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聋校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7篇)

聋校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我校一年级的聋哑学生入学前大多没有经过学前教育,这些学生从小失去听力,无法用语言表达,同时对别人的表达也听不见。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数数、大小、多少等简单的数学知识一无所知,没有一点数感,全部要从0开始,对数学启蒙老师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作为刚接一年级的新教师,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低年级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将本人对这学期教学工作的一点思考总结如下:

一、加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一是仔细备课。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由于一年级的小朋友刚接触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为了实现学生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每节课我都准备很多教学模型和实物,对每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和课后巩固练习我都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组织好教学。在上课的过程中,一年级的聋哑学生普遍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上课喜欢随便下座位或相互打手语“说话”,我采取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或激励表扬的方式维持课堂纪律。对认真听课的同学发小五星或小红花,对不认真听课的同学画哭脸脸谱,每节课下课时统计谁的表扬最多,谁的批评最多。

三是上课方式灵活多样。低年级的同学主动参与意识强,胆子大。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采用提问、讲解、设疑、讨论、竞赛、练习等多种方式交叉进行,让学生乐在其中。四是采用直观教学。每节课开始部分我都为学生创设情境,要么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小棒数数,要么拿出数具模型和学生一起数数,要么和学生一起分享多媒体视频动画。

二、重视数学基础知识教学。

本册教材除了10个课时的小单元教学,其余全是数与代数的知识,其中计算是教学的重点。聋哑学生由于听力受损,他们的语言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些学生没有一点听力,无法说话。但这些学生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比较喜欢数学学习。我根据这些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数学教学中狠抓计算教学。

一是重视口算教学。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让学习节奏慢的学生熟练识记20以内退位减法表,让他们能够快速口算。让头脑灵活的学生采用“凑十补数法”快速心算。每天课前我都采用各种方式进行五分钟的口算练习,如:口算抢答,口算接龙,做口算测试卷等等。

二是重视笔算教学。如:在教“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我让学生先熟悉计算方法,在进行竖式计算时,让学生先将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在笔算过程中,学生最容易忘记的就是“进位”和“退位”时忘记在前一位上加一点或借一点。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专题训练的形式,让学生多做同类型的练习题,让他们头脑中对“进位”和“退位”计算根深蒂固。三是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通过一学期的坚持,效果显著。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本学期我准备了教辅练习资料,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根据错题记录和分析,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四、自我反思,努力实现专业成长。

一是继续坚持并优化本学期一些有成效的做法,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所有的学习问题,课后只做适当的巩固,控制好课后作业分量。

二是及时辅导落后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三是加大家校之间的联系,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争取家长更多的支持,致力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是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在新知识学完后,间隔多长时间安排二次复习巩固,以什么方式进行复习巩固效果最好?针对不同的内容,努力寻求比较好的二次复习时间和复习方式。篇二:聋校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聋校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抚州市临川区特殊教育学校 陈梦欣

一学期的工作伴随着新年脚步的到来,即将接近尾声。本学期本人任教的是聋校二年级的数学,在这一学期的教与学中,伴随着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忙碌中有收获,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本学期的点滴感受总结如下:

一、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常规,就是习以为常的规定,应该说是我们工作的最低要求。“只有超越常规,工作才有可能主动创新”——根据这样的理解,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认真扎实地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备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每一节课,为了备好课,要求自己首先做到熟练地掌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并做到:通过本节课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哪些是重点、难点,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其次了解学生,每上新课前都要明确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学习情况,因为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每一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2.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对学生的错题要求及时更正,并进行相应的辅导。

二、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观念影响行动,行动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在一年级也有过这方面的培养,但是毕竟太小很多的学生还一点也不懂事。在这学期我就特别注重他们这些习惯的培养: 1.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有错自觉改正的习惯。2.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习惯。3.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4.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

