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考察报告
标准化工地建设考察报告
2012年4月9日至13日,西宁南绕城公路项目办、总监办及总承包项目部组织了部分人员赴湖南省学习考察标准化工地建设的基本做法和成效。在湖南省浏醴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和张花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热情接待和帮助下,我们一行通过4天时间的学习、考察、参观了浏醴高速和张花高速等项目的标准化工地建设情况,对我项目部的后续标准化工地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浏醴高速公路考察
在浏醴高速公路项目,我们主要对小型构件预制场、土建8标乌川湖高架桥、路面19标沥青拌合场、土建6标T梁预制场和公司办公生活区进行了考察学习。
在浏醴高速项目,为确保小型预制构件的外观和质量,专门设立了小型构件预制场,占地约4000m2,主要负责预制混凝土六棱块和水沟盖板等,由专业的施工单位进行集约化、工厂化生产。在预制场,料仓、搅拌区、预制区、养护区和成品区划分明确,养护措施到位,采用的塑钢模板预制外观较理想,通过振动台振捣来确保混凝土内在质量,确保了小型预制构件的质量可靠,外观美观。
土建8标乌川湖高架桥防撞护栏和混凝土路面已基本施工完毕,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的很好,特别是路面板的施工缝位置,基本看不到错台,路面板的拉毛效果也较好。防撞护栏施工质量较好,特别
是线形控制的不错,整体线条平顺,施工变形缝在施工过程中设置临时泡沫板,拆模后采用沥青麻絮填塞。
路面19标沥青拌合场占地面积48000 m2,共设6个冷料仓,6个热料仓,沥青及油罐6个,成品仓1个,材料堆放区、拌和区、作业区等分区明确,均作了硬化处理。拌和站消防、安全设施齐全到位,同时设立了消防保卫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现场环境保护制度等,并设立了美观整齐的企业文化宣传牌。同时拌和站配备了规划完善、功能齐全的试验室,试验室内标示标牌及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挂立整齐,登记记录完善,仪器摆放整齐,整体环境整洁卫生。
土建6标T梁预制场占地面积约40000 m2,场内设30m台座30个,40m台座10个,大型龙门吊2台主要用于提梁,小型龙门吊2台用于提钢筋模板及混凝土等。现场均作了硬化处理,钢筋加工区、预制区及存梁区规划整齐,功能明确,同时设置了明显的标示标牌。该梁场T梁张拉采用的湖南联智桥隧公司研发生产的智能张拉设备,据称实现了梁板张拉过程的电脑化、自动化、智能化和程序化控制,使用效果良好,能精确控制有效预应力和均匀度,但由于天气原因,现场未使用,无法判断具体效果。
浏醴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办公生活区大气、美观,设立了办公区、生活区、文体区、展示区等很好地体现了公司的形象及企业文化。
二、张花高速公路考察
在张花高速公路项目,我们主要对澧水特大桥项目和张花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驻地进行了考察学习。
张花高速控制性工程澧水特大桥是一座单跨钢桁架悬索桥,也是湖南省在建的第二大悬索桥。该桥全长1194.2米,主跨856米,横跨澧水大峡谷,桥面与谷底高差达400米,现正在进行主桁架安装。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对澧水特大桥工地现场进行了了解,并对跨峡谷悬索桥的施工流程,特别是对使用火箭抛送先导索的施工方法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学习,同时对该项目的工地标准化建设进行了参观学习。
张花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建在张家界市市郊,占地约150亩,整体设计大气美观,布局合理,在标准化工地建设方面做得很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通过这次的考察和学习,加深了我们对标准化工地建设方面的认识,各个工地向我们形象的展示了标准化工地建设应达到的标准,为我们指明了建设的方向,使我们在后续的工程中能清楚地认识到标准化工地建设的重要性,明确该如何进行建设和维护。后续工作中我部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认认真真抓好标准化工地建设。
西宁南绕城公路总承包项目部第七、八分经理部
望城、宁乡两县同属湖南长沙市辖县, 工业经济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综合竞争力强, 均列中部六省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十位, 其中宁乡县跻身2008年度全国百强县。与长沙县、浏阳市号称“县域经济长沙四小龙”。近年来, 两县发挥比较优势, 抢抓发展机遇, 致力扩大开放, 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 县域综合实力强, 城乡居民收入高
望城县总面积946平方公里, 现有人口53万, 辖15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2008年, 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4亿元, 同比增长16%,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亿元, 增长3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亿元, 增长15.9%;财政收入14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6200元和7150元。2009年第一季度, 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7亿元, 同比增长26.6%;财政总收入2.85亿元, 同比增长38.34%,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8亿元, 同比增长44.6%。宁乡县总面积2906平方公里, 人口132万, 辖33个乡镇、2个经济开发区。2008年, 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2亿元, 增长15.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4.3亿元, 增长13.7%;财政总收入14亿元, 增长29%;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3元, 增长17%, 农民人均纯收入6919元, 增长18.2%。2009年第一季度实现GDP69亿元, 同比增长15%;财政收入5.6亿元, 同比增长3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6亿元, 增长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69亿元, 增长1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48元, 增长17%。
(二) 工业主导地位突出, 项目投入支撑有力
