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留守儿童多一点关爱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给留守儿童多一点关爱(精选15篇)

给留守儿童多一点关爱 篇1

吕晓勋

《 人民日报 》(2017年10月13日 05 版)

以更加高效、专业、恒定的方式,将各方面的爱心有效整合,祖国的每一朵花儿就都能在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中尽情绽放

农村留守儿童管理一直以来是个难题,因为有一些基础数据较为滞后,也不太精准。10月10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正式启用,民政部要求各地民政部门须在今年11月底前完成农村留守儿童的信息采集录入、审核报送工作,这意味着我国将逐步建立起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

留守儿童进入公众视野已有多年,其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和教育情况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对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倾注了很多的关爱,也在不断改善他们的处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更是对留守儿童倍加关切,指出“要关心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加强管理和服务,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将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既是对总书记要求的具体落实,也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由于缺乏对基础信息的动态掌握,有些陷入贫困、辍学境地的留守儿童游离在社会视线之外,甚至酿成了难以挽回的悲剧。

这几年,随着数据收集手段的丰富,各地也想出了不少办法,将更多的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比如,有的地方为留守儿童配发安全手环,并与公安机关报警平台和天网工程无缝对接。有的地方研发了留守儿童工作大数据平台,由县级总调度、乡(镇、街道)监管、村(居)委会动态管理,具备GPS定位、自动生成报表等功能。而覆盖全国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能大幅提升关爱、保护、帮扶留守儿童的精准度。

建立信息系统,只是迈出了第一步,用好这个系统,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工作。首先,怎么判定留守儿童就需要仔细斟酌。去年,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开展了一次摸底排查,结论是全国目前仍有902万不满16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其中有不少人已经辍学或者尚未登记户口。这和此前一些部门和机构得出的数据有较大差异,这不排除有统计口径的问题,但也提醒我们,不能把这个系统建成一个封闭的系统,要真正做到保持开放、动态跟踪,才不会遗漏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此外,采集哪些信息,不采集哪些,也要在实践中摸索。从帮扶的需要看,除了留守儿童本人的情况,可能还要掌握一些周边信息,比如监护人、学校等等。值得肯定的是,这个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一开始就与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系统、残疾人信息管理系统共享,既有利于更充分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又不至于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自己被标签化。

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是个良心工程,更是个社会工程,需要在政府、社会、家庭、学校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发挥社会合力。因此,这个关爱留守儿童的基础设施,还应对社会开放,最终建成一个社会都可以用的公益平台。以前就有这样的尴尬,有些公益组织去帮助留守儿童,却没办法拿到确切数据,只能自己去调研收集,耗费大量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这个全新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以后,就可以更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形成更高效的分工合作。

给留守儿童多一点关爱 篇2

留守儿童的问题, 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问题, 首先集中反映在教育层面上。教育部门有责任有义务为此做出努力。对于这样一种新的探索, 我们乐观其成。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 一直以来, 尽管教育部门做出种种努力, 留守儿童问题依然是一个让社会、家庭悬心的问题。他们在日常生活、安全保障、道德品行方面呈现出比同龄孩子更多的让人担忧的问题, 比如遭遇不法侵犯, 行为习惯不良, 甚至误入歧途违法犯罪等等。一则则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新闻, 引发一波波的社会焦虑。

化解留守儿童的问题, 教育部门的“关心”不足以抵挡困难, 付出难见效果, 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学校里, 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上课、下课, 学习、活动, “留守”与“非留守”并没有多么明显的区别。只有走出学校, 回到家里, 回到社会上, 他们才显示出自己的“留守”身份来。爸爸妈妈不在身边, 孤单寂寞, 亲情缺失, 感情没有寄托, 想念家人等等, 稚嫩的心灵忍受不了父母远走他乡留下的亲情真空。这个时候, 是留守儿童最需要关爱的时候。在农村, 一个班几十人常常有半数左右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教师在完成一天的教学工作后, 很难说还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跟踪到那么多的家庭, 去给他们生活上的照顾, 给他们亲情的慰藉。