三、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于是本学期我暗下决心:不管花多大的力气,不论付出多少心血,也要让学生乐意去学数学。1.组织学生竞争,同班分组竞争。本学期我任教的是聋校二年级的数学,开学第一节课就和同学们一起制定本学期的一些上课、作业常规,然后就给他们每个组100分,并告诉他们这学期会根据这个常规来给两个组打分,在100分的基础上表现不好的扣分,表现好的加分,期中期末各总结一次,到时看哪个组最棒得分最多,哪位同学最棒为班上加的分最多。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发现效果还不错;课堂上也适当组织竞赛,竞赛可以定时间而不定任务,也可定任务而不限时间。如在练习口算题时,我们搞竞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就限定一分钟时间,我刚说完“开始”,大家就全身心投入竞赛之中。

2.在教学中,我尽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灵活、发散、创新等品质。通过我的努力,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有不少以前上课不认真、不写作业的同学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认真对待学情检测。

我把每一单元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制作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学情。

一期来,在教学的同时,我注重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教育,特别在环保教育方面,通过教育以及各种手段使学生提高了环保意识。在有所收获的同时,我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数学教学方面还需大胆地去“放”,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大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另外数学与实际生活是紧密相联的,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还应更多的贴进生活,让自己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我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研究和探索,争取更大的进步!篇三:聋校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

一、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比较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十个十个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基本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了解个位和十位的意义,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及读、写100以内的数。

3、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教学难点:数数接近整十时,下一个整十数该是几十。

三、教学课时数 8课时

1、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数100以内的数”教科书第1页上的例1和第2页上的 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一的第1~4题。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

十、10个十是一百。并能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教学重点、难点:明确“一”、“十”和“百”之间的十进关系,数

到接近十数时,下一个数整十数是多少。

教学准备:带有数位的20以内的数字卡片,师生每人100根小根以 备数数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下面的卡片。先出示第一张卡片,提问:这个数的十位上是几?个位上是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按同样方法分别出示第二、第三张卡片,并进程同样提问。

2、教师讲述:我们还学会了20以内物体的个数(带领学生数出 教室里课桌的个数)如果物体的个数超过20,大家还会数吗?(引出新课)教师板书:数100以内的数

二、新课。

1、教学例1。

让学生把100根小棒准备好,教师演示,学生跟着数。

(1)先一根一根地数,数十根捆成一捆,教师说明:10个一是十,并提示学生注意:1捆是1个十。再接着数完十根捆成一捆,一共是2捆。指名学生回答:2捆是几个十?然后,指导学生一根一根地往下数,数完十根捆成捆,一直数到100。

(2)教师出示一捆小棒提问:这是多少根小棒?(10根)10里面有几个一?(10个一)10个一是几十?(一十)。数一数,每个人一共捆了几捆小棒?(10捆)(3)教师指导学生十根十根地数小棒。(一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突出总共有10个十,再把10捆捆成一大捆,提问:这一大捆是多少根小棒?(一百根)板书:10个十是一百。

(4)提问整十数的顺序:二十后面是几十?三十后面是几十???九十后面是多少个十?10个十是多少?

2、教学例2。

指导学生从二十数到三十二,数到二十九时,提问:二十九根是几捆零几根?(2捆零9根)。再添一根是几捆?是多少根?(3捆,三十根)

如果有的学生还不会数,再数不会。到三十九根时,再提出同上问题。使学生明白,数到几十九时,再往下数,十位上的数要增加1,并体会到“十”也是一个计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做第3页上的“做一做”题目。

2、做练习一的第1~4题。

3、第1题让学生按实物数数,重点使学生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4、第2题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由三十四数到四十七。在接近整十的地方要重点练习。

5、第4题让学生先看一看整捆的是几个十,再接着往下数。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100以内的数。

五、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一第3、4题。课外作业:练习一第2、4题。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页上的例3,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一的第5~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准备:计数器一个,小棒100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从三十二数到四十六。

2、口答。5个一是();10个一是()。1个十和8个一组成()。

12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0里面有()个十。

二、新课。

1、教学例3。

教师先带领学生摆出3捆零5根小棒,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回答:桌面上摆出的小棒是多少根?(三十五根—)。谁能说出三十五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2、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