两县均坚持工业强县战略, 以项目工作为核心, 将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有效投入的重要途径, 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望城县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80亿元, 增长4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亿元, 增长43.3%, 工业对县域经济贡献率达49.7%;2002-2008年, 望城累计引进落户项目448个, 工业项目268个, 其中上市公司15家, 投资150亿元的长沙电厂、投资30亿元的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和投资28亿元的晟通科技以及金龙铜业、中航起落架等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14个、过亿元的项目66个, 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4家。宁乡县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20亿元,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38家, 总产值314亿元, 工业对县域经济贡献率达60%。2006-2008年, 宁乡新增规模项目911个, 其中, 5000万元以上项目159个, 投资超百亿元的三一重工、中财集团等亿元以上项目65个, 实际到位县外资金319亿元, 其中外资2.8亿美元。宁乡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上提出了“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惟一选择, 把项目工程建设作为发展的惟一载体”的战略思想, 定位于全球范围招商, 定向于珠三角、长三角引资, 定点于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 突出引进战略性项目, 用“两个唯一”创造了宁乡发展的辉煌。
(三) 平台建设力度大, 产业承载能力强
两县分别投入3.2亿元、3亿元高标准建设金城大道、金洲大道, 与长沙由“多点对接”到“全面融入”。宁乡县坚持现代中等山水城市定位, 做到建设有聚有拓、布局有开有合, 通过成立城投公司等融资平台, 在“十五”期间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46亿元, 县城建设区面积由2003年不足8平方公里拓展到2008年28平方公里, 县城人口由10万增加到23万, 城镇化率达40.2%。望城经开区由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湖南省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和湖南省台商投资区组成, 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7平方公里, 入园企业90余家, 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财税收入5亿元。宁乡经开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 由中小企业发展园、食品工业园、服饰工业园、制造园构成。目前, 园区引进企业140余家, 合同引资超过100亿元;启动105个项目工程, 建成投产企业68家。
(四) 农业产业化程度高, 现代农业发展快
两县都坚持农业特色化、特色规模化、规模专业化, 致力引进牵动性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望城县先后引进了旺旺食品、光明乳业、亚华乳业等国内知名企业, 2007年, 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2家。宁乡县精心打造宁乡猪、温氏鸡、沩山茶、超大菜等优势农产品品牌, 先后引进了温氏集团、北京资源集团2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泰国正大集团现代化生猪养殖工厂等项目, 建成8000亩超大蔬菜基地。2007年, 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190多家, 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 52家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38亿元, 实现利润5.2亿元。2008年家禽出笼4050万羽, 居全省第一。肉猪出栏225万头, 居全国第四, 成为省级生猪储备基地。
二、收获和体会
(一) 科学对比找差距, 发人深省
与望城、宁乡相比:第一, 总量不大、发展不足是长丰存在的主要差距。2008年长丰实现GDP98.5亿元, 财政收入7.73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2亿元, 分别是望城、宁乡的53.5%、34.9%, 55.2%、55.2%、56%、35.7%。第二, 农民收入低、城乡消费市场活力不足是长丰的薄弱环节。2008年, 长丰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元, 人均消费额1908元, 分别是望城、宁乡的64.3%、66.9%、39.1%、30.3%。第三, 长丰投资总量在安徽省处于前列, 但力度不够强。2008年, 长丰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6亿元, 分别是望城、宁乡的63.7%和74.9%。为此要把存在的差距看作是发展的空间, 要有后来居上的雄心奋力赶超。
(二) 科学发展出成果, 催人奋进
望城、宁乡两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取向, 以新型城市化为目标, 立足先导区建设总体规划, 整合提升现有规划成果, 加速县域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规划编制, 突出重要地段和节点的规划设计, 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共融、人居环境优美、人文生态协调的科学发展体系。2008年望城县森林覆盖率达36%, 城镇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城镇建成区绿化达到40%,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宁乡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5%, 其中城区绿化达到35.9%, 城区人均公用绿地面积达到8.29平方米, 被授予全国文明县城称号。
(三) 科学发展主战略, 令人鼓舞
长丰与望城、宁乡在发展上有差距, 但可学可比性较强。从地理位置看, 区位相同。都属于省会市辖县、城郊县, 同样具有10分钟上高速、半小时进市区的区位交通优势, 都与省会城市实现了多点相接、互通互融。从发展思路看, 思路相近。望城提出实施“融城强县、工业兴县、创新先导、产业提升”四大发展战略;宁乡提出实施“兴工强县、特色强农、三产活县、融城提质、交通先行、资本运作”六大发展战略;长丰始终坚持“快工强县、三产兴城、优农富民、融入合淮、与市俱进”的发展思路, 都是主动对接融入省会城市发展, 都是坚持以工业为主导统筹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都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科学发展。从发展历程看, 态势相似。2003-2008年, 望城县GDP从2003年的60.9亿元增至2008年的184亿元, 年均增长24.7%;财政收入从2003年的3.29亿元增至2008年的14亿元, 年均增长33.6%。宁乡县GDP从2003年的99亿元增至2008年的282亿元, 年均增长14.5%;财政收入从2003年的4.4亿元增至2008年的14亿元, 年均增长25%。长丰GDP从2003年的25.6亿元增至2008年的98.5亿元, 年均增长30.9%;财政收入从2003年的1.76亿元增至2008年的7.73亿元, 年均增长34.4%。长丰与两县GDP和财政收入均实现了五年翻一番甚至翻两番, 经济发展都是以速度赢得增量, 以增量壮大总量, 始终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
三、长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 进一步解放思想, 创新科学发展新境界
面对发展现状, 长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克服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 强化危机意识, 增强跨越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克服畏难不前的心理, 始终保持奋起直追的精神状态;摒弃因循守旧的观念, 强化创新意识, 真正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在努力实现“三年倍增、跻身十强”阶段性目标的同时, 要跳出省外看长丰, 放眼中部找定位。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在科学发展上进入认识和实践的新境界。
