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美文化的差异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中美文化的差异(精选8篇)

浅谈中美文化的差异 篇1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性格、思维方式等的总模式,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它为一个语言社会的全体成员所共有,也为这个语言社会所独有。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虽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变得越来越像个“地球村”,中美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但是中美文化差异依然存在。

一、中美文化差异现象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的沉淀,而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却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巨大的,它是两国人民交流和理解的障碍和鸿沟。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复杂而多面的。

(一)文化观念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也就是说,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并受到等级观念的制约。例如,晚辈见到长辈为表尊重要主动打招呼;学生要尊敬老师。而美国文化主要承袭了基督教中的新教思想,等级观念淡薄。美国人更注重个人权益,追求人人平等,没有辈份间过多的礼节。子女对父母、学生对教师都直呼其名,子女可以与父母争论问题.或提出自己个性主张。

在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中,人情占很重要的地位。人情在中国社会中有其一定的社会结构性,人情与面子是相互联系的,讲情面的人会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地回报别人的情谊。因此,在中国文化中.自我评价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及互相交往的情谊中建立和实现的。中国人强调家族及阶级层次。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人们之间相互信赖,团结合作,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时,集体利益总被放在首位。在衡量个人行为时,往往是以道德为准则,注重和谐、群体利益的维护,这与美国文化截然不同。美国人崇尚个人自由,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信奉法律至上。在美国,人与人之间多为互利关系,表现出人情较为淡漠,但却十分重视个人利益和自由,个人自我意识较强。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受到生产方式、历史传统、哲学思想及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受不同文化背景制约的中美两国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偏向综合性思维.强调整体优先,采用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式,如表达顺序时,要由大地方到小地方,即国家一省一市一区一街一号;表达时间是按年一月一日的顺序。美国人则偏好分析性思维,强调部分的优先,在表达空间顺序时与中国相反,由小地方到大地方,时间的表达也由小到大。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社会风俗习惯方面,中美双方也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以中美文化对待不同动物的态度为例,在大多数的中国习惯语中,“狗”这个字都是贬义的,例如“狗仗人势”、“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等等;然而在美国文化中则完全相反,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种态度也体现在习惯语中,例如“Youarealuckydog”意思就是你真幸运。同样地,在谈及“猫头鹰”时也是如此,英语习惯语中有这样一句话“aswiseasan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表明在美国文化中把其当成智慧的象征:然而,中国文化对待它的.态度却截然相反,由于猫头鹰长得十分奇怪,叫声又很难听,因而古时迷信的人称其为“恶呜”,说听见夜猫子叫不吉利,至今还留下了“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等迷信传说。

(四)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信仰也是中美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传人中国的这多个春夏秋冬里,其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中国人。更深深地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对中国的语言词汇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成语都是与佛教有关的,例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五蕴皆空”,“半路出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等,这些词语如果单单从字面上来译成英语的话。会让美国人无法理解。同样的,作为美国的主流宗教,基督教也深刻地植入到了美国文化之中,“绝大多数美国人相信的是犹太教和基督教所共有的上帝”,“1991年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有一半美国人相信上帝大约在一万年前创造了人。”因此,在美国文化中,“上帝”(God)这个字代替了“佛”在中国的意义,一些习语和谚语也与这个上帝有关.如“Godsendsfortunetofools”(傻人有傻福),“Godblessyou”(愿上帝保佑你)!

(五)非言语交际的差异

中美非言语交际也有很大差异。首先,在中国,我们不善于用肢体动作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与亲近,例如拥抱、亲吻。而在美国文化里,父母和儿女之问、兄弟姐妹之间、好友之间,从小到大都没有问断过拥抱和亲吻。其次,在美国,当人们相互交流时,互相注视着对方的眼腈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有句话说:“Nevertrustapersonwhocan’tlookyouintheeyes”(永远不要相信一个不敢看着你跟睛的人)。但是在中国却不需如此,甚至一些中国人为了表达他们的谦虚或尊敬而故意避免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再次,中关两国人民对于各自的空间距离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多数美国人在交谈时都不愿意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电梯、公交车或火车上,中国人可以容忍互不相识的人拥挤在一起,而美国人却无法忍受这样的身体接触.因此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上面.中国人要比美国人小得多。不仅如此。文化差异也体现在学校里.中国学生通常必须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以示尊重.而美国学生一般都坐着。

二、中美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现象,其原因也是各自不同,纷繁复杂的。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影响

中华民族生活在广阔的内陆土地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内陆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得古代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农业经济条件下人的生活规律基本上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方式劳动,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万物有限.有限寓于无限的哲学思辨观念,强调了群体问的和谐。美国人的祖先源自欧洲沿海国家和地区,航海业的发展使他们相信人的力量,崇尚发挥个性,勇于探险,富于挑战。他们讲究速度与效率,精于计算,不满足于现状。他们抵达北美大陆后,成为了第一批开拓者。

自然条件的恶劣、气候的多变和印地安人的骚扰使他们随时应付各种挑战,于是人和环境常处于一种相峙、对抗状态,也需要他们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了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信念,是一种“海洋文化”的转型。中国文化基于农业社会,这种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强调等级与和谐;而美国不完全依赖于农业,他们对工商业的依赖较大,这些产业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更高,所以与此相适应,美国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与中国人人际式的取向不同。

(二)传统思想的影响

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上的内陆文化,主张简约、和谐、中庸、对称与平衡。孔子主张“允执其中”“过犹不及”。朱熹称:“中者,不偏不倚也,庸者,平常也。”“中庸之道”是孔子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成了后人的一个道德准则,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鲁迅曾举过一个例子,若一个人嫌房子太暗,要开天窗,其他人是一定要反对的,但他若要把屋顶掀掉,其他人便会劝他开个天窗了,这便是所谓的“中庸之道”。中国人所崇尚的中庸之道在于人际关系中要适当地调节与折衷,务求在不损害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使自己和别人都过得去,不至于造成群体内部的激烈对抗以致破裂,而无论是进取还是退缩,要有节度。合乎中庸,不走极端。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中国人的这种中庸与平和又在一定程度养成了一种惰性,过度沉溺于“和稀泥”,缺乏创新意识与进取精神。由于受儒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以辩证思维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具有经验综合性特点,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主张建立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美国文化是建立在古希腊传统之上的海洋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为特征,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美国人不太接受中间调和,是则是,非则非,喜欢标新立异。美国传统中则贯穿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信念,他们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永远愿意进行创新,渴望寻求解决老问题的新办法,也愿意迁移,接受新的工作,进行冒险,而这也正是很多中国人所缺乏的,很可能是因为这一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缓慢而美国则经历一个又一个经济飞跃。

(三)认知系统的影响

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中美的哲学和认识论在社会历史背景中建构了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美国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在这个社会认知系统中.社会组织对认知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就是这种认知过程的特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特性一直保持下来,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美国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美国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四)文字的影响

汉字适合形象思维,英语字母文字适合逻辑思维。中英文字的差异与中美文化差异具有一致性。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它是直接从原始图画发展而来的,是借字形来描写所指之物,以形达意。也就是说汉字在造字之初与它们所描写的物在形上是统一的;而英文字母文字在造字时保持了与语音的统一。这两种不同的统一体现了两种取向:一个取向于物.一个取向于语音。因此我们得出以下两点结论:1.汉字的主要本源是象形文字,具有直观性,其意义以字形与物象的相似为理据;2.英语字母文字的字形与字的读音具有一致性。但与它们所指的事物之间没有形似的关系,因此与汉字相比,字母文字具有很大的抽象性。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文化是一门覆盖面宽广而又十分复杂的学科。中美两国由于历史、地理、风俗习惯、认知系统以及文字的不同,使两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也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困难。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相互之间的文化,意识到两国文化的差异。那么就可以更好地避免相互交流中的误解,预防交流中可能出现的冲突,通过拓宽各自的眼界以达到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目的。

