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望老教授心得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看望老教授心得(精选10篇)

看望老教授心得 篇1

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我校30余名老师在图书馆前乘坐校车前往xx师范大学长安校区观看“xx省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展演”,此次文艺展演的主题是“不忘初心跟党走”。由中共xx省委老干部工作局、xx省教育厅、xx省老教授协会三方主办,xx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

此次参与文艺展演的院校有18所之多,以xx交通大学、xx工业大学、xx大学、xx师范大学、xx电子科技大学、xx大学现代学院、xx理工大学等高校为主。文艺展演的节目形式丰富多彩,内容精彩纷呈,有长安大学的大合唱《丝路追梦》,紧跟时代发展的节奏和脉搏,颂扬了千年丝路上的欧亚人的情谊;老教授合唱团的《中国进入新时代》,以非常深沉豪迈的情怀、以无比崇高的民族自信心歌唱了中国走进新时代带来的.巨大变化;延安大学带来了具有浓郁陕北风情的舞蹈《打酸枣》,给现场的观众表达了丰收的喜悦心情;xx大学的老教授们,虽然年龄很大,但是精神状态饱满,非常自信,穿上旗袍走秀,步态优雅、大方,丝毫不输专业模特,特别有气质;xx大学现代学院的老教授们表演了芭蕾舞剧《白毛女》,优美的舞姿,流畅娴熟的动作,表演时充沛的感情,使现场的观众为之动容。xx理工大学带来的是一曲非常优美的江南风情的舞蹈《烟雨江南》,老教授们穿着飘逸灵动的丝绸薄纱的华美服装,舞动着优美的身姿,一袭油纸伞,将烟雨蒙蒙中的江南美景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让人顿生羡慕之情!xx交通大学的老教授们自编自演了情景剧《交大人的初心》,展现了自从西迁以来的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精神,为祖国西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的献身之路!

除此之外,xx艺术职业学院的老教授还给观众演唱了一段秦腔清唱、xx美术学院的独唱《赶牲灵》、渭南师范学院的健身舞蹈《柔力球》、xx工业大学的新疆舞蹈《幸福的生活》、xx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古筝合奏《悦》等。

老教授谈硕士论文答辩技巧 篇2

1.精选硕士论文答辩内容

(1)潜心准备答辩讲稿

要讲好自己论文必须潜心准备。3年寒窗苦,一时百难终。大致是“三年准备的结晶是在这40分钟释放的璀璨至极,还是狼狈下场,满目疮痍”. 10年前,第一次准备我的硕士的“硕士论文答辩”,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专心为她准备,她准备笔记写了十几页,每章内容写了几页,且整理了一套PowerPoint与录像,每道实验过程都做了一遍又一遍。但结果,我的学生仅仅在规定的时间内讲完了一半,根本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此后,每年硕士答辩,我除要求重新整理一遍硕士论文答辩提纲,试讲以外,要求答辩时研究生不看讲稿,但完整的讲稿却是必备的,必须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自己科研的深人,以及查阅国外文献,或参加学术交流有新的体会。我的学生答辩讲稿的格式大概每间隔三年重新整理一遍,PowerPoint与录像完全更新。删减一些内容。补充一些新的内容与实例,使讲稿保持新鲜感。每次答辩前一天晚上,我都要要求学生默背第二天硕士论文答辩的内容,至少在脑子中默背一遍,甚至数遍。

(2)阐明创新点

硕士答辩绝不能把重点放在具体流程与装备制造和设计上,而必须把重点放在硕士答辩的创新点阐述上,放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上。机械设计及理论作为硕士答辩程中的核心理论,也应该把阐明基本原理的应用作为主要任务。所以我学生在硕士论文答辩中删减的多为具体繁复的公式推导和计算,主要讲清创新点。

(3)强调实验的意义和作用

要使答辩讲得生动.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硕士答辩尤其如此。实验如何而来?一是自己参与科研的成果,二是论文实验的具体科研成果,三是注意收集兄弟学校的硕士论文答辩开发成果间接证明自己的结论,四是计算机模拟的结果。在我培养的学生中,一般都有具体设计的机器。

