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关系史 复习资料(推荐11篇)
1、天下观念
中国传统世界观念的核心即天下观从属于总体的“天道—天理”观念,它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在中国与“他者”的关系上,天下观的本质是一种华夏文化中心论,其秩序是“中国治下的和平”。
从对外观念的角度而言,天下观念的后果之一就是导致中国人习惯于以自身即人类、以中国即天下的角度观察自身和世界,从文化意义上形成了“天朝型模”的世界观,即以自我为中心,不以平等看待外国。这影响了我们反观自身和审视外族与世界的视角,导致我们在受到侵略时严重的心理失落,思考中外关系的正常思路被长期扭曲。
天下观念对中国人对自己国家身份的认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一直以朝代名称代替国家的固定封号,在身份认同方面,国人一方面具有天下一统的大同理想,一方面重视乡土观念,然而却缺乏民族观念,对民族国家的意识不强。这导致了中国的民族主义在近代之前始终未能产生。
此外,天下观念中的大同理想,使我们在对外关系中崇和尚礼,很重视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国际道义而非国际法。同时,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习惯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因此稳定周边、立足亚太成为我们一段时期内摆脱外交困境的出路。
天下观念在体制上和结构上已然崩溃,但却并未导致天下关怀的精神崩溃。天下观念曾经给了中国人人性发展的最高境界的呵护,走向民族国家观念则使中国人失去了这种呵护,因此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全感。我们只有从民族国家向着天下出发,才有可能摆脱那种现成的符号框架与区域性限定,才有抵达更高的人性的可能性。
2、朝贡体制
朝贡体制是天下观念在中国王朝统一时期的成熟的制度构建。是指附属国向宗主国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贡,以表明国家间关系形态。因为主要表现为物品交换,又称为朝贡贸易,是东亚独特的一套政治、礼治、贸易上的国家关系形态。它来自于商代中央与地方、王朝与附庸之间的礼仪关系,这种礼仪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统属关系。该体制在唐宋时期达到第一个顶峰,在明清时期达到第二个顶峰。
“华夷”秩序是朝贡体制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天下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朝贡体制的制度化过程就是将传统的“华夷”观念制度化的过程。根据朝贡国与中国或中原王朝的关系之亲疏远近,可以将这种关系分为三个层次,即“典型而实质的朝贡关系”、“一般性的朝贡关系”和“名义上的朝贡关系”。
朝贡体制的特点有:对朝贡国来使的表文的格式、来使的时间、贡道、贡使团人数、携带货物或其他物品的数量、船数等均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定;采用册封制度对朝贡体制的政治权利进行安排,确立双方的政治关系形态;朝贡贸易与朝贡往往混杂在一起;朝贡中涵盖了一定程度的礼仪安排。
朝贡体制影响了中国军事国防战略,体现为“天子守在四夷”的国防理念和“塞防重于海防”的观念上。中国同意王朝钟情于采取防御型战略文化,因为通过对华夏边缘地区保持朝贡有助于加强中国的身份认同。
传统的作为中国天下观念之制度表现的朝贡体制,在西方“欧洲中心观”的解释下日益僵化。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朝贡并非中国独有,西方古代国际关系史中曾经长期存在朝贡关系,而中国与西方在世界观念上的差异是一系列综合性的政治思想的差异的组成部分;中国丰富的传统外交体制和思想,其内容非“朝贡体制”能够简单涵盖,朝贡体制的存在与发展和中原帝国的分合存在密切的联系;传统东亚的国际关系存在以中国为中心和以“海上中国”为平台的两条线索;“地域经济”在东南亚和东亚所起的作用,已经极大地削弱了朝贡体制的地位,使其只存在于最上层的统治集团的意识中。
事实上,从明末清初开始,传统的朝贡体制即在发生内在实质性剧变,而并非是受到西方的影响和冲击。东亚内部的相互关系,是最终瓦解朝贡体制的动因。
3、东方主义
东方主义在形容西方对东方的研究中具有负面意义,大意是指研究者以欧洲帝国主义的态度来理解东方世界,又指外来人对东方文化及人文的带有偏见的理解。萨义德在《东方学》认为,东方主义属于西方建构产物,旨在为东西建立一个明显的分野,从而突出西方文化的优越性。东方主义以殖民者的高姿态来看待东方,并没有给东方一个正常的历史地位。中国自己的历史观念受到了东方主义的影响,我们把西方当作高高在上的殖民者,以此为基础来书写自己的历史。
4、葡、西、荷、英未能冲击明朝
在中国和西欧列强的第一轮交往中,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都未能推行其在拉丁美洲同期推行的殖民政策。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不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被殖民关系。西方不是以一种殖民的姿态进入东方,而中国也没有出现被奴役、被侵略的迹象。相反,中国却将它们一一纳入中国的世界观中去对待。在这对关系中,中国成为主体,而西欧成为“他者”,产生了强烈的被动感,这是他们的困惑。
明清两代中国人对于欧洲国家的认知是混乱的。四国在与明朝的初步交往中充满投机性质,而明朝也以机会主义的手段处理与他们的关系,通过现实主义的策略将其纳入中国的天下秩序,最终未能使西欧的投机者获得平等经商的政治地位。
葡萄牙人将贸易伪装成朝贡最终失败,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中国人利用朝贡贸易引荐葡萄牙人,说明当时的朝贡体制已经走样,成为边民联络朝贡国共同获利的手段。明朝联系西班牙打击海盗但获得失败,暴露了其天下秩序的内部问题,在机会主义的驱使下对西班牙利用却不给予正式身份,对应该保护的海外华人采取蔑视态度。在荷兰人到来后,明朝一方面以朝贡关系处理与荷兰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力图支持葡萄牙人打击荷兰人,具有“以夷制夷”的性质。而英国的国书从未送达。
在第一波与欧洲殖民者的交往中,均发生了低烈度的军事冲突,几乎在所有的冲突中,明朝最终均获胜。这说明在王朝根本利益受到威胁时,机会主义并不是其全部对外手段的根本导向。明朝不排除以武力手段解决问题,同时说明明朝有强大的理由维持其天下秩序。
文化、历史、生活和军事上的困惑,使西方国家并没有能够冲击中国的明清两朝。
东方主义所描述的历史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历史,而中国以殖民体系来描述自己的历史也不符合中西方交流的历史。为了突出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需要,晚清七十年的历史代替了明清两朝五百年的整段历史。
5、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失败
对于马戛尔尼访华的失败,主要有三种范式。
其一为现代性范式。此种论述认为英国虽然在后来的对华关系中采取了枪炮政策或帝国主义政策,但在马戛尔尼访华时期,毕竟代表了当时的世界大势。访华的失败源于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无能和固步自封,清朝的皇帝和体制拒绝走向现代化。现代性范式的潜台词即,马戛尔尼代表了现代文明。
现代性范式是东方主义的一种表现。1793年的中国和欧洲,处于两种不同的帝国构建历程,英国代表着海上帝国,中国代表着陆地帝国。而这两种构建历程,何者代表着先进,当时的人无法预知这一发展方向。而先进和落后,是后人对其的评价。
清朝前期致力于陆地帝国的构建,在当时有重要意义,这是建立多民族国家的最高阶段。况且,晚晴帝国是不是拒绝开放本身也是值得探讨的。晚清所采取的“限关”与闭关不同,一个口岸的开放依然满足了对外贸易的需要,十三行所经营的对外贸易逐年增多,并没有比过去四个口岸少。同时,英国在18世纪的全球贸易也并不是所谓“自由贸易”,马戛尔尼访华的失败不能说是中国拒绝“自由贸易”所致。
其二,文明冲突范式。这一范式认为,两次文明的初次相遇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博弈。正如欧洲人进入印加帝国一样,双方并没有进行充分准备。
实际上,中国的地位跟印加帝国是不同的,中国是一个文明实体。与欧洲碰面的时候,欧洲仅仅处于民族国家阶段,欧洲的单个国家都不足以中国这一文明实体相提并论。而且,在1793年前,英国已经多次尝试和中国联络,并且双方的贸易关系也一直在朝贡贸易的总的框架下进行,欧洲人已经对中国有了相当的了解。在扩大贸易的动机下叩关中国,不能视为好无准备的异质文明的冲撞。
其三,后现代主义范式。这一范式把“后现代式的解释与新的档案材料”结合起来,将马戛尔尼使团受命访华的动机解释为如何建立大不列颠与中华帝国之间的主权平等关系,而商业利益的考量实际上位居次位。双方产生“礼仪之争”冲突的原因,并不在于跨文化的误解或文化冲突,而在于双方对主权观念和建构权力关系的方式持有相互竞争,互不相容的观点。中国的朝贡安排类似于欧洲的国际法,中国运用礼仪希望把欧洲置于礼仪之下,但是却失败了。马戛尔尼访华的失败应该还是和内容有关,而礼仪只不过是外在的形式。纠结礼仪的重要原因是要使皇帝满意。
清朝对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两个拒绝原因,一是天朝不以贸易为重,一是恐其他国家效仿英国。第二点原因说明英国提出的要求的确超过了以往所有中国与欧洲贸易的既定条款和原则,这令清朝深感担忧和恐惧。从中国的角度而言,马戛尔尼事件并非是一次使中国错失了对外关系现代化的历史机遇,清朝以体制为由进行自我保护,反倒是中国避免了过早悲惨的“印度化”。
6、鸦片战争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一直被赋予沉重的历史价值: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是中国对外屈辱交往的开端。然而,走出近代屈辱情节的时代已经到来,鸦片战争并不能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内部的视角看,第一次鸦片战争并没有真正促成中国的全面“觉醒”即世界观的全面转变,只是在地理观念上有一定的促动作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并没有认识到禁烟行动的意义到底何在,仍然是在天朝体制的规定范围内处理。而以林则徐为首的禁烟派的主张,动机也具有双重性:其一,是针对帝国内部事务的国内对策,而非外交政策;其二,是彰显传统天下观念的大好契机,不是转变中国世界观念的大好契机。
士大夫阶层对1840年发生的事件充耳不闻,而直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底层社会的结构都没有发生变化。一直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地方政府的数据仍然保持着明万历年间的状况。
而从对外的层面上,虽然表面上看英国人用战争的形式进入了中国,但鸦片战争并未真正打开中国的大门。虽然作为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最后被迫开放港口,割让香港岛,但是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清廷上下对于从陌生世界过来的敌人,仍然没有明确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而从1842年之后沿海开放口岸的绅民和地方官反对洋人入城,朝廷拒绝洋人进驻北京的对外态度来看,鸦片战争更没有打开中国人的心扉。
无论是割地、条约还是文化传播,我们都不能从鸦片战争看到一个新的阶段。葡萄牙16世纪开始就占据了澳门,英国在17世纪攻打了我国的虎门炮台。在中俄之间的战争中,我们也并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割让了部分领土并签订了条约,中国君主派去的使团给俄国女皇下跪。而明朝时来中国居住的利玛窦等传教士传播了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历史本身没有时间段的概念,历史的时间段就是对历史价值的重新判断。因此,我们仅仅是将思绪寄托在鸦片战争上。
7、三元里抗英斗争与中国的民族意识
鸦片战争时期对英国入侵的抵抗中,最为国人津津乐道的是三元里抗英斗争。中国近代史上对其反复的强调固然迎合了近代民族主义兴起的政治需要,然而这一斗争并不能上升到集体的爱国主义的高度。
英军的暴行是导致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的起因。英军挖掘当地民众的祖坟,“开棺暴骨”,劫掠财务,调戏妇女等。因此,三元里等处民众进行的是一次保卫家园的战斗,而不是投身于一场保卫祖国的战争,尽管其中的某些士绅有着传统的民族主义色彩的号召。
其实,在鸦片战争后期,江南的官绅们纷纷主动付给英军“赎城费”,乞求他们不要骚扰本境的行动,与三元里的抗英是一致的,均是保卫家园。
此外,三元里抗英斗争并非无产阶级领导的抗敌斗争,而是地方的地主乡绅保卫家园的战争。中国的底层结构为乡村社会,地方乡绅、宗族的势力比地方官的势力的作用要大得多。
8、对于林则徐的评价
对历史人物尤其是近代以来人物的评价,无一不受社会和政治的现实影响。林则徐的形象是被构建出来的一个历史产品。自范文澜将林则徐定位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之后,形象化和脸谱化将其腿上了无上光荣的高度。然而,林则徐本人的世界观依然是有问题的,他是个实干家而非思想家。
