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精选10篇)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篇1

组织性质: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FAST),简称福建省科协,是中国科学

:本会常务机构是福建省科协会员代表大

:主 席:吴新技术协会(CAST)的地方组织,是福建省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成立于1962年1月,其前身是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福州分会和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常设机构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下设3个工作委员会及相应的办事机构和事业单位。常委由我省40位著名的专家和学者组成。协会领导

涛(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副主席:叶顺煌 符卫国 柯少愚 赵榜生 顾阿华 谢联辉 郑兰荪 洪茂椿 王钦敏 赖爱光 谢华安 杜 建 陈元仲 孙世刚 郑金贵 李建平付贤智 陈绍军协会组成:本会由省级各自自然科学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市、县(市、区)科协组成。现在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160个(包含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个基金会),市、县、区科协94个。全省会员达30万个,其中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会员逾15万人。协会宗旨:维护科技工作者的权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团结组织福建省科技工作者,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主要任务:

一、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自主创新。

二、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

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推广先进技术,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四、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

五、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参与国家科学技术政策、法规制定和国家事务的政治协商、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工作。

六、表彰奖励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举荐人才。

七、开展科学论证、咨询服务,提出政策建议,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接受委托承担项目评估、成果鉴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认证等任务。

八、开展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活动,促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发展同国外的科学技术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友好交往。

九、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篇2

2015年12月11日上午,福建省人社厅副厅高榕专程到福建省社会养老保险协会走访、看望老同志,并调研指导工作。省社会养老保险协会会长江作梁全面介绍了协会有关工作情况,并就当前养老保险制度相关问题改革提出了建议和意见。高副厅长充分肯定了近几年来协会工作开展的很有生气,发挥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很多课题调研成果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不少问题都进行了吸收转化,起到了智力、智库、智囊的作用,并希望协会再接再厉,继续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深化改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篇3

邓云贞会长在会上做工作报告,陈炎生局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了去年协会工作,安排了今年的任务。审议了2006年度财务工作报告,会议审议替补、增补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省安监局副局长施惠财最后做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与任务专题报告。

邓云贞会长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06年,协会在省安监局、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省经社联的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大局,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立足基层,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办会宗旨。充分发挥协会的自身优势,突出重点,开拓创新、提升合力、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理事会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断扩大了协会的社会影响。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开展了安全生产理论探索和学术交流,承办“海峡西岸经济区安全发展论坛”。

2.受省安监局、省政府法制办委托,认真做好委托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托执法的有关工作,把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延伸到乡镇(街道)。

3.积极发挥安全生产专家队伍作用,努力为企业提供服务。

4.按照省安监局的工作部署,认真完成交办的任务。

5.认真办好《安全生产通讯》,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抓好基础性工作。

今年主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努力推动我省安全生产科技进步。

2.服从服务于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大局,努力完成省安监局等部门委托的各项工作。

3.加强调查研究,重视与有关方面在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4.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大力推动安全文化建设。

福建省咖啡业协会会员收费标准 篇4

一、会员条件

(一)福建咖啡业协会会员分为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

(二)凡所在国家境内依法登记注册的健康企业、管理规范和业绩突出的社团组织、热心支持并促进咖啡业健康发展的大型企业和社会机构、从事咖啡行业发展理论研究并具一定影响的社会组织,只要承认协会章程,自愿申请入会,均可取得单位会员资格。

(三)凡系咖啡行业企业家或咖啡行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从事咖啡行业企业理论研究并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支持与关心咖啡行业的各界知名人士,只要承认协会章程,自愿申请入会,均可取得个人会员资格。

二、会员权利

(一)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

(二)优先参加本会举办的国内外活动。

(三)获得本会提供的各类信息服务。

(四)对本会工作提出批评或建议,实施监督。

(五)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寻求本会的保护和支持。

(六)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三、会员义务

(一)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

(二)关心和支持协会工作,积极参加本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承办和完成本会交办的工作。

(三)及时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所需的有关信息、统计数据和有关资料;

(四)按规定缴纳会费;

(五)自觉维护本会的声誉和合法权益。

四、会费标准

(一)、咖啡原物料、设备生产企业会员每年缴纳会员费5000元;

(二)、咖啡贸易公司、经销商会员单位每年缴纳会员费3000元;

(三)、咖啡馆类商户会员每年缴纳会员费1000元;

(四)、个人会员每年缴纳会员费360元。

五、本协会的业务范围

(一)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福建省咖啡行业的发展规划,以及相关行业条例。综合会员意见,制订行业规范、行业标准、行业职能及相关的认证制度,并组织推进、贯彻实施;

(二)实行行业自律、行业协调,并做好行业服务工作,依法维护行业内企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

(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在福建省举行国际咖啡会议和展览会等工作;

