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家园作文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生家园作文(精选8篇)

关于小学生家园作文 篇1

又到了秋高气爽的季节,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而我心中还有一个更温暖的地方——美好家园。

我喜欢绿树红花。我心中的美好家园,有着五彩的花,碧绿的树。门前一条小溪缓缓流过,水清的可以看见溪底很小的沙石,我可以尽情地到溪边玩耍,溪中成群的鱼儿在快乐戏水。我刚踏入小溪,顽皮的鱼儿就在我的脚边挠痒痒。

我喜爱自由快乐的生活。家的周围环绕着大山,成群燕子在我头顶飞过,侧耳就能听到蛐蛐的叫声和悦耳的蛙鸣。晚上,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无数的星星眨着眼睛,萤火虫在田间欢快地跳舞,好像点点焰火正在做操。

我心中的美好家园就是这样一个美丽而温暖的地方。

保护家园

春天到了,在一片森林里小动物们要制造桌子。有熊猫、小狗和毛毛虫,他们做着做着却发现这张桌子还差两条腿,于是他们就互相商量了一下还是砍一棵树吧!这样就能做一个完整的桌子了, 小狗就拿起斧头准备砍树的时候小鸟飞过来说:住手,你们不能这样做,大树爷爷也看到了心里很害怕,毛毛虫说:你们不要这样做,小狗和熊猫听了毛毛虫的话觉得自己这样做的很不对,他们决定以 后再也不要这样做了,因为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应该做的。

保卫家园

这一天,森林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保护环境》大会。

小鸟说:“伐木工人把树木都砍了,我们家族的人都没地方住了。”小鱼说:“我们家住比你们还糟糕。人们把垃圾都扔到河里,把废水都排放到河里,我们都喘不上气了,我们家族的人 都快死了。”人们呀!你们快帮帮我们小动物吧!不要砍伐树木,不要再把垃圾让到河里。大家都在纷纷议论起来。

小动物们都向人们大声呼吁,让人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保护家园,人人有责。

我心中的美好家园

我心目中的美好家园,是个景色怡人的家园。街道两旁是高楼大厦,路边是典雅、庄重的枚瑰花,河边是垂柳依依。春天来临时,小河两岸的小花、小草还有树都在小河的轻抚下,慢慢苏醒了!那美丽无比的鲜花,引诱着胡蝶,真美呀!夏天的夜晚,星星闪烁着光芒,一点两点,闪烁不定;冬天来了,冬就像一位爱干净的小女孩,浑身雪白,冬戴一顶雪白的帽子,身穿白绒毛大衣,智慧的雪花向大地飞舞。

我心目中的美好家园,是个文明健康的家园。运动设施整洁齐全,运动环境安静清新,运动项目各式各样。老人们跳起了健康操,孩子们玩起了欢乐球。人们谈笑风生,点头致意。

我心目中的美好家园,是个人物和谐的家园。草地上长满了嫩草,貌似柔弱,其实很坚韧,它们有着顽强的生命。

我的家园

关于小学生家园作文 篇2

一、关注孩子的生命状态和精神自由, 让写作成为儿童的生命活动

我曾经读过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明老师的一篇文章, 题目是《从“叶圣陶不教孩子作文”说起》, 感受颇深。现摘录部分:

“原来, 叶圣陶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仅要求其子女每天要读些书。至于读点什么, 自己决定。但是读了什么书, 读懂点什么, 都要告诉他。除此之外, 叶老还要求其子女每天要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 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 路径山峦, 放风筝, 斗蟋蟀, 天上飞的, 地上爬的, 水里游的, 听人唱戏, 看人相骂……均可收于笔下。”

读这段话时我不禁想到孩子需要教育, 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无痕的。其实, 作文教学也需要这样。我们不要“硬逼”学生作文。那么如何在教师作文课的看似“无心”中, 收获“大为”呢?那就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 我在日常教学中, 努力做到让学生为生活而写, 为真情而写, 为兴趣而写, 为需要而写, 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孩子升入三年级了, 我在班里创设了一个“轻松聊天吧, 与你相约”栏目, 每个星期四上午第一堂课学生进入聊天吧活动。我从没有告诉学生星期四上午1、2二堂是作文课, 但我很快发现这一天、这两堂课成了孩子最期待的时刻。下面我摘取一个镜头:

1、无痕导入:轻松聊聊。

同学们, 我们都有一双聪敏的耳朵。靠耳朵, 我们聆听到了这世间万物发出的各种声音;靠耳朵, 我们领略到了尘世生活的缤纷与奇妙。在日常生活中, 你们的耳朵经常听到哪些有趣的声音?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里, 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有多少熟悉的声音, 就有多少我们所熟悉的生活。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 来仔细聆听各种声音并好好感受声音带给我们的美妙情趣吧!

老师播放课件滴答滴答的的水声, 同学们闭上眼睛, 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老师用课件播放电铃声、哄笑声、跑步声, 同学们闭上眼睛, 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联想到了什么情景?

2、让学生想象, 闭着眼睛自由叙述。

这时孩子们高举着小手, 小脸通红, 眼神发亮, 我觉得孩子们已拥有了写作的翅膀。于是我们继续探究:

3、充分交流互动:学生交流。

4、教师相机对几个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指导。

5、即兴创作:我手写我心

(教师适时提供一些妙词佳句) 。

这堂作文课教师没有教作文的痕迹, 只是简单引导, 而学生却在充分的交互活动, 及教师的随机点评中实现了知识建构, 一篇篇《动听的音响, 动人的故事》作文诞生了。这样长期不懈的坚持, 学生不但丰富了生活积累, 感受了生活, 而且发展了习作兴趣, 造就了思维。为此我深刻地认识到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作文教学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减少对写作的束缚。让学生在自然和自由的状态下作文, 这些限制少的自由写作, 看似无规范, 随心所欲, 行文却极其自然往往能发现生活, 抒写出对生活的真切感悟, 反映儿童“本真”的生活。

二、变书面教材为实际生活体验, 灵动地感受写作乐趣

大语文教学观告诉我们, 语文教学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学生的大量生活空间里都蕴藏着语文学习的资源。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因此, 我们要合理地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 使学习活动自由地、情趣性地渗透到学生的生活空间里, 使之发挥极大的效益。

(1) 给学生轻松的午间。解放学生, 让学生从午间的题海文山中解脱出来。让他们从语文学习的兴趣出发, 读自己喜爱的书, 做自己喜爱的事, 引导他们写写歌词, 钻研钻研广告设计、产品介绍等等。通过这些方式, 在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中提高作文素养。

(2) 让学生有一个情趣的晚间。要变过去重复机械的语文作业为自由化、情趣化、差异性强的习作练习, 让学生从作业负担中跳离出来。作业设计要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地有梯度地进行, 要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 来完成语文实践活动和训练。譬如鼓励阅读、搜集、整理资料, 还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非书面家庭作业: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 看看半小时的“少儿节目”, 和爸爸、妈妈进行多层次的语言交流, 为电视节目点评等。

(3) 使学生有一个多彩的星期天。星期天, 让学生融合大自然的怀抱中, 要求学生观察大自然, 了解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学完了《北大荒的秋天》, 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作业自助餐:

观察家乡的秋天是怎样的。你可以用喜欢的方式来表现。

1:画画、拍下照片并在画面或照片旁做一首小诗。

2:争当小作家, 仿照课文写片段。

3:设计广告语、小报。

4:当导游, 写解说词。

5:设计一个网页¬¬¬¬¬¬

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实际生活进行体验, 真正使学生灵动地感受语文知识, 增强了写作的兴趣和功效。开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的教学, 作文教学只有从原来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中跳出来, 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多开几扇窗, 加大有效信息的接受量, 丰富写作素材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创设写作情境,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而且可以弥补小学生的认识与实际生活的差距, 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展现在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陌生事物有较详细的了解, 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巧妙地衔接起来, 从而丰富学生的思维, 使作文课变得生动活泼。例如指导《秋天的树叶》, 针对学生缺少观察, 文章不能写具体、生动这一现象, 我把树叶图片、文字介绍通过网络播放给学生看, 有动态的、静态的, 颜色不一, 形态各异……同学们看得眼也不眨, 不时还发出“啧啧”的赞美声。在写作时教师允许他们点按鼠标, 选定自己喜欢的树叶再认真反复地观察, 然后再写作。再如我在指导《记一次野炊活动》这一篇作文时, 课一开始, 就利用媒体逐一为学生展示了写作要求, 在讲写作要求第一点“要写清楚活动全过程时”, 就播放录像, 并在精彩之处作了定镜处理, 还作了一句情节提示, 让学生即席写小片断, 接着用实物投影把学生习作直接显示出来, 这样教师获得最真实的反馈信息, 借助这种先进的传播方式给学生进行片断讲评, 使评讲及时, 去掉了信息中的负面, 把正确信息又传递给学生。这样做学生完全成了教学的主体, 直接大面积地参与了教学活动, 通过斟词酌句, 实现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宗旨。

四、关注生活、读书、活动、训练间的链接, 让习作变成一种生命的孕育

关于小学生家园作文 篇3

“太空家园畅想”全国中小学航天科幻主题作文大赛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同发起主办,本刊和关工委素质教育办公室承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马兴瑞担任大赛组委会主任。据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介绍,本次大赛是为了进一步宣传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青少年爱航天、学航天的热情,体现航天企业关注科普教育的社会责任而举办的一次全国范围的活动。活动自9月1日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教育系统的广泛关注,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24所学校参与其中,广大中小学生踊跃报名参赛,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内共收到作品263526篇。经过组委会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评比,评出一等奖381篇,二等奖704篇,三等奖1024篇。

“之所以把‘太空家园畅想’全国中小学航天科幻主题作文大赛的颁奖仪式定在美丽的塞外青城呼和浩特,是因为内蒙古这片神奇的土地与祖国的航天事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来自中科院院士刘嘉麒的一席话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刘嘉麒说,内蒙古好比是一道门,一道迎接航天人回到祖国的大门。“希望这次全国中小学航天科幻主题作文大赛能够激发全国中小学生的参赛热情,继续关注祖国的航天事业。”刘嘉麒说。

火箭专家黄春平说:“内蒙古不仅是航天英雄和神舟飞船回家的一道门,也是神箭起飞的出发点,感谢内蒙古人民对航天事业的大力支持。”颁奖仪式后,黄春平还为参加颁奖仪式的师生们做了一场科普讲座。

本次大赛以“太空家园畅想”为主题,描写在月球的生活,把想象中月球生活的人物、事件、景观、高科技和体验等一系列的畅想用文字清晰表述,在嫦娥二号发射成功之际,越发激起了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

参赛选手之一的马明宇说:“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认识更多兴趣相同的朋友,一起学习和研究航天知识,更希望能有机会到北京航天基地去参观,实现自己的航天梦。”记者了解到,和马明宇抱有一样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大家都希望借助作文大赛这样的平台,完成自己的航天梦。小学生萌萌从小就喜欢阅读航天书籍,在12月12日举办的呼和浩特市分赛区作文大赛现场,萌萌和来自首府48所中小学校的5266名选手共同完成了自己的太空畅想。颁奖现场,荣获全国一等奖的关帝庙街小学学生艾丽说:“这份荣誉对我来说犹如是火箭的助推器,将是我前进的动力,指引我向更高的知识山峰攀登。”

作为地区承办方之一的呼和浩特市胜利英语培训学校校长左胜利说:“此次推出以‘太空家园畅想’为主题的作文大赛,摒弃了以往中规中矩的写作方式,参赛者可以采用畅想的方式任意发挥,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颁奖仪式上,黄春平还为呼和浩特市胜利英语培训学校赠送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模型。

关于家园的话题作文精选 篇4

第一,绿化。氧气是我们生存所必须的条件,而氧气主要是由绿色植物排放出来的。由于以前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不够,所以滥垦滥伐的现象随处可见,沙漠极剧蔓延。现在,人类意识到了绿色植物的重要性,植树造林,防治沙漠,让快要失去“绿”的地球重新披上绿装。我们现在界牌镇,道路两旁种着整齐的大树,有香樟树,广玉兰等等。花坛中的造型奇异,月季花与其它花儿竟相开放。