(4)阐述前沿成果展示创新闪光点

硕士答辩硕士论文答辩内容要突出创新,不断更新研究方向的新知识。创新点的突出是依赖阐述研究方向前沿的成果,衬托自己创新成果的闪光点。但硕士论文答辩的前沿阐述领域在扩大,在深化,不能泛泛地讲,重点突出衬托自己创新闪光点的前沿成果。这些年来,林业机械硕士论文答辩、术工机械硕士论文答辩、人造板机械硕士论文答辩等作为我们学科硕士论文答辩的重要领域,正不断丰富答辩的内容,教师必须适应发展的形势,跟踪前沿丰富的科技成果内容。

(5)论文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设想

硕士答辩对研究生来讲是终身大事.研究生的自学能力有限,论文遗憾之处有待提高,让学生讲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可以留一些问题便于后面继续研究这些内容的研究生参照学习。答辩有时也可留有悬念让研究生评委回昧.增加论文的吸引力。

2.重视硕士论文的答辩艺术.

(1)明确听众要求

我在开学的3周内将硕士论文大纲发给每个研究生.大纲中有硕士论文答辩的创新点.在学生3年的学习中,始终围绕剑新点研究.到答辩时,能不能把3年研究的创新点讲出来,达到答辩的基本要求,是答辩的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在答辩进程中,明确听众的基本要求,抓住他们的两类心理状态(基本内容的数量与创新点的水平),明确他们的评价方式与要求.对于研究生答辩的过程,我反复强调答辩的研究生记住三句话、24个字。三句话是:“创新点”是“进行研究生研究的生命线”——强调答辩创新点突出的开拓性和重要性;是“实验论证的清晰性是答辩成功之模”——重视答辩过程实践性的突出:是“探索放大技术之桥”——要着重答辩的“探索性”。24个字是“掌握创新,联系实际:面向应用.加强理论;学会分析,提高能力”。这也是我对研究生的期望与要求。

(2)电子讲稿的艺术性

以前硕士论文答辩靠背诵,现在多数硕士生对着PPT照着念。是大自版加小黑字,根本谈不上艺术.几年来,我要求对“PPT”的设计必须非常精心,图文并茂,妙笔生花,音像联动,动漫飞扬。每次答辩,哪些内容写在PPT上,哪些不写心中有数。如果24块PPT可以讲完。绝对不许有25块,留下时间讲结论.这样才能顺利完成答辩。答辩时哪些先讲,哪些后讲,所写内容放在PPr的什么位置,图画在什么位置,都早有充分准备.每次答辩后,研究生的记录就构成一份完整的文章。

从2000年起,随着计算机的引入,我在2000年初的答辩就要求学生不许看讲稿。自己整理的一套电子准备答辩课件,一定要背下来。以前。答辩研究生照稿念与教师同步看PPT,这样的答辩可以把评委讲睡了,一定要评委有个边听、边写、边思考的过程.现在改为PPT电子讲稿,准备答辩课件,也要有个过程,耍考虑让评委记录、思考所需的时间。

(3)表达清楚

我对研究生答辩“表达清楚”有以下几点理解:

看望老人陪孩子聊天心得体会 篇3

每一天去和老人聊天我都非常开心和快乐,而且老人每次看见我去找他们聊天也非常的开心与快乐。每次去找老人聊天,老人都拿东西给予我吃,可是我却不拿老人们的任何一样东西吃,我很感恩,那里的6位老人能每天都能告诉我他们的人生故事,让我对以前的事情了解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以前发生的事情。而且我也告诉我知道一些以前的故事。老人们很慈祥的对待我,告诉我很多他们的人生经历故事,在此感恩他们的无私讲解他们的人生财富告诉我,让我的知识财富有得到提高!

我在育良中心做义工的时候,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了,还去和一些义工老师交流,向一些义工老师取经,了解一些公益活动心得,让以后自己开展的类似公益活动积累经验财富。我和很多义工老师交谈,获取到很多公益活动心得体会感悟,再此也感恩那些无偿告诉我那么多公益心得经验的义工老师们。

我这个人说话非常多,但是我也能聆听别人很长话语诉说,别人只要说话多久我都能聆听,所以我收获的知识财富就非常多。我煮好饭,煮好粥,烧好水,蒸好馒头,做好自己的本分后,我就在自己休息的空隙去给予一些孩子拍摄图片,或者想体验一些孩子们劳动的乐趣,其中因为拍摄一些他们的图片,一些孩子还主动找我聊天,我也陪伴一些孩子聊天,一些孩子找我聊天,首先都是我聆听他们诉说,在他们诉说的过程中我已经知道他们的情况,等孩子们说完了,我还赞美他们,鼓励他们,肯定他们的想法,绝对不说他们,也不否定他们的想法,但是一些孩子们讲他们的故事给予我听之后,也让我讲解一些故事。