留守儿童的问题, 亲情的缺失只是一方面, 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家庭监护薄弱的问题。由于爸爸妈妈不在家, 大多是爷爷奶奶隔代抚养, 或是过分娇纵, 或是忙于生计无暇照管, 或是小孩子不听话, 管教引导不到位, 造成一部分留守儿童行为习惯不良, 甚至沾染上坏习气。这部分留守儿童, 有的成了问题儿童。他们在学校, 还能有所收敛, 一放学, 就忘乎所以, 进入没有拘管、不受约束的自由天地。有的人说这是“5+2=0”。一周5天在学校里学到的规矩、养成的习惯, 周末2天时间因为家庭管教不力全部丢掉了。至于留守儿童在家里起码的生活保障, 在社会上的人身安全保障, 已经超越了教育部门的职责和使命, 学校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国有句俗话, 远亲不如近邻。生活中, 我们随时随都可能遇到一些困难, 一旦发生困难, 左邻右舍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予关照和帮助, 这种帮助最为宝贵。留守儿童, 心智尚未成熟, 还不能独立处事, 在缺少父母亲照顾的生活中, 困难和问题更多, 碰到困难更无助。面对生活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要在留守儿童居住地的社区、村组建立一种机制, 以便能够在最贴近留守儿童的地方给予他们最需要的支持和帮助。比如说, 在村组、社区、邻里等离家最近的地方, 设立留守儿童的服务站、联系点、活动中心, 进行亲情陪伴、心灵交流、学习辅导、困难救助、问题矫正等等, 必将大大纾缓现在的留守儿童问题。

社会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当我们在社会中织就一张张邻里保护网、村组关爱网、社区成长网, 留守儿童的成长将不再是孤独之旅。他们将不再陷入无助的困境, 远离父母的童年也会收获温暖、快乐和幸福。全国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亟待社会给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公安县甘家厂中心学校)

【链接】

一首歌唱哭数百留守儿童

“好想打个电话/孩子你还好吗/每天都在盼哪/爸爸也想回家……”近日, 《牵挂》的演唱者、陕西渭南本土的网络歌手陈汉走进临渭区思远学校, 为600多名孩子讲述父母在外打工的不易以及对儿女的牵挂, 听得孩子们泪水涟涟。

思远学校是一所以留守儿童为主的民办寄宿制小学, 有的孩子半年到一年才能与自己的爸妈见一次面, 有的甚至几年见不上一次面。该校校长王峰年前在网络上听到歌手陈汉唱的《牵挂》, 并得知他是一名常年在外谋生的渭南籍打工者, 子女也是留守儿童, 便产生了让他来学校和孩子交流的想法。

当王峰将自己的想法和陈汉沟通后, 陈汉一口答应, 愿意和孩子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王峰期望通过这次演讲, 能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自理、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用的优秀人才”。陈汉表示, 他将会去更多的有留守儿童的学校, 让更多的孩子懂得:不管父母离他们有多远, 但父母的爱始终都在他们身边。

给留守儿童多一点关爱 篇3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镇中心学校及各中小学校分别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学困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各中小学校认真调查,摸清留守儿童的底子,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相关内容。

三是真情关爱,做到“三个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学困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随时了解他们的疾苦,学校、教师做到有求必应,消除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顾虑,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四是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学困生制度。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

五是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学困生的谈心交心制度。学校广泛利用家长学校这一阵地,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班主任、任课教师每月至少分别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

六是注重对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上好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这些有力措施,形成教育合力,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机制,不断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关爱女孩关爱留守儿童 篇4

5月29日,为了深入开展“生育文明、关爱女孩”活动,进一步创新公司计划生育工作思路,恩施公司联合市六角亭办事处等单位积极开展以“关爱女孩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计生活动。

公司总经理助理**、行政管理部部长**等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向当地贫困的留守儿童捐献了3000元,以帮助解决其生活、就学、就医等实际困难。

留守儿童关爱总结 篇5

“过暖冬”“过好年”工作总结

我校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的要求,将我切实落实留守儿童“过暖冬”“过好年”工作。

一、组织保障,构建网络

1、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各班主任担任小组成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协调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我校教师以师德教育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党员、教干与贫困生建立结对帮扶对象,实行一对一的帮扶。在班级内、少先队组织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二、健全制度,创新机制

学校先后出台了《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全员育人导师制》等一系列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三、拓宽思路,活动育人,开展帮扶活动

1、开通一部亲情电话。

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留守儿童在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2、落实一名代理家长

每位留守儿童落实一名代理家长,每位老师必须作一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尤其是做无人监护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3、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各班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4、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各班要成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留守儿童”至少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5、谈一次心。代理家长每周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6、读一本好书。老师或代理家长指导学生每学期读一本好书。三年级以上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并分年级段进行书评,陶冶学生的情操。

7、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老师、代理家长引导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我们将积极摸索留守儿童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引领留守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做学习、生活的强者,营造快乐成长天地。让他们感受到春风沐浴雨露、健康快乐和谐成长,从而拥有自己美好的明天!

