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岗位思考力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什么是岗位思考力(精选8篇)

什么是岗位思考力 篇1

问:企业文化如果脱离了员工文化,后果会怎样?

曹政钧: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集合体,企业文化建设如果只有抽象的价值理念,没有员工文化建设,那么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残缺的。诸如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落地难”、“ 形式主义”、“ 两张皮”等不良现象,都与企业文化建设脱离员工文化有很大关系。现在,很多企业在讲竞争力、创造力、思考力、执行力,这些都应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针对员工的文化建设,这些竞争力、创造力、执行力、思考力怎么提高呢?

问:企业文化和员工文化有区别吗?

曹政钧: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文化主要是立足于整个企业的理念体系、规范体系、形象体系,具有一定的宏观特征;员工文化是立足于岗位需要,重点培育员工的文化素养和岗位技能——也就是岗位思考力和岗位执行力,因此具有一定的微观特征。这种微观和宏观又需要通过企业的凝聚力将他们有机统一起来,由此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完整性。

问:思维方式对企业文化建设很重要吗?

曹政钧:信息正在改变着世界,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信息社会到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也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一个人思维方式不合理,即使是机遇也会遭到挑剔和排斥——如同营养丰富的蔬菜,因为不合乎口味而拒绝进食。思维方式合理了,失败也会练达您的成熟,险阻也会锻炼您的坚强,如同五谷杂粮,对善于消化的人来说更能够强身健体。

今天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任何人都有独立思考的权利,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完善的思维方式。因此,建立企业和员工科学的思维方式是21世纪企业文化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

问:那么,如何建立企业和员工科学的思维方式呢? 曹政钧:我在《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中曾经指出:一个人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程度,决定了他对事物认知的科学程度;一个人思维方式上的完善性程度,决定了他对事物把握的合理程度。其中,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是由思维速度、思维广度、思想高度、思维深度组成的。思维方式的完善性是由科学思维水平、价值思维水平、应变思维水平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这些都是建立科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转换为如下公式加以理解:

思考力水平=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程度+思维方式的完善性程度; 思考力体系完整性=思维深度+思想高度+思维广度+思维速度; 思维方式完善性=科学思维水平+价值思维水平+应变思维水平; 在这里,“=”并不是完全数学意义上的定量相等,而是结构关系式中的“合成”关系,是定性意义上的;“+”也不是完全数学意义上的相加,而是定性意义上的统一,属于结构关系式中的“合力”概念。以上的三个公式从抽象的意义上确定了思考力的构成体系,然而,每一个人的思考力水平是不一样的,也是具体的,这就是我在思考力测评中强调的思考力权重,也叫思考力个性。当我们把思考力的抽象体系与企业和员工的思考力个性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建立员工(岗位)完整的思考力体系:

岗位知识量+时空扫描程度=员工思维深度 岗位知识量+合理性分析程度=员工思想高度

员工思维深度+员工思想高度+时空制衡分析程度=员工思维广度 员工知识量+员工思维方式=员工思维速度 其中:

岗位知识量=行业知识+企业知识+岗位专业知识

员工思维方式=员工科学思维水平+价值思维水平+应变思维水平以上内容构成了科学思维的基本内容,其中,拓展思维深度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时空扫描;提升思想高度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价值思维方**中的合理性分析;延伸思维广度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制衡分析;增加思维速度的关键是掌握一些分析上的技巧(例如文化诊断学的“十字口诀”)。关于时空扫描、合理性分析、制衡分析等具体方法,《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中有具体的阐述。在此不做重复介绍。有的岗位强调对思考力的培育,比如策划人员;有的岗位特别需要对执行力的培育,比如管理人员;有的岗位特别强调对应变思维的培育,比如营销人员。员工文化建设一定要与岗位需要结合起来,员工文化只有与岗位需要和岗位特征结合在一起,员工的竞争力和创造力才能纳入企业的创造力体系。有鉴于此,我们把文化诊断学运用于企业经营、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以建立企业创造力体系和提高员工文化素质为根本,致力于提升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岗位思考力水平,并通过他们的带领作用,提高整个企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水平。

本着培养和提高岗位思考力的目的,文化诊断学正在举办一系列关于岗位思考力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当然,为了使学习和训练更具有针对性,我们首先需要对参与者进行必要的岗位思考力测评,然后根据测评结果,有针对性的提供改善岗位思考力的学习方法和建议。具体内容请阅读并参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岗位思考力测评》。

问:什么是岗位思考力,岗位思考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曹政钧:今天,全球性的竞争已经把我们推向创新型社会和市场细分的时代,无论是竞争、创新、还是市场细分,都离不开思考力的提升。对于管理而言,如果有压力就会产生相应的工作动力,但是,要使这种工作动力达到必要的执行效果,必须提高岗位思考力。因此岗位思考力与岗位执行力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所谓岗位思考力,指的是一个人为完成本职工作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岗位竞争所需要的思维深度、思想高度、思维广度和思维速度。在物理学上,力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其实,思考力也离不开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1)首先,思考力的大小取决于思考者的知识和掌握的相关信息量。如果没有必要的知识和信息,就不可能产生相关的思考活动,因此,一个人知识和信息的丰富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思考活动。

(2)其次,思考力的方向取决于思考的价值目标,以及围绕着思考目标形成的思路。思考者有了方向和思路,思考才能集中精力,形成思考的统一性和方向的一致性,从而产生思考力。如果思考没有目标和方向,思考就会精力分散、思维紊乱,从而也就不能产生我们所需要的那种思考力。(3)作用点也叫着力点、“爆破点”,必须把思考集中在特定的思考对象上,并且集中在其中的关键点之上,这样的思考活动就会势如破竹,拨云见日。如果找不准思考的着力点,就会出现胡思乱想、东一榔头西一棒,思考就会停留在事物表面浮光掠影,无法深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从思考力结构的完整性上,离不开以上三个最基本要素,否则,思考就不能形成力的结构,从而也就无法产生创造性的成果。假如一个人的知识和信息量与自己的工作需要相关度越大;思考方向与本职工作的目标结合越密切;思考活动对具体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把握越准确,这时就能够形成和提升一个人的岗位思考力。反之,如果一个人很有知识,但是这些知识与自己的本职工作无关;或者思考活动活动与自己的岗位目标没有联系;或者思考活动不能把握工作关系中的关键环节,那么,尽管他善于思考也无法产生很强的岗位思考力。也许,这样的人可以对很多事情夸夸其谈,但是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很难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从思维方式的完善性上,没有思考活动就没有思考力,思考力是在思考活动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当一个人思考如何完成工作任务以及如何处理好各种工作关系的时候,就在岗位思考力的意义上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完善性程度。这种思维方式的完善性程度实质上也是岗位思考力水平的综合反映。具体说来,它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体现的:(1)目标合理性程度;(2)方法可行性程度;(3)组织有效性程度;(4)资源配置科学程度。如果目标不合理,就很难产生可行性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可行,就不可能构建有效的组织方式和执行体系;如果组织方式不合理,就很难科学资源配置;如果资源配置不科学,就达不到良好的执行效果„„目标合理性、方法可行性、组织有效性、资源配置科学性,这些内容相辅相成、相互制约,构成了运作上的一体化关系。思维是存在的反映,思维对这种一体化关系的把握程度,就是文化诊断学所说的思维一体化水平。思维一体化是对各种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从中综合反映出一个人的岗位思考力水平。

问:企业文化建设最关键的是什么?