大家都知道我文化低,知识水平比较少,不会说话,更不会讲故事了,怎么办啊?为了不打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我只能以有限的知识理论水平,给予孩子们讲解一些我知道的故事,或者根据他们讲解的故事改编的现场版故事,其中几个孩子聆听我讲解故事后,询问我要**和手机号码?孩子们说以后要打电话给我,要我讲故事给予他们听,还要让我去他们家给予他们讲故事,或者邀请我去他们家玩,其中还有很多孩子告诉我他们家的地址。

但是我这个人的记忆力度不好,听的话语很快就遗忘掉了。所以孩子们的好意我领了,但是我很忙,没有时间去,以后有缘分,我们还会相遇的。

我在做义工的时候,经常忘记很多义工老师的名字,都不知道叫什么。但是那些义工老师非常好讲,不骂人,不说别人的过错。有问题认真询问他们,他们都认真说,我遇到的老师就属于育良中心的老师最好了,首先说素质和脾气就可以说是在中国来说,我认识的老师中属于最好的.老师了。

我很感谢那么多人,给予我讲解那么多知识财富,告诉我那么多事情,让我明白那么多事情,锻炼与磨练我的心性和完善自身。

我很感恩“橄榄树,育良教育中心”给予那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也感恩李南龙校长给予我那么好的锻炼机会,我也要感谢那些老人告诉我那么多宝贵的知识财富,我要要感谢那些义工老师的无偿帮助赐予我许多公益心得体会。那些孩子们非常懂事,也非常聪明,非常懂得尊敬师长,懂得感恩,他们的善良,他们的心性,他们的童真都是我应该学习的榜样!

学习翟教授心得 篇4

有幸听了翟大师的报告,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钦佩他渊博的知识,羡慕他惊人的口才,更受益的是学会快乐生活,学会调整心态,学会与人交流。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对于人生,翟教授说:“用一生的时间去做两世的事情活出三辈子的精彩”;“如何使自己的命运变好————答案就是找命好的人然后跟他交朋友”。并且学会快乐生活。即要“学乐”,人最忌“死相脸”,因为情绪是可以传染的。看到别人打哈欠,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打哈欠;看到一个人开怀大笑,自己就会感觉愉悦。只有“独乐”才能“众乐”、“群乐”,让我们把快乐传递给身边的人,你给予别人快乐,你也就快乐。正如翟大师所讲:“用我一颗温暖心,温暖每寸泥土的涵养;用我的笑脸,去影响每个人的面容。”其实一个人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人对人、事、物的看法如何。每个人要学会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为他人着想,就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快乐。

对于为人,翟教授说:“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学会放下才能懂得承担,人的烦恼、痛苦,往往都是因为放不下、想不开、忘不了”;“修之以身、其德乃真”;“好人————就是没有时间去做坏事的人”;“ 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一个不愿意为别人鼓掌喝彩的人便已经是痴呆的开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与别人相处,要发挥别人的长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否则没有合适的人来与你相处。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应多些包容心,包容别人也就是包容自己。善于发现身边人的优点,与身边人建立一种自然、亲切的关系,融洽相处,发挥他的特长,调动其积极性来共同克服困难。正如翟大师所说:“用人所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无可用之人;用人所长,必容人所短。”“看别人不顺眼,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愿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包容,因为多一次包容,就多一个朋友;多一次包容,就多一条路。

对于处事,翟教授说:“人生有三处,花钱绝对连眼睛都不要眨:一是给自己的父母花钱眼睛都不要眨,因为厚重的养育之恩是再多的金钱都无法诠释的;二是给自己的铁哥们儿花钱眼睛都不要眨,因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有可能飞黄腾达的;三是对学习的投资眼睛都不要眨,因为拒绝学习就等于拒绝成长和晋升”。

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篇5

李群教授首先为我们讲解的是“压力”,她谈到正确认识压力,压力产生的因素,压力的影响等问题,我记住的一句话是“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强调的是适当的压力也会创造佳绩的事实——我相信这句话,也相信生活中要不断的给压。

