ⑥太祖悦,即施行焉 :太祖(曹操)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译文】:

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2、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yì),失汲(jí)道,军皆(jiē)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饶(ráo)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注释】:

① 役:打仗

②失:丧失,失掉,没

③ 汲:水源

④ 军:喻指全军

⑤ 乃:就

⑥饶:富足,多 ⑦ 饶子:果实结得多 ⑧闻: 听说 ⑨ 乘:利用

⑩及:到了

⑴ 源:水源 【译文】:

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 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寓意】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翠鸟移巢

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②,及生子③,爱之,恐坠④,稍下⑤作巢。子长羽毛,复⑥益⑦爱之,又更下巢⑧,而人遂⑨得而取之⑩矣。——冯梦龙《古今谭概》 【注释】:

①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

②避患:避免灾祸。

③及生子:等到生了小鸟。

④坠:落,掉下。

⑤稍下:稍微低一点。

⑥复:又。

⑦益:更加。

⑧又更下巢:又把窝做到更低的地方。下巢:把窝做低

⑨遂:于是。

⑩之:指小鸟。

【译文】:

翠鸟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用来避免祸患。等到它生了小鸟,特别喜爱它,惟恐它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加喜爱它了,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于是人们就把它们捉住了。【寓意】:现在比喻不要过分溺爱孩子。

4、拔苗助长

宋人有闵(mǐn)其苗之不长(zhǎng)而揠(yà)之者①,芒(máng)芒然归②,谓其人曰:“今日病矣(yǐ)③!予助苗长矣④!”其子趋(qū)而往视之⑤,苗则槁(gǎo)矣⑥。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guǎ)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yún)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注释】:

①闵——同“悯”,担心,忧虑。长——生长,成长,揠——拔。②芒芒然——疲倦的样子。③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④予——我,第一人称代词。⑤趋——快走。往——去,到..去。⑥槁——草木干枯。

【译文】: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寓意】: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5、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chuí)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jù)掩其耳⑥。——《吕氏春秋》 【注释】:

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③负——用背驮东西。

④椎——槌子或棒子。⑤况然——形容钟声。⑥遽——急速。【译文】:

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寓意】: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6、画蛇添足

楚有祠①(cí)者,赐其舍人②卮③(zhī)酒。舍人相谓(weì)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④无足,子安⑤能为之足?”遂(suì)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⑥其酒。

【注释】:

①祠——音词,祠堂,封建社会中祭祀祖宗或先贤、烈士的地方。这里是祭祀的意思。②舍人——部属,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③卮——音之,古代饮酒用的器皿。④固——固然,本来的意思。⑤安——文言疑问词,怎么、怎样的意思。⑥亡——不存在,这里是失去、得不到的意思。

【译文】:

楚国有个祭祀的人,赏给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它才差不多。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能为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那壶酒。【寓意】: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7、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

1.涉:本指徒步过河,此指渡过。

2.自:从。

3.遽:急忙,立即,匆忙。

4.契:用刀雕刻。

5.是:指示代词,这儿。

6.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7.坠:掉下。

8.若:像。

9.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10.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11.求:寻找。

12.之:代词,代“剑”。

13.其剑自舟坠于水,其:他的。

14.遽契其舟,其:(指示代词)那。

15.从其所契者,其:他。

16.是吾剑之所从坠,之:助词,不译。

17.止:动词,停止。

18.行:前进。

19.亦:也。

【译文】

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寓意】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8、狐假①虎威 虎求②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③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④(zhǎng)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⑤,故遂⑥与之行。兽见之皆走⑦。虎不知兽畏⑧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

①假:假借,凭借。②求 :寻求,寻找。③子:你。无:没有人。④长:同“掌”,掌管。⑤ 然:对的,正确的。⑥遂:于是。⑦走:逃跑。⑧畏:害怕。【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寓意】: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9、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韩非子》

【注释】:

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②走——跑,逃跑。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④冀——希望。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译文】: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寓意】: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10、愚人食盐

昔①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②,更③为益④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⑤美者,缘⑥有盐故⑦。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⑧食盐。食已口爽⑨,反为其患。【注释】:

①昔:从前 ②闻已:听罢

③更:改变 ④益:增加

⑤所以:表原因

⑥缘:因为 ⑦故:原因

⑧空:空口 ⑨口爽:口味败坏

【译文】: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了朋友家里。主人给他食物,这人嫌弃主人的菜淡而无味,主人听到后,就加了些盐。味道就非常鲜美,这个愚蠢的人便想:“菜的味道鲜美,是由于加了盐,加少许一点便这样好吃,多放些岂不更好吃吗?”这个愚笨的人没有智慧,只是空口吃盐,吃得以后口味败坏,反而被盐所祸害。

【道理】: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11、凿壁偷光

匡衡①,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③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④大姓⑤文不识⑥,家富多书,衡乃与⑦其佣作⑧而不求偿⑨。主人怪⑩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⑴读之。”主人感其言,与之书,遂⑵成大学⑶。【注释】:

①匡衡:西汉经学家

②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③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④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

⑤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⑥文不识:指文名不识。

⑦与:给。

⑧佣作:被雇佣劳作。

⑨偿:值,指报酬(回报)。

⑩怪:感到奇怪。⑴遍:尽 ⑵遂:最终、于是

⑶大学:大学问家。【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主人,我想读遍你家所有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道理】: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

12、买椟还珠(mǎi dú huán zhū)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1]为(Wãi):制做。木兰:一种高级木料。柜:这里指小盒。[2]桂椒:香料。[3]缀(zhuì):点缀。[4]玫瑰(mãigui):一种美丽的玉石。[5]缉:装饰边沿。翡翠(fěicuì):一种绿色的美玉。[6]椟(dú):小盒。还:退回。[7]鬻(yù):卖。【译文】:

有个楚国商人在郑国出售珍珠。他用木兰名贵木料做小盒子,用香料把盒子熏香,还用珠宝、美玉、翡翠来加以装饰。一个郑国人买走了这个盒子,却把珍珠还给了他。这真是善于卖盒子,不能说是卖珍珠啊。【寓意】: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13、郑人买履

郑①人有欲买履②(lǚ)者,先自度③(duï)其足,而置之④其坐⑤(zuî)。至之市,而忘操⑥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乃反,市罢⑦,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他曰:“宁信度(dù),无⑧自信也。” 【注释】:

①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②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

③度——音夺,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④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⑤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

⑥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⑦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⑧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译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上去,却忘了带尺码。已经拿到了鞋,就说:“我忘了拿尺码。”便返回家中取尺码。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寓意】: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14、弓杯蛇影

乐(yuâ)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cì)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wù)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fǒu)?”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chãn)疴(kē)顿愈。【注释】:

⑪选自《晋书》。⑫尝:曾经。⑬亲客:关系密切的朋友。⑭久阔:久别不见。⑮广:即乐广,字彦辅,河南阳淯(yù)(今河南省阳市附近)人。⑯蒙:承受。承人厚意,表示感谢时常用的谦词。⑰意甚恶之:心里非常厌恶它。意,心里。之,指杯中所见之物。

⑱既饮而疾:喝下去以后,就生起病来了。疾,得病。

⑲于时:在当时。

⑳河南:郡名,在今河南省北部。乐广当时任河南尹。

⑴听事:官府办理政事的厅堂,亦作“厅事”。

⑵角:即装饰有犀角之类的弓。⑶漆画作蛇:用漆在弓上画了蛇。

⑷意:意料,想。

⑸不:同“否”。

⑹所以:因由,原因。

⑺意解:不经直接说明而想通了某一疑难问题,放下了思想负担。⑻沈疴:长久而严重的病。沈同“沉”,疴,重病 【译文】:

乐广有一位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了。问到原因时,有人告诉说:“前些日子他来你家做客,承蒙你的厚意,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仿佛看见杯中有一条小蛇在晃动。心里虽然十分厌恶它,可还是喝了那杯酒。回到家里,就身得重病。”当时河南听事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角弓,上面还用漆画了一条蛇。乐广心想,杯中所谓的小蛇无疑是角弓的影子了。于是,他便在原来的地方再次请那位朋友饮酒。问道:“今天的杯中还能看到小蛇吗?”朋友回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乐广指着墙壁上的角弓,向他说明了原因,客人恍然大悟,积久难愈的重病一下子全好了。【寓意】: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15、精卫填海