(二) 坚持工业立县战略, 打好发展组合拳
工业不强、企业不大、载体功能不完善的县情决定了长丰必须狠抓工业发展。要牢固树立发展为上、投资为本、项目保证的理念, 找项目、跑项目、上项目、运作项目, 力争在大项目上有大突破, 按照“一二三产业一齐引、大中小项目一齐上”的思路, 整合各类招商力量, 实行县领导驻点招商、驻外联络处、乡镇和县直单位捆绑招商制度, 构筑“上下联动、合力招商”的工作格局和“领导抓、抓领导”的工作机制。要下大力气招引大项目, 对大项目明确县级领导和专人跟踪联系, 紧盯不放, 促成建成投产。要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作重点, 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进规模农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 走出一条长丰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充分发挥城间县的区位优势、“五湖连珠”等资源优势, 加快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抓住合肥提升交通枢纽地位的历史契机,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吸引合淮市民“住在双城”, 促进房地产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三) 加快平台载体建设, 全面融入滨湖大城市
关键词:子腊;古村落;房屋建筑
1 子腊村的地理环境和形态特征
子腊村位于湖南省的西部,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石栏镇,距离县城约38公里。该村由12个小组组成,其较明显的分为四个聚居区:1、2小组聚居,3至10小组聚居,11组和12组各独立于一个区域。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昼夜温差较大,年降水量较丰富。田地里的农作物大多是自给自足,仍保留着较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村中仅有一条子腊河贯穿于整个村落,住房大致沿河流两岸分布。“依山建屋,傍水结村”这一丘陵地带最佳的选址规律在子腊村充分地体现出来。
由于子腊村地处深山,较为偏僻,有一定的封闭性,所以该村在几百年间仍然保留着相对稳定地历史原貌,以及祖祖辈辈传承的民族文化观和自然环境观。无论是从其物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建筑特征,还是融于其中的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民俗以及宗教信仰等,都可以较为集中地反映在子腊村的空间布局上。
2 子腊村的房屋建筑
2.1 房屋建筑的结构
苗寨是一种较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子腊村的建筑主要是穿斗木架式结构,也有几户是歇山式的建筑,一般只建一层,皆以小青瓦盖顶。村中的木匠龙老柳指出居民的木房结构从古至今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都是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方法。当地房屋建筑外观有两种样式:一种是大门和两侧的窗户并排;另一种大门是向里凹一点,但其主体结构大致相同。子腊村的房屋构造一般是四柱三开间,内部大多用木板隔开为两进式,一进主要是生活场所,二进则是卧室。一进左侧主要为经常使用的一个生活区域,包含了火坑、碗柜、电视等生活用品;而右侧多设为厨房并用于一些闲杂物品的存放。
2.2 房屋建筑的选材
子腊村房屋建筑主要选用的木材是杉木,这种木头耐水性较好,一般也不容易腐烂。当地居民在建房子时很少会选用松木,因为松木时间久了木板中间会长虫子,也容易变形导致松动。村中每家每户都划分有山,如果村民自己家山上有较好的木材原料,他们就会去相关部门申请砍伐证并缴纳一定的费用。树从山上砍下来一般会先放置一段时间,等晾干了再使用。
2.3 建筑外墙的制作
房屋的正门基本都是木制,通常根据房屋的大小来决定格局,一般分别为两扇、四扇或者八扇。其他三面外墙则依主人家里的经济条件而定,一般经济条件较困难的居民其房屋的两侧和后面的外墙都是用当地竹子编织而成的,材料主要是竹子,诸如水竹、箬竹等。这种外墙的制作流程较为复杂,以箬竹为例:先用小的箬竹叶来编织成块状,再将猕猴桃的树藤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后将其汁液与牛粪、石灰等混合搅拌。各种原料的用量并没有严格的比例规定,全凭当地人的经验来判断。最后将这些混合物糊在编织好的竹子上面,把糊好的这一侧作为墙的外皮。这种墙的缺点是相对较薄,隔音效果不好,墙皮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就会容易脱落。但其成本较低,因为牛粪、箬竹、猕猴桃的树藤等可以就地取材。
2.4 房屋框架结构的制作流程
第一,建房仪式。子腊村的建房习俗是在起房子之前要请当地的风水先生算一个黄道吉日,并且還要先祭祀鲁班,祭祀主持者通常是木匠。首先在地基中央摆上一张桌子,上面放有生米、猪肉和五碗酒,还要在地上烧五堆纸钱,分别给鲁班和他的四个徒弟。再抓一只大公鸡,旁边放上木槌和斧头,杀鸡的时候鸡冠血要滴一些在木槌上,则表示用这个木槌就能将房子里的鬼赶走。然后在米里插上三炷香,拜的时候要念咒语,大体意思就是祈求鲁班保佑建房子途中顺顺利利。
第二,准备阶段。选完地址后就开始建地基。找好木匠负责做门、窗户、柱子等,在室外空旷处临时搭个棚子存放和加工木材。木匠一般先做柱子,根据固定尺寸在柱子上打眼(开凿孔),其主要是为了穿木枋,通常根据榫眼的大小定穿枋的尺寸。然后就用木栓将这些固定,把柱子和穿枋架成一排并将其立起来。做完后开始做木板,也就是四周的墙。之后就是做木门,大门一般是2尺宽,其他的门通常为80公分,其高度是根据房屋的高度来决定。大门一般有四扇门,通常是只开两扇门,家里老人办丧事期间才将四扇门全都打开。最后就是做窗户,村中门窗上雕花并不常见,因为难度太大,造价也较高。
第三,建房上梁。起架要用大绳子拉,一般先起堂屋右侧的一架,然后再是堂屋左侧,固定好了之后再起外侧两架。上梁就是将正中间的横梁放上木架,而横梁的选材是有要求的:要选择枝丫生长得多一点的木头,枝丫多代表着多子多孙;而且选用的树要长得笔直,不能长虫子,3至4卡皆可。生木砍回来是有忌讳的,要有人看守,不能让人坐或跨过去,这样会对房子主人不利。对于砍横梁的人也必须是父母双全,已婚且有儿有女。把横梁从山上抬回来一般要五个人,轮流抬的有四个人,另一个人拿着工具,抬的途中木材不能落地。木匠将横梁做好之后就在其上订红布,红布里会放一双新的竹筷子,寓意一家人有福气、有饭吃;再放上石墨、毛笔,能够保佑主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有出息;最后再放上黄历、银做的圆形龙脉型器物,银器则代表着财。上梁的时间也要请专门的先生来算,上梁前还要再祭拜鲁班一次,并且主持祭祀的木匠要从头到脚穿一身新衣服。
第四,完成阶段。横梁上好后接下来就是装木板、门窗等细活了。安装木地板时要先将两边各空出一块,木板也要根据进度用铁钉钉好,剩下最后两块木板时,要先将木板平放插进去,然后用木槌慢慢地敲打,并且途中敲打几下就得停一会再敲,要是一次性打进去,木板会因为太紧而导致变形翘起来。等这些细活全都做完之后,整个房子的构架就大致完成了。
3 结语
子腊村保留了较完整的苗族古村落原型,其选址、布局以及房屋建筑等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成了独特的人文历史景观,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这样的古村落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群山溪水之间,与美丽的大自然浑然一体。子腊古村并不仅仅为村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物质基础,更是体现了它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地民族文化的结合,蕴含着子腊人祖祖辈辈的理想和愿望。因此,子腊村民要特别注重对本村传统古建筑的保护,这样才有利于古村落和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拉普普.住屋形式与文化[M].台北:境与象出版社,1976.