留守儿童

“过暖冬”“过好年”工作总结

新泰市刘杜镇中心学校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篇6

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经商的党员群众不断增多,留守儿童数量也随之增多。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的健康成长受到一定的影响,面临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优化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我街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多措并举,关爱留守儿童,竭诚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为了摸清留守儿童的情况,我街通过上门查访、走访群众、与家长或监护人沟通联系等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准确、系统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建立起“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按照家庭住址、人员结构、家庭收入、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委托人的职业以及其他基本情况进行统一建档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增强关爱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全区已摸清“留守学生”底数共

人。为了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我街多措并举,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管护与关爱。

一是开展了“代管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子活动。组织教师、机关干部、党员义工、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一对多”的管护对子,为留守儿童安排“代管家长”,做好孩子生活的知心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安排一次亲情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让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的父母保持经常性联系。“代管家长”还经常将留守儿童领回家和自己子女一起玩游戏,一起学习,努力营造“温馨家园”氛围,确保留守儿童在生活上有照顾、学习上有帮助、心理上有关爱、成长上有关注。据统计,全区双亲在外的名留守儿童都有了自己的“代管家长”。

二是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开展谈心和互动游园活动,孩子们相互谈心,互动交流,增进了感情,增长了见识。举办《给孩子一个完整人生》留守学生监护人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提高监护人的家教素养;组织学校心理辅导员和学科辅导员每月定期家访,与留守学生和其监护人谈心、开展心理辅导,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提升本土教育 篇7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 以及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就业的数量不断增加, 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中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 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 寄住学校或需要其他亲人照顾, 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他们没有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 而是被留在家里, 在当地农村上学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

调查统计, 本地的留守儿童处于0~14周岁, 留守儿童占到了在校学生数的65%。面对这个惊人的数据,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得不深思时代赋予我们这一崭新的教育课题。父母外出打工后, 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 沟通少, 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 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心理、性格、道德等方面出现偏差, 学习受到影响。在当地留守儿童的调查中, 发现问题十分严重, 笔者将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整理以下: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 心理问题

父母不在身边, 缺乏及时沟通, 学生放学回家面对的多是花甲之年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是不闻不问的寄住房东, 更有甚者, 周五回家面对的是紧锁的大门和冰锅冷灶的家庭。然而, 祖父辈的隔代教育, 要么产生极度溺爱现象, 要么就是有深不见底的代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 关注不够。孩子们感到寂寞, 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滋生怨恨情绪。遇到失败、挫折, 没有人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的引导, 孩子们要么继续享受祖父母的溺爱, 要么就把心灵之门紧紧闭合, 自信心逐渐消磨殆尽。由于远离父母, 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 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 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 如忧郁彷徨、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2. 学习成绩差

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 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 身体不好, 大多数是文盲, 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 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 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 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在我任教的班级中, 留守儿童能够完全自觉地努力学习, 并取得中上游成绩的, 十个学生中难出一二个。心理问题影响到学习心态, 若是儿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那成绩怎么可能提高?

3. 性格缺陷

通过调查发现, 在留守儿童中, 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 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 外出父母则管不到, 孩子们的思想就像海绵, 对精华和糟粕没有分辨能力。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 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无论是对他人、对事、对物、对金钱、对自我, 这些学生都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 道德缺失

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 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 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 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 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 使用自由度提高, 极易形成孩子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 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 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人生是0, 道德是1, 无论你有多少钱, 多少学识, 多大权势, 没有道德这个1, 那有再多的0都是枉然。然而现在的学生,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浸染, 小小年纪便开始产生拜金、暴力、色情的负面情绪, 衍生出偷盗、斗殴、沉迷网络和色情等诸多道德问题。如果说成绩差影响成才, 那么道德败坏将直接上升到做人的高度。这是四大症状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一个。

二加强本土教育, 关注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 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避免的问题, 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 问题更加凸显, 因此, 我们必须从教育根本出发, 关注留守儿童, 能够标本兼治, 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 社会教育

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 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解决困难的教育, 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邻里管护网, 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 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 及时沟通、及时了解,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 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2. 学校宿管教育

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 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家长亲情教育

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使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 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 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虽然我们都爱这些孩子, 但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 亲子教育是任何其他形式教育都无法取代的。

4. 教师自身教育

老师们做什么, 学生们学什么。老师的一言一行, 都可能被学生模仿, 因此除学校一直强调的专业水平提升外, 不仅是班主任, 各科老师也必须重视提升自身道德品行和个人修养。关爱留守儿童, 用爱心教育。高尔基说:“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她, 只有爱孩子的人, 才可以教育孩子。”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还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的意义, 端正学习态度, 最终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助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无愧于父母, 无愧于社会。

总之,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既牵涉到教育方面, 也关乎社会、法律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 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 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人力、物力的投入,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让祖国的花朵含苞待放。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本文针对留守儿童问题, 在偏僻的农村教学生活中不断探索总结。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较突出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协同合作。

