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书信范文(共3篇)
世界三大宗教:1,佛教:公园六世纪发源于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宣扬“众生不等”、忍耐、顺从、放弃斗争,每个人靠自己修行得道求来世灵魂进入“极乐世界”
2基督教:公元一世纪发源于罗马帝国统治的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是耶稣,宣扬耶稣是上帝的使者,是基督即“救世主”,是为拯救贫苦人民而降生的,宣传世人应忍受苦难,寄希望于来世,即忍受苦难的人死后都会升入天堂,3,伊斯兰教:公元622年,发源于阿拉伯(麦加)创始人;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主张伊斯兰教徒部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
当前中国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后称中国四大宗教 二,我国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宗教在社会主义将长期存在,我们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或发展它,宗教信仰自由受宪法保护,无神论者与宗教信仰者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充分发挥爱国宗教团体的作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三,汉族宗教信仰有何明显特点?
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接受不同的宗教
2外来宗教必须在中国地方化、民族化后,方能被汉族所接纳,并在汉族地区扎根、发展 四,中国少数民族在宗教信仰方法的状况如何?
中国西北地区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西藏、青海、内蒙古、四川、甘肃等地的藏、蒙、裕固族人民信仰藏传佛教,白、壮、布依、侗、纳西、满、朝鲜等10个民族信仰大乘佛教,俄罗斯、鄂温克族信仰东正教,另有部分少数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五,我国著名的宗教场所有哪些?
佛教寺院有:北京的法源寺,洛阳的白马寺,上海的龙华古寺、立佛禅寺,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陕西西安大 思寺,嵩山 材寺,成都的文殊院,西藏布达拉宫等
基督教堂有:北京南堂、北京的北堂,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国际礼拜堂,天津的老西开教堂等
伊斯兰的清真寺游:广州的怀圣寺,浙江的凤凰寺,泉州的清静寺,北京牛街礼拜寺,东北的清真寺,上海松江的清真寺,西安化觉寺、西宁东关清真寺等
道教道观有:陕西楼观台,北京白云观,辽宁沈阳太清宫,成都青年宫,福建莆田妈祖庙,苏州玄妙观,山西芮城永乐宫,河南登封中岳庙等 六,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以信仰佛为中心的宗教,它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王国(今尼泊尔南部)净 王得太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立,他宣扬苦\无常,无我,缘起,解脱等教法,并强调无论任何阶级均可信奉其教说都可以成佛,后世佛教徒称他为“释迦牟尼”即释迦家族的圣人,佛教曾经长期广泛流传于南亚、东南亚及东亚等众多国家,近代以来,已流传到欧美等地 七,印度佛教发展的三部曲是什么?
1,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中叶,为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传教时期,称为原始佛教阶段 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至公元1世纪,佛教内部分裂为上座和大众两部,并从中演化出许多教团,称为部级佛教阶段
3,公元1世纪左右兴起的大乘佛教阶段,乘即教义,大乘佛教宣扬普度众生到彼岸世界,贬称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发展到13世纪初,受外来侵略扼杀,才在印度衰落
八,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指释迦牟尼的根本教法,它主要包括“四圣谛"‘十二因缘’和‘八正道’‘三法印’以及它的‘无我观’‘众生平等观’和僧伽制度,这些也是释迦牟尼首次传法的内容
九,何谓‘四圣谛’
‘四圣谛‘是释迦牟尼佛教的基本教法之一,谛是谛理即真理的意识,它的核心是讲世间、人生都充满苦难,‘四圣谛’(又称‘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讲现实存在的种种痛苦现象,集谛讲造成痛苦的原因和根据,灭谛讲佛教可以帮助人们灭断根源,而达理想的无苦境界(即涅槃),道谛讲断灭痛苦的具体八种正确途径与方法 十,什么叫“八苦”?
“八苦”是指佛教的基本教义的“四圣谛”之苦谛中的八苦:①生苦 诞生时的痛苦②老苦 老年时的痛苦③病苦 生病时的痛苦 ④死苦 死亡时的痛苦 ⑤怨、憎痛苦,指不由自主不得不与不喜欢的人或物离别时的痛苦⑥求不得苦 指有所欲求而得不到满足的痛苦⑦五盛阴苦 指人生之色、爱、想、行、识五种基本因素生灭无常,满是痛苦
十一,什么事“十二因缘”和“八正道”?