曹政钧:一个企业要经营、要发展、要创造,需要多种力量的合力推进,这些力量包括约束力、激烈力、竞争力、发展力、导向力、决策力、凝聚力、执行力、思考力、理解力、创造力、领导力、生产力、营销力、物力、财力、人力„„等等等等。这些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企业成为一个“力”的集合体。尽管这个集合体非常复杂,我们认为,只要抓住了企业的思考力、执行力、凝聚力,就抓住了这些力量的关键。这三种力量在企业创造活动的对象化过程中会派生出一系列的力量,合力推进企业的发展。因此,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思考力是前提,执行力是根本,凝集力是关键。

问:关于企业文化建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请问您如何看待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

曹政钧: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现在非常多,做法也各有特色。其实我在关于真理的结构理论中已经阐述过这个问题。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价值标准不一样,对事物的定义偏重也是不一样的,不能简单的说谁就是完全正确的,谁就是完全错误的。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同做法,各有优点和缺点,没有十全十美的做法,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在信息社会企业需要有一种驾驭文化的能力,关键在于企业有没有对文化的借鉴和批判能力。所以,我提出了文化诊断学,并开展了关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岗位思考力的测评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方式上都是以应试教育和知识灌输为主,不太重视对思考力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模式容易造成人们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上缺乏职场竞争能力,导致执行力的欠缺。进行岗位思考力测评能够帮助人们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有利于提高一个人的职场竞争能力,并能够将这种职场竞争力转化为工作执行力。基于这个原因,岗位思考力测评对其它工作人员也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参与者只要将《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岗位思考力测评》表答好之后发到文化诊断学邮箱。收到答题后,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对参与者的思考力水平和思维特征做出诊断,然后根据测评结果,有针对性的提供改善岗位思考力的学习方法和建议。

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提高员工的岗位思考力水平,其次通过建立岗位诚信行为体系,将岗位思考力与岗位执行力有机结合起来,在二者的相互转化和彼此反馈中提高员工的岗位竞争力,然后通过创造力整合机制打造企业凝集力,形成企业文化。所以,我们的做法与别人不太一样。如果您要我给企业文化下一个定义,我曾经说过: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的特定实现方式。这个定义比较适合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大、中型企业,对于一些垄断经营的国营企业,这个定义不一定合适。至于您刚才问道,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以及我们文化诊断学在执行过程中与它们的差别,如果初略的做一个分类,除了文化诊断学的运作方法之外,还可以区分出这样四种基本模式:

(1)以导入CIS为着力点的企业文化运作模式。

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大多数企业都喜欢以导入CIS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首先由理念体系出发,然后到规范体系,再形成一套形象识别系统,并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加以渲染和推广。这种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行,有比较固定的模板可以套用,不需要太专业的人员和太专业的知识就可以实施,这种文化模式有利于企业形象宣传和形象识别。缺点是: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深入程度不够,表面化、形式化;企业文化与员工心里契合程度不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程度不高,从主观出发,好大喜功的现象比较明显,通常会导致企业资源浪费和形式主义,出现企业文化建设的千般一律和“两张皮”现象,也容易造成员工的反感。

(2)以目标任务为着力点的企业文化运作模式。

完成任务高于一切,围绕着完成任务展开一系列的文化激励和奖惩措施,只强调目的和结果,不关心手段和过程。这种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的优点是:比较注重实效,短期成效比较明显,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员工参与的积极性程度比较高。缺点是:企业缺乏核心价值观念和长远规划,企业发展缺乏持续性和统一性,短期行为明显;割裂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甚至会出现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反文化”现象。

(3)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着力点的企业文化运作模式。

企业出现了什么问题就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企业文化是隶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实用性工具。通常,企业老板就是本企业的文化创立者和导师,不需要设立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机构,不需要专业的企业文化工作者,也不需要在文化建设上有大的财力投入,比较适合小型企业。缺点是: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老板的文化素质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企业文化没有从老板文化的录属关系中独立出来,没有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价值,企业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老板文化”的影响,企业的发展受制于老板的文化素质。

(4)以弘扬企业价值观念为着力点的企业文化运作模式 通过提炼企业价值观念,要求员工接受这种价值观念,从而使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适合企业需要的那种改变。这种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的优点是:企业价值观念决定和支配着企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如果能够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那么就能够使一个人得到最彻底的改变,因此这种企业文化能够深入企业和员工的灵魂。缺点是: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有一个文化积淀过程,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够形成和改变的。这种企业文化运作模式由于在操作方法上急功近利,没有从文化创造力的本质要求上达到企业价值观念与员工价值观念的有机统一。通常,企业倡导的核心价值与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不统一,难以产生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的心里契合。

问:那么,您是如何展开企业文化建设的呢?

曹政钧:当前,市场竞争具有普遍性。竞争迫使企业需要获得精神上的优势,并需要将这种精神优势转化为物质优势。这个获取精神优势和转化物质优势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其中创造力、竞争力、发展力是绝大多数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基本需要。我认为,企业的竞争力、创造力、发展力来自对员工竞争力、创造力和发展力的整合。也就是说,如果员工缺乏竞争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那么企业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提高员工的能力,进而在此基础上整合为企业的创造力体系,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基,所以,我认为员工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其中,岗位思考力构成员工文化的重要内容。

当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果片面强调员工思考力水平,有可能造成这样两个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一、员工个人思考力水平破坏了团队凝聚力,产生个人主义和自由散漫思想;

二、如果目标不一致,往往存在这种情况,员工的能力越大,对团队精神的破坏性也可能越大。因此,必须建立员工(岗位)诚信行为体系并驾驭员工(岗位)思考力体系。如果说员工思考力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那么员工诚信行为体系建设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以员工岗位知识为基础,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应用文化诊断学的三个思维工具提高员工的岗位思考力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员工诚信行为体系,赋予个人和团队信心、恒心、决心等价值观念和精神力量,促使员工的思考力转化为执行力进而整合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此,我们把企业文化建设确定为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文化建设将在这个持续发展过程中依次确定为三个基本着力点:

(一)文化提升:结合岗位特征,建立员工岗位思考力体系,应用文化诊断学的三个思维工具,将员工的岗位知识转化为岗位能力;

(二)文化转化:构建员工岗位诚信行为体系,将员工思考力转化为岗位执行力、岗位创造力、岗位竞争力;

(三)文化整合:将岗位思考力和岗位执行力纳入企业创造力体系,形成企业的凝聚力。

问:我最近收集了一些关于评论您的文章,有很多人认为您的文化诊断学和企业文化建设很复杂,对此,不知您是如何理解的?