(1)让学生摆出与书上的左图相同数目的小棒。

聋校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言语技能,教学方法

一、重视言语技能康复训练做好“说”的准备

在教学中, 我们发现聋生在朗读课文时会出现读不通、读不准的现象, 表现为:一是顿读, 一字一顿地读。二是读错, 即添字、漏字、读错字、颠倒重复。三是读破, 即停顿错误, 把句子读得支离破碎。这些情况与聋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相对较弱有关, 与教师指导朗读的方法不当有关, 也与他们发音器官不灵活, 呼吸气流控制不自如有关。由此对一年级刚入学的聋生进行“说”的训练, 首先是发音器官、呼吸以及说话技能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这对于有或者没有接受过学前康复的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接受过学前康复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训练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前康复的成果, 发展他们的说话能力, 而对于没有接受过学前康复的孩子来说是挽救口语康复的最佳时期, 训练发音器官的灵活度, 为其开口说话做好准备。至于康复训练的方法有很多, 最常用的方法是:1.舌的训练:常用的舌操可以训练舌运动的速度和灵活度, 但天天训练比较枯燥, 可以借助手指饼、海苔及棒棒糖等孩子喜欢的小食品训练舌的上、下、左、右、前伸的能力, 同时用这些小食品适时鼓励做得好的孩子, 他们会很愿意配合教师的训练。2.唇的训练及呼吸训练:利用双唇音与单元音组成的音节进行唱音练习, 并做到长短结

合, 如bapabapapa, babibabubabibabu, babibabu babaobabibabubabao。当然, 呼吸练习的方法还有很多, 如吹纸片、吹蜡烛、吹气球、吹哨子等等, 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肺活量及呼吸控制的问题。3.说话技能的训练:利用逐字增加句长训练说话能力, 如一口气连续说“爸爸”“妈妈”或同学的名字, 逐渐增加到说“我们上课”“我们下课做游戏”等, 同学之间开展竞赛, 学生的兴趣很高。在朗读词语和句子的同时也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 久而久之, 学生连贯说话、流畅朗读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并且提高速度之快使人始料未及, 这在本班学生的身上体现得格外明显。

二、强化语言积累做好“写”的准备

1. 在教拼音时积累词汇

汉语拼音是一种语音符号, 它是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符号, 从本质上讲, 学习汉语拼音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口语能力, 但只有声音没有意义的拼音对聋生的“口语”来说是不具备交际功能的。事实上, 聋生由于听觉障碍, 很难理解和接触其他的词汇, 所以导致他们词汇量少, 语言信息闭塞。因此, 在拼音教学中, 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材料, 强化语言积累, 丰富词汇, 发展语言, 最终达到能够与人交流。本人的做法是:在教拼音的同时, 认读与拼音相关的词汇, 结合拼动物“大肥猪”“蜘蛛”;结合实物认读水果“山楂”, 让学生品尝山楂的味道是酸酸的, 观察山楂的形状是红红的、圆圆的、小小的;再让学生观看视频, 认读动词“摘”, 最后让学生演示摘水果的动作, 边演示边说句子等。学生们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会了发音、说话、积累、表述, 他们不再只是坐在那里抬头看老师, 而是说一说、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这为他们在生活中表述语言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语言学习的快乐, 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这样, 当按正常教学计划学完拼音时, 学生同时掌握了五、六百个词汇,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储备。

2. 在生活中积累词汇

学习语文离不开生活, 生活中处处皆语文, 这是每位语文教师都认可的, 且每位教师都在努力做着。这对于聋校语文教师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 聋校教材中的看图学词学句都来自日常生活, 但教材只是个例子, 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凭借, 因此应该做到把词语的学习拓展到生活中去, 在教学中或与学生的日常交流时, 遇到哪个词语就学习哪个词语, 不放过学生表达需要的任何一个词语, 做好一点一滴的积累。当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以后, 要帮助学生进行词语归类, 如水果类、蔬菜类、食物类、动物、植物、形状、颜色、课外活动、职业、学校场所及学校教职工等等, 词语归类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词语, 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句子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做好说写结合