浅谈中美文化的差异 篇2

1、权力的文化网络

依照印裔美国学者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中的分析阐释, 权力的文化网络是指由乡村社会中多种组织体系及各种规范构成的一个人际网络。

2、乡村社会变迁

美国学者罗吉斯和伯德格在《乡村社会变迁》中把社会变迁定义为“社会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更替过程。”本文将乡村社会变迁定义为“乡村社会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更替过程。”

二、20世纪上半叶中美两国乡村的权力文化网络比较

1、家庭、宗族和婚姻圈

20世纪上半叶, 宗族遍布中国乡村, 宗族内部有严格的族规, 族内每名成员必须遵守, 宗族领袖在族内拥有绝对权威, 对很多大事享有最后决定权, 同族的人在宗族领袖的领导下共同处理宗族事务, 定期举行祭祖等活动。然而, 在同时期的大洋彼岸, 美国家族规模并不如中国那样庞大, 罗吉斯和伯德格在《乡村社会变迁》中指出, “由于避孕措施及性教育的普及, 生育意愿的改变以及结婚需要较多的准备, 加之老年人也不再与青年人生活在一起, 自1790年开始, 家庭规模一直在缩小。”在不同规模的中美家庭中, 权力的文化网络拥有不同特点, 这一点从罗吉斯和伯德格对20世纪上半叶美国家庭目标改变的分析可以得到证明。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农村青年越来越不会为了服从家族利益而改变个人事业, 这体现了个人主义倾向对美国乡村家庭权力的文化网络构建发挥的重要作用, 个人主义也构成了美国乡村家庭权力的文化网络不同于中国的鲜明特点。在对美国乡村家庭权威变化的分析中, 罗吉斯和伯德格指出, 农村家庭正在走向民主和平等, 即家庭成员对家庭事物有同等的发言权, 这在上个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农村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乡村社会, 姻亲关系作为村民重要的人际关系发挥着多种保障和联系作用, 婚姻圈也集中体现着乡村权力的文化网络特点。美国学者施坚雅将集市看作一种社会体系, 认为基层集市是农民熟人社会的边界, 构成了通婚圈的范围。针对施氏的观点, 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中提出了“市场圈”和“婚姻圈”的说法, 并进一步指出, 市场圈、婚姻圈等社会圈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共同构成了乡村社会权力的文化网络。在《乡村社会变迁》一书中, 罗吉斯和伯德格对20世纪前70年美国乡村居民从约会到订婚再到结婚的择偶过程做了梳理, 并总结出变化趋势。他们认为, 美国乡村青年的择偶越来越趋向理性化, 爱情在择偶的诸多标准中日益居于首要地位。这说明在20世纪上半叶, 美国青年在择偶上享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 也反映出在择偶方面美国乡村权力的文化网络正在发生变化, 从一个侧面证明美国农村家庭正由父权主导走向民主平等。

2、宗教信仰与教会

乡村宗教作为一个特殊的权力场域, 得到了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的关注。杜氏在书中根据教会组织规模大小和教民是否自愿加入两个标准将华北乡村宗教分为4种类型, 并详细阐述了每种乡村宗教的组织特点、功能和存在领域。分析宗教权力的文化网络特点, 就必须关注乡村宗教领袖, 杜赞奇指出, 在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 乡村领袖同宗教领袖是合为一体的。这表明,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乡村仍然是政教合一的基层村落, 一方面, 只有世俗领袖才有资格领导宗教活动, 成为宗教领袖;另一方面, 世俗领袖在兼任宗教领袖后, 其世俗权力会得到强化, 从而进一步巩固他们在村落中的地位, 而事实上, 这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并且相辅相成的。除宗教领袖外, 杜氏还关注了宗教的等级制度、联姻网络、信仰、教义及仪式等宗教权力的文化网络中其他的重要因素, 并认为这些因素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

在《乡村社会变迁》中, 罗吉斯和伯德格分析了教徒人数和主要宗教派别教徒比例的变化趋势。他们发现, 宗教中也存在着社会分层, 教派教义与其教徒阶级构成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相同阶级的乡村居民往往拥有更为相似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政治主张。他们还进一步指出, 正是由于这种相似性的存在, 使得具有相同宗教信仰的教民越来越多地通过教会向政府和社会施压, 反映他们的政治诉求。笔者认为, 美国宗教和乡村教会的这一变化趋势改变了教会的文化网络结构, 拥有共同的世俗利益和阶级立场日益成为人们信仰同一教派的重要因素之一, 信徒们的宗教生活越来越多地围绕共同关心的世俗话题和利益诉求展开, 教会的组织方式, 教徒的参与动机、互动方式, 教徒对宗教领袖的角色期待, 宗教领袖的选拔标准等都会相应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告诉我们, 随着20世纪宗教文化网络结构新特点的出现, 我们不能再简单将信教人数增加与宗教化水平增强一一对应, 要讨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宗教化水平, 除了统计教徒人数外, 还必须考察各种宗教在该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网络结构, 深入研究各教派教会的权力产生方式、运作方式, 综合考量教会活动和教徒参与。

3、农民自组织

为了说明文化网络是如何将国家政权与地方社会融合进一个权威系统 (机构) 的, 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中介绍了华北农村农民自组织的典型代表——农民水会的产生、运作及功能变迁。水会是用水者自发成立的联合组织, 它控制着农田灌溉用水的分配。杜氏认为, 水会是权力的文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独特的组织结构特点。由同村人担任水会代表及后来出现的集镇和强大的村庄利用其组织资源控制闸会的现象, 体现出农民的政治集团意识, 也说明农民自组织的文化网络呈现出竞争性特点。同时, 水会还插手祭祀事务。与同宗教领袖通过介入世俗事务强化其权威类似, 农民水利组织也通过涉足祭祀仪式日益神圣化, 扩大其权力空间。

相比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民自组织的万马齐喑, 同时期大洋彼岸的美国农村自组织却发展迅速、高度繁荣, 产生了一批全国性的农民自组织, 罗吉斯和伯德格在《乡村社会变迁》一书中重点介绍了全美四种主要的农民自组织:格兰其、农民联合会、农场局和全国农场主组织。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农民组织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罗吉斯和伯德格引入了压力集团的概念。笔者认为, 压力集团的本质就是高度组织化的农民自组织, 其谋求立法、向成员提供服务的过程也正是其权力的文化网络特点得以彰显的过程。组织提供经济服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培养成员集体意识的过程, 组织成员通过获取服务达成共同立场, 为谋求立法的运动做准备。农民自组织还通过各种活动来实现其教育目标。大量研究表明, 农民加入自组织并不主要为了接受教育, 然而所有的农民团体都在为其成员开展某些教育活动。当压力集团需要通过运动实现组织意图之时, 比如在谋求立法的过程中, 教育服务便不仅限于农业技术领域了, 而是摇身变为主要的动员渠道和宣传机器, 直接参与政治运动。事实上, 通过类似手段表达各种利益诉求的农民自组织大量存在于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乡村社会, 它们中的大多数都被纳入权力的文化网络, 并通过一次次运动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推动着美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摘要:《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通过考察乡村权力的文化网络结构及功能, 从不同维度关注了从清末到解放前中国国家政权建设的过程, 指出由于建设目标未能达成造成了国家政权内卷化的困境。《乡村社会变迁》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村发展与现代化的过程, 从职业、家庭等方面论述了农村社会的变迁。本文在阅读以上两本著作的基础上完成, 试图借鉴《文化、权力与国家》中权力的文化网络的概念揭示20世纪上半叶中美两国的权力文化差异。