曹政钧:企业发展的道路有多长,企业文化建设的历程就应该有多长,如果想三下五除二就把企业文化建设好了,有这种急功近利的急躁态度必定会导致文化建设的浮躁。其实,简单现象中蕴藏着复杂的道理,复杂的道理也往往可以采用简单的形式。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利于启发人们的思考。当然,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必须要有将复杂道理简单化的能力。关于这些,我在《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中提出过“文化建设三部曲”的说明:

第一部:理论化 把看似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穷尽心智,使思考在深度、高度和广度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有利于行动,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有利于思考。通过理论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其目的是便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使复杂的事情变得更加简单。当然,这是针对企业中、高级经营和管理人员的,不是针对普通工人的。

第二部:技术化 通过着力点,根据现实的相对性条件,把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技术,将复杂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化、简单化、条理化、流程化、标准化。

第三部:艺术化 将技术标准与主体的个性特征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环境下的相对性条件,达到主客体关系的统一,创造出工作和生活关系的和谐美。

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做思考力训练的时候,确实是把一些简单现象在理论上复杂化了,目的是启发他们的思考。当然,为了避免由于复杂化带来的阅读困难,我们有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学习辅导。事实上,很多问题看起来很复杂,只要把它进行分解,复杂的东西就变得简单了。初次接触文化诊断学,由于很多概念很陌生,因此产生了复杂感。不过到了执行阶段,我们有一种整合方法,能够将复杂现象简单化,从而追求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状态。

什么是岗位思考力 篇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第一课时内容, 教材第39~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动手操作活动, 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长、正方形纸片, 剪刀, 球。

【学具准备】方格纸、半径为1厘米的圆片、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揭示课题

播放“装修工人给墙面喷涂料”的视频。提问:

1. 视频中的工人叔叔在干什么? (装修房子, 往墙上喷涂料)

2. 他在什么地方喷涂料? (墙面)

师:对,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面”有关的知识。 (板书:面)

【设计意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对装修房屋时往墙面上喷涂料这一现象并不陌生。课始, 让学生重温“给墙面喷涂料”现象, 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唤醒学生对“墙面”的直观认知。视频中动态的喷料过程, 不但活泼有趣, 而且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面在哪儿, 这个面有多大”, 为学生初步感受面积提供了有效的“脚手架”。

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

1. 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1) 伸出你的手掌, 用另一只手来摸一摸, 说一说手掌面在哪。

(2) 把你的手掌轻轻地放在数学书上, 看看手掌面与数学书的封面比, 哪个大?哪个小?

(3) 把数学书放在课桌上, 看看书的封面与课桌面比, 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4) 课本封面与黑板面比呢?黑板面与教室的地面比呢?

指出:我们刚才说的课本、课桌、黑板都叫物体,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生齐读) 。

(5) 拿起数学书, 它的面积在哪?再用手摸一摸课桌的面积在哪。

师指导:不要指着一个地方, 也不要摸成周长。

(6) 选取身边的物体, 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在哪, 与同学交流。

(7) (出示刚才喷涂料的画面) 所喷涂料的面积在哪?用手比划一下。

(8) 出示装潢的室内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 (室内有许多圆柱形的大柱子) 它的面积在哪?用手比划一下 (注意手指弯曲, 上下比划) 。

(9) 出示实物“球”, 让学生现场摸一摸、说一说它的面积在哪。

小结:我们知道了,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还有一些平面图形, 它们的面积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认识面积, 是学生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认识超越。借助认识面积,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不能光靠纸上谈兵, 更不能靠幻想, 必须要借助实物感知, 给学生充分知觉和体验的机会。

上述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先通过直观的看、比活动, 初步感受物体的表面, 知道表面有大有小, 进而给出物体面积的含义。为了更进一步理解这个抽象的含义, 再让学生摸一摸, 摸不到的就用手比划, 从直观形象到抽象, 帮助学生在厚实的感性经验的支撑下深刻地建立起面积的表象, 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 同时蕴含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大数学观, 把培养学生空间的观念落到了实处。

2. 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1) (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图形) 它们叫什么?你还见过哪些平面图形? (再出示圆、三角形) 。它们谁最大? (长方形) 谁最小? (三角形) 它们的大小指的是什么呢? (利用课件, 逐个演示四个图形的涂色过程, 让学生跟着用手进行比划。)

师:这些平面图形也叫封闭图形, 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补充完善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

(2) 出示安徽省地图, 组织学生比划它的大小, 课件配合演示。再出示中国地图,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安徽省在哪, 它与中国地图相比, 谁的面积大。

(3) 出示:

让学生涂出它们的面积, 再交流, 明确后一图形不是封闭图形, 它是没有面积的。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补充板书课题:积) 。我们如何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呢?

【设计意图】认识面积, “封闭图形的大小感受”是教学难点, 也是教学的重点。课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比较、感受、演示和归纳等活动, 自主建构这一概念。学生通过电脑演示涂色、用手比划, 既便于感受平面图形的面积, 也便于区分“面积”与“周长”的概念;而通过在纸上为两个图形涂色的过程, 能体会到什么是封闭图形。

3. 多种策略, 比较大小。

(1) 教师拿起数学书与一本练习本, 问:哪个封面的面积大?有什么办法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来? (重叠方法)

(2) 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纸 (图略) , 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

引发学生对比较大小的结果产生争议。

(2) 师:还有其它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那现在你们就利用自己手里的学具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吧。

当学生出现“摆圆片法和摆小正方形法时”, 教师组织学生比较并说明:比较面积的大小可以用多种方法, 尤其是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比较大小, 现在看摆圆片和摆正方形的方法, 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准确?为什么?

(3) 师:如果我沿着小正方形纸片的边长画线, 再拿走小正方形纸片, 你们看得到了什么?数一数这些小方格, 能直接比较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吗?

指出: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也可以比较出图形的大小。

(4) 数一数, 下面每个长方形各有几个小方格, 它们的面积一样大吗?为什么?