“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生”是“四圣谛”中苦集二谛的延伸,其主要内容是分析苦因和论述因果关系,三世轮回
“八正道”则是“四圣谛”中道谛的发挥,它具体指出八种解脱诸苦,断绝轮回,达到“涅槃”境界的途径和方法,这八种方法是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正确的思维)、正语(正确的语言)、正业(正当的职业)、正命(正确的谋生方式)、正精进(正确勤修善行)、正念(专心修正确的思想)、正定(按以上七阶段修持,进入涅槃解脱的境界)十二,何谓“三法印”? 法印即法之印章,意即“佛法之特征”是判断思想是否合佛教之理得三条标准,第一条是“诸行无常”这里的‘诸行’指一切事物的运行与变化,主要是生灭变化;第二条是“诸法无我”诸法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是指一切事物都处于刹那生灭,事物主体“我”是不存在的;第三条是“涅槃寂静”是通过对物,我的透彻理解,而达到的最高境界,此时一切烦恼、痛苦均已消失,精神进入永恒的安乐状态 十三,“无事不登三宝殿”和“唐三藏法师”是什么意思?
所谓“三宝殿”是指佛教寺院里的三个活动场所,“三宝”即佛、法、僧,“佛”是指僧人,“大众登场办事”的地方;“法”是指佛家珍藏经典之所;“僧"是指和尚”燕息(睡觉)的“寂静禅房”,这些地方是不准随便登门游览的
“三藏”是对庞大浩繁的佛教有关经籍的统称,它包括佛经、佛律和佛论三大部分,经也称经藏,凡佛所言(一一般都是由佛的弟子复述出来的,所以经的开首都是由“如是我闻”起首,即是“经”“论”(论藏)是对经加以解释和阐发的各宗派学说、论著,“律”(律藏)是佛教僧侣行为的规范和宗教仪式的规则,三藏法师是法师的最高的尊称(头衔),是指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唐三藏是对唐朝高僧玄焋的尊称 十四,我国一般佛寺的大雄宝殿里供奉的三尊是什么?
这三尊佛称三世佛,三世佛又分为竖三世佛和横三世佛两种,竖三世佛是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过去佛是燃灯佛(也称迦叶佛)传说他是释迦牟尼前进之师,曾预言释迦将来定成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是指弥勒佛,是释迦牟尼的继承人
横三世佛指三个世界的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正中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以及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
十五,佛教的丛林、宝刹、迦兰有什么区别 丛林:通常指佛教禅宗寺院,也称禅林、丛林的原义是取喻草木之不乱生乱长,表示其中有一定的规矩和法度,丛林起初规模不大,不设佛殿,只立法堂、建立佛殿是后世的事,另设方丈、僧堂、茶舍、僧人均参加生产劳动以自给生活
刹:指佛塔顶部的装饰,由大寺院中多建有塔,因此以“宝刹”指代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伽蓝即僧伽蓝,原为梵文的音译,异译为‘众园“僧园”原意为修建僧舍的基地、后指包括土地、建筑群在内的寺院
十六,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是怎么回事?
罗汉是梵文“阿罗汉”的简称,是指修者得到证悟和果位,据佛经载,佛有十六弟子受佛之嘱,“不如涅槃,常位人间”以助众生,十六罗汉的尊称为十六尊者,这些已在《法住记》一书中(作者为公园2世纪狮子国即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此书后被唐玄奘译成汉文,唐末著名僧画家始画十八罗汉即在原十六罗汉之外加上庆友和玄焋,后则被世人接受成十八罗汉之说,而五百年之说有三:一说是释迦牟尼的五百个弟子,二说是参加第一次或第四次集结(佛教会议)的五百罗汉,其实“五百”在古印度只是形容众多的意思 十七,佛教的五欲供是什么?
佛教认为人生有五欲(色、声、香、味、触),而戒除五欲可以减轻烦恼、安然自得,故寺院前供品尝有:鲜花(或明镜)琵琶(或其他乐器如钟)香、水果天衣(或帐幔)、鲜花象征视觉,乐器代指听觉,香则喻为嗅觉,水果为味觉,天衣为触觉,这些称为“五欲供”即象征五种感官引起的各种欲望,劝引人们放弃欲望,一心修佛 十八,中国佛教史上的“三武灭佛”是怎么回事?