关键词:权力的文化网络,乡村社会变迁,差异比较

参考文献

[1][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4年。

[2][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年。

[3]魏崇辉:《权力的文化网络与现代国家的成长——以杜赞奇的解说为切入点》, 《长江论坛》, 2009年第4期。

浅谈中美两国物理教育文化的差异 篇3

关键词:物理教育文化;差异;学生

中国和美国有着不同的科技、文化传统,教育制度、教育方法也不相同,两国不同的教育理念也体现在学校的物理学教育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可略见一斑。

1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中国传统物理教育强调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提倡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这有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知识基础,但这种物理教育方法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因为它忽视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只知念死书,全盘接受所学的知识,最终走到一个越来越窄的道路上去。美国教育制度倡导自由式的物理教育方法,学生常常是在乱七八糟之中把知识学了进去,是在不太清楚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是一种与中国的按部就班的学习方法不同的称之为“渗透式”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知识体系的漏洞非常之多,后劲略显不足,但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混乱的思维中孕育出真理,并且能把握先进科技的发展方向,能很快站到物理科学的最前沿。

现代科学发展有两个突出特点,即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一方面门类越分越细,另一方面由于各学科广泛渗透,并由此产生许多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所以,我们不仅要强化物理知识,还要注意物理与其他相关学科,如化学、生物、天文、计算机之间的联系,很多学物理的留学生到美国以后才发现自己选错了专业,有的幸运地改到了自己适合的专业,有的改得不太成功,吃了很多苦头,这就是中美物理教育文化的差异造成的结果。

2中国传统物理教育要求学生谦虚向上,倡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样的观念。这种物理教育的优点是使人更加扎实,你不了解情况就免开尊口。但是其缺点是使人变得谨小慎微,使学生不愿意去参加跟自己研究方向无关的讨论,浪费了增长新知识的机会。美国的物理教育方式与此相反,特别强调人的个体能动性的发挥,提倡创新精神,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这可以激励学生思索前人还没有发现的东西,并与原有的物理知识融会贯通。

当然中国学校的课程设置造成了中国学生的知识面不宽,由于知识面不宽,在参与讨论的时候也就没有切入点从而失去发言的机会。中国的学生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入学以后要读哪个专业,比如系统物理和固体物理是两个不同的专业,并且从大一开始不同专业就开始开设不同的本专业课程。而美国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并无专业之分,而是先按照一定的要求学习一些公共科目,只有到了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才有机会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并且会有各种学术顾问给学生做专业方向的指导。在确定了专业后,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程。所以美国的物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广度方面有显著的优势,能够让毕业生保持对物理学的兴趣。

3中国传统物理教育比较注重于理论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但是比较轻视动手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念有关。这种物理学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强,且习惯于从理论到理论,但在中国目前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这样的人才并不是最需要的。美国物理教育传统注重于发展学生的动手和实验能力,注重于培养学生从实跋到理论的科学的思维方法。虽然这样的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中国学生差一些,但他们对于所学的东西不是全盘吸收,不会分不清主次,而是对物理学科发展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能够较好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1945杨振宁来到纽约,经费来推荐成了美国氢弹之父泰勒的学生。他在芝加哥大学写了一个实验物理的博士论文,之后就开始做实验,但杨振宁的试验工作并不顺利,他逐渐认识到自己和很多中国留学生一样动手能力较差,他的同学最喜欢讲的话就是“哪有爆炸哪就有杨振宁”。后来,在泰勒的建议下杨振宁决定转攻理论物理学。

4中国传统物理教育要求学生虚心地向“先贤”、老师和书本学习,学生从小就被训练得习惯于听从教师和父辈的教诲。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通常训练有素、守规矩、进取心强,且学习成绩极佳,但不习惯于怀疑和考证,更难以自觉地发现问题,难于做出创造性的贡献。美国物理教育则完全相反,它鼓励学生自由发展,注重个性的培养,虽然这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对学生某些方面的要求,但这种学生敢于怀疑,敢于创新,他们从不满足于现状,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现代物理科学所需要的。

今天的世界不是以记忆多少知识为重,而是以学习能力的训练和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重。美国顶尖大学的绝大多数学生并非都智力超群,大学不仅是在选拔聪明学生,更重要的是寻找有创新意识的年轻人。中国人常说老师是一根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物理教育更重要的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

浅析中美政治文化研究的差异 篇4

继50年代中期美国政治学界开创政治文化研究领域后,中国政治学界在80年代也开始了政治文化研究的尝试。1987、1994年相继两次召开了全国性的“中国政治文化学术研讨会”。随着有关政治文化研究的文章、译著、专著不断问世,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公认的一个专门研究领域。特别是在中外政治文化比较研究方面,以天津师范大学的徐大同教授为代表的研究群体,自90年代后期以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不过,虽都是政治文化研究,而且在专业术语和一些概念上不无彼此沿用之处,但中美政治文化研究之间却存在显著的差异。从内容上看,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似乎完全是另辟奚径的独创,中国主流学者似有意要使这一研究与国际通行的政治学研究规范分道扬镳。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即中美政治文化研究兴起的不同社会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入手,力图透析中美政治文化研究的差异,并从中引出有益于中国当前政治文化研究的某些启示。

一 全球战略与政治文化研究在美国的兴起

一般地说,任何政治问题的研究总是产生于一定的政治需要,即便高度抽象的政治哲学也脱离不开一定的时代、一定社会人群的政治需要。这既是古往今来政治研究的一条普遍规律,也是当今政治文化研究兴起的直接原因。

政治文化研究最初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这个时期正是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大国地位、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全球战略的时期。然而实际上,早在二战结束之前,美国政府出于战后如何处理日本的决策需要,就提出了研究异国文化的要求,并委托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就日本是否会投降,以及美国如何管制日本两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在接受了这项任务后,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结合访谈调查和书刊、电影资料等实证研究,很快得出结论,认为日本人会投降,但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致美国政府的研究报告。事实证明,战后美国政府的决策与她的见解是相一致的。1946年,本尼迪克特将报告整理成《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一书出版。该书对50年代后美国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1)

此后,随着美苏关系的紧张、遏止政策的出台,杜鲁门政府全面修改美国战时与苏联结盟的政策,开始推行以反共为特征、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标的全球战略。冷战的严酷事实,不仅给刚刚结束了战争的世界带来新的不安,而且使美国国内的保守反共势力异常活跃,50年代出现了以迫害进步人士而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造成了举国上下的“恐共症”。与此同时,美国还向许多国家输出“自由、民主”政治体制,但结果大部分都未获成功,反而出现了一系列军人独裁政权。为了顺利地推行全球战略,美国政府急需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的传统、现状有全面的了解,急需政治学研究人员提供这方面详实的研究报告。

