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满意度调查表(精选6篇)
绩效管理是我们企业和HR都非常关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绩效管理当中,我们发现还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请您结合您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说说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及难题,以便我们一起讨论、研究来改进它。
下列问题仅做参考,如您也有同感,请在方格内划“√”,多谢您的合作。
□忽视绩效管理的理念,简单追求表格设计
认为所谓的绩效管理,就是制作考核表格,然后在规定时间下发,在规定时间回收,等表格统一归档到人力资源部,由他们做一个简单分析,在经理办公会上公布一下,再把考核结果应用到员工的工资调整上,就OK了。
□忽视重要工作的考核,而简单追求量化
在进行目标分解,确定员工的指标的时候,有一些工作是无法量化的,至少是无法明确量化的,就暂不考核,或进行简单的表浅的量化。
□关键业绩与非关键业绩之间的矛盾
既然是关键业绩,业绩指标不能太多,但是指标少了又无法覆盖工作的所有内容,这样就会产生一个矛盾,因为企业是一个整体,你会发现一个部门的关键业绩,往往取决于别的部门的配合,而别的部门的配合工作,对于这个部门又是一个非关键业绩,这样,就产生了一个两难问题,都考核,就会发现考核指标太多,不考核,又不全面。
□ “两张皮”现象
一层意思是指公司直属的各大部门绩效考核结果都很好,但公司整体的经营绩效并不好。第二层意思指的是对员工的考核内容与员工的实际工作内容不相一致。
□流于形式的现象
对绩效考核没有真正重视起来,考好考坏都无所谓,或考核并没有依据事实对员工的绩效做出客观评价。只要考核结果没有比例分布要求,几乎95%以上的人都被评为优和良。
□如何与薪酬挂钩
有些企业过分可调考核的作用,提出“以成败论英雄”的口号,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考得不好,工资马上就降一级,年终奖金也减了一半,使得员工怨声载道。
□考评时出现的光环效应、近期效应、宽松与严格等
□其它(请详述):
持续的质量改进是为提高满足要求的能力而持续、反复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改进与提高组织的整体能力, 来确保组织对顾客的需求和市场机遇做出快捷的响应, 发挥并不断提高竞争的优势。持续改进是永无止境的, 由此也就成了组织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和目标。
1.1 产品的持续改进
为顾客提供达到顾客需求或超越顾客需求的产品, 是企业永恒的追求。企业要永葆自己的产品品牌永远保持不败的市场地位, 就要不断根据顾客的需求和潜在的期望适时进行产品的质量改进, 使企业的产品品牌始终领先于同行业, 这就要求企业不断的开发新产品, 不断加强产品制造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和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的符合程度。
1.1.1 不断开发新产品
开发适销对路顾客满意的新产品去占领和扩大市场是重要的市场竞争策略之一。
1.1.2 加强产品检验
产品的检验是产品形成过程中依据图样、技术要求和工艺规程, 采用测量、试验等方法, 对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半成品、成品等的质量特性进行鉴别, 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 从而做出“合格”与否的判断, 并做好记录。产品的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生产厂的产品检验:正常的质量检验活动;上级部门对产品的监督检查和第二方对产品的监督检查。
1.1.3 提高设备能力
一个企业设备能力的好坏是生产优质产品的保障, 组织应不断的对设备加强维修、保养和管理, 使设备处在正常使用状态, 不断的引进和改造设备, 充分的满足产品的需要。
1.1.4 加强人员培训
人的因素对保障产品制造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 对从事产品质量的人员进行岗位及提高质量意识的培训, 以提高岗位技能和质量意识。
1.2 体系的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增进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 企业依据ISO9001标准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使质量体现有效运行, 依据标准对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有效性评审, 找出体系的不足进行改进, 使体系不断的完善并持续改进。
1.2.1 质量体系的审核
质量体系的审核用于确定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程度和满足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有效性, 其结果可用于组织识别改进的机会, 审核可分为: (1) 内部质量审核:由组织自己组织的审核; (2)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 (顾客) 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名义进行; (3)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 这类组织提供符合要求的认可或注册。
1.2.2 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对质量体系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的评价。
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即在内审、组织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领导层发生变化、产品有较大质量问题或相关标准发生变化时进行管理评审, 通过评审找出影响体系正常运行的问题, 提出纠正措施加以整改, 使质量体系不断得以改进和完善。
2 如何实现顾客满意
ISO9001:2000标准的另一个核心之一是“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 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满足顾客的要求, 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任何组织均应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期望的产品, 如果没有顾客, 将无法生存。因此任何组织应始终关注顾客, 将理解和满足顾客的需求作为首要的工作任务, 并以此来安排所有的活动。顾客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 为了使顾客满意, 以及创造竞争的优势, 还应了解顾客未来的需求, 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2.1 调查识别并理解顾客的期望
顾客需求:指明示的需求和隐含的需求。
明示的需求:指顾客对产品适应性的需要、要求、愿望、期望的总和。要识别顾客的需求, 包括顾客规定的产品要求, 如产品的性能 (或功能) 、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价格、交货期、交付质量、服务质量方面的要求。
隐含的需求:指顾客未作规定, 但预期或规定的用途所必要的产品要求。是组织、顾客的惯例或一般做法, 其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产品满足环境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
了解了什么是顾客的需求后, 可用以下方法来实现并识别顾客的需求。
2.1.1 确定顾客对产品的需求