由于佛教势力的扩张,严重影响到封建社会王朝的赋税收入和兵力、劳动力的来源,佛教同最高统治者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在中国佛教史上出现过“三五之厄”的皇帝灭佛运动,三武指的是①北魏太武帝拓跋寿②北周武帝宇文邕③唐武宗李炎,以上三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下令灭佛,尤其是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以灭佛运动是最严重的一次,称为会昌法难,它给佛以严重打击,使佛教从此由盛而衰 十九,中国佛教产生宗派的原因是什么?佛教自西汉时期传入中国后,佛经逐渐出现各种译本和不同的理解,并受印度部派佛教影响,在南北时期已发生了各种不同观点的学派,但未成宗派,隋唐时期,佛教各宗派开始形成,特别是盛唐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思想活跃,寺院经济高度发展,这样,佛教理论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更加紧密,具有各自理论体系和宗教法规的佛教宗派便开始建立 二十,中国佛教有哪些宗派?
中国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寺、法相寺、华严宗和禅宗这四个各自理论体系的宗派以及律宗、密宗、净土宗这三个在民间广有影响的宗派,其中天台宗、禅宗、律宗、密宗、净土宗在唐代以后传播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并在那里建立了各自或互相结合的宗派 二十一,什么事密宗
密宗又称密教、瑜伽密教等,此宗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依据,以真言(咒语)、手印、仪轨等方式,达到即身成佛,以身、口、意三密相应为宗要,故名密宗,它是7世纪以后印度大乘佛教一部分派别与婆罗门教结合而产生的,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秘密教旨传授,在唐代开元年间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人先后在长安译经传播,曾极盛一时,五代后衰微,现在西藏多密宗和唐代所传的部系不同,一般称为藏密和喇嘛教,而后唐代长安的密教为唐密
二十二,为什么密教要修持“三密加持”
密教认为,世界万物、佛如众生皆由地、水、风、火、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识”为“公法”二者统摄宇宙万物,而又皆众生之心中,佛与众生修性不同,众生如果依法修持“三密加持”-----手结印契、口诵真言、心观佛尊,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静,与佛的身、口、意相应,这样就能即身成佛 二十三,喇嘛教是什么样的宗教?
喇嘛教是佛教的一支,因其主要在我国的藏族地区形成和发展,故藏传佛教或藏语系佛教,它是印度密教在公园8世纪时传入西藏并与当地原始宗教(本教)斗争结合而形成,它以藏文《大藏经》为主要经典,以无上瑜伽密为最高修行次第,至13世纪,由于元朝统治者得大力扶植,上层喇嘛教开始掌握政权,在西藏逐渐形成“政教合一”的制度 二十四,喇嘛教有哪些教派?
喇嘛教在不断传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教派,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后演变为格鲁派、俗称黄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和格鲁派(即黄教)等,以格鲁派影响最大,而且它目前仍是喇嘛教中最主要的教派 二十五,喇嘛教僧人的教阶(僧阶)制度是什么?
喇嘛教的僧侣俗称为喇嘛,藏语中意为上师,只有地位学问有修养且能为人师表,领人修行的僧人,其僧阶制度;最低级为僧侣(所谓闲散喇嘛)格西(有一定学位的僧人)、扎萨克喇嘛(僧学院或中小寺院主持人)、**(大寺庙的主持人,藏语俗称“ 古”是神化现的肉身,是喇嘛教的五级僧侣)大**(称为“呼图克图”,是蒙语中“有寿之人”的意思,具有世任西藏地方政府摄政为贵格)、**和** 二十六,喇嘛教首领的转世相承是怎么回事? 喇嘛教依据灵魂转世,生死轮回的教理,规定自**以上高级僧侣的产生,采取转世制度(即灵童转世制),喇嘛教首领原本是父死子继,至13世纪,由噶举派的噶玛已支系开始实行转世制,15世纪格鲁派兴起并禁止喇嘛娶妻,转世制度更为流行,**死后。寺院上层集团通过古卜,降神等活动,寻找**圆寂时出生的婴儿,将其名字写于纸片,从若干纸片中选出一张,这个婴儿就是上代**“转世”的灵童,迎来寺中继承**的地位 二十七,何谓金瓶掣(抽)签?