李教授谈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乐观”的,她引用马丁-赛得格曼的《学习乐观》,在“乐观型解释风格”中,李教授借曹操的乐观来说明这个问题。“赤壁之战”曹操大败,逃回的路上,曹哈哈大笑。属下不知为何,故疑惑问之:“主公,我们打了败仗,为什么你还哈哈大笑呢?”曹操笑着回答:“胜败乃兵家常事,我的失败只是暂时的。”曹操的这种气魄让人折服,我们且不论这个历史人物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形象,但他的开朗和乐观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我很喜欢李教授对教育的诠释,她说“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幸福”,“一个好老师的标准,是能从大家都认为的差生身上找到10个优点”,她还说:孔子最欣赏的,不是子路的勇敢和帅才,不是子贡的外交和商务能力,也不是冉有的可以面南为王的谋略,而是颜回的“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高尚人文精神。

李教授说,乐观是可以修炼的——在我们的心理银行,每天都要存下资本——别人对你的好,你要敏锐地感受到;别人对你的不好,你要迟钝地反应。伟大的“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苏东坡,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但苦中作乐,不断创作,开荒种田,研制服饰,打猎引渠,无所不能;痛并快乐着,烦但不闲着,苦日子好过。

刘凤华教授讲座学习心得 篇6

今年的4月22日,我幸运的成为党家庄小学首届家委会成员。在这次成立大会中,非常荣幸的聆听了刘凤华教授的讲座。刘教授的课,语言平实,功力深厚,经验丰富。讲解的内容,好理解,好操作。整个课程中,妙语连珠,趣味横生,自始至终吸引着我和与会的家长们认真倾听、学习!真是受益匪浅,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受!

刘教授这次的讲座,每一个问题都能引起我们家长强烈的共鸣!每一个点都是我们的切身体会!下面就课上的几个问题做一下分享!

这次讲座共分为两大部分,三小部分。首先,第一大部分是刘教授讲座,有对家长的5个要求和孩子3个习惯养成,共2个小部分。之后是第二部分,与家长的互动问答部分。

先从我们日常的家庭教育要注意的问题开始讲起。首先提请家长们注意的是,在学校学习中,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师生关系融洽,则孩子在校心情好,爱学习,成绩也会不错。师生关系紧张,则孩子可能会出现厌学,不好好听课的问题,不只学习上出现问题,习惯养成上也会出现问题。对于刘教授的这一说法,我非常同意!我们都有过学生时代,不管是哪个年代上学,师生关系确实对于性格不成熟的孩子影响都是巨大的!当然,对于如何做到师生关系融洽,并不是说一定要学习多么好,孩子多听话,老师多关注这些。而是,要让孩子能从内心配合老师的教学,正确认识老师的批评教育,不产生逆反心理等等。要做到这些,刘教授提了5点要求,希望家长能做到,为了孩子,也必须要做到才行!

1,家长要无条件尊重配合学校:首先是“无条件”,先不要质疑学校的要求对不对,好不好,因为你的质疑会传递给孩子!其次,要“尊重”学校的教学安排!再者,要“配合”学校的全部工作!通过平时的“无条件、尊重、配合”,体现出来家长的态度,进而让孩子学会这样去做!说到这一点,其实想做到还是有难度的。现在的网络信息发达,每天都有各种信息碎片进入我们的大脑,影响着我们的判断。随着个人自我意识的苏醒,人们也是越来越自我了。这些一方面体现了个人鲜明的个性,另一方面,也轻视了权威的效力,结果必然是有利有弊的。如果平时家长不加以注意言行,很容易传递给孩子一些社会信息,使孩子在学校的习惯养成变的更加困难!刘教授提醒了我们要注意这一点,爱孩子就要使用正确的方法!

2,家长绝对不允许在家子面前暴露教育弊端!为什么这样说呢?刘教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说明。大家我们很多人其实都看到过,国外的孩子上小学如何没有作业,如何自由,如何有更多玩耍时间。中国的教育多么的不好,作业多,孩子累,总之,国外的月亮比中国的亮!确实,我个人也看到过很多此类的文章!但是,我们要明白一件事情,适应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孩子要学习的内容!如果已经确定我们还见不到国外的月亮,那就要发现中国的月亮的美好,让我们的孩子有看到美的眼睛,而不是让他和我们一样,只学会了抱怨,这对他的一生来讲,才是最失败的!