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和期望主要表现在对产品的特性方面, 如:产品的符合性、可信性、可用性、交付能力、产品试销后的服务、价格和寿命周期内的反应等, 也就是顾客的明示要求。
2.1.2 认真履行合同评审
合同评审是了解顾客对产品需求的重要环节, 往往顾客对产品性能、可靠性、安全性、价格、交货期、数量、交付质量和服务质量以及对产品的特殊要求在合同或招标文件中加以明确, 作为组织就要对顾客提出的各种要求加以认真评审, 看有哪些要求能够达到, 那些要求组织不能达到, 需要改进后才能达到, 当所有问题得以解决或合同中的不一致或分歧达成共识后才能签订合同, 这样才能避免因合同评审不当, 使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延误了交货期, 即未达到顾客的要求, 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1.3 及时有效的进行顾客沟通
与顾客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 是准确和充分理解顾客要求, 并满足顾客的要求, 获取顾客满意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
沟通的主要内容: (1) 产品信息; (2) 询问、合同或订单的处理, 包括对其修改; (3) 顾客反馈, 包括顾客抱怨。
产品信息:即在向顾客提供产品前, 组织通过编制产品目录、样本资料以及答复顾客的咨询等渠道将产品的信息提供给顾客, 帮助顾客了解产品, 同时可邀请顾客参观企业考察企业的装备能力、人员素质等与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能力, 使顾客充分了解企业。
询问、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即在向顾客提交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沟通, 在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 也应经常与顾客沟通, 尤其在产品和开发的评审阶段, 必要时可邀请顾客参加。这期间, 如涉及合同或订单的更改更应该与顾客沟通。
顾客反馈:即在向顾客提交产品以后, 要主动了解顾客是否对产品满意的信息, 对顾客提出质量问题投诉认真分析、解决, 要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2 测量顾客的满意度依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顾客满意的测量目的是为了评价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 顾客抱怨是一种满意程度低的最常见的表达方式, 但没有抱怨并不一定表明顾客很满意, 即使规定的顾客要求符合顾客愿望, 并得到满足, 也不能确保顾客满意。因此, 客观地、全面地、科学地对顾客满意程度进行监视和测量, 并根据顾客的反馈信息找到改进的机会采取改进措施。
满意度信息的收集方式: (1) 组织走访顾客/邀请顾客座谈; (2) 发放调查表; (3) 产品鉴定会、订货会、合同洽谈会; (4) 产品技术服务/现场问题处理; (5) 电话、传真、信函等。调查的内容:产品的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售后服务、交货期等。调查时机:采用每年定期调查与平时不定期调查结合的方式, 对提供顾客的产品进行抽样调查。评价等级:按10分计算:很满意 (10分) ;满意 (8.5分) ;基本满意 (7.5分) ;不满意 (6分) ;很不满意 (4分) 。改进建议:通过满意度调查表, 计算顾客满意率, 以测量公司提供产品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
姓名:部門:工號:得分:
一.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每題2分,共100分)
1.ISO 9001:2000標準規定所有的供方都應進行評價和選擇。(Y 7.4.1)
2.向顧客提供了滿足其要求的產品時,可以表明組織獲得了顧客滿意。(NISO 9000(3.1.4))
3.隻要沒有顧客投訴,就表明顧客滿意。(NISO 9000(3.1.4))
4.組織應確保影響質量的人員都能適任於崗位要求。(Y6.2.1)
5.質量保証的作用高於質量管理,所以組織應得視質量保証活動。(N ISO 9000(3.2.8))
6.組織依據ISO 9004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由於ISO 9004包含了ISO 9001標準的全部要求,因此在獲取ISO 9001認証後,可以考慮將ISO 9004作為識証審核的依據準則。(NISO9004)
7.ISO 9001:2000標準是確保顧客滿意所需的質量體系的最低要求。(Y1.1)
8.ISO 9001:2000標準的糾正措施隻針對不合格品包括顧客投訴。(N8.5.2)
9.由於質量策劃比較深奧,所以組織可以考慮不對產品實現進行質量策劃,而刪減此要求。(N 1.2)
10.組織的內審員較少,組織可以考慮聘請有外審資格的人來承擔內審任務。(Y8.2.2)
11.ISO 9001:2000標準對文件的強制性要求減少了,所以組織可以不要程序文件。(N4.2.1)
12.由於ISO 9001:2000標準對統計技術應用無程序控制要求,所以組織可以考慮刪減統計技術要求,聲明統計技術的應用對組織不適用。(N1.2)
13.組織的內審員應具備基本的素質和能力,獲得相應的培訓,並具備審核的能力和專業能力。(Y 8.2.2)
14.內審組長除內審員的要求外,還應附加相關的其他要求。(Y)
15.內審的目的是發現現存的問題,解決問題,而對以往的審核情況可以暫不考慮。(N8.2.2)
16.組織的內審員是各部門經理才能稱職。(N8.2.2)
17.由於內審是由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委托進行的,所以與他們有關的過程可以不必審核。(N 8.2.2)
18.由於內審不同於外審,內審員可以提供解決問題的建議,關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採取糾正措施。(N8.2.2)
19.內審糾正措施的跟蹤驗証必須由內審員進行,因為他們了解當時的情況。(N8.2.2)
20.“返修”以後的產品能夠達到使用要求,因此是合格產品。(NISO9000(3.6.9))
21.“降級”後的產品雖然不符合原有要求,但對於新的要求來說卻是合格產品。(Y)
22.存在“缺陷”的產品也屬於不合格產品。(Y)
23.每個員工都應承擔相應的質量目標,並且知道自已如何為實現質量目標做貢獻。(Y)
24.在ISO 9001:2000標準中的“供方”與ISO 9001:1994標準中的“供方”是一致的組織或個人。(N)
25.由於ISO 9001:2000標準不是產品技術標準,也不能相互替代,所以ISO 9001:2000的質量管理體系與組織能否穩定提供滿足顧客要求和法律法規要求的能力無關。(N)
26.質量方針為質量目標的建立和評價提供了框架。(Y)
27.過程方法是將輸入轉化輸出的活動系統。(Y)
28.八項基本原則是質量管理的理論基礎。(Y)
29.質量目標必須是定量可測的。(Y)
30.質量策劃的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質量計劃是質量策劃的一部分。(Y)
31.顧客沒有投訴表示顧客滿意。(N)
32.質量手冊應包含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Y)
33.相關方是有共同利益的個人或團體。(Y)
34.領導應創造員工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環境。(Y)
35.特殊過程是不易或不能經濟驗証的過程。(Y)
36.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是通用的,產品要求也同樣。(N)
37.對員工不僅要培訓,還應評價提供培訓有效性。(Y)
38.隻有經驗証的信息,才可作為審核証據。(Y)
39.ISO 9001:2000規定質量體系要求可供組織內部使用。(Y)
40.質量目標可包括滿足產品要求所需的資源過程、文件和活動。(Y)
41.驗証和確認都是對客觀証據的認定和提供。(Y)
42.為了滿足顧客要求,應對質量體系的過程進行確認,必要時應進行再確認。(N)