林则徐的观念中具有中外划分的意识,且具有杰出的对外交涉能力,对中国法律管辖权具有保护意识,要求外商“具结”也体现了他对法律的重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被广为引用的表明对国家忠心的诗歌,表现出了林则徐勇于无私奉献的精神。然而,这种奉献是献给“国家”和“君”这双重目标的。“爱国”和“忠君”在当时的士大夫心中并没有截然的区别。此外,一个人可以很好的爱国,但不一定就具有真正开明的看世界的开放精神。广义上来说,林则徐是爱国的,但他最大的问题则是没有突破传统的天下观念,无视世界发生巨变的事实,因此也绝不能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历史性意义。他对局势估计不足,对敌人的观察也并不具备对战争形态的高科技的认识。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敌人以打击我国统治者意志为目的,不会深入内地,我方战略准备不足。其次是英军战斗力与清军具有的时代差异;第三是中国长期自然经济发展使得民众有乡土意识,却缺乏统一的全民族抗战意识。
9、徐继畲
徐继畲亲身经历了与英国侵略者的战争,对世界巨变有着真切的感受。他不仅在地理世界观上突破了中国中心思想,还将他对西洋制度、民情民俗的赞誉表达出来,从而超越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一般士大夫的世界观变迁的速度,到达了洋务派后期、维新派早期的高度。
《瀛环志略》中并未称西方国家为“夷”,而改称“泰西”,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直接冲击了天下观念。此外,他对西方的赞叹更为较明显、直接。在书中,徐继畲三次述评到华盛顿,并对他本人及美国的总统制度尤为称赞。他对美国的推崇充满中国特色,这来自于他对中美历史、对比产生的感叹。对于先进的事物不敢进行公开的称赞,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心理中一个重要的情节,这从文化上而言是自尊的需要,从政治上而言是爱国的表现。
当然,徐继畲对华盛顿的评价依然在用自己国家的历史来解读美国的民主制度。实际上,即使在今天我们看待西方文明时,依然习惯于用中国的历史文化、逻辑去解读西方,这是一种误读,限制了我们的思考。
徐继畲在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坚决抗战。与林则徐的区别是他主张以治理吸食者为主,然而所主张的诛杀吸食者有过于武断和扩大化的嫌疑,可能导致吏治腐败和民间纠纷,且他并没有认识到英国侵华的真正目的。
在神光寺事件中,林则徐和徐继畲的对外观念产生了明显的区别。二者对中国命运的关心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徐继畲更为理性、开放,而林则徐则有些不适应时代变化,强行驱逐没有给予外交应有的空间。
其实,反对入城的理念背后,实际是坚持天朝朝贡体制的旧规矩:只有朝贡使臣才可以入城。反对入城透露的信息就是拒绝开放,拒绝理性承担国家权益的保护义务,在力量不如人的时候,更加恶化中国本已恶劣的国际环境。
一、文献综述
有关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关系的理论研究, 主要集中在两者间的关系方面。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最初由蒙代尔 (Mundell, 1957) 提出, 他在标准的H-O模型基础上引入了贸易壁垒进行分析, 得出了投资与贸易的完全替代关系。邓宁 (Dunning, 1980) 提出了OLI模型, 该模型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对母国出口的替代和对东道国进口的替代。日本学者小岛清 (Kiyoshi Kojima) 综合提出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互补效应的小岛清模型。他认为, 国际直接投资不是资本的流动, 而是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的综合体由投资国的特定产业向东道国的同一产业的特定转移, 国际直接投资通过改变东道国的生产函数和消费水平, 促进两国贸易的发展。克鲁格曼 (Krugman) 认为在要素禀赋不对称和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 国际投资会带动母国的出口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和贸易两者之间的替代或补充关系也得到了实证方面的检验。国外学者如Belderbos和Sleuwaegen (1998) 基于美国和日本的经验研究表明, 外商直接投资是对东道国的替代。Adler和Stevens (1974) 通过对研发产业的研究, 证明国际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是一种相互替代关系。Lipsey和Weiss (1981) 利用1970年44个国家14个产业水平的数据, 研究了美国制造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制造业出口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存在互补关系。Goldberg和Klein (1999) 对日本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
国内学者的实证研究大都集中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江小涓 (1999) 研究表明, FDI能够使东道国的进出口结构由消费型进口转变为生产型进口。史小龙和张峰 (2004) 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还有的学者应用因素分析法、绩效或贡献度法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大都表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而研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文章相比就比较少了:张如庆 (2005) 运用1982—2002年度数据进行协整分析, 得出了进出口分别是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 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而进口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没有长期均衡关系。项本武 (2006) 利用我国1999—2001年的面板数据得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是互补关系, 但对进口存在替代效应。张应武 (2007) 利用2000—2004年的面板数据, 使用引力模型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相互促进。笔者认为张如庆的数据不能充分反映2002年以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因为这几年正是中国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时期, 不能包含这几年的数据可能对结论造成影响。此外, 本文的结论与他们的也不尽相同。
二、计量方法和模型
1987年, Engle和Granger提出的协整理论及其方法, 为非平稳序列建模提供了一种途径, 可以有效克服存在的伪回归问题。这一方法构成了本文研究中国FDI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理论基础。E-G两步法的基础思想是, 如果两个变量的值呈现非平稳性, 但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呈现平稳性, 则表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那么, 检验一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就等价于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是一个平稳序列。在经济学上就意味着可以通过一个变量值的变化影响另一个变量值的变化。本文利用协整关系来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检验方法采用E-G两步法。
三、计量检验结果
1、样本说明
本文选取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 (UNCTAD) 网站公布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度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选取商务部公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中的进出口额度量我国的对外贸易, 样本区间为1979—2010年。其中,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用FDI表示, 进口用IM表示, 出口用EX表示, LNFDI、LNIM、LNEX分别表示其自然对数。计量软件采用Eviews6.0操作。
2、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用计量软件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结果如表一。
从表一可知, 所有变量在10%的显著水平上均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 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都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 表明这些变量都是一阶差分平稳的, 即一阶单整。于是可以进一步检验变量间的协整关系。
3、协整检验结果
根据ADF检验, 由于LNFDI, LNEX, LNIM均为一阶单整, 可由E-G两步法考察变量间的协整关系, 结果见表二、表三。
从表二和表三中可知, 直接回归后的结果显示两个DW值均较低, 需要进行自相关修正, 自相关修正后的结果显示DW值得到改善, 表明从统计上已消除了残差自相关。回归显示, 在1979—2010年期间, 中国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对中国FDI有显著影响, 呈现正相关。模型拟合较好, R2和调整的R2比较高, F值统计显著, 各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为了检验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还要考查自相关修整后的方程残差是否平稳。同样进行ADF检验, 结果见表四。结果发现它们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 表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中国对外出口和中国进口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残差自相关后的协整关系如下:
根据得出的协整方程可知,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与出口、进口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4、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具有协整关系只是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并不能说明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确定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利用格兰杰非因果关系检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进口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了4个滞后期, 检验结果见表五。由表五可知, 检验结果较为一致, 我国的出口、进口都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是进出口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四、结论分析
1、中国的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出口是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