1727年,清廷设置驻藏大臣,规定与**、**共同管理西藏地方事务,后又由清朝皇帝----金瓶(即金奔已瓶),专供寻认灵童之用,该瓶口内插有签筒,筒内放置如意头像牙签五支,凡寻认灵童时,邀集四大护法,将灵童的名字及出生年月日,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牙签上,放入瓶中,选派有真正学问的**、祈祷七天,然后由各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佛像前正式认定,如果找到灵童只有一名,亦需将一个有该灵童名字的象牙签同放瓶内,如抽出没有名字的牙签,就不能认定已寻得灵童,而需另外寻找,**喇嘛和**额尔德尼的转世也一样,须经瓶挚签才能确定 二十八,喇嘛教的主要寺庙有哪些?
在西藏地区当今喇嘛教最大有影响的是格鲁派,俗称黄教,其寺院也最有影响,黄教有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三大寺一般均由当时**担任“池巴”(住持),札什伦布寺不列入“三大寺”,但也是西藏地区最大的黄教寺庙之一,青海的塔尔寺,是西藏地区之外最大的黄教寺庙之一,是我国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在世界佛教界也享有盛名。
另外还有噶举派(白教)的止贡寺、萨迦派(花教)的萨迦寺、宁玛派(红教)的多吉扎寺等
二十九,什么是禅宗?
一、日文商务书信的分类
日文的商务书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A、贸易性商务书信;B、社交性商务书信。贸易性商务书信指的是进行实质性贸易往来时所用的书信,包括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种:(1)请求开展业务,同意或谢绝开展业务;
(2)要求报价,报价或拒绝报价;
(3)请求订货,同意、辞退或取消订货;
(4)推销商品;
(5)关于汇款;
(6)有关信用证事宜;
(7)各种修改事项;
(8)发货或到货通知;
(9)拜托;
(10)照会;
(11)催促;
(12)取消;
(13)抗议;
(14)道歉;
(15)索赔;
(16)辩解;
(17)反驳; 等等。
社交性商务书信指的是与实质性的贸易往来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与贸易伙伴或准贸易伙伴之间的普通社交往来所用的信件,主要内容包括:
①祝贺信;②感谢信;③邀请信;④同意信;⑤拜托信;⑥照会信;⑦致意信;⑧报告信;⑨慰问信等等。
二、日文商务书信的结构格式
(一)贸易商务书信的结构格式
贸易性商务书信从结构格式上来看,可以分为五大部分12小部分。其基本结构形式如下所示:
一、前付(序文)
1、文書番号(书信号码)
2、文書日付(寄信日期)
3、受信者名(收信人名)
4、発信者名(寄信人名)
二、前文(前文)
5、件名(件名)
6、頭語(开头语)
7、挨拶(祝愿语)
三、主文(主文)
8、主文の起辞(きじ)(主文的起语)
9、用件(事由)
四、末文(末文)
10、末文の起辞(末文的起语)
11、末文の挨拶(末文的寒暄)
12、結語(结束语)
You have recently made a purchase from the local department store.However, when you arrived home, you found a fault with it.Write a letter to the manager, say what the product is, explain the problem and say what you’d like to be done about it.(投诉信)
范文:
Dear Sir or Madam,I’m writing to complain about the recent purchase of a woolen sweater from your department store on Philip Street, on August 25, 2007.亲爱的先生、女士:
我写此信是要就我 2007年8月25日从你们在菲利普大街上的商店里购买的一件羊毛衫进行投诉的。
I recently washed the sweater in cool water, as per the instructions on the label.However, when I removed it from the machine, the garment was stretched out of shape and no longer fits.我最近按照标签上的说明用冷水洗了这件羊毛衫,然而,当我将它从洗衣机里取出时,这件衣服却变形了,再也不合身了。
I phoned the store last Tuesday(June 21)and spoke to the department manager, a Mr.Morris, who was rather rude on the phone and informed me that I could not get a replacement sweater as it was purchased at a reduced price.I felt really upset, for I have been a loyal customer of your store for many years and until this incident, never have had any complaints.I, therefore, feel disappointed to be treated in such a manner.我上周二(6月21日)打电话到店里,是与一位叫Morris先生的部门经理讲的,他电话里很是无礼,告知我说因为这件衣服是降价购买的,因此不能退换。对此,我深感不满,因为我多年来一直是贵店的忠实顾客,在此事件之前,从来没有过任何投诉。因此,我对受到如此待遇深感失望。
I would, however, be perfectly satisfied if you would kindly replace the sweater or refund my money, whichever is more convenient.然而,我的要求并不高。如果你们能够给我退换一件,或者为我办理退费,怎么方便就怎么办,我都会非常满意的。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Yours truly,Kenny Gao
期盼收到您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