第二,清理河道。水是组成躯体的重要原料。没有了水,人活不了七天。但是有些企业为了赚钱,把废水排入江河中,让碧水变成了毒水和黑水及臭水,让一条条江河都失去了生机。水草不能生长,鱼、虾不能生存。人类终于觉悟了,开始治理河道。镇政府派人去捞杂物、挖淤泥,河流也就变得干净了。

第三,消灭白色污染。近来,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解决方法是少用或者不用塑料袋。如快餐店应用铝盒或不锈钢餐具来盛饭菜,这样做既消灭了“白色污染”,又节省了原料。

关于小学生家园作文 篇5

800字关于绿色环保的作文:绿色家园

绿色家园是我们共同生存的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保护好自己的家园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英国的王尔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可以吸收生活的色彩,但千万不要记住它的细节,细节总是俗不可耐的。”对事事都要从细节做起,比如弯下腰随手拾起身边的垃圾;爱护花花草草,不践踏它们,看见不好行为,善意的提醒;不随地吐痰等等。每个人都从小细节做起,那么我们环境将会跨进一大步。“绿色家园”由我们来保护。

现在,现在新闻中看见某某地方地震了,某某地方鱼群死忙,某某地方又海啸了……这些事件都离不开人为因素。人们是自私的,一味地想着如何发展,如何过上好日子,却不考虑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感受。地球正在哭泣,我们不该再去伤害她,我们该去保护它,爱护它,让它成为我们绿色的家园,一起合意融融地生活在这个宇宙之中。

在我自己的身上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不该随地扔垃圾,不该为了少走点路直接从草坪上踏过,践踏花花草草。我改从现在起慢慢改正,保护家园,让它成为绿色家园。

绿色家园环保先锋。在此我呼吁大家:让我们用双手多种一棵树;让我们站出来保护野生动物,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自己的家园;让地球上的树木更绿,天更蓝,水更清;让我们的家园处处开满绿色的环保之花。

保护家园,从我做起!

小学生家园作文 篇6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家园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家园作文 篇1

今天,我读了《传承中华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走进这本书,也逐渐认识到读经典给我带的收获。

这本导读的内容取自于《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化启蒙经典,《论语》《老子》等先哲经典和广为传诵的古代诗。

通过读这本导读,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人,要有“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理准则……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化思想全都传递给了我们。

而现在社会,人们早已把这些传统化抛之脑后。爸爸们整天为车子、房子而奔波,妈妈们还要挂念电视上的韩剧,孩子们又为游戏而着迷,无法自拔,从城市到农村已被电视、网络覆盖。这里我特别呼吁:请大家关心传统化,学习传统化,实践传统化,让传统化重新在我们的精神世界焕发光彩。

通过对《中华传统化》的阅读,我明白了很多做人处事的哲理,更知道了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我在心里暗下决心:我要向古人学习,争做一个21世纪的好学生。

小学生家园作文 篇2

清晨,雾气笼罩着大地,给大地妈妈穿上了纱衣;风儿吹拂大地,给大地妈妈梳顺了头发,雨滴降临在大地上,让大地上的生物都接受了洗礼。

“叽叽喳喳……”听,小鸟在歌唱。“哗啦啦,哗啦啦……”听,小溪在演奏。“沙沙沙沙”听,花草在跳舞。

“早晨太美好了”一只小鸟生伸了个懒腰,对旁边的小鸟说:“瞧这些树,多么茂盛,瞧着些草,多么鲜嫩!”“对呀,对呀,我们的家真美。””有点饿了,我们去觅食吧。”“嗯。”结束了这段对话,两只可爱的小鸟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就在两只小鸟飞走不久,几个男人拎着斧子,抽着烟走进了这片美丽的森林。他们分别在几颗树下站好,然后拎起斧子,抡圆了胳膊用力将大树砍去。清晨下雨时洒下的雨珠儿齐刷刷打落下来,树叶宝宝被迫离开了大树妈妈温暖的怀抱。听,森林在哀嚎树木在狂叫。

一下两下……男人们不留情面地砍到倒越来越多的树,森林面积正在减少枯黄的地皮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下午,几个男人把一天的成果考抗上了卡车,发动机的轰鸣充斥着整个森林,不,是整片荒地!

