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

2024-1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共8篇)

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 篇1

教字[2013]41号

关于组织开展2014“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申报的通知

各学院:

为强化创新能力训练,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精神,学校决定启动2014“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申报立项工作。现就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申报对象

申请人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2014年项目,申请人以2011级、2012级本科学生为主。

二、申报条件及要求

1、计划项目按照“兴趣激发、自主开展、教师辅导、重在过程”的原则,对优秀项目重点资助。

2、立项申报人要求

(1)对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文学艺术创作有浓厚兴趣,富有创新意识;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

(2)具有投入项目的课余时间保障。

3、申请人可以是单个学生独立申请,也可以组成不超过3人的项目团队申请,每个学生只能申请参与一个项目,鼓励学生跨年级、跨专业组建团队,正在承担本计划项目的学生以及承担有学校“实验

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基金”项目的学生,不能再申报新项目。每个项目设负责人1人,其加权平均分排名应在该专业前40%。

4、项目执行时限为1—3年。项目执行时限原则上不能超过项目负责人本科学习阶段的剩余时间。

5、指导教师由我校教师担任,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已取得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并能够保证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间。指导教师在项目实施上起辅导作用,项目组成员在导师的指导下,应自主设计选题、自主设计实施方案、独立组织实施、独立撰写报告或论文,不得照搬或节选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申报书内容必须实事求是,防止弄虚作假,乱拼凑等学术不端现象,否则管理办公室有权拒绝受理。

6、对有发明创造、参加过科技创新背景(有成果证明)的学生申请计划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

三、资助额度

每个国家级项目资助额度一般为1万元。

四、立项申报程序

1、学校根据各学院学生规模及学科特点,将推荐名额分配至各学院。

2、各学院根据学校分配的推荐名额及相关要求,组织本学院的项目申报工作(学院的评选程序、办法和结果书面报教务处备案)。

3、符合项目申报条件的学生,按要求逐项填写《广西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申请表》报学院。

4、由学院根据本学院学生申请情况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跨学科项目由指导教师所属学科专业院(系)评审),并按推荐优先先后顺序排序上报教务处。

5、教务处将各学院推荐项目汇总后,组织专家评审,并对候选项目组织公开答辩会;通过的项目报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委员会,并经学校主管校领导审批后向全校公布,同时报国家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备案。

五、申报时间

11月4日—12月3日为学院遴选阶段,各学院自行组织院内评审,并对拟推荐项目进行公示。各学院请于2013年12月4日将推荐的国家级候选项目材料报送教务处,该材料包括各项目申请表(一式4份)和学院推荐立项项目汇总表。

六、相关事项

1、本计划申报与评审的具体事务由教务处教学科负责,联系电话:3272562;电子邮箱:gxujwc214@163.com。

2、各学院在向学校报送评审结果时,除提交推荐项目申请表外,还需提供本学院推荐项目汇总表(按推荐优先先后顺序排序),并在汇总表上加盖学院公章,由主管院长签署意见。

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 篇2

一、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组织形式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下面简称“创新计划”) 是面向本科生 (1至3年级学生) , 以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的形式展开的科技立项项目, 一个项目一般限3人参加。在导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自由选题, 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的设计、准备、实施和项目完成后的总结等一系列工作。创新计划目前只对部分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所属高校开放。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的申请计划直接向教育部提交, 由教育部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地方所属高校需要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 向教育部提交申报计划, 再由教育部组织专家论证通过。

二、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目标

教育部最新下发的教高函[2012]5号文件明确指出:“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1]。

三、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1. 提高全体认识, 做好宣传和申报组织工作。

各级组织部门要注重引导学生申报项目和参与训练过程, 认真做好项目申报的宣传发动工作, 向学生宣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背景、形式、要求、目的和意义等。在申报项目时, 力求学生自愿与选拔相结合, 一般要求申请者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精神, 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 择优录取, 选取创新性强的优秀方案向上级推荐。

2. 制定配套管理措施, 政策上保驾护航。

学校不仅要从政策上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活动的开展, 而且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 使大学生创新计划进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此, 可以考虑把创新项目作为选修课程开设, 参加项目的学生能由此获得一定的学分。对于通过创新计划认定的项目, 可替代部分与专业教学相近的实验或实践课程学分, 通过验收的项目计算第二课堂学分。此外, 学校可制定相应的评奖、评优和免试研究生的优惠、倾斜政策, 引导和鼓励学生多产出创新成果。

3. 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为创新计划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各高校可以依托学科优势, 建立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结合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国家或省级教学基地、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实验区等等, 建立本科教学与学科建设密切结合的教学体系, 推进多层次、多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开放学校创新实践教学科研基地, 实施自主型、开放性的创新实验教学改革, 为学生创新训练实施提供良好外部条件和物质保障。