总结指出:用数方格比较图形大小时, 小方格的大小应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操作, 学生获得了探索数学的体验, 培养了其探索意识, 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但这些比较方法是不是都是最好的呢?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 自然想到对比较方法进行了优化, 而且, 引出了另一种常用方法———数方格。

三、练习巩固, 内化提高

1. 火眼金睛:出示“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引导体会:面积相同的图形, 形状可能各异。

2. 考考你的眼力。给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及单位小正方形, 先估计每个图形中有多小个小正方形, 再数一数。

3. 相信你能行:组合解答“练一练”第4题。

4. 小小设计家:在方格纸中设计出一个面积含有7个小方格的图案。

(再次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 形状各异。)

【设计意图】本着重基础、提能力、促发展的练习目标, 我在练习环节设计了4道习题。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格方法比较面积的优越性, 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面积单位埋下伏笔。

四、全课总结

师:这些都是你们的收获, 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面积”, 还会用多种方法去比较面积的大小。其实,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数学是很有趣的, 只要我们有信心、爱思考、多动手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什么是好的产权制度:科斯的思考 篇3

作为毕生探索真实世界经济规律的学者,科斯以其在产权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方面的贡献,影响了交易成本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契约经济学、法律与经济学、宪政经济学等一系列交叉学科。

与不少著作等身的经济学者不同,科斯的论著为数不多且短小精辟,统共才十万多字,但两篇代表论文《公司的性质》(1937年)与《社会成本问题》(1960年),却足以让他在一九九一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中对产权、制度、契约、市场、企业、价格体系等问题的关注,尤其是“产权明晰”的思想,更是对中国的经济改革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古典经济学与早期新古典经济学的年代,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未成为理论的主要论域,而交易活动的成本概念,也未曾被引入对(被视为供求关系表现的)市场与(被视为生产函数的)企业的研究中去。但无论是哈丁提出的“公地悲剧”、纳什指出的“囚徒困境”,抑或奥尔森笔下的“集体行动逻辑”,都绕不开对交易费用的分析。而在《公司的性质》一文中,当时年仅二十七岁的科斯便尝试以市场成本论与组织成本论,来回答“为什么企业会存在”和“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的规模”这两个从未有人深究过的问题。

如今我们常提及的“科斯定理”这个术语,是由经济思想史大师斯蒂格勒在自己的《价格理论》教科书中创造出来的。事实上,对思想精妙、形浅实深的“科斯定理”的表述存在着让人眼花缭乱的诸多版本,但科斯本人从未声称自己提出了这一定理。不过,如果必须要以某个所谓的“定理”来概括科斯的产权经济思想,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三种不同的表述方式。

第一种表述可以在科斯关于联邦通讯委员会的论文(1959年)中找到。科斯在这篇论文中得到的结论简洁有力:“权利的界定是市场交易必不可少的前提。”这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定理。埃奇沃思等人早就提出了交换定理,但他们所描述的约束条件是不完全的,而科斯虽然不是这一定理的最早提出者,但是他的贡献正在于详尽说明了交换理论发挥作用所必须服从的约束条件—交易费用。即只有在零交易费用的条件下,该定律才成立。

第二种表述可以从《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推导出来,也被称作是不变性定理,即:如果产权被清楚地界定,而且所有的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不管谁拥有产权,资源的运作都相同。换言之,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

第三种表述则是:如果产权被清晰地界定而且交易费用为零,就会满足帕累托最优。不过,这很明显地只是在完全理想的条件下才会出现的情况。而且按照张五常的观点,交易费用为零与在现实世界中的关键问题恰恰在于,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才最有利于在信息费用或者交易费用约束条件下的选择,或者说,需要服从怎样的约束条件才能最大化所使用的资源总价值。

按照科斯的观点,市场的前提是清楚界定的财产权利,也就是说,权利界定与安排决定了经济体制的内涵以及社会规范的范围。从上面的各种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存在信息费用或交易费用的完美情况下,产权不管是掌握在国家手中还是由分散决策的个人来支配,资源最终都会实现最优配置。但这种完美假设无法实现时的后果,也就是说无法忽略的信息费用与交易费用,才是直面现实世界的经济学最为关注的议题,而结论我们已不陌生:如果一个理性的行为主体不具有排他性的产权,它将会出于机会主义动机而过度地、低效率地消耗公共领域的经济租金;相反,只有把国家手里的产权重新赋予拥有排他产权、可以分散决策、可以按照各自比较优势运用资源的独立主体,才能最终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独立主体本身不能是国家,因为国家必须委托其他代理人间接使用排他权力,这样无疑会产生新的委托代理效率损失问题。

市场的运行依赖于价格机制,而市场中的经济主体是否能取得成功则依赖于他们是否能尽可能减少信息费用与交易费用,是否能拥有在任何经济体制中都稀少珍贵的知识、信息、洞见与创新。前苏联的中央计划者需要跟踪与规定二千四百万种生产原料与商品的价格,其间所需要汇总、整理和应用的庞大信息量早已超出人类的能力所及。而在由价格调节的经济体中,没有人需要知道千百万消费者对任何一种产品的需求和偏好,也不用知道生产几千万种产品的投入应如何分配与使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中写道,戈尔巴乔夫虽然领导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对经济学几乎一窍不通”;他曾向撒切尔夫人提问:您是怎样保证人们都能得到食物的?撒切尔夫人的回答很简洁:这都是价格机制的作用。高效而自洽的市场,无疑比参与其中的最精明的个体都还要精明。

科斯一辈子都未曾踏足中国,但他一直在关注着中国的经济与社会改革进程。他曾说过:“中国的奋斗就是世界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至关重要。” 他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更是在他去世前不久才刚刚出版了中文版。

《变革中国》英文版的原书名是“How China became capitalist?”,科斯自己承认这是对张五常在一九八一年所写的“Will China go capitalist?”一文的回应与后续。在那篇长文里,张五常推断 “中国会采用一种产权的结构,在运作的性质上跟一个基于私产的经济相同……私人的使用权与转让权会授予劳力、工具、机械、建筑甚至土地。”

二○○八年七月,科斯牵头在芝加哥大学举办了“中国的经济转型”研讨会。科斯在发言中承认,虽然自己是当时极少几个同意张五常的学者之一,但自己原本认为中国崛起至少需要一百至两百年的时间,而非短短二三十年。在研讨会后,在曾发表了张五常那篇长文的伦敦经济事务研究所(Institute for Economic Affairs)的邀请下,科斯才决定与自己的助手王宁博士合写一本书,力图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作出分析和总结。

虽然身在外国,但两位作者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研究丝毫不显半点无力之感,寥寥数言却能系统、客观而中肯地把三十多年来的画卷铺展开来。作者对毛泽东时代的批判犀利而深刻,但绝不是一概抹杀,而是指出那个时代的经济遗产—地方分权以及社队企业为后来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同样地,在华国锋推动下,执政党果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这一承上启下的人物也不应当被刻意地忽略与遗忘。

在芝大研讨会上,张五常提出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改革计划”,是政府设计、计划与控制的结果。科斯与王宁并不否认这一过程的“伟大”,但与这种传统观点不同,他们进一步指出,导致中国转型的一系列事件事实上都不是预先“计划”(programmed)的,而最终的结果也完全是意料之外的,这恰恰是哈耶克所说的“人类行为的非意图结果”(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human action)。

科斯肯定了中国政府为改革所作出的努力,但是也没有忽视改革步伐的反复。更重要的是,他本着双重视角与二元逻辑,将中国转型与变革历程中政府主导的改革和民间自发的改革(“边缘革命”)这两种基本构建力量进行了区分:由政府主导的改革要把中国变成“现代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注重提高对国有企业的激励;而“边缘革命”所包含的底层行动和地方举措,则给中国带回了曾经的私人创业精神和市场力量。