1. 看图学词

字词教学重视音、形、义的统一, 看口写并不代表学生完整的实际能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 堵住耳朵, 仅看口型是不能分辨“背心”和“北京”这两个词的, 因此, 在训练看话的同时, 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看图、看实物或看演示等说写词语上, 并做到快速说、快速写, 达到熟练掌握词语的音、形、义。

2. 看图学句

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把学到的词语放到句子中替换, 丰富句子量。

(2) 注意读句指导。不要小看简单句, 如“谁做什么”“王老师吃苹果”“王老师拿苹果”“王老师洗苹果”“什么做什么”“鸡生蛋”“牛拉车”“弟弟哭”“哥哥笑”要读出主语, 读得流畅, 从简单句到复杂句, 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句式、理解句义, 学会表达。

(3) 注重写句训练。看演示、看情景、看图写句子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同时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 随着句式掌握得越来越多, 还要重视背诵句子、默写句子的训练, 达到举一反三, 极大地丰富句子量, 同时要防止学生说写句子时只注意替换, 不注意语意, 这样的学生没有形成语言文字的能力。

聋校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3

关键词:聋校;低年级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4-0061-03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广大教师已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在聋校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适度、适时、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创新发展。

一、适度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吸引他们主动开展学习活动。

由于聋哑学生听力的障碍,他们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等都不太理解,但聋哑学生上小学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经验,他们通过跳绳、踢键子、拍小皮球等游戏,学会了数数;他们通过自己单独买零食或与父母一起到商场购物,认识了人民币,知道了付款找零;他们通过搭积木、摆七巧板,认识了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这些积累虽说是有零散的、混沌的、表象的、粗糙的或者是无序的,但都为他们进入小学学习数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教师选择学生身边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适度应用信息技术创设鲜明生动的生活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再现生活中的数学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出数学问题,从而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和探索之中。教学活动中,多让学生从熟知的生活中“找”数学,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展示教学中涉及的现实情境,具有其他媒介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集声、色、形、像、文于一体,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还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中。

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本课第一课时“认识整时”虽是建立在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上,但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学生已潜移默化地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在导入中,以Flash课件展现生活中日出、日中、日落的情境,并配以钟表面和相对应的时间。课堂上播放课件后,通过让学生说说课件中的画面含义,引导出计时方法,推出“认识钟表”,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起床时间、上学时间、午餐时间、放学时间,从而使学生了解时间的信息,明确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并为以后继续教学时、分、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最后以教材中“聪聪一天的生活”设置相应的动漫情境,呈现聪聪按钟表上的时间做不同的事情,从而让学生认识整时,使课件贴近生活,富于童趣。

二、适时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引导探究学习,锻炼自主能力

聋生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有效学习。由于他们听力言语的障碍,接受信息的渠道受到一定的限制,他们的语言发展较为缓慢,且思维长期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的层面上,在学习中会出现词汇贫乏、组句困难、发音不准等问题,加之他们需要非常专注地聆听和观察,容易出现注意力涣散等现象,这些困难都易使聋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兴趣和主动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其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育教学的责任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思想、行动上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自我,使其成为自身发展与变化的主体。

对于聋校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天性好奇,但注意力不稳定,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易集中,但时间不长。聋生的特殊心理和生理情形,要求教师更应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适时运用信息技术让聋生的各种可利用感官都能参与到学习中,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建立起准确、丰富的表象,启发聋生想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交流、归纳、总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通过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认识钟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不同钟表的钟面,最后定格于小闹钟的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汇报观察及讨论结果。以课件特写的形式展示:时针、分针、秒钟和12个数。同时以动态形式显示时针、分针、秒钟的区别和关系。并进一步展示指针、数字显示钟表等,让学生观察两者的区别,看看发现了什么?提问:指针、数字钟表是怎样显示时间的?像数字钟表这样显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哪里见过?你能用这种方法表示吗?通过引导观察比较,发现呈现时间的数学方法,再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为学生再次积累时间的感性认识。

又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在课件中制作不同颜色的小棒,让学生利用鼠标移动彩色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在学生快乐的组合图形时,顺势引导学生思考:“10”这个数是由几和几组合起来的?用小棒摆一摆,比一比看谁摆的多?学生们探索组合10的几组数,在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并进行展示。