43.由於2000版標準允許剪裁,因此在手冊上注明剪裁細節就可以了。(N)
44.審核發現是審核計劃實施情況與審核準則相比較的評價結果。(N)
45.為了確保不合格不再重復發生,對採用的糾正措施的需求應進行評價。(Y)
46.數據分析主要是分析差異和趨勢,以監控過程的能力。(N)
47.產品類別取決於產品含有主導產品類型。(Y)
48.缺陷屬於特殊的不合格。(Y)
49.產品的實現過程和支持過程都直接增值。(N)
50.質量計劃是對產品實現過程進行策劃所形成的文件。(Y)
51.依據數據、信息的邏輯分析或依據直覺判斷是有效決策的基礎。(N)
52.產品和過程之間存在著結果與原因的關聯關系。(Y)
53.QS文件是手冊和程序文件。(N)
54.數據分析的目的之一是確定QMS的符合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N)
55.ISO 9004不是ISO 9001的實施指南。(Y)
56.組織隻需對滿足顧客要求的生產和或服務過程進行測量和監控。(N)
57.設計輸入包括以往類似適用的信息。(Y)
第1頁共6頁
ISO知識試題
姓名:部門:工號:得分: 58.程序文件指ISO 9001標準要求編寫的程序文件。(N)
59.測量和監控設備是確保產品符合性所需的設備,也是控制產品實現過程的設備。(N)
60.管理評審必須按規定時間間隔進行。(Y)
61.ISO 9001:2000依據是過程方法模式或組織的質量體系要求。(Y)
62.管理的系統方法和過程方法的對象、運作效果都是一樣的。(N)
63.組織隻需對滿足顧客要求和服務過程進行測量和監控。(N)
64.外供產品不是顧客提供的產品。(N)
65.組織隻需對已識別的顧客要求實施評審。(N)
66.自我評定也是一種QMS評價方法。(Y)
ISO9001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总结发达国家先进质量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旨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进出口贸易,消除技术壁垒,协调各国的质量保证标准。
现在国际上的企业都按这个标准来规范自己公司的质量管理,但是想要在公司内部真正落实执行这个标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说、写、做一致。何谓一致首先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员需要依据ISO9001的标准制定符合公司本身的管理规定并试运行顺利→然后通过第三方公证单位认可(在申请认证时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或经独立的法人授权的组织;2.按照ISO9001:2000标准的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3.已经按照文件化的体系运行三个月以上,并在进行认证审核前按照文件的要求进行了至少一次管理评审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切实的执行这些标准,如我们公司对于供应商原料的进厂检验就是其中一项。
我们在执行ISO9001时可以按照其八大原则中的过程导向来进行。
所谓过程导向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活动,如客户询价→提供样品→公司报价→生产产品→产品交付→(处理客户投诉)。在这条大的走向中每一步都会有许多外部的因素加以支援以使他能够顺利的连接起来。
许多规范指导性文件在这些过程中起到协助作用,如文件分为四阶文件:一阶文件为管理手册系针对内部管理或对外客户质量保证或环境危害管理之需要而准备的文件用以阐述各项系统各功能运作重点;二阶文件为支持手册各项业务运作的管理程序,明确规定相关权责与执行方法,由程序相关业务主管共同拟订,并经总经理裁决后实施;三阶文件为部门之业务文件与产品及环境有关的技术文件,诸如产品规格、质量管制标准、技术作业指导书、外来技术参考文件等;四阶文件是经设计的标准表格式单据作记录。
在公司中有许多的部门协助ISO9001的实施,例如公司的文管中心是负责文件管理的:若某些文件是第一次发行那么就要在发行前将文件提交给相关部门会签评定,审核确认后由文管中心盖发行章发行并做好相关记录;若某些文件是修订后发行那么必须将旧的文件先召回存档(盖作废章)或销毁,文件给相关部门或单位会评后提示不足之处,由制修订单位综合意见修正后再转相关单位审核无异后交文管中心发行(盖发行章)。
体系推行时要求公司最高管理层直接参与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从公司层面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最高管理层通过及时的获取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判断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的绩效,直接参与定期的管理评审掌握整个质量体系的整体状况,从公司层面保证资源的充分性。
各职能和层次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以后,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方面认定相关人员的能力要求,以确保他们是胜任的,通过全员参与到整个质量体系的建立、运行和维护活动中,以保证公司各环节的顺利运作。
对于人员培训一个目的是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还有一个对于受训者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将所学到的知识传播给其他人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受训的人员主要分为两类:新进人员和在职人员。对于新进人员主要进行的是安全的教育培训以及岗位上的一些基础的培训;在职人员则有固定的培训计划,这份计划的制定过程是:由行政课发给调查表→员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提出希望培训的项目→行政课依据回馈信息制定计划表。制定后行政课要安排接受培训的时间、培训者要
准备相关的讲义,经过培训的人员需在结束后递交心得报告以供行政课了解你接受培训的情况,若关系到相关的资格认定问题则会根据你培训的效果来重新评估你目前的资质和能力确定是否进行认定。
环境管理体系是组织整个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ISO14001是ISO14000系列标准的核心,它要求组织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来达到支持环境保护、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的目标。
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对组织本身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确定重大环境因素。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的最主要目的是使自愿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通过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来取得环境绩效。
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因素很多像在运行中机器出现的问题,人员在操作中的方法不当所引发的物料泄露污染环境以及物料本身的成份挥发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有些环境因素比较明显,但是有些却是定时炸弹因此要求我们去识别他们,我们可以把原料到产品的这个过程分解成一个个的段落,然后逐个的分析识别出其中的环境因素,门应严格的监督本公司的所有部门对于某些影响环境的因素的识别和控制:如向大气中排放、向水体中排放、废弃物、土地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问题、当地环境问题。组织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这里面也包含了能够控制、可望施加影响的内容以及进一步需要关注的相关方和产品的环境因素)正常、异常和危急三种状态。