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3月29日,李超华处长率领各学办主任和辅导员老师对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进行针对性的考察学习。通过听取情况介绍、部门对口交流和实地参观,了解了这所院校的发展历程、学生管理特色。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院校基本情况: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始办于1951年,1974年开办高职大专班,2000年升格为教育部备案的高职院校。学院设有电气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贸管理系、人文社科系、实训中心、培训中心。学院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高职办学之路,连续五年被评为“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二、先进经验
1、宿舍6S管理
每栋宿舍楼梯道贴有宿舍管理6S内容,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学生处统一负责管理学生宿舍,宿管员全日制值班,主要负责宿舍卫生检查、安全工作。每栋宿舍配备3名宿管员。
宿管员的基本信息帖在宿管中心门口,包括姓名,联系方式,人生格言,便于学生联系。
每栋楼的宿舍管理中心把整栋宿舍的住宿情况粘贴在墙壁上,根据宿舍的楼层和每间宿舍的住宿情况一一排列,整个宿舍的住宿情况一目了然。宿舍有变动的情况,随时更改,粘贴,登记。
由学生会成员组成的宿舍管理督查小组每天配合宿管员进行宿舍卫生、安全工作。宿舍管理督查小组由几名成员固定,学校统一安排住一间寝室,寝室位于宿舍管理中心的旁边。宿舍管理督查小组成员佩戴证件,全天值班。
根据宿舍管理条例,对每个宿舍检查卫生,一周一报。不符合要求的根据条例减分,并注明减分的理由。
学院总体规划,根据每月宿舍6S管理情况,以流动红旗的形式予以奖励,并纳入各系部考核内容。
2、班主任制度
每个行政班级配有一个兼职班主任。系部根据班主任制度对每个班主任进行考核,考核纳入班主任津贴。
班主任津贴是由两部分组成,即100元基数和50元考核。每个班主任每月按照基数发放100元,50元的考核津贴根据系部对班主任的考核决定,由年底统一发放。
每个月系部对班主任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下访宿舍,宿舍卫生,班会召开,奖助贷评比等等,根据内容完成与否相应加减。
3、学生会制度
学生会和团总支分别由学生处和团委管理。学生会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活动,每个部门根据各部门职责负责相应活动,比如三月份,女生部开展一次女生节活动。
团总支主要负责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
三、对我系的启示
虽然这次考察时间短暂,过程也只是浮光掠影,但收获确实很大,特别学校宿舍住宿条件很简陋,但是宿舍给人感觉井井有条,干净清爽,给了我们强烈的震撼,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因此,根据他们的经验,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1、实施宿舍6S管理。首先由学生处宏观管理 出台宿舍管理政策,进一步明确宿舍管理条例。其次调动院系两级生活部成员配合宿舍管理员按照要求定期检查卫生,并公布检查结果。
2、加强班主任考核制度。为了提高学生工作管理水平,增强班主任工作责任心和事业成就感,使班主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加强班主任考核制度。
3、完善团学会考核内容。为积极调动团学会,充分发挥团学会的作用,完善团学会考核内容,能够发挥团学会的工作能力,端正工作态度,体现工作成绩。
此次考察之行,有体会也有收获。通过对已实施宿舍6S管理的兄弟院校的考察和学习,拓宽了视野,深感自身的不足与滞后性,但我们相信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共同努力,学院学生工作将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完善。
机械系学工办
随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深化与北伐战争取得重大的发展,中国正急需一场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来推翻帝国主义、旧军阀、贪官污吏。农民运动就此顺势兴起,迅猛异常,但遭到国民党右派人士的百般阻挠和非难,令人遗憾的是,就连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右倾机会主义被国民党的反动潮流所吓倒,不敢支持已经起来和正在起来的伟大的农民革命斗争。为了迁就国民党,他们宁愿抛弃农民这个最主要的同盟军。在这种舆论的环境下,为了解析和回应党内外的不满和责难,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农民运动最为蓬勃的湖南省,实地考察当地的农民运动,写出了这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纵观这篇报告,可以归纳出毛泽东所要论述的几个观点:
一:充分阐述了农民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强调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重要意义。二:坚持和发挥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的的理论,明确论述了建立农民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具体的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的政治经济状况,论证了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诚如他所说的,“没有贫农阶级,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
四:深刻地阐发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我觉得读这篇文章要客观,不要因为文章有过激的论证而嗤之以鼻,也不要因为毛泽东伟大的光环而影响文章局限性的判断。老实说,一开始读这篇报告,有一些观点我是不敢苟同的,觉得有些论证未免过于偏激,以今天的角度去评论之,不妥者甚众。如果不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的背景和毛泽东写这报告的目的,我还只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而已。非但我,现在的很多人对这篇文章写作背景以及毛主席的用意不了解,就随便地给这篇文章扣上一个“暴徒逻辑”的帽子,但其实毛泽东写这篇文章是有他的主观目的的。君须知,当时国民党及一些保守的革命人士都对农民运动嗤之以鼻,轻视农民运动的力量。毛泽东只有写得坚决一点、激进一点才能坚定自己的立场,如果在文章里面承认农民运动的确有些松散,不正规,就容易被反动人士抓住把柄,不利于革命的顺利进行。所以,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毛主席的那股凛然正气,那股血气。