再如,教学“元、角、分”,通过课件播放人民币图片,让学生观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结合展示的人民币实物,在小组内讨论人民币的各种特点,包括上面的数字、图案、数字大小等等。然后让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介绍。在学生介绍完后,适时用课件展示购物场所商品和对应价格,引导学生将人民币的作用和生活结合起来。

三、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有效训练数学思维,促进创新发展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性、探索性和社会性。在聋校课堂教学中,数学学习不应是一个被动吸收知识、记忆、反复练习的强化过程,应该让聋生以一种积极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并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所有新知识,只有通过聋生的再创造活动,使其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活的知识。因为聋生的听力语言障碍,所以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有着明显的缺陷,几乎会错过全部交谈的语言信息。视觉在聋生认知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常常集中精力用眼睛来观察,因此常常表现出异常的安静或处于缄默状态,让人感觉不太正常或不够灵敏。久而久之,有的会产生冷漠、退缩、自卑等情绪,有的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虑等心理状态。其实聋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的观察力也极为敏锐,在视觉上往往有超越常人的天赋,因而挖掘他们在视觉上的潜力是帮助他们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如果能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展示具体事例,给聋生创造一种积极探索问题的情境,他们就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只有这样,聋生获得的才是真正的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结论。

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合理利用一些多媒体的生动、新颖、富有童趣的画面,或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卡通图像和动画将相关的知识内容和需解决的问题以一种新颖的、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活泼、生动的获取知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氛围,让学生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

在聋校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先从看图说话和看图计算开始,然后以图画展示应用题,最后采用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让学生解决应用题或相关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克服对手语的依赖和对文字的畏难情绪,认真审题并思考题意,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本身的互动性、开放性,使学生自主性提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改变了原有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的各个环节,锻炼自主能力,增加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对实际问题或应用问题的解决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信息技术有效应用有利于教师、学生、多媒体三者之间双向互动的思维活动过程,能帮助学生从繁琐、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传授的知识,更利于聋生接受到符合他们认知心理特点的教育,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排解了心中的烦恼,更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信息技术不仅为聋生的低年级数学教育带来了革新的变化,也为聋生的未来人生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

参考文献:

[1]麦馨.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创新思维[J].教育信息技术,2009,(7).

[2]贾雪梅.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09,(3).

[3]赵树.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法[C].华夏出版社,20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王庆明,李冲.创造有效探究机会提升课堂教学效率[J].小学教学设计,2008,(4).

[6]杜紫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08,(9).

[7]王志南.数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凝视与出路审视[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7,(2).