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上多柘(zhâ)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à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nì)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xián)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漳(zhāng)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

【注释】:

1、曰:叫作

2、发鸠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位今山西长子县西

3、柘木:柘树,桑树的一种

4、状:形状

5、乌:乌鸦

6、文首:头上有花纹。文,同“纹”,花纹

7、其鸣自詨:指它发出「精卫」之鸣叫声而得名。詨,呼叫

8、是:这

9、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儿

10、故:所以

11、湮:填塞

古今异义词: 赤足:1.文中指红色的脚。

2.现代汉语中指光脚。

【译文】:

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寓意】: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16、爱屋及乌

纣①死,武王皇皇②,若天下之未定③。召④太公而问曰:“入般奈何?”太公日:“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⑤。何如?” 【注释】:

① 纣:商纣王

②皇:通“惶”,害怕。③定:安定 ④召:召见

⑤ 胥余:奴隶或刑徒,指下人 【译文】:

纣王死后,武王心中并不安宁,感到天下还没有安定。他召见姜太公,问道:“进了殷都,对旧王朝的士众应该怎么处置呢?” 姜太公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同他屋上的乌鸦也喜爱;如果不喜欢那个人,就连带厌恶他家的下人。大王你看怎么样?” 【寓意】: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17、画龙点睛

张僧繇(yáo)于金陵①安乐寺,画四龙于②壁,不点③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dàn)④,因⑤点其一。须臾⑥,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jiē)⑦在。

【注释】:

①金陵:江苏南京龙

②于:在③点:画

④诞:荒唐的;不合情理的⑤因:于是

⑥须臾:片刻

⑦皆:都 【译文】:

张僧繇在南京安乐寺,在墙上画了四条龙,没有点眼睛,常常说,点上眼睛就飞了,人认为他说狂诞的话,于是他就点了其中的一条,一会儿,?雷电打破墙,一条龙乘云飞走了,没有点睛的都还在。【寓意】: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18、朝三暮四

宋有狙(jū)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sǔn)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kuì)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xùn)于己也,先诳(kuáng)之曰:“与若芧(xù),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选自《庄子·齐物论》 【注释】:1.狙公:养猕猴的人。

2.解:了解,理解,懂得。

3.狙:猕猴。

4.意:心意。

5.得:懂得。6.得公之心:了解他的心思。

7.损:减少。

8.家口:家中口粮。口:口粮。

9.充:满足。

10.欲:欲望,要求。

11.俄而:一会儿,不久。12.匮:不够。

13.限:减少。

14.恐:恐怕。

15.驯: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

16.诳:欺骗.17.与:给。

18.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

19.芧:橡树的果实,俗称“橡栗”。

20.足:够,足够。21.众:所有的。

22.皆:都。23.而:表修饰。24.起而怒:一齐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

25.皆伏而喜:都很高兴而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伏:降伏,驯顺。引申为服服帖帖。

26.朝:早上。

27.之:代词。指代猕猴们。【译文】:

宋国(今商丘)有一个养猕猴的老人,他很喜欢猕猴,养了一大群猕猴,他能懂得猕猴们的心意,猕猴们也能够了解那个人的心思。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想要限制猕猴们吃橡粟的数量,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猕猴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猕猴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寓意】: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19、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 难一》 【注释】:⑪鬻(yù)——卖。

⑫誉——夸耀。

⑬陷——攻破。这里是穿的意思。

⑭或曰——有的人说。

⑮莫不——没有不

⑯应——回答

⑰或——有人

⑱“誉之曰”的之:代词,指代盾

⑲“吾矛之利”的之:文言助词,无义

⑳ “吾盾之坚”的之:同上

⑴ 坚——坚固

⑵ 以——用

⑶俄而——片刻、一会儿

⑷莫能——没有什么。

⑸矛古代兵器,用于刺杀。【译文】:

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他赞美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无法刺破。”接着,他又夸起了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是穿不透的。”有的人问他:“如果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寓意】: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20、滥(làn)竽(yú)充数

齐宣王①使人吹竽②,必③三百人。南郭处士④请⑤为王吹竽,宣王说(yuâ)⑥之,廪食(bǐngsì)以数百人⑦。宣王死,湣(mǐn)王立⑧,好(hào)⑨一一听之,处士逃。——《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释】:

①宣王:齐国国君。②竽:古代乐器名,象现在的笙(shēng)。③必:一定,必须。④处士:古代称有学问、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这里带有嘲讽意味。⑤请:请求。⑥说:同“悦”。⑦廪食以数百人:待遇跟那几百人一样。廪食,官府供食。廪,粮仓。食,供养、给„„吃。以,同“与”。⑧立:继承了王位。⑨好:喜欢。【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寓意】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21、叶公⑪好(hào)龙

叶公子高⑫好龙,钩以写⑬龙,凿(záo)以写龙,屋室雕(diāo)文⑳以写龙。于是天龙闻⑭而下之,窥⑮(kuī)头于牖⑯(yǒu),施⑰(shī)尾于堂⑱。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húnpî),五色无主。是⑲叶公非⑴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注释】:

⑪叶公:公,古时的尊称。⑫子高:人名。⑬写:这里是用刀、笔刻画的意思。⑭闻:听说

⑮窥:就是探望、偷看的意思。⑯ 牖:窗户。⑰施:伸出、延伸的意思。⑱堂:厅堂。⑲是:这。⑳文:同“纹”,花纹。⑴非:不是。【译文】:

叶公喜欢龙,衣服的带钩上画龙,喝酒的杯上画龙,房屋上的雕刻花纹是龙。于是天上的龙听说了就下来,从窗子探进头,把尾巴放进厅堂。叶公看见了,掉头逃跑,(吓得)魂不附体,(吓得)脸色茫然无主。这个叶公不是喜欢龙,是喜欢象龙又不是龙的东西。【寓意】:

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22、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2.于:向。3.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4.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作“晚了”讲。5.何:为什么 6.炳烛:把烛灯点燃。古无蜡烛,称火炬为烛。炳:点燃。7.安:怎么 8.戏:戏弄。9.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10.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11.闻:听说。12.好:爱好13.阳:阳光。14.日出之阳:初升的太阳,早晨的太阳.15.日中之光:正午的太阳光.16.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17.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18.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19.善哉:说得好啊!。【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认为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把蜡烛点燃呢?”平公说:“哪里有作为臣子的人来戏弄君主的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在初升太阳的阳光下行走一样;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在正午太阳的阳光下行走一样;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把蜡烛点燃行走一样。点上蜡烛再走路和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平公说:“说得好啊!” 【道理】: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23、邯郸①(haándān)学步②

昔③(xī)有学步于邯郸者,曾④(cãng)未得其仿佛⑤,又复失其故步⑥,遂⑦(suì)匍匐⑧(pú fú)而归⑨耳。——《汉书·叙传上》 【注释】:

①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

②学步:学习走路。步:行走,走路。③ 昔:从前,过去。④ 曾:这里相当于“乃”,意思同“却”。⑤仿佛:大略、大概。⑥故步:原来走路的步法。⑦遂:于是 ⑧匍匐——爬行。⑨归:回来 【译文】:

从前有个向邯郸(人)学习走路的人,却没有学到邯郸人走路的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于是只好爬着回家了。【寓意】: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

24、东施效⑪颦⑫(pín)

西施病心⑬而颦其里⑭,其里之⑮丑人见而美⑯之⑰,归亦⑱(yì)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⑲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⑳(qiâ)妻子⑴而去⑵之走⑶。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注释】:

⑪效:模仿

⑫颦:皱眉头

⑬ 病心:心口痛。病,生病。

⑭里:乡里

⑮之:的⑯ 美:意动用法,认为她美。

⑰之:代词,代指“她”

⑱亦:也

⑲坚:坚决 ⑳挈:带领

⑴妻子:妻子儿子

⑵去:离开

⑶走:跑,逃离。

【译文】:

西施经常心口疼痛,皱着眉头从街上走过,同村一个丑妇人看见西施的样子,觉得很美,便仿效着,皱眉蹙额,走到街上。村里富人看见她的这副怪样,都紧闭大门不愿出来;穷人见了,带着妻子儿女,远远避开。这个丑妇看到西拖捧心皱眉的样子很美,但却不知道为什么美啊。【寓意】:

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25、螳臂当车

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①足将搏②(bï)其轮③。问其御④曰:“此何虫也?”对曰⑤:“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⑥进而不知却⑦,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⑧矣!”回车⑨而避⑩之,而勇士归之。【注释】:

①举:托举

②搏 :搏斗 ③轮:车轮

④御:驾车的人 ⑤对曰:回答说

⑥知:知道

⑦却:退。

⑧勇武:勇猛的武士 ⑨回车:掉过车头

⑩避:避开 【译文】:

齐国国王庄公出门打猎,有一只螳螂举起脚,准备和他的马车轮子搏斗。(庄公)问他的车夫说:“这是什么虫啊?”车夫说:“这是螳螂。作为虫来说,(它是那种)只知道进不知道退的,不估计一下力量对比就轻率和敌方对阵。”庄公说:“这虫子要是人,必定是天下勇士啊。”于是让车绕道避开了它,后来勇士都投奔了庄公。【寓意】:“螳臂当车”作为一句成语,却并不比喻出色的勇士,而是比作自不量力的可笑人物。

26、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蚌(bàng)方出曝(pù),而鹬(yù)啄其肉。蚌合而钳(qián)其喙(huì)。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wâi)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qín)之。——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 【注释】:

[1]蚌:生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有两扇椭圆形硬壳,可以开合。[2]曝:晒,这里指蚌上河滩晒太阳。[3]鹬;鸟名,常在水边捕吃鱼、虫、贝类。[4]钳:夹住。[5]喙:鸟类的嘴。[6]即:就。[7]不出:指鹬的嘴拔不出。[8] 渔者:捕鱼人

⑲ 擒:抓住。【译文】:

河蚌刚刚爬上河滩张开壳儿晒太阳,一只鹬鸟扑过来啄它的肉。蚌灵敏地合扰自己坚硬的壳,把鹬鸟尖尖的长嘴紧紧夹住。鹬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要渴死饿死!”鹬和蚌谁也不肯让谁。结果都被渔夫毫不费力地抓住了。【寓意】:现在用来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27、指鹿为马

赵高欲为大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ã)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zhîng)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释】:

①为大乱:作乱,指篡(cuàn)夺皇位

②.验:试验

③.二世:指秦二世皇帝胡亥(hài)

④左右:身边的人

⑤或:有的⑥.阿顺:阿谀顺从

阴中诸言鹿者以法:暗地里假借法律惩处那些直说是鹿的人。中,适合,这里指借法律条文扣以罪名 ⑦.法:刑法

⑧.恐:害怕,恐怕

【译文】:

赵高想要谋反,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计谋进行试探,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寓意】: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28、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lǜ),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注释】:

[1]临:临帖,照着字画模仿。[2]日:每天。[3]率:标准。[4]书:书法。[5]遂:于是,就。[6]于:对,对于。[7]尝:曾经。[8]苟且:敷衍了事,马虎。[9]或:有时。[10]简札:信件,书信。[11]少:通“稍”稍微。[12]易:改换,更换。[13]厌:嫌麻烦而讨厌。[14]故:所以。[15]愈益:愈加,更加。【译文】:

文征明临帖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巧妙。【启示】:无论做任何事情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马虎草率。

29、张无垢勤学

张无垢(gîu)谪(zhã)①横浦,寓②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

③辄(zhã)④执⑤书立窗下,就⑥明⑦而读。如是者⑧十四年。洎(jì)⑨北归,窗下石上,双趺(fū)⑩之迹隐然,至今犹?存。——《鹤林玉露》 【注释】:

①谪: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员降级并调到边远的地方做官,这里指被贬官。

②.寓:居。③.昧爽:拂晓,破晓;天刚亮。昧,昏暗。爽:明朗,清亮。

④.辄:总是。⑤执:拿着。⑥.就:依靠。⑦.明:光

⑧.如是者:像这样。是:这样

⑨.洎:及,到

⑩ 趺:足迹。?.犹:还。【译文】:

张无垢被贬官到横浦后,住在城西的宝界寺。他住的房间有一扇短窗,每天天刚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依靠着微弱的晨光读书。他就像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之久。等到他回到北方后,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直到现在还存有。【启示】:做任何事都要有毅力,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即使是受到了挫折,也要继续努力,不能自甘堕落。

30、欧阳修苦读①

欧阳公②四岁而孤③,家贫无资④。太夫人⑤以荻⑥画地,教以⑦书⑧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zhǎng),而家无书读,就⑨闾里⑩士人家(11)借而读之,或(12)因(13)而抄录。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14)。自幼所作诗赋文字(15),下笔已如成人。【注释】:

(1)选自《欧阳公事迹》。

(2)欧阳公:指欧阳修。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3)孤:幼年丧父。这里作动词用,意思为孤儿。(4)资:财物,钱财。(5)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6)荻(dí):芦苇杆。(7)以:用,用来

(8)书:写。

(9)就:靠近

(10)闾(lǘ)里:街坊,乡里,民间。古时候二十五户人家称作一闾。(11)士人家:读书人家

(12)或:有时。(13)因: 趁机。

(14)惟读书是务:只致力于读书。是,指代读书。务:致力于,从事。

(15)文字:文章【译文】:

欧阳修四岁时失去父亲,家里没有钱财。他的祖母用芦苇秆在沙地上作书画,用来教他写字。〔让他〕多诵读古人的篇章,使他学会写诗的方法。到他年龄大些,然而家里没有书可以阅读,〔他〕靠近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或者进行抄写摘录。抄写还没有完毕,然而已经能背诵这本书。以至于白天黑晚忘记吃饭睡觉,只有读书是公务。他从小写的诗歌文章,像大人写的一样有文采。【启示】激励后人,勤学苦练总会有所成就。

31、管宁割席

管宁①(nìng)、华歆②(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③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④去⑤之。又尝⑥同席读书,有乘轩服冕⑦(miǎn)过门者,宁读如故⑧,歆废书⑨出观。宁割席⑩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⑴。” 【注释】:

① 宁:字幼安,汉末魏人,不仕而终。②华歆:字子鱼,东汉人,桓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依附曹操父子。③捉:拿起来,举起

④掷:扔。⑤去:抛去。⑥尝:曾经,从前。⑦轩服冕: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⑧故:原来一样。如:像。⑨废书:放下书。废:放下。⑩席:坐具,坐垫。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⑴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译文】: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菜,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不停,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拾起金片心里高兴,偷看了管宁的脸色后又扔了它。他们又曾经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华贵车辆的官员从门前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 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启示】:

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刻苦读书,排除一切私心杂念,才能学有所成。

但做事不能过于武断,要多一点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才可以做到更好。

32、程门立雪

杨时见程颐①(yí)于洛②。时盖③年四十矣。一日见④颐,颐偶瞑(míng)坐⑤,时与游酢(zuî)侍(shì)立⑥不去。颐既⑦觉⑧,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注释】:

①程颐,与其兄程颢均为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②洛,洛阳 ③ 盖,通“概”,大概。④见:拜见。⑤ 瞑坐:打瞌睡。暝,闭眼。⑥.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⑦既:已经

⑧觉,醒。【译文】:

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寓意】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3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①,蝉高居、悲鸣②、饮露,不知螳螂③在其后也。螳螂委身④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⑤也,黄雀延颈⑥,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⑦在其下也。——《说苑·正谏》 【注释】:

①蝉:昆虫,又叫知了。②悲鸣:动听地鸣叫。③螳螂:昆虫,又叫刀螳,臂长,善捕小虫。④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了前肢。附即“跗”,脚背。⑤傍:同“旁”旁边。

⑥延颈:伸长脖子。延,伸长。⑦弹丸:弹弓铁丸。这里指拿弹弓的人。【译文】:

园子里有棵树,树上有只蝉,这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螳螂弯曲身肢,要去捕蝉,却不知黄雀在它旁边。黄雀伸出脖子要去啄食螳螂,却不知手拿弹弓铁丸的人正在它的下面。【寓意】: 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教导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思考一下,要思前顾后。

34、囫囵吞枣

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pí),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xiá)者①曰:“你真是囫囵②(hú lún)吞却一个枣也。”遂绝倒。【注释】:

①狎者:不庄重的人,这里指爱开玩笑的人。②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译文】:

有个客人说:“吃梨子对牙齿有好处,对脾却有损伤;吃枣子对脾有益处,对牙齿却有损害。”有一个呆头呆脑的年轻人听了这话,思考了很久,说:“我想到一个好办法:吃梨子的时候,只嚼不吞,它就不能损伤我的脾了;吃枣子的时候,只吞不嚼,它就不能损伤我的牙齿了。”有个喜欢开玩笑的人说:“你真是整个地吃下去枣呀!”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俯后仰。【寓意】: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

35、疑邻盗斧

人有亡斧①者,意②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③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列子·说符》 【注释】:①斧:斧头

②意:通“疑”,怀疑;

③窃:偷。【译文】:

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言谈举止,无不像偷斧子的。

不久,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地时,掘出了那把斧子,再留心察看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的言谈举止都不像偷斧子的了。【寓意】:不能轻易怀疑别人,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也不能以貌取人,也要知道感觉不一定是对的。

36、陶侃惜谷

陶侃(kǎn)尝(1)出游,见人持(2)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3)?”人云(4):“行道所见,聊(5)取之耳(6)。”侃大怒诘⑹(jiã)曰:“汝(7)既不田(8),而戏贼(9)人稻!”执(10)而鞭(11)之。是以(12)百姓勤于农植(13),家给(14)人足(15)。——《晋书·陶侃传》 【注释】:(1)尝:曾经。(2)持:举着。(3)何为:即“为何”,指干什么。(4)云:说。(5)聊:随便。

(6)耳:罢了。

(7)汝:你.(8)不田:不种田。田:名词作动词,种田。

(9)贼:损害,伤害。

(10)执:抓。

(11)鞭: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

(12)是以:因此。(13)勤于农植:即“于农植勤”,对农业肯下功夫。(14)给:足,丰足。(15)足:足够。⑹诘:追问。【译文】:

陶侃曾经外出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我在路上看见的,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非常生气地对他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毁坏人家的稻谷!”于是陶侃就把那人抓起来用鞭子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启示】:表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的特点。

37、诫子书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集》 【注释】:

(1)夫(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王洪喜书法作品《诫子书》

(2)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3)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4)澹(dàn)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

(5)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6)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7)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8)广才:增长才干。

(9)淫(yín)慢:过度的享乐与松懈。慢:怠惰。

(10)励精:振奋精神。励:奋勉,振奋。

(11)险躁:暴躁、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12)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13)驰:消失、逝去。

(14)日:时间。

(15)遂:于是,就。

(16)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17)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

(18)穷庐:破房子。

(19)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译文】: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静下心来(思考)就不能把问题看得更远(深入)。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启示】: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38、卧薪⑸尝胆

勾践(jiàn)之困会稽⑪(kuài jí)也,喟(kuì)然⑫叹曰:“吾终⑬于此乎?”吴既赦⑭(shâ)越,越王勾践反⑮国,乃⑯苦身焦思,置胆于坐⑰,坐⑱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⑲(rǔ)忘会稽之耻邪⑳?”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zhîng)采⑴,折节⑵下贤人,厚遇宾客,振⑶贫吊⑷死,与百姓同其劳。【注释】:

⑪会稽:今浙江省绍兴

⑫ 喟然:叹气的样子

⑬终:完了,这里指“困守”。

⑭赦: 免除或减轻刑罚

⑮反:通“返”,返回。

⑯乃:于是,就

⑰坐:通“座”

⑱坐:坐下

⑲女:通假字,通“汝”,即“你”。

⑳耶:吗

⑴重采:多种颜色的华丽衣服。

⑵ 折节:屈己而下于人。

⑶ 振:通假字,通“赈”,救济。

⑷吊:慰问。⑸薪:柴草。【译文】:

勾践被围困在会稽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一辈子困守在这里吗?”吴国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国内。他就又磨练身体、又苦心思考,还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无论是喝水还是吃饭,也都要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提醒自己说:“你忘记了被围会稽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耕种,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添肉类,穿衣不要华美衣服,躬身礼待那些有才能的人,真诚接待来访的宾客,救济贫穷的民众,慰问死者的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寓意】:后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39、惊弓之鸟

异日者,更羸(lãi)与魏王处京台之下①,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②。”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jiàn)③,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niâ)也④。”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⑤,——飞徐者,故疮(chuāng)痛也⑥;鸣悲(bēi)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⑦,故疮陨(yǔn)也⑧。”——《战国策》

【注释】:

①更羸——战国时的名射手。京台——高台。

②虚发——虚拉弓弦,不放箭。下鸟——使鸟落下。

③有间——过一段时间。

④孽——本指植物从根部生出来的嫩芽,此出指未复元的创伤。

⑤徐——缓慢。⑥故疮——旧伤。

⑦引——伸,展。这里指伸展翅膀。⑧陨——从高处掉下来。

【译文】:

从前,更赢(人名)和魏国国王在一个高台之上,仰望看见飞鸟,更赢对魏王说:“我可以为您(表演)拉(空)弓发虚箭但使鸟掉下来。”魏王说:“是吗,射箭的技术可以达到这种程度吗?”更赢说:“可以。”

一会儿,有大雁从东边飞过来,更赢用虚发使(大雁)掉下来了。魏王说:“啊,射箭的技术可以达到这种程度啊?”更赢说:“这鸟是受过箭伤的。”魏王说:“先生你怎么知道呢?”回答说:“它飞得慢并且鸣叫的声音悲凉。飞得慢的原因,是有旧伤;鸣叫悲凉的原因,是离群的时间很长了。老伤没好那么惊惧的心就没过去。听到弓弦的声音,努力舞动翅膀往高处飞,老伤发作就掉下来了。” 【寓意】: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40、杞人忧天

杞(qǐ)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②,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③,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④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⑤,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乎?”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⑥。”其人曰:“奈地坏何⑦?”晓者曰:“地积块耳⑧,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⑨,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⑩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列子》)【注释】:

①崩坠:崩塌,坠落。②身亡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同“无”。寄,依附,依托。③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④若:你。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⑤终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气体里活动。行止,行动和停留。⑥中伤:打中击伤。⑦奈地坏何: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⑧地积块耳: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⑨躇(chú)步跐(cí)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走。跐,踩。蹈,踏。⑩舍然:释然,放心的样子。【译文】: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回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小学生经典古文诵读篇目 篇2

要调动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可以以诵读为切入点, 立足于诵读, 通过教师范读, 学生预读、抄读、解读的方法, 让学生在读中疑、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诵, 提高阅读兴趣来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怎样诵读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范读

诵读教学中, 教师范读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第一要素。教师的范读不但能在短时间内落实字词的读音, 还能在句读的处理中初步地梳理课文内容。通过声音的轻重、停顿, 语气的舒缓、抑扬, 甚至情态、动作的变化, 充分表现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把学生带入作品所营造的境界之中, 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震荡, 与作家情感形成共鸣。例如, 教《烛之武退秦师》一文, 把烛之武在国难当头时深明大义、怀着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 只身赴敌营, 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的这种做法, 通过范读, 引起了学生无尽的感慨。许多学生在半懂不懂之间, 领略了烛之武的英雄气概,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范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 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等情况, 一般来说, 课文注释部分都对这些作了说明, 要依据注音, 认真读准。例如, 在老教材中“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中的“阙”读“jué”, 在新教材中读“quē”。第二, 注意停顿, 包括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 表明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这也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听范读的过程中, 获得对文章这方面的最初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 从而激发起诵读的欲望, 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目的。学生在不断地听范读、跟着读、练着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体会、领悟、感知文言文的魅力。

二、自读

在范读诱发起学生诵读的欲望后, 学生可通过预读、抄读、解读的方法自学文言文。

一是预读。查阅工具书, 结合注释给生字新词注音, 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结合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从整体上了解课文。

二是抄读。勾画或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与名言警句、难句, 记录阅读课文时产生的疑难问题。

三是解读。结合语境, 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利用古汉语常识具体分析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翻译 (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课文或课文片断, 以求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思考分析课后“思考和练习”中的语言训练题。

三、品读

在学生将课文熟读之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读。品读就是让学生边读边品味作品的内涵, 从中理解人物、感受景物, 读出疑问和见解。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体性的作用。如, 在教学《鸿门宴》中, 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体会项羽的自大、刘邦的狡诈, 领悟樊哙的大智大勇, 充分感受这些在司马迁笔下熠熠生辉的英雄人物。有的学生还在课后主动阅读《项羽之死》并和我交流意见。语文课堂是学生的一方乐土, 把朗读带进课堂, 并成为一种美, 就能释放学生的情感, 张扬学生的个性, 培养人文精神,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四、背诵