首先, 这是已经被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事实证明了的:出口是对外投资的先导, 当出口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对外直接投资就成为一种必然。就投资主体的企业而言, 它的国际化阶段也是从出口开始的, 当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利可图时, 企业才会进一步考虑对外直接投资。其次, 中国对外出口的扩大, 已经遇到了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 再加上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 企业为了在国际市场上保有竞争力, 需要积极对外直接投资以规避贸易壁垒对企业的影响。最后, 中国的“走出去”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政府提出这一战略并提供了好的经济政策, 这必将大大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2、中国的进口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进口是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越来越需要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能源供应。国家为了获取更多的能源和资源储量, 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降低成本, 扩大规模收益, 制定了鼓励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政策, 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 我国的能源类企业开始大规模的对外投资。本文所得出的结论表明我国的对外投资表现出了资源导向型的特征。
3、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不是进出口变化的原因, 对进出口的替代或促进作用不明显。
首先, 这可能与我国的对外投资规模有关, 我国的对外投资规模虽有大幅度上升, 但是和对外贸易规模相比,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才刚刚起步, 再加上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促进作用的滞后, 导致它对进出口的促进作用还没有明显的显示出来。其次,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规模小, 产业层次低, 没有核心技术, 而我国的贸易比较优势是劳动力, 这就很难带动我国出口的大幅度增加。最后, 随着我国对外投资规模的增大, 跨国企业的技术优势显现, 对外投资对进出口的刺激作用在将来一定会逐渐发挥出来。
摘要:利用1979—2010年的数据, 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检验等方法, 研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结果表明, 进出口分别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进出口分别是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协整关系
参考文献
[1]Mundell, R.A.,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7, 47
[2]Dunning, J.H., 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Some Experical Tes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0
[3]小岛清.《对外贸易论》,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7
[4]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5]江小涓.《中国的对外贸经济—对增长, 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6]史小龙, 张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载于《世界经济研究》, 2002;4
[7]张如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分析》, 载于《世界经济研究》, 2005;3
其实,仔细观察分析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乃至对外关系,可以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常态”不但在经济领域里来临,而且几乎全方位地迫近中国的方方面面。只不过在现阶段,人们对“新常态”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经济领域,而没有意识到在其他一系列领域里的相同趋势。
2014:“新常态”起点?
首先,从时间上说,也许是个巧合:2014年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35周年;再过35周年,恰好是2049年,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过去35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无论是国内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抑或是对外关系中的许多矛盾,都在过去35年里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时至今日,这些问题都到了需要转型的临界点。
经济领域的转型来得比较快,比较直观,“经济增速的换档期”“调整改革的阵痛期”“前期经济刺激措施的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效应”,是对这一状态比较合适的描述。其他领域中,对人们冲击比较大的,是中国的对外关系。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中国对外关系也在面临微妙的转型。只不过,现阶段国人似乎还无法准确定位这一转型的走向和尺度,中国外部的人们对此更为莫衷一是。
未來的35年,即2014年到2049年,将是中国在“新常态”中,以一种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寻求发展的阶段。究竟如何定义已经或即将来临的“新常态”?如何准确区分“旧常态”与“新常态”之间的差异?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衔接?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握新旧转型之间的“度”,并避免出现其间的思维和行为盲点?这是今天和未来中国面临的挑战。
“对外关系新常态”的客观背景
如前所述,经济领域从“旧常态”到“新常态”的过渡,相对比较容易把握,其研判指标都是相对硬性的:原有的廉价生产要素的消失,本身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凸显,经济下行的重大压力,都在提示人们,“旧常态”已经过去,“新常态”已经来临,必须迅速调整思路,应对“新常态”下的挑战,即便这些挑战本身也是难度极高。
然而,更难的是在其他领域里对“新常态”的认知和界定,对外关系尤其如此。毋庸置疑,中国对外关系近年发生了几近质变的变化,其特征是:第一,外部压力上升(包括领土领海、资源、国际责任和大国定位调整等);第二,中国自身战略从“韬光养晦”向“更有作为”过渡,同时伴随以民间情绪的纷扰和激荡。
这些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都是30年前甚至15年前不存在的。西方世界对中国,不再像30年前甚至15年前那样愿意施以援手,因为那样做无异于更快地培养一个未来的对手;而中国对西方,似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谦逊,因为中国不但在短时间内走过了西方一两百年的路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感受到了来自西方世界残留的傲慢,而同时忽略了自身尚存的历史悲情。
当西方残留的傲慢遇到中国尚存的悲情,当中国的崛起极大地冲击了原本由西方主导的国际格局,并冲击到世界(包括中国自身)的心理秩序时,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原本可以帮助的对象,现在成为对手了;原本可以虚心请教的老师,现在几乎怒目相向;原来可以搁置的话题,现在不再搁置;原来并不是威胁的邻居,现在成了敌人……
在这种背景下,不管各方的人们如何表达善良的愿望,编织美丽的措辞,实际情况却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关系这几年正向着日益复杂的方向发展,其间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也许只是表面的,对抗背后各自心态的变化才是主要的。
“新常态”下各方的心理变化
这种心态的变化在西方世界的表现是:中国已成为一个矛盾体,各方在经济上都少不了中国,但在战略利益上又视中国为“瓷器店里的大象”,在接触中处处设防,由此可能更为激怒“大象”。而在中国方面则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中国被激怒;再加上由于国力上升,中国觉得有能力处理一些以前不能处理的问题,在对外姿态上也就更为进取。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已不再信任西方世界。
这种复杂心态导致的各种矛盾表现,将成为未来相当长时间里,中国与国际社会心结的主要形态。这种形态是中国改革开放早年所完全没有的,也是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甚至在本世纪头十年都没有的。
这种新型的形态,可称之为未来中国的“新常态”。由于中国在经济体量上正迈向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国际影响力方面势必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因此这一“新常态”可能将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甚至可以预言,如果说1979-2014年的这35年,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旧常态”,那么2014-2049年的这35年,将成为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新常态”。
中国需有更沉稳的把握
虽然“对外关系新常态”的概念现在尚未普及,但从精英到民间,大致在两大问题上存有分歧:一是未来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究竟是和平为主,还是以对抗为主;二是即便以和平发展为主基调,在这一框架下,究竟如何处理或把握不回避冲突的“度”的问题。
但跨越这些战略和策略层面,对进入“新常态”的中国而言,下列问题也许更为深刻和重要:第一,中国如何处理自己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当一个仰视国际社会的中国消失后,是否就必然代之以一个俯视的中国?中国能否在“新常态”下真正做到与国际社会心理上的平视?第二,中国如何处理自身与西方价值观的关系?将西方价值观等同于“普世价值”,是否是认识上的误区和不自信;中国能否或如何将来自东方的智慧、经验和做法融入“普世价值”?无论是战略、策略还是其他更加深层的问题,都需要中国的人们在进入“对外关系新常态”时,有一个更加沉稳的心态,以及对世界和对自己成熟的把握。
(作者系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4年第9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教材反思:
人民版高中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将旧人教版历史教材“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课一分为三,从一课时增加到三课时,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本章节内容的自由度增加,学生也获得了比较充裕的讨论思考时间。但是从其教材内容来看非常的.单薄,重点也不突出,对于比较依赖教材的中学生来说必须进行相应拓展。拓展内容:1、外交的本质;2、外交手段的多元化;3、新中国外交的宗旨与手段的衍变。
二、学生反思:
组织学生讨论“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易流于两点:一、易陷入极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不能正确客观的看待外交宗旨和手段的统一;二、对于外交事件的总结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体系。
三、教法反思:
1、教学每小组的运用首先必须指定相应的发言人,由一个固定人代表本组进行总结陈述。这样就可以避免发言过程杂乱无章的现象。