不难看出,毛泽东是在竭力为农民运动正名。国民党对农民运动的非难,在于农民运动作为无产阶级的运动,明显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利益相违背。国民党在制造农民运动的谬论的出发点,真的只是在乎农民运动手段的不妥吗?非也。农民运动本身的特点,就是反对封建宗法制度以及野蛮的土地佃租制度,是对不公平的社会秩序的强烈撼动。而国民党却确认为农民运动尽是些懒农、流氓痞子的运动,身无分文,却像强盗一样要求和他们分资产,他们根本不会去理会什么农民运动是革命的主力军的问题,这一切在他看来就是乱来、胡闹。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想想,假如毛泽东态度有所退让,唯唯诺诺,是何异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再者,国民党对农民运动所言的“过分”问题,其实可以也看出他们对农民运动的仇视。但毛泽东又是怎样回应的呢?“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诚哉斯言!古今中外,有哪个政权是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取得的?两千年封建统治下,人们深受其害,必须采取“过分”之手段才能有力地打击地主阶级的统治,以及进一步解放广大农民的思想。
农民运动的革命热潮已经兴起了,无论什么力量都无法将其压制,把这股力量凝聚起来、组织起来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我认为,陈独秀之所以反对农民运动,一来不敢和国民党公然对着干,二来,或多或少都将此时的农民运动和中国古代的农民运动联系了起来,他认为农民运动失败是必然的。然则为什么古代农民运动会失败呢?我想只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没有新的阶级力量,没有先进的政党,因而这种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得不到如同现在所有的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样,就使当时的农民革命总是陷于失败,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这样,就在每一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斗争停息以后,虽然社会多少有些进步,但是封建的经济关系和封建的政治制度,基本上依然继续下来。可是,现在的共产党是先进的马克思政党,完全可以领导农民革命,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倘若对形势没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就此徘徊不前,受困于经验主义,岂不是错过了革命的大好时机?所以说陈独秀是右倾主义者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原创: 选个好的做个老的这份报告写于1927年3月,通过实地考察,毛泽东提出要重视农民问题,也提出农民力量是革命的根本力量。在重视的基础上要把这个庞大的群体组织起来,组织起来干什么呢?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等一切阻碍农民运动的阶层。
详细分析和说明了农民运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具体做的事情,重点肯定了农会做的十四件事:
1、将农民组织在农会里
2、政治上打击地主
3、经济上打击地主
4、推翻土豪劣绅的封建统治---打倒都团
5、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
6、推翻县官老爷衙门差役的政权
7、推翻祠堂族长的族权和城隍土地菩萨的神权以至丈夫的男权
8、普及政治宣传
9、农民禁诸
10、清匪
11、废苛捐
12、文化运动
13、合作社运动
14、修道路,修塘坝
从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毛泽东对权力的绝对控制和对一切异己势力的零容忍,同时这些事件,在30年后的1957年逐一上演,一直持续到1977年。什么叫革命,革命是要流血牺牲,你死我活的,不管是武力的,还是文化的。就像毛泽东报告中所说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从一开始,毛泽东就很清楚具体要怎样革命,他想要的就是一切都要打倒推翻,在按照自己的想法重建。分析深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大的方向把握住了,其他的无非就是边走边补充。1927年的报告已经奠定了他此后50年的方向和施政方案,不由得让我想起一句话: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都说“命有高低,运皆平等”,所谓大格局之人,必定大起大落;而普通格局的人,则会一生平稳。或许是吧,毛泽东的一生转战南北,从多次被排挤,到重掌权力,有他的性格和格局决定,也由他的能力所决定。在1927年那样一个时期,他能说出:“很奇怪,南昌方面传来消息,说蒋介石、张静江诸位先生的意见,颇不以湖南农民的举动为然。湖南的右派领袖刘岳峙之辈,与蒋、张诸公一个意见,都说:”这简直赤化了!我想,这一点子赤化若没有时,还成个什么革命革命!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
这在当时可不是简单的意见不同,而是在蒋介石大肆屠杀共产党时期的对骂,不得不说毛泽东真正是中国最有成就的”愤青“,在一定程度上,中国需要愤青,需要这种对很多不好现象的”破口大骂“,在毛泽东的骨子里,除了对中国古代的一些诗词歌赋很赞赏以外,对传统文化的成见很深,其实也是的,包括我自己,很多人也说我是愤青,对很多事情看不惯,而我们的老师或是长辈经常教导我们:见怪不怪!不是和我们一道去解决问题,反而劝说晚辈,忍一忍就好了,正是这种对忍让文化深入骨髓的沉淀,造就了我们保守的一面,造就了我们羊性文化的精神,造就了我们容易得过且过。
正是忍,让我们忍到国土沦丧,正是忍,让我们喜欢稳定。慢慢才发现,忍这个字的力量太强大了,正是这个忍字让中国皇权的封建制度经历千年,也让人民被压迫千年。每一位统治者,都会利用这个字来教化人民,你要学会忍,于是乎,我们忍,逆来顺受,一直忍着被统治者统治!
我们呼唤正义,呼唤公平,却一直忍着,哪里来的公平正义?
难怪毛泽东评价鲁迅为中国人的灵魂,”沉默哦,沉默哦,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结果,一时都忍了,还在乎另一时吗?继续忍着吧!在悬崖边上,退一步就永远没机会进一步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湖南新化孟公村为研究对象。新化是首批“全国武术之乡”,位于湖南中部,古称梅山。孟公村是新化县有名的“武术之乡”,是横阳山(原新化县地名,包括今天的孟公、鹅塘、三塘、太阳、西河、太石等乡镇)中心地带,孟公镇商业中心所在地,因横阳山是新化梅山武功发源地,所以孟公村历来有习武、练武、好打之传统。主要研究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开展的主要载体、主要形式、传统尚武活动对孟公村村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及在当前面临的新问题。
采用田野考察、文献资料查阅、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孟公村进行实地考察。笔者利用寒暑假时间,在孟公村采取实地观察及座谈、访问等形式,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孟公村所处的地域环境、村民个性及村落民风;通过对一些村民、拳师、村干部、学生等的访问、座谈,以他们对当地尚武活动开展情况及历史事件的讲述为依据,获取有关真实材料。又查阅《湖南武术史》、《湖南武术拳械录》、《新化县志》等文献,通过查阅文献,获取有关资料,以论证当地尚武的真实性,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以论述文中观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开展的主要载体———梅山武功