科斯明确指出,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的制度变化“并不是政府精心计划的结果”,中国经济改革并没有根据设定好的蓝图或者沿着产权经济学所指定的常规道路前行,而是由草根发起的改革与政府领导的政策试验共同推进所带来的意外惊喜。下层草根自发的探索积跬步至千里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并推动各级政府在形势倒逼下虽然踌躇但最终妥协,认可既有实践和推广地方检验。周其仁所阐述的“双线并行”的土地入市的制度演进(一条线起于“国有土地率先合法入市”,并通过多种多样试验性的政策工具,把部分集体土地引入合法交易的框架;另一条线则是在基层农村组织和部分地方法规的容许下,身处“法外世界”的集体土地顽强地争取“同地同权”),也可为科斯这一精准与正确的判断提供实例。

科斯认为,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绝不能简单归于“中国全能的政府力量”。相反,他对政府垄断的潜在危险性感到忧虑,注意到“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在政府所有制的压力之下,大多远离法治”,而当拥有巨额资产的政府凌驾于法律之上时,将不可避免地诱发公权私用,公产私分,“腐败的政治产生了掠夺和不公正,种下了社会不安定和政治混乱的种子”。正因如此,科斯一再强调,“将权利界定和产权转移或重新分配一起完成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简便和快速,从而加快了把市场引进中国经济的速度”,但中国市场转型的经验并没有否定明晰的产权是市场经济体制赖以生存的法律基础。

科斯特别提醒我们注意“中国同时缺乏民主政治和思想市场”的危险性,因为这样会给社会强加一个统一的政治体制,削弱和妨害了社会的包容度、多样化、创新性以及风险吸收能力,同时也阻碍了决策者获得有效的信息。从另一个角度看,“没有什么比活跃的思想市场更能解放人们的思想”。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最为关键的优势并不在于它的分配效率,而在于信息的自由流动—市场经济本身就建立在承认无知和包容不确定性这两个重要的认知基础假设之上。

科斯提出,过去三十多年里中国各地随处可见的重复投资及其造成的资本投资的低利用率,在阴差阳错之间推动了产业化发展,并通过学习机制促进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在现代制造业的爆炸式增长。类似地,一旦中国的思想市场崛起,将指向“一条平缓、可行而又直接的政治改革之路”,同时“将更好地激发蕴藏在中国人民中的创业精神,降低市场体制的运行成本,最终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的动力”。

科斯曾经对王宁说:“能够使各种经济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产权系统就是好的产权系统。我认为中国会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产权系统,至于其到底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并不重要。”因为在他看来,“市场经济并不是一个终止的状态”,其本质是一个开放式的集体学习与自我转型的演变过程,正如所有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临时的、推测性的、时时可以修正补充的”,因而任何思想与知识都不可能完美、终极、单一到足以一统天下地描绘多维度、多面向的现实。如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如果不能建立真正自由的“思想市场”,中国的政治与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不可持续的。在我看来,这是全书最为精彩之处。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最后写下这么一句名言:“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无论对错,都比我们通常认为的要有力量。事实上,正是这些思想在统治着世界。”科斯虽然已离开人世,但其思想无疑将继续深刻地影响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成本经理岗位职责是什么 篇4

2、按照公司招标采购程序,负责工程项目的招标、评标、议标、定标工作;负责工程预算或招标标底的审核工作,确认合同价格;

3、负责公司工程合约文件的起草、谈判、签约及管理工作等合同流程;

4、负责工程建设项目结算工作;

5、负责复核施工单位的工程款计量及支付;

工会主要岗位职责是什么 篇5

二、负责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检查、总结和汇报工作。

三、关心会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协助院领导解决会员的实际问题。

四、领导工会委员、小组长开展工作,并检查其工作执行情况

五、开好每年度的教代会,召集并组织工会委员会议,组织贯彻工会委员会决议。

六、做好工会工作人员的分工和协作工作。

七、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反映,对于处理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教职工,更好的为教职工服务。

行政人事岗位职责是什么 篇6

2、员工入职、离职、异动手续办理;

3、员工档案、电子信息库及各类人力资源档案的建立、维护、更新;

4、居住证等员工证件手续的办理;

5、邮箱、财务审批权限的开通关闭申请;

6、人员社保、公积金手续的办理,解决员工相关的问题;

7、员工考勤的统计与监督,审核员工的考勤及各种休假并备案;

8、根据招聘计划,实施招聘工作,完成简历筛选、分类及面试安排;

什么是岗位思考力 篇7

“翻转课堂”翻转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从诞生到现在只不过短短7年时间, 就在全世界激起了教学改革的千层浪, 产生了如此深刻的影响?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翻转课堂”产生、发展和应用案例的资料, 从表面上看, 我感觉“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翻转了时间, 彰显了个性化学习, 避免了会与不会一样施教的“填鸭式”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在课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对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进行个性化地“翻转学习”, 也可以在有较强针对性的视频引导下, 提前学习第二天的内容, 上课时讨论解决预习过程中的问题。课堂上不再拘泥于新知识的死板讲解, 更多的是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

我们也许可以这样概括“翻转课堂”的特色:“过去是教师喂什么吃什么, 现在学生可以自己选菜做菜”。原有的课堂讲授多, 翻转课堂更像一对一的课堂, 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学习、作业。课前, 学生通过视频自学, 尽量自己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课中, 学生把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 以探究的形式与教师、学生一起讨论解决,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整理。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 教师一般先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讨论一会儿, 然后再进行适当地点拨、解答、补充或者延伸。课后, 学生可根据视频反复观看、研究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当然, 教学模式再先进, 也不能一味实行“拿来主义”。首先必须要符合国情和学情, 要中国的教师接受“翻转课堂”模式, 有几点还是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

1 我们的教学观念是不是支持“翻转课堂”

多少年以来, 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教, 学生学”, 教师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当前灌溉式的教育在我国依然盛行, 虽然我们也在不断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模式, 但是大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 因为我们的教育体制没有改变。再有, 教学观念的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始终认为孩子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始终认为孩子就是要严格“管理”才能出成绩, 始终认为孩子如果没有教师的教, 就什么也学不会。所以, 周末、暑假、寒假才会有那么多的补习班、辅导班。

2 教师的素质是不是支持“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门技术活, 要求教师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录成微视频, 上传到网上供学生在家下载学习, 那么问题来了:第一, 教师必须有足够的业余时间录制视频, 而在这之前教师还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如备课、写脚本等;第二, 教师要熟练使用多种专业软件进行学习内容的录制, 这就要求教师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 如怎么录声音、怎么录视频, 如何上传视频资源等;第三, 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负担和工作量, 录制视频前期教师要把很多事情融合到一起来做, 要思考足够多的问题和解答的可能性, 然后在课堂上解决问题。

