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重点归纳(推荐8篇)
第一章 绪论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史前思想 教育心理学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二)西方:
古希腊的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近代: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
二、教育心理学的形成
卡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 桑代克(Thorndike)(美): 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
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 →科学教心的创立的标志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一)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二)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
60s开始,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
(一)内容趋于集中
(二)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三)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渐转向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的探讨,并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第二节:小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学习的任务和意义
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内涵: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种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小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小学儿童心理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性质: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三、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
(一)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如何揭密专长?
专家-新手比较研究范型是一种有效的研究路径。1.新教师
新教师可能存在的错误观念
教学≠传授知识
现象:新教师授课往往“口干舌燥、面红而赤”,但收效甚微,学生不愿听讲,没有学习兴趣。
原因: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应当顾及教授的对象,即“学生”。尤其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以及早先形成的错误概念。
对“学习心理”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上述内容。学科知识≠教师所需的全部知识
学科知识只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知识,其它许多知识,如:如何呈现教学内容、了解学生、评价学生、组织课堂教学等也是教师必备的知识。
尤其是“教学法-内容知识”在有效教学中非常重要,涉及如何呈现教学内容、如何为不同年阶段的学生安排授课难度、如何为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等。
学科内容知识不会自动生成教学法-内容知识,获得此类知识需要相当长的教学经验,并且需要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方可掌握。教学经验对教师成长作用
教学经验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经验本身可能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新教师所观察到或经历过的教学并非都是成功的,因此这种经验不能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其次,滥用各种成功的教学经验,不考虑自身特点与学生情况,也无助于教学能力的提高。
因此,除了教学实践之外,新教师应该学习各类理论知识(如教育心理学等),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并主动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与手段。
2.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 3.专家型教师:
学科知识专长、课堂管理专长、教授专长、诊断专长 4.基于知识对教学专长的解释 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 需要专业水平知识。
需要不断反思,并使日常工作和事务逐渐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培养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研究 新教师可能存在的心理困境 结论
教育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要不断面对新学生、新情境、新材料。没有任何人也没有任何书会预测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必须依靠自己在充分掌握基本的教学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思考和探索,使自己成为一个艺术的,自我教育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教育专家。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从生到死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阶段性和连续性 方向性和顺序性 不平衡性 个别差异性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三、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 教育须以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为依据 教育对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第二节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决定论 观点:
心理发展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其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与暴露的过程 人物: 高尔顿: 霍尔: 格塞尔: 评价:
片面强调遗传,忽视后天环境的作用
二、环境决定论 观点:
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人物: 洛克: 华生: 斯金纳: 评价:
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 三、二因素论 观点:
心理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人物:
斯腾:心理发展是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 吴伟士(Woodworth): 评价:
只是把遗传和环境简单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折衷调和。
四、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观点
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社会环境和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动力是通过在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矛盾运动发展的
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观点:
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
心理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重要概念
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评价:
对教育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心理发展结构
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核心概念)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行为图式和认知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经验(或动作)。顺应:当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行为图式不能使经验同化时,改变主体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平衡: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平衡既是一种心理结构,又是发展中的因素。
皮亚杰心理发展的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ª2岁)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三、具体运算思维(7-11岁)
四、形式运算阶段(11岁后)感知运动阶段
这个阶段的儿童只有动作活动,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还没有表象和思维,智力活动还处于感知运动水平。前运算阶段
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具有信号功能,产生表象。在模仿游戏中,儿童以一物代替另一物,或当人或物不在时用语言来称呼他,这都说明儿童具有了信号功能,产生了表象。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但还不能进行可逆运算。具体运算阶段
这个阶段的儿童已能逐渐超出知觉的限制,形成守恒概念和可逆性,出现群集运算。但这时的运算还限于具体的、观察所及的事物。
形式运算阶段
这个阶段是达到成人思维水平的准备阶段,思维水平已超出具体的、感知的事物,使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来,凭借演绎推理、规律的归纳和因素的分解来解决抽象问题。皮亚杰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1、在小学教育中要重视对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2、尽可能地使用一些图片、模型等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有助于思维的表象。
3、尽量多给学生一些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学习和探索活动中掌握知识。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加他们学习活动的自发性和自主性。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观点:
发展是一个生物人在一定的社会文环背景中的适应 心理发展经历连续的八个发展阶段 评价:
重视文化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
艾瑞克森的主要观点
艾瑞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某种冲突或危机。这些危机是在每个发展阶段,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和社会任务的改变而相继出现的。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发展危机化解的过程。每一阶段危机解决的好坏影响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信任对怀疑(0-1岁)
第二阶段:自主对羞怯或疑惑(1-3岁)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3-6岁)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6-12岁)
第五阶段:自我同一性对自我同一性混乱(12-20岁)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20-40岁)第七阶段:繁殖对迟滞(40-65岁)第八阶段:自我完善对绝望(老年期)埃里克森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1、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小学生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勤奋与自卑¡±之间的冲突。
2、在这一阶段,他们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3、学生成人后对于学习和工作的态度都与这个阶段所获得的勤奋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4、在小学教育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体验通过艰辛努力而获得好成绩后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5、对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落后和不足,不能一味地批评,而要多给予鼓励。
小学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平等而公正地对待学生,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老师对待自己的态度而感到自卑。
对于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要特别注意培养其自信心,引导他们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努力学习。
而当这些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进步后,一定要及时表扬、鼓励,使其充分体验此时内心所获得的快乐。
三、维果斯基的发展观 观点: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最近发展区 评价:
是当前建构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础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
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最近发展区是指介于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认知任务与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够完成的认知任务之间的差距。
3.学习的关键期 发展的关键期
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K.Z.Lorenz)在研究小鸭和小鹅的习性时发现,它们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这种现象叫¡°母亲印刻(imprinting)¡±。心理学家将¡°母亲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动物认母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如小鸭的追随行为典型地出现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超过这一时间,¡°印刻¡±现象就不再明显。
心理学家运用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的缺失对人类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通常在极端的情况下才难以弥补,对人类大部分心理功能而言,也许用敏感期这样的概念更为合适:各种心理功能,成长与发展的敏感期不同,在敏感期内个体比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的影响,比较容易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
在这个时期以后,这种心理功能产生和发展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只是可能性比较小,形成和发展比较困难。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1、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既不要超越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过深过难的内容强加在学生身上,同时也要注意提供略高于学生发展水平的内容,给予学生一些挑战。
2、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语言符号的作用,与学生充分交流。
3、要重视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适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一、弗洛伊德的观点 S.Freud简介
S.Freud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是奥地利人,在治疗精神病人过程中发现不少病人的病没有机体的根源,却有许多无意识的情感,当他帮助病人认识到这些情感时,病就好转了。在总结治疗经验的基础上,他逐渐形成了关于个性发展的观点。有人将他和马克思、爱因斯坦合称为改变现代思想的三个犹太人。他的学说、治疗技术、以及对人类心灵世界的理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一)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1、意识与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指人们能直接感知的心理活动。
无意识指在一般情况下不为人觉察到却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心理活动。包括个体的原始冲动、欲望和本能。
2、人格结构
本我(id):由人的先天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
自我(ego):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行事,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
超我(superego):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最高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自我。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
Freud认为,在儿童发展的不同时期,里比多投放集中于身体的不同特定部位。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
早期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
青春期(11、13岁开始)
(三)对弗洛伊德的简评
强调了儿童的早期经验和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对开展儿童早期经验、早期教育的研究有极大的影响。
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并描述其各部分内在联系,对心理动力学有启发意义。对性本能的过分强调有失偏颇之处。
从对病人的诊断分析出发,缺乏实证成果的支持。
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认知——
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及其品质的发展,认知结构的发展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第一节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概况
一、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
(一)小学儿童的生理发展
1、身体外形的变化
小学时期儿童生长发育比较平稳均匀。从青春期以后,生长的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存在性别差异 小学儿童头部生长速度减慢,四肢的增长速度依旧;进入青春期后,体格快速增长,出现长臂长腿的不协调现象。
2、体内机能的发育 心脏和血管的变化
肺的变化(12岁前后的第二次¡°飞跃¡±)骨骼和肌肉的变化
3、神经系统的发育
脑重量的变化(12岁儿童脑重基本达到成人水平)
脑电波的发展(意味着神经系统在质的方面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逐渐增加(二)小学儿童的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1、学习活动增强了小学儿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2、学习活动增强了小学儿童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
3、学习活动促使小学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
4、学习活动促进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主导活动是指在儿童各个发展阶段中具有自身质的特点,影响和支配其它活动并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
主导活动理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列昂节夫等提出的。
二、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迅速性 协调性 外露性 可塑性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不仅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而且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始终 注意的两个特点: 指向性
集中性
(二)注意的种类
1.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
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随意注意(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3.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儿童注意的发展
注意首先是与定向反射相联系的,最初的定向反射是一种无条件反射,后来由无条件的定向反射发展成为条件性的定向反射。
3岁以前儿童的注意基本是无意注意。
3岁之后儿童开始接受学前教育,有意注意就逐步出现了。进入小学之后,儿童才开始能够独立地组织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还常会带有情绪色彩。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的特点与教学
一,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
二,在教学影响下,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而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
三,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教学活动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 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不要由于某种不必要的教具、事物等无关问题,而把儿童的注意引向不必要的方向去。(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对小学低年级儿童,观察其外显行为,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引导方式、课堂组织。(活动过程的组织合理有效)
(四)注意的特征(品质)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包括: 继时广度 同时广度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注意对象的特点 活动的性质和任务 个体的知识经验
2、注意的稳定性(1)定义
注意的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
包括广义的稳定性和狭义的稳定性。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分散
(2)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 工作目标的明确性 活动方式的多样化 个体的意志品质 3.注意的分配(1)定义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2)注意分配的条件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形成了动作系统。
4、注意的转移(1)定义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2)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 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 明确的信号提示
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
(五)儿童注意品质或特性的发展 1.注意广度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范围很窄。
有研究发现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不足四个客体;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为5~6个客体。
一般成年人的注意广度是7-8个点,而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就为6点,也就是说在初中时,注意广度已达到成人。
注意的广度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2.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递增: 2~3岁婴儿能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5~7岁15分钟左右,7~10岁20分钟左右,10~12岁25分钟左右,13岁以上30分钟。
影响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因素多种多样 一是概念的难易程度;
二是活动形式的丰富程度; 三是学习内容的新颖程度。
3、注意分配与转移的发展
注意的分配:
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和知识技能的发展,小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逐渐提高。中高年级小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可以把注意分配在几个对象上。但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比较缓慢。
3、注意分配与转移的发展
注意的转移:
幼儿的注意转移能力差,年龄越小,注意转移越慢。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转移的能力还不强,他们还不善于把注意从一种学习活动转移到另一种学习活动上。小学中、高年级以后,学生的注意转移能力逐渐地发展起来。小学生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主要取决于对先后两种注意对象的兴趣。
4、儿童注意的培养 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3)丰富教学活动形式
4)培养儿童有意注意的能力 5)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与需要 6)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什么是感觉?
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观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的分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等)
(一)视觉
1、基本视觉现象:(1)明度与视亮度
明度取决于物体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视亮度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2)视觉适应
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明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暗适应最初7-10分钟内,感觉阈限骤降,感受性骤升;
明适应——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明适应进行很快,在5分钟内,明适应全部完成。明适应和暗适应研究的实践意义(3)视觉缺陷 包括色弱和色盲
色弱者在刺激光较弱时几乎分辨不出任何颜色。在男人中占6%。色盲分为全色盲和局部色盲
全色盲者只能看到灰色或白色,丧失对颜色的感受性。局部色盲者分为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4)视敏度
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医学上称之为视力。最小间隔视敏度是视觉系统区别物体间最小间隔的能力。医院常用E型视标和蓝道环(C)来测量最小间隔视敏度。(5)视觉后像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的现象。正后像和负后像
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相同的,叫正后像,相反的,叫负后像。颜色视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6)闪光融合
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的现象。
2、小学儿童视觉的发展
(1)小学儿童视敏度的发展趋势 第一,10岁前儿童视敏度不断提高。
第二,10岁时儿童的视觉调节能力的范围最大,远近物体都能看清。第三,1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视力逐渐下降。(2)儿童颜色视觉的发展:
第一,颜色的辨别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并表现出初步的颜色偏好。
第二,小学儿童的颜色视觉表现出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的颜色视觉能力一般高一些;男女生对颜色有不同的偏好。
(二)听觉
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16¡ª20000赫兹。
(低于16赫兹的振动叫次声,高于20000赫兹的振动叫超声波。)
乐音和噪音(声音的振动是否具有周期性)
1、基本听觉现象
(1)音调
由声波决定的听觉特性。
音乐的音调在50¡ª5000赫兹之间,言语的音调在300¡ª5000赫兹之间,人耳最敏感的区域时1000¡ª4000赫兹。(2)音响
由声音强度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测量音响的单位是贝尔或分贝尔。
2、小学儿童听觉的发展
二、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 什么是知觉?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观,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知觉以感觉作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成分的简单总和。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识别和确认。知觉的种类:
(1)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观的特性,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2)根据人脑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可分为空间、时间、运动知觉。知觉的特性
整体性 理解性 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一)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与距离知觉、方位知觉与空间定向等。小学儿童识别几何图形的局限性: ①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混淆 ②立体几何图形知觉水平不高
1、形状知觉
2、方位知觉
视觉的方位定向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会的。听觉方位定向
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 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
两耳连线中点为顶点作圆锥,圆锥面上各点容易混淆。
(二)时间知觉的发展
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时间知觉的发展较迟。
即使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一分钟的估计也极不精确。一般都是估计过短。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 听觉>触觉>视觉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3、人的态度和兴趣
什么是运动知觉?
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反映在人脑中,为人们所觉察,就是运动知觉。小学儿童运动知觉的发展
大肌肉运动觉成熟较早(如走、跑、跳、攀登、伸展等);
小肌肉运动觉发展较迟(精细动作做不大好,握笔的手指、手腕僵硬,字迹歪扭,结构不当,用力不均匀); 注意对儿童进行训练。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有观察力的人善于发现对象本质的、典型的却不太显著的特征。观察能力是小学儿童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阶段
1、认识¡°个别对象¡±阶段
2、认识¡°空间对象¡±阶段
3、认识¡°因果联系¡±阶段
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小学低年级儿童大部分处于认识2、3阶段,中年级处于第3阶段,高年级处于第4阶段。
(二)小学儿童观察品质的发展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方面 从观察的目的性上看。
初入学的儿童,观察的目的性较低。
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即使对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扰,集中注意观察的目的。
他们的知觉主要由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人兴趣、爱好所决定。
2、观察的顺序性方面 从观察的顺序性看。
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常常东看一下西看一下,看到哪里算哪里。
中、高年级学生观察的顺序性有较大发展,一般能做系统观察,而且在表述观察的情况前,往往能先想一下再做表述,即把观察到的点滴材料进行加工,使观察内容更加系统化。
3、观察的精确性方面 从观察的精确性看。
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极不细心、全面,常常笼统、模糊,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别属性。对事物间细微的差别难以觉察,不能表述。
4、观察的深刻性方面 从观察的深刻性看。
低年级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难以从整体做出概括,他们往往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关系,更不善于揭露事物的有意义的本质特征。比奈等人认为儿童观察的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 列举阶段(3~6岁);
描述对象阶段(7~14岁); 解释对象阶段(15岁以后)。
丁祖荫等对此做了验证研究,提出儿童图画认识能力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①认识“个别对象”阶段。只有对图画中各个事物孤立零碎的知觉,不能把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 ②认识“空间关系”阶段。只能直接感知到各事物之间的外表的、空间位置的联系,不能看到其中的内部联系; ③认识“因果关系”阶段。观察各事物之间的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因果联系; ④认识“对象总体”阶段。观察到图画中事物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
首先,具体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是有利于儿童观察力的培养的; 其次,要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同时,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时,既要同中求异,也要异中求同。第四节
小学儿童的记忆 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的事物的反应,它由识记、保持、再现(回忆或再认)三个环节构成。记忆的过程 问
题
当我们说某样事物自己没记住的时候,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记忆的分类:
①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划分:
形象、语词逻辑、情绪、运动记忆
②根据记忆是否与特定的时空分类有关分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③根据记忆有无特定的目的和专门的方法划分: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 ④根据主要保持时间和容量大小划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什么是瞬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具有鲜明形象性,有相当大的容量,保存时间是0.25秒到2秒。进一步受到注意则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
是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是2秒到1分钟。瞬时记忆被有选择的注意内容进入短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内容多以声音形式存储,也能够以图像存储。有时也被称为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容易被干扰。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正常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板块。短时记忆的编码
保持性复述能帮助把短时记忆的内容送入长时记忆系统。在无复述的18秒钟后,短时记忆内容很可能永远消失。(记姓名的技巧)
整合性复述能帮助我们建立永久性记忆。就是在重复的过程中把新的信息与已有的记忆和知识整合起来。(阅读书本的分析、消化性思考)长时记忆
什么叫长时记忆?
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一、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
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 由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主转化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意义识记的保持量总高于机械识记 保持
什么是保持?
保持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存储在人们头脑中的过程。
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保持阶段存储的经验会发生量和质的变化。
量方面的变化:保持的数量随时间的迁移而逐渐下降 质方面的变化:
1、内容简略和概括
2、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
3、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者更为夸张和突出
二、小学儿童保持的特点
(一)保持材料由偏重于具体类型发展到抽象类型
1、具体材料的保持优于抽象材料阅读
2、具体材料和抽象材料保持的区别随年龄增长逐渐缩小
(二)保持时以视觉加工为主
(三)逐渐使用复述策略来保持信息 再
现
什么是再现?
再现是从记忆库中提取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再现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再认和回忆。再
认
什么是再认?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再认的成绩通常优于回忆。
再认记忆测验显示,人对图片、相片或者其他视觉输入的信息保持得相当精确。影响再认的因素
1、再认依赖于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2、再认依赖于时间间隔
3、再认依赖于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4、再认依赖于个体的期待
5、再认依赖于个性特征 回忆
什么是回忆?