在一段时候后要对之前的方案做个阶段性的调查,若未达到了指定的指标需要再次评价重新制定新的方案,若已达到了指标则可以再接再励将治理的效果进一步提高。
ROHS是欧盟颁布的危险物质禁用指令。欧盟指令所指的危险物质有:Pb、Hg、Cd、Cr6+、PBDE、PBB,这些物质的成分有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形成危险。一般是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第三方公证实验室对生产企业的相关产品进行检测、分析,其中六种有害物质是否符合ROHS的标准。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使用ROHS标准,日本的SONY公司则自行制定了一种技术标准认证(GP),即您的产品如要交付给SONY的话,公司必须得符合SS-00259技术标准。它的标准中所提到的对有害物质含量的限制和ROHS有所不同,例如SONY要求Cd〈5PPm、Pb〈100PPm,而ROHS要求Cd〈100PPm、Pb〈1000PPm。虽然各个标准不一样,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绿色生产,保护人类的健康。
就公司而言要积极的响应欧盟的指令,构建绿色的生产制造体系。我们公司在这方面也毫不逊色在各个岗位都严格的把关:对于含有上述六种物质的原料我们坚决不采购、不接受;在生产中不使用、不混入;生产结束后不排放、不流出。
审核要点: ①是否编制程序,规定了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 ②记录的是否控制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五.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审核要点:
最高管理者对标准5个方面的管理承诺提供了哪些依据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审核要点:
①如何确保顾客要求得到确定 ②如何确保顾客要求得到满足 ③如何判定顾客要求得到满足 5.3质量方针 审核要点: ①是否形成文件,内容是否满足要求
②质量方针的批准及持续适宜性方面是否得到评审 ③组织如何沟通理解质量方针 5.4 策划 5.4.1质量目标 审核要点:
(1)质量目标是否以质量方针的框架展开(2)是否在层次上进行分解建立部门的质量目标(3)目标的实现情况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审核要点:(1)质量管理体系是如何进行策划的(2)在质量管理体系更改的情况下,策划如何进行
(3)如何在实施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5.5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职责和权限
审核要点:(1)各职能部门各层次人员的职责是否规定(2)是否进行了沟通 5.5.2管理者代表 审核要点:(1)管理者代表是否由最高管理者任命是否本公司管理层一员(2)管理者代表是否清楚职责,执行情况如何 5.5.3内部沟通
审核要点:(1)组织内部需要沟通的事项(2)沟通的方式是否达到沟通的效果 5.6管理评审 5.6.1总则
审核要点:(1)管理评审的时间是否符合规定(2)如何对适宜、充分、有效性作出评价(3)查管理评审记录是否保存(查计划、输入文件、记录、报告、整改计划)5.6.2评审输入 审核要点: 管理评审输入信息是否完整和充实
(查输入文件)5.6.3评审输出
审核要点:(1)管理评审的结论是否适宜
(查管理评审报告)(2)管理评审提出的整改要求是否落实(查管理评审整改记录)六.资源管理 6.1资源提供 审核要点:(1)所需的资源如何确定(2)为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了哪些资源?能否满足要求 6.2人力资源 6.2.1总则
审核要点:
(1)如何证明从事影响产品与要求符合性的人员是能够胜任的(2)其能力如何评价 6.2.2能力、意识和培训
审核要点:(1)是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能力要求、满足要求的证据(2)是否保存了培训记录(3)对提供的培训是否有效 6.3基础设施 审核要点:
(1)组织是否确定了所需的设施
(2)对设施的维护情况如何 6.4工作环境 审核要点: 工作环境是否满足、是否得到管理
七、产品实现
7.1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 审核要点:(1)是否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策划(2)是否编制了质量计划、内容是否适当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审核要点:
(1)如何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
(2)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是否明确 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审核要点: ①产品有关要求规定是否明确 ②抽查合同评审记录
③产品要求变更是如何处理
7.2.3 顾客沟通
审核要点: 是否安排了与顾客的沟通、实施如何 7.3 设计和开发 7.3.1 设计和开发策划 审核要点:(1)设计和开发策划形成的文件内容是否完整(2)是否明确和规定了接口要求 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 审核要点:(1)设计和开发输入形成的文件内容是否完整充分(2)是否对设计输入进行了评审 7.3.3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 审核要点:(1)设计输出的文件有哪些是否满足要求(2)设计输出文件是否经过审批
7.3.4设计和开发评审
审核要点:(1)设计评审阶段如何划分是否适宜(2)查各阶评审记录是否符合要求(3)对提出的问题是否采取了必要的措施 7.3.5设计和开发验证 审核要点:
(1)如何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加以跟踪验证(2)查验证记录(3)对提出的问题是否采取了必要的措施 7.3.6设计和开发确认 审核要点:
(1)如何进行设计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2)查确认结果及跟踪措施实施情况记录(3)对提出的问题是否采取了必要的措施
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审核要点:(1)设计更改是否进行了审批(2)设计更改评审的结果和跟踪措施是否予以记录 7.4采购
7.4.1采购过程
审核要点:(1)是否制订了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是否适当(2)对供方是否进行了评价、查评价记录(3)如何对供方进行控制 7.4.2采购信息
审核要点: 采购信息包括那些,是否充分适宜 7.4.3采购产品的验证
审核要点:(1)组织如何对采购产品进行检验(2)查组织是否到供方现场进行验证,是否形成记录 7.5生产和服务提供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
审核要点:(1)是否确定所需的信息及作业指导书生产现场是否能得到作业文件(2)是否获得适宜的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设备是否进行了维护保养(3)是否获得监视和测量装置(4)如何控制产品放行交付和交付后的活动 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审核要点:(1)组织确定的特殊过程有哪些(2)对特殊过程是否进行了确认是否保存了记录(3)再确认的安排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审核要点:(1)采用何种方法进行产品和状态标识,实施情况如何(2)可追溯性标识的方法,实施情况如何 7.5.4顾客财产
审核重点:(1)顾客的财产包括哪些,是否受控(2)如有丢失和损坏如何处理 7.5.5产品防护