3 学生的素质是不是支持“翻转课堂”

网络和信息技术早已进入普通家庭, 现在的大多数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著民, 他们可能不排斥通过网络点击视频来学习。但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第一, 如何可以保证孩子能在家好好学习、认真做笔记、积极思考问题?因为“翻转课堂”这种学习模式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和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 如果学生本来就是那种需要教师严格管理才能学习的类型, 那么这种方式对他来说可能是“放羊式”的游戏, 正好可以把时间用在玩游戏和上网冲浪, 还可美其名曰“网上自主学习”, 效果当然适得其反。第二, 如果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较差, 那么“翻转课堂”对他也许是种打击, 上课时大家都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而他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掌握, 哪有能力参与解决问题这种高大上的学习模式, 这样就违背了“翻转课堂”的初衷。第三, 学生的学习时间, 当前学生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猫头鹰还晚的群体之一, 多数学生的时间大部分消耗在做家庭作业或课外辅导作业等刚性需求上, 对于“翻转课堂”, 可能只有在暑寒假才能挤出时间光顾。

以上三个方面是“翻转课堂”走向深入应用最基本的影响因素, 当然学校的重视程度, 网络、终端设备的配备等也是要考虑的问题。我觉得, 对于“翻转课堂”, 我们可以结合学情演变一下, 可以把功课做在平时, 通过广泛发动、组织教师, 以教研组的方式把任务分解, 利用点滴时间把课堂讲解和课后作业的重点、难点, 按章节目录提前录制下来, 学生回到家后,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查看和思考, 经过长期的积累, 形成一定数量的优质教学资源, 然后一步一步来改善我们的课堂教学, 让课堂动起来。

4 结语

思考还在继续, 因为问题从来都没有停止。一种教学模式的好坏不是看他外表多么光鲜时尚, 而是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由此看来, 尽管“翻转课堂”看上去很美, 甚至是大势所趋, 但对于怎么翻怎么转?翻什么转什么?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翻转课堂”今后何去何从, 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这种探索之路还需要更多人来走。

摘要:“翻转课堂”翻转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从诞生到现在只不过短短7年时间, 就在全世界激起了教学改革的千层浪。“翻转课堂”看上去很美, 甚至是大势所趋, 但对于怎么翻怎么转、翻什么转什么, 中国的教师还是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

为什么是女性?为什么是摄影? 篇8

进入伦敦摄影师美术馆(The PhotographersGallery)于今年10月开始举办“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先锋艺术”(Feminist Avant Garde of the 1970s)展览现场,首先占据视线的是一块影壁。展览介绍占据半壁,覆盖另一半的则是艺术家玛丽·贝丝·埃德尔森(Mary Beth Edelson)一幅拼贴作品《最后的晚餐:一些在世的美国女性艺术家》(Last Supper: Some Living American Women Artists)(图1)。

《最后的晚餐》本为达·芬奇名作,描绘耶稣在被罗马士兵逮捕的前夕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餐的情景。这幅拼贴作品以达·芬奇原作为底,将十二门徒的头像以创作当年(1972年)在世的女性艺术家头像替换。在画面外另起一圈,填满符合主题的艺术家黑白照片。画面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当然是耶稣和犹大。端坐正中的“耶稣”被乔治亚·奥基芙(Georgia OKeeffe)的头像取代,手握钱袋的“犹大”则是阿尔玛·托马斯(Alma Thomas)。不同于脸色阴郁的犹大,托马斯脸上是自然开朗的笑容。而旁边的“彼得”—李·克拉斯纳(Lee Krasner)笑得更为灿烂。

奥基芙1920年代即已出名。作为画家,她以半抽象半写实的手法绘制花朵的微观细节、岩石肌理变化、海螺、动物骨头和荒凉的美国内陆景观。作品中常充满着同色调的细微变化,组成具有韵律感的构图,成为1920年代美国艺术的经典代表。她的丈夫是摄影大师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以她为模特的许多照片已经成为世界摄影史的经典。

托马斯比奥基芙年轻4岁,以抽象手法使用色域绘画闻名。如果从绘画风格上看,托马斯无疑和欧姬芙不是一路人。对于写实手法来说,抽象主义的确意味着一种背叛。而扮演“彼得”的克拉斯纳与欧姬芙在绘画风格上虽无太多相似之处,但二者有一个有趣的共同点:丈夫都是知名艺术家—克拉斯纳的丈夫是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对于女性地位的评价和衡量总难独立,“妻凭夫贵”显得非常自然,而佐治亚·欧姬芙和李·克拉斯纳这两位女性艺术家作为独立个体达到的艺术成就,却足以让她们名声显赫的丈夫变成一个趣味的注脚,或许从这个层面来看,女性主义的终极目标“男女平等”实现了。然而,作为追求的这种男女平等,也正好映射出不平等的现状,比如《最后的晚餐》背后指涉的圣经—《圣经》中写到男人和女人时讲:“上帝从男人身上取出的肋骨造了女人,把她领到男人面前。亚当说,这是我的骨中骨,肉中肉;要把她叫做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

宗教不讲道理地设置了性别歧视,而将耶稣和十二门徒改换性别,本身就是一次彻底的颠覆。用女性主义颠覆传统男权,仿佛可以连“背叛”本身包含的歧视也一同掀翻。“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先锋艺术”展用这幅作品打头,把当年女性主义艺术作了一个全景式的概括。

这个展览的作品涵盖了1970年代48位女性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包括照片、拼贴画、表演艺术、电影和录像等形式。这些激进、充满诗意与讽刺且常常伴有挑衅意味的作品反映了性解放、性别平等、民权抗争等话题逐渐成为公共话语的时代的到来,它们进一步激励女性艺术家对“女性身份”、“性别角色”以及“性政治”提出质问和挑战。此次展览强调了具有开创性的女性主义艺术实践及其对后世艺术家产生的广泛影响。

伦敦摄影师美术馆位于伦敦核心城区SoHo区牛津街附近,是一座小楼,每层一个展厅,面积都不到50方平米。这个展览占据两层,展品安排得很紧凑。展览分四个部分:家庭议程(Domestic Agenda)、吾肤之中(In My Skin)、另一个自我(Alter Ego)和诱惑的躯体(The Seductive Body)。

家庭议程

第一部分“家庭议程”展示的作品挑战了对女性“主内”(in the home)的这一刻板印象。德国艺术家雷娜特·艾森内格尔(Renate Eisenegger)在其表演艺术“高楼(1号)”(Hochhaus, Nr.1)(图2)中,把自己的脸涂成白色,以蹲姿缓慢行过一条高楼里的长走廊,一边走一边用不插电的熨斗熨过本身就光滑平整的油毡地板。