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回忆的分类:
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 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 回忆的策略和条件
1、联想是回忆的基础
2、定势和兴趣直接影响回忆的方向和效果
3、双重提取、寻找关键支点
4、暗示回忆和再认有助于信息的提取
5、与干扰做斗争 遗
忘
记忆最大的变化就是遗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无意音节学习后遗忘曲线开始迅速下降,然后逐渐缓慢下来。
有意义内容不像无意义音节遗忘那么快,语义记忆和内隐记忆一般不会遗忘。影响遗忘的因素
1、时间
2、识记材料的性质、数量
3、学习程度
4、识记材料系列位置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
5、识记者的态度
三、小学儿童回忆的特点
(一)从不会搜索和追忆向开始会搜索和追忆发展
(二)从不会评价自己的回忆向学会自我评价发展
四、小学儿童元记忆的特点
元记忆是人们对自己记忆过程的认识和监控
(一)小学儿童关于记忆的知识
包括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和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二)小学儿童的记忆监控
五、教学过程中儿童记忆的培养和促进 方法
(一)有的放矢——明确近期记忆目标 方法
(二)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 方法
(三)利用直观形象进行记忆 方法
(四)精选记忆法 方法
(五)联想法记忆 方法
(六)多通道记忆法 方法
(七)分类记忆法 方法
(八)谐音记忆法 方法
(九)口诀记忆法 方法
(十)串词法记忆
二、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
儿童在概念的掌握上表现为三级水平
第一级:用“具体实例”和“直观特征”来解释概念。第二级:用“重要属性”和“实际功用”来解释概念。第三级:用“种属关系”和“正确定义”来解释概念。
(二)小学儿童推理的发展 林崇德的研究成果:
第一,归纳和演绎两种推理能力的发展既存在年龄差异又表现出个体差异。第二,随年龄增长,小学儿童推理能力发展很快。
第三,在运算能力发展中,归纳与演绎推理形式的趋势和水平是相近的。
四、小学儿童的思维品质
(一)深刻性
(二)灵活性
(三)敏捷性
(四)独创性
五、儿童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训练(1)流畅性训练
用词流畅性训练:如在一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用一个基本字组词,说出一个词的多个近义词等。联想流畅性训练:如在一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想出与某事物相关的其他事物。
观念流畅性训练:如在一定时间内提出尽可能多的满足一定要求的观念、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答案。表达流畅性训练:如按照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意要求,用尽可能多的词汇造出一个句子。(2)变通性训练
物体功能变通性训练:如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列出砖块、杯子、回形针等物体尽可能多的功能或用途。遥远联系变通性训练:如训练学生能在意义相差甚远,表面看似不存在联系的事物间建立新联系。问题解决变通性训练:如要求学生解决一系列问题,而其中每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运用不同的策略(3)独特性训练
命题独特性训练:如要求学生对所给的故事情节给出一个恰当的又富有新意的题目,并且越新颖越好。后果推测独特性训练:如列出一些事情,让学生独特性地想象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故事结尾独特性训练:如给出一些故事或寓言,缺少结尾,要求学生以独特性的结尾完成这些故事或寓言 问题解决独创性训练:要求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尽可能用独特的方法去解决。
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一、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多样化的活动丰富了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 学习活动 交往生活
劳动、体育活动
2、小学儿童的情感进一步分化
相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小学儿童的情感分化逐渐精细、准确。新生儿:兴奋 —— 抑制
3、小学儿童的情感表现手段更为丰富 儿童对声音表情的认知发展情况:
以高兴、惊讶、恐惧、愤怒、厌恶、轻蔑等六种感情诵读“你这个小家伙真淘气”。结果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儿童声音表情的认知发展进入了正常辨认阶段。
(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深刻性是指情绪情感产生的原因所涉及的本质程度。
1、对儿童恐惧的研究证明
学前儿童的恐惧主要涉及个人安全和对动物的恐惧。
小学生更多的是来自学校的恐惧,如怕学业不佳、考试成绩不好,怕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怕遭到同学的讥笑等等。
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增加,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并更加现实化。表现之一:面对父母因下雨而取消野餐计划的反应。表现之二:引起愤怒的原因。表现之三:表达心情的方式。
3、小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内化了社会规则和道德标准。
(三)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加强
1、强度——易冲动、爆发快
2、速度——变化快
3、情境性——易受暗示
二、小学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
(二)小学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三)小学儿童美感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
(二)小学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发展趋势:
1、从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发展到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感兴趣;
2、从笼统的泛泛的兴趣,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的分化性兴趣;
3、从对具有事实的兴趣发展到初步探讨抽象和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
4、阅读兴趣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普小读物;
5、从对日常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和加深到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兴趣。
(三)小学儿童美感的发展
研究发现我国儿童审美发展的特点如下:
1、小学低年级儿童已能很好地欣赏动物塑像,而且与高年级儿童的感受体验十分接近。随年龄的增长美感欣赏能力还会逐渐发展。
2、在音乐美感欣赏上,小学儿童对流行音乐很感兴趣,对民族乐曲接触不多,而且缺乏人生的体验感受,无法引起内心的共鸣。
三、小学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
(一)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
(二)创造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三)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
(四)升华学生的社会情感,培养他们的同情心、羞耻心和自尊心
(一)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
一般而言,对低年级学生,采取讲故事、做游戏过程中容易获得知识,得到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中高年级学生而言,以介绍优秀少儿读物为宜,让他在读物中受到健康、向上的启迪。
(二)创造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通过环境设置、角色扮演、气氛组织等实践活动培养小学儿童的情感。
比如:利用电影、电视创设情境。观后再组织评议,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或教师把原剧进行改编,以话剧形式出现,让学生扮演剧中人物,并进入角色。
也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如经常举行多样化的班会、少先队中队会活动、兴趣活动等。建立起一个洋溢着积极健康向上气氛的班集体。
(三)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
首先,教师应教会学生善于调节情绪的强度,使他们学会用语词或理智防止或缓和自己不适当情绪的发生; 其次,要鼓励和发挥儿童的自觉性,养成自我检查与调节的习惯; 再次,需要丰富儿童的情感经验。
(四)升华学生的社会情感,培养他们的同情心、羞耻心和自尊心
培养同情心,要教育学生同情弱者、尊老爱幼,帮助苦难者,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爱护小动物,防止捉弄残疾人,虐杀小动物。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的途径是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和长处,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表场,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成绩,表扬过分,以防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情绪的产生; 同时也要向学生提出期望和更高的要求,鞭策他们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此外,教师要帮助儿童克服消极情感。
小学儿童的消极情感主要有害怕、焦虑、妒忌感、自满和自卑等。例如怕黑暗、怕老师等。
在生活中,对某些东西感到害怕,是正常的,但是有些害怕是完全不必要的,甚至有损于身心健康的,这往往与成人不正当的教育有关。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害怕的情绪。
讨论:
如何帮助小学儿童克服消极情绪?
一、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二、亲子关系
(一)亲子关系的变化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
(一)亲子关系的变化
1、交往时间的变化
研究发现5-12岁儿童的父母比学前儿童的父母在教导儿童,为儿童阅读、与儿童谈话,与儿童做游戏的交往时间少了一半。
2、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减弱。
6岁以前,父母替儿童做出决定,6-12岁在父母的监督引导下做出决定,12岁以后儿童更多的是自己做出决定。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
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忽视型、放纵型。权威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
权威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积极肯定和接纳的,对儿童有明确的要求。专制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
专制型父母对儿童严厉、粗暴、缺少温情。忽视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
忽视型父母对儿童缺少关注与爱,很少提出要求和控制; 放纵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
放纵型父母对儿童高度接纳和肯定,允许儿童自由表达思想和感情,很少提出要求和控制,偶尔对儿童提出纪律要求却不能坚持下去。讨论: 父母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同伴关系
(一)小学儿童的友谊
(二)小学儿童的同伴群体
(三)小学儿童的同伴接纳
(一)小学儿童的友谊
友谊是人际关系深化发展的结果。儿童友谊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不稳定阶段(3~7岁):此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同伴之间存在的是一种短暂的游戏关系,在一起玩的那就是朋友。
第二阶段:单向帮助阶段(4~9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满足自己需求和愿望的才是朋友。
第三阶段:双向帮助阶段(6~1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带有明显功利性,他们之间的关系不能长久保持如一。
第四阶段:亲密共享阶段(9~15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朋友之间应保持信任和忠诚、甘苦与共。此时,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第五阶段:友谊阶段(12岁以后):这个阶段的儿童对朋友的选择性逐渐增强,选择朋友更加严格,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
在群体中,小学儿童的择友通常有四个标准:直接接触关系、接受关系、敬慕关系、其他关系。直接接触,用儿童的话来说就是一起玩; 接受关系反映同伴对自己的帮助;
敬慕关系反映儿童择友的出发点是对同伴的行为特点和心理品质的赞赏; 其他关系?
包括空间距离、传统关系(两家是世交),传递关系(朋友的朋友)等等。小学各年级儿童择友标准的变化(%)
从总体上来说,小学儿童的择友表现出同质性和趋上性。同质性即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似的人做朋友; 趋上性即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做朋友。
(二)小学儿童的同伴群体
小学时期是开始建立同伴群体的时期。最明显的同伴群体就是班集体。
此外就是一些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在一个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的规模以2-3人为最多,占68%;4人规模的占18%;到高年级时才会有5-6人以上的非正式群体的出现。非正式群体多以同性别为主。
(三)小学儿童的同伴接纳
依据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可以把小学儿童分为人缘型、嫌弃型、孤立型以及中间型。人缘型儿童是在群体中受到欢迎的儿童,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嫌弃型儿童是在群体中受到排斥的儿童,是同伴不愿意交往,在群体中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儿童;
孤立型儿童是受到忽视的儿童,他们游离于集体之外,或不善于交往,或不敢交往,既不受欢迎,也不受排斥,大家对其并不在意;
中间型儿童是在群体中有朋友,有共同活动的同伴,但也有人对他不亲近,不喜欢的儿童。
讨论:
教师应如何正确对待和帮助嫌弃型和孤立型的儿童?
四、师生关系
宏观:教师中心→学生中心→师生民主;
微观:儿童的师生关系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儿童对教师态度的变化:盲从→自主评价倾向。
调查表明:84%的小学儿童认为要听老师的话,儿童最常用的话是“这是老师讲的。” 其中,小学低年级儿童100%的认为要听老师的话。
五六年级时学生开始注重教师的人品、精神面貌,试图对教师做出全面的了解。
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罗森塔尔对小学1-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预测其未来发展的测验,从中随即选取20%的儿童,告诉这些儿童的教师,说他们发展潜力很大。8个月后再次实施智力测验,发现这些儿童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儿童更为明显。
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概述
二、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
三、小学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概述 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内容上看,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部分。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形式上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种成分。
二、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
初生婴儿的意识是混沌的,没有明确的主体和客体的区分,基本没有自我意识,只有生理需求提示着我的存在。
当婴儿发现咬手指与咬布娃娃的感觉不一样时,就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识--自我感觉。
如果婴儿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分开来,这时自我意识就开始发展了。例如,知道自己推皮球,皮球就滚开了。
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知道自己的名字,开始使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我是……” “我要……”“我有……”等。这表明儿童已能完成从自己的表象到抽象的飞跃,也表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与年龄呈现正相关,但发展速度各年级是不等速的。一年级到三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尤为迅速的时期; 三年级到五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平稳时期; 五年级到六年级时又会出现一个加速发展时期。
三、小学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一)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二)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日益提高
(三)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一)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是相对于自我评价的依附性而言的。
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依附于教师、父母的评价,他们总是重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他们开始学会将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行为进行对照,但教师和父母的评价不公正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是“抗议”。
他们开始意识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人说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但总体来说,其自我评价还是会受到教师的态度的影响。
(二)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日益提高
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指的是自我评价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儿童评价自己的行为时能同时列举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从小学高年级直至初中,这时的儿童能将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动机联系起来,分析自己的个性品质,过渡到对自己个性进行综合评价。
(三)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自我评价的稳定性是相对于易变性而言。
一项研究是让被试间隔一周后对相同的5个题目作前后两次选择,并计算答案的一致性。
小学儿童对同一问题的两次选择的一致性
四、小学儿童自我调控的发展
自我调控包括: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自我调节指的是没有外部指导或监视下,个体维持其行为历程以达到某一特定目的的过程;
自我控制指的是目标受阻时,个体抑制其行为或改变行为发生的能力。两者不存在类型上的差异,与自我控制相比,自我调节在对外界变化的适应性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儿童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分别要到2岁和3岁时才出现。儿童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的5个阶段(科普):
第一阶段为神经生理调节阶段。表现为儿童的生理机制保护着儿童免受过强刺激的伤害,如他们的神经系统对某些刺激不予接受和加工,还通过自我吮吸来降低自我的唤醒水平和减少身体活动。
第二阶段为知觉运动调节阶段,儿童表现出一些自发的行为活动,并逐渐学会根据环境变化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第三阶段为外部控制阶段,儿童能够服从成人和环境的要求调控自己的行为,行为的目标指向性增强。第四阶段是自我控制阶段,随着儿童心理表征的发展,可以用符号或记忆表象来代表事物,因而也就可以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仍按照看护者的要求行事,并能够延缓自己的某些行为。第五阶段为自我调节阶段。
王振宇等研究发现小学儿童的自我监控表现出低年级儿童的自我控制分数比高年级儿童高的现象。原因?
低年级儿童容易受权威人物控制,他们的自我控制分数高是由外部原因造成的,实际上是“外部控制”的结果。
而到了高年级,小学儿童的独立性增强,外在约束力减小,内在的自我控制增强,但这种控制力的发展是缓慢的,因而表现出自我控制分数下降。第四节 小学儿童的性格
一、性格的涵义
二、小学儿童性格的发展趋势
三、小学儿童性格特征诸因素的发展特点
一、性格的涵义
在国外心理学文献中,性格一词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是:雕刻的痕迹或戳记的痕迹。强调的是个人的典型行为表现和外部条件决定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首先,表现在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个体的行为方式中。如:遇到危险时,怎样?当遇到灾难性事故时,又会如何?
其次,性格是个体独特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例如;一个人偶然忘记了某次约会,不能说他粗心大意;一个人偶尔发火,不能说他性格暴躁。
最后,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和世界观,它受社会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的评判,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所以人的性格都有好坏善恶之分。
二、小学儿童性格的发展趋势
心理学家把性格发展的年龄阶段分为4个时期:形成期、定型期、成熟期和更年期。5~11岁左右为性格形成期。这个时期的儿童虽然初步形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但还极易接受社会环境的熏染,尤其是家庭的影响。
12~17岁左右是性格的定型期。这个时期的少年开始接触社会,虽然开始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但还缺乏抵御外界不良影响的能力。
18~55岁为性格成熟期。这个时期的人已有比较稳定、完整的性格特征。
56岁以上的为性格的更年期或老年期。这个时期的人也会出现性格上的某些变化。
刘明、王顺兴等同志的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性格(EWR)发展的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表现出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
但是,发展速率是不平衡,不等速的,小学2年级至4年级发展较慢,4年级至6年级发展较快,小学6年级至初中2年级发展尤其缓慢,甚至出现相对停滞状态,初中2年级至高中1年级,又出现快速发展趋势。原因?
三、小学儿童性格特征诸因素的发展特点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性格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性格的最直接的体现。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表现在对人、对己、对事三个方面。
小学儿童的态度特征不稳定,例如,小学儿童表现出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积极态度倾向;但有时在特定情况下又会放弃已有的态度倾向。
虽然到了高年级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性格的态度特征逐步稳定,但总体仍不明确。
2、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人们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小学儿童的理智特征在二年级到四年级时是稳定发展,而四年级到六年级时会出现一个迅速发展时期。例如,思维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发展趋势。
而求知欲在整个小学阶段都是不断发展,小学六年级时达到顶峰。
但灵活性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水平都比较低,发展比较缓慢,各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
3、性格的情感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指那些经常影响人的活动或受人控制的稳定的情绪状态。
小学儿童的情绪特征不断发展,其中情绪的强度和持久性发展较快,因为六年级儿童刚刚进入青春期,其行为特别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在主导心境方面,由于小学低年级儿童刚刚进入小学,正处在适应小学生活的过渡期,繁重的课程学习和作业让他们感觉紧张、焦虑、感到力所不及,因此小学低年级儿童的主导心境低于其他年级。
4、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就是对自己的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特点。
小学儿童的自制力和坚持性都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是低年级儿童受外部控制,随年龄增长,对外部控制的依赖减少,但内部控制又还没有发展起来,不足以调节和控制自己。
小学儿童的果断性发展比较缓慢,没有显著的年级间差异,基本上还缺乏适时地、果断地做出决定的能力。讨论:
影响小学儿童性格发展的因素!
(先天因素、家庭、学校、社会文化、个体的自我教育)
第五章 小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第一节
知识的理解
一、理解及其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
(一)什么是理解
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二)理解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
二、小学生理解发展的特点
林崇德:《小学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第Ⅰ级:直观概括水平。儿童依靠实物、教具或配合掰手指头来掌握10以内的数概念,离开直观,运算就中断或发生困难。
三、怎样提高小学生的理解水平1.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感性材料 2.激活学生原有的有关知识
3.使新知识与原有知识间产生适当的差距 4.通过变式与比较促进学生理解科学概念
第二节
知识的巩固与转化
一、知识的表征
知识在人脑中的存储和组织形式或者说知识在人脑中的呈现方式。
信息加工的观点 联结主义的观点
二、知识的遗忘
遗忘是指认识过的材料(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发生错误的回忆或再认的现象。
(一)遗忘的理论
衰退说 干扰说 提取失败说 动机遗忘说
(二)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 《论记忆》(1885年)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缓慢。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三、促进知识巩固的策略
知识的巩固是指对所学知识的持久保持。
知识巩固的意义:
首先,学习是积累知识的前提.其次,知识巩固是进—步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四、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
(一)知识的分类
知识: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知识分类的不同角度 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 个体知识和公众知识
结构良好领域知识和结构不良领域知识 陈述性知识
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事件、态度等,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
陈述性知识可以言传,也就是说,它可以通过言语形式向他人传授,不会出现“欲说而不能”的现象。
陈述性知识主要为言语信息,分为三种不同水平: 符号表征 概念 命题
程序性知识
是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是关于“怎么办”或“如何做”的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包括动作技能和认知技能两方面。
(二)陈述性知识的获得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
命题表征:知识以命题的方式表征,命题是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
命题网络表征:若干命题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联结阶段 精加工阶段 组织阶段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过程
1、引起与维持注意;告知教学目标(注意与预期)
2、提示学生回忆与巩固原有知识(激活原有知识)
3、呈现经过组织的新信息(选择性知觉)
4、阐明新旧知识的各种关系,促进新知识的理解(新旧知识相互作用)
5、指导学生复习与记忆策略(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6、测量与评价认知结构的特征(根据需要检索信息,提取与建构)
(三)程序性知识的获得
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与产生式系统来表征。
产生式系统:前一产生式的反应为后一产生式的发生提供了条件时,互相联系的产生式构成产生式系统。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陈述性知识阶段
学习者形成对问题的最初表征。转化阶段
学习者开始把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实现程序化。
第三节
知识应用
一、概述
是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二、知识应用的形式
应用所学知识解答口头或书面作业题。应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际操作或实地作业 应用所学知识去发现或解决实际问题
三、知识应用的过程
(一)审题
审题也叫分析课题,就是掌握课题的任务和条件,形成有关课题的映象。
(二)重现
通过联想,再现有关知识,并使当前课题与有关知识联系起来。
(三)解题
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与巩固程度 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课题的性质 动机与情绪
四、正确引导小学生应用知识
(一)引导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三)引导学生学会类化 第五节
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及迁移的作用
(一)概念
transfer of learning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二)迁移的作用 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
二、学习迁移的类型 1.正迁移和负迁移 2.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3.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称干扰。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
三、学习迁移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formal discipline theory)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形式训练说把学习看作是心理训练过程。
某些学科对于训练某些官能可能有特殊的价值: 古典语言、数学和自然科学的难题
形式训练说把学习的迁移看作是通过训练而得到加强的心理官能在其它的领域自动地发挥作用。(二)相同元素说(identical elements theory)
桑代克认为,两种心理机能只有当它们具有共同因素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
桑代克所谓的“共同因素”实质就是两次学习在刺激反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
桑代克所指的相同元素,不仅包括学习内容的相同,也包括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习惯、态度、情绪、方法相同。它们都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原因。(三)经验泛化说(generalization theory)由贾德(Judd)于1908年提出。
认为共同因素的存在只是迁移的必要前提,而关键在于原理、原则的应用。
强调了原理、原则的概括对迁移的作用。学习者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实验:水下打靶 被试 :小学生
程序 :等能力甲乙两组,射击水中靶子。甲组打靶前学习光学折射原理;乙组不学。结果 :射击水下30厘米靶子时成绩相同;而至于水下10厘米时则甲组好于乙组。
结论 :由于经过训练的儿童对不同深度的目标可以作出更适当的调整,将折射原理概括化,并运用到特殊情境中去。
贾德的经验泛化说强调原则的类推和应用,并不重视两种学习之间是否具有完全相同的因素。这种理论不仅被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而且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和发展。但是,该理论对学习迁移的解释是有限制的。(四)关系转换说(relationship theory)格式塔心理学家强调迁移概括化理论中的另一元素,他们认为顿悟情境中的一切关系是获得一般训练的根本东西。苛勒(Kohler,1929)曾用小鸡和一个3岁小孩做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实验:纸下觅食
被试:小鸡、黑猩猩、幼儿
程序:两张纸,浅灰与深灰,后者其下有食物。被试学会深灰下觅食。用更深灰的纸代替浅灰。看被试到何种纸张去觅食。
(五)认知迁移理论
迁移研究的新进展 情境因素与迁移 个人因素与迁移
四、小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一)影响迁移的因素 一)个体因素 1.智力水平2.心向和定势
3.学生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 “量水”实验
(二)客观因素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学习材料间的共同因素 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一)分析所讲授内容并进行适当指导 1.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科学的组织 2.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辨别 3.帮助学生建构迁移的心向
第六章 学习理论 学习提要:
1.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2.学习的联结理论 3.学习的认知理论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如何评价这位大学生的课呢?
某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三年级学生到小学实习,教学任务是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一篇课文,一共五句话:“一年有四季,春天暖,夏天热,秋天凉,冬天冷。”
这位新老师在黑板上画上太阳、地球、月亮,向一年级学生演示地球如何绕太阳转,月亮如何绕地球转,地球、月亮转到什么地方出现了春季,转到什么地方出现了夏季等等。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什么是学习
二、学习的分类
一、什么是学习
定义: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广义的学习)
1.学习是以外显的行为改变或内隐的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 2.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
3.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4.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人类有学习,动物也有学习.不仅指学校的学习,也包括持续一生的终生学习。不仅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包括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学习。
狭义的学习
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二、学习的特点
(一)人类学习的特点
人类学习的社会性(间接性)——以间接经验为主 以语言为中介 积极主动性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
具有一定的程度的被动性
学生的学习一般只具有潜在的价值,学习的结果不能立即转化为现实价值;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环境,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适应将来的环境,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当学生意识不到他当前的学习与将来生活实践的关系时,学习就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程度的被动性,需要教师或者成人督促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学习的分类
(一)学习水平的分类:加涅(R.M.Gagne1970)提出了累积学习的模式 信号学习:如小孩子看见闪电就捂起耳朵。
刺激—反应学习:例如儿童由于帮助他人而得到表扬,多次以后变得乐于助人。系列学习:各种技能的获得都离不开系列学习。
言语联想学习:如将单词组合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
辨别学习:如对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分别作出不同的反应。概念学习。
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
(二)学习性质的分类(奥苏伯尔)
按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按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三)学习结果的分类(加涅)1.言语信息 2.智慧技能 3.认知策略 4.动作技能 5.态度
(四)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一般按学习的内容来分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学习(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的学习
第二节 学习的联结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一、人物与实验 巴甫洛夫
二、基本观点
三、评价 人物与实验
二、基本观点 获得律与消退律
获得: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
消退律: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泛化与分化律:
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其它类似最初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泛化。
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称为分化。
三、总体评价 贡献:
经典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
有机体是如何学会在两个刺激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使一个刺激取代另一个刺激并与条件反应建立起联结。局限:
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
二、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人物与实验 桑代克其人
饿猫逃出迷笼的实验
基本观点
1、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S-R)
2、学习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3、学习的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人物与实验 斯金纳其人: 白鼠学习实验:
(二)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1.强化
有机体行为的结果(刺激)提高了该行为以后的发生概率。强化的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 2.负强化
负强化的不同形式——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如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等。
回避条件作用:如过马路时听到汽车喇叭声后迅速躲避,违章骑车时遇到警察时赶快下车等。
(二)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3.消退
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4.惩罚
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惩罚与负强化的区别:
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欲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三)操作条件作用的主要应用 程序教学 行为的塑造
人性的一个弱点就是我们往往受到一些微小,但是直接而又确定的东西的诱惑,忘记了那些重大,但是遥远而不确定的目标。例子
怎么解决?