(四)进行咖啡业反倾销、反垄断等调查,向政府提出调查申请;

(五)开展各类咖啡业的宣传活动,提升福建省咖啡行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与国内外咖啡行业协会(商会)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友好往来;

(六)参与政府有关咖啡行业发展、改革以及与咖啡业利益相关的政府决策论证,提出相关政策和立法的建议,参加政府举办的有关听证会;

(七)开展行业统计调查,收集、分析、发布有关经济、政策、法律信息,承办会员要求办理的事项,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积极为会员排忧解难;

(八)与政府相关部门加强联系,遏制不正当竞争,指导会员依法经营,遵守行规行约,维护行业的整体利益,维护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

(九)开展有关的知识、技术培训;进行咨询、中介服务;创办行业网站、出版会刊等;

(十)组织举办本行业技术转让会、商品交易会、展销会,促进企业间、地区间的技术、商品流通,推动企业接受市场检验,提高质量、争创名牌,提高服务质量和信誉程度;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篇5

脱钩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行业协会规范发展,理顺行业协会与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完成行业协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工作,根据省民政厅、监察厅《关于加快推进行协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工作的通知》(闽民管„2009‟164号)、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全省性行业协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民管„2009‟178号)精神及民政部《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的规定,结合我厅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脱钩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一)工作范围

厅属各行业协会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要按规定进行脱钩和规范管理:

1、与行政主管部门相应职能混淆不清的;

2、与行政主管部门合署办公的;

3、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下同)在行业协会中任职或兼职的;

4、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任职年龄超过70周岁的;

5、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超过两届的;

6、与行政主管部门会计合账的。

(二)工作内容

1、职能分开。行业协会职责不得与政府部门混淆。行业协会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的,必须取得政府部门的授权或委托。

2、机构分设。行业协会办事机构不得与行政主管部门合署办公,已合署办公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机构分设。

3、人员分离。行业协会应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公务员不得在行业协会中任职或兼职,已兼任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或其他职务的,必须辞去行业协会职务或辞去公职。

行业协会中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任期最长不得超过两届。

4、财产分置。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财产不清晰的,必须在依法审计基础上,完成资产划分,明确产权归属,建立规范的行业协会资产管理制度。行业协会必须实行单独建账、独立核算,不得与行政机关会计合账或实行财务集中管理。行业协会没有独立账号或财务由行政机关业务科、处(室)代管的,必须设立独立账号。

二、时间安排及方法步骤

脱钩工作必须在2010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我厅脱钩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分四个阶段进行,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7月中旬至7月底)根据全省纠风工作会议精神及省民政厅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系统脱钩工作方案。召开厅属行业协会负责人会议,明确工作目标及工作任务,认真做好动员部署、政策宣传与组织指导,扎实推进脱钩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调研摸底阶段(2009年8月1日至8月15日)2009年8月15日前,由省民政厅会同我厅对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方法,对厅属行业协会进行认真梳理和筛选甄别。对一些行业覆盖面过大、行业特点不够明确、不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以及重复设立的行业协会,提出整合重组的意见,并结合“三项评估”即指由行业协会会员对该协会存在的价值、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进行评估,引导和督促其进行整合重组;对开展活动不规范、无专职工作人员、无固定办公场所、无经费来源、内部管理混乱的行业协会,动员其注销或依法予以撤销登记。

(三)具体实施阶段(2009年8月15日至2010年4月30日)

1.厅属行业协会认真填写下发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摸底统计表》(附件1),于2009年8月底前报送我厅,经我厅审核汇总后,于2009年9月底前将《行

业协会商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摸底汇总表》(附件2),报省民间组织管理局。

2.对经确认的行业协会,有名称不规范情形的,应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于2009年10月底前到省民政厅办理变更手续。经认定不属行业协会的社团,一律不得冠以“行业协会”名称。

3.开展“三项评估”工作。2009年12月底前,各行业协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对该协会存在的价值、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进行评估,填写《行业协会商会三项评估情况表》(附件3),根据评估结果决定行业协会的去留。我厅负责对各行业协会 “三项评估”工作进行指导,派员参与监票,并将评估结果和行业协会去留意见集中报省民政厅。

4.落实脱钩任务。2010年4月底前,行业协会对照与政府部门脱钩的规定和规范管理的要求,与行政主管部门协商解决相关事宜,落实机构分设、人员分离、职能分开、财产分置的具体事项。

5.完成变更登记。2010年5月底前,行业协会应将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后的组织机构及法人、负责人、办公地点、章程、会员组成等相关资料,及时报送我厅和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并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手续。

(四)检查总结阶段(2010年5月1日至6月30日)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我厅对厅属行业协会脱钩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形成书面材料连同《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情况统计表》(附件4)报省民间组织管理局。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行业协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工作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脱钩和进一步规范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围绕目标制定工作计划,扎实推进脱钩工作开展。