审核要点:(1)查产品的防护标识、搬运、包装是否符合规定要求(2)是否制定了防护规范,执行情况(3)查库房的管理情况如何 7.6监视和测量的控制
审核要点:(1)如何确定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2)是否按规定进行检定或校准,是否进行标识(3)计算机软件用于监视和测量时是否进行确认 八.测量、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审核要点:(1)如何对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进行策划的实施情况(2)如何识别所需的统计技术、应用情况 8.2监视和测量 8.2.1顾客满意
审核要点:(1)对顾客满意程度的信息规定了那些收集和分析方法(2)信息的结果为持续改进提供了什么依据 8.2.2内部审核
审核要点:(1)查审核计划的安排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审核员资格是否满足要求(3)抽查内审记录 ①审核计划、检查表、记录是否覆盖完整 ②审核员是否审核了自己的工作 ③审核报告及审核结论是否完整、适宜
④不合格报告及纠正措施验证情况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审核要点:(1)如何对QMS所需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2)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是否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8.2.4产品的监视的测量
审核要点:(1)是否规定了监视和测量的接收准则(2)是否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及有授权人放行产品的人员签字(抽查各阶段的检验记录:采购、过程、最终)(3)对未经监视和测量的产品进行放行是否由审批人签字 8.3不合格品控制
审核要点:(1)是否制定了形成文件的程序(2)如何识别和控制不合格品(3)对不合格品如何处置,纠正后是否再次验证(抽查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记录)8.4 数据分析 审核要点:(1)对哪些数据进行了收集,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2)分析结果提供了哪些信息,信息的利用如何 8.5改进 8.5.1持续改进 审核要点:(1)组织怎样识别各种持续改进的机会(2)组织采取了哪些适当的方式实现持续改进,效果如何
8.5.2纠正措施 审核要点:(1)是否建立了形成文件的程序(2)抽查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记录。效果如何 8.5.3预防措施
1 相关研究和实践综述
对于教学质量的控制,古今中外涌现出了许多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尽管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但就其本质而言主要体现为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机制等层面进行优化设计或更新,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认为,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授(不是简单的传递或传输)活动,具有非常典型的过程性。这种过程性突出地表现为该活动构成的多环节性、不同环节的时续性和相互关联性、传受双方的互动性,以及主体行为的自然延伸性。高校教学活动的这种过程性及其所表现出的这些特点启示我们,在控制和提高教学质量时,除了要在上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外,更要特别注意从教学过程的角度去发挥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将普遍应用于企业的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用于高校教学管理活动,正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应该说,运用ISO 9001到高等学校的做法近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尝试。陈慧(2006)从管理原则和系统构成的角度阐述了借鉴ISO质量管理思想、构建教学监控体系的认识;刘智元(2001)从功能角度分析认为,开展教育质量ISO认证,有利于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树立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王宏达、元凤江和周钰等(2004)认为,运用ISO9000标准进行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非常必要,还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和教育服务过程进行初步设计,为高校质量管理提供了可资选择的新路。当然,除了完全正面的赞成之外,学者们也非常严谨地对ISO 9001在教育领域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纪剑鸣(2001)从行业定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等3个层次论述了高校构建ISO 9000质量保证体系的动因和必要性;Ralph.Q.Lewis和Douglas.H.Smith (1994)认为,不能将ISO 9000直接移植到教育领域。他们在对ISO 9000系列标准和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从ISO 9001标准的20个要素中提取12个与教育过程有关的要素,组成高等教育的质量体系;赵中建(2001)则就教育领域是否要建立质量体系和进行认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建立依据ISO 9000思想同时引入TQM思想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学校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并真正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可以这样说,所有这些已有的研究中,都对ISO 9000应用于高等教育持完全赞成的观点,这无疑为该标准体系在我国高校的不断尝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而那些在一定程度上持谨慎态度甚至保留意见的研究和观点,则为该体系在教育这个特殊行业的运用提供了有所扬弃、创造条件、不断完善并最终促进教学活动规范化、科学化和教学质量日益提高的重要思想指引。在实践方面,英美等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引入ISO 9000系列标准方面走在各国前列。英国率先使用ISO 9000族标准来保障高校教学质量,BS 5750就是该国于1987年公布的;美国在1992年就有220所高等院校采用该标准,其中包括哈佛等名校;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分别有139所、263所和123所教育机构已通过国际认证。在我国,自上世纪末以来,先后有上海海运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山东大学等学校陆续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他们的尝试为该活动的不断扩大和深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试图在上述已有研究、分析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学校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构建和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分析其构建和运行情况,并就一些有可能成为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教学领域中应用的共性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
