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教师的观念要改变
让学生自主学习,与现行的教学过程相比,应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革。这种新型的学与教的关系,使现行的学生学习重心前移,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它重视学生自己的充分阅读和自主体验,尊重学生自己的细致品味和用心理解,鼓励学生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大胆质疑,推崇学生自己投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为关键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将会前置于教师的教学与指导之前,将会表现出更加具体化和多样化。这些问题和困惑一方面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进程,同时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指导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因而亦可以收到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
这种新型的学与教的关系与旧的教与学关系相比是倒置的,因此,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落到实处,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从教学观念到课前准备、学中点拨的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意识,确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具有对自身认识和掌握客体的活动的自主支配权的观念,并且落实到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发起和主动推进的行动上。
教师观念的改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破除急于求成、包办代替的做法,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家庭环境及社会背景的差异,用教师的细心关怀、体察感悟和究因习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合适的学习方法。
其次,要树立相信学生的意识,要相信学生具有能够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只要你相信他,给他时间,给他空间,给他信任,给他帮助,绝大多数学生是能达到教师预设的学习高度的。
第三,教师要明白,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学生自主学习训练过程的关键所在,是学生可持 续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自主学习是学生发展能力的唯一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第四,教师要具备以发展眼光看学生的观念,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的,教师要对学生持有积极的、信赖的、向善的关怀,追求对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教育和人性化教育,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实现自我愿望的目的。
帮助、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多种学习方法。学生受家庭、个性、经历、智力等方面的影响,对学习的感悟和接受有着较大的差异是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达到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砥砺智力的目的。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层次地培养起来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帮助。面对全班学生,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要端正,那个学生的学习障碍要排除;课堂良好的学习环境要精心创设,学生个体的巨大差异要尊重;共同性的疑难要解答,独立思考的问题要诱导……这些细致而复杂的内容,只是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有了新的变化,即由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变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决不意味着削弱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起的作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让教师重新定义“传道、授业、解惑”的内涵与外延,让教师教的过程精彩纷呈,更要让学生学的过程充实、辉煌。
内容简介:《教育新理念》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贴切的案例,深入浅出地指出了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细致阐发了从课堂到课程、从学科到学术观念更新的问题。特别是抛出了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将思想转化为能力的当今教育的内涵。 该书还阐述了不同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为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与能力,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推荐理由: 大多的教育理论书是枯燥而乏味的, 充满了学究气的教化味道。《教育新理念 》以一种活 泼的方式 ,把艰深的 教育理念简 单化、趣味 化。通过一个个 生动而引人深思的案例,让读者在深深的触动中领悟教育教学规律,把握新课改的理念精髓。该书对于如何践行新课改、如何提高学生能力,亦给出了可操作性的指导,成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帮手。其实,真正的教育理论书籍就应该这样接地气,如师长般将教育理论娓娓道来。
1加深对语文课堂新理念的渗透。新的理念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它的真正来源不是“文本”,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经验中感悟出来的,是教师教学后进行反思的新体验。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新理念要求,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教师讲授虽然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但主张教师能够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教学中能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达到目的,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一堂课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一项一项的单独地去完成,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培养能力。