(二)确保落实。在行业协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工作过程中,各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好行业协会与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对照脱钩工作的要求与规定,研究落实工作方案,协调解决相关事宜,按时保质完成行业协会与行政主管部门在职能、机构、人员、财务等方面脱钩工作。

(三)加强督查。我厅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指导,对行业协会数量较多、工作开展缓慢的单位和行业协会进行重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不按时开展脱钩工作或未按时完成脱钩任务、整改不力的单位予以通报;对无特殊原因,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脱钩任务的行业协会,由省民政厅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撤销登记;对弄

虚作假、隐瞒不报等违纪行为的,报监察部门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附件:

1、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摸底统计表

2、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摸底汇总表

3、行业协会商会三项评估情况表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篇6

【发布文号】闽委办[2006]8号 【发布日期】2006-02-08 【生效日期】2006-02-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生协会《关于建立流动人口和企业计

划生育协会的意见》的通知

(闽委办[2006]8号)

各市、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

几年来,全省各级计生协会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大力推动在流动人口和企业中建立计划生育协会,通过开展活动,不仅促进了各项计生政策法规的落实,而且对稳定企业人员,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密切员工同企业的关系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和规范这项工作,现将省计生协会《关于建立流动人口和企业计划生育协会的意见》转发你们。请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积极倡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稳定我省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扫素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6年2月8日

关于建立流动人口和企业计划生育协会的意见

几年来,我省各地建立了一批流动人口和企业计划生育协会,通过开展宣传服务活动,有效地落实各项计生政策法规,促进了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同时,在稳定企业员工,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密切员工同企业的关系等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企业法人代表和员工的肯定与赞扬。实践证明,建立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是新形势下做好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有效组织形式。为进一步促进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我省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推动人口计生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对建立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各类企业和集贸市场,这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目前全省流动人口已超过500万人。这支劳动大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由于流动人口的特点和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也给计生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成为当前计生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和薄弱点。据统计,2004年在全省政策外生育27670例中,流动人口占18502例,比例高达66.87%,其中流到外省的占37.6%,在本省外市流动的占15.78%,在本市外县流动的占13.49%。这组数据说明,流动人口已成为政策外生育的“防空洞”。如果这个局面不加扭转,势必极大地影响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这个工作大局。目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全国一盘棋”的机制尚未形成,在我省首先建立起“一盘棋”的体制,更显重要和迫切。加强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计划生育工作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上来,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充分发挥企业组织严密、机构健全、管理严格和经费保证等优势,加强企业计生协会建设,把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的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做好,同时也促进计生协会为企业聚人心、创效益、争荣誉,达到“利国、利企、利民”的“三赢”目标。

二、立足实际,采取多种组建形式

组建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应当坚持覆盖面广、形式多样、法人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

覆盖面广,就是流动人口流到哪里,计生协会(协会小组)就建到那里,努力扩大覆盖面,使流动人口人人都有温暖的“家”。

形式多样,就是企业计生协会的组织形式可多种多样,选择哪种组织形式,要根据本地流动人口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便于组织,便于活动,便于管理的原则组建。

法人负责,就是企业法人代表既要对企业生产经营负总责,同时也要对企业的相关事务负责。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发〔2000〕8号)中明确提出的“进一步落实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的要求,坚持法人代表负责制,组建和抓好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工作。

属地管理,就是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要根据计生工作属地管理的原则,接受所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计生协会的业务指导,积极参加属地计生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在具体组建过程中,各地要根据流动人口和企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组建模式。

1、独立型计生协会。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拥有百名以上员工)的“三资”、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较多的集贸市场,外来人员集居的“公寓”、“新村”,单独建立计生协会。

2、联合型计生协会或计生协会联合会。在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大小不等的乡镇(街道)、社区,除较大企业单独建会外,其他企业可建立计生协会联合会。企业规模不大、相对集中的按片区成立协会或联合会;行业性强、企业数量较多的按行业(如建筑业、餐饮业等)成立协会或联合会;企业较集中的投资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在企业建立协会的基础上,成立计生协会联合会。

3、挂靠型计生协会小组或团体会员。企业规模不大又较分散的成立协会小组或作为团体会员,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挂靠乡(镇、街道)、村(居、社区)计生协会;规模不大,建在投资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内的企业成立协会小组或作为团体会员,挂靠投资区、开发区、工业园区计生协会联合会;居住相对稳定的零散人员,直接由属地协会吸收为会员,参加属地协会活动。有的出租房住有一定数量务工人员的,也可吸收房东为团体会员或联络员,负责联系所租住的流动人口计生工作。