为此,从1952年开始,在美国社会科学理事会的倡导之下,一批政治学研究人员展开了对

各国政治制度的研究,特别是对共产主义及其行为方式的调查研究。他们纷纷走出书斋进入实际政治研究的天地,不仅对西方国家,而且更多的是对非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民众心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收集了一批详实的资料,为美国政治学界的比较政治研究奠定了基础。其中,阿尔蒙德(Gabriel A.Almond)在对美、英、法、意的若干名前共产党员进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写成《共产主义的感召力》(The Appeals of Communism, 1954)一书;派伊(Lician W.Pye)与阿尔蒙德合作,几乎用了一年的时间在马来西亚采访华裔共产党人。由此引发了他日后对东西方政治文化差异进一步探索的兴趣。(2)1953年的一天,美国政治学学会的政治行为委员会在社会科学理事会(SSRC)的本部召开会议,邀请刚刚从马来西亚回国的派伊和其他学者座谈对发展中国家的观感,这次会议直接促成了美国政治学学会比较政治委员会的成立。(3)

通过这种比较政治研究,一些学者开始怀疑40—50年代美国政治学界流行的权力观念。这种观念把权力概念等同于西方经济学领域中的货币概念,是政治学领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核心概念;认为权力现象本身存在着一套适用于整个人类的普遍规律。这种观点从战前美国传统政治学,到战后美国国际政治学的开创者摩根索(Hans J.Morgenthau)、政治发展理论的提倡者亨廷顿(Sumuel P.Huntington)都持相同的见解。然而,从事比较政治研究的阿尔蒙德、派伊等人却发现,由于对权力的特殊情感、态度和认知程度的影响,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社会条件下的人的政治行为是极不相同的,人类社会的权力现象并不是从古至今到处同一的。研究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心理、文化因素是比较政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4)

1956年,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阿尔蒙德在《政治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比较政治制度”的论文,第一次明确地对“政治文化”概念、方法给予界定和说明,使比较政治研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独立研究领域。

此后,以阿尔蒙德为首的一批政治学研究人员,设立了政治文化研究的一系列具体课题,并把行为主义政治学研究的新方法、手段引入这一领域,如:1957年开始的由阿尔蒙德、乌尔巴主持的对英、美、德、意、墨五国公民政治态度的调查和分析,这一项目在1962年完成,并出版了《公民文化》(1963)一书(The Civic Culture);1958年开始由派伊主持的对缅甸进行的调查,由此而出版了《政治、人格与国家建设:缅甸对认同的寻求》(1962年)一书(Politics, Personality, and Nation Buildind);阿尔蒙德与科曼还依实地调查写出了《发展中地区的政治》(1960年)一书(The Politics of Developing Areas),等。

60、70年代政治文化研究作为比较政治研究的一个分支盛极一时,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不仅增强了美国海外企业、跨国公司对外国政治的广泛了解,而且对美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制定过程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批从事政治文化研究的学者,阿尔蒙德、派伊等人都在美国政府或军队研究机构兼职,有的还是兰德公司的顾问。

总之,从政治文化研究在美国的兴起的过程可以看出,它是与二战后美国奉行的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直接相联系的,是为美国政府的对外决策服务的。如果没有美国政府决策的需要,没有美国二战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扩张的战略态势,政治文化研究在美国的兴盛是根本不可能的。

二 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与政治文化研究的多样化

中国政治学界开展政治文化研究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当然,这是与70年代末中国结束旷日持久的“文革”内乱,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密不可分。从总的来说,政治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是重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社会需要,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理论思考。但具体来看,政治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开展却是由来自三个不同方向的思潮汇合而成,并由此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

首先,它是在海外华人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思潮影响下形成的。这种学术思潮从现代化压力下对面临危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开始,走向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否定;然后又从西方文明的没落中重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价值,并力图使之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相互融合。(5)这种学术思潮从80年代初开始通过哲学界在国内传播,并逐渐涉及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方向的理论思考,以及对中西政治价值观的理解、评价。从广义上看,它为政治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开创造了有利学术思想环境。

其次,它是在中国学者探索“文革”内乱原因的反思中形成的。文革结束后,知识界,以文学界、理论界为主的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之所以会酿成这场灾难仅仅追究个别人物的责任是不够的,应当从文化因素中探索更深层的原因,应当更深入地研究中国人的民族性、国民性。要避免“文革”内乱的重现,必须重建包括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文化结构。(6)这种思考以及由此而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对政治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开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它是在西方政治学学术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从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政治学界的研究人员就接触到以美国为代表的当代西方政治学。80年代中期,各种评介当代美国政治学研究的书籍、文章大量问世。伊斯顿、阿尔蒙德等人的政治系统分析理论、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林德布鲁姆的决策理论等等,在中国政治学界不再是生疏的学说。这其中,政治文化研究也被作为一种现代政治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给予广泛的介绍,并且引起了中国政治学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

如果说,前两种学术思潮从客观上为政治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并间接地影响了这一研究的话,那么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学术思潮则是一种直接的影响。但是,中国学者在吸收和借鉴这一研究方法时,明显地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倾向。其一,一部分学者把政治文化研究当作一种经验、实证的方法,开始运用西方政治学量化的研究手段,如问卷式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对公民政治心理、态度进行现实的研究。(7)其二,另一部分学者、也是占主导地位的大多数学者,则借助西方政治文化研究提供的一些基本概念、范畴和价值判断尺度,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规范理论研究。(8)这两种不同倾向也反映了中国从事政治学研究的人员结构特征,前一种倾向的人员以各级党政机关、或从属于党政机关的舆情调查机构的实际工作者为主;后一种倾向则主要是与从事政治理论研究相关的院校学术研究人员。前者以向上级党政领导机关提供了解社会舆论、民情调查报告为目的,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产生间接的影响;后者侧重于面向各种教育对象,在政治价值观念上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值得注意的是,二者之间至今还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的机制,几乎是彼此不向往来地进行着各自研究。虽然,目前部分高校政治学专业的中青年学者不断做出积极的努力,有意地把政治文化研究方法引入实际政治研究的范围,如一些大学对大学生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的调查研究;对某一特定地区居民政治态度进行的调查研究,等等。但是,由于缺乏进

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机会和条件,现代政治学研究的新方法很难在中国的实际政治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因此,院校研究人员的政治文化研究基本上是以纯粹学术思想、原理和方法的阐释为主,侧重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研究。另一方面,实际政治工作人员则忙于具体事物,无暇过问理论,在一些相关的研究课题上,使用政治文化、政治心理研究方法时本身就不够规范,基本上采取了就事论事的简单摹写、描绘现实的方式。因此,在大量事实材料的面前,缺乏对长期经验事实的整理概括、以及理论上的深入分析,难免让人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

总之,政治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展开过程中,出现了多学科、多渠道、多样化的特点。这反映了它主要是被当作一种现代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予以接受,而作为一种方法,当然是可以在涉及政治的广泛的领域中加以运用的。不过,在这种广泛的应用中,难免不出现对政治文化研究本身概念、范畴以及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也就是说,中国现有的政治文化研究,已经与政治文化研究当初被创立时的界定有了极不相同的含义。就此意义上而言,有必要在研究的对象、目的等问题上对中美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做一次认真的比较研究。

三 中美政治文化研究的三大显著差异

从中美政治文化研究兴起的过程看,大致有以下三个显著的差异。、研究对象、功能上的多国比较与自我批判反思之差:

美国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是由战后美国的国际地位及其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决定的。从研究对象看,美国政治文化研究主要是把美国以外的国家、地区的政治文化模式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同时,政治文化研究是为美国政府对外政策决策服务的,或为美国不同利益集团在海外经济、贸易的扩展服务的。

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是在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后,理论界围绕中国的现代化的目标、途径而形成的对本土政治文化价值的一次再确认。政治文化研究的主要功能尚不是为政府决策服务,而是借他山之石以攻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当前中国学术界展开的政治文化研究,并没有脱离近代以来知识界研究文化问题的初衷。

比较之下可以看出,中美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都脱离不开一个面向世界、面向异文化的大背景。只有当一个民族被置身于这种开放的大环境中,政治文化的研究才可能提上日程。但同时也可以看出,中美间在政治文化研究的对象、主题、功能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简单地说,美国政治文化的研究是以异文化为对象、以皈依美国式的自由、民主为主题、以为美国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服务为其功能的。相反,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主要着力于批判地借鉴现代政治学研究中的新概念、范畴、以及新的价值观念,并借此重新认识、评价固有的传统政治文化。与当前中国大文化研究相同,明显地具有一种内向反思的特征。

2、自我文化中心与多元文化的宽容精神

中美两国都是文化大国,一个是现代文明的象征,西方“自由、民主”的代表。另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文化大国的地位很容易造成一种自我为中心的心态,这在中美政治文化研究中也有所反映。

与美国政府总是以“人权”为尺度去衡量其他国家一样,美国政治文化研究的学者也总是透过西方“自由、民主”的眼镜去看待别国政治文化的。例如在阿尔蒙德等人的有关政治文化著述中,尽管他们一再声言政治文化研究的客观描述性,但在具体的比较过程中总是摆脱不了对别国政治文化的贬低、否定,以及对美国式所谓“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崇尚。这其中最让中国学者难于接受的是派伊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偏见,例如他讲,中国人的特点是欣赏欺诈、不愿承诺,相信外力而不是自身的力量,爱揣摩形势……,等等。显然,这种观点充满了对中国政治文化和中国人民族性的成见。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千百年来形成了一种强大的以自我文化传统为中心的向心力,以致在历史上诸多外来异文化都被同化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之中。但自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以来,这种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心态终于被打破了。随着革命、救亡、再革命的社会变迁和新中国的诞生,以革命为核心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代替了传统文化。但是从建国以来的文化变迁中,人们发现传统文化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至今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规范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事实证明,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仍将经历一场深刻的文化整合运动。但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冲突、接近与疏离的文化变迁中,当代中国人再不会做出非此即彼的极端选择。改革开放以来的多元文化融合发展趋势已经使兼容并蓄的开放式的文化心态在中国公众中生了根,很少有人还带着偏见去看待某一种外来文化。同时,也很少有人借外来文化否定中国的本土文化。这种在多元文化整合过程中的文化宽容精神,是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繁荣昌盛的一种强大精神力量。

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中国学者在政治文化研究中并不存在自我为中心、排斥外来文化、否定别国政治制度、政治传统的问题,而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了解、认识和介绍别国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当然就更谈不上象美国学者那样要让别的国家接受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

3、在决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如前所述,美国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与美国政府决策过程的实际需要是分不开的,这无论在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文化的研究、还是后来阿尔蒙德与派伊等人的多国比较政治文化研究中都可以得到证实。因此,参与政府决策、影响决策过程是美国政治文化研究的一个显著特征。

反之,中国学者的政治文化研究,尚未达到这样的水平,无论在中央政府还是在地方政府的决策过程中,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都没有直接的影响。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学者是以传统政治文化的研究为主,富于学理性、缺乏实际操作性,与现实政治文化建设有一定距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中国政府的决策过程中,政治文化研究作为一种现代政治科学的研究方法尚有待发展。

通过以上对中美政治文化研究进行的比较分析,大致可以对当前我国政治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应当肯定地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大国,政治文化研究无论从传统思想文化还是从现实公众政治心理入手,都是大有可为的。中国的政治学研究人员应当总结以往中外政治文化研究的经验,探索有益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政治民主化发展的研究方式,为现代化的实现提供政治保证。

注释:

(1)参见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1990年6月。

(2)Lucian W.Pye :Asian Power and Politcs , Harvard UniversityPress , 1985 , pp.x.(3)Ibid.,pp 351.(4)Ibid.,viii.(5)张君励“中国现代化与儒家思想复兴”,参见周阳山 编《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展望》,时报出版公司,1971年1月,第75—93页。

(6)参见沙连香 主编《中华民族性》编后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第337—341页。

(7)参见闵琦《中国政治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浅谈中美文化的差异 篇5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合资公司就是跨国文化公司。合资企业文化建设决定着跨国经营的成败。

[关键词]:文化差异

跨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融合

合资企业不仅是中国利用外国资金的基本形式,也是中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重要渠道。但由于中外合作双方来自不同环境、文化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管理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正确认识中外双方的文化差异,努力搞好不同文化的融合,消除管理冲突,对促进合资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中美企业文化差异的认识

(一)中美企业文化特点比较及形成的背景

1、中国企业文化政治色彩浓厚。中国企业文化是一种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具有明显社会主义公有制特征的企业文化。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所以,企业文化中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中含有大量的政治内容,并受到政府机关的控制和干预,从而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这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的结果,政企不分,政府成为企业的主管,企业财产属国家所有,企业人员属国家编制,企业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经营目标以及具体的经管计划都受到政府的控制和干预。虽然现在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企业逐步走上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轨道,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政治色彩并没有受到削弱,员工具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企业员工一般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体谅国家的难处,献身自己的工作岗位,忘我工作。

美国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的最终目标。美国是资本主义制度,美国文化传统向来推崇“成就和实用主义”,所以,总是以实实在在的“经济成就”和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指标”来衡量个人或企业的价值,崇拜金钱,认为赚钱就是英雄。“利润最大化”就是美国大多数企业追求的目标,尽管许多企业非常关心自己的员工,关心社会发展,认为赚取利润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手段,但实质上是在掩盖赚钱的动机,以“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并赚取利润为目的。

2、中国企业文化重伦理道德。由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了一种“重义轻利”的思想,将“利”与“义”对立起来,重“人伦”和重价值理性的价值观念。因此,无论是干部的考察任命,还是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衡量判断,乃至于企业决策及其行为的选择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往往都不是以客观经济效果作为评判依据,而是以伦理道德标准作为衡量的基本价值标准,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注重伦理道德的企业文化特征。所以,中国企业员工集体主义意识浓,每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有意义,在企业里员工把企业当作一个大家庭,不同程度上对企业有一定的依附感和归宿感。

美国企业文化则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精神。无论是整个企业还是其中的每个成员,一般都不会满足于目前的现状,崇尚不断进取和发展,崇尚学习和自我改进,崇尚高效率,强调“新、快、变”,相信明天会更好,追求卓越的精神是与美国社会特别推崇的“成就、效率、进步”的价值观分不开的,追求卓越是美国企业文化的核心特征,是促使美国企业走向成功的主要动力。