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时,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法或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独立自学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一节课绝不是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上经常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准备好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要根据当时课堂教学进展的情况,机智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使方法能适应当时教学的需要。并且要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好,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起到各种教学方法特有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师生对教学活动都具有积极性,教师不但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教学评价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评价是教学检测的导向,实施新课改必须发挥评价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创新潜能,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这种潜能并给予鼓励性评价,并悉心引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感受创新这一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乐趣,使学生信心十足。从教学的准备到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若没有评价这一重要的操作步骤参与其中,就不能说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就不能完成整个教学的“周期”。教学评价可以说既是一个教学过程的结束,又是下一个教学过程的开始。它发挥了预测、监控功能,又起到了反馈、管理的作用。
课堂评价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对学生的基本方面的发展有统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又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从而把学生的差别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
2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当代社会,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势在必行。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面临信息社会的严重挑战,必然作出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语文教育中,不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而着重在于培养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在体现先进教学理念的建构中,计算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不能说计算机就是唯一的教学资源。重要的是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教师)的综合运用,发挥各种媒体的各自的独特作用,从而形成各种学习资源集成的、优化的学习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编辑出语文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了解到语文学科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相互之间提问题和反馈意见,可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载体,激发学生对学习浓厚兴趣,有效地改变教育的单调模式,使其将乐于学习落实到实处。
城郊中学张宏芬
本人通过参加这次新课改培训班的学习,使自己对高中新课改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教学”。21世纪是个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就必须改革,课程改革正顺应了时代的召唤,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新型的、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有思想、有能力的有用人才,新课程改革将为中国的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现将自己参加此次培训学习的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1、转变观念是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的关键
课程改革必须在观念方面有根本的变革。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内容,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因此本次物理学科培训以转变观念为切入点,对教师进行“洗脑”,使教师在今后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全面贯彻改革精神,不偏离改革宗旨和方向,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目标前进。
2、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是走进新课程的动力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不再是权威,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上会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教师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予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经常开展讲座交流和合作学习,让大家共同提高,老师们多是鼓励性的话语,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3、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是走进新课程的不竭源泉
在基础教育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开始逐步多样化,学生在学习中能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不再是对于所学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半懂,学习内容比以前宽泛多了,经常能够联系实际,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来学习、思考,作业形式也丰富多了,有手工制作、写小论文、社会
调查、查找资料„等等。活动性作业比书面作业有增多,让学生学习更轻松、更喜欢上学,对学习更有兴趣和积极性。
4、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是走进新课程的保证
新课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及多样化的方式,而不仅仅依靠笔试的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