4. 加强跟踪管理工作, 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

对于获得批准的项目, 要狠抓落实, 切实执行。把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中期检查、终期答辩工作列入到学校本科教学督导的工作计划。组织专家认真做好项目的中期检查工作, 听取项目中期汇报, 并跟踪后续工作成果。在进行中期检查时, 特别要注意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 如学生在项目进展中碰到困难, 更改题目、更换指导教师等, 要及时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创新计划提供师资保障。

鼓励校内教师, 特别是有科研项目和科研实力的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导师, 积极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的创新训练和实践, 可以实行双导师制。定期组织项目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 参加全国经验交流会议, 多方接受先进的组织和指导经验, 组建一支稳定的、既有科研项目实践水平又有指导学生实践经验的优秀导师队伍, 为有效实施大学生创新计划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

6.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不断探索新路子。

在校园内营造一种创新文化氛围, 为参加创新项目的学生搭建交流平台, 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支持有创新计划项目的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 为学生创新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和共享资源的机会, 探索一套从大学生创新计划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四、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思考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举措, 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 创新人才培养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更不是执行一个项目就能完成的工程, 而是需要大学阶段一系列的综合训练培养才能达到目标。因此, 高校应该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为契机, 大力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下面我们就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提出几点探索性建议:

1. 重视基础教育, 谨防拔苗助长。

创新人才培养, 离不开基础教育。要特别重视大学数学、英语和计算机三门基础课程的教学和训练。由于学生在大一时就可以参加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很容易导致学生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项目中, 导致只重专业、忽视基础的倾向。如果不及时引导就很容易助长急功近利的风气, 不仅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反而容易造成人才的夭折和损失。

2. 把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

首先, 教师必需牢固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建立一套合适的教学模式, 把学生引向探究历程, 把创新意识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事物, 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敢于质疑, 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其次, 教师要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把学科前沿的内容不断地注入教学内容中, 把科研过程中的科学精神与研究方法带入到课程教学中。

3. 搭建多种科技竞赛平台, 建立团队式创新活动机制。

充分利用各种科技竞赛平台, 如“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等, 在科技竞赛平台上, 学生通过亲身设计、制作和运行各个环节的技能训练, 激活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借助各种竞赛或创新训练计划建立相应的竞赛或项目组, 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协作完成实际任务。利用学生社团建立各种创新团队, 近年不少高校在这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 如华中科技大学的dian团队、联创团队等都是十分成功的例子[2]。

4. 做好拔尖人才的发现、跟踪和持续培养工作。

对于从各种竞赛或项目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要及时发现, 跟踪服务, 重点培养。对这些学生可以实行特别的精英培养模式, 为他们提供进一步的跟踪培养方案, 例如, 配备专门的导师、提前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 或提前跟着导师做实际课题等等, 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拔尖人才。

摘要:“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在国家层面上针对大学本科生的立项, 旨在通过创新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本文就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有效实施和管理, 提出探索性思路, 以切实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创新训练,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教高函〔2012〕5号) .

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 篇3

一、冲破思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众多的雷同现象?这与学生作文时的思维定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把作文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多方向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同一题目从多种角度选择材料。例如,写《我的妈妈》,大多数学生知识写妈妈怎样关心自己的事,往往千人一面。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妈妈的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学生一旦学会了发散思维,就会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

(2)同一中心多种选材。有些作文题由于限制了文章的中心,学生在作文时更容易出现雷同,这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写出各具特色的作文来。例如:“在学雷锋的活动中”这个作文题,一般来说,中心应该歌颂助人为乐的精神。如果不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很有可能出现“五子登科”(抱孩子、让位子、捡包子、扶瞎子、推车子)的情况。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这一类作文时,可启发学生思考:

①可采用对比的手法,选取两种或以上不同材料来表现中心。②打破只写一个健全人的思维定势,可以写一个身残志坚的活雷锋。③可采用一群人的材料来表现中心。④可通过写一个人的变化来反映这个中心。

(3)同一题材多种体裁。学生的思维是多侧面的,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擅长形象思维,还有的直觉思维见长。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和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同一材料多种体裁的训练。例如围绕“学校”这个材料,可设计这样一个题目“我们的校园”(侧重于记叙和抒情),“我们的学校”(侧重于说明),“我爱我们的学校”(侧重于议论),“我们学校的未来”(侧重于假想)

二、充分展示个性,训练思维的独特性

创新思维必是个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运用“批判的眼光”思考,让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从选材来看,反向思维就是一个新路子。例如:写《我的一家》,大多数学生都可能写家庭的和睦幸福、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等。如果反响写家庭中父母之间,妈妈和奶奶的“摩擦”,希望自己的家庭和谐起来,这将会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又如:写《我们的学校》,中心是通过对学校人与事、景与物的具体描写来反映学校的美。大多数学生只会写校园的景色美、校园里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教师工作认真负责等等。如果采取“反弹琵琶”的思维方式,写教师住在简陋破旧的教工宿舍楼里,而工作的热情却那么高,两者对比,歌颂老师的奉献精神,既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又体现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独特个性。