斯金纳的方法:把未来的目标化为近期目标 程序教学 原理
学生要形成教育者希望的行为模式,这个行为一时作不出来,可以采用连续接近法,通过设计好程序不断强化形成最终行为目标。教育的行为就是设计好教育特定步骤的强化,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模式。内涵
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原则
①小的步子 ②积极反应 ③自定步调 ④低的错误率 ⑤及时反馈 程序教学流程
行为塑造技术与强化
所谓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
连续接近技术:通过不断强化有机体的一系列逐渐接近最终行为的反应来使他逐步形成这种行为。强化原理与技术
强化类型:正强化vs.负强化
强化的安排:连续强化vs.间歇强化
三、社会学习理论 人物与实验 班杜拉其人 观察学习实验
(二)观察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 1.榜样与示范
榜样行为的示范方式:(1)行为示范(2)言语示范(3)象征性示范(4)抽象示范(5)参与性示范
2.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第三节 学习的认知理论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二、奥苏伯尔的意义接受理论
三、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一)认知学习观 学习实质
学习者主动地进行加工活动形成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指个体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别”。学习结果
形成与发展认知结构,即形成各学科领域的类别编码系统。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类目化(概括化)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这种类目化的活动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类目编码系统联系起来,不断形成或发展新的类目编码系统。
新知识学习的环节 知识的获得 知识的转化 对知识的评价 促进学习的条件 知识的呈现方式 学习的内在动机
学习的最佳方式:发现学习
内涵: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特点:
①发生较早;
②内容是无定论的实际材料; ③过程复杂 优点:
①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技能,培养学生直觉思维。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③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④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
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结构教学观
将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编写教材和设计课程的中心地位。任何科目都能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发现法教学模式
指导思想: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发现规律、获得知识,形成发展认知结构。模式特点:
①教学是围绕一个问题情境展开,不是围绕一个知识项目展开; ②教学中以学生的“发现”活动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 ③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布鲁纳发现教学法教例1 小学数学教学:“商不变的性质” 首先,列出一批例式:
6÷3=2 12÷6=2 20÷10=2 30÷15=2 60÷30=2 180÷90=2 600÷300=2 2400÷1200=2 6000÷3000=2 让学生仔细思考:这些式子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为什么这些式子中,被除数和除数都不相同,而商都是一样的?
然后,以60÷30=2为标准,让学生把它的被除数和除数分别与其他各式的被除数和除数对应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了相同的倍数)60÷30=6÷3=2 60÷30=2
12÷6=2 60÷30=2
20÷10=2 60÷30=2
30÷15=2 60÷30=2
180÷90=2 60÷30=2
600÷300=2 60÷30=2
2400÷1200=2 60÷30=2
6000÷3000=2 最后,由学生自己定出商不变的性质,从而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基本步骤:
①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②让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发探究; ③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材料和线索;
④协助学生分析材料和证据,提出可能的假设帮助学生分析、判断; ⑤协助、引导学生审查假设得出的结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教师的任务:
①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
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求知欲; ③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有经验的联系; ④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⑥启发学生进行对比。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奥苏贝尔
二、奥苏伯尔的意义接受理论
(一)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相对于机械学习而言)
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是指建立内在联系,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联系。
所谓非人为性的联系,是指建立的是符合人们所理解的逻辑关系上的联系,而不是一种任意的附加上去的联系。
二、奥苏伯尔的意义接受理论 有意义学习的过程
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即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具体过程:
①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即寻找一个同化点; ②将新知识置入到认知结构的合适位置,并与原有观念建立相应的联系;
③对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精细的分化;
④在新知识与其他相应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观念体系,继而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发展。
有意义学习的结果
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认知结构。
奥苏贝尔所言的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头脑中已形成的,按层次组织起来的,能使新知识获得意义的概念系统。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观念。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表征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二)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 教学原则
逐渐分化原则:学生应该学习包摄性最广、概括水平最高、最一般的观念,然后逐渐学习概括水平较低、较具体的知识,对它加以分化。
整合协调原则:指对认知结构的已有知识重新加以组合,通过类推、分析、比较、综合,明确新旧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使所学知识构成清晰、稳定、整合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
每门学科的各个单元应按包摄性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每个单元内的知识点之间也最好按逐渐分化的方式编排。
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
内涵:先行组织者是指在教新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新知识更抽象、概括和综合,并且能清楚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与新学习任务的联系。
种类:一是说明性组织者,用于对新知识提供一个上位的类属者;二是比较性组织者,是对新旧观念的异同点进行比较。这类组织者在学习者对新知识不完全陌生时使用,目的为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类似的材料。教学方法 讲解法
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 先行组织者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概念 程序:
① 教师:同学们,我们准备学习“平行四边形”概念。我们过去已经学过了“多边形”概念,当多边形的边数是四的时候,则是四边形。今天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什么关系? ②板书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并作图。③教师请一位学生作出一个一般的四边形。
④教师要求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相同之处:都是四条边组成的闭合图形;重点要求找出两者的不同点: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互平行。
教师提出:当四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平行的性质时,它才是平行四边形,因此,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是上下位关系,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一种,它们关系如下图。当不符合平行四边形特定规定的四边形,暂称为其他的四边形。
讲解式教学的特点
奥苏伯尔的讲解式教学有四个特点:
(1)要求师生之间有大量的相互作用。虽然以教师先讲为主,在课上始终要求学生作出反应,要抓住学生的注意。
(2)大量利用例证。虽然强调有意义言语学习,但例证包括图解或图画。(3)它是演绎的,最一般的蕴涵的概念最初呈现,然后从中引出特殊的概念。(4)它是有序的,材料的呈现有一定步子,这些步子首先是先行组织者。讲解式教学实例:
九年级自然地理课,内容为五种地形: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
(1)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重新安排学生的座位。使学生能看见黑板,又能彼此看见,以便进行讨论和看到教师的板书。
(2)呈现先行组织者。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地形的定义:“地形是具有共同形状和构成成分的陆地表面。”这是一个抽象的组织者。同时在讲台上呈现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的模型。这是具体模型组织者。(2)让学生讨论五个模型的异同,同时教师强调这节课的主要目的。
(4)师生共同补充五类地形的具体例子。教师先就高山提问,让学生补充例子。其余两种地形依次进行讨论。要求学生指出各类地形的特征。
(5)最后,对照黑板上的组织者,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对五种地形进行比较,找出五种地形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使知识融会贯通。
三、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第四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理论背景:
社会背景:科学主义导致对人性尊重的缺乏
心理学背景:行为主义的片面性(幼稚心理学)、精神分析关于人性恶的观点(伤残心理学)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
学习的结果
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有用的人,整体人格得到发展。学习的过程
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如何进行学习以学生为中心
学习是有意义(是指一种涉及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使个体全身心投入其中的学习。)从做中学
让学生处于一个理解、关爱、和谐的氛围中
关于教学的主要论点 总的原则
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相信学习者的能自我教育,发展潜能。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 运用原则:
①强调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的群体讨论中。②强调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个别性和独特性。③不长时间集中于某一讨论题目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①学生参与决定学习的内容与授课方式。②学生选择信息源。③师生共同制定契约。④课堂结构安排的变通性 ⑤由学生进行学习的评定。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①确定帮助情境 ②探索发现问题 ③发展洞察力 ④计划与决定 ⑤整合
一个害羞的不愿表达的女孩 ……
师:那么,你为什么认为他们会不喜欢你的作品呢?
生:我想我确实不知道,我想我真的很害怕,但我又无法确切说出这是什么缘故。师:有些什么障碍使你不敢把作品给同学看?
生:在很多方面,我真想知道是否有人真正赏识我的作品。不过我不知道怎么办。师:如果我在课堂上读一篇你的小说,但不告诉他们作者是谁,你觉得怎么样? 生:您能保证吗?
师:当然了,然后我们就能够谈论每个人的反应。你放心,他们不知道作者是谁。生:哦,我想您不会让我丢脸。
师:我希望我们能永远让你处于无所损失的境地,但表露自己总要冒险。……
主要评价 贡献
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促进人格的发展。
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我指导、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强调学生的尊严与价值。局限
片面强调学生的天赋与潜能。过分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
一个关于学习理论的经典笑话:大象学飞行
行为主义:制定详细飞行分解步骤和分步训练计划,确定强化物,进行训练 认知主义:讲解飞行原理,飞行理论,考察大象是否已经理解
人本主义:展示飞行的理想和美好,以及大象的飞行天赋,鼓励大象自己试飞 第五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产生的根源 哲学根源: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
心理学根源: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理论,维果茨基理论 技术根源: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Internet网络通信技术。
世界是客观存在,但对于世界的理解是由每个人决定的;个体以自己的经验及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说是来解释现实.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及信念的不同,于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也迥异.也有可能我们的理解不全面,但通过合作和讨论,使理解更全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学习的实质
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
(二)学习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
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独特性、双向建构性。
(三)学习的结果:知识的网络结构。
关于教学的主要论点
基本思路:
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②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③注重协作学习,提倡师徒式传授。
④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让学生自我探索。
主要模式: ①随机通达教学设计:指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②支架式教学设计:教学应围绕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概念框架。③抛锚式教学设计:情境性教学设计。
④自上而下教学设计: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
建构主义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戊戌变法 学习者:初中二年级
程序:①放甲午战争录像。提问: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由学生根据上网等方式查询到的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回答。教师引出康有为公车上书。
②提问:如果你是康有为,你会向皇帝提出什么改革方略?(小组讨论,部分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在屏幕上列出维新派的改革措施)
③提问:谁会反对改革措施?为什么?然后请不同组的学生分别当维新派与顽固派对改革的合理性进行辩论。
④屏幕放维新失败的录像,问:维新为什么失败?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师总结,在屏幕上列出原因。⑤提出思考问题:戊戌变法失败对我们有何启示? ⑥放维新失败录像的结束语。
案例1
一、基本训练
1、说出每组算式表示的意义 :(幻灯)5x3
4x2
2、列乘法算式并计算。(幻灯出示)3 个 4 相加是多少 ? 叫一两名学生做在幻灯片上。集体订正。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 , 刚才这几道题我们都掌握得很好 , 这节课 , 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来学习课本第 29 页的应用题。
三、新课、教学例 8。(1)出示挂图。
师: 同学们 , 请看这幅图 , 图上画了谁 ? 他们在干什么 ? 生 :3 个同学在给小树浇水。
师 : 说得很好,那图中的 3 个小朋友每 人浇了多少棵 ? 生 : 每人浇 4 棵。
师 : 每人浇 4 棵 ,3 个人一共浇多少棵 ? 师 : 怎样计算 ? 为什么 ? 请同学们分四人小组讨 论 ? 生 :4*3=12(棵)因为每人浇 4 棵 ,3 个人浇就是 3 个 4 棵。所以该列式 4*3=12(棵)。师:还有不一 样的答案吗 ? 生 :3*4=12(棵)师 : 根据 4*3=12(棵)这道算式 , 我们还可以列式为 :3*4=12(棵)
师:答得非常好,其它同学你们做对了吗 ? 这
道题我们会做了,那我们再看下一道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略)
四、巩固练习
如果有问题同桌可以讨论或举手请教老师。然后集体订正。
五、课堂作业
六、小结
同学们 ,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 解答这样的应用题 , 关键是耍弄清楚题目所讲的意思 , 找出题目要求几个几 , 再根据它们的关系 , 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
贾斯珀系列(Jasper series)是80年代以来美国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典范案例之一。它是由Vanderbilt大学的“温特贝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CTGV)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所创设的。案例2 本案例中有三个人物,贾斯珀、拉瑞和艾米丽。他们三人去邦尼牧场旅行,拉瑞教艾米丽学飞超轻型飞机,在旅行中贾斯珀发现一只严重受伤的鹰,鹰需要紧急抢救才能存活。全部的问题是如何想办法帮助贾斯珀把这只受伤的鹰送到兽医那里去抢救。教学过程
教师A(爱丽森):你们有没有参加过野营?有没有发生过紧急情况? 学生S:讲述自己的遭遇。
爱丽森向学生放映录像片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他们遇到贾斯珀的情况该怎么办? S:救鹰。
A:你们的任务是想出最佳方法来营救这只受伤的鹰。
1、初步性问题的解决
爱丽森通过头脑风暴法启发全班学生着手解决问题。
A:你们认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什么事情最为重要? S:飞机飞到牧场要花多长时间?飞机能飞多少英里?
S:飞机能装多少油?需要多少油?能飞多远? S:飞机能装多少东西?能不能装下那只鹰?
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工作,并进行全班讨论。
A:我们在选择采取何种营救计划时,首先要考 虑的第一个步骤是什么? S:你要先看哪个方法最快?比如从C城到邦尼牧场,还是从C城到加油站。A:采取何种路线和方式去营救那只鹰是很重要的。S:从C城到邦尼牧场有多远?差不多65英里。
A:昨天我注意到你们在各自的小组里都在谈论燃料问题,你们在讨论解决这个问题时产生了什么样的解决方式?
S:你可以算一下飞相应的路程需要多少燃料。就像片中他们说飞30英里大约需要2加仑汽油。如果要飞65英里,你就要计算需要多少汽油? A:你们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A:用你们刚才共同分享的新信息来修订你们的方案,并将自己组的陈述同别的组相比较。A:我们有两个组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成果,你们看看他们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之处?
3、挑战性问题的进一步解决 挑战性问题之一:顺风与逆风
1、试想艾米丽驾驶飞机,每小时飞30英里。若在从C城到邦尼牧场的路上,她遇到了每小时10英里的逆风,在回来的路上,她遇到了每小时10英里的顺风,那么这架飞机飞行的平均速度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每小时30英里?为什么?
2、试想一下,从C城到邦尼牧场,在飞行中若遇到每小时4英里的逆风,能顺利完成航行吗?
挑战性问题之二:燃料消耗(略)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引言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
复述策略
如重复、抄写、作记录、划线等
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与技术,如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等。元认知策略: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如计划、监视和调节策略等。资源管理策略:帮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与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方法。
第二节 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一)注意策略:在繁杂的信息中,识别出关键信息,剔除无关信息的方式和方法。
例:在阅读材料中附加一些问题。
二、复述:对学习材料的维持性言语重复或在选择基础上的保留重复。一)识记阶段的复述策略 1 .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 2.避免干扰
要考虑到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在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之前,要有时间吸收和重复新信息。
4.整体记忆与部分记忆
部分学习的策略有助于减少倒摄抑制,因为进入后面的部分之前,已学通了前面的部分。5.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人的学习83%通过视觉;11%听觉;3%嗅觉;1.5%触觉;1%味觉
四、编码与组织策略
(一)编码
TVI BMN BAN EWY ORK TV IBM
NBA NEW YORK
(二)组织
1、列提纲
2、作示意图
3、利用表格
五、阅读策略 SQ3R 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
(一)元认知
元认知:关于个体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以及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的核心意义是对认知的认知。
(二)元认知策略
自我计划:设置学习目标、浏览材料、产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如何完成任务。自我指导:学习者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把学习步骤或方法呈现出来。自我监控:自我纪录—自我提问—领会监控—集中注意 自我调节:基于监控评估的结果之上。
自我评价: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第四节
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学习资源:学习的时间、付出的努力、他人的帮助等。
资源管理策略就是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资源,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以及学业求助策略。
一、时间管理 时间的特征
时间是不可移动的 时间没有办法储存 时间无法增加
时间借不到、买不到、租不到 时间以稳定的速度无法阻挡地消失
时间管理是在日常事务中执着并有目标地应用可靠的工作技巧,引导并安排管理自己及个人的生活,合理有效的利用可以支配的时间。
How Organized Are You? 是否有组织的管理人?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s honestly as possible, rating your answer from 1 to 5(1highest).I am good at starting work 5 I always get my work on time 2
I always file my notes away
I am good at planning ahead 1
I never waste time
I always break tasks down 1
I set myself targets and deadlines 1
I always prioritize my work 1
I always make time to relax 1
I always allow time for unforeseen events 1
I always make lists of things to do 1
I complete most tasks before they become urgent 1
时间管理的七大禁忌
不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没有为以后几个月或一年里做出计划。即使有计划,有目标,但却犹豫不决。
对某一任务不是一次完成,而是要花很多次时间。
企图做超出需要的甚至是超出可能的很多事情,因而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拖延。就是把今天应做的事留到明天。
逃避,找各种办法来逃避学习,例如延长休息时间,阅读并不需要读的书籍和报纸,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琐碎事,甚至做白日梦。中断。
时间管理策略
1.设定“目标金字塔” 2.设定学期()计划 3.规划每周(日)活动 列出“必须”做的事情 排出事情的优先顺序 填写每日计划表
设定优先顺序的好处
只做重要而且是必要的任务 每一次只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二)努力管理策略
情绪管理:放松训练、暗示 动机控制
环境管理:如学习环境的选择、学习同伴的选择
自我强化:帮助个体形成自律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学业求助策略 学业求助的实质与作用
学业求助的类型与影响因素
第七章
学习动机的激发 本章学习提要: 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含义及功能 学习动机的种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理论 强化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 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概述
案例:小学生中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的现象 原因? 何为动机?
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一、学习动机含义及其功能
(一)学习动机的内涵
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讨论:学习动机较强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什么体现? 基本成分: 学习需要 学习期待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学习需要——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主观体验形式: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2.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期待——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影响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要求 原来的学习成绩
学生在班级中的成绩名次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水平
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分积极诱因和消极诱因 学习期待与诱因的关系
(二)学习动机的功能 唤起功能
指向功能:为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
强化功能:高的动机水平能取得高的学业成就;高的学业成就也能增强动机的水平维持功能
二、学习动机的种类
(一)根据学习动机作用的久暂以及它与活动目标的关系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二)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 内部学习动机
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 学习者的兴趣所在及追求的目的 外部学习动机
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由学习者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客观因素引起的
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个体想要通过学业成就而赢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问题:
这种内驱力从何而来?
学校中哪些教育手段是利用这种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
好的一种需要。
成就动机的三个组成部分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随年龄、性别、人格特征、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可以增强动机作用;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为什么?