3、中国企业重以人为中心。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由于几千年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义,价值取向是“忠、孝、节、义”,把它作为维护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范,其准则是以仁义最大化,用以调整人际关系。一方面使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人际关系格局,起到维持社会和企业稳定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今天建立起“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美国企业强调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和崇尚竞争冒险的个人主义。美国企业家以及普通员工都信奉“自由竞争”和“机会均等”的行为准则,认为独立自主比依赖他人更可靠,个人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个人权利也是不容侵犯的。一切价值、权利和义务都来自于“独一无二”的个人。因此,时时处处强调自信、自尊、自我实现、突出自我和自我奋斗,企业也为每位员工提供充分发挥其潜能的机遇,鼓励个人奋斗、冒险和创新,表现出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故美国的市场经济也被称为个人资本主义,强调个人价值,强调消费者经济学。

4、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个性不鲜明。我国长期以来在实行计划经济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加上企业与政府之间所形成传统“依附”关系尚未彻底解除,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缺乏独立自主的经营权,难有能按自己行业特点和性质构建起来的企业文化,也就很难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因而大多是形式和内容几乎一样的企业文化。

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同时又在文化上易于包容其他文化的国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上非常强调规章制度和契约的约束作用,企业的组织机构既严密稳定但又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规章制度相当完备,特别重视经营的战略目标和外在控制手段,推崇“硬管理”。在美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由一系列完备的规章制度和契约来维系和调节的,实行“责、权、利”统一的人员聘任制,分工明确,对事不对人,因此,工作效率高。

(二)、中美企业文化差异的分析

1、企业追求的目标不一致。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主要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企业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广大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文化要能够很好地吸引和激励全体员工积极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参与企业管理,体现整体性。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的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它能形成企业的合力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进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符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善企业生产经营,实现利润,从而取得企业经济的发展。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它的企业一则把财务目标作为企业最高目标,也就是把获得最大利润和扩大投资回报作为企业的最高目标般。在他们看来,办企业的目的就是赚钱,利润多就意味着管理成功。美国企业管理者重视成本、利润等财务指标,精通的是策略、规划、模式和计量理论。

2、企业管理的中心不同。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强调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认为人既是企业的主体,同时又是企业的客体。因此,把人视为企业的“协作人”,注重培养员工的集体意识、依附感和归属感。同时,又把人作为“社会人”来看待,认为人并非单纯地满足金钱的收入与生理的欲望,他们更有社会的、心理的各方面的要求。因此,关心、尊重他们,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各方面的要求,使他们为企业竭尽忠诚。美国企业在管理中,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他们只把人当作经营管理的客体,把人单纯地作为机械人、经济人来看待,认为金钱是刺激人们劳动的惟一动力,只要肯出大价钱,优秀的管理、技术以及对企业的忠诚都可以买来,忽视人的心理的社会需要,缺乏对员工感情和需要的了解,不善于对人进行精神激励,他们的管理者对下属的第一句话是:今天你为我干了什么。

3、员工对公司的态度不同。在中国企业中,管理者要求企业员工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这个家庭中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为了这个大家庭的兴旺发达,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使之与企业成为一个祸福同享、荣辱与共的生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员工对企业具有较强的归属感。美国企业的员工对所属公司一般没有什么归属感,员工与公司的关系往往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而变化,哪里能赚钱、哪里能得到提升重用就往哪里奔,不愿长久地停留在一个企业,对企业没有依附感。大量人员流动带来培训成本升高,促使人们追求迅速提升而忘掉公司目标,人际沟通困难,缺乏合作。员工与企业关系淡漠,只是一种雇工与雇主的关系,彼此缺乏信任感,即使每个人都很出色,但要让大家深刻领会企业宗旨,分担企业风险,为企业献身就成为不可能的了。

4、经营决策方式不同。中国企业实行的是集体决策,注重集团内部的协调,在决策方法上往往强调集体讨论,按自下而上的程序进行,重视广泛听取和探讨下属人员的各种意见,力求在公司人员中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取得一个统一的看法。美国企业实行的是个人决策,在一些重大经营问题上由最高领导拍板决策,不需要同下属讨论研究。在美国,人们信奉的是决策权必须高度集中和专断,他们认为大工业生产需要高度集中的统一指挥,决策是一种权力,不能分散,只有最上层的管理者才有权决策等。美国的这种个人决策特点是决策快,责任明确,但是,贯彻中的协调难度大,遇到的阻力大。

5、企业内部的组织原则不同。中国企业一般组织机构管理层次的划分,在权力和责任的划分上不明确,讲究集体决策,组织负责,个人职责不明确,这是由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把自己视为企业的共同体,企业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强调相互间的联系协调,发挥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员工的一专多能。美国企业强调机构层次分明,职责明确,各行其职。企业依靠各级机构实行自上而下的监督和控制,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和协调。在美国一些大的公司为了加强对公司的控制,一般都设有一些特别行动小组的机构,这些小组遍及整个公司,一发现问题或者怀疑有什么问题,就派小组去处理。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权责应该更明晰并应该趋于一致,企业应该转化观念,明确组织目标,完善监督机构,以更现代和严谨的组织结构和要求去配合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6、领导风格不同。在中国,企业的领导风格基本上是协商型,注意同下属和员工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领导同公司融为一体,不突出个人的地位和作用,注意倾听下属意见,想方设法增加上级和下级之间的接触。美国企业的领导风格基本上是一种命令型。美国企业信奉的是领导必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拥有处置一切的权力,习惯于用军队的指挥方式来管理企业,善于发号施令,下属要唯命是从,不得违背。

(三)、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

1、物质文化的差异:物质作为一种实物形态,在合资企业中为中外双方所共有,是企业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建设合乎企业自身文化特色的企业物质外壳是合资企业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外在因素。中方引进美方甚至世界各地对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现代化大生产管理方式后,必须面对大量较低水平的手工劳动操作,并受到较为落后的基础配套设施所限制。要适应其高技术、大规模生产的工作环境,就需要一定的心理和文化适应期,也需要一段为时不短的建设与完善期。

2、行为文化的差异:外方企业通常采用其组织机构设置,实行层级管理,强调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同时也要求为配合生产采用了适用于自身的部分配套规章制度。但是,这样的规章制度必然还有较多地方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或是仍处于适应调节期间。美方人员在许多情况下会采取强制的方式要求中方人员贯彻实施其管理模式,这往往使中方被管理者对规章制度产生逆反心理,并在管理的空隙中尽可能地应用中国的管理方式,使制度化管理难以贯彻实施。即会出现先进规章制度造成低效管理的尴尬局面,这是双方对对方管理方式和制度没有能具体了解且适应期较短所造成的。

3、精神文化的差异:企业精神是合资企业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合资企业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合资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结合体。若在合资初期中美双方的高层管理人员只重视生产与经营状况,而忽视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塑造,没有意识到共同价值观的塑造可以减缓文化冲突,没能提炼出比较符合合资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企业精神,这就会使中美方不能齐心协力、统一行动。加之双方欠缺协调,就会导致许多决策出现分歧,状况再恶化,从而导致更大的问题出现。

二、中美企业文化融合问题试讨论。

在几百年来企业文化融合的不断摸索和建设过程中,据研究表明,企业现有的几种文化共存形式为:

一是统领,所谓统领是指组织内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而扮演统治者的角色,组织内的决策及行为均受这种文化支配,而其他文化则被压制。该种方式的好处是能够在短时期内形成一种“统一”的组织文化,但其缺点是不利于博采众长,而且其他文化因遭到压抑而极易使其成员产生强烈的反感,最终加剧冲突。二是折衷。所谓折衷是指不同文化间采取妥协与退让的方式,有意忽略回避文化差异,从而做到求同存异,以实现组织内的和谐与稳定,但这种表面和谐与稳定的背后往往潜伏着危机,只有当彼此之间文化差异很小时,才适应采用此法。三是融合。所谓融合是指不同文化间在承认、重视、理解彼此间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形成一种你我合一的全新的组织文化,这种统一的文化不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且极具“合金”优势。