3,家长经常出现的问题,教育理念与行为脱节!刘教授讲了一个小故事,钱和孩子谁重要呢?如果把钱和孩子放在你面前,二选一,你肯定选孩子。但是,平时我们真的是这样做的吗?当你的工作要加班时,当你忙着自己做事时,是否忽略了孩子的需要呢?刘教授提出一个现象,虽然我们口口声声说爱孩子,好好教育孩子,可是在实际中,我们舍不得在孩子身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工作也好,玩也好,都是一个结果。他提出:“孩子跟谁长大,就会像谁!”如果孩子在电视,电脑,手机的陪伴下长大,就少了人的一些情感,不乐于交流。如果孩子和老人一起长大,就会变的不爱动,不是朝气蓬勃的。当然,这些不是绝对,但大多会是这样的,我们自己可以在自己身边找到很多这类的案例。如果孩子和父母一同成长,那会是感受和学习到责任,冲劲,思维活跃等等,因我们还年轻!如果孩子和孩子们一起长大,那他们也会学习到活沷好动,相互鼓励,团队协作等,同龄人的批评和安慰都对孩子最有效力!在这块,刘教授还提出一个好的方法,比如一个小区或距离不远的孩子们,可以组成一个小组,一块学习和玩耍,会比家长在家不断的大呼小叫的催着做作业更能让孩子们对学习有兴趣!

4,孩子的同学关系怎样建立?家长要做的是补充孩子的能力,而不是取代孩子的能力。维护好同学关系,让孩子学会逃避危险的方法。举例来说,如果孩子在学校遇到高年级同学拦截,要零花的事情。我们如何来处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先问孩子,遇到这样的事情,他能想到哪些方法来解决:找家长,告老师,和同学对打,还是逃跑。不管哪一个,都是一个方法,当孩子意识到,不只是有害怕,不知所措时,他会更清楚的判断出处理方式。这个才是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习的能力。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如何,孩子对外的关系就会和家长一样的。另一个例 子,一个小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学会偷钱花,家长很是着急。后来按刘教授的方法,没有对孩子打骂教育,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和孩子说,要多少钱都和家长说,保证要多少给多少!一个月后,提出,如果月初要的钱,在月底余下一些,那么下个月就是余下钱的10倍给他。结果,到月底果然余了一些钱,真的得到了10倍的零花钱!这样的方式一直持续了半年。家长没有提过孩子子偸钱的事,孩子也没有再偷过钱花!半年后,孩子手里的余钱已经有1W多了,想和家长换10W时,家长说,咱们家没钱了,所有的钱都在你手里,我没有10W给你了。以后你就是家里最有钱的人,家里的费用由你负责管理支出了!到这时,孩子已经养成了节省的好习惯,同时,也没有因为原来的过错有负罪感,也没有因为家长的不当教育出现逆反问题。这个案例是要告诉我们:要先学会孩子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然后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也就是说,孩子说什么你就说什么,孩子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这样先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关系,然后再对症下药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5,比成绩的事不是主要的,主要的事情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小学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好,成绩不会太差!

这里提到孩子养成3个学习习惯:

1,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习惯!很多孩子在写作业时,经常是一会干个这个,一会玩个那个,本来30分钟可以完成的作业,最后用了2个小时。这个如何改呢?刘教授给了我们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当孩子写作业时,你可以坐在他边上,看看书,写写字,都可以。要用行动表现出来,你是他的榜样,不是用说的。你看电视,喊孩子写作业,孩子怎么乐意,有心思去做呢?所以为了孩子,你要做榜样才行!另外,想孩子做的快,你也要表现出来着急,快速的做事情,让孩子感受到!这点我当天回到家就试了试,真的感受不一样,孩子写着作业,我在边上练毛笔字,感觉很融洽!

2,每天和孩子沟通交流5分钟。要坚持,问一下,今天干嘛了?高兴吗?上什么课了?学什么了?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发生吗?等等。作用就是让孩子自己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虽然我们觉得昨天和今天没有看到孩子的成长,但这种量的积累会产生日后的质的变化!让孩子觉得一天过的很充实,每天都学了很多东西,有好多自己感受到的进步,对孩子是一种自我激励!