高楼,空无一人;女性,面无表情;动作,缓慢细致;结果,全然无用。在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女性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而到了家庭这样一个私密的内部领域中,女性也难以同男性平权:她们的“主内”被认为是理所应当。于是,把女性禁锢在空间里,把表情禁锢在皮肤之下,把行为禁锢在家务之中,平等诉求的结果是无效的;而这些机械且反复的行动对于“家庭主妇”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压迫之下,答案噤声。

另一位艺术家比吉特·约根森(Birgit Jürgenssen)在作品《家庭主妇的围裙》(Hausfrauen-Küchenschürze)(图3)中,把炉盘烤箱与围裙合二为一穿在身上,绕过脖子的裙带如同船锚一样牢牢地将其束缚,如生根一般。炉盘烤箱和围裙一样,都与“吃”关系密切,而它们属于且只属于家庭主妇,生根理所当然,至于发出的芽,就不知是新枝还是枯枝了。女性的社会角色似乎与生俱来便被刻板印象规划,这是非常让人沮丧的。这种沮丧也体现在了卡琳·麦克(Karin Mack)的摄影作品《一个幻觉的破灭》(Zerst·rungeiner Illusion)(图4)里。一位典型的家庭主妇微笑着的照片被十几根针和钉子刺穿。亲切柔软的微笑被生硬尖锐地刺破,这两个极端的冲突宣告着一个幻觉的破灭。如此破灭一个幻觉近乎处刑,这是只有背负深重苦难的受害者自己才会采用的惩罚手段,不知这样的宣泄加害者会不会看见,会不会视而不见。

吾肤之中

离开家庭,回到女性本身。在第二部分“吾肤之中”里,女性艺术家着重挑战了对于“美”与女性身体根深蒂固的态度。她们通过先破后立的重构,创造出了多层面的女性形象。男权主义中,男性认同是女性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整个社会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比如控制权、力量和竞争性,都将女性特质排除在外。而女性的美丽作为未被否定的价值,却又被视为性欲的对象,从而被浪漫化、理想化,逐渐变成了一种客体而存在。

来自秘鲁的艺术家特蕾莎·布加(Teresa Burga)以画作《无题》(Untitled)制定了一副美女面孔,面孔周围精确的刻度进一步凸显其标准化。对于女性之美的定义和准则古已有之,然而将这标准大规模可视化则是在等到广告大行其道之后方得实现。此后,不断强调和深化女性之美成为一大主题,一路探入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广告已。布加直接撇去广告里的虚浮,抬出更为直观的量化标准,这无疑是对“美”和“美女”的一次考问:为何而美?为谁而美?若离开男性认同,美何去何从?

这次展览包含的绝大多数艺术家都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布加出生在秘鲁,受西方新式艺术手法的影响去往芝加哥艺术学院进修,再回到秘鲁。她与另一位来自巴西的艺术家莱蒂西亚·帕伦特(Letícia Parente)一起,组成了非发达国家的南美阵线。

除去化妆品等后天雕饰,女性之美也反映在自然的呈现中。众多“自然”中,时间是最有力量的一种。波兰艺术家伊娃·帕图姆(Ewa Partum)的作品《改变》(Change)便自然地呈现了时间对女性之美的影响(图5)。在一位观众面前,帕图姆让化妆师将自己的面容一分为二:一半是本来的自己,一半是老年的形象。照片中艺术家的发型和神态让人联想到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不同的是,蒙娜丽莎的面容永远年轻。帕图姆的表演是女性在自我决定形象这一选择上的一次实践。时间对美的改变是直观的,也是客观的,在男权社会虎视眈眈的目光之下,选择直接面对时间的蚀刻已经是一个挑战,再坦然摆出前后对比更需要勇气,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那般敢于说出“更爱你备受摧残的面容”这样的话。不过,一旦意识到面容是自己的,就可以与“悦己者容”轻快地说声再见了。

另一个自我

“另一个自我”的觉醒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强调“先天身份”和“后天身份”的区别而生。“先天身份”即生而为谁,“后天身份”则由社会环境塑造而成,尤其以习俗与禁忌的作用最为明显。法国著名女性主义者西蒙娜·波伏娃(Simone Beauvoir)在其著作《第二性》(The Second Sex, 1949)中指出:“女性不是生就的,而是逐渐变成女人的。”于是,女性艺术家对这个被环境强加的身份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与此同时,也强化了自我代表的意识。

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早已是摄影史绕不开的艺术家,她的艺术生涯正是开端于1970年代。在作品《无题(露西)》(Untitled, Lucy)(图6)中,她已经开始把自己扮成他人,在不是自己的自己中找寻自己成了她40年来的艺术主线。“我觉得自己在作品中是匿名的。当我观看这些照片时,从来都看不见自己,它们不是自拍。”她如此阐释自己的作品。照片中匿名的女人姿态各异,青春气息和美艳妆容给人以很大的遐想空间。在这些联翩浮想中,“她”可以是任何人,但实际上没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环境对她的塑造看上去失效了。另外,由于缺少信息,“她”的先天身份也很不明朗。于是这样的一张照片展示出了最纯粹的女性,让观众无从知晓她的先天和后天身份,只能关注展现在平面图像上的“她”本身。对女性主义来说,这无疑是对已经被异化且标准化的身份有力的回击。虽然舍曼明确指出自己不是女性主义者,但她也承认自己的作品都来自于这种文化中以“一位女性”的角度进行的观察。“部分作品关乎爱恨,被化妆、魅力和憎恨同时冲昏了头脑的爱恨。”女性用化妆增加魅力,彰显第二自我,再因为第二自我带来的各种影响产生爱恨等情绪。这样的过程无法与环境割裂开来,选择这样认同身份的方式,就无可避免地“逐渐变成女人”。

与舍曼相似,女性主义艺术先驱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也通过在作品中扮演不同角色把识别身份的权力交给观众。她指出:“艺术领域的女性,无非是艺术家之妻或者‘骨肉皮(Groupie,骨肉皮,又称果儿,指那些追慕影星、歌星、作家等明星的少女。—编者注),从未被认真看待成艺术家。”因此,她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向未来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宣告女性主义艺术实践的潜力。这样的宣告的确消除了部分对于女性艺术家的歧视,而来自大环境的歧视,往往会对女性第二自我的产生和构筑产生负面影响。这些歧视的根源,仍然是男女不平等。乌里克·罗森巴赫(Ulrike Rosenbach)在作品《艺术是一种罪行,第4号》(Art is a Criminal Action, No.4)中扮演女版猫王,而原版猫王的形象则来自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经典作品。在罪行中实现男女平等,如此荒诞的信息由作品传达给观众,仿佛画中四人各开一枪(图7)。

诱惑的身体

最后一部分“诱惑的身体”,导言占据另一层展厅影壁的小半江山,大半江山则被一幅画占据,画里这根螺丝钉的隐喻不言自明(图8)。谈到身体,女性主义运动效果最显著的部分便是推动和促成性解放。然而许多女性主义艺术家为此推波助澜的过程中仍然要强调女性依旧持续的性压抑。这部分的展品多数直白坦诚,在场的男性观众大多走马观花,伫足细赏的基本还是女性。男性将女性物化为性客体(性工具),却羞于直面客体的模样,他们在这个方面也被社会习俗和禁忌强加了“另一个自我”。