从立意来看,可以通过审美立意的途径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深刻性。有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生日》这篇文章的时候,先让学生自选材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写自己过生日时,长辈、同学给自己祝贺生日,感到很快乐。显然,这样的立意缺乏“美”。后来经老师指导,学生有的写为长辈过生日,有的写为同学、老师过生日,还有的写为孤寡老人、残疾朋友、失去亲人的同学过生日。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将这些立意进行“比美”,通过比较,学生发现,立意从“我”—家庭—社会,一个比一个美,一个比一个深刻。那么,立意深刻是否可以写自己和家庭呢?为避免学生产生立意深刻只能写大事而不能写小事的错觉,老师在指导时强调:写自己过生日,通过写礼品的丰富、亲人的欢聚,可以反映党的富民政策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欢乐,这样的利益同样是深刻的。这样可以启发学生从凡人小事中发现“美”的素材,使学生个性化思维得到发展。

三、启发相关联想,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相关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有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通过相关联想,能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并通过同一材料多种立意的训练,来克服学生作文思维单一,不善于变通的痹病,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登山》这篇习作时,可启发学生从这样几个角度去立意:

①通过计叙登山途中看到的赏心悦目的美丽景色,把中心定为“对大自然的热爱,或对家乡美好河山的赞美“。

②受《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一课的启发,通过写登山途中的感受,把中心定为“做任何事,想获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的去努力“。

③通过写登山远眺的感受,把中心定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又如,有一位老是在指导学生写《“滥竽充数“的读后感》时,为了突破”滥竽不应充数“的思维定势,启发学生另辟蹊径:

①南郭先生很有自知之明,他比那种占着位置不做事的人要强。

②造成南郭先生得以“充数”多年的根本原因时“大锅饭制度”,说明要发展必须改革。

③南郭先生在乐队里充数多年,竟没有一个人举报,这与乐师们普遍存在着明哲保身的思想有关。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篇4

结题材料

项目级别: □国家级 □省级 □校级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项目组成员:

起止年月: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格式要求

一、请将项目级别对应选项的“□”打“√”,必须A4双面打印,装订成册。

二、装订顺序

1)封面(本文档第1页)2)目录

3)项目结题申请表 4)项目研究总结报告 5)项目组成员个人总结 6)支撑材料

三、内容

1.报告题目:3号黑体,居中;

2.摘 要: 不超过120个字,五号楷体; 3.关键词:3~5个,用分号隔开,五号楷体; 4.一级标题:四号楷体; 5.二级标题:小四号黑体; 6.三级标题:五号宋体,加黑; 7.正文文字:五号宋体;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心得体会 篇5

从2013年5月份开始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到现在历时整整一年半时间,我们这个四人小组以大学生创业的可行方向和优化方案的探究——以热门方向为例,总结出一份系统全面的参考资料,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可靠数据和可行方案。回想过去参加研究项目的过程,从开始的寻找课题到申请立项撰写项目申请书,到查阅相关参考文献,确定实验项目、实施方案和寻找创新点;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和步骤;对项目进行相关调查和研究;到最后确定项目的可行性,一步步走来,这其中的辛苦和辛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其中的经验和成长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分享和拥有。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一次让我们得到锻炼和成长的经历。

我们是一个具有强烈团队精神的组合,负责人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我们每个参研人员也有一定研究的能力。并以拥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创新和创新系统研究、获取多种奖项的张治和教授为导师。项目的研究方法也将是多样化的,如调查法、参考文献和其他研究成果、采访等方法。这些都为课题研究的进行和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指导老师和团队都非常重视这个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也都在尽心尽力的做着这件事情。导师多次为我们提供各个方面的指导意见,团队成员一遍遍的理思路,一遍遍的修改优化自己负责模块的材料,认真执行。每次当累的是时候,一想到为了完成团队的任务,我们大家相互鼓励,又精神抖数起来。将疲惫完全抛在脑后,聚精会神地继续着手头的工作。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做到及时交流,及时沟通,每一个人有想法都可以及时的提出来与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交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大家也感到很愉快。大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断追求卓越。

刻苦学习是我们成功的动力。在刚实施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时,大家都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简直一头雾水,但是这也阻止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前期,获取理论知识,即阅读书籍,每个人找到自己负责的模块,到图书馆找大量相关的书籍看,到网上查阅个饭方面相关的材料,课后多方寻找相关领域有建树的老师

进行咨询,深钻研,多思考,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这极大考研了我们团队每一个成员的快速学习能力。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深入到各个调研点,对每个调研对象都深入了解,确保调研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我们的思维得到拓展,并以此为基点,发散思维多方位思考,提炼自身的创新点,对创业训练项目的成果获得也更加有信心。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此次大学生创业的可行方向和优化方案的探究——以热门方向为例过程中,我们既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又深化了对大学生创业这方面的理解。大学生创业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学的创业能力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个创业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不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就业压力,相反还能通过自主创业活动来增加就业岗位,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自己的兴趣与就业紧密结合,做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做和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实现自我价值。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创业与创业实践,大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自身就业心态,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学会自我调节与控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有利于培养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把就业压力转化为创业动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各行各业的创业者。