2、教学小组不应只是动嘴,而是动笔来总结,培养学生在学习总结练习总结方法的规范性。
1.(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解析】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中苏关系的变化,主要是缔约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政策发生转变。故答案为D。
【答案】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1.(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解析】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中苏关系的变化,主要是缔约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政策发生转变。故答案为D。
专题复习课在于帮助学生梳理和归纳所学知识、建构知识体系、扩展知识视野,从而深化理解、发展能力,绝不是单一的对旧知识的再重复。与新授课相比,有其难度。首先,缺少相关教学参考,内容多而杂。不论是复习一章还是一册书都需要在众多的史实中找出一条主线来统领所授知识,理清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记忆。其次,复习课是对原有学习成果的巩固和提高,相对而言知识量大、趣味性低、能力要求高。再次,还需要对学生学习及答题方法进行指导,这也是比较乏味的。怎样讲好专题复习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二、明确课标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确定所要考查内容的知识要点和能力层次要求。再加上对考试要求的分析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专题课的复习目标。明白这节课究竟应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提高哪些能力,采用什么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要对学生进行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这些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专题复习才不至于盲目,才能是高效率的。
三、创新思维视角,引领知识回顾
专题复习课如果只是以传统的时序来串联原有知识,学生的认知依然还是停留在原有的框架内,算不上是真正的专题复习。只有在梳理知识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揭示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才能达到深化理解、扩展视野的目的。在“以明清专制统治、对外关系看封建社会衰落”一课中,打破时序,以封建社会的衰落为主线看明清,让学生改换思路,重新编排相关知识点。设计从改革事中、国门开闭、枪炮声中三个方面让学生理解这一时代特征,带学生走进历史情境。
封建社会的衰落,以“废除丞相”“设军机处”“八股取士”“文化专制”作为改革事中走入歧途而衰落的佐证;
通过“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闭关锁国政策”三幅路线图得出由繁荣到动荡再到衰落的教训;
最后中西对比证明封建社会由于多种原因交合退出历史舞台。全新的角度不仅让学生巩固旧知,更牵引出新的发现,进一步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四、合理运用史料,培养高端能力
专题复习课更看重史料的作用,更需要把能力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为此,在这一课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材料分析能力等等。在“文字狱”一处的设计中,引用了清代史学家李祖陶在《满堂文略》一文中的话“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用名家论述以论证史,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清朝知识分子的如履薄冰,深刻意识到文字狱对思想言论的禁锢、对文化的阻碍。在讲解明清对外关系时,读郑和下西洋图,主动开放带来社会繁荣;
读戚继光抗倭图,被动开门导致社会动荡;
读闭关锁国图,主动闭关引发社会衰落。学生经过联系、思考就会得出结论,对外关系反作用于国家实力,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进程。
五、丰富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活动,以活动的创新激发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导入时,以课外知识如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和珅的真实身份等,衔接课内知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在讲解八股取士时,请学生代入明朝举子身份,分析“举头空羡榜中名”的原因,得出科举考试的变化。而考察基础知识时,借鉴历史节目,推出“历史王者”,学生根据对教师给出历史事件的了解,在1分钟内说出与之相关的关键词,如果有5个以上和事先给出的相符合,即可获得称号。这样,学生有了历史的思维、历史的眼光和历史的方法,使之体会到历史的学科特色。
六、把握整体、精雕细节,有效解决问题
在这一课,分析明清封建社会淘汰的原因时,引导学生进行中西对比:清朝加强专制、闭关锁国,欧美各国却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逐渐步入近代。这样的对比,能够让学生明显感知中国的渐趋落后,由此近代中国遭受侵略也不难理解。这样的对比,既简单回顾了世界史和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也加深了学生对相关内容的体悟,并进一步培养其全球史观。当然,相比于整体,专题复习课的细节更容易被忽略。一堂没有细节的历史课就会失去灵动,学生也容易泛泛而记。因此,在关键地方设置了几处细节,如废丞相背后的君臣博弈、军机大臣的传述缮撰、文字狱的捕风捉影等。复习课不应是枯燥的代名词,生动活泼的细节体现和整体性同样重要。宏观把握、微观分析,才能进一步提高专题复习课的有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保持了长期较快增长, 但是在这种背景下, 有两个重要问题特别值得关注, 一是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是我国贸易政策今后的方向。
关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理论有很多, 研究方法多以规范为主, 采用实证研究的案例较少。本文主要运用Johanson最大似然估计法以及误差修正模型, 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 并运用相关结论探讨我国日后的对外贸易政策选择。
二、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 数据选择及统计分析
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三个变量:国内生产总值 (GDP) 、出口总额 (EX) 和进口总额 (IN) 。用国内生产总值 (GDP) 来反映经济增长, 用出口总额 (EX) 和进口总额 (IM) 来反映对外贸易状况。样本数据为1978年到2002年的年度数据, 数据均来自于《中国商务年鉴2007》 (表1) 。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年鉴2007》, 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首先采用单位根检验对上述时间序列作平稳性检验, 并进一步进行协整分析。
(二) 单位根检验
对国内生产总值 (GDP) 、出口额 (EX) 和进口额 (IM) 进行自然对数变换消除趋势之后, 对其分别采用单位根的ADF检验方法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Handry从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方法确定检验形式, 分别对每个变量的水平值和一阶差分进行检验, 其中检验过程中滞后项的确定采用AIC准则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a) , 结果见表2。
注:本表中的ADF检验结果是采用Eviews3.1软件计算得出。其中, *为10%的显著性水平, **为5%的显著性水平, ***为1%的显著性水平, 无标注表示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 内的值为在相应方程中解释变量的滞后项数;方程3含有截距项和趋势项, 方程2含有截距项, 方程1不含截距项和趋势项。
由表2可知, 变量LNGDP、LNEX和LNIM的水平序列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都没有拒绝含有一个单位根的假设, 表明变量都是非平稳序列;变量LNGDP、LNEX和LNIM的一阶差分都通过了10%显著性水平下的ADF检验, 表明变量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序列, 即变量LNGDP、LNEX和LNIM都是一阶单整I (1) 序列。
(三) 协整检验
由于有三个变量, 本文根据Johanson的最大似然方法来检验LNGDP、LNIM以及LNEX之间的协整关系, 其中最优滞后期的选择, 根据非约束的VAR模型的残差分析结合似然比检验法得到。基于LNGDP、LNIM和LNEX的VAR模型, 根据AIC和SC最小化的准则, 确定滞后期为3。由于JJ检验方法是对经过差分变换后的VAR模型进行协整检验, 因此协整检验模型的最后滞后期应该是无约束VAR模型一阶差分变量的滞后期。基于VAR (3) , 用JJ检验法检验三者的协整关系时, 确定滞后期为2。通过模型选择的联合检验, 确定最适合的Johansen协整检验模型为数据空间中没有截距项和趋势项。协整分析结果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有一个协整关系, 将协整关系写成数学表达式, 得到变量LNGDP、LNEX和LNIM之间关系的协整方程:
从协整方程可以看出, 变量LNEX和LNIM的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 这说明长期内出口和进口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变量LNEX的系数为0.438044, 表明出口的增长弹性为0.438044, 即出口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我国经济增长增加0.438044个百分点;变量LNIM的系数为0.937055, 表明进口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我国经济增长增加0.937055个百分点。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进口和出口变量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 得到的主要结论有:
首先, 我国经济增长、出口增长和进口增长之间存在唯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 没有出现多重协整关系所代表的多重均衡现象。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之间的长期关系比较稳定。表明我国应该坚持积极的对外贸易策略, 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
其次, 从协整方程来看, 进口和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都为正且呈现同方向变动关系。从变量LNEX和变量LNIM前的系数来看, 长期内出口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且进口的产出弹性相对较大, 说明我国在当前扩大出口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下, 要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尽可能保持进口的同步增长。
根据以上的解释和分析, 我国今后的对外贸易政策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出口政策方面, 由于我国的出口扩张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因此我国可以根据要素禀赋的特点, 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促进出口的迅速发展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