关爱留守儿童 篇8

关键词:关爱;留守儿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152-01

我虽从教只有几年,但是我教的班级中都有留守儿童,特别是在偏远的山区更为严重。有些孩子是父母离异都不在身边,有些孩子是父母为了挣钱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还有少数孩子是孤儿。正是因为他们缺少父爱母爱,所以有些孩子的性格都有些孤僻。例如,不愿主动和他人交流,心里有自卑感,遇事敏感,不爱学习,生活习惯不好等等。这正是需要我们作为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这时,教师做好关爱留守儿童至关重要。那么,教师应如何才能使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呢?我通过这几年的亲身感受,谈谈一下几点:

一、教师要有五心——爱心、耐心、平等心、宽容心、赏识心

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爱学生,你只有用心去爱他们,了解他们,他们才会亲近你,让你去了解,才会做到师生和睦相处。第二、要有耐心,特别是面对留守儿童时,更应该耐心的去引导和关爱。第三、正是他们平时得到的父爱母爱就少,作为他身边的老师和同学,更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更不能歧视他们。例如:我班上的张涛同学,他原来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但是这学期以来变化非常大,成绩下降了不少,而且上课不专心,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当我发现他的变化之后,先找他聊天,才了解到是因为最近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去了,有什么心里话没有诉说的对象。学习上,爷爷奶奶也帮不上忙。我发现他是缺少父母的关爱的情况下才变化那么大。于是我先找他聊不管他爸爸妈妈在哪里都是爱他的。随后就和他家长取得联系,说了孩子最近的情况,家长也配合今后即使不在他身边时也经常电话联系多关心孩子。平时在学校,我也多加关心他,了解他在生活上和学习上有没有遇到困难,及时给予帮助,最近他也进步了不少。第四、对于犯错的他们,我们更多的是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们应该给予更多鼓励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犯错不可怕,只要能改正,一样是好孩子。第五、教师要有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随时关注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充满信心和勇气。

二、了解学生情况——家校沟通

教师在课堂之外,可以多抽时间进行家访或者与家长电话沟通,多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对于留守儿童,还应保持和临时监护人的密切联系,交流管教孩子的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例如:我班的魏雨瑶同学,她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后,跟着爸爸,由于爸爸在外工作,平时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刚来我们班时就是比较内向的孩子,上课从来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不喜欢和同学们玩耍,我发现之后,主动和家长取得联系,才了解到她家庭情况。在今后的学习上,课堂中经常请她回答问题,多鼓励她,增强她的自信心,课后还找她聊天,之后她的胆量就不再那么小了,也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儿了。

三、搭建沟通的桥梁,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辅导

大多数留守儿童存在心里不健康的问题,比如性格孤僻,自卑,不喜欢与人交流,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等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搭建好师生沟通的桥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的辅导。学校可开设针对性的课程,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培养健全的人格,让他们健康的发展。开展有益身心发展的活动,使留守儿童能排解心中的压力,加强自身的教育。

四、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留守儿童的法制观念淡薄,容易误入歧途。这时需要教师的正确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可以上有关法制的课程,播放法制的片子给他们看,让他们明白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犯法的,让他们远离犯罪道路。例如:我校最近开展的禁毒知识演讲比赛,以各种形式来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五、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教师要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当他们遇到疑惑时能及时解决,特别是有部分留守儿童对于学习不感兴趣,生活习惯不好。当教师发现时,要及时帮助他们走出这样的困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就要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让他们充满自信和勇气去面对一切。

六、加大社会关爱力度

关爱留守儿童,光靠教师的力量是不足的,所以更多的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我们可以让那些爱心人士多了解留守儿童,让他们亲自走进留守儿童的生活,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让孩子们不再感到孤单,让孩子们拥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快乐地成长!例如:去年,有几十位爱心人士來到我们学校为这些孩子送来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和玩耍,让孩子们感到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

关爱留守儿童简报 篇9

红 梅 小 学2011年9月8日……………………………★………………………………

情满中秋 关爱留守儿童

2011年9月8日,在中秋来临之际,红梅小学组织召开了“情满中秋,关爱留守儿童”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校各班共48名留守儿童。各班班主任和学校行政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郭远兴主持。首先,张小平校长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对学生提出了四点要求:

1、希望他们认真学习,不要辜负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

2、希望他们鼓起生活的勇气,做生活的强者;

3、希望他们放下心里的负担和压力,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化为奋发的动力;

4、希望他们在校期间注意安全,保持身心健康,让家长放心。

同时,学校工会主席、教导处领导在会上也作了充分的发言,体现了学校各领导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之情。

会后,每位留守儿童都领到了学校给与的一份爱心礼物:圆饼和苹果。大家还通过学校已开通的“亲情”电话与相隔千里的父母通了话,他们脸上的一丝丝笑容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最后,张小平校长强调,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把留守儿童的工作继续抓下去,要抓牢实,抓全面。