通过这一年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研究,我深深感受到指导老师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非常感谢指导老师,感谢团队,不计回报的付出,同时从中获得了锻炼和成长,学习能力的提高扩展

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共同的学习目标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学习的毅力铸就了我们执行的坚韧性。这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我所学到的知识,锻炼的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收获,终生受益。

大学生新媒体创业创新训练研究 篇6

1 新媒体中的创业机会和创新思想

1.1 城市综合体中的新媒体

城市综合体是以建筑群为基础,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修建了不少以“万达广场”为代表的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的实际上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的商业中心、娱乐中心、餐饮中心及办公中心。城市生活主要就体现在城市综合体中,也是掌握了使用新媒体应用软件使用的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聚集地。

目前城市综合体中新媒体的应用非常广泛。以餐饮行业为例,就有“大众点评网”“美团”等新媒体应用。这些新媒体工具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餐饮信息、优惠信息、评价信息等。另外还有观看电影的“时光网”、综合信息的“58同城”、差旅度假用的“去哪儿”、交通工具“滴滴”等应用软件。大多数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前,都会查看一下有关消费项目的新媒体应用软件,为消费提供更多的信息。

普通的消费者个人都还会使用“新浪微博”和“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在新媒体时代这些软件已经不止是单纯的实现通讯功能,而是演变成为个人及群体信息传播工具。消费者及商家在新浪微博及微信的朋友圈中,一样可以发布一些相关消费信息,引导他人的消费行为。新媒体在城市综合体中的大多数应用都是传播商业信息,引导消费行为。因此在新媒体的应用中,肯定含有不少的创业机会和创新的方法。

1.2 新媒体中的创业机会

以“大众点评网”“美团”“58同城”等应用软件型新媒体应用软件都是那些专业网络公司开发及推广的,这些新媒体应用软件都具有开发耗资巨大、推广周期长、推广费用大等特点,在初期开发推广阶段耗资在几亿到几百亿美元之巨。一旦该应用获得了大量使用甚至取得垄断地位以后,获得的收益也相当可观。这些新媒体应用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过程,具有市场空间空白、发展机会极大的特点,这些新媒体应用成为跨国公司、风投基金、上市公司等大集团的创业首选。

近几年来“微商”发展迅速,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中进行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这些统称为“C2C”交易,意为消费者个人与消费者个人之间电子商务。这些“微商”多为草根阶层的打工族、大学生等。这类新媒体应用具有成本极低,能获取一定的收入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的普通群众参与其中。在2013年申报该项目的时候,在朋友圈中卖商品的人还不多。而今现在用户朋友圈中一半以上的人都在卖各种商品和服务。可见新媒体中的创业机会非常多。

1.3 新媒体中的创新思想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就是“新”,新媒体无论是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传播范围都与传统媒体不一样。创新是新媒体能够广泛应用的最重要的原因。新媒体中的创新点太多,以下从整合的角度来简介一下新媒体的一些创新思想。

新媒体是各类传播形式和媒介平台的整合。在日益更新的信息社会,新媒体更完整化、个性化、精准化,是各类传播形式和媒介平台的整合。新媒体是传统媒体进化的产物,它去糟取精,在保留原有的传播形式的基础上增加完善了微博客、网络电视IPTV、手机媒体的存在,使得凸显信息获取更精准、信息聚合更个性、信息流通更智能等特点。

新媒体是各类人群的整合。随着新媒体越来越普及,媒介传受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受众和媒介逐渐形成了平视的局面,面对新媒介的信息洪流,受众人群的人数及类别也在发生递进变化。在早期,因传播形式的局限性,获取信息的人群多为有一定文化涵养的知识分子,但如今随着传播形式的多样演变,受众人群从原本的单一化转为多元化,包含年轻人、中年人、残障人士、老年人特殊人群等,这一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老年人。现在老年人在生活中运用新媒体愈加广泛。如网购,很多老年人学会了在网络平台选购适宜商品或将自身的农副、具收藏价值的产品进行交易买卖,这在很大程度方便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增加了商品的流通发展,扩大了新媒体的受众人群类别。

新媒体是各类行业的整合。行业的发展在近年来呈增长趋势,行业顺应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增多。新媒体的演变发展过程里,各个行业都不可或缺地参与其中并形成一个产业链。在各个行业里,如“公安局”利用信息网进行人口的录入查询、犯罪分子的摸查追踪,如“银行”对货币流通的记录取证和汇率的换算结证,如“快递”对包裹的扫码上传等,这些在平常随处可见的事都运用到了新媒体。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成功地将各个行业快捷有序地整合在一起。