进口政策方面, 由于技术优势的提高最终会带动整个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发展, 因而我国应当进一步地利用进口贸易推动国内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加强对进口贸易的引导工作, 使之更好地推动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杨正位.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孙焱林.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0, (2)
[3]石传玉, 王亚菲.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 2003, (1)
[4]王坤, 张书云.中国进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4, (2)
[5]张昱, 陈光兵.进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 2006, (8)
[6]周晔.上海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当代经理人, 2006, (21)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和产出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间之所以存在这种关联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深化,一方面在一国范围内不断发展,形成多层次的分工体系。从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部门内的分工,再到企业内部工种间的个别分工。另一方面。这种社会分工越出国界在国际上不断扩展和深化,在相邻地域空间乃至全球范围内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国际分工体系。
产业关联效应:是指经济系统中某一产业的变动将会引起相关产业的连锁变动,而且这一变动将连续波及下去。正因为产业之间存在产业关联,因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而高级化的产业可通过产业波及媒介发生扩散效应。当投资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时,为了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就要求国内或地区内为其提供有关投入要素和配套服务的产业提高自身素质,争取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并形成一种产业结构的整合力。一方面,企业要求上游供应商提高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企业会对流通领域中的信息提供、交货保证、付款条件、售后服务等有更高的要求,希望得到低成本的全球融资能力、国际市场上的营销能力、风险回避能力,得到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法律、咨询服务的能力,否则将转向全球采购。
产业关联主要通过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来实现。对外贸易在影响各国产业结构的同时,也加强了产业结构间的关联或相互依存关系。对外贸易对不同国家产业结构的影响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在国内首先开发新产品,形成国内市场,以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当国内市场趋于饱和,便大量出口该产品,开拓国外市场;其出口方向一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当在发展中国形成生产能力以后,再以更低的价格将这种产品返回本国市场,以促使该国收缩这一产业,为新产品、新产业发展留出空间。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产业的发展先从进口发达国家的某一产品开始,利用进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引起该产业在本国的发展;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成本显著下降,再利用本国某些生产要素禀赋方面的比较优势,向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出口,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促进该产业的发展。
二、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分析
我们以自然资源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例来探讨二者的关系。
(一)从产业内部来分析:
自然资源产业,我们已经在跨国公司的资源导向型投资战略中作过论述,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服务业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不明显,这是因为,服务业虽有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但在全球范围内它一般不存在垂直性的分工与协作,因而也没有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垂直性的贸易;另外,虽然它与母公司是水平型分工与协作,但几乎也不存在水平性贸易。
(二)从产业间联系来分析:由于产业间的关联效应,使投资和贸易相互促进。
投资国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东道国1进口自然资源,从而引发公司A到东道国1投资建立对外子公司A开发资源,投资国从其进口自然资源,这就是逆进口效应。
投资国公司B在东道国2建立对外贸易子公司B1(第三产业),从事批发或者开拓市场,以促进母公司的出口。随着公司战略的需要,母公司直接在东道国2设立制造子公司B2,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B2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对母公司的相同产品的出口构成替代,这就是出口替代效应。
制造子公司B2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的一些中间品,不是由母公司提供,而是由国内公司C提供,从而又促进了公司C的出口。
公司D是一个服务业公司,可能是银行、广告公司、保险公司、会计事务所,运输公司等,跟随公司A和公司B的跨国经营活动而直接到对外设立服务子公司D1和D2,也就是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对外投资引致第三产业的投资。
服务业的对外投资对投资国贸易还有进一步的影响。对外子公司A所需要的矿业设备需要从投资国公司F进口;服务业子公司D1和D2,贸易子公司Bl所需要的支持设备等也需要从投资国公司E进口。
从上述看,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取决于产业的关联度,关联度越高,对外投资对贸易的促进越大。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很重要,只有那些对国内经济发展辐射效应强和对国内产业关联度高的对外投资,才可能产生投资与贸易相互促进的正的积极效应。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基准
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必须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客观要求,反映宏观经济的总体目标,也就是通过开展对外投资来带动本国产业结构的重组和优化,促进外贸规模增长、结构升级、效益改善。为了促使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行为与国家整体利益相协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应基于以下两个基准:
第一,”产业相对优势基准”。产业相对优势是最基本的选择基准,指的是投资国与东道国同类产业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势。这里所说的“产业优势”既不是产业的绝对优势,也不是指产业的全球优势,而是相对于某一特定区位即相对于东道国而言的比较优势。
第二,“产业内贸易量基准”。这是指某一产业内生产所需要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之间的交易频度和交易数量。产业内贸易量与产业的关联的深度和广度呈正相关关系。选择对国内产业的关联大的产业对外投资,可以带动和扩大国内的技术、设备、半成品、零部件和原料的出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之一,是要充分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效应。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外直接投资所带来的“产业内贸易量”的大小。因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就是要在“比较优势”的前提下,优先选择那些产品供求链长、产业内贸易量大的产业。
例如:暗示法、阅读法、发现式教学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学活动中方法体系的个别部分。
例如:扩展法、演示法、课堂提问法
2、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例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是指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方法体系的个别部分。
例如:实物法、图片法、替换法、顺口溜巧记形近字
3、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单位、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行为
4、教学单位:教学单位是指教学活动相对集中的某个教学时段,它分为教学课时、教学单元和教学阶段。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有学期总课时和课文课时两种。
教学单元:教学单元是由若干课文组合起来的较大的教学单位。划分的标准是多元的。
教学阶段:教学阶段是比教学单元大、时间跨度长的教学单位。
5、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
6、讲练新内容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环节。
讲练新内容包括:操练新知、讲解新知、操练新知
7、巩固新内容花时不多,却至为重要。
8、教学步骤是比教学环节小一级的教学结构单位,或者说是教学环节的下位概念。环节包括步骤,每个环节往往是由若干步骤串连起来实现和完成的。教学步骤的安排和组织能反映出教学的心理活动过程,也体现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落实。
9、教学行为指与教学有关的具体活动。它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单位。
10、对外汉语教学一般教学过程的流程:
①分析阶段,包括确定起点状态、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三个方面。②实施阶段,包括设计有效的教学技术、适应个别差异和民族差异的教学、激发与维
持学习动机、教学方案实施四个方面。
③反馈阶段,包括测量与评估教学结果、诊断与补救教学两个方面。
11、分析阶段包括:确定起点状态、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
12、了解教学对象的汉语程度和汉语水平尤为重要,这是确定教学起点的前提。折中的起点:程度好的学习者能满意,程度差些的学习者也能跟得上,这样,进行教学才有共同的基础。
13、分析教学任务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关键。一般的做法是吃透“两头”,探索“中间”。
14、所谓吃透“两头”,一头指学习者的原有水平,另一头指要求达到的学习目标。所谓探索“中间”是指学习者的原由水平到教学目标所规定的新水平之间的台阶有多高、多宽、多深,必须仔细分析。从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出发,这个台阶应该包括生词、句型(语法)、文化三个“面”。也就是说要分析清楚: 有多少生词量、新句型的难度怎样、新内容所包含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有哪些。
15、陈述教学目标是继分析教学任务之后的书面协定,一般都反映在教案的开头。