关爱留守儿童措施 篇10

关爱留守儿童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米心镇有3万多人,是属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地区。因此,仅靠务农为生的老百姓,其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乡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目前有400多名学生,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300多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山区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位教师结对1—3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还要发动村干部、乡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得到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全校各班对所有学生进行认真的调查,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6、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进行评比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7、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关爱每一个留守儿童 篇11

搭好平台,推进留守儿童关爱阵地建设。建设校内关爱阵地。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亲情电话室、视频对话室、心理辅导室、兴趣培养室、学生活动室等“五室”,已开设免费亲情电话3343部。孝昌县小河中学三楼的“儿童之家”设有藏书4万多册的图书阅览室,除此之外,还设有益智坊、书法棋类室。去年年底实施“四室一场”工程后,又新设了心理咨询室,完善了视频室。

建设村(社区)“三室一场”。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立留守儿童之家,配备图书室、娱乐室、亲情视频对话室和运动场,已建成投入使用652个,在建230个。

用好社会实践阵地。在孝感,各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乡村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对留守儿童都免费开放。

抓住重点,助推精准关爱突出实效。安全管理建网络。采取家庭监护、校园监管、社会帮护、村(社区)管护的四级监护网络,做到了家庭安全监护有人,学校安全教育监管有力,社会安全帮护有队伍,村(社区)有责任人和民警。寒暑假和周末,全市331辆宣传专车下到村里广播防水、防雨雪的通知,各村、社区干部配合巡逻。

生活改善想办法。采取“财政挤一点、地方筹一点、社会捐一点、学校凑一点”的办法,千方百计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条件。结合“全面改薄”项目,已投入3.01亿元,改善留守儿童吃、住、洗等条件。将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累计完成资助41202人,资助金6568.8万元。社会各界捐资达865万元。

学习辅导寻招数。各中小学制订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和学业成绩“双提升”计划,确定辅导教师,增强学业辅导实效性。

心理教育找路径。班主任、包保教师、生活辅导员采用分类别、分对象、分场合、分形式的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教会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和情绪的能力。

建立机制,确保关爱工作常态化。建立完善组织协调机制。教育部门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13个成员单位,列出责任清单,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会商,分头、分类解决。例如,全市文明办系统要结合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卫生系统要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民政系统要做好符合条件的困难留守儿童家庭低保、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等保障工作;公安系统要建立健全辖区留守儿童相关资料档案,加强校园周边安全环境整治,法制安全教育,打击侵害留守儿童的犯罪行为等等。

建立完善结对帮扶机制。在学校,以包保教师为主,鼓励教职工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在村(社区),以党员干部为主,邻里为辅,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组织“青马工程”“巾帼协会”等志愿者及阳光社会工作者帮扶留守儿童。

建立完善督办落实机制。实行市、县、乡镇 “三级督办”,通过工作简报、教育信息网、留守儿童关爱QQ群通报各地各部门工作情况。

建立完善经费保障机制。通过政府投入、民办公助、社会投资、政府购买等途径,加大农村中小学寄宿设施、留守儿童之家及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市县两级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加强经费保障。

建立完善激励考评机制。开展“四创建两表彰”活动,即创建示范县(市、区)、示范乡镇(场)、示范学校、示范村(社区)和表彰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激励各层面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把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纳入到县(市、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各学校也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考评机制。

(作者单位:孝感市教育局)

给留守儿童多一点关爱 篇12

日前, 随着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汇聚福建、黑龙江, “星星点灯·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志愿者行动正式启动。今年, 志愿者团队将走进四川、湖北、福建、黑龙江、山东5省, 为当地留守儿童带去最温馨的关爱。该计划2010年由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发起。通过物质援助与情感沟通双管齐下的策略, 在长期进行设施援建的同时, 选择以志愿者爱心支教的形式输出关爱。两年间, 该计划已落脚全国10个省区, 覆盖近6万名留守儿童。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2-10-23)

关爱留守儿童 王威 篇13

九江市德安县塘山小学 王威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

——高尔基

我是一名刚刚加入教师队伍的农村小学教师。我任教的地点是位于德安县最偏远的山村塘山。这里的大部分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在这两个月来,我最大的感悟是我的学生需要我的关爱。在班级里,许多的孩子都不爱讲话,他们孤僻、自闭 ,甚至有部分学生道德品行不端„„

从任教以来我一直秉持这样的观点,就是把刚走进校门的孩子看做是一张白纸。如今,这张白纸上沾染了如此多的污浊,我身为老师,心何以堪。想必众多一线教师同行,都有着与我同样的经历与感受。

问题的产生和爆发,是因为这些孩子多了一个称呼:“留守儿童”。

在与本校同事、外校同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小学留守儿童的比例普遍占到班级学生总数的70%左右,高的竟达到90%。然而,现在已不是去追究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及成因的时候了,超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必然衍生这一社会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发现症状,对症用药。