奥地利艺术家瓦莉·艾斯波尔(VALIE EXPORT)在其作品《触摸式电影》(Tap and Touch Cinema)中,裸身外穿一个象征银幕的盒子,邀请路过的男性将手伸入盒子触摸,与此同时,艺术家则直视他们的眼睛。这个作品挑战的是电影中“男性沙文主义”的凝视,仿佛在宣称:与其偷瞄,不如实地感受。这种观影体验是今天4D电影也不具备的(图9)。

在艺术家莉莉·杜约里(Lily Dujourie)的摄影作品《无题》(Zonder Titel)里,画面主体是一具躺着的躯体,有着曼妙的曲线,摆出古典画中人的身姿。观众大多以为这是一具女性身体,但实际上这是一位长发男模。仅仅通过模仿古典画中的身姿,男模已然成为一具女体,这甚至让观看照片的男模自己感到惊讶。这件作品强调了至今依然存在的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总是习惯将“长发”“曲线”“婀娜多姿”等特征标准化,并将其理所当然地等同于女性身体(图10)。

展厅里有观众留言墙,卡纸一面写“你看见了什么”,另一面请观众选一张照片谈谈自己的看法。留言众说纷纭,大多不避谈论女性在当今社会的地位。这些纸片与《最后的晚餐》相望,它们应该只是未来的一点前菜吧。

艺术史与摄影史交集下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是指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将重点放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女性主义政治行动挑战了诸如选举权、生育权、堕胎权、受教育权、家庭暴力、产假、薪资平等、性骚扰、性别歧视与性暴力等的议题。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家务分配、压迫与父权等。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20世纪前半叶,两次世界大战及其之间,由于男性劳动力的缺乏,让女性有机会进入传统上被男性掌握的职业,从而展现她们也能胜任“男人的工作”,而且社会也依赖她们的贡献。这个转变鼓舞着女性争取平等的地位。到二战结束后,西方对于职业妇女的偏见已经有所减弱。从发轫到此时的女性主义运动被称为“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而第二波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受当时民权运动、青年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影响,加之避孕和节育手段的逐渐成熟,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迅速波及全美并蔓延至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一起兴起的,还有女性主义艺术运动。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艺术运动兴盛于西方。其中最为直观和丰富的就是视觉艺术。

“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先锋艺术”展出的作品包括照片、拼贴、表演艺术、电影和录像等形式,但这些媒介或多或少与“摄影”存在着关联。经过印放生成的照片自不必说,借用照片为关键素材的拼贴作品被纳入摄影范畴早已得到公认。至于展览中涉及的表演艺术,在1970年代也往往选择摄影作为记录、存档甚至展示的手段。彼时的视频记录设备远未亲民,摄录效果也较当下有天壤之别,加之播放设备大多是10寸以下黑白显示屏,对表演艺术来说,整体展示效果并不如相对已经完善和成熟的照片(即使也只是黑白照片)。虽然电影和录像提供的流动观感为照片所不具备,但展览中一些由迷你黑白电视承载的作品旁,通常也伴随一组清晰的黑白或是彩色照片作为补充说明。也许是视觉效果更出色,照片吸引的观众多过原作本身,如此看来,原作反而更像是对照片所述的忠实记录。摄影作品能够清晰准确记录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结果,在后期冲洗和放大时还有二次创作的余地,这对当时以先锋之姿进军的女性艺术家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再者,1960年代以来的当代艺术中,摄影(照片)对于行为艺术、表演艺术、大地艺术等艺术创作的记录本身已经形成了摄影参与当代艺术多种形式的一类,而展现这些实时性强或者强调体验的场域性艺术的照片自身,在后来也可能成为被展示的作品。

这样看来,作为专业的摄影展览机构,伦敦摄影师美术馆策划这一女性主义先锋艺术断代史般的展览也就无可厚非了。女性主义进入艺术史领域虽然仅有40余年时间,但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了显著的发展,而女性主义艺术史业已在新艺术史的书写中为其注入了新内容。今天,站在西方社会主流观念都已接受“男女平等”这一女性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上,展出最早一批以女性主义观点创作的艺术是对历史的一次溯源,它借助回望艺术史以及与之有着交集的新摄影史,折射出的是20世纪中叶以降女性为达成种种权力诉求而做出的努力。

女性主义正是从1970年代开始介入艺术史。1971年,美国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Linda Nochlin)在《艺术新闻》上发表题为《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一文,揭开了女性主义艺术史的序幕。她从根本上质疑了传统艺术史关于天才和伟大艺术家的认定标准,指出了长期以来的社会制度和机制对女性艺术家成长的限制。诺克林的理论奠定了传统女性主义艺术史理论的基础。

诺克林首先承认一个事实:在艺术史上的确没有如同米开朗基罗、伦勃朗、塞尚或毕加索那样最伟大的女艺术家。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平等的待遇是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除了家庭培养对女性的轻视之外,艺术教育制度对女性的巨大限制(不允许参加人体写生,不允许参加学院比赛,不接受女性为职业画家)以及社会对女性美德的标准(贤妻良母)都让女性对艺术家这一身份可望而不可即。

文章以19世纪法国著名动物画家罗莎·博纳尔(Rosa Bonheur)为个案,详尽考察后说明作为一个女性,想要在艺术上取得成就,必须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压力,甚至放弃爱情和婚姻,背负“不够女人”的骂名。于是,诺克林得出结论:社会制度决定女性不可能取得杰出的艺术成就。同时,她呼吁女性应该为建立一个两性平等的新制度而抗争。

从1970年代开始,女性主义艺术从不自觉地着重强调两性差异的社会原因开始,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得越来越深刻。当代艺术中,摄影已经成为不少女性艺术家重要的表达媒介,汉娜·威尔克(Hannah Wilke)、弗朗切斯卡·伍德曼(Francesca Woodman)(图11)、琳恩·赫尔施曼·李森(Lynn Hershman Leeson)(图12)、德博拉·威利斯(Deborah Willis)、卡莉·梅·维姆斯(Carrie Mae Weems)、南·戈尔丁(Nan Goldin)、妮基·李(Nikki S. Lee)、苏菲·卡尔(Sophie Calle)、佐伊·莱欧娜(Zoe Leonard)等等,不胜枚举。随着后现代思考模式的引入,加上摄影和摄像设备日新月异的进步,以及可供艺术创作的各种材料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发展,女性艺术家在创造作品时也采用了新的思路,她们正视但不夸大两性差别,通过不同表现形式、自然且巧妙地将作为主体的“女性”内化为创作。

(作者为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电影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我国跨国经营发展现状下一篇:会计学毕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