3,孩子在家写作业时,不会的题,家长不允许给孩子讲题!这一点我们家长做到的不多,在群聊时看得出,大家都很关心孩子的作业情况,不会的题我们比孩子还着急。会的题,我们会很高兴的给孩子讲的!今天刘教授告诉我们,错了!原因是家长不会做题!刚听到时很吃了一惊,怎么说不会呢?再接着听下去,恍然大悟,说的太对了!刘教授说,孩子在学校学习知识,还要学习老师的学习方式。而我们家长在这方面是不专业的,所以我们直接的灌输讲解,会让孩子晕了的,无所适从,和老师讲的课可能会冲突,矛盾!那孩子在家写作业不会怎么办呢?方法是这样的:第一步,先看与孩子讨论是什么题不会?哪一点难住他了,一定要让他自己说出来是哪里不会;第二步是问孩子,老师上课讲没有;第三步把教材拿出来,看看能不能找到同类的例题。这个过程就是帮助孩子动脑在想,这样的结果会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举一反三的方法,孩子自己也会很有成就感。当天回到家在做语文同步时,我就试了这个方法,真是太棒了!以前,我家孩子的阅读理解都是要问:“妈妈,怎么写呀?”其实,我觉得他自己做的话,可能比我帮着想的要好,但之前,他一直说不会。听完刘教授的课后,我回家正好孩子在写作业。我和他说,今天开会老师说了,不让家长给讲题了,因为家长不会做!(孩子特别相信老师的话,圣旨一样的神圣,哈哈!)然后正好有阅读理解的几个题!我就用刘教授的方法,一步,两步,三步,引导孩子自己来完成!哪里觉得不会呢?上课老师讲了吗?怎么讲的记得吗?和现在做的题一样吗?你准备怎么写,怎么想的?特别顺利的,孩子自己完成了作业。说实话,我比孩子还有成就感的感觉,当时就觉得,刘教授的方法太神奇了,有机会一定要多听听!

第二大部分,教授与家长的互动问答也很有感触!都是现实问题呀!有问奥数有用吗?不学的话有的学校还要私自有要求,怎么办?还有问男孩女孩怎么养?喜欢和同性玩的,喜欢和异性玩的,这些是不是问题,要不要家长关注,刘教授都给一一解答了,方法都很实际。和那些高深听不懂,听了也不会做的,真的是非常不一样!

教授讲座的心得体会 篇7

我们作为孟老师的同行,感到鼓舞和骄傲。他的事迹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平凡与崇高。他是广大教师群体的一个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高尚的品格。

世界上有一种力量,看不见,听不着,却可以打动人心,感化世界。这是一种师道的力量,是我们这个社会传承已久的精神血脉。

孟二冬教授是一个为人师表、道德高尚的人。“斯文有传,学者有师。”作为一名教师,孟二冬教授身上浸透着师者的博大、尊严与热情。孟二冬教授是一位“沉得下来”“钻得进去”的学者。他又是一位甘为人梯的教学者。“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在他痴情的讲坛上,孟二冬教授为学生尽心尽力,不知疲倦。孟二冬教授是一位斗志昂扬的勇士。在他的生命遭遇到残酷的病魔时,人性的可贵与辉煌愈加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生命之河,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急流险滩,永远保持着一份让人心仪的恢宏而又恬静之气。孟二冬花费了7年时间写就的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令人深有感触。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还有人踏踏实实的花时间去做这种扎实的学问,实在是令人钦佩的,即使他不去支教石河子,即使他没有病倒在讲台上,他也是一个用人格感动社会的高尚的人。联想到今天一些教师不能安心做研究,不能将心思放在讲台上,再对比孟二冬同志高尚的人格,让人感到如此的震撼。

我们都知道孟二冬老师为人师表,恪尽职守,教学中有高度的责任感。这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支持?是爱心,对学生的无比关爱之心。这是当教师的最可贵的品质。

20xx年3月,孟二冬教授从日本教书回来不久,主动要求到石河子大学“支边”。到那里大约2个星期,就感到嗓子严重不适,平时他的嗓门很大,这时不得不使用麦克风了。后来医生要他“禁声”,但他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还是要坚持,每周10课时。他已经很痛苦了,但考虑的是到新疆一趟不容易,不能让学生拉下课。他的心始终放在学生身上!4月26日上午上完最后一节课,孟老师在学生的掌声中踉跄走下讲台,咳出血来了。诊断后让医生大吃一惊。孟老师为什么坚持?也不是知道得了癌症还不理会,大概他以为是比较严重的炎症,所以还是教学重要,坚持下来了。这主要是出于教师的责任感,里边又含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有对学生的关爱之心,才有这种高尚的责任感。他在石河子大学任教才2个月,但和学生的关系就非常融洽,报上登有学生对他的那种关切与爱戴,是对孟老师爱心的回报,很是感人。