一、留守儿童的四大症状

我认为,留守儿童主要体现出以下四种主要症状:

1.心理问题。

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及时沟通,学生放学回家面对的是花甲之年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然而,祖父辈的隔代教育,要么产生极度溺爱现象,要么就是有深不见底的代沟。孩子们感到寂寞,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滋生怨恨情绪。遇到失败挫折,没有人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的引导,孩子们要么继续享受外婆的溺爱,要么就把心灵之门紧紧闭合,自信心逐渐消磨殆尽。

2.学习成绩差。

在我任教的班级中,留守儿童能够完全自觉地努力学习,并取得中上游成绩,十中难出一二。心理问题影响到学习心态,若是儿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那成绩怎么可能提高?

3.认知偏差导致行为偏差。

学生的思想就像海绵,对精华和糟粕没有分辨能力。无论是对他人、对事、对物、对金钱、对自我,这些学生都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学校、校外,构成影响学生认知的三大因素。其中任何一项缺位,都将导致孩子的价值认知观念走向误区,并最终传导到行为,犯下令人痛心的错误。

4.道德缺失。

人生是0,道德是1,无论你有多少钱,多少学识,多大权势,没有道德这个1,那有再多的0都是枉然。然而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浸染,小小年纪便开始产生拜金、暴力、色情的负面情绪,衍生出偷盗、斗殴、沉迷网络和色情等诸多道德问题。如果说成绩差影响成才,那么道德败坏将直接上升到“做人”的高度。这是四大症状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一个。

二、寻找对症的药方

1.不建议改变教育制度,让留守儿童随父母就读。

曾经,我认为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有两条线索:一是改善现有教育制度,让留守儿童随父母就读;另一条是改善教育环境。但经过反复思考,与专家沟通探讨,最终我认为,第一条线索不具备可操作性。主要出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是留守儿童父母的工作流动性太强,将导致孩子频繁换学校,穿梭于不同的老师和同学当中,然而容易产生更多问题。其二,大量留守儿童来到城市就读,势必给城市教育资源带来无法承载的巨大压力。其三,留守儿童出走,也将抽空区县乡镇的现有生源,造成地方上的教育资源浪费。

2.改善教育环境是根本之路,有七大良方。

1)加强家长与留守儿童的联系。

虽然我们都爱这些孩子,但是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亲子教育是任何其他形式教育都无法取代的。在这一点上,学校和老师应当为他们搭建沟通的桥梁,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家长与子女间的联系是双向的。如果与家长联系困难,那至少学生一方的资源是可把控的。父母和子女,不管是哪一方的主动沟通多了,亲情也就温暖直达了。

2)营造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

如果说学生回到家之后的环境,是教育工作者难以影响的,那至

少在学校、在班级、在学校周边,我们是可以影响和正确引导的。可由学校牵头,通过校内广播、刊物、宣传栏、集体活动等形式,积极传播良好的学习方法。

3)关注学生心理,专设教辅老师。

就我们学校目前的条件来说,每个班级设立教辅老师似乎有点困难。我的做法是告诉同学们每天在本子上写一句你想对老师说的话或问题。这个本子我们叫做“心里话”。同学们每天交给我的本子,我都会在当天抽时间回复给大家,哪怕是耽误自己的日程安排,也要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按时把本子还给孩子们。在孩子们的问题当中,我会及时尽我所能为他们解答疑惑,同时孩子改善孩子们的心理问题。通过“心里话”我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积极推行家访制度。

光把学生收进来还不行,老师得走出去,由学校制订“分工家访,共享信息”的家访制度,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分头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了解班上每个学生的大致家庭背景,比如父母亲在哪里打工,从事什么工作,平时跟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联系方式,孩子的代理监护人(往往是祖父辈或叔叔)是谁,对孩子的日常教育又主要采用什么方法等。家访后收集到的信息,由班级老师开会共享,针对其中的难题,大家一起商讨。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料库。同时,针对我们班的“心里话”,虽然我曾经许诺给孩子说不会把他们和我说的话告诉第三人,但是我还是希望把他们的“心里话”能够传递到孩子的父母心

中。

5)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并在形式方面建议契合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潮流,不必拘泥于常规,活动只需要把握方向,是往有益的方向引导就可以了。活动主要目的是不断增强班级内部凝聚力,给学生培养集体意识,弱化孤独感,养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畅快交流的良好风气。