三、明确工作任务,开展经常性服务活动

根据计生协会的“五大职能”和企业的特点,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的主要任务有四项:

一是动员和组织广大会员带头学习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做晚婚晚育、计划生育的模范;带头学习生殖健康知识,做自尊、自爱、自强的模范;带头遵纪守法,做讲文明、讲诚信、讲道德的模范。

二是积极开展适合职工特点的宣传教育活动。针对流动人口中来自农村的青年居多,而青春健康知识较少,以致出现有些人未婚同居、未婚先育等情况,计生协会要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婚育观,提高“自尊、自爱、自强”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并带动广大职工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三是围绕职工的需求开展服务。密切与属地计生协会的联系,做好计划生育方面的各项服务工作。尽心尽责帮助外来职工解决在吃、住、娱乐、健康以及看病、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通过富有成效的服务,把计生协会建成职工之家,促使职工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四是坚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与维护企业的利益相结合。计生协会是群众组织,在宣传服务的同时,要开展民主监督工作,依法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教育会员和职工知法、懂法、守法、宣传法。积极参与企业特别是“三资”、民营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和协议条款的制定,促进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的落实。配合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维护职工包括婚假、女工孕育、哺乳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与政府有关部门、其它组织和法律机构建立联系,为困难职工、流动人口中的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一)健全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网络。一是建立企业计生协会领导班子,要有健全的理事会,有称职的会长、秘书长。一个企业计生协会理事会一般由5―9人组成,推选企业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为会长,行政、人事、劳动部门的主管为秘书长。二是建立企业计生协会组织网络。一般以企业的车间或班组建立会员小组,由车间主任或班组长为协会小组长,发展外来人口中热心计生工作的员工和带头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分子为会员。每个会员骨干联系2―3个外来员工。三是建立企业计生协会工作制度。一般要求做到“四有”:有专职(兼职)人员、有活动场所、有规章制度、有活动经费。

(二)活动方式方法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活动。二是与企业的党团、工会活动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提高效率。三是与企业评优奖励相结合,对模范遵守计生政策法规和晚婚晚育的员工给予奖励,并纳入企业奖励制度一并实施。四是与企业现有资源相结合,一些设施(如医务室、活动室、职工之家、图书阅览室等)可与协会共用,这样既节约经费开支,又为计生的宣传服务活动提供现成的优越条件。五是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组织会员积极参加企业各种文化活动,如深入开展争当“文明市民”、“生产能手”、“技术标兵”、“五好会员”等活动,把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使广大会员既获得知识,又丰富文化生活。

各地要按照本《意见》的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倡导,稳步推进这项工作。县、乡(镇、街道)计生协会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的工作指导、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平昌科学技术协会 篇7

2015年部门决算公开编制的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服务中心工作,努力增加贡献份额

主动投入“两化”互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五创联动”,积极投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以科普活动为载体,强化“农民变市民”的培训。以发展的理念融入科普元素。在青凤镇龙井村巴山新居和“万亩芍药基地”建设中,机关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文明劝导和环境整治“换位体念”活动,改变传统生活习俗,树立开放思维和科学理念。在“三十二梁”茶叶基地,把科普工作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在大运蜜柚基地,指导协助蜜柚协会举办好首届柚子节。

认真开展普法工作,推动科普工作法制化建设。以科普宣传为平台,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编印普法资料3500册(份),组织法律工作者、科技工者深入农村、社区宣讲有关法律知识,提高广大群众法律意识。大力宣传《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增强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依法科普意识,推动科普工作法制化建设。

倾情做好扶贫攻坚,助推脱贫奔康进程。成立了县科协扶贫帮困领导小组,落实了一名副主席负责帮扶工作,安排了一名干部驻村担任村长助理,选派了一位责任心强的同志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帮助贫困村解决“四难”问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建立中药村种植基地。机关党员干部每人联系2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建立留守学生之家,开展亲情关爱。帮助龙岗镇龙岗寺村改善阵地建设,支持笔山镇金堂村发展茶叶生产,在龙岗镇开展计生“三结合”帮扶工作。全年用于扶贫帮困资金10多万元。

强化理论调研和科技咨询,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力,广泛开展学术调研和学术建言。县科协、县人才办、县政研室联合召开参加巴中市第八届学术大会动员会,落实调研任务。收到有较高价值的调研成果20篇,县老科协专家组撰写的《 关于大中型畜牧养殖场排泻物污染危害及处理办法的调查报告》被县委书记批转到相关部门具体落实。主动作为,广泛联系,为重点工程、支柱产业提供技术服务。组织技术人员对巴山青蔬菜基地开展常年技术服务,与江口醇集团、远鸿小角楼公司加强联络,在兆润集团筹建企业科协,加快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为引进高科技人才搭建平台。