孟公村素来有尚武之传统,但他们主要是以当地的本土拳种———梅山武功为载体,通过梅山武功来开展武术活动。梅山武功形成和发展于湖南新化横阳山,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拳种。湖南古称“三苗”之地,南达五岭,北界重湖,地势向北倾斜,湘、资、沅、澧注入洞庭,境内山岭纵横,地形复杂险要。地处湖南中部的新化县,古称梅山,远古时期的梅山“地方千里,广谷深渊,高岩峻壁”,资江河水贯穿之中,生活在这里的远古居民源自于“三苗”,古称梅山蛮,“三苗”是湖南境内最大的部落,在常年的部落战争中逐渐衰落,随后在湖南境内形成“苗蛮”集团,据《吕氏春秋·召类》记载:“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旧时梅山蛮“食则燎肉、饮则引藤、衣则斑澜、言语侏离、出操戈戟、居枕铠弩、刀耕火种、摘山狩猎”,旧不与中国通,不与汉民交通,其地不得耕牧。古梅山蛮远古时期就是在这种险恶环境中过着与外界隔离的捕鱼、狩猎原始生活,因长期不服王法,与朝廷抗争,遂征讨战争不断,后在宋代被招抚,归顺朝廷[1]。正是这艰苦的地理环境、残酷的战争造就了古梅山人勇猛顽强、不惧凶狠的性格,练就了古梅山人军事武技,随着宋代大量汉民迁入,汉族文化与当地梅山蛮文化融合,当地军事武技也逐渐被演变成当地民众生活中的武术拳种。据《湖南武术史》[2]和《湖南武术拳械录》[3]记载,梅山武功具有清晰、有序的源流,有较为完整的拳理和独特的演练风格,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历史传承人,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地域拳种,有77个拳械套路,包括拳、刀、棍、铁叉、钯、锏、梭镖、流星、凳拳、桌拳、单操等。梅山武功具有强悍的演练风格和蛮横的技击风格。套路短小,精悍,直来直去,不受场地限制,且动作紧凑、豪放、勇猛、刚健有力、朴实无华,招招都能体现古梅山蛮狩猎、杀敌的生活痕迹,套路中多手法,少腿,不善跳跃,以马步桩功居多,演练时讲求稳打稳扎,给人强悍的风格,技击运用时,讲求靠身短打,给人勇猛蛮横的感觉[4]。
2.2 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
“任何一种民俗事项,都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喜好”[5]。梅山武功在当地流传,以梅山武功为主题的尚武活动也逐渐成为当地村民普遍喜爱的风尚和行为。据考察,孟公村传统的尚武活动形式主要有:(1)拜师学打。这是当地一种类似于“家族式传承”的授武活动,对徒弟要求较严,据当地一陈姓拳师讲述:过去方圆百里都有人来孟公村寻师学艺,学艺有规矩,注重拜师仪式,要求徒弟向师父跪拜扣头,还要写投师约,徒弟在投师约中要写明并承诺讲武德、武规、尊师重教、尊老爱幼、不欺凌怕恶、不背判师门等,投入师门以后,逢年过节要看望师父,出师以后,还要替师父代厂(替师父教武)。(2)“开厂教打”。这是当地拳师的职业活动,当地有很多职业拳师,常年教梅山武功为生,每年在农闲之际“开厂教打”(办武术班,教梅山武功),时间四十天,当地一些村民和小孩每年会自发组织跟随本地拳师习练梅山武功,拳师们有时会应外地人邀请去邻县村落“教打”,有时还会遭到外地村落拳师砸厂(阻止教武,挑起事端,提出比武),或者学徒提出的打“进厂、出厂”(开厂前和学徒代表比试,赢了得一半学费,输了赶出门,收厂时,也和学徒代表比试,赢了可得剩余学费,学徒们还用糍粑、花生、腊肉等特产品和鞭炮欢送,输了不但拿不到剩余学费,还会落个脸面扫地)。(3)舞龙武术表演。每到春节,孟公村龙灯会就会组织一班拳套人马,随龙表演梅山武功,有时会遭到其它村落村民团龙,这时就会派出拳师上场演练梅山武功,有时还会和对方进行梅山武功比试,看谁的套路演练能得到村民的喝彩,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套路比试也往往给舞龙活动推到新高潮。(4)余闲比试与戏耍。过去孟公村村民在忙完生产劳作之后,都喜欢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进行一些小型武术活动,如各村落间的拳师都喜欢互相登门拜访,围坐饭桌旁,边喝酒边谈论功夫手法,并在酒桌边比试手法,有时兴起,在堂屋比试功力、手法和步法,多在友好氛围中进行,不伤和气,能进一步增强拳师的技艺和交情。还有一些学过、练过梅山武功的年轻村民和小孩也喜欢在田间、堂屋、操坪等地互相比试功力、手法、摔法,通过输赢来提高他们的生活娱乐兴趣。(5)武术社团活动。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孟公村成立了新化县第一家横阳私人拳社,尔后成立横阳武术站,八十年代末期,孟公村成立了横阳山梅山武术馆、横阳山武术协会等群众武术组织,这些社团组织积极在本地开展梅山武功传授活动,并多次组织队伍参加新化县的各种武术竞赛活动,促进了当地尚武风气的延续。
2.3 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对当地村落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的开展从不同方面对孟公村村落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些影响有促进了梅山文化的传递和构建。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主要是以梅山武功为载体,梅山武功作为当地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人类社会约定的符号系统的功能,起到固定、表达、储存、传递和加工社会信息的作用”[6],它不但涉及了肢体活动,而且涉及了与当地民俗、思想、行为有关的文化符号和象征偏好,更是表达了村民生活情感和展示了村民抗争精神。梅山武功套路繁多,内容丰富,既有徒手套路,又有器械套路,还有功力、功法练习,它们来源于古梅山蛮的生产、斗争实践,承载着古梅山蛮的生产斗争经验和抗争精神。这些信息、文化符号又通过梅山武功活动向村民传递着梅山蛮的尚武性格,使村落尚武文化得以延续。(2)教化、塑造了当地村民的思想行为。人类创造文化,文化又教育、塑造着人类。古梅山蛮在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梅山武功。梅山蛮的尚武思想、尚武行为也随着梅山武功的流传而成了当地村落文化的一部分。七、八十年代,孟公村村民往往通过传统的梅山武功活动,标榜自己拥有这种思想、行为,显示自己身份归属,至今当地蛮横、尚义、善打、好斗的个性在梅山武功套路演练和技击对抗中仍能体现出来[4]。(3)为村民提供了娱乐、防身的手段。七、八十年代,传统的尚武活动满足了那一时期孟公村村民情感宣泄、心境调节需要。孟公村拳师的“教打”活动给村民和小孩提供了互相认识、结交伙伴的平台,使他们从交谈中得到快乐。孟公村举行的舞龙武术表演为村民提供了娱乐机会,达到交流情感,使积压在心中的凡尘琐事得到释放,生活中带来的心理包袱得到缓解,心情变得舒畅。在孟公村,由于打斗行为时有发生,如田间放水,村民往往为了自己水田利益,互相发生争吵,有时一句话不和就动用武力,所以很多村民的防身意识很强,每年都要习练梅山武功,用他们的话来讲,“学点功夫防身,保自己”。(4)提高了孟公村村落凝聚力。在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自给与生活的雷同,使得群体的互补性、有机融合性较差,要将一个非有机的社区整合为稳定的群体,就需要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习俗与紧密的关系网络建构,需要诸多的活动来达到这些目的”[7],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民的荣誉感和耻辱感,如舞龙武术活动,一旦自己村落布龙被其它村落村民围住,并且提出比试梅山武功时,往往会刺激本族群、村落村民的荣誉和耻辱,也促使着参与这些活动的任何一个人,在情感上实现着族群、村落认同,并凝聚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面对生存环境从而维系族群、村落的生存与发展。七、八十年代,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的开展为当地村落村民凝聚力、团结力增强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2.4 现代社会环境下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开展面临的新困境
2.4.1 孟公村以武谋生的职业拳师逐渐减少