[8]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聋校语文四年级教案 篇4

聋校语文四年级教案

8、大熊猫(第三课时) 课文分析 这是一片讲读课文,主要介绍了大熊猫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课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为学生介绍了大熊猫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作者用“胖胖的”、“光滑的”、“毛茸茸的”、“又圆又滑”等词语,把大熊猫外形的主要特征描述得十分生动、逼真。而大熊猫小时候、长大以后则被描写得栩栩如生、憨态可掬,为学生展示了大熊猫可爱、活泼的样子。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精神。在本教学设计中,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来读课文,自主探究、观看视频资料,同桌互评,既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确保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能正确回答课文思考练习中的问题。能正确填写名词,能用练习中句式说、写句子。 3、 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能说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教具准备: 挂图、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回忆大熊猫的样子。 1、 导出课题,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一种动物,它的名字叫:生回答,师板书课题:8、大熊猫。 2、 那同学们还记得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吗?下面,请同学们回忆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大熊猫是什么样子的?边播放课件边让学生复述,注意学生的口语表述。 3、 那我们就一边来看看课文里怎么描写大熊猫样子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你们看见这么可爱的大熊猫,喜不喜欢啊?那你们想不想再多认识一下大熊猫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再走近大熊猫,了解一下它们的生活习性吧。 二、 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1、 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两段视频,大家要睁大眼睛认真看,等下,老师有问题的。播放视频,看完后,让学生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注意学生说句的完整。 2、 那让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的。齐读第二自然段。 3、 思考:课文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哪几句话是说大熊猫小时候的?哪几句话是说大熊猫长大以后的? 4、 再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指名学生回答。 5、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师板书。 6、 同桌互说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以后的生活习性,可边说边演示。 7、 男女生看板书分别复述小时候和长大以后的大熊猫。 8、 齐读第二自然段,读的时候加上动作。 三、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胖乎乎的大熊猫睡醒以后,会去找什么东西吃吗?课件出示福娃晶晶及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最喜欢吃什么吗?生回答。 2、 课件出示新鲜的竹叶和竹笋。 3、 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4、 播放大熊猫吃竹叶的视频,体会吃得多香啊! 四、 拓展练习。 1、 说说学习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 播放一组大熊猫的图片,唤起学生对大熊猫更深的喜爱。 五、 总结。 教师结合板书,带学生一起总结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六、 作业。 1、 背诵你喜欢的写大熊猫的句子。 2、 课后练习第一题第2、3小题。 (2)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以后有什么区别? (3)大熊猫爱吃什么? 3、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8、 大熊猫 小时候 很活泼 喜欢爬上爬下 长大以后 不大爱活动 喜欢睡大觉 摆动胖胖的身体 找东西吃 最喜欢吃 新鲜的竹叶和竹笋

聋校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面积的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和简易方程。这一册教材的设想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继续学习习近平行四边行,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为今后认识最简单的立体图形打好基础;在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小数四则运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百分数等计算做准备。教学代数的初步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因应用题方面,对应用题的解题步骤进行系统整理,并结合三步应用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行、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2、使学生认识中括号,能够较熟练地进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和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以及相遇的行程应用题。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5、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

一、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能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选用算式法或方程法。

三、方法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加强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提高聋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2、注意知识迁移类推,加强计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3、继续加强复合应用题的教学,进一步提高聋生解答能力。

4、重视简易方程的教学,积极做好中小学代数知识的衔接。

5、注意培养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面积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和简易方程。

2、教学难点:突破复合应用题的教学。

五、课时安排

一、面积的计算(21课时)

1、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4课时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5课时

3、梯形面积的计算。5课时

4、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3课时

5、整理和复习4课时

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29课时)

1、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5课时

2、应用题

(1)归总应用题 4课时(2)三步应用题 10课时(3)行程应用题 6课时 整理和复习4课时

三、简易方程(28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 2课时

2、公式变形 5课时

3、解简易方程 7课时

4、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 11课时 整理和复习3课时

聋校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的例

6、例7,完成第15页的“做一做”和练习五第1~3题。教学目的:

1、通过实例,帮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为后面推导相邻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求异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是两步计算式题,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要记在心里,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具、学具准备:实物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卡片口算(抽回几道题用哪句口诀)

3×2=

4×3=

1×2=

1×1= 2×4=

4×4=

3×3=

2×2= 2×3=

4×2=

2×1=

3×1=

2、一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二三得六(2×3=6

3×2=6)一四得四(4×1=4

1×4=4)三四十二(4×3=12

3×4=12)二四得八(4×2=8

2×4=8)

3、列出算式说出得数 4个2是多少?(2×4=8)3乘以4是多少?(3×4=12)

被乘数是3,乘数是2,积是多少?(3×2=6)

4、引入新课

教师拿出3盘桃,每盘3个的实物图.

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桃,怎样列式计算? 有的学生用加法:3+3+3=9 有的学生用乘法:3×3=9 教师肯定两种方法都对,哪种方法简便呢?(第二种方法)

二、新课

1、教学例6。

教师又拿出一盘桃,盘里只有2个桃与上面的3盘桃放在一起。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桃,怎样计算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小组内讨论,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想出两种方法。第一种:把每个盘子中的桃的个数加起来。3+3+3+2=11 第二种:先求前3个盘一共多少个,再加上第4盘中的2个桃。3×3+2=11

2、教学例7。

这时教师在第4个盘里又添上1个桃,每盘都是3个桃,有4盘,一共有多少个桃? 学生列出算式:3×4=12 教师在第4个盘中拿走1个桃,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桃,能不能在上面式子的基础上计算出来呢? 学生会想到:3×4-1=11

3、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同学们看上面两个算式。3×3+3×4-1 这两个算式有几个运算符号(乘加、乘减),教师板书课题。有两个运算符号就要分两步计算,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算出得数来的呢?