(二)履行科普职责,努力提高公民素质

深入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推动长效机制建设。认真履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印发了《平昌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2015年工作要点》,协调成员单位形成合力,督促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十二五规划》,推进科学素质纲要实施,进一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以五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大力宣传普及节约环保、安全健康等知识和观念,促进科学发展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调整充实县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成员,召开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十二五”总结会,肯定了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扎实抓好“项目”申报和实施,增强科技扶持力度。围绕县委、政府确定的农村特色产业,组建了3个专业技术协会(江家口种养协会、石桥优质水稻生产协会、花椒协会),培育了2个示范基地(大运蜜柚基地、益生秋葵基地)。今年有2个单位实施国家“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巴山青蔬菜协会、北山翠茗茶叶协会)、2个单位实施省级“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永福社区、石垭樱花协会)。通过项目扶持,协会、基地及社区科普能力大幅提升,科普效果更加显著。永福社区在辖区小巷设置宣传栏6处;蜜柚协会开展技术培训11场850多人次;巴山青蔬菜协会依托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接待观光客人近12万人次;源丰养殖协会配合县科协开展科普月活动,发放技术资料2万份;樱花协会配合乡村旅游环线建设“柳朱”、“柳青”樱花长廊20公里。

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群众生产技能。组织科技人员结合地域产业到乡村、基地、产业园区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养技能,培养了一批掌握现代技术的职业农民。到石桥水稻协会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召集乡镇农技人员开展小春病虫害防治集中培训。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到高峰、青凤、鹿鸣等地开展“巴山秀才”科技培训活动,就茶叶、中药材、核桃的栽植与管理进行系统规范培训。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了驾驶、电工、焊工、计算机、烹饪、乡村旅游等就业培训,为星光工业园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通过自办、联办形式全年举办各种培训50多场次,直接受众近6000人。

办好科普宣传主题活动,增强科普社会化氛围。充分利用“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传播科普知识,普及实用技术,让科普真正惠及民生。在兰草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0多份,接待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在镇龙镇开展了新春送科技文化下乡活动,当天发放技术资料30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126人。在石垭乡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发放科普资料30000余份。在江口六小举办了巴中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市委常委刘嘉、县级四大家主要领导参加活动。活动设置了科普文艺演出、科技咨询、科普大篷车展品展示、科普挂图展示、科普资源成果展示、创业就业培训、青少年科技创新讲座、廉政宣传教育、反邪禁毒教警示教育、法律咨询服务、义诊义检等内容,还开设了网络在线互动。参加当天活动的学生、群众近3000人,现场发放资料近3万份,展示挂图100余幅、科普展板24张,接受群众咨询580人,义诊400多人。江口示范幼儿园、白衣镇、岳家镇、自来水公司也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宣传科学思想、传播新技术。

突出抓好科技教育,拓展青少年科学思维。把青少年科技教育纳入中小学目标考核内容,组织科技辅导员外出观摩学习,在思源实验学校举办科技辅导员培训。开发师生科技思维,精心打造参赛作品,在第30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展评会上,我县32件作品获等级奖。其中,获一等奖12件,二等奖9件,三等奖11件,平昌县科协、平昌县教科体局荣获“基层优秀组织奖”。在第30届全国大赛上我县5件作品获等级奖,其中一等奖3件、二等奖1件、三等奖1件。成功举办了第31届平昌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收到创新创造作品1162件,评审出优秀作品927件,筛选出318件作品参加全市创新大赛。

创新社区科普形式,增强社区科普功能。广泛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帮助新市民提高面向城市生活所必需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对城市发展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加快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步伐。完善社区群团工作服务中心建设,牵头召开群团工作联席会,对建设街社区群团服务中心每个群团部门再筹资1万5千元(共9万元)用于群团工作日常开支。新平街社区、新华街社区新建群团服务中心。在新华街社区、建设街社区各建科普长廊1个。建设街社区被命名为省级科普示范社区。永福社区实施了省级“社区科普益民计划”,获奖补资金10万元。新华街社区举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题讲座,开通科普QQ群,参加中国科协在郑州举办的社区科普工作培训会,就社区科普作息化作经验交流。

顺利通过“全国科普示范县”检查验收。“全国科普示范县(2016-2020年)”验收工作组先后到巴山青蔬菜基地、北山翠茗茶叶协会、得胜镇科协、得胜小学和新华街社区,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翻阅资料等方式,详细了解我县科普活动阵地建设、科普活动开展情况及“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情况。验收组对我县的“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经集体评议,各项指标符合全国科普示范县验收标准,通过检查验收。这是继2007年、2011年后,第三次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中国科协为筹备“九大”召开,在全国选择23个县级科协就组织建设进行专题访谈,平昌位列其中,四川仅此一家。