要加深对文言文文意的理解, 就要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背诵对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来说, 不诵读就很难读懂读通。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应重视对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培养与训练, 让学生在读中疑、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诵。

当然, 文言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但诵读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尤其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能力, 加深理解和感悟, 感受中国文化精学, 获得思想的启迪。

参考文献

小学生经典古文诵读篇目 篇3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典藏浩如烟海。校本课程的篇目选择既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适于在小学生中普及,又要抓住传统文化的精髓,做到以“一斑窥全豹”,确非易事。入选小学校本课程的教材篇目遵循两大原则:一、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高尚的情操和人文情怀;二、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古定小学这套校本教材分上中下三册,每册供两个年级使用,上册为一、二年级读本,中册为三、四年级读本,下册为五、六年级读本。所选人篇目共170篇,包含两大类经典:一类属蒙学经典,即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如《弟子规》、《三字经》、《朱子家训》、《笠翁对韵》等;一类属国学经典,如“经、史、子、集”中“经”部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周易》;“子”部的《老子》;“集”部的《唐诗选》、《宋词选》、《历代诗歌选》、《历代美文选》,从中精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家名篇,文体涵盖中国古典文学的诗、词、曲、赋、散文等。考虑到上册所选的篇目生字较多,为了便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诵读,上册52篇选文全部标注汉语拼音,中、下册则不再标注汉语拼音。

教材所选篇目及编排,能遵循小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上册,我们为低年级学生安排了古代启蒙教育读本,即蒙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朱子家训》和《笠翁对韵》(节选)。所选篇目,如《弟子规》是关于少儿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的读物,它规范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应有的礼仪以及道德规范。作为蒙学的经典读物,它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如同歌谣,非常适合一年级小学生诵读。让学生在日常诵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从日常生活中的伦常做起,由家庭扩及到学校、社会,日积月累,反复读诵,深入内心,这样才能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

《三字经》被誉为“蒙学之冠”,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儿童启蒙读物,它由三字一句的韵文组成,极易成诵,数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它用典多,知识性强,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天文、地理、历史、伦理道德和教育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博生动而又言简意赅,是一部体现儒家思想的启蒙读物,其中充满了儒家文化积极向上的精神。

《朱子家训》是我国古代家庭礼教文化精华,内容丰富,含义深刻,使人通人情、明事理,是朱子教育子孙做人、做事的格言和准则;今天,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促进社会和谐,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如果说前面三部蒙学经典侧重在处世之道、为人之方、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教喻,教导学童如何识人辨物,成人之后如何修身养性和安身立命的话,那么《笠翁对韵》则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它内容广泛,按韵分编,声调和谐,音韵铿锵。我们将《笠翁对韵》选人教材,目的在于培养、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由于原文篇幅过长,所以仅选了前三韵入编。《笠翁对韵》是声律启蒙的读本,是初学古典诗词的好教材,其中包含完整的韵脚,相对的词性、词义,以及大量的典故和优美的景物描写,学生在诵读中可以体会汉语文辞之雅致、音韵之谐美。这些都有利于小学生培养汉语语感、增加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国学经典部分的选择,这套教材尤其强调文学经典的熏染作用。三册教材以唐诗为主体,辅以宋诗、宋词,以及数首《诗经》中的民歌和魏、晋、元、明、清的诗歌。之所以选择以唐诗为主体,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学以抒情写意为主要特征,唐诗代表了中国古诗的最高成就。所选诗歌多为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名诗,如《悯农》、《清明》、《泊船瓜洲》、《出塞》、《别董大》、《山居秋暝》等。所选诗歌风格多样,或清新秀丽,或豪放浪漫,琅琅上口、易于诵读。所选之词以宋词为主,选人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范仲淹、欧阳修、柳永等名家词,风格各异,基本能体现宋词的特色。除此之外,选人的古文也均为名家名篇,如《师说》、《小石潭记》、《陋室铭》、《爱莲说》、《岳阳楼记》等。

国学经典是先贤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积淀,著作行文整齐而不失灵活,语言精炼准确且字字珠玑,其中多为佳句名篇,可谓“文质兼备”。本教材从国学经典中选取“经”部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周易》。其中《论语》选《学而第一》、《为政第二》、《述而第七》,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理解能力以及教材篇幅所限,仅选人《论语》这三篇,以论学习、修养、教育为主,兼论政治、教化的内容。通过学习这三篇,学生可以了解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基本思想理论。《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本教材仅选《梁惠王章句上》,本章采取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形式,语言浅近流畅、寓意深刻,主要内容是论述孟子倡导的“仁政”、“王道”和“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从节选部分,学生可以感受到孟子的论辩方法、语言风格和思想主张。

《大学》、《中庸》为全文选人,前者作为儒家基本经典之一,讲的是“治国安邦”的“大人之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通篇围绕“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层层推进,次第分明,结构严密。后者主旨是论“中和”,认为中和是道,是宇宙的本来状态,是一种高度和谐、完美的境界:不亏不盈,不急不缓、不过不及、不骄不馁,可进可退,是人生大智慧与为人处事中较为完美的平衡点。《中庸》是修身之法又是治国之道,所提倡的理念对中国人的性格形成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它和《大学》都是值得全文选人的。

《诗经》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本教材选人《诗经》中15首,其中14首属于“风”,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等。《生民》属于“雅”,是一首带有神话色彩的古老史诗,它叙述了周始祖后稷的诞生和发明农业的历史。所人选的15首主要安排在本教材的上册和中册。

《周易》被认为是“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根”,其中蕴蓄深邃的变化哲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本教材选人的是《周易》中的“系辞”篇,这部分是《周易》中很重要的内容,体现了思想与语言的完美结合,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除此之外,本教材还从国学经典中选出“子部”的《老子》全文,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蕴含的内容深邃博大、精深玄妙,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还是对于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去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民办中村小学经典诵读篇目 篇4

传统经典红色经典

一年级: 《朱子家训》 7句

《三字经》:责任篇《雷锋日记》注音读本

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古诗《邱少云》

备注:另背诵《民办中村小学学生一日常规》

二年级: 《三字经》:礼仪篇

《弟子规》总叙、入则孝

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古诗

备注:另背诵《民办中村小学学生一日常规》

三年级:《三字经》:勤学篇

《弟子规》:总叙、出则悌

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古诗

备注:另背诵《民办中村小学学生一日常规》

四年级:《弟子规》:总叙、谨

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古诗

备注:另背诵《民办中村小学学生一日常规》

五年级:《弟子规》:总叙、信、余力学文

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古诗

备注:另背诵《民办中村小学学生一日常规》

小学生经典古文诵读篇目 篇5

一、各年级必背古诗

必背古诗每学年背诵20首,其中75首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附录1推荐背诵篇目,45首为增选的。

一年级必背古诗

长歌行………………………………………………汉乐府 咏

鹅………………………………………………骆宾王 春

……………………………………………孟浩然 登鹳雀楼……………………………………………王之涣 宿建德江……………………………………………孟浩然 竹里馆………………………………………………王

维 鹿

……………………………………………王

维 静夜思

……………………………………………李

白 古朗月行……………………………………………李

白 赠汪伦………………………………………………李

白 独坐敬亭山…………………………………………李

白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

甫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

甫 寻隐者不遇…………………………………………贾

岛 小儿垂钓……………………………………………胡令能 悯农1 ……………………………………………李

绅 悯农2………………………………………………李

绅 江上渔者……………………………………………范仲淹 元

日………………………………………………王安石

花………………………………………………王安石

二年级必背古诗

七步诗………………………………………………曹

敕勒歌……………………………………………北朝民歌

柳………………………………………………贺知章

别董大………………………………………………高

望庐山瀑布…………………………………………李

赠花卿………………………………………………杜

雪………………………………………………柳宗元 游子吟………………………………………………孟

郊 墨

梅………………………………………………王

冕 夏日绝句……………………………………………李清照 乐游原………………………………………………李商隐 清

明………………………………………………杜

牧 蜂……………………………………………………罗

隐 风……………………………………………………李

峤 池

上………………………………………………白居易 秋浦歌………………………………………………李

白 乡村四月……………………………………………翁

卷 村

居………………………………………………高

鼎 所

见………………………………………………袁

枚 春

日………………………………………………朱

三年级必背古诗

回乡偶书……………………………………………贺知章 凉州词………………………………………………王之涣 出

塞………………………………………………王昌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

维 望天门山……………………………………………李

白 春夜喜雨……………………………………………杜

甫 江畔独步寻花………………………………………杜

甫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塞下曲………………………………………………卢

纶 小

池………………………………………………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黄时杏子肥)………………范成大 浪淘沙………………………………………………刘禹锡 渔歌子………………………………………………张志和 寒