这时,几只鸟儿回来了,看到早晨还存在的森林如今只剩下一个个树桩,不由得大跌眼镜。“天哪!花呢?草呢?树呢?”鸟儿疑惑的说。她们的瞳孔因惊恐而缩小,原来之前生活在森林里的动物成群结队的搬家,之前的森林真的成了荒芜之地……

鸟儿们的家园消失了,这一切都值得我们警醒。

小学生家园作文 篇3

老师们、同学们: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谁不希望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谁不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强茵,谁不希望身边的湖水清澈明净,谁不希望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

是啊,谁不希望能有如此天然的一幅画面呢?但现在我们却离它越来越远了。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使我们的家园遭到了严重的威胁,天空湛蓝如镜,大地绿草如茵,已经快要不复厚在了,而我们却还执迷不悟的破坏。

不管你的身份如何,是贫穷还是富有,每个人都有权利分享地球的.一草一木,地球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人类,但人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把地球伤害地遍体鳞伤。许多工厂大肆排放污水入河,使清澈的溪流已变得浑浊不堪,臭气熏天。现在的树木已不像以前的茂盛,许多树木已被人类贪婪地索取了,千万了沙尘暴的肆虐,洪水的泛滥。

地球是属于我们人类,发球我们大家的,只要用我们的双手,保护好环境,爱护地球上的一草一木地球才会造福于人类。

为了保护地球环境,为了人们能在美好的环境里生存,从现在开始多植树,多种草,让沙尘暴离我们远去;弯下腰去拣地上的一张废纸,你走过的路就会多一份洁净,只要我们天天坚持下去,我们的家园就会更加美好。

关于小学生家园作文 篇7

一、追问:我们离“语言文字运 用”有多远

误区一:重局部, 轻整体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必须建立在对文本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 而不能“只见树木 , 不见森林”, 面对文本进行盲人摸象式的臆测和误读。在对文章“写了什么”尚未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就急于模仿写话, 依葫芦画瓢, 虽说“瓢”是画了出来, 但语言文字训练的效果则可想而知了。

师:《孔子游春》一文第二自然段的景色描写很美,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 体会景色描写的特点。

(出示句子:“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 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 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 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学生自由朗读。 )

师:谁来说说景色美在哪?

生:作者采用了比喻的手法, 把大自然比作母亲。

师:作者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

生:作者分别写了广袤的大地、茂密的森林、温暖的太阳、和煦的轻风。

师:大自然这位母亲还会有哪些有特点的景色呢?

生:清澈的河流。

生:巍峨的高山。

生:碧绿的草地。

生:洁白的云朵。

师:同学们能不能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试着把这些景色写下来?

(学生写话略)

对春景部分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不甚明了, 不知道作者以“游春”为线索将“赏景”“论水”“言志”三部分有机串联起来, 却急于模仿写话, 这样的写话训练将目光局限于语文之“术”的操练上, 看似热闹有余实则对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却帮助甚微, 也使得语文课堂再次无可避免地走向枯燥、机械、僵化的误区。

误区二:重内容, 轻形式

审视当前的语文教学, 不难发现, 很多课堂的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依然驻足于对文本言语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上, 遵循的依然是以理解为旨归的教学套路, 却忽视了对文本言语形式的揣摩和体悟。在处理《孔子游春》一文“论水”这一文本重点时, 教学往往从“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的角度展开, 语言文字运用的着力点侧重于对孔子“说了什么”的品评, 却忽略了对更为重要的人物是“怎么说”的把握。

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课文第八自然段, 说说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 孔子得出了怎样深奥的道理?

生:孔子认为水是真君子。

师:孔子具体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论水的?

生:孔子认为水好像有德行。

生:孔子认为水好像有情义。

生:孔子认为水好像有志向。

生:孔子认为水好像善施教化。

师:第八自然段结尾处的省略号有什么特殊的涵义?