总之,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使我感受到: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文章中的典型案例非常多,如我们经常都会问自己的孩子或者学生:“今天你的作业做完了吗?”而有一个国家的家长会问自己的孩子:“今天你在学校向老师提问题了吗?”这让我感触很深。中国的教育好象定好了一个框架,任何一个孩子的聪明与笨拙、听话或顽皮都是有一条条框框来评定的,极少有学生向老师提出质疑。我们应当鼓励孩子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并且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特别是对一些回答不了的问题,可实话实说,绝对不能敷衍了事,可以让孩子和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中国的课堂教学是“去问题教学”,学生没带问题走进课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学生没有问题走出课堂,学生的头脑只是一个储存知识的仓库,这不由得使人们对教育的真正功能产生了深思,在文中,袁教授对此给予了明确回答,他提出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其中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对教师而言,教会学生致知的方法,求知的渠道,学会判断知识和信息,要比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本身是多变的,不断更新的。其二:现代文明的成果并不能通过传授内化成为人格,人格需要人格魅力的感召。那么,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智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到并且强化以下几点:
一、修身养性,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职业是一种以造就未来新一代人格为特点的职业。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我教了二十年书了,感觉每一个班的学生的为人处事可以说与班主任都有很大的相似性。
二、热爱学生,做到对学生尊重与宽容
⒈教师应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
⒉教师会宽容学生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
教育需要严师,但更需要“爱”与宽容。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作为教师,应充分理解、体谅学生的“不成熟”,宽容他们一时的过错。
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胸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广阔的心胸;宽容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能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给学生以自我反思、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时间。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
三、要做伯乐,具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
生活中许多有特殊天赋的人、有着异乎常人的大智慧的人,一开始通常不会被人理解,反而被称为愚蠢或傻瓜。
我们的学生中其实也不乏这样与众不同看似愚蠢的人,身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只盯着那些分数指挥棒下的“优等生”,而错把美丽的天鹅当成了可怜的丑小鸭!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需要教师关注个性差异,允许每个学生自由地发展与个性充分地张扬。我们对待学生不能象“割韭菜似的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我们应当善于用欣喜的目光去发现去培养有独特个性、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与鼓励作为给学生们的礼物,说不定什么时候真的就会有天才出现。
四、要会创新
当今社会,创造、创新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它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种系意义上的创新,也就是说,创新不创新是就他个人而言的,而不是与别人比是否有所创新。
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我教学十几年,特别明显感觉到教师师德的重要性,每一个班的学生的为人处事可以说与班主任有很大的相似。
二、热爱学生,做到对学生尊重与宽容
“教育是人学”。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
(二)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学生。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
教育需要严师,但更需要“爱”与宽容。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一名教师应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作为教师,应充分理解、体谅学生的“不成熟”,宽容他们一时的过错。
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胸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广阔的心胸;宽容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能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给学生以自我反思、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对犯错误的学生,常常让他们先做一件好事,然后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时,做好事后心灵深处的旧我和新我是怎样论战的,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
三、要做伯乐,具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
生活中许多有特殊天赋的人、有着异乎常人的大智慧的人,一开始通常不会被人理解,反而被称为愚蠢或傻瓜。
我们的学生中其实也不乏这样与众不同看似愚蠢的人,身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只盯着那些分数指挥棒下的“优等生”,而错把美丽的天鹅当成了可怜的丑小鸭了呢?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需要教师关注个性差异,允许每个学生自由地发展与个性充分地张扬。我们对待学生不能象“割韭菜似的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我们应当善于用欣喜的目光去发现去培养有独特个性,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与鼓励作为给学生们的礼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天才出现。
共生教育的价值追求
为了清晰地展现共生教育的内涵, 笔者从共生教育的目的、过程、课程、环境、评价和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对共生教育的价值追求进行了研究, 简析如下:
1.共生教育的目的观
共生教育顺应了当今人们对“共生理想”的全面追求, 也决定其必然要扭转当前教育过于工具性和功利化的倾向, 指向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和个体对生命意义的觉醒, 提高个体的生命质量, 注重“在人、自然与社会统一基础上的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身体与精神方面, ……具体的德、智、体等具体而细微的全方位发展, 不仅如此, 共生教育还致力于相互间的互动和谐, ”重视人自身及其所涉关系的良性化, 强调主体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文与科学、教育工具性与精神性的关系, 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 尊重并接纳异者, 理性面对竞争, 积极进行沟通和对话, 促进人类自身及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互动。