2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构成
2.1 ISO 9000系列标准运用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
我们知道,ISO 9000系列标准最初适用于加工类产品的质量管理,后来被逐渐应用推广到诸多行业,包括服务业,几乎已经成为一个通用的标准。在ISO 9000系列标准框架内,“产品”被定义为“活动和过程的结果”。而高等学校的产品满足这一定义,高校的产品一是教育服务,二是作为教育服务结果的学生知识和能力,以及修养等的提高,学生是前一产品的受体和后一产品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被看作学校的产品。依据ISO9001标准的基本思想,要保证学生这一特殊“产品”的教育质量,必须使所有影响教育质量的每个因素,在教育过程中的全部环节上都受到控制。基于这样的思路,就可以将ISO 9001标准的20要素按照人才培养的教育特点移植过来,设计出学校的质量体系结构要素,这构成了ISO 9000系列标准运用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可行性。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二级学院对质量和标准化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加上国内外高校的先期探索和尝试,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实践上的可行性。
2.2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2.2.1 体系建立的依据
经管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依据是GB/T 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学校教学培养目标。这里我们特别强调体系建立依据的非唯一性,即:依据不能是单纯和原始的ISO 9001:2000,而还要包括已经包含高等教育特有元素的培养目标。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地融合两大依据将直接决定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2.2.2 体系建立的组织程序和制定主体
经管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组织程序为:由行政院长结合学院教学培养目标要求,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对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做出决策并任命主管教学副院长为体系的管理者代表。后者接受前者授权依据GB/T 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并负责日常贯彻、实施、保持和改进等;体系本身的建立则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学院办公室、教务员、标准化研究所、质量管理系等部门和人员共同制定并由管理者代表审核。制定主体构成的专业性和代表性决定了体系本身的科学性和完备性。
2.2.3 体系的定位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贯彻“以教学为中心”的存在和运行原则。它适用于学院所有与教学相关活动的质量管理,是学院范围内教学质量管理的纲领性和法规性文件。
2.3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成
根据ISO 9001标准的要求,经管学院文件化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由3个层次构成。
2.3.1 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是阐明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体系的文件,是一个组织质量体系文件化的结果,是质量体系运行的依据。质量手册共分九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强调了学院的教学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我们的教学质量方针定位为:先进的标准、精密的计量、卓越的质量。先进的标准强调各项教学工作都要有标准,而且要高标准严要求,各教学子部门和全体教职工要有自己的标杆;精密的计量指各项教学管理工作都要依据标准进行严格检查,对照标杆判别与所追求目标的差距;卓越的质量则指对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要采取持续改进的措施,不断优化以实现教学质量的卓越。质量目标则规定了学院在教学评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优良比例、学生毕业率、毕业生学位获得率、学生就业率、教学事故发生率,以及校级重点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数量等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其余8个部分分别规定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引用标准、术语和定义、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的测量、分析和改进等。
2.3.2 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是执行教学质量活动的具体方法,它是教学质量手册的展开和具体化,并使前者中原则性和纲领性的要求得以落实。经管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程序文件包括:教学管理文件控制程序、教学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教学质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教学计划制修订程序、不合格项控制程序、顾客满意度测评控制程序、教学任务落实程序、课程设计(实习)控制程序、毕业设计(论文)控制程序、新专业申报程序、专业实习控制程序、师资队伍建设控制程序、课程建设控制程序和专业建设控制程序等,可以说涵盖了日常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
2.3.3 文件汇编
文件汇编属于体系第三层次文件,是程序文件的展开和细化,在功能上作为支持性文件而存在。包括课程建设细则、毕业设计细则等10多项文件。
3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审核
中国计量学院经管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自2005年12月开始全面运行,所有的教职员工和学生都作为体系内的行为主体而存在,所有的教学相关活动都作为体系的约束和控制目标而开展,整个教学管理和教学运作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规范化、组织化和严谨性,教学活动进入了一个无需过多交易成本的制度控制阶段。体系运行近5年来,经管学院的教学质量呈现出了预期的积极效果:建成了质量管理学国家精品课程一门;建成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等省级精品课程两门;建成管理学原理等校精品课程3门;建成标准化等校重点课程22门;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就业率均达预期目标;教学事故发生率不断下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优良比率显著提高;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国家和省级挑战杯、电子商务大赛、课外科技创新、财会信息化技能大赛,以及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参与率和获奖率明显上升;此外,所在单位还获得全球首届唯一的“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