6)代理家长制。

由校方出面组织,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干部和有帮扶能力的共产党员,以及社会热心人士,争当“代理家长”,自愿与留守儿童组成代理家庭,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的管护对子,做孩子们的成长保护人。这一制度目前已有地方学校开始试点,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7)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老师们做什么,学生们学什么。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学生模仿:打麻将、爱喝酒、玩游戏、说脏话脏字„„倘若有一天发现学生在寝室抱着白酒瓶子喝,还说“这是我们亲爱的班主任最喜欢的牌子”,那是令人羞愧难当的。因此除学校一直强调的专业水平提升外,不仅是班主任,而且各科老师都必须普遍重视提升自身道德品行和个人修养。这种修养的提升,虽非一日之功,但如果从学校、从教师个人,都可能普遍引起高度重视,是能够在短期内起到相当明显的变化,从长期的潜移默化看,效果更是惊人。

最后,与诸多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同仁,分享一下我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心得,“勿要操之过急,从小事或边缘事切入,逐渐打开学生心扉,让孩子认同你。处理好关键的那一下,走进学生心灵,让孩子信任你。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最终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助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无愧于父母,无愧于社会”。

关爱留守儿童教案 篇14

拟写人:张营

【教学目标】

让留守儿童明白并理解父母的外出务工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的接受教育和过上好的生活,同时自己应该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教学重点】

让留守儿童明白父母亲始终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教学难点】

让留守儿童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自己必须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授课对象】

龙场中学八年级(8)班全部留守儿童。【授课地点】

龙场中学八年级(8)班教室。【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很高兴能来给你们上这堂课,因为你们都是幸福的孩子,你们有爱你们的父母,虽然他们没能长期陪伴在你们身边,但他们却把父爱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在我给你们5分钟时间,考虑一下对于父母外出务工,你有何看法,5分钟后大家一个一个上讲台说出你们的想法。

二、学生上讲台说出自己的想法

好了,5分钟到了,现在请同学们上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不要怕,我们算是一家人了,怎么想就怎么说。估计大部分学生会认为父母是因为生活中的困难,不得不出门务工;有少部分学生会认为父母不管自己,不爱自己;有少部分学生会难以表达,甚至不开口说话,此时一定要做记录,以便以后的关爱工作到位。

三、小结学生的发言

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发言,我很欣慰,但同时也有些担心,欣慰之处,是你们能明白自己父母的用心良苦,明白父母外出确实是为了你们,担心之处是你们还有些不理解父母的做法。同学们,当你们回到家不见爸爸妈妈,你们也许会失落,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当你的爸爸妈妈下班后,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住处,不见自己的孩子,又何尝不思念,何尝不牵挂。他们是多么的爱你们,多么的想和你们在一起。此时此刻,我代表你们的爸爸妈妈送你们一段话:

孩子,离开你,生活所迫。夜深人静,甘愿承受思子之痛!孩子,为了你,含辛茹苦。白昼喧嚣,努力让你健康成才!

同学们,父母之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为了你,他们不顾一切辛苦,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就是希望你们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也要为了他们、为了自己争一口气,努力读书,唯有好好读书,改变生活,才能报答他们。

四、随机提问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沟通情况

估计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还是不少的。同学们,你们听听,其实父母是非常关心你们的,否则他们也不会经常打电话问这问那,也不会经常往家里寄钱寄衣物,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快独立生活,让他们看出我们的成长,让他们看到自己发付出是没有白费的,同学们说好不好?

五、让同学们说说自己所面临的困难

估计有部分困难时学习上的,这点简单,作为老师,理当第一个为其解决;估计有部分困难是生活上的,要站在父母和亲人的角度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对于性格孤僻的学生,一定要私下找其交流,慢慢改变他们的性格。

六、让同学们发自内心的给自己的父母送上一句话,有条件的可以传达给父母

七、总结

同学们,通过此次课,我们一定要明白父母外出务工,是生活无奈之举,他们希望给我们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所以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学习,改变生活,让父母早日和我们团聚,加油同学们!

关爱留守儿童共建和谐社会 篇15

1 背景与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祖父母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隔代家庭里, 有的甚至不得不独自生活, 这样就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氛围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在长期的生活中, 他们的需要和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及时的关注。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 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因“情感饥饿”而产生了自卑、性格抑郁等不良心理。诸多心理问题的存在, 必然会对他们的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容易使其误入歧途。因此, 如何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构建和谐校园问题, 已经是一个很现实且严峻的问题。

2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

由于较长时间父母不在身边, 年迈的祖父辈文化水平不高, 既没有教育的精力, 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 许多只是口头应承而已, 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盲区, 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

2.2 父母在外, 缺乏亲情抚慰, 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偏差

由于不在父母身边, 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 缺失的情感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孤独、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 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 从而导致行为习惯较差, 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

2.3 家庭教育氛围较差, 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 家庭教育氛围较差, 孩子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 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 逆反心理重, 进取心、上进心不强, 不少孩子认为“读书没用”。