生:省略号是说水还具有其他的品行。

师:说说水还有哪些品行。

生:水谦虚礼让。

生:水纯洁善良。

生:水好像有气量。

师:请同学们模仿课文的句式把水的其他品行写下来。

(学生写话略)

叶圣陶先生“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论断早已耳熟能详。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时, 我们该突出“例子”怎样的功用?是以文本言语内容的理解为主要目的对文本内容的探讨与把握, 还是以文本言语形式的习得、迁移为旨归的语言的学习与运用, 这关乎语言文字运用的价值取向。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时我们应摆脱在文本语言内容方面的过多束缚, 不妨另辟蹊径, 从文本独特的语言形式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入手展开语言文字运用练习, 以凸显“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

二、聚焦:“语言文字运用”的哲 学澄明

1.直面符号的惊异

语言哲学视域下的语言不仅是思维与表达的工具, 还是符号系统。“人是符号的动物”, 人通过语言建构世界, 经由符号, “我们将其与自己切身的生命体验相联系、相比较, 发现并体悟到符号本身带来的、超越作者思想体验的意蕴与美感”。让我们回 到《孔子游春》一文的开头:“春天到了, 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 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为什么“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要到泗水河边游玩?孔子为何不是一人前去而非要带着弟子们前去?“涨春潮”与“游玩”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文本开头看似简单的语言却充满了不一般的意蕴。呵护面对文本语言产生的惊异, 可以使得文本向四面八方敞开。让我们把目光再聚焦于春景部分的描写。“大自 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 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 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 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此处的写景指向的仅仅是景色吗? 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让我们回到《论语》。在“公西华侍坐”这一章节, 师生在谈论自己的志向的时候曾皙这样描述:“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听了曾皙的志向后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一切景语皆情语”, 从孔子与曾皙的一唱一和中, 我们是不是对文本开头部分景色描写的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体察?

2.发现语词的入口

语言与世界的关系并非反映与被反映这种主客二分式的镜像关系,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是“在场”与“不在场”的关系。我们要寻找的是那些能给我们带来陌生化体验的语词, “这些语词正是文本的召唤与吁请, 它使我们通过有限的‘在场’的存在者, 去抵达‘不在场’的无限的可能。”为什么面对泗水河畔桃红柳绿、 草色青青的美丽春光, 孔子的心情却很不平静?从文本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 孔子又看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教学由“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发轫, 做一名真君子的期许在孔子的娓娓而谈中直抵弟子们的心灵, 孔老夫子的言说由泗水春潮的“此在”直抵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无限宽广的“彼在”。

3.回归“存在的家园”

通过“论水”, 做一名君子的种子已深深扎根于弟子们的心田, 在师生言志中孔子又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精神家园呢?还是让我们回到文本语言本身, 去体察人物的志向。子路是一个豪爽而仗义的君子, “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一块享用, 就是用坏 了 , 穿破了我 也不会在 意。’”颜回的志向有点特别, “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颜回的志向不就是儒家所追求的“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的朴素的人生境界吗?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了。孔子的志向是什么, 孔子追求的是“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的博爱境界。“孔子微笑着说:‘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 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 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 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与子路的“愿意”和颜回的“希望”等表述相比较, 孔子的“盼望”之说散发出穿越时空的迷人魅力。薛法根说: “母语是我们生命的‘根’、精神的 ‘家’! 走进文本, 就是将自己的精神家园沐浴在民族文化的光辉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即是找寻精神家园 的诗意之旅, 在语言文字运用中我们建构起对世界的看法, 建立起自身的价值坐标, 最终回归“存在的家园”。

三、重构:基于“语言文字运用” 的课堂教学实施

语文教学要引领学生在语言的密林里穿梭, 既“入乎其内”, 又“出乎其外”, 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生动的言语实践中提升语用能力, 生长言语智慧, 回归精神的家园。

1.直面文本 , 沉潜语言

建构主义认为, 文本是一个有待完成的召唤结构, 有待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活动中去自主建构。教学时须引导学生直面文本, 在文本语言中沉潜, 与作者、编者、教师、同伴展开多维对话, 要重点关注文本中富有表现张力的词句或段落, 去发现文本的独特意蕴。面对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 人的心情应该是愉悦而平静的, 然而“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 这一笔锋的陡转使得文字带有矛盾的张力或缝隙。文本开头部分的春景描写到底含有怎样独特的意蕴?