16、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案在陈述目标时,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授哪些知识;二是达到怎样的水平;三是转化为怎样的能力。
17、实施阶段包括:设计有效的教学技术、适应个别差异和民族差异的教学、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教学方案实施
18、设计有效的教学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至为重要的一环。
19、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技术,要从教学目标、课程类型、课文内容出发,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自觉地、有机地选择和融合语言教学法流派中适用的原则和措施。具体地说,可以从方法、教具、活动三个方面来设计。
20、个别差异指同一个班级中的学习者在知识、能力和性格方面等的差异;民族差异指同一个班级中的学习者由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其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21、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习者的这种动机,也就是说要经常使学习者的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能动性。
22、学习动机不一,可粗粗地归纳为三类:以升学为动机的;以掌握技能为动机的;无明确动机的。
23:、教学方案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拟定的具体执教计划,俗称教案。由于教学的设想和方案的制定是相对稳定的,而教学的执行则会有出其不意的变化,因此,教师在执教过程中部分地、局部地改动教学方案是难免的事。
24、反馈阶段包括:测量与评估教学结果、诊断与补救教学、25、教学计划执行得如何,效果怎样,不以教师的自我感觉或主观设想为转移,必须经过衡量和测定,并加以评估而定。教学过程过长,教学上存在的某些问题可能已经积重难返,很难弥补和纠正,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每堂课都在有意识地测评。
26、日常教学的测评要注意:测评时间、测评形式(复述、问答、做练习题)、测评项目(有重点地进行)、测评标准(数量——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人数;质量——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
27、实施课堂教学有必须贯彻的原则。这些原则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它能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和开展。不同的语言教学法流派有其独特的教学思想,因而就有自己不同的教学原则。
28、教学原则:精讲多练原则、讲练结合原则、突出语言教学特点的原则、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
29、精讲多练:精讲,是突出关键的、精华的、实质性的内容;多练,是让学习者通过反复再现刚学过的知识而印入大脑并化为能力的心理活动。30、讲练结合的多种形式:先讲后练(多数采用演绎的方式)、先练后讲(多数采用归纳方法)、边讲边练或边练边讲(演绎和归纳两种方式的结合)
31、突出语言教学的原则,体现在四个方面: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由中介语向目的语靠近;结构、功能、文化的结合;强化学习环境。
32、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习者吸取知识并及时转化为技能,要重视以学习者为中心。
33、对外汉语教学: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学习者为中心不是处处依赖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4、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拟定的具体执教计划。术语叫教学方案。
35、教案的构成要素:一般依照下列诸要素的次序撰写:
①课文的教学目的、要求。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③课时分配及分课时教学目的、要求。
④本课堂运用的教学方法(如归纳、演绎、串讲、讲-练、练-讲、听说、问答、对话、复习、做练习等)⑤复习旧课(提问、检查)
⑥导入新课(以旧引新、文化背景介绍等)
⑦讲解新课—由下列步骤组成(步骤的先后次序应视实际情况来安排和组合)
⑧巩固新课(课堂练习、复习或小结); ⑨布置作业;10板书设计 11.教学反思。
36、教案撰写的注意事项
①教学目的、要求的撰写要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即理解、记忆和运用三个层次。
②五大环节的安排: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和布置作业需要花多少时间应大致框定。
③教学步骤的组织(语言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
④例句的编拟(补充典型、一般、复杂、变式例句)
⑤问题的设计(连贯性、启发性)
⑥文化内容的确定(所讲重点和关键句)
⑦作业的布置(明确哪几道题)
⑧执教记录(教学反思,积累教学和科研资料)
37、修改和变更的项目主要在于:
①教学目的、要求的拟定,其高低是否适当?
②原先确定的重点和难点是否符合学习者实际?
③原先拟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需要改换?
④教学步骤的先后顺序是否要重新安排?
⑤词语解释、例句、问题和练习的再次补充。
38、组织教学是把业已确定的教案付诸实施。组织教学从广义上来说,凡一切课堂的教学活动都属于这个范畴。狭义指教师在执教过程中组织和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新内容的导入、展开、转换和结束,以及提问和改错等。
39、教学内容的导入:文化导入、旧知导入、情景导入、图片导入、教具导入、随机导入
40、教学内容的展开和转换具体做法如下:记忆类的材料(边讲边练:例如:重点词语);理解类的材料(问答、回答、复述,由浅入深理解,例如:课文深加工时问答);应用类的材料(练习和应用的方式化知识为能力,练习的重点,就是要把语言规则分解为系列性的产生式,并在应用中熟练地用以产生公式的推到造出合理合法的语句)
41、教学内容的结束常用的结束形式有:小结形式、思考形式、归纳形式、复述形式、朗读形式、讨论形式
42、提问是语篇理解的主要方式。问题一般有
(1)提示性问题(带问题阅读)。(2)复述性问题(阅读以后回忆)。(3)剥笋性问题(边阅读边思考)。(4)归纳性问题(阅读以后思考)。
43、改错
(1)大错误,有错必改。(2)小错误,适当提醒。(3)一时失误(或笔误),可让学习者自己修正或相应改正。一般来说,对学习者口头上的偏误,纠正可以从宽;对书面上的偏误,纠正可适当从紧。
44、课堂教学的准备:
①对学习者先前学习过的知识的了解 ②对学习者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把握 ③对学习材料的地位和价值的分析 ④对学习材料的分解 ⑤提高教材可懂度
45、对学习者先前学习过的知识的了解包括:①一般的文化程度和文化常识②目的语语言基础知识③目的语听说读写四中技能的掌握程度
46、学习者的概括能力:
场独立性:能较快地从整体中抽出部分并对其进行认识的能力;
场依存性:对从整体材料中抽出一部分内容进行感知时,感到非常困难。两者对教师的需求完全不同。
47、学习者接受新内容,实际上是把新内容接纳进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这个过程就是同化过程。
48、对学习材料的地位和价值的分析,从如下几点入手: 1.确认学习材料是后续知识的基础
2.确认本课学习材料是培养某种技能的必要条件
3.确认本课学习材料是交际会话中必须具备的文化知识 4.确认本课学习材料是知识能力转化的关键
5.确认本课的学习材料与其他课的材料是并列的知识内容或并列的功能意念
49、学习材料的结构
(1)生词在课文中出现的情况(哪个义项,何种词性)和复现率;(2)语言点在课文中体现和落实情况(是个例还是展示比较充分);
(3)注释部分的内容—文化的、习俗的、句型的、科技的、经济的等等;
(4)词语例释所作的词语辨析情况(是同义的、反义的还是有一个词素相同的;是课中出现的,还是扩展出去的等等)
(5)练习落实课文、生词、语言点、功能点的情况(形式、复现率、题量等)50确定学习材料重点的准则是:
(1)既是课文所安排的语言点,又是学习者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内容。(2)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语
(3)学习者不易辨别而又常用的同义词或有一个词素相同的词语(4)某种表达功能常用的句式或句子
(5)课文所表达的有关中国文化习俗或价值观念的内容
51、确定学习材料难点的准则是:
(1)妨碍和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文化知识;(2)妨碍和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疑难句子;(3)语言点中极易受母语干扰的部分;(4)学习者说话和写作中经常性出错或者故意回避的部分(主要是词语和句式)(5)是汉语所特有的、又很难转化为技能的部分(如
“把”字句、数量词等)
52、教师的教学艺术就在于把书面的材料化成系列性的教学活动,促使学习者去接受和消化教材内容。提高教材可懂度的技术一般有:1.分段和归纳2.难词难句的解释3.语法规则的举例4.问题设计5.练习的设计和补充6.利用图表和心理图式7.情景的设计和营造
53、是指在语言学习中,所学内容总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对文化内涵的意义的揭示就叫做文化导入。
1.文化导入意义:理解课文、思维、了解民俗。
2.文化导入的内容:知识文化、交际文化、习俗文化。3.文化导入的原则:
(1)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2)摆正主次位置。
(3)应该是有机的,不是外加的。(4)不宜过于集中,可以分散进行。4.文化导入的方法
不一定都是教师讲述,可以利用录像、图片、参观活动等展示文化内容,营造文化气氛。
54、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1)课堂与课外结合(2)知识与应用结合55、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它要求教师以教育理论、教学大纲、教材为依据,针对某一课的自身特点,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口头表述对该课教学的具体设计及其理论依据,阐明教学过程及预设效果。
56、说课的意义:良好的说课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集备中说, 说中评, 评中研, 研中学为一体, 是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57、说课特点:(1)简易性与可操作性(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具有极强的交流与示范性
58、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相同点:
1.课前准备:说课和备课都是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说课是在备课基础上进行的。
2.课程设计:备课是宏观的,方方面面都要备,而说课是在微观层面解释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不同点:
从目的看:备课的特点在于实用,只要明确了课堂上要做什么,怎样做就可以了,形成教案。而说课的特点在于说理(为什么这样做),要求用教育理论指导实践,用教学大纲统帅教材的分析和处理,形成讲稿。
从内容上看:说课对备课所涉及的内容回答为什么这样设计,即说课的内容要比备课更广泛,而且侧重于说明教法设计、学法指导,还有教学设计的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的前后联系等等。
从对象上看:备课的对象是学生,过个人思考,写成教案,讲给学生听。说课的对象是同行,并接受同行的评论。
从活动形式上看:说课是一种集体进行的动态的教学备课活动;而备课是教师个体进行的静态教学活动。
59、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目的不同:说课提高教师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上课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形式不同:说课以教师为对象,是面对教师的一项单边活动;上课以学生为对象,是面对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 60、对外汉语教学说课要求:①说教材:对具体所要说的这部分教材要深入钻研,确定该课教学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训练哪些基本技能