经管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在持续运行的同时,按照规范化要求不断接受第三方审核(外审)。我们目前已经分别于2006年6月、2007年7月、2008年7月、2009年9月和2010年9月接受了中国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公司进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的5次外审活动,即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初审和数次监督。初审在于确认受审核方在拟认证范围内的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几次监督在于确认受审核方在拟认证范围内的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持续符合性。目前上述环节已经通过,当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领域,接下来还要接受扩大认证范围审核,以及认证复评。
4 对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运作中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
4.1 关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标准与创新的关系
众所周知,ISO 9000体系的构成要件及本质特征是系列化的标准,以GB/T 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为基础建立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当然也不例外。它的构成单元也是诸多的标准,包括所有教学相关活动中的各种程序标准和实体标准。一直以来,存在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强调标准就意味着放弃创新。事实上,这种观点更多是出自于直觉或推测。实践表明,标准和创新可以并行不悖,也可以相辅相成。那么,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标准和创新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通过实践和思考,我们认为,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标准和创新之间通过以下方式形成了相互促进的正向作用关系。
4.1.1 标准为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保证
如前所述,基于GB/T 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起来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其主要构成内容是各种标准。这些标准要么是程序标准,要么是程序标准作用对象的实体标准,而实体标准是对教学活动诸环节最基层要素的规范要求。一般而言,这些标准并不直接控制和干预教学内容本身,相反它恰恰是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服务的。这样以来,由于这些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的标准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使得广大教师可以从以前烦琐、不断变化,以及随意性很强的事务性活动中解放出来,将节省出来的宝贵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内容的不断巩固、凝练、深化和更新、用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创新,而所有这些都将有利于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4.1.2 标准为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制度动力
基于GB/T 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不但是一个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它同样体现了教学活动中责、权、利辩证统一的制约和协调机制。体系中的三大层次文件和两类标准的各自本质要求和相互作用,对所有教学相关人员的教学相关活动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制度推力,促使教学相关人员不断思考、勇于创新,实现体系质量目标。例如,在我院的体系运行实践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测评满意度,教师们摒弃了以前独立作战或者以教研室为单位的松散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创新性地形成了以课程群为战斗堡垒的QC小组,性质相近、内容承接紧密的课程组成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形成一个QC小组,QC小组成员定期就授课内容、授课方法、前沿动态、相近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协调处理,以及授课心得等进行讨论交流并形成记录。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们反映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明显增加、照本宣科、内容重复的现象大为减少。学生们的目光也已经不是只停留在对前人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简单识记和掌握上,而是逐渐把视野放宽到对专业新事物的认识思考和思维方法的获取上来。从这个意义上看,体系的运行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树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1.3 创新活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标准的更新和修订,为进一步的良性互动打下基础
教学相关活动包括:教学管理和教学本身既是对体系、对标准的实施,也是对体系对标准的检验。在教学创新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原有的实体标准明显滞后过时,或者程序标准存在逻辑欠缺,这种发现将直接推动现有不合理标准的更新换版。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QC小组的教师互听课项目中听与被听双方的相互意见反馈和答辩机制,就是对原有听课制度单向评价做法的科学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毕业设计答辩前成绩的指导教师和同行四重盲审(指导教师-成绩-同行-成绩)制度也是对此前本科毕业设计成绩给定制度的改进。这些既体现了创新对标准的正向反作用,也体现了ISO9001标准持续改进的原则。
4.2 关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客观作用