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思考:在泗水河畔孔子感受到了怎样的春意?

(学生默读课文 , 静心思考 )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孔子眼中的大自然像一幅优美的画卷, 到处桃红柳绿, 草色青青。

生:孔子眼中的大自然像一首动听的歌, 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生:孔子眼中的大自然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 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 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 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师:这句话充满着生命的温馨和光泽。普通的自然景色在孔子的眼中却充溢着母亲一般的情怀。让我们自由读一读这句话, 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学生自由诵读, 涵泳体悟)

师:面对如此美景, 孔子的心情为什么很不平静?

生:自然景色中暗含着孔子的理想。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 让我们找找 课文中其 他有关描 写春景的语句。

生:课文第10节这样描写:“老师拨动琴弦, 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 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生:此处的春景描写衬托出了师生心灵相通后的其乐融融。

生:课文结尾写道:“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生:这里的“春意”指的不仅是自然之春的美丽风光, 还寓指师生远大的人生抱负。

师:如果说自然之春的景色让人沉醉, 孔子理想中的心灵之春更令人神往。让我们读读《论语》“公西华侍坐”这一章节“言志”部分的内容, 去感受孔子心灵之春的迷人魅力。

(师生用心诵读:“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游春”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由春景切入展开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特殊的语言形式的品评去把握文本所蕴含的意蕴, 在揣摩玩味中去挖掘语言文字的意味, 在涵泳咀嚼中去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最终破译春的密码, 体悟文本秘妙, 感受自然之春和心灵之春的和谐交融。

2.指向语用, 言意融通

歌德说:“内容人人可见, 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 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第八自然段中的“意味深长”一词就是解开课文教学重点“论水”部分这一文本秘密的钥匙。我 们可以把教学的落脚点聚焦于对文本语言形式的体悟上, 引领学生从“孔子意味深长地说了什么”“孔子为何意味深长地说”“孔子又是怎样意味深长地说的” 几个方面展开品评, 从中体会语言文字巨大的张力, 进而发现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巨大意蕴空间, 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中获得言说的智慧, 达成言意的融通共生。

教学片段:

师:读第八自然段, 看看孔子的话中包含怎样深长的意味。

生:孔子认为水是真君子。

师:孔子说话时语气怎样?

生:孔子是“意味深长”地说的。

师:让我们聚焦文本的语言形式本身, 看一看孔子是如何言说的。请同学们再读读第八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第八自然段 )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孔子从不同的方面写出水的特性, 以此来启发学生。

生:孔子先谈水的形态, 再说水的品性, 孔子在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师:这就叫“意味深长”。孔子说的仅仅是水吗?

生:孔子希望弟子们做一名像水一样的真君子。

师:孔子不愧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大教育家。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读第八自然段, 去感受孔子话语的“意味深长”。

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不仅关注文本语言的表层意义, 即“言内之意”, 还要重点关注特定语境下的语言文字的特别含义, 即“言外之意”, 力求在生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寻求“言”和“意”的平衡, 去感悟文本言语内容的精微与巧妙, 体会文本言语形式的妥帖与传神, 在涵泳体察中使“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 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

3.着力实践 , 生长智慧

语文教学应该为言语智慧的生长而教。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要基于实践, 着力实践, 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言语表达能力, 促进言语智慧的成长。

教学片段:

师:子路、颜回、孔子的志向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说的?

生:子路的志向是从自己和朋友的关系这个角度来说的。

生:颜回的志向是从提高自身的修养来谈的。

师:谁来说说孔子的志向是从什么角度展开的?