动机是以学习行为为中介来影响学习效果的。
而学习行为除了受学习动机的调节和控制外,它还要受学习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健康状况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的理论 强化理论(自学)
成就动机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
强化理论
在个体行为表现时给予需求的满足(强化),就会强化保留该行为的外在动机。可能造成的问题:
学生只为外在诱因而学习,为追求奖励而读书,为追求分数而求知。但能得到奖励的毕竟是少数。其他学生因得不到奖励而学习动机低落。
学生在外在动机的影响下往往对学习的深入程度不够,不易产生学习的迁移。
基本需要与成长需要的最大不同:
基本需求一旦满足其需求程度就会降低。成长需求强度反而因获得满足而增强。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交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
①渴望实力、成就和面向世界的自信心、以及渴望独立与自由;
②渴望名誉与声望。希望得到来自别人的尊重;受人赏识、注意或欣赏。
思考:为什么有些小学生会有自卑感、虚弱感或无能感? 自我实现的需要:
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
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需要层次理论的演进 对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比较系统;
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 比较客观、准确。
否定了人的需要的社会历史性;
忽视了个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及其社会价值。教育启示:
要对成长中的个体给予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其各种基本需求获得满足后,个体才会自发性的继续成长。
志存高远——动力的源泉 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成就动机理论的教育意义 条件:
(1)根据学生个人的能力,创造一定条件放手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以激励他们强烈的成就感;(2)给学生的学习任务难度要适中;
(3)对学生的进步要有明确的、及时的反馈。小明数学考了50分 题目太难 准备不够 脑筋突然短路 身体突然不适 老师教学问题 黄历说:诸事不宜
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
(一)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
归因:个人在行为之后,对行为结果成功与失败的认知解释。任何人都有探索自己行为成败原因的倾向。
个人以后类似行为动机的强弱取决于其对行为结果所做的归因。解释行为结果时,个人所做的归因是复杂而多向度的。
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 成败归因理论的教育意义 1.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
2.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
思考:两个同样获得考试成绩优秀(失败)的学生由于归因不同,以后的学习动机有什么不一样? 3.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免除习得性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
将成败因素视为自己的责任(努力)积极归因。
将成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或其它外在因素。消极归因习得性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当个体形成了习得性无助感时,会导致学习与生活中积极主动性的丧失。这将给其一生的发展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要点
成功——能力归因(或兴趣)
失败——努力归因(或学习策略)思考题:利用动机理论解释案例
有一位同学,他的家庭情况不好,父亲生病在家,母亲身体又不好。他认为命运不公平,但又没有办法,比较悲观。
班主任了解情况后,不仅鼓励他,还给他讲述了许多逆境中出人才的例子,激励他奋进。同时,班主任还向学校提议,给他减免部分学费。该同学在大家的帮助下,逐步从消极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不仅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成绩也上去了。学习动机的培养的建议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习动机 ——维护好奇心
满足学生的缺失性需求 ——爱与归属 ——自尊
让学生确切了解学习的性质 帮助学生设定他们的目标
让每个学生均获得成功的经验。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指导学生正确归因。
反馈时要注意的问题
(1)反馈可分为课堂质疑的反馈、课后练习反馈和考试后的反馈,不同的反馈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2)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否已经达到了学习目标,而且还要让学生知道他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或是否偏离了目标;
(3)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反应比让他知道什么是错误的反应更重要;(4)反馈要及时,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
第八章 知识的建构
第一节 知识概述 什么是知识?
哲学,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对知识的解释
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第一节 知识概述 知识的分类:
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2、具体知识、方式方法知识和普遍原理知识
3、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 第一节 知识概述
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同化 顺应
第二节
知识的理解
一、知识理解的类型与过程
(一)符号学习、概念学习与命题学习
1、符号学习(代表性学习)
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么。
2、概念学习
概念学习是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某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过程。
概念学习以符号学习为基础,两者的区别是:概念学习的关键不在于记住符号,而在于掌握符号所代表的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概念学习的两种形式: 概念形成 概念同化
3、命题学习
(二)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1、下位学习
2、上位学习
3、并列结合学习第二节
知识的理解
二、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一)学习材料的内容和形式
(二)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
(三)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 第三节 错误概念的转变
一、错误概念的性质
错误概念不是由于理解偏差或遗忘造成的错误,它们常常与学习者的日常直觉经验联系在一起,根植于一个与科学理论不相容的概念体系。
儿童并不是带着空头脑进入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以及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经验,其中有些是与科学的理解基本一致的,但有些理解却是与当前科学理论对事物的理解相违背的,这就是错误概念。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作为教育内容的科学知识(比如物理知识)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经验,甚至有时“科学的解释没有日常的解释有说明力”。目前关于儿童错误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理学领域。
比如,许多儿童都认为,运动的物体都有一个内在的力,这个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消失,这就是物体在运动中会逐渐减慢速度,最终停下来的原因。研究者们指出,儿童拥有非常多的错误概念。
Panofsky(等人(1990)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五年级儿童如何将来自日常生活的概念整合到科学概念系统之中。研究中涉及的日常概念是儿童关于如何对熟悉的动物和植物分类、分组的观点;
涉及的科学概念是分类学意义上的分类。在教师花六周的时间对儿童进行了动植物分类学方面的教学后,研究人员对儿童关于这方面的科学概念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尽管接受了六个星期的教学,但大多数的儿童仍然根据动植物的知觉相似性或其他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动植物的相关特征进行分类,而不是依据动植物分类学的科学概念。
对这些儿童而言,概念仍然深深地植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境。研究结果还表明,尽管这些五年级儿童并未采用动植物分类学,但他们在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痛苦地挣扎,研究者还指出,儿童系统的、具有
层级系统的科学概念的出现常常是“缓慢的、艰苦的、隐藏的”。
错误概念不仅在儿童中出现,甚至在大学生身上也会出现,它们出现的频率在各年龄阶段变化不大。以往的教学只是关注于新知识的传授,但正确概念的传授并不能自动地校正学生原有的错误概念,在教学之后,儿童往往仍然信奉原来的观点,所以,必须寻找促进错误概念发生转变的途径,而这成为概念转变研究的现实原因。
二、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一)什么是概念转变
错误概念的转变是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是新经验对已有经验的影响和改造。
(二)认知冲突的引发
所谓认知冲突,就是指人在原有经验和新经验之间出现对立性矛盾时,感受到的疑惑、紧张和不适的状态。
认知冲突主要包括:
(1)直接经验中的认知冲突与间接经验中的认知冲突(2)现实概念的冲突与潜在概念的冲突
(3)针锋相对的认知冲突与可兼容的认知冲突(三)认知冲突的处理
1.间接经验过程中认知冲突的处理形式:(1)径直地或经过认真分析之后拒绝新概念
(2)通过三种可能的方式纳入新概念:机械记忆、概念更换、概念获取.2.直接经验过程中认知冲突的处理形式
三、影响概念转变的因素
(一)先前知识经验背景
(二)学生的动机与态度
(三)学生的形式推理能力
(四)课堂情境
(五)新概念的特征
四、为概念转变而教的策略
(一)类比推理策略 介绍目标概念 回忆类比概念
找出目标概念与类比概念之间的相似特质 标出相似的特质
(二)认知冲突策略
1.揭露学生的先前概念 2.讨论并评价先前概念 3.创造概念冲突
引出这些错误概念,向儿童提供演示、实验等呈现的新信息(科学概念),以引起儿童的认知冲突,使儿童认识到原有概念与新信息之间的不一致,从而接受一个更具有逻辑性、概括性的概念以获得发展。
(三)为概念转变而教的情境
在教学中,概念转变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发生的。课堂教学中的任务结构、权威结构、评价结构、课堂管理、教师的示范、教师的支架作用都可能会影响概念转变。
研究充分说明,科学教学不只是要把现成的、外在的科学知识装进学生的记忆库中,而是要充分切入学生真实的经验世界,促进知识的¡°生长¡±,促进深层理解的生成。
为概念转变而进行的教学将更需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更需要有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这对科学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节 知识整合与学习迁移
一、迁移的涵义与作用
迁移(transfer):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将知识、技能、情感等从一个问题或情境迁移到新的问题或情境中。迁移无所不在 正迁移和负迁移
学习迁移理论
官能心理学的形式训练说 联结主义的相同要素说 机能主义的经验泛化说 格式塔的关系转换说 认知派的认知结构说
第四节 知识整合与学习迁移
二、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3、学习态度和定势
4、个体的智力水平
第四节 知识整合与学习迁移
三、为迁移而教
1、从教材入手,¡¡
2、从内容入手,¡¡
3、从知识体系入手,¡¡
4、建立有利于迁移的教材结构 结束语
任何不动脑筋的训练不会促进任何方面的进步,要想练习或训练生效,必须是用心或者是在意的。个体应该留意到自己正在做什么,认真寻找和改正错误,并且为了进步而不断努力。
第八章品德发展与学习
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
一、品德的内涵
●社会规范:一定社会用来调节人的行为,控制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约定俗成的或明文规定的标准。
●品德:个体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道德: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发展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三、品德形成的过程
品德发展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品德的过程 依从 认同 信奉
四、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遗传素质 家庭 学校 社会环境
第二节
儿童品德发展的理论与教育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与道德认知教育
(一)皮亚杰的道德判断二水平论
皮亚杰运用“临床法”对儿童道德认知水平进行研究,提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经历三阶段:
对偶故事:
A.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吃饭间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张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茶杯,结果撞倒了盘子,打碎了15只杯子。
B.有个男孩名叫亨利,一天,他妈妈外出,他想拿碗橱里的果酱吃,在拿果酱时碰倒了一只杯子,掉在地上碎了。
皮亚杰运用 “临床法”,考察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儿童的公正观念以及面对惩罚的态度等。通过这些研究,他揭示了儿童道德认知的一些特点,认为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前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 自律道德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2~5岁)。
重点短语
1. good learners优秀的学习者
2. work with friends和朋友一起学习
3.study for a test备考
4.have conversations with与……交谈
5.speaking skills口语技巧
6.a little一点儿
7.at fi rst起初起先
8.the secret to……的秘诀
9.because of因为
10.as well也
11.look up查阅;抬头看
12.so that以便, 为了
13.the meaning of……的意思
14.make mistakes犯错误
15.talk to交谈
16.depend on依靠依赖
17.in common共有的
18.pay attention to注意, 关注
19.connect…with…与……联系
20.for example例如
21.think about考虑
22.even if即使, 尽管, 纵容
23.look for寻找
24.worry about担心, 担忧
25.make word cards制作单词卡片
26.ask the teacher for help向老师求助
27.read aloud大声读
28.spoken English英语口语
29.give a report作报告
30.word by word一字一字地
31.so……that如此……以至于
32.fall in love with爱上
33.something interesting有趣的事情
34.take notes记笔记
35.how often多久一次
36.a lot of许多
37.the ability to do sth.做某事的能力
38.learning habits学习习惯
39.be interested in对……感兴趣
40.get bored感到无聊
重点句型
1.提建议的句子:
(1) What/how about+doing sth.?做…怎么样?
如:What/How about going shopping?
(2) Why don't you+do sth?你为什么不做…?
如:Why don't you go shopping?
(3) Why not+do sth?为什么不做…?
如:Why not go shopping?
(4) Let's+do sth.让我们做…吧。
如:Let's go shopping
(5) Shall we/I+do sth?我们/我…好吗?
如:Shall we/I go shopping?
2.too…to…太…而不能
如:I'm too tired to say anything.
我太累了, 什么都不想说。
3.be/get excited about sth.对…感兴奋
4.end up doing sth:以……结束
如:The party ended up singing.
晚会以唱歌而结束。
5.end up with sth.以…结束
如:The party ended up with her singing.
晚会以她的歌唱而告终。
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重点短语
1.put on增加 (体重) ;发胖
2. care about关心;在乎
3. end up最终成为, 最后处于
4.not only……but also……不但……而且……
5.shoot down射下
6.used to do过去常常做……
7.remind sb.of使某人想起
8.give out分发, 发放
9.the water festival泼水节
1 0.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中国春节
11.next year明年
12.sound like听起来像
13.each other互相彼此
14.in the shape of以……的形状
15.on mid-autumn night在中秋之夜
16.fl y up to飞向
17.lay out摆开布置
18.come back回来
19.as a result结果因此
20.Mother’s day母亲节
21.more and more popular越来越受欢迎
22.think of想起;认为;思考
23.dress up装扮, 穿上盛装
24.the importance of……的重要性
25.make money挣钱
26.in need需要帮助处于困境中
27.between…and…在……和……之间
28.the dragon boat festival龙舟节
29.the lantern festival元宵节
30.like best最喜欢
31.go to…for a vacation去……度假
32.be similar to与……相似
33.wash away冲走洗掉
34.Mid-autumn festival中秋节
35.shoot down射下
36.call out大声呼喊
37.the tradition of……的传统
38.at night在夜里;在晚上
39.one…, the other…一个……, 另一个……
40.Father’s day父亲节
重点句型
1.I think that they’re fun to watch.
我认为它们看着很有意思。
2.What do you like about…?
What do you like best abou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关于端午节, 你最喜欢什么?
3.What a great day!
多么美好的一天!
4. I wonder if…
I wonder if it’s similar to the Water Festival of the Dai people in Yunnan Province.
我想知道它是否与云南傣族的泼水节相似。
5.How+adj./adv.+主+谓!
How fantastic the dragon boat teams were!
龙舟队多棒啊!
6.What+名词+主语+谓语!
What an interesting book it is!
它是一本多么有趣的书啊!
Unit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aurants are?
重点短语
1.a pair of一对, 一双, 一副
2.between A and B在a和b之间
3.on one’s/the way to在去……的路上
4. pardon me什么, 请再说一遍
5. pass by路过经过
6. look forward to盼望期待
7.excuse me打扰了请原谅
8.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获取有关……的一些信息
9.turn leftright向左向右转
10.go past经过路过
11.a little earlier早一点儿
12.a good place to eat一个吃饭的好地方
13.in different situation在不同的情况下
14.on time准时按时
15.get to到达
16.have dinner吃晚餐
17.on one’sthe right在右边
18.come on快点, 请过来
19.the shopping center购物中心
20.the corner of.......的角落/拐角处
21.lead into导入, 引入
重点句型
1.问路常用的句子:
(1) Do you know where is…?
(2) Can you tell me how can I get to…?
(3)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4) Could/Will/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sth.表示十分客气地询问事情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park?
请你告诉我怎么才能去邮局好吗?
2.decide to do决定做……
She decided to go to have lunch.她决定去吃午餐。
3.Is that a good place to hang out?
那是不是一个闲荡的好地方?
4.kind of+adj/adv.“有点、一点”
She is kind of shy.她有点害羞。
5.prefer动词, 更喜欢、宁愿。常用的结构有:
(1) prefer sth.更喜欢某事
I prefer English.我更喜欢英语。
(2) prefer doing/to do宁愿做某事
I prefer sitting/to sit.我宁愿坐着。
(3) prefer sth to sth.同…相比更喜欢……
I prefer dogs to cats.与猫相比我更喜欢狗。
(4) prefer doing to doing宁愿做某事而不愿做某事
I prefer walking to sitting.我宁愿走路也不愿坐着
(5) prefer to do rather than do宁愿做某事而不愿做某事
I prefer to work rather than be free.我宁愿工作而不愿闲着。
6.I'm sorry to do sth.对做某事我觉得很抱歉、伤心。
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重点短语
1.used to do过去常常做
2.deal with对付应付
3.be proud of为……骄傲, 感到自豪
4.take pride in为……感到自豪
5.from time to time时常, 有时
6. in public公开地
7. in person亲身, 亲自
8. take up sth.开始做, 接受, 占用
9. not……anymore不再
1 0. worry about为……担忧
1 1. hang out闲逛
1 2. think about考虑
1 3. be alone独处
1 4. on the soccer team在足球队
1 5. no longer不再
16.make a decision做决定
17.to one’s surprise令某人吃惊的是
18.even though尽管
19.pay attention to对……注意, 留心
20.in the last few years在过去的几年里
21.be afraid of害怕
22.turn red变红
23.tons of attention很多关注
24.be careful当心
25.give up放弃
26.a very small number of…极少数的……
27.give a speech作演讲
28.all the time一直总是
29.be interested in对……感兴趣
30.change one’s life改变某人的生活
31.take care of照顾
32.one of…, ……之一
重点句型
1.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我曾经害怕黑暗.
2.I g o t o s l e e p w i t h m y bedroom light on.
我开着卧室的灯睡觉。
3.I used to spend a lot of t i m e p l a y i n g g a m e s w i t h m y friends.
以前我常常花很多时间和我的朋友们玩游戏.
4.I hardly ever have time for concerts.
我几乎没有时间去听音乐会。
5.My life has changed a lot in the last few years.
我的生活在过去几年里改变了很多。
6.It will make you stressed out.
那会使你紧张的。
7.It seems that Yu Mei has changed a lot.
玉梅似乎变化很大。
常见易混词语辨析
1.each, every
两词都是“每个”的意思, 但着重点不同。
each着重个别的情况, every着重全体, 有“所有的”的意思。例如:
She knows each student of the class.
她认识这个班里的每一个学生。
She knows every student of the class.
她认识这个班所有的学生。
试一试:
_____is beautifully illustrated.
(每一本书都配有精美的插图。)
2.no one, none
no one指“没有人 (只能指人, 不能用来指物) ”, 意思与nobody相同, 不能跟of短语连用。例如:
No one believes him since he is not honest.
没有人相信他, 因为他不诚实。
none指“一个也没有 (既可指人, 也可指物) ”, 可以跟of短语连用。例如:
None of us a is afraid of diffi culties.
我们谁也不怕困难。
试一试:
___________of us knew how to treat her.
(我们都不知道怎样安慰她。)
3.go on doing, go on to do, go on with
这三个动词短语都有“继续做某事”的意思, 其区别如下:
go on doing表示“继续做, 一直在做某事 (中间无间断) ”;
go on to do表示“接着做某事”, 即某事已做完, 接着做另一件事;
go on with也表示“继续做某事”, 其含义是某一动作一度中止后, 又继续下去。
试一试:
Tom had to push himself t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uch dull work.
(汤姆不得不驱策自己继续不停地做这种单调无趣的工作。)
4.much too, too much
much too为副词词组, 意为“太……”修饰形容词或副词, 不可修饰动词。例如:
It’s much too cold.
天气实在是太冷了。
too much作“太多”讲, 有以下三种用法:
(1) 作名词词组。例如:
You have given us too much.
你给我们的太多了。
(2) 作形容词词组修饰不可数名词。例如:
Don’t drink too much wine.
不要饮太多的酒。
(3) 作副词词组修饰不及物动词。例如:
She talks too much.
她说话太多。
试一试:
If you demand_________, chances are that you’re not getting anything.
(要求太多, 有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5.lonely, alone
二者都可表示“孤独, 独自”, alone指客观存在的“孤独”, 而lonely更偏重一种主观感受上的“寂寞”。例如:
I went alone.
我是一个人去的。
Mary lived alone, but she didn’t feel lonely.
玛丽孤身一人生活, 但她并不感到孤独。
试一试:
He was all___ in the middle of the hall.
(他独自一人在大厅中间。)
6.occur, happen与take place
三者都可表示“发生”之意, 都是不及物动词或短语, 不能用于被动语态。
occur是比较正式的用语, 可用于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通常指按计划或规律在较为确定的时间“发生”的事, 在表示具体的事物时, 可与happen换用。例如:
I'm afraid that this would occur during my absence.=I'm afraid that this would happen during my absence.
恐怕这事会在我不在时发生。
但是, 如果表示“某想法”出现在人的头脑之中, 这时不能用happen代替。例如:
Dose it ever occur to you that I am sometimes thinking?
我时不时想的那件事你是不是也曾在你头脑中出现过?
happen常指具体事件的发生, 特别指那些偶然的或未能预见的“发生”。例如:
New things are happening all around us.
我们身边总有新事发生。
happen还可表示“碰巧;恰好”之意。例如:
It happened that I had no money on me.
我刚好没钱了。
take place通常指“ (某事) 按计划进行或按计划发生。”例如: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外take place还有“举行”之意。例如:
The meeting will take place next Friday.
会议将在下周五举行。
试一试:
This accident____ close to our apartment.
(在靠近我们公寓的地方发生了一桩事故)
7.in front of, in the front of
in front of的意思是“在……前面”, 指在某个空间范围外的前面。例如:
There is a tree in front of the house.
房子前面有一棵树。
in the front of的意思是“在……前部”, 指在某个空间范围内的前面。例如:
There is a blackboard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
教室里前部有一块黑板。
试一试:
_____the picture is the fi gure of a man.
(在这张照片的最前面是一位男士.)
8.fi nd, fi nd out
两者都有“发现”的意思, 但语义有差别。
fi nd有偶然发现某物的意味。例如:
He found a bag on the fl oor.
他发现地板上有个书包。
fi nd out指“经过, 探听, 询问”, 指调查之后的“发现”或“弄清楚”。例如:
Please fi nd out who took my book by mistake.
请查清楚谁错拿了我的书。
试一试:
An investigation is underway to________________how the disaster happened.
(调查已经展开, 以查明灾难是如何发生的。)
9.sound与noise, voice,
这三个词都作“声音”解, 但它们又各有特定的含义。
sound作“声音”解, 含义最广, 指可以听到的任何声音, 例如:
a weak sound微弱的声音
noise作“噪音, 嘈杂声, 吵闹声”解, 指不悦耳, 不和谐的声音, 它既可作可数名词, 也可作不可数名词。例如:
Another kind of pollution is noise.
另外一种污染是噪音。
voice作“声音”解时, 多指人发出的声音, 包括说话声、歌声和笑声等。例如:
He shouted at the top of voice.
他高声呼喊。
voice有时也用于引申意义, 作“意见, 发言权”解。例如:
I have no voice in the matter.
对于这件事, 我没有发言权。
试一试:
Peter heard the__________of gunfi re.
(彼德听见了枪炮声。)
10.arrive, get与reach
三者均可表示“到达”, arrive后通常接介词at (一般用于较小的地方) 或in (一般用于较大的地方) 。例如:
We arrived at the station fi ve minutes late.
我们晚了5分钟到车站。
They will arrive in Paris next Monday.
他们将于下周星期一到达巴黎。
get之后通常接介词to。例如:
When we got to the park, it began to rain.