我们认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不能因此而盲目地夸大这种作用。从本质上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严格运行,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教学管理活动本身的效率,教学管理活动和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完全遵从管理和效益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管理效率的提高并不必然对应着效益的提高,如果管理的方向是符合管理对象自身客观规律的,则管理效率的提高直接导致效益的提高。相反,如果管理的方向违背管理对象自身客观规律,那么管理效率的提高只能加速效益的下滑。因此,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要发挥对教学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一定要强调体系建立的宗旨是真正切实为教学服务的,是以教学为中心的。体系的内容是尊重高等教育和教学活动基本规律和特点的。非但如此,由于高等教育所提供产品的物质载体——学生的能动性和差异性,还要求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处理好原则和权变、一般和特殊的关系,防止简单机械地搞一刀切做法,使体系的运行流于形式,沦为为管理而管理的体系。如果这样,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存在和运行就在功能上丧失了意义。因此,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但要保证其出发点的教学中心性,还应该是动态的,是一个不断调整和扬弃的过程。
4.3 关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目标设定问题
如果说包括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本身在内的各种教学资源构成了高校教学方程式的约束条件的话,那么质量目标就是目标函数。给定约束条件下的目标函数最大化表现为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我们和其他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来看,体系中质量目标的设定更多情况下要么被定位于使学生具备国家规定的毕业资格,要么被定位于各种类型选拔性或资格性考试的通过率,以及毕业率、教学事故发生率等。我们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后对此进行了冷静的反思,认为上述目标固然可以作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目标而存在,但还谈不上全部,甚至不能成为主要目标,这些目标充其量只能算做内部控制目标。高等学校的产品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教育供给所提供的服务,包括:知识工具、知识加工、传授活动,以及为学生提供的相关服务等,即教学服务产品;二是指将学生智力、技能的增加,即人力资本增加部分看成是高校的产品,称之为学生产品。因此,高等学校中的直接顾客是学生——接受教育服务的人,最终顾客是学生的家长——出资供学生接受教育服务的人和学生的就业单位——出资购买学生产品的组织。既然高校产品的接收方不止学生本身,还包括家长和社会用人单位,那么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的内涵当然应该更宽广了。它应该包括:学生走向社会时所应具备并能适时呈现出来的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适应社会的能力、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与应变能力。但这些目标往往没有能够在体系文件中很好地表现出来,而这又是能够真正反映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东西。除了目标设定的范围和主次问题之外,质量目标实现程度的可测性和测试方式也需要加以研究。这是因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侧重不尽相同,测试标准和手段不会千篇一律,而且,作为高校产品物质载体的学生,只有离开学校走上社会才能真正算做“产品下线”。在这种情况下,对产品质量(教学质量)的衡量在时间维度上就不同于其他行业,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所以上文所提内部控制目标的达到与否难以完全承担起测定教学质量的重任。这也是我们在以后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应该着力分析和解决的问题。
总体上来看,将ISO 9001标准用于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在我国基本上还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已有的实践既为我们提供了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益启示和经验,也为我们提供了正确、客观、冷静、全面地认识ISO 9001标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对高等教育和教学规律的认识,正确理解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相互关系,客观、全面、准确地把握ISO 9000标准在不同情况下运用于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条件和作用过程。在尊重客观规律、理顺管理思路、兼顾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创造条件、有所扬弃地让ISO 9001标准这一在众多行业和领域中为质量建设攻城拔寨的武器,在高校教学质量建设中迸发出更亮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刘智元.ISO认证: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思路,黑龙江高教研究[J],2001(6) :59-61.
[2] 王宏达、元凤江和周钰.基于ISO9000标准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J],2004(5) :22-25.
[3] 纪剑鸣.高校构建ISO质量保证体系的动因,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1(12) :53-56.
[4] 陈慧.高等教育引入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研究,复旦教育论坛[J],2003(5) :70-74.
[5] 赵中建.质量体系认证适用于学校教育吗,上海教育[J],2001(11) :18-22.
[6] 徐向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范畴、原则与体系,高等理科教育[J]2004(1) :40-45.
[7] 赵伟建.ISO质量体系要素在高等院校中的运行,教育发展研究[J],1999,素质教育专缉:164-167.
[8] 孙娇燕.引入ISO 9001质量保证标准建立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航海教育究[J],1998(4) :1-4.
【iso9001满意度调查表】推荐阅读:
iso9001内审流程11-20
ISO9001管理评审如何做10-17
iso9001内审员试题11-06
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11-19
ISO9001:2008试题及参考答案09-16
ISO9001:对领导者的要求09-08
ISO9001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10-04
护士满意度调查表06-12
餐厅满意度调查表10-18
6.客户满意度调查表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