2 开展新媒体创业创新训练的一些主要实施过程

2.1 将创业创新训练融入到本科教学体系中

本项目的立项时间为2013年5月,在立项以后的2013级、2014级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结合创业创新训练的精神,对两个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实训大纲进行了修改,将创业创新训练融入到本科教学中去。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本科学生四年需要学习的内容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了学生在四年期间要学习哪些课程,开展哪些相关的实践活动。同时结合学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环境下,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2013年开始大幅的修改了原有的培养方案。其中将原《网络传播学》《数字媒体》等课程删除,经过整合后开设了《新媒体》《媒介经营学》《广告学概论》等结合创业创新训练的课程。这些课程在进行授课以后,师生反映良好。授课教师认为这些课程能与现实社会生活结合,授课能结合大量的实例。在新媒体课程中,老师会教学生如何创建公共号、如何搞商业微博等内容。这些都是直接和创业创新训练直接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上完成项目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例如《广播电视技术基础》《新闻摄影》《摄影艺术》等,在课程大纲、实验大纲中增加了“线材焊接技术”“化妆技术”“摄影棚灯光摄影”“包装经营”等和创业创新训练有关的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以外也能掌握一些开工作室、个体经营时所需要用到的技巧,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同时这些课程的授课教师也是专门邀请行业人士来授课,能传授给学生更多使用的技能,为学生的创业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关的实验也为学生增添了线材、焊接工具、化妆工具、反光板、刻录盘等实验工具及耗材,增加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2 以学生工作室为单位组建学生创业创新团队

在开展创业创新训练中,根据项目的安排成立了两个学生工作室,学生也自发组织了几个创业工作室。以工作室为单位开展创业创新训练有利于学生形成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的意识,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

“空白映画”工作室主要是进行视频制作、微博发布、杂志制作的团队。项目组为他们安排高清演播厅实验室作为活动的基本场地,拥有高清摄像机、切换台、摇臂、滑轨等广电级专业设备。“空白映画”工作室定位为校园电视团队,更明确了我们的方向和目标:做好校园传媒,做好电视文化。“空白映画”工作室主要是进行视频制作、微博发布、杂志制作的团队。2014年6月,项目组为“空白映画”工作室安排高清演播厅实验室作为活动的基本场地,拥有高清摄像机、切换台、摇臂、滑轨等广电级专业设备。为文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的同学提供实际演播的空间,以及空白映画工作室录制电视节目,和相关的访谈节目。

“空白映画”工作室分为制作和营销两个工作组。制作组下设执行长、行政专员、设备专员、节目总监、创作总监、品牌主管、策划主管、摄像主管、后期主管和文学主管,负责节目的制作。营销组的品牌中心下设媒资专员、渠道专员和推广专员,负责节目的营销和推广。工作室创立初期,积极筹备拍摄了工作室的宣传片——《这个特工有点冷》映小白传奇第一集《这个特工不太冷》、第二集《这个杀手有点冷》。每年的开学季,工作室人员积极投身到新生入学工作的拍摄报道和新闻写作中,积极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工作。2014年6月,“空白映画”工作室积极组织拍摄微电影《映画》,参加2015年的“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10月24日,贵州师范学院主持人大赛初赛在高清演播厅实验室举行。2014年11月3日,“我的中国梦”贵州电视节目主持新人大赛暨“海峡两岸电视节目主持新人大赛”选拔赛在贵州师范学院演播厅举行,“空白映画”工作室对比赛全程进行了拍摄录制,并且承担了部分外接业务,获得总收入3万多元。

“好人帮”影视制作团队是和贵阳电视台“好人帮”栏目共建的学生创新团队,平时主要参与制作贵阳电视台“好人帮”节目,项目组安排在他们以摄影摄像实验室为工作地点,配备单反相机、反光板、轻型滑轨等简便工具。目前已经制作出20多期“好人帮”节目,在贵阳三频道播放。该团队制作的《有爱无碍》公益电影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志愿者银奖。

2.3 建立激励师生参与创业创新训练的评价体系

在对学生的综合量化考评中,对积极参与创业创新训练的同学,根据他们在训练中表现会给与相应的加分,也会在相关的课程中给与较高的评分。

在经费上同时利用其他项目经费,例如卓越计划、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计划的经费来支持创业创新训练。使学生们在进行创业创新训练中无需担忧费用问题。让积极参加该课题的同学提供更好的学习经验,去先进地区考查、当交换生学习等。如派出13级广电专业5名同学去重庆西南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学习,了解并参与西南大学“传媒视点”创业创新团队的工作。派出编导专业5名同学去浙江传媒学院考查学生工作坊项目等。

3 教师在创业创新训练中的关键作用

3.1 加强自身的学习

创业创新训练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项目,但教师的指导起着关键的作用。创业创新训练的指导教师是以广播电视学和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的师资为主体的,教师们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多为新闻学、广告学、新媒体、传播学、公共关系等。这些专业的应用性较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们在指导学生创业创新训练的过程中,也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跳出象牙塔思维,积极向行业靠拢。一些教师亲身参与到新媒体运营实践,与电视台、网站等单位联系跟岗实践;一些老师参与到手机APP的开发和运营当中;还有一些教师直接从事或研究微商行业发展现状。教师实践的目的就是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让指导能够真正结合实际,避免流于形式。