根据我国企业文化特点及分析差异可知道,双方的文化差异很大,所以在中美企业文化共存的三种形式中,最适用的就是融合。

(二)文化融合的方法及步骤

1、跨文化管理

中美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更要注重决策目标、共同价值观等深层次文化因素的沟通与融合。中国的合资企业需要跨文化管理。一方面,建立在中国境内的合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必然要受到中国大环境的制约,它不但要遵守中国的有关法规、制度,而且其组织管理体制必须与中国的文化相适应;另一方面,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具有双向性,其员工多来自中国本土,对来自国外的跨国公司的管理方式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中外双方的沟通可能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不同管理方式的融合也是长期的。但是,东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及融合将促使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走向多元化和全球化。(1)客观的识别、比较不同文化差异

由于中美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互相接受必须建立在互相认识理解的基础上,文化冲突又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所以必须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识别。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从客观的角度去认识,多角度理解,详细区分不同文化差异的成因、表现及可能导致的问题。管理者要正确的识别和区分中美文化差异、合作方企业文化差异,分析并描述现有的企业文化。比较双方文化的异同点,这样,就可以区分出沟通协调中发生的文化障碍、文化差异及其他问题,才能更好的进行跨文化管理及针对性的措施的实施。

(2)加强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跨文化培训

跨文化培训是为了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传统的适应和反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有:①对对方民族文化及原公司文化的认识和了解;②文化的敏感性培训;③文化的适应性训练;④语言学习;⑤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能力的培训;⑥合作关系建立等。这种培训的目的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①减轻驻外经理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使之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并发挥正常作用;②促进当地员工对公司经营理念及习惯作法的理解;③维持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④保持企业内信息流的畅通及决策过程的效率;⑤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公司的聚力。不仅如此,跨文化培训与其他培训一样,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这是因为公司花钱或提供培训,不仅是对业绩出色的员工的激励,而且也显示了公司对员工长期发展的诚意。搞好跨文化培训有赖于一批高素质的跨文化管理人员,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选择那些在多元化环境中经受过锻炼及能掌握对方语言的人员。

(3)建立共同经营观及公司文化

建立共同的经营观和公司文化。通过识别文化差异和进行跨文化培训,公司员工提高了对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在对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和公司战略发展的原则要建立起公司的共同经营观和强有力的公司文化。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减少文化冲突,使得每个员工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同公司的经营业务和宗旨结合起来,也使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结合更为紧密,同时又能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增强跨国公司的文化变迁能力。公司文化建设管理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依靠制度来保障文化的推行。在企业文化被导人后,仅仅通过软性的宣传和培训不可能使所有的员上都心甘情愿地接受它,还必须依靠灵活而有效的制度来巩固和维护它。特别是当中国的社会监控体系还没有完善的时候,让员工健康地成长十分重要。

2、推行本土化管理

企业合资后,应推行跨文化的本土化管理。本土化、当地化是合资企业文化核心,融入本土化管理以消除文化差异是跨国经营的重要保证。了解并承认合作方优势所在,充分利用联盟的各方优势资源,更注重运用本地人才,尽可能地让经营与管理融入本土文化之中。美方应多与国内的同行合作交流,与合作方多沟通,提取合作对方原有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先进之处,相信在这一系列合作中,跨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企业的发展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使跨国合作的势头生气勃勃、蒸蒸日上。合资公司的本土化策略包括:①生产本土化;②经营方式的本土化;③管理制度的本土化;④管理人员的本土化;⑤研发本土化。

3、强调和谐的合作关系

企业合资后,必须建立“结盟取胜、双赢模式”的发展战略,所以应强调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企业文化也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这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因为企业联合、兼并的过程中,不能只从经济和财力方面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员工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貌合神离,形连心不连”现象。所以,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联合兼并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二是要双方都应注意克服排斥对方的自大心理,加强相互的了解与交流,吸纳对方文化的精华,发展成为经过融合后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三是加强公司内部文化交流,企业内的多方员工能在融洽的人际环境中工作生活。

4、共建学习型团队和文化 企业合资后,要着手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即企业中的每个人都要学习,而且要变个人学习为企业团队学习,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已进入了信息爆炸、知识更新速率不断加快的时代,所以21实际已成为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和强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世纪,人的发展需要学习型组织,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学者在著作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组织和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因此,企业只有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才能适应科技、信息社会更加迅速发展的时代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立足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可通过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各项培训活动来提高团队学习能力、强化员工素质。

5、提炼出新的企业精神

熔铸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道德、企业经营等观念形态,提炼出富有特色的超越文化差异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总和的高度浓缩、升华和集中反映。在国际管理学界广泛的一种说法是:企业员工的知识再多也不如他们的智力作用大,智力再好也不如员工素质起作用,而素质再好又不如员工的觉悟作用大。企业精神实质上是一种能够充分激发员工觉悟和能量的有力武器。企业合作体制、结构的变化,要求企业文化战略也要适应这个变化。为此合资企业必须积极的思考和实践。抛弃一方统领一方的观念,尽快融合双方的差异,找出共同点。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发展、建设彰显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就是企业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间最高层次的竞争,企业惟有具备雄厚的企业文化力量,才会在21世纪全球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企业逐步走向世界,各国企业也在走向我们。由于文化差异,企业在共同合作和经营中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冲突,但是出于中外企业双方共同利益的需要,中外企业文化会出现相互融合、优势互补,从而发展成为一种“合金”文化。

参考文献:

1、樊文富 中美企业文化差异分析及两国企业合资后对文化融合的探讨《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4年第1期

2、周钟 合资企业的文化整合《国际市场》 2001年第6期

中美文化差异华人面临教育窘境 篇6

于不久前被报失踪的这位十几岁华裔少女,家住日落公园地区六大道附近,在一家餐馆做工的女孩父亲表示,女儿几年前随家人赴美,起初还好,但到了青春叛逆期就变得难于管教,根本听不进去父母的话。

在美国,做家长的根本不能以武力或过重的言语来指责或说教孩子,否则会告你虐待孩子,或者剥夺家长的抚养权,所以他 们夫妻只能小心翼翼的劝说孩子,但根本没成效。时间久了,女儿越玩越野,在外和一些不良的孩子交往,但他们夫妻却是说不得,打不得,也只能听之任之。时间久了,女儿从离家出走几天,发展到半个月,一个月,有时甚至几个月不回家,直到手中的钱花干净才会回头。无奈下,他们只得向警方报案说孩子失踪。

知情人表示,这对华裔家长是很好的人,夫妻十分恩爱,尤其老爸在国内时还曾经是军人,对孩子们的教育也很上心,只是这名女儿实在叛逆,报失踪后,即使家长明明知道孩子住在哪,但是上门都拉不回来。

管窥中美文化差异 篇7

关键词:中美文化,文化氛围,价值观,人际交往,宽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全球化以来,一切活动都必不可少地与周边环境发生联系。中国人是这样,美国亦然。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程度及文化氛围的不同,必然决定了中美两国人不论价值观还是人际交往都将会有不同的表现。