2.共生教育的过程观
共生本身就是一种追求的过程。对此, 共生教育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生命过程, 它体现了对生命时空性的关照、对全生命的关照以及对生命关系性的关照, ……是一种意义与价值的探询过程。”共生教育重视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的情感体验, 注重教育过程中意义的动态生成, 是基于既定教育目的上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在生命意义上的对话过程, 是教育双方通过平等互动, 对话交流, 相互合作, 共同体验, 进而相互理解, 达成共识, 进行价值共享的过程, 其中既有知识的传授与智慧的启迪, 又有情感的体验、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形成。在教育的过程中, 受教育者的潜力得以发掘、能力得以增强、情感得以丰富;教育者的生命意义得以展现、生命质量得以提升。
3.共生教育的师生观
共生教育基于共生的理想, 体现了对师生生命成长的全面关怀, 着力构建共生性的师生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 “师生之间将会呈现新的特性即它并非单纯的知识授受关系, 也非单纯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它意味着师生之间的全方位、全生命的交往与对话, 意味着师生的共同生成, 意味着人的完善, 这一点首先体现在师生之间的精神相遇中。”首先, 这种共生性师生关系跳出了“主客二元论”的思维模式, 立足于人的“非自足性”, 在动态开放的思维中推进师生关系的转型。其次, 共生性师生关系强调主体间性关系模式中, 师生的平等性及相互认可与接纳, 通过对话达成师生间的异质共存, 同时还重视“我-你”关系模式中对师生个性和精神层面的关注, 注重师生全生命的参与, 达成师生精神视域的融合。最后, 共生性师生关系注重师生的共同成长, 指向师生生命质量的全面提高。
4.共生教育的课程观
共生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在对新课改三维目标全面兼顾的基础上对共生的全面追求。首先, 在课程的形式和类型上重视课程结构的优化, 以达成多种课程类型的并重与互补, 实现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共生, 引导课程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其次, 对于课程的建构, 共生教育认为“课程是一种过程———不是传递所知道的, 而是探索所不知道的知识的过程;通过探索, 师生共同‘清扫疆界’, 从而既转变疆界也转变自己”。因而共生教育的课程是课程与教学共同生成的过程, 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课程的建构, 增强课程的经验性和开放性, 以改进和拓展课程, 实现课程基于教育主体发展要求的动态生成,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指向生命质量的提高。
5.共生教育的环境观
共生教育持“一种开放的、双向的、过程的教育环境观, 它旨在人与环境之间创造性、人性化关系的建构, 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的意义对话”。在这种共生教育的环境观下, 人与环境之间是持续不断的对话与意义生成的过程。对此, 共生教育注重环境的开放性和生成性, 致力于人与环境之间的意义对话与心灵沟通, 形成人与环境间的良性互动, 以实现主体之间的和谐共生。因而, 共生教育的校园美化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重视构建生命化的教育环境, 打造人性化的校园, 重视文化和精神的塑造, 尊重人的生命价值, 张扬人的个性特点, 营造师生和谐的心理氛围, 让生命个体充分体验到自然环境的美好和精神世界的愉悦, 全面发挥教育环境的涵育功能, 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6.共生教育的评价观
共生教育持一种过程性的评价观, 在于呵护生命的健康和谐发展, 造就自由发展的生命主体。对此, 共生教育的评价体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 凸显人的主体性, 采用鼓励多方参与的自主性评价方式, 制定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体系, 强调对学生的真实性评价, 关注教育评价活动中个人的体验与感受, 强化团队评价, 促进个体间的尊重、合作和信任。同时, 对于评价的结果, 共生教育追求由重鉴定功能向重改进功能的转变, 立足于学生当下, 面向学生发展的未来, 呈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 使每个个体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自信、帮助以及成功的体验, 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进而促成人与人之间积极的、建设性互动关系的形成。
共生教育的理念定位
通过以上对共生教育所秉持的价值观研究, 凸显了共生教育的价值取向, 也使共生教育的基本理念更为明晰, 为共生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从研究者走向一线教师提供了思想定位和行动端点。
1.生命理念: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传统教育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 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价值, 却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 缺失了对受教育者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引导, 使受教育者对价值和审美的理解日益缺乏, 自主精神与创造精神正日益丧失, 进而不能有效地认识社会、认识他人和认识自我, 不能深刻地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甚至陷入精神的迷惘, 使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
事实上, “在一定的意义上,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共生教育体现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指向主体生命质量的提高, 把人的发展和完善等基本生存问题作为教学实践的出发点和最高宗旨。同时, 共生教育认为教育不仅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更要重视个体个性的形成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规避了传统教育中过于重视教育的工具性以及忽视对个体生命关怀的弊端。共生教育在于引导受教育者通过知识的学习, 获得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 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获得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2.包容理念:对差异的全面接纳
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及其文化均有其独特性, 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社会活动, 要考虑和尊重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然而, 在传统的教育实践中, 过于重视主流文化, 轻视其他文化, 造成了多元文化理解的缺失和文化的失衡;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 轻视学生个性的培养, 使学生成为缺乏鲜明个性的同质化的“教育产品”;过于狭隘的评价标准使众多具有各种潜力的学生被贴上“失败”的标签而难以得到教育应有的关注。这种狭隘的教育价值取向, 使人们漠视了世界的差异性, 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接纳异者, 进而难以在不同文化、不同人群之间形成相互借鉴和沟通的共生关系。