我们到达公园时, 就开始下雨了。
reach是及物动词, 其后可直接跟地点名词做宾语 (不能用介词) 例如:
He reached Beijing yesterday.
他昨天到达北京。
试一试:
He did not stop until he____________the door.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实现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目标,专题复习是关键的一环。具体来说,专题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组和归纳综合的过程,通过专题复习,考生的知识将更加规律化、系统化和条理化。总结历届考生的复习经验,最关键的是不要把专题复习变成对第一轮复习的重复,因此,注重地理专题复习的策略与技巧很有必要。
一、落实专题复习,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经过第一轮系统复习,考生已经掌握了初、高中地理的知识网络,形成了一定的学科技能,进入专题复习后,复习重点转向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是适应高考“能力立意,综合为主”的要求。为此,必须展开有序的地理专题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升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情况,高考试题对地理考查并非面面俱到,而是以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为主,比如对自然地理知识的考查就较多,而这一知识点是建立在区域地理知识基础之上的。因此,有必要在专题复习中强化对地图、地球、大气运动、区域定位、区位理论等知识的复习。
根据笔者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我认为考生应该在如下专题上下功夫:
1.光照图的判读;
2.区位因素分析;
3.物质运动的规律;
4.气候的形成因素分析;
5.地理空间定位;
6.等值线图的判读;
7.地理计算;
8.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区域发展;
9.世界热点问题和热点区域。
专题复习应本着提出问题、然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复习,去寻找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最终运用于解题。如地球投影图(含经纬网图、光照图)的判读专题,这类图形在近年高考试卷中屡见不鲜,从2001年至2007年,这类试题经历了从平面投影到立体投影、从“有图考图”到“图形变换” “无图考图”的变迁。解答此类试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定南北极点;
2.定地理坐标;
3.定太阳直射点;
4.定方向;
5.定晨昏线;
6.定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7.定地方时或区时;
8.定昼夜;
9.定日出日落的方位与时刻;
10.定不同日期的范围;
11.加工自绘变式图形。
二、建立知识网络,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
高考复习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既要建立知识网络,又要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必须综合考虑,巧妙安排,才能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
如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册和选修教材的内容,假设在专题复习中还是像第一轮一样进行复习,恐怕就可能会事倍功半。而如果按照区位因素分析进行专题复习,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具体方法可按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人口城市区位因素、交通区位因素、商业活动区位因素、旅游资源开发区位因素展开。要突出重点,但不宜过多过深,也不必面面俱到。如农业区位选择:应考虑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社会经济条件的?在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这些都是可以迁移的共性知识。在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时,还要与时俱进,如国家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能很好地结合国土整治中有关农业的问题:粮食生产、循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能源问题、生态建设等等。通过这些知识的复习,考生能从理论到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解决一些问题。
在专题复习中,在建立知识网络的同时,更应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复习“气候”时,可以从气候因子、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与分布规律、气候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表现、气候对人口分布与农业的影响等展开联想,把初、高中地理知识结合起来、自然与人文地理结合起来、区域与洲际结合起来。
总之,这一轮复习要从问题的联系和综合的角度进行,“削枝强干”,要过好知识关和综合关。
三、培养审题能力,提升析图能力
课堂上,老师对专题复习的落实多以题目的形式出现,而且题干内容多以创设新情景、新问题为主。因此,考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读题审题、读图审图能力。如等高线试题“问陡崖的最大高度是多少”,考生大多知道相对高度,但不会在相对高度中选一个最大的、符合题目的选项,有的考生理解成崖顶的最大高度,从而导致失分。分析这些考生出错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过好审题关。所以在审题尤其是审文字题时,要特别注意条件、中心词、关键的修饰语。如2008届考生的第一次调考题(1):
2005年11月13日,吉林市一化工车间发生连续爆炸,苯类有机物污染了附近的松花江,并致使下游诸多城市发生严重的水危机,此次污染事件是否会造成下游两岸及周边地区大范围的地下水污染,请简要说明原因。
很多考生没有认真审题,想当然地写成了有污染。而试题所问的问题是此时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问题。11月20日,河流处于枯水期,潜水补给河流水,因而,河流就不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
再如2002年高考广东卷第34题第(1)小题:
图(图略)中用斜线标出的区域属于________(自然带),该自然带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不少考生没注意到中心词是“气候”,而答成了自然带的成因。
图表分析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高考中考查考生分析、判断能力的理想手段,对图表的阅读分析能力,直接影响着考生高考的成绩,所以在专题复习中,要求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读出各种信息,找出有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审图时要注意看清图中的所有信息,因为图中有可能就隐藏了答题所需的知识点,如这样一幅图:位于热带的海中有一小岛,岛上有温泉的符号,问岛上可开发哪些资源?有些考生没注意到温泉的符号而漏答了地热资源。
四、选择经典试题,训练答题技巧
专题复习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答题技巧。在这一轮复习中,老师一般都会安排一些试卷让考生练习,考生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一些好的综合试卷自行练习,既可以检查复习效果,又达到仿真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成绩的有效手段,因此一定要利用好这一机会,建议考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做好选择题和综合题。
1.做选择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排除法、假设定位法、直选法、情景法,但无论用哪种方法,做选择题时,一定要读完A、B、C、D四个选项后再进行选择。如2006年湖北省第二次八校联考选择题第一题:
六号飞船在轨道的最南点对应地面的经度为120°E,问前一次在最南点时对应地面的经度为:
A.97.5° EB.120°EC.142.5°ED.60°E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而飞船在轨道最南点对应的点则反向运动,也即自东向西,东经递减,西经递增,所以前一次对应的点的经度绝对大于120°E,所以选C,不必计算就可做出正确选择。再如:当太阳直射黄河站所在经线11°56'E时,赤道与昏线相交点的经度为:A.78°4'WB.101°56'WC.101°56'E
D.78°4'E,根据题意,可转换成已知11°56'E→12点,求x→18点,很显然选C。
其次要注意,在考场上做选择题不是做改错题,只要能判定其正确与否就行,不必考虑错在何处。
2.综合题答题要语言规范、条理清晰、力求全面准确。一是要把题目审透,二是要把需要回答的方方面面想全。接下来就是要落实答题的知识要点,组织知识要点要层次鲜明、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字迹工整,同时还要注意使用专业术语。以下几点答题技巧,供考生参考:
(1)防漏答技巧
回答问题尽量少而精,不要复杂啰嗦。但如果没有把握,怕漏答某些知识,也不妨多答。答题时,把有把握的知识点放在前面,把握性不大的知识点放在后面。
(2)模糊技巧
如在回答板块碰撞等知识,解释地震、火山成因时,如果你不是十分清楚该地处于什么板块交界处,不妨模糊回答,否则答错了自露马脚,影响得分。
(3)条理清楚
凡出现“什么什么的原因” “什么什么的优势”等问题时,基本思路是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去分析。自然方面有位置、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等,社会经济方面有工业、农业、交通、劳动力、市场等等,一个方面答一段,这样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千万不要自始至终只有一个段落,建议考生答题要序号化、整齐化。
3.答题时间安排。由于文综试卷自始至终给人的感觉都是在考地理,因为从头到尾都有图,且首尾都是地理试题,所以答题时,建议按试题排列顺序做题,不会做的,可以先暂时放一下。选择题用时一般40分钟左右,千万不要先做后面的大题,再做选择题,因为选择题的分值为140分,接近一半,而且有些题还是送分题。所以一定要静下心来,不可求胜心切。
4.专题复习中的试题练习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而且可以进一步熟悉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提高“信息获取、知识迁移、表达及应试”的能力等,但做题一定不要求多,要注意模拟练习后的反思与总结,进一步提高做题的质量和复习效率。为了提高实战能力,建议考生要认真对待这一阶段的独立练习、模拟考试,从中积累考试经验。
1.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3.只要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元化。
4.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6.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7.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8.四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
9.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10.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12.四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名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14.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5.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16.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从、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7.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18.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
19.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0.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原则
21.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
2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3.1996年2月提出了“依法治国”思想,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
24.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把“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25.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6.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27.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
2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有理想为核心)
29.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3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31.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3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个主要内容,其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心环节
多选
辨析
1.2.3.4.简答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①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②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③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不具有制度属性
2.3.4.5.论述
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教育与教育学
评价自我标准
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课程设计要求:
1、合目的性
2、合科学性
3、合发展性课程设计程序:(泰勒原理)
1、确定教育目标
2、选择经验
3、组织经验
4、评价结果课程文件:
1、教学计划
2、课程标准
3、教科书教学计划三特征:
1、强制性
2、普遍性
3、基础性教学计划构成:
1、指导思想
2、培养目标
3、课程设置(核心)
4、课时安排
5、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
6、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课程标准作用:
1、体现了国家队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
2、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3、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科书作用:
1、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规范和教学任务
4、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确定和安排教学活动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课程实施影响因素:
1、课程计划本身特点
2、教师特征
3、学校特点
4、校外环境课程评价:
一、目的:
1、改进课程
2、改进教学
二、功能:
1、诊断
2、修正
3、决策
三、方法:
1、观察
2、调查与访谈
3、纸笔测试
4、表现评估课程评价改革:
1、旨在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3、促进课程发展的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我国中小学课程弊端:
1、课程管理僵化
2、结构不合理(科目设置太多、重学科轻活动、重必修轻选修、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
3、内容陈旧落后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趋势
2、课程综合化趋势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趋势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
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4、及时批改和讲评作业课外辅导:
1、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3、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辅教学组织形式:
1、个别教学
2、班级授课制
3、分组教学制
4、设计教学和道尔顿制班级授课制:
一、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缺点:
1、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不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教学策略特征:
1、综合性
2、可操作性
3、灵活性教学策略形式:
1、内容型策略
2、形式型
3、方法型
4、综合型
原始教育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2、原始性
3、同一性古代教育特点:
1、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2、阶级性、等级性
3、内容保守性
4、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方法是灌输和死记,也注重实践中学
5、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萌芽古代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生产力水平提高为产生提供物质上的准备
2、统治阶级对人才需要提供社会条件
3、文字产生和文化发展提供现实条件现代教育特点:
1、鲜明生产性
2、走上大众化道路
3、内容日益科学化
4、班级授课制成为基本组织形式
5、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1、终身化
2、社会化
3、生产化
4、民主化
5、国际化
6、现代化
7、多元化常用教育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文献法
3、调查法
4、实验法
5、比较法
6、个案研究法
第四章教育目的教育目的作用:
1、导向
2、协调
3、激励
4、评价教育目的层次结构:
1、国家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三者关系:
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关系。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来的,目标是针对特定教育对象提出来的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目的与目标不同,能测量目标,不能测量目的制定教育目的依据:
1、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3、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素质教育:
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
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
1、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
2、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
3、授予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3、重视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
1、教育目的基本精神
2、二者关系辩证统一。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不可或缺都得到发展,即个性的全面发展。独立个性是德智体美在个体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
3、独立个性是全面发展的个性,个性化是与社会同向的个性化,自由发展是与社会同向的发展。
第九章德育
德育意义: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德育内容的依据:
1、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
2、学生的年龄特征
3、时代特征和学品德实际德育内容:
1、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
3、道德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1、对多数心理健康学生,培养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发生
2、对心理障碍学生,排除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
3、对少数心理疾病,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心理辅导:
1、学习心理辅导(听课方法、学习方法)
2、生活心理辅导(生活习惯、娱乐方式、消费方式、自我意识、人际交往)
3、择业心理指导德育过程: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德育内容
4、方法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德育过程活动和交往的特点:
1、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
2、内容、形式多样性
3、对象有限性
4、科学性和有效性德育过程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1、德育过程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2、实现矛盾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德育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过程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正面教育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德育途径: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3、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4、社会实践活动
5、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
6、班主任工作德育方法:
1、说服法
2、榜样法
3、陶冶法
4、锻炼法
5、品德评价法榜样法:以他人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优秀事迹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
1、树立的榜样要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2、真是可靠、有导向性
3、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4、教育者的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德育模式:
1、认知模式(道德两难)
2、体谅模式
3、社会模仿模式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政治→教育:
1、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
2、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政治:
1、培养合格公民,早就政治人才
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生产力→教育:
1、为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2、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4、对教育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教育→生产力:
1、实线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人力资本理论科技→教育:
1、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教育→科技:
1、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2、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信息技术→教育:
1、改变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改变着教学和教育观念
3、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1、实现教育个性化,使因材施教成为现实
2、实现人机互动模式,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
3、促进师生关系民主化文化→教育:
1、提高人们对教育需求,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完善
3、促使学校和社会联系加强
3、促进教学内容质量和结构变化
4、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变革教育→文化:
1、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学校文化特征:
1、组织文化
2、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以传递文化为己任
4、校园文化是缩影学生文化特征:
1、过渡性
2、非正式性
3、多样性
4、互补性
5、生成性学生文化成因:
1、学生个人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影响
3、师生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影响教育相对独立性: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表现为: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学生本质属性:
1、现实社会成员之一
2、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3、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学生身份:
1、国家公民
2、国家和社会未成年公民
3、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学生权利:
一、人身权
1、身心健康权
2、人身自由权
3、人格尊严权
4、隐私权
5、名誉荣誉权
二、受教育权(最主要权利)学生义务: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3、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4、完成规定学习任务教师概念: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职业性质:
1、专门性职业,专业人员
2、教育者,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技术、技能、技巧、技艺)教师职业特点:
1、人类文化传递着
2、人类灵魂工程师
3、示范者角色(规范、垂范、模范、世范)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教师专业素养:
1、学科专业素养
2、教育专业素养
3、人格特征
4、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基础性知识与技能
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育专业素养:
1、先进教育理念
2、良好的教育能力(加工内容选择方法、语言表达、组织管理、交往能力)
3、一定的研究能力人格特征:
1、积极乐观情绪
2、豁达开朗心胸
3、坚忍不拔毅力
4、广泛兴趣职业道德素质:
1、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最基本)
2、热爱学生(核心)
3、团结协作精神
4、良好的道德修养师生关系形式:
1、教学上,授受关系
2、人格上,民主平等
3、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新型师生关系:
1、伦理关系
2、情感关系伦理关系:
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合法权利
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情感关系:
1、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2、展现教学过程魅力,品位教学成功喜悦
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第七章教学(上)
教学定义:
1、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教学意义:
1、社会经验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2、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实践
3、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学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教学过程特殊性:
1、间接性
2、引导性
3、简捷性
4、交往性教学过程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教学过程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巩固性原则
3、启发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方法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充分运用语言直观启发性原则:
1、调动学习主动性
2、启发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3、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巩固性原则:
1、在理解基础上巩固知识
2、通过组织复习巩固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中巩固循序渐进原则:
1、按教材体系教学
2、抓主要矛盾,解决重点和难点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因材施教原则:
1、进行有区别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教学方法的依据:
1、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经验和个性特点
第十章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功能(作用):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次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班级管理模式:
1、常规管理
2、平行管理
3、民主管理
4、目标管理班级管理存在问题:
1、受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班集体的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主任的作用:
1、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级组织的领导者(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3、处理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内容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学生(中心工作)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身心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含义及特殊性: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过程,尤指个体身心两方面积极变化过程。
1、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2、具有能动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2、外铄论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不均衡性
2、顺序性
3、阶段性
4、个别差异性
5、互补性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素质
2、成熟机制
3、环境
4、个体实践活动遗传素质→个体身心发展:
1、是身心发展的前提,为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2、遗传素质差异对身心发展有一定得影响作用
3、作用不能夸大环境→个体身心发展:
1、提供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时,不是消极被动的学校教育→个体身心发展:
1、对个体发展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基础教育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初中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任务:
1、身体方面,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
2、认知方面,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培养
3、情意方面,培养道德理想和情感体验
4、自我教育方面,形成正确自我认识,掌握
第八章教学(下)
教学的基本程序:
1、备课
2、上课(中心环节)
3、作业检查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备课:
1、钻研教材(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
2、了解学生
3、制定教学方案课的机构:
1、组织教学
2、检查复习
3、讲授新教材
4、巩固新教材
5、布置课外作业上课的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作业检查和批改要求:
1、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要求
2、份量要适当难易适度
3、布置作业时
第六章课程
课程表现形式:
1、教学计划
2、课程标准
3、教科书课程制约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知识发展水平(知识)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可接受性(儿童)课程目标依据: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法学
一、法学的含义
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研究活动和认识成果的总称。
法学体系,就是由法学内部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学科或
知识系统。
二、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法学的产生是有条件的:首先,要有法律现象的材料的一定积累;其次,要有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法律现象的学科的总称,它的产生是法学史上划时代的根本变革。
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剥削阶级法学的主要区别大致如下:
1.指导思想不同。
2.阶级基础不同。
3.法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不同。
4.在一系列根本的理论观点上有原则不同。
第二节 法理学
一、法理学的含义
(一)法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法理学是关于法律现象的最一般的理论,是法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所有法律现象中的一般特点、法律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
律性。
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法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有关法律运作机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三,法与其他社会现象关系的基本问题。
(二)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法理学与法制史、法律思想史的关系是“论”与“史”的关系。
法理学同理论法学中其他学科的联系更为紧密。
二、法理学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一)法学和法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二)法学和法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阶级分析方法。
2.价值分析方法。
3.实证分析方法。
(1)社会调查的方法。(2)历史考察的方法。(3)比较的方法。(4)逻
辑分析方法。(5)语义分析方法。
除上述法学研究方法之外,由于法理学本身的特点,要学好法理学,在研究
方法上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善于从具体事例出发进行法理学思考,提炼或检验法理学理论。
第二,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掌握法理学的理论。
第三,要了解法理学的发展史,从法理学的发展史来理解和掌握理论。
第四,要了解现代西方法理学,从中西方法理学的联系和比较来学习法理学。
第五,要了解当代中国法理学的研究现状,积极参与法理学的讨论。
(三)研究法理学的意义
1.学习法理学是学习法学其他学科的需要。
2.学习法理学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需要。
3.学习法理学是培养法律理论素质的需要。
4.学习法理学是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需要。
第二章 法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法、法律的含义
一、汉语中“法”与“法律”的词义
二、西语中“法”与“法律”的含义
三、当代中国“法”与“法律”的使用
第二节 法的本质
一、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
法的本质是法的根本性质,是指法这一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由法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
(1)神意论。(2)理性论。(3)规范论。(4)意志论。(5)自由论。(6)事物性质论。(7)民族精神论。(8)利益论。(9)社会控制论。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
法的本质所揭示的并不是某个惟一的、终极的要素,而是法内在的一种矛盾关系。这一矛盾关系包括两个相关的方面:其一,从主观方面看,法是国家意志和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其二,从客观方面看,法的内容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前者是法的国家意志性和阶级意志性,后者是法的物质制约性。
法的物质制约性和法的阶级意志性是法的不同层次的本质属性,法的这两个方面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截然对立起来。若片面强调法的阶级意志性,则可能导致法律的“唯意志论”;若片面强调法的物质制约性,甚至以物质制约性否定阶级意志性,则将导致法律的“宿命论”。只有全面理解它们之间的矛盾关系,才能正确理解法的本质。
第三节 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特征是法律在与相近的社会现象(如道德、宗教、政策等)相比较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特殊征象和标志。在此意义上,可以把法律的外在特征概括为
如下四个方面。
一、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法律的规范性,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它表现在:法律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法律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包括三种
1)人们可以怎样行为(可为模式);(2)人们不得怎样行为(勿为模式);(3)人们应当或必须怎样行为(应为模式)。从效力上看,具有规范性的法律,不是为某个特定的人而制定的,它所适用的对象是不特定的人;它不仅仅适用一次,而是在其生效期间内反复适用的。