一、中美文化差异的表现

1. 社会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看出,中国人更加注重的是集体主义,强调共性。在集体活动里,要以大局为重,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牺牲个人利益。不论在学校还是社会,我们都一直被灌输要服从集体,融入集体生活的思想。对于那些独来独往、不喜与别人交谈的人,可能会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一般而言,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往往比较注重群体合作和个人谦虚。

与此相反,美国人则更强调个人主义。我行我素是美国人的行事风格,美国人对别人的评价只是嗤之以鼻,置之不理。他们强调的是个性与独立,通常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取向。他们更重视独立性和个性,对自由与个性的追求,美国人从来不曾停止。

2. 人际交往

首先中美文化差异体现在对“隐私”的定义上。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共同营造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例如中国人见面,大家一般都会嘘寒问暖,以此体现对谈话者的关心。而这些恰恰是美国人的忌讳,他们不喜欢自己的生活被别人窥探,隐私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进一步讲到友谊,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倾向于拥有少数终生挚交,他们彼此之间心灵相通,一颦一笑中就传递出彼此的心意。正如古代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的真挚友谊,是以一生为期限的。而美国人可能有许多“朋友”和熟人(nodding ac-应为社会树立文化之榜样,弘扬社会文明之风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正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生力军。对于正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意味着它们将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四、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文化育人建设,既要弘扬现代大学精神,又要在继往开来中秉持自身的文化理想、信念和追求,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新建本科高校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既面临着选择,面临着挑战,又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文化追求,将会带来新的校园文化内涵和崭新的精神风貌,从而产生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维系学校存在和推动学校发展的内quaintance),但是他们彼此之间很难达到挚友的程度,他们的感情会随着地点与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对于彼此来说只是一个过客罢了。

大到整个社会关系,中美人际交往也有明显不同。中国人的社会关系与美国人相比更加正式,甚至是等级更明确。这大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等级分封制度。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做事要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与身份,不能越俎代庖,乱了分寸。而美国人则更加崇尚平等的人际交往。在他们看来,人人生来平等,没有等级之分,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利。从美国人的问候方式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平等。即使见了上司或者自己的教授,直呼其名完全可以接受。在谈话中出现了分歧,大可坚持己见,为自己的观点辩论,不需要顾及面子。

二、原因探究及对策

中美文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系统,因此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这种差异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国起源于农耕文明,庞大的人口靠土地养活,这就必然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合作配合。而西方人毗邻海洋,对外征服扩张能够体现他们个人的开拓精神、进取能力,因此强调人的自立与差异。其次,思想理念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自古推崇儒家思想,提倡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牺牲个人需求,以满足集体利益。等级分明,长幼有序,交往中不能没有礼数。而西方人受基督教的影响,强调自身价值,追求个人的幸福与自由。

对于不同的文化,我们应当有宽容的态度,包容文化差异。彼此之间加深理解,适应不同文化。沟通交流是消除文化误会与隔阂的有效手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不同文化中能够冷静对待不同于自己文化的成分,尝试理解他人行为,并且宽容地接收,乃至能在其他文化中发现为我所用的有利因素,是每位中国人都应培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饶纪红.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江西社会科学,2005.4.

浅谈中美文化的差异 篇8

关键词: 文化交往 文化差异 地理环境 社会历史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同国家、民族人们的文化交往日益增加,这种趋势对我们增加对外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是件好事。但同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接触的是来自陌生文化和地区,思维习惯、精神信仰和行为方式与我们全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流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文化冲突现象。如果你有一个外国朋友夸奖你说:“You are so beautiful today.”你谦虚一下说:“Where,where.”那你的朋友一定会一头雾水。这种由于不了解双方文化背景造成的跨文化交际误解,简直不胜枚举。作为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中美两国的文化特征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

1.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古国。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长江、黄河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古老文明,形成了神秘而质朴的东方文化,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体系,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精神思想之中。中国古老文化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存在与意识的各个方面,至善至美,带有一种醇厚朴实的文化底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浑然的世界观、自强不息的进取观、和谐统一的家庭观、天下大同的价值观和崇礼重德的伦理观,它的特点是内敛沉稳、平静温和。中国传统价值观强调一个人的价值体现为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就像顾炎武所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中国人普遍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仅是集体的一部分,服从服务于整体。中国传统文化大体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后来发展成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简言之,就是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特别当人与人交往时,必然受到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不被社会接受。中国文化代代相传,对现代人们的生活有着深远影响。例如,见面打招呼,晚辈见到长辈、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以表示尊重。与人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方,另一方则要举止大方、谦卑有礼。

2.美国文化

与中国文化相比,历史相对较短的美国文化是一个受到英国、法国等众多文化影响的多元文化,其文化特性受到英国殖民文化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很多民族移民文化的影响,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美国社会是相对自由开放的社会,其国民有高度热忱,希望通过奋斗实现个人目标与价值,即“美国梦”的文化特征十分显著。此外,美国文化特性中还存在根深蒂固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美国价值观念的核心,它的产生有其思想和现实来源,渗透到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个人主义的推崇和奉行,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其精华所在。当然,它对美国社会发展是有利的。美国人认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因此,在美国,不同辈分、不同职位的人没有差别。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领域都透漏着平等观念,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法律、政治等无不体现着平等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关系无不受这种观念的制约。在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生硬拘礼,熟人相见,不论身份、地位、年龄、资历等,一律以平等的“你好”或者握手表示问候。

二、中美文化存在差异的原因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形成初期都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生息的客观条件,是历史文明发展的依托。不同地理环境塑造不同的地域文化,如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环境给文化发展提供最初的可能框架。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受到政治、经济等历史因素的影响,文化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其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和整体性与生产方式的固定性,决定了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而不提倡个人表现。其历史文化传统强调群体意识,注重互帮互助、相互扶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同时,中国是一个注重传统的社会,几千年来,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统治地位,从始皇帝的大一统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明理学,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秩序,需要利用伦理之说来教导人们忠于君主、谨守礼数,以巩固其政治根基,维持社会秩序。传统思想观念延续至今,被大家接受,形成了集体意识,规范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儒家文化的影响一直占据主导,儒家伦理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这是造成中国文化中等级观念较强的最终原因。

美国文化则为临海的商业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是这种文化的发源地。众多的岛屿、土地纵横交错,交通往来不便,整体性很难形成。所以强调充分发挥个人作用,类似于今天的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指个人的价值、个人的自由、个人的自主、个人的独立。美国深受基督教义的影响,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力与自由。美国文化从一开始就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化,而这恰恰是西方思想的传统产物。最早追溯到英国议会向国王提出的权力请愿书,后来,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天赋人权”的理论。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美国文化强调平等,因而等级观念淡薄。

三、结语

历史告诉我们,一切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群交往,其中必然存在文化差异,有文化差异就会造成交际障碍。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多种文化相互斗争、融合、发展的过程。随着全球化发展,要了解西方社会,就必须熟悉西方文化,了解差异的根源,加强理解与包容,争取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因此,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不单单有助于中美文化交流,还有助于我们和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往来。文化交际帮助我们把本民族文化置于全球环境中,进行多方面对比,不但可以传播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传统,而且可以学习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促进世界文化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小丹.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M].黑龙江: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

[2]杨云.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研究[M].重庆: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

[3]骆越红.浅谈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M].佳木斯: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

上一篇:关于我喜欢动物二年级作文下一篇:甜蜜的春节祝福语