共生教育体现了对“异质共存”理念的追求, 认为各种文化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认识到每个个体均具有独特性, 并都希望得到理解和接纳, 实现与他者的平等互动。对此, 共生教育保证“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 而不是盲从他人的思想。每一种声音都应得到尊重, 尽管有的声音是微弱的, 没有获得多数人的认同, 但它需对不同观点、不同的人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而不是拒绝, 或者怀有敌意”。因而, 共生教育重视对差异的全面接纳, 不仅表现出对个体个性和差异的尊重, 更强调对异者的认可, 体现了更为广泛的包容性。
3.合作理念:对竞争的理性引导
当今世界无处不充满着竞争, 竞争需要人才, 人才依靠教育, 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这也使竞争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特征。这种竞争取向客观上刺激了教育的发展, 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但同时也使教育面临着种种难以克服的困境。过分强调竞争和生存斗争, 使人们视大自然为将要征服的对象而进行过度的干预和开发, 造成生态恶化, 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而难以同大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激烈的竞争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疏远甚至敌对, 处处设防, 造成人为的信息阻隔。同时, 面对竞争的压力, 人们容易形成扭曲的竞争意识和自私行为, 使人与人之间难以相互合作、共同进步, 造成与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
共生教育正是基于人们的共生理想, “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和谐和融合。在这种教育中, 任何野生动物、植物、土地、资源等, 都不再被假定成人类的敌人, 而是人类的朋友。……是以友好的方式和我们联系着的人类中的一个分子。”在共生教育的视野里, 自然和他人都不单单是自己的潜在对手, 还是自己发展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对此, 共生教育体现了对竞争的理性引导, 认可和接纳异者, 重视积极的对话与合作, 强调在合作中竞争, 在竞争中加强合作, 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4.过程理念:在过程中主动生成
共生强调的是结合方式变迁与进化的过程, 体现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这一共生理念也表明了人之生命的生成性以及教育过程的动态生成性。然而,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 传递知识、掌握技能、达到原定的工具性的教育目的仍是教育价值的重要取向, 教育过程更像是一段黑箱, 只关注两头的目标制定和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 忽视了中间环节在教育过程中作为生命个体的被教育者的主动参与, 以及身心发展的主动生成。共生教育尊重事物的自组织原理, 汲取杜威教育论述中关注教育的过程、重视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参与者的生命体验的无目的论实质, 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对人的全生命的提升, 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重视参与体验, 通过平等对话, 在对话中扩大视野, 对知识进行重构和生成, 达成理解, 进而培养感情, 塑造自我, 从而规避了当前教育过于工具化的目的取向, 体现了过程中的生成性。另一方面, 共生是一种价值取向, 又是一种理想的追求。对此, 共生教育对共生理想的实现同样持一种过程的理念, 教育与外界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的积极互动、协调共生, 直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共生这一最终目的的达成, 需要各方面增进了解、积极互动、相互合作, 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追求过程。
5.整体理念:对片面发展的规避
人是从身体到心理、从工具性到精神性的整体性的生命存在。然而, 在传统教育中, 教育的工具化倾向过于重视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 相对忽视了从整个生命层面上对人的精神关怀;教育的功利化倾向过于注重教育形成的眼前利益, 产生了“应试取向”等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 忽视了人的整体性, 导致了人的单向度发展。同时, 这种教育取向也造成了教育自身的封闭性, 使教育自身难以实现系统性的协调发展。
共生教育指向对人的全生命的关怀, 重视所涉关系的良性化, 决定了共生教育立足于人之生命发展的整体性, 满足生命质量提高的多重需要, 不但重视个体在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个人内部的整体发展, 而且重视培养个体对异者的认可和接纳的正确态度, 以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对话、理解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追求个体外部的系统协调发展。同时, 为确保从生命整体性的层面上促进人的发展, 共生教育还注重自身的整体性建设, 重视教学目标、过程和评价等要素的相互协调与支撑, 同时还考虑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间的制约和牵制关系, 注重教育整体性功能的发挥和教育主体的整体性需求, 彰显了共生教育的整体性特征。
6.共生理念:对共生的全面追求
在当今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全球化背景下, 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特征更为凸显, 因而时代呼唤共生, 需要共生型的人才, 教育则被新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通过培养具有共生意识的人而达成共生理想的实现。然而, 反观当今的教育, 过于功利化的取向造成了对学生理解、合作与共生意识培养的不足, 忽视了教育的生命特征和共生使命, 特别是在“人类中心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人们视他人和大自然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和征服对象, 使主体间相互敌对且缺乏合作, 难以协同发展, 同时也造成了生存环境的恶化, 使教育与共生的追求背道而驰。
郭教授提到:“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个人认为“问题教学”的研究应该基于一个积淀的过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具有发现问题的眼睛,具有创新的意识思维模式。这就需要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不要担心学生犯错误,不要有畏惧的情绪。要有“扶一把”的精神,让学生从“跌倒”中体会“爬起来”的喜悦,收获“不再跌倒”的经验。我们要的是学生经历过程,从经历中总结经验,把经验应用于今后的学习中。
一、对问题意识的“呼唤”
要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教师就要摒弃“牵着学生鼻子”走路的做法,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得以解脱。学生要能发现学习的乐趣,提出学习的问题,用观察的眼光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已有的知识观点。也就是说,我们要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行科学教育,以使科学教育承担起培养学生完整的科学素养的任务。