孟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是非常自然的,是一种人格的流露,并非简单的职业要求。他指导研究生的学习非常有耐心,每次给学生评阅论文,都会提出大量具体的修改意见。甚至指导本科学生做学年论文,也一丝不苟,认真辅导,连一条注释也要推敲,甚至还亲自为学生找资料。更感人的是,就在他第二次手术的前一天,还把新入学的研究生叫来,在病床上为他们上课。这些尽责敬业的行为,都体现着一种难得的爱心,一种对学生的无比关爱之心。

现在有的教师太忙,学生又多,根本没有多少精力关照学生,“放羊”现象严重。相比之下,孟老师这种克尽职守、为人师表的精神以及支撑这些行为的爱心就特别可贵,也特别值得提倡和学习。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各种各样物质产品都在不断增加,但爱心似乎在减少。我们有鲜花、有金钱,有汽车、房子等等,如果缺少爱心,就如同生活在无味的沙漠中。爱心是那样宝贵,现在又有短缺的趋势,所以孟二冬显得可贵,他的确是我们的楷模。

听余映潮教授讲座心得 篇8

窦旭升

9.19日下午我在我校报告厅聆听了余映潮教授为我们作的《高效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与教学实践》的专题讲座。从这短短的半天培训中,我感触颇丰,我明白了,在教育这条路上,我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我把这半天中我最有感触的地方总结如下:

第一:余教授的勇于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与推进上,余教授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创新者。首先,他有明确的课型创新意识,他提出了“课型创新”的新理念并以朗读教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教读课、品读课、辨读课、说读课、演读课、联读课等新课型的探究。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时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他多角度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中活动,在他的课堂上,有表情诵读活动、分层评说活动、反复品读活动、课文集美活动、读写结合活动、妙点揣摩活动、探求感悟活动、思绪放飞活动等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语文实践活动都能有机地得到安排,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第二:他的关于“关于高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板块式教学”实在是“灵动的版块,无限的创意”,余老师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尽善尽美。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结构呈现出若干“板块”的组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多姿,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它可以用于一节课的教学,使这节课布局完美、内容厚实;它也可以用到一个教学步骤之中,使这个教学步骤显得丰满细腻。还可以用到单元的综合学习活动之中,使这种活动的教学层次清楚而内含丰富。总之,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与突破。第三:余老师的课很“活”

余老师的“主问题”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便于激活学生知识积累,我们要象余老师那样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去品析课文,同时自己又能做必要的讲析,那样,我们课就能上得有味、有趣、有效,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会乐在其中。我明白了上课不能随意连问,简单追问,习惯性碎问,而要问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第四:余老师的课没有花架子,没有高谈阔论的言语

他是凭借他的睿智和学识、他的恬淡与从容,他的经验和能力,“润物细无声”地把学生带进他创设的“问题王国”之中,学生在他的独具匠心地引导和无痕的点拨下,智慧的火花时时迸发出来,师生产生强烈的共鸣,问题被一一突破。