(三)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工作能力

巩固群众路线教育成果,创新便民服务方式。在乡镇、村建立群团服务中心,群团组织合署办公,科协将技能培训、银会合作贷款、农技协组织建设、青少年科技教育、农村站栏员建设等职能职责延伸到乡村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办理。

加强学会能力建设,主动承接政府职能。加强对县级学(协)会的指导,丰富学会活动内容。县老科协受民政局委托,在乡镇建设“日间照护中心”和“老年协会”70个,全部通过验收合格,并承办了全市“会员之家”现场交流会。

认真抓好党建工作,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继续弘扬“团结、敬业、务实、奉献” 精神,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科协机关,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到政法街社区开展党员“双报到”活动。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和遵章守纪意识。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坚持“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持续整治“四风”突出问题,认真执行“八项规定”及相关制度。

加强舆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多角度反映平昌科普工作,办好“一网一刊一台”(《平昌科协》网、《科协工作》专刊、《平昌科普》微信平台)。市以上媒体宣传报道平昌科普工作信息30余条。县科协向乡镇科协、社区科协、县级四大家分管领导、科技人员代表、群团服务中心、农技协等赠阅《四川科技报》70多份。

二、部门概况

纳入本部门决算汇编范围的独立核算单位共 1个,独立编制机构数1个,与上年保持不变。人员编制6人,其中行政编制6人。2015年行政在岗6人,退休5人,遗嘱2人。

三、收支决算总体情况 收入:2015年总收入210.31万元,基本支出拨款收入74.71万元,项目拨款收入135.6万元。资金来源全为财政拨款。

支出:2015年总支出为210.3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4.71万元;项目支出135.6万元。

四、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2015年年初预算188.36万元,退休人员生活补助21.955万元。全年财政拨款收入210.31万元。本收到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210.31万元,财政部门拨款对账单为210.31万元,数据一致。

(二)核对流动资产与负债

2015年末银行存款4.45万元;其他应收款9.98万元;其他应付款14.42万元。

(三)固定资产清理

2015年末,固定资产21.5万元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小车一辆,金额11.69万元;办公设施设备9.81万元。

五、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决算情况

2015年出国出境业务没有,无费用支出。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15年7.37万元,2014年为8.56万元,2015年比2014年减少1.19万元.公务接待:2015年公务接待费用0.16万元,2014年公务接待0.36万元,2015年比2014年减少0.2万元。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篇8

【发布文号】闽经贸技术[2006]313号 【发布日期】2006-05-09 【生效日期】2006-06-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闽经贸技术[2006]313号)

各设区市经贸委(经委、经发局)、科技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省直有关部门: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第30号令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省经贸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和福州海关、厦门海关共同制定了《福建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现将该办法印发你们,请各地贯彻执行。

原《福建省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暂行办法》(闽经贸科[1995]483号)同时废止。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国税局

福建省地税局

福州海关

厦门海关

二○○六年五月九日

福建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在技术创新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2006]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05年第30号令)的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评价和管理工作,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学技术,加速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是以企业为主体,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竞争能力,创新业绩显著,在行业或产业集群起重要导向作用的示范体。省有关部门予以省级认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以此引导和推动全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三条第三条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牵头,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国家税务局、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和福州海关、厦门海关参加,共同负责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撤销和评价工作。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扶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形成共同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协调互动机制。省经贸委作为牵头单位,重点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能力建设,并具体负责组织认定和评价工作。

第二章 认 定

第四条第四条 企业技术中心的主要职能:

(一)从事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与开发。结合市场分析,重点从事中长期的新产品开发,实施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和产品的中间试验和工业性试验,以产品为龙头带动相关技术、工艺、装备和材料的研究开发,负责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专有技术。

(二)从事产品和技术的决策咨询。使企业对本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信息有较强的获取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参与企业发展战略和技术进步规划的制定,组织技术创新重大项目的评估和论证,对企业重大问题提出建议意见。

(三)开展产学研联合和对外合作交流,提高企业多渠道运用技术资源的能力。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科技力量和研究成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提升产品水平。

(四)开展人才吸收、凝聚和培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国内外技术人才以各种形式为企业工作,凝聚企业现有科技人员,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加强企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培训和造就一支科技人才队伍。

(五)从事产品、技术的服务。负责对企业内部多层次技术开发的指导和服务,协调解决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组织学习和引入企业外部成熟的共性技术,并在企业内进行应用。

(六)从事行业和产业集群的技术服务和辐射。跟踪和研究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利用人才、技术和信息优势,发挥技术的集散和辐射、信息集聚与扩散、共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技术服务与咨询、产品分析、检测、试验以及人才交流与培训等职能,在行业和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开发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

第五条第五条 申请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企业年销售额在2亿元以上。(软件、光电、制药等高新技术企业年销售额不低于1亿元);