二、提升“问题”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创新和创造始于问题研究,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只有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才能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解决困难的思维能力。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善于发现,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发现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在发现中不断有思维的碰撞,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形成不厌其烦地解决一连串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教学是思维生成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碰撞产生实践经验的过程,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成功主要体现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连串能真正激起学生自我探究与发现问题的情境,并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这一过程的教学设计是问题情境教学的核心。教学时,充分开发书上的例题与习题的功能,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创造的活动中学数学,提出真正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
三、建立“深入提问”意识
数学提问不代表建立了“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不是肤浅的、表面的。“问题”意识能否反映知识增长方式的变化,决定着教学效果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从学生角度说,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时时问自己:“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用吗?什么时候有用?这样的方法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吗?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传授的知识、教给的方法、培养的能力以及价值导向,都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也让我不断思考,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而且不同的人特点不同。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是看教师是否能够扬长避短,按照自己的习惯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别人可能会提出很多很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有的甚至是成功的法宝。对于这些意见或建议,教师应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参考”,符合自己“习惯”的可以“吸纳”进来,但决不能“照搬”别人成功的经验。说实话,一个比较优秀的教师,只要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一般都会成功的。
四、“问题意识”不走寻常路
数学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将自然、社会运动现象法则化、简约化的工具。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本身是人为的、开放的和丰富多样的。它完全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只不过为了帮助人们理解这种概念才做出有形的点、线、面来,就是最基本的1+1=2也是人们设定的运算法则之一。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对这些法则产生好奇,有了好奇心才能激发求知欲。
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从问题生成的过程向生成的经验过渡。我在教学中经常会渗透一些趣味性的题目:例如6+6+6+6+4=?引导学生得出6×4+4的方法。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开始一个学生就说:“我可以用6×5-2的方法来计算。”这个学生的发散思维令我高兴,他看到了一个不存在的6,发现了数学的本质。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数学、发现数学、从数学的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为什么还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呢?如果我们忽视学生的发展水平,忽视学生发展的潜力,就等于是犯罪。于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推翻了自己先前的想法,按照学生提出的问题顺应而下。这让我更加意识到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随处可见的。也说明一个道理:学生是数学的主人,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
一、“促进人和谐发展的教育是理想的教育”
花草需要季节和等待,不能拔苗助长,孩子需要宽容和时间,不能急功近利。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都有各自的特点与优点。我们应批判昨天,但不反对昨天;憧憬理想,又承认现实。在矛盾中找到一个结合点,让我们的教育更和谐,把空间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你是否把学生的课堂的全占了?你是否把学生的课外时间全规划了?你是否把学生要知道的东西全讲光了?你是否把学生应该做事全代劳了?今后,我想要做个“懒”教师。
二、“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将光投向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哈佛大学350年校庆时,有人问校长:“学校最值得你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美国总统,不是造就了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选择和发展的空间,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让每一个从哈佛走出来的人都创造成功。”
校长说得很棒,也在理。因为能进哈佛的都是精英人才。对于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我觉得基础与空间得并重,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基础。过去我们习惯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现在,我们更强调“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发展。
英语组 曹立丽