食………………………………………………韩

翃 夏日绝句……………………………………………李清照 秋

思………………………………………………张

籍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石灰吟………………………………………………于

谦 竹

石………………………………………………郑

燮 四年级必背诗词

早梅…………………………………………………张

谓 枫桥夜泊……………………………………………张

继 从军行………………………………………………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早发白帝城…………………………………………李

白 望洞庭………………………………………………刘禹锡 竹枝词………………………………………………刘禹锡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春………………………………………………杜

牧 秋

夕………………………………………………杜

牧 己亥杂诗……………………………………………龚自珍 游园不值……………………………………………叶绍翁 示

儿………………………………………………陆

游 惠崇春江晚景………………………………………苏

轼 题西林壁……………………………………………苏

轼 泊船瓜洲……………………………………………王安石 江南逢李龟年………………………………………杜

甫 过故人庄……………………………………………孟浩然 水调歌头……………………………………………苏

轼 西江月………………………………………………辛弃疾

五年级必背诗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

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

甫 滁州西涧 …………………………………………韦应物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清平乐………………………………………………辛弃疾 朝天子·咏喇叭……………………………………王

磐 过零丁洋……………………………………………文天祥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题临安邸………………………………………………林

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苏

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二)……………………苏

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

轼 商山早行………………………………………………温庭筠 绝

句…………………………………………………志

山居秋暝………………………………………………王

月下独酌………………………………………………李

白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次北固山下……………………………………………王

湾 沁园春·雪……………………………………………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六年级必背古诗词

望月怀远………………………………………………张九龄 从军行…………………………………………………杨 炯 望 岳…………………………………………………杜 甫 春 望…………………………………………………杜 甫 蜀 相…………………………………………………杜 甫 雁门太守行……………………………………………李 贺 使至塞上………………………………………………王 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虞美人…………………………………………………李 煜 浣溪沙(一曲新词)…………………………………晏 殊 蝶恋花(庭院深深)…………………………………欧阳修 卜算子(水是眼波横)………………………………王 观 江城子(老夫聊发)…………………………………苏 轼 满江红(怒发冲冠)…………………………………岳 飞 行香子(树绕村庄)…………………………………秦 观 诉衷情(当年万里)…………………………………陆 游 渔家傲(塞下秋来)…………………………………范仲淹 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 破阵子(醉里挑灯)…………………………………辛弃疾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许慎

二、各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接受能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引导学生背诵其中部分经典语句。具体内容教师可从网上下载。

一年级:《三字经》 二年级:《弟子规》 三年级:《增广贤文》 四年级:《笠翁对韵》 五年级:《中华成语千字文》 六年级:《论语》

三、各年级推荐阅读书目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推荐阅读书目1-2年级每学期至少读1本,3-4年每学期至少读2本,5-6年级每学期至少读3本。

一年级推荐阅读书目

《格林童话》………………………………………………格

《猜猜我有多爱你》…………………………………麦克布雷尼 《安徒生童话》……………………………………………安徒生

《爷爷一定有办法》………………………………………吉尔曼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于

元 《小猪稀里呼噜》…………………………………………孙幼君 《一只孤独的乌鸦》……………………………卡罗拉·荷兰特

《石头汤》………………………………………………北 汉 王 《哪吒传奇故事》……………………………………童趣出版社 《王一梅童话系列》………………………………………王一梅 《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汤素兰 《晚上的浩浩荡荡童话》…………………………………梅子涵 《可爱的鼠小弟》………………………………………中江嘉美 《丁丁历险记》…………………………………………迈克法尔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罗尔德达尔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埃格钠 《兔子坡》……………………………………………罗伯特 罗素 《汉字的故事》…………………………………………… 梅子涵 《阿凡提的故事》…………………………………………赵世杰 《神奇的符号》……………………………………………苏步清 《我的爸爸》…………………………………………珍妮特·罗 《我的妈妈》…………………………………………珍妮特·罗 注:以上推荐书目以拼音版本为主。

二年级推荐阅读书目

《木偶奇遇记》…………………………………………

科洛迪 《你看起来很好吃》……………………………………宫西达也 《小蛇散步》………………………………………………尹东宽 《100万只猫》………………………………………婉达·盖格 《一千零一夜》……………………………………………阿拉伯 《三毛流浪记》……………………………………………张乐平《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五味太郎 《我是霸王龙》…………………………………………宫西达也 《爱丽丝漫游奇境》……………………………刘易斯·卡罗尔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茵可夫 《一年级大个子和二年级小个子》……………………古田足日 《神奇校车》………………………………………………柯

尔 《笨笨猪》…………………………………………………杨红樱 《调皮你的日子》…………………………………………秦文君 《父与子》………………………………………埃·奥·卜劳恩 《胡萝卜的种子》…………………………………路斯·克劳斯 《总有一天会长大的》……………………………托摩脱·蒿根 《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任溶溶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拉格洛芙 《洋葱头历险记》…………………………………………罗大星 《小溜溜溜了》……………………………………………叶永烈 《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周瑞 《笨狼学校》………………………………………………汤素兰 《严文井童话》……………………………………………严文井 《少儿百科全书》《成语故事》《寓言故事》 注:以上推荐书目以拼音版本为主。

三年级推荐阅读书目

《吹牛大王历险记》…………………………………戈·毕尔格 《小猪稀里呼噜》…………………………………………孙幼君 《稻草人》…………………………………………………叶圣陶 《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 《爱的教育》……………………………………………亚米契斯 《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 《吹小号的天鹅》……………………………………E·B·怀特 《精灵鼠小弟》………………………………………E·B·怀特 《捣蛋鬼日记》……………………………………………万

巴 《金银岛》………………………………………………史蒂文生 《柳林风声》…………………………………肯尼恩·格雷厄姆 《绿野仙踪》………………………………………莱·弗·.鲍姆 《三毛流浪记》……………………………………………张乐平《成语故事365》 …………………………………帆女 阿雪 《风的旱冰鞋》…………………………………………安房直子 《中国古代科幻故事集》…………………………杨鹏

刘道远

《中国民间故事》

……………………………………宣仁选编

《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董宏猷

《海蒂》……………………………约翰娜·霍伊泽尔·斯比利 《长袜子皮皮》……………………………阿斯特丽德·林格伦 《成语故事》………………………………………………李新武 《森林报》(春夏秋冬)…………………………… 维·比安基 《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动物分册)《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植物分册)

四年级推荐阅读书目

《夏洛的网》…………………………………………E·B·怀特 《小兵张嘎》………………………………………………徐光耀 《金银岛》……………………………………………… 史蒂文生 《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 《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 《苦儿流浪记》…………………………………… 埃克多·马洛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

杨红樱 《青铜葵花》………………………………………………曹文轩 《时代广场的蟋蟀》………………………………J•D•凯斯特纳 《好兵帅克》………………………………………………哈谢克 《五毛钱的愿望》……………………………………比尔•布里坦 《蓝色海豚岛》………………………………………斯·奥台尔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 《神秘岛》………………………………………… 儒勒·凡尔纳 《淘气包埃米尔》…………………………………………林格伦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蒂皮·德格雷 《艰难的归程》……………………………………………牧

铃 《绿屋的安妮》………………………………………蒙格玛利 《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与儿童对话》

五年级推荐阅读书目

《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昆虫记》…………………………………………………法布尔 《伊索寓言》………………………………………………伊

索 《中华上下五千年》………………………………………王慧川 《童年》……………………………………………………高尔基 《水浒传 》……………………………………………… 施耐庵 《名人故事》………………………………………………周啸天 《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杨红樱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阿瑟·柯南道尔 《中外神话传说》………………………………………