3.2 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为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经过反复的讨论,教研室的教师们从指导形式上和内容上做了全面的规划。形式上结合教师所授专业课程与训练项目的适切性,分项目、分环节、分小组指导,将项目和课堂实践环节相结合,互补共赢。在假期,通过电话、邮件、QQ等多种方式保持指导不断线。内容上将专业技术内容指导与思想指导相结合。既要指导学生具体的实践内容:如微商运营如何“引流”,如何加强客户“粘性”,如何评估“效益”等;手机APP的转化率,技术问题的处理;微博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模式;微电影的拍摄技术指导等。同时还要加强思想方面的指导,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待创新实践,教会学生协调创业训练与专业学习的关系,尽量做到相互促进。在具体项目上,对学生参与微商运营进行积极引导;教会学生辨别合法与非法的商业运营模式,避免学生误入传销陷阱,或唯利是图,售卖假货。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上,要教会学生进行信息把关,不能光考虑眼球效应,不考虑社会效应。在微电影等内容的拍摄上,也要引导学生提升眼界,在题材上和内容上体现思想性。总之,教师对创业创新训练的整体方向把握和具体环节指导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4 相关典型成果

4.1 社交媒体中的微商创业

广播电视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同学通过自主微博微信平台进行微商实践活动的学生有50多个,占学生总数的15%。其中微商涉及产品包括服装、零食、化妆品、装饰品等方面。有的学生实践微商长达一年以上,在新媒体平台中传播效果良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并且从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课堂知识积累新媒体传播实践经验。特别是有的同学主要销售自己家乡的特产,为宣传销售本省的特色产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编导13级谭熙同学的微信号,她主要是销售瓮安特色食品,所销售的产品主要是自己家人的公司生产的。原来地方特色产品销售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只有当地人才买,进入大城市的超市又非常困难。她通过创业创新训练以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创建了微信号进行产品销售,目前已经有了一年的微商经验,所发信息已经形成周期性,现在产品销售每月较稳定。通过新媒体,她成功地将自家公司的产品销售范围扩大了受众范围而不被地域所限制。

4.2 微博及微信公众号推广创新

通过自主创立微信公众号及微博进行新媒体创新实践并初有成效的学生有10人。他们都结合了贵州省的基本情况,结合城市综合体来进行创新。比如“咖啡文化交流”公众号及微博是游运琦老师指导多名同学进行运营的。该主题是一个针对性很强,针对范围很广的新媒体平台。只交流世界咖啡文化,但内容形式和体现方式多样,充满创意,吸引眼球。根据咖啡文化打通与咖啡有关产业,形成了新媒体与产业产品相融合,相辅相成。目前微博号已经有83 730位粉丝,发送微博7000多条。微信号有32000关注者,发送订阅号1000条。目前已经有多家广告商来投广告,在微信号中发送一条广告的收费为1500元,目前每个月推送3条广告,月收入4500元。

4.3 微电影及音视频广告的制作创新

微电影和视频广告制作是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开展创业创新训练以来,学生以工作室团队制作了不少的微电影和广告,有的进行拍摄制作上的创新训练,有的是承接业务,获得了不少经济收入。

2013年以来两个专业的学生参加大学生广告大赛,共获得全国奖2项,省级奖40项。学生们的作品创意十足,广告效果好,充分发挥了创新思维。为今后学生承接广告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 总结

创业创新训练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特别是对贵州师范学院这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用型高校。两年以来获得了很多富有成效的成果。

5.1 创业创新训练要紧跟时代的发展

在两年前申报项目时,觉得这个选题比较具有前瞻性,但是没有想到新媒体上的创业创新会如此迅速发展。项目组及时调整了相关的策略和环节,适应时代的发展。例如在两年前的项目计划中有DM杂志的编辑制作发行的训练,但是在后面DM杂志已经完全被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替代。在出版发行一期DM杂志后,经过师生讨论决定不再进行有关杂志的训练,转而进行微信公众号制作和推广的训练。

5.2 创业创新训练要纳入本科教学体系中才有良好的效果

本项目取得的丰硕的成果主要得益于全专业老师的投入,每个老师都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了指导。相关训练纳入教学体系中后,使创业创新训练、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发挥了共赢的效果。利用专业建设的项目经费来支持创业创新训练,并把创业创新训练结合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去,充分保障了创业创新训练的进行。

摘要:开展新媒体创业创新训练研究,目的在于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创业机会和创业思想上提供指导性方向。新媒体创业创新研究发展,在贵州师范学院广电专业师生中,取得丰硕成果。进行了教学实验大纲改良,校园电视团体“空白映画”工作室,“好人帮”学生创新团队等。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参考文献

[1]孙千惠.严峻就业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2]许轶群.城市综合体的功能构成与功能组合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1.