(二)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行业和产业集群中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企业领导层重视技术中心工作,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能为技术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研究、开发、实验条件完善,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800万元。有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的研究开发队伍,专职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不少于30人;

(五)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具有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技术创新绩效显著;

(六)已被所在设区市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七)企业上盈利、并在认定前两年内没有确定的偷漏税、重大安全质量和环境事故等行为。

第六条第六条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每年组织一次。

第七条第七条 申请企业按属地原则向设区市经贸委(经委、经发局)提出申请并按要求填写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附件一《福建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和附件三《福建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

第八条第八条 各设区市经贸委(经委、经发局)对企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会同科技局、财政局确定推荐企业名单,并将推荐企业的申请材料和推荐意见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省经贸委,并抄报省科技厅、财政厅。

第九条第九条 省经贸委根据申请企业行业情况组织相关专家按照《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标准》(见附件四)进行综合评审。

第十条第十条 省经贸委会同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和福州海关、厦门海关对综合评审结果进行审核,择优确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并联合行文公布。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其控股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如具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条件,可申请作为该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分中心,申请材料和认定程序与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相同。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因评价不合格被撤销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资格的,企业两年后重新申请认定的,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重新申报。

第三章 评 价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依据评价标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每两年进行一次评价。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初审。经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于当年4月底前将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评价材料包括:附件二《福建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附件三《福建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报送各设区经贸委(经委、经发局)汇总初审后,于考核的5月底前报省经贸委。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核查及评价。省经贸委组织专家或中介评估机构对上报评价材料等进行核查,核查方式包括实地核查和集中核查等。

第十六 条数据分析与反馈。省经贸委组织专家或中介评估机构对核查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初步评价结果,在网上公示接受反馈意见。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评价得分低于60分、未在规定时间内报送评价材料的企业技术中心、企业上报材料中有弄虚作假并经查实的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为不合格。

对于评价得分65分至60分以及不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条件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警告,并由省、市相关主管部门督促其限期整改。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评价结果的确认。省经贸委会同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和福州海关、厦门海关负责评价结果的确认并予以公布。

第四章 管 理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其下属公司原有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视情况调整为集团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分中心。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一)不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条件,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仍达不到规定要求的;

(二)技术中心评价不合格;

(三)企业自行要求撤销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被依法终止;

(五)企业有偷漏税、重大安全、质量以及环保事故等行为。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省经贸委会同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福州海关、厦门海关负责调整与撤消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公告形式颁布。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企业上报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材料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评价材料内容和数据应真实可靠。提供虚假材料的企业,经核实后,两年内不受理该企业认定申请。已是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撤消其认定资格,两年内不受理该企业认定申请。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发生更名、重组等重大调整的,应在每评价时由企业一并提出变更申请,经当地经贸主管部门确认后报送省经贸委办理更名等手续。

第五章 政 策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向有关部门申报的项目经专家评审确认良好的,优先列入省经贸、科技、财政等有关部门扶持的技术创新项目。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推荐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必要条件。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对考核评价优秀的企业技术中心省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省经贸委每年从省技术创新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促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经贸委会同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和福州海关、厦门海关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二○○六年六月一日开始施行。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篇9

闽科计〔2009〕61号

各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精神,加快推动科研与产业结合,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根据《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现就申报2010年度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学科定位和我省产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突出科研和产业合作认真遴选、推荐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备选项目,单个备选项目申请省级科技经费资助的额度为50-80万元,各高校按照限项推荐备选项目(见附件1)。

推荐的备选项目应符合《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所列的基本条件,体现科研与产业结合,技术产权明晰,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有明确可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和良好市场前景;力争通过项目实施,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申报程序

各高校按照申报通知要求,在校内公开征集备选项目,对受理的项目认真审核把关,并组织专家进行咨询。公开征集的备选项目申请书格式可选用《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http://xmgl.fjkjt.gov.cn),也可由高校自行确定。

高校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按照推荐名额,研究提出拟推荐的备选项目,并在校内公示。推荐的项目,应兼顾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等领域的技术需求,突出应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转化等类型项目。

通过公示的备选项目,由高校组织项目申请单位的科技人员通过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网上填报《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见附件2)做为申请书附件。具体申报流程为:申报单位注册登录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http://xmgL.fjkjt.gov.cn)─申报管理─增加项目申请书─选择“重大项目” ─填报申请书─上传附件(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咨询意见等)。网上申报之后,各高校正式行文将项目汇总表(见附件3)、项目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合作协议书和专家咨询意见及相关附件纸质材料一式二份寄送我厅发展计划处(项目汇总表电子数据发送电子信箱:jh@mail.si.net.cn)。