田新丽 《女生贾梅》……………………………………………

秦文君 《男生贾里》……………………………………………

秦文君 《我要做好孩子》………………………………………

黄蓓佳 《今天我是升旗手》……………………………………

黄蓓佳 《会飞的教室》……………………………… 艾利克·卡斯特纳 《吹牛大王历险记》………………………………………拉斯伯 《列那狐的故事》……………………………玛·阿希·季诺著 《狼王梦》………………………………………………… 沈石溪 《小狼小狼》………………………………………………姜

戎 《史记》……………………………………………………司马迁 《呼兰河传》………………………………………………萧

红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六年级推荐阅读书目 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沈石溪 《城南旧事》………………………………………………林海音 《鲁滨逊漂流记》…………………………………………笛

福 《草房子》………………………………………………

曹文轩 《青铜葵花》………………………………………………曹文轩 《根鸟》……………………………………………………曹文轩 《俞林留汉》………………………………………………秦文君 《金童玉女》………………………………………………秦文君 《男生贾里》………………………………………………秦文君 《女生贾梅》………………………………………………秦文君 《我要做好孩子》…………………………………………黄蓓佳 《今天我是升旗手》………………………………………黄蓓佳 《红楼梦》…………………………………………………曹雪芹 《三国演义》………………………………………………罗贯中 《西游记》…………………………………………………吴承恩 《聊斋志异》………………………………………………蒲松龄 《儒林外史》………………………………………………吴敬梓 《女儿的故事》…………………………………………

梅子涵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凡尔纳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麦琪的礼物》…………………………………………欧·亨利 《汤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 《老人与海》………………………………………………海明威 《铁道游击队》……………………………………………刘知侠 《红岩》……………………………………………罗光斌 杨益言 《狼图腾》…………………………………………………姜

戎 《平凡的世界》……………………………………………路

遥 《家》………………………………………………………巴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篇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组织骨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接受能力,选择诵读书目,并且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筛选了部分经典语句,希望各班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诵读。每学年下学期纳入适当纳入质量检测。

一年级:《三字经》节选

第一部分:必背内容育人篇(从“人之初”到“及老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第二部分:选背内容历史篇(从“经子通”到“夕于斯”)

第三部分:必背内容勤学篇(从“昔仲尼”到“宜勉力”)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二年级:《弟子规》节选

(选文为必背内容,其余内容有余力学生可选背)

第一章 开宗明义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第二章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第三章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第四章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邪僻事 绝勿问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借人物 及时还 人借物 有勿悭 第五章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第八章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三年级:《笠翁对韵》节选

(选文为必背内容,其余内容有余力学生可选背)

一东·其一

天对地 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 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濛濛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 飒飒寒霜惊戍旅

三东江上 漫漫朔雪冷渔翁

二冬·其一

晨对午 夏对冬 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 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球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 仙李盘根调国派

沉香亭畔 娇杨擅宠起边风

三江·其一

奇对偶 只对双 大海对长江

金盘对玉盏 宝烛对银缸 朱漆槛、碧纱窗 舞调对歌腔

兴汉推马武、谏夏著龙逄 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

跨凤登台 潇洒仙姬秦弄玉 斩蛇当道 英雄天子汉刘邦

四支·其一

泉对石 干对枝 吹竹对弹丝

山亭对水榭 鹦鹉对鸬鹚 五色笔、十香词 泼墨对传卮

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 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

万里烽烟 战士边头争保塞

一犁膏雨 农夫村外尽乘时

五微·其一

贤对圣 是对非 觉奥对参微

鱼书对雁字 草舍对柴扉

鸡晓唱、雉朝飞 红瘦对绿肥

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

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 太白书堂 瀑泉垂地三千丈

孔明祀庙 老柏参天四十围

六鱼·其一

羹对饭 柳对榆 短笛对长裾

鸡冠对凤尾 芍药对芙蕖 周有若、汉相如 王屋对匡庐

月明山寺远、风细水亭虚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

疏影暗香 和靖孤山梅蕊放

轻阴清昼 渊明旧宅柳条舒

七虞·其一

红对白 有对无 布谷对提壶

毛锥对羽扇 天阙对皇都 谢蝴蝶、郑鹧鸪 蹈海对归湖

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 麦饭豆糜终创汉、莼羹鲈脍竟归吴

琴调轻弹 杨柳月中潜去听

酒旗斜挂 杏花村里共来沽

八齐·其一

鸾对凤 犬对鸡 塞北对关西 长生对益智 老幼对旄婗 颁竹策、剪桐圭 剥枣对蒸梨

绵腰如弱柳、嫩手似柔荑 狡兔能穿三穴隐、鹪鹊权借一枝栖

甪里先生 策杖垂绅扶少主

于陵仲子 辟纑织履赖贤妻

九佳·其一

门对户 陌对街 枝叶对根荄

斗鸡对挥尘 凤髻对鸾钗 登楚岫、渡秦淮 子犯对夫差

石鼎龙头缩、银针雁翅排 百年诗礼延余庆、万里风云入壮怀

能辨名伦 死倚野哉悲季路

不由经靴 生乎愚也有高柴

十灰·其一

春对夏 喜对哀 大手对长才

风清对月朗 地阔对天开 游阆苑、醉蓬莱 七政对三台

青龙壶老杖、白燕玉人钗 香风十里望仙阁

明月一天思子台

玉橘冰桃 王母几因求道降

蓬舟藜杖 真人原为读书来

四年级:《增广贤文》节选

(选文为必背内容,其余内容有余力学生可选背)

上集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路遥知马力,事久见知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 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路方知少主人。客来主不顾,自是无良宾。良宾方不顾,应恐是痴人。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平生莫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水太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墙有缝,壁有耳。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得宠思辱,居安思危。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善事可做,恶事莫为。许人一物,千金不移。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好言难得,恶语易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有善愿,天必佑之。种麻得麻,种豆得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伤人一语,利如刀割。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为学始知道,不学亦枉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而无信,不须礼之。一人道好,千人传之。若要凡事好,须先问三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学者是好,不学不好。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须用恶人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人生知足时常足,人老偷闲且是闲。用心计较般般错,退后思量事事宽。

由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多。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灾。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屋漏又遭连夜雨,行船偏遇打头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人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自量? 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一人传虚,百人传实。万金良药,不如无疾。千经万典,孝义为先。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人各有心,心各有见。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以直报怨,知恩报恩。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夕阳无限好,只恐不多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教子教孙须教义,栽桑栽柘少栽花。

根深不怕树摇动,树正不愁月影斜。奉劝君子,各宜守己。只此呈示,万无一失。

下集

前人俗语,言浅理深。补遗增广,集成书文。世上无难事,只怕不专心。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勤俭为无价之宝,节粮乃众妙之门。

善为至宝深深用,心作良田世世耕。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择子莫择父,择亲莫择邻。事从根起,藕叶连心。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吾心。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怕事忍事不生事自然无事;平心静心不欺心何等放心!好话不在多说,有理不在高声!在一行,练一行;穷莫失志,富莫癫狂。隔行莫贪利,久炼必成钢。晴带雨伞,饱带饥粮。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男子失教必愚顽,女子失教定粗鲁。百战百胜不如无争,万言万中不如一默。冤家宜解不宜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己跌倒自己爬,望人扶持都是假。人不知己过,牛不知力大。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愁无路,就怕不做。须向根头寻活计,莫从体面下功夫!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能言不是真君子,善处方为大丈夫!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事非亲做,不知难处。积钱不如积德,闲坐不如看书。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一家打墙两家好看。天下礼仪无穷,一人知识有限。靠山吃山,种田吃田。金银到手非容易,用时方知来时难。听人劝,得一半。

不怕慢,只怕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事非亲见,切莫乱谈。打人莫打脸,骂人莫骂短。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志不同己,不必强合。勤俭持家富,谦恭受益多。栽树要栽松柏,结交要结君子。父母养其身,自己立其志。待有余而济人,终无济人之日;待有闲而读书,终无读书之时。

此书传后世,句句必精读,其中礼和义,奉劝告世人。勤奋读,苦发奋,走遍天涯如游刃。

五年级:《中华成语千字文》节选

(选文为必背内容,其余内容有余力学生可选背)