第一个算式3×3+2,先求出3盘有多少个,再加上第4盘的2个,也就是先算乘,再算加。

再看第二个算式3×4-1,先求4盘有多少个,再去掉1个。先算乘,再算减。因此,乘加、乘减的式题,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三、巩固练习

1、做教科书第15页上的“做一做”中的练习。

第1题,3×2+3=

4×3-5= 4×2+4=

4×4-3=

引导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第2题,(1)3乘以2是()再加上4是()。3×2+4=(2)4个3相加是(),再减去3得()。3×4-3=(3)被乘数是4,乘数是2,积是(),再加上3得()。4×2+3=

2、做练习五中的练习。

第1、2题,计算前,让学生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第3题,要先看第一问,想清楚是几个几,再在第一个括号里填上数,再看第二问,引导学生说一说要算什么。

四、小结

乘加、乘减是两步计算式题,注意运算顺序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和减法。

第11课时 乘加、乘减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7页练习五的第4~9题。

教学目的:

1、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为后面推导相邻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乘加、乘减是两步计算式题,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要记在心里,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做练习五的练习。

第4题,请学生背出1、2、3、4的乘法口诀。

第5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第6题,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使学生明确两个乘法算式用的空间相同,但意义不同。

第7题,让学生计算乘减两步运算的算式。

第8题,计算2、3、4的乘法算式。

第9题,让学生在圆圈里填出正确的符合。

2、思考题。

让学生画一画,算一算。

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的“美” 篇7

那么,如何让聋校的数学课堂搞活呢,不是死板的呢?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设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兴趣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创设诱人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然容易牢固地学习到知识。而精彩的导课就像桥梁一样联结着旧课和新课,既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吸引力,使学生进入主动参与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学习活动的最佳状态,又使教师讲课水到渠成、轻松自如。因此,教师应重视新课导入的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 愉快的游戏 低年级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不能较长维持注意力,而游戏恰恰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获得的知识是没有负担的,轻松愉快的。如 : 在学习第二册百以内数的认识时,就可以做“数的排队游戏 ”,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教师把分别写有 0、25、30、35、20、5、40 的七张卡片分发给七个同学,再引导说:数数字来排队,从小到大排一排。要求持卡片的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到台上排队后 ,讓全班学生按顺序读出数字:0、5、10、20、25、35、40 通过形象生动的游戏活动,学生们很快掌握了数的排列顺序。

二、 生动的故事 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到处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却很少遇到。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故事中去,以生动形象的人物或小动物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的求知欲望,会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三、直观的多媒体 电教多媒体运用“形”、“色 ”、“声”直观地展示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打破了原来课堂上的陈旧模式,为学生提供和创造了直观、多彩、生动、形象的思维材料和情境 ,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对于优化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搞活 课堂气氛起着积极的作用。如 : 在教学聋校教材“分数的认识” 时,利用多媒体 播放这样一段内容:桌子上的盘子里有四张饼,爷爷给小明和小刚分饼,这时每人能够平均分得两张饼;第二次分时,盘子里只有一张饼,要平均分给两个人,应该怎样分呢? 画面上爷爷用刀把饼平均分成两份,并把这两块饼重合比较,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它们的大小是相同的,教师这时可以给学生讲解他们每人分得的是二分之一。在问题提出的同时,画面显示爷爷分饼的方法 , 巧妙地利用文字与动画的结合, 将“分数的认识”这一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很适合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特点,还积极调动了耳、眼、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学习,把学生带入新奇的境界中,学生由“奇”而生“趣”, 由“趣”而生“悉”,心生疑惑,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上一篇:浅谈数学学习技巧下一篇:书香校园活动方案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