2.4 学校、家庭不合拍, 导致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盲区

留守儿童在家中由祖辈或者亲属照看, 在学校让老师、学校监管。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由学校完成的, 并不取决于家庭。但是学校在许多时间、空间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能代替家长, 从而造成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诸多不便。这样, 孩子在学校可能是一个好学生, 而在家中却是另一个样子。

3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3.1 家庭方面措施及建议

3.1.1 家庭教育要进一步普及和深化。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 只有在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和沟通, 才能收到“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效果。但目前大多数委托监护人的教育观念陈旧, 远不能适应孩子的发展需求。因此各乡镇家长学校, 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以帮助委托监护人更新教育理念。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素质的基地, 能够帮助监护人学会与孩子沟通, 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指导委托监护人如何配合好学校共同教育孩子。同时, 县妇联在指导家长学校开展工作的同时, 也要致力于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 在广大家长中普及和深化家庭教育新观念。引导留守儿童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宣传普及家教知识, 让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 教育临时监护人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注重道德教育, 更多地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3.1.2 家长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的联系。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 特别是年幼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家长的主要工作。孩子对事物的是非判断力较弱, 且孩子的道德发展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要使孩子成为一个正直、善良、诚实的人, 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则需要家长在生活中时刻观察、引导和教育。因此, 外出务工的父母不妨与代理监护人经常联系及时进行交流, 要求代理监护人对留守在家的子女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进行认真教育、管理、监督, 这样, 外出务工的父母就可以及时了解子女的情况, 以便发现蛛丝马迹, 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

3.1.3 构建父母子女沟通机制, 铺架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流的桥梁。

相关单位要通过多种方式, 引导家长在外出务工的同时, 把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事情安排好, 外出打工后要加强与孩子沟通、学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科学方式和方法, 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 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建议有关地方开设“留守儿童”家长热线机制, 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3.2 学校在开展留守儿童管理教育方面应做的工作

3.2.1 做好家访, 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1) 了解他们的家庭人口数, 在家排行第几位, 在家里父母对他们的印象如何, 在外面群众对他们的评价怎样, 平时在家或在邻里的表现情况, 作为教师要详细了解这些方面的情况, 以便找到对症下药的妙方。 (2) 了解留守儿童的父母务工地点, 家庭收入情况, 在外务工待遇怎样, 为什么外出务工, 如何与父母联系。掌握了留守儿童的具体材料后, 教师才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

3.2.2 开展班级教育活动。

(1) 召开班会, 通过灵活多样、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准备充分的班会活动解决班级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或者能够预防班级中可能会发生的不良事件。为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举一些典型事例来教育学生, 让他们在课堂上受到深刻的教育, 引导他们走向学习和生活的正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建立留守儿童资料库。把留守儿童在家、学校、社会的各种表现情况作好详实的记录, 为了全而掌握他们的表现情况, 教师可以在班级或其他你非常信任的学生作为“内线”, 以便获取真实的“情报”。这样他们觉得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有教师的关心和重视, 得到了父母或甚至超过父母般的爱, 从而提高了教师在他们心中的信任度。 (3) 牢记每位留守儿童的生日。他们平时什么都可以忘掉, 但他们绝对不会忘记自己的生日, 作为教师要提前准备一些物美价廉而且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礼品, 借助生日晚会或座谈会平台, 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 以《难忘今宵》和《感恩的心》两首歌曲为背景音乐, 让他们沉浸在无限的温馨与幸福之中, 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成长的乐园, 学习的圣地。 (4) 开好晨会, 我们要把自己前一天看到的学生的错误, 想到的新方法、新举措及时在晨会中告诉学生, 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去做, 让他们“三省其身”, 教师适当点拨, 为他们指明正确的处事或为人之道。

3.2.3 利用网络平台与家长沟通。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给在外地的学生家长留言, 告诉学生、家长有问题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多和老师交流, 有想法可以发表留言, 这样的交流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而且非常方便。

3.2.4 定期或不定期与留守学生谈心, 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每逢佳节倍思亲”, 过节时因为父母远离他们, 常常会使他们无形中产生失落感, 在这个时候只要教师的出现, 就会使节日氛围更加浓烈, 对学生学习的进步或下滑, 要随时随地关心, 多与他们沟通, 只要我们多方面认真负责, 一定会使儿童恢复正常的心理, 正常地生活学习, 一定会健康地成长。

3.2.5 专门为留守儿童开展有益的活动。

为使留守儿童感觉到学校就是自己的家, 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使他们感受到在学校很幸福, 本校的同学就像自己的亲兄弟姐妹, 老师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

通过以上途径, 留守儿童会无暇顾及那些无聊的事, 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活动当中来, 这无疑有利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有利于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摘要:目前,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 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应当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国留守儿童教育网《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严明) 2007年4月20日.

上一篇:计算机系宣传部10月份工作总结下一篇:工程事故专项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