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三全”质量管理;PDCA;因果分析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5-0012-02

引言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大创计划”)是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与《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要求开展的面向在校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旨在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大创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国家确定了“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实施原则。要求实施“大创计划”的高校强调训练过程而非项目成果,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然而,目前“大创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重两头、轻中间”的现象,即重视项目的申请和结题验收,而忽视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学校和二级院系都忙着立项,而对项目立项之后的实施情况缺乏追踪检查力度,对项目的进度情况掌握不够,最终导致验收管理也不规范,项目完成质量不高。

为提高“大创计划”项目的完成质量,加强“大创计划”的过程管理,在质量目标的指引下,运用动态控制原理,采用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方法,实行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三全”质量管理,并运用因果分析图对“大创计划”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质量管理在“大创计划”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的协调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制定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一系列工作一。我校“大创计划”以实现“三全”质量管理为质量目标,采用PDCA循环和质量分析的方法完成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一系列工作。

2.1“三全”质量管理

2.1.1全面质量

“大创计划”的最终目标就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认为,“大创计划”中的全面质量所指的“质量”不仅仅是项目成果质量,还包含项目工作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项目成果质量主要指成果与项目研究内容的符合程度以及成果数量和成果等级;项目工作质量主要指项目成本、工作周期、项目执行过程规范性等;学生培养质量指通过项目研究,学生是否达到“卓越计划”中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相关培养要求。

我校在2012年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评为第一类高校实施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成为2012年度第二批启动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位。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各教学院系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组,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的统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创计划”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将“大创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本科生教学管理体系,保障“大创计划”顺利开展工作,提高“大创计划”的工作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同时,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委员会,规范、监督“大创计划”学生项目的评审、检查和结题验收等工作,保障“大创计划”的项目成果质量。

2.1.2全员参与

“大创计划”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发展和延伸,除了中央部委属109所高校实施“大创计划”之外,国家也鼓励地方政府支持所属高校积极开展“大创计划”项目,从中可以体会到国家积极倡导全员参与“大创计划”。当然,全员参与还体现在“大创计划”是面向所有在校学生,学生以个人或团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向学校申报项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对项目质量进行自控,并接受来自学校的监控管理,即项目参与各方都负有质量管理的责任。

学校高度重视“大创计划”工作,建立了“学校一学院(系)”两级管理、“教务处一学生工作处一科研处”多部门联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了教务处组织课堂教学与创新创业项目开展,学生工作处宣传、动员,并对获奖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科技处将相关获奖成果进行专利申报和转化的工作链条。学校还积极建设创新创业导师团队,成立创新创业学生团队,形成教职员工、学生全员参与“大创计划”的工作局面。

2.1.3全过程管理

前已提及,“重在过程”是“大创计划”实施原则之一,所以,“大创计划”是尤其重视过程管理的。“大创计划”项目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项目申请、项目实施、项目验收。项目运行过程中,要求研究过程能够体现训练的目的,研究过程材料完备、齐全,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策划、控制和改进来实现项目全面质量。

学校通过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黑工程院教字[2012]7号)、《创业教育教学实施方案(试行)》(黑工程院教字[2012]23号)等相关文件,并在《201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坚持创新创业教育四年不断线。在通识教育平台中把《创业基础》设为必修课程,20学时,1.5学分,并增加创新与创业理念、知识、技能方面的选修课程;在专业教育平台中进行学科渗透,即在专业方向教育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强化专业知识;在综合教育平台中设立创新创业训练模块,不低于2学分,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拓展兴趣与特长,提升自身素质。

2.2 PDCA方法

PDCA方法(如图1)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程序和基本方法,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工作循环的简称。我校在“大创计划”的质量管理上也采用了PDCA方法。“大创计划”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申请、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三个阶段,又可分为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几个环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PDCA方法具体表现为:在计划阶段(P),根据项目类型和项目自身特点,确定项目质量目标、内容和实施计划等,这一阶段主要对应项目立项阶段;在执行阶段(D),要按照上一阶段确定的内容开展相应活动,如进行设计、实验、制作、宣传、营销等活动,这一阶段主要对应项目实施阶段;在检查阶段(C),通过项目组自查、院系审查和学校抽查等手段,确定项目执行过程中或执行之后是否符合计划阶段的预期结果,这一阶段主要对应项目中期检查环节和结题验收阶段;在处理阶段(A),根据检查结果对项目出现的偏差采取措施予以纠正,遗留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这一阶段主要对应项目中期检查结果的处理和结题验收阶段的收尾环节。

2.3质量问题分析

“大创计划”实施过程中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找出这些影响因素,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研究工作,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纠正。在质量管理中普遍采用因果分析图法逐层排查原因,做到有的放矢地对问题进行处置。首先通过头脑风暴找出这些因素,然后按相互关联性把这些因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地进行整理.最后绘制因果分析图。图2从5个质量要素(人、机、料、法、环)人手,对“大创计划”项目延期问题的可能原因展开分析。