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用符合教育发展的思想武装自己。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之《教育新理念》无疑就是一位优秀的理论导师。假期中读了《教育新理念》这本书,感觉到这本书通俗易懂,和我们教学息息相关。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墨守成规、守株待兔、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是缺乏生命力的。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站在教育改革的潮头,根据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发展调整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迎接教育的变革,主动地去适应、参与教育实践,用我们的热情挖掘我们的智慧,追逐前沿的教学理念、教育技能、技巧。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精髓,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素质教育是人么现在喊的最响亮的口号,而课程改革、考试 评价制度改革、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更新教育观念,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观念的四个关键环节,而更新教育观念又是先决条件。
读了《教育新理念》,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素质教育的定位到底在哪里?怎么样的教育真的不愧于“素质”的称号呢?我觉得素质教育只是给教育提出了更好层次的要求吧?以前的教育只局限在课本知识,书上学会了,考试考好了,那就说明你是个成功优秀的好学生了,却为了执着的升学率而丢弃了很多更重要的知识技能。素质教育的提出,不仅保存了以往的应试,升学,还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提出了更广阔的要求,也开始发生了变化。需要的不仅是只会读书的学生,而是会读书又更多面的学生了。有的人认为素质的提出就是对学生的学习减轻了压力,可以放松,为什么还要那么多的应试考试呢?我倒觉得素质的提出不管是对学生或老师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成功的素质教育我想它应该能有比较满意的应试基础;再者,学生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外,还要去接触更多的知识。
读了《教育新理念》,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首先应该明确的理念,定位好教育的价值观。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特别是有意义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师生关系对学习的影响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维空间,允许语言表达不清的学生有失误和纠正的机会,教师应该用非常友好的态度去关爱、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表现欲,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
(二)立足课堂教学求效益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和学生学习、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保证。因此,在推进课堂素质教育的今天,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对于每一位教师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所有学生进行主动、深层、实质性的参与,积极提供、创设参与及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同时,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仅仅表现为外在的行为上,更表现为内在的思维上,既不仅仅是参与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而且还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参与以探索为中心的学习,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相关的知识体系,追求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与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慧的发展。并且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热情。所以,课堂教学不是图热闹,而是重实质,要保证教学的成功、高效,达到预期的目标。对教师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们今天的教学工作中更加应该倡导反思。反思可以说是教师自我提高的一种好形式,是最佳的行为表现。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反思:一是一堂课结束后教师填写“教
学后记”。可总结经验之得,也可反思失败之处,但要体现客观性和针对性。二是写教育日记。倡导教师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得、所读所思,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三是教育随笔。其表现形式灵活,从教学出发,写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转变、体验和感悟,也可诉说自己的教育事件。重视案例积累。作为一名教师,不可忽视教学案例,可以从这些方法入手:其一,根据一个教学疑难问题的解决写出自己的教学案例。其二,以一段激荡心灵的生活经历写出自己的教学案例。其三,积累他人的教学案例。
(三)教育注重可接受性,更注重可发展性。
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新知识的不断涌现,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决定教育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消极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终身的积极发展过程。既重视接受性的学习,更重视独立的创造性性格的养成。关心学生学什么和想什么,更关心他们怎样学和怎样想;关心知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关心实际动手能力;关心社会的生存能力。
我们应强调以学生为对象,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把学生看作能动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抛弃以教师为中心,倡导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个性的发展,学生有个性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不是所有学生适应统一的教育模式,变成相同的人,而是我们的教育去适应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鼓励并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育中每位学生都应同样的重视,无好恶之分。尊重学生不同的特点,改变分数高低和升学率的高低为评价标准,努力寻找、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当代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06-22
学习高职教育理念心得05-2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五07-27
国学教育理念05-26
法治理念教育讲稿12-04
教育教学新理念05-25
中学教师的教育理念06-28
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理念09-25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10-28
关于教育理念名言100句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