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
法律的普遍性,也称“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法律的概括性”,就是指法律作为一般的行为规范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和特性。具体
而言,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法律的效力对象的广泛性。(2)法律的效力的重复性。法律的普遍性与法律的规范性密切相关:正因为法律具有规范性,它也就同时具有普遍性;法律的规范性是其普遍性的前提和基础,而法律的普遍性则是其规范性的发展与延
伸。
三、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四、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即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和程序性的社会规范或行为规范。从结构上看,法律这种社会规范又是一个由各个具体的法律规范(规则)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的整体(体系),其内容规定的主要是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模式,即人们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律通过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来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
第三章 法律的起源与演进
第一节 法律的起源
一、法律起源的原因
(一)法律起源的经济因素
(二)法律起源的政治因素
二、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
(一)法律的起源是从自发到自觉、由个别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的过
程
(二)法律的起源是由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的发展过程
(三)法律的起源是由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混为一体到相对独立的过程
第二节 法律的演进
一、古代法
(一)奴隶制法
奴隶制法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特征
1)严格保护奴隶主的所有制,确认奴隶主阶级经济、政治、思想统治的合法性,确保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权。(2)公开反映和维护奴隶主的等级特权,不仅明文规定奴隶的无权地位,而且还规定自由民之间的不平等。(3)刑罚种类繁多,刑罚手段极其残酷,刑罚的执行带有极大的任意性,依靠严刑峻罚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4)长期保留原始社会的某些行为规范残余,如同态复仇和赔偿制度的普遍存在、男性家长的广泛权力等,反映了奴隶制法受传统影响较大。
(二)封建制法
封建制法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维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确认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依附关系,严格保护封建地主的所有权。(2)确认和维护封建等级特权,皇帝(君主)享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等大权,贵族、地主分别享有国家管理社会生活方面的特权。(3)刑罚酷烈,罪名繁多,滥施肉刑,广为株连,野蛮擅断。
二、资本主义法
(一)资本主义法的产生
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的出现有三种情况,即三种例证
1)商法的兴起。(2)罗马法的复兴。(3)资本原始积累的法律出现。
资本主义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和当代资本主义阶段。
(二)资本主义法的本质与特征
资本主义法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与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因此,资本主义法体现和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与前资本主义法相比,资本主义法具有以下特点。
1.维护以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2.维护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府
3.维护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人权
(三)法系
1、法系的概念和类别
法系是根据若干国家和地区基于历史传统原因在法律实践和法律意识等方面所具有的共性而进行的对法律的一种分类,是这些具有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法律的总称。
2.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概念
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英国法系,是以英国自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以它的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英美法系包括英国法系和美国法系。英国法系采取不成文宪法制和单一制,法院没有“司法审查权”。美国法系采用成文宪法制和联邦制,法院有通过具体案件确定是否符合宪法的“司法审查权”,公民权利主要通过宪法规定。
英美法系的特点
1)以英国为中心,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2)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遵循先例;(3)变革相对缓慢,具有保守性,“向后看”的思维习惯;(4)在法律发展中,法官具有突出作用;(5)体系庞杂,缺乏系统性;(6)注重程序的“诉讼中心主义”。
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法系、法典法系、罗马一德意志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大陆法系最先产生于欧洲大陆,以罗马法为历史渊源,以民法为典型,以法典化的成文法为主要形式。
大陆法系包括两个支系,即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法国法系是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为蓝本建立起来的,它以强调个人权利为主导思想,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德国法系是以1896年《德国民法典》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强调国家干预和社会利益,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法的典型。
大陆法系的特点
1)全面继承罗马法。(2)实行法典化,即法律规范的抽象化、概括化。(3)明确立法与司法的分工,强调制定法的权威,一般不承认法官的造法功能。(4)法学在推动法律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3.两大法系的区别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由于形成的历史渊源不同,所以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
很多差别:
(1)法律的渊源不同。在大陆法系国家,正式的法的渊源只是指制定法,即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法院的判例、法理等没有正式的法律效力。在英美法系国家,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正式的法的渊源,遵循先例是英美法系的一个重要原则,承认法官有创制法的职能,判例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
位。
(2)法律的分类不同。大陆法系国家法的基本分类是公法和私法,私法主要指民法和商法,公法主要指宪法、行政法、刑法、诉讼程序法,进入20世纪后又出现了社会法、经济法、劳动法等有公私法两种成分的法。英美法系国家无公法和私法之分,法的基本分类是普通法和衡平法。普通法是在普通法院判决基础上形成的全国适用的法律,衡平法是由大法官法院的申诉案件的判例形成的。
(3)法典编纂的不同。大陆法系国家承袭古代罗马法的传统,一般采用法典形式,而英美法系国家通常不倾向法典形式,制定法往往是单行法律、法规。即使后来英美法系国家逐步采用法典形式,也主要是判例法的规范化。
(4)诉讼程序和判决程式不同。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采用审理方式,奉行干涉主义,诉讼中法官居于主导地位;法官审理案件除了案件事实外,首先考虑制定法如何规定,随后按照有关规定来判决案件。英美法系国家采用对抗制,实行当事人主义,法官一般充当消极的、中立的裁定者的角色;法官首先要考虑以前类似案件的判例,将本案的事实与以前案件事实加以比较,然后从以前判例中概
括出可以适用于本案的法律规则。
需要指出的是,两大法系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进入20世纪后,这两种法系已相互靠拢,它们之间的差异已逐渐缩小,融合也在发生。但差异将是长期存在的,某些历史上形成的不同传统还将长期地存在。
三、社会主义法
社会主义法具有如下特点。
1.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国家意志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3.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4.国家强制实施和人民自觉遵守的统一
第四章 法律作用 第一节 法律作用的含义
一、法律作用的含义
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律对人们的行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发生的影响。
法律的作用的实质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
1)法律的作用是国家权力运行和国家意志实现的具体表现。(2)法律的作用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具体表现,或者说,法律的作用是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自身
力量的体现。
二、法律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
社会作用是指法律作为社会关系调整器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它是经过法律的规范作用而产生的。两者的区别在于
1)两者的考察基点不同。(2)两者的作用对象不同。(3)两者的存在方式不同。(4)两者所处的层面不同。(5)两者发挥作用的前提不同。
第二节 法律的规范作用
根据法律的规范作用的不同对象,即不同的行为,规范作用可以大体上被概括为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五种作用。
一、法律的指引作用
指引作用是指法(主要是法律规范)对本人行为起到导向、引路的作用。其对象是每个人自己的行为。法律的指引是一种规范指引,它不同于个别指引。
法律的指引的种类按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以下几种。
1.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
这是根据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所进行的分类。
2.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
这是根据国家权力行为的权限幅度所进行的分类。
3.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
这是根据法律的构成要素所作的分类。
二、法律的评价作用
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其作用对象是他人的行为。任何社会规范(如道德、政治纪律)都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的作用。
法律的评价可分为两大类,即专门的评价和一般的评价。前者是指经法律专门授权的国家机关、组织及其成员对他人的行为所作的评价。其特点是代表国家,具有国家强制力,产生法律约束力,因此又称效力性评价。后者是指普通主体以舆论的形式对他人行为所作的评价,其特点是没有国家强制力和约束力,是人们自发的行为,因此又称为舆论性评价。
三、法律的预测作用
预测作用是指人们根据法律可以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的相互行
为。
四、法律的教育作用
法律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律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这
种作用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
五、法律的强制作用
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可以用来制裁、强制、约束违法犯罪行为。这种作
用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
第三节 法律的社会作用
一、法律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
法律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
1)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2)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3)调整统治阶级与其同盟者之间的关系。
二、法律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法律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上的作用具体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
1)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条件。(2)维护生产和交换条件。(3)促进公共设施建设,组织社会化大生产。(4)确认和执行技术规范。(5)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四节 法律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一、当代中国法律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无论从逻辑还是事实上看,和谐社会的建构都必须借助于法律制度的推动和
保障。
二、当代中国法律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一)法律对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二)法律通过确认并保障正义标准的实现,协调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实
现公平正义
(三)法律可以为诚信友爱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四)法律为激发主体的活力创造制度条件
(五)法律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秩序提供有力保障
(六)法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提供制度支
持
第五节 法律作用的局限性
在认识法律的作用时,必须注意“两点论”:对法律的作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视;既认识到法律不是无用的,又要认识到法律不是万能的;既要反对“法律无用论”,又要防止“法律万能论”。
法律并非无所不能,它也有其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法律调整的对象是人的行为,法律调整的范围不是无限的
二、法律自身特点产生的局限性
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受人的因素的影响
四、法律的实施受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第五章 法律制定 第一节 法律制定的含义
一、法律制定的概念
法律制定也称法的创制或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性活动。
在法学上,立法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法律制定有如下特征:
(1)法律制定是国家的一项专有活动。
(2)法律制定既包括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进行的法律制定活动,也包括经授权的国家机关进行的法律制定活动。
(3)法律制定既包括法的创制活动,也包括法的修改、补充、废止以及认
可活动。
(4)法律的制定是一种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二、立法权与立法体制
立法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制定、补充、修改、认可或废止法律的权力,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权力。
我国独创了一种“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所谓“一元”是指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一个单一制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我国的立法体制是统一的、一元化的,全国范围内只存在一个统一的立法体系,不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立法体系。所谓“两级”是指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立法体制分为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两个等级。所谓“多层次”是指根据宪法规定,不论是中央级立法,还是地方级立法,都可以各自分成若干个层次和类别。
第二节 法律制定的原则
法律制定的指导思想,是指贯彻于整个立法活动过程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准
则。
法律制定的原则,是指立法者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立法的指导思想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的具体化。
一、合宪性与法制统一原则
(一)合宪性原则
合宪性原则是指法律制定必须符合宪法的精神和规定,包括立法主体(或权限)的合宪性、内容(或依据)的合宪性和程序的合宪性等。
立法主体的合宪性,是指在所有法律的制定过程中,法律制定主体都必须有宪法赋予的立法权力,或经过特别授权,且其制定的内容必须是属于该职权范围,不能越权制定法律。凡没有法定职权或未经授权制定法律的行为。均属于无效行
为。
内容的合宪性,是指制定出来的法律内容要符合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和宪法具体规定,不得有同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宪法规定相违背、相冲突、相抵触的内容。
程序的合宪性,是指所有法律的制定过程都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二)法制统一原则
法制统一原则是立法合宪性原则的继续,它要求立法机关所创设的法律应内部和谐统一,做到整个法律体系内各项法律、法规之间相衔接且相互一致、相互
协调。这就要求
1)必须统一立法尺度,一切法律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据,不能违背宪法,地方法规不能与中央法规相抵触。(2)应当注意各个部门法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配合,但又要防止重复。(3)应避免不同类别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或同
一类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
二、科学性原则
制定法律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总结借鉴与科学预见相结合。
(1)立法必须尊重客观实际,根据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
(2)立法还应合理地吸收、借鉴历史的和外国的经验。
(3)科技法律的大量增加要求立法必须增强科学性。
三、民主性原则
立法中的民主性原则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立法内容的民主性;二是立法
过程和立法程序的民主性。
立法内容的民主性是指法律制定必须从最大多数人的最根本利益出发。
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的民主性,首先要求立法主体的组成要民主。其次是立法主体的活动要民主。最后是立法过程要公开。
第三节 法律制定的程序
一、法律制定程序的概念
法律制定程序即立法程序,是指有法律制定权的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补充或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步骤和方法。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及我国的立法实践,我国的立法大致有以下几个基本程序即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等。
二、法律案的提出
法律案,亦称法律议案、立法议案,是具有立法提案权的国家机关和人员向立法机关提出的关于法律的制定、补充、修改、认可或废止的提案和建议。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席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的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等均享有立法提案权。
三、法律案的审议
法律案的审议是指立法机关对已经列入议事日程的法律案进行审查和讨论。
四、法律草案的表决
表决是有立法权的机关和人员对议案及法律草案表示最终的态度:赞成、反
对或弃权。
五、法律的公布
法律的公布是指立法机关或国家元首将已通过的法律以一定的形式予以公
布,以便全社会遵照执行。
第四节 法律的效力
一、法律效力的概念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规范的效力或称法的效力,即法律规范作为表现国家意志的指令对主体行为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性,这种约束力不以行为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并以国家强制力为最终保障手段。
法律的效力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效力等级问题,二是效力范围问题。法的适用范围,即法律对哪些人,在什么空间、时间范围内有效。
二、法律对人的效力
(一)法律对自然人的效力
(二)我国法律对中国人的效力
(三)我国法律对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效力
三、法律的空间效力
(一)法律的域内效力
1.在全国范围内生效
2.在局部地区生效
(二)法律的域外效力
四、法律的时间效力
法律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何时生效、何时终止效力及法律对其颁布实施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
(一)法律生效的时间
(二)法律效力终止的时间
(三)法律的溯及力
法律的溯及力又称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不具
有溯及力。
第六章 法律体系 第一节 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
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部门法体系,即将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成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1.法律体系是指一国本国法律规范构成的体系
2.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国内法所构成的体系
3.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所组成的不同类别的部门法(或称
法律部门)所构成的体系
4.法律体系是由既相对独立而又具有内在联系的法律部门所构成的体系
(二)法律体系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法制体系与法律体系。
立法体系与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与法系。
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1)二者性质不同,法学体系属于思想范畴,法律体系属于规范体系。(2)二者的范围不同,法学体系的范围比法律体系大得多,法律体系以一国的现行法为限,而法学体系则可以包容对全部法律现象的理论、历史、比较分析等研究的结果。(3)法律体系与国家主权密切联系,是国家主权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法学体系虽然总是以本国现行法律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与本国的法律体系联系紧密,对应性强,但是它具有跨国性,与多个国家的法学体系之间具有相同性或相通性,相互间可以学习、交流借鉴。法学体系与法律体
系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
1)法律体系是法学体系形成、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构成一国法学体系的主要内容。(2)法律体系的发展也是法学体系发展、完善的推动力量。(3)法学体系的发展也会促进法律体系的发展完善。
二、法律部门
(一)法律部门的概念
所谓法律部门,亦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一国现行全部法
律规范所作的分类。
法律制度与法律部门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法律部门与规范性法律文件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二)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1.法律调整的对象,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标准
2.法律调整的方法是划分法律部门的补充标准
(三)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
1.客观原则
2.目的原则
3.平衡原则
4.发展原则
5.主次原则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根据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以及调整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我国法律体系划分
为以下主要的法律部门。
1.宪法;2.行政法;3.民商法;4.经济法;5.劳动与社会保障法;6.科教文卫法;7.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8.刑法;9.诉讼法;10.军事法
第七章 法律要素 第一节 法律规则
一、法律规则的含义
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法律规则具有微观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确定性程度较高的特点。同时,法律规则也应具有可诉性、合逻辑性、合体系性、可预测性
等特性。
二、法律规则的种类
1.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它又可分为权利性规则和职权性规则。权利性规则是规定一般的主体(如公民和法人)行使权利之规则。职权性规则,是指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之规则。
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做出或不
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它也分为两种
1)命令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积极义务,即人们必须或应当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2)禁止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消极义务(不作为义务),即禁
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的规则。
2.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
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
内容的法律规则。
委任性规则,是指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
准用性规则,是指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规定在此问题上
应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规定的规则。
3.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
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强行性规则,是指其规定的内容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
任意性规则在规定主体权利义务的同时,又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协商自行设定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只有在当事人没有协议的情况下,才适用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三、法律规则的结构
(一)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指法律规则从逻辑的角度看是由哪些部分或要素组成的,以及这些部分或要素之间是如何联结在一起的。
新的“三要素说”,认为任何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
后果三个部分构成。
假定(条件),指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空间对什么人适用以及在什么情境下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
题。它包含两个方面
1)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2)行为主体的行为条件。
行为模式,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根据行为要求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分为三种
1)可为模式。(2)应为模式。(3)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为模式亦可称为权利行为模式,而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又可称为义务行为模式。它们的内容是任
何法律规则的核心部分。
法律后果,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行为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根据人们对行为模式所作出的实际行为的不同,法律后果又分为两种
1)合法后果,又称肯定式的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肯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保护、许可或奖励。(2)违法后果,又称否定式的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不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否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制裁、不予保护、撤销、停止,或要求恢复、补偿等。
总之,在逻辑结构上,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都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的,尽管它们往往不表现于同一个条文当中。完整的法律规则就是行为规则和裁判规则(保护规则)的结合。
(二)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
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的,也不是每一个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
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的。
在法律条文中表述法律规则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类情形:
1.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述
2.法律规则的内容分别由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条文来表述
3.一个条文表述不同法律规则及其要素
4.法律条文仅规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
第二节 法律原则
一、法律原则的含义
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原的综
合的稳定的原理和准则。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同为法律规范,但它们在内容的明确性、适用范围、适用方式和作用上存在区别,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规范。
1.在内容上
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情况)的共性,其明确具体的目的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其要求比较笼统、模糊,它不预先设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
2.在适用范围上
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
法律规则宽广。
3.在适用方式上
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all-or-nothing fashion)应用于个案当中的。而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同。
4.在作用上
法律规则具有比法律原则强度大的显示性特征,即相对于原则,法官更不容易偏离规则作出裁决。法律原则可以协调法律体系中规则之间的矛盾,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与局限,甚至可以直接作为法官裁判的法律依据;同时,法律原则通过在法律运行中引入 “自由裁量”因素,不仅能够保证个案的个别正义,避免法律规则“一律适用”可能造成的实质不公正,而且使法律制度具有一定的弹性张力,在更大程度上使法律制度保持安定性和稳定性。总之,法律制度在法律原则的支持下,能够比制度的全部规则化具有更强的硬度和适应性。
二、法律原则的种类
1.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
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公理性原则,即由法律原理(法理)构成的原则,是由法律上之事理推导出来的法律原则,是严格意义的法律原则,在国际范围内具有较大的普适性。政策性原则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出于一定的政策考量而制定的一些原则,具有针对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2.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
按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之覆盖面的宽窄和适用范围大小,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基本法律原则是整个法律体系或某一法律部门所适用的、体现法的基本价值的原则。具体法律原则是在基本原则指导下适用
于某一法律部门中特定情形的原则。
3.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按照法律原则涉及的内容和问题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实体性原则是直接涉及实体法问题(实体性权利和义务等)的原则。程序性原则是直接涉及程序法(诉讼法)问题的原则。
第三节 法律概念
一、法律概念的含义
法律概念是法律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指在长期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基础上对经常使用的一些专门术语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法律意义的概念。
二、法律概念的种类
按照法律概念所涉及的因素,可将其分为四类
(1)主体概念。(2)关系概念。(3)客体概念。(4)事实概念。
第八章 法律渊源与法律分类
第一节 法律渊源
一、法律渊源的含义
法律渊源,又称“法源”或“法的渊源”,通常指法的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法律规范的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也就是指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
二、法律渊源的分类
法律渊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不同的分类
1)根据法律规范载体形式的不同,可将法律渊源分为成文法渊源与不成文法渊源,表现为文字形式的制定法的为成文法渊源,不表现为文字形式的为不成文法渊源。(2)从法律渊源与法律规范关系的角度,可将法律渊源分为直接渊源与间接渊源。制定法等与法律规范、法律条文直撩相关的渊源为法律的直接渊源,学说等与法律规范、法律条文间接相关的渊源为法的间接渊源。(3)根据是否经过国家制定程序,法律渊源可以分为制定法渊源与非制定法渊源。(4)根据法律渊源的相对地位而分为主要渊源与次要渊源。
在法律实践中,法律渊源最主要的分类为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一般说来,法律的正式渊源通常包括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和国际条约等。制定法又称成文法,系指由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制定颁布的,通常表现为条文形式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制定法既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也包括国家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在职权范围内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判例法表现为法院对于诉讼案件所作判决之成例,此种判例对于法院以后审理类似案件具有普遍约束力。习惯法是指经有权的国家机关以一定方式认可,赋予其法律规范效力的习惯和惯例。国际条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确定相互权利义务的协
议。
法律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
德信念、社会思潮、习惯、学说等。
三、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
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主要是制定法,习惯法仅在特殊场合作为制定法的补充,除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判例在原则上不属于我国的法律渊源。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当代中国制定法主要包括: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规章。
7.军事法规和规章。
8.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9.国际条约。第二节 法律分类
法律分类,也称法的分类,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将法律规
范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种类。
一、法律的一般分类
法律的一般分类是指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可适用的法律分类,它们主要有下列
几种类型。
(一)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这是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为标准对法律进行的分类。成文法是指由国家特定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因此又称制定法。不成文法是指由国家认可其法律效力,但又不具有成文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不成文法还包括同制定法相对应的判例法,即由法院通过判决所确定的判例和先例。
(二)实体法和程序法
这是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为标准对法律的分类。实体法是指以规定和确认权利与义务或职权与职责为主的法律。程序法是指以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施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的法律。
(三)根本法和普通法
这是根据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的不同为标准而对法律的分类。这种分类通常只适用于成文宪法制国家。
(四)一般法和特别法
这是按照法律的适用范围的不同对法律所作的分类。-般法是指针对一般人、一般事、一般时间、在全国普遍适用的法;特别法是指针对特定人、特定事或特