3结语

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 篇8

各学院: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5号)、《中国政法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管理办法》(法大发[]29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学校2018年继续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的任务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以本科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施原则

(一)兴趣驱动。参与计划的学生要对项目课题有浓厚兴趣。在兴趣驱动下,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项目实施过程。

(二)自主实践。参与计划的学生要自主设计项目方案、自主管理项目方案、自主完成项目方案。

(三)重在过程。注重创新项目的实施过程,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

三、项目内容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一部分。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实施范围为学术思想新颖、目的意义明确、立论根据充足、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具备实施条件的创新性研究项目和社会实践项目。结合我校学科和专业特点,具体包括:学术研究、调查研究、实验项目、创意设计(广告、活动)、软件设计以及其他符合计划原则要求的项目等。

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研究周期为1-2年,研究经费为10000元/项。

四、申报条件

(一)申请人应当为我校全日制一至三年级本科生,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研究和实验方法的设计,自主组织实施研究和实验,撰写研究论文或总结报告等工作。申请人应在与指导老师充分沟通和对项目的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填写申报书;项目原则上以团队申报,团队最多为5人,每个申报项目须指定负责人1名,项目按负责人所在学院划分归属。

三年级学生应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考虑即将面临的考研、司考、出国、就业等情况,自主决定是否申报。

(二)为保证项目质量,参加2018年国家级创新项目申报的,不得交叉申报,即不得同时参与两个项目的申报,也不得同时申报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或创业实践项目;曾获得过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或北京市级创新项目立项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以前是项目成员本次可以且只能以负责人的身份申报);曾有项目被取消或项目验收不合格记录的不得申报。违反上述要求,一经发现,不予立项。

(三)项目指导教师必须为我校专业教师;原则上已是国家级、市级项目指导教师并且项目未结项的,不得作为此次申报项目的指导教师;曾作为国家级或北京市级创新项目的指导教师,其所指导的项目有退项或验收不合格记录的,两年内不得作为申报项目的指导教师;跨学科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2人;申请项目应当提供相关领域两名副教授(或副高以上职称人士)的推荐。

(四)申报项目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见附件3)准确填写申报书第三页“所属三级学科”,确定学科归属(跨学科填写主要学科),同时作为立项答辩分组的依据。

五、申报程序

(一)项目选题。

选题应体现自主性、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特点,符合以下几点要求:选题应结合我校学科和专业特点,以关注、解决中国问题为切入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体现出较强的问题意识和现实价值;选题应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适合本科生开展,难度适中,可行性强,有利于项目按期顺利完成,有利于实现资金的最佳效益;选题应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科学研究、社会调研为主要方式,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研究链条,有利于取得创新成果;选题不得与往年立项项目雷同,避免与其它科研项目雷同。往年立项项目可到教务处网站“实践教学”—“常见咨询”中进行查询。

(二)项目申报。申请人应在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沟通和论证的基础上填写申报书(见附件1)。

(三)项目初评。各学院应组织专家对本院项目进行书面初评,并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同时应保证申报项目在形式上符合要求,确定上报项目。

(四)立项评审。教务处于3月底组织立项答辩,并由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并确定最终立项名单。

六、报送要求

1.报送材料:

(1)《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见附件1,以下简称《申报书》)电子版1份、纸质版4份(3份匿名,一份署名)。

匿名是指电子版《申报书》中隐去指导教师信息:封面“指导教师”处为空;第五项“指导教师意见”一栏,只填写1000字左右的指导教师意见,其他处为空;3份纸质版《申报书》须与电子版一致(隐去指导教师信息)。

署名是指纸质版《申报书》中的1份须填写完整。除八、九两项外,其他不能为空(含指导教师信息)。《申报书》纸质版均应有推荐专家亲笔签名(推荐意见可电脑录入,推荐人签字需推荐专家本人亲笔书写)。纸质版要求统一用A4纸双面印刷。

关于项目经费预算。《申报书》第四项“经费预算”总额必须为10000元,且须严格按照《中国政法大学国家级创新项目经费使用办法(试行)》制订(详见教务处网站“实践教学”—“常用下载”—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级创新项目经费使用办法(试行)”)。

(2)《国家级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2)电子版及纸质版一份。

2.报送时间及地点:

各项目申请人于2018年3月14日将申报材料报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教学科研办。

为保证电子版格式统一,学院确定上报项目后,应在电子版申报书“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审核意见”一栏电脑录入文字,纸质版加盖学院公章,并填写《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2)。学院教学科研办于2018年3月16日报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报送地点:主楼A401,电话:58909091。逾期不予受理。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教学方式的重要环节。各学院应召开专门工作部署会,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宣传与指导,采取措施鼓励学生认真准备、积极申报,动员教师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与指导工作。

附件:1. 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

2. 国家级项目申报汇总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

查看附件内容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教务处

上一篇:党员四项制度下一篇:八年级上册地理试卷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