1.民族神话

鸿蒙未辟,宇宙洪荒。亿万斯年,四极不张。盘古开天,浊沉清扬。天高地厚,乾坤朗朗。日月经天,星宿列张。江河行地,浩浩汤汤。女娲补天,日月重光。夸父逐日,血气贲张。精卫填海,荡气回肠。后羿射日,功德无量。神话故事,意味深长。民族精神,积厚流光。

3.人文初祖

赤县神州,地老天荒。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物华天宝,灿烂辉煌。人杰地灵,万世其昌。三皇五帝,视民如伤。经始大业,万古流芳。神农教耕,沐雨经霜。遍尝百草,救死扶伤。轩辕黄帝,始垂衣裳。成命百物,律吕调阳。结绳记事,难得其详。仓颉造字,天雨粟粮。刀耕火种,驯牛牧羊。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植谷采桑。日落而息,处顺安常。尧天舜日,鼓腹击壤。天下为公,尧舜禅让。大禹治水,深孚众望。过门不入,千古传唱。

10.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民生凋敝。兵荒马乱,群雄竞起。枭雄曹操,首屈一指。龙骧虎步,踌躇满志。唯才是举,远见卓识。济济多士,如虎添翼。发号施令,假传圣旨。身经百战,出生入死。青梅煮酒,旁敲侧击。梦中杀人,狐性多疑。望梅止渴,略施小计。割发代首,工于心计。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才兼文武,独步一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诸葛孔明,惊才风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用行舍藏,韬晦待时。三顾茅庐,精诚所至。知遇之恩,投桃报李。隆中对策,审时度势。指点江山,面授机宜。初出茅庐,锦囊妙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舌战群儒,力排众议。草船借箭,妙算神机。巧借东风,火烧赤壁。空城妙计,化险为夷。七擒七纵,有胆有识。六出祁山,矢志不移。文韬武略,经天纬地。苦心经营,不遗余力。事必躬亲,日理万机。出师未捷,积劳成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继无人,此恨何及。武圣关羽,义薄云天。赤胆忠心,天人共鉴。桃园结义,相见恨晚。同生共死,披肝沥胆。身在曹营,忠心在汉。过关斩将,一往无前。华容让道,网开一面。知恩图报,仰不愧天。刮骨疗毒,处之泰然。夜读春秋,手不释卷。单刀赴会,视若等闲。水淹七军,智勇双全。位高权重,志得意满。顾盼自雄,自负不凡。痛失荆州,令人扼腕。败走麦城,虎落平川。三强会战,临军对阵。决一雌雄,赤壁鏖兵。旌旗蔽日,樯橹连云。刀枪林立,剑戟森森。风猛火烈,流急水深。人喊马嘶,鼓角齐鸣。短兵相接,弓折刀尽。血海尸山,触目惊心。曹军败北,豕突狼奔。灰飞烟灭,片甲不存。周郎赤壁,羽扇纶巾。以寡敌众,大获全胜。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22.礼仪之邦

礼仪之邦,重情重义。以和为贵,求同存异。推己及人,设身处地。温良恭俭,忠信孝悌。尊老爱幼,子孝父慈。天伦之乐,儿孙绕膝。幼有所养,关怀备至。老有所终,反哺之私。舐犊情深,倚闾之思。寸草春晖,昊天罔极。手足之情,同气连枝。兄友弟恭,深情厚谊。青梅竹马,心有灵犀。两情相悦,山盟海誓。燕尔新婚,如胶似漆。伉俪情深,连理比翼。相敬如宾,善解人意。白头偕老,恩爱夫妻。高山流水,惺惺相惜。取友必端,管宁割席。莫逆之交,同休共戚。一诺千金,无信不立。街坊邻里,缓急相济。守望相助,唇齿相依。成人之美,乐善好施。见义勇为,水火不辞。四海为家,天涯游子。白云亲舍,莼鲈之思。树高千丈,情系故里。叶落归根,敬恭桑梓。中秋佳节,婵娟千里。花好月圆,今夕何夕。除夕春节,良辰吉日。辞旧迎新,吉祥如意。

27.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引人入胜。言简意赅,妙趣横生。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刻舟求剑,冥顽不灵。买椟还珠,舍质求文。画蛇添足,自作聪明。守株待兔,坐享其成。狐假虎威,仗势欺人。揠苗助长,欲益反损。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运斤成风,神乎其神。叶公好龙,徒有虚名。杞人忧天,荒诞不经。杯弓蛇影,疑鬼疑神。滥竽充数,混淆视听。井底之蛙,孤陋寡闻。南辕北辙,背道而行。黔驴技穷,无计可生。塞翁失马,祸福相生。愚公移山,有志竟成。

28.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通俗易懂。娓娓道来,回味无穷。情爱无价,冲破樊笼。惩恶扬善,家传户颂。牛郎织女,恩深爱重。男耕女织,其乐融融。天命难违,劳燕西东。仙尘路隔,泪如泉涌。咫尺天涯,目断飞鸿。鹊桥相会,犹恐梦中。白蛇素贞,翩若惊鸿。断桥结缘,情之所钟。水漫金山,临危不恐。雷峰塔下,不改初衷。征夫白骨,十室九空。孟姜寻夫,忧心忡忡。千里送衣,水复山重。哭倒长城,天地动容。梁祝同窗,行吟坐咏。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海枯石烂,生死与共。化蝶双飞,千古传诵。嫦娥奔月,寂寞深宫。碧海青天,闲愁万种。哪吒闹海,波涛汹涌。初生牛犊,只手擒龙。莲花宝灯,法力无穷。沉香救母,胆壮心雄。颠僧济公,衣敝履空。抱打不平,博施济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悠然自得,乐在其中。

35.江山如画

锦绣中华,江山万里。钟灵毓秀,瑰奇壮丽。名山大川,洞天福地。人文景观,名胜古迹。雪域高原,世界屋脊。莽莽昆仑,横空出世。天山南北,绿洲戈壁。林海雪原,冰天雪地。泰山独尊,封禅拜祭。嵩山禅宗,少林绝技。黄山松石,斗怪争奇。华山独径,绝壁悬梯。武陵桃源,雾锁烟迷。蓬莱仙境,蜃楼海市。西湖潋滟,浓淡相宜。钱塘潮涌,沸天震地。天涯海角,花香四季。宝岛台湾,风光旖旎。鱼米之乡,膏腴之地。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黄河九曲,逶迤天际。壶口飞瀑,磅礴大气。长江奔腾,一泻千里。三峡湍流,千仞壁立。百川归海,汪洋恣肆。一碧万顷,鸥翔鳞集。文明摇篮,九州禹迹。炎黄子孙,繁衍生息。江山如画,叹为观止。千古风流,感慨系之。

六年级:《论语》经典名句五十则

(选文为必背内容,其余内容有余力学生可选背)

【求学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立志篇】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品德篇】

1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17.巧言令色,鲜矣仁。

【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18.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19.德不孤,必有邻。

【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20.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讲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21.君子不器。

【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

22.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2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杀身成仁)

【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2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讲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

2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2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27.当仁不让于师。【讲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2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讲解】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29.过而不改,是谓过已。

【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3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31.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讲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3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处世篇】

3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3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讲解】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3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讲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3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

3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3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4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讲解】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人家恶事。4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讲解】自古以来,都免不了一死;如果人民对政府不信任,国家就立不住。43.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讲解】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4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讲解】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比喻要胜任工作,必须先学好本领。

4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讲解】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46.见义不为,无勇也。

【讲解】见到自己应当做的正义的事情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4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讲解】凡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开怨恨了。

【哲理篇】

48.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 尽善尽美)

【讲解】孔子谈到《韶》这一乐舞说:“美极了啊,又好极了。” 4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讲解】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过问那方面的政事。5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讲解】过去的事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来得及改正。51.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讲解】不求速成,不要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小古文100课》名篇精选

(此十五篇可供学生阅读,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做好衔接,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背诵,不做统一要求。)

1.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2.日 时

一日一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3.猫 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4.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5.读书有三到

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6.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7.破瓮救友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8.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9.盘古开天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

10.推敲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俱对所得词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于并辔而归。流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11.王冕好学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12.山川之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3.春日寻芳

时芳草鲜美,儿童放纸鸢于村外,春花绚烂,妇女戏秋千于杏园,小姊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寻芳水滨,桃红柳绿,日丽风和,一年节令此为最佳时也。

14.浙江之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15.北冥有鱼

上一篇:青年就业调查报告下一篇: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