职业拳师以武谋生,不仅仅是为了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承担着传承武术的神圣责任。八十年代,新化县有很多以武为生的职业拳师,1983年到1984年,新化县体委就曾对全县民间拳师进行全面技术考核,当时有628名拳师获得了不同等级的“民间武术传授执照”[2]。其中孟公村有三人获得了县一级民间武术传授执照,数十人获得了二级、三级民间武术传授执照,当时这些众多的职业拳师为梅山武功在新化县及周边地区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也促进了新化县首批“全国武术之乡”称号的获得。进入九十年代后,这些拳师逐渐放弃教武行业,而进入二十一世纪,能以梅山武功为生的职业拳师则更少见了,如今孟公村八十年代的老拳师相继去世,一些中年拳师随着年龄渐老淡出当地武术圈,而从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青年拳师迫于生活和经济压力,随着改革浪潮纷纷走向寻求致富之路,大多久不曾习练梅山武功,也无从谈怎么样把梅山武功发扬下去。目前,尽管当地尚武氛围还存在,群众武术基础还存在,但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估计数年后梅山武功就会因为“活”态传承人的缺乏而逐渐流失。
2.4.2 孟公村本土武术群众基础逐渐老龄化
八十年代随着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的开展,新化县群众武术活动达到高潮,据统计,八十年代新化县全县参加武术活动人数达21万多人,全县被评为县乡“武术之家”的有400多户,在农村,三、四代同堂习练梅山武功的有33户[2]。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梅山武功在孟公村进入了鼎盛发展期,村落群众基础随着村民对梅山武功的喜爱而大大增强。据当地一些年老村民反映,在七、八十年代,孟公村习武成风,每到寒暑假很多小孩就跟随本村一些拳师习练梅山武功,当地文化站每年也会举办一期梅山武功学习班,请本村老拳师来传授梅山武功,村民集体操练梅山武功场面在村里经常可见,现在,这种场面很少见了,习练梅山武功的村民少了,曾经习练梅山武功的村民现在都中断了习练,而对于80后、90后的新生代村民,有的是出于学习压力,整天忙于学习有的是出于生活压力常年外出务工没有时间和精力习练武术,还有的就是对梅山武功没有清晰的认识,加之缺少引导,空闲之际都是以其他感官刺激、新鲜的娱乐方式代替传统的武术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了当地年老村民所讲的现在“梅山武功无人学”的尴尬局面,而随着原来习练过梅山武功的村民的年龄日益变老,新生代村民又缺乏梅山武功基础,因而梅山武功群众基础显得日渐老龄化。
2.4.3 新生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
孟公村为孟公镇商业中心,随着九十年代改革深入,各种新生文化和外来文化不断进入孟公村村民生活视野中,村民单一的生活娱乐方式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村民将许多身体的体验转向从视觉的感受中获得满足,不再以梅山武功活动作为他们的主要活动方式。孟公村传统尚武氛围浓厚,自梅山武功在本地传承以来,村民大多养成了善打、好斗习性,九十年代以前,村民认为梅山武功具有很强的技击性,但随着竞技武术套路和竞技散打在全国的开展,村民对梅山武功有了新的看法,如在九十年代新化县举行的几次散打比赛中,以孟公村为主的孟公镇代表队以及其它乡镇组织的代表队打不过县城武馆代表队,而当时比赛实际上就是在各乡镇流传的梅山武功和现代竞技散打之间的对抗。自此孟公村村民认为梅山武功落后,一些原本喜爱武术的村民及小孩都纷纷来到县城武馆学散打,不再习练梅山武功,加上在城市兴起的街舞、网吧、篮球、棋牌等休闲方式通过中小城镇逐渐向广大乡镇农村地区扩散,孟公村新生代村民逐渐远离了本土文化活动,纷纷选择了这些更具有感官刺激的娱乐活动。
2.4.4 农耕文化带来的滞后效应
农耕文化给当地“传统”的守护者构成了一道难以超越的“精神藩篱”。小农经济时代,当地农民择土生息,聚族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成了封闭保守意识。计划经济体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传统念和习惯。随着市场经济到来,许多中老年村民的传统思想跟不上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另外传统农业生产的土地依附性使当地许多村民在行为方式上养成了依从习惯,缺乏进取和创新精神。九十年代,社会转型深入,但当地很多老年人思想观念还是封闭、保守。一些拳师仍然固守传统的梅山武功价值理念,不接受外来新鲜事物,不积极主动的对梅山武功作出创新,反而以“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心态自居。地域拳种本身受农耕文化的影响,烙有浓厚的传统特征显示出古朴一面而在越来越追求感官的时代,武术的“纯朴”固然重要,但它脱离了现代的特征———休闲性、趣味性、激励性,脱离了现代人的心理平衡,那么,任何古朴的伟大都会在现实面前显现出渺小[8]。梅山武功的套路古朴、表演方式单一,很难激起现代村民的观赏兴趣,如果不根据现代环境创新梅山武功,梅山武功必将湮灭于历史发展中,正如庞朴先生所说的,“各种传统文化在其各自发生的当时,本系应运而生的,因而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和形式;或者抱残守阙,固化为明日的黄花和垢土”[9]。
2.4.5 市场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加快了孟公村新生代村民的价值观转变。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要求是有饭吃,生活恬静、愉快,梅山武功在那个时代发挥了它独有的作用,满足了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孟公村村民精神、感官需求。进入九十年代后,市场经济的影响已经辐射到了村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村民的观念发生变化,功利性增强,在孟公村,面对市场经济到来,很多在校读书的小孩认为唯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命运,他们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考上大学,跳出农村,将来找个好工作,让生活过的美好,除此之外,其他活动相对读书来说都是多余的、无益的,因此也不主动参加武术锻炼,即便是很多原来习练过梅山武功的也都终止锻炼,一心一意搞学习。一些年轻村民认为赚钱才能过好日子,于是纷纷外出打工、做生意,或者开店子,收入自然是多了,但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少了,因每天忙碌,没有空闲和精力去习练武术或者参加梅山武功娱乐活动,有的村民则是经济好了,思想松懈了,认为参与梅山武功活动没有价值,还不如干点别的、有实惠的事情。还有一些村民随着生活逐渐好转,开始贪享有刺激的低级生活,改革开放、经济转型也伴随着腐朽文化渗透,西方腐朽文化从城市到农村,开始侵蚀农村村民头脑,当各种有刺激的低级娱乐方式进入乡镇农村时,当地很多年轻村民都投入了进来,以获得感官刺激来慰藉心灵上的空虚。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论
作为个案,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有着自己特殊性一面,但从这些特殊性方面可总结出一些共性东西从理论层面上讲这些共性对许多传统尚武村落具有普遍解释意义。
(1)传统尚武村落开展尚武活动,大多以本地村民最喜爱的武术拳种为载体。这些拳种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格,对村民个性、村落民风形成有着较深影响。(2)传统尚武村落尚武活动的开展形式主要有师徒传承式的拜师学艺、农村村民集体操练、拳师的职业行武活动、结合各种节庆活动开展的武术表演,如春节舞龙武术表演、庙会武术表演等等,尽管各地域村落因地域的不同而使得尚武活动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但在形式上大同小异。(3)传统尚武村落开展的传统尚武活动,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村落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4)现代社会环境下,传统尚武活动面临着新困境:本土武术传承人和本土武术习练的新生代村民逐渐减少;各种新生文化和外来文化不断冲击本土文化;本土武术本身具有一些滞后的农耕文化性质;市场经济的深入给村民价值观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些困境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