②说教法:第一层次:理念性教学方法(任务法、听说法、情景法)第二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第三层次:操作性教学方法(教学中哈气法、吹纸法、带音法)
③说学法:要求说出本课教给学生怎样的学习(操练)方法,获得绍哪些习得自学能力。④说教具:要求说课教师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直观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即说出所使用教具的目的、使用时间、能解决的问题以及所能达到的效果。
⑤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要求说出教学思想、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即教学内容展开的程序(步骤),它要求就是不但说出怎么教,还必须说出这样教的理论根据。
⑥说板书设计(1)选择与使用的媒体(2)板书结构 61、说课要注意的问题:
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说课
说课不是讲课,不能把听课教师视为学生
说课不是 “备课”,也不是 “读课”, 要突出 “说”字。62、做到三注意:
①注意发挥自身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 ②注意运用教学理论来分析研究问题
③注意避免过于表现 “理论依据”,脱离教材、学生、教师实际而
空谈理论。
63、说课的类型:研究型说课、示范型说课、评比型说课
64、板书的特点:形象、直观、简洁、方便
板书的作用:构架课文、画龙点睛
3.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4.教学原则 5.行为主义 6.中介语假说 7.“关键期”假说 8.跨文化交际 9.LAD 10.对比分析 11.学习策略
12.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 13.分立式测试 14.诊断测试 15.水平测试
16.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7.成绩测试 18.迁移与泛化 19.言语技能 20.功能教学法 21.第二语言 22.失误与偏误 23.HSK 24.教学评估
25.(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26.测试的效度
二、简答及论述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2.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3.第二语言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相比,有什么特点? 4.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有何异同点? 5.课堂教学的性质和地位。6.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7.课堂教学的内容。
8.什么是初级阶段汉语教学中的“先语后文”?试分析这种方法的利弊。9.汉字的教学方法。
10.简述汉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11.测试的种类。
12.HSK定义、等级、作用。13.跨文化交际。14.语言和文化的关系。15.中介语的特点。16.词义解释的方法。17.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18.按遵循的主要教学原则来分,对外汉语教材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19.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20.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21.功能法的特点及优缺点。2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2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24.论述偏误分析的定义、来源、意义、局限性及我们对待偏误的态度。25.任务教学法的定义、教学过程及优缺点。26.词汇教学的任务和选择所教词汇的原则。27.语法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28.衡量课堂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标准是什么? 29.对比分析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30.对于学生外语表达中的错误,有两种不同的主张和做法:一种是主张“有错必纠”,一种主张对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不同意“有错必纠”。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31.50年代后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出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谈谈你对这个教学原则的理解。
32.试述语法教学的主要方法.33.简述儿童第一语言学习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34.如何理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一、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上, 对溢出理论的研究最早在60年代初。90年代以来, 开始关注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很多学者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对技术进步效应进行了研究。
出口贸易方面, 大多数学者认为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存在的, 但对其对推动经济的程度有不同见解。Kavoussi (1984) 、Falvey等 (2002, 2004) 认为出口技术进步效应能推动经济增长。也有持相反观点的学者。Clerides (1998) 、Bemard&Jensen (1999) 的研究成果则认为, 不存在出口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
进口贸易方面, 大多数学者认为存在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 但是对溢出效应的大小有不同看法。Coe&Helpman (1995) 、Misa Okabe (2002) 认为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TFP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也有学者质疑进口贸易技术进步效应。Keller (1997, 2000) 实证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的R&D活动通过进口贸易对本国TFP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二)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成果同样从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两个方面来论述。
出口贸易方面, 大多数学者肯定出口贸易存在技术进步效应, 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李平、田朔 (2001) , 许和连、来永玉 (2005) 肯定了出口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但是也有学者持反对态度。杨全发 (1998) 运用Feder (1982) 两部门模型实证得出, 出口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不明显, 甚至经济增长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
进口贸易方面, 大部分学者肯定进口贸易技术进步效应的存在, 并做了大量实证研究。佟家栋 (1995) , 方希桦、包群 (2004) , 谢众 (2009) 认为以进口贸易为传导机制的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具有促进作用。也有少数学者持质疑态度。王英、刘思峰 (2008) 运用中国1985—2005年数据实证分析, 认为基于进口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并未推动我国的技术进步。
国内外学者大多数都是单纯研究国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及关联效应, 没有进一步挖掘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联系。因此本文力求在理论上构建技术进步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互动作用的模型, 并将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出建设性建议。
二、对外贸易技术进步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理论研究
(一)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中, 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调整, 本章探索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联系。其中, 对外贸易通过技术进步带来产业结构升级属于间接联系, 技术进步以外的其他因素作为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 下文将具体解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 并通过互动关系模型说明三者关系。图1用以说明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二) 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
1、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生产率
对外贸易具有技术进步效应, 技术的革新必然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采用先进生产方式的过程中, 劳动力由技术进步部门转移到落后部门。生产者为了追求技术进步中的超额利润, 会将大量生产要素投入到技术进步的部门, 导致生产要素在产业间流动, 由落后产业归集到技术密集产业, 最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技术进步改变要素供给结构
从供给角度看, 技术进步可以改善生产要素供给结构。具体来说: (1) 自然资源。拥有先进技术可以开发出新的资源, 使生产要素投入到资源利用更有效的行业, 实现产业高加工度化。 (2) 资本投入。技术创新可以改变产业技术基础, 优化资源配置, 使资金产值率提高, 实现产值结构高级化和资产结构高级化。 (3) 劳动投入。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 扩大劳动对象范围, 可以提高管理水平, 实现劳动力结构高级化。
3、技术进步改变需求结构
从需求角度看, 技术进步可以刺激需求结构升级。 (1) 技术进步降低产品成本, 改变产品价格, 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由生产决定消费推动需求发生变化。 (2) 技术进步使产品的资源消耗强度下降, 使可替代资源增加, 改变生产需求结构, 从而引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3) 技术进步使产品升级换代, 改变需求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技术的运用不断出现新的产品, 满足消费者需求, 产业结构得到升级。
4、技术进步催生新兴产业
技术进步可以改造传统产业, 通过新设备、新工艺、新的生产线的引进使传统产业更具竞争力。同时, 技术进步还可以促进产业间融合, 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以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形成并成规模发展, 是技术进步效应的重要体现。
5、技术进步具有产业链关联效应