定地区、特定时间内适用的法。
(五)国内法和国际法
这是以法律的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的不同而作的分类。国内法是指在一主权国家内,由特定国家法律创制机关创制的并在本国主权所及范围内适用的法律;国际法则是由参与国际关系的国家通过协议制定或认可的,并适用于国家之间的法律,其形式一般是国际条约和国际协议等。
二、法律的特殊分类
法律的特殊分类是仅适用于某一类和某一些国家的法律的分类。
(一)公法和私法
凡涉及公共权力、公共关系、公共利益和上下服从关系、管理关系、强制关系的法律,即为公法;而凡属个人利益、个人权利、自由选择、平权关系的法律
即为私法。
(二)普通法和衡平法
这是普通法法系国家的一种法律分类方法。普通法专指英国在11世纪后由法官通过判决形式逐渐形成的适用于全英格兰的一种判例法;衡平法是指英国在14世纪后对普通法的修正和补充而出现的一种判例法。
(三)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
这是实行联邦制国家的一种法律分类。联邦法是指由联邦中央制定的法律,而联邦成员法是指由联邦成员制定的法律。
第九章 法律实施 第一节 法律实施与法律实现
一、法律实施
法律实施,也叫法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包括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
以实施法律的主体和法的内容为标准,法律实施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法律的遵守、法律的执行和法律的适用。
法律实施是实现法的作用与目的的条件。
二、法律实现
法律实现是指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达到法律设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结果。法律实现是将法的实施的过程性与法的实效的结果性结合的一个概
念。
综合对法律实效、法律效果和法律效益的评价标准以及微观、中观和宏观的评价标准,对法律实施进行评价主要有以下标准
1)人们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行为的程度,是否能够按照授权性规范行使权利,按照义务性规范履行义务,是否能够根据法律设定的法律后果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2)刑事案件的发案率、案件种类、破案率及对犯罪分子的制裁情况;(3)各类合同的履约率与违约率,各种民事或经济纠纷的发案率及结案率,行政诉讼的立案数及其审结情况;(4)普通公民和国家公职人员对法律的了解程度,他们的法律意识及法制观念的提高或提高的程度;(5)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比较的可比性研究;(6)社会大众对社会生活中安全、秩序、自由、公正、公共福利等法的价值的切身感受;(7)法律的社会功能和社会目的是否有效实现及其程度;(8)有关法律活动的成本与收益的比率。
第二节 执法
一、执法的含义
狭义的执法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及授权组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
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与司法等比较,执法主要有以下特征:
(1)执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和所属的公职人员,以及法律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及人员。
(2)执法内容具有广泛性。
(3)执法活动具有单方面性。
(4)执法活动具有主动性。
二、执法的原则
(一)依法行政原则
亦称合法性原则、行政法治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在执法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国家行政机关执法的最高准则。其含义是:国家行政机关在全部行政管理中要严格依法办事,使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完全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具体来说,第一,执法的主体合法。第二,执法的内容合法。第三,执法的程序必须合法。
坚持这一原则的理由在于:首先,指导国家行政机关正确实施管理。其次,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
(二)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指执法机关、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特别是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合理、公正,符合法律的精神和目的,与社会生活的常理一致。要求各种行政措施的采取都要在合法的条件下,同时做到符合科学规律、社会公德、法律目的和公共利益。
(三)效率原则
坚持这一原则就是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在对社会实行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行政效率和效益。效率原则强调在执法时,要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
第三节 司法
一、司法的含义
司法又被称为“法的适用”或“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
司法不同于国家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实施法律的活动,它的主要特点
是:
(一)司法的被动性
行政权在运行时具有主动性,而司法权则具有被动性。行政权的运行总是积极主动地干预人们的社会活动和个人生活。而司法权以“不告不理”为原则,非
因诉方、控方请求不作主动干预。
(二)司法的中立性
行政权在它面临各种社会矛盾时,其态度具有鲜明的倾向性,而司法权则具有中立性。司法中立是指法院以及法官的态度不受其他因素,包括政府、政党、媒体等影响,至少在个案的判断过程中不应当受这些非法律因素所左右。
(三)司法的形式性
行政权更注重权力结果的实质性,而司法权更注重权力过程的形式性。相对于国家权力的目标,行政权结果的实质性是指行政主体期望和追求百分之百地符合这些目标,而司法权并不直接以这些实质目标为自己的目的,它是以制定法既定规则为标准,以现有诉讼中的证据为条件,以相对间隔于社会具体生活的程序为方式,作出相对合理的判断,以接近上述那些目标。
(四)司法的专属性
行政权具有可转授性,司法权具有专属性。行政权在行使主体方面,可以根据行政事务的重要程度、复杂程度指派行政人员或授权给非政府人员处理。司法权不可转授,除非诉方或控方将需要判断的事项交给其他组织,如仲裁机构。
(五)司法的终极性
行政权效力具有非终极性,司法权效力具有终极性。行政权是否合法、合理,不能由行政权主体自己进行判断,需要由行使判断权的司法机关进行判断,司法审查权由此应运而生。行政权只有在少数场合才具有终极性。司法权的终极性意味着它是最终的判断权、最权威的判断权。
二、司法的原则
司法的原则是指在司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主要有下
列几项:
(一)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是法律平等原则在司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它是指各级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在处理案件、行使司法权时,对于任何公民,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有何差别,也不论其出身、政治历史、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有何不同,在适
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二)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也称司法独立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条根本性原则,也是我国有关组织法和诉讼法规定的司法机关适用法律的一个基本原则。
该原则要求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的司法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行使此项权力;要求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只服从法律,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要求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和
法律程序办事,准确适用法律。
坚持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并不意味着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可以不受任何监督和约束。对司法权的监督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司法权要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这是司法权正确行使的政治保证。其二,司法权要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其三,司法机关的上、下级之间以及同级之间也存在监督和约束,这种监督和约束是通过司法制度中的一系列制度来体现和实现的。其四,司法权也要接受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还要
接受舆论的监督。
(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以事实为根据,就是司法机关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只能以被合法证据证明了的事实和依法推定的事实作为适用法律的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就是指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把法律作为处理案件的惟一标准和尺度。
第四节 守法
一、守法的含义
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
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
二、守法的构成要素
守法包括守法主体、守法范围、守法内容和守法状态等构成要素。
(一)守法主体
守法主体是指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应当遵守法律的主体即一定守法行为的实施者。
1、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二)守法范围
守法范围是指守法主体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种类。在我国,守法的范围主
要是各种制定法。
(三)守法内容
守法内容包括履行法律义务和行使法律权利,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守法是履行法律义务和行使法律权利的有机统一。
1.履行法律义务。履行法律义务是指人们按照法的要求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以保障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2.行使法律权利。行使法律权利是指人们通过自己作出一定的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来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得以实现。
(四)守法状态
守法状态是指守法主体行为的合法程度。
1.守法的最低状态。守法的最低状态是不违法犯罪。
2.守法的中层状态。守法的中层状态是依法办事,形成统一的法律秩序。
3.守法的高级状态。守法的高级状态是守法主体不论是外在的行为,还是内在动机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严格履行法律义务,充分行使法律权利,从而真
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
第五节 法律监督
一、法律监督的含义
(一)法律监督的概念
狭义的法律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广义的法律监督是指由所有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
法律监督概念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谁监督(监督的主体)、监督谁(监督的客体)和监督什么(监督的内容),这三个方面的统一构成了完整的法律监
督。
(二)法律监督的主体
法律监督的主体可以概括为三类
1)国家机关。(2)社会组织。(3)公民。
(三)法律监督的客体
法律监督的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各种公务活动,即公权力的拥有者与运用者具体操作公权力的行为。
(四)法律监督的内容
法律监督的内容,主要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公务活动的合法性,也就是公权力的拥有者与运用者具体操作公权力的行为是否合法。包括两个方面:行为内容是否合法与行为程序是否合法。根据国家机关的性质及其权力操作的方式和内容,法律监督内容的范围包括:对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法性的监督、对行政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合法性的监督。
(五)法律监督的意义
现代国家的法制是由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环节和活动构成的完整概念,法律监督是法制不可缺少的特殊组成部分,是法制的重要保障。法律监督贯穿于法律运行的全过程,其意义从根本上说就是维护法律尊严和统一。
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保证国家法律体系的完整统一,建立法的权威。
(2)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实施,维护法的权威。
(3)法律监督是对公权力进行有效制约,确保国家机关、公职人员依法办
事的重要手段。
二、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体系是由一个国家各种形式的法律监督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系统。依据监督主体的不同,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由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两大系统构成。
(一)国家监督
国家监督是以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为主体、以国家的名义、依法定职权和程序进行的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监督。
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立法监督和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立法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对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及其结果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监督的方式有批准、备案、发回、宣布无效、改变或撤销等等。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的范围广泛,监督的方式主要有罢免、弹劾、提
出不信任案、质询、调查等。
2.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其监督的客体和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监督、对社会组织和公民行为的合法性的监督。
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监督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行政监督,即基于行政管理权限和行政隶属关系进行的、由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的监督。监督的方式有改变或撤销不适当的规章、决定、命令和指示,以及日常的工作检查。专门行政监督是行政系统内部的专门监督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政策和命令等情况以及违法违纪行为所进行的监督。具体包括行政监察
监督、行政复议监督和审计监督等。
3.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在我国,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包括检察机关的监督
和审判机关的监督。
检察机关的监督被称为检察监督,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其监督的范围很广,包括法纪监督、经济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监所监督。
审判机关的监督称为审判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审判机关系统内部的自我监督,即依审判监督权限和程序对具体审判活动及其裁决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另一方面,对外监督,是依诉讼程序对本系统外的其他国家机关行为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
(二)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是以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或公民为主体进行的监督。
1.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在我国包括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和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的监督。
2.社会舆论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主要指借助传媒手段进行的新闻舆论的监督。
3.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人民群众直接进行的法律监督是当代中国法律监督
体系的基础和力量源泉。
第十章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第一节 法律解释
一、法律解释的含义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
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含义的说明。
法律解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规定和它的附随情况。
2.法律解释与具体案件密切相关。
3.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
(二)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法律解释的必要性是由法律调整的特殊性及其运作的规律所决定的。
首先,法律解释是将抽象的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的法律事实的必要途径。
其次,法律解释是寻求对法律规范的统一、准确和权威的理解和说明的需要。
再次,法律解释是弥补法律漏洞的重要手段。
最后,法律解释是调节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之关系的媒介。
二、法律解释的分类
(一)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
法律解释由于解释主体和解释的效力不同可以分为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
两种。
正式解释,通常也叫法定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正式解释有时也称有权解释。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法定解释又可以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解释。
非正式解释,通常也叫学理解释,一般是指由学者或其他个人及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
是否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是区别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的关键。
(二)字面解释、限制解释与扩充解释
根据解释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限制解释、扩充解释与字面解释
三种。
(1)限制解释。这是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广时,作出
比字面含义窄的解释。
(2)扩充解释。这是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窄时,作出
比字面含义广的解释。
(3)字面解释。这是指严格按照法律条文字面的通常含义解释法律,既不
缩小,也不扩大。
三、法律解释的方法
法律解释的方法是解释者在进行法律解释时为了达到解释的目标所使用的方法。
(一)文法解释
文法解释是指对法律条文的语法结构、文字排列和标点符号等进行分析,以
便阐明法律的内容和含义。
(二)逻辑解释
逻辑解释是指采用形式逻辑的方法分析法律结构,以求得对法律的确切理
解。
(三)系统解释
系统解释是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部门中的地位
和作用,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
(四)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通过对法律文件制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等历史背景材料的研究,或者通过将这一法律与历史上同类法律规范进行比较研究来阐明法律规范的内容和含义。
(五)目的解释
目的解释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律。
上述这些方法,有时是综合使用的。在一些有争议的法律问题上,解释者往
往同时使用多种方法。
四、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体制是指国家法律解释权限划分的制度。
我国的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权为核心和主体的各机关分工配合的法律解释体制的基本含义是,在法律解释的权限上,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解释权,其目的和任务是对“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以及“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法律规范进行解释,行政解释、司法解释的目的和任务在于解决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在三种解释的关系上,立法解释是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基础;在法律解释的效力上,立法解释的效力最高,其他国家机关对
法律的解释效力低于立法解释。
(一)立法解释
立法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区别在于对于立法解释的主体即立法机关和立法解释的对象即法律的不同理解。
在我国立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人大各部门委员会以及省级人大常委会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二)行政解释
行政解释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对于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的具体应用问题以及自己依法制定的法规进行的解释。
(三)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司法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做的解释。司法解释分为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解释和这两个机关联合作出的解释。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有原则性分歧时,应报请全国人大常委
会解释或决定。
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完善法律解释制度,对于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实现依
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法律推理
一、法律推理的含义
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法律推理的特征是:
1.它是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
2.以法律与事实为两个已知的判断,即作为推理的前提。
3.运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和规则进行。
4.法律推理的目的是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
二、法律推理的方法
法律推理的方法有两大类:一是形式逻辑方法;一是辩证逻辑方法。法律推理按照这两种方法可以分为形式推理、实质推理(辩证推理)两大类。
(一)形式推理
形式推理是指解决法律问题时所运用的演绎方法、归纳方法和类推方法。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即根据一般性的知识推出关于特殊性的知识。演绎推理的典型表现为三段论推理。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物或现象的知识推出该类事物或现象的一般原则的推
理。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相同属性,推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面也存在相同点的推理,将它运用到法律适用中,就是类推推理。
(二)实质推理
实质推理又称辩证推理,它是指这样一种情形:当作为推理前提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题时,借助于辩证思维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法律适用中的辩证推理具有以下特点:
1.辩证推理是法官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矛盾的命题时所进行的选择过
程。
2.辩证推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而引起的疑难问题。
3.辩证推理是法官对法律或案件客观事实的辩证推理过程,它必须建立在事物多重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样一个客观基础之上。
4.辩证推理是法官经过对具体事物的矛盾运动的研究而作的复杂的推理过
程。
第十一章 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含义与分类
一、法律关系的含义
法律关系是依法建立的社会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即在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一)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
第一,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第二,法律关系不同于法律规范调整或保护的社会关系本身。
第三,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式,是法律规范的内容(行为模式及其后果)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的具体贯彻。
(二)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殊社会关系
(三)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一)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与诉讼法律关系
这是按法律关系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的性质所作的分类。基本法律关系是由宪法或宪法性法律所确认或创立的、直接反映该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基本性质的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是依据宪法以外的法律而形成的,存在于各类权利主
体和义务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二)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
这是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所作的分类。平权型法律关系又称横向法律关系,是存在于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隶属型法律关系又称纵向法律关系,是一方当事人可依据职权而直接要求他方当事人为或不
为一定行为的法律关系。
(三)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这是按法律关系主体是否完全特定化所作的分类。绝对法律关系指的是权利主体特定而义务主体不特定的法律关系。相对法律关系是存在于特定的权利主体
和特定的义务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还可按部门法为标准进行分类。如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诉讼法律关系等。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构成。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通常又称为权利主体、义务主体或权义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参加法律关系还有资格的限制,这在法学上被称为权利能力和
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就是由法律所确认的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资格,是参加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行为能力是法律所确认的,由法律关系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和履行
义务的能力。
二、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间在一定条件下依照法律或约定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人们之间利益的获取或付出的状态。
(一)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概念
权利,就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义务则是设定或隐含于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
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
(二)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相互关系
1.从人类不同的发展阶段看,权利与义务有过离合关系。
2.从逻辑结构上看,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从整体数量上看,权利与义务具有量上的等值关系。
4.从价值功能上看,权利与义务具有互补关系。
5.从法律运行的角度看,权利与义务之间具有制约关系。
6、从法律调整的价值取向上看,权利与义务具有主从关系。
三、法律关系的客体
(一)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法律关系客体与权利客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法律关系客体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
(二)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1.物。法律意义上的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支配的、在生产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客观实体。物理意义上的物要成为法律关系客体,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应得到法律之认可。第二,应为人类所认识和控制。第三,能够给人们带来某种物质利益,具有经济价值;第四,须具有独立性。
2.行为。
3.精神产品(非物质财富)。精神产品是人通过某种物体或大脑记载下来并
加以流传的思维成果。
4.人身利益。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一、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条件
法律关系的产生指的是在主体之间出现了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的变更指的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或内容中的任何一项发生了变化;法律关系的消灭指的是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完全终止。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必须符合两方面的条件。第一方面的条件是抽象的条件,即法律规范的存在;第二方面的条件是具体的条件,即法律事实的存
在。
二、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
1.法律事实是一种规范性事实。
2.法律事实是一种能用证据证明的事实。
3.法律事实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事实进行多种分类,以下是几种最常见的划分方
法。
1.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按照法律事实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可以把法
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2.单一的法律事实和事实构成。按照引起法律后果所需要的法律事实具有单数形式还是复数形式,可把它们划分为单一的法律事实和事实构成。
单一的法律事实是无需其他事实出现就能单独引起某种法律后果的法律事
实。
事实构成是法律事实的复数形式,是由数个事实同时出现才能引起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第一节 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含义与分类
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就其性质而言,法律关系可以分为法律上的功利关系和法律上的道义关系,与此相适应,法律责任方式也可以分为补偿性方
式和制裁性方式。
法律责任的特点在于
1)法律责任首先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违约等)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它是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2)法律责任还表示为一种责任方式,即承担不利后果。(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即存在前因与后果的逻辑关系。(4)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或者潜在保证的。
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
任、行政责任与违宪责任。
1.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
法律责任。
2.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
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3.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规定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违宪责任是指由于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法律和法规、规章,或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从事了与宪法规定相抵触的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二、法律责任的构成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构成法律责任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或必须符合的标准,它是国家机关要求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时进行分析、判断的标准。根据违法行为的一般特点,我们把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括为: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五个方面。
1.主体。法律责任主体,是指违法主体或者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责任主体
不完全等同于违法主体。
2.过错。过错即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或者过失。
3.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超越权利的界限行使权利以及侵权行为的总称,一般认为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
4.损害事实。损害事实即受到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对人身、对财产、对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损失和伤害。
5.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即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因果关系的特殊形式。
三、归责与免责
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简称“归责”,它是指对违法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确认、归结、缓减以及免除的活动。
(一)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是责任立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法律适用的基本准则。归责一般必须遵循以下法律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其含义包括
1)违法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的责任;作为一种否定性法律后果,它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2)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即责任擅断和“非法责罚”。(3)在一般情况下
要排除对行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
2.因果联系原则。其含义包括
1)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行为与危害或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这是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事实依据。(2)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意志、思想等主观方面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有时这也是区分有责任与无责任的重要因素。(3)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区分这种因果联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3.责任相称原则。其含义包括
1)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性质相适应。(2)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当与违法行为的危害或者损害相适应。(3)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还应当与行
为人主观恶性相适应。
4.责任自负原则。其含义包括
1)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2)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即反对株连或变相株连;(3)要保证责任人受到法律追究,也要保证无责任者不受法律追究,做到不枉不纵。
(二)免责
免责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由于法律的特别规定,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其法律责任,即不实际承担法律责任。
免责的条件和方式可以分为:
1.时效免责。
2.不诉免责。
3.自首、立功免责。
4.有效补救免责。即对于那些实施违法行为,造成一定损害,但在国家机关归责之前采取及时补救措施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责任。
5.协议免责或意定免责。这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协商所
达成的免责,即所谓“私了”。
6.自助免责。自助免责是对自助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的减轻或免除。所谓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迫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而为