钱志亮教授讲座学习心得 篇9

教授谈到亲子关系的特点是具有自然性、社会性、持续性、深刻性。我很感谢上天给我和孩子今生做母子的机会,所以我也会全身心地去呵护他成长。成长就需要养分,最好的养分就是来自我们父母的爱与陪伴。这点上我自认为做的还不错,除了上班以外其余的时间基本上留给了孩子,陪孩子学习、玩耍、阅读以及参加各类兴趣活动。有人会觉得这样会很累,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会遇到很多问题和波折,也会有迷茫的时候,但只要跨过去了就会有所收获,看着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我们都觉得很开心,那时候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教授以幽默的方式说“孩子是中纪委派到每个家庭的”。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或多或少会有父母的影子,所以要想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父母必须要以身作则。这方面作为父母的我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虽然为起好带头作用,在孩子面前我尽量不玩手机,但有时因实在无聊或者网络信息的诱惑,还是会悄悄拿出手机看看小说、新闻、视频等,孩子看到后就会说“又在玩手机了……”于是,孩子有时也会背着大人悄悄玩手机、平板。从现在起,我会尝试着做一些纸质的阅读,既打发时间,又能跟孩子分享读书心得,激发他的阅读兴趣。孩子是个爆脾气,在学校也经常因为一些小事由于意见不合而和同学打架,每次都要我去做赔礼道歉的收尾工作,孩子因此被教育过、惩罚过,但有时还是会犯,令人头疼。现在回想起来,他难道不是从我这里学的吗?他犯了错或不顺从大人的心意,我总是对他大呼小叫,虽然也会找原因讲道理,但有时总是难忍我心中的怒火,进行“拳棍伺候”。我是舒服了,但孩子呢?有样学样,打也打皮了,还养成了个爆脾气。自我检讨,从现在起我也要学着收敛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做法,遇事多冷静多沟通,不再随意的打骂孩子。实在气愤的事,先放放,等心情平复后再和孩子进行深入交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学会冷静、学会谦让有度,这样会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

教授讲了现代父母角色的分工中父亲的重要性。因为家庭中父亲一角的缺失,我作为母亲需要肩负起比父母健全家庭更多的义务和责任,身兼父职对孩子进行教育和陪伴。但毕竟性别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孩子也欠缺了一些父爱所能给予的特性,如博大、宽广、身体健壮等。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会让他多与周边同性的长辈多接触或学习,如外公、姑父、学校熟悉的男老师,做一个健康、刚强、乐观、博大、宽广、有人格魅力的人。

讲座中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关于对孩子价值观的引导,里面有句话说的很好:“才的不足可以由德来弥补,厚德载物;德的不足无法由才来弥补,德若有伤,才越高,害越广。”一直以来我也存在着舍本求末的观点。德包含的范围很广,诸如真诚、善良、勤奋、谦逊、正直、整洁、仗义、秩序、节俭、有度、认真、果敢、冷静、礼貌、仁慈、博爱、守信、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等,究竟有哪些是我们日常所忽略的?一味地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忘记了孩子终将面对的是社会,需要独立,需要学会在这个社会中生活得充实而幸福的各种技能。这方面的引导我也忽略得太多。孩子喜欢吃的食物,会尽量的给予,他也会欣然接受,而不会懂得主动与他人分享;在日常家务上,总是担心孩子做得不好或怕伤着,而不让孩子过多的参与,让他的自理能力较差,并且不懂得体谅他人的辛苦,没有节约意识。平时在对德的引导中也会口头教育孩子,但付出的力度显然是不够的。听完讲座回家后,我专门把关于“德与才”的定位,给孩子也做了一个阐述。学习成绩再好,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引导,就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样终会害人害己。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和孩子共同学习、努力,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听金正昆教授政务礼仪讲座心得 篇10

解。继邀于丹来浏讲学后,浏阳又一次请重量级的金正昆教授来传授政务的礼仪之道,可见我们浏阳对依法行政、以德行政和行政礼仪规范的重视。此举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以现代的礼仪来塑造政府的形象,提升干部的涵养,促进浏阳经济的发展。

金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言辞不乏幽默,很容易让人接受,并印象极深。为了不遗漏一些重点的知识,我在讲座现场边听边认真地作了笔记,以便今后可以随时学习参考。我注意到,不管是政府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离不开礼仪。礼仪是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而有效沟通就是要与人为善,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对方为中心,多换位思考。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才能“可持续发展”。本人曾读过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一书,其书在西方的行为准则方面介绍得比较具体。几年来一直置于案头,每每读来,如沐春风感慨万千。其实不管是西方的礼仪还是东方的礼仪,都是告诉你怎样待人接物。

乔治·枚奥如是说:“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发现别人的优点,实际上就等于肯定自我,那说明你宽容,说明你谦虚,说明你好学!”由此看来,懂得礼仪的人,就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有个性魅力之人。在国际交往中也好,在国内交往中也好,个人的形象,其实就是代表组织形象,代表产品形象和服务形象,为此,就应时刻维护好自身形象,树立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整个讲座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金教授讲到公务员在日常中的礼仪——“接待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在工作中正应该用这“三声”面对群众,赢得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上一篇:幼儿园档案管理办法下一篇:关于写中国梦的作文:复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