生:孔子的志向从“年老的人、朋友、年轻的子弟们”三个角度展开。

师:孔子的志向用《论语》中的话来说就是“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这是孔子的志向, 也是千百年来的君子、圣贤穷其一生所追求的人生理想。让我们用心去读一读这段 话, 去感受孔子志向的高远。

(学生用心诵读, 切己体察)

师:子路、颜回、孔子分别是怎样表述自己的志向的?三个人的话语中分别有一个词可以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这段话, 把它们找出来。

生:子路在表述自己志向的时候用的是“愿意”。

生:颜回在表述自己志向的时候用的是“希望”。

生:孔子在表述自己志向的时候用的是“盼望”。

师: 比较一下师生三人的表述, 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子路、颜回、孔子的语气一个比一个强烈。

生:他们的志向也一个比一个远大。

师:一定的内容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 这就是语言表达的智慧。让我们齐读孔子的话, 走进孔子心灵的春天。

课堂,学生的精神家园 篇8

关 键 词:自由安全 个性 放飞 自我的心灵

所谓“家”,是我们累了、倦了时的一个避风港,是包容我们所有喜怒哀乐的温暖的小巢,更是我们不断上进的动力源泉。曾记得匈牙利的作家阿格妮丝 •赫勒在《日常生活》一书中这样表述:回家应当意味着回归到了我们所了解,我们所习惯,我们在那里感到安全,我们的情感在那里最为强烈的位置。因此,“家”的感觉就是熟悉感、亲切感、温暖感、可靠感、自在感、安全感、信任感、依恋感……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种“回家”的感觉,使他们的心灵自在地舒展,生命自由地生长。

一、给学生一片自由安全的天空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安全的气氛中进行。教师要给学生一片自由安全的天空。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儿童的行为和思维的无限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儿童的独特想法进行批判和挑剔,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安全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课堂上就要两手背后,双腿并拢,身体坐端正,回答问题要举手。然而,这一做法与新课程倡导的“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冲撞。过分强调这些“清规戒律”,必然会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像力。应该意识到,我们过多地强调抓纪律,抓规范,而忽略了关注个体享受学习的过程,能给学生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吗?能给学生一点言行的灵活性和自主权吗?也就是能给共舞之外的独舞一点精彩回旋的自由空间吗?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使学生不敢与其平等对话。有人曾对某市10所小学的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敢于向教师提问的仅占20%,敢于当面指出教师错误的学生更是微乎其微。可见,不是我们的学生没有疑问,而是因为学生“太守纪律”根本就不敢问,也就根本谈不上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权利。

现代学校教师和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讲课是以学生为对象,学生并非局外人。因此,不要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当鼓励提问,允许插嘴。学生如主动提问、质疑,提出与教师相左的见解,教师应当高兴;对于学生插嘴,也应当采取宽容态度。在课堂上,只要有助于学生学得生动、学得积极,就应该给学生一路绿灯。学生可以举手说,可以站着说,可以抢答,可以与同桌讨论。解除了陈规陋习对学生的五花八绑,才能使学生找到“家”的感觉,得到心灵的释放。

教师也不要急于教给孩子什么,重要的是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鸟飞”的广阔的发展时空,尽可能多一些思考时间,多一些活动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家”里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

二、让学生的个性得以放飞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的文本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学生是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课堂,应该成为伸展自我的生命灵性、张扬自我的精神世界的“家”,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得到飞扬。

1、珍视学生个性化解读

阅读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由于受到年龄、知识积累、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的制约,他们对许多课文的理解往往是充满灵性的、闪耀着创造光芒的。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珍视学生的创造性解读,鼓励学生主动地与文本展开自由的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我们要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亲近作者,与作者交流,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心灵去倾听心灵,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

2、尊重学生自主性选择

学习的自主选择是一种主体意识、主体行为、主体能力的体现。学生的知识经验相异,兴趣爱好有别,阅读个性不同,对学习关注的重点、所获得的体验也不尽一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在更多的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儿童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尺度——童真、童趣、童心,他们用此价值尺度来进行决策,因而,我们应尽一切可能让学生选择认为有价值、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十分有利。

此外,学习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规定学生用什么方法,而是应该给学生学法选择的自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自觉选择,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不断优化学法的运用效率,同时发展学生的选择能力。

三、用自我的心灵去建筑

上一篇:高中英语寒假作业下一篇:中国扶贫开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