法律或公共道德所认可的行为。
7.人道主义免责。在权利相对人没有能力履行责任或全部责任的情况下,有关的国家机关或权利主体可以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免除或部分免除有责主体的法
律责任。
第二节 法律制裁
一、法律制裁的含义
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
任而实施的强制惩罚措施。
二、法律制裁的种类
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民事制裁、刑事制
裁、行政制裁和违宪制裁。
(一)民事制裁
民事制裁是由人民法院所确定并实施的,对民事违法者或应该承担责任的其他组织和个人,依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给予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二)刑事制裁
刑事制裁或称刑罚,它是人民法院对于犯罪行为者根据其所应承担的刑事责
任而实施的惩罚措施。
(三)行政制裁
行政制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所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根据行政违法的社会危害程度、实施制裁的方式等不同,行政制裁又可分为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劳动教养三种。
(四)违宪制裁
违宪制裁是对违宪行为所实施的一种强制措施。
第十三章 法治 第一节 法制与法治
一、法制与法治的含义
(一)法制
法制是法的制定、执行、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总称。
社会主义法制是以社会主义民主为基础的,它包括立法、执法、守法三个方
面,其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法制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
究”。
(二)法治
1.法治意指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
2.法治意指依法办事的原则。
3.法治意指良好的法律秩序。
4.法治代表某种包含特定价值规定性的社会生活方式。
就现代社会来说,法治的价值基础和取向至少应包括
1)法律必须体现人民主权原则,必须是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反映,并且是以维护和促进全体人民的综合利益为目标的。(2)法律必须承认、尊重和保护人民的权利和自由。(3)法律面前一律平等。(4)法律承认利益的多元化,对一切正当的利益施以无歧视性差别的保护。
二、法制与法治的区别
(一)法治和法制的含义不同
法制主要侧重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及其有效实施,而法治除上述要求外,更强调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至上,权利制约和权利保障等内涵。
(二)法治和法制与人治的关系不同
第二节 法治与民主
一、法治与民主的一般关系
民主政治与法治的联系最为密切,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具有内在的共
生关系。
一方面,民主政治的构建和运行必然要实行法治,离开法治就没有民主政治;另一方面,民主又是法治的政治基础,没有民主也不可能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
二、社会主义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产生的条件和依据,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
义法治的民主。
2.社会主义民主决定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
3.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力量源泉。
(二)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1.社会主义法治确认民主。
2.社会主义法治体现民主。
3.社会主义法治保障民主。
总之,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是密切结合、不可分割的。离开社会主义民主的法治绝不是社会主义法治,离开社会主义法治的民主也绝不是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民主和法治的关系,把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统一起来,逐步通过民主法制化和法治民主化的途径,促进民主和法治的同步发展。
第三节 法治国家
一、法律与国家的一般关系
国家和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性质和规定性。然而,这两种现象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表现为相辅相成的一致性和共生性。
法律与国家的关系,还体现为法律与国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法律离不开国家,国家是法律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另一方面,国家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
要工具。
(一)国家是法律存在的基础
首先,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没有国家就没有法律。
其次,法的实现以国家政权的运行为必要条件。法的实现有三种基本的途径,即行政执法、司法和守法(法的遵守),这三种途径的运用都是以国家政权的存
在和运行为基础的。
最后,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影响着法的形式。
(二)法律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
1.法律确认和宣称国家权力的合法性,组织和完善国家权力机构体系。
2.法律促进国家职能的实现。
3.法律制约和监督国家权力的运行。
二、法治原则
(一)权利保障原则
权利保障原则的内容主要包括尊重和保障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充分尊重和扩展人权是法治的终极性的目的价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民主和法治的基本要求。现代法治原则首先要求法律适用上的平等,即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对一切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平等保护,对一切主体义务的平等要求,对违法行为平等地追究法律责任,不承认任何法外特权。其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要求在立法上平等分配各种社会资源。此外,平等还意味着尊重社会主体的多元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消除歧视与偏见。法治原则要求在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贯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
(二)权力制约原则
法治内在地要求对国家权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和有效的制约。
按法治要求对国家权力所进行的分工,通常是根据职能的不同,把国家机关划分为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三种类型。
法治所强调的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
法治原则特别强调对国家行政权力的制约,要求严格依法行政。
三、法治国家的标志
1.完备而良善的法律体系。
2.严格的执法体制和公正的司法体制。
3.健全的法律监督制度。
4.高素质的执法、司法人员。
5.较高的全民法律意识。
四、法治国家的条件
(一)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只有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社会中,依法治国才能实现;当然反过来依法治国本身又是市场经济得以充分发展和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
市场经济对法治的推动作用,可以概括为下列三个方面
1)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有助于培育和激发人们追求自由、平等、财产等权利的法律积极性,而自由、平等、财产等权利又是法治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财产等权利意识的增长,是法治实现程度的基本标志之一。(2)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规则调整,从而促进了法律规范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而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又是法治的制度基础。(3)市场经济培育了社会的自治能力,造就了一支从外部制约政府权力的经济力量。这支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有助于规制政府权力,从而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平衡,保证国家权力及
其公职人员严格依法办事。
(二)高度的民主政治体制
民主政体是法治国家的根本的政治基础,法治是民主政体发展的必然要求和
结果。这是因为:
1.民主政体为法治国家提供价值基础和理论基础。
2.民主政体为法治国家提供制度基础。
(三)全民较高的文化素养
首先,与人治需要愚昧、无知、迷信和愚忠等非理性文化支持相反,法治则
需要科学精神的支持。
其次,法治国家要求权利观念深入人心,并在社会中得到普及和弘扬。
最后,法治国家的实现还需要发达的制度意识和规则意识。
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中国走向法制现代化的艰辛历程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和要求
1.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外部形式要件。
第一,建立完备而统一的法律体系。
第二,保障法律规范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
第三,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
第四,法律职业者的专门化和高素质。
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质要件。
第一,法律与政治相互关系的制度。
第二,政府权力与责任的制度。
第三,权力与权利相互关系的制度。
第四,权利与义务相互关系的制度。
在实现上述目标和要求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把法治建设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文化历史传统结合起来,采用合理、可行的方式和选择适当的模式,积极稳妥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十四章 法律与社会 第一节 法律与经济
法律和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法律的最基本的内容是生产关系,即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制度化。其次,法律根据生产关系的要求,构建经济体制,为生产资料的生产、交换和分配提供制度框架。再次,法律还通过权利、义务、责任、制裁等调整手段,规制经济行为,维
护经济秩序。
一、法律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法律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一方面,法律只能在它的经济基础所蕴含的可能性范围内选择,而不能任意地选择;它的性质、内容和发展趋势等,都主要是由其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的状况和要求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法律虽然根源于经济基础,但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力量,它又超越于经济基础,对经济基础既具有依赖性,又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和相对独立性。
(一)经济基础对法律的决定作用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法律的性质。
其次,经济基础决定法律的基本内容。
再次,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法律的发展变化。
(二)法律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首先,法律对经济基础具有选择和确认作用。
其次,法律对经济基础具有加速或延缓其发展的作用。
再次,法律对经济基础具有保障和促进作用。
最后,法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具有否定、阻碍或限制作用。
二、法律与生产力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而与生产力发生联系的,而生产力则是通过制约生产关系而制约法律的。生产关系是联系法律与生产
力的中介。
(一)社会生产力通过制约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法律的产生、发展和消亡
(二)法律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是不可避免的,而法律正是缓和、消除这一矛盾的主要手段。判断良法、恶法的根本标准,就是社会生产力。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凡是良法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凡是恶法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法律影响生产力的途径主要有:法律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生产力要素之一的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法律通过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利用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法律通过保护知识产权,确立科学的经济管理规则,使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发挥
更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法律与政治
一、法律与政治的一般关系
法律与政治都属于上层建筑,都受制约和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关系。但二者
仍有不同
1)政治通过把利益关系集中、上升为政治关系来反映经济关系,法律以规则、程序和技术形式对经济关系作制度化表现;(2)政治突出体现社会生活的组织性,法律突出体现社会生活的规则性和秩序性;(3)政治的控制和调整功能通过政治行为和过程实现,法律通过对主体权利义务的确认和保障实现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
法律与政治相互关系更为重要的方面是二者的相互作用:
1.政治对法律的作用。法律的产生和实现往往与一定的政治活动相关,反映和服务于一定的政治,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在一定程度或意义上影响法律的内容或价值追求发展变化。
2.法律对政治的作用。法律对政治具有确认、调整和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
(1)法律与政治体制。
(2)法律与政治功能。
(3)法律与政治角色的行为。
(4)法律与政治运行和发展。
二、法律与政策
(一)中国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一致性和区别
执政党政策与社会主义法作为社会调整的两种基本形式,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们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走向法治化的进程中,必须协调好这二者的关系,使其各自在适当的领域内发挥最大的作
用。
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它们都产生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都体现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和要求;它们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它们所追求的社会目的从根本上说也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第一,二者的意志属性不同。
第二,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
第三,二者实施的途径和保障方式不同。
第四,二者的稳定性程度、程序化程度不同。
(二)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相互作用
执政党政策与社会主义法在本质上的一致性以及在外部形式和调整方式上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二者的相互关系。
第一,执政党政策是社会主义法的核心内容。
第二,社会主义法是贯彻执政党政策,完善和加强党的领导的不可或缺的基
本手段。
第三,执政党政策充分发挥作用,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法的实现。
第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关系,要求既不把二者割裂、对立起来,也不把二者简单等同。正确认识这二者的关系,就是要看到二者之间的互补性。它们实际上是在功能上互补的两种社会调整方式。
第三节 法律与文化
一、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
(一)法律意识的概念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二)法律意识的分类
法律意识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1.根据法律意识的社会政治属性,可以划分为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
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
2.从人的认识过程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角度,法律意识可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感性阶段,它直接与人们日常的法律生活相联系,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表面的、直观的、自发的反映。法律思想体系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理性阶段,它表现为系统化、理论化的法律思想、观点和学说,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自觉的反映。
3.从意识主体角度,法律意识可以划分为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个人法律意识,是指具体的个人对法律现象的思想、看法、意见和情趣,它是个人独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经历的反映。群体法律意识是指家庭、集体、团体、阶级、阶层、民族、政党等不同的社会集合体对法律现象的意识。社会法律意识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对法律现象的意识,是一个社会中个人法律意识、各种群体法律意识相互交融的产物。
4.从法律意识的专业化、普及化程度,可以划分为职业法律意识和群众法律意识。职业法律意识是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研究与教学人员等专门法律工作者的法律意识。群众法律意识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现象的最一般的理解。
(三)法律意识的作用
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与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对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及
政治法律制度起着不同的作用。
就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而言,其作用又可分为两种:它既渗透到法的制定和实施之中,成为法律调整全过程时刻不可脱离的因素;又可独立于法律调整,发挥社会意识形式所固有的思想教育作用,灌输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形态、价值观,普及法律知识、文化,为实现法律调整、实行法治创造良好的思想、心理条
件。
在法的制定过程中,法律意识起着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的作用。
在法律实施过程中,法律意识起到调整作用,使人们的行为与法律规范相协
调。
(四)法律文化的概念
法律文化一词可以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有时它泛指一定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全部法律活动的产物和结晶,既包括法律意识,也包括法律制度、法律实践,是法的制定、法的实施、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等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智慧和知识,是人们从事各种法律活动的行为模式、传统、习惯。在这种意义上所使用的法律文化一词实际上与法律传统的概念是一致的。
有时法律文化一词限于法律意识领域,而不包括上述含义中属于法律制度、法律实践方面的内容,仅限于一个国家或民族受到历史条件制约的人们对法的性质、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其他法律现象的看法和评价,是渗透到
法律生活中的思想传统、思维模式。
有时法律文化一词的含义更窄,仅指法律意识领域中的非法律意识形态的部分,而不包括随着社会阶级内容的变迁而不断变动的部分,它反映了一个民族(无论哪个阶级统治)法律调整及法律意识的特点。
法律文化与现行法、法律实践、法律意识等法律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现实是法律文化的载体,法律文化蕴含其中,但是,法律文化又不等于现行法、法律实践以及法律意识,也并非简单地是这些法律现象的总和——法律制度,而是其中所包含的知识、智慧和经验,是其中一切有价值的、流传久远的行为方式或思想方式,是一种文化传统。法律文化不包括现行法、法律实践、法律意识中一切因偶然因素、个别事件而变化的成分以及一切不稳定的、没有持久影响的成分。它是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从事法律活动的过程中长期起作用的“定势”,是一种习惯。
法律文化不同因素的差别往往可以成为划分不同法律文化的标准。
(五)法律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当代我国社会的法律文化主要受到这样几种法律文化的影响,即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西方法律文化、苏联的法律文化和解放以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所形成的法律文化。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西方法律文化、苏联的法律文化和解放以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条件下对不同的社会阶层发挥着不同的影响。总的来说,在我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法律文化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更大,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则在其中发挥着潜在的作
用。
总之,在传统法律文化、外来法律文化和中国自己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法律文化中,既包含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分,也包含着不利于其发展的因素。对它们应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现代化的研究,应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面向
21世纪。
二、法律与道德
(一)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道德是关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善恶、美丑、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规范、原则和标准的总和。
法律与道德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同时,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不同部分,法律与道德又有显著的区别。
第一,法律与道德起源和存在的时间不同。
第二,法律与道德的形成方式不同。
第三,法律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
第四,法律与道德的适用范围虽有交叉但不完全相同。
第五,法律与道德的外部约束力不同。
(二)中国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联系
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社会主义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社会主义法是传播社会主义道德、保障道德要求实现的有效手段。
1.社会主义道德对法律的作用。
(1)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价值指导。
(2)社会主义道德对法的实施的促进作用。
(3)社会主义道德可以弥补社会主义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的不足。
2.社会主义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作用。
(1)社会主义法以法律规范的形式把社会主义道德的某些原则和要求加以
确认,使之具有法的属性。
1. 酒精
2. 盐酸
3. 洋葱
其实高中生物实验还有很多可用上述表格法归纳。如以酵母菌为实验材料的实验有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必修1) 、判断细胞的死活 (必修1)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必修3) 、果酒的制作 (选修1)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 (选修3) 等等。
一、高中阶段常见实验类型
1. 观察类实验
(1)在此类实验中常综合考察运用显微观察技术、染色技术、玻片标本制作技术等,现将课本上这类实验归类如下:
[实验名称&观察
方式&实验原理&观察对象&生物材料、试剂及用具&实验步骤&观察叶绿体&
察&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叶绿体&菠菜叶、临时装片、高倍镜&滴清水→放材料→盖盖玻片
&观察细胞质流动&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细胞质(以叶绿体作参照)&黑藻嫩叶、临时装片、高倍镜&滴清水→放材料→盖盖玻片
&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紫色
大液泡&洋葱表皮、临时装片、高倍镜&制成装片→在盖玻片一侧滴蔗糖溶液(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中,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这样,几分之后,叶绿体中的色素就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颜色及种类&CaCO3、SiO2、
丙酮、层析液&提取色素(萃取法)→分离色素(纸层析法)&观察有丝分裂&
察&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染色体&洋葱根尖、龙胆紫(醋酸洋红)、临时装片、高倍镜&解离→清水漂洗→染色→制片(放材料→滴清水→弄碎材料→盖盖玻片→压片)&脂肪的鉴定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脂肪&花生种子、苏丹Ⅲ或苏丹Ⅳ、临时装片、高倍镜&滴染液染色→滴酒精洗浮色→吸水纸吸去酒精→滴蒸馏水→盖盖玻片&]
(2)观察类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取材:根据观察对象采用合适的材料,如观察有丝分裂应选取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应选取成熟的植物细胞等。
②注意材料处理:根据不同材料,不同的观察对象,做不同的材料处理,如浸泡、染色、解离、保持生活状态等。
③注意制片方法:显微观察实验要用装片,不同材料用不同的制片方法。装片法(把整个实验材料制成装片,如用葫芦藓观察叶绿体)、切片法(把材料切成薄片,以便观察,如脂肪鉴定)、压片法(把材料压碎成一薄层,以便观察,如观察根尖有丝分裂)。
④注意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鉴别类实验
(1)在此类实验中,常利用某种试剂对生物体或细胞中成分进行鉴别,针对不同的鉴别对象,采用不同的试剂。归类如下(见表2):
(2)鉴别类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①实验结论常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来确定。
②有些可不设立对照实验,若需设立,应增设一组,加入已知的待检测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
③注意选择合适的试剂,并注意试剂使用的特殊要求,如加热等。
④要注意实验有颜色的材料要注意脱色处理,如:绿色叶片可用洒精脱色处理,血浆要加柠檬酸钠分层过滤取上清液等。
3. 探究性实验类
探究性实验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
此类实验需要对某些生物学现象作出合理化的假设并通过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如教材中“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等。
探究性生物学实验应当要求学生在明确实验要求、目的的前提下,遵循实验设计“操作方便、程序合理、药品节约、依据现象推测结论”的原则进行设计,一般可分以下几个环节:
(1)理论假设的提出
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实验的条件即实验变量X,即唯一一个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它常常可以描述为:“当条件X存在时,事件P(实验现象)可能发生;当条件X改变时,若事件P发生,能得出何结论?当事件P不发,能得出何结论?”
(2)设计探究性实验分五个实验步骤进行:
①实验准备,包括实验器材及实验药品的准备;
②满足条件X,设计实验,观察事件P能否发生;
③改变条件X,设计实验,观察事件P能否发生,发生的程度如何;
④设计对照实验;
⑤梳理,实验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平行重复”原则。
(3)观察、记录和结论
仔细观察并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做出相应的结论,一般规律是:
①若条件X存在,事件P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不能发生(或发生程度改变)。结论是……
②若条件X存在,事件P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能发生。结论是……
③若条件X存在,事件P不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能发生。结论是……
下面对课本中的几组学生实验中的探究实验的原理、材料、自变量、因变量进行比较以期对同学们解决相应的问题有所帮助(见表3):
4. 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此类实验常通过调查法,调查法中常使用统计技术和测量技术(见表4)。
二、教材中的部分经典实验
近年来的高考中对经典实验的考查主要是从中提取原理或方法解决新情景中的问题,下表是几组经典实验的有关内容列表比较:(见表5)
三、小实验类
此类实验在课本上没有介绍实验的实践者,我们将其称为小实验类,高考常考查从小实验中提取的原理方法及实验结果(见表6)。
四、高中生物学常见的经典实验方法小结
1. 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1)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2)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3)除去容器中的CO2——NaOH溶液;补充容器中的CO2——NaHCO3溶液
(4)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中
(5)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水浴加热
(6)除去光合作用对细胞呼吸的干扰——给植物遮光
(7)血液抗凝——加入柠檬酸钠
2. 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
(1)还原糖、DNA鉴定:沸水浴加热
(2)酶促反应:水浴保温
(3)用酒精溶解叶中的叶绿素:酒精要隔水加热
(4)动物细胞和植物组织培养及微生物培养:恒温培养
3. 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1)光合速率——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沉入水中的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速率或植物干重变化
(2)呼吸速率——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或植物干重变化
(3)物质代谢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4)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
(5)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细胞质流动
(6)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7)生长激素的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
(8)胰岛素的作用——动物活动状态
(9)菌量——菌落数
(10)大肠杆菌——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
(11)酶的高效性——底物分解速度或产物生成速度
4. 化学物质的常用检测试剂或方法
(1)淀粉——碘液
(2)还原糖——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
(3)CO2——Ca(OH)2溶液或酸碱指示剂
(4)乳酸——pH试纸
(5)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6)染色体——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溶液
(7)DNA——二苯胺试剂
(8)脂肪——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五、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鉴定类
观察类
探究类
实习类][学
生
实
验][经典实验][小实验类][提炼][指导][基本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等][①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
②解释、分析和处理实验现象和结果
③初步的探究性研究一些生物学问题]
【考情分析】
近年来,由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纷纷进行新课改,所以对实验的考查的比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以下几种形式:
1. 直接考查课本实验中选材原理和操作及结论:如2008高考广东T5、江苏卷T4、广东理基T43、2008理综北京卷30、2009全国卷Ⅰ32、全国卷Ⅱ32、2010全国卷Ⅱ31、均是对课本实验的选材原理和操作的直接考查。
2. 运用课本实验的原理方法分析解释一些生物或实验现象和结果。如:2007年全国卷Ⅰ5、宁夏卷28、江苏卷33、山东卷1、广东卷37、宁夏卷37、2010全国卷Ⅰ31、2010全国新课标卷30。
3. 运用课本实验或经典实验中提取的原理方法等初步探性地研究一些生物学问题。如2005年全国卷Ⅱ27、2006年全国卷Ⅰ30、2007年全国卷II30、重庆卷30。
从总的方向看,考查课本实验的内容显著加大,考查难度减少,分值加大;运用课本实验的原理分析生物现象的题主要为填空式表述题,夹在其它大题中只涉及一二问;运用课本实验或经典实验中提取的原理方法等初步探究性地研究一些生物学问题的题目在05、06年的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高,难度大分值高,近年来,此类题目时有出现但难度明显下降。
【考点例析】
例1 (10全国)请回答下列问题: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 ,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 。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因是 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丙酮。
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
碳酸钙的作用是 ;
丙酮的作用是 。
考向分析 本题重点原考查了课本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中的操作过程及原理﹑及其相关色素组成元素及其作用等知识。
解析 (1)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TP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膜,氮是构成蛋白质和磷脂的元素,磷是构成磷脂的元素。(2)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如果缺少镁元素,叶绿素的合成就会受阻,从而使植物叶片发黄。(3)在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硅,其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有助于磨碎植物细胞}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体色素被破坏;加入适量丙嗣的作用是作为色素的提取溶剂。(4)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中,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只有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能够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答案 (1)氮、磷 氮、磷
(2)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镁导致叶绿索合成受阻(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有助于磨碎植物细胞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体色素被破坏色素的提取溶剂(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4)叶绿素a
例2 据下列相关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
[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结果&①&将洋葱表皮分别置于0.2g/mL和0.3g/mL蔗糖溶液中,观察并比较细胞质壁分离的情况&0.2g/mL蔗糖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质
壁分离现象更明显&②&将豆腐分别置于10℃、20℃、30℃的环境中,观察并比较毛霉生长的情况&在l0℃环境中毛霉生长最好&③&调查并比较同一地段甲区(腐殖质较丰富)和乙区(腐殖质不丰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甲区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更高&④&用两种不同浓度2,4-D溶液分别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的生根数&低浓度2,4-D处理的插条生根数总是更多&]
A. 实验① B. 实验②
C. 实验③ D. 实验④
考向分析 本题考查了同学们对教材实验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解析 实验①中,外界溶液的浓度越大,细胞失水的程度会越大,质壁分离现象会更明显,实验①错;实验②中毛霉生长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5℃~l8℃,实验②镨;实验③中腐殖质指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因此,甲区土壤中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其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也就更高;实验④中2,4-D溶液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两重性,但若两种浓度均在低浓度范围内,则浓度越低,生根数越少。
【实验心理学重点归纳】推荐阅读:
高中化学实验大归纳10-12
实验心理学重点总结07-17
幼儿心理学重点12-15
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07-11
心理学重点知识辅导10-23
教育管理心理学重点06-08
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06-11
安全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07-01
《学前心理学》各章节重点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