进出口贸易中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产业间前向或后向关联效应影响上下游产业的产出和需求, 进而引发关联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的产业间关联效应体现为率先采用新科技的部门影响和带动上下游企业运用先进科技对本部门内进行改革, 使技术结构高级化,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图2用以说明对外贸易通过技术进步效应间接作用于产业结构。
(三) 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
1、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所需的制度创新
发展中国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安排, 制度的革新和变更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起着重要作用。对外贸易可以使现代经济制度通过外贸方式进入发展中国家, 形成制度创新所需的意识形态基础。
2、通过信息传递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信息是沟通和连接各国产业结构互动的重要链条。没有信息的跨国传递, 不仅单个国家产业结构无法正常运行, 而且也不会有各国产业结构的互动演进。信息还是是影响各国分工结构的重要因素, 对外贸易过程中伴随的信息传递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3、对外贸易资本积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对外贸易通过出口规模的扩大, 可以增加出口国的外汇储备, 从而进口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以及本国不具有比较的优势的产品及服务, 使由出口吸收而来的外汇储备转化为一国的实际生产力, 有效的实现资本的积累, 并对国内产业的发展起到传导作用。资本积累通过投资实现增值过程, 最终实现国内原有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4、外贸结构变化影响产业结构变化
国际货物贸易中, 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出口贸易经常受损。为扭转贸易逆差格局, 改变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发展中国家应对先进技术产品进行改造生产来改变外贸竞争格局,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与货物贸易相比, 技术贸易更为直接地促进技术引进国转变了生产方式、转变了进出口贸易结构, 促进了国内传统产业革新和新兴产业形成。图3用以说明对外贸易如何直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本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下文将从实证方面展开, 用数据证明中国对外贸易技术效应的存在性, 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说明和加强。
三、对外贸易技术进步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
本章采用修正后的CH模型检验中国对外贸易中技术进步效应是否存在。
1、CH模型定义及修正模型选用
CH模型:贸易溢出模型, 是建立在Grossman&Helpman的“创新驱动”的增长理论模型基础之上的, 其目的是评价来自于进口商品和服务的技术溢出效应。CH模型可以表述为:
其中, i=1, 2, …, n代表国家, t表示时间, Fit表示i国在t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常数;代表误差项;是国外R&D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 yi表示i国的GDP, 将国外R&D资本存量的贡献率与进口依存比例结合起来, 更符合实际;是国内R&D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是国内R&D资本存量;表示外国R&D资本存量, 定义为以进口比例加权的贸易伙伴国平均R&D资本存量, 即:, 其中, mij是i国从j国进口的商品和服务总额, mi是i国从所有贸易伙伴进口的商品和服务总额, 。
模型 (4-1) 只考虑了进口商品和服务的技术溢出效应, 没有考虑到出口, 而实际上出口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存在的, 因此本文对模型进行了修正:
加入部分为外国R&D资本存量的一部分, 即以出口比例加权的贸易伙伴国平均R&D资本存量, (i≠j) , 其中nij是i国向j国出口的商品和服务总额, ni是i国向所有贸易伙伴出口的商品和服务总额, 。
2、数据处理结果及分析
采用1990-2012年度的数据, 将 (4-2) 进行回归运算, 结果如下:
由可以得出, 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 F检验证明回归模型总体具有显著性, t值反映各回归参数具有显著性。通过DW检验证明不存在序列自相关性, 模型能较好的反映TFP与国内外R&D资本存量的关系。
由变量系数可知, 模型证明了:一、国内R&D资本存量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二、国外R&D资本存量的增加和TFP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即对外贸易具有技术进步效应。三、通过贸易渠道溢出的国外R&D资本存量对TFP的推动作用要小于我国自身R&D资本存量即我国的研发投入的作用, 因此, 自主创新的价值得到突显。
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建议
通过总结本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研究成果, 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有了新的认识。结合我国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的现状, 特别是对外贸易中存在的不足,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提出了建议。
(一) 充分利用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 提高我国全要素生产率
1、引进和吸收国外的技术设备及创新人才, 为技术创新储备人力资本。
创新在经济发展和技术扩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要更新产业链、完善产业结构必须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引进创新人才, 可将先进技术、理念投入生产和研发, 对企业提升绩效, 产业整合具有重要作用。
2、鼓励和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充分利用产业链效应提升相关产业的产业结构。
新兴产业如新能源、信息产业、空间技术、节能环保等是在技术进步的作用下催生的, 具有快速增长和技术密集的特点, 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其成长环境, 鼓励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且应该充分利用产业链效应, 通过技术革新带动更多产业朝着技术密集型的方向调整。
(二) 重视国内R&D资本投入,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
1、加大国内研发资本投入, 努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实证研究发现国内R&D资本存量对我国TFP的促进作用大于通过贸易渠道溢出的国外R&D资本对我国TFP的影响。因此, 必须加大资金、技术投入, 提高我国自主研发能力。
2、树立品牌, 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由于我国缺乏有竞争力的民族品牌, 加工生产多为贴牌生产, 导致附加值和竞争力不足。而且我国外贸依存度高, 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很容易增加我国的贸易摩擦和贸易风险。因此, 加大国内投资, 树立民族品牌显得尤为重要。
(三)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加大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提升的拉动作用
1、进口贸易方面, 高技术含量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进口是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方式的重要渠道。有效地利用、吸收和改进国外技术, 将有利于我姑传统企业的改造, 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 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
2、出口贸易方面, 中国应该致力于转变出口贸易结构, 使出口产品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提高中国制成品出口中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重, 是增进中国出口贸易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扩散, 最终提高产业结构的关键。
总之, 充分认识和发挥对外贸易中的技术进步效应的作用, 对于贸易结构转型、产业结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加入WTO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重大发展。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创新提出对外贸易、技术进步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关系模型, 并使用修正后的CH模型进行检验。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说明中国如何充分利用对外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对外贸易,技术进步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
参考文献
[1]Coe, D.E.and E.Helpman.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 I.3 9, 1995.859一887.
[2]方希桦, 包群, 赖明勇.国际技术溢出:基于进口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4 (07) .58一6
[3]李平, 钱利.进口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 2005 (06) .40一50
[4]喻美辞, 喻春娇.中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6 (03) .26一31
[5]谢众.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对我国TFP的影响[J].华东经济管理, 2009 (12) .81一83
[6]吴佳妮.关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成就及问题的探析[J].国际贸易, 2012 (06) .195-196
[7]吴华佳, 苏东水.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化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年.6一4
[8]黄静波.国际技术转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2005年.86一108
【中国对外关系史 复习资料】推荐阅读: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07-24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07-11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10-24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历史07-02
2023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10-14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文献综述09-15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10-26
对外经贸大学英语专业专业课课考研资料10-19
对外汉语书法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