项目的网上申报时间为2009年10月20日至12月4日,推荐时间为2009年12月5日-10日(纸质材料受理时间为2009年12月10日-14日)。

我厅将组织专家对备选项目申报材料进行网上评审,并进行现场调研,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项目。

三、其他事项

1、申报项目的第一单位应为省内高校二级学院或系,合作企业应是在我省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规模以上企业;已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的承担单位,有2项以上(不含2项)项目到期未验收的,不能申报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

2、项目负责人应是省内高校在编并实际主持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在项目结束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同期主持的省科技计划项目数原则上不超过1项(含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科技重大、重点项目,软科学项目,创新资金项目以及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

3、高校、合作企业以及项目负责人应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包含项目负责人所在高校与合作企业的权益分享内容;合作企业应提供项目配套资金的证明材料。

4、项目实施期限为2-3年,申报项目研发起始时间为2010年3月1日,结束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013年3月1日。项目起止时间内的研究开发内容应是尚未开展的研究工作,已完成的前期工作内容在申请书的现有研究开发基础和已具备的条件栏目进行表述。

5、为了提高科技项目管理系统的易用性,为项目申报单位与科技人员提供便捷服务,我厅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程序进行了优化,除项目负责人应进行注册查重外,其他参与人员不进行系统查重。参与人员可通过系统“专家注册”进行添加,也可以直接在申请书中填写简要信息进行成员添加。

附件:1.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推荐名额

2.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3.2010年度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汇总表(格式)4.2010年度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申报代码表

二○○九年十月十四日

主题词:科技 计划 项目 通知

昌平区科学技术协会2018 篇10

财政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责:贯彻执行《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及其它相关方针、政策、法规,从事科学普及工作,履行“昌平区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负责策划、组织、协调全区性的大型科普活动。围绕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个重点人群开展科普活动。

(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昌平区科学技术协会本级、无二级单位。

二、2018年收入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预算情况说明:

2018本年收入预算合计952.24万元;比上年收入预算合计1037.76万元减少85.52 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1、培训支出0.21万元,比上年0.23万元减少0.02万元。减少原因:人员减少。

2、机构运行520.64万元,比上年462.79万元增加57.85万元。增加原因:在职人员正常晋档、晋级、公积金、社会保险调整。

3、科普活动349.24万元,比上年311.8万元增加37.44万,增加原因:科普经费在原来的基础上递增20%。

4、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81.95万元,比上年77.94万元增加4.01万元,增加原因:退休人员增加,社会保险增加。

5、计划生育服务0.2万元,比上年增加0.2万元。增加原因:上年预算没 有安排独生子女父母年老一次性奖励费。

(二)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2018本年支出预算合计952.24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1、基本支出:

(1)2018年工资福利支出526.4万元,比上年434.84万元增加91.56万元。增加原因:在职人员正常晋档、晋级、公积金、社会保险调整。

(2)2018年商品和服务支出52.01万元,比上年51.82万元增加0.19万元。增加原因:系数调整。

(3)2018年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4.39万元,比上年20.6万元增加3.79万元。增加原因:退休人员增加。

2、2018年项目支出:349.44万元,比上年496.8万元减少147.36万元。减少原因:本年初预算未安排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经费。

三、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本本单位未安排政府采购预算。

四、政府基金预算情况

本本单位未安排政府基金预算。

五、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情况

本支出预算合计52.01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办公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公务用车运行费、设备维修费、公务交通补贴、专用通讯网租赁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六、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汇总单位范围

北京市昌平区科学技术协会、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包括所属行政1个单位北京市昌平区科学技术协会。

二、“三公”经费支出口径

“三公”经费是指本部门通过财政拨款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三、“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情况说明

2018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5.46万元,比上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年初预算2.88万元增加2.58万元。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用。本本单位未安排年初预算。

2、公务接待费。

2018年“公务接待费”财政拨款预算数0.26万元,比上年“公务接待费”经费财政拨款年初预算0.28万元减少0.02万元;主要原因:在职人员减少。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8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财政拨款预算数5.2万元,比上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经费财政拨款年初预算2.6万元增加2.6万元。

增加原因:上年因事业公车改革未做年初预算,今年年初预算增加1辆事业编制公车。

七、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本固定资产总额183.67万元,比上年151.60增加32.07万元。增加 原因:购置了科普办公设备。

其中:(1).轿车2辆,价值26.04万元;

(2).大中型载客汽车1辆,价值10.84万元;(3).其他车型汽车1辆,价值39.35万元;(4)、其他固定资产价值107.44万元。

八、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申报情况 本本单位未安排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九、预算绩效情况

本本单位未安排预算绩效。

十、名词解释

科普经费:是指利用各种传媒普及科学,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活动的费用为科普经费。

上一篇:为亚运开幕式喝彩五年级作文下一篇:高考英语作文标杆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