3.2 对策
(1)加强传承人培植。传承人是民间武术传播的主要力量,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发动现有拳师积极从事传承工作,并加强培养、扶持力度,大力培养传承人。(2)加强农村学校本土武术教育。学校是民间武术扩大群众基础的主要场所,要充分利用学校这一资源,借助政府行政力量,鼓励、号召村落周边农村学校积极开展本土武术教育活动。(3)多形式、多途径营造现代环境下的传统氛围。原生态的传统氛围在现代社会已不复存在,但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在农村营造现代传统氛围,给本土武术一个适合的生存、发展环境。如以乡镇村落为中心,以各村落为单位,组织舞龙武术表演竞赛活动,通过乡镇向周边村落辐射,带动周边村落积极开展武术活动。(4)加强本土武术创新、运用科研工作。要使本土文化能得以延续,要发动各级各类武术科研工作者加强创新、运用研究工作,要给与必要的科研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本土武术科研运用、推广工作,提高科研运用价值。(5)加强保障制度建设。积极对民间武术文化保护、继承、运用进行立法保护,制定各种法规、条例、章程,保障民间武术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民间武术管理体制改革,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促进民间武术在农村的发展。
摘要:运用田野考察、文献资料查阅等研究方法,以湖南新化孟公村为例,对传统尚武活动进行了实地研究,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个案,找出共性,为民间武术活动在农村开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研究认为,在有着尚武传统的村落,其尚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以当地村民喜爱的武术拳种为载体,这些武术拳种对村落民风的形成具有较深影响,这些村落传统尚武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虽各具有地域特色,但在形式上基本上大同小异,它们的开展为这些村落社会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当前,它们的开展也面临着现代社会环境给它们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关键词:尚武传统,村落,尚武活动,梅山武功,孟公村,新化
参考文献
[1]新化县志编撰委员会编.新化县志[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2]《湖南武术史》编写组.湖南武术史[M].湖南省武术挖掘整理内印资料,1990:82-83
[3]《湖南武术拳械录》编写组.湖南武术拳械录[M].湖南省武术挖掘整理内印资料,1992:38
[4]梁海雄,谭克理,陈永辉.对传统尚武村落尚武风气的考察与分析——以湖南新化孟公村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2):182-185
[5]陶立璠.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27,32
[6]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413
[7]罗湘林.对一个村落体育的考察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6,26(4):86-95
[8]马剑,邱丕相.对武术实存的评析与反思——兼议武术的发展[J].体育科学,2007,27(5):92-96
【关键词】 副脾;脾动脉;胰尾部肿瘤;体质测量
【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247-02
在实验室示教标本整理过程中发现一例成人副脾(如图)的标本。有副脾的报道较多[1],但副脾的发现依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故现将观测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来源于解剖实验室标本库,采用体质人类学非测量性观察与体质学测量(马丁仪)法,比对《中国人解剖学数值》进行考察。
2 考察结果
标本为一成年消化系统标本,已经用甲醛溶液充分防腐固定,结构保存完好。脾脏的数量异常,在脾门的后下方50.64mm处有一小球形副脾。大小:直径约为10.82mm;颜色:与脾脏相同,为淡红色;质地:较为柔软;副脾动脉:长49.28mm,外径3.86mm。脾动脉分支异常,脾动脉在距离腹腔干起始部80.13mm处发出一分支(外径3.98mm),向左上方走形90.06mm后于脾脏背面直接注入脾脏实质。脾脏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其附属结构亦未见明显异常。
3 分析讨论
副脾是指除正常位置、正常形态大小的脾脏外,还有一个或多个与脾脏结构相似,功能相同、形态大小不等内皮组织存在。副脾的发生位置大多数为脾门、脾血管、胰尾部腹膜后区域,其中较多在脾门附近[2]。副脾以单个为多见,也可以多达4~5个,但很少超过6个。副脾的发生率可达10% ~35%不等[3]。副脾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多在体检或其他病变检查时偶然发现,在以下情况下表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即当副脾较大时出现压迫症状及牵拉胃肠道症状,副脾脾蒂扭转、坏死、梗死或外伤出血可出血相应的临床症状[4]。但是,在副脾的诊断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误诊。所以临床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应该注意副脾与胰尾部肿瘤、肝脏肿瘤、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对位于不典型部位的副脾、脾切除以后代偿增生的副脾、伴發梗死的副脾更容易发生误诊。鉴于副脾的研究将为胰尾部肿瘤、肝脏肿瘤、卵巢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分析提供鉴别依据,故本考察项目能为CT检查、B超检验、临床治疗与护理的应用提供有效的参考[5]。
参考文献
[1]薛浩,严利.副脾1例.实用医学杂志.2000,16(7):178.
[2]邓淑敏,杨丽娟,王莉.副脾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医刊,2009,26(1):92.
[3]吴在德.副脾和脾发育不全.黄家驷外科学(下册)[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63.
[4]石结武,周林玉,诸禹平等.副脾的临床诊断与误诊原因分析(附8例报道).安徽医药.2011,15(2):176-178.
【湖南考察报告】推荐阅读: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析01-14
湖南人才市场考察报告09-24
湖南青马实践报告12-03
湖南省光电产业报告01-03
湖南司法警官学院实习报告10-28
湖南工业大学认识实习报告12-27
农业经贸考察团赴台考察报告05-24
考察交流报告06-10
系统考察报告06-16
绿化考察报告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